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有多少竞争者分析竞争小龙女这个角色

朱阳:中企提升国际竞争力要有超越竞争对手的技术
来源:搜狐财经
上海欧擎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阳 
 第二届中国跨境投资并购峰会4月18-19日在上海举办,上海欧擎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阳表示,中国的企业要提升国际竞争力,不能完全靠单纯的成本竞争,而要拥有超越竞争对手的技术。而这些欧洲企业可以为中国的中小企业转型提供很好的资源。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2002年是中国企业并购欧洲中小企业的元年,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也逐渐转移到拓展全球市场当中。2008年前,中国企业并购的目的多为规避市场进入壁垒,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区域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广大的东西企业在全球运作经验方面的提升,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放弃了蛇吞象的大规模并购,逐渐将并购目标转化为中小型的专业化并运营良好的企业。中国企业选择并购的中小型企业,经过研究发现了有这么一些共性。
  以下为发言实录:
  朱阳:首先我想从私募股权基金角度来看看并购欧洲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我们看看中国2014年的并购市场,根据最新数据,在2014年整个并购基金和财务投资者参与投资交易特别活跃的一年,交易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了51%和10亿。国企改制和海外并购交易,是这一趋势的主要推动因素。
  从海外并购来看,拥有先进技术和品牌的北美和欧洲,是中国投资者最青睐的市场。大家想像中,英国和欧洲都是大型企业,事实上并不如此,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个数据,根据英国政府的统计,在英国99.6%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这些中等规模以下的企业,有的非常有竞争力,在各细分市场都是龙头企业。在许多的核心前沿技术领域,欧洲的这些中小企业掌握了非常先进的技术。但是众所周知,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这些技术在我们看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我们与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都非常热切盼望可以开拓海外市场,想寻找海外合作伙伴。
  这当中我想说一下,去年9月,路透全球电视对我们有一个采访,我也讲了一个逻辑,就是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前30年,在中国赚大钱的都是跨国的大型企业。但随着年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包括其它的综合因素,一些大型企业在纷纷撤离中国市场。硬币的另外一面,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意味着整个中国消费市场的大幅度提升。所以,下一个十年,我们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英国乃至欧洲的中小企业,他们会迎来一个在中国发展的黄金十年。因为我们知道,在英国很多消费领域、医疗领域的服务型企业,他们有非常先进的服务能力。在10年先、20年前,中国人民整个消费水平还不足以达到为这些企业打开服务市场,但短短10年之后,一切都改变了。我今天要讲一个例子,到现在有大量海淘网站出现,大量的中国人在海外旅游、购物的背景下,我每年去5、6次英国,经常还有很多先生、女士请我带一些化妆品、食品。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有很多品牌、很多产品在中国有非常巨大的市场。在这个背景下,欧擎去年设立了基金,将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要提升国际竞争力,不能完全靠单纯的成本竞争,而要拥有超越竞争对手的技术。而这些欧洲企业可以为中国的中小企业转型提供很好的资源。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2002年是中国企业并购欧洲中小企业的元年,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也逐渐转移到拓展全球市场当中。2008年前,中国企业并购的目的多为规避市场进入壁垒,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区域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广大的东西企业在全球运作经验方面的提升,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放弃了蛇吞象的大规模并购,逐渐将并购目标转化为中小型的专业化并运营良好的企业。中国企业选择并购的中小型企业,经过研究发现了有这么一些共性。
