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某种技能的人三个字形容女人漂亮

[转载]本事,都是「逼」出来的!
  勿畏难,勿轻略。
  圣与贤,可驯致。
  《弟子规》告诉我们:不要害怕困难,应该知难而进,做事情不能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情。圣人与贤人,虽然道德高尚、博学多才,只要我们有目标、有志向,通过努力,就可以循序渐进达到圣贤的境界。
  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我刚参加工作时,一位党组织的老书记曾语众心长的跟我说:本事是逼出来的。企业没有问题了,你就失去了工作的机会,因为不需要高级别的人才来办公,只要有一线技术能力还算可以的操作工就行了,至于管理人员,就不需要招聘了。有些人会埋怨公司为何有忙也忙不完的事情,有处理不完的问题呢?只要企业发展,事情就忙不完,只要企业发展,问题就会不断涌现。老问题总是解决不了,不是老板的思路不对就是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不够。新问题的出现刚证明企业在发展,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企业费尽周折淘来了新工艺,本可赶在别人前面享受蓝海战略带来的实惠,但新问题可能随之而来:你能找来新工艺,甚至是专利产品,人家也能很快找来新工艺或模仿制作,你的各路人才都能胜任岗位要求、能力也比其他企业高出一畴、人员稳定时,没等你沾沾自喜,人家便以高薪来挖你的墙脚了!实际上每个企业必须主动去寻找你急需的人才,就是说,你也可能去挖别人的墙脚!有了新项目,就愁资金不充足,有了资金,就得去寻找更好的新项目上。所以,企业只要发展,就会不断的冒出新问题。对于新问题,实际上最受打击的是老板,当企业发展时,老板就会面临新的更大的压力,笔者亲眼看到过一个大型化工民营企业的老板拍着一个广告公司年轻老板的肩说:可不要把企业做大了!很多老板对这句话所表达的滋味比其他人更清楚。
  老板自己解决不了面临的新问题,就请人来帮忙,聘请各路精英:一是智者,能为老板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为战略决策出点子的人,比如诸葛亮、张良。二是辩才,能为企业搞好公关、拓展新市场的人,比如苏秦、张仪;三是勇者,就是能带领一个团队为企业生产出优质产品的人,这种人在古代讲就是能带队伍打胜仗的将军。四是力者,也就是兵士,四者如桌子的四条腿,缺一不可。有人可能会说,桌子三条腿也很牢固呀,是呀,当企业小的时候,这四种人才老板自己就可以占两个或三个,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这四者是缺一不可的。各路精英被请来的前提就是:企业有很多问题,需要这些人与老板齐心协力的攻克重重困难,解决永远解决不完的问题。所以,等一切事情都有了解决的办法,或聚集了解决问题的人才,企业就没有必要聘用你了。你的职责就是解决问题。
  遇到问题,就畏难,是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弟子规》惜墨如金,“勿畏难”,简单的三个字蕴含了多少人生哲理啊?问题有了,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知难”,因为只有知难,才会认真的做好应对的心理准备。毛主席讲“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我们也可把困难当作敌人,在心理上、在大方向上、在战略上我们必须蔑视他,做到这点,胜利了一大半,这与温家宝总理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讲的“信心比黄金贵”不谋而合。“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成功的企业家之所以成为成功人士,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顽强精神,企业再难,老板们都能百折不挠的应对和解决,他们的这种精神和力量,是值得每一位员工好好学习的。勿畏难,巧应对,是每一位优秀员工应该追求和实践的。
  老板交给你的任务越难,证明你越被重视。
