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线ping高怎么办风暴如果中间有个问号怎么办

怎样刷大象零件! - 火线风暴视频 - 爱拍原创苹果电脑开机白屏时屏幕上出现一个闪烁文件夹,文件夹上有个问号。这是什么问题?_百度知道
苹果电脑开机白屏时屏幕上出现一个闪烁文件夹,文件夹上有个问号。这是什么问题?
如题,刚买的机子,这种情况出现过2次。
我有更好的答案
哪还有文件夹硬盘里有没有系统。白屏就白屏?这个应该是网络启动时显示的信号 问题是你没有高清什么问题
电脑找不到开机要用的文件,多半你是误格式化了,需要重新安装系统,拿苹果送的第一张光盘放进去,按alt从光盘启动,后面的按屏幕上的指导做。 问题补充的答案:使系统问题并且光驱不能用的话,要用其他电脑帮忙并且如果另一台电脑是的话好办,用网线或者1394火线把两台连接起来,你的机器开机的时候按住ALT,就可以从另一台启动;不能直接拔出本子硬盘用PC装,PC无法用苹果的赠送光盘启动。非要用PC安装的话,先把光盘放到PC机里面安装光盘里面有一个文件夹叫OD什么的名字里面的程序,安装以后你就把你的苹果本用网线或者1394火线连接到这个PC,就可以共享PC的光驱了。如果觉得麻烦,就找一个移动硬盘,网线接口1394口或者usb接口都可以,甚至U盘也可以,然后把整张光盘用PC软件UltraISO制作成ISO然后把ISO恢复到移动硬盘或者u盘里面,并且要用UltraISO制作启动文件放到?U盘或者移动硬盘里面,这一步你谷歌下教程,我记不住菜单了,很简单,就两步。然后你拿这个制作好的移动硬盘或者u盘连接苹果本开机按ALT就行。那俩人自己都没有弄清楚就不要来把别人也弄得不清楚!
其他类似问题
苹果电脑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You are not authorized to view this page
You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view this directory or page using the credentials you supplied.
Please try the following:
button to try again with different credentials.
If you believe you should be able to view this directory or page, please contact the Web site administrator by using the e-mail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listed on the
home page.
HTTP Error 403 -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Technical Information (for support personnel)
More information:5年前,房地产市场那疯狂的一瞬间,我至今历历在目,当年我还是个彻头彻尾的SB愤青,不想靠家里,期待房价是最后的疯狂,想等自己攒够了钱。当时的GF天天叨叨房子。
09年去工总行面试,晕,居然是个群体讨论年轻人买不起房的问题,哥们我看了任志强的blog,balabala一个论调,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想想,真是好笑,当年真是SB到极点。
总之,成长的代价还是挺大的。所以,我对那些不负责任的大V,比如神马时寒冰,侯宁,嗤之以鼻,这帮混蛋真是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没办法,世界就是这样,大部分人都是没有思考能力的。刚去看看,大V时寒冰的博客,人家又出新书啦。哈哈。整天:美元战争,房价资金池,中国未来大发展啊。。。这小说写的~~~激情四射的。
简单,真诚(实)。这才是本质的东西。别跟我说阴谋论,阴谋阳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
==============前面都是废话================
房价的上涨是因为啥?我比较认可:需求。炒作也是需求。所以房价不是炒上去的,是买上去的。股票也一样。
为啥要买房子,当然是住了。
“空城”那么多还不够住么?什么是空城?媒体就是一帮XXX。我高中毕业这10年,首都郊区的县城貌似地盘扩大了至少2倍。现在都是乌泱乌烟的人。还有河北那个燕郊。。。
首先我觉得要认识一个问题:人们未来要来到城市,而不去山沟里。
市场经济,您去山沟里怎么做生意?来城市,我是要挣你们的钱的!北京据说那几个乞丐,都是不少挣钱的。。。看到没,乞丐都知道来北京好挣钱。
所以人们会远远不断的往城里跑。这就是支撑房价的根源。这就是城市聚集效应。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实不无道理。
上面这个观点:我没见过别人讲过。算是我原创。
那么影响房价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经济周期,经济危机会导致房价下跌。
国内会有经济危机么?城投债?信托?
我觉得不会系统性的危机。第一社会杠杆率还不够高。第二新一届领导已经再调整了。
最后卖不卖、买不买,就要结合自身投资需求、资金需求了。
12年为了结婚卖过一套,买新房,70万出的,现在就是跌了,没140万也买不回来,还得加一堆税费。
卖几套,整出几百万出来,真心不知道投资啥。
股票?我现在的操盘能力就是不超过200万,已经是极限了。
买信托?多少还是蛋疼。
买债券?安全的债收益率低。。。收益率高的,比如华锐让我蛋疼。。。
黄金外汇就别想了吧,坑人的玩意。
或者是等待房价下跌,然后再去抄底。。。能跌多少这个很难说,中间一买一卖的税费也得几十万呢。。
现在农村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我的同事是农村人,他说等老了以后回去养鸡种菜,他不打算长期留在城市。
随着经济发展,以后可能城市人涌向农村。我们这边珠三角,农村户口是个宝。
大城市我不知道,小城市房价肯定要跌的,因为小城市没有吸引力。
- 鸭蛋办主任
你很真实,无房和有房,就是屁股决定了脑袋
不过,你确实很真实,不做作
时寒冰确实害人不浅,我当年也深受其害,跟郎咸平一个套路,给你一些具体的数值,伪装成很科学的东西,然后在这些“很科学的东西”给推出一些看似很符合逻辑,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拍脑袋想出来的,压根没法证伪的东西。
总是要有涨有跌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只涨不跌是好事情么?
其实符合逻辑的不等于必然会发生的。
无论你说房价要涨还是要跌,只要你先得出结论,再去找论据,都能找到100个以上的论据来满足条件,再写出来,就是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了。
- 平凡男子
08年如果不是4万亿,地产已经崩了。现在看来,还不如当初崩了呢
关键不在于人们说什么,而是做什么
- 我为榴莲狂
我刚买了时寒冰两本书。
房改其实就是掠夺国民财富的一个过程。卖完了房子就开始征税。一边是给银行打工,一边还要缴纳房产税。。。啧啧。。GCD这招可真够高明的。
- 我为榴莲狂
四大行放松首套贷款标准的新闻大家看了吗,不知道北上广如何执行?
