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三国志11孙坚孙坚怎么获得

找网页游戏,就来86wan!
塔防三国志孙坚属性介绍 孙坚好不好
塔防三国志孙坚属性介绍 孙坚好不好
时间: 13:48:40 来源: 评论:
在游戏中,孙坚属性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孙坚的介绍吧。
孙坚属性介绍
顶级招贤雇佣孙坚送:神品九天云衫*2+7级战旗-玄武*1+7级战旗-强运*1+碎赤金*10。
孙坚属性如下:
PVP战斗值:255
孙坚PVP技能:战斗中进入狂热状态,增加挥舞武器的速度。
对比起来,孙坚属性算不错。以上就是塔防三国志孙坚属性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百度搜索更多《》相关资讯:
更多网页游戏新鲜、热辣资讯:
找网页游戏,就上86wan!
塔防三国志新闻排行
游戏简介:《梦想三国志》是一款以三国为故事背景的策略类SRPG网
游戏简介:《少侠无双》是全球首款中国风武侠题材的真&横版格斗
本周最新游戏:《空战西游》是全球首款横版飞行射击页游,玩家在
在网页游戏盛行的时代不仅男孩喜欢玩,游戏以萌爱的画面吸引了众
中国互联网协会8月28日公布了2014年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榜单。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冀ICP备号[][][][][][][][][][][][]
最新文章热门文章
[][][][][][]
[][][][][][][][][][][][]
新手必看: 游戏资料: 进阶攻略:
02-1902-1902-1802-12
今日推荐有奖活动
全民枪战中有好几种不同的狙击枪,有好用的也有不好用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区分呢?
《血族》新年祭狂欢,最强战士密斯忒琪空降战场,六大活动喜闹新春!
羊年来到,祝福送到,好运跟随,活动来到!口袋巴士大型春节活动好礼感谢您!
《少年三国志》强势来袭,晒精美截图赢Phone6 Plus土豪大奖!
开服时间游戏名称服务器名下载号02-25 10:00616新区02-25 11:30天极门02-26 11:00锻体淬魂02-26 11:30浩然阁02-27 10:00617新区02-27 11:00旷世逸才02-27 11:30岚海宗02-28 10:00618新区02-28 11:30化意门
日期名称状态下载号
02-10内测02-10内测02-10封测02-10公测02-10内测02-12公测02-12封测02-12公测02-12内测02-13内测02-13封测
日期名称号
02-1302-1302-1302-1302-1302-1302-1302-1302-13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 86少年塔防三国志吕蒙蒙和陆逊好还是孙权和鲁肃好
鲁肃,吕蒙,孙权的资料,急需!!!!(*^__^*)_百度知道
鲁肃,吕蒙,孙权的资料,急需!!!!(*^__^*)
快 快哭哭!!
提问者采纳
  个人基本情况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身高约合现今1.8米,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永康)人,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不但治军有方,闻名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三国演义》将其塑造成一个忠厚老实之人,忽略了他的才能,这是错误的。  鲁肃出生时其父就去世了,和祖母共同生活。鲁肃家中异常富有,但由于祖辈无人出仕为官,鲁肃的家庭虽然资财丰足,但并不属于士族阶层,只是那种在地方上有些势力的豪族。据考,鲁肃体魁貌奇,少时就胸有壮志,好出奇计,且爱击剑骑射。鲁肃性格好施舍别人。由于家道殷富,他常招聚少年,一起讲兵习武。晴天,偕众往南山(今江苏盱眙山的古称)射猎,阴雨,则聚众讲习兵法,以此练习武艺。  吕蒙(178—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受孙权之劝,多读史书、兵书,学识英博。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吕蒙少时,南渡长江,依附姐夫邓当。时邓当为孙策的部将,数次征伐山越。吕蒙年仅十五、六岁,也私自随邓当作战。后为邓当发现,大惊,厉声喝叱也无法阻止。作战归来,邓当将此事告吕母。吕母生气,欲责罚吕蒙,吕蒙说:“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吕母闻后,“哀而舍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时邓当手下有一个官员,见吕蒙年幼,很轻视他,说:“彼坚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后来,又当面耻笑羞辱吕蒙。吕蒙大怒,举刀而杀之,逃到同乡郑长家中。后通过校尉袁雄出来自首,袁雄为吕蒙从中说情,并将他推荐给孙策。孙策见吕蒙确有过人之处,便把他安排在身边作事。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推荐吕蒙接替邓当职务,任别部司马。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死,孙权接掌声大权,想把那些统兵较少又发挥不了多少作用的年轻将领检选出来,把他们的部下加以调整合并。吕蒙闻后,知部队合并后,自己想有所作为,就更困难了。于是,他想办法赊来物品,为部下赶制了绛色的服装和绑腿,并加紧操练。孙权检阅时,吕蒙兵马“陈列赫然,兵人练习”(《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孙权见后大悦,认为他治军有方。不但没有削减其部,反而增加了他的兵员。  建安九年(204年),孙权讨伐黄祖,击破黄祖水军,获悉丹阳、豫章、庐陵三郡的山越少数民族起事。孙权引军返回,吕蒙随军征讨。