  这里证明了一个道理:老板在交待重要工作或难点工作时,是要选择适合做这件事的人去做的,这样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所以,老板在认准一个人将会成为圣贤时,就会不断的给他加重码,以让他成为出人投地的人物,为企业发展做出大的贡献,这时,老板就会对你的思维方式、做事技巧、做事效率横挑鼻子竖挑眼,“逼”着你将事情做的更快、更好。如果你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恭喜你,老板是在培养你。而不是所有员工都有这种机会进步,大家可以将左手放到你的左胸前扪心自问:老板对你安排工作时总是慈眉善目,你会有压力的去完成吗?老板询问你如何处理一件事情时,他如果不打破沙锅,如果不提尖锐、挑剔的意见,你能动用你所有脑细胞全力以赴的去做事情吗?我想,很少有人做到以老板的焦急心态去做事情,而同时,其它企业也在做着一些和我们一样的事情,我们做到了,或做到的比别人快,我们的企业才会发展的比别人好,如果不逼着中层或员工将事情做到更完美、更有效,我们的竞争力在哪儿呢?市场在逼企业发展、企业在逼老板突破,老板就会逼下属长本领,老板是对市场要求最敏感的职位,其实,老板对员工的严格要求,实际上是代表着市场对员工的要求,因为,市场如战场,战场无亚军,战场中不同情失败者。
  克服困难是一种好习惯。
  当你屡战屡胜时,胜利就成了一种习惯,这时,你的本事就被习惯性的增长了。员工不是老板,所以,即使一件事情你已经使出浑身解数解决不了,老板不会你的热闹的,他能袖手旁观?他可能会给你支招,可能给你政策,也可能给你加助手,总之,等问题真正解决了,老板就会更加欣赏你。所以,勇敢的接受任务,首先是态度问题,在解决过程中,你可以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帮你完成,即使一件工作不是你一个人做完的,这个头功老板也会记到你头上,因为,能利用和整合资源本身也是一种能力。了解到这些,你大可大胆的接受每次都困难重重的任务吧!当克服困难成为一种习惯时,你的才能就会突飞猛进。就像练习肉一样,刚开始时练不到几分钟肌肉就会酸痛,这时停止了练习,你的目标永远达不到,当你知道酸痛实际是在进步时,就能坚持练不去,最终练出既健康又优美的肌肉块来。让酸痛成为一种习惯,健美冠军一定非你莫属了!
  凡人眼中,圣人与贤人都是了不起的人。什么是圣人?品德高尚的人。什么是贤人呢?才能杰出的人。古代对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称为圣贤,周公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在企业中有圣贤吗?当然有。有些管理者或年长的员工,品德高尚,为企业发展舍小家、顾大家,忠诚于企业和领导,为人处事公正、公平,不评人是非、不传播小道消息,这样的人,就是企业的圣人。有才能和本领的人,就是企业的贤人。当然,中国人讲用人要首选德,次之是才,德才兼备者是企业领导最欣赏和最放心重用的人。《弟子规》中很真切的体现了这一点:修好了孝、悌、严谨、诚信、博爱、近君子这六德,再学习技艺和知识也不晚。这是孔子对的人才观,一直延续至今。明白了这些,员工就可以对号入座了,德行要修,就是要不断的比照孔子的人才观关照自我,认清自我,矫正自我,培养自我,使自己成为一个为人尊重、让人信任、人缘好的人。技能要提高,提高技能的方法就是学习,向领导学、向师傅学、向同事学、向下属学、向书本学,将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德才兼修,就可成为圣贤之人了。为什么
《弟子规》中要用“驯”字,而不是“训”呢?从字意讲,古代“驯”通假“训”,意思相同。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驯是对动物进行强行的制裁,使之顺服于人。对有野性的动物来讲,要驯服,大概要动用暴力或用令其极度饥饿的方式才能达到驯服的目的。
  藏獒的冷酷和狂暴并非与生俱来,假如后天没有人类残酷的饲驯,它会同人或其它动物一样“生之初,性本善”。藏獒的出生与一般家犬并无二致,目光温存,黑毛茸茸,摇头乞尾,憨态可掬。藏狗断奶之后,主人在当院挖一方形石坑,置其于内。这坑使它使足了劲,刚刚能扒着边沿,探头瞄一眼坑外的世界,瞬间便又落回坑底。而喂它的食物,一小块生肉,仅够维持生命而已。幼小的藏狗忍受着饥饿和地狱般的围困,沐浴冰霜雪雨或烈日的暴晒。它唯一能够得到些慰藉的是坑底还比较宽阔,跳不出但可以在坑内打着圈圈遛达。日复一日,它渐渐见长,尽管这种生长是缓慢的。而圈养着它的石坑却逐渐在缩小,加深,每一次跳跃都是刚刚探着坑沿,每次扔下的肉都是那么一小块。它遭受着希望与绝望,生与死的折磨、煎熬。它的性情越发狂躁,目光中的温存在减少,光滑坚硬的石壁被它的双爪刨出深深的石槽。终于有一天,主人将它套出了石坑。不过,此刻它还不能够被称为藏獒,依然是藏狗。因为它的形体还不够魁伟,只不过目光凶了些,性情狂了些,四只利爪的爆发力强了些,远未达到凶残的地步。它被主人带到4000米以上的野山雪域,等待它的是更深、更窄、更滑、更湿的石井。在这口石井里主人除却继续喂着它赖以生存的几块生肉,不再像以前那样要日夜守护,生怕被雪狼或别的猛兽将它撕碎,吞噬。残暴成性的雪狼整日围着石井嚎叫,双爪搭在井沿,两眼射出阴森、欲得不能的毒光。起初,藏狗孤苦无援,在恶狼的威逼之下,会惊恐地将头深深地埋下。可是,当群狼绕着石井高嚎低叫欲瓜分这井中美羹的时候,出于本能它会跃起、狂吠,欲求一生。严寒和风暴,则催生着它的皮毛变厚,变得坚硬,像雪狼一样毫不畏惧严酷的大自然。
