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肉搏英雄隐藏属性1.58为什么一条白线

帖子主题:[推荐]自卫还击作战(79年)英雄简介
共&1545&个阅读者&
工&&分:7413排&&名:0劳动点:6442排&&名:0发帖数:725
军号:568097
金币:10 枚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推荐]自卫还击作战(79年)英雄简介
文章提交者:glxlm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自卫还击作战(79年)英雄简介 此贴内容来自.cn 士兵之恋网络军营论坛老丘八,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谱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七十九名干部、战士和十二名民兵以荣誉称号。一、授予七十九名干部、战士荣誉称号:蒋金柱烈士(.3.7):江苏省丹阳导墅蒋家村人。1976年3月入伍,在南京部队服役。1979年1月入党,同年1月13日由南京部队调到中越边境云南前线某部二连任班长。3月7日,蒋金柱所在部队接受收复148号高地的战斗任务。他所在排是主攻排,担任突击任务。战斗打响后,他带领全班战士英勇机智地抢占了越军一、二、三道堑壕。在攻占第四道堑壕时,他的头部被子弹擦了一道约13厘米的口子,当即昏迷。苏醒后,副班长叫他下去,他说:“我任务没有完成,不能下去。”说完,又和战友们扑向第五道堑壕。前进中,遇到越军火力阻击,蒋立即扔出手榴弹,勇猛跃入堑壕,一梭子弹,撂倒5个越军。战斗中蒋金柱多处负伤,左臂被子弹打断,又昏了过去。当他再次醒来时,看到越军的机枪还在疯狂扫射,便以惊人的毅力向敌人阵地爬去,用尽全身力量投出了最后一枚手榴弹,炸毁了敌人的重机枪,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通道,自己也壮烈牺牲,时年24岁。在他爬过的地方留下一条7米长的血道。部队党委根据烈士生前的要求,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央军委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 的荣誉称号。褚万林:云南前线某部二连任副班长(与蒋金柱烈士同一班)。日,在收复148号高地的主攻突击战斗中,与班长蒋金柱一起带领全班战士英勇机智地抢占了越军五道堑壕,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通道。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陶少文烈士(?—):苗族,云南马关人,1976年入伍,1978年任副班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日在木桑战斗中,部队遇到越军火力点的阻击,他拿起爆破筒,绕道跃进到地堡一侧,拉燃导火索,插入正在扫射的射孔。当越军将爆破筒往外推时,毅然用左手和左肩紧紧顶住,炸毁敌堡而牺牲。陶少文牺牲后,某部为他追记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李光辉(1957—):云南边防部队某部九连副班长,云南沧源县人,佤族,1977年1月入伍,1979年2月入党。在攻打木桑西南十三号高地前,李光辉携带冲锋枪、火箭筒和报话机,接近敌人进行火力侦察,报告敌火力位置,并摧毁敌地堡一个。在攻打二十三号和支援一零六号高地中,在该连反击敌人前后夹击的战斗中,他敢打敢拼,猛勇灵活,先后毙敌四名,摧毁掩蔽部一个,在火线光荣入党。战后,部队党委给他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张进城:日早上七点钟,六班班长张进城,带着全班战士冲上了敌阵地,全身负伤五十多处,坚持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战斗。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 的荣誉称号。罗正和(1956—):拉祜族,澜沧县东河乡南代村广四寨人,在争夺老街二十一号高地的战斗中,六连三班副班长罗正和冲锋在前,全歼掩蔽部的敌人。因他作战勇敢,荣立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 的。白洪普(1956—):云南边防部队某部特务连工兵排班长,长垣县人,1975年1月入伍,1976年8月入党。他入伍后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十次受到上级嘉奖,被评为“三会”“两能”的工兵班长。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机智勇敢,不畏艰险,先后排除一百余颗地雷,为部队夺取战斗胜利做出了贡献。