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第三个地方搏击俱乐部怎么开始始游戏图片

lesley-nino的喜欢 | LOFTER(乐乎)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esley-nino 的喜欢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userId:2993523,blogListLength:2};& GUE Tech 1课程报告. 6.25-6.30, Puerto Galera.
6月25到6月30号六天,在PG参加了GUE Tech1课程,教练是Gideon Liew.参加Tech1课程是三月过tech pass后就立刻决定了的事情,但是一直没有确定时间因为教练易找,buddy难寻。GUE里教练和教练的收费规格还不太一样,Gideon大叔向来上课都是学生负担吃饭外的一切开销,因而找到两个buddy摊钱对吾等穷人变成了首要任务。再三协商日期后选定了以上日期,Buddy是新加坡的潜水教练Jimmy和泰国杂志社长Jonathan. Gideon Liew作为GUE教育委员会的board member,要求之严格和课程压力之大是众人皆知的,因为之前各种原因,已有接近三个月没有潜水,深感直接去上课必然被打回重修。所以思考再三选择了同在菲律宾的苏比克进行了三天特训,在此特地感谢Leo的引见,得以让我在著名DM Dante的陪同下在USS New York做了10潜练习,初步熟悉了减压程序,线轮和11L减压瓶的运用,顺便改善了一下自己的trim和浮力,尤其是第一天自己在船里连滚带爬满身尘土的时候看到dante慢悠悠飘过一个个狭窄的小窗户时候,我深深的感觉到了提前来这训练的重要性。。Dante不时还在空暇之余回过头来指指膝盖意思哥们你的膝盖又掉下来了...第四天早晨,搭乘Victory Liner回到马尼拉后直奔PG,一路被挤得意识模糊后于下午五点到达了PG. Gideon由于航班延误,晚上10点才到酒店。简单的寒暄两句后,决定第二天早晨8点课程正式开始。Day1.楼主在cave1前焦虑,填坑速度未知...第一天早晨,大家信心满满的来到了Tech Asia的潜店准备测气安装备,Gideon稍后出现和大家复习了一下GUE贴纸的细节,外加减压瓶如何标记,然后开始前两个理论课程-减压瓶的理论知识,包括装配标记和减压瓶的选择,以及水下故障处理,水下故障主要有几种:Valve failure(leaking/loose) Manifold Failure和regulator failure,此外还有面镜脱落和灯具故障,线引起的缠绕等,课程的两个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有效率的解决这些问题(另一个是上升技巧训练和减压),除了对步骤滚瓜烂熟以外,团队意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训练内容,T1很大部分在强调团队的重要性:合理的计划下,无论出现多么奇特的事故,你的团队都会帮你解决问题,这就是GUE的特点之一-知识同步,技术同步,习惯同步,所以到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不管语言是否相通,你都可以放心的和别人一起潜水...在听了若干这些理论后Gideon让我们随即回答了一下如何处理特定故障,然后学习了一下大线轮的用法。这里特别说明,线轮已被无数人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证明了他惹麻烦的能力,按照Gideon的话它就像个小孩,你永远要注意他,所以大家没事就别带个线轮下水晃悠了...能不带就不带。然后Gideon讲了一些如何做潜水救援的知识,按照他的话如果你的buddy在水下50米突发故障,你能做的就是扶住他的调节器然后以minimum deco把他送上水面,生死完全看他个人造化-在他经历的以外中,基本所有都演化成了尸体打捞。我们问他如果你在做一个deco dive到了最后要升水了看到水下趴着个人你会怎么做,Gideon想了一下说第一点还是看调节器在不在嘴里,如果不在的话他会打个smb上去然后绑到这人身上,因为很明显他已经走远了,如果调节器在嘴里还有气他会按照之前讲的送这个人上水面,毕竟减压病能治,人命更重要一点-it worth a gamble.结束了有点沉重的话题,下午的实际操作分五潜,第一个和第三个都是基本能力训练,下8米的地方,水底打smb,然后升到5米valve drill, s drill,共享气体三米停留然后一米一分钟升水,第二个和第四个是Senario dive,就是captain拿线轮一路绑线找有意思的东西,然后Gideon来制造各种故障....