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游戏开发有吗?

FB出价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技术生产商Oculus
BI中文站 3月26日报道今天宣布,已经就收购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厂商Oculus VR达成了最终协议。收购交易总额约为20亿美元,这其中包括4亿美元的现金,以及2.31亿股Facebook普通股票(根据日之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69.35美元计算,这些股票价值16亿美元)。这份协议还包含盈利能力支付计划(earn-out)条款,实现特定的目标可以获得现金和股票。Oculus VR尚未生产消费产品,但其面向游戏开发人员推出的头戴设备Oculus Rift已经完全改变了很多视频游戏的感觉。这款设备几乎难以形容,它使得你感觉自己真的沉浸在一种虚拟的环境当中。这是你需要真正理解的一种设备,它一定会令你大开眼界。问题在于:Facebook为什么要收购这样一家视频游戏硬件公司?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发布的声明称,该公司计划将Oculus拓展到游戏以外的业务。声明称:“游戏之后,我们将把Oculus打造成提供其他多种体验的一个平台。想象一下,坐在场边的座位上享受观看比赛,坐在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和学生的教室里学习,或者与医生面对面咨询,这只需要在你家里安装这样一台设备。”扎克伯格在交易宣布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坚信虚拟现实将成为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之后,计算平台的又一大事件。扎克伯格说:“历史经验说明,未来会有更多平台出现。”他表示主要计算平台的控制者将定义整个科技行业。“今天的收购是对未来计算的长期投资。”扎克伯格说。Oculus通过众筹平台Kickstarter起步,2012年在这个平台筹集了240万美元,之后获得了其他风投公司的支持。最近,Kickstarter融资75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在内,该风投公司合伙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同时也是Facebook董事会成员。不过安德森周二通过Twitter表示,他回避了Facebook收购Oculus交易的谈判。另外,这并不是Facebook近期唯一一笔重磅交易。几周之前,Facebook斥资190亿美元收购了即时通信应用WhatsApp。以下是Facebook发布的新闻声明:Facebook今天宣布,已经就收购Oculus VR达成了最终协议,这是一家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领先公司。收购交易总额约为20亿美元,这其中包括4亿美元的现金,以及2.31亿股Facebook普通股票(根据日之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69.35美元计算,这些股票价值16亿美元)。这份协议还包含盈利能力支付计划(earn-out)条款,实现特定的目标可以获得现金和股票。Oculus是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领先公司,已经引起了开发人员的广泛兴趣,该公司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Oculus Rift开发包已经获得了超过7.5万份预订。尽管游戏以外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多个行业已经开始进行实验,Facebook也计划将Oculus在游戏领域的现有优势带到全新垂直领域,包括通信、媒体和娱乐、教育等。由于这些应用的前景广阔,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下一个社交和通信平台的重要候选对象。“今天的平台是移动,现在我们要为明天的平台做好准备。”Facebook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说,“Oculus有机会创造有史以来最社交的平台,并改变我们工作、游戏和通信的方式。”“我们很兴趣能够与马克及Facebook团队合作,打造世界上最出色的虚拟现实平台,”Oculus联合创始人兼CEO布伦丹·爱瑞布(Brendan Iribe)表示,“我们坚信虚拟现实将以社交体验为基础,以全新的神奇方式连接人们。这是一个转折和创新的技术,可以让世界体验不可能,而且这只是开始。”Oculus总部将继续留在加州Irvine,并将继续开发Oculus Rift虚拟现实平台。交易预计会在2014年第二季度完成。(小贝 编译)【美国Business Insider作品(简称“作品”)的中文翻译权及中文版版权均归腾讯公司独家所有。未经腾讯公司授权许可,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不得对作品进行中文翻译或对作品中文版本实施转载、摘编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行为,违者腾讯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alonliu]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 虚拟现实游戏应该怎么玩?让动作捕捉行业的专家告诉你
虚拟现实游戏应该怎么玩?让动作捕捉行业的专家告诉你
虚拟现实游戏的可能性记者:之前在军队训练领域,也出现过数据手套这类的产品。
戴:传统的数据手套效果比较差。之前手套采用的光纤传感器容易和手发生错动。这块市场上还没有比较好的产品。
在游戏这个领域,动作捕捉也可以用来进行交互。直接把人的动作引入虚拟世界。我们认为这个潜力比较大。传统的手柄,Wii控制器,甚至是雷蛇的体感控制器等设备,就自然程度上讲,始终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我们觉得虚拟现实游戏会是比较重度的游戏,轻度的游戏不会采用虚拟现实的手段。既然是重度游戏,对于交互体验就有比较极端的要求。在这种极端要求下,动作捕捉技术是可以切入的。不过里面有很多障碍。
记者:你认为键鼠,手柄,体感,再到虚拟现实的交互,这会是一个线性的关系吗?
