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那坡县卫星地图百省乡上荣村各丰屯公路硬化工程为什么得不到解决

您的位置:首页 &
& 城厢镇地图
贵州省福泉市城厢镇城厢镇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州北部,福泉中部,东临黎山乡,西至岔河乡,南抵马场坪办事处,北与龙昌镇结壤。城厢镇地处城郊,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总面积为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5715.9亩,共辖14个村,149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7670人。镇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矿产品有煤、铁矿、硅矿、石灰石、重晶石等,全镇储煤量达3500万吨,易开采量2000万吨以上,重晶石储量大、品位高,储量达2000万吨以上,可开采量达1500万吨以上。石灰石储量大、产出的石灰质优,年产量可达1800万吨以上,目前,煤矿及重晶石正在开采之中,石灰石亟待开采。旅游资源丰富,距市区8公里的坪山村苦里井水库蓄水面长2.7公里,平均河面宽60米,平均水深7米,库区周围植被良好,绿荫葱笼,幽幽碧水如嵌在群山中的一颗晶莹的宝石,水质长年清澈甘洌,周围居住的少数民族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族风情浓郁,是休闲、娱乐、垂钓的好去处,这里正待有识之士前来开发。2003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392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9500万元,财政收入238..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862.27元,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普九工作全面完成,小学入学率达99%,升学率达100%;社会事务的工作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强,非典疫情工作得到完全控制;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发展。2003年招商引资实现410万元。目前正在筹划“聚龙园”公墓及皮陇河休闲山庄建设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闻名省内外的“金谷福梨”之乡就位于城厢镇西南面的谷丰村,该村也是城厢镇发展“水果基地”的示范点,主要以“金谷福梨”1号、2号为品牌产品,同时还有杨梅、葡萄等水果,其中杨梅年产60万斤、葡萄30多万斤、梨子800万斤。在镇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动下,“苗木基地”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育优质苗种近4320万株,主要品种有柳杉、刺槐等10多种。苗种畅销省内外。道路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双谷机耕道公路、福泉至太平壤边工程已全部完工,福黎公路也在建设之中。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简介:四川成都青白江区城厢镇是青白江区的一个重要的集镇区域中心大镇。东与金堂杨柳、青白江姚渡镇、日新镇隔毗河相望,西与祥福镇、大同镇接壤,北与金堂清江镇相邻。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成都市总体规划的都市区范围内。距成都市31公里,距青白江区大弯镇6公里,唐巴公路、城太公路和达成铁路从境内穿过(其中唐巴路过境段为省川西旅游环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全镇幅员面积46.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611亩,是典型的川西平坝田园区,集农、工、贸和旅游为一体的辐射力较强的区域中心。该镇现辖28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1个家属委员会,总人口53430人,其中集镇常住人口1.4万人。城镇规划区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9098万元;旅游商贸综合经济收入达到9860万元;财政收入170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7元,全镇旅游商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6%以上,旅游商贸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5.4%以上,解决从业人员3000余人,历来是青白江区、金堂县、广汉市商业集散重镇之一。近年来,个体私营企业和旅游服务业发展较快,对当地和周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城厢镇是青白江区以大弯、华严为中心,弥牟、城厢为两翼的城市组团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白江区腹心地带,旅游业、机械制造、化工、服装、农副产业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其中旅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9098万元,其中:二、三产业增加值48642万元,占GDP的82.3%,一产业增加值10456万元,占GDP的17.7%;粮食产量2.38万吨;油、奶、肉、菜等主要农副产品大幅度增加,商品率达到55%;集市贸易成交额近亿元。行政变迁:城厢镇分别于1998年4月和2004年6月先后与唇齿相依的原绣水乡、紧邻古镇的原玉虹乡合并,现辖11个村6个社区,幅员面积46.91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万)。城厢镇于1992年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1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试点小城镇;2004年8月被列为成都市30个重点镇之一;2005年2月又被列入成都市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之一。旅游:城厢镇有1500余年历史,曾是金堂县县政府所在地,历来是周边“六乡一镇”农副产品及手工业产品集散地。有家珍公园,里有烈士纪念馆和寺庙。近年来,个体私营经济和旅游服务业发展较快,对当地周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气候环境:城厢镇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偏少,无霜期长,常年气温15.8℃,降雨量952.4毫米,无霜期279天。城厢镇地貌属川西平原,都江堰自流灌区,海拔451—480米,镇内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无不良层次,质地沙粘适中,养分丰富,保水保肥力强,能排能灌,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和其它经济作物。四川省冕宁县城厢镇概况:冕宁县城厢镇,在县境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全镇面积约2平方公里,人口约8000余人。辖4个居民委员会,5个村。该镇海拔高度1780米-2050米,有坝区、二半山区之分。