  第一,家族特征明显。在英国、德国、意大利的家族企业都是三代或者更多代的传承,他们的股权结构一般较为简单。这中间牵涉到比较少的利益相关方,在并购过程中比较容易和企业所有者进行一揽子的股权谈判。
  第二,这些企业的规模较小,雇佣人数有限,并购之后我们就比较容易进行处理。比如工会、员工安排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因为政府强势主导的很多重组,这可能不是问题,在欧洲这是大问题。在欧洲并购几十人的企业,你面临的问题少得多。如果是5000人到1万人的企业,如果这些人员安置不能很好安排,这就是政治事件,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并购进程。
  第三,这些中小企业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由于专业化企业有比较窄的产品线,知名品牌及独特技术,我们并购之后和我们国内相对的全产业链,和多产品线的中国企业的并购是一个趋势。去年开始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大牛市,在我们很多A股的企业当中,我们看到进入了一个并购狂热的气氛。在这个过程中,海外的中小企业有的相对并购标的比较小,但技术比较成熟,财务报表各方面都是比较清晰的情况下,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向。所以,对并购基金来讲,国内企业的并购眼光可以放到欧洲去。尤其是这一轮欧元的下跌,对整个大欧元区的资产,我们进入了一个很好的并购时期。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愿意作为一个先行者,包括今年我们在伦敦开设了办公室,明年欧擎在伦敦的人数会达到10个人。这10个人和原先国内的同行不一样,我们都是雇佣当地人。这有一个并购的细节,也供在座很多同行参考。和国内很多股权投资一样,最好的项目是不缺钱的。以前我们刚做英国市场的时候,也是通过在座“四大”律所的朋友介绍项目,后来发现所有投资基金拿到手的项目差不多,但好的项目在欧洲家族的手里和欧洲大型基金的手里,他们并不出手,原因是希望我们国内提供真正的战略伙伴的支持。所以我们第一步就是本地化,欧擎将来10人的团队都是他们本地人,有底与被并购的企业进行交流,尤其是得到信任感,这在欧洲的并购当中尤其重要。第二个,所有的英国人在和我打交道的时候都会问到一个尖锐的问题,也就是知识产权。对欧洲现在中小企业来讲,他们既垂涎中国的大市场,又对中国非常害怕,其中一条就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每个欧洲人都会说,你们如何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这对我们并购基金来说,的确是非常要重视的问题。我们之前是中资企业的股东,现在我们成为英国人的股东,所以我必须要防止我的利益被侵害。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知道如何面对、处理这些问题。通过我们长达一年的沟通,欧擎现在在英国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有中小企业主动找上门和我们合作。以前我们要通过尽调等方式寻找,这是国内一些产业资本不能承担的。上千万的中小企业当中,你如何选择?最好的方法就是他们来找你。如何找你?还是要取得信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这需要整个中国的跨境并购投资者花几年的时间来达成。
  中国的跨境并购,真正的元年差不多也就是年,由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包括在去年伦敦、法兰克福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重大进展之后,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投资机构、同行,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当中,也希望在座很多中国的中介机构投行、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可以携手把中国资本向海外的进程化推向前进,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UF047)
