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手机黄的网址Q点卡正反长毛样

  1 范围
  本国际标准为家用洗衣机的性能测试方法,家用洗衣机包括带有加热和不带有加热装置、有冷水和热水供水装置,也包括离心式脱水机;同时也适用于洗衣干衣一体机(称为洗衣-干衣机)产品的洗涤性能。
  本标准的目的是阐明和定义家用电动洗衣机和脱水机的主要性能及特性,描述测量这些特性的测量方法。
  本标准不涉及安全和性能指标要求。
  注1:本标准也适用于公用或洗衣房使用的洗衣机,但不包括用于商业目的的洗衣机。
  注2:当本标准试验要求适用所有型式的洗衣机时,声明适用于除水平滚筒以外的洗衣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EC 60734 家用电器性能—水硬度测试
  IEC 62053—21 电参数测量设备(a.c)的特殊要求 第21部分:动能测量仪表(1级和2级)
  ISO2060 纺织物—纱线的线性密度(单位长度质量)线束方法;
  ISO2061 纺织物—经纱确定的直接计数法;
  ISO3801 纺织物—编织品的单位长度和单位面积质量确定方法;
  ISO7211-2 纺织物—编织品的结构分析法 第二部分:单位长度捻数确定方法;
  EN 12127 纺织物—编织品使用小样块单位面积质量的确定方法;
  3& 熟语、定义、符号及尺寸
  3.1条款和定义
  本标准使用下述定义。
  3.1.1 洗衣机 washing machine
  用水洗涤和漂洗纺织物,并也可去除纺织物中过量水分的器具。
  3.1.2 搅拌式洗衣机 agitator washing machine
  纺织物全部没入洗涤水中,依靠装在垂直轴上的搅拌叶的往复运动产生机械力进行洗涤的洗衣机,通常搅拌叶高于最高水位。
  3.1.3 水平滚筒洗衣机 horizontal drum washing machine
  纺织物放置在水平或倾斜的滚筒内部分没入洗涤水中,由滚筒绕其轴转动产生的机械力进行洗涤的洗衣机,滚筒连续转动或周期性的正反方向转动。
  3.1.4 波轮式洗衣机 impeller washing machine
  纺织物全部没入洗涤水中,依靠绕其轴连续或正反方向有规律转动的波轮产生的机械力进行洗涤的洗衣机,波轮的的最高点低于洗衣机的最低水位。
  3.1.5  转盘式洗衣机 nutator washing machine
  纺织物放置在一个垂直的篮子中并且部分没入洗涤水中,依靠篮子的底部连续或有规律的正反向转动的转盘进行洗涤的洗衣机。
  3.1.6 洗衣-干衣机 washer-dryer
  带有脱水和干燥功能的洗衣机,通常是带有加热装置的滚筒式。
  3.1.7 旋转式脱水机 spin extractor
  依靠离心力作用将纺织物中水分去除的器具。
  3.1.8 旋转式脱水 spin extraction
  依靠离心力作用去除纺织物中水分,这通常作为洗衣机的一个功能,该功能也可由旋转式脱水机完成。
  3.1.9 基本负载 base load
  不带有试验用污染布的纺织物负载。
  3.1.10 试验负载 test load
  带有试验用污染布或羊毛缩水样块的纺织物负载。
  3.1.11  程序 programme
  在洗衣机中按预定的适合一定的纺织洗涤物形式的运行序列。
  3.1.12 循环 cycle
  由选定的程序完成一系列不同的运行包括洗涤、漂洗、脱水等的完整洗涤过程。
  3.1.13 额定容量 rated capacity
  由制造商规定的一个程序能够洗涤的,特定形式的、干燥的纺织物的最大质量,以公斤为单位。
  3.2& 符号
  3.2.1 与第8章有关的符号
  Ck&&&&&& 每一试验循环反射率(Y-值)平均值
 &&&全部试验循环四种污染布反射率(Y-值)和的平均值
  Cktest&&&
试验洗衣机每一单独试验循环反射率总和
  test&&
试验洗衣机反射率总和的平均值
  ref&&&
参比洗衣机每一试验循环反射率(Y-值)和的平均值
  m&&&&&& 每一试验循环污染布种类
  n&&&&&& 每一试验循环污染布条的数量
  p&&&&&& q的置信区间
  q&&&&&& 试验洗衣机反射率test与参比洗衣机反射率ref
  sq&&&&&&q的标准偏差
  sc&&&&& Ck的标准偏差
  sI&&&& 在给定的试验循环内每一种污染布的标准偏差
  tw-1,0.05&95%置信度自由度等级“T”因数(W-1)(比如:2.776五个试验循环等于四个自由度等级)
  w&&&&&& 试验循环次数
每一污染布条的平均反射率
  xij& &&&&每一块污染布反射率读数的平均值
  3.2.2 与第9章有关的符号
  Am&&&&& 残留在洗涤织物中的含碱量
  Ar&&&&& 脱水时排出水碱浓度的增加量
  Wr&&&&& 脱水时排出水的含碱量
  Wt&&&&& 进水时水的含碱量
  Am,test& 试验状态下洗衣机的测量值
  Am,ref&& 按照附录A描述的程序运转参比洗衣机的测量值
  M&&&&&& 基本负载质量(g)
  Mr&&&&& 脱水后基本负载质量(g)
  R&&&&&& 漂洗率
所有循环漂洗率包括第一循环漂洗率的平均值
  Rk&&&&& 每一循环的漂洗率
  s&&&&&& 试验循环之间的标准偏差
  3.2.3 与第10章有关的符号
  RM&&&&& 残留的水分
  M&&&&&& 基本负载质量(g)
  Mr&&&&& 脱水后基本负载质量(g)
  3.2.4 与第11章有关的符号
  tc&&&& 进水口冷水的水温(℃)
  th&&&& 进水口热水的水温(℃)
  Vc&&&& 运行过程中使用的冷水水量(L)
  Vh&&&& 运行过程中使用的热水水量(L)
  Wc&&&& 运行过程中的冷水能量修正值(KWH)
  Wct&&& 试验过程中全部的冷水能量修正值(KWH)
  Wet&&& 试验过程中全部用电量(KWH)
  Wh&&&& 运行过程中热水能量计算值(KWH)
  Wht&&& 试验过程中全部热水能量计算值(KWH)
  Wtotal 总能量值(KWH)
  3.2.5 与第12章有关的符号