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排雷英雄”的荣誉称号。岩龙烈士(.2.25):傣族,云南省景洪县(今景洪市)曼景烈乡曼亥村人。1978年3月入伍,35205部队5连4班战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日,岩龙所在连队奉命沿73公路向老街东面的南征地区前进,遇到78号高地敌人的顽强阻击,当部队受制于越军机枪火力而处境危急时,他利用杂草树丛作掩护,迅速运动到越军阵地侧后100米处,击毙2名越军重机枪手,并对一环形工事里的越军突然开火,击毙7人。越军发现子弹从侧后打来,便集中火力还击。他沉着、机智地应战,不断变换射击位置,消灭了越军阵地左侧的火力点。随后,绕过山坡将正在抢修工事的3名越军击毙。他来回穿插射击,孤身奋战4小时,共击毙越军20余人,为夺取战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2月25日下午,岩龙所在连队向敌唐镇楼铺方向前进。岩龙走在队伍最前面,不幸中弹牺牲,年仅19岁。1979年3月,所在师党委根据他生前志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孤胆英雄”荣誉称号。海水干(1958—):云南边防部队120团3营步谈机员,河南扶沟县人,1978年3月入伍,日火线人党。在攻打老街的战斗中,他配属七连一排攻占和固守三号高地,在指挥员牺牲的情况下,他主动向上级报告情况,并及时与炮兵沟通联络,准确地指示了炮兵射击目标,给了越军沉重打击。在二十多小时的激战中,他从未中断联络,保证了上级指挥,对战斗胜利起了重大作用。战后,海水干同志荣立一等功,并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英雄步谈机员”荣誉称号。甘在和(1957—):云南边防部队123团8连班长,资中县人,1977年1月入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甘在和先后发射九发火箭弹,发发命中目标,击毙了十五个敌人。特别是在部队进攻受阻的情况下,他迅速而又准确地摧毁敌人火力点,弹无虚发,为夺取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战后,甘在和同志荣立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英雄火箭筒手”的荣誉称号。高华忠:某部班长,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获得中央军委授予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陈武贤(1958—):广西边防部队某部“爱民模范连”轻机枪副射手。广东省陆丰县(今陆丰市)湖东镇人,高中文化程度。1978年3月入伍,1979年3月火线入党。在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战斗中,他在反伏击中与部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勇猛顽强,机智灵活,先后毙敌十九名,荣立一等功,并获得了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黄招强:时任班长的黄招强,随连队打穿插,全班战死4人,其余全部负伤,他自己两次负伤,被炸的左腿,一碰直往下掉肉,他坚持不下火线,以军神般的钢铁意志与敌生死相搏,共参加大小战斗7次。在与越军特工队的多次战斗中,他独自一人歼敌17名,击伤俘虏少尉军官1名,缴获步枪三支,匕首两把。战后他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 荣誉称号。唐立忠:广西边防部队某部特务连战士,在战斗中用炸药包炸毁敌人两个暗堡、炸死敌人九名,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爆破英雄” 荣誉称号。刘宏生烈士(?—):江苏徐州人,时任41军坦克团3营营长,1960年9月入伍,1961年12月入党。日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他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率营翻越陡坡,迂回穿插,配合步兵围歼守敌。19日在掩护部队转移时,所乘坦克中弹,他左腿被打断,仍忍受着剧烈疼痛,操炮猛轰敌指挥所,把炮弹全部打完后,又和负伤的乘员,互相搀扶着,下车战斗。不幸被枪弹击中牺牲。上级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刘宏生同志“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李金斧(1957—):广西边防部队某部三连副班长,1976年3月入伍,1978年6月入学,初小文化程度,福建省晋江县人。