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之乎山川风土之攸殊 山川是什么意思思

茶之原乡:铁观音风土考察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茶之原乡:铁观音风土考察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名茶安溪铁观音原产地——安溪的风土志。作者回溯三百年时光,与历史对话,从安溪这“不可复制”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中,探寻铁《茶之原乡:铁观音风土考察》:观音这一伟大植物发源于安溪山岩之上的因缘际会。跟随作者走遍安溪的山川丘壑、村落茶田,我们会发现正是这茶乡大地的山、水、人、情,别样的风土,孕育了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与“非常意”。端起一杯醇香的安溪铁观音,我们品尝到的不仅仅是植物的、天然的“圣妙香”,其中还蕴涵着安溪人对天地人伦的敬畏崇仰之心、安溪大地深厚质朴的风土气息,流动着安溪铁观音与安溪茶乡、与广袤世界间的动人传奇。类&&&&型烹饪美食与酒出版日期日语&&&&种简体中文ISBN8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页&&&&数234页开&&&&本16品&&&&牌后浪出版公司
《茶之原乡:铁观音风土考察》   推荐一: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的生长故乡——安溪的人文笔记   由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出版,系闽南书院(筹)课题研究成果。   要了解一种茶、一种茶的文化,必须走近孕育这种茶的那片土地,走进在那片土地上生活或是曾经生活过的人们的世界中去。   安溪僻落一隅,而山产万物。厥土惟沃,掌地成田。石岩溪洞,秀丽澄莹,皆可书也……——安溪县志   推荐二:第一部茶乡大地风土考察著作,北大人类学教授作序推荐   我必须说,我在安溪见识到的文化,是尊贵的。   在机器统治的时代,在城市钢筋水泥丛林中,通过一本茶的风土志,反思手工时代的遗产和传统文化的记忆。   推荐三:一棵植物,改变了一个地方、一群人,丰富美好了这个世界。   谁人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安溪茶谚   安溪竞说铁观音,露叶疑传紫竹林。一种清芬忘不得,参禅同证木樨心。——连横(台湾史学之父),《安溪铁观音》   真正的品茶、爱茶之人,不仅能品出茶的自然香味,些许对人生的感悟,还能体味出蕴藏其中的风土与人文气息。站在一个新的视角,去认识茶乡大地的悠久历史与文化,感受生长在这独特地域的数代茶人的生活状态。谢文哲,福建安溪人,1969年3月生人。大学毕业后,从事高中教育十年,后在地方党政机关担任新闻、宣传、出版工作至今。兴趣为地方文史、民俗研究。中学阶段开始写作,撰写大量诗歌、散文、评论和新闻作品,创办多种报刊杂志,先后出版《门里门外》(海风出版社)《安溪铁观音——一棵伟大植物的传奇》(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台湾世界书局、美国Prunus 出版公司同步出版发行简体中文版、繁体中文版和英文版)等著作。我必须说,我在安溪见识到的文化,是尊贵的。   来自安溪的一种物——铁观音,无疑是地方“物我关系”的重要体现。   ——王铭铭安溪,土沃而人稠,风淳而俗朴。真东南形胜之地。   ——詹敦仁   来自安溪的一种物——铁观音,无疑是地方“物我关系”的重要体现。   ——王铭铭序 王铭铭   自 序   卷一 基因或密码   铁观音密码   铁观音非思   性情铁观音   安溪图腾   溪水音韵   无茶不成礼   茶神辨   铁观音文化谈   铁观音、无限多样性和社会   卷二 风土之种种   茶 路   铁观音风土   寻找祖母的气息   我自安溪来   紫霞云天林鹤年   弘一大师与安溪茶   安溪城事   卷三 走读安溪   茶之原乡   美丽的大坪,我的家   湖头的守望   闯出尚卿   龙涓大地上的事情   祥华的坐标   闽南形胜,龙门首焉   造物紫云山   行走福田,慢下来   白云从蓝田来   城厢,城厢   卷四 仪式、尊严和“我”   