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湖合肥三环路路漳河有桥吗?

安徽公路桥梁
分类:安徽公路桥梁 日期: 18:00:06 点击数:657
&&&&安徽公路桥梁建设正逐步地向大跨径、新桥梁方向发展。1987年安徽公路桥梁总数为4674座,长144050延米,其中永久性桥梁占桥梁总数的99%。基本上实现了桥梁永久化,荷载标准从7.5吨、10吨提高到汽——15挂——80、汽——20挂——100、汽——超20挂——120。&&&&(一)特大桥&&&&1987年安徽公路特大桥三座,4524.56延米。即:霍山佛子岭公路桥、五河淮河桥、淮南淮河公路铁路两用桥。&&&&霍山佛子岭公路桥:霍山佛子岭水库大坝下游的佛子岭桥,位于六(安)佛(子岭)路64km+100m处,跨越淠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由治淮委员会佛子岭水库工程指挥部投资修建,王鱼生设计并主持施工。1969年9月——1970年10月建成通车。佛子岭桥2孔,每孔净跨112米,全长254.6米,是省内80年代跨径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双拱桥,行车道宽5.6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桥高18米。荷载:汽——13、拖——60。&&&&五河淮河公路桥:&&&&五河县县城南部之五河淮河公路桥,位于104国道949km+093m处,跨越淮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由交通部第二公路勘探设计院勘测,省公路工程处施工。1971年——1977年11月建成通车。该桥全长1031.26米,是省内最长的公路桥。由主桥和南、北岸引桥三部分组成,22孔,主孔跨径90米,过渡孔跨径60米。主桥与引桥桥面同宽,行车道宽9米,两侧人道各宽1.5米。桥下为4级航道,净空高度8米,可通行500吨级船队。防7级地震。荷载:汽——15、挂——80。&&&&淮南淮河公铁两用桥:&&&&淮南市潘集区平圩镇东南的淮南淮河公铁两用桥,跨越淮河,是阜淮铁路和淮潘(集)公路上的重要桥梁。由铁道部投资,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测设、施工。1977年——1982年12月建成通车。该桥由主桥、公路桥、铁路引桥三部分组成。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铁路桥。公路桥总长3195米,是80年代省内最长的桥梁。主桥6孔,每桥跨径32.7米,长1994.7米;引桥19孔,每孔跨径32.7米,长621.3米。荷载:汽——20、挂——100。&&&&蚌埠淮河公路桥:&&&&蚌埠淮河公路大桥是我省境内淮河上第二座特大公路桥梁,位于101省道上,在安徽省蚌埠市解放四路,津浦铁路新老桥之间,跨越淮河,桥全长752m。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跨224m,5跨连续的组合为38+76+224+76+38(m),全长452m。桥面宽度为行车道15m,两侧人行道各2m,全宽19.6m。该桥拉索采用日本进口的φ5镀锌高强度平行钢丝束和PE热挤防护索套。于1989年10月建成通车,该桥的建成结束了蚌埠市内车辆行人往返两岸依靠渡船的历史。安徽省公路勘察设计院设计,交通部公路二局施工。&&&&凤台淮河公路大桥:&&&&位于102省道上,该桥建于1990年,桥型为连续弥应力斜拉桥。全长759米,共分15孔,其中主桥长452米,引桥长307米,最大主跨为224米,桥面宽20米,其中行车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5米,凤台淮河公路大桥被评为部优工程二等奖。&&&&&(二)大桥&&&&1987年,安徽共有大型公路桥梁300座,长4382.58延米,其中由水利、林业、城建、煤炭、铁路部门兴建的桥梁和闸带桥73座,长11898延米。&&&&歙县太平桥:&&&&歙县城西的太平桥(又名河西桥),位于慈(湖)张(王庙)路337km+190m处,是徽州至杭州公路的起点,跨越练江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太平桥始建于宋端平元年(1234年),初为浮桥。元朝末年(1310——1360年)因兵乱被毁,后改建为木桥。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因洪水灾害被冲毁,改建为石桥。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重修。清乾隆九年(1744年)扩建为大型石拱桥。此后在清道光、咸丰、光绪年间进行了多次修建。民国18年,修建并利用该桥通行汽车。&&&&为保护这座珍贵的古桥,1969年8月,投资9万元,进行重点整修和改善。1981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太平桥共16孔,孔径为12.4——16米,全长279米,是安徽现存最长的古桥,也是现有公路桥中的最长的石拱桥。钢筋混凝土桥面,行车道宽6.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荷载:汽——13、拖——60。