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卡吧私家车联盟盟车队

&|&&|&&|&&|&
当前位置: &
日 07:00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一君
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
2009年7月,广州正在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至2020年,广 州市力争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产值2400亿元,新能源汽车年产80万辆。这是广州市新出台《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 划》()中的规划目标。
广州市经贸委副主任叶佑新介绍,汽车产业是广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以广州为中 心的珠三角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约占全国市场的四分之一。广州是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汽车生产基地。面对石油供应压力,广州的汽车产业也正在调整。广 州市的汽车制造企业将瞄准开发生产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替代燃料车等效率高、排放清洁的新能源车。
挑头组建新能源车产业联盟
日,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在北汽福田公司宣布成立。该联盟由北汽控股、北京公交集团、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这是国内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联盟。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是依托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成立的非营利性机构,目前已有美国伊顿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ZF传动技术公司等50余家企业以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多家院校成为了联盟理事单位。
该联盟秘书长赵景光表示,该联盟将在技术合作、信息共享、科研攻关、政策争取等多个方面为联盟企业创造机会,通过合作改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拉近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
新能源汽车基地瞄准900亿产值
日,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嘉定区和上汽集团共同打造的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嘉定)揭牌。据悉,基地规划面积为9.5平方公里,一期投资约30亿元。这是上海明确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9大类项目后,首个建立的全新产业化基地。
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委主任王坚表示,按照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设想,2010年,上海将形成1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能,2012年产能达到10万辆,2015年升至30万辆,整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上海需要产业基地作为平台和支撑。另据《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到201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将达到900亿元,重点是加快推进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客车产业化。&
长安汽车牵头新能源产业联盟
日,由长安汽车领衔的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仪式在重庆市举行。该联盟由长安汽车、重庆市能源投资公司、恒通客车等共同组成。产业联盟将在技术合作、信息共享、科研攻关、政策争取等多个方面为联盟企业创造机会。
更多关于 新能源汽车 产业联盟 汽车产业 产业基地 2009年 的新闻
更多 国内新闻
本届日内瓦车展上,众多车企不遗余力地展示自家的概念车来吸引观众眼球,而日产也不甘落后...您所在的页面位置:
>>>广州市汽车维修、配件、美容分布地图
*图吧提醒您:以上的位置信息仅供参考!
广州市汽车维修、配件、美容交通地图地图
广州市汽车地图
广州市其他行业地图
广东省行政地图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1、国外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环境与概况
1.1国外宏观经济环境
面对全球范围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新能源汽车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
美国、日本和德国政府一致认为,本国汽车业要想在新一轮竞争中获胜,必须抢占新能源汽车的制高点。以此为目标,几个国家先后公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出实现具体目标的时间点。
1.2国外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传统汽车强国2009年表现各不相同:美国和日本汽车产量均下降30%以上,德国汽车产量也出现了17%的降幅。美国市场出现大幅收缩,失去了销量第一的位置;日本市场持续不振,为近30年来最低水平;德国市场由于刺激政策及时出台,销量出现了23%的提升。
由于汽车业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各国政府积极制定政策应对,取得了显著效果,整体而言,世界汽车工业承受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走过了最低迷的时期,在年末出现回暖迹象。
&世界主要国家出台的汽车业支持对策
&&&&&&&&&&&&
&&&政府对策
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购置税减半
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降息、发行国债和抵押贷款证券、“旧车换现金”
1700亿美元经济支援计划、鼓励购买环保车辆
660亿美元刺激计划、削减所得税、降低营业税、提高家庭福利
企业低息贷款、新车购置补贴
实施旧车税制补贴制度、购买新车减免个别消费税和登记税70%
1.3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七十年代世界上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掀起大力研究和推广代用燃料高潮。不少业内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出于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提出了醇类燃料及烃类燃料(即石油燃料)两类发动机燃料并成的新时代理念,是今后替代石油的新方向。当时的有识之士在理念及智慧的集合下发起成立了国际醇燃料协会,至今已30多年了。世界发达国家都对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度重视,从汽车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战略出发,颁布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本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以期提升本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汽车工业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发达国家每年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的资金不低于10
亿美元,累计投入已达100 多亿美元。
1.3.1 美国
1、美国推广替代燃料回顾
美国使用替代燃料始于上世纪30年代、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后,美国为了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以及改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80年代中期有8000万美国人生活在重污染区),联邦政府决策者鼓励替代燃料汽车的生产,包括甲醇燃料的应用,并且在5年内制定了三部法律、制订了标准、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来促进替代燃料的发展。
1)国家领导人支持
时任副总统的老布什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查研究(85年-87年)最后写出了“世界上最清洁的汽车发动机燃料是甲醇燃料”、“未来的汽车发动机燃料是甲醇燃料”的两份对策咨文,在此基础上美国福特公司率先研发成功了FFV灵活燃料发动机,市场投放6万多辆,
93年达到高峰。
2)政策支持
1988年,里根总统签署了“替代汽车燃料法”,国会的结论中,有一条是“甲醇,乙醇,天然气被证明是比汽柴油燃烧更清洁和更高效的燃料”,在颁布这项法律的目的中提到“这部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鼓励甲醇,乙醇,天然气等燃料的推广和发展以及以这些燃料为动力的汽车的生产”。
1990年,布什总统签署了“清洁空气修正法”,“这项法律鼓励醇类,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等替代燃料的发展”。