有关庄严   思想者是怎样诞生的   密码1989:青春的渡口或记忆   盛世中华1992 的茶粒大义   美的觉醒   吃茶去   无不是茶   最美的风景在眼前   西行迷思   附 录   风 土   铁观音,我们的乡愁   后 记   出版后记信仰的工程   这几年来,我读书愈发的庞杂,历史、地理、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思想史、艺术史、商业、电影、门类很多,但文学方面的书几乎不看,只保留一本订了 20多年的《收获》杂志,朋友出版的新书、诗集、散文集和一些小说新作,偶尔也会翻翻,但几乎没有一本读完,不是我不尊重文学创作这项情感和智慧劳动,而是,一方面,我人生的着力点已经发生改变,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文学新作陷于“唯我论”中,过度情绪化的写作和飘渺无力的想象难以使我像过去一样,在优秀作家的经典作品中汲取思想养分,情操得以提升,心智变得深沉。   如此读书趣向自然也影响到我的写作。在文学的殿堂里,我先事诗歌,后来是散文,再后来,清醒觉得自己才华有限并非此道中人,就转而做起地方文化的研究来,但至今也没有什么建树,尽是些不成体系的“凌乱思索”。生长和工作于茶乡的缘故,这些年来写了不少与茶有关的文字,这些文字起于 2008年底的一组《铁观音密码》,虽然对铁观音的研究我是后学,立论有点牵强,论述不无阙漏,但读者还是给予程度不同的关注。我曾经文学意义上的朋友鼓励我,要沿着既定的思路和风格写下去,但天不遂人愿,文章没有完成我却因此病了一场,这场病发生在我由青年步向中年的节点,后来回想,其实是充满人生特殊的隐喻的。   此后,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回向自然,回向大地,回向内心,选择一种朴素踏实的生活,渐渐完成人生的第二次转型。我的回向并非走入书斋、走入自我,反而是走向山野、走向民间。人为地产,只有脚踩敦厚大地,才能获得生命的能量。我的路好像越走越窄,其实是越来越精准;所在位置越来越低,但绝非低沉低迷。我不想自己只是活着,我还想拥有富有意义和趣味的人生,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该拒绝什么,用千百年来那些闪亮深刻、美得纯粹的伟大思想,关照当下,洗礼内心,引领自我。在这种生活观的指引下,我选择性地做事,尽量做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成就事情的同时也成就自我,全面磨练心智、情感,使灵魂得到片刻的救赎。   《安溪商人》杂志创办以后,我策划并启动“发现安溪”文化调查项目,带领团队每期挖掘整理一个乡镇的历史文化,编成特刊画册随同杂志发行,《美丽的大坪,我的家》《典藏湖头》《西坪问源》《龙门城事》《紫气蓝田》《福龙在田》《锦绣祥华》等专题,深受各地民众和读者喜爱。地面调查的时候,我阅读山川,与历史对话,震撼于茶乡大地的美妙,也折服于安溪人文的深厚,于是就有了《茶之原乡》《湖头的守望》《龙涓大地上的事》《行走福田,慢下来》《造物紫云山》《闽南形胜,龙门首焉》等篇什。这些文章是安溪人文地理的目录和索引,每个地方,我都尽量选择一个有意思的视角来展开表达,企图通过一个空间坐标的历史演变,去呈现这个地方与社会、国家乃至更大空间范围的互动与流动。   “发现安溪”开始之后,我和吴合对先生又酝酿启动“发现闽南”,心里隐隐觉得,这个文化项目可能要耗费以后我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我还是愿意将其融成身心血肉的一部分,推动人生又一次重要的转型。我开始把人与土地的融合、与山川的连接,视作一项自我认识,其实也是信仰的工程——尽管这项工程永远也无法完成,无论你的生命有多长。欧陆之行回来后,我很快写出《西行迷思》,但又觉得言而未尽,法国、意大利葡萄酒农对土地宗教般的情感,当地学界对“风土”的重视和研究,开阔了我对土地的认识。沿着这个方向一路深挖,我发现中国人对“风土”的研究始于周朝,比西方人要早,在清乾隆版《安溪县志》中,就有一篇由时任安溪最高行政长官庄成县令亲自执笔的《风土志》。也正是这篇《风土志》触发我去思考:铁观音与安溪大地,以及大地之上的自然万物,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关系,这种关系呈现安溪人与物混融的宇宙观,能够提供现实的好处或者道德层面的满足,并最终促成《茶之原乡——铁观音风土考察》一书的诞生。   