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字制作工艺工艺2中全部物品的作用

(2013o遂宁)遂宁市大英县境内的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千秋万代.其工艺流程包括下面五个步骤:
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汲出的卤水浑浊,浓度一般在7~10度(即溶质质量分数为7%~10%,下同),这样的卤水咸度低,耗燃料,成本高,为了把卤水浓度提高18~20度,就产生了“晒卤”这一环节.在“晒卤”的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第④步“滤卤”和实验室“过滤”的原理一样,都是为了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杂质.在实验室的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第⑤步“煎盐”和实验室蒸发结晶(填结晶的方法)的原理相同.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乙两种物质在t3℃时溶解度相同.
Ⅱ.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为乙>丙>甲.
Ⅲ.t4℃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20≤a<40.
Cannot access a closed file.
解:(1)在“晒卤”的过程中水蒸发,溶剂减少,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填:变大;
(2)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漏斗;引流;
(3)第⑤步“煎盐”和实验室蒸发结晶的原理相同;故填:蒸发;
(4)Ⅰ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在t3℃时溶解度相同;故填:t3;
Ⅱ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为乙>丙>甲;故填:乙>丙>甲;
Ⅲ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4℃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20≤a<40.故填:20≤a<40.
(1)根据在“晒卤”的过程中水蒸发,溶剂减少进行解答;
(2)根据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以及玻璃棒的作用进行解答;
(3)根据第⑤步“煎盐”和实验室蒸发结晶的原理相同进行解答;
(4)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进行解答;(17分)(1)Fe2O3或Fe3O4,或者Fe2O3和Fe3O4&&&(2分)&&&&&(2)H2SO4与NaVO3反应生成难溶的HVO3,HVO3包裹在一些烧渣的表面,阻碍了反应的进行,从而降低了HVO3产率,且使产生的HVO3不纯。另外,铁的氧化物会和硫酸反应生成铁离子,增加干扰离子,消耗硫酸,浪费资源。(4分)(3)过滤(2分)& Na+、Al3+(2分)& D (2分)(4)V2O5&+2OH-&2VO3-+ H2O&(3分)(可以没有加热符号)(5)—1634.2 kJ/mol&(2分)
解析试题分析:(1)依题意,焙烧时不仅发生反应:V2O5+Al2O3+2Na2CO32NaVO3+2NaAlO2+2CO2↑,而且Fe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或既有氧化铁又有四氧化三铁),因为+2价的铁元素在高温下易被氧化;由于加入的碳酸钠过量,则氧化铝、五氧化二钒全部转化为可溶性的钠盐,加入足量水浸取时,铁的氧化物难溶于水,则浸出渣B的主要成分是Fe2O3或Fe3O4,或者Fe2O3和Fe3O4;(2)由已知信息②可知,H2SO4与NaVO3反应生成难溶的HVO3,HVO3包裹在一些烧渣的表面,阻碍了反应的进行,从而降低了HVO3产率,且使产生的HVO3不纯;另外,铁的氧化物会和硫酸反应生成铁离子,增加干扰离子,消耗硫酸,浪费资源,因此不采取硫酸浸取烧渣;(3)由于HVO3的溶解度很小,HVO3难溶于水,从浸出液中分离难溶物的方法是过滤、洗涤,由此确定操作①的方法;如果不洗涤,HVO3吸附了可溶性的硫酸钠、硫酸铝典礼处的钠离子和铝离子;HVO3是难溶性酸,与硅酸类似,受热可以分解,加热固体物质只能在坩埚中进行实验,因此选D;(4)五氧化二钒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钒酸钠和水,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说明五氧化二钒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氧化物应保留化学式,则该反应为V2O5&+2OH-&2VO3-+ H2O;(5)先给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观察发现①+②×5=③时可以约去5CaO(s)、5CaSiO3(s),根据盖斯定律,则①的焓变+②的焓变×5=③的焓变,即△H3 ="—2096.7" kJ/mol +5×92.5 kJ/mol=—1634.2 kJ/mol。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化学工艺流程,涉及浸出渣的主要成分、解释浸取方式的原因、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洗涤除去的金属阳离子、高温加热固体的实验仪器及装置、离子方程式、盖斯定律等。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为:CH3CH2OHCH2=CH2↑+H2O,反应时,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SO2,有人设计下列实验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分别是(填选项字母):①_________,④_________。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浓硫酸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能说明SO2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证乙烯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实验题
