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那部落电脑版为什么有1.3亿了还不能升16级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爱编程,不爱BUG&&爱生活,不爱黑眼圈&&我和你们一样,我和你们不一样&&我不是凡客,我是程序猿&QQ交流群:&微博:/fzh0213
Linux风雨二十年回顾 道路是沧桑
不论你现在正在使用Linux,还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它,Linux都在计算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90年代早期以来,Linux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今年,Linux 20岁啦!它蒙于一个大学生的理论项目,现已被应用到世界各个角落,包括你的Android 智能手机。它也是开源事业著名的成功案例。&
  不论你现在正在使用Linux,还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它,Linux都在计算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90年代早期以来,Linux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今年,Linux 20岁啦!它蒙于一个大学生的理论项目,现已被应用到世界各个角落,包括你的Android 智能手机。它也是开源事业著名的成功案例。&
  1991年,大学时期的Torvalds&
  22岁的芬兰计算机程序员Linus Torvalds对操作系统产生了兴趣,发布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取名为Linux 0.01.&
  一声&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他把代码放到网上。于是Linux开始了。&
  1992年,Linux 转身 FREE&
  Linux基于协议GPL。这个决定使Linux受到法律保护,保持了FREE。这是即来成功的开端。&
  1993年,Linux开始流行&
  Peter Volkerding 编写和发布了Slackware,Linux的第一个独立版本。&
  1996年,走向市场&
  Torvalds在南半球度假,他遇到了一只企鹅。当Linux去给它喂食时,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却咬了Torvalds的手臂。这场邂逅使Torvalds最终决定选择企鹅作为Linux 的标志。&
  1998年,遇到贵人&
  科技巨头Oracle和Sun开始宣布官方支持Linux。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Linux操作系统。&
  1999年,走向经济独立&
  Red Hat,红帽,一个北卡罗莱纳州的公司推出自己的企业版Linux发行版本。它创造了华尔街首日第八大涨幅的记录。&
  2003年,迷人的电视广告&
  IBM在超级杯比赛期间播出了Linux商业广告&
  2005年,跻身主流&
  Torvalds出现在商业周刊杂志的封面。该杂志把Linux作为商业成功的一面旗帜。&
  2007年,传播意识&
  致力于扶持Linux发展的非盈利组织&Linux基金会&成立。向Linux新人提供培训,也为开发者提供网络支持。&
  2010年,取得重大胜利&
  Android,基于Linux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一举挫败其他手机系统。&
  2011年,继往开来&
  Linux 20岁啦。今日,它被应用到超级计算机上,股票交易市场上,ATM机上&&&
  在历史的进程中,不知不觉错过了许多。回顾往事,无限感慨。吾等继续努力,推进开源事业的发展!!(转载自:)
linux风雨20周年回顾
让电脑右下角显示自己爱人的名字,可以试试
谷歌是如何练就最佳雇主的
&  谷歌山景城全球总部的一个办公空间(腾讯科技配图)北京时间1月23日消息,在几年以前,谷歌的人力资源部门就已经注意到了一个问题:许多女性员工正在离开这家公司。跟大多数硅谷软件公司一样,谷歌的大部分员工都是男性,公司高管长久以来一直都在将提高女性员工人数作为优先任务。但是,女性员工正在离开谷歌的事实并不只是一个性别平等的问题&&而且还对这家公司的盈利造成了影响。与经济中大多数部门中不一样的是,一流科技员工的市场已经被拉长到非常薄弱的程度。谷歌正在与苹果、Facebook、亚马逊、微软及其他大量创业公司就聘用员工的问题展开竞争,因此每名员工的离去都会触发代价高昂的、旷日持久的招聘程序。然后就是员工幸福度的问题。对于在山景城以外工作的人来说,谷歌对其员工幸福的监控程度看起来是荒谬的。女性离职率表明,这家公司的&幸福机器&可能出了一些问题。而如果有任何迹象表明谷歌员工的幸福度正在下降,那么找出为何需要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谷歌人力资源部门的任务。谷歌将其人力资源部门称为&People Operations&,但这家公司中的大多数员工都会将其简称为&POPS&。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是拉兹洛&布克(Laszlo Bock),他现年40岁,是一个衣着整齐、说话温和的人,在六年以前加入谷歌。布克表示,当POPS部门审视谷歌的女性员工问题时,该部门发现这是一个&新妈妈&的问题:与谷歌的平均离职率相比,最近刚刚生过孩子的女性员工的离职率要高出一倍。就目前而言,谷歌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假计划。在一名女性员工生育以后,她将获得12个星期的带薪假期。对加利福尼亚州办公室其他所有新做父母的员工来说,该公司提供七个星期的带薪假期,该州以外的员工则不适用这一产假计划。因此,在2007年布克改变了计划。现在,新妈妈将获得五个月的带薪假期,这一期间她们将获得全额工资和福利。而且,新妈妈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分割产假,包括在预产期以前休一部分假期。如果新妈妈喜欢的话,那么可以在生育以后休假两个月,然后回到公司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在孩子长大时再休剩下的假期。此外,谷歌还开始为全球所有员工提供七个星期的新父母产假。谷歌慷慨的产假计划很可能不会让人感到惊讶,这家公司大出风头的各种额外津贴&&免费的美食、现场洗衣店、配备WiFi无线功能的通勤班车&&在企业界中都是传奇性的,而且已经推动了一种文化的产生,那就是科技公司员工的奢侈要求正在日益增长。本周,谷歌连续第四年被《财富》杂志选为最适合工作的公司;微软排名第75,苹果、亚马逊和Facebook甚至都没有进入名单。有些时候,谷歌的慷慨赠与听起来有些过分&&从盈利的角度来看超群但却浪费。举例来说,在去年8月份,《福布斯》杂志披露了一项以前从未对外宣布过的谷歌额外津贴&&当一名员工身故以后,这家公司会在随后十年时间里向其配偶或家庭伴侣支付相当于这名员工薪水的一半。但是,就此作出结论称谷歌发放这种额外津贴只是为了让自己变得友善,那就错了。POPS部门会严格监控员工如何对福利作出回应的一系列数据,很少会白白扔钱。举例来说,五个月的产假对这家公司来说就是一种&胜利者&的计划;在推出这项计划以后,谷歌新妈妈的离职率已经下降至这家公司的平均水平。&(新妈妈的)离职率降低了50%&&这是非常大的降幅。&布克说道。此外,员工幸福度&&根据每年一度的员工满意度调查&Googlegeist Survey&&&也有所上升。对这家公司来说最好的事情是,新的离职政策具有成本效益。布克表示,如果考虑到这样做可以节省招聘成本的因素,那么给新妈妈放五个月的产假并不会让谷歌花很多钱。产假的改变是一个例子,表明POPS部门是如何帮助谷歌成为美国最好雇主的。在布克的领导下,谷歌人力资源部门的运作方式更像是严格的科学实验室,而不是大多数人想起人力资源部门时所会想象到的那种令人讨厌的&门厅监控者&。POPS部门的核心是一项复杂的员工数据追踪计划,此举是为了对谷歌员工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带来经验主义的确定性&&不只是高水平的薪酬和福利,而且还有听起来并不重要的细节,如最理想的自助餐厅桌子尺寸和形状,以及最理想的午餐队列长度等。在过去两年时间里,谷歌甚至还已经聘用了社会科学家来对这家公司进行研究。这些科学家&&他们是所谓&PiLab&(People & Innovation Lab的简称,即人力和创新实验室)团队的一部分&&进行了数十项有关员工的实验,目的是回答有关管理大型公司最好方式的问题。公司应以怎样的频率提醒员工向其401(k)计划捐款,以及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语调?成功的中层经理人是否拥有共同的特定技能,以及公司是否能教会那些不够成功的经理人同样的技能?甚至是,经理人是否很重要&&是否能在没有经理人的情况下组织一家公司?再举例来说,如果想要给某人提薪,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其幸福度最大化?是应该向其提供现金奖金,还是股票?是提高薪水,还是更多的休假时间?谷歌人力资源的某些经验教训并不适用于其他公司。在谷歌的大多数历史上,这家搜索巨头一直都具备超高的盈利能力,因此该公司的许多问题都是非典型的。也就是说,谷歌有能力采取最好的措施来向其员工提供更多补贴,而不是通过某种&理想的&方式来进行裁员。不过,POPS部门所发现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如何培训更好的经理人以及如何改良面试程序等&&则将适用于其他大多数公司。在许多科技行业巨头&&其中很多人都具备很高的盈利能力,也面临着像谷歌那样的问题&&中,只有这家搜索巨头正试图以科学的方式来对有关人力资源的问题做出解答。&我们每天都会做出数以千计的人员相关决定&&我们应该聘用哪些人员,应该给他们什么样的薪水,应该提升哪些员工,应该让哪些人离职。&普拉萨德&塞提(Prasad Setty)说道,他是POPS部门旗下&人员分析&(people analytics)团队的负责人。&我们正试图做的事情是,在人员决策方面采取与工程决策相同的严格标准。我们的使命是让所有人员决策都有数据支持。&在人力资源方面采取严格标准来自于谷歌更广泛的企业文化。谷歌的大多数员工都是工程师,他们要求数据支持来改变自己的行动方式。最早的例子之一是POPS部门为精简谷歌聘用程序而采取的措施。在最早的几年时间里,谷歌在硅谷变得声名狼藉,原因是其要求应聘者接受许多面试。&我们的直觉是,员工对谷歌来说代表着一切,因此这家公司中的所有人都应可以面试一名应聘者。&布克说道。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则对这种方法持怀疑态度;面试程序不仅会导致招聘流程放缓,而且还会损害谷歌在潜在应聘者中的声誉。因此,现任谷歌人事部门主管的托德&卡莱尔(Todd Carlisle)在当时进行了一项研究,目的是查明一名应聘者应接受多少次面试。