  LS&&&& 长KWH收缩比率(%)
  SR&&&& 收缩比率(%)
  SRI&& 收缩比率指标(%)
  W(k-1)羊毛程序预洗试验后羊毛样块收缩测量平均值(宽度或长度)
  Wk&&&&&每一个羊毛程序试验后羊毛样块收缩测量平均值(宽度或长度)
  WS&&&&&宽度收缩比率(%)
  y&&&&&&每三次测量单独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yI&&&&每三次测量分别的单独读数
  3.2.5 与附录C.5有关的符号
  A&&&&& 负载已经过试验循环的平均周期
  aI&&& 试验周期细目(预处理后)
  nI&&& 细目数(相同形式和周期)
  wI&&& 表B.1中每块负载重量
  3.3尺寸
  高度a1&&&
=在门或盖关闭状态下从低边缘(在地板上)到器具水平板的最高点的垂直距离。如果有调节水平高度的装置,应调节到可能的最大和最小位置
  高度a2&&&
=在门或盖打开状态下从低边缘(在地板上)到器具水平板的最高点的垂直距离。如果有调节水平高度的装置,应调节到可能的最大和最小位置
  宽度b2&&& =器具两侧垂直平面平行边缘间的水平距离,包括所有凸出的部分。
  深度c1&&&
=在门或盖关闭状态下,从器具后面垂直面到前面最凸出部分垂直面的水平距离。不考虑旋钮、把手等凸出部分。
  深度c2&&&
=在门或盖打开状态下,从器具后面垂直面到前面最凸出部分垂直面的水平距离。考虑旋钮、把手等凸出部分。
  滚筒体积&
=水平滚筒式洗衣机、转盘式洗衣机或旋转式脱水机的体积取决于纺织纺织物滚筒或筐内侧的体积,以升为单位,波轮式洗衣机和搅拌时洗衣机是桶体积,该体积减去筋、搅拌叶和向内凸出部分的体积。也就是洗衣机不装负载达到最高水位时的总水量。
  注:滚筒体积的测量方法正在考虑中。
  4.额定容量
  如果没有说明额定容量,按照下列比例根据筒体积推论出的数值,即为该机型棉负载的额定容量。
  —水平滚筒式洗衣机&&&&&&&&&&&&&
  —搅拌式洗衣机&&&&&&&&&&&&&&&&&
  —波轮式洗衣机&&&&&&&&&&&&&&&&&
  —转盘式洗衣机&&&&&&&&&&&&&&&&&
  —旋转式脱水机&&&&&&&&&&&&&&&&&
  如果制造商没有规定容易洗织物和羊毛织物额定容量,其负载分别是棉负载的40%和20%。
  当制造商给出特殊织物的额定容量范围时,应使用最高值进行试验。
  注:品质不同形式的负载的额定容量通常是不同的。
  5.测量的一般条件
  5.1一般要求
  除本标准要求以外,应按照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安装和使用新机器。如果有多于一种的安装方法,试验应选择一种方式进行,选择的方式应在报告中说明。在进行测试之前样机应在最高温度下运行两个完整周期,第一个周期不放负载,但放入50g标准洗涤剂,第二个周期不放负载也不放洗涤剂。
  5.2 电源、水源和环境条件
  5.2.1 电源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电源电压应保持在额定电压的±2%以内,如果给定的是一个电压范围,电源电压应为器具使用国的公称电压。
  在整个试验过程电源频率应保持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如果给定的是一个频率范围,试验频率应为器具使用国的公称频率。
  注:稳压装置应确保在洗衣机正常运行时不致造成电压波形过度变化。
  5.2.2 水源
  全部试验过程的试验用水的硬度为(2.5±0.2)mmol/l,如果水硬度需要调整,应按照IEC60734标准进行。
  注:硬度为(0.5±0.2)mmol/l的中水的使用正在考虑中。
  进水口的水温应为:
  —冷水&&&&&&& (15±2)℃
  —热水&&&&&&&&
制造商指定的水温±2℃,如果没有指定水温,则为(60±2)℃
  当制造商规定了一个热水温度范围,该范围包括(60±2)℃,则热水温度为(60±2)℃。如果制造商规定的热水温度范围不包括(60±2)℃,则热水温度为最接近(60±2)℃的温度,当制造商只指定了一个水温,则热水温度为该指定温度。
  整个试验过程中,包括进水时,水源的静态压力应保持在(240±50)kPa之间。
  测得的实际水温、水压应记录在报告中。
  5.2.3 环境温度
  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3±2)℃之间,测量的实际环境温度应记录在报告中。
  5.3 参比试验机
  参比洗衣机应与被测洗衣机同时运行,使用相同的程序运行和相关的测试方法测量,以确保结果的重现性。关于参比机的技术要求见附录A。
  注:不同程序之间的误差按E.4.3属于系统确定。
  6.材料
  6.1 基本负载
  6.1.1 棉布基本负载
  按附录B规定的棉布基本负载由床单、枕巾、手帕组成。
  由基本负载和符合6.4条规定的污染布组成试验负载。试验负载按照试验样机的规定程序的额定负载进行调整,基本负载的床单、枕巾、手帕的配置数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最终包括污染布的试验负载通过添加手帕使之达到接近其额定值的质量。一系列试验开始时称量试验负载的质量。
表1—各种额定负载下棉布负载数量表
基本负载带有符合6.4污染布后,要达到额定负载质量时,需添加的数量
对于表1规定的以外的额定负载,床单和枕巾的数量应等于表中列出的低一档的额定负载规定的数量,并且用手帕进行额定负载调整。
  6.1.2 容易洗织物基本负载
  容易洗织物基本负载由符合附录B规定的男衬衫和枕巾组成
  容易洗织物基本负载由等量的衬衫和枕巾组成,加入符合6.4的污染布以后由增加或减少一个衬衫或枕巾调正试验负载质量,应尽量接近额定负载值。
  如果制造商声明了容易洗织物负载的衬衫数,额定负载(kg)等于衬衫的数量乘以0.2。
  6.1.3羊毛程序的聚酯纺织物基本负载
  基本负载由符合附录B规定的双层编织的聚酯纺织物试验块组成。
  基本负载由符合12.2的三块羊毛收缩样块组成。试验负载由增加或减少基本负载数量尽量调正到接近额定负载值。
