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太白湖新区雅竹湖苑白庄什么时间上房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明)()字建斗,号九台。江苏省宜兴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后任大名知府。象升虽是江南文人,然善骑射,娴将略,能治军。明史载:“象升白皙而臞(清瘦),膊独骨,负殊力。”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入关,兵逼京师,象升募兵万人入卫。次年,进右参政,受命整治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所部号称“天雄军”。崇祯三年到崇祯六年曾数次与进攻到沙河境内的陕西农民军作战,并大败之。崇祯八年五月,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为五省总督,专治中原,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不久兼总督山西、陕西军务,赐尚方剑,便宜行事。九年,清军攻入喜峰口,象升率师进驻京畿,旋改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练兵御清。十一年冬,清军三路大举南攻,象升主张坚决抵御,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于庆都、真定等地。因握有实权的兵部尚书杨嗣吕一意主和,事事掣肘,使卢象升屡战失利。但象升誓死决战,激励将士奋勇杀敌。当年十二月在巨鹿同清军激战中阵亡。后追赠兵部尚书,谥忠肃。有《卢忠肃公集》。沙河建有卢公祠。
(元)元初选授沙河达鲁花赤(蒙语,意为“监视之人”)。是时,顺德九县,为户一万五千,皆属达拉罕部,每城置达鲁花赤一员,率皆武弁,不习为吏,重以求取为念。故奸吏乘之,以势婪索,百姓骇散,千里萧条,为之一空。郡城中仅剩百余家,皆以土塞门,穴地出入。为官吏者,亦昼伏夜出,人谓之“鬼衙”。诚见同僚残暴无状,不忍生灵涂炭。与进士马德谦不远万里,找到忽必烈,愿以所属之地,归之王府,时忽必烈为太子,德望已著,遂合词以请,朝命许之,乃免除所欠税赋。杀不法者一人,余或降或罢,不得为民害。民之归者如市,末及期月,得户共三万。老幼熙熙,遂为乐郊,乃诚之力也。
(清)原名刘自烨,因避康熙讳改名刘友光。湖南省攸县人。为人豪侠,富有才气。明崇祯九年(1636年)举人。曾献计助官军剿灭起义军。顺治十三年(1656年),在长沙幕府与彭而述相交,后任推官。康熙十年(1671年)起任沙河知县6年,居官有声,迁行人司,末赴卒。刘有光诗文书法,名重一时。有《憩岳堂诗略》、《香山草堂》、《南园杂述》、《批注李文正乐府》、《胥抄》等。曾纂修《攸县志》。
(清)新城村人。设教本村,四方受教者林集,贫者常不计修金,成就多人。
(清)册井村人。其弟四十无子,娶妾怀孕三月被嫡妻赶出,不知所往。不久弟死,弟妻另嫁人,廷辅访知弟妾到武安苗家产一子,遂控于官,武安县令滴血验明,判令子归刘姓。廷辅抚子成立,析家产之半与之,人称长者。有兄弟因树打官司,县令招廷辅讲述归侄之事,以愧之。
(清)南汪村人。重义轻财,其叔贫病无后,卒后,准为之棺殓。立嗣子,割己田40亩、庄宅一处俱与之。乡中有贫者,有求必允,从不索还。
(明)字廷献,山东潍县人,贡生,明嘉靖四年(1525年)铨选为沙河知县。碧下车,首务学校,选民间俊秀五十余人充邑庠弟子员。越数月庶政一新,通其滞,削其弊,修废举坠。以德为民化之本,民俗亦为之丕变。鞭朴不施,征收自足,政平讼理,奸远盜息。碧以清白自持,始终不逾其节。嘉靖六年(1527年)迁陕西安塞县知县。及就道,沙河士民不分老幼数千人号泣拥送。碧囊箧萧然,乡民助之,故清慎之风遐迩播扬。邑人立有去思碑。
(明)山东省沂水县人,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举人,宣德初任沙河县知县,忠正干练,后官至监察御使。宣德五年(1430年)十月,刘敬巡视边关,言:自山海卫境内黄土岭至蓟州卫凡二十二营,每营官军多者七八百人,遇有疾病,悉无药医。乞每两营置医一人,官给药饵治疗,上从之。十一月刘敬奏:山海、隆庆缘山口皆置官军防守,而所在烟墩又令有司添设民夫守瞭,实劳民,乞革去为便。上又从之,令罢谴民夫,以委军士守瞭。宣德年间,刘敬两次弹劾工部待郎罗汝敬受贿,迫使罗汝敬自首。
(隋)漳南(今河北省故城县东北)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少时与窦建德为友,隋末投附瓦岗军。唐武德元年(618年)瓦岗军失败,他为王世充所俘。不久,逃归河北,投窦建德,任为将军。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失败后,余部共推黑闼为首,重整旗鼓,起兵反唐。黑闼勇决善战,击败李神通军,又大破李世勣军,半年间,唐所得窦建德故地都被他收复。又谴使北结突厥,并得到豪帅徐圆郎的援肋,兵势甚盛。武德五年(622年),在洺州自称汉东王,年号天造。唐高祖使李世民、李元吉率军进攻刘黑闼。两军在洺水、沙河一带列阵激战,刘黑闼兵潰后,逃奔突厥。后引突厥兵再度南下,掠攻河北各地,唐守军屡败,十几天时间就收复全部旧地,复都洺州。武德六年(623年),唐高祖复使李建成、李元吉往击,刘黑闼败逃饶阳(今河北饶阳),为部下俘捉,送唐军杀死。
(清)字鉴一,青介村人。父早逝。顺治八年(1651年)举人,顺治十六年进士,授广东琼山县知县。约己爱民,除盗安良,能以经术饰吏治,颇著循良之誉。后辞官回家,两袖清风,士林重之。雍正五年(1727年),奉旨旌奖,勒碑学宫,入祀忠义祠。
(明)李稢之子。监生,授鸿胪寺登任佐郎,益具乃父之风,不以钱财为重。曾说:“金银满屋,谓之钱愚;田畴弥望,为之地癖。”常周济百姓,明末大旱,民不聊生,三益将自家粮食按户分给乡亲,时有“大口小口,一月三斗”之说。崇祯末年,盗贼蜂起,册井村民感三益之义,为之死守,使村民免遭掳掠之苦。
(清)山西榆次县人,乾隆进士。少困,诸生时常来邢、洺一带,对沙河风土人情,素所熟习。晚年发愤,与弟邺同登进士第,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授沙河县知县。为人端恭慈祥,逢农事活动,常骑马到田间地头,察看农民耕种,奖勤罚懒;公余与士谈学术,与民讲乡约;日用之需,皆自购买,不以私累扰民;待士有礼,政绩卓著。上考核迁升江苏常州府同知,去任后,人皆祝之。
(明)沙河人。豪爽磊落,不拘小节,善诗词古作。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中举,授河南修武县令,清田息盗,民爱載之。父丧归,后任长子(山西)知县,不久升任山东济南府通判。时有疑狱久不决,可爱因劳累卧病在床,遂令讼者依次击鼓户外,至罪人责问即服,人皆称神。未儿卒于宫。
(唐)(598-649)唐代著名皇帝。隋末劝其父在太原起兵,李渊称帝后,被封为秦王。公元620年,李世民攻打洛阳的王世充,窦建德率兵十万驰援,李世民公以3500人坚守虎牢关,待敌兵疲惫时,出其不意计抓窦建德,押到长安处死。不久又诛杀王世充。公元623年领兵东征,水淹刘黑闼大军。数年间李世民扫平各路义军和割据势力,为唐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朝廷内外享有很高威望。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其兄太子李建成和其弟李元吉,不久登帝位,史称唐太宗。登基后,李世民以隋为戒,重用直言敢谏之臣,知人善任,确立完善科举制度,推行抣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等,使国力日强,开创了历史上少有的贞观盛世。公元649年,因吃长生不老药中毒而死。
(清)沙河人,道光五年(1825年)拔贡。幼年父亲去世,帮孀母照料家事,资助贫而寡居的妺妺。营救犯事的从兄并割好田给他,帮助贫而无依的乳母养其终身。后习医术,求治者虽怨家不拒。性刚介,集资开煤矿,同事石某欲专利和世清商量,被他断然拒绝。晚年自吟曰“胸中存正气,头上有青天。”同治初年,流贼骚扰,当事令练乡团,众推世清为首,备御有方,贼不敢犯。
(清)沙河城人,少年务农,常到董明经办的私塾偷听,老师发现后让他就读,贫不能购书,便借书抄读。十六岁为诸生,试辄冠军。后授元城训导,两任师席,训人不倦,门下多有成就者。
(清)沙河人,性和厚。习医,精外科,所诊视者皆应手而愈。及卒,乡人赠以“乐善不倦”匾。
(明)沙河人,字槐泉。七岁能文,十二岁游庠,二十二岁选明经,援例授学博,迁褒城教谕,每出俸助贫,赖以葬娶者甚众。年方三十即告归,养亲课子,著书立言。晚年与邑中名人组织真率会,有香山洛下之致。
(清)字若始,汉军镶黄旗人,拔贡。顺治七年(1650年)授直隶沙河知县,任内一丝不隐,百废俱兴,修至圣殿,建玄帝阁,除水冲沙压地等。时大兵络绎不绝,以谈笑应之有余,地方受益甚多。以业绩最好升任山西祁州知州,后任江西吉安知府、直隶永平知府、陕西陇右道等,康熙十一年(1672年),授云南按察使。因审理逃兵案触怒了吴三桂。三桂将叛,使冶者铸印,兴元得知后,禀报巡抚朱国治,国治迟数日始发,被吴三桂擒获,杀之。协迫授兴元伪职,兴元叱之曰:“汝内为国戚,外封亲王,受恩重矣,何叛为?我为丈夫,义可杀不可辱,惟一死以报朝廷。”三桂怒,杖之而下狱。旋以兴元守腾越卫。十八年,吴三桂之子吴世璠派人杀兴元,并杀其二子。
(清)李石岗村人。家富裕,性慷慨。灾年,村民欲外出逃荒,自保将家里米谷散发于民,民赖以存活。后土寇劫掠,村人感其义,力为守御,其家免害。
(明)字松亭,沙河人,贡生。授陕西神木知县,有千户犯法,欲贿赂求解,希儒拒绝,而暗宽其罪。端以持己,不做欺人之事,人皆以长者称之。
(明)字隆所,沙河人。由选贡任忻州知州,其才高,其学精,刚直自许,与时多忤,辞官回家,四壁萧然,无长物。
(明)沙河县下郑社人。洪武时累著战功,升武德将军,锦衣卫正千户。永乐二年(1404年),特赐世袭。其后裔住曹庄,清道光时敕印犹存。
(清)沙河人,待亲孝,堂伯谋无后,为择立嗣子。族人贫不能葬者,必竭力营措。平昔谦和守正,年逾古稀,足迹未曾一履公庭。
