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打大学教师张洪梅

动态推进,“临门一脚”——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思辨--《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06期
动态推进,“临门一脚”——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思辨
【摘要】:精彩的课堂,既有教师的充分预设,为精彩的课堂打下基础;又要有课堂的精彩生成,让课堂更加灵动、充实。只有把生成和预设完善地结合起来,才能够让课堂呈现出亮点,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进行。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3【正文快照】:
缺乏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就有变得紊乱,会失去控制,形成自由化,“预设”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生成要以学生为中心,创造性的生成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课堂里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尤文清;;[J];新课程(中学);2010年12期
陈喆;;[J];文教资料;2009年15期
周利民;;[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2期
马春兰;;[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3期
马豪华;;[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5期
王爱华;;[J];考试(教研版);2009年03期
程琳;;[J];华章;2011年04期
高普梅;杨世昌;;[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党国玲;;[J];文教资料;2009年03期
林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窦步云;;[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王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宋晓军;;[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王兰英;;[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王海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邓志;;[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黄爽;;[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杨大千;刘彦红;;[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付桂芳;;[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陈富斌;;[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淄博周村实验中学
方锋;[N];学知报;2010年
武都区汉王中学教师
杜松柏;[N];陇南日报;2009年
剑阁县鹤龄中学 梁彦之;[N];广元日报;2009年
吴万红;[N];学知报;2010年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那马中学
黄锡香;[N];学知报;2010年
重庆市忠县新生初级中学
何香琼;[N];学知报;2011年
江苏省建湖县近湖中学
朱正东;[N];学知报;2010年
江苏省淮安市平桥中学
张洪梅;[N];学知报;2011年
山东·临沭
李子阳;[N];学知报;2011年
驻马店一高
李天留;[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忠厚;[D];西南大学;2011年
陈迪;[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邱红松;[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孙亚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杨玉东;[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刘宇;[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孟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于波;[D];西南大学;2008年
李晓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孙卫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小涛;[D];苏州大学;2008年
金蓓华;[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孙晓敏;[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单黎明;[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柳林英;[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任洁;[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沈彦;[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郭丽巍;[D];延边大学;2010年
杨雪桥;[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李虹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稻草还田定位试验初报--《黑龙江农业科学》1993年01期
稻草还田定位试验初报
【摘要】:为了验证有机肥增肥改土,增产增收效益,我们进行了连续9年的稻草还田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9年平均增产稻谷4.2~39.7%,增加土壤有机质0.3~0.95%。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从1983年开始进行了水田稻草还田定位试验。其目的在于研究和明确,长期施化肥、稻草、化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对水稻的增产效应,以及对土壤肥力变化和水稻生育的影口向。秧期为5月25日左右,插秧规格为9寸行距,5寸穴距,每穴插4棵基本苗。试验品种为京引127和藤系138。二、结果与分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辛国荣,杨中艺;[J];草业学报;2004年03期
李延,庄卫民,饶秀庭,张潮海;[J];福建农业学报;1998年S1期
陈萱;李倩;谭周进;李建国;;[J];耕作与栽培;2007年02期
易镇邪;邹洁;陈冬林;周文新;屠乃美;;[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李文革;李倩;贺小香;;[J];湖南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肖嫩群;张杨珠;;[J];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耿玉辉,吴景贵,李万辉,姜岩;[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吴景贵,姜亦梅,王明辉,姜岩;[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黄洪河;蔡秋华;游晴如;;[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09期
吴景贵,姜岩;[J];土壤通报;199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冬林;[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奎忠;[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陈坤;[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杨小丽;[D];郑州大学;2009年
甄丽莎;[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陈强龙;[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解媛媛;[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赵娜;[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张富国;[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肖嫩群;[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肖巧琳;[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德芳;车爱萍;马杰;霍现英;;[J];山东农业科学;1993年06期
杨力,于淑芳,宋国菡,张民,丁光国;[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1期
王法宏,冯波,王旭清;[J];山东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王薇;李絮花;章燕平;林治安;赵朋;;[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孙哲;吴宏霞;唐丽娜;戚桂军;邹仁峰;赵丰玲;;[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王秀芝;;[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6期
刘英;王允青;张祥明;代道宇;郑万荭;彭浩;;[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宋执儒;葛诗平;杨勇;;[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0期
王晓凌;陈明灿;张雷;;[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2期
杨华;任宝君;安书超;范永江;;[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展茗;[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师宏魁;[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冯琛;[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刘阳;[D];扬州大学;2006年
