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棚子老鸭汤怎么改建狗棚

海南翻译培训学院
热门标签: 发布时间: 19:38:37 点击:699次
传销骗术之一:【案例正文】
伎俩之一:传销的利润来源不是靠零售产品而是靠下线入会的费用
从前不久查获的在东北及河北部分地区活动猖獗的“武汉新田”变相传销案件看,传销组织中等级严格,共分为会员、推广员、培训员、代理员和代理商五个等级。根据每个人的业绩,由低到高逐级晋升,发展1名下线就可成为会员,按入门费的15%提取报酬;发展3~9人可成为培训员,按入门费的20%提成;发展10~64人的可成为推广员,发展65~391名的为代理员,按入门费的42%提成;发展392名以上的为代理商,可按其收取入门费的52%提取收入。
伎俩之二:暴力与精神双重控制
传销实际上是有组织的犯罪活动,这是因为传销组织采取暴力和精神双重控制,使参加者很难脱离传销组织。不少人被“洗脑”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对传销和变相传销理念深信不移。除此之外,传销组织还逼迫参加者发展下线,继续诱骗朋友、同学加入。由于传销人员发展对象多为亲属、朋友、同学、同乡、战友,其不择手段的欺诈方法,导致人们之间信任度严重下降,引发亲友反目,甚至家破人亡。
伎俩之三:没有商品的“销售”
最近查获的非法传销活动通常都是无商品的销售,就是俗称的“拉人头”销售。这些传销以骗来多少人为依据进行计酬和提成,所谓的商品只是作为一个媒介,并没有到消费者的手里。
伎俩之四: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和变相传销
今年3月,成都市工商局和公安局成功破获了美国互联网基金的一个传销组织。其组织自称通过在全世界发行,融资建立一个覆盖世界各城市(包括街道、乡镇)的庞大商品配送体系。其具体做法是,通过他人介绍,使用介绍人的注册名称和密码,登陆网站认购174美元一股的基金,认购后即成为基金的销售会员,3年内可获得8190美元的回报;如果继续介绍他人加入,不断推销基金,还能不断得到报酬。在国内,加入互联网基金,需缴纳1680元人民币。加入者将钱款交给介绍人,由介绍人或其上线将钱款汇往美国。
伎俩之五: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取学生加入传销组织
传销组织以招工为由,利用年轻人积极向上渴望成功的心态,掩盖非法传销的事实。“好工作”的诱惑是学生被拉下水的第一帮凶,一些在校学生求职心切,而传销组织宣扬的“好工作”、“高收入”使他们丧失了抵制诱惑的能力,加之传销组织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导致一些在校学生迷失于传销漩涡中难以自拔。 还有一些参加传销的学生对传销组织者宣称的“一夜暴富”理念产生兴趣,或被传销头目提出的“平等”“关爱”等虚拟的东西所迷惑。
传销骗术之二:
【案例正文】
谨防非法传销人员以“好工作”等为诱饵骗其落入传销陷阱。
2004年,传销“黑手”频频伸向在校大学生,单是重庆公安机关在渝北、合川等地破获的“欧丽曼”传销地下组织,就有来自河南、湖北、山西、河北等10多个省的2000多名大学生放弃学业,沉迷于传销。而在山东工商部门查处的非法传销案件中,也发现有在校学生卷入其中。
据心理专家分析,由于在校学生社会接触面不广,思想比较单纯,缺乏识别陷阱的能力,而很多人又具有积累社会经验的渴望,传销组织往往迎合他们的这种心理,大肆鼓吹“锻炼人”“轻易赚大钱”,再通过强大的心理攻势和严密的组织控制,慢慢将其“俘虏”,使其落入传销泥潭,最终沦为传销组织者的敛财工具。
山东省工商局副局长王天仁说,非法传销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通过亲戚朋友关系相互拉拢介绍。对于涉世未深的在校学生来说,伴随寒假和春节到来,与朋友聚会或走亲戚的机会增多,一些传销人员就利用这个机会大肆发展下线,而在校学生就成为他们下手的“羔羊”。