在自卫还击作战中,他机智灵活,英勇顽强,带领全班夺取敌人一个高射炮阵地,并坚守四十多个小时,仅他个人击毙敌人十三名,为团主力攻占高平外围的支撑点三一六高地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杨松坚(1955—):广西边防部队372团一连班长。广东潮阳县人,1975年入伍,1977年入党。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在转战茶灵、攻打八OO高地战斗中,他机智勇敢,顽强战斗,消灭敌人五个火力点,毙敌九名,为部队攻 占八○○高地作出了贡献。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韦学锋:某部班长,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获得中央军委授予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孙永迁(1958—):广西边防部队某团七连卫生员,1977年1月入伍,1979年3月入党,初中文化程度,湖南省桃源县人。在攻打谷芳战斗中,他奋不顾身,哪里有伤员就出现在那里,在敌火力下奋勇抢救三个单位的伤员共四十三名,并将其中的十名背出前沿阵地,出色地完成了抢救任务。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以“战场救护模范”的荣誉称号。雷应川烈士(.2.26):瑶族,广西边防部队375团1连三班班长,湖南省永江县人,1977年1月入伍, 日在攻打班占西侧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冲锋在前,胸部负伤,腿骨折断,坚持不下火线,指挥掩护战友冲锋杀敌,并强忍剧痛爬向敌营指挥部,消灭了上尉营长以下十三名敌人,为我受阻部队扫清了障碍,自己壮烈牺牲,时年22岁。战后,部队党委根据雷应川生前志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黄纪石(1954—):出生在粤北山区连县丰阳公社石咀大队。1975年1月入伍,1976年6月入党,任42军125师375团2连连长。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黄纪石带头英勇杀敌,指挥果敢机智,亲手毙敌19人,指挥尖刀排打掉敌人1个连的指挥所。荣立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和自兴烈士(79.2.27):纳西族,云南丽江人,1970年入伍,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毕业于解放军长春兽医大学,后任兽医、排长、连指导员。1979年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在连队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立集体一等功。2月27日在攻打西罗楼无名高地的战斗中,与连长率一个排主攻,遭越军火力阻拦,连长负伤,他挺身端起机枪,带领战士冲向敌阵,歼灭了高地上的敌人,自己身中九弹牺牲,时年28岁。同年,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英勇献身的模范指导员”的荣誉称号。刘保建(1953—):13军109团五连副连长。山东城武县人。1973年1月入伍,1974年5月入党。在攻打深店大门,扫除谷柳、保胜屏障的这次战斗中,刘保建消灭了八名敌人,和战友们一起为我坦克部队扫除了前进的障碍。战后荣立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吴勇烈士(.2.23): 云南边防某部九连五班副班长,四川省绵阳县人,1977年入伍. 日,在攻打维金北侧地域280等三个高地的战斗中,吴勇同志代理班长,率领全班战斗,一直冲杀在最前头.在被越军射来的高射机枪弹击中腹部的情况下,他以惊人的毅力,左手按着流出的肠子,继续指挥全班战斗.接着,又一发高射机枪弹打断了他的左臂,吴勇用右肩挂着冲锋枪,单臂射击,继续指挥全班向敌冲击.最后,胸部又中弹,还挣扎起来以跪姿射击.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离280高地顶端几米远的地方找到了吴勇,他左膝顶住肚子,右膝屈卷着,手指紧紧地抠着冲锋枪的扳机,他的枪口前撂着4具越军的尸体.但他的心脏早已停止了跳动,吴勇烈士牺牲时,年仅21岁。战后,上级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李启烈士(.2.23):彝族,云南边防某部四连战士,富民县人,1979年1月入伍,日在攻占369高地的战斗中,李启随突击排向越军右侧冲击。