张洪梅;[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张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谢奎忠;[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卜毓坚;[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陈尚洪;[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顾丽;[D];扬州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雅莹;杨志新;;[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9期
罗在仁;牛燕芬;陈功;龙伟;陈勇;李远;;[J];草原与草坪;2006年02期
王宇涛;辛国荣;杨中艺;陈三有;;[J];草业科学;2010年03期
丁成龙;沈益新;顾洪如;三浦優一;;[J];草业学报;2006年03期
任继周;林慧龙;;[J];草业学报;2006年05期
李会科;张广军;赵政阳;李凯荣;;[J];草业学报;2007年02期
王丽宏;杨光立;曾昭海;张薇;肖小平;张帆;胡跃高;;[J];草业学报;2008年02期
夏伦志;徐义流;张长青;肖扬书;阎晓明;张立;;[J];草业学报;2010年02期
邢福;周景英;金永君;孙璐;张建峰;岳伟;宝桩;倪楠;钱英;;[J];草业学报;2011年03期
蔡清渔,施能浦,陈广,杨卓亚;[J];福建农业科技;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星钊;宋建农;申屠留芳;杜风顺;;[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孙星钊;宋建农;申屠留芳;杜风顺;;[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高文玲;卞新民;吴洁;郭伟;孙金福;李胜;杜磊;石建福;;[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张玉华;宋成军;刘东生;张艳丽;徐哲;李想;王延昌;;[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迟凤琴;张久明;匡恩俊;宿庆瑞;;[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李朝苏;汤永禄;吴春;黄钢;吴晓丽;;[A];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玲玲;[D];浙江大学;2010年
廖育林;[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杨靖民;[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余旋;[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刘慧屿;[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艾应伟;[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张亚洁;[D];扬州大学;2006年
王丹丹;[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唐晓红;[D];西南大学;2008年
王玉彦;[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尧;[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史文娟;[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连亚楠;[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王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朱法亮;[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李小磊;[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吴荣美;[D];兰州大学;2011年
成慧;[D];兰州大学;2011年
张韶芳;[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陈银建;[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玉民;;[J];北方水稻;1979年06期
王玄德,石孝均,宋光煜;[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年03期
杜月键;巫绪英;;[J];安徽农业科学;1983年02期
,郭成志;[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1年Z1期
刘建松;[J];广西农学报;2003年04期
土肥组;[J];土壤肥料;1981年06期
张民生;[J];福建农业;2001年10期
任玉民;[J];土壤通报;1981年01期
张萍;[J];福建农业;2004年06期
;[J];土壤通报;198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汉乾;靳志丽;梁文旭;;[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李万里;谢晓燕;;[A];低碳农业与湖南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黃富昌;李中光;;[A];2010年海峡两岸环境与能源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沙晋明;陈鹏程;陈松林;;[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聂新柏;靳志丽;彭金生;;[A];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何建新;王志进;朱建桦;张晓建;严玉娟;;[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梁重山;党志;刘丛强;黄伟林;;[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许有尊;吴文革;;[A];华东地区农学会、山东农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10年
牛香;魏江生;周梅;刘斌;;[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和振云;魏新梅;段九存;张旺强;;[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湖南省土肥站推广研究员
刘如清;[N];湖南科技报;2005年
何新全;[N];陕西科技报;2007年
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研究员 刘如清;[N];湖南科技报;2011年
特约通讯员
薛建登;[N];运城日报;2009年
曾四丹;[N];桂林日报;2007年
曹涤环;[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张桂英;[N];黑龙江日报;2009年
唐广生 本报通讯员
欧飞;[N];广西日报;2010年
王发祥 钟茂富;[N];闽西日报;2011年
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景;[D];广西大学;2012年
李志斌;[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于树;[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许有尊;[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王玄德;[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雷宏军;[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朱书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张一兵;[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徐冰;[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谢守益;[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巧琳;[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贾海江;[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陈坤;[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韩永俊;[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宋国强;[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何虎;[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黄国强;[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李倩;[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李莉;[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刘高峰;[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初中生考试成绩归因模式研究--《心理学报》1995年02期
初中生考试成绩归因模式研究
【摘要】:在广泛调查初中生对考试成绩的归因和情感反应的基础上,根据Weiner的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提出了初中生对考试成绩归因的假设模式,然后运用协方差结构模型的统计方法对这个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虽然最初模型经x2拟合度检验被拒绝,但经设定探查产生的最终模型较合适地拟合了数据,并部分支持了Weiner的归因理论.按照这个模型,努力归因一内源性维度对初中生的自信心、期望、成就动机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442【正文快照】:
初中生考试成绩归因模式研究张贵良,郭德俊(北京成人教育科研所,100088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00875)摘要在广泛调查初中生对考试成绩的归因和情感反应的基础上,根据Weiner的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提出了初中生对考试成绩归因的假设模式,然后运用协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增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曾永忠;[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王春华;鞠峰;;[J];化工高等教育;2008年02期