莆田系医院的演化历史反映出了中国医改的问题。[]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社区热帖推荐
看看哪位主播卸了妆让你认不出来……[]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欢迎您, !|
||||||||||||||||||||||||||
银联:角色错位 业务越位
字体:&&&&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在银行卡市场,中国银联的身影无处不在,但这个银行卡组织的角色有些复杂,与VISA、万事达这些国际卡组织不参与收单和支付业务不同,银联不仅通过旗下的银联商务在银行卡收单市场与银行展开竞争,还不断布局第三方支付业务。
  因此,银行对银联的感情比较复杂,银行是银联的股东方,双方在业务上拥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但在银行卡收单市场,双方竞争已趋白热化,互相指责对方,打价格战,甚至陷入恶性竞争的局面。
  在银行眼里,银联的角色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银行希望银联只做卡组织;银联则从“大局”出发,试图和银行建立强大的同盟关系,一起对付正在兴起的第三方支付企业。
  收单市场与银行争利
  银联本是一个银行卡组织,却在线下收单市场与银行展开激烈竞争,而且价格战不断,银行实际上越来越不信任银联。
  银行卡业务分为发卡市场和收单市场,在发卡市场,双方是合作关系,发卡行向银联支付名目繁多、细之又细的各种非交易类和交易类费用,例如入网费、测试费、BIN费用、品牌服务费等。
  收单业务一直被认为是整个银行卡业务的基础。但在收单市场上,存在银联旗下专业收单机构银联商务、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机构等多方竞争者。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线下收单市场交易总规模达到21.7万亿元,同比增长42.9%,其中POS占据中国线下收单市场绝对优势,交易规模为21.3万亿元。
  “作为收单机构,银联绝对是银行的竞争对手。”某国有银行信用卡中心主管王琴告诉《新财经》记者。
  随着刷卡消费的普及,商家为迎合消费者的支付习惯,会普遍安装POS机,POS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了银联、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争抢的地盘。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维东告诉记者:“第三方支付是最近几年才逐渐拓展线下业务,所以目前在POS支付市场的占有率和交易量并不是很大。”
  记者曾去龙德广场的商家走访,很多商家用的还是银行的POS,而第三方支付由于扣点比银行稍低,他们也在考虑接受。
  而银联作为国内发行的人民币支付卡唯一交易清算供应商,它已经从跨行收单手续费中赚得盆满钵满。近年来,银联又以第三方支付“国家队”的身份,占有POS支付市场。这引起了银行和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不满。
  为了跑马圈地,银联某些地区下属分公司甚至违规操作。
  银联不仅自己设置一个定价机制,各个地方分公司的定价还不一样。银联在一些城市和省份与一些银行商议,自己来定一个价格形成垄断。在北京地区,银联把一些商户列入“白名单”,给一些优惠,不执行国家标准。
  王琴说:“据我所知,市场上的计费、分润的方式达到上百种,银联是默许的,甚至一些地方商户做收单要经过银联的批准,银联居然做起了定价和审批。”
  某国有银行分行信用卡部负责人吴睿向记者透露:“银联为了竞争,在铺POS的过程中有套用MCC码的现?象。”
  记者了解到,MCC码就是商户类别码,由四位数字代码组成,是由收单机构为特约商户设置的,用于标明银联卡交易环境、所在商户的主营业务范围和行业属性。不同的MCC码代表不同的行业,同时刷卡手续费率也不同。例如,央行日新调整的刷卡手续费率规定,“5812”代表餐馆,手续费率1.25%;“5511”代表新旧汽车销售,手续费率1.25%,80元封顶;“5311”代表百货商店,手续费率0.78%;“5411”代表超级市场,手续费率0.38%。
  吴睿告诉记者:“由于餐馆等餐饮娱乐类场所手续费率比较高,很多商户都不愿意安装POS,银联为了抢占市场,就会用套用MCC码的方式为商户安装POS。比如将百货商店的‘5311’码安装在餐馆,餐馆就可以套用百货商店的MCC码,享受百货商店0.78%的手续费率,这样餐馆就可以在1.25%的费率上少交0.47%。”
  吴睿还透露:“像房地产、汽车及批发类的商户,手续费是可以封顶的。但银联在铺POS的过程中,会把一些不够封顶条件的商户,套用封顶商户的MCC码。”
