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战场传奇上丢失战友遗体有罪吗?

您(@)目前可用积分:136353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原创]打扫战场为什么要运走战友遗体?
1403 次点击
23:17:40 发布在
战场情况那么复杂&& 敌人随时可能回来&& 为什么不就地掩埋?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已获打赏(0)
还没有人打赏此帖,觉得帖文写的好,点击右边的按钮打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3:27:03 &&
如果你的孩子上了战场,死了,你想不想见到他的骨灰?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3:28:30 &&
敌人随时可能回来这才是重点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0:14:17 &&
23:28:30&&的原帖:敌人随时可能回来这才是重点敌人也需要掩埋尸体。其实,这个问题,人类已经实践了几万年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0:21:44 &&
敌人的尸体是己方的战绩。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0:28:15 &&
不被敌人发现阵亡的我军遗骸属于历史悠久的250计谋之一。至今挂在西点军校门口,雷疯PP旁边。
本版块主题总数:2748730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42014 / 昨日发帖:39233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凯迪海南&&├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重庆会馆&&├猫眼观渝&&├山城拍客&&├重庆教育&&├巴渝情缘&&├猫人游记&&├健康养生&&├重庆车友&&├两江房产&&├渝民新婚&&├麻辣吃货&&├渝财有道&&├时尚渝女&&├公益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打扫战场为什么要运走战友遗体?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为什么战场上不能用战友的尸体挡子弹?_百度知道
为什么战场上不能用战友的尸体挡子弹?
难道不能这么做,我说的是平时冲锋匍匐前进等等,当年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觉得大部分军队都做过也一直在做同一件事,虽然最后战斗胜利但是伤亡也很多,没有人性的:挡子弹?虽然我知道没有人性道德,前排冲上去后排继续等等(可能受到书本上说的国民党军和八路军抗日时期知识这种教育影响)这种事都是发生的,为什么不能用死在自己脚边的战友尸体来挡子弹,虽然装备可以大量的避免死伤?已经死了,不过我感觉,既然战斗是残酷的,为国献身了,可是这样子真真切切可以减少死亡数,我没有说战场上人人都会有这么大的臂力能举起一个人战争是残酷的
因为尸体是根本挡不住子弹的,子弹会打穿尸体,躲后面的人一样要挨打
哎,我也想到这一点了,可是如果可以挡住的话,人们会这么做吗
这个问题可能就需要当兵的来回答你了,我们这些没当过兵的不懂他们的战友情
其他类似问题
子弹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对越自卫反击战遗体遗失战场 战友辗转各地苦寻(3)
  解说:从麻栗坡回到北京,谢楠作出了一个让所有朋友,甚至亲属都难以理解的举动,这一年,她从中关村某大公司辞职,举家迁到了昆明,此后她开始一次次地与烈士的亲人相见,一次又一次前往烈士陵园祭奠她的战友。
  记者:第几次来赵妈妈家了?
  谢楠:来了三十来次。
  记者:三十多次了。
  谢楠:赵妈妈。
  解说:在谢楠的帮助下,赵妈妈新修了房屋,目前老人每月有三百元抚恤金,有关部门每两年还组织她和当地的烈士家属到烈士陵园祭奠扫墓,为了资助更多的烈士家属,方便老兵们互相联络,谢楠在昆明安家落户后,办起了老兵之家茶社。
  陈晓楠:这个事情有的人可能就感怀一下,然后继续回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当中,像你这样等于是这个事情的冲击,足以大到改变你的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人生选择啊。
  谢楠:我不知道,我自己有时候,有时候自己都找不到源头,有的人还是很不理解的,他其实怎么会这样,就觉得好像是不是有点毛病,甚至会有这种,但是我觉得是一种情结,这种情结我觉得它不是别人什么说什么你能改变的,就说我非要这样去做,我心中就是我就想这样做。
  陈晓楠:为了自己。
  谢楠:对,我要这样做了,我心里面才舒服,所以我就要做。
  陈晓楠:好像某种召唤似的。
  谢楠:那种召唤,应该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真是,就是这样的。
  陈晓楠:谢楠如今在昆明开办了一家叫&老兵之家&的茶社,很多老兵来到昆明都会到她的茶社坐一坐聊一聊。尽管几十年过去了,很多老兵他们依然还沉浸在那场硝烟战火当中,采访中有一位老兵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说在河南许昌,有位曾经参加过自卫反击作战的老兵叫郭益民,今年52岁。
  郭益民靠摆摊修自行车为生,一年前他作出了一个很重大的决定,他告别了家乡,从河南许昌出发,开始辗转于大江南北,最后来到了广西的一个边境小镇,他说三十年前自卫反击作战中,在异国土地上曾经留下了他的一个战友,一个兄弟,至今这个兄弟葬身何处,下落不明,所以三十年之后,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找到这个兄弟的遗骨带他回家。
  记者:怎么牺牲的呢?
