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为什么平平整整的还要梦幻西游翻修房屋

 |  | 
 |  | 查看: 8408|回复: 1
精华0UID1003643主题帖子好友在线时间1 小时积分287金币121 人气0 贡献0 经验287
注册会员, 积分 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3 积分
积分287金币121 人气0 贡献0 经验287
& && &停摆的娄衡高速 载不动的伤痛
& && && &春风可以伴着阳光飘过大海、拂过山川,就是不度玉门关;一座城可以用火车拖来,可这座火车拖来的城市对它后来的发展却无能为力,其无力表现在对交通等规划与建设上的一筹莫展;这座火车拖来的城市就是娄底。
& &&&交通的便利与快捷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 &&&娄底作为湖南的几何中心,娄底人自认为交通便利,优势独具,其实交通偏偏就是娄底的短腿,其往南往北都没有可供通达之道,娄底因其是火车拖来之城,除了东西向可出入省内外,与省内东西向外的其他地市亦无捷径。洛湛铁路在娄底纵贯南北的同时,又向西偏南拐向了邵阳,娄底南向的出海通道可是迂回曲折。
& &&&1993年,娄底日报载文《修好娄衡线,接通大动脉》,修筑娄衡铁路自此摆上政府议事日程;近20年过去,打通娄底南向出海通道的娄衡铁路至今一点影子都没有。娄底人只能乐观地“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1996年娄底开始修建娄衡公路,又是十几年过去,与衡阳近在咫尺的娄底开往衡阳的班车至今还得绕道邵阳……
& && &娄底因其自身重要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在全省交通结局的不可或缺。有有识之士终于在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向全国人大代表会议提交了《将湖南省益阳-娄底-衡阳高速公路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的建议案》,好消息终于传来,议案获得通过。
& && &像是在心头压抑了半个世纪的梦,缓缓舒展,娄底的山川顿时阳光明媚,绿意盎然,这绿意同时也吹开了衡阳众多县市的春天。
& && &终于,2008年下半年,有扛着设备的测量员频繁穿梭在娄底与衡阳之间的山川野外勘察测量,年底,线路走向基本确定,线路确定后,沿途村民线路范围内的水利、生产等基本设施建设被终止,广大村民乐意地接受了这种生产、生活上的重大改变。
& && &娄衡高速公路线路全长116.公里,概算总投资约98亿元,路基宽度26m,采用沥青砼路面;设计时速100km/h,建设工期为4年。项目沿线南起衡阳,北接娄底,经娄底市双峰县,衡阳市衡阳县、衡南县、祁东县等两市四县。建成通车后,娄衡两地的通行时间将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
& && &日,运行了两年的娄衡高速其开工典礼在双峰县经开区隆重举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韩永文在大会上庄严宣布娄衡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娄衡两市的市长亦在大会承诺以最优环境、最大的力度确保娄衡高速公路建设。
& && &衡阳在线报道的日,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韩永文在大会上致辞。
& && &当益-娄-衡高速公路益阳-娄底段正处在有条不紊的紧张施工之中。老天像在这中间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由省重要领导主持的开工典礼也开过了,从2008年开始运行的娄衡高速却丝毫未动、彻底停摆!
& && &从2008年底至今,近四年过去, 500多万娄底人民和700多万衡阳人民期盼的娄衡高速已然是空中楼阁,沿途村民为了修路,该种的庄稼放弃了,计划中的甚至已经打好了基础的房子停建了,乡镇和村涉及到的村镇建设也因此而中断:
& && &低矮的土砖屋檐下,满脸无奈的老人叫曹期钦,锁石镇建双村彭家组人,2010年2月准备将旧房翻修扩建,在国土局办妥了一切手续,新房也正在翻修新建之中,因所在的房屋是在娄衡高速公路红线拆迁范围内,被责令停止施工,老人只能等待后续的重建安排。结果一等就等了两年多,一家六口人的日子被挤在尚未拆除的杂屋内。
