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上瓦泉村草莓地包包官网

博山镇:上瓦泉村有机草莓摘“火”了
当前位置: &&&&&&
博山镇:上瓦泉村有机草莓摘“火”了
&&&&& 时间:& 作者:李加刚
岳文姗& 来源:博山镇 &&
&&& 阳春三月,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到周末,博山镇上瓦泉村便格外热闹起来,好多游客慕名前来采摘草莓。在有机草莓采摘园内,道路两侧车辆排成了长龙,人来人往的游客,手提亲自采摘的草莓,脸上充满了收获的喜悦。周末两天,上瓦泉村日均接待游客1000余人,草莓种植户足不出户,草莓便被游客采摘一空,供不应求。
&&& 近年来,博山镇立足生态自然优势,依托有机农业园区发展,以“走进博山镇,享受大自然”为主题,以节会为媒,不断加大生态旅游品牌推介力度,积极倡导自驾观光、休闲采摘、创作采风、种植体验等旅游活动,生态休闲旅游品牌逐步打响。
责任编辑:&&&&&&
【】&& 【】博山镇上瓦泉村书记、主任王金成
  “有机农业第一村”扬名天下,年人均收入数倍翻翻,老人集中供养乐享晚年,精神文明建设人人称赞……这就是处于博山南部山区的上瓦泉村。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六年前上瓦泉村还是一个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年人均收入仅千元的“经济贫困村”。
  那么是谁使上瓦泉村完成由“经济贫困村”&到“有机农业第一村”蜕变的呢?
  村民致富的带头人
  据传,明洪武年间有人择一低洼且有涌泉之地聚居,此地水盛不竭,汲水方便,得名“洼泉”庄,后讹为“瓦泉”。上瓦泉村位于博山、沂源、莱芜三县市交界处,三府山北麓,淄河上游,地势低洼。全村面积9.9平方公里,现有村民480户,人口1436人,耕地面积1010亩。
  虽然这里水土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但传统种植业一直是主要经济形式,经济水平落后。上世纪80年代,村中的“能人”开始大量进城挖金,王金成就是最早进城发展的代表人物之一,经多年打拼事业卓有成就。2002年,王金成突然回到了家乡。为何生意正做得风生水起的他又回到了这个“穷旮旯”?村民们对王金成突然返乡的行为感到不解。
  所谓饮水思源,吃水还不忘挖井人,更何况是生他、养他的故乡?之所以返乡,是因为当时他已经预见到在中央“三农”优惠政策扶持下回乡搞农业发展的无限潜力。他说,一个人富了不叫富,带领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那才叫本事。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他怀揣十几年来积攒下的所有积蓄和满腔为家乡人民谋发展的热血踏上了他的致富征程。
  村民奔富的领路人
  虽心存诸多猜疑,但作为村民眼中的“大能人”王金成仍被选选入村两委班子。2007年,支持率高达95%的他高票当选瓦泉村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瓦泉村虽地处工业发达的淄博,但村里从未有过一个工业企业,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摘掉“穷帽子”的千斤重担压在了他的肩上。
  正当王金成在脱贫致富路上暗中摸索的时候,博山区区委区政府召开的一次村干部有机农业发展培训班,让他豁然开朗。他意识到,仅依靠传统农业很难让群众尽快富裕起来,只有抢抓区委区政府整建制建设有机农产品生产区机遇,发展有机农业,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随后,他便将自己的想法报告上级部门,不料竟与镇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得到极力肯定和大力支持。
  但是,不施肥、不打药的新型有机农业能被村民们接受吗?答案是“不能”!当时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全村同意发展有机农业的人数不到5%。王金成回忆道,他刚提出有机致富的想法,村里的一长辈就急了,大声喝道:“金成啊,我们选上你是让你带领俺们去致富,你倒好,都让俺种地不用农药和化肥,到头来你让俺们去要饭吗?选你我们是看错人了,不让我们好好种地,你就瞎折腾吧!”长辈的训斥让王金成心中五味杂陈,既为乡亲们的思想保守感到心痛,也深深感受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于是,他暗暗发誓,一定得改变省亲们的老观念,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为了让村民们转变思想了解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王金成将说服工作从党员做起,以点带面逐步渗透。他先后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小组会、种植户会议50余次。白天开培训会,晚上开动员会,并根据年龄、职业、种植小组等不同情况分批进行宣传和学习。俗语有言,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最终全村投票表决,发展有机农业同意率高达94.6%。
