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growth hacking attempt

Facebook、Twitter 和 Quora 成功的背后:Growth Hacking 魔术师 Andy Johns - 简书
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直接登录
下载简书移动应用
Facebook、Twitter 和 Quora 成功的背后:Growth Hacking 魔术师 Andy Johns
编者注:讲述了 Facebook、Twitter 和 Quora 扩张背后的功臣 Andy Johns 的故事,他和 One Month Rails 创始人 以及
等等都算是这个争议职位背后的教父级人物。
七年前,Facebook 和 Twitter 才刚刚起步,它们主要的目标便是打造一个连接人与人和人与内容的产品,而这其中,高用户增长速率相当关键。有史以来第一次,打造一个拥有巨大用户基数的产品仅仅需要很少的预算。
很多公司正处在当时这股激进的改变当中,但只有一小部分有能力保持惊人的增长率,这一小部分成功开创了一个获得新用户的领域,称为“Growth Hacking”。
Growth hacking 简单地说就是营销推广策略和产品开发的混血儿,它的目的便是让产品能够自己推广自己。Growth hacker 们一直在研究人们如何使用产品,并持续测试优化每一个能够让用户在产品上继续下一步操作的策略。
这也就是 Andy Johns 的工作,这位算是硅谷最早的 growth hacker 之一,也是 Facebook、Twitter 和 Quora 成功背后的重要人物之一。“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公司在背后的工作到底是什么,现在也很少人知道,这些公司每天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测试一些小实验,以验证什么能够让用户完全听命于自己。”
当你和像 Johns 一样的 growth hacker 交谈时,你会震惊于这些创业公司在提高用户获得率、购买转化率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Growth hacking 几乎适用于任何互联网行业,只要它们涉及到想要说服人们点击、购买、注册或是阅读等等行为。
Johns 表示 growth hacking 的首要目标便是创造一个更高的用户获取率系数,通过测试优化不同的 growth hacking 方法,公司才能够找到提高这个系数的最佳实践。
Facebook 的 Growth Hacking 方法
Johns 的第一个 growth hacking 工作是在 Facebook,当时他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 Facebook 想要从这方面开始着手。Johns 这样描述到:“当时就是为了解决一些以前从来没有解决过的问题,你招来了一批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聪明人,这时你需要的便是将这帮人放在一个资源并不足够的环境下,并驱使他们去搞明白该如何达成目标。”
Johns 承认开始的六个月非常混乱,他每天都觉得自己会被解雇,但不久他便发现了进展。Facebook 属于少数那些能够驱使员工去思考如何达到某个目的的公司,并且在过程中 Facebook 会给予员工足够的责任感。当时 Johns 的团队设下的目标便是在12个月内获得2亿个新用户(编者注:可以看到这个团队是纯粹为增加用户而设立的,和营销推广不是同一个部门)。
最后 Johns 的增长部门也完成了任务,但整个团队成员的工作方式更像是自己是自己的经理。“每个人都必须计划自己每个月对团队的贡献,每个人都得对用户的获得或是流失负责,我必须搞清楚有哪些资源是我能够用来达到目标的。”
这个团队可以直接跟踪每一个成员对团队的具体贡献,因为 Facebook 内部有非常牛的数据构架,使得他们可以精确地计算每一个人工作带来的结果。
虽然 Johns 不愿透露更多关于他们如何做到的具体细节,但他还是谈到了三个有效果的 growth hacking 方法。第一个便是 ,任何网站博客均可以植入 Facebook 上所有公开的状态信息。Johns 表示这个功能每个月的使用次数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直接结果就是为 Facebook 带来了无数的点击和新用户注册。
第二个 growth hack 则涉及到 Facebook 收购第三世界的服务提供商。多数媒体对于 Facebook 类似的举动很不理解,事实上,在2010年 Michael Arrington(TC 创始人)还质疑过 Facebook 收购 Octazen Solutions 的买卖,“最大的问题便是 Facebook 为何要收购一个距离自己半个地球的公司?”。最后才搞明白原来 Facebook 之所以收购它是因为看中这家公司的技术,能够帮助 Facebook 拿到更多的 email 地址。
最后一个方法则涉及到获得那些仍然没有注册过 Facebook 的用户,这个算是一个权重非常高的目标了。Johns 虽然不能透露具体更多在这上面使用过的技术和策略,但那次活动成功到最后 Facebook 合作的那家广告合作公司要求 Facebook 更改它的玩法。
Twitter Growth Hacking
Johns 之后被 Twitter 招致麾下。他加入后组建了一个25人的团队专门负责 Twitter 的用户增长,当时 Twitter 的活跃用户差不多有3000万,但增长的速率却在下降。
所以我们很快便开始了工作,去寻找新用户增长的空间和可能性。有时候一天我们可以带来近1万的新用户,有时候一天又有6万的用户进账。
Twitter 最成功的一个 growth hack 是在它的主页。Johns 表示之前的主页太多繁杂,他们简化了页面让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在注册和登陆选项上,转化率立刻显著地增加了。
第二个帅气的 hack 则是在新用户注册过程时推荐他们至少先关注10个其他人,只要他们这样操作了,用户的回流率和保留率便开始大增。(编者注:反正突然有一天新浪微博也开始这样做了)
第三个 Johns 用到的策略则是增加了 email 的效率。当 Johns 刚来的时候,Twitter email 的发送靠的是 Python 写的脚本,还得人工操作,1000万封 email 得花3天时间才能发完。效率如此之差使得 Twitter 每个月只能向用户发送一次。这个方面的优化潜力如此之大,在 Johns 提出之后,Twitter 组建了一个专门负责改善的团队。