“好工作”的诱惑成为拉在校学生下水的第一“帮凶”。据分析,受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面临毕业压力的大专院校学生求职心切,而传销组织宣扬的“好工作”“高收入”等许诺,使他们很容易丧失抵制诱惑的能力,加之传销组织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导致他们迷失于传销“漩涡”之中难以自拔。
王天仁认为,在执法部门严厉打击非法传销的同时,各类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学生人生观和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尤其在假期即将来临之际,让在校学生认识到非法传销的伪装与欺骗性,从而提高他们应对非法传销的“免疫力”,使其免受传销之毒侵害。
传销骗术之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大学生是西安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她说她曾经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但由于朋友的一个“美丽的谎言”,使曾经朝气蓬勃的她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传销骗术之三:
【案例正文】
传销,是上世纪80年代末传入中国的。在90年代,传销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危害。它非法活动的主要特征是“拉人头”,骗取不断加入者的“入门费”和认购非法“商品”而维持生计、捞取钱财;“商品”失去本来意义,成为获得加入传销团伙的条件,因而它不再是一种经营活动,传销成为诈骗、非法集资的犯罪行为。1998年,国家明令禁止一切传销活动,非法传销一时偃旗息鼓。但是近几年,经过改头换面的非法传销又卷土重来,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最近发生的“欧丽曼事件”、“爱博美娜直销”事件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直销即将立法的前夜,面对非法传销死灰复燃,如何实现直销的规范经营?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欧丽曼”骗术在哪
被媒体爆炒的“欧丽曼事件”最近终于有了结局,重庆警方抓捕了此次非法传销的主犯,捣毁了非法传销网络,数千名大学生终获解救。人们在为获救学子高兴的同时,很多人也许要问:高素质高学历的大学生怎么会被人诱骗?传销骗子们到底有什么样的“高招”?一位曾经身陷“欧丽曼”的大学生杨林(化名)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第一步 “火车站接人原则”
2004年3月初,杨林在重庆读书的朋友打来电话,称重庆有个戴尔电脑展销会,会场需要人维护,待遇颇为优厚。杨林就答应了。到重庆后,杨林受到朋友异乎寻常的热情接待。后来他才知道,所有这些,只不过是对新骗进来的人制造的假象而已。杨林的朋友其实只是这个传销组织中级别最低的“业务员”。他们负责把自己的同学和朋友骗到重庆。受骗者刚到重庆时,“展销会”将按照两大原则开展工作:一是“火车站接人原则”,要主动帮助新来者拿东西,尽量做到热情和周到;二是“二八定律”,即要求拉来人的“业务员”80%谈感情,20%谈事业,绝对不能讲有关传销的事。
第二步 灌输所谓“成功学”
进入传销组织第二天,杨林就开始接受“无微不至”的“洗脑”培训。第一次给他们讲课的是一位矮矮胖胖的主任,他讲得很有激情。
首先,他结合社会实际和个人经历,分析影响成功的因素―――环境、观念以及人性的弱点:怕、靠、懒、拖、面子等。当时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
接着,那位主任结合我国转型期那些与个体户、股票等相关的典型案例,突出他们抓住机会取得巨大成就的特征,向听讲者灌输速成、暴富理论。
最后,他说,成功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看准目标,其他的都不要考虑。于是乎,听讲者的激情开始膨胀,准备干一番大事业。
第三步 以“直销”之形掩盖“传销”之实
