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苍天此生何必,问苍天此生何必,天啊,既生老孙,怎么又生此辈

西游记中让你惊心的地头蛇、_韩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0,110贴子:
西游记中让你惊心的地头蛇、收藏
今天这个世道,有困难找谁?“有困难,找**。”是真是假,你自己看着办吧。孙悟空经常碰到头大的事情,他有困难找谁?
最响亮的一句话:“有困难,找土地!”
这是西游记中最庞大的一支队伍,贯穿于整个取经故事的过程。如果说,什么神仙离你最近?不须思考,土地爷离你最近。我们天天受他的保佑,而背后却在诽谤他,欠了他一大堆人情和香火呢!
土地爷至少创造了几个世界纪录:一是家族最大,按照十里来计算,取经路十万八千里,就有一万多位土地爷,加上土地奶奶,用三个字形容:不得了!二是级别最低,神仙体系中,没有比他们再低的级别了。三是香火最旺,官虽不大,实权不小,土地老儿乐呵呵享受人间的烟火,玉帝也眼红。四是消息最灵,几乎没有土地不知道的隐私。五是背景最杂,土地爷队伍里什么鸟儿都有,藏污纳垢等。
这些小神小仙,别看他们“独霸一方”,作威作福,实际上生活不是很滋润,世人皆道做官好,不知做官烦恼多,这就是土地爷的真实写照!
他们经常被传唤。土地爷左右不是“人”,老板要他打下手,妖怪抓去当差。孙悟空打下的人参果掉进土里不见了,第一个想算账的就是土地。他念一口“唵”字咒,“拘得那花园土地前来”,连忙施礼说:“大圣,呼唤小神,有何吩咐?”
他们经常被奴役。红孩儿将地头蛇当成奴仆,“拘唤我等在他洞里,一日一个轮流当值哩!”听见“当值”二字,气得孙悟空仰天“猿啼”:“苍天,苍天!”我虽然牛叉,“更不曾把山神、土地欺心使唤”,这小子怎敢把山神、土地唤为奴仆,替他轮流当值?“天啊!既生老孙,怎么又生此辈?”好像是周瑜临死前的悲叹呢!
他们经常被剥削。谁是西游记中最可怜的神仙?当然是土地了。那钻头号山的土地,被孙悟空的棒子敲出“一伙穷神来,都披一片,挂一片,裩无裆,裤无口的”,可怜,这模样倒像是神仙中的乞丐。
他们经常被恐吓。妖怪将他们弄得“少香没纸,血食全无,一个个衣不充身,食不充口。”孙悟空动不动就说:“伸过孤拐来,各打五棍见面,与老孙散散心!”孤拐是什么?大概是脚腕骨。一听大圣念咒,“拘得个土地老儿在庙里似推磨的一般乱转”,土地婆说:“他见你这等老了,那里就打你?”土地说:“他一生好吃没钱酒,偏打老年人。”
如此说来,土地爷真的很可怜吗?却也不是,俗话说:“切莫将土地爷不当神仙。”如果你看不起他,或者香火不到位,得罪了土地爷,这是很麻烦的,“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嘛!
所以,土地爷的作用是一般神仙替代不了的。
土地爷路路通。哪路妖怪的生辰八字,通通知道。孙悟空如果需要,土地爷的“电脑”一打开,没有不知道的秘密,难怪叫做“地里鬼”!孙悟空奈何不了铁扇公主,土地爷告诉他,“找牛魔王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土地爷吃红黑。就是说,这伙势力红黑通吃,吃完被告吃原告,吃完原告吃律师。表面上是正字八经的神仙,背后却与妖怪同流合污,如天竺国的女妖怪,便将宝贝藏在土地的豪宅里,她“跑到御花园土地庙里,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那个土地庙成为什么了?
