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溪风景区新建了一个什么基地

( 定稿)2013藻溪镇党代会年会工作报告报告,定稿,工作,党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 定稿)2013藻溪镇党代会年会工作报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临安市藻溪镇地图,临安市藻溪镇卫星地图,临安市藻溪镇街道地图,临安市藻溪镇乡镇地图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浙江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杭州市、宁波市为副省级城市。)&&(辖8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共57个街道、109个镇、33个乡)&&(辖6个街道)&
(辖8个街道)&
(辖6个街道、4个镇)&
(辖6个街道、4个镇)&
(辖6个街道、5个镇、2个乡)&
(滨江区)(辖3个街道)&
(辖4个街道、22个镇)&
(辖5个街道、14个镇、1个乡)&
(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
(4个街道、15个镇、6个乡)&
(辖4个街道、15个镇、7个乡)&
(辖2个街道、7个镇、4个乡)&
(辖11个镇、12个乡)&
藻溪镇,中国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下辖的一个镇。&辖区&该镇辖有:&严家村、藻溪村、长六村、闽坞村、周云村、横塘村、杲村、亭口村、对石村、桂芳桥村、肇村、九里村。&&藻溪镇&-&乡镇介绍 藻溪镇&&藻溪镇位于苍南县城东南10公里,北与灵溪镇交界,西依观美镇,南连昌禅、南宋、龙沙乡,东倚望里镇。全镇总面积78.2平方公里,下辖藻溪、盛挺、繁枝三个办事处,31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农户9800多户,总人口37000多,城区内通讲闽南语方言。 藻溪为横阳江支流,发源于高垟山,清乾隆(平阳县志)称燥溪,表示溪水雨后暴涨,久晴即干,故名。清中叶,当地筑坝拦水改造溪床,遂溪水长流,藻类丛生,燥溪因此更名为藻溪。藻溪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始建于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历今1700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藻溪属南港区管辖,1950年5月为灵溪区所辖,1952年8月,将藻溪、挺南、渡龙、繁枝、雁腾、平水、龙堡、盛山、双峰9乡划归藻溪区,1956年3月,撤销藻溪区,划归灵溪区。1958年9月,成立藻溪公社,辖藻溪、雁腾、挺南、繁枝、渡龙5乡镇,1959年2月,撤销藻溪公社,将所属5乡镇划归灵溪公社。1961年9月,恢复区公所,将藻溪、繁枝、挺南公社划属藻溪区。1984年6月,撤区建镇,以镇管乡,藻溪镇辖藻溪、渡龙、繁枝、挺南4乡。1985年9月,成立藻溪区,辖藻溪镇、渡龙、繁枝、挺南3乡。1992年撤扩并,将藻溪镇、繁枝、挺南三乡镇合并为藻溪镇。&2004年,藻溪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6亿元,财政总收入732万元,上缴国,地税55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8588万元,比2003年增长18%,在发展农业产业上,藻溪镇逐步形成了以“一个传统产业——竹笋业,两个新产业——花卉苗木和特色养殖业,三个绿色品牌——严家山花生,番薯干和麻泥番薯面,四个生产基地——九里优新水果推广基地,方塘无公害蔬菜基地,落云山核桃嫁接苗基地和麻泥姜花推广基地”的格局。