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游戏 森林单机 为什么点开始可一直加载不完等久了就自动退了?

游戏超级兄弟:剑与女巫里面怎么一开始加载出来就出现了音乐转盘,就一直放音乐。。都不知道怎么玩
ShenyangConservatory of MusicComposition Detp.Fei chengEmail:&&Blog:/feichengmusic
&有回忆的人,珍重回忆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我觉得过去发生的一切无论悲伤,欢乐,无论忧愁,愤怒,都是好的,因为这些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25年,我没有白活,我宁可一辈子都平庸无为,但是这些生活片段,永远是我最闪耀的亮点,所以看到的,就是有光泽的,我的生命也会有意义。其实生活就是一面镜子,它反射着你的影子,当你留下过影子的地方,就是美的,一代一代,每个人留在土地的时间是短的,但是你留下的光影依稀能够看见,生活就是一部作品,又开始,又结束,有高潮,有回落,我不求你会理解我的作品,因为只有我是我生活和作品的唯一听众,我内心只有我知道。
欢迎来到费诚的博客。自我简短介绍:费诚,男,1986年出生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从小随父亲学习音乐,1999年代表齐齐哈尔小小艺术家访问团出访俄罗斯,曾获得齐齐哈尔市三独比赛三等奖等奖项&&&&&&&&&&2002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属大连音乐舞蹈学校,先后从师沈阳音乐学院附中作曲学科主任随立本,沈阳音乐学院附中教师于秋爽,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和声教师刘旭娜,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张颖,天津音乐学院毕业生蒙娜。在附中期间专业成绩突出&&2005年从师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系教授范哲明&&2005年保送进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从师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刘晖,学习近现代音乐作曲技术及近现代音乐作品分析。&&2006获院级二等奖学金。&2006年获澳门钢琴比赛,辽宁赛区银奖。&2007年作品入选2007北京现代音乐节,由中央音乐学院新音乐团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演出&&2007年作品入选2007北京国际单簧管艺术节,在北京演出,并由组委会给予作曲金奖&&2007年作品入选2007中国作曲系主任论坛,给予好评&&2007年作品入选2007武汉国际新音乐节,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演出,获得优秀奖。&&2007年作品在沈阳德国音乐大师班演出&&2008年作品入选2008北京现代音乐节,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演出,受到好评&&2008年获沈阳优秀大学生&&2008年10月获中央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改编创作比赛”大奖&2009沈阳优秀大学生2009考入沈阳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作曲专业导师:范哲明教授2009赴维也纳勋伯格大师班学习2009维也纳勋伯格中心艺术家文凭2009年12月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张士超合开音乐会2010作品《三个面具》首演北京视唱练耳音乐节2010年北京现代音乐节YCP青年作曲家培养计划入围作品2010年沈阳音乐学院东亚艺术教育大会优秀奖2011年中央民族大学首届少数民族室内乐创作比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2011年7月作品首演第五届中国小号艺术周,并担任指挥2011年发行《庄子梦蝶》2010北京现代音乐节YCP青年作曲家发展计划CD日作品获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创作比赛入围奖作品录制并发行2011年9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指挥沈阳音乐学院小号乐团演出。