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个性名片那些文艺青年土豪什么的下面标的0或40土豪是什么意思啊

如何理解经纬创投张颖的《泡沫就在那里——致经纬系 CEO 们的公开信》?
里面的担忧是真的吗?
按投票排序
张颖说的很实在,这些话其实也是所有的VC目前脑子里都在想的事情、也在督促着自己的portfolios在做的事情,只是他公开地写出来了而已。资本市场本身就充满了波动,冷热往往是一线间,这个不用再赘述了,同时我也不能(也不知道该如何)预测到底转点会在哪里。但总之,行内的人都有的感觉就是,今年太热了,转冷很可能就在前面。今年不管是哪一轮的项目,估值基本上都是偏高的——一个没有任何产品和用户的公司必须得估值几千万元,A轮不融到千万美金都不好意思报道。众多VC募了新的基金有动力要把钱投进去,而同行在积极地抢项目的时候你也不能旁观——三五年后最优秀的公司很可能就在这里面,你不去赶这股大潮很可能就落后了。同时,上一轮甚至还没close,下一轮多个投资人已经拍马赶到扔出几倍升值的TS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估值贵是贵了点,但很多时候也得参与。但是VC也都不傻,都有一种危机感,即清楚目前这个市场热度以及估值是不sustainable的,投资人的钱也是钱,不可能永远花高价买东西。市场心态与相应策略一转变,冰火可能就在一线间。那么作为创业公司,合理的财务规划即是:在目前市场高潮的时期(以一个膨胀的估值)融一笔钱,就算冬天就在两个月后就到来,至少公司不会饿死、员工不会穷死、辛辛苦苦建立的市场与客户不会无力支持。创业公司CEO最应该做的事情无非就是找方向、找人、找钱,而现在是找钱最容易的时候,并且稍纵即逝。CEO需要对资本市场以及公司发展节奏有一个判断,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所以张总建议的”速度比估值重要”也是非常正确的。特别是一些首次创业的CEO们,往往对于自身的业务非常熟悉与投入,但是对于资本层面的一些规划与安排还比较缺乏概念。一些CEO可能认为自己只要做好产品、做好用户就行了,缺钱的时候再去融资。但是如果你在一个冬天去融资,拿到的term会差很多,并且难度也大大增加。融资总是在市场的高点、并且自己不缺钱的时候去做最好。公司好、产品好当然是成功最重要的条件,但是在正确的时候做了果断、正确的安排让公司活下来了,也是一个CEO责无旁贷的任务。冬天是会死人的,而撑过了的人往往就是赢家。张总算是公开地提了一个醒。知乎应该也是在2011年的“短暂高峰”融了一个大A轮,然后衣食无忧度过了2012年的冬天吧。谢邀。
压方向的事情是需要勇气的。0. 鉴定泡沫的朴素法则不过确实在身边遇到咨询和MBA的出来融资创业的故事。这一典型的华尔街识别见顶的朴素方法,不知道这样的创业者你遇到没有。"There was a point in the late ’90s where all the graduating M.B.A.’s wanted to start companies in Silicon Valley, and for the most part they were not actually qualified to do it. They brought the whole sideshow of the hype and parties and all that crap. M.B.A. graduating classes are actually a reliable contrary indicator: if they all want to go into investment banking, there’s going to be a financial crisis. If they want to go into tech, that means a bubble is forming."泡沫朴素鉴别法 来自Marc大叔 11年写的 那会科技股还在低谷 文中也有回答对2011年是否有科技股泡沫的看法 Marc本身也是美国投资那种略屌哥style的 投资牛 嘴巴也是一顶一的 你借鉴看就行我们来看看哈佛商学院和中欧的毕业生情况HBS 2013年行业和毕业薪水分布Financial和Consulting还是主流吧22%+27%.Financial和Consulting还是主流吧22%+27%.CEIBS的2014年毕业生行业和收入分布Finance 21.9%+制造业17.5% 当然不知道制造业和科技(16.1%)到底有多少是创业的。