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刃御龙灵兽选择更新御龙适的威力

ERROR: 目录错误【合集】结贴 of [水源我猜.三国人物版]第五期 - 饮水思源
饮水思源 - 文章阅读  [讨论区: SanGuo][][][][][][][][][][][][]
发信人: paced (天佑天府|一切都会好的), 信区: SanGuo
题: 【合集】结贴 of [水源我猜.三国人物版]第五期
发信站: 饮水思源 (日01:19:4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于 日19:57:49 星期一)
他自小属文,有很好的记忆力,同识各方面的学识渊博,年纪不大早就有不凡的名声.
古时官场对家族很有讲究.虽然他也有一点家族的荫蔽,但他为官主要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
和才能步步上升的.
他学识出众,但年轻难免有时自矜自负.史籍上便有些许记载.
但瑕不掩瑜,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文学家和经学家.
但是,他在上述两方面的影响,却远远及不上还有一方面的成就.
他足智多谋,一生的重要活动的记载,很多都是政治(以及军事)活动.然而他的影响远非政治
军事可以包括.
虽然他也曾牵涉到一次不小的政治风波,但后来他并没有参与什么大的政治和官场的争斗.
同时,他的官职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他可以钻研自己喜欢的学问.
他所在的家族郡望,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名门旺族.
这一郡望兴盛时间之长,影响力之大,各行各业中佼佼者之多,在古今中外实在是罕见的,被
誉为"绝无仅有".
这一郡望的不少人士,在历史上都开创了某种先河,贡献巨大.
现在也有相关的文化和行政部门关注并大力开发这一家族所带来的文化.
条件五(这可是一个"重磅"条件啊~)
他被定义为我国一门学科的奠基人.(或者从某种程序上来说,即创始人.)
他的父亲,是三国里的一位要臣.
他的儿子,也是历史上一位很著名的文学家,论谈家,哲学家和思想家.
而他自己,名望很高,被誉为年轻人的领军人物,有人将他比作古代贤良的后生.
同时,如条件四所说,他家族里的其它亲属以及后代,也有许许多多成为青史留名的,有造诣
他的死,与当时逸散的士林阶层普遍喜爱服用类似春药的一些药剂有关系.
他的学术成就,甚至还影响到沈括,朱熹和谢庄等众多古代著名学者.
他被誉为"东方托勒密",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本期竞猜胜出者:paced
于条件五后猜出!
恭喜恭喜,梅开二度!
☆──────────────────────────────────────☆
Ellias (色娃娃?我在云间笑红尘) 于 日20:05:17 星期一 提到:
裴秀是谁……
【 在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自小属文,有很好的记忆力,同识各方面的学识渊博,年纪不大早就有不凡的名声.
: 古时官场对家族很有讲究.虽然他也有一点家族的荫蔽,但他为官主要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
: 和才能步步上升的.
: 他学识出众,但年轻难免有时自矜自负.史籍上便有些许记载.
: 但瑕不掩瑜,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文学家和经学家.
: 但是,他在上述两方面的影响,却远远及不上还有一方面的成就.
: 他足智多谋,一生的重要活动的记载,很多都是政治(以及军事)活动.然而他的影响远非政治
: .................(以下省略)
☆──────────────────────────────────────☆
libaiyi (红红?礼拜一★天府之国★) 于 日20:11:50 星期一)
ZZ百度百科
开放分类: 历史人物
裴秀,字季彦,魏晋期间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4年)
生于一个世代官宦家庭。公元271年4月3日(晋泰始七年三月初七日)因服食寒食散后误饮
冷酒,中毒身死。裴秀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在政治方面,但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图
裴秀自幼好学,小有才名。年长居官,初袭父爵,做尚书令,后任延尉正。公元257年,,
三十四岁的裴秀随司马昭到淮南征讨诸葛诞,因为他出谋划策有功,被任为尚书,不久又
升为尚书仆射。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裴秀又先后担任尚书令和司空(相当于宰相)
,在他担任司空后,除在朝廷中负责其他政务外,还负责管理国家的地图和户籍人口。由
于职务上的关系,他得以接触更多的地理和地图知识,并使他对古代地理和地图进行了仔
细整理和精心研究。
我国地理学起源很早,远在三四千年前的商、周周时期,国家已经设置了专门掌管全国图
书志籍的官吏。大约在春秋战国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一部地理学名著DD《禹贡
》。到了魏晋期间,因为年代久远,《禹贡》中所记载的山川地名已经有很多变更。
裴秀在详细考证古今地名、山川形势和疆域沿革的基础上,以《禹贡》作基础并结合当时
晋朝的"十六州"而分州绘制的大型地图集,绘制了《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图上古今地名
相互对照,它不仅是当时最完备、最精详的地图,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采用了科学的绘制方
法。 裴秀在完成这本地图集的绘制以后,把它进呈给晋武帝,被当作重要文献收藏于"秘
府"。裴秀在图的前面写了序言,详细谈到了他绘制地图所运用的方法。这是一篇很有科学
价值的珍贵文献,它体现了裴秀在制图理论上的卓越见解。这篇序言后来被保存在《晋书
?裴秀传》里。
他创立"制图六体"理论,系统总结了前人丰富的绘图绘图经验,为后世的地图绘制工作提
供了一套完整的规范,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纲要。制图六体是很科学的。可以说,今天地
图学上所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除经纬线和地图投影外,裴秀几乎都已经提出来了。早在一
千七百多年前,裴秀不仅已经认识到地在地图上表现实际地形的时候有哪些相互影响的因
素,而且知道用比例尺和方位去加以校正的方法,这在地图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杰出成就。
裴秀的制图六体对后世制图工作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直到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绘
有经纬线的世界地图在中国传播传布以前,我国在地图绘制上,虽然在内容上不充实、完
备,但是在方法上基本是遵循制图六体的。
据史书记载,裴秀除了绘制《禹贡地域图》以外,还曾经绘制了一幅《地形方丈图》,一
直流传了几百年,对后世地图学的发展有相当大有影响。大概在他以前不久,有人绘制了
一幅《天下大图》,规模非常宠大,据说"用缣八十匹",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这幅《天下大图》有一个缺点,就是不便携带、阅览和保存。于是裴秀运用制图六体
的方法,"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的比例尺(大约相当于一百八十万分之一)把它缩
绘成《地形方丈图》,并且把名山、大川、城镇、乡村等各种地理要素清清楚楚地标示在
图上。这样,阅览它就方便多了。可见裴秀已经掌握了缩放技术。
裴秀身居相位,一生主要从事政治政治活动,不可能经常花大量精力亲自动手进行绘图。
因此无论是他的《禹贡地域图》,还是《地形方丈图》,都是在别人的帮助睛才能得以完
成的。他主要是起了发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
裴秀对我国地图学的发展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他所提出的制图六体为我国制图学奠定了
科学基础。因此,把他称为我国科学地图学的创始人是并不过誉的。有些西方学者对于裴
秀的成就也给予高度评价,说他完全可以和古代希腊希腊著名的地图学家托勒密(公元9
9-168年)相提并论,而立于世界著名地图学家之林。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生;晋秦
始七年(公元271年)卒。地图学。
  裴秀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裴茂,父裴潜,都官至尚书令。裴秀自幼喜
欢学习,8岁就会写文章。青少年时,对政治已感兴趣,而且学识比较广博。他
的叔父裴徽,当时名望很高,家中常有很多宾客来往。有些宾客在来拜见裴徽之
后,还要到裴秀那里交谈,听听他的议论,那时裴秀年仅10余岁。
  由于裴秀才华出众,很受人们的赞赏。渡辽将军毋丘俭(“毋”是“贯”的
古字,“毋丘”是复姓)把他推荐给当时掌握着辅政大权的曹爽。曹爽遂任命裴
秀为黄门侍郎,并袭父爵清阳亭侯,时年25岁。年轻的裴秀,脱颖而出,有时不
