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几月份开始喂饲料4月份是要防冶肝胆病毒

微博关注: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
池塘养鱼防病措施分析
全球品牌畜牧网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605次
&评论:()
&字号:【& 中&】
&在一些地区,有三五亩的土地即可转为鱼塘养殖,池塘养鱼目前在很多地方都有,而且,随着环保风暴的继续,一些水库或是水源地的鱼池被取消后,池塘养鱼地位将更加凸显,下面,我们分析下池塘养鱼的防病措施。
&一、彻底清塘消毒
&每年冬季干塘后,要求做到排干池水,挖去池底淤泥,有条件的池塘曝晒数日,晒干淤泥。同时,还应清除塘边四周杂草,堵塞修整塘基洞穴,交通道路,进出口水闸,以减少虫害栖身产卵场所,给养殖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再每亩用生石灰80kg干塘消毒,以进一步杀灭池中野杂鱼、水生植物及病原体,并可促进淤泥中沉积养分的分解。清塘消毒后一般7-10天经用少量的鲢、鳙鱼&试水&24小时证明毒性消失后,即可放鱼种。
&二、鱼种消毒
&下塘前,将鱼种消毒,杀灭体表微生物和寄生虫,有利于鱼病的防治,严防鱼种带菌带疫落塘,方法有:鱼种下塘前用15-20mg/L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20分钟,用8mg/L硫酸铜+10mg/L漂白粉合剂浸洗鱼体20-30分钟或3%-4%的盐水浸洗10-15分钟。在鱼种消毒过程中,如鱼种开始发生浮头挣扎,要马上加注新水或将鱼种迅速倒入池塘中。草鱼种在下塘前,有条件的要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规格在12cm以下者注射0.2-0.3mg,预防出血病的发生。鱼种落塘应选择晴天上午9时水温正常时为宜。
&三、生物防病
&1、多品种搭配混养。池塘中不仅要养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还要养草鱼、团头鲂、鲤鱼、鲫鱼、鲮鱼并适量套养凶猛性鱼类(鳜鱼)。搭配养殖模式,可立体利用水体空间,鱼类间存在一条食物链,达到共生共利,防止鱼生病,提高生产效益。在每亩池塘中套养(要在放鱼种之后40-60天)20尾鳜鱼种,可清除由于注水等原因带入池塘与家鱼争溶氧争饵料的低值野杂鱼类,为家鱼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既增加家鱼的产量,又增多5-10kg的鳜鱼的产量,可增加池塘养鱼效益。
&2、定期消毒池水
&每年的4-10月是本地区鱼病发生高峰时期,这时期应加强池水的消毒工作,预防鱼病的发生。方法是:对于细菌性鱼病(赤皮、烂鳃、肠炎等),每15-20天用0.3mg/L三氯异氰脲酸化水全池泼洒;防治寄生虫性鱼病,每月进行一次,每次用0.5mg/L硫酸铜+0.2mg/L硫酸亚铁合剂溶水泼洒;主要防治车轮虫、鳃隐鞭虫,鱼波豆虫等原生动物寄生虫和中华鳋病;用0.3-0.5mg/L晶体敌百虫,可杀灭池塘中锚头鳋,中华鳋等寄生虫的幼虫。
&3、口服药饵防病
&一些鱼病的防治仅靠水体消毒是不够的,还须内服药物配合防治,如出血病、肠炎病等。方法是将药物拌入饲料或粘在水草上做成药饵投喂。制作药饵时应注意选择鱼类喜食的饵料,配次面粉等粘合剂使药物和饵料均匀混合,做成大小适口的药饵投喂。药物一般选用克菌威、鱼必康等,每50g药拌25kg饲料投喂500kg鱼类(包括健康鱼类),连喂3-4天为一个疗程,可将上述鱼病迅速治愈。
&4、防止鱼类泛塘
&当水质恶化,水体缺氧时,鱼类呼吸困难就会浮头,最先浮头是鳙、鲢鱼,次之是草鱼,最后是鲮、鲤、鲫、罗非鱼等。当溶氧进一步缺乏,鱼类就会窒息死亡,俗称泛塘。池水缺氧的原因主要是:天气异常,气压低,闷热,如傍晚下雷阵雨,阴雨连绵的天气;村边塘、塘头有猪场等池塘水质过肥,池底沉积大量有机物,下半夜耗氧大,造成黎明前鱼类,大面积浮头。鱼类浮头是泛塘的先兆。当发现鱼类浮头的先兆,如池水严重缺氧或天气巨变时,应采取措施预防和解救。方法是:加注新水,排放污水;开动增氧机或水泵;施放增氧剂等药物。
&四、鱼病治疗
&池塘养鱼常见的鱼病主要有:细菌性疾病(赤皮、烂鳃、出血及肠炎),病毒性出血病和鱼体表、体内寄生虫病等。对鱼病检查采取目诊与镜检相结合,才能比较准确诊断鱼病。防治采取水质消毒与投喂药饵相结合,定期投喂与即时投喂药饵相结合。比如,每20天用三氯异氰脲酸、二氧化氯等药物水体消毒一次;每10天投喂一次药饵;如发现鱼病,立即连续2次水体消毒(隔2天再水体消毒一次),立即投喂药饵,连投4-5天为一个疗程,基本可治愈鱼病,控制鱼病发生,达到增产增效增收。
&鱼塘养鱼的过程中,经常由于鱼塘的时间比较长,一些不利因素的堆积导致鱼病经常发生,防病不仅仅是对于鱼体本身而言,其他的一些环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责任编辑:申斌tags:&池塘养鱼,防病措施&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阅读:
&网友互动评论
&网名:&&(注:企业登录后会显示网名为企业名称)
&声明: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品牌畜牧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按地区查找
华北:&&&&
华东:&&&&
西北:&&&&
西南:&&&&
热销新品推荐
畜牧传媒先锋 彰显品牌价值
传播企业品牌 拓宽销售渠道
全球品牌畜牧网新闻热线:
给品牌畜牧网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新闻热线:0
全力打造畜牧业品牌营销第一媒体!为什么鱼塘里的草鱼老死掉,其他鱼就没事了!
为什么鱼塘里的草鱼老死掉,其他鱼就没事了!
我看见草鱼两边的鱼鳞都掉了,头部和脊梁部位都有黑色!天天都有鱼死掉!是为什么!该怎么办!
草鱼有三病:肠炎病、赤皮病、和烂鳃病是为“老三病”;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为“新三病”。
一、肠炎病:1、病原体 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2、症状识别& 解剖病鱼,可见肠道发炎、充血,呈红色或粉红色;肛门红肿,鳞片松弛,轻压腹部或从头提起,有黄色黏液或血胸脓流出;肠壁内血管扩张、充血;发病初期,头部色素逐渐国深,直至呈黑色,离群独游,游动缓慢无力。3、发病规律& 流行季节为4-10月份,其中4-6月份主要危害成鱼,8-10月份主要危害当年鱼种。本病常与赤皮、烂鳃、寄生虫等病并发。最先发病的鱼身体均较肥壮,因此贪食是诱发病因之一。另外,鱼池条件恶劣、污染层厚、有机质含量高、饵料质量差等均易诱发此病,一旦发病,延缓时间较长,死亡率较高。4、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良好的养殖水环境,加强饲养管理;(2)定期施放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杀灭病原菌;(3)确保投喂不变质饵料。5、治疗措施& (1)每天每kg鱼加鱼用肠特灵或灭菌灵0.1g制成药饵全天投喂,连续2-3天即可控制病情;(2)每天每kg鱼加氟哌酸(50-100mg)或磺胺噻啶(100-200mg)或大蒜(10-30g)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5-6天,亦可治愈此病。
& 二、赤皮病:1、病原体& 为荧光假单胞菌。2、症状识别&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剥落,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较为多见。“三病”并发时,表现症状主要是肛门红肿,肠道发炎,呈紫红色;鳃丝腐烂,黏液增多;鳞片松动脱落,鳍条充血、末端腐烂。3、发病规律& 全年均可发病,发病最适水温为25-30℃;因饲养管理不当赞成鱼体损伤或体表因寄生虫寄生最易引发此病;在北方地区,因越冬鱼体冻伤,入春后易造成发病和流行。4、预防措施& (1)日常管理措施要恰当,避免鱼体损伤;(2)养殖之前,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大剂量杀菌清池;(3)鱼苗入池前,用5-8mg/L漂白粉溶液浸洗30分钟左右或用5%食盐水洗浴5-10分钟;(4)养殖过程中,每月用生石灰30-50g/m水体或强力消毒剂1g/m水体,全池泼洒1-2次。5、治疗措施& (1)内服药饵,每天每kg鱼加鱼用肠特灵或磺胺噻啶0.1-0.2g,或氟哌酸30-50mg拌饵投喂,连续4-5天,一般病情会自然消失;(2)全池泼洒漂白粉精(含有效氯60%)0.5g/M水体,或漂白粉(含有效氯30%)1-1.5g/m水体,或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0%以上)0.3-0.5g/m水体,每天或隔天1次,连用5-7天。
三、烂鳃病:&1、病原体& 为柱状纤维黏细菌。2、症状识别& 病鱼鳃丝腐烂,末端软骨外露,鳃瓣变灰白或白色,鳃瓣边缘附着污染或大量黏液;鳃盖内表皮充血,严重时中间表皮被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透明孔,通常称“开天窗”,常离群独游,行动迟缓,游泳乏力,逐渐体色变得暗黑,停止摄食,失去活力而死亡。3、发病规律 &水温15℃以下时较少发病,20℃以上开始发病,流行最适水温为28-34℃对1-2龄鱼危害最重,终年均可发病,常与肠炎、赤皮和寄生虫病并发。4-10月份为发病流行期,6-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4、预防和治疗措施,与赤皮病完全相同。