  变了态的藏狗再次被从石井里套出,它回归了自然,但仍未获得完全的自由,生存的境况更为险恶。它被主人放置于成群的藏狗的围攻之中。这些藏狗已视它为另类,以众欺寡,围着圈子步步紧逼,它唯一的生路就是搏斗,用它沉闷威猛的吼声,险诈凶暴的目光,猛伸出去可以捅进石壁半寸深的前爪,用因为困厄狂躁而磨砺出的异常坚利的牙齿。它往往会寡不敌众,满身被撕咬得伤痕累累,血迹斑斑。而每当危及性命,聪明的主人则适时“挺身而出“赶跑群狗,喂它几块新鲜的狼的肉。主人在施舍,同时引诱它掉进另一口陷阱,那就是令它食狼肉成瘾,视狼为敌。最后,主人会提来一只狼,直到这条獒狗可以轻松杀死成年的狼,这个时候,它还是獒狗,也不是藏獒,它们的主人把10条这样的獒狗关在一个房间里,不问吃喝,当然,10条中只有一条能生还出来!这条出来的藏狗,就是最优秀的品种——藏獒。
  兽性被驯养到极致的藏獒,驰骋在漫无边际的雪域,威风凛凛,凶顽勇猛,除却主人外不亲近任何人,一只成年臧獒可以轻松毙杀一条狼!两只成年藏獒,就足以击毙一头雄狮。
  对人的训练虽然理性了一些、温柔了许多,但古人与现代人的训练方式还有不同,古代私塾的老师有戒尺作为训练弟子的工具、父教子时有拳头、棍棒,古人信奉棍棒低下出孝子,所以,文中用“驯”字正说明,孩子、徒弟们要成才,必须用狠一些办法来驯服。偏重于用语言来“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用棍棒教育,是逼着人守规矩,所以,今天我们讲“本事是逼出来的”是有道理的。
  某作战连是我服役的老部队中被授予“抗洪英雄连”的光荣连队。新兵进入部队要经过三个月的集中训练,完成从一个社会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三个月到期,各分部、营、连将需要的战士从新兵营中挑走,剩下的战士多是体能差、学历低、在新兵营综合表现差的同志,独立连连长带走他们时,强调:“进入独立连是你们的荣幸,通过两年的军旅生活,我要让大家‘进来是条虫,出去是条龙’”。接下来的训练,战友们挑战生理极限、挑战心理极限:早晨5:30起床,在每人身上加上20公斤的重物跑5000米。
8:00训练挂勾梯上下300回。穿越30米铁丝网来回300趟。
10:00上健身房:15公斤哑铃举150下,拉力器100下,臂力棒100下。
13:30抗暴晒形体训练:平举着81-1,枪口用绳子吊着一块砖头,一动不动晒2个小时。
16:00训练射靶1个小时,之后练倒功《高高向后跃起1.5米,用背重重的砸向水泥地》散打,硬气功等。
饭后半个小时,继续负重20公斤跑5000米(相当于正规400米跑道的12.5圈)。3天一次游泳训练:穿着厚厚的军装和解放鞋一口气游完5000米(相当于100米正规游泳道的50个来回)。5天一次中国式铁人三项:负重跑步2000米,游泳2000米,骑自行车2000米。7天一次250公里负重30公斤越野行军训练。
15天一次跳伞训练:从8000米高空一跃而下。30天一次野外生存训练,带上3天的食物在野外生存7天,行军一千余公里,还要背上枪支弹药和生存用品,途中还要执行上级准备的突围,反突围,侦察敌情,攀登悬崖等演习任务。
  平时训练增加全能训练方案。如:从手枪到筒式火箭炮,从摩托车到坦克车,陆军中的大部份装备都得一一掌握。
  有些战士刚下到老兵连时,单杠训练第一练习做不到5个标准的引体向上,为了达到训练目标,战士就用背包绳捆住手腕吊在单杠上,吊到整修胳膊麻木或者用拳头撑俯卧撑,如累的伏到了地上,爬起来继续用拳头撑……这并不是很完整的训练科目,部队训练方法要求保密,我们暂且体验这么多吧,其中的酸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通过这样日复一日的训练,战友们体能提高的飞速,一年下来,他们个个身体健壮、身手不凡,整个部队搞军事队列大比武赛,独立连战士一出场,就给人一种杀气腾腾的感觉:个个小平头、黝黑的皮肤、像被刀过一样整齐的队伍,队列行进中的一招一式让人看了后感觉非常冲动,每次比赛,他们拿第一是铁定的事情,别的连队是望尘莫及的。我们的战友,那些当时在新兵营被看作是“虫”的战友们真的变成了“龙”,一年的变化令人太不可思议了。我们都知道,他们是吃得苦中苦,才为人上人的。在后来的抗洪抢险、军事演习、大型活动等方面的执勤和保障中大显身手。战友们“从虫到龙”的演化正证明了一点:本事是逼出来的!