免自负。一次,他得知著名的机械专家马钧设计制做一种能连续把巨石发射到远
方的攻城器,竟加以哂笑,并与马钧辩难。马钧口才不及裴秀,后来就不多加辩
解了。裴秀十分得意,又讲个没完,其实他对机械原理并不很精通。当时的文学
家傅玄,为此曾劝说过裴秀。
  司马懿诛曹爽,魏朝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裴秀因是曹爽任的官吏,被解除
了职务。但不久又在朝中做官。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晋文帝)执政后,裴秀得到
更多发挥才能的机会。他提出的有关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建议,常为司马昭所采纳,
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在皇帝身边做顾问。
  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裴秀34岁,随司马昭征讨一个不服从司马氏统治
的地方官诸葛诞。裴秀参与谋略,得胜而还,封鲁阳乡侯,赐邑千户。后来又为
司马昭商定政策,改革官制等,封济川侯,赐邑千四百户。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
得继晋王,多赖裴秀在司马昭面前为他讲好话。
  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司马炎废魏元帝曹负,自立为帝,
国号晋。司马炎(晋武帝)即位后,任裴秀为尚书令,加左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
赐邑三千户。当时有人向晋武帝反映骑都尉刘向有替裴秀占官府稻田之事,请武
帝处理。武帝念裴秀有勋绩于王室,仅加刘向的罪,而对裴秀就不予追究了。
  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以尚书令裴秀为司空,成为最高军政负责人之一,
并兼任地官。地官主管全国的户籍、土地、田亩赋税和地图等事,裴秀在地图学
方面取得的成就与这一职务有很大关系。可惜,3年之后,他因服寒食散又饮冷
酒,不幸逝世。裴秀的一生,在政治上相当显赫。但是他深为后人称赞的,是他
生前的最后几年在地图学方面做出的贡献。在学术上裴秀的重要成就是主持编绘
《禹贡地域图》18篇和他在为此图撰写的序中提出的“制图六体”。此外,还缩
制旧天下大图为“方丈图”,或称“地形方丈图”。又著《翼州记》、《〈易〉
及〈乐〉论》。未完成的著作有《盟会图》和《典治官制》等。
  在裴秀为司空,任职地官期间,因职务关系,经常阅览地图。他感到“《禹
贡》山川地名,从来久远,多有变易”,后来人们所说的“或疆牵引,渐以暗昧”
(《晋书?裴秀传》)。于是收集史料,进行研究,完成了由他主编的《禹贡地域
图》18篇。这是中国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部地图集。协助裴秀从事这项工作
的主要是他的门客京相■。这部地图集的编绘和完成时间是在泰始四年至七年
(公元268―271年)。完成之后,既“藏于秘府”,又“传行于世”。藏于秘府的
可能是原件,传行于世的大概是一些复制的抄本。
  《禹贡地域图》18篇流传的时间不长,《隋书?经籍志》已不见记载。然而
在隋代也许还有某些残篇留存。《隋书?宇文恺传》记载建筑学家宇文恺给隋炀
帝上的《明堂议表》中说,他绘《明堂图》曾“访通议于残亡,购《冬官》于散
逸,总集众论,勒成一家”,又说“裴秀《舆地》以二寸为千里,臣之此图,用
一分为尺”。从宇文恺的这些话来分析,有可能他访到了《禹贡地域图》的残篇。
因为宇文他所说裴秀的这幅舆地图,不是指方丈图而言,因方丈图的比例尺据
《北堂书钞》卷九十六记载是“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既然不是方丈图,
就可能是《禹贡地域图》了。再从“裴秀《舆地》以二寸为千里”,其比例尺约
为1:9000000来看,此舆地图是指地图地图集,即《禹贡地域图》18篇而言,也比较
  即使隋代还有《禹贡地域图》的残篇,后来也失传了。幸而,《晋书?裴秀
传》、《艺文类聚》和《初学记》等都保存了裴秀为《禹贡地域图》18篇写的序。
序中说道:“今上考《禹贡》山海川流,原■陂泽,古之九州,及今之十六州,
郡国县邑,疆界乡陬,及古国盟会旧名,水陆径路,为地图十八篇。”对于这18
篇《禹贡地域图》的内容,据今人研究,意见尚不一致。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
认为是以历代区域沿革图为主的历史地图集,共18幅图;一种认为不是历代的,
而仅是晋朝当代的地图集,18幅为晋初16个州的行政区图,加上吴、蜀地图各一
  裴秀在序文中,对他所见到的汉代“舆地及括地诸杂图”感到不满,批评它
们“各不设分率(按:即比例尺),又不考正准望(按:即方向),亦不备载名山大
川”。因此,他主持编绘的《禹贡地域图》想必具有比例尺,可能以“二寸为千
里”;地物的相对位置比较准确;对于名山大川、政区界线、城邑所在、主要交
通路线等,也会一一表示清楚。在图例设计方面,可能是用线条表示政区界,于
圆形或方形框内加注名称表示郡国县邑,山川名称或亦加括圆(或方)形框,道路
用虚线表示,河流用曲线表示并注河流名称,山脉除注名称外可能还用形象符号
表示。类似这样的图例设计,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地图以及流传至
今的宋代地图上,都可见到。因此,《禹贡地域图》的图例很可能也是这样。至
于底图,有可能是以“一寸为百里”的方丈图缩制成“以二寸为千里”的图,作
为底图。裴秀在地图学方面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他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的
“制图六体”,即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序文中关于“制图六体”的论述,计
253字。而在《晋书?裴秀传》中仅见244字,缺9字,且为重大遗漏。故论“制
图六体”,其文字应根据唐代欧阳询等编纂的《艺文类聚》或唐代徐坚等编纂的
《初学记》中的有关记载,录之如下:
  “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
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
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险之异也。有图像而无分率,则无以审远近之差;有
分率而无准望,虽得之于一隅,必失之于他方;有准望而无道里,则施于山海绝
隔之地,不能以相通;有道里而无高下、方邪、迂直之校,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
之实相违,失准望之正矣。故以此六者,参而考之。然后远近之实定于分率,彼
此之实定于准望,径路之实定于道里,度数之实定于高下、方邪、迂直之算。故
虽有峻山钜海之隔,绝域殊方之迥,登降诡曲之因,皆可得举而定者。准望之法
既正,则曲直远近无所隐其形也。”(加重点符号的9个字,即《晋书?裴秀传》
所遗漏的字。)
  虽然裴秀对于“制图六体”已经有所说明,但是后人对“六体”的理解,并
不十分清楚,也不完全一致。例如清初的地理学家刘献廷认为“准望”是计里划
方,他在所著《广阳杂记》卷二中写道:自晋裴秀“作准望,为地学之宗,惜其
不传于世。至宋(按:当为元)朱思本,纵横界画,以五十里为一方,即准望之遗
意也”。与刘献廷差不多同时的著名学者胡渭在他的《禹贡锥指?禹贡图后识》
中对于“准望”的解释与刘献廷不同,他认为“准望”是“辨方正位”,“分率”
是“计里画方”。他对“六体”评价很高,指出那是“三代之绝学,裴氏继之于
秦汉之后,著为图说,神解妙合”。然而后来的“志家终莫知其义”。所以他接
着解释说:“今按分率者,计里画方,每方百里,五十里之谓也。准望者,辨方
正位,某地在东西,某地在南北之谓也。道里者,人迹经由之路,自此至彼,里
数若干之谓也。路有高下、方邪、迂直之不同,高则冈峦,下为原野,方如矩之
钩,邪如弓之弦,迂如羊肠九折,直如鸟飞准绳,三者皆道路险夷之别也。人迹
而出于高与方与迂也,则为登降屈曲之处,其路远,人迹而出于下与邪与直也,
则为平行径度之地,其路近。然此道里之数,皆以著地人迹计,非准望远近之实
也。准望远近之实,则必测虚空鸟道以定数,然后可以登诸图,而八方彼此之体
皆正。否则得之于一隅,必失之于他方,而不可以为图矣。”胡渭对于“六体”
的解释,除个别论点如分率即画方之说,有待商榷外,可以说都是很精辟的。
  根据裴秀对于“六体”的说明,“分率”即比例尺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分
率”不等于画方,因为“分率”与画方在制图学中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
念。画方是“分率”的具体表现,而有比例尺的图未必都是画方的。例如,河北
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图上有文字注明:“王堂方二百尺”、
“正堂宫方百尺”等,且图上表示二百尺的长度亦为一百尺长度的两倍,说明
《兆域图》虽然是按一定比例尺绘制的,但不画方。再从现存宋代上石的《兴庆
宫》图的拓片来看,图上文字注明:“每六寸折地一里”,虽有分率,亦不画方。
因此,认为“制图六体”中之“分率”就是计里画方,是不妥当的。至于裴秀按
一定比例尺绘制的地图是否有画方,因无文字和实物资料为依据,不宜肯定。
  近人著作中也有把“准望”理解为计里画方的。但是,把“分率”理解为比
