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定区2015年双联工作要点规划

|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版权均属中新社甘肃分社和甘肃新闻网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中山路275号桥门大厦6层
邮编:730030 电话: 传真: 邮箱:【市州观察】定西:双联带来惠民福祉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甘肃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每日甘肃网专题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定西市领导坚持深入基层,排忧解难,指导工作。本报记者王雨双联干部为定西农村贫困户送去物资。本报记者王雨双联单位为安定区送去双联资料。本报记者王雨本报记者王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12年2月,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定西市委抢抓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把双联行动作为扶贫攻坚和促进“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300万定西儿女同心协力,谱写了与时代脉搏共振的精彩华章。3年来,各级双联单位紧盯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务实、创新”两大要求,坚持在拓展深化“六大任务”中实现双联行动与“三农”工作、扶贫攻坚的深度融合,在着力打造“三大工程”的过程中持续推动双联行动向纵深发展,双联行动成效显著,实现了双联行动多元综合效应。成效一: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定西市把改善联系村基础条件作为双联行动的重要任务,持续以项目实施为手段,竭力整合各方面资源和智慧,为联系村深入谋划争取实施了一大批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3年来,帮助协调争取实施项目1万多个、投入资金达36.56亿元,全市自来水入户率由2011年底的11.8%增加到2014年底的70.9%,行政村动力电覆盖率为100%,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由71.5%增加到89.5%,村社道路硬化率由38.98%增加到67%,危房改造累计7.49万户。成效二:产业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定西市把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两都”建设和建成全省草食畜牧业大市、全省重要的高原夏菜生产加工基地目标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重点帮扶贫困村、特困户加快发展中医药、马铃薯、草食畜牧业、蔬菜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小杂粮、林果、花卉等多元富民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特色产业竞相发展取得新成效。3年来,全市马铃薯、中药材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300万亩和140万亩左右,加工能力由2011年底的35万吨和8.8万吨分别增加到了2014年底的60万吨和30万吨,中医药、马铃薯、草食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产值近300亿元,贡献农民人均纯收入60%以上。成效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定西市把落实“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作为解决基础性、公共性、普遍性问题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贫困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3年来,教育投入由2011年底的73588万元增加到2014年底的225228万元、增长达206%,行政村卫生所覆盖率由20.90%增加到57.58%,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覆盖率达98.7%,农村低保保障面达到19%,新农合参合率达95.9%,重特大疾病救助实现全覆盖,农村各项公共资源服务不断得到优化。成效四:农村发展活力极大释放定西市把破解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作为行动着力点,主动帮助联系村户破解技术、信息、融资、动力电等发展难题,有效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潜能,提升群众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能力,实施“造血”帮扶,使群众由原来“站着看、等着扶”变为“领着办、主动干”,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3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11年底的1012个增加到2014年底的3359个、增长232%,土地流转面积由41.5万亩增加到108.09万亩、增长160%,农机总动力由221.62万千瓦增加到284.61万千瓦、增长28.4%,农业增加值由52.89亿元增加到79.86亿元、增长51%。成效五: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协调定西市坚持把困难中的更难、贫困中的特困作为主要联系对象,有针对性地把市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的联系点和部门优势比较明显的单位联系点确定到了帮扶困难较大的偏远山区,使有限的帮扶资源更多地向贫困村户倾斜。同时,积极鼓励“单位联村带乡促县、干部联户带村促乡”,实施片带化联村、组团化帮扶、区域化推进,进一步促进了相邻区域的均衡发展。通过双联行动不仅增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项目实施总量,也实现了由过去仅在沿路沿川重点区域抓点示范到目前项目资金惠及边远山区的转变。有的山区贫困村通过双联行动,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就达到了上千万,比扶贫攻坚30多年来的所有投资总和还要多。双联行动使项目资金的配置更加均衡,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效进一步凸显。成效六: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1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定西安定区:“双联”联出富民新气象
