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郭来顺人物罐出品能值多少钱

黑龙江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4)
黑龙江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4)来源:哈尔滨市志、呼兰县志等
冲(),字淮南,又名张崇,浙江省乐清县人。国民党进步人士。
  1925年7月,张冲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为出国深造,8月来到哈尔滨,入哈尔滨法政大学继续学习。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活动,并加入中国国民党。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张冲被选为国民党哈尔滨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
  张冲在哈时,开始住在南岗阿什河街一座俄人房子,与哈工大学生、共产党员高成儒同住一处。中共哈尔滨党组织指派高成儒在政治上帮助张冲,必要时培养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高成儒的帮助下,张冲的思想逐渐倾向共产主义。
  1927年初,国民党组织在哈尔滨有了很大发展,除市党部外,还建立三个区委,张冲为第三区委(南岗区委)的筹建做了很多工作。春节前后,哈尔滨国共两党同志,通过春节送贺年片、邮局投递、街头张贴等方法,在全市连续出现了纪念孙中山逝世二周年、庆祝北伐胜利、反对东北军阀等内容的各种传单。使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焕相很难堪,下令特警处加紧侦察。4月17日开始,哈尔滨国共两党地下组织遭到破坏,13人被捕。
  张冲是5月8日于南岗海关街27号被捕的,从他的住处搜出一些革命书刊和国民党员登记表等。张冲被捕后被判处管束3年,先押在哈尔滨道外监狱,后转至吉林第一监狱。日,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南北统一。张学良决定将关押在监狱中的国民党员全部释放,张冲被释放后去了南京。
  1929年4月,张冲以国民党东省特别区特派员的身份返回哈尔滨。1930年初,张冲离开哈尔滨返回南京,此后,历任国民党电影事业管理处处长、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军事委员会办公厅顾问处中将处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职。
  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张冲当天晚上将电台收到的《八一宣言》立即抄送蒋介石,迫于当时的形势和舆论,蒋介石委派他参加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从1936年至1941年,张冲作为国民党代表参加国共两党谈判,并与周恩来相处5年,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做出了贡献。
  1941年张冲在重庆病逝,终年38岁。当时我党领导人毛泽东、董必武、林伯渠、邓颖超曾联名致挽联。周恩来还专门撰写了纪念长文,作为《新华日报》代社论,并致挽联:“安危谁与共,风雨共同舟。”(哈尔滨市志)
  张宗伟(),又名张忠伟、张有为。山东省牟平县人。革命烈士。17岁时离开父母去海参崴谋生,在私人工厂做工。在俄国十月革命中,参加了由中国人领导的红军游击队,曾在赤塔、伊尔库茨等地与白匪军多次作战,负伤后去列宁格勒养伤。
  1921年从苏联回国,在黑河一个金矿当淘金工人,因懂俄语被推荐到叫“室韦”的地方冶金当局当翻译。此间,曾协助苏联红军搜捕逃亡到中国境内的白匪军官和地主。
  1927年,张宗伟携家到扎赉诺尔在中苏合办的煤矿中做工,后被选为工联组长。1929年,由于中东路事件,煤矿关闭,张宗伟携家到哈尔滨,住在偏脸子五道街(今安静街),因患肺病,靠其妻子(俄人阿格拉费娜)给别人家擦地板、洗衣服维持生活。
  1931年,张宗伟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满洲省委直接领导下的地下交通联络站当交通员,利用其家为据点,掩护满洲省委进行秘密开会同时成为供外地来哈向省委请示和汇报工作的同志接头场所。当时哈尔滨市委书记杨一辰、中共满洲省委书记魏抱一、抗联领导人周保中、李兆麟等都先后在张宗伟家里住过。
  1932年冬,中共满洲省委决定,张宗伟以开小铺为掩护,在其后屋开设印刷厂,由张宗伟负责向省委机关取送宣传品和印刷的文件、小册子等。
  1933年秋,中共满洲省委任命张宗伟为跑上海党中央的交通员。在一次传递机密文件中,他发现敌人搜查太严,便果断的将文件吞入腹内,应付了敌人的检查,顺利地到达上海,向上级做了口头汇报,完成了组织交付的任务。
  张宗伟还参加过电车公司的罢工运动,掩护过中共特委组织部长张瑞麟并为其治伤。他还担任过李兆麟举办的革命训练班的哨卫。
  1936年,满洲省委撤销,成立哈尔滨特委时,张宗伟担任哈尔滨国际交通局外国人会见处的负责人。在道里炮队街(今通江街)以开设小铺为掩护,从事秘密活动,负责接送党内外革命者,印刷秘密文件等。
  日,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张宗伟在狱中受尽酷刑,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同年7月26日于太平桥圈河英勇就义,终年55岁。(哈尔滨市志)
  张进山(),原名张玉珩,曾用名张振国、张敬山,河南省信阳县人。中共哈尔滨东区区委书记。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张进山积极投身反帝爱国斗争,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9月,他参加“战区农民运动委员会”被派到前方战区做农运工作。1928年,他任汝南县委书记。1929年春,他被派到东北工作,任台安特支书记,后任吉林县委书记。1932年,他被任命为盘石工农反日游击队总队长。
  1933年初,中共满洲省委派张进山任中共哈尔滨东区区委书记,张进山为了便于工作掩护,在道外祥泰铁工厂当了管帐先生。他通过反日会的活动,培养党的积极分子,发展党的组织。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党的活动处于低潮。好友、反日会员柴好建议在哈尔滨火车站伪满洲国建国纪念碑上书写一条反日标语,一定会引起震动,张进山觉得这个建议很好。4月30日下半夜两点多钟,张进山、柴好、共青团员杨兆顺用油漆在纪念碑上书写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几个鲜红的大字。日伪当局十分恐慌,立即在车站实行戒严,一面驱赶群众,一面用水洗刷标语。标语是用油漆写的,敌人用水怎么也刷不掉,只好用白布把纪念碑围起来,用铲子刻,才把标语铲掉,“纪念碑事件”在全市引起轰动,极大的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
  当时,进行反日宣传的工作,除了写标语,撒传单外,还经常举行飞行集会。这种活动危险性很大,但张进山坚决执行上级的决定,从不把个人危险放在心上。一次,在道外北市场举行飞行集会上,张进山站在市场中央的板凳上,高声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张进山的话一停,红红绿绿的传单撒遍市场,敌人要进市场抓人,被群众隔住,张进山在同志们的掩护下,脱离危险。1934年他到抗日游击区工作,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日,他与珠河县委书记鲍巨魁、宣传部长冯仲云以及韩光、朱新阳等转移到娄家窝棚时,被敌人包围。在突围时,张进山中弹牺牲。(哈尔滨市志)