现在都还算传闻。。。
- 追求财务自由的80后
国家是绝对不希望房地产崩盘的。
所谓崩盘,我理解的就是房价短时间内断崖式下跌,跌幅较高点下跌超过30%,房地产企业大面积破产。因为如果那样的情况发生,银行会紧跟其后破产,发生挤兑,那紧跟着就是社会动荡,然后... ...。当然国家为了保银行保政权,可能会更加发货币购买银行不良资产,那直接导致的就是人民币汇率暴跌,严重通货膨胀,毕竟人民币的国际输出能力和美元不能同日而语。
现在房价下跌,市场趋势性的,是市场内生动力导致的,是大趋势。本届政府顺势而为,降低经济杠杆,倒逼经济升级转型。这正是保护房地产市场,减轻市场内爆压力,减轻地方政府土地依赖症等目前经济顽疾。
作为个人,不要担心房价暴涨暴跌,这在中国市场估计是3-5年内看不到的。所以根据自身居住需求,该买就买,但为了N年坐地升值N倍的梦,那就算了。至于卖方,看自己情况,够自己这辈人的居住需求就可以,不要想什么儿子(小于18岁),孙子,重孙子的事情,那完全是不可控的时间长度,有那闲钱,还不如投资教育,或投资财富增值。
要崩盘了,不然为什么放松调控
关键大家买涨不买跌
卖地推高房价,原先是政府最好的收钱工具
收不到,房产税就来了
就这点逻辑分析水平还分析房价呢,呵呵
我周围的同事,小孩子都不大
爸爸妈妈都已经有一套或者两套房了
爷爷奶奶再一套
姥姥姥爷也一套
房地产公司应该强烈反对计划生育啊
计划生育对房产是大大的利空
房地产不行了,ZF怎么办?
结论只有一个
房地产税必须肯定一定会征
就跟个人所得税一样
人人都有份
房地产发展到现在已经不能仅仅从供需角度来分析了,地产总的来说是虚拟经济,和汇率、利率、货币供给有密切关系,如果市场利率依旧维持在目前一个较高的水平,再加上美元的升值,对于房地产,我比较看跌
- 80后,男
开发商亏钱了,关政府P事啊!在深圳随便一平2万多,3万,4万大把,有多少人有这个能力啊!几百万的房子,首期100万,要攒多久啊!吃喝玩乐呢?小孩教育呢?一个月得收入好几万吧,买几百万的房子!说会掉到1万一平啊,就是暴跌50%,所谓的崩盘,呵呵,洗洗睡吧!几年内房价不涨,微跌,是最好的了!经济又平稳,几年后收入增加了,房价就相对合理些。
有时候看看历史,比先有立场来罗列理由实在。房价为什么要涨?房租比是比较客观的。系统风险与房价有多大关系?类似当年股票,6000点经济一片大好,罗列一堆理由,现在2000点也是一堆理由。未来呢?如果你反过来看看房价跌的理由,也许会更客观。
如果按大明湖青蛙的逻辑推理:现在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6口人,将来只有宝宝一个人,那中国总人口要从13亿减到2亿吗?
cn2908,你说的这个是你的逻辑,不是我的逻辑,我可没说从13亿减到2亿,难道你认为人都是20来岁就死吗?活到80岁,可以有几代人了。不过年轻人的总人口确实在减少。
螳螂啊,生完孩子就死?!
所以说如果仅从供需角度看,如果人口十三亿数量不会有大变化的情况下,对房屋数量的需求是稳定的,不会有明显减少,小孩少了,老人寿命还增加呢,老了也得有房住啊。
至于说什么爷爷一套,姥爷一套,潜台词说将来会过剩很多房子的说法,实在是行不通
按楼上所说人口不增长而房屋每年还在增长,几十年后当然会大量过剩。不然为什么各地都在建设新城,真的是旧城住不下了吗?
人口不增,而房屋每年还在增长,几十年后当然会大量过剩,但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大吗?别说几十年后了,你看看现在开发商还像以前一样玩命盖房子吗,没看连恒大都开始卖矿泉水了吗
- 我为榴莲狂
楼上的看看任志强的论调就知道开发商想不想盖房子了。任大炮认为明年9月份房价会开始上涨,因为那时候去库存已经完成,房子又要供不应求了。
人口去库存在就开始了。
我的操盘能力5个亿~
- IT 请不要发私信问我买什么
这个贴是讨论房价还涨不涨? 还是讨论跌多跌少?
我经历过香港97金融风暴,01年开始买卖上海及全国楼市,很赞同楼主的资源集聚的说法,这是很对的,所以08年后就收缩了战线,把投资于成都等地的一堆房产都卖了,在09年4万亿出来后汇集资源于上海房产持仓若干。事实是只有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在宜家开黑车外地农门兄弟们的有机会打KFC+快递+黑车+代驾等3-4份工,月入近2万,凭1人之力之可以把全家都接来北京上海做新城市人。让他们回去,生活费用低了是的,但收入怎么可能有2万, 那4份工作可能1份都没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指数,什么牛肉面指数,黑车指数,妓女指数(东莞除外),这些灰色指数是有前瞻性的指数。
13年下半年我卖出所有上海楼市持仓,甚至等不及满5年可以节省的巨额税收。我们来看看13年后购买房产的是哪一些人,他们几乎全部是刚需,我在投资房产时间也不短,明白没有刚需做出大牛市的道理,到了全部都是刚需接盘的时候,基本是山顶。这个完全是微观操作体验,观察上海各区域的指标小区指标楼盘的过去3年走势图,会明显发现13年豪宅基本都不涨很多还微跌,涨的基本是外围,结合其他信号,离场之声虽无声但如惊雷入耳。
那么宏观方面是怎么回事呢?房地产是有周期的,无论你怎么做,经济周期是逃不开的,这个是和货币创造的原理紧密关联的,我曾举过例子,原价100万的房子,某些年以后卖800万了,如果买家是800万现金支付,那么货币总量是没有多也没有少,还是原来的这么多,如果是贷款600万,那就不同了,市场的货币重量是平白无故多了600万的,如果卖家拿了800万后没有去挥霍,而是换了房子,而且还加贷款的,那么这些钱就都留在了楼市了,这些支持了 楼价的上行,全球各地都如此,但是货币在银行体系的创造并不是无止境的,怎么观察楼市货币创造的上限从而预判顶部的区域的出现,我需要另文分析货币创造的极限,这里先放个图说明当前情况:
这个是过去3年居民户新增贷款的增速图,也就是新增房贷的增速图,14年开始即为负增速。通过更长周期的图形并叠加同周期固定资产房市部分的增速图,可以清楚看到楼市供求起伏。
地产的特点是没有右侧交易的机会,我的看法是在13年大顶之后是漫漫的熊途,当然反弹并不排除,怎么个跌法,那里跌那里不跌,下次发帖再说了。