所谓制造故障是他会用一个气泡枪模拟某个地方漏了,并随着我们的操作模仿是否还有气泡等等。Gideon说如果大家表现好,明天就可以体验氦气去30米训练了,不由得让我们内心燃起了希望的小火苗...事实证明墨菲定律永远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因素,第一潜就故障百出,先是下水发现因为连日暴雨pg的海湾如同小泥坑,能见度不足五米,然后是泰国来的Jonathan不知为何在水中上下翻飞,时刻保持30度trim和上下浮动三米,做sdrill直接拉着新加坡来的jimmy直冲水面...Gideon面色铁青的问了他怎么回事,答曰:湿衣太紧,喘不上气,外加harness后边螺丝松动双瓶晃来晃去无法平衡。。。结果是Jon被派遣上船小憩片刻,我和Jimmy完成了剩下的部分。由于之前准备tech pass时候的长期干衣练习,自己感觉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基本按要求完成了动作,除了某个Vdrill做右阀门时候掉下去了1米然后灰溜溜的爬上来。。我的buddy Jimmy是SSI的IT,TDI的教练,有几千个log,除了刚下水稍有不习惯trim略不平外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上来之后Gideon的评价是genrally good but lots of space for refinement。然后是scenario dive,Jon在思考完人生后脱掉了湿衣一身防晒服裸衣加入了我们。第一潜我负责拿线轮,由于之前在苏比克练过绑线,线轮使用没有遇到过太大的问题,不过在Gideon dive里,"放松"这个词是不允许存在的,我们很快的听到了气泡声,大家显然都有点紧张,前几次不是忘了和buddy做手势表示自己漏气了,就是忘记flow check或者meter check,不过还好基本步骤都是对的,在我的长喉和Jimmy的长喉都被Gideon宣告报废后大家开始回头,这时候又响起了气泡声-一看,Jimmy左阀门上开始漏气了,虽然我离jimmy比较近,第一反应是给出长喉,但是一想我长喉明明是坏的,于是只好对近在咫尺的buddy摊手表示无能为力等待Jon来给长喉,然后共享气体升水,Gideon的评语基本还是还行,但是不够好,你有1234条问题你有1234条问题,尤其是队形问题比较大,三个人没有按照预定的箭头队形前进而是一个高一个低的分散在一条斜线上,这样落在最后的倒霉蛋要是出了故障队友要画很久来帮助他,徒增危险。后面两潜情况差不多,倒是有个小插曲,第一个是scenario dive里jimmy被模仿了manifold failure,经过沟通后大家决定直接回头,大概是脑袋后面一直有气泡声造成的压力,海军大哥jimmy拿着线轮一路大蛙踢转身就跑,然后留下我和Jonathan苦苦追赶。。上水后Gideon一拍jimmy肩膀:哥们,你对你buddy的魂们还有啥想说的么,这是个1/3 dive, 你是拿线轮的然后你回头就跑,你的buddy们估计已经死死的了。。。晚上回去看录像,发现Jimmy时不时就变斜我时不时掉膝盖,Jonathan大部分时间在我们上方一米处。。总结完了讲了些什么是GUE之后Gideon大手一挥:明天早晨继续回来八米重练。四五个小时前还信心满满准备用氦气的我们灰头土脸的爬回了屋子,一沾床就睡着了><
Archaen 于
02:54:53 编辑
----------------------------------------
It is ironic that people spent thousands of dollars on gears and vacations but desperately trying to save a few hundred of bucks on educations that may related to their lives。- JJ
Day2经过了第一天的悲剧后,第二天早晨我们几个不约而同的早起半小时来到店里分析了一下昨天的问题,最大的问题除了泰国大叔诡异的trim和浮力控制外就是我们的队形-毫不夸张的说,一团散沙,上下分布。这么下去大家都觉得肯定要玩完,于是定下规矩:不管怎么说,一定要保持arrow team position。然后就是潜水操练,上午的内容是三个dive,平均7米,第一次下去打象拔,中水sdrill,valve drill。第二三还是情景练习,只是今天多了面镜脱落和"其他练习"。 第一潜波澜不惊,泰国大叔基本也没有太大起伏,所有drill基本都顺利完成,上水后Gideon也基本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然后说如果今天一切顺利,明天就开始下深度。