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袭2日苏诺门罕战役冲突如何通关

苏日远东战场第一次较量:诺门罕战争(组图)_新浪军事_新浪网
苏日远东战场第一次较量:诺门罕战争(组图)
.cn 日 11:36 新浪军事
《诺门罕-日本第一次战败》封面
《诺门罕-日本第一次战败》封底
苏军向日军发起猛烈的攻击。二战时期苏联红军以坚韧顽强而著称,这是东西方军事史专家公认的。
日军第23师团山县联队在诺门罕前线作战。
  关于诺门罕战争 ――中国军事史专家宋宜昌先生访谈录
  宋宜昌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史专家,著有《辉煌帝国的军事视角――解读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长篇科幻小说《V贬值》和长篇战史小说《北极光下的幽灵》、《燃烧的岛群》、《沙漠之狐隆美尔》以及军事科普读物《火与剑的海洋》、《大洋角逐》等。以下是责编对宋宜昌先生的采访,代为序。
  问:诺门罕战争是怎样一场战争?
  宋宜昌答(以下简称答): 日至9月16日,当时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队,与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境内的诺门罕布尔德地区和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的一场激烈战争。 简言之,就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发生的一次日满对苏蒙的战争。
  问:1939年正是日军主力大举进攻中国腹地,兵力捉襟见肘之时,为何又要分兵对苏蒙挑起这场战争?
  答: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同时扶植了伪满洲国皇帝溥仪,成立了所谓“满洲国”。日本军阀联合垄断资本企业,有步骤地掠夺我东北资源和能源,把东北变成入侵华北和中国的战争基地。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入侵中国。关东军除抽调部分兵力参加华北作战外,其主力未动。他们屯集储备了大量军事物资,准备实施“北进计划”,寻机向苏联开战。 日本军阀从心眼里看不起苏联红军。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沙皇陆军屡战屡败,海军全军覆没于对马海峡。在1919年至1921年的俄苏内战时期,日军一度占领了西伯利亚的部分领土。后来苏维埃政权稳固,日军才撤回。在1937年至1938年斯大林发动的“肃反”运动中 ,包括著名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在内的大批高级将领遭到清洗和处决,红军的指挥系统一度陷于瘫痪。关东军则趾高气扬,一心想找一个或者造一个“柳条湖”(即过去的柳条沟)事件,袭占苏联或蒙古领土,击溃苏蒙军队。其最低目标是占领伊尔库茨克以东的苏联远东领土。如果得手,则一直向西席卷,与希特勒的纳粹德军沿某条双方议定的界线分割苏联。
  问:日本一弹丸小国,在侵略朝鲜和中国之际,还妄想与纳粹德国瓜分苏联,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胃口?
  答:日军的作战指导方略,很像蟒蛇吞象的态势――一贯以小吃大。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日本屡屡以小吃大,多次得手。看看太平洋战争中日军铺的大摊子:与中国、英国、美国、荷兰,以及印尼、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同时开战,甚至派兵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登陆,其胃口之大,无论怎样想都不过分。
  问:日本对苏作战是从诺门罕之役开始的吗?
  答:不,日军发动诺门罕作战之前,是有序战或曰前哨作战的,这就是张鼓峰战斗。 关于张鼓峰作战,本书也提供了日本方面的一些情况。这场战斗也鲜为人知。大体上讲,日军第19师团(驻朝鲜)的两个步兵团,袭占了苏朝边境地区的张鼓峰和另外一个山头,遭苏联重兵重炮和航空兵反击,伤亡惨重,被迫停战。时间是1937年8月。 问:既然日军在张鼓峰试探战中碰壁,感受到了现代化合成作战的威力,为何仅时隔两年,在装备和训练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又在诺门罕挑起战火? 答:这是日军及其高级指挥机构的一贯作风。除开道义原则,日军高级指挥机构在战略战术上一贯冥顽僵化,迷信精神力量,为了“皇军”所谓的“荣誉”,不碰得头破血流、筋断骨折是不会回头的。
  问:松本草平回忆录中有多少真实性和可读性?
  答:作者是当时参加诺门罕战役的一名军医。作为一名非战斗人员,记述了一些他亲眼所见所闻的事情和场景。而在当时,日本青年普遍接受军国主义教育,分析、批判能力很有限。所以作者当时只看到苏军武器好、地形有利,日军高级军官指挥拙劣、参谋人员能力差等等,却对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的整体反省和认知有所不够。考虑到作者在军队中的地位和战后日本的大环境,他能在垂暮之年勇敢地写出半个世纪前的亲身感受,写出个人对战争的忏悔,痛骂当时的指挥策划者,也就不能要求太高了。当然,由于作者身份的限制,原书对这场战争的全局性描述还远远不够。
  问:前苏联关于哈拉哈河之战有何文献?
