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能给我一个奇妙十,衣服二十几贴春联页,翅膀是九页的,一百级的,如果愿意的话,请加Q66828024

用小花仙号换高级的奥比岛小花鼠号,奥比岛小花鼠号最少也必须得66级,我的小花仙有灵豆服装,米币,绝版套装。
奥比岛换小花仙,奥比岛号是超级红宝石,衣服有80几页,超级绝版100件。&br/&换的小花仙号必须是奇妙年费,衣服要很多,翅膀至少2页。
奥比岛换小花仙,奥比岛号是超级红宝石,衣服有80几页,超级绝版100件。换的小花仙号必须是奇妙年费,衣服要很多,翅膀至少2页。 10
我有,采纳留扣扣,咱们换
提问者 的感言:谢谢你帮了我大忙!
等待您来回答
网页游戏领域专家奥比岛换小花仙。_百度知道
按默认排序
jpg& /&我要你给我这个奥比号换小花仙,baidu,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4a4ab3590afa513d51ff64d80d5d79c3/daaf7fca584ef9edab64024f1abe,hiphotos,baidu,jpg& esrc=&http,hiphotos,这只是摆设得穿俺还是超级红宝石呢,//b,必须奇妙5以上,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fc/a20a463c71a0ed05d,jpg& esrc=&http,jpg& esrc=&http,com/zhidao/pic/item/96dda144adcadcaef8483,jpg& /&现在71页有丸妹,//d,hiphotos,//b,baidu,hiphotos,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404aaf8bb33533faf5e39b/96dda144adcadcaef8483,baidu,//b,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com/zhidao/pic/item/daaf7fca584ef9edab64024f1abe,baidu,//d,hiphotos,hiphotos,baidu,hiphotos,hiphotos,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48bddb20d343ad4ba67b4ec4bede0d0cc2edcebf6c,hiphotos,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04dbabbb79ec54e741bb766/a20a463c71a0ed05d,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574ede0d0cc2edcebf6c,&a href=&http,com/zhidao/pic/item/a20a463c71a0ed05d,hiphotos,
都是金币买的。。。。。
现在你能用金币买,去买 啊,在说现在奥比岛可以立马看出是不是可以用金币买
哦,是么,怎么一个表情都没有呢,我的小花仙都90多级了,换你这破烂干嘛,我傻啊
我奇妙7要不要冲过5套还有冰雪婚纱94级你要么Q
嗯。。。奇妙几级我忘了。。。不过应该是在5级以上的。。灵豆衣服10套。89级。。。爱心国的。。冰雪婚纱套装也有。。衣服页差不多是7页左右。。加起来也有80几了。。虽然现在奇妙没了。。但号子还是很不错的。。。求换啊。。。还有。。我不是骗子。。。
我换,我奇妙3级,,,刚冲,还有29天,有么?真的,骗你是猪八戒!灵豆只有30个了,买衣服了。和你换,选我。
我小花仙72,奇妙3,有绝版,可惜你的号,我觉得不好捏
我也想要小花仙号
、、、、、
这号真够差劲的,烂!!!
岛龄:982天,红宝石8级,绝版爆多,有银爆、紫色浪漫卷发、男生服务员装、我很委屈、丸子妹妹头、芬芬仙子花环、天灵灵地灵灵、love时尚包、...…加百度好
其他类似问题
小花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奥比岛球送号QAQ,不送共号代号也行,如果不愿意送号的话我用小花仙代刷器来交换,骂人讽刺的勿来~最好是红宝石(过期也好)不是也没关系,岛龄也无所谓,只要衣服多就行,愿意的留QQ,最好给密保
奥比岛球送号QAQ,不送共号代号也行,如果不愿意送号的话我用小花仙代刷器来交换,骂人讽刺的勿来~最好是红宝石(过期也好)不是也没关系,岛龄也无所谓,只要衣服多就行,愿意的留QQ,最好给密保 5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什么啊?
给了密保你不就把号盗走了。
请看清楚,是最好给密保
好呀,给我留个Q
你可以给我吗?
上面有我的QQ,你加我吧
、奥比万岁,摩尔早死。2、精灵聪明又可爱,拉姆只会走路。3、摩尔抄袭奥比4、玩奥比岛总比玩SB庄园好。5、摩尔猪,奥比宝。6、摩尔亡,奥比王。7、摩尔专骗小孩钱。8、淘米一天收入都是玩摩尔的人的钱。9、淘米是一家黑公司(不信上网查)。10、淘米先挑起与百田的战争。摩尔亡: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摩尔,
摩尔不要脸,
我们来揍他,
奥比们来骂摩尔~
我爱奥比!我爱岛!
奥比岛开放了,
2b庄呀被烧焦。
奥比银行建成了,
摩尔支行倒闭了。
瘦弱饥餐摩尔肉,
笑谈渴饮拉姆血。
奥比过年很好看,
摩尔过年像清明,
摩尔全是抄奥比,
摩尔任务超无聊,
奥比任务很有趣,
摩尔大脑没理智。把这条信息发送给10个以上的论团将会获得10月红宝石及10月超拉。不发的话将会在20天内死亡,如果没死,你将会在1年后你的家人一起死。如有半点不一样也会丧命!~发了1条将反弹一切诅咒,发一条永远反弹!~
等待您来回答
奥比岛领域专家换号啦!小花仙和摩尔换奥比岛!奥比岛要有红宝石、绝版。我的小花仙奇妙五级,等级满了。有冰雪套装。也有绝版。衣服八页,有点少。摩尔:有火焰精灵龙,有么么公主套装,超级拉姆过期,是1级。衣服26页。可以的留下Q
换号啦!小花仙和摩尔换奥比岛!奥比岛要有红宝石、绝版。我的小花仙奇妙五级,等级满了。有冰雪套装。也有绝版。衣服八页,有点少。摩尔:有火焰精灵龙,有么么公主套装,超级拉姆过期,是1级。衣服26页。可以的留下Q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我要,我QQ
小花仙怎么换啊
等待您来回答
摩尔庄园领域专家我用奥比岛换小花仙
我用奥比岛换小花仙
这是我的号。内有很多服装,例如:银宣、童梦、泳衣泳裙、暑假9背景、青花瓷(男女都有)、礼服帽、M帽、气质公主套装、温柔公主套装……(其他不说了,不过也不是没好东西了,也有澳币的)& 房型也很多,例如:白雪公主城堡、星辰宫殿、缤纷糖果滑梯屋。
另外还有2只天狗。红宝石11级,还剩四十多天。& 小花仙要求:奇妙花宝5级以上,还没过期,有漂亮翅膀,70级以上,还要是美丽国的。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我不合格,但你可不可以听听我的小花仙呢,74级智慧国妙4过期就是这些
我好哩,我素奇妙7级,等级94级的,完全符合,【一定要回复啊,补充:我滴绝版超多,翅膀快两页了,很值哦!
跟我换不?加Q
你要多少级的,我有一个七十四的和一个九十的
条件太多了,你是要换,还是查户口啊
我是爱心国的行不
我有奇妙六级的 等级94 要吗
我小花仙奇妙10级,等级100,奇妙还剩507天,所有花精灵都有,衣服19页,头发9页,饰品全都12页,翅膀2页,美丽国,仙豆9067381,灵豆还剩200,有许多绝版房型,家具,服装。
是不是超条件了呢?换你的号不值得吧!
&此号换小花仙,必须要有奇妙3级以上,诚信,加我!,换的加:丽莎雪玲&
你加我qq。我的小花仙奇妙八级翅膀两页,奇妙剩9百多天
拜托哦看看提问时间好不好!!!算你厉害,一年多了还来
我有小花仙号,红宝13级,没过期,8页翅膀,91级,可是我是爱心国的,非常好看,我们换,行吗?
等待您来回答
奥比岛领域专家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1788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奇妙数学大世界A
&&&&&&&&&&&&&&&&
/ 奇妙数学大世界A 
  将这两种符号用在电器上,只要通“—”和断“——”两种状态就可以 了,这样就大大简化了设备。由于受到这样的启示,计算机便很快发明出来了。  计算机使用的是二进制,进行数的运算也很便捷。如加法和乘法口诀都 只有三条:加法:0+0=0   1+0=0+1=1 乘法:0×0=01×0=0×1=01×1=1这与十进制中加、乘各有 55 个口诀相比,实在是太简捷了!66.出门旅行某人出门旅行了22天。坐火车、汽车和骑自行车,各走了全部路程的1 1 1。骑自行车的速度是火车速度的 ,是汽车速度的 。你知道他坐火车、3 8 4乘汽车、骑自行车各是多少时间吗?解:这是一道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是行程问题的三个要素。从题中“各走了全部路程的 1 ”,可知坐火车、汽车和骑自行车所行3的路程是一样的。 根据“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若把骑自行车的时间当1作“1”,坐火车的时间只是骑自行车时间的 ,同样,乘汽车的时间8只是骑自行车时间的 1 。4旅行共用了 22 天,骑自行车的时间便是:1 122天÷(1+ + )4 8=22天÷ 1388=22天×11= 16天坐火车的时间是:116天×8= 2 天乘汽车的时间是:116天×4= 4天67.退瓶换水  暑假中,宁宁、尧尧等五个同学结伴到花果山旅游。他们走得又累又渴, 便到商店买了一扎(10 瓶)汽水。喝完后,营业员说,空瓶她们收回,要钱 也行,换汽水 3 瓶换 1 瓶也可以。宁宁说:“全部换汽水!”结果,把换来 的汽水喝了,空瓶又换了汽水。最后一只空瓶也没留下,你知道他们一共喝 了多少瓶汽水吗?  解:这道题如果用普通的换来换去的办法也能求得结果,但是太麻烦, 如果数量大,换的次数多了,很容易出错。巧妙的思维方法是将它“分割压缩”,大题化小,寻找规律。 可以这么想:要先向营业员借 1 瓶,再买 2 瓶,喝完后,正好是 3 只空瓶,把空瓶都交给营业员,就正好互不欠帐了。 这么一想,买 2 瓶汽水就可以喝到 3 瓶了。因此,买一扎 10 瓶汽水,再加上退瓶后换来的汽水,共可以喝到: 解法 1:10+10÷2=10+5=15(瓶)解法 2:3×(10÷2)=3×5=15(瓶)68.年龄乘积  芳芳、丽丽、倩倩三个同学年龄都依次相差 1 岁,一个比一个大。三个 人年龄相乘得出的积是 504。她们三人年龄各是多大?  解:从题中“年龄依次相差 1,一个比一个大”。可断定:三人的年龄 是三个连续的整数。  “三个连续数的积是 504,求这三个数”。把题目变换成这样叙述,就 便于思考了。  既然 504 是三个连续数的积,那么 504 的质因数必然包含这三个数的全 部质因数。思路只要进入这个阶段,这道看似很难的问题,便容易解决了。
只要将 504 分解成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再设法把质因素的积分成三个连 续数,便可以了。经过分析,将质因数作下面的分组,便符合要求:504=(2×2×2)×(3×3)×7=8×9×7=7×8×9即:芳芳 7 岁、丽丽 8 岁、倩倩 9 岁。69.鲨鱼长度  有一条大鲨鱼,它的身长等于头长加上尾长,它的尾长又等于身长的一 半加上头长。已经知道这条鲨鱼头长 3 米。你能算出这条鲨鱼的全长是多少 吗?  解:题中鲨鱼的头长已知是 3 米,身长=头长+尾长,尾长=头长+身长一 半。咱们据此可画个示意图: 由图可见,只要求出尾长,则身长可求,因此,求鲨鱼的尾长是解题的关键!