戴:不会,说线性关系的前提是用户群相同。事实上虚拟现实的用户会是一个漏斗形的,重度的用户才会选择虚拟现实,大多数的用户会被滤掉。所以说这是一个非线性的关系,重度的玩家会考虑接受这种比较新,比较重度的方式。
动作捕捉和游戏的结合,我们做过一些探讨。可以来看一看视频。
我看到是Rift里面第一人称的画面,结合动作捕捉可以实现识别一些手势,去触发一些效果。
虚拟场景有两种玩法。一种是作为旁观者去游览,或者用方向盘之类的设备进行简单控制交互。对于漏斗漏下来的重度用户,他们肯定是希望有更复杂的交互,做一个真正的参与者。比如人可以在场景里自由行动,可以直接用动作和内部的事物交互。更进一步的,还可以有人和人之间的交互。结合动作捕捉,我们也可以实现多人的虚拟世界交互。
Facebook收购Oculus VR表明行业看好虚拟现实在游戏,在社交领域能带来的体验。带上Oculus Rift,不仅仅可以看到虚拟世界,我们还可以上前去把箱子推开。一个简单推箱子的场景都可以让人很上瘾的玩上个把小时。这种有些难以置信的体验不太好描述。不管是Facebook花大钱收购,拿钱投票,还是我们自己的体验,综合起来,我们认为这是一条很宽阔的路子。
记者:索尼新公开的Project Morpheus,你有体验过吗?
戴:还没有。其实佳能,爱普生等日本企业做头戴显示器都很早,价格都很贵。Oculus Rift在追踪头部动作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不过它最出彩的还是实现了一个非常好的价格。
刚才我们讲的是动作捕捉和虚拟现实结合在一起,有想象空间的一些方面。那是不是游戏行业就要改变了?以后射击游戏不支持一下头戴显示器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卖了呢?是不是会有很多新游戏类型?会不会有新的动作捕捉外设,头戴显示器去支持PS,XBOX,PC?这里面还有很多障碍。
头戴显示器有自己的很多问题。为什么Oculus Rift现在还只是有SDK呢?他们在这方面很谨慎。最重要的问题是Motion Sickness。也就是晕。这个问题可以让整件事情黄掉。
人的前庭感受器可以感知自己身体的状态,人的视觉也可以看到外部环境的状况。当人看到的东西和身体感觉到的不一致时,人就很容易晕。比如戴着Oculus Rift时迅速一转头,身体可以马上告诉你转向哪个方向了,但是眼睛看到的画面可能会延迟那么几个毫秒。出于各个层面的原因,传输,渲染,传感器精度等层面造成的延迟,让看到的和身体感觉到的不一致,人就晕了,这和晕车是一个道理。要让多个传感器一起工作,实现很高的精度是很难的事情。
头戴显示器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就无法进入百姓家庭。很晕的话一般人用了就不会再去用。甚至还可能会有法律方面的风险。
Project Morpheus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还不清楚,需要实际体验了才知道。我认为这个是很难的,因为晕不仅仅是延迟的原因,误差也是问题。业界现在在全力解决延迟的问题,但是误差的问题,目前各种传感器和人的前庭感受器相比,都还是有差距的,会有误差存在。
佩戴的舒适感,显示屏起雾,瞳距的调整也是问题,这些都能够解决。关键还是晕的问题。
记者:那是不是硬件技术的进步一定可以解决晕的问题呢?
戴:如果不限定价格,我们可以采用超越人体感知能力的硬件,问题一定可以解决。但是这样价格就不会只是300美元。比如说,要卖到800美元,那就卖不掉了。我的感觉,这个问题到现在还不能完美的解决。但我们有理由去相信,随着传感器的进步,主芯片的进步,算法提升,明年,后年或者说是6个月后就能解决。所以说,这是一个硬瓶颈,但却是此时此刻的瓶颈。随着时间推移一定可以解决。
记者:可以在内容端做一些软性的补救吗?