至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孙权命征虏将军吕范平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荡寇将军程普进击乐安(今江西德兴东北),建昌都尉太史慈抚治海昏(今江西永修东),同时,令吕蒙与别部司马黄盖、韩当、周泰等率兵镇守险要,担任山越最为活跃地区的县令或县长。吕蒙与诸将遵照孙权的部署,各自以武力平定了本地区起事的山越族人。吕蒙因功被任命为平北都尉,兼任广德长。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采纳将军甘宁建议,发兵进攻夏口(今湖北武汉境),吕蒙随军出征。江夏郡太守黄祖下令用蒙冲战舰封锁沔口(汉水入长江口),用大棕绳系巨石为锥以固定舰位,上有千余人用弓弩交射,封锁江面,吴军进攻受阻。孙权命偏将军董袭、司马凌统各率百人敢死队,身穿重铠,乘大船冲抵蒙冲舰旁,董袭挥刀砍断棕绳,战舰顺水飘流,孙权军遂溯流而进。黄祖见孙权兵来,黄祖急派水军都督陈就率兵反击,吕蒙统率前锋部队,身先战阵,亲自斩杀陈就。孙军乘胜水陆并进,包围夏口城。孙权督军猛攻,克其城,并屠之。黄祖只身逃窜,被骑士冯则追斩。此战,孙权大获全胜,一举歼灭宿敌黄祖,占领江夏地区。战后论功,孙权认为:“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任命吕蒙为横野中郎将,并赐钱千万。  孙权(公元182-252),字仲谋。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曾任长沙太守,封破虏将军。兄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孙权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 孙坚次子,幼年跟随长兄孙策平定江东,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宜兴)长,代行奉义校尉。演义中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复甘宁,围剿灭了黄祖。 同年,曹操南下,刘备大败,曹操占了荆襄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说明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主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战后,孙权为联合刘备,将其妹孙仁嫁给刘备。后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借给刘备。后刘备取川成功,孙权让刘备归还荆州,刘备不从。鲁肃单刀会后讨回了三郡。后孙权出战合淝,被张辽击败。217年,魏吴大战于濡须口,双方均不能获胜。濡须口之战后,孙权与曹操和睦,并签定了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  公元219年,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麦城生擒了关羽,孙权将关羽杀害,并将头颅送给曹操。220年,曹丕代汉。孙权宣称东吴是魏国的附属国,向魏称臣,曹丕授予孙权九赐。221年,刘备称帝,然后立即起兵攻打东吴,名曰为关羽报仇,实为争夺荆州。孙权果断任命38岁的年轻将领陆逊为大都督,迎战刘备。陆逊在彝陵用“火烧连营”之计大破刘备。223年,刘备病逝,诸葛亮为了北伐,派邓芝过江讲和。孙权与蜀汉和睦,共伐曹魏。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孙权让徐盛火攻破敌。226年,曹丕病逝。孙权亲自率军攻打江夏,却因太守文聘的坚守而败。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东吴政权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公元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淝,却败于扬州都督满宠。称帝后孙权曾派将军卫温等率大规模人出海,加强对夷州(今台湾)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但同时,称帝后的的孙权日益骄奢独断且赋役繁重,刑罚残酷,人民经常起义反抗。在立太子方面,孙权也犯了很大的错误。太子孙登英年早逝后,孙权先是废了第二任太子孙和,又赐死鲁王孙霸,最后立幼子孙亮为太子,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他急其兄孙策据江东六郡,后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公园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业(今南京市),建立吴国,在位23年。吕蒙(178-219),三国时期吴国的杰出将领,他听从孙权的劝告,多读史书兵书,辅助周瑜等大批曹军于赤壁,并领兵袭破关羽,占领荆州。
去看易中天的品三国呀
孙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578-《三国志 周瑜鲁肃吕蒙传》节选578,3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578-《三国志 周瑜鲁肃吕蒙传》节选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最近在翻阅《三国志.吴书》时,无意之中发现陈寿对周瑜鲁肃吕蒙等人只草草做了个合传,却浓墨重笔的替陆逊单独做传。作为一名出色的史学家,陈寿是没有偏爱的,此中的蹊跷告诉我:我应该重新审视陆逊的历史地位了。认真读罢《陆逊传》,掩卷暇思,颇有感慨。于三国中后期,陆逊出将为相,军事政治才略堪称国士无双,无奈时运不济,致使长期被人忽视,其历史地位与功绩始终得不到相应公正的评价。    不妨先来把陆逊同周瑜做一番比较,这样可以更好的认识陆逊卓越军事才干和彪炳战功。他们各自导演的两场大战役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乃是三国时的重头戏,在《三国志》里用了比较多的笔墨来详述这两次战役,这就为比较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陆逊破刘备比周瑜破曹操难度要大的多。