四、细菌性并发症:该病的致病菌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包括肠型点状气单胞菌、鱼害粘球菌、荧光假单胞菌等,患此病的鱼,发病症状兼具赤皮、烂鳃和肠炎三种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头部发黑,离群独游;反应迟钝,腹部膨大,两侧常有红斑,明显“蛀鳍”,肛门红肿突出,成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和血脓流出。剖开腹部,可见腹腔积液,肠壁充血发炎,后肠尤甚,肠黏膜细胞往往溃烂脱落,并与血液混合而成血污,充塞于肠管中;肝脏亦常有红色斑点淤血;病鱼鳃丝点状充血,末端腐烂,软骨外露,致使边缘发白,鳃丝上带有黏液和淤泥,严重时鳃盖骨表皮充血,发炎,腐烂,中间部分往往被腐灼成一圆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体表局部发炎,鳞片松动脱落,以腹部两侧为明显,鳍基充血,末端腐烂,鳞片脱落或鳍条腐烂处常有水霉寄生。此病一年中均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5~9月份最甚。
&&&&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消毒,实行“四消”、“四定”;(2)不要直接施用未经发酵的动物粪便;(3)不要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4)鱼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5)用0.2ppm二氧化氯或0.3ppm溴氯海因或0.4ppm强氯精等消毒药定期全池泼洒;(6)每40公斤饲料用大蒜素100g,拌饲连续投喂7天;(7)每40公斤饲料用恩诺沙星100g,拌饲连续投喂3~5天,第一天用量加倍。&&&&五、肝胆综合症:当前,草鱼肝胆综合症是草鱼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初期,池中病鱼漂游池边,反应迟钝,食量减少,目测体表无明显症状,仅有少部分鱼的眼球及眼眶发红,鳃丝肿胀,镜检无寄生虫;解剖发现,肠道无食,肝脏肿胀,呈白色、绿色或黄色,这均是肝胆综合症的症状,严重的肝脏呈糜散状与肠黏膜及脂肪粘连在一起,充塞于胸腔,胆囊有时肿大变黑,有时胆囊变无,腹水严重。发病一段时间后,死鱼数量激增;该病发生原因较复杂,投喂变质饲料,饲料中脂肪含量超标或长期投喂含喹乙醇饲料,养鱼水体受铜、氨等物质污染都会引发肝病。
防治方法:(1)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2)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3)不要直接施用未经发酵的动物粪便;(4)经常注入新水或使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5)用0.2ppm二氧化氯或0.3ppm溴氯海因或0.4ppm强氯精等消毒药定期全池泼洒。(6)经常清除饲料残渣及建立鱼饲料的检验制度,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中蛋白质及脂肪氧化;(7)用肝胆宁100g+大蒜素100g拌饲40kg制成药饵,连喂5~7天。
&&&&六、病毒性出血病: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条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骨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剖开腹腔,由于内脏器官受到损害,导致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鳃灰白显示贫血,有时呈紫色且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3~4月份,病鱼出现的体表发炎充血症状是:头部、嘴、鳃盖、眼眶以及体表两侧、腹鳍下和尾柄等处为甚,有的病鱼可见突眼,鳃贫血,内脏器官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炎,有时也可见到肠道内充气膨胀。5月后的病鱼症状是体表多以鳃盖下缘、鳍基和内脏充血发炎,有时口腔骨肉也同时充血发炎。该病在草鱼养殖中广泛流行,水温在 9~36℃之间均有可能发生,尤以28℃时发病最为严重,往往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这是流行地区最广、季节最长、危害最大的一种流行病。
&&& 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消毒,实行“四消”、“四定”;(2)经常注入新水或使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3)用0.2ppm二氧化氯或0.3ppm溴氯海因或0.4~ppm强氯精等消毒药定期全池泼洒;(4)内服10%恩诺沙星100g+三黄散200g拌饲40kg,连喂5~7天。