因缘成熟,百川归海。有之前的系列文字铺垫,我的整理工作从容迅速,卷一着重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的角度,猜想、推断、分析、解证、探讨铁观音文化创造的风景和意义,为安溪以外的人们透视安溪铁观音和安溪社会生活,提供一个人文学思考的方向;风土之种种,人是关键因素,所以,卷二站位时空坐标,拂去岁月的烟尘,追寻并呈现安溪人与安溪大地互为依存的深厚情感、安溪铁观音与庞大世界间的动人传奇;卷三《走读安溪》篇什,都是“发现安溪”系列的卷首语,都从一个别人未曾涉足的角度,去关注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累积起来就是一部色彩斑斓的安溪风情画;饮茶使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人从茶中获益良多,反过来应当理解茶、尊重茶,在这种认识的指引下,我的同事郑植阳通过他的智慧劳动赋予一些茶品“社会生命”,而参与其中的我则企图借此表露心态,写出卷四《仪式、尊严和“我”》的部分文章。应该说,这些文章与相应茶品之间是“相互担当”与“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这些茶品肯定就没有这些文章,而我的写作无非是让“密码 1989”“盛世中华 1992”“思想者”等有意味的茶品,拥有尊严,得到尊重。铁观音已经成为我内心一棵茁壮的苗种,这些年来我所做的努力,深植、培土、浇灌,就在等待她离开母树,开始生命的新一段旅途。   书的功能在于为读者提供一种生活和思考经验之外的新的可能性,外界接受与吸收与否,书和作者都要顺受和坦然。当我把书稿郑重发出,心情并没有因此轻松,这些文字的酝酿和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全是我努力的结果,是我与他人之间互动的结晶,那些与我生命深深相连的人,包括心灵中的这杯安溪铁观音,都是我面对茫茫黑夜的亮光。这些年来,茶平衡了我的内心,她使我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因为茶,我结识天南地北的不少朋友,他们的点拨、指引和帮助,我无以回报,只能借助一行文字致以深深的谢意。   著名人类学家王铭铭教授的学术研究和他的当面指点教诲,提升我对茶叶的理论新认识,开始将安溪人文世界“放归”安溪自然世界,也才有这些复杂“混合文本”的出现,最后他又在百忙之中为我的书作序,给予师友般的关怀和激励,谨致诚挚的敬意。特别要感谢上天的恩德,让我的父母双亲身体康寿,令我能够心定意平投入工作和研究;感谢我的妻子和孩子给予我的最大理解和宽容,让我不为家庭琐事所困,矜持于思想的劳动;而我的孩子谢承劼的文章,则提醒我,新一代安溪人已经意识到铁观音之于他们成长的文化意义,她是家庭家族传承的通道,是乡愁乡思的寄托,不仅连接一代代安溪人,也连接安溪与广大世界;感谢吴兴元先生,和他的同事杨建国、郝佳、周伟伟等人细致入微的专业、敬业工作,还有朋友易曙峰的辑封书法,使此书得以一种美和真的姿态呈现。     日     茶乃南方嘉木。据史料记载,我国自古就是茶的原产地。自陆羽著《茶经》以来,介绍名茶种类、品茶之道、品茶文化的书籍不计其数,而关于茶乡大地——孕育茶叶生长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著作却十分鲜见。本书就是关于中国茶中名品铁观音的“原乡”——安溪大地的风土考察。   安溪被称为“茶之原乡”,不仅因为这里创造了中国乌龙茶这一“半发酵”制作工艺的茶类,发现培育了铁观音这一香高味醇、独具韵味的传奇茶种;在现代,安溪茶叶远销海外,安溪茶农发明的茶叶无性繁殖技术传播至全球各地茶区,安溪民间流传久远的工夫茶品饮式法引发了国人品味休闲生活方式的变革。今天,每一杯香茗中,都流动着安溪茶乡大地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基因。   安溪有句俗话说:“谁人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这是品饮安溪铁观音之道,也是我们编辑出版此书的初衷,即在机器统治的时代,在城市钢筋水泥丛林中,让我们通过一本茶的风土志,反思手工时代的遗产和传统文化的记忆。茶是无字的书,书是有字的茶。愿各位爱茶之人读毕此书,能领略其中蕴藏的安溪大地的质朴气息。   