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4怪物猎人2g一角龙龙护甲的鞋子中的虫子在哪抓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為是電子遊戲公司所推出的系列(:モンスターハンター,:Monster Hunter) 內曾經登場的怪物列表。
這個列表列出所有怪物的生態。在不同系列下有不同的生態和怪物。在這種情況下,使用下列縮寫解釋差異。
條目後段將以下列縮寫介紹
《魔物獵人》→《MH》
《魔物獵人G》→《MHG》
《魔物獵人 攜帶版》→《MHP》
《魔物獵人2》→《MH2》
《魔物獵人 攜帶版2nd》→《MHP2》
《魔物獵人 Frontier Online》→《MHF》
《魔物獵人 Frontier G》→《MHF-G》
《魔物獵人 攜帶版2ndG》→《MHP2G》
《魔物獵人3》→《MH3》
《魔物獵人 攜帶版3rd》→《MHP3》
《魔物獵人3G》→《MH3G》
《魔物獵人4》→《MH4》
《魔物獵人4G》→《MH4G》
《魔物獵人Online》→《MHOL》
的世界各地生息的生物、獵人的狩獵對象的総稱。
等能畜牧飼養的、也有成為勞動力的,不過根據生態的不同,也有大半的怪物會襲擊入侵其生活範圍的獵人們,大型的更會襲擊街。
以為首、很多怪物都附有別名。
大型怪物其中存在體型身長的差異,特大的金冠體形,小號的小型體形。
隨著每個系列,怪物的數量也有增加、與通常的怪物不同、被稱為亞種和稀少種的也登場。
通常的怪物。因要與亞種區別而愆生的名稱。
有著與原種不同的體色、行動的模式和可被剝取的素材。總合能力比原種高,也有些亞種怪物有著和原種壓根兒不同的屬性耐性。
比亞種更珍貴稀少的品種,很難遇到。能力通常比亞種和原種更高,可被剝取的素材也有差異。
外表與原種一樣,但弱點部位、屬性和可被剝取的素材跟原種不同。
外表大致與原種一樣(有小部分差別),但行動模式很大地跟原種有別。
古生種(已廢棄)
古代的生物(不同於古龍種),因此被稱「古生種」。現在被確認的只有黑火龍一種。
亞種怪的變種版本。
與剛種以及特異個體是完全不同等級的存在,基本上霸種會比原本種族的外觀更加險惡。
還有,一部分的怪物吐出被稱作為「吐息」的球攻擊。
在魔物獵人的世界中、位於最下層的種族。一部份也作為家畜的除了作為食物和勞動、也用於武器防具和建築、作為日用品的素材支撐著人類的文明。在舞台上,採為生肉,加工品的原料的毛皮和角,小型的骨多為狩獵目的。
草食龍屬 全長:約801cm 全高:約248cm 腳的大小:約55cm】
別稱 - アプトノス
MH、MHG、MHP、MH2、MHP2、MHF、MHP2G、MH3、MHP3、MH3G、MH4、MH4G中登場。
草食性的怪物。 有像一樣的頭部裝飾。 群體生活。
適應力高、除了的地域(雪山、火山)外,在廣大範圍生活著。
體力有很多但很膽小、飛龍出現、發現群裡的誰被捕獵的話就一溜煙地逃跑、雖然也會用頭和尾攻擊、但那是除了徹底逃跑以外個別的求生行為。
尺寸上,除了小孩的體型小一圈外,群內的領導人也會比較大。
非常美味、不只獵人,也被火龍和水龍、其他怪物看作食物。還有,因為是容易養熟的種族,經常作為家畜,做運送行李等工作。
甲龍下目 甲龍科 甲龍亞科 甲殼草食龍屬 全長:約963cm 全高:約339cm 腳的大小:約74cm】
別稱 - アプケロス
MH、MHG、MHP、MH2、MHP2、MHF、MHP2G、MH4G中登場。
像烏龜一樣的甲殼,和一樣生有棘的尾巴為特徵的食草龍。
在草食龍中領土意識很強,會對進入其領土的獵人用後腿站立,揮舞的尾巴等威嚇行動,頭撞和揮尾巴等積極地攻擊。
移動速度雖然慢,但會無視其他怪物向獵人窮追猛打。
其蛋在美食家中受歡迎,為精算品。
精靈鹿屬 雄 全長:約229cm 全高:約105cm 腳的大小:約7cm 雌 全長:約208cm 全高:約105cm 腳的大小:約7cm】
別稱 - ケルビ
MH、MHG、MHP、MH2、MHP2、MHF、MHP2G、MH3、MHP3、MH3G、MH4、MH4G中登場。
有小型的角,與相似的怪物。警戒心很強,群體生活。
獵人接近,或者作為捕食者的飛龍來的話就會一蹦一蹦跳躍逃跑。
耳朵後有角的為雄,很少向獵人揮舞角。
群體的領導的角比其他雄性大、角愈大就愈珍貴。
斑鹿的角作為藥品,素材和盔甲的裝飾被珍重,不過,角的藥效從活的精靈鹿剝下才會高。
在MH3和MHP3中,鹿角常在受到獵人攻擊後受到損害而採集不到,但若使用"打擊性武器"將其敲暈便可大幅提高採集到鹿角的機率。
【 反芻亞目 有角下目 鹿科
雪山鹿屬 全長:約250cm 全高:約242cm 腳的大小:約25cm】
別稱 - Anteka (ガウシカ)
MH2、MHP2、MHF、MHP2G、MHP3中登場。
生活在雪山,長有左右兩隻巨大發達的角,與相似的怪物。
雖然平時安靜,但是當危險來臨的時候就會揮動巨大的角進行衝刺攻擊。
上質的角是家中裝飾之類的珍貴物,而保暖性高的毛皮適合做防寒衣的材料。
苔蘚豬屬 全長:約114cm 全高:約132cm 腳的大小:約25cm】
別稱 - モス
MH、MHG、MHP、MH2、MHP2、MHF、MHP2G中登場。
背後生長苔蘚的豬怪物。
喜歡的食物是特產蘑菇,由於行走於蘑菇集中點的氣味而嗅出其氣味尋找並收集蘑菇。
キノコを探すことしか頭にないため、戦闘狀態になっても逃げ出さずに探し続ける。
生氣的時候會以硬頭作為武器突擊。
身上會繁殖蘑菇、可剝取特產蘑菇和藍蘑菇。
學名「モス(英文:moss)」有苔蘚的意思。
【 奇鼻上科
猛獁屬 全長:約656cm 全高:約356cm 腳的大小:約65cm】
別稱 - 波波 (ポポ)
MHG MH2、MHP2、MHF、MHP2G、MH3、MHP3、MH3G、MH4、MH4G中登場。
全身被長毛覆蓋及擁有兩個巨大的牙,沒有鼻子的草食怪物()。棲息於雪山。
群體生活,在群里若孩子受威脅時會很勇敢。
在雪山是轟龍的主要獵物之一。
猛獁肉營養價值高,其中「猛獁的舌頭」之稱的舌頭,是美味而聞名的食物。
與草食龍一樣,被用作家畜。
【 水生獸目 水生草食龍超科 水生草食龍科 水生草食龍屬】
別稱 - Epioth (エピオス)
MH3、MH3G中登場。
生活在水中的小型草食怪物。
性情溫和,生活於海水區及淡水區。
首長龍的身上及背中長有一對背鰭,扇形的發達尻尾是其特徵。
活躍於水中,以生長在水底的海藻和水草為食。
受到攻擊時,以尾扇出水波把敵人捲走然後自身逃走。
當有大型怪物的戰鬥時,因害怕被涉及而會恐慌的遊走。
【 周飾頭亜目 リノプロス科 全長:約536.3cm 全高:約196.5cm 腳的大小:約49.6cm】
別稱 - Rhenoplos (リノプロス)
MH3、MHP3、MH3G、MH4、MH4G中登場。
生長於沙原岩場的草食性魔物
和一樣在脖子附近有扇狀的甲殼。頭部和背部有很堅硬的甲殼保護、草食種中防禦力較優。
擁有非常強的地盤意識、發現獵人時會用堅硬的頭部作為武器以很快的速度向獵人衝去
除了在食用地面上的食物之外的時間都潛入地下。視力不好但是嗅覺很靈敏
可以在奔跑時急速停止、常常可見其衝撞樹木和岩石的樣子。
【偶蹄目 反芻亞目 有角下目
牛亞科 黑茶髦屬】
別稱 - ブルック
MHF(シーズン9.0より)中登場
居住於高地,平時溫和的草食種魔物。
外表似牛,黑與茶色的兩種體毛和頭上的角是最大特色
同伴意識強烈,遇到敵人攻擊時會不客氣的給予反擊。
別稱 - ズワロポス
MHP3 MH3G、MH4、MH4G中登場
在水沒林和火山中(主要為水邊)棲身。
如垂皮龍的名稱,皮膚厚實而鬆弛,亦儲存著營養。領土意識強烈,較大型的雄性即使在大型怪物到來時也不會逃跑。
表皮的耐熱性,防水性都很好,擁有即使被怪物攻擊至致命傷也可以逃脫的強韌防禦力。通常用作防具和雨具的材料。另外,可從表皮抽出稱作「垂皮油」的油,能用作飲用藥劑或塗藥。
以偷東西維生.只要看到獵人就會去襲擊獵人,來盜取物品,要拿回物品只要在他挖地洞逃走之前,攻擊牠就可以 如果牠逃走了,就到每個地圖會有一個固定的地方(貓貓之家)可以找回來
用兩腳步行,大型怪物和細身體的種族。牠們佔了生態系的中層,包含了小型的肉食種以及中型的飛龍。
這個種族的所有「イグルエイビス」是鳥腳亞目的祖先,藍速龍代表走龍下目「ケプトス」、大怪鳥代表鳥腳下目「ボルドル」的祖先共通。
※在現實世界中的與是完全不同的。游戲中的鳥龍種被歸類爲的鳥腳亞目,其實是。
【 鳥腳亞目 走龍下目 白速龍科 全長:約577cm 全高:約194cm 腳的大小:約45cm】
MHG、MHP、MH2、MHP2、MHF、MHP2G中登場。
主要在雪山棲息,擁有白色和水色的鱗的鳥龍種。又被稱為白速龍。
外形非常與迅猛龍相似,迅猛龍群里被質疑。一直被認為是藍速龍的亞種而稱為「白ランポス」,MHP2里才發現是個別體,所以取了「ギアノス」(冰猛龍)的正式名稱。
基本的攻擊是迅猛龍特有的直線跳躍攻擊,甚至可以噴出迅猛龍所沒有的冰液。
MH2、MHF里接觸了冰液之後會陷入行動制限的「雪人」之稱的異常狀態,MHP2里的傷害力作出調整。MHG和MHP里不吐冰液。
【 鳥腳亞目 走龍下目 白速龍科 全長:約738cm 全高:約250cm 腳的大小:約60cm】
MHP2、MHP2G中登場。
冰猛龍的首領。擁有水色的冠和肥大化的爪。又被稱為白速龍王。