&&&&歙县定潭桥:&&&&歙县定潭乡的定潭桥,位于板(壁屋)周(家村)路3km+270m处,跨越昌源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1969年5月——1971年10月,由徽州地区公路管理局投资,总站交通工程队测设、施工。定潭桥1孔,净跨70米,全长102米,桥高21米。是徽州地区跨径最大的公路桥。水泥混凝土桥面,行车道宽7米。荷载:汽——13、拖——60。&&&&歙县王村桥:&&&&歙县王村镇王村桥,位于篁(墩)街(口)路4km+440m处,跨越新安江,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由歙县人民政府投资兴建。1978年10月——1979年8月,建成通车。桥有5孔,每孔净跨30米,全长186.3米,桥高13米,为空腹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荷载:汽——13、拖——60。&&&&黄山揽胜桥:&&&&黄山市(黄山区)黄山温泉景区内的揽胜桥位于汤(口)云(谷寺)路4km+700m处,跨越桃花溪,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1980年,黄山景区云谷寺至白鹅岭客运索道列入国家基建项目,汤口——云谷寺路段成为运载物资的必经之路。1981年——1983年7月,由徽州地区公路管理局投资,重修揽胜桥。此桥为1孔,净跨50米,全长96.5米,桥高38米,是省内最高的预制空心钢筋混凝土砌块拱桥。钢筋混凝土桥面,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荷载:汽——15,挂——80。&&&&贵池高坦桥:&&&&池州市高坦乡南部的高坦桥,位于高(坦)矶(滩)路0km+030m处,跨越秋浦河上游支流,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1984年——1988年7月,由池州市交通局组织测设、施工建成。桥为4孔,每孔净跨30米,全长155.7米。系空腹式等截面悬链线无铰石拱桥。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荷载:汽——15、挂——80。&&&&东至尧渡新桥:&&&&东至县尧渡新桥,居县城建设路西端、河西村东侧,位于大(渡口)石(门街)路53km+800m处(206国道1278km+100m),跨越尧渡新河(前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1975年由东至县水电局设计,防洪围垦灭螺指挥部承建,于1977年通车。桥有5孔,每孔跨径30米,全长197米,引桥长140米。为空腹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桥。荷载:汽——13、拖——60。&&&&宣州凤凰桥:&&&&凤凰桥位于宣州市区叠嶂东路与南市路的交界处,即古凤凰桥的下址太和门外(小东门),跨苑溪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凤凰桥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唐大诗人李白游宣州时,曾有“双桥落彩虹”的诗句。“双桥”即现存的“凤凰”和“济州”两座古桥。宋初、明清、民国都多次重修。1984年5月——1985年8月重建。桥全长74.5米,孔净跨60米。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桁拱,行车道宽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米。荷载:汽——20、挂——100。&&&&宁国河沥溪桥:&&&&古称东津渡桥,位于慈(湖)张(王庙)路220km+200m处,跨东津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是东津河上的第一座大桥。&&&&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邑人胡源庆等三人捐资首建东津渡桥。明嘉靖元年(1522年)、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多次重建,改称为河沥溪桥。&&&&1972年——1973年2月,由徽州地区公路总站工程队再次动工整修。桥有9孔,全长148.5米,为实腹式石拱。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直杆式路灯各7盏。桥南建有一座三层楼的桥头堡。&&&&泾县青弋江桥:&&&&泾县城关镇青弋江桥,位于南(陵)雄(路)33km+870m处,跨青弋江,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桥建于1959年元月,1962年2月主体工程竣工。建桥指挥部会同省交通部等联合验收合格。桥有7孔,每孔跨径27.5米,全长247.5米,为变截面悬链线实腹式石拱。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直杆式照明灯各8盏,栏杆高1.1米,嵌有“弋江大桥”的方块石刻8块。荷载:汽——13、拖——60。&&&&铜陵黄浒桥:&&&&铜陵县黄浒桥位于繁(昌)木(镇)路16km+800m处,跨越黄浒新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建有3孔的石梁桥。