&藻溪镇共有企业1383家,其中年产值500万以上企业8家,农业龙头企业1家,个体企业和加工户1374家,主要分布在轻纺,电缆,节能灯,无纺布,造纸等行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工业经济,藻溪镇于2003年兴建了工业集聚点,已有多家企业入驻。通过党委,政府的不断努力,全镇经济发展继续呈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企业有县电器电热厂、县毛巾二厂、兴达食品厂、康华矿泉水饮料厂、藻溪炮竹厂、矿山开拓工程处等10余家。兴达食品厂的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电器电热水厂的产品销往省内外。塑料编织便袋加工是藻溪农村家庭的主要副业。吴家园水库是县淡水养殖主要基地,养殖水域近千亩,并建立了县定点养鳗创汇试验场。&藻溪镇&-&经济发展&&竹园&&藻溪镇在工业管理上,积极培育环保型产业,推行绿色管理和清洁生产,工业污染源排放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在生态农业上,积极推行“绿色无公害”生产,高山蔬菜、天目香薯成为大都市市民的青睐。 农业&&藻溪镇粮食作物面积20500亩,其中标准农田8500亩,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单季水稻种值面积1.2万亩,年总产量达6600吨。全镇经济作物面积8270亩,建成冬枣、早熟梨、杨梅、马蹄笋、蘑菇、百果园等10个特色农业基地。饲养业以集中养殖与村民家庭零散养殖形式相结合,主要养殖本土鸡、肉鸽、獭兔、猪牛等畜禽。藻溪镇有竹林3万亩,名列全市十大基地之一,竹笋收入是全镇林农的主要收入,占人均收入的50%,但该镇的3万亩竹园经营水平普遍不高,低产面积过大。据论证,通过改造竹园收入可以从原来的每亩200元增至800元,为充分利用这一大资源,藻溪镇以举办培训班和发放科技资料及多种形式宣传毛竹低改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制订奖励政策,鼓励竹农积极开展毛竹低产改造。通过毛竹低产林改造,藻溪镇农村经济将获得新的增长点。&水利&&藻溪易涝易旱,历来是水利建设重点镇。藻溪镇投入近千万资金对小流域进行治理,建成公婆石下的橡胶坝,对镇里主要溪流进行拓宽、疏浚,建成魁桥片和挺南下游水渠灌溉系统。境内有2座中型水库。吴家园水库始建于1958年,初以防洪灌溉为主。1998年后作为平原引水主水源,总库容2178万m3。挺南水库2005年建成,总库容994万m3,是灌溉、蓄水结合发电及平原引水的综合利用工程。并有蔗岙、平水、草白三座小型水库。&工商业藻溪镇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为再生棉纺、饮用水等小规模企业,有登记的各类企业75家。矿泉水业凭借藻溪优质的水资源,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其中“万年”较有名气。纺织业已成为藻溪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吸纳了大量农村闲余劳动力。全镇共有各类商店500余家,每年农历五月廿一日都要举办物资交流会。&藻溪镇&-&城镇建设&&藻溪镇&早在明末清初,藻溪便是矾山至鳌江明矾运输的中转站,其时店家林立、商业繁荣,至今还保留古色古香的藻溪老街,街道依溪而建,长约200米,宽3米,多为二层砖木建筑,几幢单欧式建筑中西合璧,石雕的麒麟、窗花、屋檐历经100多年,仍完好无损。藻溪建区以后,城镇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建成兴洲街、涌泉街、康乐街、文兰街等主要街道。1995年建成邮电局、车站、菜市场、自来水厂。2005年以来规划建设百丈井小区,新建三村水厂、藻溪镇大型水厂、敬老院、镇委党校。藻溪镇建成了九堡至吴家园水库、挺南至草白、高岙至建光等村11条总长33.4公里的“康庄大道”;南山至流石的水泥路;藻溪至龙沙的柏油路。2000年3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农村电网标准化。