與冰猛龍一樣會吐出冰液,讓獵人陷入「雪人」狀態。 陷入這種狀態時,根據不同的狀態,無法正常移動。
【龍盤目 鳥腳亞目 走龍下目 黃速龍科 全長:約577cm 全高:約194cm 腳的大小:約45cm】
MH、MHG、MHP、MH2、MHP2、MHF、MHP2G、MH4、MH4G中登場。
與迅猛龍一樣,身體有橙色和綠色的斑點。又被稱為黃速龍。
嘴內有兩長牙,具有神經性的麻痹毒,被其牙咬了之後有機會進入麻痹狀態。
即使是有硬甲殼的草食龍也會被麻痹毒的麻痹而倒下,作為食物填腹。
前肢有三個指,與迅猛龍一樣後肢有爪。頭上有一對波峰狀的頭冠。
主要在沙漠與沼地棲息,有時混在毒猛龍群里。
【龍盤目 鳥腳亞目 走龍下目 黃速龍科 全長:約732.1cm 全高:約244cm 腳的大小:約45cm】
MH、MHG、MHP、MH2、MHP2、MHF、MHP2G、MH4、MH4G中登場。
痺猛龍群的首領。痺猛龍所特有的,左右長出一對雙翼的外形的長大化。又被稱為黃速龍王。
麻痹牙很長,麻痹毒的持續時間,通常比痺猛龍還要長。
【龍盤目 鳥腳亞目 走龍下目 紅速龍科 全長:約581cm 全高:約190cm 腳的大小:約45cm】
MH、MHG、MHP、MH2、MHP2、MHF、MHP2G、MH4、MH4G中登場。
特徵是鮮紅色的鳥龍種。擁有圓滾滾的頭部,少鱗但厚實的皮膚。又被稱為紅速龍。
主要棲息於亞熱帶地區,集體生活。
毒猛龍以沼澤、雨林和岩地為主要活動範圍。
唾腺能分泌齣劇毒唾液,喉嚨的袋子內具有毒液,利用吐出的毒液,慢慢奪取獵物的體力。
【龍盤目 鳥腳亞目 走龍下目 紅速龍科 全長:約774.6cm 全高:約241cm 腳的大小:約58cm】
MH、MHG、MHP、MH2、MHP2、MHF、MHP2G、MH4、MH4G中登場。
毒猛龍的首領。頭上有個大紫冠。毒的持續時間比紅速龍長,上位的紅速龍王的體力與小型飛龍一樣。又被稱為紅速龍王。
【 鳥腳亞目 鳥龍下目 耳鳥龍上科 大怪鳥科 全長約774cm 全高:約241cm 腳的大小:約58cm】
別稱 - 楊庫克(イャンクック)
亞種別稱 - 青怪鳥
MH、MHG、MHP、MH2、MHP2、MHF、MHP2G、MH4、MH4G中登場
具有如圍巾般的巨大耳朵以及寬大的喙,聽覺異常靈敏,因此能使用噪音攻擊他。會張開耳朵以示威嚇目標。
棲息在密林和沼地,在森丘也有許多的目擊。
因為攻擊模式為大型飛龍種的原型,所以被獵人們稱為。
全身被無法導電的橡膠質皮膚所包覆,並且擁有著猛毒器官的鳥龍種。擁有著強韌的腳部, 時而以猛烈的速度向獵人襲擊而來,時而四處迴旋轉圈,頭部的發光器更內含著刺眼的光芒,在 一瞬間便可以奪走附近生物的視力。
【 鳥腳亞目 鳥龍下目 眠鳥科】
別稱 - ヒプノック
MHF(シーズン1.0より)、MHP2G中登場
眠鳥是一種巨大的鳥龍種魔物。是一種擁有橙色羽毛的大鳥,它擁有強韌的雙腳以及與巨大身體不相稱的敏捷速度。
眠鳥主要出沒於樹海之中,擅於在空中急速飛降使用雙腿攻擊,還能夠吐出睡眠氣體,令對手瞬間進入夢鄉。
眠鳥其實是一種非常溫順、膽小的魔物。它擁有鳥龍種中最像鳥的喙,這種纖細的喙無法咀嚼或掘地,必需靠吞食石子才能消化食物。
眠鳥通常獨居、好安靜且容易受到驚嚇,各種噪音及其他動物,哪怕是其他動物的干擾都會影響到他的生長發育,降低其產蛋量及受精率。
雖然體型很大,但體重卻比一般的大型鳥龍輕上很多,所以飛翔能力很強。不光如此,眠鳥的腿部肌肉組織具有很好的韌性,頻借輕盈的體態和發達的腿部肌肉展開連續的跳躍踐踏攻擊,稍不留神就會陷入危險。謹管如此,眠鳥這對長而有力的雙腳,本意卻不是為了用來攻擊,而是方便逃跑。
眠鳥不會冬眠,喜歡追逐溫和的氣候,當寒冷季到來,它們會遷移到離樹海較近的密林或沙漠邊緣區域生活。
提到眠鳥,自然會聯想到它的看家本領——催眠瓦斯。
這是一種高度濃縮的麻醉劑,平時儲藏在由一部分胃轉換成的睡眠袋內。遇到天敵時,氣管壁的瓣膜會自動關閉,然後催眠瓦斯就會順著食道咳出。
當天敵中招呼呼大睡時,眠鳥便會逃之夭夭。
另外,每當眠鳥繁殖期到來時,羽毛的顏色都會變得鮮豔至極。
丸鳥目 丸鳥科 丸鳥屬】
別稱 - ガーグァ
MHP3、MH3G、MH4、MH4G中登場。
生活在溪流的怪物。有翼,不過退化得很小,不能飛。嘴是,喜歡捕食雷光蟲。
生態和草食種接近、危險度很低、在結雲村親近得作為家畜。
有著非常膽怯的性格,從背後襲擊牠(踢等),受到驚嚇就會生蛋,或掉下有益的道具。有很少可能生金色的蛋,這比較通常的蛋價值高。
丸鳥的糞便經過乾燥處理,呈粉末狀可當作藥品使用。
大型怪物來到馬上就會逃走,不過,也有些個體會用臀部攻擊。
【 鳥腳亞目 走龍下目 狗龍科 全長:約934cm】
別稱 - ドスジャギィ(德斯傑基)
MH3、MHP3、MH3G、MH4、MH4G中登場。
生活在溪流、砂原、或孤島、又被稱為粉速龍王,領導幼體小狗龍狩獵丸鳥。
群體生活,有發達的鳴袋,可以發成不同的叫聲代表不同命令。
頸部長有王者的圍脖,圍脖越大,代表越高的地位,每一群狗龍中,有一個頭目。
狗龍實行一夫多妻制,數隻雌狗龍跟隨一隻狗龍。雌狗龍體型要小很多。
在生態中比草食動物高一級,同時畏懼與雌火龍等更強大的怪物。本身比較弱,被訓練所用來訓練初級獵人。
學名 - クルペッコ
MH3、MHP3、MH3G中登場。
擁有獨特色彩的中型鳥龍種。兩個大爪子,毛色黃綠,頭部長着喇叭狀的發聲器官,喉嚨的鳴袋還會像氣球一樣鼓起,這就是彩鳥的特徵。
彩鳥可以巧妙地抓住水中的魚。當遇到危機時,那個長在胸口和頭部的紅色發音器官,發召喚的特殊叫聲,會召來其他的怪物。
它擁有着讓人覺得精神過頭的性格,還會很有節奏的舞蹈。像扇子一樣的尾巴當它們在生氣時就會急轉赤紅。
它的歌聲,能給其它的怪物帶來安詳讓它們回復,也會讓它們亢奮使它們變強.。能夠使用自己得意的叫聲來模仿魔物的聲音來呼喚怪物援助自己,不過有時候也會因此自己被魔物吃掉,且它的胃酸具有高易燃性,如果被黏上了,就很容易受到火傷,兩翼的尖端堅硬部分就如打火石一般。摩擦時會在瞬間產生爆破。
【 獸腳亞目 甲殼竜下目 飛龍上科 火龍科 全長:約1645cm 全高:約430cm 腳的大小:約177cm】
別稱 - リオレイア [利奧蕾亞]
亞種別稱 - 櫻火龍
稀少種別稱 - 金火龍
MH、MHG、MHP、MH2、MHP2、MHF、MHP2G、MH3、MHP3、MH3G、MH4、MH4G中登場
在密林和沼地經常可以目擊到。擁有「陸之女王」的別名。
雌火龍的背部和尾部有帶毒性的棘,為長期待在地面的雌火龍的自我保護手段之一。
雌火龍顎前突出的棘能把嚼碎的食物方便的餵給幼龍。雌火龍的腳力因為長期待在地面而慢慢進化得更勝於翅膀的力量。
多數的雌火龍戰鬥均在地面進行。在天空戰鬥的情況較少。
當雌火龍的幼龍出生後,雌火龍就會拒絕雄龍接近,連吃喝都會在最低的標準。此時的雌火龍警戒心極強,她會盡可能待在幼龍身邊。
因為包括雄火龍所有食肉生物都有可能會吃掉幼龍。
【 獸腳亞目 甲殼竜下目 飛龍上科 火龍科】
別稱 - リオレウス [利奧雷烏斯]
亞種別稱 - 蒼火龍
稀少種別稱 - 銀火龍
MH、MHG、MHP、MH2、MHP2、MHF、MHP2G、MH3、MHP3、MH3G、MH4、MH4G中登場。MH、MHG、MHP的代表怪物。
和雌火龍隸屬同一物種,與雌火龍的「陸之女王」存在對應───「天空的王者」。
翅膀不僅擁有讓他連續飛行數日的強韌,在飛行精度上也可以保證雄火龍可以捕捉到飛行中的鳥類。
雄火龍在和地面的敵人作戰時,會靈活運用飛行能力展開空中襲擊。就算在地面上較不如雌火龍,雄火龍的突進和火球也具有相當威脅度。
當雌火龍出外覓食時,雄火龍就擔任起守衛巢穴的任務。此時,在視野廣闊的天空比起陸地更容易發現來犯的敵人。所以在幼龍的扶養時期,雄火龍待在天空的日子會比平常來得多。有人認為這就是雄火龍善於飛行的原因。
一種說法稱,在高空發現外敵需要高度的視力,所以雄火龍的視力也因此得到進化。
還有,為了防範在飛行時有沙子等物體跑入眼睛,所以雄火龍也有。
不同於雌火龍的棘,雄火龍的毒腺位於腳爪上。雄火龍長時間飛行於天空,爪就成為了強力的武器,這也可以說是生態適應性上的進化結果。另一方面,雌火龍的毒腺在尾巴上,也是因為尾巴在地面戰的重要性。
另外,他們腹腔內亦生有可將熱能轉化為磷類物質的火炎袋。
火龍的領土意識很強,對於入侵領地者,即便是同類也會予以擊退。火龍的領地面積很大,有的甚至高達幾百平方公里。一般情況下,雄火龍和雌火龍都有屬於自己的地盤,只有在繁殖季節到來,雌火龍才會呼喚雄火龍的來訪。
雄火龍要想獲得交配權,就必須做到兩點:擊敗其它競爭者或捕獲一些獵物交給雌龍作見面禮 。火龍每年繁殖一次,雙方大約要交尾300多次才能卻保雌龍懷孕,雌火龍的妊娠期大約是6周左右,妊娠期結束雌火龍就會找個洞穴產卵,卵的數量一般是8~12個,但能夠成功孵化的只有3~5個。
【竜盤目 竜腳亜目 奇怪竜下目 稀白竜上科 フルフル科 全長:約873.2cm 全高:約448cm 足の大きさ:約135cm】
學名- 夫魯夫魯(フルフル)
MH、MHG、MHP、MH2、MHP2、MHF、MHP2G、MH4、MH4G中登場
身體組織因沒有而呈現為白色,擁有像般沒有眼和耳部的頭部的飛龍。因棲生於黑暗中而視力退化,相應地嗅覺發展得非常靈敏。因為沒有視覺而令以致盲為目標的變得無效。是唯一發現獵人而沒有眼珠標示的大型怪物,因為如此,獵人不能使用被發現下逃走才能使用的緊急回備。還有,因為沒有發現狀態,所以不會播放背景音樂 (嚴格來說,與德斯基亞諾斯等危險度比電龍低的怪物在同一區域也不會播放背景音樂,「沒有音樂」本身就是電龍的專用背景音樂)。動作很遲鈍,不過每一擊有很強的威力,憤怒狀態下有能一瞬奪走獵人體力的攻擊力。