戴:可以。比如限制你的视场。比如说《指环王》有一个场景,一队人爬雪山,用了一个大摇臂。镜头转下来大家都晕了,视场越大越容易晕。限制视场就不会那么晕。
一代的Oculus Rift,如果头部的姿态没变,看到的场景就不会变。只是身体位置发生变化,视场也应该发生变化。2代的Oculus Rift增加了追踪头部空间位置的摄像头,这个也会改善体验。这方面也是动作捕捉为什么可以给应用提供很大的帮助。除了头部的姿态,以及小范围内的头部位置,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全局的,大范围的精准位置。让你看的东西,能是你应该看到的东西。
以上是头戴显示器方面的障碍。下面我说说动作捕捉这方面的障碍。
这边最大的障碍不是精准度的,我们现在的精准度已经远超过了游戏的需求,可以拿来拍电影做动画,满足那些非常高的要求。做游戏交互,训练的交互,在实时性,精准度上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障碍还是成本。毕竟我们有很多传感器,我们目前设备的定价是不可能作为民用产品的。所以我们需要把这套系统简化,使用价格更低廉,精度更低的传感器去做,这样我们也能做到300美元,让重度的玩家也能买得起。
下面的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麻烦。再怎么简化,做全身也需要差不多十个点才能比较好的还原动作。这十个点穿上身需要多少时间呢?我穿我们产品17个点,需要4分17秒。这是一个很精确的数字。我是全世界对这套设备最熟悉的人,是超级熟练工。如果是10个点,假设时间是线性的,大概需要3分钟。对于游戏设备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什么样的时长是可以容忍的呢?10秒太苛刻,XBOX开机,电脑的时间。一整套下来,慢一点的系统,一分半钟,如果这套设备不能穿戴完毕,完成校准,用户就不会去使用它。在价格降下来之后,穿戴的优化,使用的优化都是要解决的问题。此外还有,就是穿戴好后舒不舒服。
穿成这样,身上装上17 个点,一个小马甲,人是不舒服的。当然简化之后我们可以不要背后,肩膀的点。只保留手臂的,让人可以坐着玩。假设解决了舒服的问题,我们现在玩4个小时,就要充一次电,要充十多个模块,很费力。如果我们要做游戏外设,我们希望充电会更简单。可能我们会退而求其次采用有线的。所以动作捕捉和头戴显示器结合,成为大众进行游戏的一种外设,还有很大的距离。不过这些都不是物理瓶颈。就是说努力最后都是可以解决的。
记者:那关于表情交互方面呢?
戴:表情交互对于游戏应用来说不是很重要。对于社交来说可能很重要。这方面,更常见的还是基于图像识别的,也有基于标记点的。对于交互来说,游戏也分不同种。比如近场游戏就不需要捕捉全身,对精细的操作就要求很高。
目前我们是在向游戏行业做一些这方面的宣传,希望将来能有实际应用的可能。在今年年内,我们会把简化的系统做出来,在一些展会上让大家实际体验一下。在制作的时候我们也会注意把系统的成本降下来,争取有一些拓展。
记者:好的。谢谢。
做完这次的采访,一方面我们对国产动作捕捉技术能走到世界前列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我们也了解到了目前虚拟现实和动作捕捉技术结合还存在种种困难,但是未来发展是看好的。市面上推出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设备,游戏开发者推出更多有针对性的内容,这些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不过,虚拟现实游戏这个前沿的领域,不会只是国际巨头们较劲的场所,中国企业也有机会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所以虚拟现实游戏对中国玩家来说,又有着一些不一样的意味。期待看见诺亦腾技术被消费品化的那一天。
关于诺亦腾的动作捕捉设备
诺亦腾的腾挪Perception动作捕捉系统有17个传感器节点,2个备用传感器节点,1个无线主控节点。单个传感器节点仅重12克,能实现三轴360度测量。数据输出速率达到了96fps,能够满足影视作品对动作捕捉的需求。目前已经有若干影视作品使用了诺亦腾的Perception动作捕捉系统。产品详情可见官网:
诺亦腾动作捕捉系统参数
诺亦腾动作捕捉系统简介
Noitom动作捕捉系统无线主控节点
Noitom动作捕捉系统传感器
Noitom动作捕捉系统上半身
Noitom动作捕捉系统当前位置: &
我们离全沉浸虚拟现实体验还有多远?