- 我为榴莲狂
大赞大鳄。房地产早就不是普通的消费品了,所以从供需角度分析纯粹是缘木求鱼。租金是真实反映消费水平的,只要看看北京离谱的租售比,就知道现在的房地产绝对不是需求推起来的,而是投机资金推起来的。任大炮的丈母娘理论,其实只不过是混淆视听罢了,也蒙蔽了很多人。
所以分析房地产走势,必得从金融投资的角度去分析。
期待大鳄下面的分析。
- 享受市场的恩赐
房地产长期是涨价,三个理由:1、因为通货膨胀无时不在,通货膨胀无时不有!2、中国文化中的农耕思想根深蒂固,偏爱土地(人多地少依然是长期矛盾);3、中国的房产产品本身还处于原始产品,高楼公寓还是主要供给,与世界主流房地产商品——别墅还有很大的差距。做个不恰当的比喻,中国在房产上相当于处于黑白电视机时代,而英美的房地产处于液晶电视时代,中间至少差了三代产品。由于人均土地瓶颈,估计中国房产升级将花费漫长的时间,也许要几代人去努力。所以不要被短期的现象迷惑。。。。。。
- 我为榴莲狂
说房价长期上涨,相当于凯恩斯说的“从长期看,我们都会死”。对个人的资产配置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任大炮的丈母娘理论,其实就是一部分刚需,本人就是因为结婚才买房的。只是刚需对市场的推动能力不够强大,没有高杠杆的投机资金,楼市涨势不会太好。
- 我为榴莲狂
人们会因为各种原因买房,需要房子又能负担的起,这部分就是有效需求。但09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单用供给需求理论是无法解释的,或者说是走入误区。因为从那以后,房子彻底变成了投机品。
房价怎么涨都对,08-09年全球都跌,就我们刚需牛逼,硬能把快腰斩的房市给拉起来。。。。。。。所以我们也不会有金融危机,永不下跌
其实未来的需求主力应该是不断改善生活环境的需求
特别一线城市,很多小年轻都是郊区几十平的蜗居婚房
难道30多以后有了孩子不需要换大一点的2居室3居室吗?不需要进城买房吗?孩子上学不买学区房吗?
40多岁发财了,老婆不叨叨买大house吗?钱多了不想住别墅吗?
如果你的人生是上升曲线,那么你们家的人均住房面积也是
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住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好
收入的增长和改善生活的愿望是最大的刚需
那你要bb说中国崩溃啥的,那就没法聊了
反正现在gdp还在涨,人均收入也还在涨,没看出停滞的迹象
说实话,本来不想回帖的,楼主的文采还可以,就是看不明白到底想说什么,任志强是个死多头,侯宁是个死空,时寒冰根本就是一写手,不知道这些怎么能扯到一块去
的回帖,不禁眼前一亮,这么有水平的分析,学习了,从流动性创造角度来谈问题的,目前还真很少看到,这种隐秘的逻辑,不是深思之人,是难以得出的
看到有人用M2和贷款增量分析房价的时候我就会感觉到疑惑,难道预测M2和贷款增量会比预测房价来得容易?就像炒股的人说“天量天价”一样,基本正确但没啥价值,天量未必就比天价容易预测。
回到房价上,就拿上面的那张图来说吧,08年上半年,贷款增量走势也类似于上图,按以上的理论分析绝对是见顶迹象,但08年底到09年突然暴发,房价也自然水涨船高。所以,除非你能确定贷款增量不会再次暴涨,不然你就确定不了房价会不会再次暴涨。
- 一铁杆吊线
预测是门伪科学, 你100次唱空,总能对一次, 100次唱多,也能对一次。重要的是其他99次你都很消停,那1次蹦跶的巴不得全世界知道。。
说实话,讨论这个没啥意义。 真正有意义的是,当某些事情发生的时候你知道后面会如何。未来那么久远的事,鬼才能预测。。 没准明天地球就完蛋了呢
小川都告诉你了, 房地产大周期都是央行通过控制抵押贷款比率来完成的,还有什么好想的。听党的话, 跟着市场走,就对了
- 以稳健投资为目标。
就像很多人说的,只要认真看文的,都会说本文不知道说啥。
确实是这样。
我没怎么下结论,我只是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做一个总结。
如果能给别人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或者收获,可能就是本文最大的目的了。
是属于分析的很透彻的一种。我是喜欢抓根本因素,外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以,想结婚买房子的,别给e神给吓到。。别让女朋友跑了^_^
如果是,前几年投机入市的,出一些也可以的,因为后面的房价我估计是不会有前几年那么猛了,换马到其他市场,我也是比较认可的。
具体我自己,就当祖业产了,留给儿孙。固然按文中分析,暂时几年不会卖。
具体到您,恐怕也得自己思考,分析。
大鳄从流动性方面来分析,不应该只从社会贷款啊,还有汇率啊,我想未来美元回流对市场的影响也必须要考虑的吧?
不知楼主要讨论的是长远还是近十年
现在开始跌,没话说,去年卖房时,看到确实是年轻的刚需买
长远涨,和物价、工资一样,受通胀影响。
说一定哪一天金元券来了,更是涨到天上
相对而言,觉得价格不变或者下跌的可能性大于上涨的可能性,在看看吧
- 70后债券盲
房价不可能大涨,下跌幅度不好说。
1,2020年左右,中国人口到达顶峰。当人口下降时,需求肯定下降。但一线城市的魅力永远存在!
2,现在的人口结构,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城里的独生小孩,会继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自己父母的房子。打个折,一个小孩会有2.5套房子吧。两个独生子女的家庭5套房子。所以这个潜在供给基本抵消掉进城的刚性需求。也正因为父母大多会随子女生活,三四线城市风险很高.
3,就目前回报率而言,广州的住宅租金回报2%多一点。还不如存银行省心。在房价没有大幅上涨的预期前提下,投资客只会抽离资金。二手供给会不断释放。
4,现在的高房价,在农村长大毕业留城或进城打工的孩子,有足够的能力,支持他们的刚需吗?