他对谷歌的数十种聘用决策进行了分析,追踪面试官在对一名应聘者进行面试后对其给出的评分。在对数据进行仔细研究后,卡莱尔发现最佳的&面试率&&&也就是应聘者的平均得分聚合为最终评分以后的面试次数&&为四次。&在经过四次面试你以后,&卡莱尔说道。&就会出现收益递减的效果。&在他提出这些数据以后,谷歌的工程师&大军&被说服了。采访次数减少,谷歌的聘用流程因此加快。谷歌的人力资源部门已经发现了许多诸如此类的最佳组织行为的&珍闻&,其中最大的发现是中层经理人很重要,这推翻了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塞吉&布林(Sergey Brin)原本的假设,那就是你能运营一家没人是其他人上司的公司。POPS部门作出这种结论的基础是,公司经理人在两方面反馈调查中所得到的评分,将经理人的下属及上司对其工作的想法考虑在内。当分析师将表现最好和最差的经理人进行对比时,他们会发现一种明显的差别&&最好的经理人的离职率较低(这意味着离开自己团队的员工人数较少),而且这些经理人的团队从许多标准来看都拥有高得多的生产力。&我们能向他们证明,那些脑壳尖尖的呆伯特(Dilbert)漫画会对他们的工作造成影响。&PiLab分析师詹妮弗&科索斯基(Jennifer Kurkoski)说道。更加重要的是,分析师能利用他们的研究结果来让表现不好的经理人变得更好。在对成功经理人从其团队那里得到的反馈信息进行提炼后,研究者将其总结为八个重点句。这些重点句听起来明显且过于含糊&&&高得分的经理人是很好的教练&,&好的交流者&,&不要微观管理&,诸如此类&&但这些重点句行得通:当POPS部门在整个组织内部散播这些事实,并对作为目标的不成功经理人进行辅导以后,他们发现这家公司的管理队伍得到了改善。其结果是,谷歌经理人的整体回馈评分自2009年以来每年都有所改善。POPS部门所发现的另一件重大的事情则是,如何向一名员工发更多的钱。在2010年中,受经济衰退以及来自于其他公司(尤其是Facebook)的竞争增强的影响,时任谷歌首席执行官的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决定给所有谷歌员工提高薪水;而判定提薪是否最好的方式正是POPS部门的职责。这个部门进行了一项&联合调查&,要求员工在多项薪酬计划中选择最好的。举例来说,是将薪水提高1000美元,还是拿2000美元的奖金?&我们发现,他们最看重的是基本薪水。&塞提说道。&当我们提供某种水平的奖金时,他们会把一美元当做一美元;但如果你给他们提高基本工资,那么他们会把一美元当做一美元以上,原因是其具有长期的确定性。&在2010年秋天,施密特宣布所有谷歌员工都将获得10%的加薪。塞提表示,谷歌员工当时感到万分高兴&&许多人都说,谷歌宣布的这一消息是他们在这家公司中供职以来最开心的时刻,Googlegeist数据也显示那一年的谷歌员工满意度直线上升。与此同时,谷歌员工转投其他公司的离职率也有所下降。POPS部门还发现了其他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实:为了推进员工向其401(k)计划捐款,POPS部门发现,向员工发出许多提醒是最好的;此外,如果在提醒中建议采取&进取型的&储蓄目标,那么会是更好的举措。如果请求一名员工向其退休计划贡献8000美元而不是2000美元,那么这名员工就会倾向于贡献更多&&即使他负担不起8000美元,还是会比在谷歌建议其贡献2000美元的情况下捐出更多。至于自助餐厅的问题,研究人员发现理想的午餐队列长度应该是三到四分钟&&这一时间长度足够短,能让人们不会浪费时间;同时又足够长,能让他们结识新朋友。桌子应该够长,因此彼此之间原本互不相识的员工会被迫聊天。在进行一次实验以后,谷歌发现在自助餐厅中将8英尺的盘子与12英尺的盘子放在一起,能鼓励员工吃更健康的食品。布克的最终目标是,利用谷歌的经验来解答有关工作场所的某些重大问题:领导者究竟是天生的,还是人造的?与个人相比,团队是否能让工作做得更好?个人是否能在自己的整个生命中都维持很好的表现?POPS部门现在距离解答这些问题还很遥远,但布克极力主张,谷歌最终能充分阐明其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能进行数学计算的分析人才,我们有能力成为一家数据推动的公司。&他说道。&我们还拥有足够大的规模,因此有能力进行实验,这些实验从统计学来说是很有效的。&布克极力主张,谷歌的研究结果&&谷歌经常都会与其他人力资源专家分享这些结果&&可能会让所有人的工作都有所改善。&你会把更多时间放在工作上,而不是放在做其他的事情上。&他说道。&如果你每天工作8个或是10个小时,那么工作时间就比睡眠时间更多,比花在夫妻共处的时间上也更长。当你考虑到所有这些事情以后,就会给你带来令人沮丧的感觉。你喜欢自己的工作,但还想要能做其他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不呢?&
李彥宏:百度聚焦4大方向 移動雲與LBS是重點
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樂天)1月21日消息,CEO近日在百度年會上對員工表示,無線搜索已經迅速崛起,成为無線互聯網第二大應用,百度的市場份額也正在繼續擴大。李彥宏同時明確百度未來的四大重點業務方向:傳統搜索、移動雲、LBS、國際化戰略。李彥宏指出,2012年初外界還有質疑: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否還能保住入口地位。如今百度無線搜索和無線應用團隊正以這样的表現向業界證明:只要目標堅定、充滿信心,就沒有什麼困難能阻止百度繼續前進。
给員工打氣:百度並非吃老本2012年百度無疑是遭遇重大挑戰的一年,這一年中國互聯網正在經曆從PC向移動轉型,移動互聯網作为一種顛覆力量真正改變一切生態,百度在PC領域的優勢面臨調整,另一方面,360憑借龐大客戶端殺入搜索,對百度占據領先地位的搜索業務形成挑戰。李彥宏談及這一切改變時表示,百度就像站在一個曆史的分水嶺。在過去的2012年對於百度來說,可能是近些年來最困難、最不容易的一年。外界對百度的發展有質疑&&百度是不是錯失了布局未來的先機?是不是只能躺在領先優勢上吃老本?是不是缺乏創新的動力和能力?甚至有人覺得,2012年,百度不僅遭遇了競爭和挑戰,未來的前景也不是那麼樂觀。百度內部甚至一些人對公司未來前景看待,李彥宏說,很多同學在問:接下來的路,百度該怎麼走?我們的未來在哪裏?如今李彥宏明確表示:未來就在我們自己手裏!百度必將迎來移動時代的二次騰飛。
語音搜索與圖像處理技術快速發展李彥宏的底氣在於百度的技術,李彥宏稱,多年來百度堅持構建紮實的技術體系,這些面向未來的技術和產品的布局,正在日益顯現出成果:比如在語音領域,項目僅僅正式启動3個多月,就上線了業界領先的語音搜索;盡管相比(微博)等公司,百度語音產品起步算是晚的,但一出手表現就讓業界矚目。憑借語音、NLP(自然語言處理)這些技術的支持,百度的語音助手僅用了55天就完成了開發、順利上線;同样的技術也已經應用在全球首部聲紋解锁的智能手機上。再比如圖像處理技術,百度只用了1個月時間,就上線了全世界首個全網的人臉搜索產品;一個月前,總理來考察百度,百度向溫總理演示人臉識別技術,現場拍攝的照片准確地搜出了很多總理的其他圖片,演示非常成功。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它的靈魂依然沒有改變&&技術創新永遠是這個行業的核心驅動力。技術積累的先發投入,往往會體現在產品的後來居上。在語音識別准確率方面,2012年一年的進展就超過了過去15年進展的總和,而這也成为我們語音產品厚積薄發的最好機會。同样,圖像識別技術應用於全網搜索以後,以圖搜圖的准確率一下子從20%提升到80%。產品什麼時候起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做多好,以及你多快能做好。
渠道力量被誇大 技術創新是第一動力談及百度語音搜索與圖像處理技術時,李彥宏表示產品之花不會無端怒放,就像種子的生長過程,在發芽之前,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它已經在土壤裏紮下深深的根基。如今,百度有超過一萬名的工程師每天都在挑戰自己,不放過對每一個技術細節的改進。百度的產品經理也更加敏銳地把握技術的發展和變化,依托技術創新为產品設計帶來更多的可能性。這样的產品和技術的深度結合所帶來的,必定是破土瞬間頂開頑石的力量。李彥宏也委婉的談及了360進軍搜索一事,稱最近中國互聯網有一個現象,很多人在討論渠道的力量,甚至誇大渠道的力量,他們認为,未來最重要的不是產品,不是技術,是渠道。百度不會忽視渠道的價值,但是我們堅信,技術創新永遠是用戶需求的最根本的動力,是一個公司基業長青的長久的保障。李彥宏說,雲計算、語音、圖像、自然語言理解等一系列技術會成为百度引領產業的關鍵,在這些技術平台上,必將涌現出更多對用戶、對企業產生深遠影響的產品。因为百度具備這样的實力,已經做好了准備。
無線搜索迅速崛起 百度能保住入口地位曾經業界一度認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的地位岌岌可危,甚至是、百度、騰訊這三大巨頭中地位最危險的一位。李彥宏也坦言,去年的這個時候,還有聲音質疑:&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否還能保住入口地位?&不過,他指出,如今無線搜索已經迅速崛起,成为無線互聯網第二大應用,百度的市場份額也正在繼續擴大。百度以搜索框和瀏覽器为核心的手機客戶端產品,只用了一年時間,日活躍用戶就超過了千萬。百度的無線搜索和無線應用團隊正以這样的表現向業界證明:只要目標堅定、充滿信心,就沒有什麼困難能阻止你繼續前進。李彥宏說,百度個人雲正式開放注冊4個月,用戶數目已經突破3000萬,雲存儲文件總量突破10億,首次實現了基於用戶的前向收費。相信未來,百度移動雲團隊將为更多優秀廠商以及開發者提供更好的雲服務,共同努力讓用戶享受到更加輕松精彩的移動生活。
15億美金債券將助百度加速騰飛去年12月百度成功發行15億美金的債券,這是迄今为止中國上市公司當中,非國企的最大一筆融資,百度也成为近年來發行美國證監會注冊債券中唯一的中國企業。談及這筆資金用途時,李彥宏表示,未來將利用這些資金,繼續加大對基礎技術的投入,強化產品布局和創新,重點培養優秀人才。這些資金,將成为百度加速騰飛,直上雲霄的航天燃料。李彥宏說,資金團隊能夠獲得這样的成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國際資本市場對百度技術實力和未來前景的信心,這也是全體百度同學各司其職、共同奮鬥,在每一個領域追求卓越的結果。這些成績還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從ESTAFF到每一個一線員工,都已經從這些成長和成績當中收獲了巨大的自信。
2013年將建立百度曆史上第一個研究院李彥宏指出,百度將繼續堅持語音、圖像等潛力十足的技術方向,不斷加大投資,吸引頂尖精英,進一步拉開和競爭對手的差距。2013年百度將建立百度曆史上第一個研究院,這個研究院初期將專注於Deep learning,就是深度學習的技術。李彥宏指出,把這個研究院叫做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簡稱IDL,會吸引這個領域裏全球最頂尖的高手陆續加盟,为百度新一年的產品和業務發展提供最堅實的基礎。希望百度IDL會成为像AT&T-Bell labs,Xerox PARC這样的頂尖的研究機構。
