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评价迷惘之疾中的老聃民间菜馆团购的话

&&&&&&&&&&
&&您可能还需要以下资源:
&&热门乐园资源排行:
没有热点资源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信产部湘ICP备号
站长:天道酬勤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网络及网友上传,仅供交流研究之用,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迷惘之疾-文言文名篇翻译-原文,译文,注释-【易文言】-古文,文言文在线翻译网
标题:迷惘之疾
作者或出处:《列子》
  秦人逢氏有子,少而惠,及壮而有迷惘之疾。闻歌以为哭,视白以为黑,飨香以为朽,尝甘以为苦,行非以为是。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错者焉。
  杨氏告其父曰:“鲁之君子多艺术,将能已乎?汝奚不访焉?”
  其父之鲁,过陈,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证。老聃曰:“汝庸知汝子之迷乎?今天下之人皆惑于是非,昏于利害。同疾者多,固莫有觉者。且一身之迷不足倾一家,一家之迷不足倾一乡,一乡之迷不足倾一国,一国之迷不足倾天下。天下尽迷,孰倾之哉?向使天下之人其心尽如汝子,汝则反迷矣。哀乐、声色、丑味,是非,孰能正之?且吾之此言未必非迷,而况鲁之君子迷之邮者,焉能解人之迷哉?荣汝之粮,不若遄归也。”
译文或注释:
  秦国(一户)姓逢的家里有个儿子,小的时候很聪明,等到大了却犯了神经错乱的病。听到歌声认为是哭,看到白色认为是黑色,吃到香味感觉是腐朽的味道,尝到甜味认为是苦味,做事是错的却认为是正确的。(凡是)意识所感知的方面,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没有不弄颠倒的。
  (一位)姓杨的告知那孩子的父亲说:“鲁国的先生很有学问本事,也许可以治好呢?你何不去求访求访?”
  (那孩子)父亲前往鲁国,经过陈国,遇到老子,就告诉(老子)他的儿子的病症。老子说:“你怎么知道你儿子是神经错乱呢?当今天下的人们都是非不清,不知道什么是利什么是害。有同样的疾病的人多的是,完全没有觉察(得到)的人。何况自己一个人迷惑是不足以毁坏全家的,一家人迷惑不足以毁坏乡里,一个乡的人迷惑不足以毁坏整个国家,一国人迷惑不足以使天下大乱。天下的人全都迷惑,那还有上什么毁坏的了呢?假使天下人的意识都和你儿子一样,那倒反而是迷惑的了。悲哀和欢乐、声音颜色、味道、是非,(所有这些)谁又能证明哪是正确的呢?何况我现在所说的也未必不是胡言乱语,更何况鲁国的先生是迷惑之最,哪还怎么能解除别人的迷惑呢?你带着你的钱财,不如赶紧回去吧。”
[1]证:通“症”。
[2]邮:通“尤”。
[3]遄(chuán):迅速地。老子與道家思想 - 視覺運動影像製作公司
&>& > > >老子與道家思想老子與道家思想商品名稱:老子與道家思想詳細介紹:第一章&
緒論一、中國古文化傳統之形成與南北文化之差異(本節請參考勞思光先生《中國哲學使》第一卷第一章)古中國有許多部落民族,而可分成三大集團。是即華夏集團、東夷集及苗蠻集團。1、中國古民族之分佈、接觸與衝突:《國語.晉語四》云:少典氏娶於有蟜氏,生黃帝與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但《國語?周語下》載伶周鳩云:我姬氏出自天黿。此二語皆說姬氏之所出,但有何關連?茲假定少典氏乃以黿為圖騰之民族。少典氏原只稱典,少是後加的,如太皞、少皞等。天黿為緩讀,急讀即為甜(臺語讀),亦即典。黿長於水邊,此少典氏可能居於清海大湖一帶,後逐漸北東遷徙,而居於陜甘一帶,再東遷於山西河南等中原地區。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亦即有不同之發展。在炎、黃向東發展之同時,東夷族(山東及渤海沿岸)中之一支,其領袖為蚩尤者,亦率族人向西發展,而與赤帝之族,因接觸而生衝突。東夷之蚩尤侵佔赤帝所居地,赤帝亦即炎帝,乃求救於黃帝,黃帝敗蚩尤於中冀而殺之。事後,黃帝以東夷集團之中少皞族之清,統治蚩尤之地,並為之改名為摯(質)。清以鳥為圖騰,故鳥師鳥名。2、夷夏之混合其後華夏族黃帝的後代,有顓頊者,逐漸向東發展,而在東夷地區,有所成就。他的事功就是所謂的絕地天通。蓋自少皞之衰,「九黎亂德,民神雜揉,不可方物。」於是顓頊帝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從此民師以紀事。黎者顓頊之後,高辛氏之火正;重者乃少皞族之長者。顓頊之後夷夏相接之地區漸行混合,並慢慢脫離圖騰崇拜而進入一新時代。3、中原與南方土著之衝突華夏族之堯、舜、禹皆曾與南方土著的苗蠻集團發生過戰爭,最後禹大敗之,於是苗師大亂,後乃遂幾。三苗既衰,顓頊之後代有祝融,祝融之後,有羋姓一支來到南方,建立了荊國,並以南方民族自居。故成為歷史中反面之角色。苗族多洪水故事,引出女媧與伏犧的傳說。4、殷民族略考商人乃舜的後代,故殷人禘舜,孟子說:舜,東夷之人也。華夏族自黃帝以後歷代相傳,並與東方夷族相混。然在夏禹之後不久,東夷邊陲地區(渤海、黃海、東海岸),未與華夏相混的有娀氏生下契,是為商的始族,契之後有相土者,海外有截--在沿海地區建立了統治政權。此後此民族由相土率領,逐漸向內移居於商丘。時值夏后氏之盛世。其後相土傳湯,更向中原發展,逐漸強大,而夏后氏漸弱,終之湯滅夏桀。成為中原共主。5、周民族略考稷為夏后氏之農官,死後殷人以為農神而祀之。