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顺安是中国象棋特级大师师吗?

【杨官璘】
在广东棋界,人们都喜欢叫杨官璘为“魔叔”。我国首批师。1925年生于鱼米之乡的广东省农村,六、七岁起学棋,六岁时即以善弈知名乡里,少年时致力于古谱研究。当过裁缝,23岁开始在场打擂,并经常和南国名手、在一起切磋棋艺,研究古谱、残局,功力精深,从而为后来驰骋棋坛,秣兵厉马南征北战,打下了坚实基础。精于中炮对屏风马的各种布局变化,擅长析解弃马陷车局。能攻善守,残局功力尤深,往往能用兵来制胜,劣势谋和。四十年代居广州,享誉广东,一度去香港,1950年回广州。杨官璘人称“魔叔”,是因为他那水滴石穿的残局功夫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 杨官璘以其内向的性格,执着的进取,呕心沥血,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棋坪上勤奋耕耘,不断攀登,他足踏南洋,汗洒海外,棋友如云为把中国象棋推向世界,作出了很大贡献。
1956年登上首届全国象棋赛的冠军宝座,成为第一位。1957年、1959年先后获第二届、第四届。1958年获得全国第三名。1959年获得第一届全运。1962年与并列第六届全国象棋赛冠军,计先后四次获全国冠军。1965年至1981年曾三次获全国比赛的亚军,多次获其他优胜名次。1977年,至1980年,1981年,1982年代表广东队获全国团体冠军,。1977年2月作为中国队的一员,参加在马尼拉举行的“中、菲、马、港象棋名手邀请赛”,获冠军。1980年、1981年、1982年代表广东队获全国团体冠军,1987年获得六运会象棋赛金牌,同期获得“健力士杯”冠军。1999年以不败战绩捧走“元老杯”成了名符其实的棋坛老元戎。1982年获全国称号。由于杨官璘在国际、国内象棋比赛中的优异成绩和对象棋界的杰出贡献,杨官璘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棋王成长的故事他是一个小商人之子,自幼就喜欢下棋,常和乡人对弈,年纪很轻,就获得了“东莞棋王”的称号。可是,东莞棋风虽盛,到底缺乏一流好手,那时他自己也不知道,若拿全国性的象棋水平做标准,他自己能达到什么境界。&  
正是因此,他不满足于只作一个县份的棋王,于是兴起了“问鼎中原”之念,像古代传说中的武师,技成之后就背起黄包袱游学四方,江湖较技,以求精益求精。他背的“黄包袱”是楸枰三十二子,他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广州。&  
广州在近二三十年中,是全国象棋水准最高的城市,其中藏龙卧虎,能者颇多。他初出茅庐,自然还未能登峰造极,因此和名手对弈,初期还是负多胜少。但广州的棋坛老将,“华南四大天王”中硕果仅存的,已经看出了他的天才,当时就对人说:“杨君的棋艺,现在虽逊于我,但将来一定超越老夫。”卢老前辈的话,现在是完全说中了。&  击败卢李奠定地位一九五零年,香港举办港、穗,澳三角象棋赛,他从东莞出来参加,那时他的棋艺虽已有了提高,但和第一流名手的功力,距离尚远,在象棋圈里,也还没有什么声名。他感到天才必须辅以学力,无师必须觅师,他所觅的“师”乃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棋谱。他在这段期间,曾闭门修炼,排拆古今名谱,研究高手对局,终于豁然贯通,而且修正了不少古谱的错误。这时他功力大进,已跻进一流之列了。就在那年,香港的象棋会举办了一次会员赛,他击败卢辉的高足而获得了冠军,自此奠定了他在棋坛的地位。&  