化学学习中,有关物质性质的学习离不开实验,请阅读下列对应的内容,并按要求完成填空(1)实验室经常用烧杯进行性质实验研究,如图所示装置及下表中试剂,过一段时间实验编号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1 淀粉碘化钾溶液 浓硝酸 2 酚酞溶液 浓硫酸 3 氯化铝溶液 浓氨水 4 湿润的红纸 饱和氯水 &实验1、2、3、4烧杯①中的现象分别是&&&&&,&&&&&&&&&,&&&&&&&&,&&&&&&,(2)用下图装置:废铜屑制硝酸铜,反应结束后,广口瓶内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OH外,还有____(填写化学式)(3)浓氨水通常可以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氨气及其相关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①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收集干燥的NH3,收集装置应选择(填装置序号)&&&&&&&,理由是&&&&&&&&&&.②向浓CaCl2溶液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2气体可制纳米级(粒子直径在1—10nm之间)碳酸钙,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4)下图是苯与溴发生反应并进行产物检验的反应装置实验装置中的冷凝管“左低右高”的放置目的是____________,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对于固体硫化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有如下假设:假设①: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单质硫。假设②: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亚硫酸钠。假设③: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钠。为了探究固体硫化钠露置在空气中究竟有怎样的变化,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从试剂瓶中取出固体硫化钠样品,放在研钵中研碎。②将研钵中的样品露置在空气中两天。③从研钵中取出一药匙样品放在试管中,加入盐酸,试样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并放出大量气泡。④立即加塞,用力振荡,产生浑浊,且气泡的量大大减少。(5)解释加塞振荡后产生浑浊,且气泡大量减少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6)如果要验证③是否成立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实验题
下面是提纯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的流程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在工业生产中,将块状大理石磨成粉末,并在反应池中安装搅拌机。目的是________。(2)操作Ⅱ中A物质最好应选择___________(填化学式),在该过程中要随时测定pH,在实验室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检验Fe3+已完全生成Fe(OH)3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滤液B得到晶体B,操作过程包括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冷却结晶。(5)某化学小组在实验中用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取二氧化氮并探究二氧化氮是否能支持木炭的燃烧,其实验装置图如下:①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装置C、装置D 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开始后,能证明二氧化氮支持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已知二氧化氮和碳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量比为1:1有毒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实验题
现从锌制品加工企业回收的废渣(含有ZnO、FeO、Fe2O3、CuO、Al2O3等杂质)来制取氧化锌,流程如下:有关氢氧化物完全沉淀的pH见下表:沉淀物Al(OH)3Fe(OH)3Fe(OH)2Cu(OH)2Zn(OH)2pH5.23.29.76.78.0&(l)在酸浸过程中,要提高锌元素的浸出率,可以采取&&&&&&&&&措施。(2)上述流程中多处涉及“过滤”,实验室中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3)在“除杂I”步骤中,将溶液调至pH=4的目的是&&&&&&&&&&&&&&。在“除杂II”后,溶液的pH约为6,则此步过滤时滤渣中含有&&&&&&&&&&&&&&&。(4)在“碳化合成”中,生成的产物之一为碱式碳酸锌[Zn2(OH)2CO3],同时放出C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从滤液中提取NaNO3晶体的操作步骤为&&&&&&&&&&&&&&&&&&。(6)在实验室如何洗涤过滤出的碱式碳酸锌?&&&&&&&&&&&&&&&&&&&&&&&&。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实验题