土地爷作威福。他们手下也有一般马仔,叫做阴兵,相当于***里的保安,或者协管员,那也很厉害啊。大战牛魔王时,土地爷与猪八戒“领着土地阴兵一齐上前,使钉钯,轮铁棒,乒乒乓乓,把一座摩云洞的前门,打得粉碎。”关键时刻,体现了官小力不小。
土地爷神通大。孙悟空叫他们献上一批野味,立马筹齐;叫他们将比丘国的婴儿藏起来,一阵阴风办到了;叫他们给皇宫大院的头头目目免费派送瞌睡虫,一下子办妥了。总的来说资源丰富,神通广大,符合地头蛇的主要特征。
因此,有人用几副对子描述了土地爷们的“可爱面目”!
第一副,“土产无多,生一物栽培一物;地方不大,住儿家保佑儿家。”说出了土地爷的作用,虽然能量有限,也能保佑一方,谁有这个本事?民间的香火是随便能享用的吗?人家给你供一根香蕉,你要回报五根才行,不然谁给你上香!
第二副,“黄酒白酒都不论,公鸡母鸡总要肥”,横批“尽管端来”,我土地爷要求不高,就要几杯小酒,一点鸡鸭而已,哪像那些贪官,要金银财宝美色啊。
第三副,“莫笑我老朽无能,许个愿试试;哪怕你多财善贾,不烧香瞧瞧”,一打一抬,绵里藏针,倒像是官场的“油滑子”。
第四副,“多少有点神气,大小是个官儿”,横批“独霸一方”,你会发自内心的笑,多像我们身边一些“官”啊。
土地爷是掌管一方土地的神仙,雅称为“福德正神”,名字挺好听的。这些神仙与人民的生活很贴近,他们里面也分为三九六等,“有钱住大厦,没钱顶破缸”。为什么呢?有钱的、富庶的地方,他们的家土地庙建设等金碧辉煌;穷乡僻野的地方,弄三块石头,砌成“磊”字形,便成为安居之所,自得自在,毫无怨言,说明其随遇而安的心态很好。
如果说土地爷位置卑微不值钱,那就大错直错了,其实当土地爷还是一种荣耀呢!你看,南宋时临安的土地爷是岳飞,三国初期的祢衡是杭州瓜山的土地爷等。你说岳飞不值钱吗?看来,想当土地爷的还真的挤破头!
与别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同,土地爷除了像个慈善老人家外,还有一位贤内助土地婆,出双入对,让别的神仙很羡慕!
据说,土地婆聪明贤惠。有一次,玉帝委派土地爷到民间赴任,领导找他谈话:“你到下边有什么施政纲领?”老实肯干的土地爷说:“老板啊,我希望那些可怜的老百姓,通通变得很有钱,人人过得很幸福。”
土地婆坚决反对,她说:“老板啊,人世间应该有贫有富,才能发挥分工合作的功能。”她老公反驳她:“这样的话,那些穷苦的人不是很可怜吗?”老婆不屑地说:“如果个个变成有钱人,以后我们的女儿出嫁,谁来帮忙抬轿子呢?”土地爷一听,无话可说,玉帝老儿也就“依卿所奏”了。
鉴于土地婆自私自利的表现,民间对她不太感冒,大家一致对土地爷好一些。因为,总是有求于他嘛!