腳趾和翼爪有像般的,能在附在的爬行。能以尾巴作為,在身體產生電流,但在mhp2g中能不接地就進行放電。
頭部很柔軟,能短時間伸長,不過老化後會因肌肉退化而不能維持形狀,頭部下垂而不能捕食,導致其死亡。
,能單獨製造進行。被稱為「電龍幼仔」的幼兒體沒有四肢,藉著在其他生物,成長至四肢發達的成體。在任務中電龍幼仔能以道具的方式獲得,咬附在獵人上,持有期間獵人的體力會一點一點持續減少。
在特定的任務也會出現總高度比人類小的個體。
【竜盤目 竜腳亜目 レックス科 全長:約1927cm 全高:約483cm 足の大きさ:約184cm】
學名 - 迪加雷克斯Tigrex(ティガレックス)
亞種別名 - 黑轟龍
稀少種別名-大轟龍
MHP2、MHF、MHP2G、MHP3、MH4、MH4G中登場。MHP2的代表怪物。
有橙黃色和藍色的,像一樣的條紋花樣和與相似的頭部特徵的飛龍。憤怒時眼睛會變紅,頭部和前腳也會浮現紅色的花紋,攻擊力上升不過肉質變軟令防禦力下降。兼有強大力量和俊敏的速度的怪物,被稱為「絕對強者」。
骨骼很深地殘留了作為飛龍種的祖先的ワイバーンレックス的姿態,被認為是原始的飛龍種。前肢與一般的飛龍種用於飛行而發達的翼不同,有著步足的功能,能用強韌的四肢高速爬行,為此其不擅長飛行,只能進行滑翔程度的飛行,因為全身的肌肉力量強,能由平地跳躍得到高度,從天空滑翔進行區域移動。
非常兇暴,以發達的四肢、爪和下顎攻擊,也能以前足作軸心進行旋轉攻擊,大部份攻擊帶有龍屬性。沒有吐息攻擊,取而代之以岩石作遠距離攻擊。
如其轟龍之名,有著強力的咆哮,其他飛龍種以音量令獵人要捂住耳朵,轟龍的咆哮則有變成衝擊波彈開獵人的威力。
從身體特徵看得出不適應寒冷地區,平時住左沙漠周邊,因為喜歡捕獵波波而離開沙漠出現在雪山和凍土,不只襲擊野生的波波,連作為家畜的波波也受害,在以波波作勞動力的地區成為厭重的威脅。除此之外也會捕獵草食龍。最近,在環境嚴酷的狹谷也發現其身影。
有黑色夾殼的亞種在MHP3出現。在火山和多沙的原野等很熱地乾燥的地域生活。有著驚人的心肺功能,很大地吸氣之後陸續放出進行強烈的吼叫的「大吼叫」等。
稀少種於MH4登場,體色為赤銅色,有原種和亞種兩倍以上的巨大的身體而被稱為「大轟龍」,除了以巨大的身體攻擊外,移動和攻擊時會散佈爆炸性的粉塵。憤怒時受到更多傷害的話會進入第二階段的激昂狀態「爆轟狀態」,不只前肢和頭,全身也浮現紅光,攻擊變得更激烈,可是頭和雙臂的肉質極端軟化,而且解除狀態後會進入疲勞壯態,因此成為大轟龍的雙刃劍。
主題曲「牙を剝く轟竜」
【 龍腳亞目 前翼腳龍上科 ナルガ科 全長:約2003cm 全高:約523cm 腳掌大小:約139cm】
學名 - 納魯加庫魯加 Narugakuruga (ナルガクルガ)
亜種別名 - 緑迅龍
稀少種別名 - 月迅龍
MHP2G,MHP3,MH3G中登場。MHP2G 的代表怪物。
生活在樹海,一種經由獨特的進化而成,夜行性飛龍種。好戰的性格,喜好無情性且狡猾的作戰方法。
經由確認其存在的新種類飛龍種。自古以來在樹海近辺的集落被目擊證言,因原住民間的命名而得【納魯加庫魯加】之名。
貌似【轟龍】的四腳歩行型怪物,正如其名,可進行靈活和敏捷動作。從遠方一瞬間跳躍出來,突然跳躍然後視線中消失,進而擾亂敵方視線。擁有的背影,如哺乳類的身體覆蓋著黑毛,如猛禽類的嘴,內則擁有鋒利的獠牙。翼爪末端的翅膀狀的爪似一把鋒利的刀,攻擊時能切出一個切口。飛行能力差,和轟龍一樣以優秀的跳躍力,從高處滑翔而下。
發達且長有棘狀鱗片的尾巴末端是其強力武器,上面的棘狀鱗片能當作飛行武器使用。尾部的棘平時為了不防礙活動而折疊,興奮時會逆立而加強殺傷力,發出獨特的吼叫聲後,向下揮打有造成致命創傷的力量。
尾部只有憤怒和疲勞時能切斷。
興奮狀態時眼睛會發出紅光,頭在移動時會有連帶的殘光留下。它在這個狀態時,平時不能生效的落穴變得有效。
由於在暗夜中行動,而擁有發達的視覺與聽覺,進而對過強的聲音和光有過敏的反應。
虛弱時隱藏在樹上休息以恢復體力。
MHP3中添加擁有綠色(迷彩色)甲殼的亞種怪物。與原種同樣使用尾巴進行攻擊,但是能進行兩次連續的跳躍。其尾部的飛鱗攻擊被強化至附加氣絕效果。
MH3G中添加擁有銀色(月光色)的稀少種怪物,有超越亞種和通常種的瞬發速度,能觀察霧和光的角度穫得隱藏身姿的能力,能在移動時變成隱形(連目標鏡頭也探測不到),尾棘有毒,會隨著各種各樣的攻擊飛出。還有,連續攻擊和尾巴的轉彎攻擊後出現的間隙幾乎消失了。完全的夜行性,因為過去的塔的調查皆以白天為中心而沒有被發現。
主題曲「闇に走る赤い殘光」。
【 竜腳亜目 奇怪竜下目 毒怪竜上科 ネブラ科 全長:約1092.0cm 全高:約397.8cm 足の大きさ:約148.8cm】
學名 - ギギネブラ
亞種別稱 - 電怪龍
MH3、MHP3、MH3G中登場。
生息於凍土的飛龍種。有退化的眼睛,白色的體色等電龍的特徵,被認為是電龍的近親,體型比電龍扁平,骨骼是轟龍等的四足步行型。如上述所說眼部已退化,根據溫度掌握獵人和獵物的位置。因此在MH3中拿著火把會容易被毒怪龍攻擊。頭部和尾部大體上有一樣的構造,尾部也能進行咬擊。還有,身體未完全消失、身體有一部份紅色。憤怒狀態中除了全身會變成黑色以外,MHP3中頭部和尾的會肉質反轉,頭部堅硬,尾部柔軟。
腹部的皮膚附有大量的皺褶,可以以此貼在牆或天花,也以可只以尾部黏貼進行垂吊。可是,黏貼時受到很大的傷害的話,會掉到地上,變成完全沒有防備的狀態。
頭部,腹部,尾巴有毒腺,在黑暗中會發出紫色的光。在這精製的毒,可從腹部以毒氣噴出,以粘液狀吐出等各式各樣的使用方式。毒腺被破壊的話,毒氣攻撃和毒黏液的威力會下降。
繁殖能力極高,到任何地方都能。戰鬥中也有可能從尾産卵,除了會產出會生出基基的卵,也會產出會放毒氣的卵。
頭和尾的肌肉有和電龍同樣的高柔軟性,能自由地伸延。還有,牠的口能張到很大,能把整個獵人吞下拘束著。牙以環狀生長在口中,以削的方式進行噬咬。
MHP3中出現有黃色表皮的亞種。工會一般認為是突變種,發現報告也很稀少。如其電怪龍之名,是能使用電的龍,相比只會電擊的電龍不同,其電擊能使獵人麻痺。也會產出能放電的卵。憤怒時會變成紅色。其腹部為藍色。無法生出有基基的蛋。
MH3G的G級中,增加了在背上產卵的動作。還有,G級的亞種會在把能放電的卵產在背上,並會在一定時間後爆炸,能作出巨大的傷害並會令人進入麻痺狀態,可是比原種產在背上的卵更用易破壞。
和電龍一樣,因眼部退化而使閃光彈無效。可是,被其發現在獵人名旁也會有紅眼的標記(音樂也會改變)。因此,獵人可以採取緊急迴避行動。
【竜盤目 竜腳亜目 前翼腳竜上科 ベリオ科 全長:約1821.7cm 全高:約445.3cm 足の大きさ:約133.3cm】
學名 - ベリオロス
亞種別名 - 風牙龍
MH3、MHP3、MH3G中登場。
生息於凍土的飛龍種。因能在凍土高速移動而被稱為「白騎士」。有白色的甲殻和毛皮,口上長著兩隻像般,琥珀色的長牙。
被認為是迅龍的近緣種,同樣地前肢除了作為翼,也有步行的功能。但飛行能力與只能的轟龍和迅龍不同,牠可以作滯空飛行,滯空時以視覺確認獵物,然後進行俯衝攻擊。
主要在冰上活動,全身長著防滑用的棘,除了以和分岔的作武器,也會利用冰壁進行跳躍攻擊,當翼的棘被破壞,會失去防滑功能後會令其動作有變化。
地區移動時,著陸前發現獵人的話、會有從空中高速滑下攻擊的習性。
MH3會像迅龍般進行猛撲攻擊,MHP3和MH3G中會連續以身體側面撞擊。
口中能吐出能捲起並令獵人變成雪人的冰吐息。
MHP3出現有赤銅色身體的亞種。與原種不同生息於,有紅色的臉和青色的牙。獵物的血和砂原的砂混在身體令其獲得赤銅色的體色。
有與原種同樣的攻撃方法,而吐息著地後會引起持續的,會捲起附近的東西,而且風牙龍會跳進龍卷進行奇襲攻擊。
MH3G的G級風牙龍在區域移動時,エリアを移動する小さな竜巻を発生させる。これはエリアに何個も発生させることが可能で、これに當たると、通常の竜巻と同じくらいのダメージをくらってしまい、吹き飛ばされてしまう。
主題曲為「零下の白騎士」
「零下の白騎士」は、凍土での狩猟時に大型モンスターと遭遇した際の汎用BGMとしても使用されている。
【竜盤目 竜腳亜目 刃鱗竜下目 レギオス科】
學名 - セルレギオス
與魚龍種同樣為適應水中生活的種族。比較起水棲的魚龍種的話身體的構造接近陸地棲動物,前足是四足步行用的腳,像鱷魚一樣地在陸上活動也可。游的時候身體和尾巴起伏使之得推力。
位於生態系統上位,也有大型的東西有把巨大的船一橫砍的壓倒性力量。 棲息地主要為大海,不過生活範圍廣寬,適應淡水的物種也在,與魚龍種的溶岩魚同樣地生活在火山地帶的種類也有。
【海龍目 海龍亞目 電殼龍下目 ラギアクルス科 全長:約2648.5cm 全高:約457.1cm 腳的大小:約213.4cm】
學名 - Lagiacrus (ラギアクルス)
亜種別名 - 白海龍
稀少種別名 - 冥海龍
MH3、MH3G中登場。MH3的代表怪物。
漁夫們稱呼為「海凶」,令人恐懼的海龍種,四肢和長長的身體被藍色的鱗和甲殻覆蓋著。非常兇暴,巨大的身驅連續放出的攻擊有把大型船舶和巨大岩石一擊破壞的威力。因為不斷有與海龍有關的沉船事故,所以工會也對其有著嚴密的戒備姿態。