赤壁之战前,诚如周瑜所言,孙权方面拥有众多优势,赤壁之战于孙刘联盟是一场占据地利人和有准备的防御战,于曹操方面则是一场凶险遭遇战。曹军内部隐患重重:远来疲敝不习水战,西北马超韩遂未平;荆州人心未归;隆冬补给不利,士兵多得疫病。反观联盟方,因强敌当前而空前团结,君臣上下用命;为保卫家国,士气旺盛。而最重要的同时也是被大多数人忽略一点是:于大江之中水战,曹方军力的优势根本无从发挥。曹军虽谋士云集猛将如雨,无奈多为北人,对此也一筹莫展。难怪周瑜能胸有成竹的说“精兵五万,自足制之”。    而在夷陵之战时,陆逊不但没有周瑜在赤壁时拥有的优势,反而面临周瑜所不曾有的诸多困难:首先,陆逊书生拜将,孙权虽力排众议,但这并不能使那些骄横的功臣宿将们心服,众将“各自矜恃,不相听从”。其次,刘备用兵的确成少负多,然而势变则事变,此时的刘备定益州夺汉中,即帝位大统,以汉室正统自居,人心皆思归附;倾全国之兵以九五之尊兴兵亲征。虽然在战略上明显是错误的,但于情于理于势,刘备都占据了上风。再次,此战于双方而言都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双方对峙数月之久,蜀军深入吴境扼守要害。陆逊无地利无天时,水军优势也无从发挥。此外,陆逊随吕蒙袭取荆州时不可避免的进行了杀掠,被荆州人视为残暴入侵者。闻刘备亲征,荆州人纷纷箪壶食饮相迎而附。一时间孙吴于荆州并不稳定的统治有土崩瓦解之势。被孙吴压制的武陵等诸蛮夷部落也乘机与刘备联合,形势更加严峻。    陆逊凭借的是他个人杰出的智慧与军事才干克服了如此多的困难,先是按剑而起慷慨呈辞弹压了不听节制的将领。接着强令不得出战,逐渐消磨蜀军高亢的士气。在驻军半年多的时间里,军令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逐渐赢回了丧失的民心。最后终于抓住破绽,一举而大破刘备,蜀军“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取得了一场重要而辉煌的胜利,挽救了东吴的危亡。对胜利之后局势依然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明智地停止了追击转而防备曹魏的进犯,如孙桓所说“调度自有方耳”,也难怪吕蒙慧眼识才说他“意思深长,才堪负重。”于蜀汉方面而言,这场巨大的惨败让国力大损,从此完全失去了光复中原的实力。同时,刘备将辛苦一生积攒的本钱输得精光,再也无颜再回成都,于羞愧之中病逝在白帝城。    尤其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赤壁火攻之策,并非出自周瑜,而是黄盖所献之计。《三国志.周瑜传》里记得清清楚楚: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而夷陵火烧连营之策,则是陆逊亲力亲为。如此看来,陆逊的智略比起周瑜来还要略胜一筹。     于战役本身的意义来说,两者都是极其重要并且影响到了历史进程的重大战役。周瑜于赤壁之战开创了三国鼎立之初步格局,而陆逊于夷陵之战最终奠定这一鼎立之势,并由此确立了魏,蜀,吴三国之最终疆域范围。此后几十年,直至晋灭蜀吴,三国虽兵戎不断实力此消彼长,疆界却再也无重大变化。    由此可见,陆逊的战功与周瑜相较,实不惶多让,孙权曾与陆逊论周瑜时说:“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肯定了这一点。孙权也的确对陆逊加以信任与依仗,相当长的时间里这对君臣保持着和睦亲密的关系,孙权对陆逊信赖与恩荣在石亭之战后达到了顶峰。 然而孙权日趋昏聩,在统治晚期不断残害忠良之士,陆逊也难逃厄运,被孙权屡遣使问责羞愤而死。    
联想到在周瑜死时,孙权痛哭流涕的感叹“孤何赖哉?”,更说出了“孤念公瑾,岂有已乎?”这种感人的话,对陆逊的悲剧结局不能不感叹。没有周瑜,孙权诚然不能保有江东而南面称孤;但如果没了陆逊,孙权不但不能据有荆洲,江东六郡也不可保,更称不了帝。同为战功显赫的忠臣良将死后的境遇却有着天壤之别。陆逊不得善终,是陆逊个人之悲剧,也是孙吴政权之悲剧。      
陆逊杰出的政治才能是被忽视的另一方面,他是少有的文能安邦武可定国的全才。相较之下,吕蒙与周瑜长于军事而短于政治,鲁肃则长于民政而短于军事,都不及陆逊全面。  顾雍死后,陆逊接任丞相,完成了由“出将”到“入相”的角色转换,人生价值得到了一次质的提升。孙权在诏书中评价陆逊的政治才干“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君其茂昭明德,脩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陆逊与孙权的治国理念相左,能得到孙权如此评价,殊为不易。  
陆逊虽以武事著名,但他更是一位儒生,他每每称自己为书生,所以他的行为与政见完全合乎儒学伦理。这是因为。吴郡陆氏是江东儒学大族,为“吴郡四姓”(顾、陆、朱、张)之一,自东汉初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到“孙吴时期家族势力达于极盛,历经两晋南朝维系不坠,数百年间,十数代人仕宦不绝,可谓江东第一盛门”。作为江东土著文化士族的代表,陆氏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主要崇尚儒家学说。早在汉代,陆氏已接受了比较系统的儒学熏习,其代表人物多有良好的学养,陆逊的叔父陆康就曾为汉末针砭时弊的“清流”代表。    
深受儒学影响的陆逊秉持正统的“仁”政观念,对孙权推行的申韩之术态度鲜明的表示反对,他指出“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也”,极力主张“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故为国者,得民则治,失之则乱,若不受利,而令尽用立效,亦为难也。”    
陆逊治国理念的核心乃是劝农固本,惜养民力,在人才的选拔上要求重视品德,选拔忠良。联系三国中后期的形势,陆逊的主张是正确而有远见的。自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战乱不休,百姓困苦不堪,曹操诗中所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乃是当时社会底层的真实写照 。在此种情况下,国家推行儒家的“仁”政,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是符合实际并且也是最为正确的选择。陆逊将这种理念贯彻到了领军作战之中,他以宽仁为本,对士兵爱护有加。对俘虏亦给予儒家特有的人道主义关怀,受到了边境人民的广泛拥戴,以致于敌境都多“有感慕相携而归者”。陆逊深知曹魏强大不可急图,制定的军事政策亦以保境安民为主,这于两国百姓而言都是莫大的福音。      