李&&訚【yin】
(清)字刚中,沙河人。赋性温雅,孝友著闻。明崇祯年间中举,入清授淮安通判,清洁峻憨,人呼为“李青天”。辞官回家,淡泊如寒素,教子课士,外不预他事。尝曰:“吾生平居官立身,惟期内不欺心,外不欺人尔。”县令冯源重其品行,屡举为乡饮宾(由各州县选聘年高有声望的士绅,在举行乡饮仪礼时主持其事)。及卒,祀乡贤。
(清)西北留村人,家贫甚。老母生病,父亲待养,无奈将两岁孩子活埋,被村妇救出未死。与兄分居,兄亡侄病,怜嫂难过,以佣值抚养。
(清)()字汉珍,号倦斋老人。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市)人。曾就读丰湖书院。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先后任福建安溪、惠安、吉林榆树、河北武邑知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任沙河知县。时科举刚停,新学草创,绮青竭力兴办,百凡就绪,选派士绅,游学日本,风气大变。邑旧少藏书,绮青筹重资,购置各种典籍储之校中,士林裨益甚多。但因兴新政,增收地亩钱,激怒百姓,上万民众到县请愿而被迫离任。后官至吉林宁安知府。晚年旅居北京,卖文为生。李绮青善骈文,工诗词,尤以词成就最高。著有《草间词》、《听风听水词》、《倦斋诗文集》等。1925年在北京去世。
(清)山东邹平县辉里村人,嘉庆八年(1830年)任沙河知县。李景岱兄弟五人,乾隆五十九年(1749年)李景岱与二弟李景峄同为恩科乡举人,兄李鹏、弟李鹄、三弟李震均为进士。李氏一家“五子登科”,在邹平、高苑、长山一带引起了轰动。当时有“一门仨进士,一科俩举人”的美誉。兄弟五人,在外做官,对国家忠心耿耿,对百姓宽抚有加,政绩有口皆碑。后李景岱被钦赐为进士,并受到乾隆召见。传当得知其家族三代有十几人中举、及第,在朝为官后,乾隆赞曰:“辉里庄李家乃本朝正李也。”
(清)大掌村人。村人有争论者必反复开导,使人和解。有贼盗其衣物,不予追究。后贼人知为谟家物,亲自送还。时人以为美谈。
(元)字仲华,河北宁晋县人。少好读书,依父兄青望习吏,三迁而至淇州驿令,至元中任沙河县主簿。为人仁厚谦退,宽而有制。过则归己,善则让人。每听讼,必导以善言,晓以礼仪,民则自忘其争而和于外。滋荣职居左贰,不仅勤於奉公,又能以义忘利,克修乃职,未尝有一日废弛。凡遇徭役,必与官吏以法核稽,按时注销,使富无减征,贫无重并,老幼咸知尊戴。尝监造镬叶,约束属吏,使不敢克减渔利,由是甫十旬而就功,民怀其德,刻石纪功。
(明)北直隶新城县人,永乐年间任沙河县知县,存心谨慎,多所创造。
(清)字心农,山东长山县人,进士。同治十一年(1872年)任沙河县知县。光绪初,复回任,两握县印。其善政之最著者,为重建书院事。先是,邑有旧书院,因陋就简,兴废无常,福田募制钱万余缗,择地建筑,易名“温泉书院”。以余资贷富民,岁取息供膏奖费。因此沙河文风稍有起色,士林称赞。
(明)沙河人,字重玉。由增广生纳粟为幕府引礼,致士归,性友爱,庶母妹家衰落,为置田宅。居乡忠厚,周急解纷。盗入其里,相戒曰:“勿惊动仁义李家。”
李&&稢【yù】
(明)()字君实,册井村人。起先家业寒微,后家道日丰。性好施予,常捐银助饷,输粮救荒。贫民就食于其家者不可胜数,朝廷恩赐其为文思院督粮大使。百姓皆称其为李仓官。
(清)沙河人,聪颖规矩,从不干人私,后入贡均,训课生徒。殁后,从游私谥“端明先生”。
(清)西北留村人,忠厚大度。乡人有盗其犁,复盗其耧,又盗其银者,被他抓住后,以礼责之,令其改正并赠衣食。盗受感动,于夜间将屡盗之物送还。
(清)沙河人,梁实秋祖父,初务农,后离乡赴京,住北京东城根老君堂。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在广东为官多年,官至四品,家道日隆。返棹北归时,居留杭州,恰遇乡试,为让其子梁咸熙参加考试,遂落籍钱塘(即杭州)。归京后买下内务部街20号宅。清末去世。
(清)沙河城张家巷人。少年时父亲去世,家贫,课授生徒,用馆谷养母。母病,废寝食,侍汤药,历久不懈。维藩年近七旬其母殁,居丧一秉古礼。平生喜宋朱子书,刻意躬行,并手集《劝世条约》教人,人多受感化。
(清)字卓泉,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人,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任沙河县知县。曾与教谕马俊元、训导韩对扬同续沙河县志,不开局,不募捐,刻印之费,皆身任之。文笔虽不及前人,然八十年之事实,赖以传存。特别是各色人物记载之丰富,籍贯之祥细,均优于它志。另鲁杰曾作沙河八景诗等。
(清)沙河城人,岁贡生。博古通今,仗义好施。立义学,广教化,搜集遗迹奇行,著《湡水琐谈》一书,县志中多有采用。
(清)字飞久,沙河人。以岁贡授县学训导,性狷介,不妄交,课诸生严而有法,一洗叫嚣吊诡之习。归田后有强暴侵之,置不校。乡人称盛德焉。
(元)沙河人,至元六年(1269年)进士。蒙古统治时期,邢州属达刺罕部,九县皆由武官任达鲁花赤。他们不懂治理,只知抢掠,百姓纷纷外逃。邢州城只剩百余家,皆用土塞门,当看到外面人时,才敢从洞穴爬出。官吏们昼伏夜出,人称“鬼衙”,马德谦看到黎民百姓遭此恶遇,十分痛心,便和较清明的沙河县达鲁花赤吕诚一起,不运万里,赶到忽必烈(时为太子)所在的和林城,冒死上书,申诉百姓的苦难,并提出愿把邢州归于忽必烈的王府。后得到朝廷同意。邢州归王府后,忽必烈又采纳张文谦、刘秉忠的意见,选“良吏”来邢州,杀死了最坏的官吏,罢免一批害民之官。“不期月,流民皆归,户数大增”,邢州很快恢复起来。
(清)沙河人,聪颖好学,尤嗜宋五子书,务求其蕴奥。有就业求学者,必举濂、洺、关、闽之旨,阐发无余。年四十五卒,门人私谥“明学先生”,尚书冀如锡为之作碑记。
(明)浙江鄞县人,字正之,嘉靖七年(1528年)举人。嘉靖二十九年任沙河县知县,刚下车辄询及父老,悉闻其艰难困苦之实。勤恤民隐,起弊兴衰;严法制以惩奸宄,施惠利以安良善。嘉靖三十二、三十三年大饥荒,出仓廪,设饘粥,赖以全活者甚众。歉后复多疫病,捐俸施药,为民祈福。疏浚留村等河道,植树卖薪以供支应。擒强寇以安民,劝农桑以惠农,立新学以宏扬教育,百废兴而丝财不敛,其善政甚多。嘉靖三十四年升江宁(江苏省南京市)知县,将行,邑之士庶,无问老幼,攀辕卧辙,依依不忍去,咸垂泣失声曰:“何一旦失我真父母也?”祀名宦。
(明)字赤如,号东庵,浙江乌程晟舍镇人,崇祯三年(1630年)以岁贡授江苏常熟训导,崇祯八年(1635年)升北直隶沙河县令,推心保赤,加意作人,无一尘之染,有三代之风。不逾载,积劳成疾,卒于官,士民无不哀之。闵齐华曾编注《文选瀹注》三十卷、《会元集》九卷等。另闵齐华与其弟闵齐汲的刻印特别是套印技术名著全国。他们用两色及多色套印的古籍被称为“闵刻”。
(清)沙河人,性善良。有人负债将卖女儿,起贵替其还债。安阳人刘某来沙河卖鞋,亲人亡故,起贵施以土地,让其安葬。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大儒。去邯郸途中,经沙河遇见强盗,尽取其衣物车马,他却毫无犹吝之色。盗追问其故,牛缺曰:“君子不以所养害其所养也。”强盗商议道:“这是位大贤人呀!若让他到赵国见君必被重用,那我们就会遭殃了。”便追上杀死了他。此事见《列子》、《淮南子》、《吕氏春秋》等多部古书。
(清)赞善人,贡生。母卧病九年,晨昏扶持。母卒,侍父尤勤,父寿九十有余。壮岁穷经,惟精于易,远近多有问卜者。持躬严谨,见客必衣冠整齐,身不入城市者四十余年。
(清)字飞熊,沙河东下河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武进士,授蓝翎侍卫。道光三十年,选陕西省绥德协红德营守备。咸丰二年(1852年)赴河南商州与太平军作战,身先士卒,屡建战功。三年,在怀庆(今河南省沁阳市)府作战时,因炮伤首阵亡。事闻照例议恤,予云骑尉世职。人传入殓时以金为头,子女哭曰:“金头、银头,不如俺爹的肉头。” 子文运,直隶督标候补守备。
(南北朝)著名道人,冶金家。东魏武定年间,发明用生熟铁反复浇灌、锻打的“灌钢法”,并首创用牲畜尿淬火,制成锋利无比的“宿铁刀”,这是我国冶金史上的重大发明,深受当时孝静帝的喜欢。后曾任北齐信州刺史。今沙河市綦村、岗冶一带极可能是当年的炼钢处。
(春秋)字伯牛,孔子的学生。传他因患皮肤病曾来沙河温泉洗浴,归途中死于今永年瓜井村。沙河县志和永年县志均有载。
(明)山西泽州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任沙河县典史,秉性亦醇,用刑颇酷。万历三十五升巡检。
(明)()字应乾,号复庵,山西潞安府人。少年常以“充海阔天高之量,养先忧后乐之心”自励。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二十四年由广平调任沙河知县,劝农修学,兴利除害,有循吏风。一日,对父言迎送劳苦,父曰:“汝乘轿还说劳苦,比抬轿夫何如?”环深感羞愧,遂将此言铭于座右,尽心抚字,颂声大作。后迁苏州同知,时正值倭寇猖獗,任环积极组织乡民,操练御敌,在太仓、宝山、苏州等地多次大败倭寇。有次激战中,他身负三处重伤,其子闻讯寄信劝其回苏州衙署休养,任环慷慨回绝,其复信被后人称作《军中寄子书》。次年,倭寇再犯苏州。环令乡民在正面抵御,自己率奇兵袭其后路,大败敌人。从此,任环之名使倭寇闻风丧胆。由于御倭战功卓著,升为山东布政司右参政。嘉靖三十五年(1558年)病逝,年仅三十九岁。
附:任环《军中寄子书》:“儿辈莫愁,人生自有定数,恶滋味尝些也有受用,苦海中未必不是极乐园也。读书孝亲,无遗父母之忧,便是常常聚首,何必一堂亲人?我儿千言万语,絮絮叨叨,只是教我回衙,何风云气少,儿女情多?倭贼流毒,多少百姓不得安家,尔老子领兵,不能诛讨。啮毡裹革,此其时也。安能做楚囚对尔等相泣闱闼间也?此后时事不知何如,幸而承平,父子享太平之乐,期做好人,不幸而有意外之变,只有臣死忠,妻死节,子死孝,咬紧牙关,大家成就一个‘是’而已。汝母前可以此言告之,不必多话。四月二十四太仓城西伏书。”
(清)字筱沅,江苏宜兴人。拔贡,考授教职。清咸丰中,在籍襄办团练,除奉贤训导。以筹饷劳,晋升当阳知县,多善政,调江夏。同治二年(1863年),升顺德知府。畿南匪起,行坚壁清野法,修治城堡,屡击贼於沙河、平乡间。会捻军北犯,道镕率练勇守沙河。夜与敌遇,挥众奋击,矛伤及身,坚不后退,敌徐引去,晋秩道员。后曾任江西按察使、浙江布政使、山东巡抚等。