敌人用燃烧弹轰燃茅草,同时从正面和右侧加强火力拦阻,这时已身负重伤的李启,为了吸引敌人火力,掩护全排转移,实施左侧突击,他迎着火海向敌人爬去,边爬边射击,李启在火海中爬行了一百二十米,先后毙敌4人,吸引了敌人大部分火力,使部队成功地从左翼冲上了369高地,全歼越军大尉营长以下71人。李启牺牲时,年仅19岁,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 的荣誉称号。山 达:哈尼族,云南勐海人,1972年入伍,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任副连长。在攻占387高地战斗中,率领尖刀排冲锋在前,在火箭筒手和报话员相继负任后,他用火箭筒消灭越一个火力点,随后用步话机给炮兵指标目标,摧毁越军七个火力点。全连毙敌连长以下六十五人,俘敌副营长、士兵各一人,为团的主力打开了通路。荣立一等功,晋升为连长,同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 的荣誉称号。后任营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高级步兵学校,任副团长。阿尔子日(1955—):云南边防部队(13军39师116团二营)机枪连排长,四川金阳县人,彝族,1975年1月入伍,1974年3月入党。在袋乃阻击战中,阿尔子日带领两个机枪班配合六连作战,敌人三面包围上来,他交替使用5支冲锋枪,连续投出几十枚手榴弹,带领战士们协同六连打退敌人18次反扑,歼敌五十余名。战后,阿尔子日荣立一等功,荣获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李水波烈士(? —):湖北石首人,1977年入伍,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任工兵班长。2月23日在代乃东南侧无名高地执行布雷任务中,配合连队,连续打退越军两次进攻。在弹尽负伤,敌军企图生俘时,毅然抓起爆破筒,拉燃导火索冲入敌群,炸死六名敌军而牺牲。同年,部队领导机关追认他为正式党员,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杨根思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徐泽贵烈士(.2.23):云南边防某部二连战士,四川省云阳县人,1976年3月入伍,在日的代乃阻击战中,他紧握机枪,奋勇杀敌,与战友们一道打退越军三次进攻;当阻击敌人第五次进攻时,不料机枪子弹打完,这时,敌人已逼近到我前沿十米左右的地方,在这危急时刻,徐泽贵突然跃出堑壕,闯入敌群,从慌乱的越军手中夺过一挺机枪,一阵猛扫,打死打伤10余名敌人,缴获56式班用机枪1挺;在反击越军第六次进攻中,徐泽贵不幸头部中弹,光荣牺牲,时年25岁。战后,上级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陈书利(1956—):广西边防部队某团八连班长,1977年1月入伍,1979年4月入党,高中文化程度,湖南省衡南县人。自卫反击战作战中,他与连队失去联系后,主动组织失散人员与敌人进行战斗,战胜各种困难,胜利归队。他一人先后毙敌二十名,伤敌两名。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姜利民烈士(79.2.17):山东省掖县人,是广西边防部队某团八连二排排长,1969年在北京参军,自卫还击战开始后,他主动要求到尖兵连带尖刀排,亲手炸掉敌人三个暗堡,直至壮烈牺牲(时年28岁),为全师大穿插开辟了通道。战后,部队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爆破英雄”的荣誉称号。李庆海烈士(.219):肥城市人,1969年3月入伍,当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日,李庆海所在部队奉命参加,任某师警卫连长。19日晚,部队行军中突然遭到敌人袭击,这时师首长正在部队的后面,情况万分危急,他立刻和副指导员带8名战士前去寻找,师首长找到了,但敌人跟踪追赶,机枪疯狂扫射,师首长的处境仍然十分危险,他当机立断,决定由副指导员带领5名战士阻击敌人,他和另外3名战士掩护师首长突围,师首长安全突围了,但副指导员和战士们还没有撤下来,李庆海便带领3名战士迅速地再次返回寻找,战斗中副指导员受了重伤,李庆海一面给副指导员包扎伤口,一面指挥还击敌人,掩护撤退,就在这时,敌人的一颗手榴弹落在他们身边,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大喊一声:“闪开!”奋力推开身边的同志,猛扑在炸弹上,战友们得救了,李庆海却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时年32岁。