在此,我们要感谢拨冗为本书作序的著名人类学家王铭铭教授;感谢创作各卷首辑封书法的易曙峰先生;感谢慨然提供多幅安溪精美照片的诸位摄影师,使得本书能以臻于完美的形式呈现给各位读者。在我到过的众多地方中,安溪是独具魅力的一个。   方志上说,“安溪虽云僻壤,山环水绕,络绎奔赴,结成县治,不啻一都会矣”(乾隆版《安溪县志》卷之三)。这就是说,就县治之地理形势观之,安溪野中有文。   今日之安溪居民,是“南人”,他们无疑也是晋唐北方战乱时迁徙来的移民,但一代代居住于这样的区位中,顺应于山川形势,他们形成了“朴而野”的个性。   “夫安溪,岩邑也……民不安生分,好讦讼,喜淫巫。”(同上,卷首)   以上对安溪民风的评论,出自康熙十二年(1673)泉州知府之笔。安溪“民不安生分”,到底这习性是传统使然,还是“有以致之”?知府大人并没有给出具体答案,而只是抽象地说,安溪人之所以有其让为官者担忧的习性,部分是因为他们是身居“岩邑”中“朴而野”之人。   显然,知府大人的言论,由来是一种旧式政治理性主义。   我是其后三个多世纪才到的安溪。我是做人文研究的,而不是当官的,经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正是康熙间知府说的“民不安生分,好讦讼,喜淫巫”,构成了一道有魅力的风景线,这道风景线让像我们这样的忘本之人得以领略历史。   我必须说,我在安溪见识到的文化,是尊贵的。   关于“朴而野”民风之尊贵人文价值,我已在许多著述中论及,此处不再赘述。而方志还有言曰,“自古圣贤豪杰,皆山川磅礴之气孕毓而生,惟地灵,斯人杰也”(同上,卷三)。除了为安溪人“朴而野”的风俗提供关键的地理形态约制背景之外,安溪山川也造就了一代代圣贤与英雄。这些众多的人物,有的在官史中留名,其“实在”迄今被叙述;有的在野史和“神话”中出现,其“虚在”为当地仪式活动所重复镌刻。他们各自以“做人”为方式成为不朽之“物”,展现着一个区位中山川形势的整体面貌。   王国维先生在文学表述中区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是指“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所谓“无我之境”,则是指“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三)。   借王国维先生对有我与无我的辨析,我们可以对人物形态进行论述。   中国历史上许多被史家记载或“宗教神话”传颂的人物,在可分“有我之人”与“无我之人”的同时,亦可谓均兼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他们对外在世界有深刻影响,“我”的成分很高,但与此同时,他们之所以成为“人物”,是因为他们自己时常“忘我”,并因此最终以物的本来面目回归“本来”。   安溪的山川与人物之间关系,亦表述了古代文化中“有我”与“无我”的对立统一。   来自安溪的一种物——铁观音,无疑是地方“物我关系”的重要体现。   由于结交的师友中出现了若干酷爱铁观音者,我前些年渐渐认识到,这种来自我的“田野地”之一的植物对于安溪有着关键的意义,而我之前借西来的民族志方法研究安溪个别地方,未曾触及安溪的“植物学”,那是片面的。   爱茶的师友将品饮铁观音当作表现其风度的方法,其“品物”艺术表达的是古人所说的“文质彬彬”之貌。   “文质彬彬”表面的意思是指人文色彩极重的文雅之人的举止风范,而实质的意思是指,文雅之人的举止风范源自于这些人物的某种特殊的“中间性”——其处于文与质、人性与物性、有我与无我之间的品格。   爱茶的师友们用铁观音来显示其“文质彬彬”的“范儿”不是没有理由的。   与历史上所有不同种类的茶树一样,铁观音这种茶生长于山丘,但所在的山丘不能太高,而处在平地的文明与高山巅峰之间。是否是茶树所处的海拔“中间性”使茶叶也具备了“文—野”的中间性,并使信奉中庸之道的国人以吸纳这一中间性为风度?我们只能依据文化心理学加以推论,而不可能有明确的“科学”答案。然而,有一点似乎却是可以确信的。对于铁观音的制作,安溪的精英有一个别样的文化诠释,他们解释说,“铁观音是否能涌出自然的香味,合乎传统的精细加工是条件”。换句话说,被理论家形容成“文化”的茶叶加工,比如摇青和烘焙,是将植物“放归”自然的方法。   与茶叶加工中同时兼有的“文化化”与“自然化”双向进程同理,品茶也具有一种看似矛盾的两面性。在安溪,品茶一面表现自我不同于他人的独特品味,一面又表现自我融入于他人之中的社会必要性,一面创造品味的等级次序,一面生成品茶共同体。