例尺,把“准望”理解为方位或方向的人最多。应该说多数人的理解是合乎裴秀
序文原意的。
  关于“道里”,胡渭的解释是对的,即地物间人行的道路里程。有人认为是
“步测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则与裴秀原意不符。
  胡渭对于“高下”、“方邪”、“迂直”三法,也作了很好的解释解释。后来,
不少论著中对此三法的解释,反而不很清楚。现再扼要加以说明。根据裴秀的序
文和胡渭的解释,可以把“高下”释为“高取下”,“方邪”释为“方取斜”,
“迂直”释为“迂取直”。就是说,当地物间人行的道路里程不是水平直线距离
时,则需将此道路里程通过数学运算变成水平直线距离,再制图。这样图上地物
的位置才能准确。
  晋裴秀以前,中国在地图学方面虽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少
理论概括和指导。自裴秀提出“制图六体”之后,即为中国地图学者所遵循,如
唐代的贾耽和宋代的沈括等都曾在论述中表明,裴秀“六体”是他们绘制地图的
规范。可以说,在明末清初欧洲的地图投影方法传入中国之前,裴秀的“六体”
一直是中国古代绘制地图的重要原则,对于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原始文献
  [1](唐)房玄龄等:晋书?裴秀传,中华书局,1974。
  [2](唐)房玄龄等:晋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
  [3](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裴潜传、杜夔传,中华书局,1964。
  研究文献
  [4]周世德:马钧,见《中国古代科学家》,科学出版社,1959。
  [5]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科学出版社,1962。
  [6]陈连开:中国古代第一部历史地图集――裴秀《禹贡地域图》初探,中
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3,第76―84页。
  [7]曹婉如: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理论和方法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
2(1983),3,第246―257页。
  [8]刘盛佳:晋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京相■,自然科学史研究, 6(1987),
1,第58―65页。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也。祖茂,汉尚书令。父潜,魏尚书令。秀少好学,有风操,
八岁能属文。叔父徽有盛名,宾客甚众。秀年十余岁,有诣徽者,出则过秀。然秀母贱,
嫡母宣氏不之礼,尝使进馔于客,见者皆为之起。秀母曰:“微贱如此,当应为小儿故也
。”宣氏知之,后遂止。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有裴秀。”
  渡辽将军鸺蟪⒓鲂阌诖蠼芩唬骸吧冢さ缸匀唬彩卣妫匀
道奥;博学强记,无文不该;孝友著于乡党,高声闻于远近。诚宜弼佐谟明,助和鼎味,
毗赞大府,光昭盛化。非徒子奇、甘罗之俦,兼包颜、冉、游、夏之美。”爽乃辟为掾,
袭父爵清阳亭侯,迁黄门侍郎。爽诛,以故吏免。顷之,为廷尉正,历文帝安东及卫将军
司马,军国之政,多见信纳。迁散骑常侍。
  帝之讨诸葛诞也,秀与尚书仆射陈泰、黄门侍郎锺会以行台从,豫参谋略。及诞平,
转尚书,进封鲁阳乡侯,增邑千户。常道乡公立,以豫议定策,进爵县侯,增邑七百户,
迁尚书仆射。魏咸熙初,厘革宪司。时荀定礼仪,贾充正法律,而秀改官制焉。秀议五
等之爵,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于是秀封济川侯,地方六十里,邑千四百户,以高苑
县济川墟为侯国。
  初,文帝未定嗣,而属意舞阳侯攸。武帝惧不得立,问秀曰:“人有相否?”因以奇
表示之。秀后言于文帝曰:“中抚军人望既茂,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由是世子
乃定。武帝既即王位,拜尚书令、右光禄大夫,与御史大夫王沈、卫将军贾充俱开府,加
给事中。及帝受禅,加左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邑三千户。
  时安远护军郝诩与故人书云:“与尚书令裴秀相知,望其为益。”有司奏免秀官,诏
曰:“不能使人之不加诸我,此古人所难。交关人事,诩之罪耳,岂尚书令能防乎!其勿
有所问。”司隶校尉李复上言,骑都尉刘尚为尚书令裴秀占官稻田,求禁止秀。诏又以
秀干翼朝政,有勋绩于王室,不可以小疵掩大德,使推正尚罪而解秀禁止焉。
  久之,诏曰:“夫三司之任,以翼宣皇极,弼成王事者也。故经国论道,赖之明矗
苟非其人,官不虚备。尚书令、左光禄大夫裴秀,雅量弘博,思心通远,先帝登庸,赞事
前朝。朕受明命,光佐大业,勋德茂著,配踪元凯。宜正位居体,以康庶绩。其以秀为司
  秀儒学洽闻,且留心政事,当禅代之际,总纳言之要,其所裁当,礼无违者。又以职
在地官,以《禹贡》山川地名,从来久远,多有变易。后世说者或强牵引,渐以暗昧。于
是甄摘旧文,疑者则阙,古有名而今无者,皆随事注列,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奏之
,藏于秘府。其序曰:
  图书之设,由来尚矣。自古立象垂制,而赖其用。三代置其官,国史掌厥职。暨汉屠
咸阳,丞相萧何尽收秦之图籍。今秘书既无古之地图,又无萧何所得,惟有汉氏《舆地》
及《括地》诸杂图。各不设分率,又不考正准望,亦不备载名山大川。虽有粗形,皆不精
审,不可依据。或荒外迂诞之言,不合事实,于义无取。
  大晋龙兴,混一六合,以清宇宙,始于庸蜀,呷肫N幕实勰嗣兴荆梦馐
地图。蜀土既定,六军所经,地域远近,山川险易,征路迂直,校验图记,罔或有差。今
上考《禹贡》山海川流,原隰陂泽,古之九州,及今之十六州,郡国县邑,疆界乡陬,及
古国盟会旧名,水陆径路,为地图十八篇。
  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
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
以校夷险之异也。有图象而无分率,则无以审远近之差;有分率而无准望,虽得之于一隅
,必失之于他方;有准望而无道里,则施于山海绝隔之地,不能以相通;有道里而无高下
、方邪、迂直之校,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之实相违,失准望之正矣,故以此六者参而考之
。然远近之实定于分率,彼此之实定于道里,度数之实定于高下、方邪、迂直之算。故虽
有峻山钜海之隔,绝域殊方之迥,登降诡曲之因,皆可得举而定者。准望之法既正,则曲
直远近无所隐其形也。
  秀创制朝仪,广陈刑政,朝廷多遵用之,以为故事。在位四载,为当世名公。服寒食
散,当饮热酒而饮冷酒,泰始七年薨,时年四十八。诏曰:“司空经德履哲,体蹈儒雅,
佐命翼世,勋业弘茂。方将宣献敷制,为世宗范,不幸薨殂,朕甚痛之。其赐秘器、朝服
一具、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元。”
  初,秀以尚书三十六曹统事准例不明,宜使诸卿任职,未及奏而薨。其友人料其书记
,得表草言平吴之事,其词曰:“孙皓酷虐,不及圣明御世兼弱攻昧,使遗子孙,将遂不
能臣;时有否泰,非万安之势也。臣昔虽已屡言,未有成旨。今既疾笃不起,谨重尸启。
愿陛下时共施用。”乃封以上闻。诏报曰:“司空薨,痛悼不能去心。又得表草,虽在危
困,不忘王室,尽忠忧国。省益伤切,辄当与诸贤共论也。”
  咸宁初,与石苞等并为王公,配享庙庭。有二子:浚、Q。浚嗣位,至散骑常侍,早
卒。浚庶子憬不惠,别封高阳亭侯,以浚少弟Q嗣。
  Q字逸民。弘雅有远识,博学稽古,自少知名。御史中丞周弼见而叹曰:“Q若武库
,五兵纵横,一时之杰也。”贾充即Q从母夫也,表“秀有佐命之勋,不幸嫡长丧亡,遗
孤稚弱。Q才德英茂,足以兴隆国嗣。”诏Q袭爵,Q固让,不许。太康二年,徵为太子
中庶子,迁散骑常侍。惠帝既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
  初,Q兄子憬为白衣,Q论述世勋,赐爵高阳亭侯。杨骏将诛也,骏党左军将军刘豫
陈兵在门,遇Q,问太傅所在。Q绐之曰:“向于西掖门遇公乘素车,从二人西出矣。”
豫曰:“吾何之?”Q曰:“宜至廷尉。”豫从Q言,遂委而去。寻而诏Q代豫领左军将
军,屯万春门。及骏诛,以功当封武昌侯,Q请以封憬,帝竟封Q次子该。Q苦陈憬本承
嫡,宜袭钜鹿,先帝恩旨,辞不获命。武昌之封,己之所蒙,特请以封憬。该时尚主,故
帝不听。累迁侍中。
  时天下暂宁,Q奏修国学,刻石写经。皇太子既讲,释奠祀孔子,饮飨射侯,甚有仪
序。又令荀O终父勖之志,铸钟凿磬,以备郊庙朝享礼乐。Q通博多闻,兼明医术。荀勖
之修律度也,检得古尺,短世所用四分有余。Q上言:“宜改诸度量。若未能悉革,可先
改太医权衡。此若差违,遂失神农、岐伯之正。药物轻重,分两乖互,所可伤夭,为害尤
深。古寿考而今短折者,未必不由此也。”卒不能用。乐广尝与Q清言,欲以理服之,而
Q辞论丰博,广笑而不言。时人谓Q为言谈之林薮。
  Q以贾后不悦太子,抗表请增崇太子所生谢淑妃位号,仍启增置后卫率吏,给三千兵
,于是东宫宿卫万人。迁尚书,侍中如故,加光禄大夫。每授一职,未尝不殷勤固让,表
疏十余上,博引古今成败以为言,览之者莫不寒心。
  Q深虑贾后乱政,与司空张华、侍中贾模议废之而立谢淑妃。华、模皆曰:“帝自无
废黜之意,若吾等专行之,上心不以为是。且诸王方刚,朋党异议,恐祸如发机,身死国
危,无益社稷。”Q曰:“诚如公虑。但昏虐之人,无所忌惮,乱可立待,将如之何?”