我内心窃喜-看来有戏。不料情景潜水直接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去得一路是我拿线轮,一路顺利,大家的位置基本在该在的地方。明显比昨天更有团队潜水的感觉,然后在10分钟左右我左边出现了冒泡声-故障来了!按顺序关阀门,purge,和buddy问,buddy修,能修好,ok,哈可以走了-哈还没哈完面前出现了gideon的大拳头,原来是又忘了flow check><继续前进,新加坡兄出现了右边阀门故障,无法修好,回头,路上面镜被捂住,换面镜,然后buddy换面镜-这时候两个buddy在前面我在后面,然后新加坡兄左边故障Out of gas,泰国大叔靠近共享气源,我按规定锁住线轮靠近,刚锁住线轮突然发现buddy们都没影了,大吃一惊,环顾一周都不见人影,一抬头发现泰国大叔升到了2米处然后把新加坡buddy带到了3米多。。。我迟疑了一下,对着buddy们一摊手-兄弟们你们还是下来吧。。然后在停留后大家灰头土脸的上了水,Gideon阴沉着脸说第三潜让泰国大叔在旁边游不参加团队,观察他的浮力控制,我和新加坡的jimmy两人搭档继续做情景。不知是我们被吓了一跳认真了很多还是两个人更容易,大部分阀门故障都完成的比较顺利,接下来面镜脱落-No Problem,摘面镜晃灯,感觉到buddy抓住我的胳膊,伸手去右边裤袋摸面镜-我了个去,我的备用面镜呢?!想都不用想,这时候Gideon一定是一脸坏笑,我的面镜不知啥时候被偷走了,于是给buddy做手势拍拍右边口袋一摊手,buddy给了我面镜,继续前进,buddy也遭遇了面镜脱落。悲剧的我们只好我负责看路buddy负责游泳,丢下线轮仓皇逃窜,这还不够,上升过程中buddy仅有的好用的阀门也被故障了,我们又做了次无面镜阀门故障外加共享气源上升。。。回去的路上Gideon问我们觉得自己做的怎么样,我想了想说虽然有若干细节问题,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有进步的,至少我们确定就算水下出了天大的事我们也能安全上来。Gideon肯定了我的说法,他说其实GUE的训练核心目标是"信心",信心要靠训练和经验一起构成,所谓信心就是在你准备潜水的时候你知道你可以信任自己的buddy,而且你对这次潜水无比确定,知道无论发生什么都在控制范围中,最后的结果就是潜水变的更容易,更快乐。他对我们的表现评价还是老样子:总体还行,但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中午的理论介绍是如何在水下做气体切换,Gideon说据统计发生在技术潜水里的死亡事故中,有超过一半的事故都是由于气体故障。气体故障包括没有检验气体成分以及切换成了错误的气体,第一点的重要性之前已经有所了解,第二点对一个减压瓶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好习惯是从头养成的,所以GUE的切换气体过程分七步-对比来说,Buddy之一Jimmy是TDI教练,他说TDI的标准是四步(然后他接了一句that&#39;s why lots of instructors start to use DIR standard...)。下午三潜全是基本技术练习-到底,打象拔,上升到中间sdrill valve drill,然后切气,换回来收好减压调节器,再切气,再换回来。。重复若干次,直到再也没有忘记的步骤,到了第三潜上船时候,我感觉内心对减压瓶的仇恨已经和抗战人民大众对日本鬼子一样了。。。晚上回去进行理论学习,讲的是Breathing mix,其间看了很多文字和视频描述,高氧分压低氧分压,结果都是触目惊心。结束时已经是晚上九点,一天一共14个小时的课,6次潜水让我们累的都没有开玩笑的力气了。随便吃了点东西各回各家。临走前Gideon说了明天的练习地方-仍然是先去8米的小海湾,下午再议。课程行将过半,我们的51米下了还不到20%,当时我心一下就凉了。虽然GUE讲究的是buddy至上,但是这个规则应该建立在"合格的buddy"上,回房前我和jimmy不约而同的找到了Gideon表达了一下对Jonathan(泰国大叔)和我们能否按时完成课程的忧虑。Gideon说"everyone deserve a second chance&, 不过叫我们不要担心,如果技术过关是不太会因为别人的问题被关掉的。 谈完话已经是十一点多,7:00-11:30,我迅速回房洗洗睡了。。
Archaen 于
15:17:24 编辑
----------------------------------------