然而孙权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不纳陆逊之良言,意图以严刑峻法治国,以“术”御臣民,统治后期重用酷吏残害大臣,相继引发了暨艳案与吕壹案。使得以陆逊为领袖的江东世族同孙权的矛盾日益激烈,双方不可避免的在“两宫”案中彻底决裂,其结果是江东儒学世族朝臣或被诛杀,或见流徙,而作为江东世族政治领袖的陆逊也被切责而死,江东的儒学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上遭到彻底的失败。随着陆逊的离世,江东儒学世族所要求的“仁”政最后的希望也宣告破灭,从此与孙氏离心离德。孙权虽然加强了君主专制,但是他的短视使得孙吴政权失去了支持其统治的基础,也使得孙吴政权长治久安的希望丧失殆尽。“吴不待皓而亡”的观念已是普遍接受的共识。宋人叶适对此有一段评论“由今观之,权不能如陆逊所言,享国久近,在其人心量广狭。权有地数千里,立国数十年,以力战为强,以独任为能,残民以逞,终无毫发爱利之意。身死而其后不复振,操术使之然也。”可谓一语中的。    
事实上,陆逊对孙权的屡次坚决抗争违背了他一贯隐忍谦逊的性格。以他的智慧,不会不明白屡次犯颜直谏并不会有多大效果。他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维护儒家政治理念和正统观念。在真正的儒者心目中,这种传统精神理念是超越了一切功利现实的。正是这样的理念支配下,陆逊以自己的生命和家族的兴衰为代价,与其所不认同的皇权进行较量。这正是汉魏之际儒学之士忠义的本质所在。  
将陆逊的政治思想同当时的其他政治家做一番比较,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孙权最为推崇的曹操,亦用申韩之术,刑法苛刻,使得曹魏渐失民心。在选用人才时高举实用主义旗帜。他在世时尚能御众。身死后,司马氏篡魏,士大夫纷纷弃曹氏如敝履。曹操于此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另一重要人物诸葛亮也是如此,《三国志》对他的民政才能颇多溢美之言辞,不足全信。诸葛亮重法轻仁,集大权于一身,事无巨细都躬身亲为,导致国家人才凋零,出现了“蜀中无大将”的局面,居偏僻弱国,不保境安民反而连年征战。加速了蜀国的衰微。相较之下,更能凸显陆逊的卓越之处。    
大多数人对三国时期人物的印象都是由《三国演义》而来,这部小说逐渐发展为历史的普及启蒙读物,这于真实的历史和历史人物并非是幸事,书中掺和着大量的作者不客观的历史态度和强烈的情感取向,并且有许多虚构的内容。作者罗贯中于《三国演义》中处处扬蜀贬魏。最为突出表现是蜀汉集团中的两位核心人物刘备与诸葛亮的形象被无限拔高。作者很自然的将刘备的夷陵惨败尽量淡化处理,将战役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客观而非主观,换言之,尽可能的替刘备开脱责任和避免谈及失败的恶果。很显然,这样做直接导致了陆逊的功绩与才干在《三国演义》里被无情抹杀。但历史毕竟是严肃的,她不是由人随意打扮小姑娘,我们应当还原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本来面目并给予中肯公称的评价。 因此,对陆逊的历史地位也应当有个重新的审视。无论于军事还是政治,陆逊都是非常杰出的。金圣叹评价陆逊乃是三国第一人,并非妄言。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这篇文章是不是太拔高陆逊了?打一个抬一个不好吧。
  首先,陆逊书生拜将    还是受了演义的影响啊。
  兄弟 写的好啊,我最近也在准备写一个三国人物的文章,客观评价啊 ,兄弟写的真好
  楼主表哥乎?
  进来有点晕    继续尚主乎?
  牙牙个呸!楼上什么人?老实交代!
  这位表哥,关汝何事?  仗着跟楼主远房表亲,你还审起人来了。
  就是啊,楼上的不行就动砖头
  回 POULLEE 筒子  陆逊虽以军功显名,但是骨子里是真正的儒者.他屡屡自称"仆虽书生".  在夷陵之战前,陆逊军功并不显赫,资历也嫌浅薄.除了吕蒙慧眼以外,其他将领如韩当,朱据等人都以寻常书生视他.孙权拜他为大都督,假节,在当时也是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  此外,陆逊以书生自谦,也是他一生鲜明的性格特质.  说他书生拜将,应该没什么问题
  周瑜与陆逊,经常被拿来做比较.  而且陆逊总会被认定为陪衬,这本来就不公正.周瑜与陆逊,在军事上应当是半斤八两.在政治上,周郎似乎就差的远了.  且陆逊家学渊源,世为江东望族.陆逊儒学修养深厚,其子陆抗,其孙陆机,陆云都是一时俊秀人才.  那更是令周瑜,诸葛亮等人望尘莫及的了
  没研究过陆逊,不过知道夷陵之战。表哥以加减乘除法比较战争和战将,方法实在不敢另兄弟勾同。
    周瑜谈笑之间火烧赤壁,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争神话。尽管后来的陆逊将火攻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在周瑜瞬间爆发的耀眼强光面前,陆逊所散发的不过是绵长的柔光。        
  战术胜败通常建立在战略胜败的基础之上,曹操在赤壁之前,一系列战略谋画进乎完美,统一天下是有可能的。而小备则是乱七八糟。陆逊有才不假,但不应贬低周郎。    但话说回来,中国古代大半以上胜多的战例均为我江东子弟所为,比如吴破楚、越灭吴、巨鹿、彭城、井陉、潍水、赤壁、夷陵、陈庆之、淝水……    著名战例基本就没湖南人什么事儿!    你说是不是啊,表哥?    
  楼上的你还真能瞎扯,江东子弟呢还    湖南的毛泽东把所谓江东的蒋介石打的满地找牙,不记得了?    曾国藩,左宗堂,胡林翼等湘军诸将自不用多说.  共产党里有十大元帅里彭德怀,贺龙,徐向前....十大上将更有六员湖南籍!  国民党里名将有廖耀湘,与林彪血战四平的陈明仁....    杨度曾经说过一句话:&湖南乃中国之斯巴达,若要中国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还能说湖南人没有名将?  
  我说的是以上胜多,拜托一下好不好!
  以少胜多知道不?还斯巴达,哈哈!你哪里死光了也出不了阖闾,勾鉴,项羽,韩信,周郎,陆逊、陈庆之。也就出个140万打50万人的林彪!