土地爷的启示:官场中遍地都是“土地爷”,他们权力或者不大,能量不小,即使成事不足,但也败事有余。所以,你要认真学透那几副对子,该烧香的时候要烧好香,该绕道走的时候要绕道走,可以得罪“大神”,千万不要得罪这些“小鬼”!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摘 要: 《水浒传》、《西游记》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一个破天荒地歌颂了农民起义的英勇,一个则构建了超现实的神魔世界。两部" />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析《西游记》、《水浒传》中的传统儒家文化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 《水浒传》、《西游记》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一个破天荒地歌颂了农民起义的英勇,一个则构建了超现实的神魔世界。两部作品看似离经叛道,却都不自觉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本文试图从两书共有的看似难以解释的现象中找到其传统儒家文化的根源。 中国论文网 /7/view-4269144.htm  关键字: 《水浒传》 《西游记》 儒家文化   一部是农民起义的英雄传奇,一部是降妖伏魔的奇幻历险,《水浒传》和《西游记》无疑是元末明初具有开创性和先锋性的作品。然而这两朵特立独行的“奇葩”依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之中。   一、主弱从强与重德思想   对于主人公的设定,两部小说有着惊人的一致即主弱从强。两个“团队”的领导人一个是见到官员就口称“小吏、罪臣”宋江。朝廷来招安,宋江纳头便拜道:“文面小吏,罪恶弥天,曲辱贵人到此,接待不及,望乞恕罪。”一个是听说有妖怪就滚下马来,迈不开步子的唐僧。如“黑松林三藏逢魔”一回,唐僧“看见他(黄袍怪)这般模样,唬得打了一个倒退,遍体酥麻,两腿酸软,即忙的抽身便走”,“虽则一心忙似箭,两脚走如风,终是心惊胆战,腿软脚麻。况且是山路崎岖,林深日暮,步儿哪里移得动?”。而团队处于附属地位的却个个是顶尖的好汉。宋江论武力不及武松、林冲;论智力不及吴用、朱武;论资历不及三阮、刘唐。唐僧更是凡人之躯,既无火焰金睛,又无机巧变化,全书中不仅自己常常错信妖怪还屡次连累徒儿,实在是百无一用的“拖油瓶”。可是就算如此,他们的下属却绝对称得上忠心耿耿。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李逵称自己“在梦里也不敢骂他(宋江)”,大闹过天宫的悟空屡次被唐僧误会后还是不离不弃的保护他,他曾说:“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可见这样的团队设定并不仅是天书所定或者菩萨钦定,而且得到了团队成员的一致认可。   缘何《水浒传》中啸聚山林的一百零七位好汉要以“鄙猥小吏”宋江为首领,《西游记》中各怀神通的三位徒儿要听任凡夫俗子唐僧的指挥呢?   继续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宋江虽然武力、智力、资历皆不及其他好汉,却在江湖中享有盛名。作者这样介绍“他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著高着甭,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人向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又好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被称作“及时雨”。宋江是以救困扶危闻名于百姓,而梁山诸豪杰也多因此拜伏于他。如呼延灼为朝廷命将,兵败后不肯投降,但终为宋江义气所感,说:“非是呼延灼不忠于国,实慕兄长义气过人,不容呼延灼不依,愿随鞭镫。”   唐僧作为笃信佛学的僧人,虽然面对代表邪恶力量的妖魔鬼怪时常常显得懦弱无能,但是他却是取经途中意志最坚定的。纵然九死一生,但他从未放弃。在旅途之初,还没有神通广大的徒弟护驾,他便毅然向唐王表示:“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同时唐僧生性乐于施善,即使自己身陷图周,也不失仁慈之心。在比丘国,唐僧对徒弟躬身施礼,求孙悟空救将要被剖心的孩童。在陈家庄,唐僧劝猪八戒救童。而且,取经途中,他还曾先后解救为妖魔掠劫的宝象国公主百花羞、屈死的乌鸡国国王和大群惨遭折磨的佛门弟子,所有这些无不显示出他的仁慈好善的胸怀。就算他目光短浅,常常为了行善而中了妖怪的圈套,错怪弟子,折在白骨精、红孩儿的手里,但他一介凡夫,屡次被妖怪抓走,还是与人为善,“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其心可为仁也。   宋江和唐僧的善行可以说达到了“爱人、利人”的“仁”的境界,是“仁”的典范。而仁义又是儒家学说中最强调的品质。