It is ironic that people spent thousands of dollars on gears and vacations but desperately trying to save a few hundred of bucks on educations that may related to their lives。- JJ
Day3起来时候和Jimmy分析了一下课程情况,大家深感要是今天不能摆脱那个8米的小海湾这课基本就可以宣告重考了。于是我们拿起昨天的笔记逐项分析要改进的东西:1.不管做什么,不能只顾着做事不看前面,头永远要往前看。2. 脑袋可以丢,buddy不可以丢。 3. 一定一定一定要慢下来!做完分析之后进行游泳测试和憋气测试。GUE的体能要求基本概括来说就是“足以自理”,14分钟375米可以说并不是个难达到的要求...一般来讲。由于游泳在海里进行(El Galleon前面的栈桥到平台往返三次),善于恶作剧的老天爷总是能给我们弄出点惊喜的。正当我们享受着头一次见到的水晶般透明的海水和一群一群游过的鱼,悠哉悠哉的游泳时候...我靠等等,我身上怎么这么痛。环顾四周也没有水母,但是游过某片海水时候就开始有一种被咬噬感,抬头一看buddy也一脸痛苦表情。大家可能听说过以前那个用狼追运动员看人潜力有多大的实验,同样的结果下导致的就是这次游泳变成了有史以来游得最快的一次...没到7分钟我们就咧着嘴爬上了岸。后来询问后听说是一种叫Seabug的东西,在水里成团聚集见人就咬。。。我了个去,上身奇痒难忍,怒浇下一瓶老白醋。当时的感觉现在写起来背后还有一阵刺痒感...再次提醒大家,记得夏天在热带水面游泳永远穿件水母衣...可能是被成团的seabug们咬掉了所有的坏人品,今天上午的三潜我和buddy就像双胞胎一样再也没有分开过。在Sdrill,切气时候因为互相距离合适,右手没空时候可以看看对方的深度计,基本很平稳。情景潜水时候,因为我们的头在用线轮时候不再只盯着线轮,awareness也自然有所提高,对所有问题都遵循“先停五秒钟”再开始解决,每五分钟互相提醒查气。问题解决完了永远等buddy做完flow check表示出ok才继续,第三潜后半段Buddy甚至开始开心的20秒钟换一个踢法....0 0上水后Gideon严重表扬了我们的进步,除了老一套的“当然你们还有好多地方可以改进”以外,评语第一次从Not bad变成了This is pretty close to what I want to see from you guys. 我们也很得意,因为这几天他一直在和我们说要做一个Thinking diver,只有去想了才能真正的提高,我们也算真正领悟了这点。同时Gideon做出了第二个决定-因为Jonathan课程结束后还有三天才走,之后4天我们都是2人buddy,Jonathan和Gideon一组,课程结束后他们在慢慢来。中午是理论部分,讲了气体计划和耗气率分析。从此往后,每次潜水五分钟看一次气变成了有实际意义的事情-你可以在10分钟时候预测你的bottom time有多久,这也符合GUE的潜水理念-EASY。之后就是气体计划的几部分:minimum gas, usable gas, reserve等的算法。下午只做两潜,我们总算离开了小海湾奔向了21米的地方,两次潜水目标很简单-训练上升技术,下到21米,打象拔上去,每3米停一分钟,12米切气,6米停三分钟,然后做6-up(就是1米一分钟停上去),目标如此简单以致我忘了在所谓“Gideon Dive”中永远不能掉以轻心,虽然Gideon没有说有故障,但是其实在两次上升中我们碰到了不同的故障-先是第一次升到15米的时候我的右边开始冒气,由于没有意料到还要做故障,我颇吃了一惊,但是长期的训练总算有了回报,我几乎是机械反射式的开始了故障处理流程,而且多亏了之前养成的一直保持队形靠紧线的好习惯,我才没有在突然沉下去或者浮上去一两米..等等,我说的是靠紧线么??在想继续上升的时候惊觉自己被什么缠住了,立刻晃灯示意已经要上升的buddy检查一下,原来因为我离线太近被Gideon顺手拿线缠了起来...buddy也是毫不客气,对着Gideon的线轮拔出了刀(....)。吓得Gideon赶紧做了个停的手势告诉我们解开就行,别割我的线。。。第二个dive模拟了lost deco的情景,所有停留轮番吸唯一一瓶减压气,六米停留加一倍。大概是能犯得错误在之前犯的差不多了,也可能是每天14个小时的训练成效显著,上水后Gideon唯一的点评就是我们还是有时候会rush things,要慢下来。回去后吃饭然后学习了一些潜水运动学理论,Gideon因为喝了点酒开始讲他早年的故事,什么空气下大深度上来减压只有5个停留,什么曾经教课每天上4个ow session,每个班40人持续两年的故事,听的我们擦汗不已,果然爷都是从孙子熬出来的,今天的Gideon在潜水上可谓是功成名就,有自己的店,每年世界各地的人争着包机票食宿请他去教课,但是很多人可能看着今天的他很难想到那个每天带16个人做四次ow session的人。睡觉前我们得知了明天的计划:早晨下30米。带着摆脱8米小水坑的愉快心情睡前我还和buddy喝了两杯庆祝。