适()曾用名张有才、张来顺、张适斋、张弓,绰号“黑张”。清光绪三十年(1904)农历8月22日生,山东省昌乐县城东圈子庄(今昌乐县朱留乡圈子村)人。革命烈士。
  张适幼时天赋聪明,7岁能赋诗作文,10岁提笔成章,小学毕业后考入济南育英中学读书。在校期间,刻苦学习、阅读进步书籍,接受革命思想,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活动。1926年经育英中学教员、共产党员王翔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毕业后,他去上海、南京等地做党的工作。北伐战争时期,他受党的委派,入中共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参加了由叶挺指挥的消灭夏半寅的战斗,保卫了武汉革命政权。以后又参加了张太雷领导的广州起义,战斗中,张适负伤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1929年春,他结识了开明人士姜蓬博,并到姜开办的博文学院任教务主任。从此,他奔走于呼海铁路沿线的海伦、绥化、呼兰、巴彦等地传播革命思想,寻找党组织。1930年,张适在松浦车站发现一张小报,上面发表了洛虹的文章,洛虹就是罗峰,中共呼海路特支书记。张适找到罗峰后,恢复了组织关系。北满特委派他到绥化开辟党的工作,他先后在四方台、海伦站、绥化站发展了六、七名党员,并建立了党小组、支部等基层组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特别支部,他任特支书记。
  1933年,任哈尔滨东区区委书记。7月,同记工厂发生火灾,工人伤亡惨重。可资本家却不顾工人死活,要工人和他们一致对外,把斗争转移到火灾保险公司方面。张适和工会组织及时领导了这场斗争,向资本家提出四项要求,经过斗争,迫使资本家答应了大部分条件。此后,张适调任中共奉天特委书记,同年10月,奉天特委遭到破坏,张适等人被捕。在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面前,他坚强不屈、毫不动摇,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1942年,适逢伪满洲国庆祝“建国”十周年,张适遇特赦出狱。
  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他来到哈尔滨,被任命为中苏友好协会副秘书长。日晚,遭到敌人暗算与李兆麟将军同时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时年41岁。
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适斋为革命烈士。日山东省昌乐县人民政府在他的家乡立碑纪念。(哈尔滨市志、甘南县志)
  张有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哈尔滨市第一个工人共产党员。
  张有仁父亲是火车司机。1922年,他父亲因机车出轨受重伤而死,张有仁接替父亲进了哈尔滨机务段当工人。张有仁在机务段接触了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吴丽实等同志,在吴丽实的影响下,他进步很快。张有仁在组织领导机务段工人斗争中不断成熟,受到党组织的重视。1925年5月,由吴丽实、姜文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在哈尔滨发展的第一个工人党员。从此,他的革命立场更加坚定,在革命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发生后,哈尔滨各界群众立即掀起了支援上海工人、学生反帝爱国斗争的活动。张有仁根据党的指示,组织中东铁路工人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斗争。他首先组织东铁青年协进会会员,在工人中宣传“五卅”惨案真相,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对上海工人、学生的斗争予以支持。接着组织募捐活动,救济上海受难工人及家属。一次,党组织在道外基督教青年会礼堂召开了声援上海“五卅”运动演讲会,各界代表纷纷登台演讲,张有仁也代表铁路工人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受到与会各界同胞的称赞。在这里,张有仁认识了赵尚志、苏子之等知识界共产党员。
  张有仁家住机务段附近的地德里街,一些党的会议经常在他家召开。每当开会时,他妻子范晶璞就在门外放哨。1926年11月,张有仁被路警处逮捕,警察在他家搜出《中国青年》、《向导》和《共产主义ABC》等革命书刊,判处他3年6个月徒刑,押往吉林第一监狱。1928年底东三省易帜,张学良释放了一批与国民党案有关系的政治犯。张有仁被捕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被捕后没有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也被提前释放。
  张有仁出狱后回到哈尔滨,很快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党组织要求他继续从事工人运动。张有仁开始在呼海铁路工作,1929年8月间,又回到哈尔滨机务段。当时正值国民党军阀在哈尔滨挑起反苏反共的中东铁路事件。这期间,哈尔滨党组织印刷了大批宣传品,张有仁利用出车机会把宣传品带往中东铁路沿线各站段,然后由那里的党组织再散发出去。
  1931年春,上级党组织决定派张有仁到苏联学习和工作,张有仁和妻子范晶璞一起去了苏联,先在海参崴中国苏兆征党校学习,后到中国高级列宁党校学习。1936年毕业后,被派到海参崴苏联国立东方大学外语系当中文教员,直到1952年回国。
  张有仁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公安系统、国务院农业部、铁道部等处任职。1974年于北京病逝。(哈尔滨市志)
  张津民(),回族,天津人。著名京剧艺术家。
  张津民1916年6月入北平老艺人俞振廷所办斌庆社科班学艺,专攻文武小生,边学艺,边演出。1923年出科,1924年返天津在北洋村和新民戏院等剧场演出,应功娃娃生,拜东北京剧名角赵冠群为师,技艺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以后的10年中,他又得到名角程继仙的指导,表演日臻成熟。张津民对在京剧表演艺术方面独树一帜的“麒麟童”周信芳先生很崇拜,积极参加了“艺人救国会”组织的活动。他喜好摔跤,善长柔道,好为人打抱不平。
  在艺术方面,张津民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绰号“银娃娃”。1939年,他参加金碧玉剧团到山东烟台和辽宁丹东演戏,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也受到敌伪特务的欺侮。1945年“八·一五”东北光复时,他在辽阳南苑第二次成班,热情慰问八路军。随着沈阳的解放,1948年10月,经奚啸伯介绍,张津民参加老红军陈其通领导的辽宁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京剧队,受陈其通同志的影响,他积极参加艺术表演和创编活动。1952年7月,他参加松江省京剧团做主演兼导演工作,并担任艺委会和研究室的副主任。1953年,松江省京剧团改建制为哈尔滨市  京剧团后,他仍担任原职。张津民聪颖勤奋,广拜师友,根底逐渐深厚,基本功日趋扎实。由于长期的舞台艺术实践和博采众长的苦心钻研,在表演方法上揉合了南北各派的演法,他在《孔雀东南飞》、《十三妹》、《风还巢》、《碧玉簪》和《穆柯寨》等戏中饰演的人物,都各有自身的特点,风姿多彩。特别是他饰演的吕布,在《风仪亭》中“小审”一场,通过传神的目光和翎子功的巧妙运用,把一个好酒贪色之徒的心态,描绘得维妙维肖,艺术造诣已达炉火纯青之境,博得戏曲界同行和观众的赞赏。