  全村目标达成一致后,说干就干!2009年春,全村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流转土地2000亩,并借鉴外地经验,投资20余万元对集中连片的土地实施了客土置换,接着有机农业生产全面铺开。
  这一个月里,资金不够自己贴,人数不够自己干,王金成还开出自家的挖土机亲自上阵,每天施工现场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终于工程结束了,王金成却累“哑了”。经医院诊断,王金成患咽喉肿瘤,由于延误治疗时间过长情况恶化,必须进行手术摘除。心手术结束后第四天,本应留院观察的他便匆匆回到村里主持工作,不能发生说话,就用手机打出字向大家传达。
  提及此事,憨厚的山东大汉王金成黝黑的脸上满是欣慰笑容,“村里的‘希望工程’”建好了,我挨这一刀不算什么”。
  如今,上瓦泉的有机草莓、韭菜、核桃、黄桃等有机农作物的年均亩产值与之前纯粮食种植相比,由四、五百元提高到数万元。村里不仅成立润成农业合作社进行集体化营销,方式也与时俱进,在镇党委书记王伟的带领下“微信营销”让产品销路不用愁,乡村采摘旅游也如火如荼。有机农业使上瓦泉这个“穷旮旯”,彻底变成了“聚宝盆”,众多进城者开始返乡投资搞农业“捞宝”。
  王金成在带领全村人民发展有机农业的执着追求和不凡业绩,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村民刘大哥对记者说,回想起当初的反对态度不觉好笑,现在他坚信跟着王书记,不愁没钱赚!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他认为上瓦泉村能有今天,始终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和乡亲们的信任。
  村民依赖的贴心人
  只有做好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当好群众的带头人。
  2011年春节前夕,上瓦泉村村委会鞭炮声声、热闹非凡,原来是全体村民为感谢集中供养制度为他们带来的幸福生活送来上了集体赶制的牌匾。
  王金成曾说:“一个村,就好比一个大家庭。村干部,是全村老百姓选举出来的,聚集了几乎全村百姓的信任。”百姓的信任自然不能辜负,他上任后,村里实行75岁以上的老人集中供养制度,将老人的土地流转起来搞有机农业,不仅解决了丧失劳动能力老人的养老问题,还为有机农业争取了更多土地。起初有人怀疑此制度的可行性,王金成便挨家挨户的做出保证,若承诺不能如实兑现,将自掏腰包。如今7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可领到350斤面粉,720元生活费,加之逢年过节的慰问金、过年费,即使没有儿女照顾在侧也吃喝不愁。
  为了解每户村民生产生活情况,王金成坚持每天利用空闲时间走组串户与群众交谈,听民声、察民情,村里哪家办喜事、哪家老人生病、哪家有家庭矛盾,他都一一前往贺喜、看望、调解。村中以前频现的偷盗、打架等事件基本不见,村民生活呈现出一派团结和睦的新景象。
  另外,2012年年底王金成带领村两委向上积极争取资金60万元,并自筹资金30余万元,全力实施的饮水安全工程安装自来水管路28000多米,解决了460户村民的吃水问题。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翻盖新房的村民不在少数,但是王金成认为改变上瓦泉村的整体居住环境仍是当务之急,幸福村居是他们村两委为之努力的下一目标。
  村民生活有保障后,精神文明建设同样不可或缺。
  每逢佳节,上瓦泉村会给村民准备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今年春节,村两委邀请了淄博鲁艺吕剧团为老百姓奉上《小姑贤》、《墙头记》、《恩怨情》等传统剧目,深受大家喜爱,吸引众多村民及前来采摘有机草莓的游客观看欣赏。
  村中建起的文化娱乐广场、幸福院为村民提供了农忙一天来休闲排忧的好地方。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卸下一整天的疲倦,在这里唱歌、跳舞,打篮球、乒乓球、台球,在健身器材上锻炼……“我们村里没有建文化活动广场之前,每天吃了晚饭,除了看电视,也没其他娱乐活动,现在有了的好去处。”正随着欢快音乐翩翩起舞的张大姐高兴的说。村里的李大叔还告诉记者,每年正月十五村里会组织扮玩展演,曾多次获得博山区办完演出第一名!