09:55:46 & & &
虚拟现实技术经过了近两年的发展,让不少人从接触它到喜爱它,仅仅用了不到看一个视频的时间。而像Virglass、暴风魔镜这样的国产虚拟现实品牌,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继Virglass发布了虚拟现实头盔&幻影&以来,得到许多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在&饱足&了3D电影大餐之后,游戏爱好者们对该公司即将发布的新品&&Virglass游戏狂人更是期待不已!以游戏为主打功能的Virglass游戏狂人系列头盔,也希望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惊喜体验。那么游戏狂人究竟能达到怎样的体验效果呢?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一下。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游戏狂人的配置似乎已经具备Oculus那样的国际标准。世界顶级的九轴传感器,1000HZ采样频率,可以360度全方位追踪头部动作,的分辨率,120 可视范围(Oculus的视场为100 左右),让使用者沉浸在虚拟现实体验当中。 另外,游戏狂人的低余晖技术,尽可能地消除运动模糊和抖动给人体带来的不适,使用头盔带来的眩晕感也进一步降低。
有了最顶级的配置,玩家们一定最关心的是游戏狂人的售价范围。虽然官方目前还没有给出具体的参考价格,但参考Oculus DK2350美元的官方售价在(折合RMB2200左右),小编估计Virglass游戏狂人的售价也差太远,当然这也仅仅是小编个人的猜测。
精彩高清图推荐:VR科技网,欢迎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点击右边图标新浪微博即可)
在虚拟现实产品爆炸性增长的2015年,微软也宣布了HoloLens增强现实头盔。该设备允许用户与全息图之间进行交互,公司承诺做出结合虚拟元素和增强现实两种特性的体验。从那时候起,HoloLens就变得很神秘,官方一直没有出现过它的消息。今天,微软透漏Windows将支持Holo...
日,美国规模最大电影之一的《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在北美上映。这是万众期待的一部大片,在几个月前该片的制作公司漫威影业(Marvel )就在社交网站,电影院等媒体大量宣传。三星和漫威影业打算合作制作基于Gear...
随着VR技术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发商加入到VR游戏开发这个行列中。
Tommy Palm,著名游戏开发工作室“King”的前成员,也就是糖果传奇的开发成员。
他率领着一众行业内的知名专业大神组建了一个新的团队,这个团队致力于VR技术的发展。单凭他们雄厚的游戏开发经验,足以...
关注科技资讯的各位可能知道,Project Morpheus并不是索尼第一次在头戴显示器上尝试。索尼的子公司索尼电子娱乐全球工作室(SCE)在之前就曾生产过头戴式私人电影院HMZ系列,该系列的最新款型号是HMZ-T3,售价大概在1000美元。然而,HMZ系列的产品似乎因生产停止...
今年一月份的时候微软透露了HoloLens增强现实头盔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项目,但之后却一直保持沉默。在微软开展的开发者大会上有望能看到该设备的消息。不过这都是未知之数。最近微软申请了一项专利,该专利也有可能作为HoloLens头盔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新特性。
根据PC World...
HoloLens,在今日的微软Build大会主题演讲上,微软再次展示了其超前的增强现实技术。
大会上,微软用视频为大家展示了一些HoloLens早期的原型还有工作原理。
视频中更重点介绍了最新版的HoloLens的结构和功能。
HoloLens自带一个“由内而外”的...
Jaunt是过去一年里在虚拟现实电影视频内容中处于领先的公司之一。在几个月前,Jaunt发布了一系列支持Oculus Rift、谷歌纸板等头盔的视频。这些视频包括从最开始的Paul McCartney先生、Jack White等艺术家的现场表演到现在与The North Fac...
回顾2015年3月游戏者开发大会(GDC),FellReal公司发布了一个独特的虚拟现实头盔配件 – 虚拟现实面具,这个新装置因其独特的功能引起众人的注意,它能够让佩戴头盔的使用者闻到虚拟现实的环境中气味。今天看到FellReal公司在Kickstarter众筹网站...
上个月看到洛杉矶的云图形工作室OTOY宣布推出免费的VR电影制作工具-OCTANEVR。软件旨在帮助内容创建者利用传统的相机或CG媒体制作优质的虚拟现实作品。同时,OTOY透漏将发布ORBX媒体播放器并应用到Gear VR虚拟现实眼镜上作为观看OctaneVR内容的一种途径。这...