因为没有历史对比数据,乃们就看看好了。好像这帮聪明的家伙还是从金融行业赚钱嘛。进入正题,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其实是同呼吸共命运的。1. 谈到疯狂,张颖老师说的可能是中概的疯狂和中概的影子国内一级美元TMT市场的疯狂。1.1 标普500指数1.2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Source:BloombergSource:Bloomberg1.3 美国VC行业整体好像离dotcom泡沫还有点远至少在Funds Capital Commitments:感觉美国本土跟dotcom时代应该还差的很远我不了解美国一级市场怎么样,瞎讲讲,不一定对,应该中东人这次没开飞机来送钱吧所以这种泡沫是美国整体的还是中概的,我不清楚Source:1.4 我手头没有中国美元Capital Commitments的数据,我想如果有数据,应该最近是个峰值吧。否则不会那么多美元基金合伙人或者VP出来单干了吧。具体请看 具体请看
的描述。2. 另外,我说点人民币的事儿:中国资本市场却是一片凄惨:2.1 二级市场:三大板:主板(大家伙便宜至极)、中小板(那些民营工厂,估值尚可)、创业板(那些做2B项目的公司,估值略贵)申万300 PE TTM 8.6 PB1.35申万中小板 PE43 TTM PB3.6申万中小板 PE43 TTM PB3.6申万创业板 PE66 TTM PB5申万创业板 PE66 TTM PB5当然也有人说现在人民币二级市场基金经理都是炒美股的,所以中小板跟创业板讲故事已经带上华尔街味道了,可能同步的贵了。2.2 人民币一级市场:大家还没从Pre-IPO的打蒙的行业调整当中缓过神来。so,一半海水一半火焰3. 惨淡中好像党妈还给点希望注册制度和新三板都在欣欣向荣,里面企业垃圾,不是我的错,捂脸。给中国股民一次不啃玉米的机会吧。4. 要美元还是人民币人民币市场我不知道有没有泡沫,害怕压方向后来判断错误被打脸。但是,壕,来拿我们毛爷爷吧。那什么有收入的不性感的,别害羞,我们也是可以做朋友的。估值可能没美元那么洒脱,但是支持也是杠杠的。利益相关:天天为中国资本市场呼吁的金融小屌丝底层。本观点跟所在机构无关,老板别开枪是我。
先说说现在的第一个答案,不好意思罗总这次回答是有问题的,尤其是那个图。而且这个摘取是具有逻辑上的代表性的。这两家企业大笔投资并不是引起泡沫的主因,而是因为现在有泡沫所以在战略或是战术收购上所花费的资本和购买公司的体量比以前大的多;换而言之,是因为有泡沫,才这么大支出,而不是因为大支出,乱估值,才吹出了泡沫,前后逻辑是不对的。为什么这样说?这里不能看投资总额,看购买量。如果你指说布局的话,可见其实11年是布局最多的,总共有10个领域;14年8个,13年也是8个,12年是7个,有交叉布。腾讯上市以来的并购详情,可见11年是发力之年。如果多看几个报告,发现腾讯投资部合并并购部大转型也集中在10年和11年。14年为什么投资金额总量会那么大?因为京东,58的估值都不低啊。所以是他们的估值先起来,然后导致了战略投资上必须有大笔资金进入。但是即使是这样,因为上市原因所以投资也是值得的。百度更没什么好说的,14年两家,13年和12年反而是最多的。在高估值下囊中羞涩,明显影响到了卡位进展,抑或自己想开发移动端吧。百度更没什么好说的,14年两家,13年和12年反而是最多的。在高估值下囊中羞涩,明显影响到了卡位进展,抑或自己想开发移动端吧。说说阿里。阿里为什么要14年买了这么多东西?当年答应了雅虎15年上市,但是为什么选14年?孙总的答案里面已经很清楚的说明了啊。为什么明明估值那么高还一定要花钱买那么多东西?以为真的是傻大款单纯撒钱买公司么?如果市场现在估值有了明显的泡沫,我买的任何资产只要放到我的资产包里面做整体上市,只要能趁着市场泡沫拉高整体估值,相当于这批原来上不了市或者已经能上的公司全部被拉了一把Pre-IPO,而且还能融来更多的钱,何乐而不为啊。你要说现在估值合理么?我要告诉你按照估算的话,保持或者现在市值有增长那么整个集团要保持连续的50%率,你觉得呢?这是标准的泡沫下得玩法。现在的互联网江湖,大型公司已经从单点突破的游击战和特种部队战变成了阵地战。移动端的出现,让每一个垂直领域都有可能出现新的流量的爆发点,如果你布局则可能在单点上被全面超越。