这道题趣在只告知鲨鱼的头长,身长尾长都不知,却要我们求出鲨鱼的 全长来。初看似乎无从下手,但是画出示意图后,便暴露出了解题的关键。尾长的求法,可作如下推导: 尾长=头长+身长÷2=头长+(头长+尾长)÷22 尾长=2 头长+头长+尾长(等式两端都×2) 尾长=3 头长=3×3   =9(米) 全长=头长+身长+尾长=3+(3+9)+9=3+12+9  =24(米) 如果学习了方程,用方程解就简化了: 设鲨鱼尾长为 x 米,可得,x + 3x = 3+22x = 6+x+3x=9身长=3+9=12 全长=3+12+9=24(米)70.油桶重量  哥哥是个汽车驾驶员,小明经常看到他拿着油桶直接向车内加油,便问: “哥哥,每次加多少机油,有数吗?”哥哥说:“咋能没数呢!瞧,我这桶 连油一共重七千克,现在油已用去一半了,连桶还有四千克。”“桶里净油是多少,还是不知呀!”小明又问。 哥哥笑了笑说:“真是个书呆子!一算不就知道了!” 小明不再问了,他用心地思考着。一会儿,真的算出来了,连油桶的重量都知道了。 哥哥听了他的答案后,高兴得连连叫好:“不是书呆子,是洋学生。” 你知道小明是怎么算的吗?解:可以先画个线段图:连桶共重 7 千克,现在只剩下 4 千克了,那么用去多少油呢?
7-4=3(千克) 这 3 千克就是油的一半,全部油便是:(7-4)×2=3×2  =6(千克) 桶重便是:7-6=1(千克) 还可先求桶的重量:  再求油的重量:4×2-7=1(千克)7-1=6(千克)              71.阶梯级数科学家爱因斯坦做过这样的问题:  一条长长的阶梯,如果你每步跨 2 阶,那么最后余 1 阶;如果每步跨 3 阶,那么最后剩下 2 阶;如果每步跨 5 阶,最后剩 4 阶;如果每步跨 6 阶, 最后剩 5 阶;只有当你每步跨 7 阶时,才正好走完,一阶也不剩。问这条阶 梯最少有多少阶?解:这个题目换一种说法,就是:一条长阶梯,它的阶数被 2 除余 1,被 3 除余 2,被 5 除余 4,被 6 除余5,被 7 能整除,求至少有多少阶? 这样,把题目压缩简化了,可以方便思考。题中共有 5 个条件,可以分两步解决。  第一步,根据“阶数被 2 除余 1,被 3 除余 2,被 5 除余 4,被 6 除余 5” 这四个条件,可知只要在阶数上加 1,就是 2、3、5、6 四个数的倍数了。2、3、5、6 的最小公倍是:30所以 29(30-1)便是满足这四个条件的最小自然数。 第二步,第五个条件是“能够被 7 整除”,29 显然不能满足这个条件。怎样才能满足这个条件呢?用 29 作基数,连续加上 2、3、5、6 的最小公倍30,便可得到:29+30=59 59+30=89 89+30=119??得出的和,经过计算, 如果能被 7 整除了,那么答案便找到了。这里 119÷7=17 已经符合目标了, 便不必再加下去。119 便是台阶的最小数目。72.蜻蜓、蜘蛛、蝉  生物小组一次到野外采集生物标本,他们共捉到蜻蜓、蜘蛛、蝉三种小 动物共 18 只。他们算了一下,共有 118 条腿和 20 对翅膀。大家知道蜘蛛是8 条腿,蜻蜓有 6 条腿和 2 对翅膀,蝉有 6 条腿和 1 对翅膀。你能算出这三 种小虫各是多少只吗?解:初看这个题目很复杂,似乎无从着手。 可先把条件疏理清楚:假定 18 只都是蜘蛛,那么应共有腿:8×18=144(条)  实际只有 118 条腿,多了 144-118=26(条)腿。为什么会多呢?因为每 只蜘蛛比每只蜻蜓或蝉都多 2 条腿。把蜻蜓和蝉也当作蜘蛛计算了。这样, 就有 26÷2=13(只)都当作蜘蛛了。从而蜘蛛的只数可求:              18-13=5(只)下一步再来算蜻蜓和蝉各是几只。假如 13 只都是蜻蜓,每只蜻蜓 2 对翅膀,共有 13×2=26(对)翅膀。 实际只有 20 对翅膀,多了 26-20=6(对)翅膀,为什么会多呢?因为蜻蜓是 2 对翅膀,蝉只有 1 对翅膀,把蝉当蜻蜓有 1 只就多 2-1=1(对)翅膀。说明有 6 只蝉也当作蜻蜓了!实际蜻蜓只有 13-6=7(只)。 列成综合式是:(18×8-118)÷(8-6)=(144-118)÷2=26÷2=13(只)????????蜻蜓和蝉的只数18-13=5(只)???????蜘蛛的只数(13×2-20)÷(2-1)=(26-20)÷1=6÷1=6?????????????蝉的只数13-6=7(只)???????蜻蜓的只数73.剩余问题  有一篮鸡蛋,5 个 5 个数余 1,6 个 6 个数余 3,7 个 7 个数余 5。这篮鸡 蛋至少有多少个?  解:这道题实质就是“求被 5 除余 1,被 6 除余 3,被 7 除余 5 的最小 自然数是多少?”我们可以用“层层剥笋”的方法来解决它。第一步先满足“被 5 除余 1”的条件:用 1 连续加上 5 的得数都符合,6、11、16、21、26??在计算过程中,要使得数满足第二个条件“被 6 除余 3”, 即停止。21÷6=3??3 便不再加下去了。  第二步,用 21 这个数再连续加上 5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 30,直到和能满 足第三个条件:被 7 除余 5。21+30=51 51+30=81 81+30=111111+30=141 141+30=171 171+30=201好了,201÷7=28??5 符合第三个条件了,便停止再加。所以,至少有201 个鸡蛋。 验算一下:201÷5=40??1201÷6=33??3201÷7=28??574.点燃蜡烛  为了预防停电,尧尧准备了一些蜡烛放在书橱里。他发现粗蜡烛和细蜡 烛长短虽一样,但是一支粗蜡烛能连续点燃 5 小时,细蜡烛只能点燃 4 小时。 有一天,兄弟俩同时点亮蜡烛做功课。过了一段时间后,粗蜡烛的长度是细蜡烛的 4 倍。他头脑一转,向弟弟提了个问题: 你能从蜡烛燃烧的长度算出我们学习了多长时间么? 解:蜡烛点燃的时间,就是兄弟俩学习的时间。1粗蜡烛可点燃5小时,每小时烧去长度的 ,细蜡烛可点燃4小时,5每小时烧去长度的 1 。4可用方程求解:设:蜡烛点燃了 x 小时
1 x粗蜡烛x小时烧掉了长度的 x =5 5细蜡烛x小时烧掉了长度的 1 x = x4 4把整支蜡烛看作“单位 1”,则:x1 - = (1 -5x1 - = 4 - x5xx - = 4 - 15x)×444x = 35x = 33 / 4两支蜡烛已经点燃了3 3 小时,也即兄弟俩的学习时间。475.行程问题  休息日弟弟和妈妈一同去姥姥家。他们走了 1 小时后,哥哥发现带给姥 姥的礼品忘在家里。便立刻带上礼品去追。可爱的小花狗,也跟着飞奔而去。 它追上弟弟后,又立即返回到哥哥这里,再返回追弟弟,就这样,不停地在 哥哥和弟弟之间跑来跑去,直到兄弟俩相遇了。如果弟弟每小时行 2 千米, 哥哥每小时行 6 千米,小花狗的时速是 16 千米,你能算出在哥哥追上弟弟时, 小花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解:表面看,这题很难:小花狗在兄弟俩之间往返不停地跑动,兄弟俩 之间的距离又是逐渐地缩短,又没有告诉小花狗一共跑了多少趟,小花狗跑 的路程怎么求呀?如果思路误入这个歧途,问题便难解了。 我们应该这么想:  已经告知了小花狗的速度是 16 千米/小时,只要知道时间,便可求出小 花狗共跑了多少路程。  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就是小花狗跑的时间。因为从哥哥出发时, 它就一直没停往返于哥哥和弟弟之间。思考到这一步,便容易解决了。哥哥与弟弟的速度差是:
6-2=4(千米) 即每经过 1 小时,哥哥便可追上弟弟 4 千米。 弟弟先出发 1 小时,哥哥追上他需用:              2÷4=0.5(小时)即哥哥用半小时,便可追上弟弟。 小花狗在这半个小时中,一直不停地往返奔跑,它每小时速度是 16 千米,那么 0.5 小时它跑了多少路程呢?16×0.5=8(千米)列成综合算式是:16×[2÷(6-2)]=16×[2÷4]=16×0.5=8(公里)一个看似难解的问题,竟是这么简单!76.参赛人数向阳小学举行《小学生数学报》知识竞赛,四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占参加比赛的总人数的 1 ,五年级与六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比是11∶13,3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比六年级少 8 人,三个年级各有多少人参加比赛?解:因为五六年级参赛比为 11∶13,那么这两个年级人数的总份数为?11+13 = 24份,所以五年级参赛人数占总参赛人数的?1??1? 11 11? × = ,3? 24 36六年级参赛人数占参赛总人数的?1 ??1? 133? × 24= 13 ,有了五六年级参36加比赛的占参加比赛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利用五六年级人数差与分率差的 对应关系,便能求出总人数,然后分别求出各年级参赛人数。  也可以这么求:因为五六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比是 11∶13,所以五年级 参赛人数是 11 份,六年级是 13 份,即五年级比六年级少 2 份,五年级又比 六年级少参加 8 人,这样就可以分别求出五六年级参赛各有多少人,再求出 四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解法 1:①求出参赛总人数:8÷(113