同年中央军委授予李庆海“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常超渺烈士(79.2.20):湖南常德人,出生在洞庭湖畔西洞庭农场的一个职工家庭,1977年1月入伍,广西边防某部战士,第二个春天参加,在攻占朔江天险战斗中,常超渺连续开机工作八十四小时,重伤后仍然坚守岗位,不断向团指挥所报告战况,为我炮火指示目标,共通话、通报一百一十份,四千一百多组,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仍保持着工作状态,牺牲时年仅22岁。战后,广西边防某部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英雄报话员”的荣誉称号。谢振华:广东省龙川县人,1976年入伍,365团4连——“肖永华连”的三班班长,在对越自卫还击战攻打长白山的战斗中,带领一个班利用黑夜攀登并夺取山头阵地,为团主力向纵深发展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个人击毙越军九名、击伤三名、消灭越军五个火力点、缴获轻机枪两挺、冲锋枪四支。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何学高(1959—):湖南常德人,1977年高中毕业后入伍,365团5连五班战斗组长。日拂晓,何学高所在的团,在连续三昼夜辗转征战之后,逼近了越军团指挥所据守的坂洋村。何学高带着他的三人战斗小组,跟随本排刚刚接近敌人阵地前沿,就被敌人发现了。敌人舍弃了远处的目标,将火力转向二排展开了近距离射击。何学高横下一条心:要把敌人火力点炸掉! 他隐蔽地冲上去,火力点的两个敌人一下扔掉了,像疯狗一样恶狼狠地扑了过来,把何学高紧紧抱住。身体瘦小、只有1.58米高的何学高毫无惧色,在与敌人的搏击中,毅然拉响了手榴弹将敌人炸死,自己也受了重伤。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何学高“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刘 勇(1958—):广西边防部队某团四连机枪射击手,籍贯江西省九江市,1978年3月入伍,初中毕业。在日的战斗中,刘勇挎着机枪边冲边扫射,攻上了敌据守的三○三高地。占领高地后,他担任值班火器任务,在阵地上摆了五件火器,从几个方向消灭反扑之敌。2月27日,刘勇在攻打十四号高地时机智地消灭敌人一个重机枪火力点,掩护战友夺下该高地。两次战斗,他共毙敌八名、伤三名、缴获机枪二挺,荣立一等功,火线入党,并提升为排长。中央军委授予他“”的荣誉称号。陈全钢烈士(.2.26):广西边防部队某部五连通信员,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一个教师家庭,1978年入伍,战斗中火线入党。2月17日,他受命与另一战友穿越敌阵给单独作战的一排送信,归途中,炸毁一敌堡,与战友失散后,藏身于敌阵中一石洞,待机歼敌。18日一天,陈全钢共毙敌十一名,伤二名。不幸,于2月26日的战斗中为人民献身,年仅21岁。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李定申烈士(?—):广西边防某部五连战士,广西临桂县人,1977年1月入伍,1978年2月入团。日在夺取靠松山的战斗中,李定申勇敢机智,亲自毙敌1人,俘敌2人,缴获型冲锋枪1支,李定申在腹部,右胸两次中弹、子弹打光的情况下,与企图生俘他的越军徒手肉搏,最后,他以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毅然拉响两颗手榴弹,与扑上来的2名越军同归于尽。战后,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彭云火:某部班长,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获得中央军委授予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兰延春烈士(.2.20):广西边防部队某部六连卫生员,1976年3月入伍,1978年11月入党,高中文化程度,广西忻城县人。在自卫还击作战中,他冒着敌人的枪弹,英勇抢救伤员,当他胸部中弹负重伤后,仍然坚持为六名战友包扎,最后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一名受伤的民工,壮烈牺牲,年仅21岁。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战场救护模范”的荣誉称号。何相孟:广东省荣昌县人,1970年入伍,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军区坦克部队六连一级驾驶员。战前因十二指肠溃疡,胃窦炎,颈椎及上腹间隐痛待查等原因住院治疗,但听说部队要上前线,强烈要求出院,并在战斗打响前一天回到了连队。