石林;黄甫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袁丁;袁越;王斌;;[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王斌,马红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唐文君;周生彬;;[J];教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吴芳;[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刘征;杨铖;;[J];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04期
张林,黎兵,刘永兴;[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傅双喜;吴芳;;[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林致;[D];南开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秋月;[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胡威;[D];河南大学;2011年
高凤焕;[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李立标;[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赖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付红珍;[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张文培;[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郭晓春;[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曾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马永录;[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Harold H.John L.N王叶舟;;[J];心理学动态;198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晓兰,沈浩;[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车燕,任开隆,王信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项建民,敖运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刘锋;[J];商业研究;2003年16期
王建刚,于英川;[J];商业研究;2004年01期
许文锋,李伟,朱弘鑫;[J];商业研究;2005年19期
张正堂,申仕阳;[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周美玉;郭明;;[J];包装工程;2010年04期
王丽霞;潘乐;李世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何小洲;周治娟;;[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方晓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周步恒;;[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晓霞;[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赵崇莲;[D];西南大学;2011年
魏婷;[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王喜文;[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贺寨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梁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杨铁黎;[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潘琰;[D];厦门大学;2002年
龙耘;[D];复旦大学;2003年
寸晓刚;[D];暨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家瑞;[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姜霞;[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袁绚;[D];湘潭大学;2009年
马葛生;[D];湘潭大学;2010年
华冬梅;[D];江南大学;2010年
江林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曾志勇;[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韩进涛;[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周琪瑶;[D];东华大学;2011年
刘巍然;[D];东华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凤梅;[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李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李东升,陶芳标;[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苏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颜茵;[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赵建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彭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9期
张燚,任晔,安胜昔,姜轶群;[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俞国良,罗晓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郭德俊,马庆霞,杨淑芬;[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宝权;;[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金帆;庄广秋;;[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林秀华;;[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陈适晖;;[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吕纪增;陈纪方;;[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周末;杨鑫辉;刘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宝;[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许远理;[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杜林致;[D];南开大学;2002年
黄任之;[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宇颂;[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杨丽英;[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刘慧;[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王凤葵;[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张学军;[D];河南大学;2002年
赵海钧;[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丁咏;[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曹华清;[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车永莉;[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党彩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齐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陈冠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张建军;;[J];才智;2012年03期
袁双龙;屈正良;;[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张洪梅;胡象岭;吴靖媛;陈万平;;[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1期
文丰安;;[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李兴华;;[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1期
沙树明;;[J];成功(教育);2011年21期
胡胜利;[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2期
莫秀锋;刘电芝;;[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魏高峡;李佑发;陆亨伯;陈俭;;[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赵新峰;;[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毛志雄;任未多;刘淑慧;姒刚彦;张力为;张忠秋;李京诚;姚家新;梁承谋;;[A];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电芝;[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杜红;[D];浙江大学;2001年
张宁;[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张登浩;[D];北京大学;2008年
杨新国;[D];西南大学;2008年
许志红;[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邱红宇;[D];苏州大学;2010年