1992年,布什总统签署了“能源政策法”,“这项法律中定义的替代燃料中包括:甲醇,乙醇和其他醇类;85﹪以上的醇类和汽油的混合物;天然气和天然气转化的液体燃料;液化石油气;煤基液体燃料,氢能,电能,生物柴油等等”。这项法律还涉及使用替代能源可减免税收,要求城市实行“净化城市环境项目”,政府车队带头使用甲醇汽车等内容。
&2、目前美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的组成部分。奥巴马上任后,美国通过制定进一步严格的汽车燃油排放标准和新能源汽车政策,以及通过政府采购节能汽车,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减税,设立新能源汽车的政府资助项目,投资促进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进一步推动汽车产品朝着“小型化”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奥巴马2009 年4 月初曾表示,联邦政府将购买由美国三大汽车厂商制造的1.76
万辆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节能汽车。尽管这一举措并不能改变美国汽车业衰退的现状,但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也是奥巴马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具体体现。
美国一直致力于提高乙醇以及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资源使用量,
年,美国乙醇汽油的消耗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
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在2004 年前后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2007 年5 月初,美国国内收入局(IRS)
调整针对环保车辆的税收优惠措施。规定消费者购买通用汽车、福特、丰田、日产等公司生产的符合条件的混合动力车,可以享受到250-2600美元不等的税款抵免优惠。2008年混合动力汽车销售32万辆,美国是混合动力车全球销量最大的国家,但在美国的销量占有比例相当低,占到2.4%
左右。&&&&&&&&&&&&
美国汽车厂商和一些科研机构也都在采取相关行动,这使新能源车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奥巴马把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刺激经济和拯救汽车业的一张王牌。在他的倡导下,联邦政府为推进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计划,在短短几个月内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一系列强力措施,斥资140
亿美元支持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消费者购车补贴和政府采购。美国还设立了一个总量为250
亿美元的基金,以低息贷款方式支持厂商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目标是每年汽车燃油经济性提高1倍。预计到2012年,美国联邦政府购车中一半是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纯电动汽车,到2015
年,美国本土将有100
万辆混合动力汽车投入使用。这一揽子计划形成了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第一推动力。为鼓励消费,美国规定购买充电式混合动力的车主,可以享受7500
美元的税收抵扣。同时,政府还投入4
亿美元支持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驱动混合动力车行驶的电池组技术是需要突破的关键。奥巴马在考察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一家电动车测试中心时宣布,美国能源部将设立20
亿美元的政府资助项目,用以扶持新一代电动汽车所需的电池组及其部件的研发。为此,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国家实验室以及电池制造业联盟在肯塔基州设立了研发和制造中心,目标是为充电式混合动力车提供高性能的锂电池组。这些新能源政策,更加明确了研发节能减排新产品的方向和目标。
最近美国参众两院分别有议员提案要求汽车商2012年生产的新车50%为灵活燃料汽车(可燃烧汽油、乙醇、甲醇),到2015年达80%。
1.3.2 日本
日本的能源资源极为贫乏,大部分能源依靠进口。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08
年其能源自给率仅为17.7%,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日本同时又是世界经济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如何确保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是日本政府面对的重要挑战。为此,日本颁布实施了一系列能源相关政策法规,一方面,积极促进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高度重视节能技术及应用,努力做到“开源”和“节流”双管齐下,既满足国内的能源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外依存度。2006
年5 月制定了“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到2030 年将目前近50% 的石油依赖度进一步降低到40%。
日本刚刚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核心方向是蓄电池、氢燃料电池和清洁柴油三方面。日本燃料电池和生物燃料等技术的开发,计划在5
年内斥资2,090 亿日元,开发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液体合成燃料技术(甲醇、二甲醚)、车用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技术。
从2009年4 月1
日起日本实施了“绿色税制”,其适用对象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清洁柴油车、天然气车以及获得认定的低排放且燃油消耗量低的车辆。前3
类车被日本政府定义为“下一代汽车”,购买这类车可享受免除多种税赋优惠。例如,混合动力普锐斯(Prius)可以享受到的最高优惠为:免除新车100%
的重量税和取得税;个别车辆还有50% 自动车税的减免;其次就是补助金的优惠。丰田在日本本土销售的车型中,目前已经有5
款混合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可以享受这样的优惠。
此外,日本实施低排放车认定制度。高、中档轿车和经济型轿车都可以向国土交通省申请接受低排放车认定。消费者可根据所购车辆的排放水平享受不同的减税待遇,购置以天然气为燃料或混合动力车等低公害车辆的地方公共团体,还可得到政府的补助金。日本媒体将2010
年称为电动汽车革命之年,在这一年,从“汽油车转向电动汽车的革命已经开始”。
日本混合动力车已形成产业化,目前,丰田、本田、日产等日本厂商的混合动力汽车不仅在国内热销,在国际市场上也令其他国家厂商难望其项背。
2007 年着手生物燃料的普及,拟在2011 年单年度生产生物燃料5 万千升。
丰田还将未来的汽车动力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用于近距离移动的小型家庭车辆,为电动汽车;第二类是一般家庭用乘用车,为混合动力和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用汽油、轻型燃油、生物燃料、天然气以及合成燃料等;第三类是用于长途运输的商用车,为燃料电池汽车。在这些动力中,丰田汽车所认为的终极燃料将是利用电力和水素取得的。借由丰田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的实战经验,日本汽车业在电动车等新能源车领域已狠下工夫。联合国有关机构在2010
年3 月重新修订汽车的世界标准,将就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设立全球统一安全标准,而丰田普锐斯和本田Insight
的技术规范可能成为世界标准。在截至2009
年12月31日的谈判中,日本提出的安全标准方案几乎获得完全认可,有望成为世界标准。这意味着世界安全标准确立后,丰田普锐斯和本田Insight将无须任何改动。
1.3.3 德国
德国的石油税收法中对汽车替代燃料实施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到2010 年时,每年的税收补助将达到30
亿欧元,到2020 年时将达到50亿欧元;在2009
年年初德国政府通过的5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很大一部分用于电动汽车研发、“汽车充电站”网络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1.3.4 巴西
在世界经济重新笼罩在石油价格暴涨暴跌下的今天,巴西不但没有像大多数石油进口国那样感到备受压力,而是从危机中看到了新的巨大商机。这是因为巴西已经成功开发出替代石油的可再生燃料,而且拥有长期广泛使用乙醇汽油的成功经验。高产价廉的乙醇燃料及领先世界的乙醇生产技术和设备,使巴西可以借此机遇走向国际市场。
巴西是个贫油国家。直到20世纪90年代。巴西大部分石油都依赖进口。1973年,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给正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巴西造成沉重打击。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巴西政府加速实施以乙醇为重点的替代能源战略,将国家投资研发的技术转让给汽车厂。用以制造以乙醇为燃料的汽车,在全国严格实施用乙醇汽油取代纯汽油的法令,并将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比例提高到15%。
巴西不仅是世界上惟一不使用纯汽油做汽车燃料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通过立法手段强制推广乙醇汽油的国家。早在1931年巴西政府就颁布法令,规定在全国所有地区销售的汽油必须添加2%-5%的无水乙醇。此后,政府又陆续颁布法令提高添加无水乙醇的比例。1966年提高到10%,1981年提高到20%。1993年提高到22%,2002年将上限提高到25%。目前,巴西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