2006年通过生态镇规划,并纳入县城新区江南山水城总体规划,镇委镇政府提出实施“和谐山水城”发展战略。&原天目桥建于1993年,长18米、宽12米,为单孔拱桥。由于质量原因,1995年开始拱顶下垂并出现裂缝,1998年经市交通局监测为危桥。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1998年9月,镇人民政府投资22万元,炸塌这座危桥,重建一座长23米,宽14米的双孔石拱桥,于年底基本完工,贯通了天目大街。&藻溪镇&-&文教卫生&&藻溪小学&藻溪镇有电影院、村文化中心、老年活动室等村级文化活动室35处。镇文化站有业余文艺团队2支,并成立了民间戏曲协会。镇老年门球队参加苍南县老年门球比赛多次夺冠。日,正值庆祝香港回归周年之际,藻溪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成立,并正式对外开放。该活动中心在退休干部党支部的牵头下,经过各方努力,争取了镇南路的二间国有公房改建而成,面积998.7平方米,共投资6万多元,内设图书阅览室、棋类室、麻将室、电视录像室、台球室、乒乓室、演出厅,同时建有一整套管理制度,并落实专人管理。&文物藻溪南朝墓葬,在藻溪镇南山北麓。1983年配合吴家园水库工程建设进行发掘,计发掘元嘉二十三年(426)一月、二十八年七月等刘宋墓葬6座。墓制多为刀形和长方形券顶单室砖墓,墓底砖多作人字形平铺,砖纹有钱纹、斜格纹、横线纹和动物纹等。陪葬品有瓷罐、杯、钵、盘口壶、鸡首壶、龙凤壶、虎子等。古窑址位于新荣村北山一带,古代温州瓯窑发祥地这一,时代约为晚唐五代至元朝,有较高研究保护价值。&教育藻溪镇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境内有1所初级中学、3所中心小学(藻溪小学、挺南小学、繁枝小学)、3所完小(和平小学、南山小学、盛陶小学)、幼儿园10所。&卫生藻溪卫生院承担全镇医疗、保险、卫生、防疾任务,并在各村设有一个卫生室。&藻溪镇&-&旅游资源&&吴家园水库&藻溪境内有“杭州市级南天目森林公园”,松杉郁葱,竹海腾浪,森林覆盖率高达77.4%。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藻溪杨柳初飞絮,照溪画眉度溪去”。明代诗人王心一的:“细雨藻溪曲,微风度小航,有园多种竹,无屋不围桑”,描绘出了藻溪仙境般的田园风光。境内有越皇坪太极洞、桂芳古桥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新四军烈士墓、永乐桥两处市级文保点和杨圆合道士灵塔等6处文化历史遗存,桂芳的红毛双狮传承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人文底蕴十分深厚。&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藻溪就以“小鱼塘、小牧场、小茶园、小果园、小林场”的五小庭园经济享誉全国。藻溪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度假产业,高山花生闻名遐迩,天目笋干、珍惜食用菌品质优良,久负盛名。“越皇坪缘世界”、“里凉亭垂钓中心”、“竹海休闲度假山庄”等一批休闲度假胜地使游人流连忘返&
2月3日 17:05&&&&&&&&&&&&&&&&&&
发布日期:
  镇域概况
  镇位于县境中部县城东南10公里,北与灵溪镇交界,西依观美,南连昌禅、南宋、龙沙乡,东倚。距县城7.5公里。灵(溪)金(乡)公路横穿境内。全镇总面积78.2平方公里,总人口37000多,城区内通讲闽南语方言。境内有电器电热、毛巾、食品、矿泉水、矿山开拓等行业,农业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吴家园、挺南水库是苍南县淡水养殖主要基地。
  建置区划