从品茶生发出来的区分我他的“有我之境”与汇合我他的“无我之境”自身构成了社会的对立统一。这一对立统一与广义上的自我(文化)与他者(自然)的对立统一相互辉映,形成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活哲理。这一生活哲理,蕴含着一套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社会群体特性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观念,对人文学者启发甚多,而自身则妙趣横生地演绎着山川与风俗及杰出人物之间的“三角关系”,诠释着山川—人文形势下“大小传统”区隔与共生的历史。   位于闽南山区,改革初期,安溪被定义为一个“扶贫县”。20世纪 90年代起,凭着某种可以理解的“政治经济功利心”,安溪人利用本来富有丰富意义的铁观音“脱贫”。也正是在借助茶叶而“脱贫”的过程中,安溪人也悄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在中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铁观音,但是,可以认为,虽然各地不同的人对不同品种的茶有不同的偏好,但对于那些“品茶人”而言,铁观音及其附带的品饮方式已成为“正统”。尤其是在某些大城市里,运用这一品茶的“正统”,感知与陈述铁观音的形、色、香、味,已成为人们标榜身份的手法。   我宁愿在茶的“中间性”与人的“文质彬彬状”之间寻找安溪山区“脱贫”与都市“风雅”之间的关系,而安溪精英一样以“交换”的观念解释围绕茶叶展开的城乡关系及“植物之德性”。他们中,一位杰出者说:“偏僻安溪山区能种植的植物,就是汇合天地之气的茶。而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最缺的就是天地之气,茶销售出安溪,帮助了千万农户,进入都市,缓解大都市的污染对于城里人健康的破坏……”   人类学大师列维 -斯特劳斯曾说,“自然物种之所以得到了选择,并不是因为它们‘好吃’,而是因为它们‘对思考有好处’ ”(《图腾制度》,中文版,109页)。铁观音之所以得到人们的选择,并不只是因为它“好喝”,而且还因为它让我们感知各种观念和关系及其在“以经验为基础的思辨”中的体现。   对于铁观音的这一价值,人们认识尚不充分。在安溪,不少人依旧因袭某种“铁观音实利主义”思想,以为,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不过是为了“吃”。然而,让我欣喜的是,在那个山环水绕的地方,近来也出现了一个“少数派”,这派精英热切期待从铁观音中挖掘出某种人文底蕴,激情地实践和宣传这一底蕴,奋力改变“铁观音实利主义”的支配性。   可以认为,这个“少数派”已经深刻意识到铁观音“对思考有好处”了。   安溪新乡绅谢文哲便是一例。这位作者在其所著的《茶之原乡——铁观音风土考察》一书中,表露了他对于铁观音如何“对思考有好处”的见解。   谢文哲是安溪“土著”,大学毕业后回乡担任高中语文教师,20世纪 80年代起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9年开始在地方党政机关工作。身为一位“地方官”,他并未放弃对人文学的追求,也并未忘却地方传统文化给予他的教诲——正相反,他笔耕不辍,创办数种报刊杂志。身为一位受过高等教育而未离开故土的知识人,谢文哲带着激情参与到了安溪的社会生活中,以其笔墨表达着他的关怀。《茶之原乡》是他的一部文集,书中收录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作者对于其所骄傲地称作“伟大的植物”的铁观音的认识,并围绕着它,对自己的故乡做出了带有反思性的考察。   遗憾的是,我直到 21世纪初才结识这位安溪知识人,几次交往,我在深感相见恨晚之余时常能从小我几岁的他之言谈举止中获得有关“地方性知识”方面的启发。我相信,有心的读者一定能从谢文哲的这本文集看到平凡的安溪山川、风俗、人物、胜景之间那些不平凡的事迹,从而,借助于名茶铁观音而超越于它,进入一个由自然与人文共同构成的世界,从中体味山川、历史、人生的交汇。     王铭铭   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   日于北京五道口寓所     “序”之初稿完成后,偶见朱熹“过安溪道中……”,甚感过瘾,兹录于下:   驱车陟连冈,振辔出林莽。