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重新修整,以供人行。&&&&1956年,在原桥位新建临时性木架桥。1972年,因桥木料大都腐朽,省交通局投资改建为石拱桥。原桥因洪水期年年受淹,桥墩移位,桥基土质松软,未作妥善处理。下沉断裂,拱圈变形,失去荷载能力,危及行车安全。加之黄浒河改道,原桥位已失去作用。铜陵市革委会报请省交通局,改建黄浒桥。1976年——1978年4月,省交通局批准易位新建黄浒大桥。桥有4孔,每孔跨径均为30米,全长156.6米。为钢筋混凝土空腹式双曲拱,桥面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荷载:汽——15、挂——80。&&&&芜湖澛港桥:&&&&芜湖县瀂港镇南侧的瀂港桥,位于芜(湖)铜(陵)路北段7km+100m处,原芜(湖)大(渡口)线老桩号,跨越漳河下游。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民国27年(1938年),日本侵略军架设军用浮桥。民国36年(1947年)建为木桥。1950年整修。1954年改为贝雷式钢架桥。因桥面狹窄,木面腐朽,已成危桥。1982年,省交通厅批准重建新桥,桥位选定在老桥下游45米处。于1984年竣工。瀂港大桥5孔,每孔跨径为30米,全长155.8米。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桥面行车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桥下净空为六级航道。荷载:汽——20、挂——100。&&&&当涂姑溪河桥(老桥):&&&&当涂城关西南的姑溪河桥,位于205国道69km+100m处,跨姑溪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民国18年(1929年),兴筑芜湖至当涂公路时,准备在姑溪河上兴建一座大桥,经费有限,只得设置渡口。民国24年(1935年12月),铁路桥加铺木板,成为通行汽车、火车的两用桥。民国35年(1946年)、民国37年(1948年)全力从洪水中抢救而保住此桥,并改建为公路桥。1972年由省交通局决定将大桥改建为永久式桥梁,工程于1973年4月竣工通车。大桥有6孔,全长149.8米,为钢筋混凝土T梁。桥面、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桥面标高17.73米。荷载:汽——13、拖——60。&&&&嘉山池河桥:&&&&嘉山县城西部的池河桥,位于泗(县)浦(口)路80km+350m(104国道1189km+944m)处,跨越池河桥,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1978年3月——12月竣工通车。池河桥13孔,每孔跨径30米,全长393.6米,是省内现有最长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桥。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桥高11米,桥下净空为六级航道。全桥防震8度。荷载:汽——15、挂——80。&&&&天长汊涧桥:&&&&汊涧桥位于205国道淮浦段117km处,跨越白塔河(属高邮湖水系),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1963年,省交通厅工程队在于(家洼)泥(沛湾)路修整时,跨河新建一座中水位桥。1976年——1977年8月,省公路工程处拨款改建新桥。汊涧桥3孔,每孔跨径35米,全长129.5米,为钢筋混凝土空腹式双曲拱桥,渣油表处桥面,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桥高15米,桥下净空为6级航道,抗震。荷载:汽——20、挂——100。&&&&滁州清流河桥:&&&&滁州市城区的清流河桥,位于全(椒)扬(州)路上,跨越清流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原清流河桥位于今桥上游约800米处,1968年建成。1984年8月——1985年9月,由省公路管理局投资改建通车。桥3孔,每孔跨径40米,全长150米,是省内现有最长的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行车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宽1.5米。荷载:汽——20、挂——100。&&&&庐江白山桥:&&&&庐江县白山镇北部的白山桥,位于白(山)新(河)路0km+300m处,跨越白石天河和南河。&&&&建桥前,白山区14个乡被白石天河和南河分隔成3片,仅靠4只渡船维持行人交通。民国32年(1943年)春,国民政府第五战区第八挺进纵队以建桥为名,8个月,征收银币7000余元(可购大米20余万斤),全被私吞,建桥化为泡影。&&&&1976年初,由省、地、县共同投资建桥。于1978年10月,大桥竣工通车。白山桥由白石天河桥(主桥)和南河桥(支桥)组成,总长335.8米,主桥2孔,每孔跨径70米,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支桥是4个直径5.5米的全圆石拱和一个净跨5.5米的半圆石拱,全长68.5米。