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特岛上的毛埃巨石像鬼全挖出来后的样子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世界的肚脐――神秘岛之谜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神秘岛一直是人类未解开的世界之谜,有人说岛上的巨石像是天外来客的杰作,而本文试图用另外一种观点来解释神秘岛之谜。请我们的读者仔细研读,或许对你破译神秘岛之谜会有帮助。 中国论文网 /5/view-1834846.htm  伊斯特岛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座充满“神迹”的岛屿,它距智利约3700公里,与最近的大溪地岛相距4000多公里,是真正的海上孤岛。   伊斯特岛又称复活节岛。这个名称是因为荷兰探险家洛赫班在1722年的复活节时发现该岛,因此而得名的。伊斯特岛虽是一个与陆地相隔绝的孤岛,但岛上却遗留了许多古代文明的遗迹,例如被弃置的毛埃巨石像和至今仍无人解读的伦哥伦哥文字等等。由于现代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不能权威地解释这些史前文明,所以,伊斯特岛被人们列入“世界十大谜”之一。   和南太平洋上的岛屿一样,伊斯特岛也是火山岛。   因为伊斯特岛所在的南太平洋的一隅,是地球上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区之一,在这片相当于日本本州大小的区域的海底下,罗列着数百座东西走向的火山,伊斯特岛是其中最大的火山岛之一,高度与日本富士山相仿。   该岛是70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两端有拉诺?卡山与普卡提契山,位于中央的是最高的提雷瓦卡山。   大约在20万年前,火山活动停止后不久,植物就出现在这个熔岩岛上,随着茂密的亚热带森林的出现,伊斯特岛的居民就利用这些树木来兴建房舍、造船、制作伦哥伦哥文字木板、标枪柄,或者是作为运输毛埃的支柱,甚至树皮也拿来搓成绳索。   伊斯特岛的面积为170平方公里左右,全岛共有房屋、耕地、采石场、宗教设施等15000多个古文明遗迹,年代约从公元700年开始至1860年。由于与欧洲的接触较晚,直到距今130年前,都一直处于史前时代。伊斯特岛历来被称为“地球的肚脐”。   毛埃巨石像是伊斯特岛上的最大谜团,这些平均高4米,最高的可达21米的巨型石像,是如何制作的,它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留下的痕迹?雕刻石像的传统又起源于何时呢?   一般人认为这些巨石像是当地部落的酋长和领袖被神化后雕刻成石像,并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根据放射性碳十四元素的衰减法测定,巨石像的制作开始自公元1200年左右,并一直延续到1500年末。伊斯特岛的居民们一共制作了900多尊巨石像。但在众多的石像中,几乎没有早期的石像留存下来,因为在兴建祭坛的时候,古老的石像被破坏成了建筑材料,新的酋长的“标准像”又被竖立在祭坛上。   石像用黄色凝灰岩制成,至今仍有350尊石像的成品半成品被弃置在拉诺?拉拉克的采石场中,考古学家由此可窥知毛埃像的制作过程:   土人们利用坚硬的玄武岩制成的大型砍削石器;先在凝灰岩的岩壁上,切割出细长的凹槽,隔出巨石像材料的长岩块,接着将凹槽在岩块背后下方逐渐扩张,直到仅剩龙骨部分支撑全体,然后再仔细雕刻石像的形状,完成脸部与躯干部分与山石切离,然后利用粗长的绳索将石像运到山脚下,完成背面的雕刻后,运到祭坛处。   毛埃巨石像平均重达20吨,在数十公里的路途上移动很缓慢。他们用“冰箱法”与“滑橇法”搬运。   “冰箱法”是让毛埃像笔直站立,在毛埃的头部及躯干部分别系上两条绳索,将巨石像一面倾斜,一面摇晃着前进。如同搬运冰箱一般。可是,在运送途中许多巨石像倒在半途,万般无奈就只好丢弃了。   “滑橇法”是将巨石像放在滚木上滑动,虽然岛上道路崎岖,比较耗力,如果力量足够就可以移动。   到达目的地后,土人就利用杠杆原理将巨石像竖在祭坛上,人们再将表面磨光,雕刻眼窝,装入眼珠就为代表祖先的巨石像注入了灵气。   14―15世纪,巨石像的建造达到全盛时期。   岛民为何耗费如此巨大的劳力与漫长的时间,建造这900尊巨石像呢?巨石像又为何如此大型化呢?这些都是未知的谜。推度情理我们可以知道:伊斯特岛是玻里尼西亚中自然环境最恶劣、矿物资源也较少的地区,当生活困苦时,人类就会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以信仰来麻痹自己的神经。制作巨石像逐步演变成彼此之间的竞赛后,岛民们就互相攀比,追求更多、更大的巨石像。如此一来,自然就荒废了生产,造成食物短缺,以致人心涣散,再加上自然环境遭受破坏,毛埃文化的崩溃也就近在眼前了。   毛埃石像的制作在16世纪左右被画上句号,因此留下了许多突遭放弃的半成品。16世纪是由酋长统治全岛的时代,这段时期,内乱迭起,酋长之间的斗争激烈,人们不可能合作起来再去制作和搬运巨石像。另外,人类开垦农田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对森林过度的砍伐,使得岛上再也没有一棵像样的大树。   毛埃巨石像的制作者来自何方呢?   有人说:“最早移居伊斯特岛的是南美洲民族”,可是这一推断很快就被推翻了。   后来,根据移民们的人种特点和他们带到岛上的水果和蔬菜看来,制作巨石像的移民祖先应该是中国大陆及台湾或者是东南亚人。   另外,在岛上有刻着某种象形文字的木板,这可能是18世纪至19世纪初在伊斯特岛上说的旧拉帕努语文字。   这种名为“伦哥伦哥”的神奇文字由于能够识读的人被当作奴隶掳去,因此就成为了伊斯特岛上又一个难解的谜团。   伊斯特岛上除了巨石像外,还有许多土著居民所创造的神秘文物,例如:各种各样的岩画及彩绘壁画、鸟头人身的鸟人雕刻以及强调夸张肋骨的木雕像和十分诡异、用芦苇与树皮做成的人偶等等。这些文明残迹,正有待人们去解答。   选自《科海故事博览》   2000年第12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f大理石雕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