雖然大半時間在水中活動,不過是用肺呼吸,歇息一次就能在水中活動半天。
體內有器官,背後水晶狀的突起物被稱作「背電殼」,讓其蓄電之後可進行攻擊。從口放出球體狀的電吐息,不過放電攻擊為大幅度消耗體力的行動,持續使用會疲勞,為了休息會在上陸地,和在水中的行動模式變得不同。充電後的背電殼含有大量電,會更美麗地閃耀,不過看到那些光的人一般不能活著返回。
MH3G中出現有白色甲殼的亞種,與原種不同,擅長陸上活動,因陸地和海皆為其領土,所以被稱作「雙界的霸者」。除了蓄電和大放電以外,也會一邊後退一邊連續吐息三次,用大範圍的擴散吐息等。還有能準確地衝撞到獵人的特徵。頭(角)非常硬,劍士的攻擊很容易被彈開。據說摩卡村的村長因為被白海龍擊敗而被迫引退。
與亞種不同以黑和深藍色為體色的稀少種也登場。只有口傳有人見過的未知個體,因超長壽令身體增長得非常巨大及體色改變,因體重增加而將轉到深海,因要深海獵物稀少,為了將小型生物吸引到一點而有發達的,因而有更強的發電、帶電能力。
稀少種的戰鬥地為海底遺跡(與大海龍相同的地區),經常為水中戰,因為不能使用陷阱而不可能捕獲。獵人筆記不會紀錄其長度,如前述所指比原種和亞種都巨大,所以素材剝取數比平時更多,剝取數與霸龍和崩龍相同。其背部會經常帶電,如不破壞背部其放電攻擊經常為大規模,放電時全身裹著不吉的黑藍電,吐息也有相當的範圍,還有作為稀少種獨特的攻擊,會放出3個像嵐龍一樣的移動的旋渦攻擊(被認為是用於捕捉獵物)和纏著雷電的往返突進等,頭比亞種更硬。用稀少種素材製造的防具被稱作深淵系列。
Lagia是「雷閃,閃光」,crus是「旋渦」的意義,Lagiacrus意味「放出閃電的大旋渦」。
主題曲「海と陸の共振」
「海と陸の共振」是在孤島狩獵大型怪物時汎用的BGM。
【海龍目 底足龍亞目 燈魚龍下目 チャナ科 全長:約1896.5cm 全高:約297.4cm 腳的大小:約165.7cm】
學名 - Chyanagobul (チャナガブル)
MH3、MH3G中登場。
於水沒林生活的海龍種。擁有像一樣寬廣扁平的身體和一樣的發光體,瞬間發出的閃光有和毒怪鳥放出的閃光一樣的效果。
在背上有大量含有麻痺毒的毒針,在向橫滾轉,突進和興奮時會豎起來變得像劍山般的背部。
平時為了捕餌,身體的顏色與水底一樣來隱藏,鬍鬚擬態成植物,只要有獵物接近就用大口一口吞掉。大口有著能把周圍的草食龍吸入的強吸引力,能眨眼之間吸入沙中的小魚群。
在美食家之間被認為是稀罕的美味,針以外全部的部位作為良質的食材處理。
主題曲「濁流の罠」
「濁流の罠」是在水沒林狩獵大型怪物時汎用的BGM。
【海龍目 海龍亞目 綿毛龍下目 ロアル科 全長:約746.6cm 全高:約141.4cm 腳的大小:約52.8cm】
學名 - Ludroth (ルドロス)
MH3、MHP3、MH3G中登場。
綠色的身體顏色,樣子的中型海龍種。雌性的水獸。
水中為主要的活動領域,頭的海綿狀的鱗吸下水分後也可在陸上的活動。
從口吐出水球攻擊,被這個水球擊中的話會呼吸困難,體力的復甦速度變得慢。
大量的水生獸聚集形成了水獸後宮的領域。
【海龍目 海龍亞目 綿毛龍下目 ロアル科 全長:約1545.2cm 全高:約457.1cm 腳的大小:約103.6cm】
學名 - Royal Ludroth(ロアルドロス)
亜種別名 - 紫水獸
MH3、MHP3、MH3G中登場。
用主要為於水沒林生活的海龍種,雄性的水生獸。一頭雄對數十頭雌形成。比較水生獸的話相當大型。
有比水生獸發達的海綿質形成的鬃,在這個鬃裡吸水分能防止表皮乾燥。如果防止水分流失的鬃萎縮的話,會為了再次吸水分而返回水中。在沒有水中戰的MHP3,會於瀑布進行沐浴。
體內有與毒怪鳥同樣的狂走浸出物,能一邊吐出水球一邊到處亂跑。
水球落到的地方會有白色的泡沬。發現獵物的話會施加這個企圖抓住獵物的腳。
體力用盡的話,會在海和湖游泳恢復。
水獸亞種於MHP3中登場。用海綿狀的鬃積蓄在體內建立的毒,攻擊時散佈。抓擊和撲擊也有毒。有時也會像普通水獸吐水一般噴吐毒液。
【海龍目 海龍亞目 焰龍下目 アグナコトル科 全長:約703.6cm 全高:約128.8cm 腳的大小:約64.1cm】
學名 - Uroktor (ウロコトル)
MH3、MHP3、MH3G中登場。
棲息於火山的炎戈龍的幼體。
在頭前端上和下擁有著像伸長了的一樣的,把嘴插在地面,轉動自己的身體使之鑽入地中。鱗和甲殼擁有著能承受熔岩高熱的耐性。
以群體行動,用口吐出的火焰彈和地中的襲擊攻擊侵入自己的領土的人。
把生物的屍體作為主食的腐肉食性,不過,有時自發進行狩獵。
【海龍目 海龍亞目 焰龍下目 アグナコトル科 全長:約2714.7cm 全高:約701.1cm 腳的大小:約255.1cm】
學名 - Agnaktor (アグナコトル)
亜種別名 - 凍戈龍
MH3、MHP3、MH3G中登場。
棲息於火山的海龍種、熔岩獸的成體: 發達的喙會發出「滴嗒滴嗒」有特色的聲音。像炎戈這個別名一樣,可以容易地像()直接在岩盤開孔鑽入熔岩。他會鑽入地殼,在熔岩中裡無拘無束地游泳,鑽入地中和天花板進行奇襲攻擊。
因為經常在熔岩中前進,在全身上會裹著熔岩。這些熔岩隨著時間的過去會硬化,怎樣的攻擊也彈開。再次鑽入地中,或進入熔岩地帶,甚至可以利用火屬性及爆破屬性的攻擊去軟化,可以瞄準來到地上的瞬間和從熔岩地帶出來的時候攻擊。
會鑽入熔岩中,一邊只露出脊鰭一邊快衝,也能像一樣地從地中跳出急襲。
能口吐出鎧龍般的熱線,有時會360°掃射。
炎戈龍亞種在MHP3登場。棲息於凍土,與原種不同,身體黏著冰塊。冰塊很硬,不過可以用火屬性及爆破屬性的攻擊軟化。
與原種同樣的吐息,不過,與熱線不同,是把強烈的水流吐息作為武器。
主題曲「大山、鳴動す」
「大山、鳴動す」是在火山狩獵大型怪物時汎用的BGM(MH3)。
【海龍目 底足龍亞目 ハプルボッカ科】
學名 - 哈普爾波卡(ハプルボッカ)
MHP3、MH3G中登場。
生息於砂原的海龍種。
頭部非常大,身體顏色與沙一樣,不過,腹部為艷麗的藍色。
擬態做周圍的沙,除了地中奇襲攻擊以外,還會把吸入的沙像吐息般大量噴出。
因為在地中依靠聲音掌握獵物的位置,不像沙龍王般中音爆彈後飛出,而是向音爆彈等的爆炸物響的方向攻擊。可以利用這個使之嚥下大桶炸彈。如果在體內爆炸(也有不爆的),會像中陷阱般的狀態。可以在這個狀態時釣出(不用餌)。MHP3釣出後玩家便可獲得公會卡特殊稱號"アングラー"。
在特典任務「MGS.食狩者作戰」中出現的巨大潛口龍,大小確定為4693.15cm。
像ランポス系的怪物一樣,前足是手臂而沒有翼,為二足步行,適應地上生活的怪物。不能在天空飛,腿力發達。
【龍盤目 獸腳亞目 冠頭龍上科 ボルボロス科 全長:約1406.7cm 全高:約473.6cm 腳的大小:約164.3cm】
學名 - 波爾波洛斯 (ボルボロス)
亞種別名 - 冰碎龍
MH3、MHP3、MH3G中登場。
生息於砂原的大型獸龍。
背中側的表皮像岩石一樣地發達,特化的頭部也成為武器,堅固得用打擊系以外的武器都不能破壞。
為了在沙原的直射日光中保護身體不受暑熱的危害,喜歡有泥沼的地方。在淺的地方滾動身體做泥浴,在深的地方像一樣地在頭尖端的鼻孔呼吸,全身潛藏於泥中,攻擊進入作為領土的沼澤的人。
會搖晃身體拋出附著在身上的泥塊作攻擊,會定期地做泥浴補充泥巴。裹泥的狀態和沒裹的狀態弱點屬性不同。
主食是昆蟲(オルタロス),也會毀壞昆蟲的巢尋找食物。
土砂龍亞種在MHP3中登場。棲息於凍土,不同於原生種,被體表分泌的體液與雪混和固定的黏液塊裹著身體。
與原種同樣以強烈的突進和黏液塊攻擊,另外,加入向三方飛的冰塊攻擊,突進時比原種更靈活的u-turn。
在MHP3中,亞種在疲勞時為了休息會撞毀通往巢穴的障礙物,玩家會在此時看到地圖上多出來的區域,此巢穴中可發現大量古代龍骨(いにしえの龍骨)。
主題曲「土砂と熱風」
「土砂と熱風」是在砂原狩獵大型怪物時汎用的BGM。
【龍盤目 獸腳亞目 鎚顎龍上科 ガンキン科 全長:約2090.3cm 全高:約687.8cm 腳的大小:約175.2cm】
學名 - Uragaan(ウラガンキン)
亞種別名 - 鋼鎚龍
MH3、MHP3、MH3G中登場。
生息於火山,被閃耀鈍金黃色的鱗和突起狀的甲殼覆蓋的大型獸龍種。
爆錘龍這別名來自其像錘一樣發達的巨大下顎,能用下顎敲擊作攻擊。會撒出附著在尾巴的火藥岩,以下顎敲擊引起震動使之起爆。跌倒時,能從腹部及背部採掘。
移動時身體捲成車輪狀,滾轉移動。也有根據區域的不同會登上高地,從那裡加速滾轉。
同類們互相碰撞身體的行動被確認。這個行動一般認為是雄性們為了雌性的戰鬥,不過也許因為不是,繁殖期以外也被目擊,有僅僅互相嬉戲等各種各樣的見解。
爆鎚龍亞種在MHP3登場。被稱為鋼錘龍,身體是灰藍色,下巴部分橙紅色。
因食性的差異,體內會產生惡臭的氣體。讓其岩石再拋出,爆炸時放出。討伐時會持續放出,剝取中成為惡臭狀態的事也有。
在MHP3特典任務「幻のウラガンキン」中出現的迷你爆鎚龍,大小確定為418.06cm。
另外在MHP3特典任務「JUMP-小兵の狂亂」中受迷你紅彩鳥召喚而出現的迷你爆鎚龍,大小亦為418.06cm。
【龍盤目 獸腳亜目 暴龍上科 イビル科 全長:約2048.9cm 全高:約629.4cm 腳的大小:約137.5cm】
學名 - 伊比爾裘(イビルジョー)
MH3、MHP3、MH3G、MH4中登場。
