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晓风张士卿在哪坐诊诊

原晓风教授医案——小儿过敏性紫癜
来源:吾爱吾生网
| 编辑:养生居士 | 查看: 次
病案1,陈某,男,7岁。就诊。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20 d,伴关节肿痛、腹痛4 d为主诉。伴呕吐,大便为黑褐色便,2日1次。于诊前10 d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查体:双下肢皮肤散在皮肤瘀点瘀斑,颜色鲜红,对称分布。腹部平软,脐周有压痛。双下肢踝关节肿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血小板及凝血常规正常,便常规潜血阳性,镜下红细胞20~30个/高倍镜下。根据病情辨证属中焦证,为紫癜极期,治以解毒除湿通络,选用除湿通络汤加减。方药:黄芩、鸡血藤、榔片、木香、藿香、益母草、海桐皮、苍术、乌药、地榆炭各15 g,白芍、丹参各10 g,水煎2次,取汁300 mL,每日2次保留灌肠,每次加云南白药1 g,加强止血作用。灌肠治疗4 d,患儿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缓解。第5天起除云南白药外口服上述中药汤剂。共治疗1个月,病情痊愈,随访1年皮肤紫癜未反复,尿常规正常。
  病案2,赵某,男,12岁。入院。患儿反复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2个月,尿血10 d为主诉,伴乏力,手足心热。发病初期曾有腹痛,在外院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及对症治疗10 d,后改为强的松片口服,现强的松片已减为5 mg,每日2次口服。查体:双下肢皮肤散在少量皮肤瘀点瘀斑,色暗淡,分布对称,舌红少苔,脉细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血小板及凝血常规正常,尿常规潜血(+++),镜下红细胞1 225/&L,尿蛋白(++)。辨证属下焦证,为紫癜恢复期,治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为主,益肾化瘀汤加减。方药:黄芪、丹参、鸡血藤、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熟地、萆薢、黄柏、菟丝子、杜仲各15 g,防风10 g,土茯苓20 g。水煎2次,取汁200 mL,2日1剂,日3次口服。服药3剂后患儿皮肤无新出紫癜,手足心热及乏力症状明显改善,1周内将强的松片减量至停止口服。续服中药汤剂加减治疗,共治疗2个月,患儿皮肤无新出紫癜,无肉眼及镜下血尿、蛋白尿,尿常规恢复正常,病情痊愈。
  3 讨论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重点及难点在于合并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及肾脏改变。病案1患儿属中焦证,为紫癜极期,因皮肤紫癜伴有呕吐、腹痛、便血、关节肿痛等症状,故患儿临床表现痛苦,不能进食及口服中药汤剂,脾为后天之本,脾失健运,精微之物无法摄入,使病情恢复慢,此时采用云南白药加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迅速止消化道出血,达到缓急止痛功效;中焦脾胃症状缓解之后可使患儿能进食及口服中药汤剂,使病情速愈。病案2患儿为属下焦证,为紫癜恢复期,合并紫癜性肾炎。肾为先天之本,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肾常虚,瘀热不去,耗气伤阴,久必及肾,导致肾络损伤,故反复出现尿蛋白及尿血。因该患儿在发病初期应用大剂量激素,导致营血暗耗,日久渐成火旺诸症。故在治疗上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为治则,加女贞子、旱莲草、枸杞滋补肝肾;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在疾病的不同时期临床辨证用药可减少应用激素的副反应,并且帮助患儿在最短时间内停用激素。原晓风教授以三焦辨证为理论基础,采用三期分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在临床取得良好的疗效,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关注中医养生点击吾爱吾生网
吾爱吾生网()友情提醒:掌握正确养生保健知识才能有助于您的健康!吾爱吾生网内养生内容丰富多彩:分享药膳养生、保健养生、运动养生、情志养生、起居养生、按摩养生、气功养生等养生内容有利你我他。
更多关于“”的热门文章
(14-02-07)
(14-03-06)
(14-02-07)
(15-01-10)
(14-02-08)
简介:养生,是每一个女人的天性!吾爱吾生-中医养生-养生保健-疾病防治-吾爱吾生网,让您更健康、更美丽!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儿科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是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痛、...