例如滴滴+一号专车;例如支付宝+天弘基金导入的量等等等等。所以战略上的布局是不管多少钱都要做的。对于B和T甚至3来说,阿里上市意味着原来就有充裕现金流的公司在未来更可能将会从阵地战爆发成为集团战,充裕的资金要不然投资要不然并购。物流的发力点京东要和腾讯抱团,其他所有可能产生流量导入的点都需要全面铺开。11年趁着阿里动作未起,腾讯all buy 买买买买买是既有战略(抢位与时间)也有战术(估值尚未如此之高,当年投的公司甚至可以单独拉上市了)的明智之举。从结果推眼光如此容易,像我在YY一样。但是如果你单独拉投资额的图,视觉效果固然美观,不过却不是他们投了钱以后水涨船高,而是由于水已经很高他们不得不投了这么多钱……即使土豪,也不想花这么多钱啊。跳回张颖的那个PR文,这个里面可以明显看到,TMT行业的热度导致了投资项目数字大大提升达到了惊人的45家,但是说泡沫是VC导致的也明显是有失偏颇的。简单得道理,最好的项目除非你支付高额的溢价,否则所有直接投资机构的第一选择还是让项目上市退出,而所有的泡沫与否的依据,则根据上市公司,即二级市场也就是纳斯达克的估值。所以你要是说我们二级市场基金搞的这么一出我们也认,虽然起点在于QE123三部曲。这个PR文(不好意思我挺喜欢这个名词,喊的还挺顺口的)一开始拉的指数就不对,如果真的说互联网行业是否有泡沫,怎样也应该拉一个纳斯达克成分指数才较为有意思,毕竟现在上市的很多新公司对SP这种传统的大型指数有影响,但是版块关联性还是不那么强。要是用Rusall 300或者哪怕TMT指数我都觉得会好一些。其中两个图底下的小子一看就是哪个报告中间的引用。而且自从QE之后,5 yield curve和SP指数的互动已经基本不准了。但是有一些东西还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交易量……两个不同时间点,一个近点一个一年期,比较比较。我在年初策略中就写今年要转全防御了。但是如果会往下走,那么可能FED那里的动作会缓一缓。但是现在就会陷入两难境地的悖论之中了。我其实最好奇的是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会出这样一个文章出来。其实如果感觉泡沫即将到来,就像孙总 那里面写的一样,转成防御型;但是VC的钱要投出去,所以还是理解理解的。文章写出去发出去都是有理由的,要不然Just for Fun,要不然就是mean sth。提醒想投新基金LP一个警钟?跟潜在公司说寒冬将来,地主仓库还有粮食,过期不候?或者就是好玩?所以怎么判断泡沫?一看二级市场交易量;二看二级市场Fund or Buy side style风格;三看业内人在干什么做什么想什么;四看无论是二级还是一级市场估值方法在用什么,下面就等引爆点了。跟我今天回去路上一样,嘴上说着不要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去买了一包卤藕片吃啊……嗨,谁知道呢,经纬的小伙伴我还是蛮喜欢的么么哒!另外,国内的搞其他行业乱七八糟的,最high的投资时间搞手游啊搞网络啊啥的其实是在年初,今年参与募资的有,但是现在好很多了。只是希望大家记得,这个并不是看谁光屁股游泳的事情。的确,风口上猪也会被吹到天上去,可是风一旦停了,甚至是逆风了,天上飞得可只有鹰,猪可是要摔下来,连火腿肠都做不了啊。不过,感触比较深的,还是这个玩意,有梦想是好的,不过也不要自大也不要以为其他人都是傻子啊……部分图片与资料来源于,虎嗅,新财富随便看看,不准转载。
《》中有几个简单的数字:过去十年中,腾讯累计买了537亿元的企业,其中2014年上半年买了300亿。过去十年中,阿里巴巴累计买了了价值618亿元的企业,其中2014年上半年买了455亿元。上半年阿里和腾讯加起来投了750亿元。外行对这个数字可能不好把握,这么说吧,同期整个A股市场IPO金额是353亿元,中概股在美国上市大概融资了260亿人民币,港股好一点,上半年IPO金额650亿元人民币。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相当于自己办了一个香港IPO市场,或者两个A股IPO市场,或者一个中概股+A股IPO市场。这俩企业大笔投入之后,市场估值水涨船高,所有人都揣着钱包杀进来了。做煤炭的、做房地产的、做钢铁的,人人都想在游戏、移动互联网、影视传媒领域捞一把。但是2014年腾讯和阿里的投入有不可复制的原因,以后不可能每(半)年都掏出750亿元巨额资金。少了不计成本的战略投资人,游资热钱也不可能长期支撑这个市场。市场应该会冷却,只是看什么时候,到底有多冷而已。我看到的大多数人也都认可张颖讲的趋势。