  张津民编、导、演的戏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有《劈山救母》、《猎虎记》、《梁山伯与祝英台》、《李闯王》、《雁荡山》、《桃花扇》、《蔡文姬》等五六十出戏。张津民在戏曲导演艺术方面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舞台艺术方面形神,他塑造了众多文而不媚、武而不粗、穷而不厌、儒而不俗、性格不同、风采各异的人物形象,至今仍为戏曲界的同行们传颂。可是,正当他的艺术才华熠熠生辉之时,不幸于1967年病逝,终年69岁。(哈尔滨市志)
  张清沔(),曾用名张仲,山东省即墨县人。农业专家。
  张清沔生于黑龙江省宾县新甸村,父亲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1938年4月,留学于日本富山县黑牧高等农林学校园艺系,毕业后返回家乡。1941年12月,任宾县国民高等学校农科教员。
  1949年7月,张清沔在北京求实中学参加革命,1950年2月,由朱兆祥介绍参加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工作,1952年10月任中央出版总署商务编审部期刊室主任。此期间,加入九三学社。
  “文化大革命”初期,张清沔遭迫害,被隔离、强制劳动。严重折磨和繁重劳役,使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体弱多病。1971年2月,到哈尔滨综合畜牧场生产组担任副组长,1972年4月,到哈尔滨市太平区农业局工作。张清沔曾先后任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经济顾问,九三学社哈尔滨市委宣传部长,哈尔滨市对外友协副会长,哈尔滨市太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张清沔主要从事蔬菜裁培技术研究,1964年引进日本塑料薄膜早熟裁培技术,首先在黄瓜、西葫芦等品种的试种中取得成功;1973年又成功地完成大棚番茹高产栽培和西瓜嫁接抗病育苗的试验。他研究的新项目均得到全面推广。张清沔在农业蔬菜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解决了诸多农业方面的技术理论问题,尤其在全市塑料薄膜覆盖、水稻育秧、大棚蕃茄、西瓜和西瓜嫁接育苗以及早育苗、育大苗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中获得很大成功,并研究出培育夏菜育大苗系列化的关键技术措施。他善于总结经验,在理论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他撰写的农村科普工作经验总结,刊于文化部《科普工作》半月刊上。
  1981年,他参加了“中国农业综合经营赴日代表团”(任团员兼翻译)并写出考察报告和翻译情报资料约五万余字。张清沔生活俭朴,工作作风朴实,晚年不顾年迈体弱,经常骑自行车下乡,指导当地农民裁种作物,搭大棚架,解决实际困难等。
  日张清沔因患肺癌医治无效,病故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终年67岁。(哈尔滨市志)
  张树德(),山西省灵石县人。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处书记。
  张树德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田家山村一个中农家庭。少年时期资质聪慧,勤奋好学,尤爱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1936年秋,入山西省太谷县铭贤中学读书。1937年初加入牺牲救国同盟会。1938年5月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2月,张树德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先后任总务科指导员、速记室主任、政策起草小组秘书,后任任弼时的秘书,参加了许多中央重要会议、中央领导同志讲话以及中央一些重要文件起草的记录和初步整理工作,为党积累了一批珍贵的历史资料。他在从事速记工作期间,曾记录和整理了毛泽东的《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为人民服务》等重要讲话和任弼时主持起草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稿。1944年被评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甲等模范工作者。1945年至1949年张树德到冀察热辽地区工作,任野战军司令部秘书、肖克的秘书、建西县委副书记、书记、热河省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1950年7月以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秘书处长、副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一办公室综合组组长。
  1956年7月,张树德调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处书记,黑龙江省省委委员。张树德在市委工作期间,把中央办公厅对文秘工作的严谨作风带到市委机关。为了改进机关文风,加强文件的起草和审核工作,在他的倡导下,市委先后制定了《关于提高文件质量的几点意见(草稿)》、《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委机关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细则》、《关于市委文件、简化文件审批签发手续的意见》和《关于改进文风、精简文件、会议等几个问题的规定》。张树德率先执行市委的规定,并突出强调提高文件质量。
  1961年3月,张树德调离哈尔滨,任第二届中共中央东北局秘书长、东北局委员。“文化大革命”初期,张树德受到迫害和错误处理。1968年恢复工作,先后任旅大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副书记,辽宁省委办公室副主任、省革委会副秘书长,辽宁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张树德再次受到错误的批判。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他担任辽宁省委书记。