孔子曾经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宋江和唐僧虽然在能力方面不及自己的下属,但他们恰恰是各种道德伦理的承担者,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符合传统伦理道德的规范,无不严格遵循着某种道德信念。也就是说他们的德行远远要高于其余人,也正是因此,他们才能得到拥戴。在他们弱小的个人能力之后蕴藏着无限的伦理道德的力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作者们不由自主地选择让笔下的英雄好汉屈服于这个崇高的道德偶像。   二、先强后弱与礼法约束   两部小说都有主弱从强的设定,在处于强势的追随者身上又有先强后弱的奇怪现象。水浒传中百余位好汉中个个是铁血铮铮的汉子,仔细计较起来还个个上应星魁。且不说三拳打死镇关西的鲁智深,醉后闯景阳岗的武松,禁军教头林冲,就是“在山里掘些古坟。觅两分东西,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的时迁也有盗雁翎甲、烧翠云楼的功绩。而当他们集结在一起攻打方腊时,有人统计,一百零八人中遭乱箭射死者十二人,中药箭死者两人,被水淹死者四人,被敌手砍做两段者四人,被剁做肉泥的两人,被活捉碎刮者一人,被风化者两人,死于乱军者一人,被马踏死者三人,争功死于城中者三人,自刎者一人,做内应活捉被杀者一人,遭暗器杀害者七人,与敌将同归于尽者两人,学艺不精被敌一招杀死者十人,中蛇毒死者一人,重伤亡者三人。仅此一役,梁山水泊的好汉就折了一半,一颗颗将星就此陨落。而后鲁智深坐化,林冲病逝,李逵、宋江中毒,吴用、花荣自缢,一曲风风火火、快意恩仇的英雄之歌最后只得凄凄惨惨的收尾。三十六天罡临化地,七十二地煞闹中原的豪迈壮举也尘归尘、土归土。   西游记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八戒原是天庭的天蓬元帅“总督天河,掌管了八万水兵大众”,沙僧是“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的卷帘大将。就算被贬凡间,八戒也是有着三十六种变化的高强法术,沙僧也是流沙河中一时无人能及的妖怪,就连大师兄孙悟空也是求得观音菩萨的帮助才得以降服他的。而悟空更是上搅过天庭,下捣过地府,堂堂美猴王齐天大圣,在书的开头“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何等风光,何等嚣张,惊得西方如来圣驾才将他压于五指山下。而他们组团之后,第一役,悟空先是向广目天王借了避火罩,再是请动南海观音,这才收服黑熊精。此后,观音更是频频出场救师徒于水火。而另外两位高徒更是沦为挑担、牵马之徒。前后差距之大,连孙大圣也不禁感叹:“苍天!苍天!想我那随风变化,伏虎降龙,大闹天宫,名称大圣,更不曾把山神、土地欺心使唤。今日这个妖魔无状,怎敢把山神、土地唤为奴仆,替他轮流当值?天啊!既生老孙,怎么又生此辈?”孙悟空本是个集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孕育而成的灵猴,理当是一时无两的,在这时却连个妖怪也不如,岂不怪哉。
  读《西游》、《水浒》,人们崇拜那些气干云霄的豪杰,却也奇怪这些独自一人叱咤风云,理当在强强联合后力量更大的团队在最后却显得更弱小了呢?   这样奇怪的力量的转变来自于人物身份的变化。梁山好汉原本是受尽欺压、落草为寇的受压迫者,其中许多人被奸官所害,不得不铤而走险。如林冲,禁军教头、如花妻子,若不是高俅之子的步步相逼,先是调戏其妻子,然后又引林冲带刀入白虎堂,接着在刺配沧州的途中暗杀,最后在草料场放火,他不至于自甘堕落于草莽。正是身居高位者的欺压,才使得以林冲为代表的梁山众人带着强烈的反抗色彩。也正是由于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反抗才使得各位豪杰有着势不可挡的战斗力。梁山好汉是反抗当时不合理的“规矩”。而孙悟空则是无视规矩的代表。他所属猴族本就“似人相,不入人名;似裸虫,不居国界;似走兽,不伏麒麟管;似飞禽,不受凤凰辖”。他更自称“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在他身上体现出的不仅是反抗色彩还有蔑视权威,超脱规矩,追求极端自由的思想。因而他的存在对于有着明确等级规范体制的天庭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这些生活在规矩中的神灵们完全不知道应该怎样对待这只“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而成的天产石猴。   而后期造反的起义军成了平乱的朝廷义军,闹天宫的孙大圣成了护圣僧的孙行者,早期存在的自由人性和因此产生的原始的力之美被社会秩序所压制。甚至这些原本既定制度的反抗者更是成为了制度的拥护者和保护者,因此他们脱去了因反抗而带有的不可一世的力量,在礼法的枷锁下小心翼翼的生存着。例如上文所说的林冲,在梁山三败高俅,活捉其人后只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而几回之前他还破口骂道:“我早晚杀到京城,把你那厮欺君贼臣高俅,碎尸万段,方是愿足。”