  6.2使用
  每件试验负载使用不能超过80个试验周期,该周期不包括预洗和两个试验系列之间的标准周期。
  为减少织物老化的影响,棉布基本负载的组成应由不同试验周期的负载组成,负载的加权试验周期在30到50个试验周期之间,使用附录B给定的标准负载。按照附录J确定负载,并按照C.6给定数据计算平均周期,平均周期应做好记录。
  6.3 基本负载的准备
  6.3.1预处理
  新的织物负载在第一次使用之前应按照6.3.2要求进行五次标准洗涤程序的预处理,中间不停顿,每公斤负载加入15g 的A型标准洗涤剂,随后
按6.3.2运行正常化处理和按照6.3.3运行调正处理。
  聚酯织物基本负载不进行预处理。
  6.3.2正常化
  在基本负载进行五个循环的运转之后应进行正常化处理,正常化完成以后进行6.3.3的调正处理
  对于正常化,是在参比洗衣机中洗涤负载,但不加洗涤剂。
  对于棉织物负载,使用60℃不包括预洗的棉织物标准程序,程序包括漂洗和脱水,然后在滚筒式干衣机上干燥到含水率接近于零。
  对于容易洗织物负载,使用60℃不包括预洗的容易洗织物程序但包括漂洗和脱水,燃后在滚筒式干衣机上干燥到含水率大约为2%。
  聚酯织物负载不进行正常化处理。
  6.3.3 调正
  在调正前所有织物应干燥到含水率0%,然后用手展开或铺平。
  织物应单独悬挂在自由通风的环境中,其环境温度为(20±2)℃ 相对湿度(65±5)% 一个周期不少于15个小时。
  织物交替放置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5)% 的环境中直到连续两次之间织物重量的变化小于0.5%。每隔两个小时或更多时间进行一次质量测量。
  交替使用附录D的十分干燥法进行处理。
  使用方法应记录在报告中。
  6.4污染布试验条
  6.4.1 特点
  使用不同形式的污染布通过测量能够反映下述特点:
  —洗净效果,主要受机械和热影响的,使用碳黑和矿物油混合的污染布。
  —去除蛋白质色素,使用血渍污染布
  —去除有机体色素,使用巧克力和奶渍污染布
  —漂白效果,使用红酒污染布
  标准污染布的定义在附录E中给出。
  6.4.2 准备和污染布的整理
  试验的污染布的尺寸为(150±5)mm×(150±5)mm的方块,不同形式的标准人工污染布按下列顺序缝制在一起成为污染布试验条:
  —白布块;
  —碳黑矿物油污染布;
  —血渍污染布;
  —巧克力和奶渍污染布;
  —红酒污染布;
  按照图1方式将污染布条缝制在毛巾负载布上。
  进行洗净试验缝制污染布的毛巾负载布时,应事先将毛巾整平,按照下列说明缝制:
  —污染布的前面(例如 带有序列号的一面)应向下放置,白布块放置在最上面.
  —毛巾放平使污染布的左边在其中间位置,毛巾与污染布重迭部分的距离为(10±5)mm。
  —污染布用缝制方法或非金属固定装置将污染布固定在毛巾上。
图1—带污染布的负载布
  洗净试验使用的污染布的数量与额定负载成比例,该数量符合表2要求。
表2—相对于额定负载污染布的数量
额定负载 kg
污染布试验条数量
额定负载& 2.5
2.5≤额定负载&& & 3.5
3.5≤额定负载&& & 4.5
4.5≤额定负载&& & 5.5
5.5≤额定负载&& & 6.5
6.5≤额定负载&& & 7.5
7.5≤额定负载&& & 8.5
8.5≤额定负载&& & 9.5
  6.5 洗涤剂
  IEC60456的A型和C型标准洗涤剂的规定和配方在附录F中给出。
  注:IEC60456的A型标准洗涤剂已不再使用。
  7 仪器及其精度
  使用的仪器应具有下列精度:
  7.1 质量
  质量测量应精确到±0.1 %
  7.2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测量应精确到±1.0 K,包括在10℃~50℃的非线性范围内误差。
  7.3 环境湿度
  环境湿度测量应精确到±3 %,在15℃~25℃范围内。
  7.4 水温
  测量水温的分辨率至少0.2K,精度精确到±0.5K,包括非线性偏差。在标准温度下测量。
  7.5 水量
  水量测量应精确到±1%.
  注:使用粘性装置应在实际标准温度±5K范围内计量,标准流速。
  7.6 水压
  水压测量应精确到±5 %.
  7.7 水硬度
  水硬度测量应精确到±0.2 mmol/L
  7.8 电量
  使用电表应达到 IEC 62053-21规定的一级。
  7.9 时间
  时间测量应精确到±5 s.
  7.10& pH值
  在10~20℃范围内,pH值测量应精确到pH±0.1。
  7.11 试样测试反射率仪
  使用光谱光度计测量不同形式的污染布,测量条件如下:
  测量仪器&&&&&&&&& 光谱光度计
反射数据在空间20nm间隔的最小波长为16,或关闭波长 400nm和 700nm
  标轴&&&&&&&&&&&&&
三维反射& Y 值(CIE Nr.15.2,1986)
  光源/观察着&&&&&& D65 / 10°
  测量角度&&&&&&&&& d / 8°
  UV过滤镜&&&&&&&&& UV遮挡
420nm,测量不包括UV辐射
  测量直径&&&&&&&&& 最小 20mm
  遮挡/镜面&&&&&&&& 测量时无遮挡 / 镜面遮挡
  校对&&&&&&&&&&&&&
每次使用前进行校对,或每个工作日校对一次:
  &&&&&&&&&&&&&&&&
白色标准:硫酸钡或经过标定的白陶瓷片
  &&&&&&&&&&&&&&&&
黑色标准:黑色物体或遮挡光源或经过标定的白陶瓷片
  &&&&&&&&&&&&&&&&
或按照仪器制造商规定的使用程序
  光谱光度计每年至少使用一次。
  搬运和校对的详细说明见使用说明书
  8.洗涤性能
  8.1一般要求
  本条款包括使用污染布的试验条程序,包括同时洗涤的基本负载(例如试验负载)。目的是检验洗衣机在试验状态下的去污能力,相关的掺比洗衣机见5.3。
  注:本条款试验可以和第9章漂洗性能试验、第10章的脱水性能试验结合进行,并测量第11章的耗水量和耗电量。
  8.2材料和设备