主桥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支桥行车道与主桥行车道等宽,两侧人行道各宽1.25米。河床至桥面高15米。荷载:汽——15、挂——80。&&&&无为二坝立交桥:&&&&无为县境的二坝立交桥,位于合(肥)芜(湖)公路118km+000m处,主桥与合芜铁路呈“S”形立交。该桥由上海铁路局和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共同投资,1984年9月开工,1986年底大桥竣工,1987年4月正式通车。桥有14孔,其中13孔为跨径16米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1孔为跨径25米的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梁。全长230.26米。行车道宽9米,两侧安全带各宽0.25米。荷载:汽——20、挂——100。&&&&太湖百里桥:&&&&太湖县百里乡境的百里桥,位于太(湖)竹(坪)路88km+200m处,跨越冶溪河(皖河上游支流),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于1966年9月至1969年10月建成,由太湖县组织民工建勤施工,省、地、县投资。百里桥为1孔,净跨85米,全长120米,是省内现有跨径最大的石拱桥。泥结碎石桥面,纵坡3.5%,行车道宽7.3米,未设人行道。荷载:汽——13、拖——60。&&&&太湖东门桥:&&&&太湖县城关东门桥,位于高(河)界(子墩)路84km+570m处,跨越皖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1957年东门桥由安庆公路管理段修建,为一座中水位的木台墩木面桥。50孔,每孔跨径4米,全长214米。载重8吨。1985年至1987年改建后通车。太湖东门桥,20孔,每孔跨径10米,全长229.2米,为钢筋混凝土T梁,桥面行车道宽6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荷载:汽——13、拖——60。&&&&潜山余井桥:&&&&潜山县余井乡境的余井桥,位于高(河埠)界(子墩)路(105国道的一段)36km+700m处,跨越皖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原为木架桥,1952年由安庆地区养路段建成。通车10余年木料腐朽,成为危桥。1962年至1963年12月,由省公路港航工程局等重建通车。余井桥现有50孔,每孔跨径6.35米,全长338米。是省内当时最长的钢筋混凝土板梁桥。沥青混凝土桥面,行车道宽6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荷载:汽——13、拖——60。&&&&潜山黄柏桥:&&&&潜山县黄柏乡尤曲湾村的黄柏桥,位于龙(井关)官(庄)路11km+600m处,跨黄柏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该桥由潜山县人民政府组织施工,1973年9月至1974年7月建成通车。黄柏桥为2孔,一孔跨径50米,另一孔跨径30米。全长109米,为等截面悬链线空腹式石拱。泥结碎石桥面,行车道宽7米,两侧安全带各宽0.25米。荷载:汽——13、拖——60。&&&&桐城练潭桥:&&&&桐城县罗岭乡与练潭乡交界处的练潭桥,位于杨(桥)新(安渡)路13km+100m处,跨练潭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1976年练潭桥被列入省交通基本建设项目,桐城县成立建桥指挥部。1977年3月至1981年10月大桥建成通车。桥有8孔,每孔跨径30米,全长279.9米,上部结构为6肋5坡钢筋混凝土空腹式双曲拱,矢跨比1/6,腹拱48孔,每孔跨径2.5米,矢跨比1/4,泥结碎石桥面,行车道宽7米,两边人行道各宽0.75米。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浆砌块石重力式桥墩、U型桥台。荷载:汽——15、挂——80。&&&&枞阳幸福桥:&&&&幸福桥在枞阳县安风乡夏家嘴河村,又名夏家嘴大桥,位于金(桥)横(埠)路8km+700m处,跨越白荡湖尾部,夏家嘴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桥位处原在白荡湖区,后湖滩围垦,形成河道。桥位选定夏家嘴山岗正中,直对虎山圩堤。1965年春,枞阳县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此桥。1966年8月大桥建成,沟通了金桥——夏家嘴和夏家嘴——横埠公路。于1979年再次加固。&&&&幸福桥为4孔20米实腹式无铰石拱和2孔10米三铰石拱桥,全长128米,泥结碎石桥面,行车道宽6米,两侧安全带各宽0.25米,荷载:汽——13、拖——60。&&&&霍山黑石渡桥:&&&&霍山县诸佛庵的黑石渡桥,位于霍(山)英(山)路11km+620m处,跨越淠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黑石渡原为古渡口,民国期间曾架设过木便桥,1949年国民党溃退时炸毁。1958年10月,霍山县筑路队重建木桥,维持通车。1964年——1969年改建为永久式桥梁。1982年和1986年两次投资整修。