Archaen 于
01:48:42 编辑
----------------------------------------
It is ironic that people spent thousands of dollars on gears and vacations but desperately trying to save a few hundred of bucks on educations that may related to their lives。- JJ
Day 4 & Day 5放到一起写是因为这两天做的事情比较像,之前流程一类流水账写的也够多了,这里就不废话了...第四天按照之前的计划,仍然是下水做scenario dive,然后按照计划做上升。只是最大深度变成了30米,平均深度27米。经过前几天的反反复复,故障处理早已了然于胸,路上的各种问题也依次解决,唯一的不足是又忘了把灯索塞进腰里,被Gideon白了好几眼。上升模拟真正的T1潜水,以9米一分钟升到21米,切气停留三分钟,然后依次3米一分钟,6米三分钟之后每米一分钟上水,上来后Gideon显得比较满意,每次潜水完问的那句“So how do you guys feel about the dive“也没之前那么刺耳了..下午的内容是减压理论。Gideon说这部分放到这里才讲而不是前两天讲完理论是因为很久之前tech pass要求不一,有若干潜水员技术还不够做安全的技术潜水,听了理论后就觉得自己会减压了,结果第三天一下水被关掉怒而回家后自诩技术潜水员去做减压潜水,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听得我们满头大汗...讲的东西除了减压技术和减压的发展过程外就是和我们表示现在其实减压理论还是缺乏科学依据,我们用这些模型完全是因为大家实验后都活的好好的(...),我连声感叹潜水真是太危险了,Gideon点点头说对啊潜水的确太危险了...这时buddy插话说其实我们做的潜水都安全的很,他们海军潜水员都要做耐高氧分压测试,然后还有用纯氧ccr在18米的地方呆一个小时或者在6米的地方呆240分钟之类吾等草民不敢想的经历,软件计算的CNS都有百分之好几千。他还讲了在这种长时间纯氧暴露下会有一种叫“pause gap”的神奇现象,就是如果你在6米用了4小时纯氧ccr之后上水直接呼吸空气有机会昏迷几十秒钟,至今原理不明,所以海军潜水员的那种特殊潜水不能像T2潜水员一样用gas break的方法,只能靠层层选拔选出氧气耐受度高的人们,听的连Gideon都汗颜不已。第五天的安排就是开始下深度了。就像老李在他的report里面写的,开始下深度用氦气代表着教练对我们的信任,也意味着我们做的潜水已经基本算货真价实的减压潜水了,虽然是开水潜水,也不能一怒之下窜上水面,不然小命堪忧。潜水的地点是hole in the wall周围的珊瑚礁,计划最大深度39米,平均深度33米,使用气体21/35。水下仍然有各种练习。从船上一翻下去就吓了我一跳,水面流之大一秒钟就把我从船中冲到了船头。带着对如此大流还要潜水的忧虑我们迅速沉到了水底。这里想插一句话,之前听说氦气让人变冷的效果很明显,但是因为pg正值夏日,我并没有带干衣充气瓶而是用背气直接充干衣,结果倒是意想不到的舒服,水面毫无炎热之感,水下29度水居然稍显寒冷,真是空调一样的作用...潜水前半段乏善可陈,就是沿着珊瑚礁一路游等着故障的出现,结果故障出现的时候我正在解决时看到buddy正在手舞足蹈的和我打手势...疑惑了一会buddy摊了摊手我继续解决,右边骂你fold failure,抱着没啥压力反正漏的气是Gideon的的心情,我们开始往回游,路上若干故障一一解决。然后到了线轮开始的地方打象拔上水,以9米一分钟升到21米然后切气一路停留上去。正当我脑子里闪过“看来能遇到的都遇到了我们还是挺厉害的蛤蛤蛤蛤蛤”这个念头时候老天立刻让我明白了-由于我是打smb上水的人,30米升到21米的路上放气不足,21米停留颇手舞足蹈了一会,还好及时放了气,只是吓出一头冷汗...OK, 有惊无险的把smb交给buddy,七步切气步骤一一做到,然后拿回象拔让buddy切气。这时候最牛逼问题出现了---我了个去,buddy的减压瓶呢?!回头一看Gideon的左边挂着俩瓶子不禁汗颜:这货啥时候把这么大一个东西偷走了我俩都没发现啊!!!于是执行lost deco计划,轮流用背气,6米停留翻倍。上水后Gideon对我切气前的表现表示了不满,总体意思是“你怎么能妄想30米的中性浮力在21米还是中性的”,但是我和buddy仍然处于对被偷走减压瓶的不可置信中,一直追着gideon问他啥时候偷得减压瓶,Gideon笑而不语....上水后我问buddy,你打了几次手势在头上那晃来晃去是啥意思,我当时没理解。