  楼主用不着打一个抬一个吧,这样的比较没什么意义,既然看了三国志,应该知道夷陵之战陆逊的兵力比刘备的多吧,而赤壁之战中东吴和刘备加起来明显兵力不如曹操,我没有贬低陆逊的意思,只是不满楼主如此对比的写法
  而在孙权心中,一直觉得周公瑾才是自己一生最最要感谢的人,个人觉得孙权的评价应该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操在赤壁之前,一系列战略谋画进乎完美&  先指出你的谬误,曹操在收服荆州后,对形势的判断不准,做出了让他后悔一生的战略决策,也是赤壁战败的直接原因.    当时曹操有两条计策可行:其一,长坂破刘备后主力不在江陵停留,继续东进,不给刘备诸葛亮以任何喘息之机.以各个击破为主导方针,攻破刘备最后盘踞的孤城江夏,灭刘备于孙刘联盟形成前.    其二,索性缓攻刘备,于江陵休整.先稳固荆州的统治,用贾诩之策.&乘旧楚之饶,以享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荆州安定以后,曹操已占据天下三分之二,不出兵而江东自服指日可待.    事实上曹操的决策,非前者也非二者,鬼使神差的在江陵停留一段不短不长的时间,这样既给了刘备喘息的机会,也给了孙权准备的时间.孙刘联盟在这段时间里正式形成.曹操这次看上去并不明显错误,断送了他的20万大军.    事实上,这是因为曹操收复荆州后,以为天下大势已定.曹操的算盘是:刘备已如丧家权,孙权黄口小儿不足虑.即使刘备投靠孙权,孙权必定会如公孙康杀袁尚一般杀刘备而求和.  曹操轻视了孙权,他后来不无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也只能自己咽下苦果.
  战争中军队数量不是取胜关键,甚至连主要因素都算不上.  曹操的军队大约有十七,八万左右,孙刘方刘备军力大约能有2-3W,周瑜部3W,孙权自己率领2W预备队,加起来大约也有8W左右.  赤壁之战是以少胜多不假,但没有所我们想象的那么夸张.    尤其我要特别指出两点,可能lqj211筒子没仔细看我的前文.    其一,双方是于大江之中水战.曹军不习水战,士兵站立尚且不稳定,何来战斗力?曹军虽众,但于前火药时代的水战中,双方是狭路相逢,相接而战.这样实际上双方交战时曹军根本没有优势.所以&初战不力&,双方转入对峙阶段.    其二,赤壁火烧之策根本不是周瑜所出,而是黄盖的计策.。《三国志.周瑜传》里记得清清楚楚: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瑜纳其言....”    我用周瑜比陆逊,是还陆逊一个公道.  周瑜被捧的太高,陆逊被贬得太低了!
  我喜欢陆逊!江东才俊的代表。
  陆逊是个人才D,纵横三国,出将入相除他之外好像没有了吧?  论军事可与周郎一比,论政治则不输于孔明,可说是集二人之长  再说他的子孙,儿子陆抗不用说了,两个孙子都名留文史,果不愧为东吴大族    另再臆测,可惜周郎英年早逝,不然或许有机会表现一下政治才能  在听到孙权评论能与周郎相比者是自己时,陆逊大约会慨叹不曾识君
  楼主原创?
  是个好男儿
  力排众议没问题,但是&书生&二字欠妥。    根据&陆逊传&  陆逊很早就执掌家族门户,随后,历任孙权幕宾,西曹令史,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拜定威校尉,(孙权)帐下右部督,然后就是白衣渡江了。以他的经历,虽然自称书生,但是称之为中下级军官更合适。      回 POULLEE 筒子    陆逊虽以军功显名,但是骨子里是真正的儒者.他屡屡自称"仆虽书生".    在夷陵之战前,陆逊军功并不显赫,资历也嫌浅薄.除了吕蒙慧眼以外,其他将领如韩当,朱据等人都以寻常书生视他.孙权拜他为大都督,假节,在当时也是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    此外,陆逊以书生自谦,也是他一生鲜明的性格特质.    说他书生拜将,应该没什么问题
  夷陵之战胜与败,刘备都不惧备吞掉东吴的实力!三国还是三国!!  而赤壁之战的胜与败,就决定中国是统一还是三分!!  虽然两仗都十分精彩!个人觉的夷陵之战还是不如赤壁之战!  
  周郎是天下三分的罪人啊!!嘿嘿!!!其实个人挺佩服他的!!
  战争中军队数量确实不是取胜关键,但勿容置疑,这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再者,无论正史还是小说,周瑜的地位一直比陆逊为高,千百年来,别说是事实,就算是错误,这其中也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何况楼主说的很多东西并不完全客观
  曹操用兵应该比刘备厉害吧.人数的比较是一个方面,但是将领的因素也应该考虑进去.