2月7日,他担任尖刀连指挥车——604车的驾驶员,勇猛穿插,不幸中弹,在身负重伤、远离部队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毅力,检修车辆,只身毙敌4名,缴获1挺,冲锋枪1支。荣立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 的荣誉称号。吴建国烈士(.2.17):广西边防部队某部七连战士,1979年1月入伍,高中,湖南省望城县人。日在攻打六一二高地的战斗中,吴建国同志发扬了我军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先后击毙三个敌人,在全身八处中弹负了重伤的情况下,紧紧抱住一名敌军官,一起滚下悬崖,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17岁。大家称他是“狼牙山五壮士”式的英雄。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郝修常烈士( .3.9):广西边防某部九连五班班长,河南省唐河县人,1977年1月入伍,日火线上入党,3月9日,郝修常奉命率领本班战士担任潜伏警戒,并成功挫败越军1个加强连的偷袭,激战中,五班先后击毙越军56人,最后,郝修常在掩护受伤战友和烈士遗体后撤中,壮烈牺牲,时年22岁。战斗结束后,战友们找到了郝修常烈士的遗体,他满身泥浆,伏在地上,右手握着冲锋枪,紧挨着他的身体还有1挺打坏了的轻机枪和1支步枪;他的身上,除了佩带着的冲锋枪子弹袋和手榴弹袋外,还挂着1个子弹袋,1个机枪弹鼓,2条步枪子弹袋,子弹全部打光。在他枪口前方两米远的地方,横七竖八地撂着11具越军的尸体。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黄吴荣(1956—):广西边防部队某部七连七班副班长,1976年3月入伍,1978年2月入党,初中文化程度,广东潮阳县人。在自卫还击战中,他先后参加三次战斗,打死打伤四十多名敌人。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丁化国(1958—):广西边防部队某部八连战士,1978年3月入伍,同年9月入团,崇阳县人。在自卫还击作战中,他勇猛顽强,不怕牺牲,夺过敌正向我射击的机枪,冲进敌堑壕,连续毙敌五名,缴获轻机枪一挺,冲锋枪五支,四○火箭筒一具,火箭弹四十五发。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朱仁义烈士():广西边防某部二连九班班长,湖北省随县人,1977年1月入伍,1979年1月入党。在攻打博布西南侧3号高地的战斗中,英勇顽强,在头部先后两次中弹的情况下,仍然不下火线,冒死为全排进攻开辟通路,手托炸药包,炸毁越军机枪掩体,与敌人,时年22岁。战后,中央军委追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王息坤烈士():广西边防部队某部六连二排长,1976年3月入伍,1978年9月入党,高中文化程度,河南光山县人。他在一次反阻击战斗中,带领一个主动出击,五人对敌七十多人,歼敌六十三人,他一人歼十一人,最后在搜索残敌中壮烈牺牲,年仅24岁。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潘细腊(1956—):广西边防部队某部六连四班长,1975年1月入伍,1976年12月入党,高中文化程度,湖北淆水县人。在广渊同厄南侧无名高地战斗中,他在排长王息坤指挥下,带领三名战士出击敌人,英勇机智,孤胆作战,与敌激战四个多小时,他本人毙敌二十二名,对全歼同厄之敌起了重大作用。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王成富烈士(.2.28):黎族,松涛乡毛合村人,1975年春入伍,1978年在全军大练兵运动中,荣立三等功,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二排四班副班长。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他所在的连队奉命攻打坡堡,王成富主动请缨炸堡,他操起爆破筒,冒着敌人三面射来的弹雨冲上去炸掉敌人工事,捕敌5名。2月21日攻打“法国楼”的战斗打响后,王成富带领主攻组,很快冲至敌战壕,消灭壕里的越军。2月28日攻打536高地,王成富主动出击,第一个冲上高地。不料敌人打来一阵排炮,他头部被弹片击中,抢救无效英勇牺牲,时年23岁。日,他生前所在部队给他记一等功,并报中央军委批准授予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和“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吕志经烈士(.2):广东省信宜县贵子镇木根村人,1976年8月入伍,中共党员,53560部队72分队卫生员,1979年2月牺牲,终年23岁,中央军委授予“战场救护模范”荣誉称号。