他说:哥们,当时有条thresher shark(长尾鲨)在我们右边十几米处晃悠,我想叫你看,你当时在关漏气的阀门...我这辈子还没见过长尾鲨呢,为了课程,忍了!回去后本来计划是下午用18/45下42米,谁料台风过境,狂风暴雨,天空变成了坏牛奶色。不过还好只是台风的边边擦过pg,明天的潜水不受影响,可是今天充好的18/45只好躺在店里我们回去完成剩下的理论课了,由于内容最多的都讲完了,基本这下午的课程就是Gideon和Jimmy在讲这些潜水应急和后勤的时候交流他们做过的project还有jimmy的海军生涯,然后我在旁边做脑残粉状流口水...这天课程早早结束,晚上回去的任务是做好明天的两个潜水计划:18/45两潜,平均深度45米和51米。晚上坐在酒店的吧台(club mabuhay lalaguna)做计划时候一直觉得耳边嗡嗡的,正当我开始疑惑我是不是得了什么减压病时候我发现了嗡嗡声的来源--酒店不知被什么蜜蜂建了窝,一堆巨大的蜜蜂围在灯边飞来飞去,还好我没有密集恐惧症...在几十只蜜蜂的嘈杂声下做完计划,仓皇逃窜回屋怒而碎叫。
Archaen 于
18:47:12 编辑
----------------------------------------
It is ironic that people spent thousands of dollars on gears and vacations but desperately trying to save a few hundred of bucks on educations that may related to their lives。- JJ
Day6 在五十年前,毛主席他老人家曾经说过一句名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我们T1的最后一天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会。今天两潜分别在Hole in the wall和sweetlip corner,背气18/45,减压气EAN50,一大早测气时候就发生了惊魂一幕:我的减压瓶被装了纯氧,顿感严格的训练和程序是多么必要,要是在21米来上一口纯氧...由于台风刚过境,天气并不是很晴朗,海水的表面流依旧巨大,不过还好能见度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第一潜的潜点是Hole in the wall下面的一块巨石周围,巨石底部有一个十字架和多年前遇难的香港潜水员wallace leung的纪念碑,buddy已经是多年的技术潜水教练,大深度潜过无数,而我是第一次用氦气下到这个深度的海底,一路前游,由于如此深度没有"泥沙搅拌机"潜水员们,没有悬挂的气压表拖地,也没有笨拙的脚蹼损坏珊瑚,水下五颜六色的软珊瑚铺天盖地,象森林一样在水流中摇曳,大群彩色小鱼不时掠过我们身边,Gideon还使坏用灯把一家巨大的狮子鱼赶到了我们身边(巨大:60厘米长),硬珊瑚也是多姿多彩,鹿角珊瑚和脑珊瑚们完全不是浅水区被蹂躏多年的样子,具体就不多讲了,在整个潜水途中我脑子里的感受除了对美景的惊叹不已,更多的是想到pg的浅海很多地方可能20年前也是如此光景,现在却让人不胜唏嘘,Gideon象征性的做了几个阀门故障,都是可修好的,在经历了这么多天的练习后我们总算有了苦尽甘来的感觉,节奏基本就是"啊。。右边坏了。。12345。。拧一拧,buddy来。。boring。。"预计的25分钟 bottom time很快就到了,接下来才是T1最大的重点-上升技巧,我们大概需要30分钟的减压,技术不好飘上去的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按照计划,9m一分钟升到30米,过程中保持每10秒上升3米然后停留十秒调整浮力的节奏,然后以每分钟六米的速度到达21米,其中每15秒上升3米然后停留15秒调整浮力,在30米左右把象拔打上水,虽然水面流还是很大,线瞬间变成了斜的,但是我们的计划里已经有了应对方案,我朝向象拔的方向,buddy面对我持续倒踢,21米处切气停留三分钟,每三米停留两分钟,6米停留15分钟后每米一分钟上水。一到水面,Gideon问 你们的潜水计划是多少分钟?我们掏出笔记本:一小时两分钟。又问:实际用了多久,一看:62min 15s,Gideon笑着点点头:I saw what I expected to see - two GUE Technical divers, 那一刻感觉真是太爽了。休息三小时去sweetlip corner,这里水下没有了硬珊瑚,紫红色的软珊瑚还是铺天盖地,巨大的sweetlip几十条游来游去,还见到了若干巨大的trigger和eagle ray,潜水过程中Gideon带我们钻进了一个55米左右狭窄的小洞,大概长十几米,直径一米有余。