同样,西游记中目空一切的孙悟空之前还有狂言:“不消讲了!这个老母,坐定是那个观世音!他怎么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然而护送唐僧的旅途中遇到麻烦,去请观音时,悟空道:“弟子志心朝礼,特拜告菩萨,伏望慈悯,俯赐一方,以救唐僧早早西去。”礼数周到,言语恭敬,哪里还有当时喊打喊杀的影子。儒家礼法孕育了一个身份社会,而英雄们接受了这个新的身份,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限制中,施展不开。   总的来说,《水浒》和《西游》中先强后弱的现象的产生,实际上是自由人性与社会秩序冲突后,人性的原始冲动在礼法的约束下化解为尊卑有序、上下有别的社会性人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三、从造反到归顺与正统思想   《水浒》和《西游》的前半部分都是好不热闹的一场反抗的斗争,而后反抗者却成了反对对象的“孝子贤孙”。水浒前半的主题是“仗义疏财归归水泊,报仇雪恨上梁山。”有林冲走投无路,风雪夜上梁山;有阮氏三杰,劫取生辰纲,带上梁山;有郭盛、吕方凑队上梁山泊去投奔晁盖聚义。各路豪杰或为情势所逼,或想安生立命,或为意气相投,而梁山则因没有朝廷的管辖,奸臣的迫害,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成为他们共同的选择。他们对于招安显然是不乐意的。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是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然而最终他们还是接受了“只把宋江封为先锋使,又不曾实授官职,其余都是白身人。”这样屈辱的招安待遇,成了朝廷的义军,开始为朝廷征辽平乱的日子。   《西游记》里孙悟空是出了名的“刺头”,就连曾经在天庭任职的八戒、沙僧也不管什么清规戒律,成了为恶一方的妖怪。沙僧是“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猪八戒更是快活,菩萨来劝他还道“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喝风!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管甚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取经途中也未见三人一心向佛,尤其是八戒一直念叨着散伙。“分开了,各人散火。你往流沙河,还去吃人;我往高老庄,看看我浑家。”或是“你还去流沙河吃人,我去高老庄探亲,哥哥去花果山称圣,白龙马归大海成龙。”在他的安排下,每个人都有颇为理想的着落。而结局唐僧加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悟能做净坛使者,沙悟净为金身罗汉,白马为八部天龙马。除了八戒嫌官小,抱怨了几句,其余人都欣然接受了。   为何占山为王,连朝廷也奈何不了的水浒豪杰不继续劫富济贫、快意恩仇的日子,反而要归顺朝廷;随唐僧西行的三人最终不像他们屡次计划的散伙一样,你回你的高老庄,我回我的流沙河,他回他的花果山而要入圣成佛呢?   孔子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强调了名份的重要性。水浒传中的首领宋江就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武松、李逵等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仗义行侠,但他们仅仅是草莽英雄、一介武夫。他们只重朋友之间“小义”,不懂“替天行道”的“大义。然而若要真正做到替天行道,首先自然要取得“天子”和他的朝廷的认可。为此,宋江挂在嘴边的就是“招安”二字。对被骗上山的徐宁,宋江说:“见今宋江暂居水泊,专待朝廷招安,尽忠竭力报国,非敢贪财好杀,行不仁不义之事。”对于降将呼延灼,宋江又是“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权借水泊里随时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对于不愿接受招安的其他人,宋江也劝道:“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由此,众人虽心有不甘,也承认宋江的政治远见,毕竟啸聚山林总是替天行道也只是土匪,倒不如将一身本领献与国家,名垂千古。   《西游记》中关于正名重要性的提点来自于观音菩萨。在人间为怪的确逍遥快活,但妖怪终究是怪物,形状丑陋不说,且仍受生老病死的纠缠,一路上妖怪要吃唐僧就是在对死亡恐惧下的铤而走险。菩萨对八戒道:“我领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往西天走一遭来,将功折罪,管教你脱离灾瘴。”对沙僧道:“我今领了佛旨,上东上寻取经人。