作品演出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建系60周年师生室内乐音乐会2011.11月-12月随沈阳音乐学院小号乐团于大连沈阳巡演,任常任指挥,作曲,编曲。2011中国音乐金钟奖入围奖2012&八折戏II&--为七架古筝与打击乐首演与沈阳,文华奖决赛2012改编作品获得文华奖2012随&弘韵箜篌乐团&赴安徽蚌埠参加&高山流水&晚会,演出改编作品.2012“弘韵箜篌乐团”驻团作曲,指挥,合奏课排练教师2012配器作品演出于沈阳&2012小号国际夏令营&2012年7月配器作品由辽宁传媒乐团首演于辽宁大剧院2012年7月辽源国际琵琶艺术节合奏作品铜奖2013.首届中国之声作曲比赛作曲家组民乐作品一等奖,作品由德国Sikorski出版社出版。2013首届中国箜篌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2013沈阳十二届全运会专题晚会音舞诗画《我的家园我的梦》作曲2013年作品《八折戏》收入到音乐创作杂志2013年作品《八折戏》由德国Sikorski公司正式出版2014年1月作品《夜幻》演出于国家大剧院音乐厅2014年5月参演箜篌音乐会《弘韵抒怀》2014年8月带领弘韵箜篌乐团赴澳大利亚巡演
沈阳音乐学院
国内 (16篇)
国外 (2篇)
本站照片,均是由本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有一切形式的转载,雷同,及修改,一切盗用之行为必究,咨询:地址:辽宁沈阳市三好街61号,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费诚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同学,我暂时的同桌有想法的作曲朋友,我欣赏沈阳音乐学院我的大学我中意的国外现代音乐视听网站我最欣赏的中国现代作曲家印第安那大学的图书馆有很多歌剧乐谱下载
背后的影子
九十年代在我的儿时的眼里多半是色调单一的,那种淡蓝色的整体时代感和今天五颜六色同距的时代截然不同。也就在那时,汽车还没有那么多,皮夹克有多为一种发黄的颜色,绝大部分人还习惯骑着铃木的摩托车。说起摩托车我的父亲就有一辆,那时候父亲常常倒片子游走于各个电影院之中。在那时土里土气的纱巾还是时尚女人的时髦装束,冬季时,裹在头上,特别像现在中东的妇女常有的装束。也就是那个时代,浅红色带着泥边的砖头砌起来的墙还带着古老的印记。
每当工厂下班的时候,感觉成群结队的人群穿着都是近乎相同的,虽然他们脱去了工厂的制服,焕然中,感觉每一个人的脸都长得差不多。也就是在那个时代,我的父亲留起了长发,扎起了小辫子。说起来父亲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对于今日来说,男人扎鞭子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在那个时代,一个长发的男人绝对会掀起轩然大波,在工厂里,单位领导要找谈话,每一个人都觉得那绝非正常,随着时代更迭,父亲所扎的辫子却成了一个标志,乃至有一天父亲想要减掉它时,又有领导找谈话劝说千万不要减掉。
我们为什么要和别人选择一样的生活?我们为什么要用别人的眼光看待自己?我们为什么要不能追求自我?有时候,创造者在起初的时候并不被世人所接受,但是时间长了却接受并且推崇,不要因为他们的愚昧而和他们同化,不是一类人就别干一样的事儿。
