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吴书.吴书.是仪胡综转第十七翻译

警告:你没有登录。你的IP地址将被记录在该页面的编辑历史中。
Anti-spam check.
Do NOT fill this in!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晋朝|晋代]]史学家[[陈寿]]编写的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国别史,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三国志》与《[[汉书]]》、《[[史记]]》、《[[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 上一篇 [[三国志·吴书十七·是仪胡综传第十七|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 下一篇 [[三国志·吴书十九·诸葛腾二孙濮阳传第十九|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腾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 [[三国志·目录]]
'''卷六十三 吴书十八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於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於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
  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权遂征祖,卒不能克。明年,军出,行及寻阳,范见风气,因诣船贺,催兵急行,至即破祖,祖得夜亡。权恐失之,范曰:"未远,必生禽祖。"至五更中,果得之。刘表竟死,荆州分割。
  及壬辰岁,范又白言:"岁在甲午,刘备当得益州。"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权以难范,范曰:"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备卒得蜀。
  权与吕蒙谋袭关羽,议之近臣,多曰不可。权以问范,范曰:"得之。"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权问范曰:"竟当降否?"范曰:"彼有走气,言降诈耳。"权使潘璋邀其径路,觇候者还,白羽已去。范曰:"虽去不免。"问其期,曰:"明日日中。"权立表下漏以待之。及中不至,权问其故,范曰:"时尚未正中也。"顷之,有风动帷,范拊手曰:"羽至矣。"须臾,外称万岁,传言得羽。
  后权与魏为好,范曰:"以风气言之,彼以貌来,其实有谋,宜为之备。"刘备盛兵西陵,范曰:"后当和亲。"终皆如言。其占验明审如此。
  权以范为骑都尉,领太史令,数从访问,欲知其决。范秘惜其术,不以至要语权。权由是恨之。【吴录曰:范独心计,所以见重者术,术亡则身弃矣,故终不言。】
  初,权为将军时,范尝白言江南有王气,亥子之间有大福庆。权曰:"若终如言,以君为侯。"及立为吴王,范时侍宴,曰:"昔在吴中,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权曰:"有之。"因呼左右,以侯绶带范。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及后论功行封,以范为都亭侯。诏临当出,权恚其爱道於己也,削除其名。