1.3.5 醇醚燃料在国外的应用
70年代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从替代能源的角度考虑,德、美、日等国先后投入了人力、物力进行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美国加州和德国等地还组织了甲醇汽车示范车队。
美国对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开发和应用尤其重视,它们重点开发M85、M100专用甲醇燃料汽车。但是由于甲醇加油站和甲醇燃料汽车行驶里程上的限制.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开发了可使用甲醇与汽油混合的灵活燃料汽车。这些由福特汽车公司特制的使用高比例甲醇的灵活燃料汽车主要集中在加州地区。
在美国,M85和M100甲醇燃料汽车都曾有着成功的商业化应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期(1998),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全面推广FFV甲醇灵活燃料汽车,美国有12家汽车公司18种车型使用了M85甲醇燃料,全州建设了105个加注站,90年代中甲醇灵活燃料汽车拥有量达15000辆,1988年和石油公司签订了为期10年的协议。加州是美国国土面积辽阔、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大州,加州的示范推广在美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带动了许多州。全美国20多个州全面推广M85甲醇灵活燃料汽车和M15甲醇汽油,1993年推广高潮时全美国汽车消耗甲醇1200万加仑,达到相当规模。各汽车制造厂大力发展FFV甲醇灵活燃料汽车。当时美国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都相继开发出了FFV甲醇灵活燃料汽车,并在美国的许多州推广。福特公司建成了年产20万台FFV灵活燃料发动机的生产线,形成了推广应用的很好的势头。
为了推动甲醇燃料的发展,美国制定了国家标准——“点燃式发动机甲醇燃料(M70—M85)标准”,该标准包括了70—85﹪的甲醇和30—14﹪的烃类应用在点燃式发动机上的混合燃料。美国是最早颁布甲醇汽车燃料国家标准的国家。
但从1998年后,美国甲醇燃料汽车和甲醇燃料却都开始减少。现在基本上已经绝迹。美国后来不采用甲醇汽油的原因:
a) 由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石油供求关系得以全面缓解,
原油供需平衡.这样全球寻找替代能源的热情就大大下降,美国也不例外。
b)从美国的国情资源来说,甲醇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美国过去虽然是甲醇生产大国,98年还有18个甲醇生产厂年生产20亿加仑(约600万吨),由于绝大多数是以天然气为原料,制造成本较高,2005年只留下4个厂生产。而甲醇厂的主要市场是生产MTBE的原料,所以造成甲醇价格提高。这样甲醇替代汽油经济性不好,因此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乙醇则是从生物质制成的可再生的燃料,美国的农业州为了支持本州的农业,也愿意支持乙醇燃料发展。此外,甲醇工业界在政治上的影响,远远没有生产乙醇的农场主大,对联邦和州政府政策影响小。
c)石油财团不配合。美国的石油财团控制着全美的石油储备和石油及油品的输配系统,油价暴涨,石油财团可获暴利。因此他们不愿投资搞甲醇燃料的储备库和加注站,鉴于与加油站十年协议已过期,拒绝为进口甲醇提供条件,严重制约了甲醇灵活燃料汽车的推广。
d)各大汽车公司的原因。从90年代末都把主要精力转向开发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但燃料电池的燃料仍以甲醇为首选重点。由于重点开始转移,而原来推广的甲醇车品种少,宣传不够,新用户不了解,汽车厂又不愿再为出租车队生产甲醇车,新增甲醇车基本停止,原来用甲醇车大都是FFV灵活燃料汽车,大都改用汽油了。
美国在联邦政府的推动下,汽车厂商大力示范应用,研究解决了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今天我国推广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提供了经验。
对甲醇的毒性问题,福特汽车公司代用燃料处负责人、美国工程院院士Nichols曾表示:“福特公司在决定进行生产线上大量生产甲醇汽车前,对甲醇毒性很重视,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认为绝对没问题后,才敢在生产线上生产。因为美国强大的美国汽车工会对工人健康问题要求很高,不得有半点马虎”。对于排放与经济性问题,美国使用的结论为:使用甲醇燃料和使用汽油相比,排放除甲醛外都比汽油好,颗粒物排放,也比汽油少。燃料经济性可提高33%,替代比可控制在1.65:1,混合气体能比为1.4:1。对于甲醇燃料腐蚀性的问题,美国使用的结论为:解决甲醇燃料腐蚀性问题,技术成熟,改造成本低,有关防醇腐蚀的不锈钢和橡胶件,不是特殊材料,现有市场可解决。所有需要更换的耐醇元器件,成本不超过几百美金。
发展替代能源,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是当前国际社会解决石油危机的共识。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替代能源研究和实践的结论是:①能源多元化战略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只有多元化才能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②发展替代能源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综合利弊,选好重点。
国际上最大的甲醇生产供应商梅赛尼斯公司、甲醇催化剂及工艺工程设计商庄信万丰公司、英国的BP石油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等国际大的化工公司目前都非常积极参与和看好甲醇汽油的推广工作,多次到我省考察,并准备在中国开展此项业务。
美国、德国、日本等大的汽车集团公司都有甲醇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储备,多次到我省调研、考察,非常关注我国及我省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政策和发展情况,等待最佳时机。
2、国内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环境与概况
2.1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汽车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肯定了汽车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全球气候变暖与“碳排放”成为关键词。温家宝总理在会上的发言中提到:“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1990年-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中国政府在会议上的庄严承诺,指出了汽车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注重节能减排、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汽车的排放水平和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2.2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2.2.1经济发展是汽车需求增加的最大动力
2009年中国人均GDP约为3793美元(以中国13亿人口,人民币美元汇率为6.8计)。根据诸多国家的经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私家车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最重要的动力就是国家经济发展有力地带动了需求的增加。
2.2.2政策扶持成为汽车业高速发展迅速的重要催化剂
经济发展为2009年中国汽车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政策的扶持则成为汽车业迅速发展的催化剂。《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引汽车业的发展方向;“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和《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为汽车工业进一步的发展保驾护航;《成品油税费改革》、《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等着力改善现有的消费环境。政府在私家车将普及的节点上及时出台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
2010年,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政策对汽车消费的鼓励也将继续,也为汽车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010年,刺激汽车市场的“汽车下乡”、“以旧换新”政策将延续,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有所调整,但仍有25%的购置税优惠幅度。2010年初,财政部、商务部提高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并允许车主同时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与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使“以旧换新”更具吸引力。
