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要塞牺牲什么时候参观

国内(座机拨打):800-820-6666
香港:852-
海外:+86-21-
&&&最佳旅游城市最佳旅游景区&热门城市&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
性价比:5&
建议游览5小时
2010-9&出游
金沙遗址是蜀文化的一部分,今天带孩子参观的。总体感觉比较不错,孩子挺感兴趣,对三千年前的蜀人的聪明才智感到震撼,创造了不朽的文明。
地&&&&&&&&址:
鸡西市虎林市
类&&&&&&&&型:
游玩时间: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信息:
附近的景点
鸡西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鸡西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鸡西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鸡西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黑龙江旅游攻略导航: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 rights reserved.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国际博物馆日:虎头要塞博物馆诉说红色抗日文化
 签发时间:
每年的5月18号是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让大家能够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记者来到了虎头要塞博物馆,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每一件文物不同的身世和秘密,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市的红色旅游文化。
置身虎头要塞博物馆,一幅幅系统介绍要塞抗日文化的资料展示板,一件件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文物,让人们仿佛瞬间回到了当时的抗日时期。从大量日军侵华的实物和罪证,到苏联红军攻占虎头要塞的史料,那些斑驳的、带着红色抗日韵味的馆藏品在无声中诉说着抗日的历史。
最吸引游客观看的是博物馆内新建的三维动画展示厅,展示厅运用三维特技效果再现了抗日时期革命先辈们开会的场景,同时添加了互动和主题介绍,使得历史没有拘泥于静物的展示,更让游客们有了穿越时空的奇幻感受。
讲解员王秀娟介绍说:&这个场景主要讲的是1939年的3月鸡东省委下江三人团的书记季清在我们虎林的大秃顶子山召开党特别常委会会议时的一个场景。&
在博物馆内,除了参观了解馆内珍藏的抗日时期文物外,游客们必去的一个地方就是虎头要塞地下工事。要塞分地上、地下两部分。为了让游客对虎头要塞地下军事工事的分布地点有一个全景、直观的感受,博物馆内特意修建了要塞军事设施分布的沙盘。
讲解员王秀娟介绍道:&这边就是虎头要塞的军事设施分布图,看到这个图我们就可以很直观的了解一下虎头要塞直观的分布情况了。我们可以看到虎头要塞是南起边链子山,北至湖北山,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边的,它的中心区域宽30多公里,纵深12公里,因为他的分布范围广,所有号称东方伪满防线,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
侵华日军虎头地下军事工事,是在1934年&&1939年间,日本关东军动用十余万中国劳工和战俘修筑的,成为日本在中苏、中蒙边境秘密修筑的17处筑垒工事之一。现在对外开放供游客们参观的主要是虎头山地下工事的一小部分。在地下工事内大家可以看到当年日军设有的指挥所、弹药库、食品库、燃料库、兵舍、将校舍、医务所、发电所、伙房、浴池、厕所、上下水道及水井等设施。当时,日军认为:虎头要塞工事之坚固、兵员配备之充足、火力之强大,超过了法德边境上的马奇诺要塞,被吹嘘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称其为不怕围困6个月的&北满永久要塞&。地下工事内保留当年日军侵华时所使用的大量物品物证,让参观的游客们无不对日军当时残暴的侵略行为感到愤恨。
游客在参观时说:&从历史上看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我们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所以,来这要看一看。希望我们子孙后代都要记住这段历史。&
采访中了解到,很多游客都是来自外地,他们都说来到虎林就一定要来看看虎头要塞博物馆。这里从实物,到图片资料的介绍演示,再到讲解员细致地讲解,让人们再次铭记日军侵华的惨痛历史,同时对教育后人勿忘国耻,昭示世界永远和平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在虎头要塞博物馆,我国的抗日文化记忆让人一目了然,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抗日英雄梦的勇敢和奉献,也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用鲜血与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这里更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见证,让人们记住了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的每一个英雄故事。