里面有一个ccr的壳和若干被吓跑的鱼子鱼孙,不知道那个壳有何典故。上升前,我邪恶的在最深处把深度计往下伸去,希望能让数字大一点点,当然作为一个GUE潜水员,这种攀比心理并要不得,所以我是在gideon转身时候才做的。。:)再也没有故障和练习,我们按照计划一路停留减压,六米减压长达20分,我和buddy无聊的在笔记本上玩上了五子棋,反正有纹丝不动gideon做参照物,深度计都省得看了。。最后一分钟,Gideon做了个过来的手势,和我们一一握手,意思是我们已经通过了,上水后潜水时间和计划时间又是一分钟都不差,很难说这个和通过T1(尤其还是Gideon的T1)哪个更有成就感一些。晚饭时候Gideon给了我们各自的评价,他说我和buddy像磁铁的两极,buddy潜水十余年,经验意识都无可挑剔,但是有一些东西之前没有注意,比如trim,比如稳定性,比如手不要划水,以后应该多多打磨动作尽善尽美。而对我的评价是我在潜水初期就一直在接受GUE理念和团队的训练,trim浮力等比较扎实,头脑比较清醒,但是意识和buddy显然有很大差距,经验也不足,希望我多积累经验,多和各种团队一起合作。"更加深刻的明白你学的各种技术动作的深层意义"。Gideon在课程最后说,给我们发T1牌照对他来讲意味着在T1级别的潜水,他可以放心的和我们互相buddy up完成目标而不用担心我们的技术问题。还叮嘱我们要多多练习,never ever stop diving。Buddy说他来上这个课时候还蛮怀疑有没有用的,事实是即使做了多年教练他还是学到了不少。之后他就和Gideon订购了一件4th element的干衣和GUE的ITC课程,希望他早日完成教练课程让新加坡有第三个教练。象Leo以前写的,GUE的核心理念很明确,我们不需要英雄主义的个人,真正优秀的潜水员都是在优秀的团队中,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练习积累自信,所谓自信是自己坚信自己和团队能充分执行潜水计划,坚信不管水下出了多大的问题,我们都能解决问题安全升水。坚信出现意外情况时候buddy有足够的awareness发现。当建立起这些自信心后, 像Gideon每次下水前说的:Come on dude, let&#39;s start diving。
Archaen 于
14:03:13 编辑
----------------------------------------
It is ironic that people spent thousands of dollars on gears and vacations but desperately trying to save a few hundred of bucks on educations that may related to their lives。- JJ
坑填完了,最后一个坑来做一些感谢。排名不分先后。首先要感谢在香港这边组织训练的Justin Wong王梓安先生,让我参加了Gideon的Fundy,之后组织出海练习帮我们达到tech pass,Justin长年也在广西开发洞穴潜水资源和湖泊资源,或许不久后广西也可以上Tech 1/2和cave课程。其次要感谢GUE China的朋友们,包括拉我们入坑的leo海军,还有之前上过课的老李等人介绍经验,还有去年让我下定决心考Cave课程的豆腐等,人数太多无法一一写清,总之感谢潜水让我认识了更多朋友,掉了更多节操。最后还有我的Fundamental与T1教练Gideon Liew和检查tech pass的Graham Blackmore耐心细致的教学,不过话说回来,迄今为止上的课程无一让人失望的。顺便提一句,现在就算不懂英文,也可以和中国两岸三地第一位GUE教练海军学习Fundamental课程,欢迎更多的朋友来一起潜水。以老李说过的话结尾,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水里,就快乐。-全文完
Archaen 于
11:46:32 编辑
----------------------------------------
It is ironic that people spent thousands of dollars on gears and vacations but desperately trying to save a few hundred of bucks on educations that may related to their lives。- JJ
想起Jimmy被gid偷走减压瓶后的惶恐逃窜样子就好笑。
20:04:07 编辑
----------------------------------------
醉入深蓝,潜在其中。
想主职老师兼职教练
tech 1这样摊下来每人多少刀??