  答:从中译本来讲,最具参考价值的就是三联书店1972年9月出版的朱可夫著的《回忆与思考》(上、下卷)。此书原为内部发行,改革开放后公开发行,洪科译。原书作者在文中多处引用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足见该书影响之大,而且有了日文版。 问:作为当时苏蒙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朱可夫元帅,他如何评价诺门罕战役? 答:苏联称之为哈拉哈河(旧译哈勒欣河)战役,从根本上讲,与日本人对该役的认识不同。 苏联军队也好、帝俄沙皇军队也好,都继承了当年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大兵团机动作战传统,然后用坦克装甲车辆、飞机、火炮、后勤车队、重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使这一传统完成了现代化。这种机械化战法在开阔的平坦地形上有明显的优势。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东普鲁士诸战役就是证明。 日军基本是旧时代的旧战法,主要是依靠步兵夜间袭击。 这种战法无力与苏军抗衡。后来在二战末期,苏军攻入我国东北,全歼日本关东军又证明了这一点。 退一步说,即使日军当时侥幸攻占了诺门罕,但只要苏军集结更多的装甲兵、炮兵、航空兵、后勤力量,对日军深远后方从满洲里――海拉尔向东南方切入,将整个切断日军在诺门罕战区的后勤补给系统,日军只能坐以待毙。 可以这么说,日军不理解辽阔的草原,也不理解在草原上应该使用的战争方式,更不理解机械化兵团合成作战。
  问: 诺门罕之战中制空权的争夺是怎样的?经典战争和经典战役中制空权非常重要,比如今天的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实战中,制空权弱势一方有何战法?
  答:诺门罕战役初期,双方航空兵实力大体相当,苏军飞机数量略占优势,一线配置作战飞机250架(战斗机150架、轰炸机100架);日军为第2飞行集团,作战飞机150架。日军飞行员训练有素,由于已经在中国战场作战两年,经验丰富。特别是在6月27日偷袭轰炸塔木斯克机场(蒙古境内)的战斗中击毁击伤近百架苏军战机(日方资料称124架),改变了空中力量对比。 但苏军极为重视制空权的争夺。苏军总参谋部调来最优秀的飞行员,并从内地转场到战区大批新型伊-16战机和海鸥式战机。在激烈的争夺制空权作战中,苏军很快总结经验,渐占上风。战争后期,苏联空军不仅在战场上实施近距离对地面的空中支援(轰炸、扫射、侦察、炮兵校正),而且轰炸攻击了日军腹地的将军庙机场及后勤设施。由于损失了大量最有经验的飞行员,日军在空中已处弱势。这种制空权的易手,也影响到诺门罕战事的结局。 现代战争,无论是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还是伊拉克战争,制空权都极端重要。甚至可以说,美军和北约部队就是依靠制空权赢得战争的。 制空权势弱的一方并非全然无所作为。在战前,必须有反空袭的各种预案,部队必须分散,武器装备必须伪装、钻洞。战时可以大量设置假目标,诱饵,欺骗,组织好各种武器系统的对空射击。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队由于伪装和欺骗做得好,仅损失了12辆坦克和装甲车辆,而并非北约军队宣称的炸毁了200多个装甲目标。在伊拉克战争中,伊军汲取了海湾战争的教训,做了最大限度的分散、伪装,其空袭损失不及海湾战争的1/20。另外,在现代经典战争和游击战争中,针对进攻的占有空中优势的一方,守方集中火力和智慧,大量杀伤攻方防御能力较弱的直升机也是一种成功的战法。伊拉克抵抗力量大量击毁美军直升机后,一段时间内美军直升机甚至不敢白天在战区飞行。
  问:日军在诺门罕战役第二阶段的反攻中,主要手段是依靠步兵夜间突袭,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夜袭、近战也是我军的传统优势,并在过去的战争中作为制胜法宝。在夜视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夜间似乎已成为高科技一方的天下,这是否说明战争胜利的天平会倾向技术取胜?