稷之部族則在西北,此亦華夷相混中,獨立於西北未混的一個民族,此民族其後有公劉者,居於豳,至古公遷岐,為殷牧馬,於是逐漸強大。時此一民族陶復陶穴,未有家室,文化較殷文化低,(古公、王季、文王),王季取殷公主大任生文王,並助殷人與鬼方戰,但不久周勢益盛,殷人又與東夷族發戰爭,結果周滅了殷。周文化既低,因此許多的文化人皆由殷來。武王克殷,以管、蔡等監督殷後武庚,但武庚連合楚(荊人)、淮夷、徐戎抗周,於是有周公之東征,及成王之分封,此時已兼有東夷之地。然反周勢力退往南方,荊人在江漢一帶,徐人在淮水一帶。一直到周昭王猶有南征之舉。但昭王南征兵敗不反。周的勢力始終無突破江、漢及淮水流域。於是南北文化傳統之差異亦由此成為定局。南北分立之形勢結果,使周文化不能進入南方,南方保有東夷、殷人、及祝融之文化。殷楚皆重神權而薄人事,時卜而多神話傳說,風尚所及生活放任,酗酒、縱獵,不為事功之努力,馳心想像之世界。於是浪漫之色彩農厚,文學與思想多玄遠奇幻之趣。故有楚辭、老(楚人)莊(殷後宋人)。但老莊亦受北方文化的影響,此以後再說。北方之周民族,在刻苦、艱難的環境中生存,堅信人為之努力必可克服客觀存在之艱難。因此強調人之主宰地位。並從歷史的教訓中,對天人關係有一新看法,這就是德的觀念。因而發展出重現實社會之治,於是而有《詩》、《書》、《論》、《孟》。二、道的意義1、道的本義為道路,《說文解字》:道,所行道也,從& 首,一達謂之道,乍行乍止也,從彳止。彳,小步也,象人脛三屬相連也。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阯,故以止為足。《詩?小雅?大東》:周道如砥,其直如矢。&2、凡不知道路者,必待它人之引導,固道有引導之義。《論語?學而》: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民,使民以時。3、凡引導除指向外,尚需輔以言說,故道有說義。《詩?鄘風?牆有茨》云:中冓之言,不可道也。4、凡言說必有道理、義理,凡道理必有規律,故到有道理、規律之義。《易?說卦》: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剛與柔,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鄧析子?無厚》:夫舟浮於水,車轉於陸,此自然之道也。5、道理與方法,乃一體之兩面,相反而相成,故道又有方法之義。《孫臏兵法?威王問》: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6、方法之小者,純熟而成技藝、技巧。《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7、方法之大者成思想體系,成某種主張或政治思想。《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某。8、道家別出心裁,又賦予道字本體與創生予宇宙的形上意義,於是成一廣包眾義又難以言詮的特殊義義。三、道家思想的起源與本質關於道家思想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一)、《漢書.藝文志》認為道家出於史官:&&&& 道家者流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讓,《易》之謙謙,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這種說法雖也有些根據,但班固為一史家,從歷史看思想的起源,畢竟歷史的本質多,而義理的本質少。(二)馮友蘭認道家的前身與隱士有關,而這些隱士的思想,便是道家思想的源頭。《論語?微子》: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然而從《莊子》、《史記》(尤其是〈孔子世家〉)等書看來,這些人的言行,有一些根本是消極的肥遯主義,未必就與道家思想相契。甚至嚴格的說,這些隱者只有行誼,沒有「思想」。(三)勞思光先生認為起於陽朱。楊朱思想較為簡單,當較深邃而有系統的思想出現時,較簡單的楊朱思想,便逐漸銷聲匿跡了。楊朱稍早於莊、孟。《孟子.滕文公下》曰:墨翟楊朱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則歸於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有關楊朱學說的資料十分少見,除上引者外,主要資料不過下列數條:《孟子.盡心》上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呂氏春秋.不二》:楊生貴己。& 《淮南子.氾論訓》: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真一純生命情趣)不過,吾人亦可以說,或許老子思想始出,由於哲學意味較濃,故未能流行,而較淺顯的楊朱思想反大行其道,所以楊、墨可以並稱於時。何況一種學說,未必一定是由簡趨繁,楊的為我、貴己亦可以說成是老子思想之反歸自我及個人主義,這在當時環境,未必就無可能。個人認為道家與楚文化背景有關,亦與北方的史官傳統有涉。楚地當時相較於中原雖無高文化,但亦不受周文化之拘束,一些人還批判性攻擊儒家,故《孟子.滕文公上》云: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但當時亦有慕周文者至周學習。《孟子.滕文公上》云:陳良楚產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北方之學者未或之先也。