百度將聚焦4大方向:加強國際化在百度年會中,李彥宏還透露,百度未來的四大重點業務方向:傳統搜索、移動雲、LBS、國際化戰略。李彥宏指出,公司會繼續为同學們搭建起更好的發展平台、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無論是不設上限、突出&小團隊、大事業&的百度最高獎,或是正在成为固定節目的編程馬拉松,還是覆蓋面越來越廣、機制越來越靈活的高潛質人才培養和激勵計劃,就是要讓真正的人才在這样一種鼓勵成長、關注成長的氛圍中健康茁壯的成長。李彥宏引用胡适的話說&一點一滴努力,滿倉滿穀收成。&李彥宏稱,2012年是百度深耕布局、蓄勢待發的一年。正所謂&伏久者,飛必高。&2013年百度將迎來更大收獲。
再见,RMVB
&&&日,著名字幕组、视频压制组人人影视YYeTs发表公告称,今后将不再提供RMVB格式美剧。人人影视公告如下:  &鉴于RMVB格式的老去,MP4格式的普及,以及设备和软件的支持,在春季播出的新美剧,我们将不再提供RMVB格式,一律使用MP4格式取代之。RMVB技术10年了没有进行改进,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各种需求,感谢大家的支持。MP4在相同容量下会比RMVB更优秀,且播放器和手持设备都支持。&& & & &实际上RMVB封装格式在很早以前就应该被时代所抛弃,但是因国内特殊环境下,凭借其在中国网络发展的初期在观众群中建立的好印象支撑到了今天。但是要知道RMVB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06年,距今已经过去了7年,这对于如今技术更新速度最快的IT界来说足以将一个刚刚上市的新产品变成化石了。& & & &RM/RMVB,这是中国网民十分熟悉的名词。RMVB是一种视频文件封装格式,RMVB中的VB指VBR,Variable Bit Rate(可改变之比特率),较上一代RM格式画面要清晰了很多,原因是降低了静态画面下的比特率,可以用RealPlayer、暴风影音、QQ影音等播放软件来播放。 (百度百科)
& & & &RealMedia诞生伊始,网络仍处在小水管横生的时代。使用RealMedia编码可以在56Kbps 接入的网络下依然能够流畅观看视频,这在当时简直就是黑科技。RM视频支持流式播放,压缩率高,和小水管是绝配。在RM的加持下,互联网动了起来,便捷的点播方式俘虏了人们的心,网络视频也取代了光碟租借成为人们获取视频的最常见的方式。而RM的改进版RMVB出现后,RealMedia更是一发不可收,可变码率的引进进一步缩减了视频体积,一部4G多的DVD压缩成RMVB后仅为四五百兆,惊人的压缩率对当时主流容量还没到100G的硬盘来说无疑是福音。而且压缩后的RMVB的画质丝毫不比DVD中的MPEG-2的压缩格式差。
& & & &但是好景不长,之后再低端网络视频压缩市场上出现了一匹黑马,那就是现在各大视频网站广泛采用的FLV/F4V压缩格式。FLV 是FLASH VIDEO的简称,FLV流媒体格式是随着Flash MX的推出发展而来的视频格式。由于它形成的文件极小、加载速度极快,使得网络观看视频文件成为可能,它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视频文件导入Flash后,使导出的SWF文件体积庞大,不能在网络上很好的使用等缺点。(百度百科) 不仅如此,FLV能够封装H.264和AAC,优秀的影音质量也足以让RealMedia无颜以对。所幸FLV的特性注定了它只能在网上称王,在砸了RealMedia在网络上的场子后就没有赶尽杀绝了。
& & & &虽然这篇文章题目叫《再见,RMVB》,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中国,RMVB绝对是大家的硬盘中躺着的影片采用的最多的压缩格式。在本地播放领域,RM/RMVB依然是人们心中的王牌。在寻找资源的时候,很多人看到格式不是RM/RMVB后根本不会去瞟第二眼。RM/RMVB多年来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树立起了一个体积小、画质高的形象,人们的这种认识也影响到了相关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能播放RM/RMVB的移动设备在大陆市场遍地开花。然而RMVB格式的这些优势实际上早已过时,已经被后来居上,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如今的RMVB到底有哪些缺点。
& & & &1.&编码速度
& & & &上文中我提到过,RMVB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06年,当时CPU刚刚进入酷睿时代,不出意外地,RMVB MEDIA并未对多核处理器进行过优化。当你看到你的酷睿I74核8线程CPU的电脑对RMVB进行编码的时候,只有其中的一个线程在疯狂工作,而进度条慢的你想把电脑砸烂。这对于大多数的伸手党来说可能不能算个问题,但是对于广大无偿进行字幕的翻译和压制的字幕组来说,他们已经忍了很久了。
& & & &2. 压缩率低。
& & & &没错,你没看错,想当年让RMVB叱咤风云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RM/RMVB文件曾以高压缩率赢得人心,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RM/RMVB的压缩率优势早已成往事。使用H.264/X264编码可以轻松在画质持平甚至高于RMVB的情况下,做到比RMVB文件更小的体积,只要压制组愿意,可以轻松作出六七十兆的画质不输甚至更胜百兆RMVB的X264视频。
& & & 3. 未开源
& & & RMVB是商业运营的编解码格式,real media 公司对于RMVB的编解码都是要收费的,什么?你从来没付过钱,那是你买的设备的厂商已经为你预付过了,价格已经包含进了你买的产品里。到了现在有了免费的H.264/X264编码,谁还会去管REAL MEDIA
& & & 4. 不适合高清视频
& & & 在RMVB盛行的年代,那是对于HD视频想都不敢想的,所以RMVB的诞生时并不针对高清视频的播放,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压缩比上。但到了这个FULL HD VIDEO盛行的年代,显然RMVB已经跟不上了时代的节奏,当时RMVB可以将DVD中MPEG-2格式的视频几乎以10比1的比例压缩而不影响画质,但是现在MPEG已经都到MPEG-4了,不管从压缩能力和高清播放能力上都已经超过了REAL VIDEO。
& & &5. 解码困难
& & &因RMVB未开源,加上解码器是收费的,所以后来很多硬件厂商在制作CPU附带DSP及GPU硬解视频的时候,都采用了MPEG-4而抛弃了RMVB,这使得我们的手持设备只能软解RMVB视频,简而言之,MPEG-4有专门的硬件协同CPU或者完全自主的对视频解码,但是RMVB格式只能用CPU进行解码,这使得CPU消耗急速上升,发热量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同学用手机看RMVB视频的时候,手机会很烫的原因。
& & 6. 封装问题
& & RMVB只能封装REAL MEDIA ,这使得在制作视频剪辑的时候遇到很多不便,而当今的MPEG等格式都对AVI ,MKV,H.264及ACC等音轨都可以兼容。
& & 那么既然RMVB已经被淘汰,那么现在什么格式的视频比较主流且使用呢,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两种视频格式,首先我截取一段人人影视页面上所提供的视频格式。
& & & &这就是人人影视所提供的大部分的视频格式了。虽然看起来很多其实只有三种,一种是MP4,然后就是RMVB,而剩下的实际上都是MKV格式,这么多!!!是的,在当今很多高清视频格式都采用MKV封装,相信喜欢看高清电影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
  & MKV是近年来兴起的多媒体封装格式,功能异常强大。MKV包容万象,可以封装的东西巨多,高品质的H.264/X264视频流和DTS音频流自然不在话下,MKV甚至可以封装RealMedia。MKV可以封装的东西还包括视频的章节信息、字幕等等,你可以把一整张光盘打包成一个MKV文件。
  除此以外,MKV是一种开放的架构,大家都可以自由地使用这种封装格式。由于没有版权上的风险,所有现在字幕组们都十分喜欢使用MKV封装最终的成品。不过,由于MKV背后没有强大的干爹干妈,缺乏商业的支持让它并没有在各种平台上得到广泛的支持。目前MKV正在向这方面努力,MKV将和硬件制造商展开合作。到现在,不少设备都已经支持MKV播放,尤其是国产的一众便携视频播放器。
& & & 在各种方面MKV封装甚至都优于MP4,所以现在网上主流的高清视频封装采用的就是这种格式,但它并不适合在手持设备上看,这种格式就是让你用电脑看的。
& & & 接下来就是MP4格式视频了,此类格式上面也说过,就是比较适合在手持设备上播放,但是这并不是说MP4不适合播放高清视频,只是因为有了MKV这个神器,所以MP4只能退居到手持设备播放上。
& & &还有就是众多宅男喜闻乐见了AVI,至于为什么在某个领域AVI特别多,那是因为旧式DVD机在将电视上的信号直接转录的时候就是用的AVI,而现在最新型的蓝光DVD则是用MP4格式转录。
& & 事实证明抛弃XP、IE6是要付出代价的。和这些情况不同,抛弃一种视频格式仅需一念之间。抛弃RM/RMVB拥抱新一代的视频格式吧!相信你会得到更震撼的影音享受的。&&&&
各个职业需要具备那些能力
12306订票助手插件拖垮GitHub事件的缘由
(转自)1月15日晚间,全球最大的社交编程及代码托管网站GitHub被12306订票助手插件拖垮,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一个浏览器插件需要从GitHub引用资源?GitHub的负载能力这么弱吗?本文将和大家一起分析整件事情的缘由。&
事件起因春节临近,12306订票难的问题再一次被引向风口浪尖。而这一次,各家浏览器厂商不失时机的推出了&春节专版&。这些林林总总浏览器的共同特点,是集成了一位网友iFish(木鱼)的&订票助手&插件。不凑巧的是,这个插件的早期版本使用github的Raw File服务作为CDN,并对返回403错误代码的请求使用非常暴力的5秒重试。于是,在1月15日的时候,第一个订票小高峰到来的时候,GitHub被间接的DDos。GitHub的运维工程师Jesse Newland在发现服务器负载异常之后,不得不禁用了这个代码所在Repo的Raw服务,并在Repo里报告了一个issue && 他发现12306引用了这个Repo里的一个资源,由于访问量巨大,这个资源对GitHub的服务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希望有人可以联系到12306的工程师去除这个引用。身在大洋彼岸的GitHub工程师在解决了GitHub的服务问题之余,显然不太清楚中国的两点情况:春运是什么,12306是什么12306的工程师是不可能被联系到的
大家疑问大家的质疑,存在于两点:为什么一个浏览器插件需要从GitHub引用资源?GitHub的负载能力这么弱吗?