之后的几天里,杨林上了很多的培训课。他们从来不说自己是在搞传销,而说是在开展合法的直销。有一次,一名“讲师”向他们介绍了公司直销“欧丽曼”化妆品的方式。每套产品3350元。“讲师”说,如果你加入公司,交了3350元,以后在销售时拿一套化妆品就不用再另外付费了。当你介绍70个人进来,你的月收入达到几十万元可以说就易如反掌了。他还说,如果认为70个人多,你只需介绍两个人进来就可以,这两个人再去介绍其他人,如此“几何倍增”,大家可以算算2的N次方是怎么增长的就会明白。后来杨林才知道,所谓这些原理,在合法的直销教材上确实存在。可以说,他们是口中讲着合法的内容,行动中却做着违法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才会上当受骗。
第四步 营造“磨砺意志”的假象
从第三天起杨林开始参加“晨练”活动。5时30分他们起床,先是读书、背书,很多人大声读一些关于成功学、营销学方面的书。接着站5分钟的军姿。之后是开心一刻:每个人要讲一个笑话。最后是即兴演讲,目的是锻炼口才。为了制造“磨砺意志”的假象,我们吃菜不用买,只拣别人扔在地上的。在住的方面,男女同住在租的房间里,女的睡床铺,男的睡地板。
第五步 用“ABC法则”进行思想教育
他们按照“ABC法则”进行思想劝说,即A带B来了之后,A不能做B的思想工作,而是让C来做B的思想工作。在大的场合下,传销组织还积极营造出一种感恩的心态,实施“三捧”法则,主动捧“公司”、捧“上线”、捧“公司的理念”。
经过紧锣密鼓的洗脑,第六天,杨林就“签单”了,也就是上交3350元给组织。但由于对这个公司的发展依然心存疑惑,加上学校的关系还没有处理好,杨林决定先回校一趟。正是脱离了这个组织的氛围,杨林才发现所谓“直销”中存在的问题。既然他们所说的是“直销”,那就必须有相应的产品啊,但杨林在里面那么长时间,却没有见到所谓的“欧丽曼”。实际上“公司”里面“业务员”的工作,只是不停地拉人进入团队,而不是扎扎实实地销售产品。产品的内容,在里面已经完完全全地被概念化和抽象化了!“商品”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欧丽曼”的骗术虽然巧妙,但是与近年来各种非法传销所采用的行骗手段相比,却也算不上十分高明。死灰复燃的变相传销行为巧立名目、种类繁多,诸如称“消费联盟”、“共销入股”、“滚动促销”、“重复消费”、“框架营销”、“复合式加盟连锁”等等。传销组织还往往使用流行口号和科学时尚的称谓,打着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等旗号,在各种媒体上做广告、宣传,蒙蔽群众;也有一些传销组织借着企业身份合法,如持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销售许可证等,从事变相传销活动,致使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这些人的传销活动是合法的。其实,企业领取营业执照是在开业之前,有了营业执照并不意味着企业在经营上可以随心所欲,企业必须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守法经营。传销在我国是被明令禁止的,任何企业从事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都是违法的。因此,即使有营业执照,企业也不能从事传销或变相传销。
尽管非法传销骗术花样繁多,但是都有共同的特征,即以“快速致富”为诱饵,大量招揽人员。他们要求参加者必须先付一笔“入门费”以得到所谓获利的机会。而这种机会不是向消费者直接销售产品,而是让参加者“拉人”―――进一步发展新的参加者,然后如法炮制,让新参加者支付“入门费”,从新参加者身上获取更多的钱财。因此,对于没有接触过非法传销的守法公民来说,不落入“传销”陷阱的最好办法就是依靠自己劳动获取财富,不被传销骗子口中的虚幻的“金元宝”打动。这样,非法传销自然也就没有了市场。
传销死灰复燃
上世纪80年代末,传销登陆我国。当时包括武汉在内的大城市,人们发现朋友圈子里冒出不少“雅芳小姐”,她们上门推销化妆品,并且发展下线推销员。这使当时试图挣脱计划经济束缚的市场耳目一新。