  郭益民:他就是号,一个火箭弹打过来,打到重机枪上,一个弹片划到他的右脖子跟前,割断了大动脉血管牺牲的。
  解说:日,中国政府正式宣告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在两国绵延500多公里的边界一线,一时间万炮齐发,硝烟弥漫,战场上郭益民见到了同乡战友李保良。
Copyright (C) 2012- 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1 内容监督电话:&&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鲁甸失踪就在战士遗体被发现&战友洒泪敬礼(图)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更新时间: 4:41:00   【】
  『“鲁甸失踪就在战士遗体被发现&战友洒泪敬礼(图)”一文由大家园/大学生家园网天灾人祸栏目发布or转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或启发。
文章全文如下:』
战友在临时指挥所前送别谢樵。京华时报记者陶冉摄
救援人员和群众抬着谢樵的遗体。新华社发
谢樵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他的身后就是他纵身“跃入”的堰塞湖(8月4日摄)。新华社发
救灾失踪战士遗体运回营地 战友挥泪送别
英雄,魂兮归来。昨天上午9点50分,在经过4天4夜的连续打捞后,参加昭通鲁甸地震救援失踪的云南边防总队战士谢樵遗体被打捞上岸。昨天中午,装着谢樵遗体的车辆从龙头山镇缓缓驶过。与谢樵并肩战斗的战友们列队,接战友回家。许多灾区群众也自发赶来,送英雄上路。一名网友在微博中写道:天妒英才,但年轻需要热血和勇敢!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
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新华社
百姓主动加入搜寻队伍
距离谢樵失踪已经4天4夜了,所有人都在搜寻他的下落。救援队每到吃饭时都不会忘了将谢樵的碗筷放到餐桌上,等待着英雄归来。
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应急救援分队协同国家蓝天救援队、武警水电部队继续展开对战士谢樵的搜救。当地群众得知消息,不顾山体滑坡的危险,纷纷赶来加入搜救队伍,搜救人员达60余人。
“多好的孩子啊,就这样找不到了,他为了营救灾区老百姓才失踪的。”龙头山乡小寨村的张瑛说,得知谢樵失踪的消息,她主动要求加入到搜寻队伍里。
搜寻期间,搜救队调用了挖掘机、皮划艇等大型救援设备,以及抛投器、救援绳、捞网、安全腰带、拉钩等专业救援设施。救援人员利用抛投器将绳索投掷至对岸,沿绳索乘坐皮划艇横渡堰塞湖,在堰塞湖两侧用绳索和捞网展开拉网式搜索,拉网一寸寸向前推进,直至堰塞湖终端,然后又逆流而上,一遍又一遍,不放过一丝可能。
部分队员在堰塞湖两侧沿岸搜索,不放过一寸土地。大家期盼着、祈祷着、祝福着,冒着漩涡、落石、山体滑坡、皮划艇被波浪激翻等重重危险,拉网一寸寸深入水中,一寸寸向前推行。
分组打捞寻得谢樵遗体
昨天,龙头山镇甘家寨子,武警云南总队第二支队在执行搜救任务。9时许,救援部队作训股长黄旭光,突然发现水面上漂浮着一具遗体。
“01、01,水里有一具遗体,流动速度很快。”黄旭光立即向随队搜救的支队长董家军报告。董家军当即下令准备打捞,并向支队副司令员胡学霖报告。