(明)江苏省江都县人,监生。嘉靖十一年(1532年)由广宗县调任沙河县知县。邑当要道,迎送饮食之需,旧出里甲,伯钧皆自己承担,不以累民。西山民去县遥远,每征调片纸于门,无敢后者。居三年,民无健讼。论者谓:守似方豪,而有为过之。
(清)窑坡村人。原籍顺天密云县,其袓九贵以事迁沙河。父怀玉,中年失明,大经多方治疗,加意奉侍。又教弟大伦列名邑庠。
(清)窑坡村人,石清吉之长子。由世职,历任安微省涡阳、来安、歙县、休宁、怀远、凤台、祁门、宿松、闸北、英山等县知县。清同治九年(1870年)石成之主修有史以来第一部《涡阳县志》。光绪十八年(1892年)又与李师沆一起编撰《凤台县志》。
(清)字调和,博野(今河北省博野县)人,拔贡。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任沙河县训导。两任师席,讲经授义,教士诚笃,始终如一,诸生多克自树立者。嘉庆中,邑令张孔源荐卓异,升山西祁县知县。
(明)字桐林,南汪村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授山东堂邑县(今山东省冠县)知县。磊磊落落,不拘小节,体察民情,解民之困。凡民生利害攸关,必尽力兴革。传曾教当地人种植棉花,然未及瓜而卒于官,百姓哀之。埋葬之日,有不畏数百里而奠者。堂邑县民怀其德,立碑以志。
(清)字祥瑞,窑坡村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武进士,授蓝翎侍卫。咸丰元年(1851年)任湖北郧阳守备。二年太平军入湖北,清吉多次率军与太平军作战,多获胜绩。因其每次出征皆举一面飞虎大旗,人称飞虎军。由于作战有功,累迁至参将。咸丰八年至十一年间,又多次与太平军交战,攻克潜山、桐城等地。同治元年(1862年)克安庆。在攻打庐州时,声东击西,打败太平军陈玉成部,留守庐州,因战功赐号千勇巴鲁图、记名总兵加提督衔。同治三年九月,捻军进攻蕲水,包围了副都统富森保,清吉率兵驰援,时逢大雾,被捻军包围,大战自晨至午,清吉身负九处重伤,殁于阵。谥威毅,入祀昭忠祠。
(清)沙河人,字寿南。父章、子锡皆贡生,三世明经,士林重之。县令赵苏门请为子、侄塾师。公余只谈民间利病,语不及私。撤帐后归家训徒,受业者数十人。
(明未清初)(年)字孚孟,号凫盟,直隶永年县人,恩贡生。明末清初学者、诗人。少年时即以诗文名扬黄河以北,后开创河朔诗派,并成为该诗派之领袖。他与鸡泽县殷岳、本县张盖等三人,被称为“畿南三才子”。明末避乱,隐居沙河渡口广阳山,与巨鹿杨思圣、鸡泽殷岳、殷渊结为患难之交。曾数次来往于漆泉寺、封峦寺等寺院,与本县张盖等多有唱和之作。清定鼎中原后,地方官曾多次举荐,均婉拒不仕。晚年游学河南苏山(今河南光山县境内),习天人性命之说,名益盛。著作有《聪山诗集》、《聪山文集》、《荆园小语》等。
(明)龙阳县(今湖南省汉寿县)人,举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任沙河县知县,性本仁厚,政尚宽和。时盗贼蜂起,公终不忍加以严刑。祀名宦。
(清)河南信阳人,进士。乾隆十二年(1747年)任沙河县知县。重修学宫大成殿、衙署前后之两堂以及县城,并建设义仓八处,役繁而民不为扰。乾隆十五年(1750年)孙凤立得知乾隆将路过沙河,遂将梅花亭大加开拓,别立堂室,回廊曲栏,造桥引水,使之成为一处“廊接亭堂尽,池榭曲径幽”的小巧玲珑、优美别致的驻跸花园。服丧归,邑人立去思碑。
(清)直隶宣化县人。嘉庆九年(1804年)任沙河县训导。讲论经史子集娓娓不倦,研谈之外,淡然寡营。卒于任,布袍旧被,私囊线索,久不能归,赖同僚资助,方得返葬。
(明)字慧之,沙河人,笃志向学,有声科场,一时从学者甚众。累科不中,卒业太学,任山西都司经历,掌管省会繁重的事务。睿以廉洁谨慎著称,考满后请求还乡,睿安于退让,学界颇为赞赏。
(金)字资深,兴中州人(今辽宁省朝阳市)。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进士,调石州(山西吕梁市)军事、判涞水(河北)丞,明昌年间(1190——1195年)因察廉任沙河县令。有盗秋桑者,主逐捕之,盗以叉自刺其足面,曰:“秋桑例不禁采,汝何得刺我?”主惧,赂而求免,盗不从,诉之县。德渊曰:“若逐捕而伤,疮必在后,今在前,乃自刺也!”盗遂引服。选尚书省令史,不就。父丧去,民为刻石祠之。后累至监察御史、大理丞兼左拾遗等。大安初年(1209年),任盘安军节度使、改昭义军节度使。元兵破潞被执,俄有拜于前者,皆沙河旧民也,密护德渊,得以逃脱。贞祐二年(1214年)拜工部尚书,摄御史中丞。不久辞归病卒。祀名宦。
战国时著名纵横家。师鬼谷子,习纵横学说。初,出师数载,衣破金尽,一无所获,憔悴而归,妻不下机,嫂不为炊,父母不子。后发奋苦读,昏昏欲睡,引锥刺股,终致学问大精。乃西去说秦惠王,不为用。改而东行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其合纵抗秦主张被接受,被赵封为武安君,持六国相印,乃投纵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以东者十五年。后来纵约被张仪所败,苏秦在齐国被刺死。沙河境内的苏秦亭即传说中苏秦羞激张仪之所。
(清),西马庄村人,增广生。儿时即循规蹈矩,为众所异。母路氏早亡,事继母杨氏一如所生。于书无所不读。一生多著述,而尤长于《周易》,因著《易经启门》以示后学。兼善《内经》,济世活人,远近赖之。寿届七旬,谈笑而终。
(清),十里铺村人,唐相宋文贞公裔孙。性孝友,能文,工书法。排难解纷,有求必应。习岐黄,精外科,救人无数。南和杨某占文贞祠堂地址,思褚力与争执,终还侵地。
(清),赞善村人,岁贡生,性慷慨直爽。嘉庆中,永年邪教蔓延境内,梦麟与师弟友人讲解正道,排斥异端,使赞善及附近各村免遭其害,受人称颂。
(663-738)唐代名相,邢州南和人,17岁举进士中第,补上党尉,有文才,作梅花赋等,受到相国苏味道赏识,提为监察御史。在御史台,同僚有在官署赌博的,被发现后十分害怕,宋璟虽未参与但毅然独立承担过失。武后感其忠直而免于处分。不久任风阁舍人,御史中丞。当时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得宠,朝中大臣敢怒不敢言,宋直言入奏二人不法之事,武后不快,大臣皆惊,有人当场要赶他出朝,他毫不畏惧,叩头出血,大声说:“天后在此,不劳你们多言,我要亲听天后旨意。”武后叹其耿忠。后被任命为吏部侍郎,谏议大夫。在任上,他力救被诬的御史魏元忠,并多次勇挫权臣武三思的锋芒,被排挤外任杭、相等州,后转为洛州长史。睿宗时,拜吏部尚书,太平公主密谋干预太子废立之事,宋璟怒加指责,并入奏妇人干政之祸。被贬为楚州刺史、河北按察使等,后以国子监祭酒守东都。玄宗开元初年,拜御史大夫兼京兆尹,不久坐小累外任睦州刺史,迁广州都督。当时越人以茅竹搭屋而居,火灾频繁,宋璟教他们烧砖瓦建房,越人受其利,要为他立遗爱碑,宋璟坚决拒绝。后召拜刑部尚书,迁吏部待中。玄宗去东都时,因道路难走要治罪河南尹等,宋璟陈述利弊,让河南尹等戴罪立功,然后复职,使他们感恩皇上,玄宗大喜,封宋璟为广平郡公。玄宗让宋璟为皇子及公主取名号,再另定一美名,宋璟称,七子都是皇上所生,应同等对待,不应封赠有别。玄宗叹其贤忠,拜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策勋上柱国。在任上他又妥善地处理了梁山叛逆,首凶之外,从犯皆免。当时朝中大臣都以为他为榜样,玄宗对他也十分信任,将他的奏言写在座右,时时观看,以戒终身。后拜尚书右丞相。开元二十一年,告老回洛阳居住,开元二十五年冬病逝于东都寓所,年七十五岁。追赠太尉,谥文贞公。《新唐书》曰:“宋璟刚正又过于崇(指姚崇),玄宗素所尊惮,常屈意听纳。崇善应变以成天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兴也。”整个有唐一代,“前称房、杜、后称姚、宋”,唐代的中兴,开元之治,实乃姚崇、宋璟二人之力也。
(清)字震方,号未庵,浙江德清县人,康熙十六年(1675年)举人,十七年进士,二十五年任沙河县知县。修学宫,创“襄南书院”,植驿路树木,为修县志,奔赴县西,榛莽中攀上五指山、黄背岩等处,勘明县界,匤正旧志中的不确之处。行取去,祀名宦。历官礼部及吏部文选司郎中。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六月,以事罢归。著有《淮浦诗》等。
(清)东北流村人。父昌义,拔贡生,乾隆中以事戍伊犁,死于配所。行文到沙河让家人领柩,其兄至华阴畏难而归。书吉乃裹粮前往,粮尽乞食而行,历经四年,行两万余里,备尝艰辛,负其父骸骨而归,人称孝子。
(明)沙河杜村人,王得时女。正德六年(1511年),流寇掳掠其乡,其父夺刀伤二贼,贼怒,烧毁其家,驱玉梅前行,玉梅时年十七,且行且骂,贼人残忍地杀害玉梅并三断其尸。县令将其事上报,顺德府在南关建双烈祠,纪念玉梅和同时遇难的邢台县烈女张庄端。
(清)沙河人,顺治二年(1645年)中举,顺治四年进士,授湖广郧阳府保康县知县。隐退回家,优游自适凡四十年,时比之洛社诸英。
(宋)字公淑,沙河人。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进士登第,补梓州通泉尉,历真定府司理参军、开封府尉、权洺州防御官荐兼黄州城茶场、兼知县事,岁满长余四十万斤。改大理寺丞、知绛州曲沃县、移监云安监,又知将陵县,改国子博士,后累迁资州刺史。值岁凶,流民络绎于道,御府赐金诸郡。易谷以赈。仪竭诚尽力,惟恐不得如意,复募丁壮修城郭,以工代赈,全活无算。州狱先系囚十余,坐劫取民财谷,依法当死。仪曰:“此皆良民,迫于饥寒,非大蠹也!”急命条其状,驿闻制报,皆得免死。召归用祀名堂,恩转宫苑使,兼知磁州,后病卒。
(清)东北流村人,貌伟丽,少甚贪,流落河南淇县,某生见而异之,助以资财,从事贸易。在山西遇见长子县人冯晋京,京云王会相大贵,授以秘术经卷,诱以邪说,谓之收元教。该教男女聚会暗室,不燃灯烛,日夕焚香默坐。王会入教后,在沙河、武安、邢台、南和、内邱、任县等地积极进行宣传,入会者很多,而有些妇女往往被其奸污。后事发被抓,于乾隆十八年八月受刑死于邢台。