孙梓钧;[D];苏州大学;2010年
苏毓婧;[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曹雪梅;[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顾晓霞;[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李仙伟;[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李坚;[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孙文萍;[D];南昌大学;2011年
郭秋月;[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王莹;[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松,白国枝,高风霞;[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6期
任怡;张明华;;[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7期
顾荣炎,吴星,朱恩梅;[J];上海教育科研;1989年01期
袁丁;袁越;王斌;;[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曹鹏飞;韩琴;;[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5期
李文平;;[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年01期
徐欣;;[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12期
朱晓静;;[J];新课程(上);2011年02期
丁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袁东;;[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建宇;;[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叶金辉;邹琴;;[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林明方;郭敏;欧阳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王春莉;廖凤林;;[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岳盈盈;寇彧;;[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邱海龙;戴秀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雷丹;;[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张雯;颜克段;;[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欧阳超;;[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刘效贞;张影侠;司继伟;;[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彭薇;[N];解放日报;2007年
汪文汉;[N];人民法院报;2003年
新华社记者
华卫列;[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胡孙华 通讯员
邹永宁;[N];长江日报;2007年
陈清英;[N];宜春日报;2008年
龙超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湖北省南漳县政协
李传友;[N];人民政协报;2001年
;[N];工人日报;2000年
睢县第一实验学校
刘艺华;[N];学知报;2010年
记者 顾晓红;[N];联合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红霞;[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暴占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刘志宏;[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吴家碧;[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陈群;[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赵梅;[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刘晓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温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何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方平;[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静;[D];苏州大学;2008年
王晓春;[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侯文婷;[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吴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王静;[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刘晔;[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徐友鸣;[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毛巍嶷;[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张瑜;[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罗辉;[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补偿制度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补偿制度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迅速增加,建设用地需求大幅增长,农用地征收与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行为因此而日渐频繁,直接导致农地非农化速度加快,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然而,无论是在学术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对农用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关注都非常高,研究成果丰富且在国家法律条文中都有专门的规定。相比之下,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虽然与农用地征收同时发生,却尚未得到学术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应有重视,尤其是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补偿制度研究非常欠缺,在现有法律规定中更是只字未提。因此,在当前的现实情况下,构建出合理的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完善农民权益保护机制,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还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土地产权理论、资源价值理论和农户风险理论为理论基础,借助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分析工具,将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农户对现有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认知,为构建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奠定了基础并指明了方向。同时,‘论文深入探讨了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风险损失构成,通过拓展已有的估算方法估算了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农户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以此作为制定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标准的唯一依据。最后,论文依据调查区域农户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认知及农民损失的估算结果,构建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补偿制度框架、实现途径和法律保障,为湖北地区乃至全国构建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提供基本依据和决策参考。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比较分析不同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的农户特征。不同农户对待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态度存在着明显差别。本文利用笔者对湖北省4个市46个村302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不同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的农户特征(户主的个人特征、农户的家庭特征、户主的认知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于愿意农用地被征用的农户来说,不愿意农用地被征用的农户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较低的征地民主认同度、较少获得谈判支持、较强烈地不满意征地补偿水平、较少拥有非农劳动技能和较难在本地实现转移就业等典型特征。
(2)通过构建模型,识别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利用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对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户主受教育年限、农户对征地后生活改善预期、农户对征地补偿满意程度、农户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征用地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户主是否有非农劳动技能等因素对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是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