父亲是一个从来不太合群的人,并非父亲喜欢这样。而是觉得和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父亲所追求的往往是一种超脱的表现,他所认定的美是他坚定的。他执着于摇滚乐,喜欢崔健,喜欢优美的小调。他喜爱美术,甚至废寝忘食,当别人都在沉迷于港台歌曲的时候,父亲给我讲述最多的是古典音乐。别人在听歌颂祖国颂歌的时候,父亲再给我听崔健。别人家孩子要求孩子不能看动画片的时候,父亲却让我看动画,但是只允许看猫和老鼠(因为那个动画是先有的音乐后想象的情节),也就是从那个动画片里,我听了太多的古典音乐的东西。
当别人认为你超脱的时候,我很不客气的说,确实是超脱了,而且绝非想要转化的超脱,超脱者如果觉得和现实脱轨了那么就继续走下去,不要认为10个人都一样我却不一样,事实却截然相反。不要因为他们的无知和愚昧让一个有个性有血气的人同流合污。
父亲是一个有血气的人,这一点对于中国人来说其实实数不多见,中国人从历史上到今天始终都脱离不了带着服从、奉承、墨守成规的习惯。倒不能说不好,那些总是出现在世界名著中的一些丑角在现实生活中轮番登场,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我们成功的接受了他们,并且变成了他们成为了一种主流的价值观。父亲不愿意说假话,不愿意阿谀奉承,哪怕有时候给大合唱排练觉得领导唱的不好他也会大吼大叫,其实这在艺术上本来没什么,但是对于我们早就被糖衣炮弹打的粉碎的领袖们就绝非如此了。他们全然在这几年的追随者热捧中失去了度量。所以父亲还是默默无闻的工作。没有什么官职,没有什么志高的欲望。相反他生活的倒是开心。父亲的血气现在依旧存在,存在在他的骨子里,关键在父亲的眼里,眼前的一切都不如他的一张画,都不如他演奏的一首歌,那些看见的、看不见的、琐碎的事,犹如一盆带着浓厚笔墨味的墨汁,在水里泡烂散发着恶臭的气味。
记得文革的时候钱钟书先生被红卫兵批斗,头发被剪成了十字头,罪名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钱钟书先生是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的翻译者,早年留学欧洲,文革却受奇耻大辱,回到家见到妻子杨绛,杨绛一见到钱钟书剃成十字头就哈哈大笑起来,马上来给钱钟书剃头,二人剃着剃着便双双哈哈大笑起来。从此二人精心做了两块木板上面用整齐的毛笔小楷写好“资产阶级反动权威”,二人互相欣赏着一同上班。
在真正有追求人的眼里,现实的世界无论有什么样的诟病早就成为了泡影,眼前所发生的,无论什么都不会影响到他们。
父亲对于音乐的执着是疯狂的,这一点连在音乐学院上学的我都无法相比,每天到早上起来就开始玩各种乐器,有时候会带上乐器去别的地方演奏,剩下的时间欣赏各类音乐会,父亲喜欢詹姆斯拉斯特,同时喜欢小提琴安德鲁,说句实话这些东西我早就不听了,可是父亲却执迷的去欣赏他们,甚至每一天都要重复如此,每当谈起音乐的时候父亲的严重总是带有一种深邃发光的爱慕感。说起来也可笑。这种对于某种音乐的痴迷在音乐学院孩子的眼中是很难看到的。可是父亲没有学历并且只是一个爱好者的水平。说起来很简单,没有找工作的困难,没有想要文凭的野心,全然交托给一种执着的喜欢,这种喜欢更像是一种深邃的信仰,一个云雾中没有尽头的桥。所以父亲的生活是快乐的。是别人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你是否有执着喜欢的东西?如果没有,那么你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享乐之外,根本无法理解有执着喜欢东西人的感受。不要以为那样就很好,其实,人和某种其他动物的不同属性就是人——有思想,而动物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没有。
小时候拿着假花,站在舞台上挥舞着歌颂我们伟大的厂长是多么的英明。伟大的劳动工人是多么的爱戴我们。也不记得从哪天开始就让我浑身作恶,他们知道我们是否真心歌颂?小时候看电视一看到有军装穿着的歌唱演员上台立刻换台,这跟捧腹大笑忽然插入的一段感人肺腑的音乐的小品换台的原因差不多。实在受不了虚伪的艺术产品。真实的一幕发生在我10岁那一年,崔健的MV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桥段:崔健的音乐会在舞台下面疯狂的进行,崔健在高声歌唱,而舞台上有一大帮人民爱戴的演出形式,仔细一看场下,会场全是老头老太太。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剧场。
什么是真实?你知道吗?你能坚持你的真实吗?