境内交通公路(有108国道、黔冕路省道)畅通各地,可到革命胜地彝海,新建的大桥水库,名胜景地灵山寺。辖区内有十二个行政村居委会,杂居着汉、藏、彝三种民族,城厢镇位于安宁河上游,南距凉山州州府(西昌)85公里,北距四川省省府(成都)430公里。地理位置在康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东侧,处于东经102°10ˊ,北纬28°33ˊ,是县委、县政府驻地,是冕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幅员面积19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4个社区,87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36506人,主要有汉、彝、藏、回4种民族。108国道经过镇内,安宁河及其支流南河、马尿河谷地平坦,享有自流灌溉之利。耕地面积18351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马铃薯、蔬菜等。气候特点:城厢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冬暖春旱、降雨充分、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干湿分明,春旱突出等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3.8℃,常年平均雨量1094毫米,日照时数2079小时,日照率为47%,年平均相对湿度69%,无霜期235天。夏季凉爽,适合多种作物、林、牧、渔业的综合发展。历史沿革:唐初在此置柳强镇,明洪武二十七年设宁番卫始筑土城,明永乐三年筑砖墙。清雍正六年为冕宁县治。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境,曾在此建冕宁县革命委员会。1951年属城关乡,1954年置城关镇,1981年改城厢镇。基础设施:1949年,镇区面积仅0.6平方公里,房屋建筑总面积8.9万平方米,居民住房占7万平方米。街道呈十字交叉,形成正街4条,另有3条小街,还有小巷数条,为三合土路面。解放后,先后将城内街道扩建、改建为混凝土路面,新建一些街道,镇内共有7条街道、16条巷。并修建排水道网系、环卫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县城有各类房屋约1890栋,建筑总面积52万平方米,居民住房占10.05万平方米。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境内商贸交易首推“丝会”、“虫会”为盛,每年春末,洪雅、夷江客商云集,形成交易盛会;牲畜交易中以马匹为大宗,民国后期渐衰。解放后,为了发展农副土特产品,60年代以前,每年举行物资交流会,邀请州内各地客商参加,主要为中药材、干果、干菜等。70年代后,农副土特产品销往河南、河北、山东等省。1987年以来,开辟以松茸为龙头的菌类品种,销至国外市场,镇内工业以缫丝、铁器制造为龙头。生丝除供应省内外织绸厂家外,还对外出口,从年外贸出口生丝87.6吨,创外汇421.1万美元。1988年境内探明并开采土矿,稀土精矿年产能力5000吨,年产值达975万元。镇党委、政府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广富民项目,促进农民增收。五年间,全镇先后扩大了烤烟种植面积和牲畜饲养规模,引进外资建成独木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彝海花椒油厂、北山电站等项目,使全镇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2005年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1296万元,财政收入达488万元,粮食总产量达854.56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788元,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5662万元。农业生产:是一个城市、农村相结合的农业大镇,农业户5558户,20510人,耕地面积15929.18亩(其中田9917.64亩,地6011.54亩)。一年种三季,大春主产水稻(属省定优质稻生产基地)、玉米、洋芋、荞子、燕麦;小春主产大麦、小麦、油菜;晚秋主产秋荞、秋豌豆。其它农业产品有茶叶、苹果、柿子、葡萄、核桃、花椒;畜牧产品有牛、羊、马及家禽家畜。全镇九千余亩良田,有提灌站5座,大小沟堰39条(其中重点大堰有4条)保证其灌溉。近几年来均对大小沟堰进行了修治,尤其对4条大堰进行了重点维修,三面浆砌。在农业科技措施上,大力推广规范栽培,综合增产科技措施;选用良种,种子处理,两段育秧,旱育秧、抛秧,宽窄行移栽,玉米地膜栽培,宽窄行栽培,稻麦双免耕,合理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防治,取得很好的成效。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城厢镇城厢位于钟山县境中北部,地处富江中游。北界富川县,南靠羊头、钟山镇,东邻望高镇、西接公安、红花镇,总面积186.5平方公里(含钟山农场)。辖潮滩村、程石村、龙团村、杨岩村、丹龙村、大耀村、牛岩村、乌洞村、升平村、护平村、民富村、太平村、龙井村、罗旧村、龟石村15个村委会,225个村民小组,有99个自然村,总人口37438人。镇政府驻县城河东路。该镇属半丘陵、半平原地形,地理资源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西往桂林、南宁,东至贺州、梧州、广州等地的323国道线穿境而过。县工业规划区(河东工业开发区)大部分地处境内。水电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有耕地面积42156亩,其中水田22507亩,旱地19649亩。以种水稻、玉米、红薯、花生、木薯、红瓜子、西瓜、蔬菜为主,2001年粮食总产量15002吨。全镇共有乡镇企业650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主要以机砖、水电、冶炼、建材、宝石加工、养殖为主。近年来,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筑巢引凤,把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作为财源支柱,2001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40430万元,财政收入834万元,均纯收入2750万元。该镇采取有效措施,筑巢引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优良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政策,完善的服务,积极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充分利用二、三开发区闲置厂房和土地资源的优势,引进外资,发展城厢经济。2001年全镇共引进10万元以上的项目十一个,项目资金650万元。江西省全南县城厢镇镇情概况:城厢镇位于全南县域范围的中心位置,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运输中心。京珠——赣粤高速公路连接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电信、移动、连通通讯网络覆盖全镇,信息交流十分方便。全镇辖7个行政村,83个村小组,2个居委会,总人口4.3万人,国土总面积79.79平方公里。目前,该镇已形成工农并举的良好格局,第三产业也有了较大发展,各项经济事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自然条件:城厢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日照1689.5小时,年平均气温18.6℃,年平均降雨量1695毫米,无霜期达287天,初霜期十一月下旬,终霜期二月中旬,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镇区范围内地质构造稳定,稀土、石英砂、莹矿和中国红石材等资源十分丰富。