现为29孔,每孔跨径14.1米,全长409.3米,是省内现有最长的钢筋混凝土T梁桥。行车道宽6.1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桥高9.5米。荷载:汽——13、拖—60。&&&&霍山东风桥:&&&&霍山县东风桥,位于霍(山)晓(天)路22km+044m处,跨越黄家河(佛子岭水库上游支流),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1966年2月至4月竣工。&&&&东风桥为1孔,净跨50米,全长68.9米,是安徽第一座跨径最大的乱石拱桥,亦为省内首次采用土拱胎建造的大跨径石拱桥。泥结碎石桥面,行车道宽7米,未设人行道。下部为浆砌块石U型桥台。荷载:汽——13、拖——60。&&&&金寨史河新桥:&&&&金寨县城梅山镇史河新桥,位于六(安)梅(山)南(溪)路30km+536m处,跨越史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上游800米处的史河老桥,建于1955年。由交通部、省公路管理局投资,1983年1月——1984年10月史河新桥建成通车。桥有14孔,每孔跨径16米,全长228米,是省内最长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桥。行车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荷载:汽——20、挂——100。&&&&舒城桃溪桥:&&&&舒城县桃溪镇的桃溪桥,位于206国道1077km+663m处,跨越丰乐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桃溪镇古设渡口维持交通,民国21年(1932年)合(肥)安(庆)路建成后,以浮桥维持通车。1954年由省公路局改建为贝雷式钢架木面桥,2孔,跨径分别为24.4米和21.3米。1965年4月建成钢筋混凝土梁桥。1979年加固。1986年合(肥)安(庆)路拓宽改造,由省公路管理局投资,在原桥东侧再建一座新桥,上下通车。于1987年开工,次年竣工。新桥为钢筋混凝土板桥,全长189.4米。主桥3孔,共长55.8米,桥高10米,行车道宽7.5米,东西两侧人行道各宽0.5米、1米。旱桥8孔,每桥跨径16.7米,长133.6米,桥高7米。行车道及两侧人行道与主桥同宽。荷载:汽——20、挂——100。&&&&&肥西丰乐河桥:&&&&肥西县三河镇的丰乐河桥,位于上(派河)三(河)路终点,跨越丰乐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清咸丰六年(1856年)《合肥县志》记载,在两河汇合处下游150米处建有1座2孔石拱桥,后被洪水冲毁。民国25年(1936年)在古石拱桥址处建成浮桥,民国28年(1939年)日本侵略者侵入,浮桥被拆。次年重建了一座中段可以分开的浮桥,既保证两岸交通,又维持通航。&&&&1983年元月——1984年10月,由省公路管理局投资新建了一座永久式大桥。丰乐河桥上部由4孔每孔跨径30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和7孔每孔跨径16米、钢筋混凝土T梁组成,全长236.04米。行车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桥下净空是6级航道。桥南堤岸设人行道。荷载:汽——20、挂——100。&&&&肥东三十埠立交桥:&&&&肥东县境的三十埠立交桥,位于合(肥)浦(口)路163km+450m处,桥纵轴线与淮南铁路复线102km+026m处斜交。1984年10月——1986年元月,由铁道部投资建成此桥。立交桥20孔,其中15孔为跨径10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梁,2孔为跨径16米的装配式斜宽腹式钢筋混凝土T梁,1孔为跨径20米的装配式斜宽腹式钢筋混凝土T梁,2孔为跨径9.3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梁。全长229.3米,是省内现有最长的公跨铁宽腹式斜置立交桥。水泥混凝土桥面,纵坡3%,行车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下部为浆砌块石U型重力式桥台,钢筋混凝土刚架柱式桥墩。荷载:汽——20、挂——100。&&&&合肥寿春路桥:&&&&合肥市寿春路与胜利路交汇处的寿春路桥是合浦、合蚌与合六、合淮公路通过合肥市区相连接的一座重要桥梁。跨越南淝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该桥由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投资,市政规划设计院测设,省公路桥梁工程公司承建。1987年4月开工,次年元旦正式通车。大桥1孔净跨72米,全长85.9米。是省内仅有的一座中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桥面总宽30.5米,其中快车道宽14米,两侧各设宽4.5米慢车道,人行道宽2.5米,两侧栏杆宽0.25米。荷载:汽——20、挂——100。&&&&淮南东津渡桥:&&&&淮南与寿县交界处的东津渡桥,位于蔡(家岗)寿(县)路4km+495m处,跨越东津渡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该桥原为古桥,毁于民国27年(1938年)。