  自从王金成当上上瓦泉村的带头人后为全村谋得福利数之不尽。然而,令记者惊讶的是,回乡后的这些年最令他难以忘怀的,竟不是发展有机农业成功后的喜悦,也不是村两委和他个人获得的众多嘉奖的激动时刻,而是当村中孤寡老人们接过慰问金后紧握他双手热泪盈眶的感人瞬间。此时此刻老人们不再孤独无依,也许在他们心中王金成便是自己的儿子。
  正是这些“润物细无声”的点滴付出换来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如今村“两委”有什么决策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上保准百分之百通过,正如有人云“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
  王金成的成绩被村民和上级领导见证,上瓦泉村的蜕变紧追着社会的步伐,但看今日上瓦泉村村,乘势而上,不断冲击着新的高度,一步一辉煌。他说,无论再苦再累,只要上瓦泉村还需要他,他将继续为乡亲们带好头、服好务!&(张&娜&&岳文姗)
责任编辑:常青
电子报导读
新闻热线: 新闻在线QQ: 投稿邮箱:
频道运营:山东商务信息网&& &&& &法律顾问:付思刚舌尖上的博山区,淄博博山区小吃美食介绍
博山区美食小吃,舌尖上的博山区
地理标志产品 博山核桃博山区有机农产品行业商会核桃…… 地理标志产品 博山板栗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的特产。池上镇所产板栗不仅个大、皮厚,而且含淀粉极高,鲜食、熟食均可,深受顾客的青睐。博山板栗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博山区池上镇山形地貌复杂多样,水、地、热条件较好,具有水源充足、水质好、小气候明显的优势,鲁山山脉砂岩土质特别适合板栗生长,具有发展板栗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自2010年池上镇板栗生产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以来,示范区面积从最初的8000亩,扩增到示范板栗园…… 地理标志产品 博山山楂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的特产。博山山楂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博山镇是淄博市重要水源地淄河的源头。长期以来,全镇4万多农民靠3 万多亩山地维持着生计。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上1花、颜春等 20 多家投资农业龙头公司入驻,当地农民顺势成立了有机农产品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 52 个,总投资超过了 4 亿元。 颜春农业发展公司在杨峪村流转山地1500亩,种植有机山楂,每亩地每年给农民700――1200 元的…… 地理标志产品 博山蓝莓在博山区鲁山已有悠久历史,《淄博市志》、《博山区志》、《博山年鉴》等文献资料都有博山蓝莓的记载。1999年,博山荒山绿化达标,建成“万亩博山蓝莓”种植基地。蓝莓主要产在南部山区,尤以博山蓝莓产量较多,主要品种是半高丛蓝莓。经过历年的栽培,产出的蓝莓具有酸甜可口、清香怡人的特点,近年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这充分说明博山蓝莓的种植历史悠久,栽植推广时间源远流长。博山蓝莓果实呈蓝色,色泽美丽、悦目,外被1层白色果粉包…… 地理标志产品 博山草莓--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前来采摘草莓的客人大幅增加,主要是源于这里的草莓通过了国家有机认证,消费者信任这个品牌”,博山镇-王伟说。博山镇是博山区的农业大镇,近年来,该镇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打造有机农业品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2011年,全镇2000户有机农户,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博山镇被山东省经济学会和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授予“山东省有机农业第一镇”称…… 地理标志产品 “有机韭菜每斤50元,是普通韭菜的十几倍。而且足不出村,就已销售一空”。2月13日,博山区南博山镇上瓦泉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王金成乐哈哈地告诉记者:“人们的生活水平真是大大提高了,这么贵的蔬菜愣是脱销。”  