----------------------------------------
2014 清明端午中秋PG鸡血
和菲律宾耗上了
坑屎。。。
----------------------------------------
2010.06&&&&马尔代夫DIVA
2010.12&&&&马尔代夫希尔顿伊露
2012.01&&&&泰国龟岛
2012.10&&&&菲律宾PG
2013.06&&&&菲律宾Malapascua+Bohol
2013.11&&&&菲律宾PG
前排占坑卖爆米花可乐啤酒红塔山
----------------------------------------
菲律宾PG岛Asia Divers、Tech Asia常驻中文教练
PADI名仕潜水员训练官、IANTD技术潜水教练
QQ/微信:5665222
新浪微博:
Asia Divers官方淘宝店::
----------------------------------------
Open Water Diver
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
Enriched Air Diver
Rescue Diver
Essentials of Tech/Cave/Wreck Side Mount
我潜故我在
大漠骑兵 wrote:前排占坑卖爆米花可乐啤酒红塔山老板,给我来罐喜力!&&&&
----------------------------------------
在水里,就快乐~
我潜故我在
昏倒~兴冲冲奔进来发现是一堆坑...&&&&&&是不是打算和CAVE的一起发啊?&&
----------------------------------------
在水里,就快乐~
坑爹``还不快上新``
----------------------------------------
同一片天空下,怎样才能活出精彩···我一直在不断的找寻着····
第一天已更新。。
----------------------------------------
It is ironic that people spent thousands of dollars on gears and vacations but desperately trying to save a few hundred of bucks on educations that may related to their lives。- JJ
Do It Right
----------------------------------------
IANTD / GUE / PADI diver
Run With Self
烂尾楼啦。索性开个新楼T1+C1一起汇报。
leadbillow wrote:烂尾楼啦。索性开个新楼T1+C1一起汇报。还没烂。。楼主昨天刚从美帝回来,今天开始陆续更新。已完成day2
----------------------------------------
It is ironic that people spent thousands of dollars on gears and vacations but desperately trying to save a few hundred of bucks on educations that may related to their lives。- JJ
睡前更新day3...
----------------------------------------
It is ironic that people spent thousands of dollars on gears and vacations but desperately trying to save a few hundred of bucks on educations that may related to their lives。- JJ
永远的潜水初学者
Archaen wrote:坑三 12311我比较想知道怎么找到学习的伙伴。不容易啊~~~难道讲缘份!?
----------------------------------------
学习ABC的时候,师傅要我起誓:任何时候不骄傲,不自满!
微信:sincerechen
SincereCHEN wrote:我比较想知道怎么找到学习的伙伴。不容易啊~~~难道讲缘份!?如果是GUE,可以和教练申请拼课上,而且因为圈子不大圈内人也互相比较熟?
----------------------------------------
It is ironic that people spent thousands of dollars on gears and vacations but desperately trying to save a few hundred of bucks on educations that may related to their lives。- JJ
Run With Self
Archaen wrote:还没烂。。楼主昨天刚从美帝回来,今天开始陆续更新。已完成day2更新速度可喜。和老李的T1报告各有千秋,期待day-n的继续更新。“什么曾经教课每天上4个ow session,每个班40人持续两年的故事”这段文字中的40人是笔误吧,根据后面的上下文看来,应该是“每个班4人”吧,否则.......
你不如把C1也写了吧。。。
----------------------------------------
Life is a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with 100% mortality rate.
永远的潜水初学者
Archaen wrote:如果是GUE,可以和教练申请拼课上,而且因为圈子不大圈内人也互相比较熟?我这个月月底上Fundy。你当初上Fundy后马上申请考tech pass?我见你fundy的报告是2012年年底。但是这里说,你tech pass是今年3月。你是学完之后,练习了3个月,然后再找GL考试吧?
----------------------------------------
学习ABC的时候,师傅要我起誓:任何时候不骄傲,不自满!
微信:sincerechen
Do It Right
----------------------------------------
IANTD / GUE / PADI diver
& GUE Tech 1课程报告. 6.25-6.30, Puerto Galera.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
& 2000 - 2015 www.doyouhike.net
Version 4.7.8 -
18:42:00 +0800
粤ICP备号-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忘了是怎么开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