  《弟子规》讲:圣与贤,可驯致。是告诉人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做到圣贤,我们要有信心做到圣贤。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有谁不想出人投地呢?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块饥饿者眼中的蛋糕,人人都渴望成功。外界的环境逼着我们生存:上有老,下有小,不工作就不能生存。企业逼着我们进步,薪资和报酬虽然是老板给的,但拿多少却由自己决定。假设我们能够自己“逼”自己不断进步,是不是离圣贤之日更近了呢?做到德才兼备不是更快了吗?如何逼自己长本事呢?
  1、 要有生存和竞争的危机感,逼自己像草原的狮子和斑马一样奔跑。
  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更快,否则我会被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
现在他脑海中的念头是,我必须能赶得上 跑得最快的羚羊,要不然,我会饿死。于是,几乎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由此看来,逼迫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现代社会技术和知识更新太快:以前会计会记帐就行,现在要学会会计电算化,更要精通如何合理避税降低成本。建筑预算员以前用笔算,最多用计算器加以辅助,现在你得会用广联达软件。企业发展越快,对员工知识更新的要求就更高,如果在一个岗位上,员工迟迟不更新自己的知识,终将会被别人所替代。这就是一些企业在发展之初的功勋、元老们容易被淘汰的主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企业中会有越来越多的空降兵“职业经理人”出现的原因,他们并没给企业发展做出任何贡献,可是他们一进入企业就能拿高出普通工人五到十倍工资的原因之所在。如果企业的员工都能自己逼自己长本事,人事部门可能就不会再为寻找合适的职业经理人而大张旗鼓的散发英雄贴了。一个不想被企业无情淘汰的人,必须要有强烈的生存和竞争的危机感,自动自发的使自己长本领,比裁员时临时抱佛脚向天长啸:“苍天啊,大地呀,对我怎么这么不公平呀”要强很多。大家不要像温水里的青蛙一样感觉不到环境的危机,要有充足的危机意识,否则,难成大事。
  2、 相信“事在人为”,逼自己临事有法。
  俗话说: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做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用范伟的话说: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差距在哪儿?一是信念。信念比才能更重要,当领导安排一件任务时,首先是要愉快的接受,相信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更要能做到,因为我相信自己。温家宝总理说:信心比黄金贵。我们要相信,信念比才能更重要。
  二是方法。凡事得到解决,必然有方法,这就是古人讲的“术”,孙子兵法为何能成为世界兵法之鼻祖,就是因为它讲的战争取保胜的方法高、方法妙、方法好。方法与经验有关,假设你还是一个初入职场,经验欠丰富的新人,那么就可以“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了,向别人请教和学习是能力提升最快的方法;再者,要有突破性思维,
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有定势的,这与家庭遗传、性格、受教育背景、社会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你是一个内向型性格的人,遇到问题时不仿效仿一下外向性格的人的思维方式,即使别人在处理问题时,有时让你看不惯或看不起,但只要结果是好的,足以证明你对他人的评价不一定准确。这时,可以试着换一下思维方式。这是强调的是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办法总比困难多就是这个道理。有些好办法是在苦思不得其解、反复推敲、斟酌的前提下才冒出来的,为什么有人这样评价老板们:他们的脑子就像开了马达的机器,飞速的运转,想停也停不下来。老板是一个企业所有问题的集中点,更是所有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可能会产生恶果的终极承担着,压力逼着老板们的脑子飞速旋转而静不下来,纵有再高的智商,好办法也是靠经验积累和耗费时间得出来的,老板们都这样做,何况我们这些平凡的员工呢?不逼着自己想办法,怎么会有好办法产生呢?