可是他在香港那段期间,却又是最郁郁不得志的时期。他的好友曾叙述他那段时期的生活道:“在香港靠象棋吃饭实在不易,他没有圆滑的交际本领,又没有那些有钱有闲的人在后面捧场,尽管他棋下得好,但找口饭吃,有时也成问题。于是他穷了,三番五次的,想在修顿球场摆棋摊来找生活。”在香港修顿球场的棋摊,那是失意的职业棋人的“出路”,做的是五角一元的“生意”,有时还要喝西北风。生活是够悲惨的。幸好,他的天才不该被这样埋没,朋友们告诉他在大陆艺人受到优待的事实,告诉他凡有一技之长都有发展的事实,于是他辞别了香港,回到了他那古老的但又是年轻的国家,在新的社会中,将他的棋艺献给大众。现在他周游南北,在各大城市公开表演,所至都受欢迎。他不但不用忧虑生活,而且获得以前棋人所不能获得的尊重。&  南黄北周 冶成国手他是一九五一年回到广州的,回去后不久就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华南区际赛,荣获冠军。第二年和华南另一名手陈松顺联袂北上,与上海、汉口、北京各地名手较量,从未输过一局,震惊了整个棋国。棋坛好手都认为他的棋艺,超妙稳健,两俱有之,已熔“南黄北周”(与)于一炉,而且有凌驾之势。&
杨官璘登上国手的宝座,这不是容易的,大陆的高手很多,每人都有看家本领,要保持不败纪录,那非但要有自己独到的心得,而且得通晓各家各派之长。有如唐代的玄奘大师,在印度那烂陀寺讲经论道,折服全印高僧,非但要精通大乘佛法,而且得熟习七十二派小乘诸宗一样。& 
杨官璘的辉煌战史,纸不胜书,这里只举出他几次重要的战役,也可看到他的惊人技业,和成功之不易幸至。
几番猛战 名传遐迩
三败陈松顺是华南“棋怪”的首徒,钟珍的棋阴险毒辣是出了名的。当年“华南四大天王”之首的以中炮夹马、大刀阔斧的攻势见长,但一对钟珍,却毫无办法(据说新式象棋开局法中,屏风马对当头炮的炮二进一抵御攻方过河车的着法,便是钟珍首创的)。陈松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深沉善变,尽得师门心法,而绵密精炼更胜乃师。陈在抗战期间,走遍湘、桂、黔、滇,未逢敌手,又曾参加穗、港、澳埠际赛,获个人长胜将军。解放后,远游上海、南京,亦所至告捷。当时杨官璘也正是北征载誉归来,于是在一九五三年夏,两雄相遇,在广州岭南文物宫举行十局大赛,赛程经过,非常紧凑,结果杨官璘胜四负三和三,多胜一局。一九五四年与五五年,杨陈又分别在广州、上海作十局大赛,结果也是杨官璘获胜。&  击败董文渊与何顺安董文渊饮誉棋坛二十余年,未满二十岁,即击败当时的国手“七省棋王”,震撼棋坛。杨官璘初到香港时,也曾败给一局。但自一九五二年之后,杨董先后比赛数十局,都是杨官璘获胜。尤其最近在,杨更是大捷,在八局对赛中,董仅胜一局。是华东一流高手,成名在董文渊之后,但攻杀凌厉,却在董上。他在去冬今春,曾先后打败陈松顺、李义庭、朱剑秋等高手,于是在今夏挟战胜群雄之威,在上海和杨官璘作十局大赛,结果杨五胜五和,又以压倒之势大胜。&  一人称霸,七雄夺鼎,保持长胜七雄之争&  
广州是全国象棋高手最多的城市,今年春岭南文物宫主办“七雄夺鼎赛”。七雄乃:杨官璘、陈松顺、卢辉、、、、,都是棋坛上顶尖儿的人物。结果杨官璘雄据擂台,任由六雄轮流攻打,又保持了不败的纪录,夺得银鼎。&  战胜李义庭是最近两年最突出的棋手,前年在上海棋坛出现时,年方十六岁,就击败、,迫和陈松顺、董文渊、何顺安等名手,当时杨官璘和他对弈四局,也是比对成和。今年春他到广州比赛,又击败陈松顺,声名更著,有“棋坛慧星”之称。但最后碰到杨官璘,却以四和二负见败。其后几次公私对弈,也是杨官璘占胜。杨官璘初遇李义庭时,大抵因摸不住对方家数,才被对方战成平手。其后,杨官璘每战都采紧密缠打的对杀战略,李义庭究输在欠缺经验,走对攻局就不是杨官璘的对手了。&  