作为投资的话,5-10年,股市翻倍的几率很高,楼市翻倍的几率很低。
- 70后债券盲
另外,房价的上涨,只是增加普通民众的地产资产,看得到,无法享用,在投资收益和工资收入没有相应提高的情况下,并不能提高生活质量。甚至,令生活质量下降。房价上涨,会导致租金上涨。城市最底层的留城成本上升(看看服务员,清洁工的最低工资变化就很直观),直接推动物价上涨。其实2003年前的状态才是最幸福的,大家买房不吃力,物价不高,低房价省下的钱,推动内需,大家爱吃就吃,爱喝酒喝。我自己倒是希望推出递进式的房产税,避免大量囤房,让大家回归幸福。
- IT 请不要发私信问我买什么
汇率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考量, 房产的下调有相当机会是以房价微跌而人民币对美元价格下跌来进行的。也就是美元标价的中国房价跌幅将较大,而人民币计价在一定程度上庙堂是完全可以维持的。
我的资产凡是在国内的, 均会对冲人民币汇率风险。
- IT 请不要发私信问我买什么
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我着重于分析货币供应,货币是通过银行释放基础货币而后银行体系进行货币创造来进行的,货币总量=基础货币x货币流速, 这个在我发的3个关于当前货币政策的分析里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我们首先观察一般经济周期的变化。
1. 在一个经济周期结束后,市场从废墟里站起来, 利率已经达到低位,因为经济上对于货币的需求很少,银行无贷款需求所致。
2. 而后新需求产生,具体行业贷款需求随之而来,货币创造的周期启动,扩大再生产的结果是带动了所有的其他行业,其他行业再继续产生贷款需求,致此经济步入正向循环。
3. 新的货币源源不断,人们对经济的预期越来越乐观,贷款需求开始飙涨,利息走高, 货币发行越来越大。
4. 到了一定的阶段,利息会更高,因为银行发现人们对经济的判断未必对,坏账开始增加,因此要求风险溢价,利息将变得更高,但高昂的利息正在破坏更多的行业,亏损的行业为了救命是不惜一切代价要钱,到这一步,利息的高涨是非常快速的。
5. 其后,没有什么企业能再负担这样的利息,亏损企业增加,跑路的不少,人们对经济转为悲观,银行坏账缠身,要收缩来保护自己,货币创造完全失去,经济迅速硬着陆,倒闭的倒闭,贷款需求失去,利息迅速回落,完成一个经济周期。
以上周期,从有货币以来,亘古未变,各行业,各国家,莫不如此。各位,如果把其中的一些字眼换为楼市,会发现什么呢? 如果把投资定义为一场战役的话,需要有战略和战术,也就是首先需要定义当前在什么阶段,可能会怎么样,这个是战略,其后时寻找合适的导火线,确定行动时机和信号,采取具体步骤出还是入,这个是战术,我第一贴说讲的微观观察即为战术。 如果知道全局图景,接下来获取相关数据并且用历史数据佐证,得以判断就仅仅是技术工作,得到结论并不困难。我常说于无声处听惊雷,听不听得到惊雷,首先需要的是战略思维。
我之后将论及宏观调控及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极其极限,市场大量的无谓争论,均源于此。真正在市场操盘而知所进退的,往往只做不说,或者仅仅是做了才说。
中央现在是死扛房价,房价早就实崩了,1套100万的房子租金只有2万不到,傻子都会选择存银行而不是买房,房价根本保不住,已经走进死胡同了,放水降息汇率还要不?股市人造牛市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给你一个所谓的希望而已,否则房价跌股市跌你岂不是彻底绝望。
- 期货我才入门哦
时寒冰 、郎咸平等人误导了很多国人啊,我也是其中一个
- IT 请不要发私信问我买什么
兄厉害,说的没错,价和量,这个就好比鸡与蛋的关系。
08-09年的图形的确类似,但09年的4万亿政策是一个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周期的行为,这也是我为何在08年清盘后,09年重新集中在上海买入的原因。政府的干预是有其极限的,未来不保证没有,但其效应是无法和09年比的。
- 以稳健投资为目标。
我这人比较注重概念。地基不牢固,谈何分析。
说说“刚需”,我认为这个词就是坑人用的。而且有一种鄙视的意味。刚需=屌丝。新闻报道这种玩,但我觉得投资就一定不能受到“刚需”的误导。
我的心里没有刚需这个词,只有需求。
难道除了“刚需”你们就没需求了?什么叫刚需?结婚是刚需?那孩子上学呢?二套呢?
也就是说:除了刚需接盘,就没人接盘了。
还有现在的保障房,连阳台都没有,谁受到的了,我不信你住这种房子不想换一个带阳台的。保障房是便宜,不过只是能住,人的需求是没边际的。
我老琢磨啥时候跌了,我还想在海南买一套呢,热带,舒服啊。
这其实也是我的观点:房价根本就不是所谓的炒作上去的。就是被真实需求买上去的。
这区别在哪?炒作的,比如大蒜、生姜、股票,基本上那就是一套路:从哪里来的,回那里去。
当然我没工夫去定量分析,证明是不是炒作。但是只要关注下城市人口的变化,就基本可以证明这个观点的。房子是真实有人在住的,不是空的。
这也就是如果你去用炒作的观点来鄙视房价,结果就一直被打脸的缘故。是啊,如果是炒作,疯狂之后必然暴跌。
也就是说,人们对“住”的需求是很强烈的。唉,我现在的厨房就太小。。
---再补充点对M2的看法
包括所谓的印钞论,完全就是大众的一种自我欺骗。
我们不贷款买房子,M2能增加么,关央行毛事,央行降息也是为了让大众早点买到房子。当然前提是,你自己想住好房子,不想租房。如果你想印度人那样想得开,睡大街也无所谓,那降息也不会激起购买欲。
这就是所谓的提前消费,不提前消费,有几个工薪阶层买的起?