(3)农民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认知与制度需求。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深入分析农民对现有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认知,寻求现有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为其进一步的完善提供了经验基础。与此同时,论文还从制度需求的角度探求了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建设的关键点,为构建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框架奠定基础。
(4)系统研究农民在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中面临的风险损失构成及认知。本文把农民在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中面临的风险损失分为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且采用简单而又通俗的问题了解农民对风险损失认知的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损失认知:①农户对农用地在家庭收入中作用的认知;②农户对补偿政策及补偿标准的认知;③农户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导致环境污染的认知;④农户对征地前后生活变化的认知。结果发现,农户对部分风险损失认识不足,其风险认知能力较弱;同时,农户主观上对主要风险规避措施有较清楚的认识,但是限于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实际规避能力非常有限。
(5)估算农民在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中面临的综合损失,并以此作为补偿标准制定的依据。实地调查发现,农民对征地补偿标准普遍满意度不高。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征用补偿标准成为构建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的关键。为此,论文在总结了公共利益需要下农地使用权征用的基本特征的同时,系统梳理了已有文献关于农地价值的估算方法,并分别分析了各种估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本着科学性强、易于理解和实际操作的原则,采用了收益还原法的拓展形式估算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经济损失,采用固碳制氧价格法估算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非经济损失。最后,采用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直接加总的方法和农户最低受偿意愿(WTA)法估算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农户综合损失。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假定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期限为3年,估算得到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给农民带来的综合损失为59457元/亩。
(6)构建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框架。论文从分析我国土地产权与补偿之间的关系入手,明晰我国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补偿对象,即农用地使用权被征用农户和村集体。在此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对村集体参与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分配的认知,并初步探讨了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及其分配制度,使农用地使用权被征用农户和村集体在补偿分配中的地位更加明确。同时,借鉴国外临时性用地征用补偿的经验,系统阐述构建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框架的目标,包括:保护农用地使用权人的利益、加大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和加强社会稳定等。与此同时,进一步讨论了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标准的制定,包括:制定补偿标准的依据;制定补偿标准遵循的原则和补偿标准的制定方法,并利用调查案例实际估算补偿标准与实际补偿标准进行比较。最后,从补偿方式的选择、农用地使用权被征用农户获取补偿的途径与保障、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产业支撑、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机制创新和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法律保障等角度阐述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F301【目录】:
ABSTRACT14-17
1 导论17-36
1.1 问题的提出17-19
1.1.1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7
1.1.2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建设迫在眉睫17-18
1.1.3 城乡统筹发展中保护农民利益势在必行18-19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9-21
1.2.1 研究目的19-20
1.2.2 研究意义20-21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21-23
1.3.1 农用地21-22
1.3.2 农用地使用权22
1.3.3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22-23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23-30
1.4.1 国内研究动态23-28
1.4.2 国外研究动态28-30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30
1.5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30-34
1.5.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30-32
1.5.2 研究内容32-33
1.5.3 研究方法33-34
1.5.4 数据来源说明34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34-36
2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补偿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36-53
2.1 土地产权理论36-41
2.1.1 产权理论36-38
2.1.2 土地产权理论38-40
2.1.3 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40-41
2.2 资源价值理论41-45
2.2.1 劳动价值理论41-43
2.2.2 效用价值理论43-45
2.3 农户风险理论45-53
2.3.1 风险和不确定性45-46
2.3.2 农户风险识别与决策理论46-49
2.3.3 农户风险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49-53
3 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53-65
3.1 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54-55
3.2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55-57
3.2.1 农户户主因素56
3.2.2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过程中的民主因素56
3.2.3 农户获得谈判支持情况56
3.2.4 种植业收益因素56-57
3.2.5 补偿水平及补偿作用因素57
3.2.6 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因素57
3.3 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基本评价57-60
3.3.1 户主个人特征与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情况57-58
3.3.2 农户家庭特征与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情况58-59
3.3.3 户主认知特征与农户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情况59-60
3.4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60-64
3.4.1 模型设定60
3.4.2 变量说明60-62
3.4.3 估计结果62-64
3.5 本章小结64-65
4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农民认知与制度需求65-77
4.1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农民认知分析66-72
4.1.1 农民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意愿66-67
4.1.2 农民对国家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权的认知67
4.1.3 农民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补偿方式认知67-68
4.1.4 农民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额度的认知68-69
4.1.5 农民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后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认知69-70
4.1.6 农民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过程中村集体作用发挥的认知70