得令后,董家军立即安排部队兵分两路:第一组,使用简易木筏涉水靠近遗体打捞。第二组,迅速赶到下游泄洪口上段,选择适当位置拦截打捞。
由于水流过快,第一组官兵乘坐的木筏始终赶不上遗体,无法实施打捞。此时,第二组官兵迅速赶到泄洪口,做好拦截打捞准备。
9时35分,当浮尸快速通过泄洪口栅栏时,黄旭光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遗体。打捞小组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将遗体转移上岸。随后经辨认,确定这名遇难者就是谢樵。
告别仪式战友洒泪敬礼
昨天中午,谢樵的战友利用午休时间,在龙头山镇云南边防总队抗震救灾指挥部为他举行了简短的遗体告别仪式。
“谢樵,回家了!谢樵,回家了!”救援队的女队员们拼命呼喊。
“可怜的孩子,在外漂了几天了,冷了,快醒来回家吧!”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抹着泪说。
沉睡的英雄没有被唤醒,继续在梦中沉沉地睡着。
向谢樵求助的刘远玉、刘家华父子流着泪跪在遗体前,按他们的习俗向英雄遗体上香、烧纸、祭献点心,切开大老远抱来的西瓜,整齐地放在担架前:“小伙子,我们会一辈子记得你的恩德,一辈子感谢你。快吃!吃饱了你才有力气回家。”
“敬礼!接我们的英雄谢樵回家!”院长陈本善哽咽着命令道。
一路上汽车在颠簸的道路上缓缓而行。
一百米、五十米,近了,更近了,载着英雄遗体的救援车缓缓驶入龙头山镇龙泉村冒沙井广场云南边防总队抗震救灾指挥部前,战友们随着运送谢樵遗体的车辆行注目礼,部分战士难忍悲痛,纷纷流下眼泪。
“敬礼,向英雄致敬,送英雄回家。”满脸悲痛的官兵举起右手,目送谢樵回家。
母亲得知噩耗无法站立
谢樵,福建宁德人,24岁,入伍六年,是边防总队医院中医科的卫生员。出生于农村家庭的他,从小就对绿色警营怀有一腔热血,2008年12月,谢樵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
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遭受6.5级地震打击。震后第二日,灾难无情地击碎了福建宁德霍童镇东岭村谢樵一家人的心。
4日13时,龙头山镇光明村。在营救受灾群众时,谢樵喊完一句“我先来!”,就跳进堰塞湖中。不幸的是,他被山上滚落的石头击中,落入激流中。
隔天下午,谢樵的舅舅钟帮顺在网上看到了外甥的照片和有关报道。“报道里的那三张照片我看了又看,虽然看一眼就能确定,但就是不愿承认是我家谢樵。”可是,他不敢也不知如何向姐姐和姐夫开口。
6日一早,谢樵的堂兄和表姐夫就瞒着谢樵父母,飞往灾区。6日下午,村民的安慰电话打到了谢父谢细送的手机上,夫妻两人这才得知儿子在救援中失踪。噩耗传来,谢母钟孙秀眼前一黑,身子就直直地倒了下去。现在,经受不住打击的谢樵父母,已经被送到宁德市人民医院,靠输液维持。
自从儿子3日傍晚给钟孙秀打电话,说手机马上要关机,准备上飞机去灾区救援后,钟孙秀就一口饭也没吃。已是半夜,还在医院照顾姐姐、姐夫的钟帮顺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么长时间,他们还是接受不了也缓不过来。姐姐不是哭到昏睡,就是吵着要去云南找儿子,可是腿脚都软了,动不了的。”
“如果孩子没了,我也就没有希望了。”今年57岁的谢细送抹着眼泪,见到有人经过就要说上一遍。
热爱中医的“识草专家”