  试验负载包括符合6.1条要求的干燥的棉布负载,或者容易洗织物的干燥基本负载或带有符合6.4要求的污染布试验条,试验负载还包括聚酯织物基本负载带有符合12.2要求的试验样块。
  洗涤剂及其用量应符合6.5要求。
  使用的电熨斗或者熨平装置,其表面温度介于130℃~150℃之间。
  8.3 试验步骤
  8.3.1一般要求
  确定被测样机的洗净性能,从底部到顶部装载试验负载,使用的污染布应与参比洗衣机的为同一批次。
  8.3.2棉布试验负载
  装载的棉布负载布应符合附录C.2要求,负载布使用的平均周期应符合6.2要求(见附录J的举例)。
  8.3.3容易洗织物试验负载
  在洗衣机中试验负载应平整地展开,负载布使用的平均周期应符合6.2条要求。
  8.3.4试验
  试验程序按照制造商说明书规定进行选择。
  注1:如果有几个选择程序或说明书表述不清楚时,应向制造商咨询。
  试验样机的洗涤程序应与参比洗衣机的标准程序相一致,参比洗衣机标准程序和洗涤剂用量见附录A,应记录在报告中。
  注2:为减小试验条件和试验材料的影响,参比洗衣机的标准程序与试验样机的程序使用目的相同(负载形式、要求的温度)。
  用选定的程序至少进行5个循环的试验,叫做一个系列,第一个循环使用标准的基本负载,每个试验循环使用带有新污染布试验条的试验负载。
  下列任意一个情况发生试验样机或参比洗衣机的试验结果无效(电源故障、洗衣机故障、仪器或控制装置故障),这种情况发生后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第6个循环的试验。
  如果事故使得某一试验结果不正确,需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第6个循环的试验,增加试验的原因应在报告中说明清楚,不正确循环的试验结果不进行判定。
  第六次试验以后应按正常程序进行试验。
  在一个系列中如果有一个循环以上的试验结果不正确,无论任何原因,其全系列试验结果无效。
  在试验程序完成以后,所有试验污染布用熨斗熨平,熨烫时应避免表面出现亮光(列如:熨烫时有棉织物将熨斗和污染布隔开,或使用带有表面织物的熨烫装值)。
  注3:污染布中残存有水分会影响测试结果,所以熨烫时必须完全熨干。
  注4:如果使用类似的方法代替熨烫,应确保结果相同。
  反射率测量时同时试验污染布至少有四层,每块布按图2正反面各测两次,每块布记录四点读数的平均值。
图2—污染布测量位置图
  8.4 计算
  按照下述步骤计算:
  a)到d)为检验样机和参比洗衣机的试验数据计算:
  a)为第三种类型污染布,在每个试验循环中n块污染布的反射率读数的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xij 每块污染布反射率读数的平均值
  n&& 每一试验循环污染布试验条数
  注:对于每一种形式污染布i,例如 xij的标准偏差si在给定的试验循环中可以计算出:
  b) 在每一循环中反射率(Y—值)的总和平均值Ck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是每一种形式污染布反射率的平均值,在a)中计算获得;
  m 是每次试验循环污染布的种类型。
  c)每四种类型污染布反射率(Y—值)总和平均值,用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Ck 每一循环的平均反射率(Y—值)的总和,由b)中计算获得;
  w 试验循环次数。
  d)Ck的标准偏差为sC,由下式获得:
  式中:
  Ck 每个试验循环平均反射率值(Y—值)的总和,在b)条中计算获得:
   所有试验循环全部四种污染布反射率(Y—值)总和的平均值,在c)中计算获得:
  w 试验循环次数。
  e)平均值总和的比例q由下式计算:
  式中:
  test 试验样机污染布反射率值的总和平均值,在c)中计算获得;
  ref 参比洗衣机污染布反射率值的总和平均值,在c)中计算获得;
  f)q的标准偏差为sq,用下式计算:
  式中:
  Cktest 试验样机每一循环反射率总和,在b)中计算;
  ref 每一循环参比洗衣机污染布反射率值的平均值总和,在b)条中计算获得;
  q 平均值总和比,在e)条种计算。
  w 试验循环次数。
  g)平均值总和比确信间隔p用下式计算:
  式中:
  q的标准偏差sq,在f)中计算;
  tw-1,0.05 是“T”95%置信水平自由度等级因数(例如:5个循环等级因数为2.776的自由度等级是4)。
  w 试验循环次数。
  注1:如果参比洗衣机60℃的棉布程序洗涤比例sc/计算用d)和e)高于0.0175(=1.75%)时,应检查试验室条件,考虑其他程序的误差。
  注2:采用洗涤样机和参比洗衣机同时进行试验的方式。
  9.漂洗性能
  9.1一般要求
  本条款对洗衣机脱水完成以后残留在基本负载中的洗涤剂溶液中的碱性物质进行检验,从而检测洗衣机的漂洗性能。
  其目的是评估一个典型织物被漂洗的程度。
  注1:本条款的试验可以和第8章的洗净试验、第10章的脱水性能试验、第11章的耗电量试验一同进行。
  9.2旋转式脱水机
  使用一个内桶直径250mm到300mm、转速大约为2800r/min的脱水机,直径和转速应在报告中注明。
  如果使用其它的脱水机其转动能量应与上述脱水机相同。
  注1:脱水机的规定在考虑中。
  9.3试验步骤
  9.3.1初始试验
  试验按第8章进行,按选定的程序至少进行5个完整的试验循环,每次试验都使用新的污染布。
  在洗净程序完成后,按照9.3.2要求进行脱水取样。
  9.3.2旋转脱水和取样
  从试验样机连接到的进行漂洗性能试验的水源(水龙头)取水1L。
  在洗涤,漂洗程序完成以后,如果有可能,旋转脱水机运行,试验负载(不带有污染布的)立即称量(在进一步脱水之前,记录到按第10章指标确定其含水率的负载质量),如果洗涤程序完成后没有脱水运行程序,没有必要称量负载重量。
  基本负载是变换的,如果需要,准备两套或更多的相同的床单、枕巾、手帕,用脱水机脱水5min,收集所有的排出的液体,最后让脱水机向脱水官方向倾斜排出最后液体,让液体完全混合,全部过程应迅速完成不要停顿。
  继续使用的脱水机内部和外部的水管,按照上述要求用自来水全部冲洗干净。