6月1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委在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节能汽车推广实施细则》中,“补贴范围包括排量在1.6L及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以下的汽、柴油乘用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及双燃料汽车)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按每辆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
2010年,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各地方投资热情不减,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新能源车将迎来很好的发展契机。由于新能源汽车还处在市场萌芽状态,数量很少,所以对市场的增长和和结构调整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2.3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2.3.1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开端
1999年4月,中国启动“清洁汽车行动”,开始了各种新燃料的研发和示范工程的运行。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技术、产品和运行经验的保障,同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2009年3月实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新能源汽车战略,指出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提升国际地位,特别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011年国内将有5%的汽车是新能源汽车。
2.3.2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对新能源汽车的范围进行了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
“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
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具体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
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 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 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简而言之,新能源汽车即指在燃料或动力系统上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有所区别的汽车。有专家总结,新能源汽车实际就是新燃料汽车和新动力汽车的总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规定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的准入条件,并将新能源车清晰的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不同的技术阶段。
2.3.3节能环保需求带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009年进口石油1.9亿吨,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超过50%,已成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和石油消费大国,节能减排也成为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的大问题。
“十一五”国家科技部对新能源科研费用的支出超过10亿元。国家“863”项目形成三纵、三横的布局,三纵: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横:电机、控制系统、动力电池。2008年科技部启动十城千辆计划。2009年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示范规模和作用都将得到扩大,尤其是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将对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更多、更快地进入普通百姓家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在政策的鼓励下、客观市场环境的引导下,据初步统计,六大汽车集团以及奇瑞、吉利、比亚迪都争相研发新能源汽车,加快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
2.3.4我国新能源汽车现状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大干快上”的局面。中航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油、中海油等产业巨头的积极介入,地方政府一个接着一个宏伟规划相继出台,一个接着一个大型投资项目破土动工,将我国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的热度催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无疑将对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已有42家企业、47种新能源汽车产品列入中国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面临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等诸多制约。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前,以产业化为目标的规模推广应用仍难有实质性进展。《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在2011年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这个目标,还有一年多时间,面临的问题提醒我们,当前应特别重视少一些冲动,多一些冷静;少一些盲目跟风,多一点理性和科学。《规划》已经明确了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战略重点和具体规划。正确领会、贯彻落实《规划》,对于实现我国汽车工业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以纯动力和充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为产业化的战略重点,实现“弯道超车”和“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1、各种新能源汽车的现状
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现状仍不能满足产业化的基本要求
作为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热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动力蓄电池系统、电动汽车动力集成系统和电动汽车公共能源供给系统关键技术和产业化进程,仍不能满足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基本要求:
&动力蓄电池系统仍是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技术瓶颈
目前,可用于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只有镍氢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镍氢蓄电池只能用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只能采用大容量锂离子蓄电池。
单体镍氢蓄电池的性能基本上能够满足HEV的要求,但由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工况环境下不具备防止由于“-V△”特性产生“热失控”问题的基本条件,镍氢蓄电池用于混合动力汽车,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制造成本也难以满足电动汽车的要求。日本丰田2006年&&
已经发布了在电动汽车上以锂离子蓄电池替代镍氢蓄电池的具体规划。当前小容量高功率型锂离子蓄电池的性能仍不能满足混合动力汽车的要求,丰田相关规划也没有实现预期进度。
从单体蓄电池技术现状考虑,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的条件仍不成熟。
我国大容量能量型锂离子蓄电池的性能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纯电动汽车的要求,虽然制造成本仍高于阀控铅酸蓄电池,但部分采用锂离子蓄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已经优于燃油汽车。从能量型单体蓄电池性能考虑和经济性考虑,规模化推广应用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虽然适用于充电式混合动力的大容量功率型锂离子蓄电池仍处于发展期,但可以采用增大容量以降低功率要求的临时技术措施满足充电式混合动力的要求。
当前锂离子等新型蓄电池成组应用技术、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和产品研究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锂离子等新型蓄电池成组后,安全性大幅下降、使用寿命大幅缩短,甚至发生单体蓄电池燃烧、爆炸等恶性事故的危险仍未消除。
从蓄电池成组应用技术和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现状考虑,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条件仍不成熟。