老子原為陳人,陳近於楚,極可能年長之後遊學北方,因十分優秀,其後為周之守藏室之史,因而受到北方史官傳統的影響。但他有南方的文化宗教之背景,所以經反省與自覺而對周文持反對的態度。但同時也吸收了北方史官的歷史經驗,而有無神論、辯證法等思想。隱者是從人間社會退出,與世相隔,有老死不相往來之行誼,他們認為這樣做是對的,但未必有深度的反省與思考。楊朱仍在人間,但從人文關懷退出,他有反省,也有自覺,而回到自我。老子則深入思考,道法自然,從人文社會退出,回歸於自然與最淳樸的社會,以抵抗人文。四、道家之流變與學派1、道家的形成期此期道家在形成階段,除吸收隱逸者生活的精神外,也兼容並蓄的吸納了北方的史官傳統,包括古今存亡禍福、卑弱自持的歷史規律,重人輕鬼的人文思想,辯證法思想及愛好山澤草木的思想等,但尚未能形成學派。2、道家的成熟期此期以關尹老聃學派為主。老子有老子一書,漢志則著錄《關尹子》九篇。其思想則見於莊子天下篇。3、道家的全盛期戰國中葉以後隨著政經的多發展,興起了三派道人物甲、&&&&&&
楊朱學派楊朱稍早於莊孟。《孟子.滕文公下》曰:墨翟楊朱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則歸於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有關楊朱學說的資料十分少見,除上引者外,主要資料不過下列數條:《孟子.盡心》上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呂氏春秋.不二》:「楊生貴己。」《淮南子.氾論訓》:「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而夢子非之。」乙、&&&&&&
黃老學派戰國中期,社會加速變遷,士人與政局關係益型密切,部份學者取老子思想及一些託名於黃帝的言論與現實政治相結合,而成一種可以操作的處世理論,是謂黃老之術。具體的說是江淮的道家思想與三晉法家權變的結合。其代表為《管子》的〈心術〉上、下,〈白心〉、(內頁)等四篇。〈經法〉、〈十大經〉、〈稱〉、〈原道〉等《黃帝四經》。《列子》一書。&稷下黃老學者,包括:宋鈃、尹文一派,彭蒙、田駢、慎到一派。丙、&&&&&&
莊周學派即以莊子為代表4、道家的作用期此期是在政治上發生作用,以老子思想為最高指導原則,以法隨之於後。具體的說是以無為少擾理民,以嚴刑峻法針對諸侯。此期主要表現在漢初,從陸賈、蓋公到賈誼都是這一類人物,甚至張良也算。景帝平七國之亂,見諸侯剷除之多。漢初始封侯者百四十餘國,至於武帝,見侯者五,可見法政之嚴苛。至於另一主流則為淮南王劉安與其門下士所著的淮南鴻烈一書,該書以道家思想為宗,但雜含孔墨申韓之術。5、道家之擴張期(蛻變期)—魏晉(中土道家的尾聲)魏晉玄學是老莊思想的擴張蛻變,其代表人物是王弼與何晏。王弼有易經注、論語釋義。何晏有論語集解。二人以老莊思想來注論語、易經。他們本質上仍是儒家,但讓孔穿上老莊的外衣。這就是由道擴張到儒。故稱為儒道同或儒道合。如《三國志?魏志》注云:裴徽為吏部郎,弼未弱冠往造焉,徽一見而異之。問弼曰:「夫無者誠萬務物之所資也,然聖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無已者何?」弼曰:「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恆言無(其)所不足。」本期中何、王二人突出「無」之重要性,以道為無,以無為本。可謂貴無派,這是魏晉玄學的典型理論。而與之對反的則有裴頠的崇有學說,主張無不生有,有不歸無。向、郭則反對王弼的有生於無,以為萬物自然而生,而主獨化玄冥。物自足其性,人自安其分,則能安居樂業,亦即自然與名教合矣。此為官方的思想,亦可算是屬於崇有派。此外嵇康承老莊的反智(世俗小知)論,而主越名教而任自然。阮籍的〈大人先生傳〉鮑敬言的〈無君論〉則都本道家開展的政治理念,而設想一無征戰威脅、禮教拘限的原始樂園或香格里拉。&6、道家的融合期—南北朝隋唐佛學高僧傳記載,慧遠法師講實相義(佛教之本體論,是抽象的),往復移時,愈增疑眛,於是引莊子為連類,惑者曉然。林希逸也說:一部大藏經,五百四十函,皆從此(指老莊)抽繹出。7、儒釋道混合期—混於宋明理學之中宋明理學是排斥釋老的,但理學中有太極圖之流傳,太極圖更經由道士陳摶後傳,邵雍、程子皆受其說。而朱熹所提的「理一分殊」雖來自程子,但與佛家子弟所說的「月印萬川」並無多大歧異。佛老在宋明的混合不是顯而易見的。宋明理學家接受佛老的具體知識或邏輯概念,昇華而為智慧,但卻反過來反對佛老,但只反對釋徒到士之行為,而非其思想。8、王國維《人間詞話》:「」第二章&
老子之思想一、老子其人其書1、老子其人《史記老莊申韓列傳》2139云:  &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 老子脩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脩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齊焉。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2、老子其書(本小節參考余師培林老子讀本)《老子》其書乃道家之創始而非集成,蓋老子一書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明曰大」,第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尚在建構道的意義階段,是該書早出的證據。列、楊、莊諸家直稱道如何云云,已成一武斷之名了。& 老子一書大體言之,其思想內容自成體系,應是成於一人之手,符合馬遷之說。《莊子?天下》、《韓非子?