4.1.7 农民对集体在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款分配中地位的认知70-71
4.1.8 农民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前后生活水平变化的认知71-72
4.2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需求72-76
4.2.1 国家法律法规关于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的规定72-74
4.2.2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需求74-76
4.3 本章小结76-77
5 农户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中面临的风险损失的认知77-97
5.1 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77-85
5.1.1 调查目的77
5.1.2 调查区域77-78
5.1.3 问卷设计78-79
5.1.4 抽样调查79-81
5.1.5 样本基本情况81-84
5.1.6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概况84-85
5.2 风险损失的主要来源及构成85-89
5.2.1 风险的主要来源86
5.2.2 风险损失的主要构成86-89
5.3 农户对风险损失的认知89-93
5.3.1 农户对农用地在家庭收入中作用的认知89-91
5.3.2 农户对补偿政策及补偿标准的认知91
5.3.3 农户对农用地使用权征用导致环境污染的认知91-92
5.3.4 农户对征地前后生活变化的认知92-93
5.4 风险损失规避措施认知93-96
5.4.1 农户户主对职业改变的认知93-94
5.4.2 农户户主对非农就业市场的认知94-96
5.5 本章小结96-97
6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农户损失与面临风险估算97-125
6.1 估算的主要方法和进展97-107
6.1.1 经济损失估算方法及进展97-103
6.1.2 非经济损失估算方法及进展103-107
6.2 公共利益用途下的农地使用权征用的基本特征107-109
6.2.1 政府强制性征用107
6.2.2 征用区域的依附性107-108
6.2.3 征用补偿的纯经济性108
6.2.4 征用时间的有限性108
6.2.5 征用用途的限制性108-109
6.3 因公共利益需要发生农地使用权征用农户的经济损失估算109-116
6.3.1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农户的经济损失构成109-111
6.3.2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经济损失估算方法与估算111-116
6.4 因公共利益需要发生农地使用权征用农户的非经济损失估算116-117
6.4.1 农用地固碳价值估算116-117
6.4.2 农用地制氧价值估算117
6.4.3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非经济损失估算117
6.5 因公共利益需要发生农地使用权征用农户的损失综合估算117-123
6.5.1 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直接加总估算118
6.5.2 农户最低受偿意愿(WTA)法估算118-123
6.5.3 两种估算结果的比较123
6.6 本章小结123-125
7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损失补偿对象及分配机制125-135
7.1 补偿与土地产权的关系125-128
7.1.1 土地产权的界定125-126
7.1.2 土地产权的作用126-127
7.1.3 补偿是对土地产权的尊重与保护127-128
7.2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损失补偿对象分析128-130
7.2.1 土地使用权被征用农户129
7.2.2 村集体129-130
7.3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损失补偿的分配机制130-133
7.3.1 农户对村集体参与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分配权力的认知130-131
7.3.2 农户对村集体留用的补偿费在村与组之间再分配的认知131-132
7.3.3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分配机制132-133
7.4 本章小结133-135
8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框架构建135-152
8.1 国外临时性用地征用补偿经验借鉴135-137
8.1.1 临时性用地征用补偿的法律规定135
8.1.2 临时性用地征用复垦制度135-136
8.1.3 临时性用地征用补偿纠纷解决136
8.1.4 国外临时性用地征用补偿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36-137
8.2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框架构建的目标137-141
8.2.1 农用地使用权人利益保护137-138
8.2.2 耕地保护138
8.2.3 粮食安全138-139
8.2.4 社会稳定139-141
8.3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标准的制定141-144
8.3.1 制定补偿标准的依据141-142
8.3.2 制定补偿标准遵循的原则142-143
8.3.3 补偿标准的制定方法与实践143-144
8.4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制度的实现途径144-150
8.4.1 补偿方式的选择144-145
8.4.2 农用地使用权被征用农民获取补偿的途径与保障145-146
8.4.3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产业支撑146-147
8.4.4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机制创新147-149
8.4.5 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法律保障149-150
8.5 本章小结150-152
9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讨论152-159
9.1 研究结论152-154
9.2 政策建议154-156
9.3 讨论156-159
参考文献159-167
附录Ⅰ167-173
附录Ⅱ173-179
附录Ⅲ179-180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179-180
致谢180-18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振兴;;[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茵,蔡运龙;[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蔡剑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郭洁;[J];当代法学;2002年08期
李海鸣,詹明;[J];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12期
陈小君;高飞;耿卓;伦海波;;[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于建嵘;[J];调研世界;2005年03期
申京诗,刘晓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年03期
冯乐坤;[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周诚;;[J];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09期
周其仁;[J];管理世界;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王秀;[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银莺;[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张鹏;[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军;[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郭霞;[D];武汉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Asian Agricultural R2011年01期
;[J];Asian Agricultural R2011年03期
;[J];Asian Agricultural R2011年03期
李明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潘艳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翟云岭;吴翔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金成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陈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杨卫军,韦苇;[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洪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彦波;;[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李尚蒲;罗必良;郑茱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胡新艳;罗必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何一鸣;罗必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黎秀蓉;;[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宋妍;晏鹰;;[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陈会广;刘忠原;;[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徐美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张震;;[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曹正汉;;[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岩;[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