(明)河南许州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任沙河县知县。朴实无华,课士诚恳。民苦于每年筑城堞,乃设处砖灰,修建若干,民免劳费。又逢永年以接递推累沙河,力请上司减去,不畏诽谤。后升兵马司正指挥,祀名宦。
(清)贡生,沙河县东赵村人。清顺治初任山西乡宁县知县。值动乱凋敝之后,劳来抚字,民赖以安。顺治五年,大同总兵姜瓖叛,捐躯殉国。乾隆五十年(1785年)追录难荫,世袭恩骑尉。
(清)字崑圃,孔庄人。性明敏,志甚锐,肄业于“龙岗书院”者七载,秋试十三次,然才高数奇,终不得志,以明经终。博览群书,精于易,旁通岐黄、堪舆、卜著等术,晚年于象山之北筑屋独居,行稍近狂,然人品学术为县人推崇。
(明)汉中卫(今宁夏中卫县)人,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任沙河县知县,有惠政。屏赋性耿介,秉心惠和。时大荒,多方赈济,全活者不可胜数。次岁复亢旱,屏徒步百余里,取水龙潭,甘霖踵注,遂获有秋。未几丧归,服丧期满,补兴济知县,不久任顺德府同知,每行至沙河,乡民罗拜于前曰:“我父母也!”甚至有牵裙泣下者。
(清)沙河人,侍婶如母,抚侄如子。家产不及中人,而性好施予,桥梁、道路得其修理者甚多。见有贫不能回家者资之路费以归。曾拾金于道,等其人返而还之。县令记其名于旌善亭。
(明)山东诸城人,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任沙河县知县。存心坦荡,甘为劳苦,耻孝逢迎,盖以实心行实政者。邑当孔道,岁值凶荒,而百姓安定如故。县人以“王神君”称之。
(明)辽阳(今辽宁省辽阳)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举人,弘治十年(1497年)任沙河县知县,后任浙江海盐知县。当地因风潮汹涌,海塘屡毁。弘治十二年,王玺在筑龙王庙塘时,发明了在层层迭砌时,逐层内收的垒砌法。这样内齐外斜,下宽上窄,塘身逐渐斜向海滩,以杀潮势。嘉靖元年(1522年)大潮,附近海塘多被冲毁,只有王玺修建的这段“王公塘”保留下来,因此这段石塘一度称为“样板塘”。
(明),沙河杜村人。天性过人,亲殁,庐墓三年,未有喜色。正德六年(1511年)流贼掠其乡,得时奋勇杀敌,致罹焚家杀女之祸,有司上其事,得蒙旌奖。其女玉梅另有传;其子策,寿官;其孙从儒,道诸生,从谦,延庆卫教授;曾孙彬,鸿胪寺序班,楹,乡宁县令。
(明)沙河人,邑庠生。两兄早丧,父母抑郁成疾。道先请医请祷,奉侍不离左右,双亲继逝,丧痛欲绝,抚其侄如已子。
(清)字峨山,直隶正定(河北省)人。由行伍积功,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授沙河汛千总。整饬兵防,宽严并济。部属马步兵丁莫不畏威而怀德。尤能谐恭同寅,敬礼绅士。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夏,帮助邑令杜灏,率民扑灭蝗虫,颇著勤劳。调升顺德营中军,部属勒碑颂德。卸任后,入沙河籍。
(清)窑坡村人。自幼父母双亡,独立成家,忠厚良善,慷慨好义。其村与白涧有沟难行,嘉庆十三年(1808年)他出资、雇工,历数年建桥一座,方便了行人。
(元)永年县人,曾任翰林学士,太长少卿。世袓忽必烈伐宋,谋议帷幄,有所未决,即遣使问之。不苟言笑,每奏对必以正,不肯阿意。顺帝常以古直称之。卒年九十二岁,追封洺国公,谥文忠。磬无子,女婿李徲宾承继家业,今曹庄李姓称为李文忠之后即源于此。
(明)沙河人,府学廪膳生。崇祯十一年,清兵犯沙河,王翰率众乡勇登城御敌,英勇献身。
(清)正定回人。乾隆四十八(1783年)年任本汛千总,体貌頎硕,治军严明。嘉庆元年(1796年)率本部兵丁李连等出征川、楚、奋力杀敌,为炮石所伤,殁于阵。同时阵亡者还有:马兵李连,曹庄人;郑保住,兴固人;薛见功,东九家人;守兵吕随山,大村人;王卓,刘胡庄人;张桂林,葛村人;阎九德,东户村人;冯福,葛村人;罗亮,褡裢人;李友,南关人。
(清)字伯嵋,号笏丞,四川省平昌县白衣庵人(志载绥定府人),道光八年(1828年)举人,九年进士。十年授翰林院编修,当年调任沙河县知县,十三年担任东明知县。后曾任云南镇雄州知州等职,其在镇雄县芒部街岩壁上书刻“古芒部”三个大字,笔力遒劲,至今仍在。
(明)隆庆、万历时沙河人。貌心俱古,建校一所,负笈求学者接踵于门。当时有“燕山遗范”之称。
(清),沙河人,咸丰七年(1857年)土匪窜沙河,清元率义勇与之战于凤凰山,受伤七十余处而死,同死者还有魏发祥、魏褔元、路起金、靳国显、高张安等五人。
(清)名付,白涧村人。其先馆陶人,明永乐五年(1407年),奉诏内徙,逐占籍于是村。喜读书,授例捐入太学,其父病,母失明,绪昼夜伺候,人称至孝。轻财好施,常周济穷困百姓,精医术免费为民医病,曾为一名外乡病人赵赶年付清房租与其住在一起,为其煮饭煎药,直到病愈;还为一个名叫王辂的外地人赎回卖出的妻子。绪先后资助四位寡妇和十八名无助孩童。每逢灾年便支起大锅,供穷人吃饭。湖广灾民为感谢其义举,在其门口写了一个特大的“善”字。另外他还献出自己的田地,为穷死异乡的人建立“义冢”。寄绪种种善行倍受世人称颂,拔贡陈瑞朴曾撰“邢寄绪义行记” 以记其事。
(清)字翼亭,许庄村人,拔贡。大辐胞弟。明敏好学,设帐授徒,循循善诱。不苟言,不邀结。曾与傅钟瑑同研习,后傅任沙河县令,虽常往来,但并无私谒。
(清)许庄村人,恩贡生。字载之,父早亡,事母能得欢心。自用俭约,然供弟大辅读书务求丰盈,且人品端方,胸怀豁达,同族百家,有事无不帮忙,尽力为人排难解纷。其族人平和团结,远近咸称其里之仁厚。
(清)字子嘉,沙河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举人。父立德,庠生,孝行著闻。亨吉锐志上进,家苦贫,靠教书生活。教弟成名,其门下多名扬黉舍,但亨吉数试春闱不第。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大挑一等,授以知县,行将擢用,居丧归,病卒,时论惜之。
(明)字汝徵,沙河人,邑庠生,父宗尧。性刚直,寡言笑,善属文,工书法,为人谋必尽其忠。十三岁从父京师,未几父卒,奎孤身负柩还葬。侍母孝,尤力于学。茕茕孑立,因自号“孑庵”。年十五补博士弟子员,屡举不第,由岁贡毕业于国子监。从学门下者甚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授山东寿光主簿,时值岁祲,催科有方,邑无逋负,民咸悦服。迁历城县丞,服政愈勤,持自愈谨,名孚上下,上官才之,委任无虚日,治漕河疏导,使运輸无阻。嘉靖三十二年奉诏入觐,以才著名。三十三年母丧归,竟以哀毁劳瘁卒。
(明)字震宇,沙河县许庄村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举人,初授陕西武功知县。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国秀曾刻印明正德《武功县志》四卷,继任荆州府同知,有“强项”之称,后升贵州镇远知府、石阡府兵备道。不避远、不辞难,以忠、信、笃、敬行之,有善政。官至陕西陇右参政。守孝归。邑民在沙河城南街为许国秀建有紫诰重封坊,死后葬许庄村南。
(明)字任之,沙河许庄村人,永乐年间以贡生资格入太学。有一天,明成祖朱棣梦见升殿时一旁站着一位与众不同的穿红衣服的人,次日早朝,皇帝发现许能的装束、相貌与梦中人十分相似,认为一定是神人托梦于他,于是就授给许能兵科给事中的职务,不久又转为礼科谏官。许能居谏垣七年,提了很多忠直的建议。永乐九年(1411年)许能随右副都御史虞谦巡抚浙江。后被提升为浙江参议,当时钱塘江经常泛滥,许能组织民众修堤筑坝,避免了洪水的危害,浙江人建立祠堂纪念他。后累官至山西左布政使。
(清)许庄村人,幼事寡母至孝,为母病学习医道,前来就医者接踵而至,医治无不尽心,声誉普著,活人甚多。
(明)河南禹州人,贡生。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沙河知县,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军队攻城,城破后死之,据《山西通志》载:名列清〈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清)沙河后大流人,原名廷桂,后因与督学程廷桂同名而易之。幼从师读,家贫,以糠饼为食,刻苦异常。咸丰五年(1866年)中举,设帐里中,生徒云集。
(明)湖南湘阴人,举人。明隆庆五年(1571年)任沙河知县,时岁饥,劝民输粟赈济,后又立义仓,置义冢,修唐相宋文贞公祠。萧泮曾游广阳山等地,留下一些诗作,后升监察御史、直隶巡按,去之日,民遮道攀辕。祀名宦。
(清)薛庄村人,幼贫,为人佣工,每日节食遗母,母恐其饿,相持而泣,主人知情后,乃优其酬。后家道渐丰,而母已谢世,言及常痛哭失声。延师课子极严,子侄俱得游泮。有邢台人某,两盗其畜,法当追脏,盗母哀恳,学诗即言于官而宽恕其人。
(明)册井张翁牧工。忠贞骁勇,投石子百发百中。崇祯末,翁避乱东沟,子要持铁担守寨门,贼不敢近。一日贼至寺前欲杀人,子要突至,仗担毙贼。后贼假装货郎,白日入寨,砍断正在睡觉的子要左臂。子要跳起,右手持担连击数敌,血涌而死。张翁及东沟居民感其义,世世祭奠之。
(清)湖北省嘉鱼县人,进士。乾隆八年(1743年)任沙河县知县。城南濒河十里皆沙,雍正中,水涨泥积,侃令民植柳,以固沙挡水,害民里吏,悉予更易。不久调任肃宁知县,后升深州知州、保定知府。尹侃曾先后纂修《肃宁县志》、《天津县志》。其诗作有《学舍三古槐》等。
(清)正红旗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进士。咸丰二年(1852年)任沙河县知县。兴学校,课农桑,士民化之。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太平天国扫北军攻沙河,衡登城防御,誓与城共存亡。城陷,衡着公服,端坐堂上,大骂不止,遂被杀害,合门同时遇害。邑人祀于卢忠烈公祠,春秋致祭。
(宋)太原人。初为刘崇部下,屡建战功,号杨无敌。宋太宗攻太原时得之,封其为右领军卫大将军,任代州刺史。雍熙年间北征,连拔契丹云、英、寰、朔四州,使契丹望而生畏。后在潘美统帅下北征时,因援兵迟迟未到而被擒,绝食三日而死。人传杨业曾在本市山区北盆水一带驻军打仗。