  3、不轻言放弃。
  实际上,在部队军事训练中,很多人都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军事训练达到残酷的程度时,那时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自己什么时候能得一场病呀,哪怕是住一天医院也行啊!可是,英雄的军人没有临阵退缩的,他们的信念就是:训练场就是战场!每个人都不想掉队,哪怕是累的尿血。这不是夸张,人被逼到一种极限时,惟一的信念就是:我不是软包蛋,别人行,我也一定行!现在国家经济建设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各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发展,给年轻人带来众多的选择机会,所以,很多人在一个企业遇到不顺利或困难重重时,便会产生放弃、离职、跳槽的念头,有时候什么都不在乎,早上起床时想睡个懒觉——一看表起晚了,干脆就请假不上班了,或者干脆离职。连克服睡懒觉这个小小的不便就能引发辞职的行为,实在是令人不敢苟同。如果不能克服工作带给我们的困难,遇难就逃跑,哪里知道,在任何企业都不会给你轻松的工作岗位,因为企业的本质是通过竞争在市场中立足,达到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将企业发展壮大的赢利性组织。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更不是安乐窝,勇敢的年轻人会把企业当成是自己成长、成熟、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因为,政府公务人员的招聘名额毕竟有限、个人创业更需要勇气、机会和平台,所以,大部分人会在企业中工作一辈子,所有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都是相近的,所以,在一个企业轻言放弃,到另一个企业后也会畏惧困难,这样的人怎么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4、不要给自己太多退路。
  退路多了,反而没有了路。有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假设你身边只有脚下这座山,看你还想不想登其它山?当我们面临选择时,机会非常之多,但当我们选择之后,就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在升入大学选择专业时,家长们面对孩子的前途抉择,比孩子自身还紧张,因为家长们是过来人,他们知道选择专业的重要性,“男怕入错行,女怕驾错郎”,职业方向和婚姻的选择往往是没有退路的,选错了大学专业,至少会浪费四年大学时间,假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前途可言时,大学毕业生就得从零开始接触学习自己的陌生领域,这时,可能就被同龄人拉下了!女孩找对象,一旦选择错了,那是一辈子的大事,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婚姻的选择也是没有退路的,即使以后能离婚,但青春毕竟一去不返了。其实,选择公司参加工作,何不是必须要慎重呢,我们并不是拒绝年轻人调整或更换一下岗位或职业,因为第一次选择未必是一生的惟一一次选择。但是,请记住:成功的人往往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失败者一年就做好多事情。
  有退路,你的目标就不专一,容易左右摇摆,轻意改变事业方向。
  先看一则老故事:当我长到十多岁时,有一天父亲极力劝导我做一件我一直逃避干的事情,他说:“把你的帽子扔过栅栏那边去。”“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他笑了起来:“当你面对一排难于翻越的栅栏时,先把你的帽子扔过去。然后你就不得不想出到达栅栏那边去的办法来。”他一边笑,一边回忆着往事,“我就是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芝加哥的。”
  父亲在威斯康星州的拉辛市长大。拉辛在芝加哥北面约60英里处。我曾感到疑惑的是,他是如何离开家庭和亲友,只身移居到这个大城市的。
  “当时我刚刚20岁。”他说,“除了那只船外,我一无所有。一个夏天的早晨,我包了几件自己的衣服,驾起‘迪克西’向南开去,一直驶进芝加哥的贝尔蒙特港。第二天,我就进城去找工作。工作很难找。我差一点放弃梦想,掉转船头回家去。但我‘把帽子扔过了栅栏’。”他叹了口气,接着说:“我卖掉了‘迪克西’。我要想在芝加哥札下根,总得有一笔钱。没有了船,我也就没有了退路。”
  后来的事我都知道了:他在爱迪生集团谋到了一份工作;在一个舞会上认识了我母亲;终于在芝加哥发了迹,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我尤其不能忘怀的是父亲的经历给予我的启示:投入才有成功。