  1978年以后,张树德任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并兼省委理论领导小组组长,省社联主席、党组书记等职。曾先后被选为党的十一大、十三大代表和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他在主持河南省宣传文教战线工作期间,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明确提出“不从实际发,就不能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宣传教育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及清除精神污染当作思想战线上的紧迫任务,并认真组织实施,推动了全省的精神文明建设。张树德还十分重视理论研究工作,在他亲自主持和指导下,成立了河南省科技馆和社会科学院,筹资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社会科学工作者活动中心,创办了全国第一家《领导科学》杂志。
  日,张树德在新乡市视察时,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骤停,不幸去世,终年66岁。(哈尔滨市志)
祥(),黑龙江省拜泉县人。革命烈士。张祥出生于黑龙江省拜泉县。童年时随母亲讨饭度日。解放后,张祥一家积极参加土改斗争,1951年张祥跨进了学校的大门,成为张家祖孙几辈第一个读书人。张祥上学时刻苦学习,每学期都是三好学生,被第一批吸收为少先队员,并担任小队长。参加农业生产后,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很快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把好手。1957年张祥高小毕业后参加农业生产。1960年6月,他到北安庆华工具厂学习发电机的组装和制造,1961年从工厂应征入伍。参军后,刻苦训练、钻研业务。特别是1963年3月党中央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雷锋成了他的一面镜子。1962年4月被调到连部当通讯员,1963年6月被调到团部警通排通信班当通讯员。
  日傍晚,张祥执行完送信任务返回团部,路经哈尔滨市青年宫附近松花江西江桥时,见1女孩在急流中呼救,便纵身跳入水中,用力将女孩推向岸边。突然,一个巨浪袭来,将他和女孩冲散,当他再次浮出水面时,女孩已离他六七米远了。这时,正在沿江附近工作的解放军战士也划着木船赶来相救,但由于水急浪大,总是靠不近小女孩,张祥借助一个大浪的冲击把小女孩推向木船,女孩得救了,张祥却被江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日,哈尔滨市10万余人为张祥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为表彰张祥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黑龙江省总队党委决定为张祥追记一等功,并根据张祥生前的愿望,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日国防部授予张祥烈士生前所在班为“张祥班”,并号召全军广大指战员向张祥同志学习。(哈尔滨市志)
张廷举(),字选三,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四月十二日(5月22日),为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父亲,祖籍山东省莘县。12岁时过继给伯父张维祯为嗣,从阿城到呼兰。张毕业于齐齐哈尔省优级师范学堂,奖励师范科举人、中书科中书衔,历任汤原县农业学堂教员并兼该县劝业员。宣统二年(1910年)后,任呼兰府农工学堂教员、改良私塾总教员。民国初年任县立北关初高两级小学校长、第一初高两级小学校长、通俗教育社社长、义务教育委员长、教育局董事会董事、实业局劝业员。1928年6月任呼兰县教育局长,1929年6月任黑龙江省教育厅秘书,后任巴彦县督学并兼清乡局助理员。1945年8月日本投降,呼兰成立伪光复委员会,张为副委员长。1946年4月,张以开明士绅资格,参加松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张不沾烟、酒,以读书为乐事。结发之妻姜玉兰生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为呼兰私塾先生姜文选之女儿,自幼随父读书。嫁给张廷举后,生长女张乃莹(萧红)、长子张秀珂等。姜"勤俭理家","夫妻伉俪最笃",但身体多病,于日病逝,年仅34岁。张续妻梁亚兰,"亦名门之女",生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佐理家务具有条理"。张1960年病逝于沈阳。(呼兰县志)
红(2.1)女,原名张乃莹,宣统三年五月初五(日)生于呼兰府城一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其祖父张维祯原为封建地主,但不善经营,家境大不如前。其父张廷举系齐齐哈尔省立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奖励师范科举人,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其母姜玉兰,为呼兰著名私塾先生姜文选之女,自幼随父读书。萧红幼年时,得到祖父张维祯的溺爱,受到良好的文学启蒙教育。1919年8岁时,生母姜玉兰病故,同年其父娶继母梁亚兰。1920年秋,萧红入呼兰县第一女子高等并设国民学校(俗称南关女校,1921年改为第一女子高等国民小学校,1924年改为第一女子初高两级小学校)读书。萧红学习用功,作文特别突出,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1924年初小毕业,升入本校高小班学习。1925年在上海发生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呼兰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县内各界群众组织起"沪难后援会"、中小学组织起"学生联合会",声援上海人民的斗争。萧红和同学们走上街头,参加游行、讲演,并和同学傅秀兰等到八大家去募捐。学生联合会在公园俱乐部举行义演,咨校纷纷拿出最好的节目,萧红也积极参加,并在话剧《敖霜枝》(反抗封建婚姻)中扮演了角色。
1927年7月,萧红高小毕业,因呼兰只有男子中学,没有女子中学,萧红进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萧红爱好文学和绘画,特别爱读鲁迅、茅盾、郭沫若的作品,校刊上发表过她署名“悄吟”的抒情诗。1928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迫使张学良接受修筑"满蒙新五路",引起东北人民的强烈不满。11月9日,哈尔滨市大、中学学生罢课,上街示威游行,萧红勇敢地参加了这一抗日爱国运动。白天游行,晚上还和同学们偷偷往墙上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日本强修五条铁路"等标语。
在初中一年时,父亲给萧红订了亲,男方的家长过去是东省特区的一个"统领",未婚夫汪恩甲是滨江小学教员。1930年7月,萧红初中毕业,想继续升学。但父亲却叫她结婚,并给了一笔钱买嫁妆。萧红想,一旦结婚,则无法继续念书,但父亲很顽固,他决定的事是不容易商量的。萧红不便公开反对,于是偷偷跟表兄陆振舜乘车去北平,入北平女师大附中高中部学习。但迫于家庭的压力和经济封锁,萧红不得不于1931年1月返回呼兰。萧红到北平读书这一大胆举动,遭到家里、亲戚、邻居的白眼和讥讽,萧红难以容忍,同年10月,毅然逃出家门,只身来到哈尔滨。萧红出走后,父亲大为恼火,认为给他丢了面子,宣称"开除她的祖籍”。汪恩甲得知萧红和家庭闹翻,找到萧红,将萧红骗到道外东兴旅馆,与她同居了。