疑难解释第一个问题,还是让插件作者木鱼自己来解释:
&引入自动更新。由于12306订票助手是个很特殊的东西,依赖于铁道部的网站而存,并且其运行极度依赖网站本身的功能以及页面结构,所以随着铁道部的改进,很容易失效(虽然他们的前台样子从开始到现在,一年多了几乎就没变过&&他喵的为什么我又要用年做单位说时间,真伤心)。因此为了保证功能的正常,订票助手在很早的版本开始就引入了自动更新机制(1.4开始)。最开始的更新都是放在自己网站上的,并且区分了Firefox和Chrome。
最初的助手是以UserScript的模式出现的,调试在Firefox下调试。在Firefox下时,Scriptish提供了支持跨域的GMxmlHttpRequest功能,可以直接用ajax访问我的网站。但是在Chrome下,则没有这样的便利,不支持跨域ajax,所以用的是引入script脚本的方式检测更新。在后来Firefox和Chrome分支完全合并后(最开始针对不同的浏览器分离的,后来发现同步实在太麻烦了),舍弃了一些特异的功能(如GMxmlHttpRequest),为一些功能做了适配(如桌面通知),更新也就用下来了。
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更新机制突然失效了。为啥呢,这要从另一件事开始说起。
那就是12306的HTTPS。
作为一个日点击14亿的网站,网宿科技的CDN还是很给力的,根据我收集到的资料,其加速节点上百个。但是,作为一个订票的网站又要CDN的,为什么会用HTTPS协议还是一个自签发的根证书,实在太让人费解。任何一个了解网络知识的人都知道,HTTPS协议下服务器的负载能力要比HTTP的低很多,何况订票又不是什么机密的数据。 总会有人跳脚出来说订票啊多机密,我总是很反对,哪门机密了,车次还是余票数据?
这个HTTPS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不知道哪个版本Chrome引入的安全机制,对于一个HTTPS网站,其所有引用的资源(Script和StyleSheet之类的),也必须位于HTTPS的服务器上,否则拒绝执行。而我并没有HTTPS服务器,因此,Chrome下自动更新华丽地挂了。 然后是Firefox。Firefox下播放不了音乐,我一直以为是Firefox不支持,后来才发现是Firefox的安全机制在作怪:HTTPS的网页拒绝播放来自于HTTP的多媒体文件。 这俩奇葩让我伤透了脑筋。然后无意中瞥见GitHub竟然是HTTPS的,So&& 转移过去,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我求爹爹告奶奶没求来一台HTTPS的服务器,虽说有免费的SSL证书什么的但是我去申请的时候,连那提供商的网站自己都证书错误了。
于是事情都解决。
&而第二个问题,GitHub的负载能力为什么这么弱,原因在于GitHub根本不适合作为CDN服务。著名博客比特客栈的文艺复兴,对此做了详细解释:&
它并非静态文件服务器,换句话说,所有请求访问都要先经过一堆服务器代码处理,降低了它的相应速度。
它返回的MIME与文件无关(永远是text/plain),某些浏览器,例如说IE,不会执行MIME类型错误的javascript文件。
它返回的Cache-Control Header不允许浏览器缓存文件,等于失去了CDN最基本的功能。 恰恰因为12306订票助手不运行于IE,也不希望更新文件被缓存,Raw file的后两个劣势才没有显现出来。但剩下的那个劣势,却让Github的响应速度大打折扣,不得不暂时封锁Raw file访问。
&针对这个问题,原文作者直中要害的提供了两个层面的解决方案:
1、使用GitHub作为CDN的正确之道:&
&那么,Github作为CDN的正道是什么?Github Pages。通过加入gh-pages branch,你可以修改和发布自己repo的文件。值得提醒,Pages虽然免费,并非资源无限,详见官方Disk Quota的描述&&&虽然我们没设上限,但请各位合理使用。&Github轻描淡写的说合理使用,而不是严明规章到MB、GB,其实是一种潜意识的相互信任。这是一种在贫富悬殊供求关系紧张的中国日益缺少的东西,12306订票助手的存在就是一种印证:乘客不相信1不相信乘客,最后逼出一个12306订票助手,每天乃至每半天更新一次来满足中国人订票回家的需求。
2、HTTPS下如何引用HTTP资源:&
&请问Google Reader,是怎么在HTTPS域下播放优酷与土豆等非HTTPS的视频?我们在去年9月发现了同样的问题,Google自己是这样解决的&&Chrome 21之后,在SSL加密页面embed非SSL的Flash会怎样呢?会被默默的屏蔽掉,只留下一句console报告。那Google Reader是怎么绕过这个问题看优酷与土豆视频的?他们iframe了一个非SSL页面,再在里面引用flash(引用页连域名都是不同的)
同理也适用于Javascript,这也是12306订票助手当前的解决办法(Firefox除外)。不再需要SSL下的CDN了。
不是结束也许一切自有冥冥天意。Jesse Newland,这位在&订票助手&Repo中发出警告的GitHub员工,早在2012年12月份,就已受InfoQ之邀,确定参加2013QCon大会。除了分享GitHub的架构演进之外,Jesse还会分享他负责的项目&&GitHub ChatOps运维机器人。不过看来这次大会的演讲,他将不得不加入关于12306插件的话题。订票助手的作者木鱼,不堪忍受各界观光团纷纷造访他本开源在GitHub上的订票助手代码仓库,最终删除了项目。但他表示仍将继续精简/改进这款订票插件。因为这个插件,铁道部甚至投诉至工信部,要求其责令各家浏览器提供商停止提供附带抢票功能的浏览器的下载。不过就本文发表前,各家浏览器厂商均表示尚未接到相关通知。这一切还都不是结束。
谷歌归来?释放重返中国信号
&  谷歌还能重返中国吗?从三年前谷歌宣布其搜索产品退出中国内地市场起,这就是个不断被追问的问题。  这家互联网巨头仍在中国从事研发和销售等业务,准确来说,其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从未消失。但在2010年1月的转折点后,谷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就每况愈下。随着战略调整,谷歌搜索在中国内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本地化产品团队逐步解散,大批产品和技术精英流失。去年9月,谷歌关闭了其曾寄予厚望的本地化产品标杆&&谷歌音乐搜索。&现在的谷歌中国更像是一个全球研发基地。&一位前谷歌员工向腾讯科技表示。  但种种迹象显示,谷歌并未打算彻底放弃中国这个空间巨大同时迅速增长的市场。他们打算回来,且正付诸行动。  事实上,从去年起谷歌重返中国的话题总是不时被人们提起,谷歌中国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被媒体放大解读。最近的信号似乎更为明显,谷歌中文搜索撤下了敏感词提示,这一举动被外界认为是谷歌在修复其中国关系。而谷歌前任CEO、现任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1月11日在中国公开出席活动,似乎也隐约让人们看到了谷歌重回中国的迹象,或许仅仅是巧合,这个时间恰好是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内地三周年之际。  腾讯科技多次联系谷歌公关部,但对方对于谷歌是否会重返中国这一话题始终不作评论。不过腾讯科技从接近谷歌中国的人士处获悉,谷歌中国的确在去年年末开始调整对中国市场的策略,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来和中国政府接触。多位前谷歌人士均向腾讯科技表示,最近在小圈子内听到了谷歌计划重回中国的传闻,但不清楚详情。  不论谷歌是否已开始采取秘密政府公关行动,谷歌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重点都已发生变化。业内知情者称,移动互联网,而非搜索,才是谷歌下决心重返中国的最核心原因。目前,谷歌Android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据90%以上的份额,正成为中国移动(微博)互联网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平台之一,中国也是全球移动互联网最大、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但Android原生应用却无法进入中国市场,这比搜索业务遇阻更令谷歌难以接受。  业内知情人士称,自去年起谷歌就试图和中国某通信公司建立某种合作,并通过此渠道缓和和中国政府关系。不过,相信这也也并非谷歌重返中国市场的唯一路径。  但也有观察人士并不看好谷歌重返中国的努力。&谷歌中国其实一直想要调整策略,和中国政府的接触也没有间断,然而谷歌重返中国的难度非常之大。&一位在施密特访华时与之共进午餐的人士表示。  360让谷歌意识到紧迫感:不能继续缺席移动市场  去年8月,360正式推出自己的搜索产品,并且将自己浏览器中的默认搜索引擎由谷歌改成了360搜索。这一举动导致谷歌在中国的流量大减。周鸿祎(微博)曾在采访中表示,2010年谷歌撤出中国是其下决心打造自己的搜索产品的开始。  过去,360和谷歌的合作就是360在浏览器中采用谷歌作为默认搜索引擎,其搜索服务以及搜索广告均由谷歌提供。  现在,360和谷歌的合作变成了另一种形式。搜索服务由360提供,而谷歌则负责其广告系统。&谷歌现在和360合作的产品应该就是AdSense for Search,就是在360的搜索结果里显示谷歌的广告。当然,根据不同关键词,可能有部分广告还是360自己的。&一位前谷歌员工表示。  和360的合作能让谷歌在广告销售上仍然有一定保证,但是360同时也在搭建和完善自己的广告平台。或许两年以后,360的广告平台就能够达到较为成熟的阶段,那时候360就可以完全弃用谷歌,而采用自己的广告系统。  这是谷歌不愿意看到的状况,但谷歌并没有太多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一位目前仍然活跃在搜索领域的前谷歌员工表示:&在中国做搜索,完全靠技术是行不通的。有时候渠道更重要。&  对于网页搜索,谷歌在渠道方面几乎无力回天。但是在移动市场,谷歌掌握着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操作系统Android,谷歌中国需要很好的利用这点优势。  &PC上的搜索谷歌在中国基本也就这样了,他真正担心的是移动搜索。Android虽然这么流行,但其实在中国是几乎没有赚到什么钱的。这应该是他们最着急的。&上述透露谷歌与360合作关系的人士表示。  可以和桌面搜索作为类比的是,谷歌的移动广告卖的也很不错。有多位移动应用开发者的表示,现在无论是做iOS还是Android应用,谷歌旗下的AdMob仍然是他们首选的广告平台。&这几乎是我们唯一能真正收到钱的广告平台。不过现在做AdMob主要还是面向海外,国内也有一些,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这表明开发者对AdMob技术和平台的认可,也表明了他们对AdMob在中国的担心。同样,技术领先并不代表谷歌在中国的移动广告市场可以一直领先。如果谷歌对中国市场投入不足,在移动市场他也面临着被国内巨头甚至后来者踢出局的结果。  外部环境变化导致重回中国可能性增加  谷歌在2010年年初做出退出中国的决定源于其对中国政策的不满,但这并不意味着谷歌不愿意为此做出任何妥协。  