  周瑜是造就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人物,而陆逊的历史作用只限于推迟东吴灭亡的时间罢了
  蜀吴两相比较        刘备所云「犹鱼之有水」的托孤重臣,为蜀汉丞相孔明;被孙权所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的人,正是东吴丞相陆逊──两位丞相都是蜀吴的优秀才俊。    基本:    人名     孔明         陆逊  国家     蜀汉         东吴  职位     丞相         丞相  被批未投曹操 有依刘备       但附孙权  镇守     益州、汉中      武昌    评价:    以相领将   相大于将       将大于相  最大表现   治国         ???  安天下    被批斗不行      ???  后继     蒋琬、费袆、姜维   陆抗(陆逊之子)  立策     隆中对        守西陵以免失荆州    军事:    用兵时机   立相前后       均用兵在立相前,立相后就...  用兵成功   南征、收川      袭杀关羽、抵抗刘备东征、诱攻曹休  用兵失败   北伐铩羽       北伐荆州襄阳  最大敌患   北伐曹魏不成     北伐曹魏不成  战功领土   收南蛮失土及魏土二郡 寸土未得    用人:    培养人才   被批斗没有培养人才  ???  发掘人才   被批斗没有发掘人才  ???  接班人    被批斗没有指定人才  ???  耗费人才   被批好战而丧失人才  ???  所用人才   被批不用魏延、用马谡 推荐淳于式(谁啊?)    内政:    农田水利   设专官及整修益州江河 无  技术改良   奖励火井、冶金、铸造 无  盐铁专卖   以政府力量经营    无  发展重点产业 设锦官组织生产蜀锦  无  抑制豪强   限制豪族保护小农   收编男女为部曲  赋税取民   沿汉制        采公社世兵制,双重剥削    君臣:    立储     安保刘禅而劝杀刘封  无法影响二宫之争   下场     被批以臣逼君(刘禅) 被孙权派人责骂,愤恚致卒        点评:      陆逊在军事上比较优秀,从抵抗刘备大举来袭,又能反攻成功,身为领兵将领,能打胜仗就是良将的本分。不过后来孙权问趁胜追击,陆逊答以曹丕在后,所以陆逊拒绝向西发展;孙权北伐时,又使陆逊北攻襄阳,但是战事不利,又反对征战公孙渊,陆逊向北也无路;还有曾谏阻南取夷州及朱崖,等于是否定向南。既然向西、向北及向南都不行,陆逊只剩向东,结果牵涉「二宫之争」因此而亡,可见陆逊的军事能力未能向外发展,政治能力又欠佳。      孔明在内政上为三国的佼佼者,军事上只有入川、南征、北伐等部分小功,胜败成就不如内政的表现。不过丞相本分在治国,丞相不一定要以军事见长,否则将军就无事可作。孔明身兼相将二职,所以吃力,若是蜀汉在全盛时期继续发展(即取荆、收川、得汉中之后),外有猛将(如关羽及张飞)、内有良相(孔明等文臣),各人各专其长,效果应比兼职要好,如果孔明北伐不是少了骁勇武将外,猛将攻于外,良相治于内,事实发展又是不一样。      --      旭日盈窗 格格孔明诸个亮       幽香满院 郁郁畹华每兰芳     --
  楼主 说得有理 .    
  楼上的楼上比较的很透彻。赞一个
  我也来说两句,有感到不正确的请指教。    两个历史人物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本来就没什么可比性,也就无所谓谁比谁强的说法。形势不同,处理事情的方法也会不同,单就一个战役比较会有很大的偶然性,谁又能保证周瑜的火攻不会被曹操识破呢?战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对方的失误。不过仅仅从陆逊本人及他儿子、孙子来说,总体的质量还是很高的,只是到了陆机、陆云,他们除了文学有点造化,政治和军事上基本上是废人,不然也不会莫名其妙的就死掉了。
  作为一名出色的史学家,陈寿是没有偏爱的。  ---------------------------------------------  这话就让人跌眼镜了。
  喜欢历史的朋友请加群“青梅煮酒”。本群为轩辕历史群英会分群!  喜欢历史的朋友请加群“青梅煮酒”。本群为轩辕历史群英会分群!  喜欢历史的朋友请加群“青梅煮酒”。本群为轩辕历史群英会分群!
  作者:御寇 回复日期: 17:27:07 
    作为一名出色的史学家,陈寿是没有偏爱的。      只要尊重史实,管他偏爱不偏爱~~~    
  陈寿有良史之才,&三国志&作为私修正史,又是被广泛赞誉的前四史之一.客观公正是没什么疑问吧?  陈寿个人对历史人物当然会有所偏好,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但是,在他写史书的时候,他是没有偏好的,这是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两个历史人物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本来就没什么可比性,也就无所谓谁比谁强的说法。  ------------------------------------------------------------  历史学上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比较法.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如果有相似性,当然可以用来做比较.  比较周瑜和陆逊,可以更好的让人了解陆逊的功绩,为什么不可以?  
  代问表嫂好。
  陆逊答以曹丕在后,所以陆逊拒绝向西发展  -------------------------
陆逊在夷陵之战后果断停止追击,事后证明此举非常明智。曹丕驻军在江陵虎视眈眈,果然如陆逊所料:“无几,魏军果出,三方受敌也。”,陆逊的谨慎与深谋远虑让曹丕不得不退兵,感叹“不可出,彼亦有人也”    孙权北伐时,又使陆逊北攻襄阳,但是战事不利,  ---------------------------------  事实上这次战役不利的主要责任归于孙权,孙权带着主力仓皇退兵。抛下陷入重围的陆逊与诸葛谨,诸葛谨“大惧”,手足无措只好派人问计于陆逊。而陆逊从容不迫,以退为进,打了个漂亮的反击战,然后安然撤退。    又反对征战公孙渊,陆逊向北也无路;    ----------------------------------  疯子才会支持孙权北伐公孙渊,多亏陆逊苦谏,要不孙吴有灭顶之灾。      还有曾谏阻南取夷州及朱崖,等于是否定向南。  ---------------------------------------------  取夷州及朱崖都事后都证明是是孙权的昏聩之举,得不偿失。      这些事件表明的都是陆逊超乎常人的远见卓识,难道要用来否定陆逊的军事能力?岂不可笑?  