----------我再谈谈炒房团的看法。。。
叫我说,炒房团?没几个真牛逼的。就跟炒股票一样,一个大牛市,股票涨10倍,放心,没几个人能从1倍拿到10倍。无良的媒体,顶多找几个特例,神码出国留学了,股票回来一看10倍。
所以,不用意淫神码炒房团的炒家都是低价买了然后一直捂着到今天才出货。不现实。
翻出07年的工资单,与今年比,7年涨了39%。是年收入,全部的收入。想不明白房子如果是买了住的,怎么会到现在这个价位。哪来的钱?如果我不准备为孩子出力,他们真的不轻松。
如果中国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能进入准发达国家行列,那房价空间大着呢
人有钱了首要需求就是住个好房子,大房子,看看美国工薪3,4口人都住着独栋
看看咱们自己,周边,有几个说对自己的居住条件百分百满意的
即便是有几套房子的,也不是啥好房,大房,舒适房。大多老公房,居住质量太差,出租差不多
别一说刚需就是结婚小年轻,需要换房的人多着呢,不过是现在换房成本太高,一买一卖亏个几十万,如果一线放开限购,降低房产流通税率,优惠二套贷款政策,房子不涨才怪
所以房价的涨跌最终是国民收入的增长状况,其他都是扯蛋
- IT 请不要发私信问我买什么
楼主啊,我想多嘴解释下 那个那个刚需。
刚需这个词我认为不是贬义的, 而是在这么高的价格下,通常人如果不是很必须的话,真不会去买,那么去买的人是因为有着自己非常重要的生活需要才去狠下心买的。刚需不是屌丝,要知道去年的中心城市房价动辄数百万,能买的, 如果不是做假收入证明的, 那实际都是高薪人士啊,如果这个是屌丝,那么可能我对屌丝的概念需要换一下。
如果说需求,那么投资需求也是需求对吧。为孩子买个房子,那么这个房子自己现在不住,那如果准备出租,实际这也是投资需求了。如果是小换大,住了大的, 小的不卖出租,那么这个小的也是投资需求了。这里我想问一下,如果认为等孩子大了,房子会跌价的,还能买到更好更便宜的, 那么现在就会为孩子买吗?
所以为了区别这些需求,独立地把短期一定要买房的刚性需求拿出来谈。那么,13年发生的是什么呢? 如果观察13年市场成交的特点,可以知道,成交以小户型为主,总价低的很走俏,总价高点的大户型,乏人问津,高档住宅不涨而微跌,仅仅凭低总价住宅拉高了整体价格,这可以知道,小换大换房的需求不是没有而是因为价格原因不发生,只有那些真很需要的人,才在13年杀入了房市。
如果认为投资市场是有些共通经验的话,那么这个特点是微观上的一个重要的信号,结合宏观周期信号的话,可以做出某种判断,当然了,每人有每人的体系了。至于炒房团,看怎么去看和定义了,如果把炒饭团定义为房产投资者,我挺清楚地说,香港,纽约,悉尼,伦敦,巴黎 全球各地都有类似中国炒饭团的房产投资者,其规模并不弱于中国多少,当然了,投资嘛总是有人赚有人亏,怎么可能都赚钱呢?如果各位手里有超过自己目前居住的房子,无论是空着还是出租着,那实际都是有着投资需求,问下自己如果不是为了上涨和担心上涨,那还留着干什么呢?那么阁下是属于炒饭团吗?
从98年取消福利分房至今已经16年了,在房地产商人的努力下,房子终于过剩了。有时候想想挺吓人,要是两个独身子女的00后长大,老人都陆续走了,他们要管理多少房子呢,来个台风,去看看门窗是否关好都要累死人。
- 债市1年级小学生
这几天一直在压缩一个房产商的贷款,各家银行都在压他,几十万的盘子,2000万现金他都借不到,要钱没有,只有房子,原价6500,可能会4800让我们帮助卖。
- 70后IT女
改善需求不会增加需求总量吧,因为换大房,小房可以出租了。而且相当大部分不急迫,或者说不是很急迫。
投资需求更不着急了,比如看不明白或房价向下时,这部分人会观望。
所以这两种需求应该不会影响短期价格方向。
- 以稳健投资为目标。
讨论房价一定不能陷入微观不能自拔。
其实,不需要定量分析,做做类比就可以简单的得出一些结论。因为有人已经跑在我们前头啦。
第一、说日本,国人真是被这个日本房地产崩盘给吓的残废了。当时我google的结果是,90年日本大城市的房价是100万人民币一平米,对错。100万人民币,90年。当年您的工资是多少?北京现在平均也就4万的水平。
第二、我们学习一下亲兄弟,台北。台湾行很多人都去过吧。可以去交流下。我是没去过。google一下,还是知道,那边也是叫苦连天。
第三、首尔房价,韩国经济腾飞也是先于我国。可以参考。民众也是很抱怨。具体价格,有人去过韩国么?可以说一下
楼上正解,房价没有崩溃空间
所谓崩盘,必须腰斩以上,幅度小叫调整
看看你周边,有跌一半的潜力吗?北京4万,跌一半2万,就是3000美金一平,能号称国际大都市?
- 我为榴莲狂
400万的房,放理财一年也有20多万了,租金也不过7-8万,还得扣掉物业取暖费。除非预期房价持续上涨,否则有多套房的不会不做打算。
- 90金融民工
核心区域继续涨
租金每年都在涨啊,前些年北京平均涨幅应该超过15%的吧
只要城镇人均收入继续增长。房租还会涨
股票也不能看静态市盈率的啊,要看未来收益
从单纯当时经济账来算,打车肯定比养车便宜,但着急时可能达不到,租房肯定比买房划算,但房租年年涨,经常要搬家,完全没有归属感,理财的目的是提高生活品质,安全感和归属感是很重要的,不是收益率提高两个点能够弥补的
- 我为榴莲狂
租金当然在涨,可是北京今年以来房租已经在下跌了。至于未来还会不会涨,我认为一定会的,因为房租是最能反映当地消费水平的指标,每年的通胀就能推到房租上涨。
@vrman说的对,投资房子是看预期的。如果预期未来房子还会大涨的,当然会继续持有。问题是现在还有几个预期大涨的?我提到房租是因为房子的投资价值来自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升值预期,一部分是房租收入。如果多套房产持有人认为未来房价平稳或小幅下跌,而房租又不足以弥补其机会成本时,你觉得他们会如何选择?