  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亚洲国家或民族的军队,在与装备、火力、技术占优势或绝对优势的美军作战时,大量使用夜袭战术。在这些战争的后期,夜袭几乎成了标准的战术。正是由于吃了夜战不利的大亏,美军花费了多年时间和大约50亿美元~70亿美元的投资,为其陆军、空军研制了配套齐全的夜视装备系统。比如最有名的机载“兰登”夜间侦察和作战吊舱。由于电子技术、芯片技术的发展,美军步兵拥有全套的夜视器材,其坦克和装甲车辆、普通车辆均有各种档次的夜视仪(包括红外线式的和微光放大式的),这就使本来对美军不利的夜间反而成了他们的优势。夜战今天成了美军的长项。 但是,战争的规律就是攻守双方的不断变化和进化。其特点是建立广泛有效的情报网;将大部队进攻分散成数人至二三十人的小分队;进行精心策划的炮击、爆破、路边遥控炸弹、地雷袭击;灵活使用单兵火箭筒(RPG-7)、轻型反坦克导弹、各种高技术和低技术引信的炸药、中小口径迫击炮、107毫米火箭弹及筒易发射装置;单兵猎杀――使用狙击手和狙击兵,配备先进的狙击步枪;混入敌人内部;利用敌人的各种弱点和决策失误;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以获得人民支持;其他高技术手段。 总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道相依,魔道相长。战争不会结束,战争手段、方式、方法、武器的发展也不会结束。天下没有完美无缺的技术,天下也没有永远的胜利者。
  问:诺门罕战争中,双方都动用了大量坦克和装甲车反复激战,二战期间在亚洲很少有成规模的坦克群交战,这次战役是否是亚洲战区最大的一次装甲战?
  答:二战期间,亚洲战场上主要是盟军(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及其他国家)与日军作战,日军历来重视海军和空军装备,其坦克装甲车辆非常落后,直到战败,也并无多少改进。 在诺门罕战役中,日本关东军将其精锐的坦克第1师团的2个联队投入到战斗中。其中第1坦克联队拥有八九式坦克35辆、九四式轻装甲车27辆,第4坦克联队拥有八九式坦克17辆、九五式坦克35辆、九四式装甲车10辆。并配有步兵、炮兵、工兵、高射炮兵和汽车纵队。 但是这些日本坦克和装甲车根本不是苏军坦克和装甲车的对手。苏军主力为坦克第11旅(150辆坦克)、装甲第7旅(154辆装甲车)、装甲第4旅(150辆装甲车)及蒙军的几个装甲营(装有45毫米炮的装甲车)。苏军战区的这些部队由朱可夫将军指挥。朱可夫是骑兵军官出身,深谙装甲部队大规模机动作战的将道。且苏军坦克无论在功率、装甲、重量、火炮口径、火炮长度还是在射程、车速等方面,均比日军高出不止一个档次。苏军的T-28坦克和T-130喷火坦克优势尤为明显。结果日军第1坦克师团参战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几乎都被击毁。日军不仅坦克低劣,而且战术单调,坦克指挥官安冈正臣中将根本不懂以大规模机动作战为特点的诸兵种合成集团作战。所以坦克的用法单一,加上又缺乏反坦克炮、高射炮的配合,失败是必然的。 诺门罕战役是中国战区坦克使用较为集中的一次坦克作战。在二战马来亚战场、缅甸战场、太平洋岛屿战场、美军菲律宾登陆战役、中国战区的其他一些战役,也都有相当规模的坦克战发生。我个人对二战期间日军坦克和坦克战术评价不高。
  问:有记载证实,日军在诺门罕战役中曾向哈拉哈河中投放了细菌武器,这是不是日军首次在实战中使用细菌战?日军在中国东三省和内地遗留了大量生化和细菌武器,贻害无穷,根据战争法日本政府应承担什么责任?民间索赔能否达到目的?
  答: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大量使用化学武器(即毒气)和细菌武器(由臭名昭著的731部队研制并投放),据日本官方称是为了弥补兵力、兵器的不足而使用的。关于这种残忍的、违背国际公约和战争法的野蛮行径,在战争中和战后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大量谴责。 日军在哈拉哈河中投放细菌武器并非首次实施细菌战。实际上日军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东部沿海无论作战时还是非交战时,都投放过各种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这方面已有详细资料公布。根据战争法日本政府负有多种战争罪行和战后多种赔偿责任,但日本政府对此态度暧昧,基本上对中国未进行过任何赔偿。中国的民间索赔往往经过旷日持久的法律程序,胜诉者很少。与之相比,日本政府对二战中美、英、澳大利亚、荷兰等西方国家的战俘和民间伤害赔偿案则比较痛快一点。
  问:诺门罕(哈拉哈河)战役在二战史上的地位和后果有多大?