內儲說下、六反》諸篇,所引老聃之言,與今本老子無異,可見莊、韓作者已承認該書作者為老聃。〈老子傳〉之言:「於是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可能非記實之言,而是記意之說。蓋老子稱說其意,而為關尹喜或關卒之知書者著之竹帛也。老子言為後書所引者,最早見於《戰國策?齊策》,乃顏&&&& 對其宣王所說,宣王於前344-前324在位,是老子在前344之前已流行,至少老子的話已流傳。莊子既多稱述老子之言,荀子亦有批評之音(天論云:老子有見於詘,無見於信)。戰國諸子之書孟、荀、莊、韓說理敘事皆長篇大論,《老子》一書雖非如《論語》之問答,然體大思精,卻簡練明暢,以文體發展趨勢言,當在諸書前。(以書寫工具的不發達與記載之不易也)。但亦有可能是老子「大道不稱」之遺意,而關尹強之之匆匆也。漢景帝崇黃老,改子為經,西漢末大儒揚雄著《蜀王本紀》一書始稱《道德經》,蓋取首章「道可道…」與三十八章「上德不德」。大陸出土馬王堆漢墓所見則德經在前,道經在後,不知何故。《道德經》共五千二百餘字,馬遷稱五千言,乃舉其成數而說。原書不知分幾章,或許不分章,只分上下篇。漢人嚴遵分七十二章,王弼舊本分七十九章。今王本河上本,都分八十一章。老子一書有後人羼入之文,如萬乘之主、侯王、偏將軍、上將軍等。老子文本充滿原創性,可謂體大思精。一般講哲學的領域或範疇,不外認識論、形上學(本體論、宇宙論)、價值哲學(價值、人生、文化)等,老子幾已包括。歷代研就老子者不計其數,嚴靈峰先生老子集成幾已網盡矣。三、道論(形上學)《易.繫辭上》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朱熹解釋:「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道,自然是理,又不僅是理,更是一種抽象無形的存在,抽象無形的存在,更是「真實」存在。器,事也、物也,是具體、有形,可看可名的存在,這是有「成、毀」的存在,充布於可見的形而下世界。道是老子思想的主軸,他規定道為宇宙的本源,道不僅是最高、最先的存在,更能創生宇宙。以西方哲學言,這含括了本體論及宇宙論,合起來便是形上學。不過西方所言之本體論、宇宙論為一客觀的存在,但老子的道卻需透過「虛極」、「靜篤」的功夫才能體證。換言之,老子所述道體,皆是其體道後之言論。而以一種客觀的方式(西方本體論、宇宙論的方式)去看道,去表述道。所以牟宗三先生說老子的道,是「境界形態」的形上學,而非真正的「實有形態」的形上學。亞里士多德有四因說:質料形式因、形成因、目的因、創造性(精神、意識、能力、材料)·。從人、動物、生物到一切存在、最終存有,不得不推出一個上帝來。道家乃無神論者,以老子言,推而至極,而得一道。道含括了已造、正造、未造,然此一切又即自然。道家之道即自然之道。然道家之自然,非「物世界」之自然界,而是人心修養所能體能至之「自然的境界」。而既是自然,故當無為··。1、&&&&&&&& 道的體性(本體論):《老子》第二十五章為說明道體的總綱: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25)道是整存的實體,它超乎一切之先而存在。道無聲無形,獨一無二,恆久不變,任何經驗世界之萬有不得與之相提並論。道既然無聲無形,又最先存在,那麼吾人如何知道「道」到底是什麼呢,老子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14)所以道雖無形體,超乎感官覺知之外,但也不等於什麼都沒有或零。因為其中有象,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不過這一切要靠工夫體會才能得道,故基本上,道體不是用語言所可詮釋的。所以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道的發用(宇宙論)老子除正面直說到體之外,又以無和有表述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1)道不可名,故無名,「無名」亦可總持的說「無」,但道在「無」處,無法表現(其與天地萬有的關係),它必須透過天地萬物以表現(如同上帝須透過耶蘇一樣)。否則道即成一客觀、孤寂、虛懸的道,而「無」亦成一死無,如此道體還有何存在的意義?所以「無」必須向「有」發展,「有」也必須向「無」回歸。此處便產生三個問題,(甲)「有」與「無」的分界在那裡?(乙)「無」如何向「有」伸展,(丙)「有」如何向「無」回歸?茲分說如下:甲、道有無性,亦有有性,此乃道的雙重性。也就是說,無形無名是道,有形有名也是道。自有處向後反,則以「無」為天地的開始,自無向前看,則以「有」為萬物之根源。此「無」與「有」接壤匯歸處,即稱之為「玄」,其實也就是道。道是一切生化之開始與反歸之終點,故曰眾妙之門。&&乙、那道是如何創生宇宙萬有的呢(「無」如何向「有」伸展)?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4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42)道是宇宙的根源,它創生天地萬物,從無到有,但上句之無與有,仍是道。有,是整全之有,所以能生天地萬物。道生一,此一是有,是陰陽整全未分之一氣,其後此一,分而為陰陽二氣,是謂二。陰陽交融合和,連同原先之二,即是三。自此三後,陰陽不斷交融,和氣亦不斷產生,於是經驗界之萬有就產生了。道創生萬物之後,道亦內在於萬物,使萬物護育、成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51)&道是萬有生成之根源,而德者,「物之所得也。」道是整全,而德是內存於萬物之中的道。