Oculus VR的虚拟现实专家此刻面临着许多问题:很多头盔都备受期待,Oculus Rift头盔的消费者版本仍未透露。随着HTC 的Vive头盔准备在2015年的年底推出,Oculus VR的其它头盔和Gear VR的消费者版本将可能很快推出,许多人都想知道消费者版本的头盔最...十天内免登录
虚拟现实下的未来游戏
&&&&一句话看专题:未来游戏追求的体验,就是如何把虚幻和现实结合起来。
就在不久前,脸谱网“FaceBook”刚刚斥资20亿美元收购了Oculus VR,当下最具代表性的虚拟现实应用开发公司,让这几个月以来的虚拟现实热潮再度升温。而对游戏玩家来说,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的概念并不会陌生,不需要去阅读官方给出的严谨定义,大部分人也早就通过各类科幻作品感受到了VR技术的无限可能性,最简单易懂的说法就是:未来的游戏能让你身临其境,创造一个真实存在的虚幻世界。
和外星人、机器人、星际旅行等经典科幻元素相比,虚拟现实的概念无疑只能算是“后起之秀”,不过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互联网都尚未成型前,人们却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设想虚拟现实的可能性,在当时不少作品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类似“戴上头盔,接通电源,眼前就出现了栩栩如生的真实幻境”之类的描述,这正是现在大家追求的目标。
而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就是五感的全部开放,身体的所有反应都传达给游戏中的自己,也能即时反馈回来同样的信号,真正实现亲身代入,甚至区别不出是游戏还是现实,这方面电影版的《黑客帝国》三部曲已经成了大部分人的启蒙教材,直观理解了“脑后插管”的世界是怎样一个概念。
而这些年来从电影到游戏,抑或是动漫,都不乏类似技术的描写,以网络游戏为主题的作品更几乎一致的认定未来网游必然是以真实幻境为目标,不然就不够时髦,比如同样也影响了一大拨人的《刀剑神域》这种大众作品……而国内科幻小说《三体》里面引出故事的三体游戏更是直接反映了大家对这类游戏的朴素理解:玩家进入三体游戏之前,需要穿上由一个全视角显示头盔和一套感应服构成的“V装具”。通过记录视网膜特征,感应服可以使玩家从肉体上感觉到游戏中的击打、刀刺和火烧,能产生出酷热和严寒,甚至还能逼真地模拟出身体暴露在风雪中的感觉。
(虽然并非首创也非独家,但《黑客帝国》电影确实是把这个概念普及的一大功臣)
从想法上来说,理想中的虚拟现实技术本质上可以归结到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环境的塑造,一是用户体验的互动,而这都必须依赖于技术本身的进步,没法超越时代局限,早期人们只能通过光枪这类外设来努力丰富游戏玩法,体感技术成熟到一定阶段后就能实现更大范围的互动,现在的虚拟头盔则是主打视觉,通过密闭环境的屏幕来最大程度的还原玩家的代入感,或许下一步就是真正在身上接通几个电极来还原动作和触觉,每一步从尝试到实用,再到成熟普及,都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许多超越了时代的创意都这样半途夭折过,比如任天堂曾经的VR boy,就是在3D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勉强上马而失败的鲜明例子。
至少从目前来看,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确实在稳步进行,比起星际旅行、家用机器人、或是改造基因等貌似渺茫的其他科幻前景,许多人更相信在这一代的有生之年能够见识到虚拟现实游戏,就算做不到真假难辨的效果,应该最起码也能通过戴头盔,插电极,穿体感套装的方式来玩网游,相信对现在的大部分玩家来说,光是能够实时以完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在游戏世界的各种动作,就足够让他们欣喜若狂,流连忘返了。
这也是虚拟现实概念令人如此神往的一个重要原因,哪怕游戏内容本身没有任何变化,能够换个方式来体验就是截然不同的感受,一如许多早期的网游只是提供了类似社区的环境,就能让玩家沉迷,满足于最简单的社交互动。何况在现有的基础上,游戏开发者们也在不断寻找新技术的突破点,如何把游戏和现实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除了虚拟现实VR之外,另一类简称AR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也被视为可能性之一。
(大家对未来游戏方式最常见的想象图,头盔手套再配合神经传导装置)
2013年底,谷歌曾推出一款名为“Ingress”的游戏,号称是一款基于定位系统的现实感增强多人在线战略游戏——不用被这个听起来很吓人的描述吓到,通俗一点说,这款游戏的核心思想就是让你把日常生活当成游戏世界,方法就是利用谷歌地图,当玩家在现实中抵达游戏事先指定的地点后,可以选择入侵、攻击及防守等指令,最终目标就是占领足够多的地点控制该区域。
事实上早在掌机时代,任天堂就给出过类似的想法,但显然谷歌地图配合移动终端,让这个变得更有可行性,虽然目前这款游戏的普及程度并不高,还没有达到无数人满大街跑来跑去疯狂寻找据点的地步,但确实是一个好的想法,也能证明这同样是未来游戏的一个发展目标,如果说虚拟现实是在游戏中体验现实,而增强现实则是在现实中体验游戏。
对于增强现实的畅想,来自未来社会进一步信息化的发展可能性,也是我们能在各种科幻作品——当然也包括游戏——中看到的场景:无处不在的投影屏幕,无所不能的点击扫描,日常生活的任何物品都能通过网络传递信息,这简直就是天生为游戏而安排的设计。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哪个更能代表未来游戏的前景并没有定论,事实上这两者完全不冲突,更大可能是平行发展,互相结合并促进,从结论来说,它们的本质无非都是虚拟信息和现实资料的互动兼容,只要能够方便转换,玩家大可以随时在两者间进行切换,时而化身游戏角色在虚拟世界里冒险战斗,时而回到现实读取资料更新数据完成指定的要素,光是想一想就觉得这简直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而负面作用则或许会让玩家更容易沉迷于游戏世界,让现实和虚幻的界限更加难以区分。
(比起在游戏中模拟现实,在现实中玩游戏也是一种发展可能。)
大量科幻作品都喜欢把某些科技描述成为双刃剑,警戒其发展后和被利用后的危害性,虚拟现实技术最极端的情况,自然就是《黑客帝国》描述的世界,如果虚幻的世界能提供给你和现实中别无二致,甚至更理想更完美的体验,又有多少人会坚持寻找所谓的真实而选择离开这个虚幻的世界呢?甚至可能你压根意识不到你所谓的“现实”本身就是游戏模拟出来的虚幻。