(明)山西省长子县人,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任沙河县知县。调停冲疲,均省徭役。时大水淤没民田二千余顷,世卿言于上官,分派郡东六邑,通融酌办,民困稍苏,有《均粮碑记》。迁陇州知州,民立祠祀之。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
(清)字犹龙,号雪樵,巨鹿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次年携家隐居广阳山,住殷岳兄弟处,和申涵光结为患难之交,锄茅山顶,切磋文章。清顺治初年中进士,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不久出任山西按察使,后升为河南右布政使,最后升至四川左布政使。为官无时不想念广阳诸友,常说:“吾广阳,吾殷子,吾申子也。”
(清)字东泉,沙河城人,秉性忠厚,处邻里友朋之间无疾言厉色,一生以谦和为宗。少工颜鲁公书法,庙堂名胜之地,每有其遗迹,殆品学兼优之士也。
(明),山西五台县人,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任沙河县教谕。相貌堂堂,心实奸险。三十四年署县事,操守大坏,士民共怨。三十五年升王府教授。
(清)新城村人,十六岁父亡。事母四十余年,未有倦色,母病,饮食服药,起居便溺,均亲自操作。人称至孝。
(明)仁和县(今浙江杭州)人,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任沙河县知县。邑甚破蔽,钟初至,即择便于民者,次第施行。是年六月,重修县学,两月告讫,并由祭酒崔铣作《重修沙河县学记》。时郡守李某性严厉,诸县令每至郡皆受约束,惟钟侃侃陈民隐,多至数千言。有人止之,钟叹曰:“我犹不敢言,谁敢言也?”岁饥,西山盗起,钟主招抚,当道者竟以捕杀为功。钟忧懑成疾,卒于官。士民争买棺以敛,祀名宦。
(清)新城村人。父母去世后,待弟情义兼尽,饮食衣物与已无异,且为弟娶妻,不计家私。弟清柱亦天性友爱,兄嫂亡后,子女仅两岁,清柱将自己一岁小儿雇人乳养,令妻乳其侄女。兄友弟爱,受人称颂。
殷岳、殷渊
(明末清初)鸡泽县人,明末关南道副使殷太白的两个儿子。兄殷岳,字伯岩,号宗山,以文章著称,庚午年(1630年)举人。弟殷渊,字仲泓,习武功。其父遭杨嗣昌陷害致死,兄弟二人图雪父冤,带义士来到广阳山结寨而居,操练战阵。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廷告急,殷氏兄弟率叙八千兵士北上勤王,到柏乡听到京城陷落,崇祯吊死的消息而返回。李自成义军任命的鸡泽县令邀其回县,二人决定利用此机会举事。殷渊先回号召县民恢复明廷被捉,不屈而死。殷岳行至半途,蒙申涵光救助,幸免于难。清朝建立后,殷岳被举为江苏睢宁县令。但不到一年,便应申涵光之约辞官。交结名流,遍游天下,最后客死武夷山中。殷岳以从兄之孙殷渥为嗣,寄籍沙河渡口村,为该村殷姓之祖。
(唐)名恭,以字行,善阳人,唐初名将,骁勇善战。武德初,秦王引为右府参军,曾参与讨伐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战斗,屡立大功。隐太子尝赠其金皿一车,固辞不受,太宗曾谓敬德:“人言卿反,何也?”他对:“臣从陛下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余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遂解衣投地,出露瘢痍。太宗流涕抚之,欲将女与敬德为妻,敬德曰“臣妻虽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之所愿也”拒绝了太宗的好意。以功累封鄂国公,谥忠武。沙河境内之救驾村人云即讨刘黑闼时,敬德救李世民之处,漆泉寺系敬德监工为之,当年綦村一带冶铁铸剑也是由敬德监管。
(清),沙河人,幼孤,家贫,依伯父而居,稍长入塾,尝摘园蔬充饥,塾师知道后,免其学费。后中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举人,设帐授徒,多所成就。
(清)沙河人,父早故,事大母及母孝,教弟读书,自己研习医术。看病者接踵而来。有一窮孩来叫,雨田没看见,适有富者带车备礼来请,上车后见穷孩跟在车后,问明缘由后,向富人说:“你先拉我到这穷人家去看病吧。”诸如此事很多。卒后乡人立碑纪念。
(清)字紫绶,山西平遥人,武举。家世冠盖,为晋望族。嘉庆十一年(1806年),以武举考试高等,十四年(清)授沙河汛千总,雄伟严毅,颇有温恭儒雅之度。约束所部,纪律严明,政绩极好,推升守备,摄顺德营游击,稽察弹压,全郡依赖。升黔彭营都司,镇守黔江、彭水等地。
(元)山东曹州楚丘人。元统中任沙河县尹。承凋蔽后,始下车即严条约榜谕四境,吏民不得越轨,违者挞之。讼者以理开谕,皆愧服。廉司部有疑案五件,悉为剖决,咸称公允。尝于旷野植柳数千株,伐薪售之,收入作为上司往来费用,以免扰民。立有去思碑,祀名宦。
(唐)(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人。开元进士。任平原太守时,逢安史之乱,他联络从兄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响应,被推为盟主,合兵二十万,使敌不敢攻潼关。因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世称颜鲁公。唐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劝其投降,被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在书法上,他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本市有其书写的《宋璟碑》。
(明),字栗仲,陕西耀州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知沙河县事,其间居心坦荡,敷政和平,爱民好士。邑有沙地700余顷,不毛而税,民苦之,佩玹请于上官,得尽除免。又雪生员李养重之冤。调知邢台,考选御史,寻升户部郎中,后任山东按察使等。沙人为之立碑建祠,祀名宦。左佩玹雅好诗书,尤工小篆。
(明)(),字公垂,号安贫子、安斋。沙河县人。诞夕,父朱凤梦明珠入室,及稍长,颖异过人,十四岁为诸生,读书学舍,自为炊,衣食不足,安如也。提学御史顾潜使受学于翰林崔铣,铣奇之。由是举乡荐,游太学,结交天下名士。或有问其志者,曰:“尧舜君民孔颜师友,素所愿也。”登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授御史,巡盐山西。权奸钱宁遣人牟盐利,裳禁不与。巡按山东,前御史王相被宦官黎鉴诬告下狱,朱裳在查明了真相后,直言上疏,陈述王相的正直及所蒙冤屈,弹劾黎鉴八条大罪。最终虽没能为王相平反,但也减轻刑罚。山东大水淹成武、单县二城。依裳言命,相地改筑。武宗好游山玩水,不理朝政,朱裳几次上书,以“正心、讲学、戒游佚、近儒臣”四事进规,请下罪已诏,不听。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外放朱裳到巩昌任知府(今甘肃陇西)。当地西夷常来骚扰,朱裳设法制服之。然后建立规章,施行教育,鼓励生产,人民安居乐业,未几,治行卓异第一,获皇帝赐宴及奖赏。嘉靖二年(1523年)升温处兵备道,时矿徒党聚近四十年,裳檄谕即解散。改浙江副使,迎父就养,同列知其廉,制衣一件为寿,父拒不纳。妻亲自操厨,常数十日无肉,同僚送他“长斋”雅号,他索性改号“安斋”。迁左参政,提督粮储,凡征派必躬亲,升福建按察使。怀安狱囚变起,剿平之。政暇与诸生讲学不倦,给事中刘世扬荐海内贤能七人,裳在其中。升浙江左布政使,剔奸厘弊,污吏敛迹。晋右副都御吏,总理河道。父丧归。家中仍是“草舍席门”、“一如寒士”。乡人敬仰其人品,为建“无愧亭”一座。世宗南巡,重被起用,官袭原职,不久在迎接章圣太后的灵柩回南方时,在通州船上中暑身亡。死后追赠户部侍郎,谥“端简”。其墓地在邢台市北陈村东,有礼部右侍郎崔铣撰写的神道碑。朱裳的诗作疏文今存有《救御吏王相疏》、《劾镇守黎鉴疏》、《和映江楼壁间诗》、《捞盐诗》等。
(清),字唐杰,直隶正定县人。补龙泉关经制,外委出征滑县,擢把总,隶大名镇标。勤于稽捕,由行伍积功,道光三年(1823年)升沙河汛千总。敬事长官,谐恭同寅,尤能训练部署,屡获剧贼,四境安堵。升河南信阳州守备。
(清),东崔村人,嘉庆三年(1798年)武举。性刚介,不苟合,不邀势。曾有人打官司送其重金请其进衙讲情,被断然拒绝。终身片纸未入衙门。