&动力集成系统的技术现状仍不具备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动力集成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从整体上进行系统设计和完成产品的系统集成。
电动汽车用动力集成系统是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产业领域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是电动汽车的技术核心和产业竟争的焦点。通过国家十几年重点支持,我国虽然在电动汽车用电机及驱动系统、蓄电池系统、充电设备相关关键技术和产品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些关键技术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但这些技术分散掌握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中小高技术企业手中。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济利益、技术利益和知识产权权属问题形成的壁垒,严重阻碍了企业间的合作,仍难以形成系统集成产品和产业。电动汽车用动力集成系统产业基本上仍处于空白状态。国内采用非系统集成产品组成的电动汽车,性能与采用国外系统集成产品的性能存在较大差距。
从国内电动汽车动力集成系统技术和产业化现状考虑,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条件仍不成熟。
&公共能源供给体系仍处于待开发阶段
《规划》中将纯电动和充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列为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点。建立电动汽车公共能源供给体系,是发展纯电动和充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必要基础设施支撑条件。电动汽车公共能源供给体系主要包括交流充电设备(适用于充电式混合动力),直流充电设备(适用于公交车等整车充电和应急充电)和电池模块租赁系统(适用于纯电动乘用车),是技术复杂、投资规模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应满足当前各种电动汽车采用的不同体系、不同厂牌、不同规格蓄电池系统的充电要求,还必须适应后续出现的新型蓄电池充电扩展要求。不是装几个充电桩那么简单。
从电动汽车公共能源供给体系技术现状考虑,诸多重大问题仍有待研究。在认识有待统一的情况下,大规模展开电动汽车公共能源供给系统建设的技术条件仍不具备。应注意采用科学的态度,更理性,更冷静地态度对待当前大规模的充电站建设工作。
1.1.4 电动汽车产业化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必须解决整车成本高、续驶里程短、使用成本高、能源补充困难和蓄电池一致性、售后维护方面的问题。
1.2、天然气(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发展现状
天然气作为车用燃料的研究在我国有较长历史,通过国家“清洁汽车行动”等专项计划的支持,天然气汽车整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加气站设备已实现国产化。目前天然气汽车在我国已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国内现有18家企业生产天然气发动机,共有98款天然气发动机产品在市场中销售,发动机功率覆盖范围从64KW到250KW,天然气发动机产品系列化得到加强,产品线更加丰富,国内主流的轿车、客车、发动机、零部件企业均积极的进行天然气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
随着天然气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清洁汽车行动和后来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的带动下,我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呈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截至2009年年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示范城市的天然气汽车(压缩天然气汽车和液化天然气汽车)保有量达到40万辆,加气站达到770座。
此外,我国乌鲁木齐、北京、长沙、贵阳先后开展了LNG汽车的示范工程,带动了LNG汽车技术和LNG存储、加注技术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已具备LNG气瓶、LNG发动机、整车的研制生产能力,截至2009年年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的LNG汽车保有量达2700辆,其中60%为公交车。同时,我国还具备了关键站用设备的研制生产能力,但目前也存在着LNG加气站输出压力不一致,蒸发率高,经济性差等问题。
在天然气资源丰富的新疆、四川、重庆以及天然气管网布及的河南、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和地区,天然气汽车还将会在目前基础上得到稳定发展。
1.3液化石油气(LPG)汽车发展现状
液化石油气汽车在我国曾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一度形成以东北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为重点的市场推广格局,相应的产品管理制度和政策标准体系也基本建立。我国LPG汽车的技术研发基础较好,但目前由于市场原因,市场推广陷入低迷发展状态。
为加快新技术的市场导入,“十五”以来,国家组织开展的单一燃料LPG公交车的示范工程,对进一步改进提高车辆技术、积累完善运营管理经验起到了促进作用。如“十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开展了广州和哈尔滨两个单一燃料LPG公交车示范工程,车辆总规模达到200辆,实现了燃料的稳定供应,并对气质进行了有效监控;建立了在用车排放监控制度并有效实施;形成了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单一燃料LPG公交车研制开发、应用与管理体系。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示范城市LPG汽车保有量已经由2003年的11万多辆下滑到2009年的不到7万辆。其中,北京LPG汽车的推广全面停止,上海燃用LPG的出租车仅剩3000多辆,济南、青岛、长春等地随着天然气资源的引进,大部分公交运营车辆已逐步转向天然气汽车。
1.4 乙醇燃料的应用
目前正在推广的中国车用乙醇汽油是变性燃料乙醇和无铅汽油l:9体积比的混合物,称为“E10”,汽车无需改动。
我国现有的燃料乙醇市场格局是2004年形成的,当年国家发改委批准由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天冠集团、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和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四个企业定点生产,并进行封闭推广,主要用陈化粮生产,其中河南天冠集团以小麦为原料,其他三家都以玉米为原料。2005年底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达到132万吨/年(产量为102万吨),仅次于巴西、美国,我国已成为了世界上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应用国。2009年我国的燃料乙醇产量是170多万吨。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及湖北、河北、山东、江苏的27个市试点使用,乙醇汽油调和能力达到1020万吨。日,国内首个以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省区广西境内开始全面推广使用燃料乙醇汽油,禁止普通汽油,这会对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预计,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在2010年以前将增加470万吨/年,总规模将超过600万吨/年。
目前国家已经停止在上粮食生产乙醇的项目。大力发展非粮食等作物生产乙醇燃料。
1.5 我国甲醇汽车的应用现状
我国发展甲醇燃料已经有很长时间,尤其是“九五”、“十五”以来,其他一些省市对甲醇燃料的研发试验正在起步阶段或已经有了相当的成就:
a)北京市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美化居住场所,具体对甲醇燃料汽车,取了一条公交线路进行示范运营;
b)上海市有几个研究单位致力于甲醇燃料添加剂配方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国际专利证书。目前吉利集团、上海华谊集团、上汽集团积极开发甲醇项目已报上海市经委立项;
c)河南省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燃料乙醇的研发试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样由于乙醇成本等问题的影响,河南省也将燃料甲醇列入醇燃料发展中,其中在驻马店,洛河等地进行研发和试验示范,省政府指示要大力发展甲醇燃料项目,河南蓝天集团具备甲醇生产、添加剂研发、甲醇汽油调配、加注站供应(20个加注站)
、自有车辆试用系列配套的独特优势;
陕西省对代用燃料的研发较早,一直进行着燃气汽车,试点推广在西安搞研发试验。后来,由于加注站建站投资巨大、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陕西省已将甲醇汽车也列入了发展目标。陕西省2005年已经开展了在西安、榆林、延安、宝鸡四城市的450辆公交、出租车试点推行M15甲醇汽油工作。
2007全省建设5个油库及甲醇汽油调配站。
e)浙江省政府也出台了推广甲醇汽油的文件,政府专门携相关部门、企业专程到我省考察,准备互联互动,共同发展燃料甲醇与甲醇汽车,目前正在制定地方标准。
f)贵州省现在也正在搞甲醇燃料甲醇汽车示范,目前积极抓紧制定地方标准。
g) 四川省的宜宾、沪州、南充等地正在致力于甲醇燃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与我省企业进行甲醇汽车改造技术合作。