你何不入我门来,皈依善果,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经?我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心下如何?”对悟空则说:“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菩萨许诺的一个个“美好的明天”,实际上是提醒三位徒弟如今他们的存在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既然曾经是齐天大圣、天蓬元帅、卷帘大将又何甘堕入妖道,既然可以重塑金身,重返天庭,重新获得堂堂正正的名分,几位虽留恋人间也义无反顾。   最终生性自由的齐天大圣脱下金箍后,自愿戴上了斗战胜佛的枷锁;啸聚山林的一百单八位好汉沦为朝廷的鹰犬,绞杀他们原来的同道中人。这样的结局无疑使作品染上了悲剧的色彩。但从反抗走向归顺,却是儒家文化浸染下的必然选择,从当时的观点看来,两队人物都从山林草莽登堂入室,实际上是达成了他们人生的价值,可以说归顺是他们最理想的结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较为清楚的看到,《西游记》、《水浒传》中在潇洒豪迈的格调之下处处隐藏着儒家思想的影子,而小说中看似不合理的情节也由此得到了较好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施耐庵.水浒传[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2]孔子著.里功编.论语[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3]吴承恩.西游记[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4]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您所在的位置:
不一样的西游记:西游记中130个你没注意到的事实
来源:网易
51 . 观音禅院,是整部西游记里唯一以神仙的名字直接命名的寺院。
52 . 黑风山的黑熊精第一次见孙悟空早就知道他闹天宫和当弼马温的经历,并且黑熊精是一个喜欢过生日的妖怪。
53 . 猪八戒在高老庄曾经以长嘴大耳朵,脑后又有一溜鬃毛的猪的形象长期出现,而和高老庄的人长期一直相处,并没有什么异样。
54 . 猪八戒真要和孙悟空打,可以从二更时分,直斗到东方发白。
55 . 孙悟空想用金箍棒打乌巢禅师,却不能碰到其半点毫毛。
56 . 不是所有的佛门信徒念的都是西天的佛经,有人念的是东天的佛经 :只见一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里嘤嘤的念佛。那老儿摆手摇头道:“去不得,西天难取经。要取经,往东天去罢。”
57 . 黄风怪手下的虎先锋捉了唐僧送给他,他的第一个反应不是高兴,而是吃惊。
58 . 一路上孙悟空变成小虫子悄悄飞到妖怪的洞中,从未趁妖怪熟睡把妖怪打死。
59 . 沙僧的兵器是降妖杖,是一根内趁金属的木杖,比棍棒短。
60 . 五庄观门口写着: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花果山水帘洞门口写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二者几乎一致。
61 . 镇元大仙的两个徒弟清风、明月,在孙悟空出生以前几百年就出生了,论年纪是孙悟空的长辈。
62 . 人参树高达300多米。
63 . 镇元大仙捉住师徒四人只需一招,具有同等功力的还有九灵元圣。
64 . 镇元子和悟空结拜后感情深厚,惺惺相惜,舍不得他走,留悟空呆了五天才放他走,但后来悟空再也没提及这个法力无边的结拜兄弟,也没请他帮过忙。
65 . 西王母的老公东华大帝君经常去灵山参见如来,东方朔是其童子。
66 . 白骨精确实是女的。
67 . 孙悟空第一次回花果山就杀死了上千人,后来成佛,位列大慈大悲的观音之前。
68 . 奎木狼在唐僧到来之前早就做好了准备吃唐僧,在后来百花公主一句话说放就放了。
69 . 黄袍怪奎木狼的武力等于二十个八戒加上沙僧,而八戒可以和悟空单独斗上一夜。
70 . 没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暗中保护,唐僧在第三十回就死了。
71 . 八戒和沙僧曾经将奎木狼和百花公主生的两个无辜的孩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活活摔成肉饼,后来却分别成为菩萨。
72 . 道家讲究炼丹,奎木狼炼丹,佛门不炼丹;黑熊精是唯一属于佛门并且会炼丹的。
73 . 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早就拿着唐僧师徒几人的画像专门在等他们。
74 . 在平顶山,孙悟空第一次遭遇了生死危机,差点被银角用泰山峨眉山和须弥山压死,几乎丧命。
75 . 孙悟空第一次感到绝望是在平顶山,当时听到两个魔头把山水土地当值班使唤时,心惊肉跳,仰天长叹:苍天!苍天!天啊!既生老孙,怎么又生此辈?