1951年4月,六安专区治淮指挥部在原桥址处重修了两座桥,一座为长39米的石拱桥,一座为长12米的钢筋混凝土板梁桥。两桥间由长80米的路堤连接,每年洪水季节受淹达一个多月。1973年8月至1974年4月,省交通局改建成双曲拱T梁桥。东津渡桥为12孔,每孔跨径20米,全长272.4米的钢筋混凝土T梁桥。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荷载:汽——13、拖——60。&&&&怀远涡河桥:&&&&怀远县城郊的涡河桥位于蚌(埠)阜(阳)路13km+230m处,跨越涡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该桥由省交通厅公路工程处投资,1959年4月开工,1962年3月停建,1964年1月续建,12月竣工通车。涡河桥由主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主桥4孔,每孔净跨50米,矢跨比1/4,引桥3孔,每孔净跨15米,矢跨比1/2,全长285.5米,是安徽最早建成的大跨径石拱桥,水泥混凝土桥面,外加铺渣油表处面层,纵坡3%,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荷载:汽——13、拖——60。&&&&蚌埠淮河闸公路桥:&&&&蚌埠市西郊黑虎山北部的蚌埠淮河闸带公路桥,位于蚌(埠)阜(阳)路3km+400m处,跨越淮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该桥由治淮委员会投资,于1958年8月成立蚌埠淮河闸工程局,日竣工。公路桥29孔,全长598.3米,其中节制闸、水电站长482.8米,船闸长115.5米,是安徽最长的闸带公路桥。钢筋混凝土桥面加铺渣油表处面层,纵坡2%,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83米、桥高18.5米。荷载:汽——18、拖——80。&&&&固镇澥河桥:&&&&固镇县新马桥乡境的澥河桥,位于蚌埠固镇路59km+600m处,跨越澥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该桥由固镇县人民政府贷款修建,1985年元月至7月建成通车。桥有10孔,每孔跨径16米,全长164米,是省内最长的钢筋混凝土微弯板工字梁桥,也是省内首次由地方政府采用银行贷款修建的桥梁。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首次以收取过桥费的方法偿还贷款。桥为水泥混凝土桥面,行车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荷载:汽——15、挂——80。&&&&宿州新汴河桥:&&&&宿州市郊城北乡的新汴河桥,(又名宿符桥),位于宿(县)丁(里)路4km+600m(206国道780km+700m)处,跨越新汴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新汴河桥由该桥工程指挥部投资,于1968年4月开工,7月竣工。又于1987年至1988年6月扩建,1988年11月至1989年元月完成桥头引道工程。桥有6孔,全长207.5米,桥面行车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桥下净空为6级航道。荷载:汽——20、挂——100。&&&&泗县草沟桥:&&&&泗县草沟区的草沟桥,位于泗(县)固(镇)路18km+250m处,跨越北沱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草沟桥原为7孔古石拱桥,抗日战争期间,为阻击日本侵略军而炸毁。建国后,在原桥址建7孔木桥,恢复交通。1978年至1979年3月,由省公路工程处投资,在木桥下游800米处重建新桥。&&&&桥有5孔,每孔净跨25米,全长153.5米,矢跨比1/5,为6肋5坡钢筋混凝土空腹式双曲桥,渣油表处桥面。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荷载:汽——13、拖——60。&&&&利辛吕台桥:利辛县阚町镇吕台村北部的吕台桥,位于利(辛)胡(集)路10km+500m处,跨越茨淮新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该桥因开挖茨淮新河而建,由茨淮新河工程指挥部投资,组织测设和施工,1976年3月开工,1978年元月竣工。吕台桥8孔,每孔净跨40米,全长413.4米,是省内最长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行车道宽6.9米,未设人行道。荷载:汽——13、拖——60。&&&&利辛马胡桥:利辛县马店区胡集北部的马胡桥,位于马(店)胡(集)路9km+300m处,跨越茨淮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该桥因开挖茨淮河而建,由茨淮河工程指挥部投资,组织测设、施工。1976年3月至1978年5月建成通车。马胡桥8孔,每孔净跨40米,全长371米,是省内最长的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行车道宽7米,未设人行道。荷载:汽——13、拖——60。