Eviljaw乃「邪惡之顎」的意思。非常巨大的獸龍種。有長滿刺的下頜,和裂到頭附近的大口。整體的標準接近恐龍,頭部巨大,前足非常小等近的形狀。
有獸龍種中最大級的巨大身驅的怪物,沒有特定的地盤,會主動地尋找著獵物。為了那個身軀比例的高和保持體溫,經常持續捕食。其貪欲和飢餓感沒有底,有把映在眼前的都襲擊的習性。吃被部位破壞的自己的尾巴,或者同類相殘去打算滿足空腹和不絕的飢餓感的事也有。有因捕食過度而導至周圍的生態系統崩壞,甚至迫至生物瀕危的事例。
為了在特定的領土的餌食在各種各樣的場所徘徊。移動相關的習性、生態都不能解明。因此在上位任務的預告中神出鬼沒地出現,把自己眼前的物體進行無差別的捕食。如果狩獵目標的怪物被恐暴龍吃掉,狩獵會失敗。在疲勞時如果見不到獵人,也會對大型怪物積極地攻擊。
捕食的對象包括小中型怪物,甚至連リオレウス和ラギアクルス這類的大型怪物都會襲擊。
攻擊力高,除接近戰外,也會吐出赤黑色雷電鎖鏈狀龍屬性吐息,或用下顎將地面撞出岩塊進行攻擊。體力下降時,口中流出的唾液含有腐蝕性,觸碰到的獵人防禦力會下降。
激情時全身肌肉會變大漲起,過去被獵物攻擊時的傷口也會以紅色出現。同時傷口撐開的痛楚也是令其狂暴性增加的重要原因。
與古龍和ラージャン(金獅子)一樣有很多未能了解的生態,在MH3的時間軸上怪物圖鑑沒有插畫。為最重要的調查對象,包括其狂暴性。在MHP3時,關於恐暴龍的怪物圖鑑終於出現插畫。
主題曲「健啖の悪魔」、「無法の亂入者」
【鳥盤目 尾錘亞目 ドボルベルク科 全長:約2569.72cm】
學名 - 多博爾貝爾克(ドボルベルク)
亞種別名 - 尾斧龍
MHP3、MH3G中登場。
在溪流和水沒林這類草木生長茂盛的地區棲息的大型獸龍種。背中生長出很多的和,以樣子的角和與獵人同等大小的尾巴為特徵的怪物。
如同尾鎚龍的名字,主要以尾巴叩擊為攻擊手段。除叩擊外,把尾巴回轉,也會以進行大迴旋把整個身體撞向獵人。在這時,可以在撞進地上的尾進行採取。
背中兩個駝峰是類似的,會儲存。
為草食性,疲勞時會尋找木頭來吃。
學名-布拉奇迪奧斯(ブラキディオス)
MH3G MH4中登場。MH3G的代表怪物。
生活在及的大型獸龍種。有光澤的黑色又放出一叢叢青光的身軀、前額一有個棍狀突出物的頭部,還有被甲殼覆蓋,形狀與頭部類似的前肢為其特徵。身體又黑又光的原因是,其甲殼含有、並有相當的強度。狀質的成為其,是根據其生息的火山的地熱和後述的共生粘菌的爆炸熱等,碎龍本來的鱗與付着的礦石,複雑地成。尾部尖端,有巨大鋭利的骨塊作為棍棒狀武器。
手和頭有螢光色的粘菌附著,這些粘菌有離開碎龍本體一段時間後會的特質,攻擊時把這些粘菌擦在對方上,以爆炸增加傷害。其威力驚人,連炎戈龍也因粘菌爆炸而失去反應。碎龍會定期重覆舔手這個動作,這是因為其含有把粘菌的成份,實際上完成這動作後手上的粘菌也會增加。雖然看不見,但粘菌不只生活在頭和手上,也生活在碎龍全身的甲殼上,憤怒狀態下,因唾液揮發而令全身的粘菌活性化,不只手和頭,全身也變成偏黃的顏色。
碎龍與粘菌有著的關係,粘菌附在碎龍身上作長距移動,並以爆炸把擴散到各處,碎龍則能以可爆炸的粘菌作為武器。。爆死しつつばら撒かれた粘菌の胞子はブラキディオスに踏まれると瞬時に発芽して、変形體となり頭部や腕に移動する。なお、頭殻と腕の棍棒狀部位の內部は、粘菌の住処と打撃時の衝撃を吸収するクッションを兼ねたケラチンの格子構造となている[10]。
碎龍與粘菌有著的關係,粘菌附在碎龍身上作長距移動,並以爆炸把擴散到各處,碎龍則能以可爆炸的粘菌作為武器。
この粘菌の付着した腕を地面や対稱に叩きつけながら機敏に動き回り、地面に突き立てた腕を軸に高速で旋迴するという動作も行う。怒り狀態になると活性化した粘菌を活かして、瞬時に爆発する拳打や、頭部から爆風、周囲一帯へ爆発を巻き起こすといった技も見せる。
MH3Gでは今作初登場となる狀態異常の爆破屬性を唯一持っているモンスターであり、腕と頭の攻撃を食らうと爆破やられになり數秒後にハンターが爆発、大ダメージとなる。爆破やられは迴避行動または消臭玉の使用で解除できる。
特定のダウンロードクエストでは、最大金冠確定の強力なブラキディオスが出現し、攻撃力や防禦力が格段に上昇している他、何らかの攻撃(ハンターの攻撃やアイテム、他の小型モンスターの攻撃など)が加えられただけですぐに怒り狀態になるという特徴を持つ。
テーマ曲「剛き紺藍」
學名 - 神王牙(ジンオウガ)
亞種別名 - 獄狼龍
MHP3、MH3G、MH4中登場,MHP3的代表怪物
結雲村附近發現狼一樣身姿的青藍色怪物 有「無雙獵人」之稱
行動非常迅速和多變,使用兩爪攻擊和擒抱的強靭前足或附加自身軀體的衝擊。雷光蟲(亞種則為蝕龍蟲)在附近飛過時,會進行儲力動作把雷光蟲纏繞到身上,變成「超帶電狀態」(不斷攻擊可以妨礙到儲力)等。亦有狡猾的攻擊方式。
超帶電狀態後在速度上昇的同時,身體的部份外骨骼會變成棘狀一般。在超帶電狀態時不斷攻擊會逐漸削弱牠的力量,最終可以解除。若在非解除狀態下(包括尚未進入超帶電狀態但是已經進行過儲力)使用麻痹陷阱,將會被其吸收所有電力並破壞,更會促使其進入超帶電狀態。
與雷光蟲(亞種則為蝕龍蟲)為互利共生的關係,雷狼龍被認為是為增加自己的放電能力而保護雷光蟲免受天敵丸鳥捕食。同時,在雷狼龍倒地時可以用蟲網從其背上採取被活性化的「超電雷光蟲」(亞種則為蝕龍蟲)。
主題曲為「閃烈なる蒼光」
亞種:紫盾蟹
甲殼類的一種,繁殖期和溫暖期尤為活躍,盾蟹喜歡沙地,多數棲息在水邊的沙灘或沙漠裡。作為雜食性動物,水邊的苔蘚、魚的屍體、沙中的蟲子,盾蟹只要觸及到看上去能吃的東西,就會將其送入口中。 會以一角龍的頭骨做為背殼,背殼只能用打擊系武器破壞。亞種的紫盾蟹會以角龍的頭骨作為背殼,主要出現在舊沙漠,會使用潛入地底再突然出來的連續攻擊。
亞種:紅鐮蟹
甲殼類的一種,主要出現在沼地,會以草食龍的頭骨做為背殼,背殼只能用打擊系武器破壞。生氣的時候會從手部的蟹爪伸出鐮刀來攻擊。亞種的紅鐮蟹會以黑鎧龍的頭骨作為背殼,主要出現在舊沼地跟舊火山,會勾在天花板上從背殼噴出水柱來攻擊。背殼被破壞之後有機率會潛入地底並移動到其他地圖換殼
【十腳目 不明 高人科 全長:約1968cm(殻有大約2394cm) 全高:約2297cm(殻有大約3155cm) 鉗的大小:約1193cm】
學名 - 仙高人(シェンガオレン)
MH2、MHP2、MHF、MHP2G中登場。
在背部背負著老山龍的頭骨的巨型甲殻種。外殻呈蒼灰色。
和老山龍一樣會因棲息地盤移動而襲擊市街,兩者的處置措施也雷同,但與只是一味向前走的老山龍相反,入侵砦蟹地盤的生物會被牠以長長的鉗撞擊、猛烈地踐踏,亦會用背部的老山龍頭骨吐出帶酸性的吐息來驅逐敵人。
帶酸性的吐息在不同的區域會有不同的目標。
雙腳比其他甲殻種長,可摺疊起來的腳會伸展起來、站立時高度可媲美老山龍站起來的高度。而當腳部受到一定的傷害後會逐漸變成紅色。當雙腳都變成紅色時會進入第二階段,當站立時腳部再受到一定的傷害後,腳會變回灰黒色,然後暫時停止行動。
背部的頭骨和其他位置的弱屬性不同。而且,頭骨可以用各種武器破壊,而其他的甲殻種都比它堅固。
背上的老山龍頭骨在任務中登場時比正常老山龍的頭較大。
主題曲包括「老山龍!?」(登場及街防衛戰時)、「大敵への挑戦」(最後一道防線時)
「大敵への挑戦」是MH2的主題曲的縮短版。
擁有巨大的牙的型怪物的總稱,包含生物學上的分類的型,型,型各種的生物。 擁有在同族中會組成群體的,會依照群體的指示來活動,也有高的。
學名-ブルファンゴ(德斯方哥)
學名 - アオアシラ
MHP3、MH3G中登場。
在溫暖濕潤的溪流和孤島中生息,擁有青色毛皮的熊型牙獸種。主要食糧為魚和蜂蜜,如果獵人擁有蜂蜜,會進行捕食行動來奪取。
擁有銳利的爪和厚實的甲殼的前足非常的發達,善於利用爪連續攻擊。
因青熊獸瞄著結雲村附近的蜂蜜,村民被青熊獸攻擊的事件增加。因對聲音很敏感,村民向溪流移動時聽到音爆彈類的聲音會立即移動到那處。因體毛為美麗的青色,就叫為「青熊獸」了。
除此之外,青熊獸似乎也對臭味十分敏感,遭臭氣彈(こやし玉)擊中時會落淚。
在MHP3特典任務「巨大熊,山中を破壞す」中出現的巨大青熊獸,大小確定為797.58cm。
學名 - ウルクスス
MHP3、MH3G、MH4中登場。
在凍土中適應了寒冷地帶生活的牙獸種。如同「白兔獸」的別名有兔子般長的耳朵,特徵為保溫性高的白色毛髮。為較強草食傾向的雜食性,通常瞄著植物,有時也會吃肉。
除了利用腹甲在冰上滑行突進,把雪塊投擲以外,也會像アオアシラ(青熊獸)一樣利用爪進行攻擊。
擁有把松茸之類的食物埋進地下,之後掘出來吃的習性,消耗氣力後會找埋進地底的食物吃來回復。
在極寒的環境鍛鍊的耳朵猶如甲殼般堅固,但對音爆彈等的爆音無力。
在MHP3特典任務「激走!白兔獸與獵人」中出現的迷你白兔獸,大小確定為214.16cm。
學名 - ラングロトラ
MHP3、MH3G中登場。
在火山和砂原的炎熱環境中生息的牙獸種。可以像一樣將身體捲成球狀,與ウラガンキン(爆鎚龍)一樣移動時會捲起身體來行動。
和前者一樣身體會捲起攻擊外,也會吐出強力麻痺性的唾液,身體更會放出惡臭。舌頭十分長,會對遠距離的獵人拉扯過來。
愛吃甲蟲種,疲勞時會在蟲的巢穴進行捕食。
它有一個像大象的頭 身體像一隻狐狸,手腳之間有像飛鼠的飛膜 有著一雙眼晴用來搜尋敵人,
從古代開始生活,超越所有生態系統的壓倒性存在。