36= 8÷18= 144(人)②各个年级的参赛人数:1144×3= 48(人)??四年级解法 2:11144×36144× 1336= 44(人)??五年级= 52(人)??六年级①五年级参赛人数:8÷(13-11)×11=8÷2×11=4×11=44(人)②六年级参赛人数:8÷(13-11)×13=8÷2×13=4×13=52(人)③四年级参赛人数:1 1(44+52)÷(1- )×3 3= 96÷ 2 × 13 33 1= 96× ×2 3= 48(人)答:四年级参加比赛 48 人,五年级参加比赛 44 人,六年级参加比赛 52人。77.测洞深  勘察队员在一个山坡上发现一个石洞,黑洞洞的望不见底。他想测量一 下石洞的深度,可是身边只有一根长绳,绳的长度也不知道。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将绳折成 3 折放下井底,上端比井口低 1 尺;他 又把绳子折成 2 折放入井底,上端高出井口与他身高相等。他知自己穿靴戴 帽的高度恰好 6 尺。于是便很快算出了洞深,连绳长也知道了。你知道他是怎样计算的吗?解:将绳折3折,长度便是原长的 1 ,折2 折长度便是绳长的 1 。3 21 1根据问题的数据,可知绳长的 比它的 长7尺(1尺 + 6尺)。                         2 3这7尺恰是绳长的 1 。6解法 1:(1+6)×6=42(尺)???????绳长  42÷2-6=15(尺)????????洞深 或:42÷3+1=15(尺)解法 2:1
1(1 + 6)÷( - )2
42(尺)?????????????绳长142×- 6
= 15(尺)????????洞深2或:42 × 1 +1 = 15(尺)3随机应变  急智类题目,大多情节单纯,内容直白,数字简单,凭借生活经验,可 以直接口算答案,解题的技能反映出“急中生智”、“随机应变”的本领。 由于这类题目初看简单,一些人解答时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但是常见的 情况是,答得越快,错得越多!当别人点破迷津时,才恍然大悟,虽然解法同样简单,但思路却必须拐个弯儿。 简单的问题本应极易求解,但是错误的比例甚至比解复杂的问题还高。果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因此,这类问题,也可称作“简单的难题”。 简单的难题中,寓含着复杂的道理。如果能顺利地解决这类简单的问题, 再遇到同类的复杂问题,也便得心应手了。如锯木段与植树问题,渡河方法与计算机程序等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解这类题,对培养、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对提高解题和应变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1.几天剪完一块 10 米长的布,每天剪去 2 米,几天可以剪完?解:一些人会不加思考地回答:5 天剪完。他们的算法是:10 米÷2 米=5(天)其实最后一次剪开的是 4 米,因此只用 4 天便可剪完。即,10÷2-1=4(天)2.用时多少  一根长 12 米的木料,截成都是 2 米长的木段,每截一段都需 5 分钟,全 部截完需多长时间?解:12 米长木料,截成 2 米一段,只需截割 5 次。共需时间为:5×(12÷2-1)=5×5=25(分)3.几次渡完  河里只有一条能坐 5 人的空船,现有 10 人需要过河,需往返几次才能全 部过河?解:要是算成:10÷5=2(次),便大错特错了!  因为小船每次只能坐 5 人,船到对岸,还需 1 人将船撑回来,实际每次 仅过河 4 人,两次船过 8 人,最后,对岸只剩 1 人,仍需船开回再渡。所以, 必须 3 次才能全部过河。  4.多少只鸡  如果 3 只母鸡 3 天能下 3 个蛋,那么,要在 100 天内,得到 100 只鸡蛋, 需多少只鸡?  解:3 只鸡 3 天下 3 只蛋,3 只鸡 1 天只生 1 只蛋,所以 3 只鸡 100 天 内就可以得到 100 只鸡蛋。  5.分装水果  有 12 千克水果,分装在 4 个袋里,每袋都装了 4 千克,而且没有空袋, 这是怎么回事?解:把最后一袋水果,连同袋子都装入剩余的一个袋内了。6.棋子距离  桌上摆放着 5 枚棋子,相邻的两个棋子间距离都是 4 厘米,两端两个棋 子间距离是多少?解:5 枚棋子只有 4 个间隔,因此,首尾两棋子间的距离是:4×(5-1)=16(厘米)7.哪排更长  有两列队形:一列 10 人,每两人间距 1 米;另一列 15 人,每两人间距 半米。哪一列队形更长?解:10 人队列,共有 9 个间距,每个间距是 1 米,所以全长 9 米。15 人队列,共有 14 个间距,每个间距是 0.5 米,全长只有 0.5×(15-1)=7 米。当然是 10 人队列更长些。8.几种信号  一只船上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信号旗,一共可以表示多少种不同的 信号?解:挂一面旗,只有红、黄、蓝 3 种信号。 挂两面旗,有:红黄、红蓝,黄红、黄蓝,蓝红、蓝黄,共 6 种信号。 挂三面旗,有:红黄蓝、红蓝黄,黄红蓝、黄蓝红,蓝黄红、蓝红黄,也是 6 种信号。所以,三种颜色的旗共可表示 15 种不同的信号。9.放大镜看角一个角只有 30°,用 3 倍的放大镜看应是多少度?解:仍是 30°。10.抓住两根  在一个建筑工地的支架上吊下两根绳子,因为两根绳间距较大,一个人 能抓住这一根,就够不到另一根,但是必须两根同时都抓住,才能继续下面 的工程。  后来,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并没用任何辅助器具,把两根绳子抓到手里 了。他用了什么办法?  解:他先摆一根绳子,让它大幅度地摇摆起来,然后撒手去抓另一根绳 子,当前一根绳摆过来的时候,便迅速地抓住它。  11.通过桥洞  一批装载集装箱的机帆船,必须通过一座桥洞。可桥洞离水面比集装箱 顶距水面还矮 1 厘米。  可是后来船长想了个巧妙的办法,竟然使所有船只顺利通过了。你知道, 船长用了什么办法吗?  解:船长用增加船的装载量,使船吃水更深一些,船在水面上的高度便 降低了。这样,直到增加的重量足以使船身下沉到大于 1 厘米时,船只便可 从桥洞中通过了。  12.智过独木桥  李大叔挑着两个空箩筐进城买菜。当他通过独木桥时,后面紧跟着一个 小孩,紧接着对面也来了一个小孩。两个小孩把李大伯夹在了独木桥中间, 他们谁也不肯往回走,独木桥又不能并行两人。李大伯急中生智,使两个小 孩各奔前程,谁都没有往回走。李大伯用的是什么办法呢?  解:李大伯让两个小孩坐在箩筐里,让扁担在肩上转了一下,两个小孩 便互换位置了。  这些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似乎不可能存在,可是在工厂中生产零件的流水 线上,却可能出现两种流程相交,必须想出类似于此的解决办法,因此,它 的实际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13.狗、羊、菜  有位老人带着一只小狗、一只小羊和白菜来到河岸。但是渡河时只允许 主人带三件物品中的一件,可是不论在河的哪一边,狗和羊、羊和白菜都不 能无人照管而同时放在一起,因为狗会咬羊,羊会吃菜。老人该怎样过河才能不受损失?  解:老人先带羊过河,留下小狗和白菜,空船渡回。第二次带狗过河, 若把狗、羊都留下,则狗会咬羊,老人将羊带回,只留下狗在对岸。第三次 带菜过河,留下羊,到对岸后留下菜,空船回。最后再把羊带过河。这样, 便毫无损失了。想想看,还可以怎么办?    14.还有几个角把一块正方形的硬纸板,剪去一个角后,还会有几个角?  解:这类问题是不应该简单的用“4-1”的方法来解决,要具体问题具 体对待。由于剪法不同,可能出现下述三种情况:图(一)的剪法还剩三个角。 图(二)的剪法还剩四个角。角没有减少。 图(三)的剪法还剩五个角,增加了一个角。15.暗中取球  木箱里有黑、白两种球各 10 个,如果在暗中取球,一次只取一只,最少 取几次才会有一对颜色相同的球?  解:题中问的是最少取几次才能有一对颜色相同的球。所以,取一次可 能是黑或白,取第二次则非黑即白。只要与第一次颜色相同就会得到一对同 颜色的球。因此至少用二次。  若问最多几次可得不同色的球,情况就不同了。每种颜色的球都是 10 只,有可能前 10 次取的是同一种颜色的球,但到第十一次则肯定可得一对不 同颜色的球了。  16.煎饼时间  用平底锅每次能煎两个饼,每煎熟一个饼正反面各需 1 分钟,因此一只 饼从入锅到煎熟共需要 2 分钟。照这样,煎三个饼最少要用多少分钟?  解:煎三只饼至少需要三分钟。方法是:第一次放入两个饼,一分钟后, 取出一只放进第三只,同时将第二只翻转。再煎 1 分钟,取出煎熟的第二只, 将第一只放入煎反面,同时将第三只翻转,再过 1 分钟,便都煎熟了。17.楼梯台阶  董尧尧从一楼走到三楼共跨 36 个台阶,如果每层楼的台阶相同,他走到 六楼共跨多少个台阶?解:如果你的解法是:          36÷3×6=72(个) 便错误了!因为从地面到三楼实际只经过两层楼的台阶。同样,从一楼到六楼也只跨五层楼梯。 正确的解法是:36÷(3-1)×(6-1)=36÷2×5     =90(个) 即从一楼到六楼共跨 90 个台阶。     18.试开门锁  每个锁都有一把钥匙,小亮家有三把钥匙三把锁,但是他分不清哪个钥 匙开哪把锁,只好试开。要保证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最多需试几次? 最少需试几次?解:最多需试 3 次。  如用 A 钥匙试开,若不是 1 锁和 2 锁,则定是 3 锁,不必再试。用 B 钥 匙试开 1 锁,若不是,定是 2 锁。余下的一把钥匙必然是 1 锁的。最少只需试开 2 次。 每试一把钥匙都恰巧能开,则余下最后一把便不必再试了。19.池塘水草  一种水草繁殖力极强,放在水面上它的覆盖面积每天都扩大一倍。一个 池塘将水草放进后仅 20 天,池塘的水面就被全部覆盖。现在问你:当水草把池塘的一半覆盖时,用了多少天?  解:人们思考问题大多“从头想起”,用这种思路本题便无法解决。因 此,有时便需要“倒过来想”。  这种水草,每天的面积扩大一倍,20 天将水塘全部覆盖,这就是说,在 第 19 天时,它只覆盖了池塘的一半面积。瞧,“倒过来想”之后,问题这么容易就解决了。20.睡了几小时学校组织登山,回家后董尧觉得很累,他把闹钟对准 9 点,心想明天睡到 9 点再起,反正是星期日不用到校。于是他 8 点钟便入睡了。请问到闹铃 响时,他一共睡了多少小时?解:很多同学的解法是:
12-8+9=13(小时) 其实他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在 12 点前,闹钟到 9 点时便起闹了。从他入睡到响铃,实际只有 1 个小时。21.时钟敲响一只报时钟,敲响 5 下要用 20 秒,敲响 10 下,要用多少秒? 解:一般人会脱口而出:40 秒! 他们的算法是:20÷5×10=40(秒)但实际敲 5 响只有 4 个间隔,敲 10 响只有 9 个间隔。 因此,每一间隔需用时间是:
20÷(5-1)=20÷4=5(秒) 敲 10 响需用的时间是:
5×(10-1)=5×9=45(秒) 这类题与锯木段算法是相似的。
22.猴王分桃  猴王有 10 只小猴子,一天它摘来一些桃子。小猴子一个个急着要吃。猴 王眼睛一眨说:“别急,别急,我把桃子分一半给每只小猴,你们再退回一 只,好吗?”  小猴子听说每人可以分得总数的一半,只退回一只,连声说:“好,好, 好!”  于是,猴王将桃子给每个小猴分发下去。10 只小猴都分完了,猴王的手 里还剩 2 只桃子。你知道猴王一共有多少只桃子?解:猴王只有 2 只桃子。 小猴子最后才明白受骗了,它们谁都两手空空,一只桃子也没捞着。23.如何渡河  十队公安干警,为执行任务,必须渡过河去。可是桥已被破坏,河水又 深。幸好有两个小朋友驾舟玩耍,可是船太小,每次只能乘坐一个大人或两 个小孩。最后,他们竟用这条小船全部过了河。你知道他们是怎样渡过去的吗?解:他们渡河的办法是:①两个小孩先过河,留 1 人在对岸,另一个小孩将船划回。②一个战士上船,小孩留下。③到对岸后,战士留下,对岸的小孩将船划回。 这样,重复①~③的办法,直至全部过河。 这个过程画成流程方框图,就更一目了然了。24.分苹果  妈妈买来 10 只苹果,她把盛苹果的篮子交给姐姐,说:“你们 5 个小朋 友,每人 2 只。但我要求篮子里要留下 2 个,否则谁也不准吃”。  姐姐想了一会,真的按妈妈的要求将苹果分开了:5 个小朋友,每人 2 只,篮子里仍有 2 只。你知道,姐姐是怎么分的吗?解:姐姐让每个小朋友拿走 2 只,最后她连篮子和苹果一起拿走了。25.乘车人数  一天,同学和老师共同乘汽车到海滨浴场去,董尧尧发现车上的老师、 男同学、女同学加起来数目的和恰巧与三个数相乘的积相等。他编了一道数 学题,问乘车的一共是多少人?一些同学却解不出来。你会解吗?解:老师、男同学、女同学一共是 6 人。 即:1+2+3=1×2×3=6              26.奶奶记错了媛媛问奶奶:“电影票放在哪?” 奶奶说:“放在那本《快算技巧 100 例》的 53~54 页之间”。 “奶奶,你一定记错了!”媛媛十分肯定。 你知道,媛媛根据是什么?解:因为 53~54 页是同一页书的两面,中间怎么能夹电影票呢?27.看电影  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是她们只买了 3 张票,便顺利的 进了电影院。这是怎么回事?解:因为看电影的就是 3 个人:奶奶、妈妈、孙女。28.剪绳  有人将一根绳子从中间用剪刀剪断,剪完后仍是一根绳子。这是怎么回 事?  解:有两种可能:①这是一根首尾相接的环形绳子。②若不是环形绳, 必是中间有绳结,剪去的只是多余的结头。  29.散步  尧尧和爸爸用均匀的速度在马路上散步。他们从第 1 根电杆到第 12 根电 杆,整整用了 6 分钟。爸爸问:“仍用这样的速度,再过 6 分钟,我们会走到第几根电杆?” 尧尧说:“那当然是第 24 根罗!” “不对!”爸爸笑了。“你再想想!”  解:从第 1 根到第 12 根电杆,用了 6 分钟。继续走下去,是从第 12 根 开始的,而不是从第 13 根开始的。因此,再走 6 分钟,只能到达第 23 根, 而不是第 24 根。  30.赶车  火车站离出发地点 2 里,某人必须在两分钟内赶到才能乘上车。他先以 每小时 30 里的速度赶完 1 里,那么剩下的 1 里要用怎样的速度才能乘上车? 解:出发地点离火车站 2 里,要在 2 分钟内赶到,每分钟必须走 1 里。 他先用每小时(60 分钟)30 里的速度走完 1 里,这样的速度实际每分钟走了:
30 里÷60=0.5 里 走完 1 里已经用了 2 分钟。 所以,他赶不上车了!
31.一只小船  一只小船只能载重 100 千克。一个体重 100 千克的爸爸,带着他的两个 体重共 50 千克的孩子能用这只小船过河吗?解:能。方法是: 先让两个孩子乘船渡河,至对岸时留下一人,另一人将船渡回,留下孩子,让父亲乘船过河,到对岸后,再由原先留下的孩子将船渡回,而后两人 一起上船渡过对岸。32.至少几只  河里有一群鸭,一只的前面有两只,两只的后面有一只,还有一只在中 间,这群鸭至少是多少只?解:至少 3 只,排成一列纵队。33.剩下几支  办公室里点燃着 10 支蜡烛,风吹灭了 2 支,过了不久,又吹灭了 1 支。 把门窗关好后,便 1 支也没有熄灭。请问最后还剩下几支?  解:总数 10 支蜡烛,被风吹灭了 3 支,此后便一直燃烧下去了。说明 最后剩下的只有灭掉的 3 支,其余的都燃烧尽了。  34.烟商的损失  一位顾客要买 2 元的香烟。他给了 5 元钱,烟商没有零钱可找,便向其 他商人兑换成 5 张 1 元的票子。顾客拿着香烟和找回的 3 元钱走了。一会儿 兑换钱的商人说那 5 元的钱是假的,烟商只得给他一张真的 5 元钞票。在这 个过程中烟商损失了多少钱和烟?解:烟商损失了 5 元现金和价值 2 元的香烟。35.留下几人20 名运动员报数后,10~20 号退出,其余留下,留下的运动员是几人?  解:你若脱口而出,认为留下 10 人,那就错了。因为 10~20 号退出, 说明在 10 号前的运动员都留下了,而 10 号前是 9 号,所以留下 9 人。  36.共有几只鸭  河里有一行鸭,2 只前面有 3 只,3 只后面有 2 只,2 只中间还有 3 只, 这行鸭一共有几只?一共有 5 只鸭子。37.开出汽车汽车站每隔 10 分钟开出一辆汽车,请问一小时开出多少辆汽车?  解:一小时是 60 分钟,每 10 分钟开出一辆,加上开始开出的一辆,一 共开出:1+60÷10=1+6=7(辆)38.正数、倒数  同学们排队去看电影,小明排在正数第 9 人,倒数第 10 人,这队一共有 多少个同学?  解:小明排在正数第 9 人,说明他前面有 8 人,倒数第 10 人,说明他 后面有 9 人,再加上小明,这队的人数是:(9-1)+(10-1)+1=8+9+1=18(人)39.牧羊  一个牧羊人,第一天发现少了 2 只羊羔,第二天发现又少了 2 只羊羔, 第三天他认真地寻找了一下,发现羊群中有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原来羊羔被 这只披着伪装的狼吃掉了。请问,这狼一共吃了几只羊羔?  解:第一天少 2 只,是把伪装的狼也当作羊数了,实际被狼吃了 3 只羊, 第二天实际就是少了 2 只,所以一共被狼吃了 5 只羊羔。  40.做工  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做工挣了 3600 元,但当他们平均分款时,每人却得 了 1200 元。你认为这样的事情可能吗?解:可能。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是祖孙三人。41.试卷相同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尽管老师监视很严,考试时间又很短,学生根本不 可能作弊。可是改卷时却发现两张完全相同的试卷。你认为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  解:人们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总以为凡是试卷都被学生做过了,却忽略 了会有一题没做交白卷的人。有两个同学交了白卷,所以他们的试卷完全相同。42.男孩女孩  排队时要求在每一个男孩后面站一个女孩,同时每一个女孩后面要站一 个男孩。至少要几个人才能站成这样的队形?解:两人。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背靠背地站着即成。43.登楼  某人从地上登上四层楼需要 3 分钟。他以同样的速度,从地上登上八层 楼需要多少分钟?解:有人说 8 层是 4 层的 2 倍,用的时间也必然是 2 倍,即:3×2=6(分钟)。这样答便错了!  实际从地上到四层只爬 3 段楼梯,而从四层到八层却必须爬 4 段楼梯, 所以总共用 7 分钟。  44.哪车更近  554 号列车以每小时 80 公里的速度从连云港开往徐州,513 号列车以每 小时 100 公里的速度从徐州开往连云港,当他们在途中相遇时,哪列车离徐 州更近些?解:距离相等。45.车过山洞一列长 1000 米的列车,以每分钟 1000 米的速度前进。 请问,它穿过 1000 米长的山洞需要多长时间?  解:车速每分钟 1000 米,通过 1000 米长的山洞,有人会脱口而出,1 分钟通过呗!  其实他忽略车身长 1000 米这个因素。车头进入山洞到车身离开山洞,列 车运行的距离实际是“车身+洞长”,因而必须 2 分钟才能通过山洞。  46.烟向何方如果列车以每小时 120 公里的速度向北行驶,此时南风的风速是每小时30 公里。想想看,列车烟囱里冒出的烟应飘向何方?解:因为车速快于风速,烟囱里冒出的烟仍是向南的。47.药瓶装水  用 100 毫升的药水瓶装水,因为瓶子的刻度没有到达瓶口,你有什么办 法只用这只瓶,知道它装满了水,水的体积是多少?解:关键是求出瓶口没有刻度那部分的体积。 先不将水注满,量出刻度。再将瓶子塞上瓶盖倒立,看刻度减少了多少,减少的数字便是没有刻度那部分的体积。加上 100 毫升后的得数便是满瓶水 的体积(1 毫升为 1 立方厘米)。