(元)(1216——1283),字仲谦(仲卿),沙河县盖里村(今葛村)人,元初名臣,县志称为“沙河人物之冠”。金未其父母避难河南,文谦出生于邓之南阳,三岁时返回家乡。初与“年相若、志相得”的刘秉忠、张易等同学于紫金山,除儒学经典外,还研习天文、地理及算筹之法。定宗二年(1247年),经刘秉忠介绍,受到忽必烈的召见,命掌王府书记。邢州监领之人不知抚治,以致民不聊生。张文谦和刘秉忠向忽必烈反映邢州惨状,建议另选良吏前往整治,忽必烈从谏,派脱兀脱等到邢,洗弊革贪,不期月,“流亡复归,户增十倍”。在忽必烈统一中国的征战中,张文谦一直随其左右,成为重要谋臣。攻大理时,其相国杀元军信使,忽必烈怒欲屠城,文谦竭力劝阻,指出“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嗜杀”。忽必烈听从劝告,命诸将入宋境后不可随意杀人、乱烧民房、并要释放俘虏。这些措施对元军争取民心,夺取全国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公元1260年世祖忽必烈即位,成立中书省,命王世统为中书平章政事,张文谦为中书左丞。文谦“以安国便民为务”,建立纲纪,发布条令,“天下有太平之望”。后遭王文统嫉妒,文谦请求外放,诏命以中书左丞出任大名、彰德等路宣抚使,临行前向上建议减免百姓常税十分之四,商酒税十分之二。中统三年(1262年),文谦以郭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向元世祖推荐,使其受到召见,授提举诸路河渠之职。至元元年(1264年)文谦巡视西夏,当地习俗落后,文谦宣讲法纪、开办学校,使风俗大变。他还和郭守敬一起,勘察水利,组织整修荒芜已久的唐来、汉延等渠,灌田十数万顷。至元五年,淄州人胡玉以妖术聚众起事,被抓百余人,文谦前去处理,只判三名首犯,其余全部释放,受到百姓称赞。文谦刚正,在阿哈马主持中书省时,想不通过中书省,遇事直接上奏朝廷。文谦指出“朝政不闻中书,古无此理”。至元四年,朝中私议有权贵大量蓄养私奴,影响征抽役丁,但无人敢直言。文谦毫无顾忌,上奏处理意见,并以此制定法令。至元七年,任大司农卿,奏请成立各道劝农司,检查征收课税和籍田等。文谦知识渊博,藏书万卷,重视教育,和窦默一起奏请成立国子学。至元十三年,文谦任御史中丞,据理力争,恢复各道被撤销的按察司,后被授为昭文馆大学士,和许衡、张易等领导太史院,组织郭守敬等人,研制成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授时历。至元十九年,文谦任枢密副使,奏请削减冗员,训练将士,优恤家属,但未及行而一病不起,于次年三月去世,终年68岁。死后累赠同德佐运大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赠魏国公,谥忠宣。其墓地原在葛村西,有翰林待制、直学士李谦写的神道碑。葬其子张宴时,将墓迁至邢台的董村,有奎章阁学士、翰林待制虞集写的《张氏新茔记》,今两处墓地均已毁。
(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出身吏员。嘉庆五年(1800年)任沙河县知县,莅任之初,首裁冗役,勤于听断,不予姑息。高村、辛寨、杜村等村,水冲沙压地亩,久为民累,士民合词公请,公为之力言于上,卒蒙免除,三村士民勒碑颂之。后调任清苑县,历升定州牧。
(宋)北宋奇士,曾任沙河县令,力如虎,才甚高妙。元丰二年(1097年)与时任北京(今大名)国子监教授的著名诗人黄庭坚结识,成为至交。
(元)沙河人,进士,为卢氏(河南省)尹,下车初,修举废坠,期年之间,政教大举,抚字之外,开山通道,兴利除害,未尝稍遗力,期年政教大举。卒于官。邑人建祠祀之,并立石以志其绩。
战国时有名的纵横家,魏国人。与苏秦同师鬼谷子。以游说显名,但当苏秦已执赵国相印时,张仪仍一事无成,无奈到赵国投靠苏秦。苏秦表面上羞辱他,却暗赠车马金钱,助其西赴秦国,得到秦惠王信任,并以连横之策说六国背纵约而事秦,破坏了苏秦的合纵抗政策。惠王卒,不悦于武王,仪乃到魏国为相,年余卒。
(明),赞善村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土寇盘踞西山,横行掳掠。一日贼千余至赞善,师颜在儿子其度、其衡、其成的保护下外逃。因老迈被贼捉住,其衡说:“我父子没有金银财物,捉我们有何用呢?”贼人胁迫几个儿子去攻县城,其衡等不从,贼人怒击师颜,师颜让儿子们速逃,儿子不走,奋力与贼搏斗。终因不敌,父子四人相附而死。乡亲们乘机走脱者二百余人。
(明),字勉仁,号北河,赞善村人。幼嗜学,以贡生入国子监。三十二岁以恩选任汝宁府(今河南省)经历,奉檄委催屡年负欠,一意奉公,不私权贵。后迁秦府纪善,时有仪兵失礼,即纠劾之,乃进条约以闻,王甚嘉纳,命镌石示之。及归,王亲赋诗赠行。居乡恭慎,穷经史,训后辈,为一邑敬重与效法。
(清)赞善村人,字陈宝,其祖、父皆好施与,宏壁承祖德,急人所急,倾囊不吝。曾布施谷种三十余石,不索还。临终嘱子焚烧借券计六千金不准再要。乡亲送其“褔善”匾。
(清)字翼卿,东崔人。咸丰二年(1852年)武进士,以一甲二名即榜眼授二等侍卫。咸丰九年任浙江处州营游击,历署平阳、严州协副将。十年太平军李秀成部奔袭杭州,虎臣调省防守。十一年杭州再陷,虎臣与敌格斗,左额左手被砍伤,流血被体,不久去世。事闻赐恤如例,予云骑尉世职,祀忠义词。虎臣殉难杭州,寄棺萧山祇国寺,友人绩溪胡培于棺上系朱书姓名、籍贯以为识别、后萧山令龚某移葬虎臣于傅家山。光绪八年(1882年),其子杰徒步赴杭州寻父骨,恰逢胡培因事至杭,杰急往谒,始知父葬处,掘视朱书宛然。沙河同乡在浙为官者怜之,争助资斧,终将虎臣遗骨运回。
(宋)沙河人,后唐同光元年(923年)生。祖中正,汉泽州刺史。思钧少善击剑挽弓,精于博奕。晋初应募为卒,后转入后周军队,因作战勇敢,升任代州(山西)南北两关巡检。宋初,补龙虎卫指挥使。时宋辽交战频繁,随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进攻辽州,思钧率众大败敌军,并乘胜追击至长城脚下,生擒敌将莫山鲍叔,此役歼敌一万余,活捉二百多。后屯兵潞州,历战三十余。升为都虞候。开宝三年(970年),随太原都部署郭进等与辽兵大战于石岭关,斩首一万五千余。战斗中冲进重围,救出了被围的齐延琛、苗昶二将。太平兴国初,驻守定州,领兵援磁窑,身中五十创,仍奋力厮杀,终大败敌军,解窑磁之危。未几,辽兵复攻,逆战城下,斩首万余级。上嘉之,命赐服带,领河州刺史(今甘肃临夏一带)。雍熙三年(986年),契丹进犯河间,思钧随刘廷让与敌会战于君子馆,时天大寒,弓拉不开,援兵不至,遂大败,被契丹俘获。端拱初逃回,授洪州刺史,知齐州。以不谙政事,逾月改濮、郓、滨、棣州巡检。至道中,改鄜延巡检使。未几,寇逼保安,与曹璨往援,追蹑五十余里,寇乃遁去。真宗继位(988年),徙益州钤辖兼绵、汉九州都巡检使。咸平中,王钧叛,思钧领兵平叛,率部攻克汉州,斩伪刺史苗进等大获全胜。之后自恃有功,日渐骄横。听说巴西尉傅翱有良马,思钧求之不与。召翱至,找借口将其杀害。因此获罪,削籍流放封州。咸平六年(1003年)复被起用为左司御。上驾幸澶渊,召诣行在议兵事,赐服御有加。景德二年(1005年),上怜其老,授唐州防御副使。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再迁左千牛卫将军。四年(1011年)七月卒,年八十九。子承恩,为三班奉职。思钧起行伍,征讨屡有功。质状小而精悍,太宗曾称其为“喽罗”。
(清)字诚之,号榴岩,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丰乐村人,父张位,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国史馆纂修,武英殿协修。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张思诚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任广西省永福县知县,嘉庆十六年至十七年任直隶沙河县,有政绩,后辞官回家。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被聘为协篡,续修《秦安县志》。书法也闻名于当世。
(清)()字敬修,册井人,为廪膳生时,父母有病,寡居的婶母瘫痪在床,养心衣不解带,辗转伺候。四十岁后,老人过世,设帐乡里,从学者近百人。养心多次参加科考,屡败屡考,从不气馁,五十七岁钦赐贡生,八十岁乡试被恩赐为举人,八十一岁赴京会试被钦锡为国子监学正。耄耋之年获此殊荣,合乡都觉光彩,称其为张翰林。他主持修建的张氏祠堂至今犹在。
(元)张文谦之子,葛村人。进士。累官御史中丞,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国公,谥“文静”。
(清)沙河人,贡生。品行高尚,曾拾钱数百缗,招贴广告,令人领取。
(明末清初)永年县人。精诗书琴艺,名扬远近,值明末乱世,不与人接,或谈经达旦,或痛哭不已。曾和申涵光同隐沙河广阳山,后发狂死。涵光为之立传。
(明)安徽合肥人,监生,弘治十八年(1505年)任沙河县知县。时县治由新城刚迁回沙河城,谨勤于修缮,民不告劳,时称有为。
(清)字声齐,南皮县人,同治年间举人,授沙河县教谕,任职期间继续学习,后中同治甲戌(1874年)科进士,殿试第2甲第82名,钦点知县。
(明)藉贯不详,自称收元祖。明末响应李自成起义,率众占据顺德声势甚大。当李自成兵败后,张豪率五百余人退入沙河西山。顺治元年被官兵抓获,押送刑部处死。
(明)字肖吾,沙河人。由岁贡授学博,升山东泗水知县,又补河南洧川知县,廉明勤慎,两邑俱有清明之声。告归后,自持极谨,接物极谦,虽父登科于前,子及第于后,绝无一丝骄傲之色,士林莫不重之。
(明)沙河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中举,授兰州知州,剔奸厘弊,威慑藩卫。后迁淮安同知,治河有功,士民颂之。其子孙科贡宦游辈出。
(清),丈八村人,父全以罪戍黑龙江,殁于戍所。聚江乞食往寻父骨,途中遇雨,僵卧古庙被人救醒,继续前行,历经一年,终负骨以归。
(明)字愚齐,福建省闽县(今福州)人。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曾任南和县知县,万历十二年(1584年)任沙河县知县。有惠政,疏渠利民,民戴之如父母。性简亢,行为急切,卒得罪过,见忌同列,乃为沙河县典史所中,至以赈事提问罢职。广平蒋守怜之,代输赎银。贫不能归,过临清教书年余,资其束修以行。父老言之,无不泪下。
(清)西冯村人,监生。父老失明,孝养备至。家富好施,春时谷贵,出儲谷贷贫民,秋时不能偿者不究。嘉庆间连年荒旱,民艰于食。克明令村民扫蒺藜,一升换一升米,村人赖以存活。下郑村有争田畔诉讼者,克明以已地让之息讼。
(清)沙河城人,邑庠生。设帐授教数百人,晚年贡人成均。
(清),沙河城内仓巷人。好学能文,屡应童试不第,弃而学剑,技勇之外,娴熟古兵法,顺治十七年(1660年)中武进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选授福建漳州卫守备,束装登程,行抵闽境寓萧寺,恰逢三藩叛乱,寺僧通贼,周浩被掳,虽百般胁迫,终不投降。时耿精忠大宴部将,令诰与宴,舞枪助兴。诰酒酣技痒,绰枪在手,纵橫驰骋,极尽其妙。舞毕慷慨悲歌,饮无算爵。更深夜阑,咸为酒困,防弛,诰乘间逃脱,坚关险阻,艰苦备尝。归里后不求仕进,闭门谢客,优游林下而终。