尽管在 Twitter 取得了成功,但 Johns 还是觉得是时候离开了,下一站便是知识社区 Quora。
Quora Growth Hacking
我在 Facebook 学到了关于 growth hacking 的知识,之后在 Twitter 才是我真正放开手脚实干的时候,也的确影响到了 Twitter 最后的进程。但当我去 Quora 重新来过时,情况简直是完美无缺,创始人和开发人员给我了充分的支持来完成共同的增长目标。所谓的文化冲突完全不存在。
对于 Johns 来说,Quora 的内部技术结构能够很好地响应快速变化,改变某些代码并不会影响到整个平台,这让他们可以快速测试各种各样的假设,并且快速适用任何有效的方法。
Johns 觉得这其中的关键一点在于,需要仔细观察研究大多数活跃用户的行为习惯,搞清楚他们使用自己产品的模式,并为新的用户营造类似的氛围,鼓励他们以同样的模式使用产品。
在 Quora 成功之后,Johns 自然也离开了这家公司。在创业公司待了7年的时间,7年不停地在 growth hacking 领域摸爬滚打,Johns 决定休息一段时间。他去了尼泊尔,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营地 ,去了泰国,学了学跆拳道,去了新西兰,喝了喝啤酒。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硅谷的趋势之一便是利用 growth hacking 的最佳实践来想方设法为自己增加用户,而不是仅仅靠公司每个季度的方向策略调整计划。正是因为新的数据分析工具的出现,growth hacking、用户获得等才变化得如此之快,那些反应慢要等到每个季度末才去讨论增长策略的公司,会很难扩张下去。
就像另一个 growth hacker Bryan Ferguson 说的一样:
Growth hacking 的关键在于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能够想出高雅的 hack 来躲避传统增长策略中无法克服的成本和时间问题。Facebook 开创了这个先例。现在几乎所有初创企业都想成为下一个 Facebook、Pinterest 或者是 LinkedIn,它们都在遵循一个模式:为自己的产品找到一个垂直市场,搞清楚用户获取和保留的关键因素,优化现有的方法来最大化用户转化率、保留率和分享率,研究出属于自己的用户增长最佳实践用来扩张自己的产品和业务。
Growth hacking 就是未来。忘了传统获取用户的方式吧,在现在这个一切靠数据驱动的时代,“等等看”必将无法存活,能够扩张下去的,只有“测试、迭代和优化”。毕竟,如果你不想方设法打造自己的 growth hacking 团队,你的竞争对手也会。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作者的其他热门文章:
你可能会感兴趣:从另一个角度看GrowthHacking - 顾问人生
- 畅享博客
|收藏博客|加入友情链接|给博主留言
顾问,作为你的客户的智囊团,你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以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
从另一个角度看GrowthHacking
从另一个角度看GrowthHacking
最近有很多文章在讨论GrowthHacking,深受启发,同时由于本人早期从事IT工作,现在从事企业管理咨询,从我的知识角度,感觉有些有些话说,因此就整理了一下。&GrowthHacking,我翻译为病毒式营销。Hacker本身是精通IT技术的一类人,病毒是这些人搞出来的,技术含量很高的软件,同时具有快速传播的特性,而这些特点,正是初创企业进行推广营销所期望达到的效果。&记得当年还在使用MSN的时候,LinkedIn刚刚推出,我的MSN邮箱里就充斥了大量邀请加入LinkedIn的邮件,仔细分析一下这件事情,正是病毒式营销的典型案例。&首先,LinkedIn的目标客户群是商务人士,这正是MSN所拥有的,于是LinkedIn在用户注册的时候,要求读取你的MSN联系人信息,然后自动发送大量的垃圾邮件,不过事实证明,它的策略成功了。&现在分析一下LinkedIn成功的原因:市场分析+Hacker技术。首先要知道自己产品、或服务的定位,知道自己的客户群在哪里,然后就是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得这些客户,传统的方式是打广告,但对初创企业来说,钱是个大问题,而利用Hacker技术就可以用低廉的成本,迅速找到接触到客户群。&获得新客户仅仅是开始,挽留客户在你的平台,将其变为活跃用户同样重要,Facebook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当你注册以后,即使它完全算不出你可能认识的人,系统也会给你提供几个人,让你尝试联系,而不是一个空白页,让你感觉很孤独。新浪微博注册以后也会推荐一堆大V给你,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然新浪的策略是大V效应,所以推荐给你的是大牌程度来区分的。&GrowthHacking,本质上来看,就是传统的CRM的体系:客户群分析-&客户细分-&客户策略(获取、挽留),只是在制定客户策略的时候,结合最有效的IT技术而已。&之前有看到网站创办者的一篇文章,他说自己认识的一些很牛的GrowthHacker都是创业公司的CEO,而我认为,对于初创企业,尤其是技术相关的初创企业,CEO就应该是最好的GrowthHacker,因为你最了解自己的方向,最了解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及特点,同时你要对技术足够的了解,你也就知道该利用那些技术手段来进行GrowthHacking了。&当然,GrowthHacking只是一种方式,或方法,最关键的还是你的产品、服务是否真的为你的客户群带来了价值。&我最近在做一个移动互联网的企业解决方案,GrowthHacking是我们重要的推广策略,希望有共同兴趣的人士关注我的微博,共同讨论:超级微博1<div class="votes" id="Score29
查阅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您还未登录,不能对文章发表评论!请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acking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