工业上设计将VOSO4中的K2SO4、SiO2杂质除去并回收得到V2O5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所得废渣的成分是&&&&&&&&&&(写化学式),操作I的名称&&&&&&&&。(2)步骤②、③的变化过程可简化为(下式R表示VO2+,HA表示有机萃取剂):R2(SO4)n (水层)+ 2nHA(有机层)2RAn(有机层) + nH2SO4& (水层)&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③中X试剂为 &&&&&&&&&&&&&&&&&&&&&&&&&&&。(3)⑤的离子方程式为&&&&&&&&&&&&&&&&&&&&&&&&&&&&&&&&&&&&&&。(4)25℃时,取样进行试验分析,得到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关系如下表:pH&1.3&1.4&1.5&1.6&1.7&1.8&1.9&2.0&2.1&钒沉淀率%&88.1&94.8&96.5&98.0&98.8&98.8&96.4&93.1&89.3&&结合上表,在实际生产中,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最佳pH为&&&&&&&&&&&&&;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则溶液中c(Fe3+)&&&&&&&&&&&&。〖已知:25℃时,Ksp[Fe(OH)3]=2.6×10-39〗(5)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和&&&&&&&&&&&&&&&&&&&&&&。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实验题
FeSO4·7H2O俗称绿矾,广泛用于医药和工监领域。(1)已知FeSO4·7H2O晶体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利用下图装置检验该反应的气体产物。请填写下列空白:①仪器的连接顺序为&&&&&&&&(用a~i的字母表示)。②装置C中的试剂X化学式为&&&&&&&&&;该装置中冷水的作用是&&&&&&&&&&&&。(2)以下是FeSO4·7H2O的实验窒制备流理图。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①反应Ⅱ需要l00mL l.5mol·L-1l的稀硫酸溶解洁净的铁屑,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所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捧、胶头滴管及&&&&&,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②反应1需要加热数分钟,其原因是&&&&&&&&&&&&&&&&;操作A为&&&&&&&。③测定FeSO4·7H2O产品中Fe2+含量的常用方法是KMnO4溶液滴定法。已知称取3.0g FeSO4·7H2O产品,配制成溶液,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1 KMnO4溶液滴定,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200.00mL。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装置图(有些图中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B.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C.石油分馏D.实验室制取硝基苯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用图①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B.用图②装置制取和收集乙烯C.用图③装置将海带灼烧成灰D.用图④装置制取乙酸乙酯1)& △H4=&&&&&&&&&&&&&&&&&&&&&&&&&&& (3分)
(2)k =&&&&&&&&&&&&&&& (3分)
&①反应的温度、过氧化氢的浓度。(3分) (答对一项得1分,答对二项得3分)
②MnO2 的催化效果最好,α-Fe2O3、γ-Fe2O3的催化效果相当。(意思表达正确即可)(3分)
③解:设10~20s内消耗H2O2的物质的量为n 。
10~20s内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160g。
&&&& 2 H2O2 =2 H2O + O2
&&&&& 2mol&&&&&&&& 32g
&&&&&& n&&&&&&&&&& 0.160g&&& n =&&&&&&&&&&&&&&&& = 0.010 mol&&&&&&&&& &(2分)
&&&&&&&&&&&&&&&&&&&&&&&&&&&&&&&&&&&&&&&&&&&&&&&&&&&&&&&&&&&&&&&&&&&&
&&&& v(H2O2) =&&&&&&&&&&&&&&& = 0.100 mol·L-1·s -1&&&&&&&&&&&&&&&&&&&&& (2分)
&&&&& 答:v(H2O2)是0.100 mol·L-1·s -1& 。
(不带单位运算,不作答,有效数字错误,任一错误,共扣1分)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2010?深圳二模)γ-Fe2O3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其部分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已知:①3α-Fe2O3(s)+H2(g)=2Fe3O4(s)+H2O(g);△H1②3O4(s)+12O2(g)=3γ-Fe2O3(s);△H2③2(g)+12O2(g)=H2O(g);△H3④α-Fe2O3(s)=γ-Fe2O3(s);△H4用△H1、△H2、△H3表示△H4,则△H4=2+△H2-△H33.(2)若①建立了平衡,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O)c(H2).(3)铁的化合物对许多反应都有催化作用,通过测量相同时间内生成O2的质量(m),可比较α-Fe2O3、γ-Fe2O3、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每次实验均取10mLH2O2溶液,以下是实验数据.
反应时间和m(O2)/g
0.320①实验开始时,称取了相同质量的三种催化剂(颗粒大小相同),此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反应的温度、过氧化氢的浓度.②分析表中数据,就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你所得出的结论是:MnO2 的催化效果最好,α-Fe2O3、γ-Fe2O3的催化效果相当.③根据实验1中的数据,计算在10s~20s内,以c(H2O2)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H2O2),写出计算过程(忽略溶液体积变化).0.100 mol?L-1?s -1.