华曰:“卿二人犹且见信,然勤为左右陈祸福之戒,冀无大悖。幸天下尚安,庶可优游卒
岁。”此谋遂寝。Q旦夕劝说从母广城君,令戒喻贾后亲待太子而已。或说Q曰:“幸与
中宫内外可得尽言。言若不行,则可辞病屏退。若二者不立,虽有十表,难乎免矣。”Q
慨然久之,而竟不能行。
  迁尚书左仆射,侍中如故。Q虽后之亲属,然雅望素隆,四海不谓之以亲戚进也,惟
恐其不居位。俄复使Q专任门下事,固让,不听。Q上言:“贾模适亡,复以臣代,崇外
戚之望,彰偏私之举。后族何常有能自保,皆知重亲无脱者也。然汉二十四帝惟孝文、光
武、明帝不重外戚,皆保其宗,岂将独贤,实以安理故也。昔穆叔不拜越礼之飨,臣亦不
敢闻殊常之诏。”又表云:“咎繇谟虞,伊尹相商,吕望翊周,萧张佐汉,咸播功化,光
格四极。暨于继体,咎单、傅说,祖己、樊仲,亦隆中兴。或明扬侧陋,或起自庶族,岂
非尚德之举,以臻斯美哉!历观近世,不能慕远,溺于近情,多任后亲,以致不静。昔疏
广戒太子以舅氏为官属,前世以为知礼。况朝廷何取于外戚,正复才均,尚当先其疏者,
以明至公。汉世不用冯野王,即其事也。”表上,皆优诏敦譬。
  时以陈准子匡、韩蔚子嵩并侍东宫,Q谏曰:“东宫之建,以储皇极。其所与游接,
必简英俊,宜用成德。匡、嵩幼弱,未识人理立身之节。东宫实体夙成之表,而今有童子
侍从之声,未是光阐遐风之弘理也。”愍怀太子之废也,Q与张华苦争不从,语在《华传
  Q深患时俗放荡,不尊儒术,何晏、阮籍素有高名于世,口谈浮虚,不遵礼法,尸禄
耽宠,仕不事事;至王衍之徒,声誉太盛,位高势重,不以物务自婴,遂相放效,风教陵
迟,乃著崇有之论以释其蔽曰:
  夫总混群本,宗极之道也。方以族异,庶类之品也。形象著分,有生之体也。化感错
综,理迹之原也。夫品而为族,则所禀者偏,偏无自足,故凭乎外资。是以生而可寻,所
谓理也。理之所体,所谓有也。有之所须,所谓资也。资有攸合,所谓宜也。择乎厥宜,
所谓情也。识智既授,虽出处异业,默语殊涂,所以宝生存宜,其情一也。众理并而无害
,故贵贱形焉。失得由乎所接,故吉凶兆焉。是以贤人君子,知欲不可绝,而交物有会。
观乎往复,稽中定务。惟夫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躬其力任,劳而后飨。居以仁顺,守以
恭俭,率以忠信,行以敬让,志无盈求,事无过用,乃可济乎!故大建厥极,绥理群生,
训物垂范,于是乎在,斯则圣人为政之由也。
  若乃淫抗陵肆,则危害萌矣。故欲衍则速患,情佚则怨博,擅恣则兴攻,专利则延寇
,可谓以厚生而失生者也。悠悠之徒,骇乎若兹之衅,而寻艰争所缘。察夫偏质有弊,而
睹简损之善,遂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贱有则必外形,外形则必遗制,遗制则必忽
防,忽防则必忘礼。礼制弗存,则无以为政矣。众之从上,犹水之居器也。故兆庶之情,
信于所习;习则心服其业,业服则谓之理然。是以君人必慎所教,班其政刑一切之务,分
宅百姓,各授四职,能令禀命之者不肃而安,忽然忘异,莫有迁志。况于据在三之尊,怀
所隆之情,敦以为训者哉!斯乃昏明所阶,不可不审。
  夫盈欲可损而未可绝有也,过用可节而未可谓无贵也。盖有讲言之具者,深列有形之
故,盛称空无之美。形器之故有征,空无之义难检,辩巧之文可悦,似象之言足惑,众听
眩焉,溺其成说。虽颇有异此心者,辞不获济,屈于所狎,因谓虚无之理,诚不可盖。唱
而有和,多往弗反,遂薄综世之务,贱功烈之用,高浮游之业,埤经实之贤。人情所殉,
笃夫名利。于是文者衍其辞,讷者赞其旨,染其众也。是以立言藉于虚无,谓之玄妙;处
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廉操,谓之旷达。故砥砺之风,弥以陵迟。放者因斯,
或悖吉凶之礼,而忽容止之表,渎弃长幼之序,混漫贵贱之级。其甚者至于裸裎,言笑忘
宜,以不惜为弘,士行又亏矣。
  老子既著五千之文,表摭秽杂之弊,甄举静一之义,有以令人释然自夷,合于《易》
之《损》、《谦》、《艮》、《节》之旨。而静一守本,无虚无之谓也;《损》《艮》之
属,盖君子之一道,非《易》之所以为体守本无也。观老子之书虽博有所经,而云“有生
于无”,以虚为主,偏立一家之辞,岂有以而然哉!人之既生,以保生为全,全之所阶,
以顺感为务。若味近以亏业,则沈溺之衅兴;怀末以忘本,则天理之真灭。故动之所交,
存亡之会也。夫有非有,于无非无;于无非无,于有非有。是以申纵播之累,而著贵无之
文。将以绝所非之盈谬,存大善之中节,收流遁于既过,反澄正于胸怀。宜其以无为辞,
而旨在全有,故其辞曰“以为文不足”。若斯,则是所寄之涂,一方之言也。若谓至理信
以无为宗,则偏而害当矣。先贤达识,以非所滞,示之深论。惟班固著难,未足折其情。
孙卿、杨雄大体抑之,犹偏有所许。而虚无之言,日以广衍,众家扇起,各列其说。上及
造化,下被万事,莫不贵无,所存佥同。情以众固,乃号凡有之理皆义之埤者,薄而鄙焉
。辩论人伦及经明之业,遂易门肆。Q用矍然,申其所怀,而攻者盈集。或以为一时口言
。有客幸过,咸见命著文,`列虚无不允之征。若未能每事释正,则无家之义弗可夺也。Q退而思之,虽君子宅情,无求于显,及其立言,在乎达旨而已。然去圣
久远,异同纷纠,苟少有仿佛,可以崇济先典,扶明大业,有益于时,则惟患言之不能,
焉得静默,及未举一隅,略示所存而已哉!
  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为已
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故养既化之有,非无用之所能全也;理既有之众,非无为
之所能循也。心非事也,而制事必由于心,然不可以制事以非事,谓心为无也。匠非器也
,而制器必须于匠,然不可以制器以非器,谓匠非有也。是以欲收重泉之鳞,非偃息之所
能获也;陨高墉之禽,非静拱之所能捷也;审投弦饵之用,非无知之所能览也。由此而观
,济有者皆有也,虚无奚益于已有之群生哉!