  银联的这些做法,最后损害的是银行的利益,而银联在收单和清算两个市场都分得了一杯羹。银联的营业收入主要分四块:境内ATM收入、境内POS交易转接收入、国际业务收入、创新业务收入,境内POS收入大约占到银联营业收入的一半。
  公开报道显示,年,银联合并报表收入由33.1亿元激增至51.4亿元,增幅约为61%,而同期POS跨行转接服务收入则由15.8亿元增至30.3亿元,增幅约为92%。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POS业务发展对银联营业收入增长的巨大贡献。
  布局创新支付业务
  进入中国银联的官方网站,各种银联卡让人眼花缭乱,有高端卡、福农卡、IC卡、旅游卡等。而银联的每一个创新支付产品,更是需要用户好好研究一番才能弄明白其功能和操作流程。显然,银联已不是10年前那个单纯的清算转接机构,俨然成为一个综合支付服务平台。
  随着支付宝等在线支付的大行其道,银联尽管有些后知后觉,但也不甘示弱。2011年6月,银联建成了无卡支付交易处理平台,联合铁路、航空、电商及商业银行等机构,推出了“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业务。“银联在线支付”直接绕开了传统的网银平台,用户无需开通网上银行即可支付。
  王维东告诉《新财经》记者:“银联推出的这两款产品,主要是与企业和商户合作,银联向它们收取费用,不同的行业费率也不一样。”
  而早在2010年12月,支付宝就推出了“快捷支付”,当时被业界认为是支付领域的最新举措。没想到半年后,银联就有了“银联在线支付”,直接PK支付宝的“快捷支付”。
  记者就两家产品各自优势采访支付宝方面,支付宝公关部负责人表示:“两个产品都是帮助用户在无需开通网银的情况下完成网上支付,当然细节上有一些区别,大家支持的应用场景不完全一样,所以很难说谁更有优势。”
  但从市场反应来看,银联还是凭借“过硬”的背景和强大的影响力,在产品推出初期从支付宝手中抢了一些客户。
  “银联在线支付”总算让落伍互联网领域的银联有了自己的线上业务,而在移动支付领域,银联开始先下手为强。在一些城市的小型超市或快餐店,消费者拿着手机或银行卡,在终端机上轻轻一拍就完成了支付,这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就是银联推出的“闪付”。
  王维东告诉记者:“‘闪付’更多是一个POS的类型,银联通过‘闪付’来替换原来的POS,主要是适应移动支付的需要。”记者从中国银联官网了解到,“闪付”已经在全国各大城市推广,目前主要集中在南方大部分城市的便利店、快餐店、超市等地方。
  而移动终端刷卡支付只是银联布局移动支付的一部分,今年6月9日,中国银联与中移动共同打造的移动支付平台上线。据了解,移动支付平台可在支持NFC(近距离无线通讯)功能的手机SIM卡上下载银行卡,实现电子现金充值、远程消费和商户现场小额快速交易。
  此前,银联与中移动共同推出了三星GALAXY S4“手机钱包”,可在全国超过120万台银联“闪付”终端上快捷支付。而中兴通讯按照银联标准研发的具备近场支付功能的NFC手机也有望在今年推出。
  银联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大力投入,也是看到了未来的发展空间。它凭借庞大的POS支付通道,在移动终端刷卡支付领域占有绝对优势。
  财付通相关负责人对《新财经》记者表示:“在移动支付领域,第三方支付企业与电信运营商、银联将通过对细分市场的资源整合,逐步取得差异化的领先地位。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成熟的互联网支付经验、海量的互联网支付习惯用户,将成为抢占移动支付市场的主要优势。”
  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财付通在第三方移动支付自有渠道的交易规模已达30亿元。财付通相关负责人认为:“在移动互联网创新上,第三方支付更有经验,财付通也拥有基于WAP、HTML5和支持苹果、安卓、塞班等不同终端的移动支付产品。”
  王维东认为:“银联现在做的‘闪付’也好,近场支付也好,核心的挖掘点不是这些产品,而是搭建一个平台,未来,移动支付的主要账户来源还是银行卡,银联可以从每一笔交易中获得更高比例、更稳定的收益,这才是银联想做的事情。”
  向第三方支付开战
  POS收单的接入模式分两种,一种是直连模式,也就是POS终端直接与银联系统相连接;另一种是间联模式,POS终端连接到提供机具的商业银行主机系统。当发生跨行银行消费交易时,消费交易信息先送到这家提供机具的商业银行主机系统,判断为跨行信息后送到银联主机系统,由银联系统分选判断后再送到相关的发卡银行,然后信息再沿路返回。
  收单市场上,直联与间联并存,收单业务收入来自商户手续费和服务费。从POS终端数量分布情况来看,商业银行自营POS保有量占据44.8%的市场份额;其次是银联商务POS终端数量占比为39.4%;其他第三方收单机构发展缓慢,终端市场份额占比仅为15.9%。