  范为人刚直,颇好自称,然与亲故交接有终始。素与魏滕同邑相善。滕尝有罪,权责怒甚严,敢有谏者死,范谓滕曰:"与汝偕死。"滕曰:"死而无益,何用死为?"范曰:"安能虑此,坐观汝邪?"乃髡头自缚诣门下,使铃下以闻。铃下不敢,曰:"必死,不敢白。"范曰:"汝有子邪?"曰:"有。"曰:"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铃下曰:"诺。"乃排閤入。言未卒,权大怒,欲便投以戟。逡巡走出,范因突入,叩头流血,言与涕并。良久,权意释,乃免滕。滕见范谢曰:"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於死。丈夫相知,如汝足矣,何用多为!"【会稽典录曰:滕字周林,祖父河内太守朗,字少英,列在八俊。滕性刚直,行不苟合,虽遭困偪,终不回挠。初亦迕策,几殆,赖太妃救得免,语见妃嫔传。历【历山】历阳、【潘阳】鄱阳、山阴三县令,鄱阳太守。】
  黄武五年,范病卒。长子先死,少子尚幼,於是业绝。权追思之,募三州有能举知术数如吴范、赵达者,封千户侯,卒无所得。【吴录曰:范先知其死日,谓权曰:"陛下某日当丧军师。"权曰:"吾无军师,焉得丧之?"范曰:"陛下出军临敌,须臣言而后行,臣乃陛下之军师也。"至其日果卒。臣松之案,范死时,权未称帝,此云陛下,非也。】
  刘惇字子仁,平原人也。遭乱避地,客游庐陵,事孙辅。以明天官达占数显於南土。每有水旱寇贼,皆先时处期,无不中者。辅异焉,以为军师,军中咸敬事之,号曰神明。
  建安中,孙权在豫章,时有星变,以问惇,惇曰:"灾在丹杨。"权曰:"何如?"曰:"客胜主人,到某日当得问。"是时边鸿作乱,卒如惇言。
  惇於诸术皆善,尤明太乙,皆能推演其事,穷尽要妙,著书百馀篇,名儒刁玄称以为奇。惇亦宝爱其术,不以告人,故世莫得而明也。
  赵达,河南人也。少从汉侍中单甫受学,用思精密,谓东南有王者气,可以避难,故脱身渡江。治九宫一算之术,究其微旨,是以能应机立成,对问若神,至计飞蝗,射隐伏,无不中效。或难达曰:"飞者固不可校,谁知其然,此殆妄耳。"达使其人取小豆数斗,播之席上,立处其数,验覆果信。尝过知故,知故为之具食。食毕,谓曰:"仓卒乏酒,又无嘉肴,无以叙意,如何?"达因取盘中只箸,再三从横之,乃言:"卿东壁下有美酒一斛,又有鹿肉三斤,何以辞无?"时坐有他宾,内得主人情,主人惭曰:"以卿善射有无,欲相试耳,竟效如此。"遂出酒酣饮。又有书简上作千万数,著空仓中封之,令达算之。达处如数,云:"但有名无实。"其精微若是。
  达宝惜其术,自阚泽、殷礼皆名儒善士,亲屈节就学,达秘而不告。太史丞公孙滕少师事达,勤苦累年,达许教之者有年数矣,临当喻语而辄复止。滕他日赍酒具,候颜色,拜跪而请,达曰:"吾先人得此术,欲图为帝王师,至仕来三世,不过太史郎,诚不欲复传之。且此术微妙,头乘尾除,一算之法,父子不相语。然以子笃好不倦,今真以相授矣。"饮酒数行,达起取素书两卷,大如手指,达曰:"当写读此,则自解也。吾久废,不复省之,今欲思论一过,数日当以相与。"滕如期往,至乃阳求索书,惊言失之,云:"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遂从此绝。
  初孙权行师征伐,每令达有所推步,皆如其言。权问其法,达终不语,由此见薄,禄位不至。【吴书曰:初,权即尊号,令达算作天子之后,当复几年?达曰:"高祖建元十二年,陛下倍之。"权大喜,左右称万岁。果如达言。】
  达常笑谓诸星气风术者曰:"当回算帷幕,不出户牖以知天道,而反昼夜暴露以望气祥,不亦难乎!"间居无为,引算自校,乃叹曰:"吾算讫尽某年月日,其终矣。"达妻数见达效,闻而哭泣。达欲弭妻意,乃更步算,言:"向者谬误耳,尚未也。"后如期死。权闻达有书,求之不得,乃录问其女,及发棺无所得,法术绝焉。【吴录曰: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幼工书。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甫恨逋,并恨峻,象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严武字子卿,卫尉畯再从子也,围棋莫与为辈。宋寿占梦,十不失一。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孤城郑妪能相人,及范、惇、达八人,世皆称妙,谓之八绝云。晋阳秋曰:吴有葛衡字思真,明达天官,能为几巧,作浑天,使地居于中,以机动之,天转而地止,以上应晷度。】