事实上,谷歌在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的时候就针对中国的法律法规做出过一些妥协。  当初谷歌之所以愿意做出妥协,一方面是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一方面也是认为这对中国网民来说也是一种帮助,能让他们体验到更好的服务。但是在4年以后,谷歌发现其中国收入仅为全球收入的很小一部分,同时,其帮助中国网民更方便获取信息的愿景并没有很好的达成,于是做出了退出中国的决定。  以上理论同样适用于谷歌中国目前的状况。谷歌将服务搬离中国大陆,停止搜索结果的过滤,目的是希望帮助中国用户更全面的获取信息&&但这种做法使得谷歌的服务在近3年的时间里更加不稳定,也增加了中国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  &既然撤出中国的做法,对中国用户获取信息不利,那这个决定看来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可能还不如重回中国,让服务更稳定,对中国用户更好。&一位谷歌前员工分析说。  而另一个重要变化是,谷歌管理层的变化。在谷歌内部,支持谷歌撤出中国的人主要是有前苏联背景的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以及部分来自东欧的高管。在2010年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决定时,谷歌CEO还是埃里克&施密特,而施密特是主导谷歌进入中国的关键人物。  从谷歌三架马车的结构看,谷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是谷歌中国战略的关键。在2010年的时候,作为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需要站在自己的伙伴谢尔盖&布林这一边。  但是现在,拉里&佩奇的身份已经不仅仅是谷歌联合创始人,他自施密特后重掌CEO职位已经接近2年。两年时间,拉里&佩奇可以确保自己CEO的地位已经非常稳固,而作为CEO,他也需要更多从公司业务角度出发来制定公司的战略。  一旦从公司业务出发,中国就成为了佩奇不得不站在更加中立的立场上考虑的问题。这个时候,布林的个人意愿不会成为谷歌中国战略的主导。&谷歌内部,CFO和销售人员都是支持谷歌开拓中国市场的。这也会影响到佩奇的决定。&上述前谷歌员工表示。  不过重返中国市场对谷歌也不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前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离职后,谷歌大中华区总裁的职位就一直处于空缺状态,杨文洛和刘允分别负责谷歌中国的研发工作和商务及运营工作。若要重返中国,谷歌必定需要有人来统一负责其中国事务。  从市场角度考虑,在退出中国之前,谷歌并非中国搜索市场的主导者。在PC端的网页搜索,谷歌没有渠道优势;在移动端,Android在中国也非常分裂。比如,谷歌官方的应用商店Google Play在中国几乎不可用,但是却有上百个本土应用市场。因此,如果重返中国,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新入局者。  那么谷歌中国到底是否会重返中国?乐观判断,这个议提或许刚刚在谷歌内部被提上日程。至于谷歌何时会有具体相应的举动,则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这个是什么逻辑??
五大90后硅谷CEO:亚裔面孔有很多
据报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在科技界也不例外,扎克伯格和多西都等人是在自己青春年少之时成为科技巨星的。
如果仔细回顾当今科技界的巨擘的成长经历,你会很轻松地发现他们基本上在21岁之前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可世界上在21岁就小有成就的年轻人非常多,最终能够历尽磨难,成功当上大牌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却少之又少,而自己创业成功,并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更是罕见。
蒂姆&崔(Tim Chae)
今年20岁的蒂姆近期正忙于参加一个名为&500初创公司&的培训速成班,这个培训班是由一个融资公司组织的。蒂姆是美国巴布森学院(Babson College)的肄业生,现在他已经成功地为自己的公司&&Post Rocket筹集了一笔资金,但是距离融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根据Post Rocket的网站显示,该公司能够根据用户的Facebook页面最大限度地提供邮件优化推荐服务。
Sahil Lavingia
今年19岁的Sahil Lavingia已经创建了自己的在线支付公司&&Gumroad,并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由于公司刚刚起步,他的办公室还在自己家里。
Lavingia出生于纽约,之后曾先后在伦敦、香港和新加坡居住过。Lavingia在创建了在线广告公司&&Pinterest后就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退学了。他还为iPhone开发过Turntable.fm应用程序。
乔什&巴克利
Minomonster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乔什&巴克利(Josh Buckley)也只有20岁。这张照片是巴克利在位于旧金山的公司总部拍的。
Minomonsters是一款根据口袋妖怪(Pokemon)而改编的社交游戏。
巴克利在英国读高中时期就创建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之后以6位数的价格将公司出售了。现在的这家社交游戏公司获得了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等大型风投机构的支持。
安德鲁&许(Andrew Hsu)
今年20岁的安德鲁是Airy Labs公司的创始人,Airy Labs公司主要是向儿童提供一些社交学习游戏。
今年20岁的黄铁锋(Brian Wong)曾是Digg社交网络的团队成员,现在他负责移动游戏成就奖励平台Kiip的运行。据报道,Kiip创建了全新的网络广告运营模式:Kiip给予在移动应用中达到&成就时刻(moments of achievement)&的消费者提供来自广告主的实物奖励。最初Kiip专注于游戏应用,现在已经向健身、烹饪和工具类应用拓展。这一策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2012年已有100万人兑换了在Kiip平台上获得的实物奖励。
早期和Kiip合作的品牌包括Vitaminwater、popchips、Sephora、Dr Pepper、Carl&s Jr和1-800-Flowers等。
程序员2013新年计划
&我的同事朋友写了一篇关于新年计划的。他让我想到了,没有出现那场世界末日是我们多么大的幸运呀(还有其他我这45年中躲过的天灾),于是,我也有了一些我自己的以程序员为主题的新年计划。找到一名导师/成为一名导师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能做的会给你带来最多麻烦的事就是成为屋里最聪明的人。我说的并不是你坚信自己你就是屋里最聪明的人。我的意思是你成为团队里真正的万事通。问题终结者。终极疑难解答者。于是,这就有了另外一个问题:你有疑问了去问谁呢?如果你的回答是&谷歌&,那你是不思进取。去到那些你认识的(或不认识的)最聪明的人中间去。参加你们的本地社团。去你们本地的编程活动中发言,去和其他的讲演者一起喝酒聊天。找那些你可以接触到的人,让他们成为你的导师。找到一名导师我在生活中有好几位导师。他们是我尊敬的人和能让我轻松问问题的人。有些人甚至非常的专业!没错,这些是我软件开发圈外的导师。如何去请教你的导师?这取决于你。我是在有问题时找他们。我对他们说喝杯咖啡吧,找个地方坐下来,聊聊天。如果我们能同一个城市的某个研讨会上遇到,我会和他们一起出去喝酒吃饭。早些年,我很注重形式礼节,特别是我作为团队的消防队员的时候。如今,我已经不再有任何形式拘束了。更多的是随心所欲的求教。成为一名导师同样,我们也应该成为生活中的某些人的导师。如果你有孩子,你已经承担起了一名导师,父母,朋友,老师的职责。当然,对于一些同龄人的指导,我们需要去掉父母那部分的角色。对他们你是不能发号施令的。如何让自己成为其他人的导师?当然,如果有人来请教你,那是最好了。这就有些名正言顺了。但你也可以在不声明&我是你的导师&的情况下成为某人的导师。看看是否有人在为一些事情愁眉不展,你可否帮助他们?对他们说喝杯咖啡吧(如果是九零后就喝红牛)。去跟他们一起吃饭。跟他们聊天。更重要的是,倾听。指导并不是宣扬你的智慧或你的经验。导师是要成为一个耳朵,一个肩膀,一个指点方向的手指&&在他们需要的时候。
/Jerome T/KISS&贝丝,你在呼唤我,但我只是想去底特律摇滚城市里每天没日没夜的摇滚&![歌曲KISS的歌词]。似乎这个社会在召唤你制定一个加入这种KISS大军,去吃喝玩乐,去体验生活的新年计划。但我在这里说的可不是这些。我说的是!作为程序员,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了维护代码上,只有少部分的时间用来创造代码。事实也证明,维护代码要比写新代码要难的多。所以,按照这种逻辑,如果我们在创造代码时极尽所能写出最巧妙的代码,那么我们就没有足够更高的能力来维护它们了。Blaise Pascal在他的中说&这份信件很长,原因很简单,我没有时间使它更短&。抽出时间,重构你的代码,让它们更短小。让它们更容易阅读。尽所可能的在所有地方遵循原则。如果你不能把它向一个9岁的小孩解释明白,这说明它太复杂了。公司雇你不是让你来表现脑瓜好使的,如果你写的代码没有任何人能接手维护,你不会因此而得到加薪或晋升。
Jegi/去读该死的手册(RTFM)这是我的第一次圣诞节里不需要在平安夜里去做一些东西。在以前,我会做小脚踏车,布娃娃房子,布置厨房,以及所有类似的东西。当然,做这些东西都不需要参考手册,只是需要在孩子们上床睡觉后才能开始,而且第二天早上天蒙蒙亮就会被三个孩子跳上床来吵醒。噢,这些美好的回忆!当然,所有的这些不眠之夜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我知道我不需要读操作手册就能做这些。可工作中更常见的是,文档上的图表画的一团糟,文字是经过了三种不同语言翻译过来的,我对这些文档的质量的意见一致很大。我认为只要埋头去做,我能做出任何东西,所以为什么要读那些无聊的手册呢?这是不是好像是在说你上一个项目的需求文档?不管你相信与否,人们通常大量的时间用在写需求上。他们并不是有意的要写这些东西来让我们困惑。需求很难写的面面俱到,让每个人都理解。但它们却是你的项目的基础,包含了大量的项目上的知识。所以说,读读它们吧。如果是先读它们,然后到它们的作者那里问一些问题,这是更好的做法了。用心听!聊一聊。每一次有感悟都要重读它们。再去聊一聊。