有著驚人的生命力和長壽性,比較其他的生物掌握著異常的超自然能力,比如在MH2裏「以頭角控制大風」的鋼龍,或是在MHP3中能「操縱暴風雨」的嵐龍。由於屢次襲擊人類的生活圈,破壞街道,對人類來說非常危險。
雖然一部份如鋼龍般擁有兩對腳和一對翼這個西洋的外表,但這並非生物學術的分類。古龍的研究人員以「很大地偏離生態系統的總稱」和「不能被完好的歸類於現有其它分類」定義著。霸龍等也是四足步行,不過卻被認為是「很容易地辨別不是古龍種」,故即使完全沒有翼也被歸類為飛龍種。
有一個簡易的古龍分辨法:若該飛龍的四足與其翼膜分離,牠便是「古龍」了。
一部分的古龍種,如果在任務開始25分(30分)給予其一定的損害,古龍就會逃走,在不討伐下完成任務。給予的損害和部位破壞在一樣水平的任務內被承繼,反復前往也能討伐。
整體目擊情報很少,所以古龍的狩獵任務不是時常出現。
【古龍目 幻獸亞目 麒麟科 全長:約464.3cm】
別名 - 雷獸、幻獸
MH、MHG、MHP、MH2、MHP2、MHF、MHP2G、MH4に登場。
非常罕見,銀色的一樣的姿態的生物,額上像一樣地,長著一隻角。有一些鬃等體毛,皮膚則是鱗狀。影子是光。一邊跳躍到處亂跑的動作與ケルビ相似,但更快。用自在操縱的落雷,額上生長的角和纏在身體的電擊攻擊獵人。如果在憤怒狀態,電流會跑到身體,獵人被突進攻擊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對各種屬性攻擊都有高耐性和全身彈刀那樣的防禦力。利用這個特性也能弄麒麟的素材為防具。可是,角和頭部比較柔軟,成為弱點。
個體體格差別很大,MHP2G中,村任務和上位任務的個體有接近兩倍差別。
食性不明,也有捕食電一說。有著非常攻擊性的脾性,不個有養育了人類小孩這樣的傳說,一般認為那個孩子佩帶著用麒麟的角造出的片手劍「」。
特異個體身體表面有與通常不同的花紋,會一邊慢慢地闊步前進一邊在周圍落下無數雷攻擊,除了一邊跳躍一邊對在同區域的全部敵人連續以落雷攻擊以外,也掌握了像瞬間移動,肉眼看不到的超高速突進,碰到的話必然會麻痺。還有,用新動作的落雷外觀也不同,比通常的雷攻擊範圍寬廣。
剛種的特異個體在體力到一定值以下會變成憤怒狀態,在纏在身上藍色的雷之外再加上紅色的雷,此時前述的高速突進,會連續3次使出並且每次突進可向任何方向使出。
MH4中原種和亞種在未知的樹海出現。亞種有著與原種藍白色體色相反的藍黑色體色,有著操縱冷氣從地面造出巨大冰刃的能力,此冰刃不能被破壞,但在一定時間後自己崩潰。
主題曲為「塔に現る幻」(MH2?MHP2)、「秘境の伝説」(MHF、MHP2G、MH4)
【古龍目 霞龍亜目 ナズチ科 全長:約1744.0cm】
學名-オオナズチ
MH2、MHP2、MHF、MHP2G中登場。
喜歡密林和地帶等濕氣多地方的古龍種。有左右分別動的眼,卷狀的尾巴等,像有翼的一樣的外表,MHP2影像能看到像一樣搖晃身體的走姿。還有,後頭部有著像一樣的形狀。
有和周圍的風景同化的能力,這個狀態下不能看到牠的身姿,不過,使用煙或塵土等令空氣的狀態變化的話能使其輪廓浮現,角和尾巴被破壞會無法擬態。在古龍中目擊數特別少很大原因是因為這擬態能力。
使用染色球也不能表示霞龍的精確位置,經常有在任務找不到牠而浪費大量時間的例子發生。
MHF中用隨機球攻擊隱形狀態的霞龍會令其有一段時間不能擬態。
除了從口吐出特殊的液體和氣體的吐息攻擊外,還有吐出毒霧,伸展粘質的舌頭一邊攻擊一邊偷取食品和回復藥等獨特的攻擊方法。有著高體力和硬的肉質,不過,除突進以外動作很緩慢。
根據不同系列氣體和毒液的功能也有差異,使聊天功能停止的『聲帶麻痺』;使氣力減少到最低狀態的『疲勞』;奪走體力的『毒』等各種各樣的狀態異常。特別聲帶麻痺為霞龍特有的狀態異常。
【古龍目 鋼龍亜目 クシャナ科 全長:約1577.0cm】
學名 - クシャルダオラ
其他別稱 - 風翔龍
MH2、MHP2、MHF、MHP2G、MH4中登場。
以雪山為中心大範圍生息,有著外殼的古龍。前肢和後肢之間有巨大的皮膜狀的翼,是藍色,嘴邊稍稍帶有紅色。有像後述一樣地操縱的能力,與雨和一起出現,在鋼龍在的區域風雨會變得特別激烈。
角有控制周圍的大氣的器官,在身體上裹被叫「風之鎧」膜狀的強風,有彈開接近的獵人、子彈和箭等防禦的功能。使之畏怯、破壞角,用毒使其內臟功能下降等方法能停止這個風之鎧。
有地上和空中2種類攻擊模式,在地上除突進之外,多以能擊碎岩石的壓縮空氣的風吐息攻擊,在空中長時間懸浮時,有由尾部攻擊到低飛突進,斷續地吐出風吐息到連續的龍卷吐息等林林總總的攻擊。在雪山出現時吐息攻擊帶有冰屬性和雪人效果,採用鋼龍素材的武器也附有冰屬性。
金屬質的皮膚在接近會開始,在這過度期會因皮刺而性情變得粗暴,也有會襲擊街的。生了鏽的鋼龍實際上被當作鋼龍亞種來處理。蛻皮之前會移動至安靜的地方,弄碎表皮一口氣蛻皮。這個緣故翼和甲殼也可以作為看待,主要被認為分開成幼年期、青年期、初老期。
雖然說沒有人目擊過脫皮的一刻,可是能在遊戲內的影片展覽室觀看,除此之外,蛻皮的殼殘留在雪山山頂,如果使用鎬的話能採取金屬素材。
MH4新增能放出設置型的巨大和移動的小型龍捲風的吐息。與炎王龍不同,龍風壓不但會在一定間隔產生,而且本作沒有使其無效化的技能,戰鬥時間被拖長很多(由狀態和閃光玉能使其一時消失,騎乘攻擊也是解除的有效手段)。還有,憤怒狀態的話前述的吐息也會混入龍風壓,擦身而過的話會被龍風壓推倒。
主題曲為「嵐に舞う黒い影」
【古龍目 炎龍亜目 テスカト科 全長:約1740.0cm】
學名 - ナナ?テスカトリ
MH2、MHP2、MHF、MHP2G 中登場。
像有翼的般身姿的古龍種。有像形狀般垂直生長的角。的發達,不能收在口內經常露出。頭背到頸底有發達的鬃。與鋼龍等同樣,前肢和後肢之間的背翼發達。炎王龍為其同屬的雄性,除角的形狀不同之外,身色是與炎王龍的紅相對的藍色(腳的一部分與炎皇龍同色)。
主要生息在古塔和火山。吐出像一樣的火焰吐息,這吐息在憤怒時射程距離會驚人的延長。火焰和高溫造成的直接性破壞自不待言,與炎王龍一同被認為在古龍中性情格外粗暴,危險度很高的怪物,也會襲擊被其認為在領土範圍以內的街。食料為何暫時詳細不明,近年的研究認為其吃燃令其吐息獲得可燃性成分,跟據不同情況為了燃石炭的礦脈能在沼地看見她的身姿。
因為在身體上纏著發生高熱的,走近的獵人就像碰到熔岩般體力被慢慢削去。因為這燃燒得非常激烈,反而令肉眼變得難以看見。這能力與鋼龍同樣,用毒和破壞角能停止。
主要在地上進行攻擊,不過會使用與鋼龍一樣的一邊低空懸浮一邊掃火焰吐息。也會進行突進攻擊,不過軌道有可能不僅僅是直線,還有向左右大幅度拐彎,迴避稍稍變得困難。有從翅膀放出粉狀組織片,以牙像一樣擦出,引起的能力。此粉塵爆炸有是焚燒自己的廢物,中的一環這樣的見解,有將燃石炭精製成吐息成分過程中產生的超高壓縮液體更新這樣的一說。
MHP2G增加了憤怒時的尾巴粉塵爆炸攻擊,突進攻擊前增加了預備動作。
剛種轉成憤怒狀態時不會咆吼,變成突然進行突進。憤怒時全部的行動速度大幅度高速,因此貪心攻擊,在突進和突進之間從新上彈等行為都會趕不及迴避。
用炎妃龍剛種的素材生產的剛種武器帶有火或龍屬性,特別片手劍的屬性是超越既有常識的超強火屬性。
所有系列皆只出現在離線模式或一人任務。
主題曲為「炎國の王妃」
【古龍目 炎龍亜目 テスカト科 全長:約1740.0cm】
學名 - 提歐·提斯卡托爾 (テオ?テスカトル)
別名 - 陽炎龍
MH2、MHP2、MHF、MHP2G、MH4中登場。
棲息於沙漠、火山及沼澤的古龍種。有像般向後彎曲的雙角和深紅色的身體。除顏色外,鬃毛和長大的劍齒等特徵與炎妃龍相似,不過鬃毛有少少捲曲的質感。
與炎妃龍同樣身上纏著火焰,攻擊方法也類似。遊戲中炎王龍為雄性炎龍而炎妃則是雌性。
粉塵攻擊的範圍可以由塵埃的顏色判定,紅色塵埃為最近距離,橙色為近距離,黃色為遠距離而且激情時範圍相當廣。
其剛種與鋼龍的剛種同樣,有特殊的肉質。
特異個體的鬃和翼中攙雜金色,全身纏有能把接近的人的體力高速奪去的炎之,也能彈開弩彈和箭的攻擊,即使有技能也不能防止這炎之的傷害。憤怒時火焰吐息的射程,伸長至即使「保持距離」也不可能避開的程度。每個舉動也伴隨著粉塵爆炸,能產生比龍風壓更強力的「暴風壓」
主題曲為「炎國の王妃」
【 古龍目 山龍亜目 ラオシャンロン科】
學名 - Lao-Shan Lung (ラオシャンロン)
別名 - 巨大龍、巨龍
亜種別名 - 岩山龍
MH、MHG、MHP、MH2、MHP2、MHF、MHP2G中登場。
最古老的怪物之一,生性比較溫和,但是非常頑固,因為身體太大的關係,所經之處遍地狼藉,是對環境影響較大的物種。
成年體老山龍沒有天敵,至於它們是如何繁殖的,至今還是個謎,因為在如此沉重的身軀下,交配過程中雌性的一方肯定會被壓得骨折。
目前比較令人信服的說法是,老山龍是無性別生物,即
老山龍的卵會通過長長的卵道被放到地上,很巨大,直徑一般3米左右,
這樣的大蛋所擁有的厚蛋殼可以保證蛋汁不會被其它怪物輕易偷吃。
小老山龍一出生就會鑽入森林中隱居,直到身體長得足夠大了再出來活動,
老山龍的妊娠期長達3年,一次能產蛋60多個,但幼龍大多難以活到成年
據發現,當老山龍步入中年後,它的體色也會發生變化,會轉為青灰色。
居無定所,逐水草而生
【古龍目 岳龍亜目 ヤマツカミ科】
學名 - 山摑 (ヤマツカミ)
別名 - 最古龍
MH2、MHF、MHP2G中登場。
浮在空中的巨大古龍種
它的樣子猶如大山,背上生長著大量的茂密樹木。甚至是一種叫做「神龍木」的樹木,據說浮岳龍棲息在邊境的古塔。