76 . 孙悟空虽擅长变化,但是唯一不能变化的是猴尾巴。
77 . 西游记中拿着葫芦喊一声别人的名字就把人装进去的故事也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尤其是姓名文化。这个故事就不太可能发生在如西班牙这样的国家。例如:毕加索的全名是: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试想一下,银角大王拿着葫芦说: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毕加索:你叫吧。于是银角: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算了你走吧。
78 .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在平顶山出手展示法力,把已经化为仙气的两个童子用手一指就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可见其法术十分厉害。
79 . 道家的修炼诀窍心法是悟空和沙僧传授给唐僧的。
80 . 斗红孩儿时孙悟空被火烧是第二次差点送命,但原因并不是因为怕火,而是被火烧后被冷水一激造成的。
81 . 红孩儿和金角银角一样具有使唤山神土地的特征,这也是令悟空曾经极度绝望的因素。
82 . 观音的力气有多大?菩萨道:“常时是个空瓶,如今是净瓶抛下海去,这一时间,转过了三江五湖,八海四渎,溪源潭洞之间,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那菩萨走上前,将右手轻轻的提起净瓶,托在左手掌上。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公里,其中97%在海洋中,四海各分四分之一约有3 4亿立方公里,合计约34亿亿吨。相比较而言孙悟空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实在是小儿科中的小儿科。
83 . 十分了解孙猴子的观音担心孙悟空因为龙女美貌而骚扰她。
84 . 孙悟空在加入佛门之前有过男女生活。 见原著第四十二回:”观音说:你见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物,你假若骗了去,却那有工夫又来寻你?”行者道:“可怜!菩萨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门,一向不干那样事了。“
85 . 在手心里写一个字,然后去勾引别人,别人就会上当,这是佛门内部公开的法术。观音和弥勒佛都曾经使用过这招,观音写的是“谜”字,弥勒佛写的是“禁”字。
86 . 红孩儿的善财童子职务是龙女让给他当的。观音原本有个善财龙女,后来又收红孩儿做善财童子,原本的善财龙女变成了捧珠龙女。
87 . 红孩儿受佛门之戒,却没有剃光头,还留有部分头发。
88 . 四海龙王曾经对调过,原来西海龙王是敖闰,后来是敖顺。
89 . 车迟国各府州县乡村店集,都有一张和尚图,捉拿和尚,秃子也要被抓,但有观音吃童男童女的金鱼所在的车迟国会元县却还有和尚。
90 . 被孙悟空斗法杀死的车迟国三个大仙把车迟国治理得风调雨顺,而且礼贤下士,凡是敬道的人,都要出大门迎接,但是见了国外的却不行礼。原文: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
91 . 虎力大仙做法,玉帝就得马上颁旨依照行事。
92 . 观音全称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灵感 观世音菩萨,而观音下凡做妖怪吃人的金鱼起名叫:灵感大王。
93 . 通天河老鼋自己修行就活了一千三百余年,不需要吃任何蟠桃人参果长生。
94 . 老君的芭蕉扇比金刚琢厉害。
95 . 牛魔王的弟弟如意真仙认为孙悟空让红孩儿做观音的善财童子是给人做奴隶坑害红孩儿,包括后来的铁扇公主和牛魔王也是这样认为。
西游记 你没注意到的事实
 责任编辑:韩嘉奇  
相关新闻:
· · · · ·
版权和免责声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