在家乡宁德,翘首期盼谢樵归来的不只他的家人,还有他曾经的老师和同学。“看到学生在微信上转发消息,我才知道这个消息。”得知自己的学生在云南鲁甸救援中失踪,曾任谢樵初中班主任的林健东久久难以释怀。“谢樵当时比较腼腆,不爱说话,跟大家相处得很好。他总是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
救灾中战友拍摄的一张照片,成为谢樵活跃在人世最后的身影。照片中,他身穿警服,虽然神情疲惫,但目光坚定。
“这孩子打小就崇拜军人和英雄,有时看这种书着迷了,连饭都顾不上吃……”远在福建宁德的姐姐谢良琴得知弟弟遇险以后悲痛不已。
谢樵出生在宁德一个农村家庭,分明的轮廓,深邃的双眼,高高的鼻梁,给人清秀而英俊的印象。他一直都是家人的骄傲。父母不怕辛苦,做过保安和清洁工,一心就为了培养孩子成才。2008年12月,谢樵成为一名光荣的边防武警战士。
“他是棵好苗子,军事训练特别能吃苦,流血流汗不流泪。三个多月新训,他的军事动作成为新兵的样板。”谢樵的新兵连指导员杨义军说。
2010年9月,谢樵被分配到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中医是云南边防总队医院特色,院长陈本善医术精湛,成了谢樵的“偶像”。正在救灾的陈本善回忆说:“小谢热爱中医,勤奋好学,喜欢钻研。”
学好中医,当从熟悉中草药开始。谢樵被安排到中医科,从事配药和采药工作。通过两年多的悉心钻研,谢樵日积月累,俨然成了“识草专家”。虽然只是一名卫生员,但他对中草药的了解,不逊于许多科班出身的中医。
自采药材可以降低病人看病费用,医院经常为患者提供免费的自采药材。谢樵经常和战友上山采药,为解决医院中草药紧缺作出了贡献。『“鲁甸失踪就在战士遗体被发现&战友洒泪敬礼(图)”一文欢迎您的阅读!更多相关文章请浏览大家园/大学生家园网栏目』  
责任编辑:大家园
[][][][][][][][][][][][][][][][][][]
&&精彩推荐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阅读对越自卫反击战遗体遗失战场 战友辗转各地苦寻
来源:凤凰网历史日 10:50
  送花的这个人叫谢楠,曾经是一位参加过中越自卫反击作战的女兵,尽管当年谢楠在战场上只有四个月的经历,但是她说,在十几年之后,人到中年的时候她突然一下子顿悟了,原来这四个月,足以改变她的一生。  解说:2003年年初,在北京中关村打拼了多年,整日忙碌的谢楠,到了晚上总会做一个相同的梦。  谢楠:就老做梦,就梦见赵勇,知道是他,看见一个人影,迷迷糊糊的就看到一个人影,身上湿的,脑袋上很多血,头很模糊的看不清,然后他还上来拍我一下,然后他就说,他们都叫我兰姐,说兰姐,我太饿了,我太冷了,我一下惊醒了,一看,第一眼看见没人,但是我觉得就是很清楚的这样,而且这个梦是反复很多次,当时我就觉得特难受,我就说那么多年了。  陈晓楠:十几年以后。  谢楠:十九年了,我说他在那边怎么样。  解说:梦境中一次又一次出现的赵勇,把谢楠一次次从喧嚣的都市带回到曾经的那一场战争,仿佛听从一种来自远方的呼唤,日,谢楠登上了南飞的班机,十九年后,她再一次来到了地处西南边境上的麻栗坡烈士陵园。  谢楠:麻栗坡是伸手不见五指了,特别是一月份,我就用那个打火机,一个一个去找。  陈晓楠:就你一个人啊。  谢楠:就我一个人,麻栗坡是957个烈士啊,而且这些烈士,所有的陵园里面,他很难有一具全尸的,我在那种环境里面,我是一个非常胆子小的,就那么一个胆小的一个人,我面对957个烈士,我好像真的不怕,我不知道为什么。
相关新闻精彩专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情战场 战友欲 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