我自从小上幼儿园开始就喜欢自己一个人走,这一点成功传承了我的父亲。而且走的线路也非常蹊跷。小时候总是4点钟起床,嫩江初生的太阳我不知道看过多少次。刚学作曲的时候忽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为啥所有自然的东西就不能是乐器呢?直到后来听完谭盾的时候发现这家伙早就比我开始领先做这事。直到后来听完克拉姆也就觉得谭盾也绝非是第一个。但同样上附中时候听谭盾的其他人却认为那是缺了大德的艺术与作曲家,但是我头一次听谭盾风雅颂的时候觉得我非常的理解他。之所以这样,我才不会和别人相同,也就是老师教D-S反功能的时代,我就开始尝试破坏所有的规则,直到我的期末考试成绩是负分。在老师眼里我绝非好学生,但是多年以后我的附中作曲老师甚至连班里所有其它人名字都记不住的时候唯独能记住我。她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能让老师记住的学生,都是你们这帮捣蛋鬼。也正因为你们常常不守规则,才会学明白作曲。
想当正常人就别破坏游戏法则,也许会生活的很好,。但是它给不了你未来。
每一个学艺术的人都有巨大孤独的一面,比起高兴的事他们往往喜欢悲伤。比起高质量制作的娱乐电影,他们往往更加偏重戏剧的力量和人性的探索。每一个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都是他人生每一个人时期哲学观念的印记。但是艺术家都是孤独的,只要是创造中,那便要离开人群,离开全部正常人的思想。他们超脱而另类,在现实来讲,尤其是中国,艺术家是不现实的。这也就是陈道明常说的一句“中国有演奏家,却没有音乐家”的真正含义。他们的压力是巨大的,总是少不了舆论的抨击和以讹传讹。既然知道无法堵住他们的嘴,就让他们随意的去渲染吧。但,搞艺术的依旧是该干啥干啥。换句话说,即便没有朋友那又能如何?即便没有爱人那又能如何?上帝给了你这项能力有时候必然会让你失去一些。柴可夫斯基是伟大的艺术家,但是婚姻却不幸福。但并不是所有都如此,只能说志不同道不合。
孤独本没有错,人生的绝大部分都是孤独的。别量化它,别以为孤独的人就真的孤独。别用自己无知的想法想要改变别人的生活。
记得公主日记里面有一个片段,热情的王子和一个漂亮女子相爱。年轻女子却没能嫁给他,因为她觉得:我还年轻,我要去走世界,追求我的一切。绝非和王子每天拘束的生活,见各种外宾,来一套繁琐的王室生活。他们的女儿有一天要接受公主王位的时候也是选择在逃避。可是仔细想想在今天我们面前能够放弃巨大利益而去追求自我的人又能有多少呢?天方夜谭也。病态的世界造就了太多病态的人与社会。我们不是带着性格和条件的标签,我们也决然不是A,B,C,D,E,F的选项。我是我自己,绝非他人。
今年看到国外大学生总是深有感触,国外人总是喜欢也许所学的专业一无所成,但是必须有一项深爱的项目,也许是摄影,也许是滑板。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是能看到外国人玩一些危险刺激的游戏让我们觉得瞠目结舌。在维也纳看到四个美国音乐学的博士,他们全然没有音乐家的天赋,但是他们每天泡在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四个人的工作是一个人整理,一个人查阅古籍,一个人研究作曲理论,一个人研究音乐学。他们的事业早已超脱于自我,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提防正人君子!他们喜欢把发明了自己的道德的人钉在十字架上,——他们仇恨孤独者。&
也提防圣洁的简单脑瓜!他们把不简单的一切都视为不圣洁的;他们也喜欢玩火——玩烧死异教徒的柴火堆。&
也提防你的爱的袭来!孤独者太快地朝他遇到的人伸出手去。&
对有些人你不可伸出手,只可伸出爪子,而且我希望,你的爪子也有利钩。&
然而,你所能遇到的最厉害的敌人将永远是你自己;你在洞穴和森林里伏击你自己。&
孤独者,你走向通向你自己的路!你的路延着你自己和你的七个魔鬼伸展!&
对于你自己,你将是个异教徒、女巫、预言者、傻瓜、怀疑者、不圣洁者、恶棍。&
你必须愿意在你自己的火焰中焚烧你自己:倘若你不是首先变成灰烬,你如何想更新!&
孤独者,你走着创造者之路:你爱你自己,所以你蔑视你自己,一如唯有爱者才蔑视。&
爱者愿创造,因为他蔑视!一个人不是恰恰必须蔑视自己所爱的东西,这样的人懂什么爱!