  藻溪为支流,发源于高垟山,清乾隆(平阳县志)称燥溪,表示溪水雨后暴涨,久晴即干,故名。清中叶,当地筑坝拦水改造溪床,遂溪水长流,藻类丛生,燥溪因此更名为藻溪。藻溪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始建于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历今1700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藻溪属南港区管辖,1950年5月为灵溪区所辖,1952年8月,将藻溪、挺南、渡龙、繁枝、雁腾、平水、龙堡、盛山、双峰9乡划归藻溪区,1956年3月,撤销藻溪区,划归灵溪区。1958年9月,成立藻溪公社,辖藻溪、雁腾、挺南、繁枝、渡龙5乡镇,1959年2月,撤销藻溪公社,将所属5乡镇划归灵溪公社。1961年9月,恢复区公所,将藻溪、繁枝、挺南公社划属藻溪区。1984年6月,撤区建镇,以镇管乡,藻溪镇辖藻溪、渡龙、繁枝、挺南4乡。1985年9月,成立藻溪区,辖藻溪镇、渡龙、繁枝、挺南3乡。1992年撤扩并,将藻溪镇、繁枝、挺南三乡镇合并为藻溪镇。下辖藻溪、盛挺、繁枝三个办事处,31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
  经济发展
  农业 粮食作物面积20500亩,其中标准农田8500亩,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单季水稻种值面积1.2万亩,年总产量达6600吨。全镇经济作物面积8270亩,建成冬枣、早熟梨、杨梅、马蹄笋、蘑菇、百果园等10个特色农业基地。饲养业以集中养殖与村民家庭零散养殖形式相结合,主要养殖本土鸡、肉鸽、獭兔、猪牛等畜禽。
  水利 藻溪易涝易旱历来是水利建设重点镇。近年投入近千万资金对小流域进行治理,建成公婆石下的橡胶坝,对镇里主要溪流进行拓宽、疏浚,建成魁桥片和挺南下游水渠灌溉系统。境内有2座中型水库。吴家园水库始建于1958年,初以防洪灌溉为主。1998年后作为平原引水主水源,总库容2178万m3。挺南水库2005年建成,总库容994万m3,是灌溉、蓄水结合发电及平原引水的综合利用工程。并有蔗岙、平水、草白三座小型水库。
  工商业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为再生棉纺、饮用水等小规模企业,有登记的各类企业75家。矿泉水业凭借藻溪优质的水资源,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其中&万年&较有名气。纺织业已成为藻溪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吸纳了大量农村闲余劳动力。全镇共有各类商店500余家,每年农历五月廿一日都要举办物资交流会。
  镇村建设
  早在明末清初,藻溪便是矾山至鳌江明矾运输的中转站,其时店家林立、商业繁荣,至今还保留古色古香的藻溪老街,街道依溪而建,长约200米,宽3米,多为二层砖木建筑,几幢单欧式建筑中西合璧,石雕的麒麟、窗花、屋檐历经100多年,仍完好无损。藻溪建区以后,城镇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建成兴洲街、涌泉街、康乐街、文兰街等主要街道。1995年建成邮电局、车站、菜市场、自来水厂。2005年以来规划建设百丈井小区,新建三村水厂、藻溪镇大型水厂、敬老院、镇委党校。近年来建成了九堡至吴家园水库、挺南至草白、高岙至建光等村11条总长33.4公里的&康庄大道&;南山至流石的水泥路;藻溪至龙沙的柏油路。2000年3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农村电网标准化。2006年通过生态镇规划,并纳入县城新区江南山水城总体规划,镇委镇政府提出实施&和谐山水城&发展战略。
&&& 文教卫生
  文化设施 有电影院、村文化中心、老年活动室等村级文化活动室35处。镇文化站有业余文艺团队2支,并成立了民间戏曲协会。镇老年门球队参加苍南县老年门球比赛多次夺冠。