科目:高中化学
置换反应的通式可表示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为黄绿色气体,单质乙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过量的单质甲与化合物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Fe2O3Al2O3+2Fe。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要除去反应后混合物中剩余的铝粉与生成的Al2O3所用的试剂是:       ;
(3)若单质甲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化合物B是一种磁性黑色晶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若单质乙是黑色非金属固体单质,化合物B是一种优质的耐高温材料,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5)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工业上制取硅单质所用的化合物A是&&&&&&& ,A非常细,导光能力很强,可用作&&&&&&&&&&&& 。
科目:高中化学
置换反应的通式可表示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甲为黄绿色气体,单质乙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过量的单质甲与化合物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Fe2O3Al2O3+2Fe。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要除去反应后混合物中剩余的铝粉与生成的Al2O3所用的试剂是:       ;(3)若单质甲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化合物B是一种磁性黑色晶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单质乙是黑色非金属固体单质,化合物B是一种优质的耐高温材料,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工业上制取硅单质所用的化合物A是&&&&&&&,A非常细,导光能力很强,可用作&&&&&&&&&&&&。&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置换反应的通式可表示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为黄绿色气体,单质乙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过量的单质甲与化合物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Fe2O3Al2O3+2Fe。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要除去反应后混合物中剩余的铝粉与生成的Al2O3所用的试剂是:       ;
(3)若单质甲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化合物B是一种磁性黑色晶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若单质乙是黑色非金属固体单质,化合物B是一种优质的耐高温材料,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工业上制取硅单质所用的化合物A是&&&&&&&
,A非常细,导光能力很强,可用作&&&&&&&&&&&&
。看过本文的玩家还看过:
热门文章推荐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下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A的化学式HCl,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是过滤,该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引流.(2)操作n为洗涤、检验和烘干,洗涤的作用是除去沉淀表面可溶性杂质或残留滤渣表面滤液,检验洗涤是否干净可选用试剂AgN73(写化学式).(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该流程中的副产物可用作钾肥或钾盐.(写一种用途)(4)分析该流程可得出SiO2部分性质,下列属于其物理性质A,化学性质C.0.不溶于水&&&&&&B.可溶于水&&&&C.不与盐酸反应&&&&&D.能与盐酸反应(5)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硅酸钠(NaaSi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SiO2══Na2SiO3+H2O.根据此原理该同学设计出如下方案制备:取碳酸钡和二氧化硅混合物,滴加过量(填“少量”或“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烘干得碳酸钡固体.
解:(1)根据反应后生成氯化钡,由碳酸钡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二氧化碳,可判断所加入的试剂A应为稀盐酸,溶质的化学式为HCl;为从反应后的氯化钡溶液中除去二氧化硅固体,应进行过滤,过滤时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直接倾倒而冲破滤纸;(2)为从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纯净碳酸钡,需要进行过滤,过滤后洗涤沉淀表面残留的溶液,以除去沉淀表面可溶性杂质或残留滤渣表面滤液,然后进行烘干干燥;为检验洗涤干净,利用氯化钾能与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可向洗涤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检验洗涤后的溶液中不再含有氯化钾,以证明洗涤干净;(3)在向碳酸钡中加入稀盐酸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通入氯化钡溶液中,与氢氧化钾、氯化钡的混合溶液发生反应得到碳酸钡,即二氧化碳在过程中可进行循环利用,在此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碳酸钾可提供作物生成所需的钾元素,可用作钾肥;(4)在向碳酸钡与二氧化硅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时,二氧化硅既不溶于水又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可得知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有不溶于水,化学性质有不能与稀盐酸反应;(5)二氧化硅为非金属氧化物,根据这两类物质的反应特点,可知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iO2══Na1SiO3+H2O;为除去碳酸钡与二氧化硅中的二氧化硅,利用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硅酸钠,可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以完全除去二氧化硅,经过过滤,洗涤,烘干得碳酸钡固体.故答案为:(1)HCl;&&&过滤;&&&&引流;(2)烘干;&除去沉淀表面可溶性杂质或残留滤渣表面滤液;&&AgNO3;(3)CO2;&钾肥或钾盐;(4)A;&&C;(5)2NaOH+SiOg══Na2&SiO3+H2O;过量.(1)碳酸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二氧化碳,根据操作1后得到氯化钡溶液,可推断向混合物中所加的试剂A可为稀盐酸;根据操作后得到溶液与固体,利用过滤操作的特点,可判断操作1、2均为过滤操作,并说明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2)根据物质的提纯方法,为从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钡固体,应通过过滤、洗涤与烘干操作,并根据氯化钾与硝酸银可产生白色氯化银沉淀,可采取滴加硝酸银的方法检验洗涤干净;(3)根据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特点:既是某反应的生成物又是另外反应的反应物,利用流程图判断其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根据流程中所发生的反应,由氢氧化钾、二氧化碳、氯化钡间所发生的反应,判断副产物为碳酸钾,结合该物质的组成及性质,举例说明其用途;(4)根据二氧化硅放入稀盐酸中的变化情况,推断二氧化硅的性质,并对物质性质进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5)利用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规律,判断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结合除杂的操作方法,判断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的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废弃物品做的工艺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