1932年2月哈尔滨被日本侵略者占领,8月大水淹了哈尔滨。而汪恩甲说回家取钱,则一去不复返。萧红怀有身孕,困在旅馆。萧红被迫给《国际协报》写信求援,在裴馨园及萧军等人的帮助下,逃出困境,不久与萧军同居,过着十分贫困的日子。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了创作生涯。1932年年底,写出了第一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1933年10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在中共地下党员舒群等人的资助下,自费在哈尔滨出版。
日本侵略者进驻哈尔滨以后,对新闻出版事业的控制越来越紧,作家的创作受到严重的摧残。1934年夏,中共地下党组织为了保护党外进步作家,帮助萧红、萧军离开哈尔滨去青岛。在青岛,萧红完成中篇小说《生死场》。由于青岛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党组织又帮助萧红、萧军去上海。1934年10月底,萧红、萧军到上海后,立刻给鲁迅写信,希望能早日与鲁迅见面,请求指导。11月30日,在上海内山书店,萧红终于见到了十分崇敬的鲁迅先生。萧红投奔到鲁迅身边,这是她一生中的重大转折,是萧红创作道路上的新起点。在鲁迅悉心指导和热心帮助下,她创作发表了许多小说、诗歌和散文。出版了散文集《商市街》,小说、散文集《桥》。尤其是中篇小说《生死场》的出版,倾注了鲁迅先生的许多心血。《生死场》是一部真实地反映北方人民的生活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现实主义作品。鲁迅为这部书的出版进行多方努力,但书稿被国民党当局扼杀,鲁迅决定作为"奴隶丛书"之三,自费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鲁迅为《生死场》作序说:“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了,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1935年12月,《生死场》出版,在进步文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为萧红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此,在鲁迅的教诲下,萧红的创作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我国在国际上为数不多、颇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
1936年,萧红和萧军在生活上逐渐好转,但在感情上却出现了摩擦,由于萧军有了"旧相识",给萧红的精神和身体造成了较大刺激与损伤。为了摆脱痛苦和烦恼,同年7月,萧红去日本,在日本东京呆了半年,其间鲁迅于日病逝。她把对导师的无限怀念,寄托在她的作品中,在日本她写了《海外的悲悼》。1937年4月回国,写了《拜墓诗--为鲁迅先生》。以后陆续写了《记我们的导师--鲁迅先生生活的片断》、《鲁迅先生生活散记》、《回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活忆略》等文章。萧红的这些文章,情真意切,生动地刻划了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真实地记载了鲁迅先生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关怀和培养,为我们研究鲁迅生平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萧红从日本回国不久,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民族的灾难,生活的变迁,使萧红暂时摆脱了个人生活的痛苦。1937年9月,在上海沦陷的前夕,萧红及其他一些文艺作者从上海撤退到武汉。1938年1月,应李公朴先生之邀,去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此时,由女作家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也从前线来到临汾。2月下旬,萧红随丁玲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去西安,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副主席亲切会见了她们。这年初夏,萧红决定和她共同生活6年的萧军分手。后来,萧军离开西安,与王德芬女士结婚去了延安。萧红和端木蕻良回武汉举行了婚礼。由于时局动荡,萧红与端木蕻良辗转到了四川重庆,此间,萧红写了《朦胧的期待》等许多作品,成为她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期。1939年底,日本侵略者对蒋介石政府采取迫降政策,大肆轰炸重庆。为躲避日本轰炸,1940年春端木蕻良和萧红去香港。
在香港,萧红应邀参加了"鲁迅六十诞辰纪念大会",8月3日那天,萧红在会上报告了鲁迅的生平事迹,在当晚举行的纪念晚会上,演出了萧红创作的哑剧《民族魂鲁迅》。萧红除偶尔参加文艺界的聚会外,很少外出,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写作上,她写了短篇小说《后花园》。以寂寞、苦闷、怀旧的情绪创作了《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萧红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被茅盾先生誉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人民饱受煎熬、麻木愚昧的情景,并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坚韧与顽强。这时萧红疾病缠身,在病中,完成讽刺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马伯乐》。此外还写了《北中国》、《小城三月》、《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等短篇小说与散文。到香港的后二年,是萧红创作的丰收期。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占香港、九龙。1942年1月,萧红病重,被送入跑马地协和医院治疗,庸医误诊为喉瘤。开刀手术,根本没有瘤子,加重了病情。1月18日,转入玛丽医院,确诊为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此时萧红已不能说话,在纸上写到:“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1月21日,玛丽医院为日军占领,萧红被从病床上赶走。处在危险期的萧红,那堪如此折磨,第二天便离开人世,年仅31岁。(呼兰县志)