  文物古迹 藻溪南朝墓葬,在今藻溪镇南山北麓。1983年配合吴家园水库工程建设进行发掘,计发掘元嘉二十三年(426)一月、二十八年七月等刘宋墓葬6座。墓制多为刀形和长方形券顶单室砖墓,墓底砖多作人字形平铺,砖纹有钱纹、斜格纹、横线纹和动物纹等。陪葬品有瓷罐、杯、钵、盘口壶、鸡首壶、龙凤壶、虎子等。古窑址位于新荣村北山一带,古代温州瓯窑发祥地,这一时代约为晚唐五代至元朝,有较高研究保护价值。盛陶窑址和洞桥的石拱桥,均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教育 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境内有1所初级中学、3所中心小学(藻溪小学、挺南小学、繁枝小学)、3所完小(和平小学、南山小学、盛陶小学)、幼儿园10所。
  卫生 藻溪卫生院承担全镇医疗、保险、卫生、防疾任务,并在各村设有一个卫生室。
  风景名胜&
  藻溪镇山清水秀,景致优美。东南有:白剑瀑,一条白水,似剑倒挂职;南面积吴家园水库,四周群山叠翠,风光秀丽,是浏览胜地;西有&飞丝瀑&,泉水自12米高的山涧中如毛毛细雨喷落而下,犹如习丝;西北的:公婆两石相抱,似翁媪相携,形态逼真。藻溪境内有&杭州市级南天目森林公园&,松杉郁葱,竹海腾浪,高达77.4%。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藻溪杨柳初飞絮,照溪画眉度溪去&。明代诗人王心一的:&细雨藻溪曲,微风度小航,有园多种竹,无屋不围桑& ,描绘出了藻溪仙境般的田园风光。境内有越皇坪太极洞、桂芳古桥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新四军烈士墓、永乐桥两处市级文保点和杨圆合道士灵塔等6处文化历史遗存,桂芳的红毛双狮传承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人文底蕴十分深厚。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温州市藻溪就以&小鱼塘、小牧场、小茶园、小果园、小林场&的五小庭园经济享誉全国。藻溪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大力发展和休闲度假产业,高山花生闻名遐迩,天目笋干、珍惜食用菌品质优良,久负盛名。&越皇坪缘世界&、&里凉亭垂钓中心&、&竹海休闲度假山庄&等一批休闲度假胜地使游人流连忘返。
  藻溪公园 藻溪公园兴建于1988年,座落镇东狮子山,前朝九堡龙凤山,屈曲而生动,南眺蔗岙台,峥嵘而崔巍,北望公婆石,由东西蜿蜒而来,灵金公路与公园相毗连。1992年初建了牌门、狮山亭、五间平屋和山磴,名为藻溪人民公园。2002年,修缮了五间平屋,循古建筑之遗风,更添一层楼,名曰思乡阁。是年,更藻溪人民公园为藻溪公园。
  公婆石 位于镇驻地西北约1公里处,山似双狮形,溪畔有岩石高耸,挺立约64米,形象奇兀,民间呼之为公婆岩,极尽象形之妙。公婆石后,削崖下空,宛若狮口;狮口内一小小道观,紧贴石壁,半为悬楼,半为石室,奇巧险胜。
  碧银湖 为汇聚藻溪水的吴家园一段水面,库水曲曲,弯集在纵深近7公里的峡谷之中,烟波浩渺,明丽清幽,山峦叠翠,森林茂密,是一个四季如画,昼夜尽诗的风光湖。
  燕坑密林 毗邻碧银湖之燕坑村,古树老藤,森林郁密,至今仍然保持着良好的野生原始状态。紧邻未来的藻溪至碧银湖浏览线上,交通方便。
  三台山 位于镇驻地东南约2公里处,山脉以险峻、秀丽、雄伟而&著称浙闽&。山间怪石密布,瀑潭清闳,山谷绮丽,嶂峦突兀,风光诱人。山顶真仙道观,&三台圣地龙蟠聚,一观妙门虎踞藏&,一联说尽形胜;道观香火旺盛,亦多有游人来此幽居者。一名蔗岙山,最高处约为海拔600米,有水车瀑、坑瀑、蔗岙湖、象龙岩、二龟对话等景观。
  飞丝瀑 位于新荣村,瀑自42米高处喷洒而出,犹如飞丝,故名。下有&锅底、水勺、船底&三潭,清丽自然,堪作天然浴池。景点附近有美女照镜、下山虎、礼泉、东坑底(寨)、马鞍山、盛陶古窑址等。
  天然石佛(弥勒坐像及释迦卧像)位于流石炊桶山,高24余米,从灵宜公路远眺,呈弥勒倚坐静思之态:头似比丘,双耳垂肩,袒胸露腹,手印降魔,憨厚质朴。右边两座小山如布袋,前面一座小山如莲花。整座坐佛,巍峨壮观。
  洞桥 位于险口村,石桥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单孔拱型,长10米,宽3.4米,高30米,横跨山涧之上,险峻壮观。此处古为浙闽驿道上之险口,桥旁立有道光二十五年(1845)&奉宪示禁&石碑。浙商通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 : >