  9.3.3 碱度测量
  按下列程序检查试样和自来水样品的碱度。
  取100ml试样(或50ml,如果量少时)和在180s内将pH值为4的盐酸用微量滴定管一次完成滴定,记录盐酸用量(ml)。
  水的碱度用百万当量每升表示。
  9.4 计算
  相对于自来水脱水后试样的碱度用下式计算:
  Ar=Wr-Wt& (百万当量每升)
  式中:
  Ar 脱水后的试样中增加的碱度;
  Wr 脱水后的试样中的碱度;
  Wt 自来水的碱度。
  基本负载织物中碱的残留量百万当量每公斤用下式计算:
  式中:
  Am 织物中碱的残留量;
  Ar& 脱水后试样中碱的增加量;
  M& 基本负载质量;
  Mr& 脱水后基本负载质量。
  漂洗指标,R,用下式计算;
  Am,test --是试验洗衣机测得数据。
  Am,ref --是试验参比洗衣机按照附录A要求相应程序运行测得数据。
  注:在选择洗涤程序完成后进行脱水运行只能确定Am和R值。
  标准偏差用下式计算:
  式中:
  Rk 一个试验循环的漂洗指数;
所有试验循环包括第一个试验循环漂洗指标的平均值;
  Ww 试验循环次数。
  10 脱水性能
  10.1一般要求
  本章规定残留在基本负载中的水的测量。
  脱水能力是指在进行脱水以后残留在基本负载中的水的质量与基本负载质量之比。其目的是衡量洗衣机在结束试验后去除负载中水分的能力。
  注:本试验可以和第8章的洗净试验、第9章漂洗试验和第11章的耗电试量验结合进行。
  10.2试验步骤
  10.2.1带有脱水功能的洗衣机
  质量M取决于基本负载的条件,按第8章的程序进行试验。
  在脱水程序完成以后,测量基本负载质量Mr(去掉污染布以后),为每一试验循环残留在基本负载的水分百分比RM通过下式计算获得:
  RM=(Mr-M)/M
  M--基本负载质量;
  Mr-脱水以后基本负载质量;
  用选定的程序至少进行5个循环的试验。
  10.2.2单独的脱水机
  试验、计算和循环次数按10.2.1进行,洗涤和漂洗在水平滚筒式洗衣机中完成以后,洗涤时应放入相应量的洗涤剂,洗涤温度应不小于60℃,应确保在恒定条件下进行试验。
  洗涤、漂洗完成以后,将负载平缓地装入脱水机中,负载沿脱水机的筒壁放置,当放置到三分之一时再往筒中央放置,顶部织物可以折叠放置,直至全部基本负载放置完成为止。如此进行一次到两次,基本负载最终完全覆盖到顶部,可用折叠的方法完成此项操作。
  脱水机运行时间按制造商的规定进行,如无规定则运行4min。
  10.3数值的计算
  10.2的5次试验数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机的脱水能力,用百分比表示,保留整数。
  11 耗水量、耗电量和程序时间
  11.1一般要求
  本条款规定洗衣机在洗涤、漂洗、脱水的标准程序过程中的耗电量、耗水量的评估程序,同时也规定了确定全部程序时间的测试方法。
  目的是定量地确定洗衣机对环境的影响和其运行的成本。
  注1:本条款也适用于不带脱水装置得洗衣机。
  注2:本条款的试验可以和第8、9、10章的试验结合进行。
  11.2试验步骤
  本条款的试验是在第8、9、10章的试验过程中用仪器测量全过程的用水量和耗电量,测量在样机正常使用开始时计算,在程序结束后停止。
  在洗衣机表明使用者可以触及负载时即为试验程序结束,在没有程序结束显示和门在运行时被锁住,在使用者可以触及负载时即为程序结束。在没有程序结束显示和门在运行时不被锁住,当电源的消耗到洗衣机不能完成任何功能的稳定状态即为程序结束。
  按选定的程序至少进行5个循环的试验。
  注-时间的计算不包括任何由使用者有意滞后启动程序的时间。
  11.3数据计算
  计算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水量的单位为升,圆整到整数。
  程序运行时间圆整到min。
  耗电量单位为度,保留两位小数。
  冷水进水耗电量修正因数:如果进水口水温大于或小于15℃,无论洗衣机带有加热装置或使用热水,应时用下列公式进行修正:
  Wc={Vc×(tc-15)}/860
  Wc--耗电量修正值kWh,Wc为每次单独运行的修正值,全过程的修正值为Wct;
  Tc--测得的进水口的水温℃;
  Vc--运行过程中的冷水量;
  1/860--能量系数。
  注1:修正值是在进水口水温13℃~17℃范围内使用,超出这个范围则无效。修正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注2:每一个循环的温度读数和体积度数是整数,为冷水修正值得到准确的温度平均值和水量平均值。
  热水进水耗电量:热水进水的洗衣机耗电量用下式计算:
  Wh={Vh×(th-15)}/860
  Wh--计算得出的热水耗电量kWh;
  Th--测的进水口的水温℃;
  Vh--运行过程中使用的热水量;
  每次运行耗电量数值Wh相加成为全部热水耗电量Wht.
  全部耗电量:全部耗电量由下式计算得出:
  Wtotal=Wet+Wct+Wht
  Wet--试验过程中测得的耗电量;
  Wct--冷水耗电量的修正值;
  Wht--计算得出的热水耗电量。
  12羊毛洗涤程序的缩水性
  12.1一般要求
  本条款规定了在羊毛洗涤程序中缩水率(SR)的测量方法。
  12.2材料和仪器
  负载包括6.1.3规定的基本负载和三块下述羊毛缩水的样块。
  羊毛质量&&&&&&&&&&&&&&
100%羊毛纤维平织物;
  单位面积质量&&&&&&&&&&
(150±10)g/㎡(ISO3801)
  经纱数&&&&&&&&&&&&&&&&
(114±10)支每十厘米(ISO7211-2);
  纬纱数&&&&&&&&&&&&&&&&
(118±10)支每十厘米(ISO7211-2)
  折叠纱线&&&&&&&&&&&&&&&
经纱/纬纱 380±20 T/m
  样块尺寸&&&&&&&&&&&&&&
(34×35)cm(近似值),带毛边。
  注:适合的织物在附录I中给出。
  洗涤剂用量按附录F规定放置。
  衬布尺寸50cm×50cm 并有5cm折边。
  钢尺精度为±0.5mm.