  王衍之徒攻难交至,并莫能屈。又著《辩才论》,古今精义皆辨释焉,未成而遇祸。
  初,赵王伦谄事贾后,Q甚恶之,伦数求官,Q与张华复固执不许,由是深为伦所怨
。伦又潜怀篡逆,欲先除朝望,因废贾后之际遂诛之,时年三十四。二子嵩、该,伦亦欲
害之。梁王肜、东海王越称Q父秀有勋王室,配食太庙,不宜灭其后嗣,故得不死,徙带
方;惠帝反正,追复Q本官,改葬以卿礼,谥曰成。以嵩嗣爵,为中书黄门侍郎。该出后
从伯凯,为散骑常侍,并为乞活贼陈午所害。
  楷字叔则。父徽,魏冀州刺史。楷明悟有识量,弱冠知名,尤精《老》、《易》,少
与王戎齐名。锺会荐之于文帝,辟相国掾,迁尚书郎。贾充改定律令,以楷为定科郎。事
毕,诏楷于御前执读,平议当否。楷善宣吐,左右属目,听者忘倦。武帝为抚军,妙选僚
采,以楷为参军事。吏部郎缺,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
选也。”于是以楷为吏部郎。
  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裴叔则
如近玉山,映照人也”。转中书郎,出入宫省,见者肃然改容。武帝初登阼,探策以卜世
数多少,而得一,帝不悦,群臣失色,莫有言者。楷正容仪,和其声气,从容进曰:“臣
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武帝大悦,群臣皆称万岁。俄拜散
骑侍郎,累迁散骑常侍、河内太守,入为屯骑校尉、右军将军,转侍中。
  石崇以功臣子有才气,与楷志趣各异,不与之交。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酣燕,慢傲
过度,崇欲表免之。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
  楷性宽厚,与物无忤。不持俭素,每游荣贵,辄取其珍玩。虽车马器服,宿昔之间,
便以施诸穷乏。尝营别宅,其从兄衍见而悦之,即以宅与衍。梁、赵二王,国之近属,贵
重当时,楷岁请二国租钱百万,以散亲族。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
也。”安于毁誉,其行己任率,皆此类也。与山涛、和峤并以盛德居位,帝尝问曰:“朕
应天顺时,海内更始,天下风声,何得何失?”楷对曰:“陛下受命,四海承风,所以未
比德于尧舜者,但以贾充之徒尚在朝耳。方宜引天下贤人,与弘正道,不宜示人以私。”
时任恺、庾纯亦以充为言,帝乃出充为关中都督。充纳女于太子,乃止。平吴之后,帝方
修太平之化,每延公卿,与论政道。楷陈三五之风,次叙汉魏盛衰之迹。帝称善,坐者叹
  楷子瓒娶杨骏女,然楷素轻骏,与之不平。骏既执政,乃转为卫尉,迁太子少师,优
游无事,默如也。及骏诛,楷以婚亲收付廷尉,将加法。是日事仓卒,诛戮纵横,众人为
之震恐。楷容色不变,举动自若,索纸笔与亲故书。赖侍中傅祗救护得免,犹坐去官。太
保卫⑻琢脸瓶暾话⒏剑嗣删敉粒朔饬俸:睿骋囟ЩА4蹒馕本
中侯,加散骑常侍。玮怨⒘脸饧喝慰胖桓野荩惺椤
  楷长子舆先娶亮女,女适卫樱悄谀盐匆眩蟪鐾庹颍材辖⒓俳凇⒍
督荆州诸军事,垂当发而玮果矫诏诛亮、g庖钥岸峒褐泻睿钟肓痢榍祝芮
讨楷。楷素知玮有望于己,闻有变,单车入城,匿于妻父王浑家,与亮小子一夜八徙,故
得免难。玮既伏诛,以楷为中书令,加侍中,与张华、王戎并管机要。
  楷有渴利疾,不乐处势。王浑为楷请曰:“楷受先帝拔擢之恩,复蒙陛下宠遇,诚竭
节之秋也。然楷性不竞于物,昔为常侍,求出为河内太守;后为侍中,复求出为河南尹;
与杨骏不平,求为卫尉;及转东宫,班在时类之下,安于淡退,有识有以见其心也。楷今
委顿,臣深忧之。光禄勋缺,以为可用。今张华在中书,王戎在尚书,足举其契,无为复
令楷入,名臣不多,当见将养,不违其志,要其远济之益。”不听,就加光禄大夫、开府
仪同三司。及疾笃,诏遣黄门郎王衍省疾,楷回眸瞩之曰:“竟未相识。衍深叹其神俊。
  楷有知人之鉴,初在河南,乐广侨居郡界,未知名,楷见而奇之,致之于宰府。尝目
夏侯玄云“肃肃如入宗庙中,但见礼乐器”,锺会“如观武库森森,但见矛戟在前”,傅
嘏“汪翔靡所不见”,山涛“若登山临下,幽然深远”。
  初,楷家炊黍在甑,或变如拳,或作血,或作芜菁子。其年而卒,时年五十五,谥曰
元。有五子:舆、瓒、宪、礼、逊。
  舆字祖明。少袭父爵,官至散骑侍郎,卒谥曰简。
  瓒字国宝,中书郎,风神高迈,见者皆敬之。特为王绥所重,每从其游。绥父戎谓之
曰:“国宝初不来,汝数往,何也?”对曰:“国宝虽不知绥,绥自知国宝。”杨骏之诛
,为乱兵所害。
  宪字景思。少而颖悟,好交轻侠。及弱冠,更折节严重,修尚儒学,足不逾阈者数年
。陈郡谢鲲、颍川庾步钥±墒恳玻嬷辔皆唬骸芭嵯荟崃梁甏铮睹
知其何如父;至于深弘保素,不以世物婴心者,其殆过之。”
  初,侍讲东宫,历黄门吏部郎、侍中。东海王越以为豫州刺史、北中郎将、假节。王
浚承制,以宪为尚书。永嘉末,王浚为石勒所破,枣嵩等莫不谢罪军门,贡赂交错,惟宪
及荀绰恬然私室。勒素闻其名,召而谓之曰:“王浚虐暴幽州,人鬼同疾。孤恭行乾宪,
拯兹黎元,羁旧咸欢,庆谢交路。二君齐恶傲威,诚信婪缰荆楹酰俊毕
神色侃然,泣而对曰:“臣等世荷晋荣,恩遇隆重。王浚凶粗丑正,尚晋之遗O。虽欣圣
化,义闲摹G椅渫醴ユ砩倘葜蹋次派倘菰诘垢曛病C鞴炔挥缘阑
物,必于刑忍为治者,防风之戮,臣之分也。请就辟有司。”不拜而出。勒深嘉之,待以
宾礼。勒乃簿王浚官寮亲属,皆赀至巨万,惟宪与荀绰家有书百余帙,盐米各十数斛而已
。勒闻之,谓其长史张宾曰:“名不虚也。吾不喜得幽州,喜获二子。”署从事中郎,出
为长乐太守。及勒僭号,未遑制度,与王波为之撰朝仪,于是宪章文物,拟于王者。勒大
悦,署太中大夫,迁司徒。
  及季龙之世,弥加礼重。宪有二子:挹、,并以文才知名。仕季龙为太子中庶子
、散骑常侍。挹、俱豪侠耽酒,好臧否人物。与河间邢鱼有隙,鱼窃乘马奔段辽,为
人所获,鱼诬使己以季龙当袭鲜卑,告之为备。时季龙适谋伐辽,而与鱼辞正合。季龙
悉诛挹、,宪亦坐免。未几,复以为右光禄大夫、司徒、太傅,封安定郡公。
  宪历官无干绩之称,然在朝玄默,未尝以物务经怀。但以德重名高,动见尊礼。竟卒
于石氏,以族人峙子迈为嗣。
  楷长兄黎,次兄康,并知名。康子盾,少历显位。永嘉中,为徐州刺史,委任长史司
马奥。奥劝盾刑杀立威,大发良人为兵,有不奉法者罪便至死。在任三年,百姓嗟怨。东
海王越,盾妹夫也。越既薨,骑督满衡便引所发良人东还。寻而刘元海遣将王桑、赵固向
彭城,前锋数骑至下邳,文武不堪苛政,悉皆散走,盾、奥奔淮阴,妻子为贼人所得。奥
又诱盾降赵固。固妻盾女,有宠,盾向女涕泣,固遂杀之。
  盾弟邵,字道期。元帝为安东将军,以邵为长史,王导为司马,二人相与为深交。征
为太子中庶子,复转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扬州江西淮北诸军事、东中郎将,随越出项
,而卒于军中。及王导为司空,既拜,叹曰:“裴道期、刘王乔在,吾不得独登此位。”
导子仲豫与康同字,导思旧好,乃改为敬豫焉。
  楷弟绰,字季舒,器宇宏旷,官至黄门侍郎、长水校尉。绰子遐,善言玄理,音辞清
畅,泠然若琴瑟。尝与河南郭象谈论,一坐嗟服。又尝在平东将军周馥坐,与人围棋。馥
司马行酒,遐未即饮,司马醉怒,因曳遐堕地。遐徐起还坐,颜色不变,复棋如故。其性
虚和如此。东海王越引为主簿,后为越子毗所害。
  初,裴、王二族盛于魏晋之世,时人以为八裴方八王:徽比王祥,楷比王衍,康比王
绥,绰比王澄,瓒比王敦,遐比王导,Q比王戎,邈比王玄云。
  史臣曰:周称多士,汉曰得人,取类星象,颉颃符契。时乏名流,多以干翮相许,自
家光国,岂陈骞之谓欤!秀则声盖朋僚,称为领袖。楷则机神幼发,目以清通。俱为晋氏
名臣,良有以也。
  赞曰:世既顺才,才膺世至。高平沈敏,蕴兹名器。钜鹿自然,亦云经笥。娲皇炼石
,晋图开秘。Q有清规,承家来媚。
【 在 Ellias 的大作中提到: 】
裴秀是谁……
☆──────────────────────────────────────☆
pax (天佑天府?喜欢上海的理由) 于 日20:15:40 星期一 提到:
完全不知道....