/pasukaru76/不要重复自己一个朋友对我说&如果你写出一些代码,你应该把它做成一个方法。如果你写了它两次,你应该把它做成一个方法。如果你写了它三次,那你就别去编程了!&我举双手赞成。如果你把自己的代码从一个项目拷贝到另一个里,你是在给自己未来的道路上挖坑。没错,你能记得修改手头上这个项目里的这段代码,但其它项目里的这段代码呢?假设你在调试bug,幸运的是你能清楚的知道如何纠正这段代码里的逻辑问题。但不幸的是,这段代码在其它项目里的拷贝却成了问题的根源。像这样新式的重构工具能轻松的让代码片段变成方法,从而减少重复代码,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
[英文原文:&]
新浪微博短暂故障,我没有猜到是这个原因。
故障时图片。
据传是这个原因:45分钟,下载了42G果然是大公司,哈哈
每个程序员都应了解的关于时间的事
些关于时间的注解:  ●UTC/协调世界时:又称&世界标准时间&或&世界协调时间&,简称UTC(从英文&Coordinated&Universal&Time&/法文&Temps&Universel&Cordonn&&而来),是最主要的世界时间标准,其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格林尼治平时。中国大陆称之为&协调世界时&。台湾称之为&世界統一時間&。  ●GMT:因为本初子午线被英国御用天文学家艾里武断地选定为位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一条经线, UTC 又曾称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 (Greenwich Mean Time, GMT)。
设于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大门外的24小时制电子大钟,显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  ●其他时区都可写为与 UTC 时间的偏移量。北京时间是 UTC+8(俗称&东八区&)。例如某日的 00:00 UTC 是同日的北京时间 08:00。  ●夏令时&并不影响 UTC。它只是当地政府关于改变其时区(与 UTC 的偏移量)的决定。 例如,GMT 在冬季是英国的国家时区,而夏季则选用英国夏令时(BST)。  ●:&根据国际惯例,通过在每个 UTC 年的十二月,或者六月的最后一秒,引入一秒闰秒,来使 UTC 与物理现实(UT1,天文时间量度)保持 0.9 秒以内的差距。(UTC 完全是人类武断的定义,而平均太阳日的长度正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增加中)  ●闰秒并不需提前六个月宣布。这对于时长超过六个月的精密时间计划是重大的问题。  ●:亦或称 POSIX时间,以 Unix 纪元初(日0时0分0秒)至今的总秒数度量,不包括闰秒。 Unix 时间不受时区和夏令时的影响。
日3时14分07秒,32位系统的UNIX时间将会被重置。&  ●根据&,Unix 时间应该通过重复前一秒处理闰秒。例如:
59.00 & 重复
00.00 & 增加
  这一方法有利有弊:你无法重现一个闰秒,而且时间可能会倒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天的时间却确切为 86,400 秒长,输出人类可读的时分秒之时,你并不需要列出一个过去和未来的所有闰秒表。  ●&(Network Time Protocol daemon)在从上流服务器处接收到&闰秒位(leap bits)&后,应当完成这次时间重复。 但我也曾见过它违背这一标准:系统进入到未来的一秒,然后缓慢地偏移回正确的时间。 每个程序员都应了解的关于时间的事:  ●时区是一个表示层的问题! &你多数的代码不应处理时区或本地时问题,请总使用 Unix 时间。  ●使用 Unix 时间作为度量,它是 UTC 时间 && 易于获取,而且没有时区、夏令时(和闰秒)。  ●保存时间时使用 Unix 时间,它是一个整数。  ●如果你希望保存人类可读的时间(例如在日志中),考虑将其与&Unix 时间共同保存, 而不是取代&Unix 时间。  ●显示时间时,同时显示所在时区&&一个未知时区偏移量的时间是无用的。  ●系统时钟并不精确。  ●你在一个网络中? 那么请注意所有系统的时钟都有不同的不精确性。  ●系统时钟可以&&或者会&&因你所控制外的事情向后或向前跳跃。你的程序必须能够处理这一问题。  ●每[实际]秒的[时钟]滴答并不精确且易变。多数情况它会随温度而变化。  ●不要盲目地使用&gettimeofday()。如果你需要一个单调递增的时钟,选择clock_gettime().  ●ntpd&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改变系统时间:  +跳跃: 直接将系统时钟即时地向前或向后调整为正确时间。  +转换: 修改系统时钟的频率,使系统时间慢慢地偏移为正确时间。  转换这一方法破坏性较小,因而它较受欢迎。但只当修复小的时间误差时此方法才有效。 值得一提的:  ●根据相对论,每个&观察者&的&一秒钟&都是不同的。远程时钟频率相对一个&观察者&来说,受到相对速度和重力的影响。GPS 卫星中的时间已根据相对论效应调整。  ●MySQL(高于 4.x 和 5.x 的版本)将&DATETIME&类型保存为一个 &YYYY-MM-DD HH:MM:SS& 串的二进制编码。其本身并不保存时差,使用时根据@@session.time_zone&指示时区解释。
mysql& insert into times values(now());
mysql& select unix_timestamp(t) from times;
mysql& SET SESSION time_zone='+0:00';
mysql& select unix_timestamp(t) from times;
  如果你很介意这件事,那么使用&UNIX_TIMESTAMP()&和&FROM_UNIXTIME()&函数,将时间保存为数字。(UNIX_TIMESTAMP() 将参数时间串使用当前 time_zone 的设定解释,并转换为 Unix 时间数字,如果当地规定了夏令时,也将按夏令时解释)  还有&TIMESTAMP&类型,将时间保存为&Unix 时间。它有不同的。  英文原文:
我在硅谷垦荒的180天
作者为3G门户副总裁&
作者的话:和许多国内同行一样,3G门户和GO桌面正在进行国际化市场方向的尝试。从2012年5月到12月半年多的时间,我在硅谷为GO桌面在美国寻找合作伙伴、摸索把用户数量变现的商业模式,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特此记录下来,或许对同在河里摸石头的和即将下河摸石头的行业伙伴们,有一些参考价值。&
硅谷,不得不去的地方&对我和我一样做互联网的同行们来说,硅谷的魅力不用讲。它不仅是全球IT及网络浪潮的策源地,到现在仍然通过在这个狭长地带催生出来的网络公司对世界进行着深刻的变革。这里只讲实力和价值,没有实力和互惠价值,被拒之门外或者遭到赤裸裸的蔑视,是再正常不过的。&虽然我们总说互联网无国界,但它的拓展仍然会受到国界/语言的限制。要拓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往往要在当地开设分公司,引进了解本地市场的人才,或找到本土的合作伙伴,却仍然无法在全球层面形成有效率的推广渠道。像Amazon进军中国,会采用收购卓越网的方式;百度进军日本,也要在东京招兵买马。树状结构的桌面互联网一直受制于语言限制,所以真正能走入硅谷和美国市场的中国网络公司几乎没有。语言、观念和技术的限制与差异显而易见,而人口红利不能成为真正的优势。&但移动互联网却不同,对比桌面互联网,它们很大的区别在于用户接触产品的习惯及分发渠道的不同。前者的基本结构是工具类的App应用,受语言的限制要少得多。App Store和Google Play这两个最主要的电子市场,把最复杂的全球分发一手搞定。开发者只需要推出对应的语言版本,应用体验足够被用户认可,市场推广和用户量就能顺势而起。像GO Launcher这样的产品,就能够在很短时间,以相对低廉的成本推出了30多个语言版本。&现在,GO Launcher 已有7成的海外用户,位列全球安卓应用排名前5的应用,而整个3G门户的移动产品也拥有2亿下载量,占到Google IO全部下载的1%。这在之前的桌上互联网是无法想象和实现的。但是,即使这样,我们也只是刚刚走入国际化的第一步,即拥有一定规模的国外用户。&在拥有足够量级的海外用户之后,得想货币化的事了。不为赚钱的话我们忙活什么呢?怎么样把庞大的海外用户量转化为商业价值,真正实现在海外的立足与发展。这是我们在海外设立办公室的首要原因。&所以,硅谷,不得不去。&
我是如何敲开硅谷的门的?&随着 Facebook创立,以及创下美国公司最高上市估值记录,硅谷不断掀起一股又一股的创新热潮。国内的IT行业为了来这里学习,出现了很多&硅谷观光客&,许多人来到硅谷,拜访Google 、Facebook 、Evernote、Instagram这些公司,参观这里的孵化器,结识这里的潜在合作伙伴。但经历了几次这样的&观光&之后往往发现收获甚微。他们&观光&之后的收获往往集中在这么几点&&硅谷公司的办公室装修得个性有趣,硅谷公司程序员们的工作开放自由&&这样的参观只能看到外表,往往因为缺乏深入的沟通了解,无法体会硅谷真正的精神和他们做事的方法,更不用说找到与这些明星公司展开合作的机会了。&我建议:不要参加那种硅谷旅行团,来到硅谷与这里的潜在伙伴接触前,不妨先对你想要合作的公司多做一些了解和准备工作,大胆设想各种可能的合作模式,然后有针对性地接触相应公司,约到实权人物开诚布公地谈,我能给你带来什么,我想跟你要什么。&以我目前的工作来看,GO桌面作为一个用户量非常巨大的工具类产品,比较可行的还是流量模式,就像浏览器一样,当它成为手机上的一个首要入口,就能够把流量转化出来。因为GO桌面70%的用户都在海外,因此我们在国际上寻找伙伴,并不是来做中国用户的生意,而是和国外的合作伙伴一起做国外用户的生意。此外,圈定有潜力的公司作为突破口,这也是走入硅谷需要尝试的第一步。&为此,我们在2012年接触了一些游戏开发商和游戏换量平台。比如起家于游戏换量的一家公司,通过游戏交换,吸引很多开发者在平台上投广告,GO桌面与他们合作,是希望把广告批发的量,在我们的平台上进行整合。另外,我们还洽谈过一家应用搜索公司Quixey,它与Google关键字的商业模式一样,2013年会推出广告平台,我们也希望在GO桌面的平台上用到搜索应用,并能够跟它去做关键字商业模式的合作。&目前为止,我们在流量模式上做得最成功的合作是跟Get Jar的合作,这是我们最早接触的硅谷公司之一。&Get Jar原来是跨平台的一个应用分发市场,后来转型成为以激励下载为运营模式的广告墙形式。虽然Get Jar在所处领域晚于鼻祖Tapjoy,但GetJar在积分墙这个行业却是值得尊敬的后起之秀。&我们的合作内容是:GO桌面的收费主题在Google Play出售,但不是所有的用户都愿意或者有账户来花钱购买。这时用户就可以在Get Jar平台,通过下载平台上的其他应用获得积分,来换取GO桌面主题。当用户因为积分下载其他App后,App开发者会向Get Jar支付一定的费用,这笔费用Get Jar会用来与GO桌面分成。这样GO桌面与Get Jar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共生关系。Get Jar帮我们增大收益来源,GO桌面用充足的用户数量为广告墙带来海量用户。&合作的大方向有了,但具体的难点在于:面对诸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覆盖,不同区域用户的使用习惯,双方后台如何紧密结合,怎样充分利用流量,尤其是技术上如何进行深层次对接。为此大家都做了很多努力工作,以进行改善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Get Jar得到不断升级,GO桌面的收入也逐渐增多。&目前GO桌面已经是Get Jar全球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3G门户从这项合作中获得了百万美金级别的收入。&由于有了跟Get Jar 的合作,Tapjoy前不久也主动找到我们,希望寻求合作。&与Get Jar的合作成为GO桌面真正迈入硅谷门槛的第一步。&此外,除了这些&流量模式&,其它有可能的合作伙伴,我们都会有针对性的进行拜访。比如,为了国际化用户的手机安全体验和考虑,GO桌面正在推出各个语言的安全版本,所以将计划与国外的杀毒软件企业合作。另外,GO桌面也有便签类类的Widget插件,所以也在和Evernote接触合作。&