张伯彦(4.7),笔名征骊、信风,呼兰县南乡庙台子村人。1928年移居呼兰县城。其父张镜寰曾就学于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后因家境变故,辍学回呼兰当教员。张镜寰为人忠厚耿直,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对张伯彦思想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张伯彦在县城模范初高两级小学毕业后,升入县立中学。张酷爱文学,除阅读大量古典诗词外,还广泛涉猎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名著。其典丽的作文,每次都受到老师的好评,同学们争相传阅。1935年春,考入阿城师范学校。入阿城师范不久,就和爱好文学的同学,组织了文学团体《黎明社》,开始进行业余文学活动。1935年4月,用征骊的笔名,在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上,发表了处女作《影》(短诗),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在阿城师范的头二年,发表了几十篇诗歌、散文和随笔,成为《国际协报》副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当时日伪统治者强化政治统治,在严密的封锁和禁锢中,东北青年所共有的时代烦闷和对前途的强烈追求,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深刻的反映。
1937年末,从阿城师范毕业回到呼兰,在劝学小学(原模范小学)任教员。此时改笔名为信风,继续创作和发表了若干篇小说、随笔和诗歌。在题为《如此作家》的一篇小说中,假借主人公的口提出:"文章应为万民请命,替大众鸣不平!"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吃豆腐杂感》、《闲话题壁文学》、《听蛙志感》、《寄铁窗下的待罪诗》、《乡居散记》、《亡命前的日记》、《黑色列车的犯罪》、《野鬼》、《茅亭》等。其思想内容多是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抒发追求光明和进步的情怀。除在作品中影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唤醒民众进行反抗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张仍保持民族气节。他公开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明确地告诉学生:“我们是中国人”。他不参加“遥拜”,不背诵“国民训”、“奉读诏书”,使一些师生十分惊讶。一次他在黑板上写:“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要以这种精神征服我们的敌人——惰性!"这是双关语,暗含要针锋相对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1940年5月,学校组织学生到呼兰河畔白沙坨子野游。一位教师因喝多了酒,醉得不能走,张让他坐拉食品的车回去,但日本人教师小岛不让坐。张和小岛吵起来,小岛辱骂中国人是"低劣的民族",不配坐车。他怒不可遏,操起木板子痛打了小岛。张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爱国与进步思想,早就为日本人所注意,痛打小岛进一步闯了祸。父亲为了儿子安全,先让其在家躲避两个月,后到农村达户井小学任教。半年后,因风闻警察特务部门的思想嫌疑犯名单上有他的名字,又转躲到石人城小学任教。1941年11月,张的亲友在偶然的机会听说特务要抓他,不得不立即远离家乡躲避,于12月初流亡天津。
到天津后,处境艰难。靠父亲求人,才躲在一个教会里。但他又不愿为教会办事而难以久存,因此在关内的一年多,半在天津,半在济南,也去过北平,到处寻找以身许国的出路。从天津寄给父母的一张照片背面,曾自题,"烽火连天,肝脑涂地,在这腥风血雨中,许多父母失去了他们的爱儿,你们的孩子依然顽健地站在这里......"。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有志的男儿,正有他们应当做的事情去做”。后来,与寄身教会的主事闹翻,失去立足之地,遂决心返回东北。
1943年初,张潜回呼兰。伪苇河县长苏堃是其父亲的同学,以此关系到苇河县公署房地科任职员。1944年春,被特务认出逮捕。初送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关押,后被送至吉林市伪吉林省警务厅监狱关押。宪兵特务对其施以各种酷刑,让他交待和抗联的关系,张破口大骂,最后竟被打死,年仅27岁。(呼兰县志)
张鉴国(),辽宁省海城县接官堡村人。民国初年毕业于沈阳法政专科学校。曾于伪黑龙江省大赉、巴彦、拜泉等县当科员,1937年春任伪德都县县长,1942年任伪呼兰县长。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驻哈尔滨日军派一武装大队到呼兰,为给从呼兰撤走时遭枪杀的日本人"报仇",扬言要“血洗”呼兰城。张鉴国没有自己先逃,而是选派会日语的程连云到火车站跟日军交涉,接着在县公署谈判,劝退日军,为保呼兰安全做出贡献。呼兰国民党成立后,跟张要钱、要枪,张均予以拒绝。(呼兰县志)
张志荣(7.5),河北省蛟河县人,1927年到呼兰。先在天和隆金店学徒,后到文明照相馆学徒。1933年开志荣照相馆。1945年“八·一五”日本宣布投降,张高擎中国国旗,在大街游行庆祝,群众自发地跟着他,形成了一股长龙。1945年9月,抗联将领李兆麟派李玉敏、钟声、王铁珊等同志到呼兰,依志荣照相馆为据点,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张与李玉敏等在县城成立了“红军之友社”,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张参加了苏联红军查封国民党呼兰支部、接收伪县公安局、接收伪维持会等工作,为开创呼兰民主政权做了大量工作。后任县东沈办事处副主任、三五九旅供给部部长。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部队南下打到海南岛。转业后,先在国家林业部工作,后任东北林学院森林工业学校校长,总务处副处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时,因是否加入国民党问题,张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79年省给以结论,予以平反。(呼兰县志)
余(0.1),呼兰县人。自幼爱好体育活动,10岁时,代表道文(今胜利)小学参加县田径运动会。后任小学体育教师。1951年在县田径运动会上,以11.4秒的成绩创呼兰县100米短跑新纪录。1953年参加全省运动会,一人打破省100米、200米和跳远三项纪录,震动全省。1955年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运动会。获一项第二和一项第三名。张不仅是优秀短跑运动员,还是出色的体育比赛组织者。60年代和70年代,每年的全县田径运动会,都是赛场主持人,把体育赛事组织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受到各界称赞。张曾在评剧团做后勤工作,后在县医院做总务科长。1980年冬,张自己驾驶汽车外出,不幸发生车祸,时年51岁。(呼兰县志)
张子明(.11),原籍黑龙江省宁安县。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呼兰二中,康金三中、呼兰师范、农民中专任校长、书记等职。1970年创办呼兰农民中专,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艰苦创业,坚持为农村培养技术人员,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张从农村实际出发,以办长班为主,长短结合,先后开设农学、农电、农机、牧医、农医、农师等12个专业。到1987年,学校为呼兰、阿城、哈尔滨郊区培养出中、初级各种农业技术人才3