雾气晓方除,日照川如掌。   行行遵曲岸,水石穷游赏。地偏寒筱多,涧激淙流响。   袛役未忘倦,精神渐萧爽。感兹怀故山,何日脱征鞅?       中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名茶种类丰富,茶区分布广阔,堪称世界之最。   在这众多茶区中,安溪县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其种茶、饮茶可追溯到唐代;明末,发明乌龙茶“半发酵”制作技艺;清中期,又发现培育世界名茶铁观音。在 18至 19世纪的海外茶叶贸易中,安溪乌龙茶已崭露头角,及至近几十年间,安溪铁观音在中国的崛起更是影响深远。安溪县迅速做大茶业,不仅摘下中国茶界首枚驰名商标,还在茶产业的发展方面创立了独特的模式,无论规模、产量,还是质量、效益,均有上乘表现。   安溪铁观音改变了安溪经济地理格局,成为安溪乡民改变命运的“摇钱树”,而曾经因穷困而“闻名”全国的安溪县,则凭借着“泡”好一壶铁观音茶的功夫,脱贫奔富,成为中国茶业第一县和县域经济发展全国百强县。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茶种,安溪铁观音从发现和成功栽培伊始,即以其独特的地方性而独领风骚。其香气、味感、制作工艺、品尝方法,根植于广大深厚的安溪民间,有着与绿茶、红茶等茶类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历经近 300年的传承积淀,渐渐形成明显的地方性风格,其核心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和、健、美”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茶文化最具核心的灵魂,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一扇窗口。   人类千年的饮茶历史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叶,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绿色的、生态的健康饮品,是愉悦精神、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茶产业必将是未来撬动人类健康的一个大产业。也正是在这种“实利主义”的驱动下,21世纪以来,全国各大茶类、茶区纷纷行动,你追我赶,“竞赛”导致的结果,一方面是,中国迅速成为世界茶叶种植大国、生产大国,全球第一大茶叶经济体,茶叶产量占世界的近四成、消费量占三成,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生产率的提高和茶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一方面是,人类对自然无限制的索取,必然要遭到自然加倍的报复,随着茶园无节制的开垦,产业规模的盲目扩大,制作工艺水平停滞或倒退,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空气质量严重下降,江河和地下水遭污染,生态大环境的空前恶化,更是敲响了中国茶业的警钟。   中国茶业上述一系列“经济运动”现象,同样也在铁观音的故乡安溪呈现过。所幸的是,来自安溪县各方的反思和反思之后的革变,几乎和中国各地茶区正大肆扩张产能之际同步,2003年以后,安溪县全面停止开垦茶园,同时建设茶园立体生态,规范种植标准,严格质量管控,统一产品认证,强化企业主体。在安溪茶乡,来自政府和民间的力量,以科技创新为茶业新一轮发展的支点,致力开展茶叶功效研究、工艺研究和产品开发,减少茶叶在生产、消费环节的浪费。十年过去,一个昭示安溪茶业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到来,茶叶的“全价利用”和“跨界应用”,正在安溪一步步变成现实。   安溪茶业发展的阶段“遭遇”,是中国茶业面临困境的“局部”。