对于这类几乎已经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命题,大量作品也是津津乐道,从不同角度描写刻画,营造悬疑气氛或塑造思想含义。当然或许我们暂且还不至于杞人忧天式的担心未来的虚拟现实技术能让大部分人逃避现实,把自己变成虚幻世界的居民,也犯不上每天陷入我思故我在的苦思,探讨自己是否真实存在而不是“人生Online”的一名玩家。要知道在某些更疯狂的设想里,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除了“硬模拟”这种你仍保留对身体的控制,但主观感受被直接操控的情况下,如果你想摆脱肉体束缚,那么还有把自己完全信息化的“软模拟”,将自己的信息数据,意识人格全部上传到超级计算机中,然后由程序生成彻底的“电子人”。
比较现实层面的意义,就是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虽然貌似美好,但并非所有人都能立刻接受并适应,从用户角度来说,有些人喜欢深入的沉浸体验,完全把自己置身于第一视角下的世界,甚至可以接受神经感官的完全传递,真正扮演一名游戏角色。有些人就只愿意用旁观者角度体会一下更真实的图像效果,并不见得喜欢全部亲身而为的体感模式。
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而出现,也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而解决,如此循环,可以预见的是不管虚拟现实技术本身存在怎样的风险,会引发社会怎样的变革,它本身的脚步都不可能停止,广义上,它的应用当然不局限于游戏,可以在各个领域都引发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们有很大理由相信最先突破并得到应用的还是会在游戏领域,因为人类自身的天性就喜欢娱乐,也因为在虚拟世界的一举一动本身就是游戏的一项组成部分。
Oculus VR的创始人,年仅21岁的技术人员佩尔玛·拉契(Palmer Luckey)在被收购后所发表的一段宣言或许就是许多人所抱有信心的未来:“对于游戏产业来说,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以Oculus为代表的原本不可预见的虚拟现实,它的未来现在如水晶一般清晰浮现---虚拟现实的时代来了,它将永远的改变我们游戏的方式。”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提及虚拟现实与游戏的结合,大家可能会想到诸多科幻作品才有的场景,其实从很早之前,游戏就开始了对类似概念的尝试,从操作方式到显示设备等各方面,有成功,也有失败。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NKVPF7M59P5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NKVPF7M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任天堂的Zapper光枪或许应该算是史上最成功的游戏外设,仅仅一个简单的想法就能让玩家感受到操作方式的变化能让游戏看起来更加真实。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NKVPFQ259P5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NKVPFQ2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FC时代的Power Glove(能量手套),把手柄戴在手上来模拟体感动作的想法或许很有创意,但用起来麻烦且不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最终成为笑柄。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NKVPGJ759P5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NKVPGJ7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89年号称第一款能通过红外线检测玩家动作的外设U-Force,实际是玩家必须疯了一样在它面前动个不停才能引发反应,结果自然也是根本卖不出去,更没人肯开发游戏。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NKVPI9M59P5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NKVPI9M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从造型和概念上都很超前的Virtual Boy,它的失败只能说是生错了时代,技术上无法实现哪怕一成的预想3D效果。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NKVPJ8C59P5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NKVPJ8C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世嘉为MD开发的一款体感周边Activator,指望通过触发每一边的感应来对应游戏中的动作,结果还是时灵时不灵缺乏应用价值。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NKVPK.jpg
http://img3./photo/-18/t_9NKVPK.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曾经风靡一时的跳舞毯,对许多玩家来说也是在Wii出来之前,第一款能让你不是坐着躺着而是站起来玩的游戏周边。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NKVPM1F59P5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NKVPM1F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世嘉为DC准备的一款麦克风Seaman Microphone,唯一的用途就是和那款著名的人面鱼游戏里聊天。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NKVPN2C59P5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NKVPN2C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任天堂为N64准备的Voice Recognition Unit也没好到哪去,指望它来语音操作游戏同样事倍功半。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NKVPNSD59P5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NKVPNSD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2003年索尼为PS2推出了EyeToy,打算用这个来全面进行自己的体感计划,只是结果并不理想。