现在全国共有山西、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四川、重庆、新疆等26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醇醚燃料工作,并且都与我省形成了互动。
大企业参与甲醇汽车开发的有,奇瑞汽车集团花费1600万开发M85-M100甲醇轿车,2007年3月第一批10辆灵活燃料轿车曾在太原试运行,效果较好现已具备中批量生产能力。
吉利集团上海华普汽车公司已完成M100的技术开发工作,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此项目准备在晋中建厂。
甲醇发动机的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为产业化打下了基础。从全国讲,奇瑞、吉利上海华普汽车公司开发的灵活燃料轿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排放达欧Ⅳ标准。
1.6 二甲醚燃料汽车的现状
二甲醚是替代柴油的最好燃料,目前二甲醚作为车用燃料还有好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2、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品的选择原则
在选择适合中国近期重点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品时,应根据我国的国情、省情,重点考虑以下原则:
v 符合国家能源、环保的总体发展战略,替代燃油效果明显;
v 资源有保障、能够立足自给;
v 技术可行、具备产业化基础,市场前景广阔;
v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经济可行;
v 基础设施完善或具备完善条件;
v 标准、法规、管理制度比较完善。
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中长期发展的思考
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仍是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经济欠发达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支撑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在大多数地区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理性认识国情,对展望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十分重要。
3、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与概况
3.1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
积极参与国家有关部委安排的试验示范项目
1、1983年我省参与了国家科委、交通部组织的475辆M15载重汽车的试验;
&2、1995年中美两国专家组织的“3E研究”,即“把煤炭转化成汽车燃料的经济、环境和能源利用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中科院、化工部、山西省等单位参与。“3E研究”的结论是:在中国山西省等富煤地区,把煤转化为汽车燃料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当时国际油价17美元/桶)。这个结论使我们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3、1998年—2000年,承担了国家经贸委组织的“煤制甲醇——洁净燃料汽车示范工程”项目,投入55辆甲醇中巴车,在榆次——太原等线路运行;
&4、2003年—2005年,承担了科技部安排的“甲醇燃料汽车示范工程项目”和“M85点燃式甲醇燃料轻型汽车开发项目”,分别在晋中、大同、长治三个示范区投入55辆M100甲醇中巴车;
&5、2006年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安排的(1)“M100甲醇汽车运行考核与应用技术研究”;(2)“出租车甲醇应用技术研究”。共投入甲醇城市客车80辆,共改造出租车2400多辆。
3.2我省发展甲醇、煤层气汽车的资源优势
山西省是全国的能源基地,煤炭大省,煤的储量占全国可探明储量的1/3,外运量占全国总外运量的80﹪,焦炉煤气的生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3,煤层气的储量占全国的1/3。
山西发展甲醇燃料主要以焦炭生产企业富余的焦炉煤气和高硫、高灰劣质煤为原料。 按目前的煤价,用劣质煤和焦炉煤气制甲醇的成本可控制在
1800元/吨左右。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晋城煤业集团就着手进行煤层气地面抽采试验,逐步形成了煤层气地面抽采利用的成套技术。到2009年底,晋城煤业集团完成地面煤层气直井2001口,日抽采量突破200万立方米,日均利用量190万立方米,煤层气年抽采量和年利用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除用于居民生活用气外,在气源地供应出租车、公交车等。
3.3我省发展甲醇、煤层气汽车的产业优势
山西省作为全国煤化工产业基地,焦化、煤炭深加工、以及煤液化等项目居多。为有效降低煤炭能源消耗,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循环经济,调整煤化工产业结构势在必行,甲醇燃料的产业化应用推广,将对调整煤化工产业结构产生重大意义。
3.4我省发展甲醇汽车的地理优势
山西省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暖,并且南北差异和垂直差异较大。夏季南部运城地区最高气温可到37℃~40℃,接近南方气候条件;冬季北部大同地区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5℃~30℃,接近东北气候条件。中部地区四季分明,温度适宜,这样的气候特点可代表国内东西南北中各地气候条件。所以,在山西省作示范,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果。
结合山西实际条件和资源禀赋,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发展甲醇汽车是符合山西实际的好事。
3.5甲醇汽车在我省的研发、示范、推广情况
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煤的深加工和清洁能源生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在山西进行甲醇掺烧和甲醇汽车示范起,我省就一直在国家醇醚燃料与醇醚汽车研究应用上担当主要角色,进行了许多自主创新。特别是“九五”、“十五”、“十一五”以来,山西省醇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山西省发展燃料甲醇与甲醇汽车的工作在国家有关部委的主导下已持续了20多年,其中主要工作集中在四个阶段:
“六五”试验探索阶段
“六五”期间,年国家科委、交通部和山西省进行了M15甲醇汽油掺烧的实验研究及应用攻关,在山西省吕梁地区组织了475辆中型货车示范运营(包括相应的加油站等设施配套),累计运营里程8000余万公里,取得应用推广的良好效果。“十五”期间中石化山西石油销售公司在太原、临汾等地区的推广应用Ml5甲醇燃料,积累了甲醇掺烧方面的经验。“十一五”期间山西省的十一个城市全面推广使用Ml5甲醇燃料。
“九五”示范创新阶段
1、参与软课题研究
1996年3月由原国家科委组织,美国福特公司、麻省理工学院、山西省、清华大学、中科院、化工部等合作进行了煤制甲醇的“3E”研究,即“把煤转化成汽车燃料的经济、环境和能源利用的生命周期”。采用生命周期的研究方法以产煤地区为对象结合山西煤炭资源情况,得出了“在山西省等富煤地区发展燃料甲醇与甲醇汽车是现实可行的”的研究结论,正式向社会揭示煤制甲醇可以作为汽车燃料,其意义十分重大。
2、承担国家示范工程项目
1998年6月,山西佳新能源有限公司承担国家经贸委“煤制甲醇—洁净燃料汽车示范工程”项目,分别采用北京内燃机厂492单点电喷发动机(13台),榆次新天地发动机公司495化油器型发动机(4台)及495型多点电喷发动机(35台)以及上述同型汽油机(3台),整车制造单位为大同云岗汽车公司和山西华丰汽车公司,55辆甲醇中巴客车分别投入榆次—太原城际客运线、太原—平遥客运线、佳新旅游线路运行。经过2-3年营运示范,单车行驶里程均突破3.5&105
km,项目于2000年12月通过原国家经贸委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示范工程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是对项目实施前中美合作的软科学研究项目(3E研究)结论的进一步验证和实践肯定。
3、开发甲醇燃料发动机
作为配套工程,山西榆次新天地发动机制造公司开发的HL495JIQ电喷甲醇发动机,装配在国家项目—洁净燃料示范工程车辆上运营。2002年,汽车、内燃机行业有关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对示范工程车辆的HL495JIQ电喷甲醇发动机运行状况进行鉴定,认为:电喷甲醇发动机运行平稳,故障率低,使用可靠,运营成本低,能满足车辆运营的各项性能要求。
“十五”产业化推广阶段
山西省燃料甲醇与甲醇汽车工作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人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国家领导人做了重要批示,有关部委也支持此项工作的发展,如,《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已将“煤制燃料汽车”、“甲醇掺烧技术”等列入其中;《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也列有“国家支持研究开发新型代用燃料技术,支持开发使用醇燃料替代能源、汽车产品,鼓励使用节能型和代用燃料汽车”;国家发改委出台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节能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
提出了“实施清洁汽车行动计划,加快醇类燃料推广实施进度,发展替代燃料”。