  12.3 试验步骤
  12.3.1羊毛试验样块准备
  每次循环准备三块羊毛试验样块。
  为减少粘结造成织物扭曲,羊毛样块的四周边应有0.5cm的预磨处理,四边按图3的要求做成V状切口,羊毛试验样块四周边的经、纬线状如图3所示。
  用3g 的A型标准洗涤剂放在1.5L 温度为
40℃的水中混合,然后将羊毛收缩样块放入混和溶液中浸泡1h,然后再在1.5L& 15℃的清水中无搅动清洗10min,清洗三次。
  将羊毛试验样块放入一盛有15℃的水、水深1厘米的托盘中达到测量状态,然后将羊毛样块全部浸入水中,不应有气泡和变形,按图3要求测量其尺寸,计算原始长度和宽度,见12.4。
  12.3.2 羊毛程序试验
  按照6.1.3相关要求将三块羊毛缩水试验样块和聚酯织物基本负载达到洗涤样机的额定负载后放入洗涤样机中,如果试验样机有几个羊毛洗涤程序,使用温度最高的程序进行试验。
  在全部羊毛洗涤程序(包括自动脱水程序但不包括烘干程序)完成以后,从滚筒中取出3块羊毛缩水试验样块以备测量,第一试验循环以后开始测试,但不进行计算。在脱水没有自动停止时,遵循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如果说明书中没有规定并只有一个脱水程序,则使用该程序进行试验。如果试验样机没有脱水装置,则轻轻地用手将羊毛缩水试验样块中的水分挤出。
  测量时使用托盘将羊毛缩水试验样块进行传递,用手将样块轻轻的在托盘上铺平,万一织物变形影响测量精度,按通常需要恢复式样上的V型切口,按12.4的要求测量并记录长度和宽度尺寸。
  重复进行六个循环,在每个循环之间将基本负载在脱水机中脱水。在连续的试验循环过程中,不要对羊毛缩水试验样块进行干燥。
  使用新的羊毛试验样块进行相同的程序,测量得到第二套数据。
  12.3.3 羊毛缩水试验样块校对
  每一批制作羊毛缩水样块的原料应进行校对,用参比洗衣机使用羊毛程序按附录A要求来完成。按照12.3.2的要求相同的程序确定该批样块标准收缩水平。
  12.4 计算
  在洗涤前、后按下列顺序(见图3):A-B,C-D,E-F,B-F,G-H,A-E 测量羊毛缩水试验样块。
  进行下列计算:
  a)每一循环试验后平均长度和宽度
  计算每一组三次测量值yi的算术平均值(例如:A-B,C-D,和B-F,G-H,A-E)
  b)每一循环后试样的线性收缩率
  宽度和长度的线性收缩用下式计算:
  式中:
  WS& 宽度收缩百分比
  LS&&长度收缩百分比
  W(k-1)和Wk在完成12.3.2规定的羊毛洗涤程序试验后试样(宽度或长度)测量值的平均值。
  c)面积收缩率
  每一试验循环后面积收缩率用下式计算:
  SR=WS+LS-(WS×LS)/100
  d)收缩比率
  只计算试验样机3,4,5和6试验循环两套数据SRtest的面积收缩率的平均值,第一、第二试验循环的结果不进行计算。同一批次试验样块相应的值SRref从参比洗衣机试验得来(见12.3.3),数据
SRref不应超过三个月。
  收缩比例:SRI按下列公式计算:
  SRi=Srtes/SRref
  13.数据报告
  注:报告格式在考虑中,可使用附录H的导则。
(规范性附录)
参比洗衣机的描述和使用方法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参比洗衣机每年至少应计量一次,当参比洗衣机5个小时不使用时,应开启特殊专用启动程序。
  表A.1-A.4 给出了参比洗衣机参数及程序的规定,图A.1 所示为温度测试点
表A.1-参比洗衣机规格
内筒(带有同心的外筒)
65 L(净)
全部孔面积
18/8不锈钢
18/8不锈钢
内筒转动速度
5kg试验负载52L水
(52±1)rpm
(500±20)rpm
(12±0.1)s
(3±0.1)s
(3±0.1)s
(12±0.1)s
多种可调水位
每级2mm±5mm
所有洗涤程序独立设置
开启温度范围
≤4℃低于温度断开
水位精确度
设定水位±5mm(±1L)
加热管输入功率
注1:符合上述特点的洗衣机是Wascater FOM71 MP和FOM 71
MP/Lab.上述信息可从瑞典伊莱克斯公司获得,其他的洗衣机要进行上述的校正试验后方可使用。
注2:Wascater FOM 71 MP/Lab
装有特殊的流量计,可以精确地调整控制水量,流量计可以从伊莱克斯公司分公司所在的国家获得,流量计的型号为472 99 02 98。
注3:进水阀、加热元件和排水阀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定期进行清理。
表A.2-棉布洗涤程序
A类标准洗涤剂
循环转动节拍
40℃酶化步骤
最高温度洗涤时间
正常排水动作
(26±1)l
12s开/3s关
(26±1)l
12s开/3s关
(26±1)l
12s开/3s关
循环转动节拍
净漂洗时间:
—第一次漂洗
—第二次漂洗
—第三次漂洗
—第四次漂洗
每次漂洗后排水动作时间
第四次漂洗后脱水时间
(30±1)l
12s开/3s关
(30±1)l
12s开/3s关
(30±1)l
12s开/3s关
  注1:棉布洗涤程序全部用水量应为(98±3)L。
  注2:最终含水率应为(85±4)%,标准偏差小于4%。如果超过了偏差,应由制造厂的专业人员查找原因。
  注3:棉布程序60℃的用电量应为(1.8±0.15)kWh。
  a 水量通过调节水阀进行,使用流量计达到控制目的。
  b 包括贮存,使用流量计,漂洗进水应为(18±0.5)L。
表A.3—容易洗织物洗涤程序
A类标准洗涤剂
循环转动节拍
40℃酶化步骤
最高温度洗涤时间
注水至130mm高水位
正常排水动作
(22±1)L
12s开/3s关
(22±1)L
12s开/3s关
循环转动节拍
净漂洗时间:
—第一次漂洗
—第二次漂洗
—第三次漂洗
每次漂洗后排水动作时间
第三次漂洗后脱水时间
(25±1)L
12s开/3s关
(25±1)L
12s开/3s关
注:容易洗织物洗涤程序全部用水量40℃程序(88±3)L、使用60℃程序(94±3)L
a 水量通过调节水阀进行,使用流量计达到控制目的。
b 包括搬运,使用流量计,漂洗进水应为(22±0.5)L。
  详细程序见附录G。
表A.4—羊毛洗涤程序
A类标准洗涤剂
循环转动节拍
最高温度洗涤时间
注水至130mm高水位
正常排水动作
(26±1)L
3s开/12s关
循环转动节拍
净漂洗时间:
—第一次漂洗
—第二次漂洗
—第三次漂洗
第二次漂洗后动作时间
排水动作脱水时间
第三次漂洗后脱水时间
(26±1)L
3s开/12s关