(清)字子纯,贵州省贵阳人。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举人,二十五年进士。三十年任沙河县知县。后任定兴、正定知县。后因遭弹劾落职讲学,昭雪后复职,署甘肃故城。因罹瘟疫,卒于任所。灏性廉爱民,总督刘长佑疏闻,奉旨于正定建专祠。
(明)字玉楼,沙河人,举人。授湖北当阳县知县,以明敏之才,行仁爱之术,上司重之,未几卒于官。
(清),丈八村人,乐善好施,凡邻里婚嫁、殡葬无力者,皆竭力周济。嘉庆年间曾施舍谷种二十余石。其子丰年,有父风,助武生李某殡埋停丧三世的先人,又助银四十两让其参加科考。
(清)册井村人。家赤贫,葬父时五服之内俱以纸条掛孝。兄弟五人,三个为人佣工,一个为人养子。后尔仁靠卖饭置地一顷有余,悉召其弟按股均分,人高其行。
(明)沙河人。少英毅廉洁,耻同时好。善属文,尤工诗。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举。初任山西灵丘县令,以才调四川东乡县。民有大害设法除之,川人立祠祀之。升陕西凤翔通判,摄平凉府事,宗藩有殴亲母者,累年莫敢决,从学至,立置之法,贵戚敛手,故有“赵老子”之称。后以疾归,卒于家。
(明)沙河县人。弘治五年(1492年)授扬州府管粮同知,因政绩突出升迁知府,上司要求其征收完任内赋税方可赴任。有初督征至兴化,见属吏鞭打,百姓号哭,乃垂涕曰: “吾为何爱一知府,置尔辈于死呢!”遂弃官回家,黎民全活者甚众,兴化人肖像祀之。
(明)字文德,沙河人,贡生。性友爱,所得廪粟,与弟均分,无吝色。岁当首贡,让于副贡年长未经科举者。人谓其家贫宜早就,显怡然曰:“朋友以信义为重,何以此为贵哉。”再逾年方贡,未及仕而卒。
(唐)沙河人。使亲居丧,以孝行著名,通朝廷,载《唐书•孝友列传》。
(明)字师养,沙河县人。性警敏嗜学,以岁贡初授河南息县令,兴学作士,摘奸发伏,兴利除害,民甚德之。又开复内外城壕,改建固城,巡检防御,极为周密。并修《息县志》。不久升中都(今安徽省凤阳县)判,职专粮饷,有属官惮其严,怀百金馈献,立以法处置,受到巡按称赞。继任和州知州,以直道忤权贵,引疾归家。有建议疏通关节,毅然拒绝曰:“吾居官不受请托,岂可请托于人?”家居乐善好施,有负债贫不能偿者,如崑立取券焚之,其人感其义,立木主于家祀之。
(清)山东海阳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任沙河县知县。刚明果断,以经术饬吏治,吏胥畏之若神明。简迎送,部使者过境沙河者皆敛迹。治沙河十年,讲乡约,劝农桑,百废俱举。课士之暇,时延诸生,相与讲治家之道。士民爱戴,送匾悬于公堂,曰“我父母也”。
(清)四川金堂县人,举人。雍正四年(1726年)任沙河县知县。多所创建,如:修建先农坛、忠义祠、节孝祠,以及仓廒、义冢之属。又营造九家、北俎诸村稻田,豁免冀庄、王庄一带空粮,善政不可胜计。尝修邑乘,虽未成书,到乾隆间重修,多釆用其遗稿。
(?—前295年),即赵武灵王。他即位后选贤举能,治国安民。于公元前307年推行军事改革,令将士实行“胡服骑射”,创立了当时最早的骑兵部队。从公元前301年起多次出征,消灭了中山国,击败林胡、楼烦等国,拥有了云中,国势大盛。使赵国成为实力仅次于秦、齐的军事强国。后在王室内讧中被困饿死于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宫。沙河境内的北掌、全呼等地至今还有不少与他有关的传说和遗迹。
邢台县人,抗战初参加工作,1940年调沙河,任二区书记,1942年兼任新成立的五战区书记,五战区在册井一带,面对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斗争残酷。安英将战区分为三个联防,组织民兵协同作战,反扫荡、反维持、反奸除特,还带领区干队,破坏敌人封锁线,烧毁敌人炮楼。当时旱灾严重,他发动群众生产自救、打井抗旱、运粮救荒,深得百姓拥护。有几次靠群众掩护,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安然脱险。1943年秋,调任四区书记。不久,被派到敌占区工作,他化名来到邢台近郊的伍仲村,以雇工的身份做掩护,搜集敌伪情报。1945年初,不幸被汉奸刘超群的特务认出而被捕。敌人把他打得皮开肉绽,他坚贞不屈,在刑场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英勇就义。围观群众暗暗垂泪,从心底里敬佩这位真正的抗日英雄。
河北省南宫人,1935年生,解放初在本县参加工作,1953年调沙河县。曾在县酒类专卖处副食品经理部工作。1960年到县财贸办公室。1964年任财办副主任,后调任赞善公社副社长。1966年任淮庄公社社长。1969年筹建县化肥厂。1971年任褡裢公社副主任。1977年任县工商局副局长,第二年任县财税局副局长。1984年任财政局长。1990年任市政协副主席。1997年退休。
白庄人,1922年生,抗战后期参加工作,曾任二区秘书。1949年参加长江支队,南下福建。曾任福建省农业厅处长,农干校校长等职。
(民国)窑坡村人,曾任渡口巡所巡长。民国十一年,乱兵80人窜至渡口骚扰,庆余率警士7人扼山口击之,伤敌3人,以子弹不继,阵亡。
邢台县人,1939年生,1958年参军,曾任司令部机要译电员,机要科长(正团级)等职。1979年转业到沙河县任统战部副部长,已故。
()南和县左村人,名锡庚,字寿章,以字行世。保定高等美专毕业,一生从事美术教育,以在邢台师范任教时间最长。他崇尚石涛,吴昌硕等大师,并在前人基础上形成以草书入画的独特风格。其作品以写意山水花鸟为主,多散藏于民间,是冀南群众公认与爱戴的当代书画名家。至今民间还有其背后画虎的传说。去世后,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受到诸多名家赞誉,被称有“大师气魄”,赞他“画饶天趣,书尤超然,足为一代楷模”。抗战时,他曾在沙河县留村开药铺谋生,两次被日伪抓捕,坚贞不屈,今沙河存有他以行草写成的碑刻,气连神随,一气呵成,堪称上品。
沙河人,1955年生。1974年参加工作。1979年到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工作。1985年到福建省农科院人事处,后任副处长。2007年任农科院培训中心主任。
北京市人,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后分至沙河县从事教育工作。曾先后任教师、洛阳中学教导主任、校长、褡裢中学校长多年。1986年调邢台师专任校长。1996年任新合并成立的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称邢台学院)校长。他系教育心理学教授,注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他是河北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邢台教育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曾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奖和国家省级多种荣誉称号。
小仓村人,1946年生,1965年参军,曾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1982年转业到沙河县检察院工作,任政办室主任,1983年任大油村乡书记,1984年任沙河县法院院长、书记,1987年调任南和县法院院长、书记,1990年回沙河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8年任人大党组顾问,2006年退休。
北京市人,1942年生,1967年北京农大畜牧兽医系毕业,分黑龙江林甸县。1969年调沙河县农林局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后任县兽医院院长。他长年奔波在农村为牲畜治病,不怕苦不怕累,有时为观察病畜,连续几天睡在牲口棚。他医疗水平高,不仅可治许多疑难病,而且能开展肠梗阻、弓蹄病等重症的手术治疗。这在沙河历史上是从没有过的事。1977年调回北京,到丰台区畜牧兽医站任站长。他在沙河时间不长,但其敬业精神和过硬技术至今仍被人们提起。
辽宁省辽阳人,1918年生。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任邢台县宋家庄区委书记。1938年7月任八路军沙河县地方工作团长,并任县委书记、宣传部长。在艰苦的环境中,他领导开展对敌斗争,并改组县抗日政府,加强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939年到太行区党校学习而离开沙河县。此后,他曾任太岳区秘书长、洪洞县委书记等职。1949年秋到东北,先后任扶余县委书记、西满分局组织部秘书、东北局宣传部干教科长等职。1949年后,从事钢铁工业,曾先后任本溪钢铁公司副经理、重庆钢铁公司副经理、冶金部钢铁司副司长、基建局长、太钢建设总指挥、莱芜钢厂副总指挥、冶金部办公厅副主任、能源办主任等。1982年离休。
原名陈子成,安河村人。1946年生,幼年丧母,家境贫困,由父亲抚育长大,学习刻苦成绩优秀。1964年由沙河中学考入北京经济学院。1968年毕业后分至石油部门,先后在玉门石油管理局和长庆石油勘探局工作,历任会计、计划员、政治处副主任、计划处副处长、处长。1983年任长庆石油勘探局副局长。1985年调石油工业部任劳资司副司长。1988年升任司长。1993年任中国石天然气公司总经理助理。1997年任副总经理。2001年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002年被聘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4年被任命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兼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底卸任董事长之职,担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陈耕睿智干练,在石油战线奋斗一生,从一名基层干部一步步成为全国最大的国有企业的掌门人,对祖国的石油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曾多次出访,与世界各国政要及经济界名人多有交往。他系高级经济师,编有《石油企业计划管理》、《现代石油企业劳动管理》等多部著作。退休前,出版诗词集《拾闲集》。他长期在外,身居高位,但平易近人,不忘乡梓,常尽其所能,帮故乡打井、办学以及提携青年、就业深造等。