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措施进行支持。如,1998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煤制甲醇—代用燃料汽车试验车队示范工程的通知”;2001年6月,省政府69次常务会议做出加速发展的决议。指出“我省发展燃料甲醇条件优越,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次难得的机遇”。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工业副省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厅局参加的山西省燃料甲醇与甲醇汽车领导组,并成立了相应的办公室;2002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车用甲醇汽油产业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同年12月,省计委、经贸委、科技厅、醇汽办等16个单位联合下发了
“关于加快我省燃料甲醇和甲醇汽车产业化示范推广的若干措施”;2004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车用甲醇汽油产业化示范工程扩大试点城市的工作方案”,同年8月,省交通厅下发了“关于支持我省车用甲醇汽油产业化试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省全甲醇(M100)汽车推广及部分城市甲醇汽油(M15)封闭运作的通知”;2008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晋政办发〔2008〕50号《山西省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发》等共计15个政府及相关部门下发的重要文件。
&“十五”期间,在国家有关部委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山西省燃料甲醇与甲醇汽车工作有了较大进展,所做工作主要有:
1、承担了两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2003年5月,国家科技部以国科发计字(号文件批准,山西省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清洁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项目——“甲醇燃料汽车(M85—M100)示范工程”,具体示范工程运营单位大同云岗汽车公司、佳新能源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与长治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共55辆M85—M100高比例甲醇车进行示范运营。
&& (1)晋中示范区,共25辆。
太原——榆次,城际公交车10辆。大连客车厂生产的DK6105公交车;阳泉市内公交车10辆,牡丹汽车集团生产的MD6102公交车;昔阳县区公交车5辆,牡丹汽车集团生产的MD6602,。
&& (2)大同示范区,共20辆。
大同至郊县,城际客运20辆,四川集团汽车厂生产的HX6600中巴车。
&& (3)长治示范区,共10辆。
长治至壶关,城际公交10辆,重庆宇通客车厂生产的CK6109AT公交车。
发动机:其中:35辆为晋中新天地发动机制造公司生产的CA多点电喷发动机,20辆为加装M100燃烧装置的多点电喷发动机。
项目取得良好效果,2005年6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示范车辆尾气排放普遍达到欧Ⅱ排放标准(优于欧Ⅱ标准),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通过示范运行,为今后甲醇燃料汽车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003年6月,新天地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和天津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M85点燃式甲醇燃料轻型汽车的研究开发及示范应用项目”,课题组对甲醇燃料发动机的蒸发物控制技术,冷启动技术和尾气催化转化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并最后通过了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完成了课题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和攻关任务,达到了课题考核指标的要求。
“十一五”产业化推进阶段
国家成立替代能源研究工作领导小组。2006年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国家发改委会同科技部、卫生部、环保总局、农业部、林业部、国家能源办、国家标准委、清华大学成立了替代能源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协调替代能源研究工作,同时成立近百名相关行业专家顾问组、工作小组和五个专题小组,并且于同年五个专题小组对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份进行了考察。经过五个专题组九个月时间专题调研和十多次专题研究,完成了《中国替代能源研究报告》,明确了我国替代能源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报告指出:“含量低于15%甲醇汽油和高于85%的甲醇燃料是今后可行的发展方向;我国对发展车用替代燃料总的方针是多元化,煤基液体燃料是一个重要选择”。
&日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国务院召开研究发展替代能源的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发展替代能源要按照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思路,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当前要重点发展车用燃料和替代石油产品,搞好煤炭液化,煤制醇醚、烯烃和煤基多联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开发应用。
1、承担了两项国家“863”项目
2006年11月我省又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的现代交通技术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两个项目,(1)“山西省M100甲醇燃料汽车运行考核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2)“山西省出租车甲醇应用技术研究”项目。项目具体依托单位长治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山西佳新能源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创建了甲醇汽车安全运行体系,注重四个环节管理要素,即甲醇汽车改装维修管理、甲醇燃料加注站管理、甲醇汽车使用单位的管理和甲醇汽车营运管理,各个环节点线相连,环环相扣,形成山西省甲醇汽车安全运行保障网络。
(1)长治第一汽车运输公司M100电喷甲醇城市客车80辆,选用了重庆客车制造厂的CKZ6109A、北汽福田的欧ⅤBJB、安凯股份公司的HFF6104GK63三种车型,装配CA6GH-M六缸电控多点喷射甲醇发动机。分别在长治至壶关常平、长治至壶关川底、长治至长治县、长治至长子县、长治至后堡、长治至鲍店、长治至酒村等多条城际公交线路示范运营。
针对甲醇的特点,甲醇客车燃料供给系统采用耐醇橡胶件及不锈钢输油管路,配装200升不锈钢燃料箱,改用使用寿命较长的燃油泵,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优化调整喷油和点火控制系统,并利用采暖系统对发动机进行冷起动预热,使发动机的功率达到了118千瓦,比同系列汽油机的功率提高了10千瓦,排放大大由于汽油机,替代比1.64:1。
在几年的甲醇燃料汽车运营中,公司根据甲醇燃料汽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车辆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对车辆排放性能进行监控,加强燃料消耗统计分析,完善车辆维护规范,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创新思路、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甲醇燃料汽车使用管理方法。运营实践证明,投入使用的电喷甲醇(M100)汽车能适应各种道路状况行驶,车辆除正常保修外,没有因为甲醇燃料方面出现较大的机械故障。截止2009年底,80辆甲醇燃料客车总行驶里程1836万公里,总消耗甲醇燃料6792吨,替代汽油4141吨。甲醇燃料汽车与同类型汽油车相比,维修及燃料成本下降23%。尾气监测CO浓度降低50.75%,HC浓度降低79.3%,减排作用非常明显。
(2)山西佳新公司已改装甲醇出租车2400余辆(截止2009年底)。河南、山东、江苏、四川、河北均已开展此项工作。在用出租车改装为甲醇燃料出租车后,既可使用汽油,也能使用甲醇,还可使用甲醇/汽油混合燃料。甲醇汽油替代比达到1.56:1,尾气排放达到国三标准。耐醇燃油泵使用寿命达到6万km。冬季冷启动和原汽油车相当,点火1—2次,发动机可启动。整车动力性、加速性保持原汽油车水平。
运营情况表明,甲醇燃料出租车动力性强,燃油经济性优于汽油车,尾气排放达到国三标准。目前,佳新公司所在晋中市已改装甲醇城市出租车900余辆,车型涵盖捷达、桑塔纳、羚羊、夏利、富康等。“在用出租车应用M100甲醇燃料”
核心技术通过山西省科技成果鉴定。荣获山西省2008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
改装技术日趋成熟并简单化,改装成本大幅降低,甲醇车的传统技术问题得到有效破解,产业化的技术条件基本成熟。甲醇燃料预处理技术、专用机油、耐醇零部件等多项技术在不断的应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提高。通过实施项目,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安全运行制度,为甲醇汽车产业化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近几年来,在用车甲醇化改造在山西佳新公司、运城博世通公司、丰喜新能源公司三家公司,先后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研发出了三种适用于甲醇燃料的ECU电子控制单元和燃烧装置。在“十五”技术和应用的基础上,又通过国家“863”项目的运行,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全省已改装甲醇汽车10000余辆,并且可享受财政补贴。2009年省财政补贴下发1400万元。