> > > 正文
走进浙江乡镇温州站:苍南藻溪镇
&&&&藻溪镇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北与灵溪镇交界,西依观美镇,南连昌禅、南宋、龙沙乡,东倚望里镇。全镇总面积78.2平方公里,下辖藻溪、盛挺、繁枝三个办事处,31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农户9800多户,总人口37000多,城区内通讲闽南语方言。
&&&&&&建置区划
&&&&藻溪为横阳江支流,发源于高垟山,清乾隆(平阳县志)称燥溪,表示溪水雨后暴涨,久晴即干,故名。清中叶,当地筑坝拦水改造溪床,遂溪水长流,藻类丛生,燥溪因此更名为藻溪。藻溪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始建于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历今1700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藻溪属南港区管辖,1950年5月为灵溪区所辖,1952年8月,将藻溪、挺南、渡龙、繁枝、雁腾、平水、龙堡、盛山、双峰9乡划归藻溪区,1956年3月,撤销藻溪区,划归灵溪区。1958年9月,成立藻溪公社,辖藻溪、雁腾、挺南、繁枝、渡龙5乡镇,1959年2月,撤销藻溪公社,将所属5乡镇划归灵溪公社。1961年9月,恢复区公所,将藻溪、繁枝、挺南公社划属藻溪区。1984年6月,撤区建镇,以镇管乡,藻溪镇辖藻溪、渡龙、繁枝、挺南4乡。1985年9月,成立藻溪区,辖藻溪镇、渡龙、繁枝、挺南3乡。1992年撤扩并,将藻溪镇、繁枝、挺南三乡镇合并为藻溪镇。
&&&&&&发展概况
&&&&农业 粮食作物面积20500亩,其中标准农田8500亩,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单季水稻种值面积1.2万亩,年总产量达6600吨。全镇经济作物面积8270亩,建成冬枣、早熟梨、杨梅、马蹄笋、蘑菇、百果园等10个特色农业基地。饲养业以集中养殖与村民家庭零散养殖形式相结合,主要养殖本土鸡、肉鸽、獭兔、猪牛等畜禽。
水利  藻溪易涝易旱历来是水利建设重点镇。近年投入近千万资金对小流域进行治理,建成公婆石下的橡胶坝,对镇里主要溪流进行拓宽、疏浚,建成魁桥片和挺南下游水渠灌溉系统。境内有2座中型水库。吴家园水库始建于1958年,初以防洪灌溉为主。1998年后作为平原引水主水源,总库容2178万m3。挺南水库2005年建成,总库容994万m3,是灌溉、蓄水结合发电及平原引水的综合利用工程。并有蔗岙、平水、草白三座小型水库。
工商业&& 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为再生棉纺、饮用水等小规模企业,有登记的各类企业75家。矿泉水业凭借藻溪优质的水资源,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其中&万年&较有名气。纺织业已成为藻溪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吸纳了大量农村闲余劳动力。全镇共有各类商店500余家,每年农历五月廿一日都要举办物资交流会。
&&&&&&镇村建设
&&&&早在明末清初,藻溪便是矾山至鳌江明矾运输的中转站,其时店家林立、商业繁荣,至今还保留古色古香的藻溪老街,街道依溪而建,长约200米,宽3米,多为二层砖木建筑,几幢单欧式建筑中西合璧,石雕的麒麟、窗花、屋檐历经100多年,仍完好无损。藻溪建区以后,城镇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建成兴洲街、涌泉街、康乐街、文兰街等主要街道。1995年建成邮电局、车站、菜市场、自来水厂。2005年以来规划建设百丈井小区,新建三村水厂、藻溪镇大型水厂、敬老院、镇委党校。近年来建成了九堡至吴家园水库、挺南至草白、高岙至建光等村11条总长33.4公里的&康庄大道&;南山至流石的水泥路;藻溪至龙沙的柏油路。2000年3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农村电网标准化。2006年通过生态镇规划,并纳入县城新区江南山水城总体规划,镇委镇政府提出实施&和谐山水城&发展战略。