研究安溪解决自身问题的“经验”,有助于我们站在更宏大的视野、更务实的立场,去寻求中国茶业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中国传统茶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摒弃落后、低效、单一的生产模式,如何建立更完善的产业结构,如何激发更丰富的产品需求,如何创造更新颖的盈利模式,等等,应该成为行业的共识。而只有推动中国茶业在第一、二、三产业上实现全面“突围”,以工业连接农业,以科技连接文化,才能使中国茶从品类竞争提升为品牌竞争,让中国茶这一世界公认的健康饮料惠及全球更多的人群。   茶叶,固然可以拓展其在生态、品饮、日化、保健、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功能,但分析其本质属性,仍然只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性饮料,不是保健品,也不是文化商品。在当今中国,茶市喧哗,茶商浮躁,茶农迷茫,原本源于生活、扎根于民间的茶道变得神秘而迷离,原本农产品属性的茶叶,逐渐偏离民生本位,与老百姓“形同陌路”,有些茶类和茶企甚至把茶叶奉为“奢侈品”,选择走“小众”“小资”路线,其发展必然是烟花一瞬的。   中国茶业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向左走——回归本质功能,是开门七件事的日常所需,茶企、茶商要生产更多的“民生茶”“大众茶”,合理调整茶叶成品价格,让远离百姓生活的茶重新回到百姓的生活中,让大家都喝得起好茶;向右走——推动茶业与工业、旅游、文化和科技衔接、融合,发展茶工业、茶休闲旅游、茶保健、茶创意文化、茶科技产品,把茶产业链延伸、做大,让茶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向左走”“向右走”并非背道而驰,恰恰是殊途同归,究其根本,乃是要让中国茶回归普罗大众,就像这碗清香甘醇的中国茶,必深植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   在中国茶业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茶文化对茶经济有害而无利。这种“实利主义”观点自然是错误的,但也提醒着我们,在中国茶业发展进程中,“务虚”的茶文化如何服务于“务实”的茶经济,而不是独立于茶经济而存在,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茶作为“一般物”,它的“非凡意”是人类赋予的,因此,我们在研究茶的“非凡意”时,万万不可偏离产业的特点、规律和方向,更不能忽略不同茶类因为生长地域性的差异而造就的不同地方性风格,就像铁观音生长于安溪,必然烙上安溪的自然—人文印记,而铁观音茶的复杂的自然—人文印记,也许就是我们通往安溪的指路牌和桥梁。   安溪不是中国最早种茶、饮茶的地方,但安溪是中国茶树良种宝库,近年来全国各地培育的茶树新品种母本大多取自这里;世界上最先进的茶树无性繁殖技术——短穗扦插,由安溪人发明,传播至全球各地茶区;乌龙茶制作技术的发明,铁观音茶种的发现培育,是安溪茶农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必将载入世界茶叶文明的史册。   随着安溪茶种、制茶工艺传播到台湾,安溪茶叶远销港澳、东南亚、欧洲,各国的茶的发音——无论英语、法语,还是拉丁语——竟都带上了闽南人“茶”(TAY)的浓浓乡音。更重要的,安溪铁观音在改变安溪乃至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同时,其所创造的乌龙茶工夫品饮式法,正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其品第之胜、烹点之妙,正成为都市品位人士“慢生活”的追崇。今天,安溪之外,受其茶文化影响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对于铁观音也渐渐有了更多依赖——而我们即可知晓,安溪,这个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茶之原乡”,正以其绵延不绝的茶道传统和经济创造力,为中国茶业走向现代化提供一个真实生动的“范本”。     日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土人情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