马旭旺:某部班长,来自于广东省一个小城市里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人的家庭。在攻占423高地中,他拿起两个手榴弹, 悄悄摸上去, 硬把两个手榴弹塞进了越军工事里的阵地并攻进了掩体,一口气硬把一个越军营长从掩蔽部连人带枪抓出來,毀了一个越军的营部指挥所。2月22日晚, 用曳光弹指示坦克一个个地摧毀越军探某的火力点。在2月27日攻打扣马山时,马旭旺的连队负责攻打郭注山,敌人的令马旭旺五处受伤,可他硬是拖着受伤的身体,带领全班冲上了主峰。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了“战斗英雄” 的荣誉称号。周元生:瑶族,广西边防部队487团2营副营长,广西扶绥县中东公社中东大队人。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时,周元生是某师“红一团”二营连长。在攻打同登、谅山战役中,他带领连队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先后攻下敌人十八高地,他一人歼敌十余名,炸敌火力点七个。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陈日升烈士(.2.27):广西边防部队某部三连步谈机员,湖南省洞口县人,1978年3月入伍。对越自卫反击战斗打响后,他配属三连先后参加大小战斗六次,出色完成了通信联络任务。2月27日,在攻打四一七高地的战斗中,陈日升不顾自己负伤,一面和营指挥所保持联络,一面为部队带路,向四一七高地反复冲击,不幸在山顶附近被敌人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战后,他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许 森(1957.8—):时任55军坦克团七连710号车驾驶员(与李德贵烈士同一车组),广东省临高县东英镇奇地村人(现属海南省),1977年1月入伍,同年7月加入共青团,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自卫还击战斗中,许森同志参加了围歼同登之敌的战斗,在连长李德贵的直接指挥下,3天连打4仗,两次夜间开车深入敌阵。先后捣毁敌炮兵阵地和指挥所各1个撞毁、轧碎敌人火炮两门、高射机枪两挺、卡车六辆、小汽车一辆,消灭火力点10多个,打乱了敌人的防御体系。在战车中弹损坏、连长及2名乘员牺牲、自己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他坚持战斗,亲手打死两名越寇,并排除了另一辆战伤坦克的故障,用一只完好的左手将这辆坦克开回了我军阵地。上级党委为他记了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英雄坦克手”的荣誉称号。共青团中央命名他为“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李成文烈士(—):汉族,中共党员,施甸县水长乡李家山人。1976年12月参军,保山军分区腾冲边防部队35514部队5连副班长。日夜,在副连长带领下,深入敌据点执行侦察任务。归途中,突然和5名敌兵遭遇,敌哨兵枪口距他仅2米,他端起冲锋枪抢先开火,毙敌4名。2月15日,连队党支部同意为共产党党员,部队党委给他记三等功。2月16日,3连奉命担任主攻敌亲官据点作战任务。敌据点与我军仅一河之隔。出发前,李成文多领了6颗手榴弹和400发子弹。凌晨1时半,全连乘竹筏和冲锋舟强渡红河,他第一个登陆。带领战友绕过雷区,准时到达上级指定的119高地待命。2月17日黎明,全线反击战开始,经我强大炮群轰击,敌表面阵地已被炮火摧毁,部队发起攻击。这时,被敌两个暗堡机枪封锁住我军前进通道,营长命令3连组织爆破,李成文请求参加爆破组。连长命令他担任第二爆破组组长。他身背冲锋枪,手握爆破筒,带领两个战友迂回冲向敌阵,步步逼近敌堡。在火力掩护下,他快速接近路口第一幢营房的暗堡,用爆破筒摧毁了敌堡,他左腿中弹负伤。这时,发现左侧前进的战友也中弹负伤,离敌堡4米远的曹永文牺牲了。李成文忍着伤痛,疾步上去抓起战友的炸药包,冲到敌两幢房子之间的碉堡下。因敌堡射孔高,墙体光滑,炸药无支撑点,6点55分,我军总攻时间快到了,迫在眉睫,李成文毅然用左臂高托炸药包,身体紧靠墙壁,右手挥向战友;立即拉燃导火索,敌堡被炸毁了,李成文壮烈牺牲,时年23岁。7时正,我军迅速攻克敌新官据点。他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为我军全歼守敌作出巨大贡献。1979年3月,昆明军区党委为表彰李成文烈士不朽功勋,追记一等功,中共保山地委和保山党委联合向全区军民发出《向李成文同志学习的决定》,并在全区巡回展出烈士的英雄事迹。同年中央军委授予李成文烈士为“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的荣誉称号。乔胜清(1960—):云南边防部队某部一连四班战士,云南玉溪县人。