  答:诺门罕战役虽然时间不长,战区不大,但作战激烈,双方把自己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日本关东军认识到:即使日军处在补给很有利的条件下――海拉尔距战区仅180公里,有较好的野战公路――也无法与苏军机械化部队正面作战。 苏军的补给线平均为650公里~700公里,依然能保障火炮、坦克、飞机、士兵有充足的弹药、油料、食品。那么,如果日本对苏开战,战线向西伯利亚延伸2000公里~3000公里,而苏联缩短2000公里~3000公里,日本军队在苏联的深远腹地,终究难逃被歼的厄运。 这一基本判断使日本关东军放弃了对苏作战的基本方略,日本军阀改“北进”为“南进”,1941年12月发动了袭击珍珠港的太平洋战争。 哈拉哈河之战的胜利,使苏联在卫国战争的紧要关头,敢于将用来对付日军的20个西伯利亚师(其中4个坦克师)向西调动,参加了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战役,击退了德军在莫斯科前线、在顿河和伏尔加河的进攻,并转入反攻。到1943年时,日军就更不敢轻易对苏联下手了。总之,该役使卫国战争时,苏联东线无战事,可以全力放手打希特勒,保证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另外,有一个成果也不能忽视,就是哈拉哈河之战使朱可夫将军脱颖而出,引起斯大林重视。朱可夫的新战法和新思想比苏俄内战时那些老将领的老战法显然优越得多。1939年苏芬战争后,斯大林更加信任朱可夫,在卫国战争的艰难时刻,他越过许多级指挥机构,直接安排朱可夫指挥谋划战争全局,终于取得二战全胜。 因一次战役而得一员名将,真值! 实际上苏军通过此役更得到了一大批富有实战经验的指挥官。 从中国抗日战争的角度看,苏军机械化部队能在诺门罕之战中基本歼灭精锐的日本关东军2个甲等步兵师团和全军惟一的一个坦克师团,毙伤俘敌5.4万人以上,对中国抗战也是一个不小的贡献。此战对关东军士气的打击,则远远超过消灭的人数。日后在苏军解放东北之役中,日本关东军的许多部队一击即溃,这次惨败给其官兵留下的心理“阴影”仍然可见。
  问:为什么这样重要的一场战役以前国人知之甚少?
  答:由于历史原因,改革开放前,对抗日战争的宣传报道有两个缺少:一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报道少;二是苏军在张鼓峰、诺门罕、解放东北战役的报道偏少。改革开放后,前者充实了不少。后者涉及苏联(俄罗斯)、日本方面的资料翻译问题,所以较少。但军事史学界都知道,只是普及性不够。所以本书的出版,也弥补了这一不足。
  问:原书作者反复提到了日军在诺门罕惨败主要是由于武器装备差距所致,当时苏、日两军的装备情况是怎样的?在战争中装备差的军队是否很难获胜?请你评述一下。
  答:诺门罕战役两方投入的作战兵力大约都是5万~6万人,但兵力的编成、结构和使用有差别。苏军侧重机械化部队,因此,在坦克、装甲车辆、后勤运输上占优势。火炮数量双方大体相当,但苏军大口径炮数量占优,射程较日方远,弹药供应充足,每门火炮发射的弹药相当于日军的3倍~4倍。步兵武器双方差距不大。单兵素质和战斗力大体相当,互有长短。最主要的是指挥人员,尤其是高级指挥人员的差距明显。日本关东军统帅部在进行诺门罕战役策划时完全是旧式的作战和旧式的军事思想,而苏军则在残酷的内战中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如果说有差距,也就是战区指挥的优劣。朱可夫VS关东军统帅部,朱可夫胜出。 苏联军事工业在发达的重化学工业基础上造出了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数量庞大,品种齐全。苏联当时的钢铁产量已是日本的4倍以上。另外,诺门罕战争发生时,全苏联边境上并无其他战斗。而日军主力则深深陷入中国战场。这一切就决定了日军失败是必然的! 但在战争中,劣势装备的军队不一定都打败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来就是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的对手。战争史上,这种先例很多。在许多战争中,其成也在人,败也在人。
  问:能否推荐一本国内出版的关于诺门罕战争的参考书?
  答:较有影响的一本是《诺门罕战争》,作者厉春鹏、徐占江等,1988年12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27万字。
  问:日本自卫队已经派兵进入伊拉克,这是日本政府战后首次派遣武装力量进入战区,你怎样看待目前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思潮?