  通讯员 徐永鑫
  早春时节,走进安定区,新修缮的道路平坦宽阔,让田间地头与大市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笔直挺立,照亮了人们出行、求学、致富之路;新建的文化广场设施齐备,让群众的休闲娱乐活动更惬意。富民产业不断壮大,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这一切无不让你感到&双联&帮扶给这里带来的新变化。
  李家堡镇&金川五村&在安定区贫困村中具有一定典型性。在三年多联系帮扶的基础上,该区与金川公司积极衔接,并按照&每年打造一村、五年整体推进&的思路,组建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领导机构,整合各类帮扶资源,确保将&金川五村&逐步打造成双联行动示范村、精准扶贫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据李家堡镇张湾村村党支部书记金玉山介绍说,双联工作开展以来,在金川公司的帮扶下,全村畜草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80%以上的农户都在发展养殖业,去年已达到养殖专业村的水平,今年,以柴家坪社为中心,形成了领导主抓、部门联动、单位帮扶、企地联建的工作模式,力争将张湾村打造成双联行动、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的示范村。
  双联行动就是要单位联村,干部联户,通过智力引导、信息扶持、项目支撑、资金支持等多种手段,破解农村发展瓶颈,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在外力的帮扶下早日实现脱贫,最终受益者还是自然条件恶劣的贫困村和缺少致富手段和经验的贫困山区群众。
  &真的是太好了,双联干部们千方百计为我们的老百姓发展致富出谋划策,现在还帮我们困难户把房子盖好了,并且搞起了养殖,我在养殖上一年收入四五万元不在话下&,李家堡镇张湾村村民杨文荣高兴地合不拢嘴,&听说今年帮扶的我们的单位又多了,帮扶的项目增加了,我还想再多养几只羊,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三年多来,双联行动对安定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多元促进效应。为了使贫困村彻底切断穷根,实现面貌焕然一新,该区进一步强化各联村单位的帮扶责任,不断创新帮扶模式,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不断整合加大项目争取帮扶力度,形成了全面小康引领、多维联动攻坚,双联效应不断放大的新局面。
  该区区委双联办副主任祁学勇信心百倍,&下一步,我们将紧扣省委王书记提出的&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的要领,再融合联动、全力助推、完善机制上狠下功夫。特别是按照&五个一&的示范创建标准,着力打造李家堡镇&金川五村&双联片区和鲁家沟镇将台村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区,全面提升全区双联行动上台阶、上水平。&李慧在省直单位联系安定区双联会上要求积极主动作为实施精准双联
省直单位联系安定区2015年双联行动协调推进会4月3日在兰州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慧要求,要找准切入点,积极主动作为,实施精准双联,不断开创安定区双联工作新局面。
李慧指出,双联行动开展3年来,在省直各双联单位的积极推动和安定区的全力配合下,安定区的双联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群众得到了实惠,干部受到了教育,贫困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增强了脱贫的信心。
李慧强调,要深刻领会全省双联行动最新决策部署,有针对性地细化各单位2015年双联工作计划,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从产业、基层设施、社会事业、劳务培训及思想文化意识等方面重点进行扶持,实施精准双联,推进双联与扶贫攻坚联合融动。组长单位要做好沟通协调,安排好各阶段工作。各双联单位和安定区要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创新举措,紧密协作,推动安定区双联工作再上新台阶。(记者尤婷婷)
[责任编辑: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定西市安定区“双联”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显实效
  安定&双联&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显实效
  每日甘肃网讯据定西日报报道(通讯员赵鑫璇)2014年,安定区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开展对象识别、帮扶责任、规划制定、项目落实、成效考核、动态监测&六个到村到户&,识别精准扶贫对象2.48万户10.43万人,年内实现&一镇十村&整体脱贫,减少贫困人口万人。
  基础建设方面,该区聚焦瞄准年内&一镇十村&重点脱贫困对象,加大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100万元,完成农村供水入户工程2.05万户;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38条184公里,建制村通畅率64.7%;投资5630万元,实施危房改造4200户,较上年增长50%。
  产业培育方面,该区坚持把畜草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攻方向,全面落实&政府主抓、干部引领、大户助推、群众行动&四大举措,着力将双联村打造成养羊专业村。共培育打造养羊专业村50个,培育规模养殖户5039户;引进养殖加工龙头企业13家,完成投资2.33亿元;畜牧业增加值达到3.95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940元。
  金融服务方面,该区通过积极探索小额信贷、互助合作、抵押担保等融资办法,全面落实双联惠农贷款、中和农信、扶贫到户贷款贴息等项目,形成了扶贫资金引导、小额信贷支撑、社会力量助推、农户互助合作&四位一体&的运作新模式,初步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农户资信档案8.7万余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5.46亿元;建立扶贫互助协会47个,融资规模达1000万余元,已发放互助贷款527.7万元。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双联工作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