大有功劳除掉这几场重要的战役外,其他名手如(以前有“棋坛总司令”之称)、(华东棋坛名宿)、(棋坛老将,一九三一年曾代表华东至香港比赛,有“中炮大王”之称)、(李义庭之师,湖北名宿)、(与周德裕、董文渊并称“扬州三剑客”)等,也都先后败在杨官璘之手。
杨官璘的贡献象棋自印度传入中国,历代演变,而成为今日的中国象棋,在民间流行的普遍,远超于任何娱乐。千余年来,名手辈出,但论成就之大与际遇之佳,杨官璘都是第一人。&
阐扬弈艺&论局著书&  
杨官璘不但实战的成绩极其辉煌,而且对弈艺的阐扬,也有很大贡献。例如在布局法上创新式五六炮开局法,独成一家;对古谱拆法的错误,如五七炮弃车局、当头炮弃马陷车局等,都有所纠正,详列著法,真可说是“探古人未载之秘,穷古人未得之源”。著有《棋国争雄录》、《弈林新编》、《弈林精华》等。在《棋国争雄录》中,杨官璘将他与各方名手的对局,以及其他一流名手的对局,兼收并蓄,集取精英,详加评释,句句精辟,固可供读者揣摩,俾熟习各派大师的著法。&  
象棋自印度传入中国,历代演变,而成为今日的中国象棋,在民间流行的普遍,远超于任何娱乐。千余年来,名手辈出,但论成就之大与际遇之佳,杨官璘都是第一人。照中国今日棋风之盛,我们有理由相信“后有来者”,但“后来者”却必须吸取前人的经验,因此对“前无古人”的杨官璘棋艺,实在是每个有志于学象棋的人,都该研究的。所以杨官璘《棋国争雄录》的出版,可说是棋坛的一大喜讯。&  
培养人才&  
杨官璘还培养了一批人才。吕钦、许银川、庄玉庭这样的象棋国手是杨官璘培养的。
空前的奇迹 &  
杨官璘的出现,在象棋坛上创造了空前的奇迹,他是中国自有象棋历史以来,成就最大的棋人。&  
为什么说杨官璘创造的奇迹是“空前”的呢?第一,他没有师承,棋艺完全是靠天才加上毅力,这在象棋名手中实在不可多得。而自己学棋,能达到他那样炉火纯青、前无古人的境界,更是自古以来,只此一人而已!&  
扫荡群雄&  
保持不败第二个更大的“奇迹”是,以往的象棋名手虽多,但却没有一个人能保持不败的纪录。原来象棋之道,相生相克,各家各派,出手不同,甲能胜乙,乙能胜丙,甲却未必能胜丙。例如以前的国手“七省棋王”周德裕,和卢辉公私对弈,每战皆胜,但却在公开赛中,惨败于董文渊。但董文渊却又从未胜过卢辉一局。因此要评论一流名手的等第,实在很难。过去的国手也只是在总的成绩上超迈群雄,而并非能扫荡群雄的。&  
可是杨官璘自一九五一年成名以后,遍游南北,大小数千战,与各方名手角逐,从未失败,真可说是所向无敌,战绩辉煌。而且古代的国手,或因交通不便,或因地方割据,或因保名避战,很少能与国中所有高手一一较量的。而大陆今日,南北一家,各方名手,此来彼往,杨官璘和国中有名气的棋人,几乎都对过局。所以杨官璘之称为国手,才是真正的国手,他的境遇,也是过去的国手所梦想不到的。&  
锋芒不露&  
大智若愚杨官璘是广东东莞人,拙于言辞,长于思考,从外表看来,他像诚朴的“乡下人”,智慧的光芒,并不炫露;但他却正是“大智若愚”,以朴实无华的作风,潜心研究,一步一步走到了光辉的顶点。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7次
参与编辑人数: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8:10:16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中国象棋概述历届全国冠军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象棋概述历届全国冠军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