吴旅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晋入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王荣;[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王荣;[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赵宏霞;[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徐连章;[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于会国;[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高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李大良;[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廉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卞晓伟;[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陈志科;[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吴正刚;[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胡昕宇;[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张侃;[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黄宏武;[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陈绍华;[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徐平平;[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胡柳;[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小蓉;傅晨;;[J];财贸研究;2008年05期
卢向虎;秦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车裕斌,张安录;[J];江汉论坛;2004年06期
周其仁;;[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王延强;陈利根;;[J];农村经济;2008年03期
张光宏;彭小贵;;[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04期
王培刚;;[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10期
罗亚海;张文臻;;[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建中;[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蔡宴朋,杨志峰,徐琳瑜;[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1期
徐中民,任福康,马松尧,郭庭天;[J];冰川冻土;2003年06期
李巍,李文军;[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蔡剑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严茂超,李海涛,程鸿,沈文清;[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陈应发,陈放鸣;[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徐俏,何孟常,杨志峰,鱼京善,毛显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宗跃光,徐宏彦,汤艳冰,陈红春;[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4期
阎水玉,王祥荣;[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报告执笔:蒋省三 刘守英;[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记者 王秀;[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郑振源;[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宏斌;[D];浙江大学;2001年
乔家君;[D];河南大学;2004年
郑捷奋;[D];清华大学;2004年
高云峰;[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张士功;[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高智晟;[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王瑞雪;[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峰;[D];浙江大学;2001年
江成旺;[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陈会广;[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孙建平;[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李颂华;[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赵军;[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杨春;[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霞;;[J];国土资源导刊;2006年04期
连贵诚;齐瑞俊;白生龙;;[J];华北农学报;2004年S1期
张丽庆,邓良基;[J];农村经济;2004年S1期
朱道林;高延娜;路燕;;[J];国土资源;2006年10期
吴群;[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张丽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5期
张华;[J];价格与市场;1997年03期
白瑜,陆宏芳,何江华,任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年05期
孔凡文;孙军;;[J];农业经济;2011年04期
王国强;;[J];河南国土资源;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涛;皮明建;高鹏;;[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潘锦华;付蕾;王敬波;张洪梅;;[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惠静夷;孙成林;;[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潘元庆;谷志云;祝桂兰;余坤;王兵;;[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朱彦波;;[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贾艳杰;侯巧莲;高进云;;[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张裕凤;张晶晶;李武;;[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吕立秋;;[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马文博;李世平;陈昱;;[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陈永生;;[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楚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本报记者  谢丽佳;[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王小映;[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许宝健;[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朱道林(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刘文甲;[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杨俊峰;[N];法制日报;2005年
周晓东;[N];江淮时报;2005年
杨朋华 彭辉;[N];江苏经济报;2005年
刘宇;[N];山西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穆向丽;[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顺祥;[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查伟伟;[D];暨南大学;2010年
许德林;[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刘金国;[D];吉林大学;2011年
柳志伟;[D];湖南大学;2007年
郑海霞;[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杜丽娟;[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崔一梅;[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沈际勇;[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居旦木·努尔买买提;[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段雨杉;[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赵雪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刘奇;[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闫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邱飞廷;[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吕爱震;[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路婕;[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李南飞;[D];长安大学;2008年
纪广韦;[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