排名第一的答案非常漂亮,但是有一个疑问,如果你把BAT的市值、营收和利润做一个图,估计也是过去一年等于之前总和(有兴趣的可以做一下)。移动红利给BAT带来的收入暴涨在今年非常明显,腾讯是今年二季度,百度是今年一季度,连QQ空间这样的平台都能实现广告井喷。指数型爆发的互联网不能用传统的标准评价。Ray Kurzweil 曾经说过:当旧技术带来的增长陷入停滞,新的技术带来增长是指数型的。移动互联网就是过去两年替代互联网实现指数型增长的新技术。未来我们没有理由认为BAT账上的巨额现金会躺在账上或者分红。特别是阿里巴巴用一系列并购实现了2300亿美元估值的时候,腾讯和百度很可能会加大投入。我觉得这三家的估值差异不应该像现在那么大,有人认为是阿里巴巴的泡沫,我觉得是百度被低估了。与张颖这封公开信遥相呼应的是前一个交易日中概股受到重挫,微博、汽车之家、奇虎 360 股价普降。阿里巴巴在 IPO 之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大跌 4.26%,收盘价跌破 90 美元。今天早上结束的第三个交易日,阿里巴巴的股价又下跌了 3%。大多数36氪的同事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比较悲观的意见。这也不可能是张颖第一次告诉经纬系的 CEO 们,他对阿里巴巴 IPO 之后中国互联网投资领域的看法。大多数悲观的看法基于这样的一个假设:二级市场留给中概股的盘子是一定的,阿里巴巴史上最大的 IPO 透支了愿意投向中概股的资本。不过实际上,阿里巴巴 IPO 已经改变了所有人的预期。从中概股到中国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说自己不是中概股,是这样的。直到今年上半年的京东上市,赴美国上市的互联网企业都还在讲述美国互联网的故事。微博讲的是 Twitter,京东讲的是 Amazon。所以按照以往的惯例,他们的市值被认为只有他们美国参照物的五分之一左右。京东已经是之前赴美上市中国企业中市值最高的了。在此之前,包括百度之内的大多数中概股,IPO 时的估值都在 20 到 40 亿美元。而纽交所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超过 50 亿美元。这样规模的 IPO 只能是路人。但是阿里巴巴的 IPO 改变了一切。他们讲述的是自己的故事——阿里巴巴生态系统,最后也拿到了一个从前中概股难以想象的市值,2300 亿美元,超过 Amazon 和 Facebook,成为仅次于 Google 的互联网公司。华尔街和硅谷受到的震动是显而易见的,。在国内阿里巴巴 IPO 引发的关注更是远远冲出了互联网的圈子。杭州焦虑的地产开发商把一夜暴富的阿里巴巴员工视为救命稻草,招聘网站和社交网络上正在讨论如何加入未来的阿里巴巴。“马云给年轻人的七个忠告”,“马云教你远离三种人”可能正在你父母的朋友圈里刷屏。当互联网从业者回家过年的时候,不必再费力向长辈解释,“我真不是修电脑的”。信心比黄金更珍贵,阿里巴巴 IPO 改变的恰恰就是人心。美国的投资者不再认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是浅池中的小鱼,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和他们的员工对自己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或者迷你阿里巴巴充满信心。从前专注于传统行业的资本和人才,已经在互联网的河边徘徊许久,终于禁不住诱惑要来下河游泳。膨胀的资本和市场过去一年里,我们也发现绝大部分寻求36氪报道的创业公司,拿到的天使投资至少要千万人民币,而 A 轮融资至少千万美元。否则他们宁愿做安静的美男子,待价而沽。从前和这些创业公司眉来眼去的只有 VC,现在还有 BAT,甚至是小米、360 和京东这样次一级的选手。过去一年阿里巴巴发起了一系列的投资并购,很多并购并不是基于业务发展的需要。这和百度收购 91 手机助手垄断应用分发渠道的逻辑是有所不同的。也正是如此,阿里巴巴的故事价值 2300 亿美元,相当于百度和腾讯的总和。这可能刺激后者效仿阿里,激进收购与自身业务无关的创业公司。