经济结构:近年来,城厢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已初步形成以蔬菜、瓜果、优质稻、蚕桑、生猪、水产、毛竹、用材林为主的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并逐步形成以商业、建材、木竹加工、小水电、食品为主的经济发展产业格局。2004年,全镇农业产值3029万元,林业产值598万元,牧业产值336万元,渔业产值166万元,实现财政收入437.5万元。良好的投资环境赢得了广大客商的青睐,近几年来,全镇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共引进资金3600多万元,外商客户企业10余家,解决就业人口5000多人。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城厢镇城厢镇是那坡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与龙合、定业乡接壤,南与坡荷、德隆、那隆乡接壤,西与云南省富宁县毗邻。全镇总面积368.3平方公里,共有26个村3个社区,276个自然屯,3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万人。2002年农业总产值为5260万元,财政收入28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6元。城厢镇主要经济作物有:八角、玉桂、水果、蔬菜和杉木林等。土特产品有大红八角、玉桂油、茴油等,其中以茴油最具代表性,属高级芳香油料,2002年该镇共产茴油30吨,销往日本及欧美各国,并享有盛誉,有“法国香水无镇安府茴油不香”之说(政和四年城厢镇谓镇安)。此外,该镇盛产桐油、茶油和茶叶,产品远销俄国、加拿大和东南亚各国。近年来,该镇在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特别是开展了八角低产林改造工作,大大提高,了八角林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该镇还有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矿产资源有铝矿、金矿、石灰石和辉碌岩等。其中,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城区东部和北部,金矿、铜矿主要分布在西部,尚未开发。
| W3C XHTML 1.0
Copyright & 2012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 >>
关于印发百省乡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MN-npxxzzfbsx-gfxwj--
公开责任部门
规范性文件
百政发〔2013〕13号
信息有效性
百政发〔2013〕13号
百省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百省乡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村民委、乡直各有关单位:
经乡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百省乡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百省乡人民政府
2013年4月25日
百省乡党政办公室&&&&&&&&&&&&&&&&&&&&&2013年4月25日印发&
百省乡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3年度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02〕205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乡地质灾害现状和2013年汛期降水趋势预报,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以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健全群测群防体系,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全面提高我乡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地质灾害防治坚持&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责任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职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原则。建立健全乡、村二级联防的群测群防机制,紧紧依靠广大基层群众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综合治理、量力而行、分段实施的原则。按轻重缓急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应急处置和治理工作。
5.坚持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或个人承担;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6.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原则。在乡政府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御和处置工作。
二、2012年地质灾害概况
2012&年,乡直各有关单位、各村民委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检查、巡查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高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准确率和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经受住了强降水和局部地区暴雨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考验,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2年汛期全乡新增地质灾害2起,为规六村规岭屯后山土质滑坡、那龙村那马屯后山土质滑坡。全乡所有被列入防治方案的监测点均未发生灾情,确保了所有监测隐患点受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
三、现状及分布特点
2013年全乡现状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滑坡(含不稳定斜坡)16处,不同程度地分布于11个村,威胁86户372人,财产2310万元。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类型为滑坡(含不稳定斜坡)。
四、2013年降雨趋势预测
据县气象部门预测,2013年总降雨量正常,为1300~16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9℃左右,与历年相比属正常年份。雨季开始期大致在5月中旬到下旬,与历年相比属偏晚年份。雨水主要集中在6~8月,月降雨量达250mm-300mm,降雨峰月出现在8月份,汛期的降水量为1100~1200毫米,与历年相比属正常年份。整个汛期有4~5场暴雨天气过程,雨季结束期预计在10月上旬,较常年偏晚。预计今年汛期我乡虽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严重洪涝灾害,但由于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局地降雨量差异大,部分村仍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以及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致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到严重的损失,全乡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五、重点防范的时段与区域