- 我为榴莲狂
另外,我说的是有多套房的。@himiao说的不在此列。如果只有一套自助房,多数人是不会因为房价下跌卖房的。
租售比50,租金年涨幅低于50%,就不值得持有,这可是大师的话
实际上,目前中国经济就连年涨幅10%也是承受不了的,如果房租涨幅超过5%,聪明的投资者就只剩下一件事情可以做:买阿里巴巴
没有房市死多头,没有马云的今天,我认同这句话
- IT 请不要发私信问我买什么
崩盘之说当然是耸人听闻, 而且这里好像也没有人说要大崩盘的,我认为较大的可能是房价在庙堂操作之下维持略跌缓跌的局面,庙堂支付不起崩盘,而央行仍可释放货币,比如当前流言处处的新首套认定等,但我较为相信以美元计价则会出现一定的下跌。住房需求长期存在,各国楼市在见顶时也是很多实际需求的,每人都想住大的没错,但有需求并不等于可以实现,人口红利接近失去也是现实。
要说远期的, 那怎么说都可以,比如股市长期看涨,也没人可以挑战。看到讨论远期,或许我可以说2句理论一点的东西,国内私人部门财政余额 政府财政余额=经常项目余额,这个是一个经济恒等式,这个等式怎么来的, 我这里就不展开了。观察经常项目余额,也就是出口顺差,可以知道当前已经远不如前数年,我们的政府打算使用规模赤字吗?我看不到踪影,如果使用的话,会伤及汇率是必然的,剩余的私人部门财政余额我就暂时看不到强力上涨的道理,也就是收入上没有很大上涨的空间虽然改善住房的愿望仍然是很强烈的。当然如我上面说的,庙堂使用通胀及赤字手段,可以托起楼市的,但外币计价就不这么看了。
在实际操作中,观察经通胀调整后市场利率及租金收益数据进行一定的加工,可以得到有价值的周期判断信号。
哪个大师能说出这么蠢的话,年涨幅50%的话,复利10年后翻58倍
就算按照前几年的增速15%,10年后也是翻4倍,前面lingleishuimu说的400万房子现在租8万,10年后翻4倍就是32万,租售比还高吗?
目前国内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维持在10%左右,大家看租售比不能刻舟求剑
只要人均收入增长,房价就有支撑,当然说的是大中城市,人口净流入城市
- 我为榴莲狂
你是用十年后按每年15%的速度增长的房租,比上现在的房价觉得合理,是吗?也就是你觉得房价会停滞十年。
- 向往自由...
[1] 目前300万的房子,租金也就6000块一个月,年化才2.4%。 房东都是活雷锋?如果不是出于对ZF不信任,都要卖出,理财去了。哪怕买个国债,收益也比这个高。
[2] 每年M2都大于GDP,如何消化?短时间控制一下,长时间呢?
[3] ZF人为控制了供应,人为的加了30%左右税,所谓恶有恶报。
[4] 事实在眼前,越调控越长。什么原因呢?流动性差了,跟债券一样,10万可以把价格就拉高几个点。目前的价格已经失真,一旦放量,真正的价格可能比现在还恐怖。这刚几年,现在上海的10万盘已经不稀奇了。
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上海今年涨了10%,我看的楼盘从去年2.8万直接跳涨到4万。
在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还是死空的认为会下跌?
一说房价就是吵翻天了,非常同意楼上的楼上的楼上的楼上的楼上的楼上的小竹的观点。
你怎么知道10年后10倍出头的租售比是合理的呢,如果房租一直在涨,10年后的租售比不会低的,这个可以类比为一只成长股,业绩一直在涨,市场就会给予很高的溢价,市盈率可以几十倍
真正拐点是它的业绩不再增长,出现下滑。所谓涨过头,跌也会·过头
所以判断房价拐点最好的方法就是看收入增长,如果中国出现“中等收入陷阱”,收入增长开始停滞,那拐点就来了
都疯了,十年啊,你一辈子有几个十年,呵呵,别讨论了,人家一上来就是十年持有周期再加每年房租涨15%,你能逗得过?逗比?
这只是个比方,未来谁都不知道会怎样,我也说了收入不再增长,房价拐点就来了
不知道谁逗比,上个10年房价涨了多少,房租涨了多少,自己去算,别张口就来
未来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张口就来,有点素质成么
上个10年房价是涨了不少,房租平均有15%的年增长?呵呵,你真逗啊
你尽可以回顾历史,回顾30年更爽,可是自己暗爽有什么意思?呵呵,你有素质,就把钱捐给需要买房的刚需,这才能证明你的高大上
别是2013年高位买了房,自己为自己打气吧?那倒也可以理解,就别当房托就好
不想跟你扯,不再回你了
做为一个投资人,连最起码的理智都没有,张嘴就来
我在北京西三环边有套小房子,50多平,现在租5000多,10年前也就租1000多块,去算算年增多少
看空可以,但为啥要那么排斥别人的论点,真是奇了怪了,房价又不是我炒上去的,我也就2套房,大的自住,小的出租,房价涨跌其实与我何干,房租我倒是希望多涨涨
- IT 请不要发私信问我买什么
我觉得和 各自说的都有道理,但不是在一个讨论点上,这样就说岔了。我相信2位都是大智慧之人,其实大家说的是一回事,就是收入和收入增速。
是说如果收入可以持续上涨是可以支持今日的房价的, 这个的确是的, 就如庙堂制造通胀,那么经济不景收入也可以上涨,房价可能现在贵了但只要停下来等一轮可能就不显贵了,央行这么做是可能的,但币值汇率会下降的。
说的是,如果租售比在50的话(也就是年租金除以房子市价低于2%),那么这样的情况下租金上涨速度低于50%,就不太值得投资房子。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呢?
当前就是租售比在50了, 不过租金50%增速还是比较高的,这个租金涨1年就到租金年收入为3%,涨2年就到4.5%,涨3年就到7%?真这样可以持续高速涨租金的话,那楼市就很值得,因为显然收入持续上涨才可支持这样的增速了。
谈到收入,上海北京不太外不太里新房90平米比较可以的话,我说大约在300万吧,贷款240万,利息如果是8%的话,每月仅利息开销(就是完全消失了的部分)为240万x8%/12=1.6万,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家庭开销等的费用上去的话,通常意味着家庭收入需要2.5万到3万,也就是年收入为30-40万的家庭。算35万吧,这个家庭收入折合美元为5.7万,30万的话也要接近5万美元。这个收入在美国是中产阶级的标准收入(5.5万美元),那就直接是发达国家一般收入水平了。
- IT 请不要发私信问我买什么
说的房价和马云的关系, 其内涵是, 因为房价太高,引起零售业成本过高,需要销售价格高来维系,所以大家就跑去网购了,而网购大发展让马云成了首富。从我对于收入的信息来看确实是互联网企业的员工收入是高于别的行业很多很多的。
- 债市1年级小学生
我们这里,沿海,空气什么的都还好,其实还是人口流入地,不是海景房。
因为离北京不远,有些孩子,大学毕业会留在北京,家里凑几十万做首付,在北京郊区买个2手房,然后再还20年,首都在不断吸干这些家庭的血。
一般的同事,会有1-3套房子,有些都没有装修,也不着急出租,看见品质好的房子,还动心换一个。城市的周边,是庞大的新城,热闹的建设。拆迁的农民,换了几套房子,4S店里都是他们。开发商穷凶极恶,房子盖的非常恶心,多是33层的大高层,户型还不如他们自己前几年盖的房子,完全是一副挣钱就跑的架势。我选了两年,品质好的都非常难找。
有一个开发商,前年就违约了,他摊子太大,几个盘楼都封顶了,现在政府正在协调别的开发商接手,让购房者住进去。有个标价1万的品质不错的盘,前几个月卖的时候开发商承诺3年按月返40%的房款。
这两年因为一直想换个房子,所以一直在关注本地的1、2手价格。应该说,至少这24个月,房价没有涨,我两年前看过的一个不错的房子,当时标价95,现在才86。
好吧,我微观了。不过我只是讨论我自己该不该买房,我管汉城北京的房价做什么?