带着你的爱和你的创造走进你的孤独吧,我的兄弟;以后正义才会跛足随你而行。&
带着我的泪走进你的孤独吧,我的兄弟。我爱那愿意超越自己而创造并且如此灭亡的人。
2013.首届中国之声作曲比赛,费诚《八折戏》-荣获作曲家组民乐作品一等奖,作品奖金三万人民币。作品将由德国Sikorski出版社出版。
那是一段熟悉的旅程。乘坐28路或者531路公交车从黑石礁出发,走上一个上坡,绕过一个带有黄颜色球星雕塑的转盘道,中间的雕塑弯弯曲曲的形成了一个球形,多少年来我都不知道这个球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只知道绕过这里和一旁高耸的东北财经大学就是一条笔直的大道,道路看不到尽头,一路上虽然湿润的空气总是让这条道路出现阴霾。一直向前走,到达一个邮局的门口下车。然后抬头望去一个高高的斜坡,这个斜坡高到无法看见另一端的道路,就像人生看不到尽头,走上去会有一个十字路口,向前走有一个破败的疗养院和一个旅游职业学校,在向前走就会听见隐隐的钢琴声,那里似乎离梦境越来越近,就像拨开云雾一般,杂乱的钢琴声把人引向那里。我不知在这四年中走过多少次这样的道路,也不曾记得每一次的心情如何,但我坚信那时的我一定不想走这条道路,那时我们还很懵懂,这里就像只鸟笼,罩住了我们的自由,罩住了我们青春懵懂的心,我们曾经期盼着有一天永远的离开这里,十年前,我走出了这里,我——-自由了,但多年以后发现一只自由展翅的小鸟在经历过多次起飞、降落、盘旋中迷失了方向。&
我深知那一切都不可能回到当初的那个时候,由此这段道路就像是我的心结,那段路总是在我的眼中重现着,因为那里属于我们特殊时代的印记,我们从这里走出去并不曾回头,就像走出学校不远的十字路口,向前走,急速飞驰的汽车掩盖了马路,很多人匆匆忙忙的搭上了车而不再回头,向右走是小路直接连着大海,那里好像去追寻梦想而过往到大洋彼岸的人们不再回头,向左走是一幢幢住宅楼好像每个人开始从父母的居所走向自己的居所而不再回头。&
我不曾相信有一些事情是绝对必然的,就犹如我们不曾清楚我们为何会在那个时间会合互不相识的人认识而变为同学,度过了4年的时光,但是当我们走出这里时,我们不曾回头而走入了四通八达的道路,人生不在乎某一时段的得失,而面对很多应该要离别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好好的道别。。。&或许您不知道现在那里变成什么样子了,2013年,大年初一,我来到了这里。
也许你对这里比较陌生,但是这里就是我们曾经的地方。。
当我到了这里面对这四桩大楼的时候静静的呆了很久,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此时的感受,我每一层的看着,我似乎还能够听见久违的钢琴声和每一张清晰的脸。。。
这里有一个横梁的大门,走上一个上坡,有一颗巨大的树,它形成了一个圆圈似乎所有的建筑都是围着它建造的。左面是文化课的教学楼,而右面是一个建在山坡上的建筑,它横躺着分成了好几截,我记得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还很奇怪这建筑,其实里面是女生寝室和琴房,在楼中间有一个小门廊,这个小门廊像是谁家洗手间的滑门,都是玻璃制造的,进到里面有一个小厅,左右都是藏蓝色的地毯,琴房和寝室只有一条过道之隔,男孩子有时候就偷偷的穿梭在这里。上山要从这楼的旁边小楼梯上去,再转过两道弯的楼梯就是圆形建筑的食堂,那是我们觉得最不满的地方,因为那里周日吃的是面条,周三中午却是大大的鸡腿,但说来奇怪,晚上的鱼肉馅饺子却让人作恶,所以每当周三来临,食堂总是人很多,我寝室的f君总是在周三中午的时候拿着一个破饭盒谎称他的室友并重而多打一份,回来放在暖气上,到晚上在吃掉,但时间一长总是引起怀疑,但这个家伙也总是有很多证据证明某个人受伤了。食堂到年底的时候就变成了大家聚餐和搞文艺晚会的地方。那时候年轻的孩子总是在这里炫耀一下,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是怎么了,倒是那个时候青涩的我们不觉得我们做的一切是错的,我们只是带着我们稚嫩的生气和骄傲生活着。食堂后面是传说中的洗澡堂,那里总是排着很长的队,但是男孩子洗澡总是让你5分钟洗完,所以大冬天没等我们让身体暖和就得被迫出来,旁边有一个车库改装的小超市,超市由一对老夫妇经营者,老妇人看起来很精明,老爷子显得就要笨拙的多,超市要比一般稍贵些,但是圈在这里的我们只能靠这里唯一的超市生存。超市后面是一个小操场,平日会有一些人来打篮球,操场下是一个酷似卫星观测站的建筑,和碧绿的草坪,这里长年无人,也不知道到底下面有谁。