48.多少钱?爸爸买来了一些橘子。 儿子问:“橘子多少钱 1 斤?”  爸爸说:“我身上的钱,若买 3 斤余 2 角,若买 4 斤便缺 3 角钱。自己 算吧!”儿子算不出。你能帮他算算:橘子是多少钱 1 斤?爸爸身上是多少钱吗?  解:从买 3 斤可以余 2 角,买 4 斤则少 3 角,可知若再给爸爸 3 角钱, 便可多买 1 斤橘子。说明橘子每斤的价是:2 角+3 角=5 角。从而爸爸身上 的钱也便可知。(2+3)÷(4-3)=5÷1=5(角)????橘每斤价5×3+2=17(角)=1.7(元)?????爸爸的钱49.侦察过桥  敌人在一条大桥的中间设一个了望哨,每隔 5 分钟巡视一次。桥上不准 任何人进出。  侦察员小王想通过大桥,深入敌后。可是桥很长,约走 7 分钟。怎么办? 最后小王终于想出了办法,大摇大摆地通过了大桥。你知道小王想了什么办法吗?  解:敌人每 5 分钟巡视一次,可是通过大桥却需 7 分钟。这就是说,凡 是想进出的人,都不能逃出敌人的眼睛。过桥似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侦察员小王却利用敌人每隔 5 分钟巡视一次的规律,悟出了过桥的 办法:他趁敌人第一次巡视刚刚进屋,便迅速过桥,等敌人第二次巡视时, 他已到达了望哨的另一侧,便迅速转过身来往回走,敌人自然要阻止他,令 他返回。这正是小王所希望的,便装着无可奈何的样子,再次转过身来往回 走。这样,便大摇大摆地通过大桥,深入到敌人的后方了!  50 挑出假币  某人将一枚假银元混进了一堆真银元中,从外表上无法区分,只知道假 银元是灌铅的,比真银元重。现在给你一架天平,要求在 50 枚银币中将假币挑出,至少需要称几次? 解:若每次称 2 枚,有可能需称 25 次。这种办法最笨拙。 较好的办法是:将 50 枚银币一分为二,各放在天平一端,假币必在重的一端。然后,再将重的这段分成 12 和 13 两份,从 13 枚中取出 1 枚,若恰巧 取出的这枚就是假币,则天平两端必然平衡。这样只需两次便挑出了假币。 如果天平不平衡,则假币在重的一端,再将 12 平分两份再称??这样下去,最多用六次便可以挑出假币。 所以,最少也需两次。51 几只苹果  妈妈从街上买回一篮苹果。她分一半给王大娘。路过姥姥家,又将余下 的苹果留下一半给姥姥。回到家时,将一半分给小华,余下的一半分给丽丽。 这时妈妈的篮子里只剩一只苹果了。你知道妈妈一共买多少只苹果吗?解:这类问题用倒过来想很容易解决。 篮子里只剩一只苹果是分一半给丽丽后余下的,没分给丽丽时,应是 2只苹果。这 2 只苹果又是分给小华一半后余下的,可知未分前有 4 只苹果?? 这样,一直追溯下去,便找到了答案。解法 1:解法 2:用分数解:1×2×2×2×2=16(只)1 ? ?1?1? ? ?1 ?1? ? ?1 ?1? ? ?1 ? 1?? ? ? ? ?? 2? ? 2? ?1 1 1 1? ? ?2? ? 2?? 1? ? ? ?2 2 2 2= 16(只)即:妈妈共买 16 只苹果。          52.半数加半个小明问:“王叔叔,你的西瓜是多少个?” 王叔叔笑着说:“第一个人买去半数加半个,第二人买去剩下的半数加半个,第三个人买去第二个人买后的半数加半个,最后余下的被我送给了军 属张爷爷,仍是半数加半个。”小明疑惑的问:“这么说,你的西瓜是切开来卖的了?” “切开?拿走的都是完整的呀!”王叔叔说。 小明皱起了眉:这是怎么回事呢? 解:王叔叔送给军属张爷爷 1 个西瓜:           0.5+0.5=1(个) 第三个人买走了 2 个西瓜,之前王叔叔有西瓜:        (1+0.5)×2=1.5×2=3(个) 第二个人买前,王叔叔有西瓜:
(3+0.5)×2=7(个) 第一个人买前,王叔叔有西瓜:(7=+0.5)×2=15(个)  这样,第一个人买 15 的一半又半个是 8 个。第二个人买余下 7 个的半数 加半个是 4 个。第三个人买再次余下 3 个的一半加半个是 2 个。送给军属张 爷爷的恰是 1 个。  53.难分的桃一群猴子摘了一堆桃,便将它等分成几堆,可是总是分不均:分成 2 份,余 1 个;分成 3 份,余 2 个;分成 4 份,余 3 个;分成 5 份,余 4 个;分成6 份,余 5 个。 猴子摘的桃至少有多少个呢?解:从几次分桃的余数看,总是缺 1 个。假如在这堆桃上增加 1 个,分成 2、3、4、5、6 份都恰好整分,也就是这堆桃子加 1 后,便是 2、3、4、5、6 的公倍数了!  题中问这堆桃至少有多少个?只要求出 2、3、4、5、6 的最小公倍数, 再将加进的 1 个减去便是这堆桃子数。2、3、4、5、6 的最小公倍数是 60。 所以这堆桃子是:60-l=59(个)。54.六把空椅  某人请客,来了许多客人。接着又来了三对夫妇,其中一对年轻夫妇没 带孩子,其余两对夫妇各自都带一个孩子。  此时客厅里只有 6 把空椅子,主人刚要去借椅子,客人说:“不必了, 刚好够坐。”说着便都坐下了。  大家一看,果然 6 把椅刚好坐满,而且每把椅子上只坐一个人,并没有 站着的。你能说出这是怎么回事吗?  解:按照常规思维,三对夫妇已经是 6 个人,再加上他们中带来的孩子, 应是 8 个人。  可是事实是:6 把椅子刚好坐满,而且一椅一人,没有站着的,更没有 2 人坐一椅的。真是怪事儿! 如果跳出常规思维框框,想到这三对夫妇间会不会存在某种亲缘关系,也即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便会豁然开朗:没带孩子的年轻夫妇,原来是另外 两对夫妇的孩子!这样,便恰好是 6 个人,正好坐满了 6 把椅子。答案竟是这么简单!55.至少几只猫  小华抱了只猫从屋里出来,大声喊道:“妈妈咱们家来了一些猫!屋里 四个墙角,每个墙角蹲一只,每一只前面都有 3 只猫。”“这么多猫呀!”妈妈也很惊奇,“一共是多少只呀?” “多少只你自己算嘛!”小华说。 妈妈思考了一会,说:“加上你这只,一共是 17 只吧!” 小华听了直摇头。妈妈算的不对吗?为什么?解:问题的关键是怎样理解“每只猫前面都有 3 只猫”这句话。 因为所谓“前面”,并没有距离的限制,紧挨着面前称“前面”,稍远一些也称“前面”。所以,每一个墙角前面的猫都有 3 只猫在它的前面。这 样,屋内四个墙角四只猫,加上小华抱着的猫,总共只有 5 只猫。56.装满水缸  学雷锋小组每天给军属王奶奶送 4 桶水,王奶奶早、中、晚三餐用去 3 桶。王奶奶的水缸能容 10 桶水,照这样,需要几天,水缸的水才能装满?  解:你也许这样想:每天送 4 桶用去 3 桶,水缸里只剩下 1 桶。水缸总 共可装 10 桶水,10 天就满了!这样便大错特错了!  其实到第六天,水缸里已积存了 6 桶水,第七天再送去 4 桶,水缸便装 满了!  57.虫蛀的厚度  一部书共两册,并排地摆在书架上:一只可恶的蛀虫,从第一册的第一 页咬起,一直咬到第二册的最后一页。两册书每册的内页厚 3 厘米,封面和封底各厚 1 厘米。请你细心地算一下,这只蛀虫一共咬了多少厘米厚度?4小明的计算方法是:1.两册书的内页共厚:3×2=6(厘米)2.两册书的封面和封底共厚:1 ×4 = 1(厘米)43.蛀虫咬的厚度是:小明算得正确吗?6+1=7(厘米)  解:虫蛀的厚度,一些人的思路和小明一样,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其 实却错了!题中已经告知,两册书并排在书架上,蛀虫是从第一册的第一页,一直咬到第二册的最后一页。实际第一册的封面和第二册的封底都没有咬透,咬 透的是两册书的内页和第一册的封底及第二册的封面。因此,虫蛀的厚度应是:13×2 + ×241= 6 +2= 6 1 (厘米)258.共用时间  尧尧家离学校 300 米,他每分钟走 50 米。一天上学时走了 100 米时想起 忘了带劳动工具。便仍按原来的速度回家拿工具。请问这次上学尧尧共用几分钟?  解:因为尧尧走到中途又返回,一些人往往在这个关键处出错,有的算 成 10 分钟,有的却算成 8 分钟。  其实,尧尧从 100 米处返回,再返回到离家 100 米处,共走了三个 100 米,离学校还有 200 米。因此共用的时间是: 解法 1:解法 2:解法 3:[(300-100)+100×3〕÷50=10(分)(100÷50)×3+(300-100)÷50=6+4=10(分)300÷50+100×2÷50=6+4=10(分)59.六棒四形  尧尧手里摇晃着 6 根小棒棒,高声地招呼着:“喂,喂,喂!比智力, 看本领,6 根棒能围四个三角形。”开始时,同学们以为他故意闹着玩的, 谁都知道,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边,6 根棒围成四个三角形,简直是天方夜谭! 后来,尧尧竟认真起来了:“不信?咱们打赌。”同学们便围上来,叫 尧尧摆给大家看看。只见尧尧不慌不忙,胸有成竹。摆好后,大家一数,果然是围成了四个三角形。 你能知道,尧尧的小棒是怎么摆放的吗?  解:这个问题,按照常规思维是不可能的!在同一个平面上,6 根小棒 不论怎么摆,也无法围成四个三角形。遇到“死胡同”,思路必须及时调整方向! 假如不在同一平面上,比如把有的小棒立起来摆会怎样呢? 只要思路跳到这一步,便可以找到答案了! 尧尧的摆放方法是:  瞧,6 个小棒围成了立着三个三角形,加上平面上的一个,正好是四个 三角形。  60.杯子不坏  “爷爷常常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宁宁说,“夏天我和爷爷在 100 米 高的楼顶上乘凉,爷爷拿着他手里的玻璃杯说,我把杯子扔向天空,当杯子 落下 100 米时却并没摔坏,这可能吗?”“大家说,楼下是不是铺了很厚的棉花或海绵等极柔软的东西?” “爷爷说,不,是光滑的水泥地面。” “大家又说,那就是你这杯子很特殊。” “爷爷说,也不,是普普通通的玻璃杯子。” “大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可是,最后听爷爷讲了道理,却是真的。” 你能说出是什么道理么? 解:爷爷提的问题真够怪的:普普通通的玻璃杯,从 100 米高的楼顶扔下,落到水泥地面上还摔不坏,这怎么可能呢? 一般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遇到这种问题,要认真地推敲题中的条件。爷爷说的是:在 100 米高的 楼顶,把杯子向天空掷去,这就是说,玻璃杯离地面的高度必定是大于 100 米。再看看爷爷的问题是什么:当杯子下落 100 米时,却并没有摔坏,这可能吗? 啊!明白了!杯子下落 100 米时,还没有到达地面哩,它怎么会坏呢?61.磅秤称牛  小朋友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是先把大象放在船上,记下水位。 再让大象下船,向船上放石头,使石头的重量与大象的重量水位一致,最后 称出石头的重量,把一个当时的难题解决了。  现在有一头体重约七、八百斤的黄牛,准备宰杀。可是屠宰场只有一台 最多只称五百斤的磅秤,要求只用这架磅秤,称出牛的重量,应如何解决呢? 解:当然不能把牛杀掉,肢解以后再称,那样就没有思考价值了。  牛的重量超出磅秤限量几百斤,又不准把牛肢解以后再称,这可真是个 难题。