(一)重点防范的时段。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密切相关,根据降水趋势预测,预计全乡2013年地质灾害发生时段为5至9月,其中6、7、8月份为地质灾害高发期。由于人工切坡建房和各项工程建设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汛期雨水增多,极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应需重点防范。
(二)重点防范的区域。
根据地貌和地质结构上的划分,区域内大部分地区主要为土坡地地形地貌,地质灾害以岩质崩塌和山体滑坡为主。其中岩质滑坡1处,在坡荣村坑乐屯;土质滑坡(含不稳定斜坡)隐患点14处,主要分布在坡荣村的那先屯、那孟村的那孟屯、百坎村的坡周屯、上华村的坡显屯、那翁村的百岩屯和垌怀屯、规六村的规伙屯各龙屯和规或三社、上荣村的各丰屯、下华村的昂屯电站、坡同村的那单屯、那龙村的那马屯,以及百省乡开发区;按照《那坡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年)》中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易发区分布区域及防治重点,重点防治区为:百省乡的东部南部和西部。
(三)重点防范的地段。
百省乡主要是存在滑坡地质灾害隐患,部分街道居民、部队和学校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应重点加以防范。
(四)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据各村统计上报,全乡13个村均对辖区内已发现的隐患点共16处进行了登记在册并落实了防治措施、监测人和责任人(详见那坡县百省乡2013年地质灾害隐患点及责任人一览表)。
六、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村、乡直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乡党委成立由乡党委书记张睿、乡人民政府任建伟任组长,副组长:乡人民政府常务副乡长农振冲、乡人民政府副乡长王大明、乡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农振伟任副组长,乡国土所、民政办、水利站、林业站、司法所、财政所、卫生院、供销社、一贯制学校以及各村支书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乡国土资源所,由农忠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对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具体指导协调和。百省乡人民政府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逐级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层层落实监测防范责任,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各村主要负责同志是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乡国土资源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对全乡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民政办、水利站、林业站、司法所、财政所、卫生院、供销社、一贯制学校等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威胁公路、电力、水利、学校等设施或企业安全的地质灾害,由危及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负责监测、预报,并进行治理,乡国土资源所负责监督检查。
在乡党委、乡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2013年我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严格按照&十有乡&(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有警示)的建设要求,积极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有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社会稳定,努力开创我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局面,为我乡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及时调整充实百省乡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等相应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职责。各村民委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充实本村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等相应组织机构,有效组织开展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
(二)编制方案,完善预案。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各村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认真宣传落实《百省乡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及《百省乡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三)加强监测,确保安全。
各村、乡直各有关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主汛期要对各种灾害隐患点加强动态监测和管理,做好监测检查记录,扎实开展隐患点排查工作。要对排查出的隐患,凡是可以采用削坡减载、排水等简易处理的,及时指导受威胁群众进行处置,不易处置的考虑搬迁避让,对难以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纳入群测群防体系。对目前掌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切实落实&两卡一预案&(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及防灾抢险预案),落实监测责任,规范监测记录,坚决杜绝因管理不到位导致的死亡事故。同时,办公室及时发布由县气象局发布的天气信息。
(四)完善制度,迅速反应。