  作者: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314500) 沈之增 笔者以徐长卿为主药,参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
热门排行榜
热门'卫生资讯'文章
'中医养生'热贴排行
吾爱吾生网提供养生保健常识、中医养生、康复保健、医疗保健、女性、儿童养生保健、生活保健、健康小常识等相关医疗知识亚马逊意外错误报歉,由于程序执行时,遇到意外错误,您刚刚操作没有执行成功,请稍后重试。或将此错误报告给我们的客服中心:推荐您,确认您的操作无误后,再继续其他操作。您可以通过亚马逊,获得更多的帮助。原晓风教授——过敏性紫癜
来源:吾爱吾生网
| 编辑:养生老人 | 查看: 次
&&&&&& 原晓风教授根据温病学思想及疾病发展规律以三焦辨证为理论基础,采用三期分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是治疗的难点及重点,故从发病初期应用活血化瘀、益气养阴药物,可早期干预以防肾损害的发生。对于腹型紫癜的患儿,运用中药灌肠疗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达到缓急止痛功效。
&&&&&& :陈某,男,7岁。就诊。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20 d,伴关节肿痛、腹痛4 d为主诉。伴呕吐,大便为黑褐色便,2日1次。于诊前10 d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查体:双下肢皮肤散在皮肤瘀点瘀斑,颜色鲜红,对称分布。腹部平软,脐周有压痛。双下肢踝关节肿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血小板及凝血常规正常,便常规潜血阳性,镜下红细胞20~30个/高倍镜下。根据病情辨证属中焦证,为紫癜极期,治以解毒除湿通络,选用除湿通络汤加减。方药:黄芩、鸡血藤、榔片、木香、藿香、益母草、海桐皮、苍术、乌药、地榆炭各15 g,白芍、丹参各10 g,水煎2次,取汁300 mL,每日2次保留灌肠,每次加云南白药1 g,加强止血作用。灌肠治疗4 d,患儿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缓解。第5天起除云南白药外口服上述中药汤剂。共治疗1个月,病情痊愈,随访1年皮肤紫癜未反复,尿常规正常。
关注中医养生点击吾爱吾生网
吾爱吾生网()友情提醒:掌握正确养生保健知识才能有助于您的健康!吾爱吾生网内养生内容丰富多彩:分享药膳养生、保健养生、运动养生、情志养生、起居养生、按摩养生、气功养生等养生内容有利你我他。
更多关于“”的热门文章
(14-02-07)
(14-03-06)
(14-02-07)
(15-01-10)
(14-02-08)
简介:养生,是每一个女人的天性!吾爱吾生-中医养生-养生保健-疾病防治-吾爱吾生网,让您更健康、更美丽!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儿科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是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痛、...
  作者: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314500) 沈之增 笔者以徐长卿为主药,参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
热门排行榜
热门'卫生资讯'文章
'中医养生'热贴排行
吾爱吾生网提供养生保健常识、中医养生、康复保健、医疗保健、女性、儿童养生保健、生活保健、健康小常识等相关医疗知识&&&&&&&&&&&&&&
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原晓风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经验拾萃
日 14:46:00 Thursday&&
作者:于世姝, 张慧, 张淑波, 原晓风&&&&作者单位:130021 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原晓风教授认为,临床上小儿慢性咳嗽多以肺胃积热、肺脾肾虚、咳嗽变异性哮喘3种证型为主,治以消食导滞,清肺和胃;补肺健脾,纳气止咳;解痉止咳化痰等方法。运用自拟苏芩顽咳汤加减(药物组成为苏子、黄芩、天冬、前胡、白前、枇杷叶等)治疗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咳嗽; 呼吸系统疾病; 原晓风; 名医经验; 儿童