  父亲卖了“迪克西”后,他没有了别的选择,只能把全部能力倾注在为自己创造新生活上。这个道理也为我们生活中无数其他类似的情形所证实。当你作出某种果敢的举动后,就已把自己置于一种成败未卜的境地,这时你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翻越栅栏”。
  今后当你碰到似乎很困难、甚至看上去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时,不妨也“把你的帽子扔过栅栏去”。
  在前进道路中遇到困难时,人有动摇之心和后退之意是很正常的,任何动物都有知难而退的本性。在决心做好一件事情时,我们即使有退路,也要假想自己已无路可退,因为并不是每个人的意志都是坚强的,如果认识到自己有遇到困难总想放弃或意志力并不坚强的弱点,这时候更要断掉自己的后路,有时候可以假设。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总是摇摆不定、容易改变,会造成很多弊端:一是给别人一种“干啥啥不中,做啥都不成”的印象,无论是再选择岗位或自己创业,很少有人帮助你,因为,在别人眼里你是一个不值得帮助的人,因为你容易变化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所以,帮一个没有可能成功的,等于徒劳。当年轻背上没有志向,干什么都不会成功的评价之后,你的发展之路真的就被睹住了。二是因为遇到困难就放弃,就重新选择方向,本来自信的你也会失去信心。在学校里各方面都优秀于他人的人,为什么干什么都不成功呢?等换了几条道路继续前行,向同学、朋友看看,他们已经认准一条路走了很远很远。我上学时,职业教育还不如现在受重视,初中毕业后,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考入中专学校,学习成绩中上游的同学升入高中,学习最差的同学就上技工学校。在我大学毕业选来选去还没定好位的25岁时,我的一位上技校的很不起眼的同学已开上了丰田凯美瑞轿车,当我第一眼看到他从车里下来时,总感觉不是那个同学了,这辆车好像不配他开一样,原来,他技校毕业后,借钱买了一台二手印刷机在自己农家院的偏房屋里开起了家庭小作坊搞印刷,随着家乡企业的不断发展,他竟然有了上百家固定的企业客户,凭着自己的踏实和勤劳,他率先致富了,现在的企业发展了近二百人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他的成功一度强烈的刺激了我:本来不如自己优秀的同学为什么比我成功呢?我的自信心一度被降低到极点,几乎想信自己已没有了美好的明天。三是,轻易改变个人志向,容易耽误时间。年轻时的时光,用歌词说,就是: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的太慢。人生不到三十岁,总感觉自己很年轻,还有很长的时间,还有很多机会选择。但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到三十岁之间的几年里,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学习技术的最佳时机,轻易错过这几年,是最可惜的。弟子规讲:“老易至,惜此时”,时间就像捧在手里的水,慢慢的漏掉,再也不能回到从前。当你再也没有穿军装的日子时,在军营里的每一时每一刻都会变得很珍贵,大学毕业后回想起学生时期发生的那些天真、懵懂、灰蓝色的记忆时,是不是有时候感到心酸?长大后,童年时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的美妙、令人回味无穷,梦到童年时都会笑醒自己!但是,当我们明白时光一去不复返时,总感到心里酸涩不已。允许我们徘徊的时光太短暂了,所以,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就会浪费掉最珍贵的时光,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有退路,你就不能全力以赴。
  有一位建筑公司的老板是“工作狂”企业家,创业十六年,天天坚持最迟六点半到公司或工地,外出考察项目时,设计的时间安排几近于争夺一场战争,将时间安排的滴水不漏、分秒必争。跟他一起出差的员工纷纷表示:别人出去往往借考察之名行旅游之实,但跟司总出差,基本上就是全副武装的军事拉练,既紧张,又充实。他就是一位在抢夺时间的狂人,有些刚入企业的员工不理解,身价几亿元的大老板为什么还是这么敬业?他的解释是:干建筑的哪有什么星期天?施工时为了抢工期,只要天亮就得上工干活,建筑工人施工时两头见不到太阳,我不能有一丝懈怠,因为企业是我的身家性命啊!是啊,当初,他在集体企业工作,工作中遇到很多人为设置的障碍,为了证明自己应该干得更好,他毅然将全部家当500元现金全部投入,拉起队伍揽工程。正是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才鼓励他成功也不敢掉以轻心,将自己的所有家当都投进企业,这是一种逼自己必须成功的魄力,也是众多成功人士的必经之路,所以,没有了退路,你就会全力以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个字的动漫人物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