長有長長的四隻觸手以及兩隻觸鬚,可藉由從嘴中吐出雷光蟲攻擊目標,或是揮動觸手攻擊目標,或將目標吸入它的嘴裡之後在噴出去,
但因浮岳龍的攻擊方式較於單調以及緩慢,所以大部分的攻擊動作都可以躲過。
由於外表類似章魚,所以也被戲稱作「章魚」或者「觸手怪」
【古龍目 深龍亞目 ナバルデウス科】
學名 - 納巴爾迪烏斯 (ナバルデウス)
亞種別名 - 皇海龍
MH3、MH3G中登場。
住在水中的純白巨龍。體長長達60米。在莫加村的傳說中被提到,也被形容為「棲息在深海裡的光之巨人」。像一樣的,在橫側有像在增長上彎曲的角,只有小前足,東洋的龍一樣長的身體。胸被像一樣的體毛遮掩著。除了興奮時腹和前足會變黑色外,腹部和上顎有被稱為「神秘的發光體」的,平常時為水色,憤怒時則是紅色。
平時生活在深海,不過因為是肺呼吸,所以有時也會為了呼吸而浮到海面。但是,添加在與身體成正比例的龐大外,髭和體表能讓大量的共生,能以生長在發光器官的發光細菌的光源進行而得到氧氣的補充,呼吸一次後就能在水中活動幾個月。由於差不多沒有目撃例,其存在在近年也被懷疑,正式記錄中在人前出現似乎也是幾百年前的事。
會從口吸入並壓縮大量的海水,然後吐出帶狀的水流的「激流吐息」作攻擊。在此時,吞下水時會做出很大動作的後仰。
令莫加森林地震的原兇,由於一邊的角異常生長,棲身於莫加森林下海底遺跡又焦燥的大海龍不斷以角撞擊莫加森林的地盤。保護莫加的村獵人前往大海龍潛藏的海底遺跡,把牠的角折斷後大海龍就往汪洋大海遠去,消除莫加村的危機。迎接獵人回村的是,相信獵人而沒有遵從避難命令的村民們。
MH3G中出現亞種。有黑色的身體,金色的體毛和角。左右角一樣的發達(原種異常生長的大小),兩邊的角也能折斷。發現事例很少,雖然與原種的關係沒有被詳細透露,在後來的調查發現由於生長在體表數百年的發光細菌增生,因光合作用更有效令氧氣供應量增加,令其沒有必要到海面而定居於深海,有那些光成為了金色的身體顏色這樣的考察。作為亞種固有攻撃的有,橫向的激流吐息掃射,到遺跡上部或下部進行吐息掃射。
「ナバル」在拉丁文有「船舶」的意思(英語中有海軍和船意思的形容詞「Naval」的語源),「デウス」在拉丁文有「神」的意思。
主題曲為 「深淵の朔望」(移動時),「月震」(戰鬥時)
【古龍目 峯龍亞目 ジエン科】
學名 - 疾恩?末嵐(ジエン?モーラン)
亞種別名 - 靈山龍
MH3、MHP3、MH3Gに登場。
在沙海出沒的巨大龍。像山脈一樣的背甲和牙一樣的巨大角從嘴角長出來。是比得上老山龍的巨大身驅,前臂發達,不過後肢很短。
比大型船更巨大的身體能自由地在沙上動轉,鑽進沙中之後可以做出能跳過船程度的大跳躍。平素在沙漠裡一邊游泳一邊移動,連同沙子吞噬無數。周圍經常很多沙龍魚等著分一杯羹。還有,和角龍一樣對聲音敏感,牠接近船的時候用與音爆彈不同的大能使之畏怯。
對於坐在巨大擊龍船的獵人不僅僅會揮舞巨大的牙,還會用堆積在背部的岩石攻擊獵人。
最初從擊龍船上面用壓敏電阻彈和大炮等攻擊,或登上背部攻擊其中兩塊有裂痕的骨塊。在最終決戰區域阻止其前往背後的洛克拉克街,擊龍船橫向的停泊著,一邊和峯山龍戰鬥,一邊保護船。
和老山龍一樣能登上其背部,在背部採礦,甚至進行攻擊。
當洛克拉克鎮發生砂塵暴,峯山龍會和砂塵暴一同靠近。和其他古龍一樣,、和天災一樣可怕、不過會帶來沙漠難到手的稀少礦石,也有「災難和豐收的象徵」之稱,「峯山龍狩獵」也被認為是祭典,鎮上的普通人會避難,不過,工會有關的人員會和祭典一樣心情熱烈。
主題曲有「砂海に浮かぶ峯山」、「迎え撃つ大銅鑼」、「英雄の証/3(tri-)Version」
學名 - 天津禍津神(アマツマガツチ)
MHP3中登場。
在結雲村作為「天之神」「大災難的龍」被傳承,傳說中的古龍。有接近海龍種的骨骼,長大的身體,頭部上聳立一對壯麗角,使人聯想到羽衣的飛膜等,有著使人想到東洋龍的神聖特徵。
與鋼龍同樣有產生風的能力,不過,其規模不是鋼龍能媲美的,嵐龍能從自身產生規模的,有著以飛膜捕捉此氣流滯空、飛行驚人的生態,這正是「嵐龍」這別稱的由來。因經常纏著大風暴,所以在嵐龍周圍一帶必然會有、等天災級的災難連續發生,對人類生活有甚大的影響。這不只威脅到人類和自然,連怪物也受影響,作品中嵐龍接近靈峰時,青熊獸、雷狼龍等大型怪物也放棄接近山頂的領土,逃到山腳。公會發表其為「有著強大能力而令周圍受害的存在」,與大部份古龍同樣,並非故意威協到環境和人類。
體內有被稱為「嵐氣胞」,在其他生物找不到的獨特器官,能儲蓄大量的水。儲蓄的水能於對付強敵時使用,除了能發射像大炮一樣巨大的水彈攻擊以外,也能放出能使大地斷裂擊飛的高壓激流吐息。後者的規模尤其厲害,對於獵人毫無疑問是一擊必殺的威力,由生態影片可見,有著把所有入侵其領土的公會飛船一炮擊落的驚人威力。
在MHP3的故事中出現在作為玩家據點的結雲村附近的「靈峰」,玩家接受陷入毀滅危機的結雲村的委託而前往討伐。
戰鬥時使用身體的鰭和柔軟的身體攻擊為首,也常用像游泳一樣動作的突進和水流吐息等攻擊。還能同過高速迴轉產生大規模的,被卷進的獵人會受到即時死亡級的傷害,這個龍捲風攻擊有吸入效果,只要獵人的體力持續不到就有著被龍捲風捲進的危險。
生命受到威脅會激昂覺醒,體色變化,出現具攻擊性的圖案,這於所為的「憤怒狀態」不同,一但變化了就會持續至討伐完成。當進入此狀態,整個覆蓋著靈山的暴風雨會變得更激烈,並帶有詭異的紫色。在這狀態下進入更加憤怒的狀態的話,胸殼會發出黃金的光輝,像雷光般不規則閃耀。能撐過此形態嵐龍的猛烈攻擊並討伐的話,就能看到覆蓋靈山的暴風雨散去並放晴的景像。
裝備名稱為:荒天(~)?蒼天(~)。一套統一裝備的身姿,好像在天上操縱風的風神。
在怪物名單中身姿沒被描寫,不過在開幕影片中能在一瞬間窺視其身姿。
主題曲為「大風に羽衣の舞う」(通常時)、「嵐の中に燃える命」(激昂時)
學名 - ルコディオラ
MHF系列第一次出現的原創古龍。淡淡發光的巨大金色翼膜為其特徵。
由黑蝕龍脫殼後所誕生出來, 全身散發金色光芒。
學名 - ダラ?アマデュラ
遙遠的太古逸話中只剩下名字,傳說的古龍。其存在與黑龍等傳說的龍們同樣,只存在在中。
類似「大巖竜」的蛇狀身體,但手腳都沒有退化了,體型足以匹敵為現在最巨大的大巖竜,每種行動都有猶如天災的破壞力。
攻擊時會發出獨特的巨大叫聲,ラヴィエンテ的巨體會移動進行攻擊。動作間隔雖長,卻有很巨大的破壞力。
全身銀色的鱗片非常尖銳,移動中只要觸碰到都會受到傷害。這個巨體所發出的巨大咆哮,即使擁有最高級耳栓技能也不能阻止。
學名 - ゴグマジオス
學名-翔天(シャンティエン)
MHF-G中登場
繼極龍之後首次在MHF系列登場的古龍種。有接近海龍種的體格,石灰色的體表上有水色的角及鰭突出,另外頸和前足、還有像扇子般蔓延在尾部的藍毛為其特徵。其背中長著一對像尾翼般的背鰭。
雖然不能像飛龍種般拍動翅膀,但其藍毛能製造可產生有很強升力及推力的特殊粒子,像嵐龍,有在天空裡游泳般與一般飛龍截然不同的特殊飛行能力,因為如此,所以有時天翔龍的身體可能帶有閃閃發光的藍色粒子。
因其領土在遠遠高於其他飛龍棲息地的高空,所以幾乎沒有目擊實例,令天翔龍只存在於童話和傳言中。後來因大型飛行船開發成功,在可以向更高地方移動的時代相繼出現目擊情報,最終因襲擊飛船而被工會認定為新種古龍。
戰鬥場地為大型飛船的甲板。
連古龍中也是傳說的存在而分離,獵人大全和正式攻略書等沒有詳細地言及身姿和習性。被安上正式名的只有原種黑龍,2亞種是來自盔甲的方便上的名稱不是正式的名稱。還有,任務介紹等3種都記載「黑龍」,所說的原種,沒做亞種區別,在影片室等能看到「亞種」的記述。在任務減少一定體力的擊退,也為成功,殘餘體力也是會承繼到最終地討伐。
學名 - Fatalis / 米拉波雷亞斯(ミラボレアス)
別名 - 邪龍
MH、MHG、MHP、MH2、MHP2、MHF、MHP2G、MH4中登場。
被稱為是「傳說」的古龍,被認為只出現在驅逐了很多的飛龍和老山龍的人前。
全身是微紫的黒色、有大的翼和長的尾。與水平脊骨二足走的飛龍或者四足走的古龍不同,以直立姿勢走,不過笨重。他有燒光那些來挑戰的獵人,把他們的盔甲帶回巢穴的習性。帶回的盔甲被他自身的體溫溶解,與黑龍的甲殼一體化。因此長大的甲殼比它的外觀更重,更堅實。
以廢墟化巨大的シュレイド城為舞台作戰。有高的攻擊力,多的攻擊伴隨高的損害。只是接觸了移動時的腳就會受到大傷害,他在地面的蛇行突進特別有力,一擊能成為致命傷。
初期的MHF,攻擊方法大幅度被變更,爬著走變得不進行突進和吼叫,壓在上的等大半的攻擊。還有,飛行回數大幅度增加,區域移動的回數也增加。現在被修正,攻擊方法大體上按照MH2。
ミラボレアス有「運命の戦爭」的意味。
主題曲是「舞い降りる伝説」
「モンスターハンター サントラブック」隱藏曲目還包括在內。
「舞い降りる伝説」是附有合唱的森丘汎用BGM「咆哮」。
學名 - Crimson Fatalis/ミラボレアス亞種 /米拉巴爾坎/ミラバルカン
MHG、MHP、MH2、MHP2、MHF、MHP2G、MH4中登場。
在故事中被認為是虛幻的存在。身體顏色是黑和紅、激怒時是像熔岩一樣的紅色。角的長度不相等,左右不對稱。幾乎沒有明白的生態,未闡明的部分比原種多。有記述指是黑龍發怒染紅的身姿,在火山積蓄力量的身姿等也有。影片室的記載是亞種,不過,紅龍記述勳章的解說只有,素材名是黑龍,稱號的解說是「憤怒的邪龍」,沒有與原種的明確區別。
戰鬥地方是「決戰場」。