  作为一名出色的史学家,陈寿是没有偏爱的  =================  司马爱李广  陈寿爱诸葛    看书的时候能够清晰感觉到。  
  诸葛亮历来是个被神话了的人物,陈寿对他也多赞美,但是依然很客观的指出&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    诸葛亮的民政能力非常优秀,但是并不能掩饰其糟糕军事能力.这一点不多说,讨论的非常多了.军事方面,诸葛亮远不如陆逊,没的说,谁不同意就回去接着看你的&三国演义&,我不同你争.    政治方面,诸葛亮治理蜀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个人才能当然是主要因素.    但是诸葛亮首先还应该感谢刘备生了个这样的蠢儿子,他才能的得心应手,才能&以臣凌君&,军国大事一人说了算,把自己的治国理想淋漓尽致的付诸于实践中.    而陆逊,很显然是不可能诸葛亮这样的条件.孙权一世雄主,驾御群臣游刃有余.陆逊出生江东儒学世族,极力张儒家仁政.孙权却以法家的申韩之术治国,对陆逊的减轻刑法赋税等上疏嗤之以鼻.虽然在顾雍死后,任陆逊为丞相,却非常奇怪的要求陆逊依然镇守武昌,不让他进建业理政.实际上孙权根本没有让陆逊施展治国理念的意思.拜陆逊为丞相目的是为了讨好江东世族而稳固统治.所以陆逊治国成绩为0,并不奇怪.  政绩上诸葛亮占优.    那再来分析诸陆二人治国理念之优劣.    诸葛亮以法家理论治国,赏罚分明短时间内效果很好,一时间蜀汉大治.然而法家治国滥用权术看中实利.有非常严重的的弊病.强有力的统治者离世后,很容易使得国家走入崩溃.管仲,子产,秦皇,魏武,吴大帝,诸葛亮都是如此.加之诸葛亮在世时连年兴兵,导致国力大损.亮去世后不久,蜀汉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    而陆逊治国理念是儒学的&仁政&:宽刑法,养民力,重德行.联系到东汉到三国时期混乱割据,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陆逊的主张是再正确不过的.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的治世,如唐宗宋祖,他们的治国理念与陆逊相差无几.    治国理念层面,陆逊略胜一筹.    接着谈论人才培养.  诸葛亮的成绩可谓非常差.   偌大的蜀汉,人才如此凋零,诸葛亮难辞其咎.蜀中本土俊杰的代表人物李严,荆州旧臣的代表人物魏延,被诸葛亮摧残而死.诸葛亮身后的继任者费*能不能理清朝政,外不能治军.还与姜维将相不和,可谓庸才中的庸才.  诸葛瞻? 不值一提.  对刘禅的培养....我不得不怀疑忠诚的诸葛丞相,是不是有意要把他弄成傻子的.--- 彻底的失败,刘备在九泉下恐怕也要怪罪诸葛亮.    陆逊,  陆抗,三国后期东吴支柱.抗在,晋不能侵吴寸土.  陆机,陆云,文学才俊.当时文坛领袖张华也说灭吴没什么可高兴的,得到陆氏兄弟才是最大的收获.可惜进取心太过,一心想克振家声.由于出生江东世族,被中原人排斥打压,遭人诬陷而死.    太子孙登,陆逊受诏辅太子,孙登培养的非常出色.可惜早死.是东吴一大损失.
  孙权认为陆逊是仅次于公瑾的,这在三国志里面写的很明了的。当然不排除孙权亡后陆逊的至于东吴的作用。但不能因为陆逊的单独立传就说明他的能力强于诸前贤的。项羽在史记里是本纪,在汉书里却是列传,你能说前一个项羽就比后一个项羽强吗?呵呵,要知道项羽只有一个啊。史学家都有自己的偏好的。这是可以接受的,给陆逊单独立传一方面是因为陆逊在位时间长点,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史学家的偏好吧。
  孙权不但不能据有荆洲  ~~~~~~~~~~~~~~~~~~~~~~~~~~~~~~~~~~~~~~~~~~~~~~    楼主做人要厚道啊,荆州是吕子明抢来的吧,呵呵
  是否合傳也得看是否有人能與之合傳,東吳恐怕也確實找不出人能與之合傳了,周瑜鲁肃吕蒙的時代對比陸遜都太前了,而且有孫權有無稱帝的本質時代區別。
  活活         陆逊被骂死,这不是形容夸张,而是真的被人骂到去世。       这还不是孙权本人所为,只是孙权的传令而已,一个史上无名的人。最初,陆逊为了二宫之争想求见孙权,但是孙权拒绝,甚至遣使责骂陆逊,于是陆逊就死了。       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因为又不是打杀,也非致病,怎会在无声中消失?其实若对照起魏国大臣荀彧,被曹操用空盒逼死,合理的推断就是曹操赐死,像是毒杀之类,或是强逼自缢等,所以才会在人生的顶点中缺席。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陆逊在孙权派人责骂后死亡,内容是否有「去死」不得而知,但若比照荀彧的死法,陆逊应该是被逼死。       江东重臣,就这样被骂逼死。       注:据说陆逊北伐难成,西向也不愿,南征又谏否,四方(东西南北)独缺东方建业,刚好孙权人在建业,可见陆逊的眼光独到,北有曹操,西有刘备,南有百越,就是东有孙权最容易。只是孙权先下手为强,派人骂死陆逊。      --      旭日盈窗 格格孔明诸个亮       幽香满院 郁郁畹华每兰芳     --
  对陆逊确实佩服  顶下楼主
  陆逊确实很重要.  但是我还是喜欢公瑾.
    作者:嫖姚无尚 回复日期: 13:51:27   
    以少胜多知道不?还斯巴达,哈哈!你哪里死光了也出不了阖闾,勾鉴,项羽,韩信,周郎,陆逊、陈庆之。也就出个140万打50万人的林彪!  --------------------------  林彪是湖北的
  陆逊是吴国唯一可配得上“国士”的名臣。    不过要通过贬低周瑜诸葛亮来抬高陆逊就没道理了。    周瑜死得早,只能就他的军事能力来评价。赤壁一战足以名垂青史。    至于贬诸葛亮就更没道理了。既然你是读过史实的,那么所谓把李严魏延摧残至死明显就是胡说八道。  至于诸葛亮不会培养人才,也不靠谱。费绎蒋婉姜维起码也保了蜀汉二三十年,放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哪个四川政权做到吧?  