  评曰:三子各於其术精矣,其用思妙矣,然君子等役心神,宜於大者远者,是以有识之士,舍彼而取此也。【孙盛曰:夫玄览未然,逆鉴来事,虽裨灶、梓慎其犹病诸,况术之下此者乎?吴史书达知东南当有王气,故轻举济江。魏承汉绪,受命中畿,达不能豫睹兆萌,而流窜吴越。又不知吝术之鄙,见薄於时,安在其能逆睹天道而审帝王之符瑞哉?昔圣王观天地之文,以画八卦之象,故亹亹成於蓍策,变化形乎六爻,是以三易虽殊,卦繇理一,安有回转一筹,可以钩深测隐,意对逆占,而能遂知来物者乎?流俗好异,妄设神奇,不幸之中,仲尼所弃,是以君子志其大者,无所取诸。臣松之以为盛云"君子志其大者,无所取诸",故评家之旨,非新声也。其馀所讥,则皆为非理。自中原酷乱,至于建安,数十年间,生民殆尽,比至小康,皆百死之馀耳。江左虽有兵革,不能如中国之甚也,焉知达不算其安危,知祸有多少,利在东南,以全其身乎?而责不知魏氏将兴,流播吴越,在京房之筹,犹不能自免刑戮,况达但以秘术见薄,在悔吝之间乎!古之道术,盖非一方,探赜之功,岂惟六爻,苟得其要,则可以易而知之矣,回转一筹,胡足怪哉?达之推算,穷其要妙以知幽测隐,何愧于古!而以裨、梓限之,谓达为妄,非笃论也。抱朴子曰:时有葛仙公者,每饮酒醉,常入人家门前陂水中卧,竟日乃出。曾从吴主别,到洌州,还遇大风,百官船多没,仙公船亦沉沦,吴主甚怅恨。明日使人钩求公船,而登高以望焉。久之,见公步从水上来,衣履不沾,而有酒色。既见而言曰:"臣昨侍从而伍子胥见请,暂过设酒,忽忽不得,即委之。"又有姚光者,有火术。吴主身临试之,积荻数千束,使光坐其上,又以数千束荻裹之,因猛风而燔之。荻了尽,谓光当以化为烬,而光端坐灰中,振衣而起,把一卷书。吴主取其书视之,不能解也。又曰:吴景帝有疾,求觋视者,得一人。景帝欲试之,乃杀鹅而埋於苑中,架小屋,施床几,以妇人屐履服物著其上,乃使觋视之。告曰:"若能说此冢中鬼妇人形状者,当加赏而即信矣。"竟日尽夕无言,帝推问之急,乃曰:"实不见有鬼,但见一头白鹅立墓上,所以不即白之,疑是鬼神变化作此相,当候其真形而定。无复移易,不知何故,不敢不以实上闻。"景帝乃厚赐之。然则鹅死亦有鬼也。葛洪神仙传曰:仙人介象,字元则,会稽人,有诸方术。吴主闻之,徵象到武昌,甚敬贵之,称为介君,为起宅,以御帐给之,赐遗前后累千金,从象学蔽形之术。试还后宫,及出殿门,莫有见者。又使象作变化,种瓜菜百果,皆立生可食。吴主共论鲙鱼何者最美,象曰:"鯔鱼为上。"吴主曰:"论近道鱼耳,此出海中,安可得邪?"象曰:"可得耳。"乃令人於殿庭中作方坎,汲水满之,并求钩。象起饵之,垂纶於坎中。须臾,果得鯔鱼。吴主惊喜,问象曰:"可食不?"象曰:"故为陛下取以作生鲙,安敢取不可食之物!"乃使厨下切之。吴主曰:"闻蜀使来,得蜀姜作齑甚好,恨尔时无此。"象曰:"蜀姜岂不易得,愿差所使者,并付直。"吴主指左右一人,以钱五十付之。象书一符,以著青竹杖中,使行人闭目骑杖,杖止,便买姜讫,复闭目。此人承其言骑杖,须臾止,已至成都,不知是何处,问人,人言是蜀市中,乃买姜。于时吴使张温先在蜀,既於市中相识,甚惊,便作书寄其家。此人买姜毕,捉书负姜,骑杖闭目,须臾已还到吴,厨下切鲙適了。臣松之以为葛洪所记,近为惑众,其书文颇行世,故撮取数事,载之篇末也。神仙之术,讵可测量,臣之臆断,以为惑众,所谓夏虫不知冷冰耳。】
  >>> 上一篇 [[三国志·吴书十七·是仪胡综传第十七|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 下一篇 [[三国志·吴书十九·诸葛腾二孙濮阳传第十九|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腾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 [[三国志·目录]]
[[Category:典籍文献阅读]]
[[Category:典籍文献]]
[[Category:史部正史类]]
[[Category:二十四史]]
[[Category:前四史]]
[[Category:三国志]]
[[Category:文化]]
[[Category:中华文化]]
请注意您对中文百科专业版的所有贡献
都可能被其他贡献者编辑,修改或删除。
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被任意修改和再散布,请不要提交。
您同时也要向我们保证您所提交的内容是您自己所作,或得自一个不受版权保护或相似自由的来源(参阅的细节)。
不要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发表!