去年,上瓦泉村发展有机韭菜 100 亩,春节前上市 10 万斤,种植户仅凭这一茬韭菜就可实现亩纯增收8000 余元。今年,上瓦泉村有机韭菜将发展到1000亩。  与此同时,春节前夕博山有机农产品如有机桔梗、黑五…… 地理标志产品 博山区源泉镇不断强化措施,加强管理,扩大种植规模,为全力打造源泉“中华猕猴桃”知名品牌,建设山东省最大的有机猕猴桃示范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每村安排一名信息联络员,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机农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对全镇农资经营门店重新注册登记,建立健全农资经营档案,严防违禁农资进入有机生产基地。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打机井4眼,铺设地灌5000米,同时储量100……
驰名中外的山东省淄博市周村“烧饼”为传统地方名特产食品,生产历史悠久、工艺考究。“月华牌”周村烧饼沿用了周村“德祥斋烧饼老店”的传统配方和工艺,采用精选配料---优质面粉、脱皮芝麻、精盐、食糖、水精制而成,产品外型圆薄,正面粘满芝麻,背面布满酥孔,以香、酥、薄、脆而驰名中外。“月华牌”糕点、月饼也以传统配方精制而成,给您带来美的享受周村“月华牌”烧饼荣获年中国食品工业新成就展示会优秀新产品奖、199……
郭庄长茄博山区北博山镇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大,是博山区的越夏菜生产基地,其中该镇生产的郭庄长茄是淄博市名牌蔬菜之一。现在博山区每年种植面积可达万亩以上,产量在10万吨以上,运销上海、北京、济南等大中城市。郭庄长茄是北博山镇郭庄村窦秀芳、丁慎阶夫妇经过长达10年的时间培育而成的,其特点是体大、体长、色泽鲜亮、内质细嫩、口感好、清香无涩,可以生吃。……
炸春卷炸春卷,是一道博山本土时令菜。博山春季盛产香椿芽,清香扑鼻,远销海外。此菜春天放椿芽,其他季节放韭菜,外皮要炸酥、炸透,内里又要保持香椿芽的真味。所谓“淡中求美、清中求鲜、清鲜者即能脱俗超尘而真味出也。”上菜时带碗高汤,一来可使春卷酥软,二来可去掉油炸的异味。……
石门香椿石门种植香椿有上百年的历史,地头堰边,农民房前屋后都有香椿种植。近年来,该景区有把香椿种进了大棚,延长了香椿上市期。香椿年产量达万余吨,成为远近闻名的“香椿之乡”。……
泉河虹鳟鱼泉河虹鳟鱼,产于博山区源泉镇泉河头。虹鳟鱼肉味鲜嫩,营养丰富,是淡水鱼中的上品,可以酥炸、清蒸、清炖、红烧、干烧、炒鱼片等,味道鲜美。……
全国特产搜索淄博日报--日--淄博日报2版--上瓦泉:农业综合开发“节节高”
 当前位置&
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000元,5年翻了5倍
上瓦泉:农业综合开发“节节高”
□本报记者 孙春晓 通讯员 吴冰
日期:[日]&&版次:[02]&&稿源:[
]&&作者:[
  寒冷的天气挡不住人们采摘草莓的热情。元旦前后,位于博山区博山镇的上瓦泉村又迎来草莓采摘旺季,每天成百上千的市民来到这里的有机草莓采摘基地,体验采摘香甜可口草莓的快乐,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我们村原来是个贫困山村,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来,国家、省、市、区先后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98万元,完成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产业化、科技等5个项目,使我们村的发展变化‘芝麻开花节节高’。2014年,一个草莓大棚的年综合经营性收入达到8万多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000元,5年翻了5倍;村集体的年收入也从原来的3万元达到现在的100多万元。”说起这几年家乡的变化,上瓦泉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金成感慨万千。  走进上瓦泉村有机草莓采摘基地,记者发现一个个温室大棚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条水泥路直达山顶,交通便利。王金成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一些荒坡地,这两年经过农业综合开发,新修了道路20余公里、新建拦河坝10座、新建蓄水池18个、埋设PE管道50余公里,使该村新增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万亩,年节水量19.45万立方米,全部实现了节水灌溉,建成了百余个有机富硒草莓大棚,采摘的草莓卖到60元/公斤,从2013年12月份到2014年的5月份,前来采摘的人数多达10万人。