()湖南湘乡人。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红军时期曾任师长,抗战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1938年5月曾率部在沙河一带与日军作战。后奔赴磁县一带,组织了香城固伏击战。参加了百团大战等。1940年兼任太岳军区司令员。胜利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
窑坡人,1924年生,1937年参加其舅父石敬兰组织的民团,后随石投奔王天祥部参加抗日战争。1945年春陈调营部任通迅员。当年10月其所在部队在邯郸起义,改称民主建国军,陈任团政治干事。1947年民主建国军被整编为解放军,陈万春调二野十纵二十九旅政治处敌工队,后随军南渡黄河,开辟豫西根据地,挺进大别山。1948年陈万春被任命为河南新野县五区副区长,参加了土改运动。1950年调任南阳地委办公室农村组组长。1954年任唐河县委组织部长。1959年任唐河县委副书记。1960年任南阳地区水利机械队书记。1962年任地区水利局副局长。文革中受冲击,后恢复工作。1984年离休。
安河人,又名陈宾的,1910年生,1939年在山西安泽县参加抗日工作。1941年任安泽四区助理员。1944年任副区长,后任五区区长。1946年任一区区长,1947年任安泽县政府民政科长。1949年任山西长治专署办公室科员,1950年调任陵川县民政科长,1951年任长治专署监察委员会监察员,1952年任陵川县副县长,旋任壶关县副县长,1955年任壶关县县长。1960年调任晋东南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1969年任医院革委会主任。1970年离休,1973年病故。
安河人,1916年生,1938年加入共产党,同年任抗日村长兼自卫队班长,1940年任安河中心区武委会主任,常带队深入敌后,掀铁道、破公路、打据点、抓敌特,日伪多次抓捕,他均机智脱险,但其家却被折腾得妻离子散,父母双亡。其弟陈喜全也愤而参军抗日,后任独立营连长,1946年在元氏县车放沟战斗中英勇牺牲。陈正全1942年任县看守所长,在激烈的反扫荡、反封锁斗争中,与敌周旋在太行山上,胜利后,他担任县公安队长,1948年后任区公安助理等职,解放后曾在农林局工作,1957年任留村粮站主任,1964年病逝。
安河人,又名陈禄增。1935年生,1955年入解放军重庆通迅技术学校学习,1959年分至解放军总参通讯兵部,历任技术员、作战参谋、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设计科主任。1980年任团长,1984年任副师级干部,1991年退休。
小南沟人,1925年生。1937年参加八路军,任八路军129师教导团通信员、随营学校侦察员等。曾在抗大六分校、延安炮兵学校学习,参加了百团大战及太行根据地反扫荡战斗。后任太行军区四分区警备参谋。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太行军区独立二旅、晋冀鲁豫野战军九纵队侦察科参谋、第二野战军15军代理营长、营长、空军260师大队政委等职。参加了强渡黄河、郑北、准海、渡江及广东、广西等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参与了创建装甲兵的工作,先后任空军汽车学校队长、志愿军15高炮团副团长、代团长,解放军坦克兵学员,华北军区坦克自行火炮团团长,第一机械化师重型坦克团团长,中型坦克团团长,辽宁省军区沈阳军分区、铁岭军分区、抚顺军分区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坦克师师长,坦克训练基地司令员,装甲兵副司令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援予中校军衔,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96年病逝于沈阳。
安河人,1937年生,高级地质工程师,1956年在煤炭部峰峰办事处综合地质大队参加工作,当年调新疆煤田地质普查队。1961年到乌鲁木齐综合地质调查队。1966年调新疆煤田地质局156勘探队,历任地质科副科长、科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1996年退休。他一生奔波在新疆的山川戈壁之间,历尽艰辛。曾获煤炭部地质局“新发现煤炭资源奖”。
女,兴固村人,1951年生。1968年起先后在沙河县五金厂、印刷厂当工人。1972年调县妇联,后任副主任。1974年任县革委常委。1975年调河北省妇联,先后任宣传组副组长、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城乡部部长、干校校长。1993年任省妇联副主任。1998年调任河北省民政厅副厅长。
()兴固村人,字会远,生于医辽世家,自幼跟祖父学医,14岁开始独立行医,他苦读多家医学典籍,承继家教,博采众方,结合病历、反复研究,终成一方名医。他擅长内、外、妇、儿诸科,尤以喉症治疗蜚声远近。他在本村及赞善、霞渠开有诊所,遇到重病人不论寒暑远近随叫随到,同时不管贫富一样尽心施治,深受百姓拥戴。1940年春,沙河、永年、武安等四县万民联名给他送路碑四座并金匾一块,上书“学宗长沙”、“德艺兼优”等语。赞颂其为民治病除灾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1950年,临终前嘱子孙要刻苦学习、继承医术、造福人民。
安河人,1928年生,1943年参加八路军,在太行六分区宣传队工作。1945年入太行师范中学部学习。1947年后调新华书店总店及华北管理局等地工作。1950年入中央实验中学学习。1951年入中国人民大学留苏预备班。1953年分至北京工学院人事处。1954年调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工作。1957年调石家庄工业干部学校任人事科长。1963年调哈尔滨机电学校任教务科长。1965年调保定变压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任教务主任。1972年后任该厂教育科长、技校校长、党支部书记等职。1986年任技校调研员。1988年离休。2008年去世。
安河人,女,又名陈命的。1921年生,1944年参加沙河县妇女抗日救国会。1946年调区妇联,曾任五区妇联主任,1950年调沙河县妇联,后任妇联副主任,主任。1957年调获鹿县妇联主任。1960年调石家庄市,先后任留营、振头公社及服装厂、皮革厂、印花厂、订单厂等单位的书记或厂长。1984年离休。
安河人,1927年生,1942年参加抗日工作,曾在冀南银行等处工作。1949年任中国人民银行保卫科长。1959年调任天津煤矿设备厂厂长。1977年任天津阀门厂党委书记。1986年离休。2000年病故。
十里铺人,1942年生。1962年考入天津财经学院,毕业后分至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秦皇岛分公司工作。1973年被派往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经贸处专家组任英文翻译。1976年回国后到河北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先后任副经理、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后调任河北省地毯进出口公司任总经理兼党委书记。2002年退休。
册井人,1941年生,1966年河北医学院毕业。1968年分至陕西洛南406职工医院任外科医生。1979年调回老家沙河县到册井卫生院工作。他医学基础知识扎实,擅长胸腹外科及骨科,对心脑血管及呼吸、消化系统等内科病也能独立处治,是该院业务骨干。1993年被评为副主任医师。八十年代曾担任院长。2002年去世。他是本市为数不多的长期坚持在基层的一位老医科大学毕业生。
河北省文安县人,1940年生。1965年河北师大毕业分至河北省委组织部工作。1971年任河北省革委外事组副组长。1973年任平山县委副书记。1977年任新河县委书记,不久改任内丘县委书记,县革委主任。1979年后改任内丘县武装部政委。1982年调任沙河县委副书记。1983年8月任省文联秘书长。1990年调任海南省广播局副局长。
湖北红安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抗战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旅长,参加了夜袭阳明堡机场及神头岭、响堂铺战役和百团大战等。1941年在沙河境内指挥了以攻打公司窑为主要战斗的邢沙永战役。抗战胜利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解放后曾任沈阳、北京等军区司令员及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沙河人,抗战中曾任国民党军上校团长,参加了豫中对日会战,胜利后升任少将师长,1949年5月在河南新乡起义参加解放军。解放后曾任我军某独立师师长。
协会法律顾问:王律师(天天)&&&赵律师(老四) &&&王律师(三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白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