(在新窗口中打开)
扫描二维码可以用手机浏览词条《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里的: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是什么意思
《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里的: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是什么意思
(张仪)认为自己不是这方面的人才,坚决推辞不接受(相印)
那还有这句怎么翻译: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孙权询问是仪,是仪认为这计谋很好,劝孙权听从
其他回答 (1)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艺术/文学领域专家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吴书十七全文_注释_翻译_国学名篇《三国志》在线阅读_中国国学经典大全
&&|&&|&&|&&|&&|&&|&&|&&|&&|&&|&&|&&|&&|&&|&&|&&|&&|&&|&&|&&|&&|&&
国学:三国志
|&&|&&|&&|&&|&&|&&|&&|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由最多人喜欢的大全网站收集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徐众评曰:古之建姓,或以所生,或以官号,或以祖名,皆有义体,以明氏族。故曰胙之以土而命之氏,此先王之典也,所以明本重始,彰示功德,子孙不忘也。今离文析字,横生忌讳,使仪易姓,忘本诬祖,不亦谬哉!教人易姓,从人改族,融既失之,仪又不得也。】后依刘繇,避乱江东。繇军败,仪徙会稽。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徵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谘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於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徐众评曰:是仪以羁旅异方,客仕吴朝,值谗邪殄行,当严毅之威,命县漏刻,祸急危机,不雷同以害人,不苟免以伤义,可谓忠勇公正之士,虽祁奚之免叔向,庆忌之济朱云,何以尚之?忠不谄君,勇不慑耸,公不存私,正不党邪,资此四德,加之以文敏,崇之以谦约,履之以和顺,保傅二宫,存身爱名,不亦宜乎!】
蜀相诸葛亮卒,权垂心西州,遣仪使蜀申固盟好。奉使称意,后拜尚书仆射。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仪嫌二宫相近切,乃上疏曰:“臣窃以鲁王天挺懿德,兼资文武,当今之宜,宜镇四方,为国藩辅。宣扬德美,广耀威灵,乃国家之良规,海内所瞻望,。但臣言辞鄙野,不能究尽其意。愚以二宫宜有降杀,正上下之序,明教化之本。”书三四上。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
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
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常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於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胡综字伟则,汝南固始人也。少孤,母将避难江东。孙策领会稽太守,综年十四,为门下循行,留吴与孙权共读书。策薨,权为讨虏将军,以综为金曹从事,从讨黄祖,拜鄂长。权为车骑将军,都京,召综还,为书部,与是仪、徐详俱典军国密事。刘备下白帝,权以见兵少,使综料诸县,得六千人,立解烦两部,详领左部、综领右部督。吴将晋宗叛归魏,魏以宗为蕲春太守,去江数百里,数为寇害。权使综与贺齐轻行掩袭,生虏得宗,加建武中郎将。魏拜权为吴王,封综、仪、详皆为亭侯。
黄武八年夏,黄龙见夏口,於是权称尊号,因瑞改元。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综作赋曰:
乾坤肇立,三才是生。狼弧垂象,实惟兵精。圣人观法,是效是营,始作器械,爰求厥成。黄、农创代,拓定皇基,上顺天心,下息民灾。高辛诛共,舜征有苗,启有甘师,汤有鸣条。周之牧野,汉之垓下,靡不由兵,克定厥绪。明明大吴,实天生德,神武是经,惟皇之极。乃自在昔,黄、虞是祖,越历五代,继世在下。应期受命,发迹南土,将恢大繇,革我区夏。乃律天时,制为神军,取象太一,五将三门;疾则如电,迟则如云,进止有度,约而不烦。四灵既布,黄龙处中,周制日月,实曰太常,桀然特立,六军所望。仙人在上,鉴观四方,神实使之,为国休祥。军欲转向,黄龙先移,金鼓不鸣,寂然变施,闇谟若神,可谓秘奇。在昔周室,赤乌衔书,今也大吴,黄龙吐符。合契河洛,动与道俱,天赞人和,佥曰惟休。
蜀闻权践阼,遣使重申前好。综为盟文,文义甚美,语在权传。
权下都建业,详、综并为侍中,进封乡侯,兼左右领军。时魏降人或云魏都督河北振威将军吴质,颇见猜疑,综乃伪为质作降文三条:
其一曰:“天纲弛绝,四海分崩,群生憔悴,士人播越,兵寇所加,邑无居民,风尘烟火,往往而处,自三代以来,大乱之极,未有若今时者也。臣质志薄,处时无方,系於土壤,不能翻飞,遂为曹氏执事戎役,远处河朔,天衢隔绝,虽望风慕义,思讬大命,愧无因缘,得展其志。每往来者,窃听风化,伏知陛下齐德乾坤,同明日月,神武之姿,受之自然,敷演皇极,流化万里,自江以南,户受覆焘。英雄俊杰,上达之士,莫不心歌腹咏,乐在归附者也。今年六月末,奉闻吉日,龙兴践阼,恢弘大繇,整理天纲,将使遗民,睹见定主。昔武王伐殷,殷民倒戈;高祖诛项,四面楚歌。方之今日,未足以喻。臣质不胜昊天至愿,谨遣所亲同郡黄定恭行奉表,乃讬降叛,间关求达,其欲所陈,载列于左。”
其二曰:“昔伊尹去夏入商,陈平委楚归汉,书功竹帛,遗名后世,世主不谓之背诞者,以为知天命也。臣昔为曹氏所见交接,外讬君臣,内如骨肉,恩义绸缪,有合无离,遂受偏方之任,总河北之军。当此之时,志望高大,永与曹氏同死俱生,惟恐功之不建,事之不成耳。及曹氏之亡,后嗣继立,幼冲统政,谗言弥兴。同侪者以势相害,异趣者得间其言,而臣受性简略,素不下人,视彼数子,意实迫之,此亦臣之过也。遂为邪议所见构会,招致猜疑,诬臣欲叛。虽识真者保明其心,世乱谗胜,馀嫌犹在,常惧一旦横受无辜,忧心孔疚,如履冰炭。昔乐毅为燕昭王立功於齐,惠王即位,疑夺其任,遂去燕之赵,休烈不亏。彼岂欲二三其德,盖畏功名不建,而惧祸之将及也。昔遣魏郡周光以贾贩为名,讬叛南诣,宣达密计。时以仓卒,未敢便有章表,使光口传而已。以为天下大归可见,天意所在,非吴复谁?此方之民,思为臣妾,延颈举踵,惟恐兵来之迟耳。若使圣恩少加信纳,当以河北承望王师,款心赤实,天日是鉴。而光去经年,不闻咳唾,未审此意竟得达不?瞻望长叹,日月以几,鲁望高子,何足以喻!又臣今日见待稍薄,苍蝇之声,绵绵不绝,必受此祸,迟速事耳。臣私度陛下未垂明慰者,必以臣质贯穿仁义之道,不行若此之事,谓光所传,多虚少实,或谓此中有他消息,不知臣质构谗见疑,恐受大害也。且臣质若有罪之日,自当奔赴鼎镬,束身待罪,此盖人臣之宜也。今日无罪,横见谮毁,将有商鞅、白起之祸。寻惟事势,去亦宜也。死而弗义,不去何为!乐毅之出,吴起之走,君子伤其不遇,未有非之者也。愿陛下推古况今,不疑怪於臣质也。又念人臣获罪,当如伍员奉己自效,不当徼幸因事为利。然今与古,厥势不同,南北悠远,江湖隔绝,自不举事,何得济免!是以忘志士之节,而思立功之义也。且臣质又以曹氏之嗣,非天命所在,政弱刑乱,柄夺於臣,诸将专威於外,各自为政,莫或同心,士卒衰耗,帑藏空虚,纲纪毁废,上下并昬,想前后数得降叛,具闻此问。兼弱攻昧,宜应天时,此实陛下进取之秋,是以区区敢献其计。今若内兵淮、泗,据有下邳,荆、扬二州,闻声响应,臣从河北席卷而南,形势一连,根牙永固。关西之兵系於所卫,青、徐二州不敢彻守,许、洛馀兵众不满万,谁能来东与陛下争者?此诚千载一会之期,可不深思而熟计乎!及臣所在,既自多马,加以羌胡常以三四月中美草时,驱马来出,隐度今者,可得三千馀匹。陛下出军,当投此时,多将骑士来就马耳。此皆先定所一二知。凡两军不能相究虚实,今此间实羸,易可克定,陛下举动,应者必多。上定洪业,使普天一统,下令臣质建非常之功,此乃天也。若不见纳,此亦天也。愿陛下思之,不复多陈。”
其三曰:“昔许子远舍袁就曹,规画计较,应见纳受,遂破袁军,以定曹业。向使曹氏不信子远,怀疑犹豫,不决於心,则今天下袁氏有也。愿陛下思之。间闻界上将阎浮、赵楫欲归大化,唱和不速,以取破亡。今臣款款,远授其命,若复怀疑,不时举动,令臣孤绝,受此厚祸,即恐天下雄夫烈士欲立功者,不敢复讬命陛下矣。愿陛下思之。皇天后土,实闻其言。”此文既流行,而质已入为侍中矣。