  答:日本主流思想界从未真正反思过二战和日本以往的侵略战争史。战后,美军驻扎日本,日本经济融入美国经济和西方经济。日本人觉得败于美国是真实的,对其他战场和战争一直持暧昧的态度。因此也谈不上什么反省,就拿日中关系说吧,中国政府放弃了战争赔偿要求,可是日本官方对中国民间的各种战争赔偿要求一律拒绝,甚至对中国境内遗留的日军化学武器伤人案也很少赔偿,动不动就要减少或中止日本的对华政府间援助,实际上这种援助是借款,要还本付息。而对美国发动的年海湾战争,一下子就支付了180亿美元。由此可见日本统治集团内心深处的战争观和中国观了。 今天,日本已派出自卫队进入伊拉克战区,二战的伤痕似已熨平。日本新的军事动向的确是值得关注的。 问:谢谢宋先生能在百忙之中与我们交流。 答: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希望本书也能成为一面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真实嘴脸的镜子。 2005年1月
【】【】【】【
】【】【】【】【】
 相关链接
新 闻 查 询
热 点 专 题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您的位置:
诺门罕战争导致了珍珠港的偷袭
发贴人:219.130.186.*发贴时间:【】[]
&& ()&& ()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 ()&& ()&& ()&& ()&& ()&& ()&& ()&& ()&& ()&& ()&& ()&& ()&& ()&& ()&& ()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此战双方调用了除海军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尽出主力大动干戈,以惨败而告终,日本陆军省被迫承认“诺门罕之战是日本陆军自成军以来首次惨败”          不过此役后人提及甚少,诺门罕战后,苏联深陷欧洲战场,此战很快被湮没于浩瀚的卫国战争重大战役中,鲜有提及;日本在国力、军力强盛之时,尽占天时地利攻击苏联,不料险些蚀光了老本,自然更不愿宣讲;伪满洲国二战后灰飞烟灭,残渣余孽作鸟兽散,也无多少记录;蒙古虽称此役为建国后惟一一战,但宣传有限、影响不大因此,诺门罕战争世人知之不多,国内有关此战的研究和公开出版物更不多见2005年5月山东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国内第一部从日本、苏联、中国多角度透析诺门罕战争的纪实图书――《诺门罕,日本第一次战败》,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个6月20日,第23师团全体出动,小松原带着2万多人浩浩荡荡地向诺门罕进发了,同时出动的还有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7师团主力,这个师团在日军中牌子硬,名气大,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双料王牌,被公认是日军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1939年7月,《纽约时报》这样评价道:“日本第7师团的士兵们在齐齐哈尔附近尘土飞扬的草原上长期接受高强度训练,主要集中于三种日军所重视的技能:刺杀、射击和冲锋他们反复练习肉搏战,这是一支最精锐的部队其官兵据说全来自北海道,那地方被认为盛产顽强和冷静的武士”       被誉为“国宝”的第1师团是全日本当时仅有的一个师,从来就没舍得用过,这次也上了前线;航空兵主力倾巢出动飞抵海拉尔机场为了第二次诺门罕之战,动了老本可令东京想不到的是,此刻他们的对手已换成了一代名将――战专家朱可夫!在广阔的大草原上跟朱可夫玩大兵团作战,小松原等人就有些小儿科了      日军的计划是步兵主力渡河迂回包抄,师团正面强攻,但攻击并不顺利,从7月1日起,第1师团的多次冲锋都无功而返,顽强地把守着河东岸阵地只有7月3日晚,第4联队利用大雨掩护和的麻痹,奔袭第36摩步师重炮阵地侥幸得手从战术意义上看,这是一次成功的奇袭,这也是日军部队在整个诺门罕战争中惟一的一次胜利      