而通过 IPO 成功募得了 250 亿美元的阿里巴巴,利润率高达 70%,很难相信他们会止步不前。马云刚刚在美国,谈及阿里未来投资的战略,特别提到了健康领域。抛开资本市场的信心,冷静观察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价值的空间依然是存在的。因为适应了国内激烈竞争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大踏步迈向国际化。马云说阿里巴巴在俄罗斯没有一个员工,却是当地最大的电商网站。微信、MIUI 在东南亚颇受欢迎,猎豹和 UC 这样量级的公司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在 30 多个国家的 Play 商店冲上第一,这家公司和 360 有着很难讲清楚的关系。他们的 CEO,前 360 的 VP 李涛这样讲:未来全球互联网格局会变成三块:美国互联网、中国互联网、其他互联网。那一大片低于中国市场水平的海外市场,只有中国公司能服务好。美国的文化太强势了,孤芳自赏。中国人却很擅长和愿意做微创新和本地化。假如真的进入寒冬但是没人能够否认张颖担忧的合理性,因为很多指标都表明今天和 1999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有惊人的相似之处。Paul Graham 在 1998 年把 Viaweb 卖给了 Yahoo。他后来回忆,当你说你在 2000 年之前卖掉了一个网站,别人就会坏笑,仿佛你用一堆垃圾换来了一大笔钱。Graham 用 Viaweb 换来的 5000 万美元创办了 YC,孕育了 DropBox 和 Airbnb 两家百亿美元的公司。唐岩资助罗永浩,雷军挽救凡客。涌进中国互联网的资金也掌握在一些聪明人手中,他们拿到这笔钱之后,寻求安全感的方式不只是黄金或者硬通货。比如未来三到六个月可以从市场套现的阿里巴巴员工,他们或许会拯救杭州垂危的楼市,但是一定会引爆杭州的互联网早期投资。我们不否认目前创业投资领域沙泥俱下,但是要相信一个生态系统自我净化自我调整的能力。张颖自己也没有否认这点:泡沫本身并不可怕,面对危机永远是危险与机会共存,只要是本身有靠谱的团队,早点融到估值金额合理的资金,寒冬的到来长远来说是件大好事。它只会加速没有准备好的竞争对手的灭亡,和在新一波牛市来临时成就一个更加强大凶悍的自己。只要你是靠谱团队的一员,正在做靠谱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可能到来的严冬。即使你真的由于“市场的恐惧”遇到了麻烦,会有为严冬做了充足准备的聪明人会向你伸出援手。(顺便做PR,你可以在36氪、找到这样的人。)这个时候回响在我脑中的,是大萧条之后,罗斯福 1933 年在首任就职典礼上的讲话: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利益相关:36氪作者,本文关于信心的这部分来自于36氪CEO
在氪星茶水间的分享。原文链接:
vas邀请了好多人啊…没在电脑前,也没空,就发两张微信群聊天图吧。文中观点都同意,不过今年投资比去年多两倍不是所有人的状态。五月份以后我们的投资速度就放缓了,维持去年同期的状态。等到说出来人人认同的时候,通常早已过了前瞻阶段,已经没太大价值了。
在VC和创投行业中,估值的泡沫永远是存在的,关键是企业能否将它通过业绩逐渐消化掉。泡沫,就是对一个小概率事件发生的预期。成了,就是远见和真金白银,没成,就是泡沫破灭。创业者决策是否创业的真正尺度不是看VC是否愿意给钱,而是要回答自己4个问题:1.我所看到的机会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客户痛点或者一个完全没有被满足的新需求;2. 我的解决方案是否和别人的很不一样,是不是有些难,别人不太容易复制。3, 我能不能至少说服1-2个我觉得挺牛的朋友来加入我或者给我出点钱,4. 一旦创了业,不管如何困难,只要我还有些钱,我就愿意去坚持至少5年,如果这4个问题你反复思考,都觉得答案是Yes,不去做忍无可忍,那么就去做吧!成功是属于少数人的,属于哪些能倾听自己内心的梦想、能敏锐察觉商业需求、能够感染他人、能够将所想和所做完美结合,百折不挠执行的创业者。能投到和支持这样的创业者,是VC的福气。考虑VC的建议,但创业的timing,要倾听自己的声音!