&&&&亳州城父桥:&&&&亳州市城父乡城父桥,位于蒙(城)亳(州)路69km+200m处,跨越漳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该桥由省交通局工程处投资,阜阳地区公路总站工程队承建,1979年3月开工,11月竣工通车。城父桥1孔净跨63米,全长83.5米,是省内现有跨径最大的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矢跨比1/8,钢筋混凝土桥面加铺渣油表处层,纵坡5%,行车道宽7.2米,两侧安全带各宽0.25米。荷载:汽——13、拖——60。&&&&亳州涡河韩桥:&&&&亳州市西郊的涡河韩桥,位于亳(州)卫(岗)路0km+200m处,跨越涡河,桥纵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该桥原为木架桥,建于1969年。1975年涡河闸建成后,常被水淹,主体结构已腐朽,车辆无法通过,亳州(县)人民政府要求重建新桥。1982年2月大桥基础开工,10月1日建成通车。涡河韩桥5孔,每孔跨径33米,全长177米,是省内最长的贝雷式钢架桥,也是省内仅有的一座半永久式大桥。行车道和人行道均由钢板焊接,行车道宽3.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下部为双车道,净宽7.5米。荷载:汽——15、挂——80。&&&(三)现代化桥梁 &&&&铜陵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大桥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羊山矶下游600米处,是国家“八五”计划的重点工程,于1991年12月开工建设,1995年12月竣工通车。是当时世界上同类型第三位大跨径桥梁。&&&&桥型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双塔索面斜桥,全长2592米,主桥长1152米,7孔,由主跨432米的双塔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和连续T型刚构的边跨组成。最大车道15米,人行道5米,通航净高224米。该桥桥塔采用H型门式结构,箱型断面,塔高153.65米。斜拉索为扇型布置,每个索面有26对索,索距8米。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式结构,桥宽23米,梁高2米。两岸引桥分别与合铜、铜屯二级汽车专用道相接。&&&&芜湖长江大桥:&&&&被称为“世纪大桥”的芜湖长江大桥桥型为公铁两用钢桁斜拉桥,铁路为I级,双线;公路为4车道,车行道宽1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公路在上层,铁路在下层。铁路桥长10606米,公路桥长6078米,其中跨江桥长2193.7米,大桥主跨312米。居我国第一位,亚洲第一位,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大桥公路接线长23.23公里,南岸7.35公里,北岸15.88公里。芜湖长江大桥建成于2000年9月。&&&&“世纪大桥”,一是指它是我国本世纪工程量最大的大桥;混凝土总量55万吨,结构用钢量11万吨,其工程总量及规模均超过武汉和南京两座公路铁路两用桥的总和,主桥公路铁路累计全长21华里。二是指芜湖长江大桥科技含量、建造质量居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同时又是21世纪我国桥梁建设的新起点。是中国桥梁史上继武汉、南京、九江长江桥之后的第四座里程碑。&&&&安庆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于日通车。全长5985.66米,主桥1040米。吴邦国委员长亲笔题写“安庆长江大桥”六个大字。&&&&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是皖西南的经济中心,华东地区商业重镇。安庆长江大桥是我省连结大江南北的第三条过江通道,扩大运输能力,完善大桥两岸国家干线公路网和安徽省及安庆市的干线公路网,解决国道206线和国道318线跨长江无桥的局面,缓解了华东地区及沿海地区交通运输紧张状态。对于促进安徽省、安庆市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及旅游事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安庆长江公路大桥穿越安庆市区,北在圣埠处与合安高速公路大桥连接线相连,南接国道新改建路线(沪蓉高速公路皖段),东距芜湖长江公路铁路大桥200km、铜陵长江大桥100km。大桥建成后,将与铜陵桥、芜湖桥一道将南北路网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路网布局更加完善。
备案序号:皖ICP备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IE10及以上、谷歌、火狐、360极速模式、搜狗高速模式浏览器,分辨率浏览
本站点击量: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家庄三环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