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总会找到解决的途径的。 想想,除了秤还有什么能称东西?天平也可以。不可能用天平称牛,然而,天平称东西的方法,却给我们提供思路:它一端放砝码,一端放物品, 两端平衡,便称出了物体的重量。  有了,在磅秤旁放一块与底座水平的木板,让牛前足踏在磅秤底座上, 后足踏在木板上,称出一个重量,而后再把牛调个方向站立,让它后足踏在 磅秤底座上,再称出一个重量,这样,将两次称得的重量相加,就是牛体的 总重量。难题也便解决了!62.天气情况已经是晚上九点了,董尧尧仍在复习功课,外面忽然下起雨来了。 爷爷说:“尧尧,考考你,再过 48 小时,会不会出太阳?” 尧尧觉得爷爷在开玩笑:“我又不是气象员,怎么能知道两天以后会不会晴天?” 可是当爷爷说出答案后,尧尧佩服得连连点头称“是”。 请问:爷爷怎么会知道 48 小时后的天气情况的?解: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时,必须细心地分析题中的所有条件。 尧尧忽略了爷爷问他的时候恰是“晚上九点”,因而便不可能断定 48小时后会不会出太阳。  从晚上九点开始,再过 48 小时,正好是第三天晚上九点,不论天气是阴 是晴,断定是不可能出太阳的。  63.巧分苹果  奶奶拿来 16 只苹果,说:“把它分成三份,然后再吃。元元的要比倩倩 的少 3 个,却比尧尧多 2 个。谁算好了,谁先拿走”。元元不会分,倩倩也不会分,最后还是尧尧给分好了。 你知道应该怎么分吗?  解:根据奶奶的要求,倩倩比元元多 3 个,元元比尧尧多 2 个,则倩倩 比尧尧多 5 个。以尧尧作标准,从总数去掉 2+5=7(个),余下的除以 3 便 是尧尧应分的苹果。所以,尧尧得:[16-(2+5)]÷3=3(个) 元元得:3+2=5(个) 倩倩得:5+3=8(个)64.贵 1 元  某人买一个瓶子和一个软木塞,共花 1.10 元。他问店家:“瓶子和软木 塞各是多少钱?”店家回答:“瓶子比软木塞贵 1 元!”“这么说,瓶子 1 元,软木塞 0.1 元喽。”某人答道。 可是,店家直摇头。你知道为什么吗?解:如果软木塞是 0.1 元,瓶子 1 元,那么瓶子比软木塞贵 1-0.1=0.9(元)了。所以这样的回答是错误的。 正确的算法应该是:软术塞价:(1.1-1)÷2=0.1÷2=0.05(元) 瓶子价:1.1-0.05-1.05(元)65.每打邮票我们知道 5 角 1 枚的邮票每打是 12 张,你能知道 1 元 1 枚的邮票,每打应有多少张么?  解:有人也许会回答:1 元 1 枚的邮票每打应有 6 张。因为 1 元是 5 角 的 2 倍,5 角的 1 打是 12 枚,1 元 1 打的张数必缩小 2 倍。 这么回答便错了!因为邮票不论面值大小,每打都一律是 12 张。66.仅有 12 个  我国有 12 亿人口,每人都有一个,而全国却仅有 12 个。你知道是什么 吗?  解:每人都有一个属相: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 犬、猪共 12 个。  67.长胡子山羊  山坡上有 20 只山羊,其中母山羊有 12 只,你能知道长胡子的山羊是多 少只么?  解:山羊不论公、母,都长胡子。题中并不是问公山羊有多少只的,所 以长胡子的山羊仍是 20 只。  68.查车票  某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听说查票了,他忙掏出了自己的车票。列车员和 乘警走进了他所在的 3 号车厢后,看了他的车票。这时,他发现这节车厢里的人有车票的只占 1 。3奇怪的是,列车员和乘警却什么也没说,便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解:列车员和乘警是负责检查车票的,可是车厢里的人有票的只占1,他们却不闻不问地走了,这现象确实奇怪。3原因是:一般人总认为车厢里会有许许多多的乘客。其实 3 号车厢中只有这位游客,加上两位查票的才3个人,持票的只占 1 ,想到这一步,原3因便找到了!69.取硬币  一天,倩倩要猜谜语,爷爷却要她解一个难题:有一块 4 米见方的地毯, 平铺在地上。正中放着 1 枚硬币,不准用别的东西勾取,也不许踩在地毯上 或爬上地毯,只能亲自用手拿到硬币。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  解:地毯 4 米见方,显然伸手是够不到的。不准勾取、不准踏上地毯, 初一看是无法解决的,如果地毯能变小些就好了!想到这一步,问题就接近解决了: 从某一边开始,将地毯慢慢地卷起来,这样就可以根据要求,亲手取到硬币了。70.啤酒钱  张伯伯在饭店吃饭,连啤酒共付 10 元钱。饭菜钱比啤酒钱多 4 元。张伯 伯喝啤酒花了多少钱?  解:有人会这么做:10 元-4 元=6 元。便说饭菜用 6 元,啤酒用 4 元。 可是这样饭菜只比啤酒钱多 2 元了!正确的做法是:(10-4)÷2=6÷2=3(元)?????啤酒钱   10-3=7(元)??????????饭菜钱 或:(10+4)÷2=14÷2=7(元)????饭菜钱10-7=3(元)??????????啤酒钱71.没有摔伤  某人虽没有特殊本领,可是他从十层大楼的窗户中跳了出来,却没有摔 伤。这是怎么回事呢?  解:十层大楼,人人都一下子联想到它有几十米高。但是题目中并没有 说明某人是从哪一层的窗户向外跳的。想到这一步,原因便找到了:  某人是从第一层的窗户向外跳的,这样,并不需要特殊技术,自然也不 会摔伤。  72.无人让座  五年级二班是个学雷锋先进中队,人人都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一次全 班乘汽车外出春游。中途上来一位瘸腿老人,可是全班 35 个同学没有一个起 身让座的,这是什么原因?  解:按照常理,少先队员对一个身体不好的老人是应该让座的,更何况 事情又发生在学雷锋先进中队里。但是全班 35 人却没有一个起身让座的,着 实令人奇怪!  感到奇怪是总认为汽车中已经坐满了人。如果汽车中本来就存在“空 位”,队员们还需要让座吗?思路跳到这里,原因便找到了。  73.老鹰叼鸟树上有 10 只小鸟,被突然出现的老鹰叼走了 1 只,树上还有几只小鸟?  解:若是问剩下的鸟,应有 9 只。问的是树上的鸟,应该是一只也不会 有,全部被老鹰吓跑了!           74.锯三角板一块三角形木板,锯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解:三角形板如果锯去一个角,它的角不仅不会减少,还增加了一个角, 这与普通的减法可不同。三减去一却变成四了。  75.蛙落水池  一只青蛙掉进了水泥池里,池深 1 米,青蛙每次能跳 0.5 米。它多少次 能跳出池来?解:两个 0.5 米便是 1 米。也许有人会说:两次能跳上来! 这样答是不符合实际的。其实,它永远也跳不上来。76.海水上涨  一人在轮船的舷梯上,距海面只有 100 厘米。此时海水每 5 分钟上涨 50 厘米。如果他不迅速离开舷梯,半小时后会怎样?  解:半小时后海水上涨了:50 厘米×(30÷5)=300 厘米。此人原来距 海面只有 100 厘米。但是,不要忽略“水涨船高”这个因素,他不会被水吞 没的。  77.铅坯零件  一个铅坯可以制一个零件,每 6 个零件的下脚料,又可再熔成一个零件 坯。现在有 36 个铅坯,共可做几个零件?  解:36 个铅坯除做了 36 个零件外,下脚料仍可做 36÷6=6 个零件。第 二次制成的 6 个零件,下脚料仍能做一个零件。所以,36 个铅坯总共可以做 的零件是:       36+36÷6+6÷6= 36+6+1=43(个) 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78.门牌号码  董尧尧说,他家的门牌号码是个两位数,两个数字的和是 6,两个数的 积是两数商的 9 倍。你能知道他家的门牌号码吗?解:用尝试的方法便可找到答案。从“号码是两位数,数字和是 6”,而 6 分解成两个数,只有三种可能:①1,5 ②2,4 ③3,3。再根据“两个数的积是两个数商的 9 倍”来分析三 种情况,①与②两种组合都不符合要求,只有第③种组合是适宜的。所以,董尧尧家的门牌号码是 33。 元元问倩倩:“今年几岁了?”79.现在几岁倩倩说:“我 3 年后的岁数是 3 年前岁数的 3 倍,是爸爸告诉我的。” 可是,元元却算不出。你会算吗?  解:倩倩 3 年后的岁数是“现在的岁数+3”,三年前的岁数是“现在的 岁数-3”。据此,可以列方程。设:倩倩今年为 x 岁,则3×(X-3)=X+33X-9=X+33X-X=3+92X=12X=6即:倩倩今年是 6 岁。80.矿石体积  尧尧在海州的锦屏山上捡到一些小矿石。他想把这些大大小小的矿石体 积都算出来。可是这些小矿石一块块都是不规则形体。后来,他竟用一只 500 毫升的量杯把矿石的体积都算出来了。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解:尧尧先在量杯中注入一些水,记下水的刻度(体积),而后把矿石 投进水里,这时水的刻度必然升高。  尧尧用水面升高后的刻度,减去未投矿石前水面的刻度,它们的差,就 是投进那块矿石的体积。这样,便可把一块块小矿石的体积都计算出来了。  81.间隔几人15 位同学排成一列横队,从左边数尧尧是第 10 名,从右边数亮亮是第10 名。 请你算一算:尧尧和亮亮中间隔着多少人? 解:可以这么想:  从左数,尧尧是第 10 名;从右数,亮亮是第 10 名。10+10=20,可是全 部只有 15 人,说明多出的 5 人(20-15)是重复计数了,即,这 5 个人都被 数了两次。  要求尧尧和亮亮中间隔着几个人,还应该再从 5 人中将尧尧和亮亮减 去。即:10+10-15-2=3(人)82.谁献书多尧尧、亮亮和元元都有一些课外书。尧尧的书比亮亮的书多,亮亮的书比元元的书多,他们各自拿出 1 献给班级图书箱。谁献的书最多?       5解:因为各人所有的课外书数量是: 尧尧的书>亮亮的书>元元的书。所以,各献出 1 后,仍是:5尧尧书的 1 >亮亮书的 1 >元元书的 1 。5 5 5可知,尧尧献出的书最多。83.俐俐的钱宁宁和俐俐两人共有 18 元钱。如果宁宁把自己的钱平均分成 3 份,拿出1 份给俐俐。那么,俐俐的钱就是宁宁剩下的钱 3 倍还多 2 元。你能知道俐 俐原来是多少钱吗?