& && &这个临时搭建的棚子,就是曹期钦老人一家6口的客厅了,睡只能睡在杂屋里,就是那以前关牲口的房子。
& && &所谓的屋顶就是几根木头上面盖了一层棚布,夏天炎热、多蚊子,冬天寒冷、多雨雪,两年过去,棚布日晒雨露都换了两次了。
& && &今年秋收的玉米没地方收藏,只好扎个临时木棚,挂在棚子里。
& && &2010年6月在国土局办理手续的发票,老人还好好的珍藏着,在老人的意识里,这就是他合法建房的依据。
& && & 可才过去1个月,国土局又发来了通知,说他是擅自建房,违规操作,被责令停止施工。
& && &一家6口人在临时搭建的塑料棚布里已过了两个大年,可娄衡高速迟迟未见动工,日子还得过下去,老人这才又动了继续建房的念头,走村上、走乡里、县里,软磨硬泡,并承诺由于离高速公路太近,而造成生活上的影响一概自行负责,高速公速指挥部考虑到老人一家的实际情况,以及他在建的三弄房子落在高速公路红线外,考虑允许对其未竣工的房屋继续施工。
& && &2010年施工时买的钢筋也全部生锈,老人说,当年买的石灰也全都不能用了。其时建房用工的工资是60元一天,而现在涨到了130元一天,仅工人工资就整整涨了一倍多。
虽然在那样破烂的杂屋里居住了两年,也因推迟施工使他们一家损失好几万块钱,几万块钱也许是他们一家几年的收入,但是只要是能让他把未竣工的房子建上去,不用再住杂屋,就是他最大的心愿了。
& && &这是一位停摆的娄衡高速沿途村民,老屋有一半的土砖已倒塌,三年前在自己家前面的空地准备重新建房,已经挖好基础,买好了材料,因所处的位置在娄衡高速公路红线内,被责令停工。
& && &老人曾经居住的土房已经倒塌,一家有10口人,现在自己只能和四岁的小孙子睡在一间不到四平方米的杂屋里。
& && &记者不忍窥看老人四平米的居室,老人送了很远,嘴里一直说:辛苦你们了,也没地方请你们坐会儿,也没有泡茶给你们喝。
& && &门口这位双手抱腹的老人叫彭年祖,双峰县锁石镇冷山村怡心组人,今年73岁,祖孙三辈13口人。彭诉说着娄衡高速给他带来的满腹委屈,08年原计划一家人齐心协力将旧屋翻新重建,全部拆除打好基础后,娄衡高速却正从他家的地基上通过,被迫停工。三个儿子因无地方住,只好外出打工,留下两位老人带着孙子住在以前的杂屋里。
& &&&彭年祖的老伴一说起这事,变得十分激动,等了四年还等不来一个结果,说修路说了这么久,也不见动工,房子建又不准建,物价、人工都翻倍了,以前买的建材都只能作废,我们的损失要找谁去赔偿?
& && &几年过去了,基础上的钢筋已经全部生锈了,彭年祖说:我们也不沾政府一点点光,但是政府也不要让我们这些老实本份的百姓太吃亏了。我就希望高速公路早点来修,政府早一点给我安排一块地,建个能住的房子就行。
& && &蹒跚着走下来的老人名叫王应一,锁石镇雨田村人,身后残存的房子就是老人一家的栖身之所。2009年计划建房,将老屋拆除一半后,因地基在娄衡高速公路的红线内而被停工。现祖孙二人住在以前的杂屋内,旁边就是猪圈,老人还喂了两条小猪。
& && &老人的孙子已经读中学了,周末一个人在家做作业。坐在小板凳上,拿一张竹椅当桌子。
& && &拆了一边的房子就用一根木头这么撑着,不知道还要撑多久?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 && &娄衡高速本是村民心中一个萦绕了多年的梦想,村民都希望自己的家门口有一条通江达海的宽庄大道,娄衡高速的立项让村民看到了心中的梦想。然而这梦想却总是悬在空中可望而不可及。更重要的是这个悬着的梦让他们的身心颇受折磨。
& && &彭年祖、王应一等仅是娄衡高速沿途众多受累村民的一部分,娄衡高速的停摆,导致村民房子拆后重建不能竣工、急需重建而未建的,双峰段境内就有39家……
& && &…….
& && &积雨酿春寒,看繁花树树残,泥途满眼重重雾,极目迷茫唯见万仞山……
& && &日子带着人走,人带着希望负重而行,肩负着或无或有的希望日子也就一天天过去。
& && &虽然日子过的很郁闷,毕竟梦还在 有梦希望不遥远,两年前就开工了,没有谁说项目要取消,希望的力量也在支撑着这面墙……
精华0UID1083275主题帖子好友在线时间0 小时积分42金币16 人气0 贡献0 经验42
新手上路, 积分 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 积分
积分42金币16 人气0 贡献0 经验42
善良本分的老百姓辛苦了,承担了本不应要他们承担的苦难,而在娄衡公路停摆的背后,究竟有些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值得我们的政府深思的问题。“这路平平整整的,看着就踏实!”