雅芳公司的探路成功,令一些被“拒国门之外”已久的传销公司欣喜若狂。1992年开始,国外传销公司打着独资、合资旗号进入中国,国内一些企业也纷纷“下水”。到1993年,全国几乎所有省会城市、沿海大中城市都有传销活动。
1995年后,传销逐渐“变异”。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快速致富”的旗号,从事迷信、帮会、邪教活动,骗取钱财、推销假冒伪劣产品。在这以后的几年里,非法传销公司甚至包括得到政府认可的正规传销公司不择手段地牟取暴利。例如一瓶定价只有十几元的护肤品经过经销商的层层转手,最后交易价格竟然高达1000多元。大多数非法传销组织像“老鼠会”式的大肆炒作,以暴利为诱饵,用新拉来人的入会费补给老会员,整个体系像倒金字塔畸形发展。当老会员越来越多,而新入会的人越来越少,造血机制几近枯竭的时候,庞大的营销网络就面临崩盘的危险。“老鼠会”不仅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而且开始冲击正规的传销公司,此时,传销业已经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
1998年4月,国务院发出了《全面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指出“传销经营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已造成严重危害,对传销经营活动必须坚决予以禁止。此前已批准登记的从事传销经营活动的企业一律停止,转为其他经营方式。”也就是说不管你是规范经营还是违规炒作,所有从事传销业务的公司全部停止运营,听候国家后续政策的处理。此后不久,国务院发出了要求原有传销企业全部转型为传统批发、零售销售方式,从而实现一个过渡性的转制工作。
这项举措的出台,使本来就已经没有办法收拾残局的“老鼠会”公司和实力欠缺的公司,表面上偃旗息鼓了。那些规范经营的公司,有的因意见不合分家,有的暂时退出了中国市场,还有的干脆关门了事。勉强维持下去的公司也因传销的全面禁止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还背上了骗子的包袱。由此,中国传销业开始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谷时期。人们谈“传销”色变,一时间,传销几乎成为“罪恶”与“欺骗”的代名词。
然而,非法传销并未销声匿迹,从1999年起,一度从人们视线消失的非法传销活动改头换面,迅速在广东、广西、山西、海南等地回潮,并向全国发展、蔓延。首先被曝光的大案有1998年底到1999年在重庆、长沙的“天然丽莎国际集团绿色经典公司”、“百顺日合”、“兴田加盟连销”等地下运作的“老鼠会”公司。接着1999年、2000年和2003年先后出现的“华良消费联盟”、“得利卡友”、“申奇”、“直复营销”、“武汉新田”、“深圳文斌”等全国性的非法传销大案。这些公司运作均有其共同特点,即不再以传销的名字出现,而冠以“供销回馈”、“返本销售”、“物流联盟”等最时髦的名字……
另外,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与成熟,网上“老鼠会”的非法传销也在这个阶段有所蔓延。比较有名的有“SkyBiZ(Sky2000)空中商务”、“远程教育”、“神龙数码”、“Worldedo全球远程教育网站”、“”……其典型特征都是采用双轨制,以“普及网络教育”、“上网工程”、“电子商务”为名目,拉下线参加者花高价买一个毫无实际意义的模板式网站,以达到诈骗高额提成的目的。
近两年,国内变相的非法传销愈演愈烈,传销人员的骗术越发新奇,并且出现了大学生传销等新动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已发生的各种利用传销、变相传销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涉案人员达数百万人次,非法经营额近百亿元!疯狂的非法传销给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非法传销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严厉打击非法传销,已经刻不容缓!