李婉桥 王泳
&【】&&&&&&【】&&&&&&【】
&&友情链接
&黑龙江地市新闻 :虎头要塞-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纪念馆_黑龙江旅游_旅游_阿邦网
推广链接: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纪念馆展厅 图片来源:赵天华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展厅中展示了大量的当年日军侵华的罪证。最为残酷的是,日军构筑虎头要塞工程大、时间长、用人多,他们所用的10多万劳力全是中国人,有的是从关内及东北抓来的劳工,有的是中国军队的被俘官兵。这些人在日军枪刀的威逼下从事着非人的劳动,最后结局极不是被累死、饿死,就是被集体屠杀。据介绍,要塞施工完工,日军举行庆祝宴会,将俘虏劳工人员数百人集中在猛虎谷的洼地里,用酒肴欺骗劳工说犒劳他们。进行到高潮时,重机枪喷出了火舌,会场顷刻化作血腥的屠场,尸体堆积将洼地填平。而且打毒针、扔江里的比比皆是。
带你去中俄边境游
上一图组:
下一图组:
黑龙江旅游栏目:
新手必读:
黑龙江特色旅游栏目最新文章
帮手&&&& 08:56
帮手热门文章
·[]·[]·[]·[]·[]·[]·[]·[]·[]·[]
文章打分:虎头镇--看虎头--观要塞--游乌苏里江
&&&&&&&&&&&&&&&
虎头要塞号称"东方马奇洛防线",是二战的终结地。要塞修筑于1934年,工程庞大,动用10万民工,花了六年时间建成。是至今发现的二战期间修筑最坚固、保持最完整的军事要塞,其牢固程度、完备程度、现代化程度堪称二战之最,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也是二战期间,前线阵地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死亡人数最多的战场。
  走下水迹斑斑的石阶,进入玄幽的地下工事,顿觉寒气逼人、霉味扑鼻。巷道全部由水泥、钢筋混凝土浇筑、铺就而成,一米多宽、两米来高,顶部呈拱形。这里常年气温仅11摄氏度。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参观了巷道两边的“指挥所”、“发电所”、“粮菜库”、“休息间”、“将校间”等旧址。有一“蓄水池”深达20米,一次可贮水720吨。这里设施相当完备,有指挥所、通讯室、弹药库、粮食库、燃料库、士兵舍、将校舍、医务所、发电所、伙房、浴池、厕所和水井等。通往地面的地方,又有观察所、地堡、竖井、通风口、射击口等,甚至在通道的关隘处,还设有陷阱和射击孔,都是为最后抗击而造。据称,它可容纳一万二千兵力,支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日本侵略军说它是“东方的马其诺防线”,“北满第一永久要塞”。&&&&&&&&
要 塞 内 禁 止 拍 照 !
& 中国空军曾经就是用这样的,现在看上去像玩具似的飞机,
&在天空中痛击日本侵略者和美帝国主义者!
&&&&&&&&&&&&&&&&&&&&&&
曾经是中国陆军的王牌59式主战坦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因虎林市虎头要塞日军电台损坏,不知道停战消息,日苏两军仍在虎头要塞进行激战,直到8月26日苏军才取得最后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延长了11天,虎头要塞也因此被历史学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
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激战地”。
&&&&&&&&&&&&&&&&&&&
&当我第一眼看到乌苏里江的时候
不由想起了郭松老师演唱的那首悦耳动听、脍炙人口的《乌苏里船歌》&
&&&&啊朗赫赫呢哪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
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
对面就是俄罗斯。还可以隐约的看到高高的瞭望哨&&&&&&&&&&&&&&&&
&&&&&&&&&&&&&&&&&&&&&&&&&&&&&&&&&&&&&&&&&
&&&&&&&&&&&&&&&&&&&&&&&&&&&&&&
俄罗斯的瞭望哨和船只
&&&&&&&&&&&&&&&
&&&&&&&&&&&&&&&&当时苏联红军最先攻打的位于乌苏里江边的虎头山阵地
&&&&&&&&&&&&&&&&&&&&&&&&&
位于乌苏里江畔虎头山下的关帝庙&&&&&&&&&&&&&&&&&&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虎头要塞蓝色七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