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NKVPOSJ59P5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NKVPOSJ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PS3时代后续的PS Eye和PS move这套组合同样没有取得预想中的出色效果。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NKVPPRJ59P5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NKVPPRJ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而Wii则抓住这个机会,用体感手柄实现了逆袭,再次证明了在技术不会有天壤之别的前提下,能够适应需求,表现最配套的游戏作品才是最容易取得成功的。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NKVPRQS59P5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NKVPRQS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Xbox360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Kinect,其精密程度和准确性确实胜过同类产品一大截,也让更多玩家乐于接受。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NKVPSQ659P5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NKVPSQ6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而作为第一款有着触摸屏的掌机,NDS更是成功吸引到了大量玩家成为史上最成功的游戏机之一。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NKVPTRB59P5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NKVPTRB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除了输入方式的虚拟现实外,显示设备的提升也日新月异,微软曾提出过名为Illumiroom的全新投影技术,让整个房间都成为屏幕。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NKVPUMR59P5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NKVPUMR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而最近几年里最接近预期,实现虚拟现实效果的还是头戴显示器类,比如索尼已经推出的HMZ-T3W及系列产品。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NKVPV.jpg
http://img3./photo/-18/t_9NKVPV.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而专门为游戏设计的Oculus Rift则是目前最火热的同类产品,通过两个不同画面实现高度拟真的3D效果,更已经有众多游戏软件支持。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NKVPVPU59P5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NKVPVPU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更是一公布就造成话题,认为会对整个世界都带来影响。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NKVQ0ID59P5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NKVQ0ID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Leap motion则是一款面向电脑的感应控制器,可以检测玩家的手部动作实现全程手势操作。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NKVQ20V59P5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NKVQ20V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Razor Hydra是另一款3D手柄,目前也已经支持多款游戏。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NKVQ2NE59P5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NKVQ2NE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还没有正式发售的Myo腕带则更进一步,通过手臂上的腕环来检测生物电,实现操作控制。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NKVQ4I059P5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NKVQ4I059P50031.jpg
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最后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早在1984年,雅达利为自己游戏机推出过的Atari Mindlink,号称可以用思想操作游戏,这才是真正的超越了时代的概念,只是……它当然压根从未上市推出过……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NKVQ.jpg
http://img4./photo/-18/t_9NKVQ.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编辑:山之边真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拟现实网络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