【 在 libaiyi (红红?礼拜一★天府之国★) 的大作中提到: 】
: ZZ百度百科
: 开放分类: 历史人物
: 裴秀,字季彦,魏晋期间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4年)
: 生于一个世代官宦家庭。公元271年4月3日(晋泰始七年三月初七日)因服食寒食散后误饮
: 冷酒,中毒身死。裴秀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在政治方面,但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图
: 书学家。
: 裴秀自幼好学,小有才名。年长居官,初袭父爵,做尚书令,后任延尉正。公元257年,,
: 三十四岁的裴秀随司马昭到淮南征讨诸葛诞,因为他出谋划策有功,被任为尚书,不久又
: 升为尚书仆射。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裴秀又先后担任尚书令和司空(相当于宰相)
: .................(以下省略)
☆──────────────────────────────────────☆
Ellias (色娃娃?我在云间笑红尘) 于 日20:18:04 星期一 提到:
他儿子是谁?
【 在 libaiyi (红红?礼拜一★天府之国★) 的大作中提到: 】
: ZZ百度百科
: 开放分类: 历史人物
: 裴秀,字季彦,魏晋期间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4年)
: 生于一个世代官宦家庭。公元271年4月3日(晋泰始七年三月初七日)因服食寒食散后误饮
: 冷酒,中毒身死。裴秀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在政治方面,但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图
: 书学家。
: 裴秀自幼好学,小有才名。年长居官,初袭父爵,做尚书令,后任延尉正。公元257年,,
: 三十四岁的裴秀随司马昭到淮南征讨诸葛诞,因为他出谋划策有功,被任为尚书,不久又
: 升为尚书仆射。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裴秀又先后担任尚书令和司空(相当于宰相)
: .................(以下省略)
☆──────────────────────────────────────☆
sorcerer (sorcerer) 于 日20:26:25 星期一 提到:
【 在 Ellias (色娃娃?我在云间笑红尘) 的大作中提到: 】
他儿子是谁?
: .................(以下省略)
☆──────────────────────────────────────☆
rabbitli (老兔子?永远的F03?情wR?8nt) 于 日20:35:40 星期一 提到:
这个族为什么是古代史上最nb的?。。。有出处么。。。
【 在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自小属文,有很好的记忆力,同识各方面的学识渊博,年纪不大早就有不凡的名声.
: 古时官场对家族很有讲究.虽然他也有一点家族的荫蔽,但他为官主要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
: 和才能步步上升的.
: 他学识出众,但年轻难免有时自矜自负.史籍上便有些许记载.
: 但瑕不掩瑜,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文学家和经学家.
: 但是,他在上述两方面的影响,却远远及不上还有一方面的成就.
: 他足智多谋,一生的重要活动的记载,很多都是政治(以及军事)活动.然而他的影响远非政治
: .................(以下省略)
☆──────────────────────────────────────☆
saan (五月Q蜩?帏Y,立M斜) 于 日20:39:31 星期一 提到:
【 在 rabbitli (老兔子?永远的F03?情wR?8n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族为什么是古代史上最nb的?。。。有出处么。。。
: .................(以下省略)
☆──────────────────────────────────────☆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于 日20:40:59 星期一)
1.裴秀之子裴Q,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论谈家.
在当时崇尚“庄老”、高谈“玄理”的情势下,独树一帜,提出“无不能生有”,“有”
是万物存在变化之基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2.关于家族
注意我条件里说的“郡望”
很多姓氏,虽是大姓,人口众多,名人繁多,但是出支却不是同一郡望。
裴氏是山西闻喜的郡望:
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
“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
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
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
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
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
0余人。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
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
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
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
闻喜被称为中国的“宰相村”。
※ 修改内容:?pangela 于 06月09日20:47:41 修改本文?[FROM: 87.158.192.204]
※ 修改内容:?pangela 于 06月09日20:47:41 修改本文?[FROM: 87.158.192.204]
☆──────────────────────────────────────☆
saan (五月Q蜩?帏Y,立M斜) 于 日20:42:20 星期一 提到:
【 在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1.裴秀之子裴Q,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论谈家.
: 在当时崇尚“庄老”、高谈“玄理”的情势下,独树一帜,提出“无不能生有”,“有”
: 是万物存在变化之基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 2.关于家族
: 注意我条件里说的“郡望”
: 很多姓氏,虽是大姓,人口众多,名人繁多,但是出支却不是同一郡望。
: 裴氏是河北闻喜的郡望:
: 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
: “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
: 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
: .................(以下省略)
☆──────────────────────────────────────☆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于 日20:48:39 星期一)
感谢指正,已更正。
大概我脑子突然抽住了:-)
【 在 saan 的大作中提到: 】
☆──────────────────────────────────────☆
libaiyi (红红?礼拜一★天府之国★) 于 日21:28:34 星期一)
哦,我就只想到王谢了
【 在 pangela 的大作中提到: 】
: 1.裴秀之子裴Q,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论谈家.
: 在当时崇尚“庄老”、高谈“玄理”的情势下,独树一帜,提出“无不能生有”,“..
: 是万物存在变化之基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 2.关于家族
: 注意我条件里说的“郡望”
: 很多姓氏,虽是大姓,人口众多,名人繁多,但是出支却不是同一郡望。
: 裴氏是山西闻喜的郡望:
: 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
: “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
: 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
: 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
: 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裴氏家族公侯一门,..
: 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
: 0余人。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
: 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
: 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
: 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
: 闻喜被称为中国的“宰相村”。
: ※ 修改内容:?pangela 于 06月09日20:47:41 修改本文?[FROM: 87.158.1..
☆──────────────────────────────────────☆
dkydky (悟空) 于 日22:20:58 星期一)
此人立传在晋史中,虽仕魏,却是在司马手下,三国志无传,应当不能算是三国人物。
中国史学传统,以家族臣属关系判定所属朝代。荀既为汉臣,又从曹公,死于王事,故
后汉书与三国志两传之,夏侯兄弟,五子良将,魏之纯臣,虽活动于汉末,后汉书亦无传
以晋臣为题,殊为不当。
【 在 pangel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自小属文,有很好的记忆力,同识各方面的学识渊博,年纪不大早就有不凡的名声.
: 古时官场对家族很有讲究.虽然他也有一点家族的荫蔽,但他为官主要是凭借着自己的..
: 和才能步步上升的.
: 他学识出众,但年轻难免有时自矜自负.史籍上便有些许记载.
: 但瑕不掩瑜,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文学家和经学家.
: 但是,他在上述两方面的影响,却远远及不上还有一方面的成就.
: 他足智多谋,一生的重要活动的记载,很多都是政治(以及军事)活动.然而他的影响远..
: 军事可以包括.
: 虽然他也曾牵涉到一次不小的政治风波,但后来他并没有参与什么大的政治和官场的..
: 同时,他的官职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他可以钻研自己喜欢的学问.