  详细程序见附录G。
  A& 洗涤剂盒
  B& 外壳
  C& 插头连接1/2”BSP,可使用温度记录仪的传感头
  D& 温度控制感应仪传感头
  E& 水槽
  F& 加热器
  G& 排水阀
图A.1—温度测量位置示意图
(规范性附录)
基本负载要求
  B.1& 棉布基本负载
  棉布基本负载由符合表B.1规定的床单、枕巾和手帕组成(测量环境温度20℃±2℃,相对湿度65%±5%或者供应商的规定):
表B.1—棉基本负载织物规定
新织物限制条件标准
纯棉长纤维
纱扭数(T/m)
平织亚麻布
投梭(梭/cm)
单位面积质量(g/㎡)
尺寸(mm)
脱浆、煮、烧去茸毛、漂白、无浆或变硬的尺寸
表B.1(续表)
洗涤织物标准 a
浮松布手帕
经向缩水% c
5个循环以后与新布相比
25个循环以后与5个循环后的布相比
纬向缩水% c
5个循环以后与新布相比
25个循环以后与5个循环后的布相比
纱线和编织的描述
床单:短边(切边)双层折边,折边宽度10mm,长边(织边)不折边,缝制材料为聚酯棉,锁边到边上的距离为9mm,针距为3mm。
枕巾:用80cm×160cm的布对折成80cm×80cm大小的枕巾,两边(切边)紧靠着边1cm锁边,然后将向外翻出开口处(织边)靠着边0.5cm处锁边,针距为3mm。
手帕:所有四边全部折边,这边宽度5mm,缝制材料为聚酯棉,单缝,锁边,缝制线到边的距离4mm,针距为3mm。
a 在参比洗衣机上进行洗涤循环
  循环从1到5:按照6.3.1进行预处理,但不进行正常化处理。
  循环从6到25:试验程序按照8.3.4在参比洗衣机中使用60℃棉布程序进行,(不包括预洗但包括漂洗和脱水),但两个循环之间不进行正常化处理。
b 使用程序(DIN
53923—见文献目录)是建立在确定额定织物的吸水量之上。额定吸水量是织物中的水量,环境条件是温度(20±2)℃/湿度(65±2)%,放置在20℃水中60s取出,样品由条件得质量,mc,是固定在不锈钢筛网上,水滴到底下的平盘里。样品在水中放置60s后取出,滴干到120s后称重(m60)。吸水量是(m60-mc)×100:mc.第25个循环后的测量见注脚a规定。
c 在按照注脚b的定义完成洗涤程序后依据ISO3759 确定缩水。
  B.2 容易洗织物基本负载
表B.2—基本负载织物规定
限定的新材料标准
(65±3)%聚酯
(35±3)%棉
(65±3)%聚酯
(35±3)%棉
头梭(梭/cm)
单位面积质量(g/㎡)
尺寸(mm)
每块重量(g)
漂白、丝光处理、桑福赖整理
脱浆、洗涤、漂白、定型
男衬衣:纽扣男衬衫,塑料纽扣,无纽扣/袖子上开孔,见单衣领,无衬里
枕巾:用80cm×160cm的布对折成80cm×80cm大小的枕巾,两边(切边)紧靠着边1cm锁边,然后将向外翻出,开口处(织边)靠着边0.5cm处锁边,针距为3mm。缝制材料聚酯棉,单线缝制,锁边针距3mm。
  B.3& 羊毛程序的聚酯基本负载
  编织的聚酯织物
  质量&&&&&&&&&&&&&&&&
(35±3)g
  单位面积质量&&&&&&&& (200±25)g/㎡
  尺寸&&&&&&&&&&&&&&&&
(30±3)cm×(30±3)㎝ 沿四边双层缝制
  以上操作过程应远离油脂。
(规范性附录)
棉布基本负载的平均周期计算
  C.1一般要求
  洗衣机负载装载方法会影响检测结果,特别是洗涤性能的检测结果,为得到可重复的检测结果,则需要确定洗衣机的装载方法并且准确遵照实行。
  基本说明是按照下列描述从底部到顶部按顺序装载。
  污染布条按6.4.2规定固定在毛巾上,将带着污染布条的毛巾一同装载到洗衣机里,按C.3的要求折叠污染布条使其可覆盖住毛巾,然后折叠毛巾使污染布条不被盖住。
带有污染布条的毛巾不应重叠在一起。
  C.2 负载放置顺序表
表C.1—洗衣机负载放置顺序表
序号/负载种类 a
带污布的毛巾
带污布的毛巾
带污布的毛巾
带污布的毛巾
带污布的毛巾
带污布的毛巾
带污布的毛巾
带污布的毛巾
没有带有污染布条的毛巾数量按多余一排规定(排从2到20或9到13:用0到4的形式),每一排的毛巾数量应相同或不同,位于高数量排9到20适用。
  C.3 试验污染布条在毛巾上固定
  · 将试验污染布条平整后固定在毛巾上
  · 试验污染布条平铺在毛巾上
  · 试验污染布条带有制造商和序列号(例如:EMPA****)的一面向下
  · 试验污染布条没有污染的一块缝在长端右边的上部
  · 试验污染布条的缝制如上图,线缝到毛巾边的距离应小于10mm。
  注:多种固定试验污染布条的方法正在考虑之中
  C.4 试验负载装载前的折叠方法
  C.4.1 毛巾+污染布条
  C.4.2 无污染布的毛巾
  C.4.3 枕巾
  C.4.4 床单
  床单按下列方法折叠两次
  C.5试验负载装载步骤
  C.5.1 一般要求
  · 洗衣机永远是从底部一层一层地向上装载
  · 洗涤负载的每下一个步骤应分布在滚筒或筐的同一层
  · 不应使用过渡的力
  · 带有污染布条的毛巾永远放在洗衣机滚筒或筐的中央,带有污染布条的一面向上
  · 污染布条的长边应与滚筒或筐的轴线垂直
  · 在装载其他形式的洗衣机时应尽量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装载
  C.5.2 装载步骤描述
  C.6 负载平均使用期限确定
  棉负载平均使用期限按下式计算
  式中:
   是单一负载使用期限(调正后)
   是负载数量(相同形式、相同使用期限)
   在表B.1中每块负载重量
   试验循环负载平均周期
(规范性附录)
十分干燥法
  下列程序确定纺织物的十分干燥法
  a)使用滚筒式干衣机进行十分干燥时遵守下列要求:
  标准十分干燥法作为单一负载每20升滚筒标称容积质量不应超过1.0kg;在用kg表示时,不应小于3.3倍干衣机干衣额定加热功率(kW)
  注1:上述的极限情况,如果加快干燥倍数,对于大质量比率推荐使用大的部件、正反转干衣机或两者同时使用。
  如果需要,试验负载应分成两部分在b)到c)分别进行处理。
  注2:如果需要,试验负载可作为一部分进行十分干燥而不分开。
  b)将负载放置到干衣机的滚筒中并且在最高温度程序运转30min。
  每10min用手松动负载并检查确保无负载贴在滚筒上或互相缠绕,放出潮气。这一过程包括开门和关门,最长在30s内完成。
  c)30min以后,滚筒停止在负载冷却之前测量其质量,如果负载需要从滚筒中取出来测量质量,应尽快完成。
  d)重复上述步骤b)和c),运行20min。
  e)如果试验负载变化在1%以内,记录此值mbd.