624人。国家教委两次派人检查指导,并向全国推广他们的办学经验。张除组织领导工作外,还写了40万字的讲课稿和50多篇论文。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得人民教师奖章和证书。(呼兰县志)
凡(),原名张文华,曾用名张也农,回族,山东省济宁市人。1938年2月肄业于西北联合大学,同年4月就读于陕北大学,并加入中国共党。曾任晋绥青年联合会组织部长,晋绥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副校长。1947年4月,作为解放区青年代表团成员出国到捷克斯洛伐克,同年12月回国。1948年5月,任中央团校副教育长、教育长。1951年2月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1952年12月任沈阳冶炼厂厂长。&&&
1955年,他到平房出任国营101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厂长时,正逢工厂兴建伊始。他以清醒的政治头脑、炽烈的革命热情、渊博的科学知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平易近人的朴素作风,团结干部、尊重人才,率领云集四方的万人建设大军,掀起了兴建全国第一座大型铝镁合金加工厂的高潮。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在平房建起了一座全国最大的铝合金材料加工基地,成为全国群英会先进集体。张凡在101厂任职期间,生活简朴,廉洁奉公,一身布衣,一个军用背兜,一台自行车,在炉前、在工地、在高塔上和地沟里,到处都有他的身影,与工人形影不离。他文学造诣颇深,尤工于诗词,常以诗赋讴歌生产建设、人民生活。1957年,在工厂开工生产后的第一个年头,哈尔滨遭受几十年不遇的松花江特大洪水袭击,他率领工厂数千抗洪大军冲上松花江10里长堤与洪水搏斗,受到省、市委的表彰。抗洪胜利归途中,他即兴赋词,颂扬党领导人民战胜洪水的丰功伟绩。在《一剪梅·凯歌》中写道:"胜利归来喜渡江。旗帜飘扬,鼓乐铿锵。驯顺洪水泄东方。皓皓秋阳,艳艳霞光。万众弦歌争颂扬。党的光芒,士气高昂。人民祖国寿无疆。保卫梓桑,建设家乡"。
张凡在101厂工作期间,功勋卓著,深受干部和职工爱戴。1958年8月调任黑龙江省冶金机械厅厅长,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计委副主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他在七机部工作期间,尽心竭力,为中国航天事业积极工作,"文化大革命"中深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始终保持乐观主义精神,积极进行斗争。他衷心拥护、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以后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的十二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充满信心。1979年调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后,知难而进,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日夜操劳,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张凡一生中,给后人留下了50多首革命诗词,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将激励着平房人民前进。(哈尔滨市平房区志)
张鼒铭,字子明,祖籍双城,生于双城南二泡子村。1905年日饿战争结束,饿军兵败撤退,路径双城,驻扎在各挂。张鼒铭联络乡绅同俄军将领会商,因而二泡子周围40余村,皆未遭其蹂躏,村民免受其害。&
他是清末优廪贡生,县候选教育训导,志于学问,不慕荣利。1898年,张鼒铭率先宣传变法运动,通判阮忠植设立学堂,闻其擅长地理学。特聘为高、中、初三等学堂该科教员,逐移居城内。他讲授新知识洞若观火,灌输新思想妙趣横生,学生受其影响颇深。其后曾任农业学校、女子师范学校国文教员、滨江女子两等小学校长等职。在教育界任职十几年,教学有方,教导得法,成绩卓著。&&&
双城县两次重修文庙,张鼒铭皆率先参加赞助,并主修《双城乡土志》、《双城县志》,著《静斋存稿》,流传于世。(双城县志 )
张选升,字次青,双城县城南舒家窑人。8岁入私塾,天资聪颖,每逢童子试名列前茅。光绪癸末(1883年)入邑庠生随后补廪膳生员,光绪丁末年(1907年)以恩贡生授直隶州州判。末几归家,从事教育事业,所授生徒多有成就。他提倡葺修文庙及启心书院,鼎力创办双城县中学、小学堂,并捐柳条通一处以资助。后为双城县女子师范学校校监、黑龙江省立初级师范学校国文教员,并获得学部奖给的金质奖章。民国初年,张选升移居木兰县福和村。别号"东皋子"潜心经书的研究,并多有著述。后应吉林省立第三中学的聘任,回双城任中文主任。著有《东皋集》二册。(双城县志
张耕野(),原名宗儒,双城县双城镇人。父张国英是一家商店的管帐,全家十几口人的生活全靠微簿的收入来维持。张耕野幼年在县城一家私塾就读,后入本县中学,阿城师范学校读书1927年毕业于吉林高等师范年毕业后,他先在双城中学,吉林市中学,桦川中学任教。张耕野在桦川中学任期间常与中共地下党员唐瑶圃接触,在唐的领导下,团结进步学生,开展革命活动。张耕野担任校友会宣传部长,办板报、出校刊、传播进步思想。
日,日寇侵占了佳木斯,桦川中学被迫关闭。此时张耕野经唐瑶圃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根据地下党组织的指示,带领几名青年学生离开桦川到湖南营去投奔李杜的义勇军,因当时日寇搜查很严,土匪蜂起,交通阻断而未果。
1933年桦川中学重新开学,张耕野又回到学校,以教学为掩护,在学生中秘密开展抗日活动,后因唐瑶圃去依兰开辟新的工作,桦川中学地下党组织由张耕野负责。
1936年张耕野调任中共佳木斯市委组织部长。为了发展和壮大抗日武装,佳木斯市委于1937年2月成功地领导了梧桐河金矿矿警的武装起义,张耕野是这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
佳木斯地处三江平原,是战略要地,所以日寇派驻重兵,加紧伪警究特的活地动,残酷镇压抗日志士。市委决定派张耕野去找抗日联军联系,以便在形势危急时,地下党员及时转入部队。
1938年3月张耕野在集贤县夹信子找到了抗联三军。是时,佳木斯市委遭到了破坏,张耕野获悉后,就留在抗联三军四师政治部工作。
1938年10月,张耕野所在部队到依兰县黑背子附近等筹集给养,突然遭到敌人袭击,战斗中不幸牺牲。(双城县志 )
张恩阁(186-1942),原籍辽宁省复县。幼读私塾,后至哈尔滨市顾乡屯房乡轩学医三年,1926年到安达县医学研究会深造。翌年被双城县天德祥药店经理唐辅忱聘为"坐堂"。先生。张恩阁精通妇科。对药量配伍上研究的比为深邃。同样的方剂,其他中医开方后,病人久食不愈,而他能根据具体病情,在剂量下稍做加减,病人服后就能功效立见。伪满时期张恩阁曾就任双城医学会会长。著有《人身构造》等书。1942年病逝。(双城县志
张文伯(),字国华,辽宁省辽中县人。1921年于沈阳小河沿医专毕业来到双城堡,在西北隅永德堂胡同开设大北医院。1940年建楼于北二道街口作为医院院址。当时医院设有手术室、病床,在双城中、西两界个人开设的医院中,其规模最大,设备也较完善,而他本人又精通小儿科,妇科和骨科,为人治病异常细心和耐心,深受群众的爱戴。解放后任双城医学会会长,1947年去沈阳第二医院任急诊室主治大夫,后在沈阳保健医院任主治医师。1973逝世。(双城县志