夜幕来临,总是能看见一串连续的灯光,那灯光是外面公路的夜灯,它连接到远方,看不到尽头,我总是晚上一个人来到这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越来越喜欢独自站在这里,这个习惯我现在依然有,我看那灯光就是感觉它能连接到我远方的家。男生寝室简直就是奇葩,别说这里的味道如何,住在这里的简直都是奇葩中的战斗芭,夜晚的时候一个寝室因为一袋泡面能够让寝室队员们分为,A君吃面,B君喝汤。一支香烟能够让队员们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在那个不能用金钱交换的空间,这便是万能的。那是一个没有手机的时代,男生宿舍只有一部公用电话,每当有人来电话,帮着接到电话的同学总是大喊道“103的xxx你妈的电话来啦。。。。。至今我还记得那部电话机的电话号码是”学校的孩子总是不太听话,因此我们也更换过很多的学生科老师,无论是l老师,g老师,q老师都束手就擒。男生寝室旁边浅黄色的趴趴房是我们的琴房,它成一个l型围绕男孩子的寝室,那里住着一个爱占小便宜的琴房老师,有时没有琴房可以简单的贿赂他,从那里我知道我们的人民比起责任更喜欢蝇头小利,但也就是这样,我可以每天顺利的练琴,其实在中国,人事最复杂也就最简单,因为他想要什么你很清楚。我就在这里练琴,我琴房并不大,但是那时的工作就在那里,我旁边的琴房总是一个很能练琴的家伙,虽然我并不喜欢它的琴声,完全没有任何“人”因素的存在,但是对于这种职业道德和精神是尤为佩服的。里面是子弹头教室。学校里总是有一些学习非常好的孩子,我认识的h君,他有着小平头和一张小白脸,他内敛的很,和女孩子接触会脸红,他总是一身蓝色的美津浓,但他却是一个大裤裆,他总是穿着深蓝色的秋衣秋裤。还有很怪的t君,从山崖上摔下去的就是他,也就因为它,学校的陡坡都装上护栏。Y君总是喜欢从悬崖峭壁上翻越到学校里,即便他可以从正门那里走,那时候曾经以为我和他的女朋友有染而变的分崩离析,我从此选择了沉默,而到现在为止也在沉默,因为那时候我就知道信任是多么重要,也就知道在女人和朋友之间,所有人都会导向女人,因为那是自然的。还有和我曾经一个寝室的b君,身材魁梧。。。。想到这里我忽然笑了一下。。夜幕将至,女生寝室那里总是有很多人出来打羽毛球,踢毽球,似乎那个时候便是大家的娱乐场和交流场,那里简直是太美了,总是有很多人在那里。。。
“学校旁的疗养院早已化成灰烬,我记得我毕业之前考试就住在这里。那时整个年级都住在这里”&
我静静的看着这四幢楼,我相信住在这里的人们永远不会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
这个世界发展得太快了,我们无法制止的让高耸的大厦迅速崛起,他们的崛起应接不暇,他们才在我们的回忆之上,他们无情的夺走了我们的足迹。说起来倒也奇怪,我曾经上过的小学,N年前就解散了,我的初中去年被炸成平地,我的高中现在是四撞高楼,我所在的那个时代曾经都是最辉煌的一段时间,这所学校去年被告知从此不再招生,我忽然感觉我和我的老同学都变得没有根了,再过几年谁曾记得沈阳音乐学院在大连还有一个附中,在高新园区,那里培养了很多善良的学生,他们云游他国,创造着世界上的音乐。
我知道在迅速崛起大楼的面前我无能为力,也许没有人记得我们,我们的后代会在100年后沈阳音乐学院的院史词条上发现这样的信息,却无法得知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当建筑被摧毁,我们就是活着的档案,当我向别人诉说那个时代,那个青涩的我,我每每感到眼眶湿润。我的大学几年后也许也会是这样,从另一个地方开始新的学期,但我们的足迹却永远留在了这里。2009年在维也纳,走在每条街上都会有很多建筑物旁边写着,这里发生过什么故事,到达schonberg中心的时候,那里的人们会给我们讲述他的故事,我们去它的家,在那里喝下午茶,似乎这个屋子的主人还在,schoenberg的孙子给我们用德语讲述这里的故事,可惜我一句都听不懂。。。那时我只会说danke。即便现在我也只能说Ich
verstehe。。。。这个时代可以让人变的越来越有钱,但是却让人文一点点的消逝,直到我们找不到我们的历史,找不到我们的根基,找不到我们自我。
其实回忆的是以前的人们,以前的事情,但是每当勾起回忆的时候,往往最怀念的是那个时候的我,那是最重要的。