传销骗术之四: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大学生是西安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她说她曾经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但由于朋友的一个“美丽的谎言”,使曾经朝气蓬勃的她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案例正文】
多次打电话、写信邀你去“发展”;一张席子、白米饭、没油水的白菜冬瓜汤;一文不值的假冒伪劣产品要卖到3000多元……日前被“好心人”从传销窝点解救出来的西安一女大学生讲述了自己不幸涉足传销黑窝点的经历。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大学生是西安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她说她曾经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但由于朋友的一个“美丽的谎言”,使曾经朝气蓬勃的她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据她讲,数月前一个朋友给她写信说,他舅在南方开了一家公司,并称那里有很多高素质人才,很适合大学生发展,现特意邀朋友去锻炼锻炼。此后,这位朋友还多次打电话并在QQ上留言,描绘了美好的发展前景,鼓励她放弃学业“发展事业”。经不住诱惑,这名女大学生匆匆南下广西合浦,加盟到朋友的公司。
所谓的公司,实际上是一家打着直销旗号的传销黑窝点。她说:“从此我过着非人的生活,每天的饭菜是白米饭、没油水的白菜冬瓜汤,晚上睡觉则在地上铺一张席子。而我见到的所谓‘高素质人才’仅仅是用谎言和虚伪包装起来的。他们的工作是用欺骗的方式把价值几百元甚至一文不值的假冒伪劣化妆品以3350元或者3800元的价格卖给下线。”她还透露,在她呆过的广西的那个传销窝点,至少有来自西安的大学生100多人,大部分是民办高校和正规大学的自考生。
她说,这些打着直销旗号挂羊头卖狗肉的传销黑窝点骗钱害人,使不少人家破人亡、人财两空,还有不少大学生因此把握不住人生航向,失去生活信心,失去了人格尊严。
“我没有半句谎言,之所以要把这件事讲出来,是想告诉那些打算往这个死胡同里发展的,或者已经进了这个死胡同但还心存侥幸打算多捞一把的大学生,千万不要利欲熏心,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她说。
传销骗术之五:近期,不法分子采取不同手段,打着“投资有高回报”的旗号诱骗群众钱财,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中老年人上当受骗……
【案例正文】
近期,不法分子采取不同手段,打着“投资有高回报”的旗号诱骗群众钱财,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中老年人上当受骗。
除了较常见的化妆品、保健品、蚂蚁等手法,行骗花招越来越多。近日,多名读者向本报反映,不法之徒分别以养狗、炒股票、买自动饮料机的诈骗手法从中谋利。
骗招1 集资养狗:鼓吹半年大赚到时不见人影
广州读者刘女士反映,去年12月29日,她与旭龙实业公司(以下简称“旭龙”)签定协议,向其经营的名犬养殖场投资1万元(相当于1条狗),半年后的收益由客户与公司三七分成,刘女士按合同可以分到3000元。
今年6月29日,刚好满半年,她和另外20多人乘上“旭龙”安排的中巴到江门取利息,途中业务员称前面道路因洪水堵塞去不了,只好返回广州,她的业务员何某又称公司开始放假,手机已丢。7月2日,她和部分集资者到旭龙所在的广仁大厦才发现公司租借的8、9、11、22四楼全部被贴上封条,大楼物业管理方面称是公司欠租,保全有关资产的手段。
昨天,广州公安局有关人士表示,警方正在全力侦破此案。市工商部门也于4月下旬以“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群众购买土特产,骗取钱财”为由吊销“旭龙”营业执照。