&&&&&&文教卫生
&&&&文化设施  有电影院、村文化中心、老年活动室等村级文化活动室35处。镇文化站有业余文艺团队2支,并成立了民间戏曲协会。镇老年门球队参加苍南县老年门球比赛多次夺冠。
&&&&文物  藻溪南朝墓葬,在今藻溪镇南山北麓。1983年配合吴家园水库工程建设进行发掘,计发掘元嘉二十三年(426)一月、二十八年七月等刘宋墓葬6座。墓制多为刀形和长方形券顶单室砖墓,墓底砖多作人字形平铺,砖纹有钱纹、斜格纹、横线纹和动物纹等。陪葬品有瓷罐、杯、钵、盘口壶、鸡首壶、龙凤壶、虎子等。古窑址位于新荣村北山一带,古代温州瓯窑发祥地这一,时代约为晚唐五代至元朝,有较高研究保护价值 。
&&&&教育  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境内有1所初级中学、3所中心小学(藻溪小学、挺南小学、繁枝小学)、3所完小(和平小学、南山小学、盛陶小学)、幼儿园10所。
&&&&卫生  藻溪卫生院承担全镇医疗、保险、卫生、防疾任务,并在各村设有一个卫生室。
&&风景名胜
&&&&藻溪公园  藻溪公园兴建于1988年,座落镇东狮子山,前朝九堡龙凤山,屈曲而生动,南眺蔗岙台,峥嵘而崔巍,北望公婆石,由东西蜿蜒而来,灵金公路与公园相毗连。1992年初建了牌门、狮山亭、五间平屋和山磴,名为藻溪人民公园。2002年,修缮了五间平屋,循古建筑之遗风,更添一层楼,名曰思乡阁。是年,更藻溪人民公园为藻溪公园。
&&&&公婆石 位于镇驻地西北约1公里处,山似双狮形,溪畔有岩石高耸,挺立约64米,形象奇兀,民间呼之为公婆岩,极尽象形之妙。公婆石后,削崖下空,宛若狮口;狮口内一小小道观,紧贴石壁,半为悬楼,半为石室,奇巧险胜。
&&&&碧银湖 为汇聚藻溪水的吴家园一段水面,库水曲曲,弯集在纵深近7公里的峡谷之中,烟波浩渺,明丽清幽,山峦叠翠,森林茂密,是一个四季如画,昼夜尽诗的风光湖。
&&&&燕坑密林 毗邻碧银湖之燕坑村,古树老藤,森林郁密,至今仍然保持着良好的野生原始状态。紧邻未来的藻溪至碧银湖浏览线上,交通方便。
&&&&三台山 位于镇驻地东南约2公里处,山脉以险峻、秀丽、雄伟而&著称浙闽&。山间怪石密布,瀑潭清闳,山谷绮丽,嶂峦突兀,风光诱人。山顶真仙道观,&三台圣地龙蟠聚,一观妙门虎踞藏&,一联说尽形胜;道观香火旺盛,亦多有游人来此幽居者。一名蔗岙山,最高处约为海拔600米,有水车瀑、坑瀑、蔗岙湖、象龙岩、二龟对话等景观。
&&&&飞丝瀑 位于新荣村,瀑自42米高处喷洒而出,犹如飞丝,故名。下有&锅底、水勺、船底&三潭,清丽自然,堪作天然浴池。景点附近有美女照镜、下山虎、礼泉、东坑底(寨)、马鞍山、盛陶古窑址等。
&&&&天然石佛(弥勒坐像及释迦卧像) 位于流石炊桶山,高24余米,从灵宜公路远眺,呈弥勒倚坐静思之态:头似比丘,双耳垂肩,袒胸露腹,手印降魔,憨厚质朴。右边两座小山如布袋,前面一座小山如莲花。整座坐佛,巍峨壮观。
&&&&洞桥 位于险口村,石桥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单孔拱型,长10米,宽3.4米,高30米,横跨山涧之上,险峻壮观。此处古为浙闽驿道上之险口,桥旁立有道光二十五年(1845)&奉宪示禁&石碑。
本网编辑:萧梦然
跟 走进浙江乡镇 相关的文章
(05/27)(05/27)(05/27)(10/29)(10/29)(10/29)(10/29)(10/29)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
······
······
······
()()()()()()()()()()()()()()()
客服:1 客服传真:8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苍南县藻溪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