7月4日,将偷渡过河的步兵主力击溃后,朱可夫将军开始腾出手来收拾正面的日军,两个旅以压倒一切的气势冲入日军战车群中在7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近千辆各型战车相互厮杀,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烟尘弥漫,亚洲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会战开始了的T-28、T-26、T-130、BT-6、BT-7和BA-6、BA-10装甲车等各型现役战车相互配合,简直把诺门罕当成了新武器实验场,打得日军***式既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日军和装甲车,很快变成了一堆堆冒着黑烟的钢铁垃圾此战之后,日军部队基本瘫痪了安冈师团的溃败极大震动了东京,认为造价昂贵的不宜再用其实有一点不好明说,用士兵组成“肉弹”攻击简单、便宜,还能体现日军的“勇敢”      朱可夫将军战后这样评价日军部队:“非常落后,基本战术动作也很呆板,死盯着迂回和侧击这一种办法,很容易被消灭”整体上看,日军部队在整个二战期间既无战术也无技术      在正面鏖战的同时,航空兵出动了三个旅团奔袭了苏联的塔木斯克机场,这是亚洲空战史上第一次大机群成功突袭敌方机场,战术上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前线飞机损失大半,一时丧失了制空权不过,新型的伊-16战斗机投入战斗后,很快夺回了制空权,苏联空军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双机进攻队形,首日交锋便用火箭弹将6架日机打得凌空爆炸苏联空军英雄斯克巴里欣甚至创造了正面撞毁敌机自己却安全降落的奇迹,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多个王牌被陆续击落后,的飞机更多时间是呆在地面上了      这期间,日军还卑鄙地动用了石井部队,(即臭名昭著的七三一细菌部队)秘密向哈拉哈河投放了鼠疫、鼻疽等烈性传染病菌,由于苏蒙军的饮用水来自后方铺设的输水管,所幸没有大的伤亡,日军虽三令五申不准饮用河水,但还是有不少士兵在极度干渴下偷偷喝了河水,成了细菌战的牺牲品战后日本军医部统计,整个作战期间前线共有1173人因病因不明死亡,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肉弹”没顶住炮弹――第三次诺门罕之战      第二次诺门罕之战打响不到半个月,损兵折将已近***,、装甲车、飞机、野战炮等技术兵器损毁过半,日军隐隐感到并不像东京所想的那么好对付,于是破釜沉舟,决定动用珍藏的远程重炮部队7月15日,驻满洲各地的炮兵联队纷纷忙碌起来(包括驻旅顺的守备炮兵),重型履带牵引车吭吭哧哧地将一门门炮管硕长的加农炮从洞库中拖拽出来,拿出了全部家底      7月23日,日军大口径火炮一起开了火,整个诺门罕战场火光冲天,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炮击,据记载为日本陆军史上首次,这次要砸锅卖铁拼老命了不过日本炮兵从未受过超远程射击训练,也从未经历过饱和射击,虽打得热火朝天,但前沿传回消息说效果并不好,精度尤为不够战至中午,炮群一口气打出了近万发炮弹,这种消耗在日军战史上是惊人的,照这样打下去要不了几天就得破产更令恼火的是重炮相继发生故障,多门重炮炮架折断,炮身过热、膛炸、炮管烧蚀等事故层出不穷      下午,转移到新阵地上的炮群开始反击,大量炮弹发出令人恐惧的呼啸声,暴风骤雨般砸在了日军炮兵阵地上,阵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面对排山倒海般的打击,日军还击的火力近乎于呻吟,步兵甚至请求旁边的炮兵千万不要还击,以免招来更猛烈的打击日军记载:“的还击远远超出预料,密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从未见过的,阵地被黑云一般的烟尘覆盖,能见度只有两三米,浓烟遮住了视线,到处是伤员、尸体和损毁的兵器,无一处完好的炮位”炮战延续了三天,日军已毫无还手之力,骄横的日军垂下了头,炮兵决战又输了      既然空、坦、炮方面接连失败,日军只好又回到步兵“猪突冲锋”――即像野猪一样不顾一切低头猛冲的老路子上,这是日俄战争时的老套路入夜后,数万名日本步兵一起冲出了掩体,端着刺刀呐喊着发起了集团冲锋一时间日军歇斯底里的叫喊声响彻了整个诺门罕夜空,令人毛骨悚然月光下,几万把闪亮的刺刀明晃晃地折射出一股凶残的杀气,的眼睛都红了      当日军冲到阵地前沿时,突然打开了车载探照灯,几千发照明弹也先后升空,暴露在强光下的日军还没明白过来怎么一回事,就成片成片地被打倒了在指挥官带领下,日军继续不顾死活地冲锋多年的军国主义教育和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使日军普遍有一种亡命徒似的作风,但亡命徒式的勇敢并不能改变其失败的命运据战后统计,连续几次大规模夜袭作战,共伤亡5000多人;仅阵亡263人,防线后缩2―3公里观战的德国武官目睹了日军这些疯狂的举动后,瞠目结舌,给国内发回的报告中称日军的战术水平至多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    