据一位曾在旭龙任职的知情人透露,根据客户编号以及他掌握的资料估算,涉及集资者超过600人,每个人集资金额从1万到100多万元不等,涉及金额总数超过2000万元,其中集资30万元以上的客户有19人。
为进一步了解“旭龙”的真面目,记者近日来到其所在地―――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五洞村,这里离广州约100公里,属于江门蓬江区与鹤山的交界,风景如画,但仍是大片原始荒地,没有任何康乐设施。“旭龙”公司在宣传中把它描绘成一个“生态乐园”,但负责管理水库和鱼塘的郭伯则说,这里两座养狗棚都是由猪舍改建,狗只也是租回来,老板“走佬”后甚至连租金也未付,目前只剩四只狗。
郭伯告诉记者,“旭龙”同一般公司有明显的不同:两天就可做好的工程拖了一个多月都不见雏形,每次公司带人过来参观,却会造出一种“热火朝天”的情景。
五洞管理区负责人介绍,该水库区以前主要(骗术研究网
)用来防旱,业务范围是经营养殖业,现在也用来养鱼和养猪。五洞村村民以每年10万元转租给“旭龙”实业开发。去年清明过后,“旭龙”方面的人开始陆续出现,但因“旭龙”在外地领取正式营业执照,对当地政府不理不睬,故具体投资金额多少和开展何种业务等,管理区都无法掌握详情。目前,由棠下镇领导任组长的工作组已经展开工作。
据负责为集资合同见证的律师称,“旭龙”公司当时是真实、合法存在,但他们不保证合同的履行。见证费每份收取100―150元不等。4月底已终止合作关系。对于合同规定超正常的回报率以及公司超范围经营,该律师不愿正面回答。
骗招2 买股票:炒港股包不赔劝买跌是绝招
“只要交1.5万元保证金,我们掏钱为您购买股票,保证只赚不赔!”一位信息咨询公司的讲师在给100多人培训时宣称。记者与报料人一起来到位于解放南路金汇大厦的“广州汇金信息咨询公司”。
记者在房内看到,十几台电脑中一台正显示着香港的股市行情,两排桌子几十张椅子排放在屋子中央。墙上张贴着一张“大额交易市场挂牌证券一般规定”的公告,上面写有几十种香港有名的证券名称和代码,并标明“委托交易收费0.5%”字样。
在记者填表时,十多位女市民也来领表。通过交谈,记者得知她们大部分是下岗女工。一位年近五旬的女士说:“在报纸上看到这家公司招聘营业员,还说每个月固定工资1000元加提成,想来试试运气。”
填好表格后,应聘者5人一组进入一间小房接受面试。主考官是一名30岁左右自称姓萧的男子,他说:“我们公司主要是为广州市民提供一个炒港股的机会,你们要做的工作是说服客户来买卖港股,成交额越大,你们获得的手续费越多。培训合格后,大家就可以成为公司的营业员,可以从客户交易手续费中提取10%作为佣金!”
参与培训的朱先生后来告诉记者,他在休息时请教萧某怎样做“营业员”,萧某告诉他一个“绝招”:“在我们的电脑(骗术研究网
)显示某股跌低时,你一定要劝说客户交保证金买进,我们会做好‘配合’工作的。”炒股10多年的朱先生听后便再没有来过。
骗招3 买自动饮料机:老友极力吹捧万元打了水漂
罗俊与李先生原本是同窗好友,相识十数年。罗的前女友在一间销售自动饮料机的“无为”公司任职,入职多月无任何业绩,为了让女友留在公司,罗向多位熟人极力吹捧自动饮料机前景诱人、收益高、风险低,终于将任职公务员的李先生说服,以3万元买了两台自动饮料机,并委托“无为”公司经营,每月收取800元的收益。事后,李先生才得知,罗和其女友从这次“交易”中抽取30%作为中介费。
在收益日前的一周,罗又以某牌子自动饮料机作幌子,鼓动李介绍其他人来买。许先生碍于老朋友之间的情面,以1.5万元买了一台,签约后才过了几天,“无为”的主要老板即时“人间蒸发”。后来,被骗人聚在一齐,发现该公司涉案金额达200多万元。
传销骗术之六:案例一:临安非法传销“天狮”产品案
2003年3月以来,李淑英以天狮临安专卖店的名义发展下线进行非法传销活动。她通过花1680元购买一份天狮保健品成为公司业务员,获得发展下线业务员的资格,并通过发展下线的多少提取奖励。至案发,已发展下线90余名,销售天狮保健品23万元。同时,李淑英还以会员的形式在临安组织从事“亚洲生活网”产品的非法传销活动,共发展会员21人,销售产品12.9万元。由于涉案金额巨大,目前该案已由临安工商局移送公安部门处理,李淑英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