- 债市1年级小学生
房价崩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开发商一定会崩,所以我不看好银行股。
因为其实多数的贷款,最后的流向都是房地产。
- 投资一定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能跟风从众
国内房价崩溃是不大可能的。跌是很大可能的。
说到房价崩溃,有些人就喜欢拿日本房产泡沫破裂做例子。
却忽略了日本房产泡沫破裂的前提,就是日本91年宣布货币紧缩,大家自己可以去查。
90年日本M2增长还是10%以上,91年就变成2%多点,92年更是变为0。这个紧缩是非常厉害的。
日本采取这个政策可能是由于当时经济学界受萨克斯的休克疗法影响比较深,日本借鉴了,包括后来的俄罗斯转轨都借鉴了这个方法。
日本当时货币政策极速紧缩的代价就是资产泡沫迅速破裂,银行坏账飙升。以至于后来日本倒闭了很多银行。
目前来看,国内未来货币政策肯定不可能马上紧缩,目前还是处于稳定+适当宽松的状态。从中短期看,国家给银行的要求就是去杠杆,等银行的去杠杆完成,M2增速可能会慢慢回落到10%以内。在银行去杠杆的过程中,肯定有些中小开发商扛不住的。这些开发商融资成本非常高,不会低于15%。甚至更高。为了回笼资金,肯定有降价的动力。如果降价销售都不好,肯定有些就会跑路。像邯郸那样。
我觉得国内二三线城市房价均价低于1万的城市相对健康,泡沫较少,一线和四五线泡沫比较多,一线的房产很多都是由国外热钱和国内投机客推动的。从07年到现在,1线城市的房价涨幅至少有300%以上,很多热钱和投机客获利是非常丰厚的。一旦预期变化,就会降价出手,看看李嘉诚和他儿子去年今年折价卖掉广州上海北京这几个地方的地产就明白了。
就我身边的情况来看,我有2个大学同学,10年底差不多时间买的房子,一个在北京,房价已经翻倍还有多的。一个选的成都,房价涨幅不到40%。从涨幅看,北京的获利盘实在巨大,哪怕降价50%出售,有很多人卖出也会盈利巨大。
- 我得到的都是侥幸, 我失去的是人生。
说那么多没用的干啥。
房子作为使用价值, 自己愿意买就买, 愿意租就租。
房子作为投资价值,反正想清楚能承受上涨下跌就行。
最坏的情况, 97年香港地产下跌一半后,很多人觉得已经到底了。 举例说明, 当时比较出名的, 闾丘露薇,买房,到了非典 的时候,她买的房子又下跌了一半。 她说她自己都是负资产,所幸是自住,比较“幸福”。总共。 香港当时的房产下跌了最高价的百分之75.
刚好是腰斩后的腰斩。
反正, 我只记住了一个事实, 就是房价腰斩后还能再腰斩, 就像6000点的中国股市, 腰斩后再腰斩。
那有如何。
10年后的香港房事又回到高点。
起起落落。 有什么好讨论的。
个人有个人的造化。谁又能成为谁的救世主。 谁又能左右资产的价值走向。
作为大类资产配置的一部分,持有一点就可以了。
无脑买房就能增值---就像过去中国的印钞10年,难道还能无限循环100年?
- IT 请不要发私信问我买什么
不是这么一句话就说没必要考虑的,腰斩又腰斩,如果能看到这幕在未来数年或者更长发生的,你今天会做什么呢?
当年的香港也很多人跳了楼的,其中有几个我的朋友,亲眼目睹他们妻离子散,期间他们所受的滋味又岂是一般的股票大熊市所能比拟。资金雄厚,自可地位超凡,大类资产,持有一点,如果要配置持有的是中心城市的话,动辄数百万,一般人又岂是这么容易配置一点的。香港房价指数的确是回来了, 但如果没有中国的自由行及之后的崛起,香港是否可以回来实属问号,即使是回来后的今天,香港依然有大量楼盘未及97时的7成价格,美元的号角正在吹,现在香港面对的将是又一次的血洗。
未必大家都忘记了当年的海南起源的烂尾楼?当年全国各地的烂尾楼新闻不少了吧,这才过了几年就忘记了?
- 70后债券盲
我97年工作,普通工薪,三年省吃俭用,2000年拍卖了一套房子,用9万元做首期,那时轻松,以租养供,还略有盈余。2003年,再用十多万做首期,买下目前的自主房。后来,第一套房换成了写字楼。去年春节前,写字楼也卖了,转入股市,到现在那笔资金已经回报40%多。
这么多年下来,自己感觉普通工薪阶层理财,想短期快速提高自己的操作技巧不大现实,但把握住楼市股市的整体趋势是关键。既然目前房地产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已经很低,或许还有不知大还是小的调整幅度,那为什么还要持有房产呢?