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顯現。朱熹所謂「統體一太極(道),物物一太極(德)」,佛家所謂「月印萬穿川相似」,正好可以譬況道與德的關係。此外我們必須注意,老子的宇宙論只是個姿態。蓋所謂「不有、不恃、不宰」云云,此三者皆謂無欲之意,雖「生、為、長」三者仍可言有欲,但主而不主,是謂玄德。這分明是主觀的修證,非客觀的存有,如果不在此作一分別,便成一體平鋪之唯物自然觀了。&&丙、道不斷創生萬有,是否有竭盡窮乏之日?此牽涉道「周行而不殆」的問題,亦即「有」如何向「無」回歸之問題?案:「周行而不殆」之行,蘊含動靜而言,就靜而言,可以說「道」周遍萬物而常存,此乃道的「常存性」;就動而言,就是「道」的「周行」與「不殆」,此即道的「規律性」。老子四十章云:反者道之動。動就是運行,而反是所以能周行不殆之因。反有二義,一是對立轉化之義。老子認為一切現象都是在對立之情形下形成。而每一事物亦皆會發展至其反面。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不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因聲相和,前後相隨。(2)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2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58)所有的事物不會直線的發展下去,它必有一頂峰,過了頂峰就走下坡了。下坡也必有一谷底,過了谷底就又上坡了。&&反的另一個意義是循環往覆的規律性,如前引25章之言,老子以大、逝、遠、反四字形容之,而歸結於一「反」(返)字。老子雖注意萬有向對立面發展,但此向對立面發展的本質,卻是歸結於返回本初的情狀。蓋周行不殆的周,除了周至、周遍的意義外,也有圓周之義,圓周自有循環之義。而道體廣大無邊,萬物由之而生,此即所謂「大」;物生而從整體的道中,得到個體的德,而生生不息,故曰「逝」;生生不息故能傳之久遠,故曰「遠」,傳之久遠,最後歸根復命,回歸於虛靜寂寥,故曰反,而反就是返。&&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16)&&而總上所說,會通對反與循環二義,兼而有之,最能表現道的規律性的,莫過於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對於天地人生的莫大體悟、安慰與警惕)&&司馬遷所謂「物盛而衰,時極而轉」,豈謂是耶?(論文司馬遷與道家:同情與誤解)&&&&&四、人生哲學1、無為的觀念&&&&&所有哲學的終極目標,都應該指向追求人類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道既然有向對立方向發展轉化以及相反相成,循環反覆的特性,而此正反之極端兩面,在生命開始與盡頭處固然明顯,但於人生所重視的禍福安危,卻難以把捉。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夭。(58)&&如此,則人生當如何自處?老子對此,基於道用的體會而有明確的說明。故首出者即&&無為的觀念。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2)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3)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29)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8)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6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64) &&2、守柔、不爭老子從許許多多的事物中發現一大原則,是即任何愈是柔弱的東西,反而愈具有生命、生存、生活的軔力,甚至其破壞力、反噬力、反撲力遠超乎剛強者,並能勝之。從而體會柔弱實乃道之大用,故老子說:&&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20)&&弱者道之用。(40)&&柔弱勝剛強。(36)&&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43)&&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52)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夸。非道也哉﹗(5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76)&&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因為一切經驗界的存在都是有限的,吾人知此,自當居下守柔,不馳競於追逐,靜觀盛者之衰而保自身之不衰。此外,萬物運行,既皆時時走向「反」,並且循環往復,一切存在看似發展,實也必皆在自我否定之過程中,故爭奪與強出頭最終皆無意義。而一時之失落亦必有天道補遺齊平之,所以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8)&&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22)&&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66)&&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67)&&&&&3、知足寡欲見素抱樸,少私寡欲。