案例二:长兴“仙妮蕾德”变相传销案
所谓的“营销网络”也是近来变相传销者惯用的伎俩。当事人师爱琴、强国华通过交纳2650元钱获得“仙妮蕾德”店主资格后,从2003年5月起开展营销活动,参与者购买仙妮蕾德国际机构的事业培训套盒后可获得介绍他人加入营销网络的资格,上线从发展下线以及下线的销售业绩中提取奖金。日本案被长兴县工商局查获。
案例三:温岭“雅玫琳儿”变相传销案
利用亲朋同事等关系是传销案的惯用手法。温岭的雅玫琳儿案中,当事人郭t颖、颜彬彬通过夸大功效和收益,利诱同事及亲友:首先购买或认购3元不等的广州雅筑公司“雅玫琳儿”产品,取得小代理商资格;小代理商业绩达10万以上,再购买35000元产品,就可以成为中代理商,可继续发展下线直至大代理商。至案发,郭t颖、颜彬彬名下已有3个中代理商和15个小代理商,经营业绩达25万余元。
案例四:舟山“完美”夫妻变相传销案
国家规定,转型企业必须设立店铺方可雇用推销人员,无店铺销售是绝对不允许的。周松儿夫妻二人从2003年9月起,共同从事广东中山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完美”系列产品的“无店铺销售”活动,介绍他人通过购买产品加入自己的营销网络,会员之间形成上下线的关系。到2004年3月案发,当事人已利用该营销网络发展下线业务员124名,销售产品金额26万元。
案例五:杭州“雷克瑟丝”因特网变相传销案
开放的互联网使得传销违法行为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当事人章琴珍从2003年10月起打着因特网“电子商务”的名义从事变相传销活动,以交纳13457元购买一份雷克瑟丝国际有限公司的产品作为入会条件,每一名下线都能得到一个编码。下线可以用这个编码从雷克瑟丝公司的个人支援网站上随时查询组织结构、销售额、奖金等详细信息。每发展一个下线,章琴珍可以拿到100美元的收益。经查,章琴珍直接发展的下线有5名,间接发展的下线还有数十名。
招生热线:9 65860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料仅供学习者免费学习参考试用,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新大洲大道619号&&邮编:571123&&
联系电话:6 &&传真:9&&您的位置: &&
层出不穷传销手法揭底
&&&&近期,不法分子采取不同手段,打着“投资有高回报”的旗号诱骗群众钱财,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中老年人上当受骗……&&&&近期,不法分子采取不同手段,打着“投资有高回报”的旗号诱骗群众钱财,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中老年人上当受骗。除了较常见的化妆品、保健品、蚂蚁等手法,行骗花招越来越多。近日,多名读者向本报反映,不法之徒分别以养狗、炒股票、买自动饮料机的诈骗手法从中谋利。骗招1 集资养狗:鼓吹半年大赚到时不见人影广州读者刘女士反映,去年12月29日,她与旭龙实业公司(以下简称“旭龙”)签定协议,向其经营的名犬养殖场投资1万元(相当于1条狗),半年后的收益由客户与公司三七分成,刘女士按合同可以分到3000元。今年6月29日,刚好满半年,她和另外20多人乘上“旭龙”安排的中巴到江门取利息,途中业务员称前面道路因洪水堵塞去不了,只好返回广州,她的业务员何某又称公司开始放假,手机已丢。7月2日,她和部分集资者到旭龙所在的广仁大厦才发现公司租借的8、9、11、22四楼全部被贴上封条,大楼物业管理方面称是公司欠租,保全有关资产的手段。昨天,广州公安局有关人士表示,警方正在全力侦破此案。市工商部门也于4月下旬以“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群众购买土特产,骗取钱财”为由吊销“旭龙”营业执照。