讨论多,说明有分歧。
如果2-3年后要为孩子准备房子,就算90平方,300万。微涨,3年10%,那现在买,一年租金6-7万。3年后用房子,算上300万三年的利息,算没涨。若3年跌10%,3年后再买,可省出70-80万。退休后的养老金才多少?有钱人是不在乎的,在这里参与讨论的不知有几个我这样的工薪阶层。
讨论归讨论,别吵起来了。刚才楼上一位说到需求,我觉得也是有个度的,例如到了人均40平米左右,再追求面积的边际效用就减弱了。就象汽车行业,大多选择a级车,再往上就逐渐减少,欧洲发展这么多年,也是高尔夫福克斯最畅销,消费升级到一定程度似乎会出现快速收敛。
北京的房价、房租涨幅平均来说,这十年无疑是中国首屈一指的,但不是每个地方都这样,中国平均来说,最近十年住宅的平均房租是不可能达到15%的涨速,商业更低
所以,我一直认为,北京的房价泡沫是最严重的,虽然还没破,但也快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发展的拐点,发展的极限,拐点出现有早晚,但总是要来的
两年前,我曾经说过,北京地铁票价上涨之时,就是北京房价拐点出现之时,现在,北京地铁涨价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我本不想话说这么裸,毕竟很多京漂要在北京安家立业,别影响人家的生活计划,现在还是建议该买房的人还是要买,当然,量力而为,别被人忽悠了
从最近十年看,买阿里巴巴自然赢过任何投资,最近这十年,应当也是北京房价涨速最快的十年
美国发展电商的条件其实比中国好很多,但美国人没有搞出淘宝,因为美国的零售业环境没有中国这么变态,美国人搞B2B没有阿里巴巴这么成功,是因为中国小商家生存环境恶劣,对阿里更加倚重
雪莲要长在最寒冷最险峻的悬崖边,阿里这种奇葩,只有中国这种畸形房价和恶劣的商业环境才会催生
马云是择时高手,阿里第一次上市,是一个拐点,后来退市,是一个拐点,再次上市,是一个拐点
拐点,不全因为房价,但跟房价有一定关系
你说的没错,可是现在北上广深家庭收入几十万的太多了,现在阿里给应届毕业生的年薪都十几万了,就北京来说,除了it员工,还有众多的外企中高层,金融从业人员,演艺界明星,律师,国企高管,上市公司大小非,大医院主治,大学里很多资深教授。。。。。当然还有灰色收入的公务员,家庭收入还是两个人,甚至好几个人的收入,家庭收入上几十万不是很轻松么。就算北京十分之一的家庭高收入,这个基数也接近新西兰全国的人口了。中国是贫富差距大,但是人口基数太大,这样富人的绝对数也多,现在很多家庭不是买不起房,是各种政策因素,或对市场判断造成的观望。租我房的一个白领就是一个海归,人说不是不想买,没资格买房而已
还有我们在讨论未来的事,未来是不确定的,为啥在有些人眼里,未来就该跟你想的一样
如果能预测未来,所有人都是大富翁了,可现实是9成的人都是普通人
有人说房价不合理,不合理的事情就不能存在,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中国很多制度,政策不合理,还不是存在几十年了
所以,不要想当然,未来不可知,要心存敬畏
- 做为人,何为正确?
常来看看,做个标记。
自己所处相当于5线城市吧,本地及周边的地区目前房产应该是严重过剩,二手房已经不好出手了,价格相应下落。周边各市县新楼盘开发很多,政府不断的造新城,空置率也高。
就我所了解的情况,家境好一点的,如果子女打算回来就业应该都把房子准备好了。更有眼光的在省首府所在地买房的人也不少,在山东沿海、成都、海南买房的也大有人在。
- 我为榴莲狂
即使在北京,收入几十万的家庭也不是遍地都是。你说那些个人,早就有不只一套房了,根本不是未来买房的主力。据我所知,现在互联网公司给的薪水是高,但除了金融行业,可以说是最高的了。大部分硕士毕业不得不从5000开始熬。租个一居就在3000左右了,你觉得他们每年能攒下多少钱买房。
我一向认为,跟死X头交流是浪费生命,但总是不小心会犯这种错误,建议你们也别浪费时间在这帖子上了
呵呵,死多门,算我什么也没说过吧
- IT 请不要发私信问我买什么
各种声音反应市场的一个观察角度。呵呵,我最近见过最有趣的是建议有能力不买房的人不要买,才明白原来不买也是要有能力的。
我将会另开一贴对楼市周期进行量化讨论。
- 以稳健投资为目标。
跟以前我一样,有点愤青,固执。要静下来才行。
的观点,我比较认可。
其实大家说了很多自己认为对的理由。但都往往太重某一细节或者指标,这样的说服力不强。
我的想法是:第一要理解市场。然后要有正当的逻辑分析。
我感觉租售比似乎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指标。
我觉得不靠谱。银行股的业绩也很好啊,可是股价不涨。所以这种逻辑不合理,无法解释当前的市场现象。
先说下房租,我毕业时候07年,单间主卧800元。现在同地段的估计至少2000元了。每年30%的涨幅,实际也差不多这样子。
我现在的同事 ,刚毕业的。租房在北京二环,单间是3000元。如果是两个人,一个月房租就是6000元的开销。那如果结婚,6000元用来还房贷+两个人的公积金6000元=1.2万元。家里只要给首付即可。基本无压力。
当然,我们算是工作单位中等金融业水平吧。如果双职工家庭,年入40万完全不成问题。我没计算这个城市到底有多少这种收入的人。但直到看看码农们买房子都买到昌平就知道了。。
如果保持工资不变,5年后,这种双职工家庭又可以攒出至少100万。。。那么感性的分析一下,你觉得5年后的房价还能跟今天一样么?
第二个议题:未来会继承很多房子。。。
这个论点,是正确的。但是你得仔细琢磨才行。未来是多远?我觉得至少是20年以后!
因为现在医疗条件已经很好了,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不断的增加中!
80后的父母大部分应该是50-60虽之间吧,活到70-80岁理论上完全不是问题。
所以这个问题,要20年以后才会出现。
房价正常就是要涨。难道下跌才正常?
为啥?我第一个议题说了,因为你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购买力就越来越强。价格自然就水长船高。
因为出现了限购政策,人为的阻止了房价泡沫。房地产市场可能会跟随国家的产业调整政策,以及比较大的存量房,后期可能会变成一个成熟的稳定的市场。国开行已经成立了中国版的”两房“住房金融事业部。
- 我为榴莲狂
家里只要给首付即可,呵呵。按一套房子300万算,首付要90万,除非是北上广的家庭,否则有几个家庭能给子女出的起这么高的首付?自己是基本无压力了,恐怕父母连看病养老的钱都一起贴进来了。
- 我为榴莲狂
不必着急,近十年房价急涨,对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理影响都太大了。我上的水木bbs,多军和空军完全势不两立,好像有天大的仇恨。其实都是意见相左,不能说服对方。
我希望这里能看到一些实在的数据和全面的分析。期待大鳄的佳作。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穿越火线ping高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