那时的我青涩也很冲动,我曾经在那里谈过轰轰烈烈的恋爱,曾经无数次的翻过高墙,曾经喝的大醉,曾经谩骂过我讨厌的人,曾经暗恋过却无法开口的人。一切的一切都太奇妙了。也许有很多人在学校都不曾相识,那个时代我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也许有很多人我恨过,有些人现在见面都不愿和他们说话,有很多人我还想着。。。但是即便这样,我还是想看到他们的面容。。。当今的我,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稚嫩,我像是得了厌食症一样过着和这个世界没有太大关系的生活,我从来不会考虑我的经济收入,我的家庭,我的孩子,我的汽车,我的房子。多年来我早已经厌倦了虚伪的生活,我的追求很简单,艺术和相对简单的生活,也许很多人还以为我痴人说梦,但事实就是这样,我从这里产生这个想法,并且现在依然在坚持着。足以我内心早已经没有了狂热。拿起笔写作品的一瞬间写的总是自我,而绝非技法和技术。我的作品也就成为了纪录了我人生思维转变和艺术观念的日记。是“你们”够成了我的作品。
我把眼睛闭上,我感到那些人正朝着我走来,走过我的身旁,走到学校前面的路口,走向各自的方向,也许这就是人生。。。
临行之际,我去了下面的高尔夫球场,那里早已荒草遍野
富丽堂皇的阳光学校早已经没了踪影
这里原来是一个叫“奥吧”的网吧
踏上轻轨最后看一眼黑市焦。
前方的路依然阴霾,我该何去何从,迷雾把我笼罩,我看不到前方,而身后的路不断的塌陷,我找不到自己的影子,看着天空望着大地,也许他们是最好的证明,我并不后悔当初做过的事。
毕竟,在错的时间碰到对的人,那才是青春。
青春在耗尽,我们慢慢走上正确的时间,慢慢走向属于自己的活法。父亲曾经跟我说过: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无论悲伤,喜悦,失意,富足,贫寒。人怎么样都是活,但人没有必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活下去,也同样不要对自己所做的事遗憾,因为无论怎样,那都是你独一无二的道路。我们曾经生活在这里,几乎每个人都谩骂过这里的环境,都期待外面的世界,出来后却十分的想念。多年后读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才发现有这种想法的不只是我。我似乎从这段熟悉的道路中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我自己,我们在不同的时空见了面,我们互相对视,没有语言。直到有人拍着我的肩膀,那是10年后的我,我们依然对视没有语言。我们都好奇的看着对方,看着对方的眼睛,似乎从各自的眼睛中能够发现什么,时间就这静止着,
。。。。我们就这样的宁静的看着对方,迷雾中,忽然大家都微微笑了,10年前的我一转身,向着迷雾道路的一端跑去,10年后的我向着反方向慢慢跑去,我,站在这里,等待迷雾散去,发现脚下的路有好多条,我已然忘记了10年后的我走在哪条路,闭上眼睛,感觉着走在那条道路上。。
大连,我站在凌水街也同样望着一条大街,这条街的另一端是我的学校,那里寸载着我的故事,我们的故事,我们的青春。那一天大连下起了小雨弥漫着雾,雾里看不清人脸,眼前时隐时现的也是一条路,一串串灯光。我记得很清楚,那天站在那里静静的看这条路,耳机里响起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二乐章和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二乐章,听着音乐,慢慢眼眶湿润。这段音乐似乎在和这段熟悉的道路告别,那时我已然知道,我将走背后的路并且和面前的路越走越远。尘封在记忆中的每一张脸都随着我的背影消失在茫茫群雾中。
hochschule fure Musik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The 5th New Music Week.
日在辽宁大剧院小剧场的音乐会。两年前的约定,今年得以实现,最近做了几个配器,在繁忙期间配的。感谢传媒乐团辛勤的演奏员们。
感谢姑娘们在假期时间辛辛苦苦的为我的新作品《夜·思》--为琵琶四重奏而作排练至今。明日他们将带着我的作品去往吉林辽源参加首届中国琵琶艺术节
和沈阳师范大学教师卜晓蕾与学生们在盛京乐器城。
js对联广告滚动代码可关闭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似森林的单机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