  目前,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都是通过银联的平台合作,因为这种方式的成本会低一些,不需要一家一家银行去拓展。而像支付宝这种实力派的机构,就没有走银联的通道。支付宝公关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的线上业务都是跟银行直接合作的,支付宝跟银行的合作包括很多方面,有网银合作、快捷支付的合作,还有信用卡还款和风险控制方面的合作,基本上我们的服务背后都离不开银行的支持。”
  “银联一开始不带第三方支付玩,想限制它的发展,其实很浅薄。现在情况完全逆转。”王琴表示,支付宝自己就是一个“小银联”,它一家一家银行去谈,绕过了银联。
  王维东告诉记者:“支付宝不走银联渠道,是因为它们存在竞争,支付宝本身的数据管控要求比较高,它希望能掌握自己的核心数据,不跟别人分享。而且银联在互联网方面的业务发展稍弱于支付宝。”
  互联网支付市场的竞争格局将更加复杂,马云做支付宝,马化腾做财付通,平安的马明哲也正式杀入第三方支付,已低调收购了某第三方公司,控股旗下子公司深圳壹卡,名字已确定为“平安付”。线上支付的爆炸式增长,移动支付的发展和创新支付产品的应用,都对线下收单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在此之前,POS交易转接收入,银联主要与各家商业银行分利,而第三方支付从线上转到线下后,明显触及了银联的利益。近期有媒体报道,银联曾发内部文件号召各成员银行切断与第三方支付的接口,让第三方支付转投银联旗下。
  《新财经》记者也就银联相关业务发展情况等一系列问题联系银联品牌营销部相关负责人,但经过几轮协商,最后还是未得到银联的官方回应。
  记者就第三方支付与银联业务往来等问题采访第三方支付机构,但个别机构因怕得罪银联而不愿意接受采访。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看来,银联更像是一个监管者。
  线下收单市场按照发卡、转接、收单三方,规定了刷卡手续费7∶1∶2分润比例。银联北京一位高层内部人士杜宇对记者表示,在银联和银行、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联和第三方支付企业这些关系中,银联和银行是天然的同盟关系,天然不会有太多矛盾与冲突,互利性更强,这种关系与第三方机构完全不一样。
  数据显示,目前有223家非金融支付机构已获第三方支付牌照,包括支付宝在内的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正在加足马力往线下渗透。银联长期作为线下市场的“老大”,说一不二,而线上支付却得以绕道银联,并开始向线下发展,这当然让银联不满。
  “各家银行还有存贷款等业务方式和第三方公司合作,银联不可能完全通过银行让非金融机构接入银联进行清算,银联会利用自身的影响力,采取多种方式去实现目的。”王琴表示。
  王琴认为,无论早晚,最后所有非金融支付机构都会接入银联清算系统,这是大势所趋。
  6月下旬,有消息传出,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向会员单位发送了《关于非金融支付机构支付业务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呼吁监管机构进一步明确银联作为“发卡清算组织”的地位,在此前提下,仅允许非金融支付机构接入银联进行清算,以便对收单业务规则遵守情况进行后续监督。
  该报告还建议监管部门对银行卡收单机构、线上线下收单业务采取统一监管标准,明确收单业务范围,防止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收单领域打擦边球等。
  艾瑞咨询分析师谢春对媒体表示,《报告》的最终目的是要保护银联在银行卡收单市场上的既有利益,我国线下银行卡收单市场监管相对完善,而线上银行卡收单市场还属于新兴行业,监管层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6月中旬对记者透露,前不久银监会组织座谈会,也邀请了银联和第三方支付机构面对面交流。该士表示,现在银联正在和银行商量接下来怎么规范第三方接入银联清算系统的问题。这位人士建议:“我觉得直接接入总行,让总行再接入银联,这样规范得多,出了问题也容易处理,也可以让银行根据相关规定集体切入系统平台。”
  事实上,央行考虑到了在银行卡产业链中,银联所扮演的角色应进行清晰的定位。继去年6月份向业界首度征求收单管理办法意见之后,央行今年4月再度下发新的征求意见稿,其中,银行卡组织与银行卡清算机构被单独列出。而在去年6月公布的版本中,只有“银行卡清算组织”的表述,银行卡组织与清算机构实际上被合并在一起。
  业内人士解读认为,长期来相对封闭的跨行转接清算市场将迎来更多的竞争者。未来如VISA、MASTER等品牌也将有可能进入到境内跨行转接清算市场中来。
  “银联也应该想清楚自己的定位,未来再有一个卡组织发展起来,如果VISA有一天能受理人民币清算,那么,各个收单行会选择谁?”王琴认为,银联应该做一个真正的卡组织,现在就是因为没有竞争,银联一家说了算。
  银联的“大局观”和野心
  “现在银联在线下收单市场一家说了算,银联商务就是中国银联的子公司。银联就不应该参与收单,国际发卡组织没有像银联这么干的,在业务上和银行竞争。”王琴说,银联总部对子公司考核“直联交易额”,这种考核对下面公司会形成畸形的引导。