二年,青州人隐蕃归吴,上书曰:“臣闻纣为无道,微子先出;高祖宽明,陈平先入。臣年二十二,委弃封域,归命有道,赖蒙天灵,得自全致。臣至止有日,而主者同之降人,未见精别,使臣微言妙旨,不得上达。於邑三叹,曷惟其已。谨诣阙拜章,乞蒙引见。”权即召入。蕃谢答问,及陈时务,甚有辞观。综时侍坐,权问何如,综对曰:“蕃上书,大语有似东方朔,巧捷诡辩有似祢衡,而才皆不及。”权又问可堪何官,综对曰:“未可以治民,且试以都辇小职。”权以蕃盛论刑狱,用为廷尉监。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称蕃有王佐之才,普尤与之亲善,常怨叹其屈。后蕃谋叛,事觉伏诛,【吴录曰:蕃有口才,魏明帝使诈叛如吴,令求作廷尉职,重案大臣以离间之。既为廷尉监,众人以据、普与蕃亲善,常车马云集,宾客盈堂。及至事觉,蕃亡走,捕得,考问党与,蕃无所言。吴主使将入,谓曰:“何乃以肌肉为人受毒乎?”蕃曰:“孙君,丈夫图事,岂有无伴!烈士死,不足相牵耳。”遂闭口而死。吴历曰:权问普:“卿前盛称蕃,又为之怨望朝廷,使蕃反叛,皆卿之由。”】普见责自杀。据禁止,历时乃解。拜综偏将军,兼左执法,领辞讼。辽东之事,辅吴将军张昭以谏权言辞切至,权亦大怒,其和协彼此,使之无隙,综有力焉。
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或推引杯觞,搏击左右。权爱其才,弗之责也。
凡自权统事,诸文诰策命,邻国书符,略皆综之所造也。初以内外多事,特立科,长吏遭丧,皆不得去,而数有犯者。权患之,使朝臣下议。综议以为宜定科文,示以大辟,行之一人,其后必绝。遂用综言,由是奔丧乃断。
赤乌六年卒,子冲嗣。冲平和有文幹,天纪中为中书令。【吴录曰:冲后仕晋尚书郎、吴郡太守。】
徐详者字子明,吴郡乌程人也,先综死。
评曰:是仪、徐详、胡综,皆孙权之时幹兴事业者也。仪清恪贞素,详数通使命,综文采才用,各见信任,辟之广夏,其榱椽之佐乎!
相关文章↓
网站声明:本三国志: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来源于网络,只在为网友提供资料参考之用,本站无意侵犯其它网站或公司版权,同时本站不对其所提供的三国志: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的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作任何保证,对于因使用三国志: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或无法使用三国志: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而导致的任何损害,教客网无须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对于使用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或网页而引起的任何损害,教客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我们一致在努力为您免费提供,,,,,,,,,,,,等,本站无需注册,直接下载!欢迎您再次光临
,如果您觉得好,请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
作者:裴松之注&&&&文章来源:网络收集&&&&点击数:&&&&更新时间:
联系本站QQ:
文章录入:听风客&&&&责任编辑:听风客&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快速查找资源,搜索一下吧:
&&国学频道推荐精粹:
&&&&&&&&&&
&&您可能还需要以下资源:
&&国学频道最新热门:
没有热点文章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信产部湘ICP备号-4 站长:天道酬勤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网络及网友上传,仅供交流研究之用,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吴书十阅读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