  咳嗽是小儿常见肺系病症之一。《幼幼集成&咳嗽证治》云:&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二者常常并存。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种,外感咳嗽多属实证,内伤咳嗽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而中医慢性咳嗽多属于&久咳&&五脏咳&&内伤咳嗽&。由于小儿肺脏娇嫩,加之小儿肤薄神怯,卫外不固,易为外邪所侵,若外感咳嗽迁延日久,损伤肺气则病久难愈发为久咳。万全在《育婴家秘》中云:&娇肺遭伤不易愈&。张三锡言:&百病为咳嗽难医&。故临床上不可不重视。本文所论述的慢性咳嗽包括现代医学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1 原晓风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学术思想
  1.1 以肺胃积热论治
  因小儿体属稚阴稚阳,肺脾常有不足,肌肤娇嫩而卫外不固,易感六淫邪气,内伤饮食。如外感六淫邪气,且小儿阳气过盛而易化实热,阴津不足易化虚热,因肺常不足则热邪易克肺脏,引发肺热咳嗽。因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能自调,容易引起食积,积食化热,且脾为肺之母,故易形成肺胃积热,木火刑金,皆令肺气壅遏,痰浊内生,肺气上逆而发喘嗽[1]。临床表现为咳嗽时作,痰声不著,食纳较差,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数等症状。治宜消食导滞,清肺和胃,选用苏芩顽咳汤,佐以莱菔子、陈皮、清半夏、枳实、连翘、桑白皮、焦三仙等药物。
  1.2 以肺脾肾虚论治
  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病位主要在肺脏,常与脾肾两脏关系密切。脾为肺之母,小儿脾胃薄弱,易为乳食、生冷、积热所伤,致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而酿成痰浊,上贮于肺,阻遏气道,使肺之清气不得宣畅而发为咳嗽。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冯楚瞻《锦囊秘录》有&痰之标在脾,痰之本在肾&之说法。肾者主水,肺为水之上源,肾生人身津液,痰可由脾湿凝聚而成,也可由肾之津液所化生,若肾阴虚衰,一则不能暖土,致脾湿聚而生痰,二则不能制水,致水寒上犯而为饮。肾主纳气,肺主呼气,气出于肺而根于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为水火之脏。咳嗽之所以迁延日久不愈,必因其正气内虚所致。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气虚者多表现为咳声低弱无力,咯痰清稀色白,畏风自汗,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肺固表,止咳化痰,选用苏芩顽咳汤,佐以黄芪、白术、防风、麻黄、苦杏仁、款冬花、紫菀等药物。脾气虚者多表现为咳嗽痰多,痰白而稠,胸脘作闷,神疲乏力,舌苔白而厚腻,脉濡滑。治宜健脾化痰,理气止咳,选用苏芩顽咳汤,佐以党参、白术、茯苓、苍术、陈皮、半夏、厚朴、百部等药物。肺阴虚者多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时有低热,舌红而干,脉细数。治宜滋阴润肺,清燥止咳,选用苏芩顽咳汤,佐以沙参、麦冬、生地、紫菀、款冬花、百合、天花粉、川贝母、杏仁等药物。肾气虚者多表现为畏寒肢冷,精神疲乏,面色苍白,喉中有痰,动则气短,自汗,食少,遗尿或夜尿增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补肾纳气,止咳化痰,选用苏芩顽咳汤,佐以熟地、山药、茯苓、泽泻、补骨脂、紫菀、款冬花等药物。