据一位曾在旭龙任职的知情人透露,根据客户编号以及他掌握的资料估算,涉及集资者超过600人,每个人集资金额从1万到100多万元不等,涉及金额总数超过2000万元,其中集资30万元以上的客户有19人。为进一步了解“旭龙”的真面目,记者近日来到其所在地———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五洞村,这里离广州约100公里,属于江门蓬江区与鹤山的交界,风景如画,但仍是大片原始荒地,没有任何康乐设施。“旭龙”公司在宣传中把它描绘成一个“生态乐园”,但负责管理水库和鱼塘的郭伯则说,这里两座养狗棚都是由猪舍改建,狗只也是租回来,老板“走佬”后甚至连租金也未付,目前只剩四只狗。郭伯告诉记者,“旭龙”同一般公司有明显的不同:两天就可做好的工程拖了一个多月都不见雏形,每次公司带人过来参观,却会造出一种“热火朝天”的情景。五洞管理区负责人介绍,该水库区以前主要用来防旱,业务范围是经营养殖业,现在也用来养鱼和养猪。五洞村村民以每年10万元转租给“旭龙”实业开发。去年清明过后,“旭龙”方面的人开始陆续出现,但因“旭龙”在外地领取正式营业执照,对当地政府不理不睬,故具体投资金额多少和开展何种业务等,管理区都无法掌握详情。目前,由棠下镇领导任组长的工作组已经展开工作。据负责为集资合同见证的律师称,“旭龙”公司当时是真实、合法存在,但他们不保证合同的履行。见证费每份收取100—150元不等。4月底已终止合作关系。对于合同规定超正常的回报率以及公司超范围经营,该律师不愿正面回答。骗招2 买股票:炒港股包不赔劝买跌是绝招“只要交1.5万元保证金,我们掏钱为您购买股票,保证只赚不赔!”一位信息咨询公司的讲师在给100多人培训时宣称。记者与报料人一起来到位于解放南路金汇大厦的“广州汇金信息咨询公司”。记者在房内看到,十几台电脑中一台正显示着香港的股市行情,两排桌子几十张椅子排放在屋子中央。墙上张贴着一张“大额交易市场挂牌证券一般规定”的公告,上面写有几十种香港有名的证券名称和代码,并标明“委托交易收费0.5%”字样。在记者填表时,十多位女市民也来领表。通过交谈,记者得知她们大部分是下岗女工。一位年近五旬的女士说:“在报纸上看到这家公司招聘营业员,还说每个月固定工资1000元加提成,想来试试运气。”填好表格后,应聘者5人一组进入一间小房接受面试。主考官是一名30岁左右自称姓萧的男子,他说:“我们公司主要是为广州市民提供一个炒港股的机会,你们要做的工作是说服客户来买卖港股,成交额越大,你们获得的手续费越多。培训合格后,大家就可以成为公司的营业员,可以从客户交易手续费中提取10%作为佣金!”参与培训的朱先生后来告诉记者,他在休息时请教萧某怎样做“营业员”,萧某告诉他一个“绝招”:“在我们的电脑显示某股跌低时,你一定要劝说客户交保证金买进,我们会做好‘配合’工作的。”炒股10多年的朱先生听后便再没有来过。骗招3 买自动饮料机:老友极力吹捧万元打了水漂罗俊与李先生原本是同窗好友,相识十数年。罗的前女友在一间销售自动饮料机的“无为”公司任职,入职多月无任何业绩,为了让女友留在公司,罗向多位熟人极力吹捧自动饮料机前景诱人、收益高、风险低,终于将任职公务员的李先生说服,以3万元买了两台自动饮料机,并委托“无为”公司经营,每月收取800元的收益。事后,李先生才得知,罗和其女友从这次“交易”中抽取30%作为中介费。在收益日前的一周,罗又以某牌子自动饮料机作幌子,鼓动李介绍其他人来买。许先生碍于老朋友之间的情面,以1.5万元买了一台,签约后才过了几天,“无为”的主要老板即时“人间蒸发”。后来,被骗人聚在一齐,发现该公司涉案金额达200多万元。
无须注册,快速提问。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相关法律知识
吉安推荐律师
河南 平顶山
法律咨询最新回复
最新法律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鸭棚的建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