横扫千军如卷席――朱可夫的反击       诺门罕的战事持续了3个多月,日军虽一再受挫,却丝毫没有退意,一切迹象表明,继续防御无法遏止日军的疯狂意图,连续的胜利使士气高涨,该大反攻了总参谋部决定总攻时间为8月20日(星期天),因为按照惯例,日军前沿部队的军官有半数要轮流到海拉尔去休假进攻的命令20日凌晨2点45分传达到一线连队,对面日军阵地一片沉寂,反攻做到了最大的突然性           总攻第二天,两翼包抄的装甲部队顺利会师,完成了对日军的分割包围同时,强大的炮火和密集的轰炸将日军所有前沿炮兵阵地、观测所、通讯站完全摧毁第203伞兵旅突袭敌后,成功地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日军已成瓮中之鳖东京不肯认输,怎么也不愿相信堂堂的“大日本皇军”会失败,命令部队立刻反击,不能坐以待毙(从总体上说,日本军队的作风二战时期应该算顽强的在日本宣布投降前,几乎没有成建制缴枪的部队,这是日军惟一可以标榜的一点资本)      8月24日凌晨,反攻部队纷纷从坍塌的工事中爬了出来,等日军完全脱离了阵地之后,的炮火铺天盖地般打了过去,无处躲藏的日军伤亡惨重一天的反击中,日军仅仅前进了不足两公里,但伤亡却是可怕的有些地方尸体多得摞在了一起,让人无处下脚日本战史记载:左翼进攻部队只剩下7名军官和87名士兵,旅团长小林少将右腿被打断,险些让人踩死;右翼进攻部队中了埋伏,森田彻大佐率队冲锋被打成了“筛子”的疯狂反击失败后,防线全线崩溃,追击到将军庙一线停了下来,歼灭主力目的已基本达到,斯大林不想在远东引发苏日大战      诺门罕前线的日军最后仅剩下400余人,整建制跑出来的只有骑兵联队百十人司令官植田谦吉辞职,前线总指挥小松原切腹自杀,参谋长冈本双腿被打断,后来这位大佐在海拉尔医院治疗时,不知怎么惹恼了伤兵,被人用刀活活地砍死在病床上整个诺门罕战争期间日军损失了近50000人,步兵第23师团、第7师团、第8国境守备队(旅团)、第1独立守备队(旅团)和第1师团几乎损失殆尽,11个特种兵联队彻底丧失了战斗力高级军官的伤亡也是空前的,日本报纸哀叹:“大量高级军官如此集中的伤亡是日俄战争后从未有过的”      9月3日,停止了一切战斗行动东京肯罢战的原因一方面是前线已无可用之兵,一方面缘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消息传来,无疑给日军当头一棒签约前德国根本没打算跟日本通气,希特勒从心里瞧不起这个弹丸小国当初《***协定》签订后,日本一直追在德国屁股后面要求再搞个军事同盟,而希特勒则哼哼唧唧,始终不予明确答复,日本首相为此曾先后与德国进行了70多次磋商而未果,没想到德国却悄悄地先与他们共同的敌人苏联签订了和平条约,弄得日本狼狈不堪日本政府颜面尽失,内阁只好宣布总辞职在这次战争中,日本不仅军事上一败涂地,政治上也输得精光,成了国际舞台上一个令人耻笑的跳梁小丑不久,“南进”派渐占上风,东京重新调整国策日本从此将目光移向了太平洋和东南亚,准备与美、英分羹      “这是一场陌生的、秘而不宣的战争”,日,《纽约时报》的社论这样评价苏联红军和日本军队在蒙古草原上的这场苦斗,时报不屑一顾地嘲讽道“(他们)在人们注意不到的世界角落里发泄着愤怒”直到两年后日本人的炸弹劈头盖脑地扔到了珍珠港,美国人才明白过来,恰恰是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一战改变了日本的作战对象,恰恰是他们根本瞧不起的这个弹丸小国给了他们致命一击!美国人为自己的骄傲和轻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麻省理工学院的洛伦兹教授曾说过:“亚洲腹地的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或许几周后能引起南太平洋的一场风暴”在军事和政治领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可能微乎其微,但产生的“蝴蝶效应”却令人瞠目诺门罕战争便是典型的一例,当初谁能料到亚洲腹地一场不起眼的边境冲突,会为轴心国的最终失败埋下伏笔      