: 他所在的家族郡望,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名门旺族.
: 这一郡望兴盛时间之长,影响力之大,各行各业中佼佼者之多,在古今中外实在是罕见..
: 誉为"绝无仅有".
: 这一郡望的不少人士,在历史上都开创了某种先河,贡献巨大.
: (以下引言省略...)
☆──────────────────────────────────────☆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于 日23:12:29 星期一)
1.&&三国志&&无传但有注,篇幅不少
2.怎么能以&&三国志&&有没有传为依据呢?
&&三国志&&无传就不能算三国人物吗?冯习张南也无传,也不算三国人物么?
3.您的按"家族判断朝代",以及举了文若入&&三国志&&的例子,怕也不全面吧?董卓,刘表,陶
谦.....为什么进了&&三国志&&?
!! 4.退一万步讲,他就算主要事迹不在三国吧,俺哪里有说过俺举办的竞猜只能猜狭义“三国”人物的?传在《晋书》里的,就不属于我们Sanguo版讨论的范畴了吗?
5.尽管如此,我仍不敢苟同您说的“裴秀只能算晋朝人物”。我认为裴秀也是三国人物,当之无愧。
举个例子,比如某人生于198X年,在202X年得到了诺贝尔奖。在21XX年,他被写入了“21世纪伟大人物传记”。那难道他就不算20世纪80年代的人吗?
裴秀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三国时代,已经在才华上、政治上有很多的手笔,然后随司马进入了晋朝,怎么能根据他的传记在《晋书》,而忽略他作为三国人物的那一段煊赫的生涯呢?
【 在 dkydky 的大作中提到: 】
: 此人立传在晋史中,虽仕魏,却是在司马手下,三国志无传,应当不能算是三国人物。
: 中国史学传统,以家族臣属关系判定所属朝代。荀既为汉臣,又从曹公,死于王事..
: 后汉书与三国志两传之,夏侯兄弟,五子良将,魏之纯臣,虽活动于汉末,后汉书亦..
: 以晋臣为题,殊为不当。
: (以下引言省略...)
※ 修改内容:?pangela 于 06月09日23:30:41 修改本文?[FROM: 87.158.192.204]
※ 修改内容:?pangela 于 06月09日23:30:41 修改本文?[FROM: 87.158.192.204]
☆──────────────────────────────────────☆
weak (弱) 于 日23:14:59 星期一 提到:
看志一定要看裴注的么。。。
【 在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1.&&三国志&&无传但有注,篇幅不少
: 2.怎么能以&&三国志&&有没有传为依据呢?
: 3.&&三国志&&无传就不能算三国人物吗?冯习张南也无传,也不算三国人物么?
: 4.您的按"家族判断朝代",以及举了文若入&&三国志&&的例子,怕也不全面吧?董卓,刘表,陶
: 谦,庞统.....为什么进了&&三国志&&?
: !! 5.退一万步讲,他就算主要事迹不在三国吧,最关键的是,俺哪里有说过俺举办的竞猜只
: 猜三国人物的?
: .................(以下省略)
☆──────────────────────────────────────☆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于 日23:21:06 星期一)
我没说过啊
我觉得您这句话怎么有点奇怪,我出这个题又不是考察您是不是看了裴注。我自己也不是从裴注里知道这个人物的。
自己可以看什么,不看什么,与竞猜者以及出的竞猜题有什么关系呢?
我不知道您质问出题者这个问题,是含什么意思呢?
(是不是我出的一定要是《三国志》占有一席之地的?)
【 在 weak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志一定要看裴注的么。。。
※ 修改内容:?pangela 于 06月09日23:24:04 修改本文?[FROM: 87.158.192.204]
※ 修改内容:?pangela 于 06月09日23:24:04 修改本文?[FROM: 87.158.192.204]
☆──────────────────────────────────────☆
weak (弱) 于 日23:32:02 星期一 提到:
原来说一句话就是质问。。。这个帽子扣了太大了。。。
【 在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说过啊
: 我觉得您这句话怎么有点奇怪,我出这个题又不是考察您是不是看了裴注。我自己也不是从裴注里知道这个人物的。
: 自己可以看什么,不看什么,与竞猜者以及出的竞猜题有什么关系呢?
: 我不知道您质问出题者这个问题,是含什么意思呢?
: (是不是我出的一定要是《三国志》占有一席之地的?)
: ※ 修改内容:?pangela 于 06月09日23:24:04 修改本文?[FROM: 87.158.192.204]
☆──────────────────────────────────────☆
rabbitli (老兔子?永远的F03?情wR?8nt) 于 日23:36:11 星期一 提到:
怎么每次都跟吵架似的。。。提个问题上升不到质问的高度吧。。。
【 在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说过啊
: 我觉得您这句话怎么有点奇怪,我出这个题又不是考察您是不是看了裴注。我自己也不是从裴注里知道这个人物的。
: 自己可以看什么,不看什么,与竞猜者以及出的竞猜题有什么关系呢?
: 我不知道您质问出题者这个问题,是含什么意思呢?
: (是不是我出的一定要是《三国志》占有一席之地的?)
: ※ 修改内容:?pangela 于 06月09日23:24:04 修改本文?[FROM: 87.158.192.204]
☆──────────────────────────────────────☆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于 日23:41:13 星期一)
我是实在不知道您这句突兀的话问的目的是什么
有时间的话,多翻翻三国志,或也出些条件来组织大家活动,多好呢
【 在 weak 的大作中提到: 】
原来说一句话就是质问。。。这个帽子扣了太大了。。。
☆──────────────────────────────────────☆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于 日23:44:01 星期一)
依据我以往多次经验,每次竞猜后,势必会有针对条件本身以外的东西进行发难的现象。
也就是说,不在学术本身
所以我也写了不少免责声明
可是人心各异,分歧是难免的,要大家都满满意意接受一个熟悉度不高的陌生人物的事实
,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 在 rabbit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每次都跟吵架似的。。。提个问题上升不到质问的高度吧。。。
☆──────────────────────────────────────☆
dkydky (悟空) 于 日23:44:27 星期一)
汉末群雄皆是双传于后汉书与三国志,他们与曹刘孙三家是竞争的关系,要叙三国历史,
必从董卓叙起,列传于三国志中并无不妥,也不妨碍他们作为汉末人物列于后汉书中。像裴秀这么一个重要的人,在三国志中无传,本身就说明史家不认为他是三国人物,史有定谳。
第二条不值一驳。
第一条恐怕以裴松之个人的因素要起很大的作用。
退一万步讲,出题自可以晋臣增加难度,只怕使更多的人望而却步。
【 在 pangela 的大作中提到: 】
: 1.&&三国志&&无传但有注,篇幅不少
: 2.怎么能以&&三国志&&有没有传为依据呢?
: &&三国志&&无传就不能算三国人物吗?冯习张南也无传,也不算三国人物么?
: 3.您的按"家族判断朝代",以及举了文若入&&三国志&&的例子,怕也不全面吧?董卓,刘..
: 谦.....为什么进了&&三国志&&?
: !! 4.退一万步讲,他就算主要事迹不在三国吧,俺哪里有说过俺举办的竞猜只能猜狭?.
: 5.尽管如此,我仍不敢苟同您说的“裴秀只能算晋朝人物”。我认为裴秀也是三国人..
: 举个例子,比如某人生于198X年,在202X年得到了诺贝尔奖。在21XX年,他被写入了..
: 裴秀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三国时代,已经在才华上、政治上有很多的手笔,然后..
: ※ 修改内容:?pangela 于 06月09日23:30:41 修改本文?[FROM: 87.158.1..
☆──────────────────────────────────────☆
Ellias (色娃娃?我在云间笑红尘) 于 日23:44:54 星期一 提到:
建议出一些普遍知道的人物
毕竟这里大多时候是用来普及而不是学术
【 在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依据我以往多次经验,每次竞猜后,势必会有针对条件本身以外的东西进行发难的现象。
: 也就是说,不在学术本身
: 所以我也写了不少免责声明
: 可是人心各异,分歧是难免的,要大家都满满意意接受一个熟悉度不高的陌生人物的事实
: ,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
rabbitli (老兔子?永远的F03?情wR?8nt) 于 日23:47:39 星期一 提到:
干嘛要出这么难的呢
你的灵帝被定为难度2,我就很不解。。。
那关羽这样的难度岂不是要-10
【 在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依据我以往多次经验,每次竞猜后,势必会有针对条件本身以外的东西进行发难的现象。
: 也就是说,不在学术本身
: 所以我也写了不少免责声明
: 可是人心各异,分歧是难免的,要大家都满满意意接受一个熟悉度不高的陌生人物的事实
: ,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
pax (天佑天府?喜欢上海的理由) 于 日23:48:39 星期一 提到:
【 在 rabbitli (老兔子?永远的F03?情wR?8nt) 的大作中提到: 】
: 干嘛要出这么难的呢
那就别参加咯
: 你的灵帝被定为难度2,我就很不解。。。
: 那关羽这样的难度岂不是要-10
☆──────────────────────────────────────☆
dkydky (悟空) 于 日23:49:24 星期一)
第五条么,曹丕一生除了最后七年全在汉时,并且担当了相当大的官职,也有相当大的文
学上的成就。我们要竟猜两汉人物,最后结果是曹丕,岂不是啼笑皆非。
【 在 dkydky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末群雄皆是双传于后汉书与三国志,他们与曹刘孙三家是竞争的关系,要叙三国历..