草莓过后,还可以种一茬芸豆。全年算下来,每平方米的经营性收入达140多元,可谓寸土寸金。  “以前,村里没有企业,想打工也找不到活路。自从村里建起了草莓大棚,俺这家庭妇女既能照顾老人也能挣钱,一年收入两三万,生活足心足意,俺发自内心地高兴啊!”正在草莓大棚里干活的上瓦泉村村民刘美英笑呵呵地说。  据博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博山区委、区政府按照“集中开发、连片开发、规模开发、产业开发、科技开发、扶贫开发”原则,不断加大对省级贫困村上瓦泉村的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先后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5000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有机草莓和韭菜标准化管理技术推广项目、年产25吨有机草莓标准化种植基地新建项目和年产33吨有机草莓标准化种植基地新建项目及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通过项目实施,极大改善了该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为大面积发展有机富硒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先后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村,国家“优质高效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园区,有机草莓和韭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广告位招商
淄博日报官方网站: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合作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山东淄博:“小”草莓拉动“大”旅游
&&&&来源:&&&&
&&&&&&字号
人民网济南1月19日电 18日,好客山东贺年会?中国博山第二届草莓采摘季在淄博博山镇上瓦泉村有机草莓采摘园区启动。由博山区文化局组织的歌舞演出在活动主场地同步进行,为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奉献精彩的节目。
“博山镇在全省率先启动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以打造‘景镇一体、全域4A生态旅游强镇’为目标,全面扩大生态休闲旅游知名度。目前,博山镇向观光旅游目标迈进,‘博山草莓’、‘博山韭菜’、 ‘博山蓝莓’、‘博山山楂’等四个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初步形成了以‘两莓(草莓、蓝莓)、一草(薰衣草)、四有机(林果、中药村、蔬菜、杂品)’的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博山镇相关负责人说。
博山镇上瓦泉村村民刘庆忠从2009年开始就种植草莓,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主要是种植玉米和小麦,去掉种子、农药、化肥一些开支,算下来,人均每年利润差不多两三千块钱吧。种植草莓最开始的大棚投资要10多万,大棚使用寿命在30年左右,而且草莓采摘能从1月份持续到5月1号之前,一年利润在7、8万左右。”
刘庆忠顺手摘了一个红透的草莓说:“你别小看这些草莓,它们都是有机产品,我们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用农家肥,最主要的是,这些草莓都是用泉水灌溉的,所以吃起来口感不一样。每年草莓采摘节的时候,很多外地的朋友过来摘草莓。”
据悉,上瓦泉村自2009年开始大力发展有机草莓、有机韭菜种植,已成为知名的有机农业专业村。目前该村已拥有高标准有机草莓大棚101个,日接待旅客可达到5000人以上,形成了全区最大的冬季休闲采摘游基地。(郑婷 苏兵)
(责编:刘颖婕、胡洪林)
人民网山东频道官方微信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中国银行泰安分行
热点关注|百姓生活
热门资讯|图说中国
热点栏目|环球博览
社会法治|图片报道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莓地女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