(19)&&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讓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1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44)&&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6)&&五、政治哲學&&&&&&&& 老子是一高度關心政治之人,否則老子一書中絕無可能出現那麼多有關政治的話語與高超的見解。班固於《漢志》說老子乃人君南面之術,也未能說全無道理。&&1、清靜無為與無不為老子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對周文與當時社的亂象而發。蓋當時周文已成一虛偽之形式主義,所以老子稱:&&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合,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18)&&又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19)&&他更痛恨社會的不公:&&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75)&&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77)&&這是多沉痛的控訴,而這一切都是當政者造成的。所以老子政治思想首出之義,是根本不要取天下而為之。&&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29)&&這是對政治本質的確認。客觀而論,是否一定要取而為之?一定舍我其誰?主觀而言,先須度德量力。因此非不得已不要有政治作為。(所謂在劫難逃者武侯、太公、留侯是也)。如果萬不得已,也要法到法自然。所謂:&&希言自然。(23)(一切的「可名可道、知美之為美、尚賢」都是人文人為的劃分)&&也要考慮百姓的真正需要:&&聖人無常心,要以百姓心為心。(49)&&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7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74) &&崇高偉大標準理想的政治人物,要有一顆非固定不變隨民意如流水的心。如此主觀上不為教條主義,客觀上不成英雄崇拜。而強把自給的想法加諸於百姓之身。十七章云:&&&&&&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最下侮之。&&最好的政府是絕對無為不擾民的政府。以道言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32)&&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37)&&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65) &&無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妄為,所以說:「治大國若烹小鮮。」(60)不妄為之極至,便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5)這是一種殊勝觀點,以不處理為處理,亦即絕對的放任與自由。如此即有一絕大的效果顯現:&&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57)&&具體落實而降低層次而言之,就是:&&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道;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3)。&&老子既主無為,自然反戰,他說:&&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30)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31) &&一個無為自然,沒有戰爭人禍的和平而淳樸的社會,也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國了:&&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80)&&2、謙卑退讓淵靜微明以上係就「執政」的動作而言,然動作由修養而發,所以領導者之主觀修為亦很重要。&&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6)&&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6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噪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45)&&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6)&&有關最後一段,易引起誤解,當詳為解析。&&&& 老子之生死觀見第五十章。&&&&&五、體道工夫與進程&&&&&&