从政治意义上看,此战不仅沉重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二战初期嚣张的侵略气焰,而且使日本被迫将“北进”侵苏的国策改为“南下”袭美,苏联从而避免了与德、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西斯在莫斯科战役中,苏、德双方当时拚得灯尽油枯,幸亏关键时刻苏联抽空了远东边境的二十个亚洲师调往欧洲,才给了德军致命一击,扭转了欧洲战场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形势,没有诺门罕之战,斯大林绝不敢冒此奇险另外,诺门罕战争期间,正值我国抗战进入最艰苦的时期,此战使日军向关内增兵计划一时无法实现,有力支援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诺门罕战争后,一贯骄狂的日军对产生了心理障碍,日本基本死了与苏联再战之心,东京最终决定调转枪口袭击英美,不久日军便奇袭珍珠港,将隔岸观火的美国拖下了水,使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最终日本兵败亚太战场可以说,诺门罕战争是二战早期最精彩的一个伏笔      从军事角度上看,苏联通过此战检验了陆、空军的各种新装备,锻炼了“大清洗”后新提拔的年轻军官,也提升了曾一蹶不振的士气特别是发掘了一代名将朱可夫,为即将到来的卫国战争储备好了帅才(朱可夫后来参与指挥了苏德战场几乎所有重大战役,每每都能化险为夷,被誉为“苏德战场上的消防队员”,而朱可夫的成名之战就是诺门罕战争)还在此役中首次实施了空降作战,首次使用了“进攻防御”和“夜间强光照明”的战术,首次采取了电子干扰战和心理战,后勤部门还创造了超远距离连续补给的世界奇迹所有这一切都在后来的卫国战争中得以广泛采用,给德国法西斯以沉重打击    空白      一根小小的导火索引燃了早已埋好的***――诺门罕战争揭开了序幕      诺门罕之战是在双方有所准备但都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匆忙打响的1936年6月,日本《帝国国防方针》把苏联列为了第一敌对国,并悄悄着手战争准备8月,日本制定了或北进苏联、或南下南洋的《国策基准》,紧接着又与德国签订了《德日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极为亢奋的日本认为有纳粹德国在欧洲帮忙,可以放手在远东大干一场了,诺门罕处在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之中      但斯大林并没有睡着,1938年10月,远东红军第57军更换完新装备开入蒙古作战对象直指海拉尔的日军第23师团这个师团以好战和擅长进攻而著名,师团长小松原长期为日本驻苏联大使馆的武官,是日本陆军中为数不多的“苏联通”,的用心路人皆知      1939年5月,“满”蒙在哈拉哈河畔意外地发生了一次小冲突,将领们闻之欣喜若狂经过多年精心培育的战争种子,终于在“满”蒙边境破土而出,司令部指示23师团立即扩大战事,出兵诺门罕诺门罕战争的进程如同战后一个日本老兵形象的回忆:“当时日本就像是一个半大小子,舞舞扎扎地向(哈拉哈河)河畔的俄国彪形大汉频频挑衅,最后大汉恼火了,一拳将毛小子揍到河里”    第一次诺门罕之战吃了个“窝心拳”     开战伊始,东京认为“大肃反”后的已不足为虑,狂妄地宣称日军一个师团可以对付3个师各部队好战情绪被激发起来,据战后日军心理机构调查表明:“几乎所有参战的日本士兵都热切盼望与交手,90%以上的军官对情况一无所知,却毫无理由地轻视对手”当时日军整个处在一种病态的“亢奋”中,蠢蠢欲动      日,日军向苏蒙军发起攻击,第23师团骑兵联队和重装甲车部队虽包抄奇袭蒙军指挥部得手,但很快被包围,一交手,便尝到了的厉害,日军的重装甲车比铁皮罐头厚不了多少,根本不是的对手,一会儿便被打成零件状态;日本骑兵面对这些横冲直撞的“钢铁怪兽”束手无策,只好绝望地挥舞着马刀,砍得装甲丁当乱响苏蒙军1个喷火连和装甲车营轻而易举地全歼了日军这股快速部队正面进攻的日军也没好到哪儿去,被密集的炮火打得丢盔卸甲、损伤过半,灰溜溜地撤回了海拉尔    擦拳摩掌半天,没想到上来就吃了个窝心拳,小松原中将为轻率出击感到一阵后怕,只好丧事当成喜事办,悄悄地咽下了这颗苦果准备再战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诺门罕战争导致了珍珠港的偷袭》&&&& 地址: .cn/Article/200609/showp1.html
& Re: 诺门罕战争导致了珍珠港的偷袭
作者:aaa&&&
& Re: 诺门罕战争导致了珍珠港的偷袭
作者:ert&&&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门罕战争遗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