  f)如果变化超过1%继续步骤d)和c)直到达到1%内为止。
  g)织物按下列要求调正:
  —对于棉布负载,调正质量为充分干燥质量的1.06倍。
  —对于容易洗织物负载,调正质量为充分干燥质量的1.025倍。
(规范性附录)
标准污染布试验样块要求
  E.1& 人工污染布
  家用洗衣机的洗涤性能是机械和化学作用的结果,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天然污染布包括脂肪、蛋白质、有机和无机色素混合而成。一些天然污染布对于机械作用比较敏感,一些对于化学作用比较敏感。例如氧化(漂白)溶解和乳化。温度高增加机械和化学作用。洗衣机性能的标准污染布是通过下列人工方法制成:
  —取碳黑和矿物油使试验达到预期效果,主要是用机械和热作用;
  —取血样去除蛋白质色素;
  —取巧克力和奶去除有机物色素;
  —取红酒使其达到漂白效果。
  注 低温下午染正在考虑中
  E.2& 污染原布
  E.2.1 材料
  用作污染的原布材料为纯棉。
  E.2.2 编织
  最终特性(处理后—见E.2.3)
  重量(EN12127)(200±10)g/㎡
  纱纽数(ISO2061)
  经纱&&&&&&&&&&&&&
(700±100)T/m
  纬纱&&&&&&&&&&&&&
(450±100)T/m
  经纱&&&&&&&&&&&&&
(34±2)双线/cm
  纬纱&&&&&&&&&&&&&
(20±2)线/cm
  线支数
  经纱&&&&&&&&&&&&&
(30±1)支
  纬纱&&&&&&&&&&&&&
(50±1)支
  E.2.3 漂白
  原布通过漂白预处理具有下列特点:
  E.2.3.1 反射率
  三维反射& Y值:未污染原布大于86%,测量仪器见7.11。
  E.2.3.2 流动性指数4到5
  预处理包括烧、脱浆、洗涤和压光。萤光和光学增亮不应使用。
  E.2.4 重复生产能力
  只规定制造商,制造大量纺织物能够供应足够的量使其再使用。
  E.3 人工污染
  E.3.1 污染液组成
  E.3.1.1 碳黑油污染液组成
  颜料、碳黑:
  平均粒度&&&&&&&&&&&&&
  平均粒度表面&&&&&&&&& 94㎡/g
  碳含量&&&&&&&&&&&&&&&
  油、石蜡油:
  比重&&&&&&&&&&&   &
  燃点&&&&&&&&&&&&&&&&&
  液化温度&&&&&&&&  && -26℃
  脂肪和颜料的比列应得到E.4.2规定的反射率。
  E.3.1.2 血污染液的成份
  新鲜猪血,加10g/L柠檬酸铵稳定化处理。
  E.3.1.3 巧克力和奶污染液成份
  未甜化的可可(20/22%脂肪、不加碱)和糖,全奶油牛奶和水。
  E.3.1.2 红酒污染液的成份
  “阿尔卡特ALicante”红酒
  注:阿尔卡特是商标,给定商标是为方便使用国际标准。如果有相同的描述可导致同样的结果,不代表IEC对该商标的认可。
  E.3.2 污染源
  推荐单一的生产污染源液的成份元素
  按照上述规定下列元素材料:
  —颜料& Degussa公司的GasrussCKR颜料
  —油&&& 壳牌公司的33号Ondina 油
  注:Degussa和壳牌是商标,给定商标是为方便使用国际标准。如果有相同的描述可导致同样的结果,不代表IEC对该商标的认可。
  E.4 污染液的使用
  E.4.1 操作
  建议将织物浸入污染液中。
  包括下列操作:
  —浸入;
  —滚压;
  —干燥;
  —如果需要,再次浸入;
  —滚压;
  —干燥;
  —老化。
  E.4.2 污染布检查后存放
  制造者应确保污染布有规律的平放储存。对于碳黑何矿物油的污染布最后操作完成后,测量反射率,按7.11要求拿、放测量设备。
  —三维反射& Y值(27±3)
  E.4.3 污染布检查和洗涤试样
  从下列程序之一,按附录A描述参比洗衣机的五个循环,表A.2:
  —棉布60℃,180g A类洗涤剂
  —棉布40℃,180g A类洗涤剂
  —棉布60℃,90g A类洗涤剂
  放射率测量按照7.11条要求测量评价按照8.4(a-c)。
  按照表E.1认定材料供应商、确定不同程序的反射率和公差。
表E.1—标准污染布不同程序的比例和公差
棉布40℃/60℃
棉布60℃比例 90g/180g
0.88±0.03
0.94±0.03
0.91±0.04
0.92±0.05
巧克力/牛奶
0.89±0.04
0.88±0.05
0.87±0.03
0.92±0.03
0.89±0.02
0.92±0.02
注& 这些数值在考虑中
  这些数据规定了参比洗衣机的全部试验系统,基本负载、洗涤剂、污染布和反射率仪。因此,这些数据是使用标准规定的试验程序获得的,考虑了实验室之间的不确定因素。
  E.5& 标志
  每一批次的试验污染布应油标志,储运应有如下信息:
  ·制造单位检验合格的系列编号;
  ·使用有效期(从出厂后到再次使用的有效期限);
  ·原布反射率值(见E.2.3);
  ·污染布反射率(见E.4.2);
  ·棉织物40℃、60℃、90克Aж类洗涤剂参比洗衣机单独洗涤后的污染布反射率,同时提供按4.3要求计算的洗净比。
  E.5.1& 储存
  建议在下列条件下储存:
  —温度:-5℃~+5℃;
  —包装:聚乙烯真空包装。
  E.6& 使用注意事项
  按制造商的建议包装和运输。
  建议使用者定期检查反射率,见E.4.2和 E.4.3。
  E.7& 供应商
  供应,见附录I.
  注 这些信息的提供为方便使用者,不等于IEC对该产品的认可。
(规范性附录)
标准洗涤剂
  F.1& 标准洗涤剂Aж
  本标准洗涤剂Aж代替原来的A类洗涤剂。
表 F.1—Aж类洗涤剂成份
偏差(±)
烷基苯磺酸钠
泡沫抑制剂(含有12%硅的无机吸收剂)
沸石硅酸钠
丙烯酸钠盐和苹果酸
CarboxymethyLceLLuLous
棉花漂白剂
Tetra-acetyLethyLenediamine
注1 标准洗涤剂分成三个部分:
—带有酶的粉末和泡沫抑制剂;
—过硼酸钠;
—漂白活性剂。
洗涤剂的成份准备为:
—77%带有酶的粉末和泡沫抑制剂;
—20%过硼酸钠;
—3%漂白活性剂。
产生洗涤剂生产过程或老化造成洗涤剂变化,对于比较测量,建议使用单一供应商提供的最近生产的洗涤剂,同时建议粉末和过硼酸钠分别小量(例如:1kg)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
注3 建议洗涤剂制造商应标出所提供产品的Ph值,产品的进一步规定在考虑重。
注4 产品成份在使用前充分混合,混合后充分混合时间为七天。
注5 洗涤及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用量=54 g + 16 g/kg (额定容量)
如果包括预洗,所有全部洗涤剂用量必须是1.25倍上述值,全部洗涤剂用量按照制造商的说明应分为主洗和预洗。如果没有说明,洗涤剂预洗和主洗比为1:2。
  制造厂应给定新出厂的Aж类洗涤剂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如没有有效期洗涤剂应在一年内使用。
  注:对于供应商,见附录I。
  F.2& 标准洗涤剂C
  标准洗涤剂C用于搅拌式和波轮洗衣机。
表F.2—C类洗涤剂成份
十二烷基磺酸钠
三聚磷酸钠
碱性硅酸钠
羧基甲基纤维素钠
  洗涤剂用量为19g/kg额定容量,水硬度为0.5mmoL/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知道av网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