被歧视是正常的,怎样去打败它?&在旧金山的这几个月,可以深刻的感觉到,硅谷看待中国的创业公司,是带着有色眼镜的。除去中国创业者难以摆脱的&抄袭原罪&,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两边市场体量的巨大差异,使得中国企业的数据难以被人相信。比如,在我们2012年5月拜访谷歌前,他们在考察我们、决定是否会谈时,一度以为我们是什么&恶意软件&,否则难以解释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下载量。&中国创业者,即使在国内做得比较成功,说出的数字,在硅谷看来都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这些数字通常是美国相近规模企业的十倍。比如美国的产品说,&我有很好的用户规模,大约500万&,但中国产品随便出来一个公司都会说,&我有几千万用户&。所以中国创业者来到硅谷,描述自己的用户数量时,这里的人不会觉得你比其它公司高很多,硅谷觉得所有的中国公司都说一样的数字,就是几千万到一亿这个级别,他们会习惯性地除以十。中国公司在硅谷真正能被承认的数据,就是数百万到一千万。&此外,中国公司与硅谷企业对待数字、产品的思维与理念也不太一样。比如,有的硅谷公司并不把新增用户看成第一诉求,这时你想去跟它换流量对它说吸引力就不大,它要看的是它的用户三个月内回头率是多少。&类似分歧不见得谁一定对谁一定错,重在交流与沟通,相互改变。&中国公司另有一个容易在硅谷碰壁的情况是,国内的应用产品严重依靠推广,同质化严重,差异化小,谁声音大,谁平台好,谁钱够多,谁就成功了。因而,对营销推广的重视程度有时超过了对产品本身的重视程度。但是,这在硅谷往往会行不通,在硅谷,产品领先才是王道。&通过这几个月与这些企业的不断接触和合作进展,我觉得要消除它们的偏见,一个重要手段是:尽量去和优秀的公司结识与合作。你只有跟优秀公司打交道,别人才会把你当做优秀的公司,认可你的实力和价值。换句话,与其自己说好,不如通过跟Facebook、Evernote、Flipboard合作,让它们来肯定你的用户质量、流量数据、产品体验。只要双方的产品一旦合作,彼此之间都会对对方带来的流量和其它方面的数据关注备至。这些数据会向合作伙伴说明,我们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这时,它们再对第三家公司给你背书、替你说句话,真的会比自己空讲要强百倍。&一旦打开突破口,这会是一个良性循环。比如,Facebook就在2012年9月时就主动找到我们,希望寻求GO桌面与Facebook在用户系统、分享、 Like等等方面的结合,目前这个合作已经进入操作层面了。&其次,你必须要像本地人那样思考。即用美元的成本思考美元的生意,不能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计算成本与收益,而要数字对数字。&现在3G门户就派我一人常驻美国。在美国取得工作签证并不难,但一年之后美国政府就得看你是否在本地创造了就业,所以我们在2013年肯定会招一个三至四人小团队来继续推进本地各种商务活动,有的与收入直接相关,有的则是纯营销工作。2013年,我们在这边的营收目标是200万美金。&现在,在这边活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与创业者已不少了。上次,我在某个咖啡馆,一进洗手间,居然碰见CSDN的刘江。
为何我决定以后只用快速排序?
排序,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实则有大内容。我们人人都会玩扑克牌,而每次向牌堆摸牌插入手中时,无意间,我们已在排序。我们每摸出一张牌,都会按大小顺序把它放入合适的位置,即将这次摸来的牌插入手中首次比其大的牌之前。因而每次放完牌,我们手中的牌总是有序的。这种方法甚是简单,以至于我在这里说都怕被人笑话。但是,我们要庆幸的是幸好一副扑克牌只有54张,而不是张。否则,你再这样排序试试。简单的方法必然付出简单的代价,那就是耗时太严重。为此,总有一些人不满足简单耗时的方法,他们努力找出更加优越的排序算法。于是,折半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快速排序,应用而生。这里,我主要来谈谈归并排序和快速排序。所谓归并排序,就是将一个大序列的排序问题分解成为两个子序列的排序问题,然后对子序列递归使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排序(直到每个子序列只有一个元素,自然有序了),在子序列排好序后,再将结果合并起来。分解是很容易的,主要功夫就花在合并上了,也就是说归并排序的主要时间是花在归并上的。下面简单图示一个归并排序的流程。
&下面看一下快速排序。快速排序其实就是先将任一元素作为杠杆点(通常是首元素),然后以杠杆点位分界,遍历待排元素,小的放左边,大的放右边。再将左右各进行一次这样的排序,递归下去,直到所有元素均有序。图示如下:
至于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之间的差别,文字是很难描述的。因此,我们用程序来直观对比一下:下面结果为随机产生的n个整数,然后分别利用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对其排序进行时间(单位为秒)比较。运行结果:
时间为0并不代表不需要运行时间,只是时间很短,达不到一个时钟周期,就被忽略了。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集中排序效果相当,差别不明显。然而数据量达到数万数十万及以上,孰优孰劣便一目了然了。200000个数据排序是,插入排序简直不能忍,接近1分钟,不管你能不能接受,反正我是不能接受。因此,我决定,以后只用快速排序。特别是数据量很大时,不要抱着插入排序不放了,其实冒泡排序亦然。所以,快速排序,名副其实的快,当然,归并排序也是相当不错的。附上拙劣的源程序。不妥之处,望披露指正。////////////////////////////////////////////////////////////////////////////////////////////////////////////////////////////////////&
#include&iostream.h& #include&stdlib.h& #include&time.h&void Insert_sort(int a[],int n)//插入排序{ int i,j, for(j=1;j&n;j++) { key=a[j]; i=j-1; while(i&=0&&a[i]&key) { a[i+1]=a[i]; i--; } a[i+1]= } } int Partition(int a[],int m,int n)//快速排序分解{ int x,i,j, x=a[m]; i=m; for(j=m+1;j&=n;j++) { if(a[j]&=x) { i=i+1; temp=a[i]; a[i]=a[j]; a[j]= } } temp=a[i]; a[i]=a[m]; a[m]= return } void QuickSort(int A[],int begin,int end)//快速排序{ int if(begin&end) { q=Partition(A,begin,end); QuickSort(A,begin,q-1); QuickSort(A,q+1,end); } } int *Union(int a[],int b[],int abegin,int aend,int bbegin,int bend)//归并{ int i=abegin,j= int *c=new int[aend-abegin+1+bend-bbegin+1]; while(i&=aend&&j&=bend) { if(a[i]&b[j]) { c[i-abegin+j-bbegin]=a[i]; i++; } else { c[i-abegin+j-bbegin]=b[j]; j++; } } if(i&aend) { while(j&=bend) { c[i-abegin+j-bbegin]=b[j]; j++; } } else { while(i&=aend) { c[i-abegin+j-bbegin]=a[i]; i++; } } return } int *UnionSort(int a[],int begin,int end)//归并排序{ int q=(begin+end)/2; if(begin==end) { int *temp=&a[begin]; return } if(begin&end) { return Union(UnionSort(a,begin,q),UnionSort(a,q+1,end),0,q-begin,0,end-q-1); } } int *CreateRandomArry(int n) { int *data=new int[n]; int for(i=0;i&n;i++) { data[i]=rand(); } return } void main()//主函数{ int i,n; time_t tstart, while(true) { cout&&"\n输入待排序数个数:\n"; cin&&n; if(n==0) { break; } int *data=CreateRandomArry(n); int *data2=new int[n]; for(i=0;i&n;i++) { data2[i]=data[i]; } long now=clock(); Insert_sort(data,n); cout&&"插入排序时间:"&&double(clock()-now)/CLOCKS_PER_SEC&& now=clock(); int *result=UnionSort(data2,0,n-1); cout&&"归并排序时间:"&&double(clock()-now)/CLOCKS_PER_SEC&& now=clock(); QuickSort(data2,0,n-1); cout&&"快速排序时间:"&&double(clock()-now)/CLOCKS_PER_SEC&& } }
程序员肿么了。。。
使用电脑16招 招招是绝招
1、关机、重启只要1秒钟
如果你想让Windows XP瞬间关机,那么可以按下CTRL+ALT+DEL,接着在弹出的任务管理器中点击&关机&&&关机&,与此同时按住CTRL,不到1秒钟你会发现系统已经关闭啦,简直就在眨眼之间。同样道理,如果在&关机&菜单中选择&重启&,即可快速重启。
2、快速找到文件
如果一个文件夹下有很多文件,如果想快速找到想要的文件,先随便选择一个 文件,然后在键盘上选择想要的文件的第一个字母就可以了。
3、保存无边窗口妙招
保存无边窗口页面请用CTRL+N新开窗口
4、快速保存网页
在保存网页前,可以按一下"ESC"键(或脱机工作)再保存,这样保存很快
5、快速关闭多个窗口
如果同时有多个窗口打开,想要关闭的话,可以按住shift不放然后点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图标.