  1.3 以哮论治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部分患儿有家族史及个人过敏史。常伴有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或皮肤瘙痒等,发作以春秋季多见。咳嗽特点:(1)单声呛咳,咳声不均,声低无力。(2)咽痒或咽部不适,似有物粘牢但无痰咯出。(3)平时性情急躁,睡眠不安,大便干结,颈以上汗多。(4)舌象多表现有花剥苔,咽后壁滤泡较大而充血。肺部听诊呼吸音粗,部分可闻及少许干、湿性啰音。血常规正常,X线胸透或胸片示心、肺未见异常。(5)咳嗽时间长,使用抗生素无效。该病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哮喘[2]。小儿过敏性咳嗽中医古籍及儿科教材中无明确记载,但经多年临床观察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的结果分析,本病虽属中医&咳嗽&范畴;但其病机却与&哮喘&相似[3],该病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哮喘。中医以哮论治,治宜解痉止咳化痰,治疗上可选用苏芩顽咳汤,佐以地龙、僵蚕、羌活、射干、川贝、白鲜皮、桃仁、杏仁、防风等药物。
  2 典型病例
  刘某,男,5岁,初诊。1个月前因患感冒,继发咳嗽,在某医院间断静脉滴注抗生素数日后,症状未见好转,反而加剧。今日遂来本院就诊。症见咳嗽气急,频咳不断,少痰,平时能食,食纳较差,手足心热,精神不振,大便干结,2日1次,小便亦少,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中医诊断:慢性咳嗽,辨证:肺胃积热,治以消食导滞,清肺和胃。方药为:苏子、黄芩、天冬、前胡、白前、枇杷叶、莱菔子、枳实、陈皮、冬花、连翘各10 g,杏仁、清半夏各5 g。5剂,水煎服,每日1剂。复诊。咳嗽锐减,无痰,饮食渐旺,手足心仍热,精神活泼,大便通畅,小便淡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再拟苏子、黄芩、天冬、前胡、白前、枇杷叶、沙参、玉竹、枳壳、芦根、山楂、炒麦芽各10 g,杏仁5 g。5剂后临床治愈。
  3 讨论
  《内经&咳论》中有脾胃致咳之说:&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说明咳嗽于脾胃关系密切。脾与胃相表里,脾为肺之母,生理上相互滋生,病理上相互影响。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能自调。若饮食不节,食积内伤,致脾胃失和,上犯于肺,阻遏气道,使肺之清气不得宣降而致咳嗽。所以在治疗久咳时勿忘顾及脾胃之因,原晓风教授在治疗此型咳嗽时佐以消食导滞之品,每获显效。治疗中还应注意:(1)肺脏与大肠为表里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的通畅也有利于肺气的肃降。在咳嗽的辨证治疗中,临床上有时一味使用清肺止咳化痰的药物,往往收效不佳。这时需配伍通腑泻下药,常可收效明显。其通腑之法,不但可以泄肺止咳,还可涤痰,故适用于痰多兼有热象者,使壅盛之痰饮得以消除。(2)咳嗽不论新旧,未有不涉及痰者。痰液壅塞气道,需要通过咳嗽才能排出体外,故不可见咳止咳,不可过早使用镇咳止嗽之药。咳嗽属保护性反射,镇咳药会抑制这种行为而不能及时把集贮的痰液排除,咳嗽虽暂时缓解,但最终因痰未化而咳嗽反复发作。故凡属痰滞而引起的咳嗽,当以化痰为先[4]。(3)&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选用轻宣上浮之品以开达之,不易留有邪气,不能过早大量应用敛肺收涩之品,以免闭门留寇。若外邪未除,也不可过用养阴润肺之品,以免病邪恋于肺脏,则咳嗽缠绵难愈。若风寒之邪束肺,肺气上逆而咳,不易频用温热之品,不但效果不显,反而会加重对肺气的遏制,使痰饮难出;咳嗽加重,需配合寒凉宣肺之品。若风热之邪束肺,热象明显者,也不可频用寒凉之品,需配合辛散宣肺之品。若外感日久,耗气伤津,燥咳无痰,甚则燥伤血络,痰中带血,咽喉干痛,舌质光红少津。或因时令当燥令,外受阳明燥气,发为秋燥,则需投以滋阴润燥之品,如沙参、麦冬等药。若属温燥外感,喉痒干咳者,临床多用桑杏汤。燥伤肺胃阴津,咽干口燥者,多用沙参麦冬汤。若呛咳气急,咽喉干痛,声嘶神疲,甚至咳血者,临床多用百合固金汤以养肺肾之阴。若久咳及肾,气不归元,可加入收敛肺气之品。虽治疗咳嗽,每忌敛涩之品,恐其收敛邪气,但用之合度,每获显效。《医门法律&咳嗽门》云:&凡邪盛咳频,断不可用劫涩药;咳久邪衰,其势不锐,方可涩之。&所谓&邪盛&,是指表证未罢,痰浊未清;所谓&邪衰,其势不锐&,是指外无寒热表邪,内无痰浊留恋,而咳嗽仍剧。此时若加入收敛之品,可敛肺补肾,益气生津止咳。
【参考文献】
&   [1] 陈继寅,刘昌燕,高静.京城小儿王刘弼臣临证实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 李文平.小儿过敏性咳嗽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107108.