咆哮能喚出燃燒的殞石。還有,不像原種的在地面爬移動做攻擊,而是進行來自高空的俯衝,像狠揍一樣的攻擊。
激情時憤怒的力量與發紅光的身體一起使身體硬化,防禦力上升。
任務開始時,面向獵人有用低空飛行突進的演出,劇烈衝突使播放機變得不可以被操作的同時有可能力盡。三回力盡成為任務失敗的規則上,有三人以上被捲進也立即任務失敗的不講理例子,不過,MHP2演出一樣,不過打中判斷被調整,這個危險被解除了。MHP2G剪切這個演出能從對峙狀態開始。
ミラバルカン有「解放命運的人」的意思。
主題曲「舞い降りる伝説」
學名 - ミラボレアス稀少種 /米拉魯茲 (ミラルーツ) /米拉安賽斯 (ミラアンセス)
MH2、MHP2、MHF、MHP2Gに登場。
被稱為「所有龍的始祖」「傳説中的傳説」的龍。閃耀白光的體毛,王冠一樣地裝飾頭的四隻角,全身裹著白的甲殼,與黑基調的黑龍和紅黑龍外表不同。激情時身體的一部分像染成紅色,胸附近有紅色電流,眼附近變得像流血淚一樣的紅。本編中的記載沒有區別是亞種·稀少種等的,不過,影片室的解說有「黑龍亞種」的記載。稱號的解說僅僅只被標明「祖先」。
攻擊力等的能力是在黑龍種中最高,最強大。
剝下的素材能製造被冠上「勝利」「榮光」之名的裝備,擁有純白的毛皮和銀的質感。
戰鬥舞台為塔的頂峰。行動與黑龍相似,不過,滯空時間比其他的二種長,咆哮不是隕石而是落紅色的雷,吐息等也具有雷屬性。
擁有當自己的身體受傷時為了保護生命把甲殼硬化,大幅度提高防禦力的能力。
任務委託人的「紅衣的男人」把祖龍稱為王。
MH2任務接受的條件為道具「祖龍之書」,MHP2隻限下載任務,MHF對於任務接受需要HR91以上。MHP2G為滿足特定條件後在集會所任務出現。: ミラルーツ有「命運的初始」的意味。
主題曲「祖なる龍」
學名 - 阿魯帕托利翁(アルバトリオン)
MH3、MHP3、MH3G中登場。
骨骼接近鋼龍,不過更大,紅黑的身體顏色。頭前方長著像珊瑚一樣無數的長角。
和黑龍各種同樣,別說生態,作為存在也被懷疑的怪物,在怪物列表也沒描寫姿容。
在某火山地區神秘墜落事故的飛艇,有些被火燒,有些被凍結,有些被雷擊。
對其的調查記錄幾乎沒有殘留,在調查闖進飛行禁止區域的船和走私船墜落事故原因的書人隊中1人剩下的航行日誌中,只有「火焰雨」「落雷」「猛烈暴風雪」等的急劇天氣變化的觀測記錄,煌黑龍的存在只被這樣記述。
骨骼和行動模式與鋼龍、炎王龍等的西洋的型的古龍相似,在突進時纏著紅黑電擊狀的龍屬性靈氣。會吐出引起爆風的火球,冰的吐息或者從高空降下冰柱,來自空中的帶電突進及落雷等,有豐富多彩的攻擊。
MHP3追加從天空落雷的能力。
在陸上戰鬥時身體變得紅黑,採用龍屬性和火屬性的攻擊。冰屬性、雷屬性對其有效。
反過來,在空中戰鬥,身體變得青白,採用冰屬性和雷屬性的攻擊。火屬性和龍屬性有效。
因為可以變更自己的屬性,所以沒有大的屬性弱點,吐息和攻擊的屬性在戰鬥時也變化。屬性的變化是由於身體器官的不穩定,也有可能連自己也完全不能控制天氣和地域環境。
還有,為有角的古龍種共通的「用角控制著那些能力」這個知識在煌黑龍也通用。
主題曲為「殷々たる煌鐘の音」
主題曲使用了MH3主題曲「生命ある者へ」中其中一,被隱藏並收錄在原聲大碟[Disc2]。
學名 - 古蘭?米拉奧斯 グラン?ミラオス
MH3G中登場
某神話中毀滅世界的惡魔,也有童話描述其為創造大地的巨人,傳說中的古龍。
有著酷似黑龍的骨骼,匹敵老山龍的軀體,全身被像般漏光的岩石質物質覆蓋著。全身擁有像般的砲口,此砲口狀器官能將熔岩般的超高熱液體像火山彈般射出,使其降下到自身的周邊令周圍變成一片火海。令人聯想到翼的器官成完全是為了放出火山彈的結構,沒有飛行能力。
能在海中、陸上兩方活動,一邊在海陸往返一邊戰鬥。被煉黑龍的火山彈和高熱的體溫影響,海被染成熔岩般的紅色沸騰著。
攻擊笨重,不過全身經常噴出的火山彈有攻擊判定,其巨體的攻擊也有著很廣的範圍,還有狙擊遠距離對像的火球吐息。通常是二足步行,倒地之後有一段時間以四足步行行動。二足步行時多用有大破綻的攻擊,不過,四足步行時活動變得敏捷,速度快而判定大的攻擊也用得較多,還會使用四足步行的專用攻擊,在口中儲蓄能量後,擊中地面後掀起厲害爆炸的巨大火球吐息。因為是超大形古龍,陷阱、閃光彈、狀態異常皆對其沒用,可是毒和爆破屬性例外地有效。
給予一定的傷害的話,身體能像黑龍一樣硬化,比破壞的部位會噴出體液而復活,可是這時破壞其心臟可以解除硬化並停止其噴出體液。另外,興奮狀態時和硬化時從全身流出的高熱的體液活化,從橙黃色變為黃色。
據說以前也出現過在タンジア之港週邊的海上,那個時候用壓倒性的力量令很多島沉到海底,令人類陷入恐懼之中。港的居民的祖先們在激戰末期討伐了這頭古龍,此後僅存的人們集結組成タンジア之港,並且建造為祈求和平,供奉神和辟邪的祭壇「祓除黑龍的」,並為煉黑龍出現的海域命名為「厄海」。現在,這個燈塔作為「タンジア的燈塔」成為港的。
如上述一樣,骨骼與黑龍非常相似,其名稱、防護具具有「ミラアルマ」、「煉獄」和「黑龍」結合別名的稱號。影片為「黑龍傳說」以暗示等,共通要素非常多,陸上的行動也和黑龍有大量相同的動作。
與嵐龍相同,在開幕影片的最後能窺視煉黑龍的身姿。
主題曲為「煉獄」
主題曲與煌黑龍的主題曲同樣使用「生命ある者へ」的改編。
學名 - ラヴィエンテ
MHF(シーズン7.0後)中登場。
因海底火山活動出現的全新地區-『絶島』中突然出現的超巨大怪物。沒有以前傳承的記錄,擁有充滿著謎樣的生態。雖然不能正式分類為古龍,但也給予「龍」的名字。
雖不能確定為因絕島的誕生時的劇烈環境變化而醒來,但絕島和ラヴィエンテ的因果關係必然存在。
類似東洋語中的『龍』的樣子,但手腳都退化了,體型為現至最巨大的怪物,全長約ラオシャンロン(老山龍)和ジエン?モーラン(峰山龍)的數十倍以上,每種行動都有猶如天災的破壞力。
因為メゼポルタ地方中被強烈影響,當地獵人公會與為同盟關係的キャラバン一同進行監視。
因其巨體不能進行通常的討伐,設置了名為「大討伐」的任務,32人分成「討伐組」和「支援組」,3個地區的3個時間帶,合計9次的任務來進行討伐。
討伐組為4名玩家最多8組一起出發,每組有4名稱為「破狩人」的NPC獵人。支援組為キャラバン剩餘的人,進行ラヴィエンテ因部位破壞攻擊憤怒的鎮定化,增加復活次數等等的支援。
任務本身HR17後可以參加,變種,剛種的攻擊力更大,在9次的任務的限制時間內必須全數CLEAR。
攻擊時會發出獨特的巨大叫聲,ラヴィエンテ的巨體會移動進行攻擊。動作間隔雖長,卻有很巨大的破壞力。
全身鱗片非常尖銳,移動中只要觸碰到都會受到傷害。這個巨體所發出的巨大咆哮,即使擁有最高級耳栓技能也不能阻止。
移動時絕島的地面會隆起,擁有在地底潛行後再進行吹飛攻擊,粉塵爆發和電擊放出等等多樣的攻擊方法外,也會利用絕島的環境進行攻擊,好像用濃霧將視界掩蓋再用巨大火山彈攻擊。
討伐後剝取次數為全怪物中最多的72次,會進行限制時間3分鐘的專行剝取任務。實裝初期限制時間為5分鐘。
大巖龍製成武器的材料比其他的較強,
大巖龍製成武器的材料比其他的較強,據說這些武器的『進化武器』會隨級數而増加光芒。
用大巖龍材料製成的武器會以「大蛇」標示。
學名 - 戈瓦?瑪嘉拉(ゴア?マガラ)
MH4中登場。MH4的代表怪物。
上述的天迴龍的幼體。因此可以說是古龍種,不過發現時沒有正式地分類為古龍,遊戲中的分類也為「???」。
像外套一樣的大翼和疊在那裡的「翼腳」有作為第5·6腳有作用的強韌,四肢發達,外殼以與天迴龍相反的漆黑和藍紫作基調,有著像惡魔般不祥的外表特徵。有著前腳比後腳長的特殊骨骼。
與成年的天迴龍不同,眼被脫皮前的鱗覆蓋著而沒有,取而代之有著散佈附在翼膜上毛狀鱗上的紫色感知外敵的生態。
讓敵人附著或吸入鱗粉,把握其位置與,從而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感知能力達到頂峰的話會變成「狂龍化」。變成這個狀態的話平時被藏在頭的觸角會凸出,展出疊在翼的翼腳變成第二種姿態,由於會用翼腳,攻擊變得更活躍,危險度也增加(有別於通過感染變成的狂龍化,可以說是完全控制之後變異)。這些鱗粉,如上述的天迴龍所述有被稱為「狂龍病毒」這種黑蝕龍以外的生物吸入的話會引起和異常的未知物質。公會把這些吸入這些鱗粉的症狀稱為「狂龍症」,可是,這些引起症狀的劇毒物是否真正的()至今仍沒有說明。
不但能配合四肢和翼腳在地上獲得很高的機動力,也能用翼滑翔並進行猛撲。
還有,從口吐出的吐息能與鱗片產生反應引起連鎖爆炸。
村任務的中盤突然襲擊以シナト村作為目標航行的「我們的團」(襲擊理由不明,不過後來得知團長藏有天迴龍的鱗,可能誤以為同族在附近而接近了)。因玩家和筆頭獵人的攻擊而徹退,潛伏於未知的樹海。擊退受到正式討伐委託的筆頭獵人們,追擊逃晚了的二人時當與玩家戰鬥並再次被擊退。一般認為在遺跡平原被討伐了,不過公會調查隊以不能確認的空殼和天空山的異常事故,認為其已蛻皮變成成體的天迴龍。
主題曲為「光蝕む外套」
ネットワークモードで食品(食品名『ポポ肉』)と言う形で登場してくる。
『モンスターハンター3G モンスター生態図鑑VIII -ナバルデウス亜種-』付屬的傳單。
:隱藏分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怪物猎人2g一角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