――大\王隘村耄耋老太陈文兰捐资修路记
.cn  北仑新闻网  
  图为陈婆婆站在新修成的路上向记者介绍。(记者 王杰 摄)
  本网记者 王杰
  最近,大\王隘河的岸边,出现了一条崭新的水泥路。这条路虽然才80米长,1.5米左右宽,但是它干净又平坦。大家一定想不到,这条新路是一位年近耄耋的老婆婆捐资所修。而这位老婆婆筹划修路也已有些年月了。
  一贯省吃俭用的老婆婆&挥金&修路
  今年89岁高龄的陈文兰婆婆是大\王隘村人,膝下有12个子女,三男九女,可谓是儿孙满堂,享尽天伦之乐了。两个月前,儿孙们为陈婆婆办大寿。寿宴上,陈婆婆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自己出钱,修一修村中王隘河西岸的石板路。儿孙辈听老祖宗这么说,有的还以为她在说笑,还的人说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莫操心这些事,有的知道婆婆的心意,表示支持。&修路可是好事,你们谁也劝不了我。&陈婆婆执拗地说。
  要知道陈婆婆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做人家&(节俭持家)。&老一辈人过惯了苦日子,特别节省,祥岳嫂(祥岳是陈婆婆老伴的名字)算是这方面的&楷模&了。&村里老人告诉记者,陈婆婆的一日三餐很少见荤腥,就连晚上都是摸黑吃饭,舍不得点灯。因此,一听说陈婆婆要拿出一大笔钱来修路,大家都觉得意外。
  下定决心,说干就干
  初见陈婆婆,记者看到她满面红光,思路清晰,一点不像快90岁的样子。陈婆婆的五女儿王阿姨告诉记者说,老人平时喜欢搓麻将,不怎么会输,还把脑子练得很活络。&自从老头子走后,就有点孤单,常和几个老年人搓麻将。&陈婆婆说她可是村中&麻友队伍&里最高寿的一位。好几年前,陈婆婆就把要修路的想法透露给了几个老年&麻友&,老人们都说修路可要很大一笔钱,一个人可应付不了。陈婆婆专门问了村里的泥水师傅,了解到,要修河岸边的路估计得要个万把块钱。于是,陈婆婆默默地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以前因为个人能力不足,只好作罢。这次收了不少祝寿红包,再加上平时攒下来的钱,可就差不多了。&邻里间也有人对老人捐钱修路抱有不同的看法,陈婆婆不以为然,态度坚决道,&我都到这把年纪了,藏着钱有什么用。以前村里有钱的人修桥铺路造凉亭,那就是做善事。现在力所能及了,我也要干一点名堂出来。&
  下定决心的陈婆婆,联系了做泥水的阿茂师傅,又跑到村委会商量捐资修路的事。&这可是大好事,我们完全支持老人家,有问题都尽可能帮她解决。&村党支部书记王胜华说,从前也有村里青壮年做生意成功的,个人出资修路,像89岁的老太太有这般动静的,当真是少见。
  修路保平安,心里也踏实
  11月25日,王隘河西岸,杨家桥以北的路面开始翻修。三天后,新路修成。修路的阿茂师傅说,这段路他不打算多挣钱,只收点基本的人工费和材料费,&老人家有这样修路的义举,值得好好宣扬&。&动工那几天,祥岳嫂每天都过去张望张望,又是给泥水师傅送烟,又是送水,修这路她真是费了不少心思。&陈婆婆的老邻居贺奶奶说,老人曾多次叮嘱泥水师傅要把路造好。
  11月29日,记者来到王隘村,让陈婆婆带去看看那条新修成的路。听说要采访她,陈婆婆连连说做这么点小事,实在不值一提。那条路离陈婆婆的家并不远,大致呈&T&字形。从近杨家桥的岸边向北延伸约六七十米,中间偶有别户人家门前铺过水泥地,则接着连缀成一段。至路中段河埠头处的三岔路口,则又有一部分向西延伸了二十米左右。
  陈婆婆自70年前嫁到王隘,再未离开,这条路承载了多数村民的足迹以及她大半辈子的记忆。萌生修路的想法已有十余年了,她说:&这路老早以前是泥路,后来铺了沙石,又铺了青石板。这些年,青石板崩裂了很多,磕磕绊绊的路面上混着泥和碎石,容易绊倒人。&
  &把原先的泥水路修成了水泥路,只花7000元,这保平安的钱花得值。如今这路平平整整的,看着心里就踏实!&陈婆婆乐呵呵地说。
 本地新闻
 热点专题505 - HTTP Version Not Supported
505 - HTTP Version Not Support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平整整的反义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