  据了解,银联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年底,是中国银联旗下、当前国内最大的银行卡收单专业化服务机构。日,银联商务有限公司首批获得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涵盖了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受理等支付业务类型。
  银联商务作为第三方受央行监管,银行不仅受央行监管,还受银监会监管。当两者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时,监管环境是不公平的;银联作为转接方,子公司又做收单方,在其定位上,是混乱的;而在参与竞争时,银联利用自身在央行的影响力,在制定一些规则和市场策略的时候,自然会去考虑子公司的利益,银行对此也怨气冲天。
  而银联方面也有自己的想法,上述银联北京高层人士杜宇向记者解释了银联内部对银联与银行关系的定位:“从2007年开始,领导从大局着想,一直都坚持与银行组成战略合作关系。”
  而对于银联“裁判员”兼“运动员”的双重角色,杜宇感到有些委屈。杜宇认为,银行在收单市场也存在很多问题,银联希望去规范行业,使相关参与方形成比较满意的合作模式。
  杜宇表示,个别银行并没有把银行卡收单业务当作根本目的,只是以此争取商户来存款和贷款,因此这些银行可以牺牲收单收益,而用后期商户的存贷款还有其他相关业务来往作为补偿。而套用MCC码这种现象,银行也存在。
  “这种恶性竞争导致整个市场没有办法做,最后肯定往零扣率走,损害整个市场。这就涉及规范的问题。”杜宇说,银联毕竟只是一个银行卡组织,没有人民银行和工商总局的硬性手段。目前,银联和银行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和市场发展委员会,这样无论是银行还是银联商务,如果违规操作,都会被处罚。
  王琴说:“到了2008年,银行开始意识到收单业务的重要性,要自己掌握一定的收单市场份额,因为一旦阵地丧失,银行发卡业务反过来被制约,就很被动。但银联反对收回,双方矛盾公开化。”
  银联商务方面的观点是,通过直联POS机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压价的恶性竞争。银行自己去铺POS,进行线路维护以及签购单的更换,包括其他一些定期巡视,这些银行自己做起来真的成本很大,应该交给包括银联商务在内的第三方去做。
  艾瑞咨询判断,短期来看,银行自营POS仍然是商业银行提升中间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未来,收单业务将逐步转移至专业第三方收单机构,而银行将更专注于核心金融业务拓展。
  王维东认为:“银联的第三方支付属性与同行竞争是必然的,银联又是这个市场的核心参与者,是实现跨行支付结算很重要的渠道。但这个渠道可能有些单一,银联的角色既是裁判员,又是游戏参与者,这对整个市场竞争会有不利影响。”
  现在来看,银联无论是在线上、线下还是移动支付领域,覆盖面越来越大,人们似乎快忘记了银联跨行转接的核心业务。银联总裁许罗德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银联未来要打造的是线上、线下、移动的立体式支付体系。
  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银联应该专注跨行转接的核心业务,不应该在其他领域铺的摊子太大。银联花了很多精力去做受理市场,去铺ATM、去铺POS、铺银行超级终端,这些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受理市场已经放开了,发卡行也在铺、第三方支付也在铺,银联可以聚焦于跨行支付这块核心业务,不应该去跟银行、跟受理机构抢生意。受理市场本身竞争就很激烈了,发卡行与发卡行之间已经打得不可开交,银联再介入进来,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中金在线推出"微行情"服务啦!关注中金在线微信,您可以随时随地发送股票名称、简拼或代码,1秒便可查到最新行情;发送"黄金"、"白银"、"利率"查询贵金属报价和基准利率。快试试吧!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中金在线"(cnfol-com)关注中金在线微信。
名家微博推荐:
期货舵手独股九剑小龙女点股票先生金山农民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频道文章精选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扫描二维码,体验微行情服务,速查股票、利率、贵金属行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潜在竞争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