解:宁宁将钱拿出 1 份给俐俐,俐俐若去掉 2 元,便正好是宁宁剩下钱 的 3 倍了。如图:从总钱数去掉 2 元后,两人的钱正好相当于宁宁剩下钱数的 4 倍(3+1=4)。所以, 宁宁的钱原有:(18 - 2 )÷(3 + 1)÷〔1 - 1 〕 = 16÷4 ÷ 2 = 6(元)俐俐原有的钱是:3 318-6=12(元)。84.牛奶和水尧尧倒满一杯牛奶。喝了 1 后,再倒满水,又喝了一杯的 1 ,又倒满6 3水后喝了半杯。最后用水加满杯,一次喝干。 尧尧喝的水多还是牛奶多? 解:尧尧喝的水与牛奶的总量其实与怎样喝法没有关系。  因为喝下去的牛奶,总量是一杯;喝下去的水,总量也是一杯。是同样 多的。即都是:1 1 1+ +6 3 21 2 3= + + = 16 6 685.什么时间  某人夜里醒后,听到钟声敲了一下,大约过了数十分钟,又敲了一下, 再过了数十分钟后,又敲了一下。他家的钟并没有毛病。你能判断第三次敲 钟是什么时间吗?  解:自鸣钟报时,都是每隔数秒钟敲一下。可是某人夜里听到的三声敲 响,却是相隔数十分钟,他家的钟又没有毛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断定当时不会是三点,也不会是两点,因为敲钟的间隔不同平常。 若是午夜一点半,只有两声,且间隔是 30 分钟,那么第一声是怎么回事呢? 对了,是刚醒后听到的,那时正是午夜 12 点半的一响被他听到了。由此可断定:当时正是 1 时半。86.喜鹊和麻雀  树上有 4 只喜鹊,还有 5 只麻雀。后来飞走了 5 只。请问:这 5 只中至 少有几只麻雀?  解:因为喜鹊总共只有 4 只。假定这 4 只喜鹊全飞走了,那么,5 只中 至少要有 1 只麻雀。  87.方阵人数  一队战士排成方阵。战士小王的前、后、左、右,数到他都是第四。你 能知道这个方阵总共有多少名战士么?  解:小王的前、后、左、右人数相等,说明他正居方阵正中,数到他是 第四,说明他前、后、左、右各有 3 人,连他自己便是 7 人,也即方阵的边 长。可知总共有战士:7×7=49(人)。88.董尧尧换书  暑假里,董尧尧拿着一些课外书与同学交换着看。每到一位同学家,就 把自己从家里带出的书一半送给同学,这位同学又把自己的书送给尧尧一 本。就这样,尧尧到了几位同学家。当他高高兴兴回家时,手里还剩下 2 本 书。想一想,董尧尧开始时从家里拿出多少本书?  解:尧尧回家时拿着的 2 本书,其中 1 本是最后一位同学给他的,另一 本是自己从前一家带来的书拿出一半后剩下的。依此追溯上去,可知他开始 时从家里拿出的书也是 2 本。  89.打乒乓球  尧尧、亮亮和元元,三人一起练乒乓球。他们约定只玩 1 小时,两两对 打,每人玩的时间要相同,请问:他们每人各打多少分钟才合理?  解:因为是双人对打,每人都要打两次,所以约定时间是 1 小时,按一 个人计算便是 2 小时了。每人打的时间一样长短,就是由 3 个人来平分 2 小时的时间。即,          60×2÷3=40(分) 也就是,每人可以打 40 分钟。          90.对时  尧尧一觉醒来,床头的小钟却静止在 5 点上了。他忙上足了发条,可是 却不知应该调在几点上,只得到朋友家去看钟点。  朋友家的电子钟是十分准确的。他看了朋友家的钟,回家后稍一计算, 便把钟拨准了。你能知道尧尧是怎样判断和拨准小钟的么?  解:尧尧已经把停钟上足了发条,便可知道钟上的离家时间和回家时 间。  到朋友家去,可从朋友家的钟上知道从到达到离开时共耽搁了多少时 间。  从离家的全部时间减去在朋友家的全部时间,得出往返路程的时间,只 要知道到朋友家单程所用的时间,便可把自己的小钟拨准了。  奇趣游戏  数学游戏是根据数学的法则、规律编制而成的寓学于乐活动资料,内容 生动有趣,扑朔迷离。局外人常常苦思不解。揭穿了秘密,却又令人恍然大 悟。数学游戏形式很多。有猜数、猜谜游戏,对奕游戏,演示游戏,等等。 猜数游戏是要对方按规定要求,进行一系列运算。尽管各人开始所写的数各不一样,但结果都在表演者预料之中。 演示游戏是借助必要的工具,如图、表、骰子之类,要对方在规定的器具上选数。表演者的器具是运用一定的数学原理编制而成的,根据对方提供 的信息,通过简单的运算,便可猜中对方的所选。  对奕游戏,是两人或多人按照一定的程序,取数或移动棋子,而后决定 胜负。  数学游戏,既可娱乐身心,令人兴味盎然,又能活跃思维,增长智慧, 从中更可以领悟到数学的无穷妙趣。  1.瞒不住  表演者说:“咱们都做过‘虫蚀算’的题目了,现在请各位任意写一个 多位数。”他的话音刚落,有人说:“写好了!” “那就请你把这个数的各位数字加起来。”表演者说,“从你写的多位数中减去这个和。在减得的差中,你随便瞒下一个数字,把余下的数字告诉 我,我能马上猜出你瞒下了几。这就叫‘瞒不住’。”大家觉得很玄乎,便纷纷按照要求写数、计算了。 俐俐写的数是:4567923。按要求计算过程是:4+5+6+7+9+2+3=36=4567887他将 8 字瞒了一个,告诉表演者余下的数字是:4、5、6、7、8、7。 只见表演者稍一思索,果断地说:“8 字被你瞒了一个。” 众人问:“是么?”俐俐惊诧地点点头。接着,玲玲说:“我计算的结果瞒了一个,还剩 3、2、4、5、6、7。” 原来玲玲这次写的是:7654321。计算过程是:7+6+5+4+3+2+1=28
=7654293 她颠倒着将数字报了出来,暗暗地瞒下了 9。 只见表演者马上回答说:“你瞒下的数字若不是 0,必定是 9。” 果然瞒不住!众人奇怪:表演者掌握了什么诀窍呢?解:任何一个多位数,减去它自身的数字和,所得的差必定是 9 的倍数。 根据被 9 整除的数的特征,表演者只要将对方报出的数加起,看所得的和与 9 的倍数相差几,差数便是被瞒住的数。如俐俐报出的数是 4、5、6、7、8、7,这几个数字和为 37,而比 37 大的 9 的倍数是 45,37 比 45 少 8,所以断定被瞒下的数字是 8。 玲玲报的数字和是:3+2+4+5+6+7=27,27 恰是 9 的倍数,对方若瞒下的不是 0,则比 27 大的 9 的倍数是 36,36-27=9,所以,瞒下的非 0即 9。2.只抓尾巴  表演者举起一张数字卡片,上面写着“667”。接着说,这是他的“数字 侦探”。众人忙问:“它能侦探什么?” 表演者说:“当然是侦探数字喽!三位以内的自然数,只要尾巴被它接触到,它就侦探出这个数的全部!” “咱们悄悄地写下一个数,它也能侦探出吗?”有人怀疑地问。 “那当然!”表演者说,“你们尽管写吧,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都行!” 众人纷纷报告:“写好啦!”  表演者说:“请把写的数与我的秘密侦探 667 相乘,只要把积的尾数告 诉我,抓住了尾巴,各人原先写的数,我便全部知道。”  有人怀疑:咱们写的数千差万别,位数也各不相同,667 能有这么大的 神通?  表演者见观众迷惑的神情,忙接着说:“与 667 相乘,积的位数肯定不 少,但是我要的尾数却不多:你写的若是一位数,就只告知我积的最后一位; 是两位数的,也只要积的最后两位数;是三位的,只要积的最后三位数。”表演者刚交待清楚,报数的便此起彼落:“我的尾数是 9!”“那你写的一定是 7。”表演者随口应答。 “我的尾数是 82。”“你写的是 46!”“我的尾数是 442。” “你写的是 326!”??一问一答,速度快得像爆米花,没有提出不同意见的。 表演者十分自信说:“我的侦探 667,只要抓住一点信息,便能迅速顺藤摸瓜,使全部真相大白,从来没有失误。”众人不解:667 是怎么侦探的呢?  解:667×3=2001,任何三位以内的数与 2001 相乘,积的尾数必定仍 是原数。表演者要求用对方所想的数与 667 相乘,他只要将对方告知的尾数再乘以 3,则必然是原数了!如对方告知尾数是 9,9×3=2 7 ,可知对方想的数是 7 即 667×7=4669。3.魔钟  表演者拿着一个自己制作的画在硬纸上的钟面,神秘地说:“别看我这 钟面很不起眼,可是,它却是个魔钟!”“魔钟?怎么个魔法?”众人齐声问。 “这钟面上共有十二个数字,”表演者说,“你在心里随便记一下,我用小杆在数字上点几下,就知道你心里想的数是几。” 大家听了兴趣倍增,都想立即试试。 表演者说:“是这样,我在钟面上点一下,你就把所想的数加上 1,当你加到 20 时,我的小杆必然指在你所想的数上。” 有趣!果真是这样,那真的是魔钟了!大家将信将疑。 “那就试试吧!”表演者将钟面挂在墙上,面露笑容,充满自信。 一位观众在心里默默地记下 11,表演者用小杆在钟面的数字上点点敲敲,如同让小杆与数字对话一般。最后,正当观众默数到 20 时,表演者的小杆恰巧落在“11”上! 后来众人悄悄地商定默记“4”。 只见表演者又用小杆在钟面上敲点了起来,他每敲点一次,观众就在心里默默地加上 1,从 4 开始,恰加到 20 时,表演者的小杆又落到 4 点上不动了。众人迷惑不解:真是个魔钟! 解:表面上看,表演者用小杆随意敲点的,实际他是按照一定律指点的。 钟面上只有 12 个数字,要点到 20 为止,则表演者便用 20-12-1=7。为什么这样呢?因为点数是从对方默记的数开始的,20 便是对方默记的数+12+自身重复 1 次的和。  表演者在开始点数时是随意的,当点完了 7 后,便必须从 12 点开始,按 逆时针方向点下去,当对方默数到 20 时,表演者的小杆必然落在默记的数 上。如对方默记“4”。表演者随意点 7 次,4+7=11,到此,表演者必须从12 开始,按逆时针顺序往下点。当小杆指到 4 时,自然便是对方所默记的数 了。若对方要求数到 21 为止,则 21-12-1=8,开始的 8 次可以任意点,到第 9 次,便应从 12 开始按顺序敲点了。
4.你算我取表演者拿出一副扑克牌。 “哈,要比赛扑克呀?”有人问,“是抓乌龟,还是争上游?” 表演者说:“咱们玩的都是和数学有关系的,不仅可以娱乐身心,还能促进思维、启迪智慧!” “那就更好啦!怎么玩法?”大家争相询问。  “这么办吧:你们在 A~K13 张牌中任意默记一张。”表演者说话间将扑 克交给了观众,“我说算式,你们计算。最后,我便能从这副牌中,将你们 默记的那张牌取出来。”这游戏也挺新鲜。 大家便取出一张“6”默记在心,然后把牌插入,又认真洗了几遍,交给了表演者,忙说:“快取吧,我们记的是哪一张?” “咱们这个游戏叫‘你算我取’,你们还没算呢!”表演者说,“把你们刚才记的那张牌的点数,乘以 2,加上 3,再乘以 5,最后减去 25。将结果 告诉我。”大家很快在心里算出了结果:(6×2+3)×5-25=50 忙说:“这么算结果得 50!”表演者听后,胸有成竹地展开了牌,从中检出一张,高高举起。众人一看,果然是“6”! 重新试了几次,表演者每次都正确地取出对方所默记的牌。真是奇妙! 解:假设对方默记的点数为 x,根据表演者的要求,列成方程是:(2x+3)×5-25=5010x+15-25=5010x-10=5010x=60               x=6 根据方程式的特点,表演者可以随自己需要,要求对方将默记的数进行加、减、乘、除。如要求对方将默记的点数乘以 8,加上 12,除以 4,再减去 5,则可列方程式:
(8x+12)÷4-5=2x+3-5=2x-2 这样,假定对方告知你最后的结果是 22,表演者便作如下的运算:(22+2)÷2=12。因为这 22 是对方默记数的 2 倍减 2 得到的,再倒推回去,自 然便是他们默记的数了!5.心心相印  表演者仍拿着一副牌,向大家说:“现在不必计算了。你们任意默记一 张,就以它作基数,我抽出一张牌,你们就默默地加上 1,我再抽一张,你 们又加上 1??这样,我抽了若干张牌后便停止了。奇怪的是,我最后抽出 的这张牌竟然与你们默记的那张牌点数相同。--这就叫‘心心相印’”。  表演者说罢,将扑克牌展成扇形,请观众背着他任抽一张。众人抽了张 “9”,随即又插进全副牌中,并将牌洗了几次。  表演者说:“现在开始,我从这副牌中拿一张,你们便在基数上加 1?? 当你们数到‘25’时,请说声‘停’。”于是,表演者一张一张地抽牌,众人心里默默地往 9 上一个一个地加。 一会儿,众人说:“停!”这时,只见表演者抽出的一张恰巧是 9 点! 果然心心相印:大家默记的数与表演者最后抽出的数,都是 9 点!  解:到 25 停,就是众人默记的牌点与表演者抽牌张数的和是 25。扑克 牌最大的点数是 13。25-13=12,当表演者抽到 12 张牌时,连同基数的那 张牌恰是 13。到这时,表演者不能再随意地抽牌,必须从 K(13)开始,按逆序数从大到小顺次抽牌,当对方要求停止时,必然抽到点数与对方默记数相同的点 数。6.底牌总和  表演者拿着一副完整的扑克,非常自信地说:“这副扑克,你们可以任 意将它分成几堆,我虽然没有看见各堆最底层那张扑克的点数,但是我能将 各堆最底层那张牌点数的总和都算出来。”这简直太神奇了! 众人便取来了全副扑克,动手分牌。  “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表演者说,“第一,请把 A、K、Q、J 和大 王、小王都当作 1;第二,底牌是几点,便用它作基数,每添一张算加 1,到10 为止,算作一堆,每堆都是这样堆法;第三,最后要告诉我共分几堆,并 把无法成堆的余牌交给我。众人明白了要求后,便秘密地分牌了。  他们分别以 A、Q、5、4、3、6、7 作为底牌基数,共分成了七堆。最后 余下 2、4、9、Q 不能成 10,作为余牌,交给了表演者。  奇怪的是:当表演者知道共分七堆,并接过余牌后,稍做思索,便说: “底牌点数的总和是 27!”众人随即翻开底牌,逐个累加,果然是 27。 即:A+Q+5+4+3+6+7=1+1+5+4+3+6+7 =27 大家重新分堆,又表演了几次,表演者的答案百发百中。 表演者是怎么知道的呢?解:按照表演者要求的那样,各堆牌存在一定的规律:每堆的基数增加1,这一堆的张数便减少 1。例如底牌是 1 的堆是 10 张,底牌是 2 的堆只有 9 张了,底牌是 8 的堆只有 3 张。又因每堆至 10 张为止,增加一堆,底牌总和 便增加 11。全副扑克总计 54 张。由此,可得出计算公式如下:底牌点数总和=堆数×11-(54-剩余张数)      =堆数×11+剩余张数-54 根据这个公式,题中的算式是:7×11+4-54=77+4-54=277.数字长龙表演者说:“咱们来搞个数字长龙吧。”接着他交待了方法:“一共需要 11 个人参加写数,第一个人写一个不是 0 的数;第二个人写一个与第一个 人不相同的数,也不准写 0;第三个人写的数,必须是他前边两人所写数的 和;第四个人写的数,又必须是二、三两人写数的和,以后都按这样的规律, 即后一人写的数是他前两人写的数的和,一直到第十一个人为止。”众人齐声说:“明白了!” “这样,数字长龙写好后,我只问第一个人和第八个人写的数,便可立即告诉大家:这十一个数的总和来。”表演者补充说。 于是有十一个人,他们秘密地写下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1)
4 7 11 18 29 47 76 123 199 322 521 表演者问:“第一个人写的数是多少?”回答:“4”。 “第八个人写的数是多少?” 对方答:“123!”表演者立即告诉大家:你们 11 个人写出的数,总和是 1357。  大家似信非信,有的用笔,有的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验证,折腾了好一 会,果然准确无误!接着,这 11 个人又重新变换写数,尽管数字排得像长龙,总和不用说就更长了!可是表演者仍然只问第一、第八个人写的数,便立即说出 11 个人写 数的总和了!解:如果把题中的数字转化成式子,第八个数与总和间的关系,便一目了然。  设第一人写的数为 a,第二个人写的数为 b,则 11 个人写的数,便分别 为: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4 7 11 18 29 47 76a,b,a+b,a+2b,2a+3b,3a+5b,5a+8b,⑧ ⑨ ⑩ (11)123 199 322 5218a+13b,13a+21b,21a+34b,34a+55b相加的结果,十一个数总和为 89a+143b=(8a+13b)×11+a,其中8a+13b 恰好是第八个数,乘以 11 又可以简便计算,因而表演者便很快求出:123×11+4=578.十问知底表演者说:“上面是 11 个人写数,只有 11 个数。假如扩大范围,在小于 1024 范围内任想一个数,让你猜,你需多少次才能猜中?” “这可很难说了,”有人回答说,“把所有的数问遍,需一千零二十四次,准猜中了!” “那还算什么能耐?”表演者说,“我最多只提十个问题,对方也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便可以了。” 有人想了个“187”,说:“我想好了,允许你问一百次,看能猜中不?” 表演者说:“最多十问,大家可以作证。”于是问答开始了。 表演者问:“大于 512 么?” 对方答:“不是!”“大于 128 么?” “是!”“大于 192 么?” “不是!”“大于 160 么?”“是!”“大于 176 么?” “是”“大于 184 么?”“是!”“大于 188 么?” “不是!”“大于 186 么?”“是!”表演者大声说:“你想的数在 188 和 186 之间,肯定是 187 了!” 果然没用十问便猜中了!表演者提的问题,隐含着什么奥妙呢?解:表演者的问题巧妙地利用了“折半”策略。1024 连续“折半”的结果是:512、256、128、64、32、16、8、4、2、1 共十个数。 表演者先折半提问,根据对方回答的“是”或“不是”,用加加、减减折半数字,逐步缩小猜数范围。如问:“大于 128 么?”对方答“是”,则在 128 上加它的半数(128+64=192)再问,对方答“不是”,则减去 64 的折半(192-32=160)??这样继续问下去,最后便“水落石出”了!折半思想,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某地的地缆线忽然中断了,数千米长的距离,怎么查找故障?1用“折半”思想便很容易解决。查线员先在发生故障地段的 处进行2测量,确定故障在哪一端,在有故障的一端,仍取它的 1 处测量??依此2检测下去,逐步缩小范围,最多抽查十处,故障的准确位置便可找到了!9.召之即来表演者说:“新学期开始,大家都喜欢一些吉祥话语,互相祝贺,是吧?” 众人齐声说:“当然啦!吉利话让人听起来愉快、舒畅!” “我可以用数学语言把大家喜欢的吉祥语呼唤出来!”表演者说。 有人说:“我想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你能召来吗?” “万事如意!好!”表演者说,“数学语言就叫做 3451 吧!” 接着表演者要求:“凡是要求这个祝贺语的人,都把自己年龄告诉俐俐,由俐俐算出大家年龄的和。” 一会儿,俐俐回答:“算好了!”  表演者说:“请男同学将这个和用 3 乘,再加上自己的出生年、月、日 数,比如 1982 年 7 月 5 日生,便在年龄和上加 1982、7 和 5,再将自己身高 的整厘米数(零头不计)也加上。  “女同学将年龄和用 2 乘,也加上自己的出生年数、月数、日数和身高 的整厘米数”。不一会,各人都说:“也算好啦!”  表演者接着说:“因为数字 9 最大,9 本身就是吉祥数,请各人将自己 的得数用 9 乘,最后把积的各位数字加起来,直到得出一位数为止。”按照要求,俐俐的计算过程是:1.全部参加人的年龄和是:67 岁。2.用 2 乘这个和(俐俐是女的),再加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身高:67×2++143=22793.乘以 9:114.积的各位数字和:2+0+5+1+1=9 表演者说:“算好了,我们便请‘万事如意’出来:请各人将得数再乘以 300,加上 751!算好的,请报结果!”俐俐计算得最快:
5.9×300+751=3451! 紧接着,人人都异口同声地说:“得数是 3451!” 于是大家手舞足蹈,高声呼喊:“3451--万事如意!”解:这仍是根据被 9 整除的数的特征设计出来的。在得出“9”之前的各种运算:年龄和,出生年月日??都是表演者故意设计的迷魂阵,实质是 要把得数乘以 9,再求积的数字和。  一旦求出了积的数字和(也必然最终得 9),便可根据需要,随心所欲 地安排算式,直至使它得出预定的数字。  如:可以要各人用加得的 9 去除 27000,得到的商再加 451,这样,同样 可以得到 3451。  表演者说:“以往每次我们都只猜一个数,现在我来表演一次连猜两个 数。”每次猜一个数已经很不容易,连猜两个数就更玄乎了。可能吗? 只见表演者从容地说:“你们各人可以任写一个比 1 大的一位数。” 话音刚落,众人说:“写好啦!”  “将你写的数减去 1,再乘以 5,再减去 2,再乘以 2。”表演者一句一 顿地交待方法。  瑶瑶写的是 9,按要求,他不停地计算:     9-1=8 8×5=40 40-2=38 38×2=76 表演者接着说:“在得数上再随意加上一个自然数。将结果告诉我。” 瑶瑶加上 4:76+4=80,便大声报告:“我的得数是 80!” 表演者沉着地说:“你先写的数是 9,后加的数是 4。”果然连猜两数! 接着,其他人也报告了结果。尽管各人开始写的数和最后加上的数,都各不相同,但是一个个都被表演者准确地猜中了。 大家非常奇怪,表演者是怎么知道的呢? 解:根据表演者确定的规则,设参加者先后写的两个数为 x 和 y,可列为:[(x-1)×5-2]×2+y化简后为:10X-14+y  其中 x 为十位数,y 为个位数,当对方报出的数加上 14 之后,便恢复了 原数。  如对方报出结果是 80,表演者便在心中算出 80+14=94,十位数 9 便是 原先写的数,个位数 4 便是后加的数。若对方原先写的是两位数,表演者计算后,个位是其后加的数,剪掉个位,余下的数便是原先写的数。如对方写 15,依规则,运算过程便是:15-1=14 14×5=70 70-2=6868×2=136 136+7=143表演者的算法是:143+14=157 便知对方后加的数是 7,原先写的数是 15。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年是腊月二十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