其他回答 (2)
因为老草鱼打不过其他的
有病了,草鱼养殖要注意,鱼塘、鱼种和饲料都要消毒,池水5-9月,每半月要消毒一次,漂白粉1毫克/千克,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0.7毫克/千克,敌百虫0.5毫克/千克,生石灰20毫克/千克,各类药物要交替使用,药饵每半月投喂一次,每次3天,每100千克饲料加土霉素100克。另外要限制食欲,高温季节尤其,一般八成饱即可,每天要坚持将剩余的残料捞出。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湖南领域专家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性.(1)动物所有的运动都只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错(2)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这是红雀的先天性行为.对(3)一群鸡和鸭子放到一起饲养,它们内部会形成一个社会性的群体组织,统一行动,共同觅食.错(4)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对(5)细菌、真菌和人一样,都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对(6)生活中常用到的食品、器具、服饰等都有多种分类方法.对(7)根据是用孢子还是种子繁殖,可将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错(8)所有的细菌都有细胞壁、芽孢、鞭毛及荚膜,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错(9)感冒初期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用青霉素来治疗就可以.错(10)在生态平衡的状态中,生物有生有死,有迁进也有迁出,每个物种的数量经常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对.
(1)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因此,动物所有的运动都只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错(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这是红雀的先天性行为.对(3)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因此,一群鸡和鸭子放到一起饲养,它们内部会形成一个社会性的群体组织,统一行动,共同觅食.错(4)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对(5)人的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因此,细菌、真菌和人一样,都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错(6)在生活中常按照物品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分类.生活中常用到的食品、器具、服饰等都有多种分类方法.对(7)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根据是用孢子还是种子繁殖,可将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对(8)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的区域(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因此,所有的细菌都有细胞壁、芽孢、鞭毛及荚膜.错(9)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因此,感冒初期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用青霉素来治疗就可以.错(10)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生态平衡的状态中,生物有生有死,有迁进也有迁出,每个物种的数量经常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对.故答案为:(1)错;(2)对;(3)错;(4)对;(5)错;(6)对;(7)对(8)错;(9)错;(10)对此题考查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胆湿热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