老子的道有萬物根源之意義,亦有宇宙生化演進法則之意義,也有人生行為修養之規範意義,也有政治原理的意義。然其道不盡然是客觀的存在與原理原則,它也有主觀體證的的境界意義。故體道的進程與工夫亦值一論。否則道僅作為一種假設而孤立的掛空在彼,人只能效法它,卻無能親近它,體會它,此終有所隔,終非圓滿之義理。(但義理的圓滿於否,取決於老子,講學問終不可無中生有,終不可強作解人,將他人之酒杯,澆我心之塊壘。)何以見得老子的道有主觀、境界形態的意味呢?老子說:&&&&&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1)&&就是要人們常保心靈在「無」的境界,以此虛靜靈明之心觀照世間一切行事及天地萬物,則一切事務順理成章,天地萬物如如呈現。各得其所,各適其性,也可以說是萬物之在其自己。程明道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的意思。此時此心,虛極靜篤,與物無對。此即可謂體道或得道,而與道為一了。老子又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脽之子,象帝之先。(4)&&道體虛空,作用無窮,淵深猶如萬物的宗主與根源。但這仍是一種「以客觀形式陳述主觀道體境界」表述。所以說是境界形態的形上學,而非實有形態的形上學。蓋道不是以實物的方式為萬物的宗主,也不是有意的為其宗主,道之沖虛不盈,亦乃虛極之主觀修養境界。虛則能受,吾心愈虛,受量愈大,終能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但這畢竟是極高明極超越之事,如何達到如此的境界,終有一番功夫。&&1、致虛守靜老子第十六章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神秀曾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靜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人之心靈本來靈明澄淨,但由於心知物欲的干擾牽引蒙蔽,因此離道日遠,唯有重新加以沉殿,才能以恢復昔日之澄明。& 虛之極,心量無不容;靜之極,智照無不遍。所以能觀萬物之歸根復命,依道而行,也就能體道了。&&2、滌除玄覽老子第十章云:&&&&&&&&&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人們之心為外境所染,包括感官的麻木、昭靈的冥昧,心知的執著,學到體道之人,必須洗滌心靈,掃除邪飾,使之潔靜(所謂把吾心打掃乾淨)。此外並使吾心常居一塵不染、一物不留之境(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如此覽知萬事,必能體察經精微,智照玄極。&&3、專氣致柔老子第十章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老子認為體道之人,應當聽任生理氣機之自然流暢,致至柔和(59.心使氣曰強),像嬰兒般,內無思慮,外無欲求,而心知不起,氣定神閒,不將、不迎,應而不傷,而永保近道之體性。案老子常將嬰兒比作體道者之境界(20.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49.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蓋嬰兒初受和氣以生,雖為道分之德,然未受後天之染,純真自然,元氣充沛,無思無慮,無私無欲,故淳厚至柔。&&&&&4、日損無為老子第四十八章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吾人從致虛、守靜之中,逐日少私寡欲,見素抱樸,為道日損,心靈逐漸澄明昇華,然後漸合自然,亦日漸能觀有為之無益,法地,法天,法道,最後終能升則體道無為,居於虛極、靜篤與無的境界,心量無不容,智照無不遍,與道冥合。降則施於日用,自亦能守柔、不爭、居下,於是雖希言自然,而有同於自然(無不為)之功。故吾聞之陳麗桂老師云:&&&&&& 莊子虛靜以靈明,無待以逍遙,追求超越之自由;&&&&&& 老子虛靜以觀察,柔若以自持,或成無敵之存在。(如果有錯,定是我聽錯了)&&&&&&&&六、老子思想批判&& &&七、老子原文&&&&&&&&&
&&老子道德經上篇&&&&&&& 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六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以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以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十一章&&三十輻共一穀。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怳。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復觀。凡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二十章&&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欲異於人。而貴食母。&&&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怳惟惚。怳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怳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說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寞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者。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六章&&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宴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無割。&&&二十九章&&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於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兇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三十四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矣。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矣。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言。淡乎其無味。齯坐ㄗ洧ㄐC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三十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老子道德經下篇&&&&&&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善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侯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出於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輕。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淨為天下正。&&&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七章&&不出戶以知天下。不闚牖以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四十八章&&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夸。盜夸非道也哉。&&&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博。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知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五十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五十八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復。早復。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六十一章&&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六十二章&&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於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六十七章&&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六十八章&&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扔無敵。禍莫大於無敵。無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如。哀者勝矣。&&&& 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之能知。莫之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七十一章&&知之不知。上。不知知之。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七十三章&&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七十五章&&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更多商品累積人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辛弃疾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