6、桌面图标的小箭头去除
首先,单击&开始&按钮,选择&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键入regedit后回车,即可进入注册表编辑器,选择HKEY_CLASSES_ROOT lnkfile,在右边的窗口中找到字符串值&isshortcut&,按DELETE键将其删除。然后,仍在HKEY_CLASSES_ROOT 下找到piffile, 同样在其右边窗口中将字符串值&isshortcut& 按 DELETE键将其删除。最后,关闭注册表编辑器,重新启动WINDOWS,那个烦人的小箭头已经没有了。
7、在关机时清空页面文件
打开&控制面板&,点击&性能和维护&-&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安全全项&,双击其中&关机:清理虚拟内存页面文件&一项,点击弹出选单中的&已启用&选项,单击&确定&即可
8、解除带宽限制
运行----gpedit.msc-----管理模版-----网络----QoS数据包调度程序---限制可保留带宽---启动-----下面输入 0 ----确定---------在你的拨号图标右健属性找到网络-----看看有没有QoS 数据包调度程序-------如果没有点安装-----服务------添加----选QoS数据包调度程序----看看有没有打勾----有就代表成功了--------重启---ok!
8、备份硬件配置文件
硬件配置文件可在硬件改变时,指导Windows XP加载正确的驱动程序,如果我们进行了一些硬件的安装或修改,就很有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或运行,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硬件配置文件来恢复以前的硬件配置。建议用户在每次安装或修改硬件时都对硬件配置文件进行备份,这样可以非常方便地解决许多因硬件配置而引起的系统问题。备份的步骤如下: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单击&硬件&标签,在出现的窗口中单击&硬件配置文件&按钮,打开&硬件配置文件&对话框,在&可用的硬件配置文件&列表中显示了本地计算机中可用的硬件配置文件清单,在&硬件配置文件选择&区域中,用户可以选择在启 Windows XP时(如有多个硬件配置文件)调用哪一个硬件配置文件。要备份硬件配置文件,单击&复制&按钮,在打开的&复制配置文件&对话框中的&到&文本框中输入新的文件名,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9、快速打开控制面板
把鼠标移动到&开始&按钮上,点鼠标右键,选择&属性/自定义/高级/开始菜单项目&,在&控制区面板&项目下选中&显示为菜单&(图10),然后单击&确定&就行了,您以后就可以像打开程序一样在&开始&菜单中打开一个控制面板的项目,很节约时间。
10、添加&显示桌面&项
在默认安装下,我们在任务栏中找不到熟悉的&显示桌面&按钮,难道Windows XP中没有这个非常好的功能了吗?其实不是,你依次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在&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窗口中,将&显示快速启动&选项打上勾,&显示桌面&项就会出现在任务栏中了。&
11、屏蔽弹出的广告窗口
当你打开一个网站就会发现也弹出另一个广告页面,页面开多了,电脑运行速度就会大大地变慢。一些禁止弹出广告页面(俗称&黑名单&)的软件就应运而生,其实在Windows XP自带的IE6.0中也有禁用黑名单的功能,打开浏览器,单击&工具/Internet选项/安全&,打开&安全&页面,在&安全设置&中选择&受限制的站点&,并点击&站点&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禁止弹出广告页面的地址,再单击&添加&,&确定&,讨厌的广告窗口就不见了!
12、使每次打开IE时的窗口都是最大化
通过快捷方式启动IE,例如通过快速启动工具栏中的图标启动IE时,您可以右击&快捷方式图标&,选择&属性&,在&快捷方式&选项卡中的&运行方式&选项栏中选择&最大化&,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此后,无论什么时候您通过这个快捷方式启动IE,浏览器的窗口总处于最大化状态。
通过桌面的 &Internet Explorer&图标启动IE时,因为这不是一个标准的快捷方式,所以没有最大化选项。幸运的是,这个图标可以记住最近一次您使用浏览器的窗口的设置情况。因此,如果当您退出IE前将窗口最大化,那么下次启动IE时仍然会保持此次退出时的窗口设置。
13、快速移动和复制文件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中你要移动或复制的文件,然后用鼠标右键将文件拖动目的文件夹后松开,会弹出一个菜单,允许你选择复制、移动文件还是创建一个快捷方式,甚至可以取消。
14、加快关机速度
Windows XP的开机速度的确比以前版本的操作系统快了很多,但关机速度却慢了不少。如果你在意关机速度的快慢,可以修改几个注册表键值,就可以大大减少Windows关闭所用的时间。首先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CURRENT_USERControl PanelDesktop,里面有个名为HungAppTimeout的键,它的默认值是5000(如果不是,把它改为5000)。接下来,还有个WaitToKillAppTimeout键,把它的值改为4000(默认值是2000)。最后,找到注册表如下位置: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同样地,把其中的
WaitToKillServiceTimeout键值改为4000。另外,把&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中的NVidia Driver
Help服务设为手动,也可以加快Windows关闭时间。
15、上网记录退出后自动清除
上网时在地址栏内输入网址,系统会记录下来,虽然方便以后不用再重复,不过如果是公用的机子,又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到过哪些地方,可以用&CTRL+O(字母O,不是0)&,这时对弹出一个&打开&对话框,在其中的地址栏内输入网址,就不会被记录下来了。
16、恢复硬件以前的驱动程序
在安装了新的硬件驱动程序后发现系统不稳定或硬件无法工作时,只需在&设备管理器&中选择&驱动程序恢复&按钮,即可恢复到先前正常的系统状态。但不能恢复打印机的驱动程序。
春运抢票版插件用户量巨大 拖垮Github服务器
摘要:&1月15日晚间,全球最大的社交编程及代码托管网站GitHub今天突然疑似遭遇DDOS攻击,访问大幅放缓,该网站管理员经过日志查询,...
1月15日晚间,全球最大的社交编程及代码托管网站GitHub今天突然疑似遭遇DDOS攻击,访问大幅放缓,该网站管理员经过日志查询,发现是来自12306的抢票插件用户洪水般的访问导致GitHub出现问题,该插件刚刚与猎豹达成合作,共同推出猎豹春运抢票版。
目前综合多方分析,是因为该12306抢票插件被打包进猎豹浏览器抢票专版中,会去GitHub查询更新信息,由于该版本猎豹带来的访问量巨大,导致GitHub短暂无法访问,GitHub已经将该插件的访问重定向到作者自己的网站,目前GitHub已经恢复正常。
据知情人士说,插件作者与猎豹协调后,决定将该服务迁移到新浪云上。
原始链接:/iccfish/12306_ticket_helper/issues/16
假如李彦宏、马云、马化腾集体退休,哪一家会最乱?
&一些事  &假如李彦宏、马云、马化腾今晚都退休了。百度、阿里、腾讯三家公司哪一家最稳定,哪一家最乱?为什么?&&  结果反响强烈,近800个转发,400个评论。不去计算谁得分谁得分少,也不理会谁说得正确。且把相对言之有物的评论观点提出来,看行内童鞋们都在从什么角度来看这问题,三家在这些不同角度上得到的评判,大体可以看出业界对三家的看法。角度分为5类:文化、产品和商业模式、股份结构、管理风格、竞争压力。很有趣。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此送给三家公司的老板和童鞋们。&  &:阿里最强调精神和文化,精神领袖没了的话,最乱。百度业务比腾讯稳,腾讯高层比百度稳,这俩算打平。&一些事  &: 广告公司最稳当,业务稳定,收入稳当,商业模式清晰,规模效益秒杀对手;贸易公司次之,除了b2c夺回失地有难度,通讯公司表面最稳,实在是强敌太多,尤其移动互联网,太多的未知,智能机上qq的价值不如其他app通信和微博,尤其陌生人交际圈。  &:腾讯不稳 浮躁的多 阿里最不稳 夺利的多 百度还算稳 主要是不错一些管理层  &:如果这样,百度最稳定,阿里最乱,原因只有一个,百度和腾讯都是产品驱动型公司,其中百度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最清晰,而运营驱动型的阿里产业链太长太大,环环相扣,运营没主心骨就玩不转,问题会非常大,甚至不可逆转。&互联网的一些事  &:我就乱说一下。我认为腾讯会马上动乱,没有马化腾的把控,内部产品线的权利争夺和肆意的微创新,会让腾讯变的很散。我认为最稳定的会是阿里系,因为马云基本不会介入业务,就战略而言,我觉得马云想的也不多,都是下面的人给力。&yixieshi  &:阿里最乱,百度最稳。浅析是阿里的腐败问题出现在小二身上,表现在基层,和中国的国情恰有相符之处,什么时候国内腐败好了,阿里也可以好。百度的业务更加专一,而且技术人才比例稍微高一点,业务更专业。但是发展的话,更看好腾讯,纯扯,指教了。&yixieshi  &:我觉得腾讯会较为稳定,因为腾讯由于项目太多,反而使得自己各部门较为独立,公司化已经很完善&  &:百度最稳定,阿里最乱。因为百度相对模式单一,阿里马云精神领袖的位置最明显。  &:今天坐程兄旁边,我觉得肯定阿里最乱,这点跟很多家族企业已经实践过了  &:别的我不知道,但是百度肯定不会乱。整套机制已经形成了,可能过了几年在做战略上也许有问题。  &:阿里会最乱。因为阿里是独裁统治。//&: 哈哈,这问题适合我们TMT组面试时偶尔用一下。&互联网的一些事  &:阿里吧,因为相比之下,另两家的权力结构要更分散些。&一些事  &:我倒觉得阿里最稳定,腾讯会最乱。阿里的各个业务都可以独立的,而腾讯是一个主业上挂N多的业务,很难协调,没有马化腾坐镇估计够呛。&  &:百度最稳定,腾讯最乱。三个公司分别是技术+市场型,技术+市场型和产品+技术型,产品是最需要灵魂人物带领的,失去灵魂人物的企鹅多个项目间必然失去平衡开始内外竞争资源。//&:阿里&&&  &:马云的最乱,因为现在的电商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且他们的公司正处于改革的关口,假如没了主心骨,是不行的从马云连续换了几个老总就可以看得出来,最稳定的是马化腾,现在的qq已经形成一个体系,总体上趋稳定,并且战略也比较稳定 拥有中国最大的用户群用户体验也在不断更新。总不会他退了大家不会用q了&一些事  &:腾讯应该最稳定,淘宝最乱,至于为什么,腾讯一直很稳定没出过什么乱子,而淘宝内乱不断&yixieshi  &:看每个公司的二号人物就知道了,还争论什么啊  &:阿里最乱,马云的毛式管理直接导致下面的权欲被压抑,他一走,必乱,参见文革。百度最稳,业务单一,管理弹性够。腾讯不好说,马化腾退不退,都够乱的,还能乱到哪去?&  &本文链接: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翻那部落攻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