2、开展系列标准制定工作。
在2002年我省出台的《车用燃料甲醇》、《M5—M15车用甲醇汽油》两个地方标准以及调配站、加注站建设标准和相应的操作规则的基础上,日,
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鉴定,又正式颁布实施了甲醇燃料产品三个地方标准(《车用甲醇汽油组分油》、《变性燃料甲醇》、《M85、M100车用甲醇燃料》、修订了《M15车用甲醇汽油》标准,到目前我省已有5个地方标准在运行实施。2010年还将颁布“M15甲醇柴油”、“在用车甲醇化改造通用技术条件”、“输配系统管理规范”、“非常规排放”等标准。
3、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2007年6月,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2007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其中有:“M15车用甲醇汽油”、“高比例车用甲醇汽油”、“变性燃料甲醇”。日批准GB/T
2《车用燃料甲醇》,日实施;日批准GB/T
2《车用甲醇汽油(M85)》,日实施。为甲醇发动机及车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燃料标准。
2007年省政府103次常务会又决定进一步加大对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推广的支持力度。拨款300万元给省技监局用于完善燃料甲醇的检验检测手段。
2008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晋政办发〔2008〕50号《山西省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发》“对M85以上的甲醇汽车,政策出台当年改造的每辆补助2000元,以后年度改造的每辆补助1000元;用于公交、城际客运的M85以上的甲醇汽车,政策出台当年改造的每辆补助10000元,以后年度改造的补助5000元”。的财政补贴政策。
4、甲醇发动机研发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省新天地发动机有限公司分别在495、6102汽油机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甲醇汽油发动机,为1998年—2000年承担国家“甲醇—洁净燃料汽车示范工程”项目打下了基础,后来在大企业介入后使甲醇汽油发动机研发进入一个新阶段,甲醇柴油发动机开始起步。
甲醇发动机的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为产业化打下了基础。从全国讲,奇瑞、吉利汽车公司开发的灵活燃料轿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排放达欧Ⅳ标准。我省开发的大马力载货汽车用甲醇发动机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一汽靖烨公司在一汽的帮助下,在原CA6102汽油发动机(功率108KW)的基础上研制成系列甲醇发动机(功率120KW),现有五台试验车即解放CA3160ME自卸车在煤矿进行试验运营,总功率提高10%,排放由原来的国Ⅰ达到国Ⅲ。在同等条件下百公里甲醇车比柴油车节约燃油费40元左右,替代1吨柴油节约1255元。
该公司甲醇柴油发动机开发情况是:对原CA6DF2—24柴油机改进设计,改压燃式为点燃式,将其匹配到CA3250自卸车上,功率为240马力,已有两台车在试运营。
山西佳新公司借用美国甲醇柴油发动机开发的路线,采用废气再循环、中冷增压、稀燃等技术,在PK110柴油机上燃用M100甲醇燃料,总功率、扭矩达原机水平,替代比可达1.95:1,压缩比17.5:1,目前正在做中后期研发工作。
山西柴油机公司(616厂)与东方发动机研究所研发的大马力甲醇、二甲醚发动机近期将进行整机试验。
5、煤层气汽车的应用
在气源地,发展公交车、出租车是比较安全、经济的选择。如果没有输管网路输送气,靠汽车运输既不安全又不经济。山西省晋城等地市也在开展煤层气汽车的推广和应用,截止2010年6月底晋城市拥有煤层气汽车7000余辆(生产厂新车1440辆,旧车改装253辆)、公交车100辆、晋煤集团载重车(载重25吨、陕汽厂生产)300余辆,其余为社会车辆,现有加气站4座,目前在用车改造逐渐减少,直接购买汽车厂家的双燃料汽车,保证了安全使用。
6、加强与国内大集团合作开发甲醇汽柴油汽车发动机
日—4月9日太原市组织10辆1.6排量奇瑞旗云轿车,用M15甲醇汽油、M85甲醇汽油、M100甲醇燃料,在山西省竟内模拟出租车的运营。认真地在市区、一、二级公路、高速公路进行了试验,对爬坡、动力性、排放性、经济性进行了测试均优于汽油车,奇瑞甲醇轿车的开发是成功的。
日在山西召开奇瑞公司甲醇汽车评介会,到会专家认为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开发的甲醇轿车是我国首家推出的甲醇燃料汽车,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轿车发动机、燃油系统、冷启动系统、电控程序。动力性、排放性、经济性方面显著优于汽油车,排放达到欧Ⅲ排放,并具备产业化条件。
2009年2月由省醇汽领导组副组长、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彭致圭同志代表王君省长率由省经委、省醇汽办和晋中、大同两市主要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山西代表团应邀赴吉利集团考察。上海华普M100甲醇轿车技术研发成功,动力性高于同类型汽油车、汽油机5%左右,排放达到国Ⅳ标准要求,已具备产业化条件,可利用山西煤化工的优势,与山西进行合作发展甲醇汽车。
3.6我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劣势分析
a)参与的企业规模不大,形成的规模也不大。
其中:甲醇燃料生产最多的年份07年才96万吨;
甲醇用于燃料的销售额30亿元;
焦炉煤气制甲醇的虽有14家,但规模和产量都不大;
劣质煤生产甲醇1家,产能30万吨,合成汽油10万吨。
甲醇掺烧每年约消耗甲醇汽油20多万吨,甲醇约5万吨,约占甲醇生产量的13%。
输配系统建设有了一定基础,到09年底,全省已改造加油站1000多座,M100高比例加注站30多座,甲醇汽油调配中心12处。
在用汽车甲醇化改造,到09年底已累计改造10000余辆,公交车80辆(最高时达260多辆,一些车到了报废年限)。
09年M15甲醇汽油、M100甲醇汽车共消耗甲醇17万吨,替代汽油12万吨。
b)技术型人才流失严重,技术人才匮乏,应加强人才的培养。
3.7甲醇汽车既经济又环保具备产业化推广的条件
高比例甲醇车常规排放和汽油车相比,可减排10-50%,提高一个国标等级。使用甲醇发动机的甲醇车非常规排放接近汽油机好于柴油机,发动机不变的甲醇车非常规排放明显高于汽油机,但在美国规定的标准之内。
和其它替代能源相比,甲醇是最佳的二次能源,全过程热效率排序,甲醇发动机比柴油机低,比汽油机高7个百分点,比天然气机高8个百分点,比电动机高29个百分点;动力性排序,甲醇机比柴油机低,比其他机都高。在发动机做功过程中,CO2的排放,甲醇机最低。全生命周期CO2排放与甲醇生产过程有关,采用多联产技术后,可大幅度降低。总之,甲醇燃料是一种清洁、安全、经济性好、能源转化率高的替代燃料。加上我省输配系统建设有一定基础,原料资源有保障,所以在全省全面推广加速产业化步伐条件成熟。
4下步打算和建议
4.1要编制好“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
本着甲醇燃料和新能源汽车,在“十二五”要有一个大发展,为山西实现跨越式发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环境友好发展做贡献的原则,规划好两大产业的发展。其中燃料生产要以劣质煤和焦炉煤气为主要原料,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逐步做到规模化、基地化、园区化,采用多联产技术降低CO2排放,按能力达到全国燃料甲醇20%考虑,在800-1000万吨。用高硫煤和放散的焦炉煤气、转炉煤气、高炉煤气资源,能够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煤基醇醚燃料,这样发展甲醇汽车就有了资源保障。
廉价的石油创造了石油汽车时代。高硫劣质煤将成就一个煤制汽车洁净燃料的新时代。
吉利华普公司拟发展灵活燃料轿车20-30万辆、一汽靖烨发动机公司拟发展M100载货汽车5万辆、M100城市公交车1万辆、发动机10万台。
以上两大产业销售额在500亿元左右。共可消耗甲醇350万吨,可替代汽、柴油220万吨。
4.2要加快产业化步伐。
初步打算是:低比例掺烧全省封闭运行。对城市出租车更新、在用车改造、公交车更新以及城市用工程机械、环卫车等逐步甲醇化。重点推广大型载货汽车甲醇化改造,先从能定点定线运输的载货车甲醇化改造开始,逐步在全省推广。
目标是:用五年左右时间,使甲醇燃料消耗到300-350万吨,甲醇汽车的使用有一定规模。
4.3.1首先将我省推广的甲醇燃料汽车定义为我省的新能源汽车。
4.3.2要继续争取国家尽快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将甲醇汽车列入“公告”目录范围,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及产业导向政策。希望我省准备出台的《在全省全面推广和使用车用甲醇清洁燃料的若干规定》尽快出台。
4.3.3鼓励省内各城市、汽车生产企业、社会各类车辆使用单位,选用原装或改装的甲醇燃料清洁汽车;具备条件的城市公交车、出租车新增、更新车辆时优先选择甲醇新能源汽车。随着甲醇柴油发动机的逐步成熟,要把甲醇柴油载货车的更新和改造作为重点,加速推广。
4.3.4建议组织攻关甲醇柴油发动机的技术的研发;甲醇汽、柴油改性技术的研发;甲醇汽车专用配套件的研发和生产。输配系统的建设和规范,并给予资金扶植。
4.3.5对推广甲醇汽车给予适当财政支持。建议购买一辆甲醇车财政补助1万元。
4.3.6新能源汽车包括目前国家正在组织示范的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这三种车,具备条件的城市可适度推广。以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为动力的车,因我省缺少此类资源不宜推广。
4.3.7煤层气与汽油混烧的车,在煤层气原产地可适度发展,因其安全问题,以及输配系统建设需占用大量土地,耗资特别巨大,不宜在全省和各市大面积推广。我省应重点推广醇醚燃料新能源汽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家车报废年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