各村、乡直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及应急调查等制度,做到汛期前对地质灾害危险区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检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汛期中(5月1日-10月15日)要坚持24小时值班,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并及时上报和妥善处理重大情况,加强上下联系和协调,一旦发生灾情要及时上报,并迅速组织抢险救灾,防止灾情扩大。主汛期要坚持&零报告&制度,每天下午5时前向乡党政办公室(值班电话:6770013,传真:6770013)上报本辖区内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情况,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
各村、乡直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那坡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体系与平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地质灾害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应急救灾物资、设备、资金和人员,认真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加强协调、沟通与合作,互通情报,及时掌握水情、雨情、灾情,切实做到县、乡、村三级信息畅通,为制定与落实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和抢险救灾提供依据,一旦发生灾情或险情,要做到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好应急救援、应急处置和应急调查。
(五)灵活形势,强化宣传。
各村、乡直各有关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围绕世界地球日、防灾减灾日、土地日等重要节点,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地质灾害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知晓和掌握群测群防、监测方法、临灾征兆识别等基础知识和简易技能,切实提高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六)做强保障,推动工作。
为了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财政部门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应急和治理工作,重点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远程会商体系建设,提高地质灾害防御与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同时,要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建立责任单位或个人承担地质灾害治理的新机制。
(七)搞好评估,强化监管。
各村、乡直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相关要求,切实做好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城镇规划、新村建设等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并将其作为项目审批、土地审批的前置条件予以强化,从源头上把好地质灾害防御第一关。在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审批新建项目以及爆破、人为削坡和从事其它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要与矿权审批、用地审批、规划审查、国土资源执法紧密挂钩,共同做好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人为引发地质灾害。对于各类建设项目,要加强地质灾害执法监督力度,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督,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三同时&制度,杜绝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对于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要督促责任单位或个人采取防治措施,确需治理的,要责令限期治理。
各村、乡直各有关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监督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按照程序进行招标和监理,严肃项目管理纪律,严格管理程序。同时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追踪问效,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八)协调配合,共同推进。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那坡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分工,积极做好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工作。各部门要加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做好各项防治工作。
(九)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经费保障机制。对百省乡境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人员,实行监测人员交通、通讯、监测劳务等费用补助,根据事权财权的划分,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补助经费标准由乡人民政府确定并承担所需费用,每个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人员为2名,补助费用纳入县财政预算。通过对监测人员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确保监测人员经费到位、工作到位、监测到位和责任到位。
(十)切实加大搬迁与治理工程力度。
在乡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国土资源所要切实加大我乡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与治理工程力度,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做到加强领导,协调联动,细化方案,制定措施,筹措资金,狠抓落实,确保我乡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与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取得实效。一是对搬迁与治理工程实施进展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加强指导,发现问题立即提出处理意见;二是加强宣传报道,及时总结好经验和基本做法,加快搬迁与治理工程进度,保证搬迁与治理工程按时保质顺利完成。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验收工作由县人民政府组织技术专家、监察、财政、审计、国土、住建、安监、乡人民政府、村委会等单位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验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那坡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