  说的不错,是这样的
  我也认为陆逊是三国最有才能的人.  补充说下:陆逊自幼父母双亡,是跟着叔叔陆康长大的,陆康和孙策有过节.陆逊是从最底层干起的,一步一步升上来的,后来是吕蒙偷袭荆洲的时候,陆逊和吕蒙谈话,然后吕蒙向孙权推荐的陆逊.自此,陆逊开始重用.在偷袭荆洲的过程中,陆逊也是立了大功的.
  作者:嫖姚无尚 回复日期: 13:23:03 
    战术胜败通常建立在战略胜败的基础之上,曹操在赤壁之前,一系列战略谋画进乎完美,统一天下是有可能的。而小备则是乱七八糟。陆逊有才不假,但不应贬低周郎。        但话说回来,中国古代大半以上胜多的战例均为我江东子弟所为,比如吴破楚、越灭吴、巨鹿、彭城、井陉、潍水、赤壁、夷陵、陈庆之、淝水……        著名战例基本就没湖南人什么事儿!        你说是不是啊,表哥?      别恶心了.南方人也敢谈打仗?历史上哪次不是北方灭了南方?
  作者:到底意难平 回复日期: 22:20:30 
    陆逊是吴国唯一可配得上“国士”的名臣。        不过要通过贬低周瑜诸葛亮来抬高陆逊就没道理了。        周瑜死得早,只能就他的军事能力来评价。赤壁一战足以名垂青史。        至于贬诸葛亮就更没道理了。既然你是读过史实的,那么所谓把李严魏延摧残至死明显就是胡说八道。    至于诸葛亮不会培养人才,也不靠谱。费绎蒋婉姜维起码也保了蜀汉二三十年,放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哪个四川政权做到吧?        诸葛亮排挤李严是很明显的.  蜀汉能保持二三十年首先是地理优势,蜀道难走易守难攻.乱世之中,蜀地能守二三十年的时候多了去了,自己多读点书吧.  光是蒙古攻四川都攻了很多年了
  作者:如果可以忘记你     我看应该多读书的是你吧    乱世中守蜀地二三十年的你举个有分量的例子来。    蒙古攻四川时候,难道四川是个独立于宋的王国?
  作者:到底意难平 回复日期: 10:01:41 
    作者:如果可以忘记你         我看应该多读书的是你吧        乱世中守蜀地二三十年的你举个有分量的例子来。        蒙古攻四川时候,难道四川是个独立于宋的王国?        随便说个,五代十国
  赤壁之战时的形势和夷陵之战的形势和重要性是完全不能比的,赤壁之前曹操是风头正劲,前破袁绍,后降荆州,大有横扫一战定天下的气势,当时东吴内部都已经发生了分裂,主降派还占了上风,虽有长江天险,曹操的兵马虽然也不习水战,但别忘了荆州还有十万善习水战的荆州兵,虽然刚降人心未定,但稍施恩威,完全降伏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周瑜说“精兵五万,自足制之”。说周瑜胸有成竹简直就是玩笑,周瑜虽有信心,但在士气和实力明显处于下风的情况下绝对是做不好胸有成竹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只不过当时东吴能提供的兵力也就这4,5万精兵了,周瑜想要再多的兵力根本就不现实,况且东吴当时内部分裂,作为主战派的领袖,周瑜不表达出必胜的信心,怎么能说服主降派和中间派,这是提高自己内部士气的一种手段罢了  夷陵之战其实蜀军是以哀兵的姿态复仇,前有荆州之败关羽被杀,后有张飞遇刺献头东吴,谁胜谁败都不能吞并对方,重要性实在于赤壁不能相比,东吴即使败了,固守城池,蜀军也拿东吴没辙,况且夷陵之战蜀军虽也被火攻所破,但损失并不大,大部分主力其实也是逃回了,刘备军队都扎营在树林,哪个有点才华的将领都应该会选择火攻破之吧,比起寒东的赤壁,怎么看夷陵都更有火攻的条件,而周瑜作为三军的统帅,周瑜能充分听取部将建议,并谋划具体实施,这已经是大将之风,统帅之才了  
  对刘禅的培养....我不得不怀疑忠诚的诸葛丞相,是不是有意要把他弄成傻子的.--- 彻底的失败,刘备在九泉下恐怕也要怪罪诸葛亮.    *****************************  这句话好像不妥吧,楼主解释一下 刘禅后来不设丞相之职,其用心以及用意。    
  作者:如果可以忘记你 回复日期: 12:39:10 
        随便说个,五代十国    你该不是说前后蜀吧?    可见不读书的人总是大言不惭叫别人去读书。  
  个人觉得陆逊因为性格方面原因,没有做到与自己才能相匹配的身后声誉.
      作者:到底意难平 回复日期: 19:52:23 
    作者:如果可以忘记你 回复日期: 12:39:10              随便说个,五代十国        你该不是说前后蜀吧?        可见不读书的人总是大言不惭叫别人去读书。        为什么不能算?当然,如果有人把全国其他地方都统一了还剩下蜀那就比较少了.因为一般北方干南方很多都是先干蜀,然后顺流南下灭长江以南          蒙古攻四川时候,难道四川是个独立于宋的王国?      至少说明蜀地易守难攻  
  爱陆逊。
  楼主把周瑜随孙策平定江东直接给忽略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079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年三国志怎么充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