寄生草.解偈饮仙吕是什么名

元曲:仙吕?寄生草?饮[2]
来,一“是”一“非”,一为“知音”,一为“不达”,殊不知不求显达而作隐逸君子并非作者本心本意,如上文所作的分析,作者处于入世和出世的极为复杂的思想矛盾之中,是非界限有时是倒置的,即是所谓“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中吕?阳春曲?知几》)。这种貌似旷达,实含酸痛的曲语,正表现了作者思想感情上深深的矛盾和痛苦。诚如刘永济先生指出的那样:“其情似旷达,实亦至可哀痛矣。”“语虽似旷达,而讥时疾世之怀,凛然森然,芒角四出,可谓怨而至于怒矣。”(《元人散曲选?序论》)不仅是白朴,其他元散曲作家的作品亦有类似的现象。对于这些作品,如不将它们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考察,我们是不容易看出它们有什么积极的思想因素来的。王季思先生说得好:这类作品“在消极表现中即含有积极因素,未可一笔抹杀。”(《玉轮轩古典文学论集》)戏语并非戏语,而是痛语,狂语,亦可看作是隐语。“人生大半不称意,放言岂必皆游戏?”如此去看,白朴此曲便不那么令人费解了。   有趣的是白朴于酒上并不很贪恋,他曾在《水龙吟》之一序中说:“遗山先生有醉乡一词,仆饮量素悭,不知其味,独闲居嗜睡有味,因为赋此。”可见他的“自饮”也好,“劝饮”也罢,都是为求“嗜睡”,为求忘忧不醒,此中苦涩哀痛,令人黯然,这也是帮助我们理解白朴“劝饮”曲意的一个很好的注脚。“饮量素悭”且又“不知其味”的人大倡纵酒,有几分滑稽,而滑稽背后便是无尽的哀痛。   从写法上来看,这首小令篇幅很小,内涵又是非常的丰富,它耐咀嚼,有意味,格调别致,韵致独出。作者紧紧围绕着“劝饮”的题意,劈头就触及了题旨。先说“长醉”的好处,即是“劝”;继而说明为什么要“劝”,无非是为了忘忧,将功名事、兴亡事、凌云壮志一古脑都抛掉了,以求内心之平和;最后是评论屈原、陶潜的“是”与“非”,仍然紧紧扣在“饮”字上,全曲层次分明,叙议有致,一气呵成,浑然无缝。看似随意之作,实则皆明心迹,完全是有感而发。明人贾仲明挽白朴词云:“洗襟怀剪雪裁冰,闲中趣,物外景,兰谷先生。”(天一阁本《录鬼簿》)这个评语不仅适用于白朴剧曲,也适于其散曲创作。闲而不闲,意在曲外,这正是白朴的高明之处。明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白朴曲“风骨磊j,词源滂沛,若大鹏之起北溟,奋翼凌乎九霄,有一举万里之志,宜冠于首。”“风骨磊j”,是说白朴身世遭逢,幼经战乱兵燹,胸中有无限积郁;“词源滂沛”,是指白朴之曲造语多变,遣词丰富,拈句自如;“若大鹏之起北溟”等语则是状白曲的气势。白朴作品历来被视为绮丽婉约一派,所谓“娇马轻衫馆阁情,拈花摘叶风诗性”,然这首小令却别出机杼,极饶自然朴素之趣。通篇如喷涌而出,不乏巧凿,却一丝痕迹不露,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整齐的对偶句式,读来竟使人不觉。“糟腌”、“醅{”、“曲埋”六字,同一意思,用词各别,形成一组排比句式,避免了重复的感觉,同时语言简易、浅显,富于口语感。“不达”二句,将“不达”前置,便在形式上列出了一双工对的句子;夸张的修辞手法,给人以形象的启迪,平增无限机趣;虽是口语声吻,又处处合于规矩,音韵流畅而富于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无怪周德清评曰:“命意、造语、下字,俱好。最是‘陶’字属阳,协音;若以‘渊明’字,则‘渊’字唱作‘元’字:盖‘渊’字属阴。‘有甚’二字上、去声,更妙。”(《中原音韵》)   总之,白朴此曲表述的思想是深刻的、哀痛的,而表现形式则是浅显的、达观的。构思巧妙,用心良苦,写来全不费踌躇,在绮丽婉约之外又别开生面,堪称白朴曲中珍品。[2012年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元曲精选 白朴《仙吕 寄生草》饮
2012年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元曲精选 白朴《仙吕 寄生草》饮/2当前文档不支持在线查看,请下载使用!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19 p.10 p.30 p.41 p.69 p.56 p.97 p.72 p.108 p.172 p.60 p.54 p.132 p.23 p.13 p.11 p.8 p.6 p.9 p.9 p.8 p.9 p.9 p.11 p.《仙吕?寄生草》饮白朴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Z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仙吕?寄生草》饮白朴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Z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注释]1.Z:(yan1)2.醅:(pei1)[2012年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元曲精选白朴《仙吕寄生草》饮相关文档专题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pdfpdfpdf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仙吕·寄生草·酒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仙吕·寄生草·酒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此曲多嬉笑怒骂,看去似乎作者对人生已经厌倦,“但愿长醉不愿醒”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消极反抗。小令先以设问形式肯定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接着连用三个与酒相关的“糟腌”、“醅淹”、“曲埋”等词。把“功名”、“兴亡”、“虹霓志”全部予以否定,具有振聋发聩之力。视功名如粪土,宁愿在壶里乾坤中寻找生活的寄托,也不愿到名利场中去追腥逐臭。作&&&&者范康分&&&&类词
[仙吕]寄生草·酒①范康常醉后方何碍②,不醉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③。
醅淹千古兴亡事④,曲埋万丈虹霓志⑤。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⑥,但知音尽说陶潜是⑦。①寄生草:曲牌名。
②方何碍:没有妨碍。
③糟腌(yān)两个功名字:将“功名”二字抛弃。糟腌:用酒或盐渍食物。
④醅淹(pēiyān)千古兴亡事:将千古兴废大事淹没在酒里;指但求终日一醉,不管古今兴亡之事。醅:未过滤的酒。
⑤曲埋万丈虹霓志:将远大的志向埋没在酒醉之中。曲酿酒的酵母。虹霓志:指远大的志向。
⑥不达时皆笑屈原非:屈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被人讥笑为不识时务。
⑦但知音尽说陶潜是:了解陶潜的人,都说他的行为是对的。此曲多嬉笑怒骂,看去似乎作者对人生已经厌倦,“但愿长醉不愿醒”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消极反抗。小令先以设问形式肯定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接着连用三个与酒相关的“糟腌”、“醅淹”、“曲埋”等词。把“功名”、“兴亡”、“虹霓志”全部予以否定,具有振聋发聩之力。视功名如粪土,宁愿在壶里乾坤中寻找生活的寄托,也不愿到名利场中去追腥逐臭。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元曲仙吕·寄生草·饮 意思_百度知道
元曲仙吕·寄生草·饮 意思
提问者采纳
醉以后没有妨碍,不醒的时候有什么可以想的呢?用酒糟腌渍了功名二字。不识时务的人都笑话屈原不应轻生自尽,用酒曲埋掉万丈凌云壮志,用浊酒淹没了千年来的兴亡史事,但知己的人都说陶渊明归隐田园是正确的
提问者评价
谢谢了 你的号咋跟我差不多。
参考资料:
其他类似问题
元曲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寄生草.漫揾英雄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