1978年3月入伍,共青团员。在夺取藤条河大桥的战斗中,乔胜清是突击班的爆破手。他首先炸毁了敌人设置于桥中央的拒马铁丝网,而后再通过桥头高地的雷区时,在天暗雾重,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他用脸部探触地雷绊发线,先后剪断六根绊发线,排除十二颗地雷,为迅速夺下桥头高地,保住藤条河大桥,做出了贡献。战后,部队党委给他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开路英雄”的荣誉称号。李作成(1953—):湖南安化县梅城镇人,1970年入伍,1972年入党,1979年是广西边防部队某团的一个连长,带领全连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战斗中,和兄弟连队一起,彻底歼灭了越南两个公安屯的公安军,打退了敌人一个营的反扑,共毙敌一百九十四人,缴获武器弹药及其它作战物资一批。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尖刀英雄连” 称号,李作成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 的荣誉称号。战后历任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边防某守备师师长、某应急机动作战师师长,陆军第41集团军副军长、军长等职。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国防大学毕业。1997年授予少将军衔,现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莫尤烈士(.2):廉江县横山镇排沟村人,1969年4月入伍,中共党员,广西军区边防部队1团11连副指导员,1979年2月牺牲,终年29岁,荣立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舍身救战友的好干部”荣誉称号。梁英瑞烈士(.3.2):广西边防部队某部二十连战士,广东省化州县合江公社北岸大队人。1972年12月入伍,1976年3月入党。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攻打越南那行公安屯三一五、三一八高地时,他奋不顾身,三次在敌火力封锁下,用爆破筒扫雷开辟通道。3月2日在攻打板兰五四二高地的战斗中,他把炸药包塞进暗堡的射孔,不料被敌人推出来,他毅然拉燃导火索,把炸药包又塞进射孔,并用双手死死顶住,炸毁敌堡,壮烈牺牲,时年25岁。战后,广西军区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 的荣誉称号。杨朝芬(1958—):广东省徐闻县南山镇竹山村人,1978年3月入伍,在粤42军143师478团1连当战士,对越自卫还击战(激战竹林山)时,仅有11个月军龄的他机智勇敢地挺身炸掉敌暗堡,被誉为“活着的黄继光”,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 的荣誉称号,是中国革命军史上舍身堵枪眼的16位英雄中的一位。李志坚(1952—):广东省兴宁县枫岭乡鼓仔村人,日入伍,某部副连长,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 的荣誉称号。张春才烈士(.2.18): 广西边防某部七连六班班长,河北省河间县人,1974年12月入伍,1977年11月入党。 日,在攻打探垄越军炮兵指挥所的战斗中,张春才英勇顽强,亲自击毙越军4名;2月18日在14号高地阻击战中又毙敌2名。张春才在子弹耗尽、自己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与突破我阻击阵地的越军展开肉搏,为了守住阵地,他毅然高喊:“向我投弹!”,最后光荣牺牲,时年23岁。 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延伸阅读:
本帖已赚工分: 33本帖已赚金币: 0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推荐]自卫还击作战(79年)英雄简介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7413排&&名:0劳动点:6442排&&名:0发帖数:725 军号:568097 工分:7413
左箭头-小图标
向英雄敬礼!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条记录]&分页:
&对[推荐]自卫还击作战(79年)英雄简介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肉搏英雄1.5.8攻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