: 必从董卓叙起,列传于三国志中并无不妥,也不妨碍他们作为汉末之群列于后汉书中。
: 第二条不值一驳。
: 第一条恐怕以裴松之个人的因素要起很大的作用。
: 退一万步讲,出题自可以晋臣增加难度,只怕使更多的人望而却步。
☆──────────────────────────────────────☆
rabbitli (老兔子?永远的F03?情wR?8nt) 于 日23:50:09 星期一 提到:
最近板上基本没啥新话题,难免凑凑热闹,可是凑热闹的这么多
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裴秀,射援等人呢。。。
【 在 pax (天佑天府?喜欢上海的理由)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就别参加咯
☆──────────────────────────────────────☆
Ellias (色娃娃?我在云间笑红尘) 于 日23:50:39 星期一 提到:
【 在 rabbitli (老兔子?永远的F03?情wR?8n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板上基本没啥新话题,难免凑凑热闹,可是凑热闹的这么多
: 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裴秀,射援等人呢。。。
☆──────────────────────────────────────☆
pax (天佑天府?喜欢上海的理由) 于 日23:51:27 星期一 提到:
那么不搀合
推荐你去看《太平广记》
看完肯定有很多新发现
【 在 rabbitli (老兔子?永远的F03?情wR?8n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板上基本没啥新话题,难免凑凑热闹,可是凑热闹的这么多
: 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裴秀,射援等人呢。。。
☆──────────────────────────────────────☆
rabbitli (老兔子?永远的F03?情wR?8nt) 于 日23:52:38 星期一 提到:
我来这个板不是让自己成为sanguo专家的啊
就是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并且喜欢三国演义来这边讨论讨论
我想来的人多是如此
【 在 pax (天佑天府?喜欢上海的理由)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么不搀合
推荐你去看《太平广记》
看完肯定有很多新发现
☆──────────────────────────────────────☆
pax (天佑天府?喜欢上海的理由) 于 日23:55:11 星期一 提到:
但是现在没有话题咋办捏
自己挖掘挖掘周边信息
太平广记就算是周边读物
【 在 rabbitli (老兔子?永远的F03?情wR?8n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来这个板不是让自己成为sanguo专家的啊
: 就是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并且喜欢三国演义来这边讨论讨论
: 我想来的人多是如此
☆──────────────────────────────────────☆
rabbitli (老兔子?永远的F03?情wR?8nt) 于 日23:56:05 星期一 提到:
【 在 pax (天佑天府?喜欢上海的理由) 的大作中提到: 】
但是现在没有话题咋办捏
召唤板主。。。
自己挖掘挖掘周边信息
太平广记就算是周边读物
☆──────────────────────────────────────☆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于 日23:57:55 星期一)
关于您的质疑,我之前在所有地方举办竞猜时都会碰到,因此我想得很周到,事先作了免
请阅读置底.第一期.末尾
“难度一共10级,10级最难.以主办者主观文学知名度+历史知名度为衡量标准.预先说明,是
为了防止答案公布后有人大呼不认识而责难主办者.如果觉得不适合自己竞猜难度的,大可
不必费神:-)”
另外,我认为,不是我出得难。
难道竞猜的人物,都应该五虎、五良、四英这样的人物?那每个条件不就是《三国志》、《三国演义》故事梗概的提取和简化吗?从中能有什么知识上的提高呢?
每次竞猜人物之后,大家都会有很多讨论,肯定态度也好,否定态度也好,这也是一种切磋和提高。我要出一个“赵云”,会有这种效果么?
在交大读书的,有几个不知道托勒密?又有几个知道与托勒密齐名的中国人物――裴秀?
这样的人物,我不作为竞猜人物把他推到大家面前,对得起这位我国地图学的创始人吗?
【 在 rabbitli 的大作中提到: 】
: 干嘛要出这么难的呢
: 你的灵帝被定为难度2,我就很不解。。。
: 那关羽这样的难度岂不是要-10
※ 修改内容:?pangela 于 06月10日00:02:30 修改本文?[FROM: 87.158.192.204]
※ 修改内容:?pangela 于 06月10日00:02:30 修改本文?[FROM: 87.158.192.204]
☆──────────────────────────────────────☆
rabbitli (老兔子?永远的F03?情wR?8nt) 于 日00:02:41 星期二 提到:
我说的不是你的免责声明的问题,而是觉得如果以这个难度搞的话
或许根本就不适合sanguo@sjtubbs
知道托勒密的可能不少
但是知道托勒密生平的,或者说出他主要贡献的就算,我打赌10个里面不超过3个
【 在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您的质疑,我之前在所有地方举办竞猜时都会碰到,因此我想得很周到,事先作了免
: 责声明:
: 请阅读置底.第一期.末尾
: “难度一共10级,10级最难.以主办者主观文学知名度+历史知名度为衡量标准.预先说明,是
: 为了防止答案公布后有人大呼不认识而责难主办者.如果觉得不适合自己竞猜难度的,大可
: 不必费神:-)”
: 另外,我认为,不是我出得难。
: 请大家考虑一个问题:在交大读书的,有几个不知道托勒密?又有几个知道与托勒密齐名
: 的中国人物――裴秀?
: 这样的人物,我不作为竞猜人物把他推到大家面前,对得起这位我国地图学的创始人吗?
: .................(以下省略)
☆──────────────────────────────────────☆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于 日00:06:34 星期二)
您现在不是知道了么?随口就能说上来了
这正是我的目的所在,我很欣慰啊……
【 在 rabbit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板上基本没啥新话题,难免凑凑热闹,可是凑热闹的这么多
: 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裴秀,射援等人呢。。。
☆──────────────────────────────────────☆
rabbitli (老兔子?永远的F03?情wR?8nt) 于 日00:07:55 星期二 提到:
说实话。。。你下次猜我还不知道。。。 - -
【 在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现在不是知道了么?随口就能说上来了
: 这正是我的目的所在,我很欣慰啊……
☆──────────────────────────────────────☆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于 日00:08:13 星期二)
就我的经验而言,sanguo@sjtu@bbs已经是层次最高的
这从前几次猜人物,以及各种讨论贴的质量就可以看出了:-)
【 在 rabbit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不是你的免责声明的问题,而是觉得如果以这个难度搞的话
: 或许根本就不适合sanguo@sjtubbs
: 知道托勒密的可能不少
: 但是知道托勒密生平的,或者说出他主要贡献的就算,我打赌10个里面不超过3个
☆──────────────────────────────────────☆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于 日00:10:20 星期二)
呵呵,回忆一下高中吧,有些题最初不看答案不会,看了就豁然开朗,并作为一种好的方
法深深印在脑子里。
我敢保证,如果换成另一个朋友组织,我来猜,我也会猜不出。但是之后就会去翻阅相关
的书籍,记住一个人物。
不过,有些朋友可能抱着娱乐的心态来参与,那我就说声对不起了
【 在 rabbitli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你下次猜我还不知道。。。 - -
☆──────────────────────────────────────☆
rabbitli (老兔子?永远的F03?情wR?8nt) 于 日00:10:51 星期二 提到:
哦。。。我说的就是最好把这个栏目搞成娱乐节目。。。
【 在 pangela (中国化石.sino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回忆一下高中吧,有些题最初不看答案不会,看了就豁然开朗,并作为一种好的方
: 法深深印在脑子里。
: 我敢保证,如果换成另一个朋友组织,我来猜,我也会猜不出。但是之后就会去翻阅相关
: 的书籍,记住一个人物。
: 不过,有些朋友可能抱着娱乐的心态来参与,那我就说声对不起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之刃御龙技能加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