  [3] 孙丽平.王烈教授防治小儿哮喘病的创新性理论体系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6162.
  [4] 董庆.“咳嗽”中医病机的新认识与中医治疗[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488489.
  (本文编辑:黄伟)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论文写作技巧中医儿科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原晓风 - 概况展示 - 课程中心 -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 Curriculum Center
中医儿科学原晓风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 年校级精品课程
8ef7a6d9-12a3--3ae136a7d8d2
8ef7a6d9-12a3--3ae136a7d8d2
南昆士兰大学
名古屋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塔夫茨大学
名古屋大学
名古屋大学
课程简介  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从1963年建立儿科教研室,由王烈教授负责儿科教研室的工作,开始招收儿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研室一直严格遵守本科教育的相关规定,重视本科教育的质量管理,在招生、课程教学、临床轮转、考核、论文及论文答辩等各方面严格把关,这已成为培养儿科人才的重要途径。46年来我教研室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中医儿科人才,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和省内医药战线,大都成为医药卫生事业的骨干。
  中医儿科学是长春中医药大学的重点课程之一,现任课程负责人是原晓风教授。目前承担的教学任务包括: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中医本科、中西医结合本科、专科等不同层次,不同系部各专业儿科学教学任务。年理论授课800多学时,圆满的完成了学院下达的理论教学、临床实习、见习、实训和毕业生考核等任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证,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建设有助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毕业生竞争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学科内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5名、助教4名,为培养儿科专业人才提供了师资力量,已培养各层次儿科专业人才千余名,同时还培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科专业进修医师百余名。在过去的五年中,完成或在研各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与编写著作5部,教师在开展科研活动中了解和掌握了本专业的新成就和新进展,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促进本学科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2008年我教研室"中医儿科学"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
  中医儿科学是中医学教育中主干学科之一,是中医学领域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必修课程。我院作为培养高层次医务人才的高等医学院校,所设立的医学各专业的各层次学生都必须学习《中医儿科学》课程,学生覆盖面广泛,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课程的实力和优势、水平和地位,主要取决于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我们本着开拓进取、团结奋进、力争发展的精神,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多次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其它兄弟院校进行考察学习,同时开展学术交流。有计划安排中青年教师出去进修,鼓励攻读在职博士学位(已有1人博士毕业,1人博士在读)。这些做法对于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及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挑选了5名优秀毕业生及引进2名资深教师,充实了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了老教授传帮带作用及中青年教师的承上启下作用,几年来儿科逐渐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教学上利用有限的资金,购置了挂图、儿科教学VCD片等教学设备,使教学更直观生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狠抓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随时组织教学观摩,教研室试讲等方法,使一批中青年教师日渐成熟。本学科组织制定了保障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规定了各级人员的教学职责,组织监督各类教学任务的执行,并不定期组织教学检查,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课程组每位教师学习使用计算机,基本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大多数教师已成功地选编了多种教学软件,并已运用到教学之中,采用多媒体、幻灯、投影、录像等现代教育技术。形象生动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学效果良好。为适应知识更新的加快和我院的自身特点,进一步强化教学队伍建设,鼓励中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使博士研究生数量发生了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转变,进一步改善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46年来,儿科教研室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学院人才培养的指导原则,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事业要发展,时代在前进。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老教授传帮带作用;发挥中年骨干教师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落实和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规划。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梯队建设合理的教师队伍。我们坚信:在学院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团结一致,振奋精神,艰苦努力,踏实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计划,就一定能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建设成了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教研室,使中医儿科学课程成为省精品课程。您尚未登陆,请您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请先注册。确认要删除吗?确认要删除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熊继柏在哪坐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