张宏飞(),吉林省永吉县人,1943年投奔其兄张洪儒(伪县公署职员),迁来宾县,住在宾州城西门外北二道街,在宾县西关小学校当教员。1946年2月,参加中共松江省委办的训练班,学习40天结业后,在县委委员、宾东办事处主任赵三声带领下,去宾公、摆渡地区开辟工作。
张宏飞同田俊若筹建摆渡区自卫队,任主任。当时开辟新区形势比较严峻,群众对我不了解,没有发动起来,土匪四起,我武装力量弱小。赵三声和张宏飞等研究,必须坚定信心,坚持宣传和发动群众,壮大我党我军力量,对敌匪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躲,保存实力,以利再战,直至胜利。据此,张宏飞同南摆渡河区自卫队、区农会其他同志,经常深入各村发动群众。至3月末,6个村全部建立了村农会,开始了减租清算,让群众在经济上初步得到好处,翻身平分土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农运工作深入发展的同时,张宏飞狠抓了区自卫队的建设。至3月中旬,自卫队员已发展到30余人,在地主家起枪30余支,子弹数干发。自卫队的发展壮大,抵御了土匪的袭击,保卫了农运工作,促进了反奸清算和减租减息斗争,打击了封建势力。农民运动的发展,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但地主、富农、伪警宪特等反动势力却把区自卫队、区农会视为眼中钉,找时机进行干忧和破坏。一次,张宏飞,同区自卫队参谋洪建勋等5人,从万人欢坐马车回区,在路上遭到土匪三面袭击,张宏飞等巧妙的与敌人周旋,避开敌人,绕道回到区,没受到损失。
1946年农历4月28日,张宏飞、田俊若选派10名队员,携带好枪,同宾公区自卫队去方正县买子弹,留在家里的20几名队员,多是战斗力不强,使用的枪械破旧,子弹不足。这一情况被地主魏老四探知,给土匪送信。土匪头子刘今非、陈永久、尚永山、吕桂林、梁国玉、王福、王树廷、“四海”等,又联合江北匪队数股,计300余匪众,于5月4日拂晓,包围了摆渡河区自卫队驻地魏老八屯。
敌人打响后,张宏飞立即起床,一颗枪弹打伤张的喉咙,伤势很重,倒在地上,队员牛光录把他拖到西南炮台包扎。这时战斗正紧张的进行,张宏飞躺在床上,用嘶哑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对队长田俊若说:"要沉着、冷静、机警,节省子弹,要打准,等到天黑突出去,保存实力,不要管我。"田俊若指挥农会干部与自卫队员,计20余人,反击大股土匪的进攻。下午5点多钟,区农会主任杨成春思想动摇,大声向土匪喊着:"交枪留命不留命?"土匪回答说:“交枪留命。”杨成春接着喊道:“没子弹了,交枪吧!”说着先把枪扔了出去,接着土匪拥入魏家大院,将区农会干部和自卫队员绑上19人,只有杨成春被土匪放了出去。张宏飞见此情景,支撑着坐起来,双眼瞪得园园的,手指着土匪说不出话来。
土匪押着农会干部和自卫队员,向白鱼圈沟退去,当走出魏老八屯北2里地时,张宏飞躺在地上,用嘶哑的声音说:"革命成功!"土匪见张宏飞不走了,便向他扣动了板机,烈士献出了24岁的青春。自卫队员们从张宏飞烈士身边缓绥地走过,默默地望着烈士的遗容。在心中燃起为烈十复仇的火焰。(宾县志
张步青(),五常县山河镇西郊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当地有名的乡绅地主,社会影响颇大,人送号“张老步”,所住自然屯被称为“张步屯”。
成年时,继承祖业,修建三合青瓦房l处,筑有围墙、炮台。张精明强干,极善经营,置地40余垧自耕,兼营工商业11处。在山河镇除设有万隆长杂货店和皮铺以外,在向阳山、土桥子、大新屯、榆树县城等地亦设有杂货铺、油坊、烧锅等,家资巨富。
张步青性格倔强,自恃财大,不畏官吏,无论是社会名流,还是军警要人,全不放在眼里,稍不如意,便破口大骂,市民商人等见面皆称以"张二爷",背地里却称"张二骂祖宗"。但他对雇用的长短工尚讲信用,从不拖欠或少付工钱.这是当时地主豪绅很难做到的,因而民愤较小。
伪满康德2年(1935),张步青被"绑票",家产折去大半。伪满康德8年,日本侵略者指名收其良田20垧,为日本人专用,张执意不从,公开与日伪势力抗衡,被捕入狱。释放后又去伪满洲国首都新京(长春)告“御状”,伪新京高等检察厅见是地方乡绅,不便加罪,于是采取两面手法,明则好言安抚,暗则捣鬼下毒,致使中枢神经损伤,1942年归里后不久便死去,时年56死。(五常县志)
张庆喜(),原籍辽宁省盖平县,终前住巴彦县临城乡。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副班长、班长、副排长等职。服役期间,五次受奖,立三等功一次。1961年退伍,任生产大队党支部副书记,1965年参加社教工作队,年任洼兴公社、临城公社武装部长。日下午3时,张庆喜由蹲点的永兴大队返回公社途中,发现距永兴大队不远的小桥东边跑来一辆受惊的马车,在车上坐着两位老人和3个小孩,在即将车翻人亡的紧急关头,张庆喜猛冲上去,几次抓住惊马的缰绳,都被受惊的马甩开,眼看就要车翻人亡,张庆喜为了不使车上人发生意外,又不顾一切的冲上去,死命抓住惊马不放、缰绳被拽断,张庆喜也被马绊倒,马车从他身上轧过去。送往医院后,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牺牲。(巴彦县志)
张金镒(),外号张小胡,木兰镇人。年在东省特别警官高等学校学习。日伪统治时期,先后在木兰县石河警察署、木兰警务局、警务科任职。当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活动在木兰县北部山区一带时,张金镒在日寇唆使下,积极进行搜捕,致使抗联张祥小队的联络员张海楼和救国会员柴廷有、李文祥、“于把头”等在山里被捕,从而引起"巴木东大检举"事件。张又积极参与"巴木东大检举"和对被捕人的审讯,对木兰县救国会会员和爱国志士软硬兼施,刑讯逼供。由于张金镒效忠于日本侵略者,深得主子的赏识与垂青,由警士、警长晋升为警尉,任木兰县警察署石河分驻所所长、滕家屯分驻所所长。1942年(伪满康德9年)调任木兰县警察局治安主任兼税务主任。1943年(伪满康德10年),受日伪"警察普通赏"晋级"二十一级俸"。
“八·一五”光复后,张金镒摇身一变,成为木兰县地方维持会保安队长,继续残害人民,纠集部下在开拓团枪杀百姓十余名,将开拓团日本人财物完全归己。张坚持反动立场,当哈北军分区派人与张金镒联系时,他"只承认国民党政府,不与共产党发生联系",并在木兰柳树河子和石头河子派兵把守,阻挠解放木兰。民主联军一、七团解放木兰时,张金镒协同李华堂等匪首组织四、五百人,"昼夜死守,与民主联军对抗"。木兰解放后,张又率残部逃往通河、东兴一带,继而阴谋伪装反正,欺骗民主联军,暗地里勾结反动分子继续与人民为敌,1946年3月公安局:将其逮捕,日处决。《木兰县志》
张义淑(?-1937),朝鲜族,女,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被服厂党支部书记。1937年秋,在日军讨伐队搜山中,为掩护抗联战士脱险而被捕,由清河乘船押送通河途中,经小罗勒密附近,投江英勇就义。(通河县志)
张化一(?-1945.11),中国共产党党员。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是由李兆麟派往苇河县接收敌伪政权的我党的第一位干部,公开身份是苇河县公安局局长。
张化一到苇河后,和同期到达的苇河县人民保安大队大队长(原开道游击队队长)李省三一道,积极开展工作,宣传民主政府的有关政策;改编当地的自卫团,扩大地方武装,限制国民党苇河县党部和国民党苇河县党务专员办事处的活动,勒令他们摘掉牌子,搬出县公署,给了敌伪政权以沉重打击。1945年11月中旬的一天清早,匪首丛国栋将张化一暗杀于原苇河县公署门口。原苇河县民主政府,为纪念张化一,将三块石村改名为化一村。(尚志县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江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