如图(摘自
1、这篇文章里关于美股波动和可能的回调其实仅仅是一种分析的方法;分析股市的方法有很多,有人悲观自然就有人乐观;文章的内容仅仅代表了一种比较偏悲观的情绪,并且为这种感官上的情绪找到了一种理性的数据分析基础。信或者不信都是每个人的选择,无关对错……2、相对于二级市场分析那部分,关于一级市场(也就是我们天天干得活)投融资,尤其是国内市场的那部分内容基本上是实际情况的描述:“疯狂”。3、文中关于给经纬系创业公司的建议内容其实老大之前一直有和我们讲,创业公司的现金流和融资节奏永远都是重要的,即便文章前面的担心最后被证明可能是杞人忧天,但这些给创业公司的建议其实都是合理的。4、文章的内容毕竟讲得更多是老大那个层级对市场环境的一种感觉,在某些细分行业或者具体落到某家具体公司层面上未必就都适用,比如国内的手游行业可能就未必是这样的情况,再比如因为阿里上市造成的杭州本地早期天使可能会继续热很久之类;但无论何时,理性和疯狂之间的平衡对于创业公司都是重要的。5、还有某些人说其实这场“泡沫”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你们这帮VC,甚至指名道姓说就是我们经纬,我也只能呵呵了……虽然如此,格利却没有减少对科技初创企业的投资。他在尝试有选择性的进行投资。他还表示,自己正在尝试建议公司理智地花钱。不过,这就有一个问题,即当所有漫天都是这些投资的时候,采取保守的投资态度会得不偿失。格利说道,“这真得很难,因为,如果说,你的竞争对手决定加倍或者三倍投资,而你却只是决定‘好吧,我不要执行不好的商业决策,我决定按兵不动。’于是,你失去了市场份额。所以,选择不去参与游戏竞争并不是可行的方法,因此,万一世界出现变化,你能做的就是,尝试建议别人从实际角度出发,对部分保守决策或备选策略采取积极的态度。不过这不容易做到。”转自:还有,麻痹这不会被当作是一篇“软文”被折叠了吧? 你可得帮我证明啊……
看了这么多高质量的答案,忍不住出来答一下。题主的问题本来是问对泡沫的担忧是否有道理的?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从泡沫形成的原因入手。上面的回答,认为是BAT等互联网巨头的并购导致了创业企业融资价格的水涨船高;而却认为是由于VC对创业企业的高估值才导致BAT等企业并购的价格不得不不断上涨;此外,认为导致泡沫的原因是许多机构特别是美元基金在去年以及今年募集了大量的新基金,资金充沛,而募来的钱需要尽快投出,在此压力之下各机构之间相互抢项目导致融资估值不断上涨。每个人都列出了相应的数据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说得也都很有道理,这个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没必要一定分谁对谁错。我的看法是,首先泡沫主要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中存在的,其他行业并没有多少泡沫可言。其次,泡沫主要存在于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或者说本土的风投机构并没有参与到这一次泡沫之中【这个主要是因为之前全民PE已经来过一次大泡沫了,A股长达一年多的IPO停摆已经刺破了泡沫了】。最后,泡沫是从美国发源,进而传到中国的,并不是内生的。引起这次泡沫的“罪魁祸首”应该是facebook:1、facebook的出现打破了google在21世纪前十年对互联网的制霸,第一次让风投机构清楚的认识到“用户量”才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后,创业者即使是暂时没有商业变现模式,但是只要有用户量,风投机构就愿意砸钱去支持创业者“圈”更多的用户。2、在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持下,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Whisper、Secrets等一大批新兴的社交工具兴起,这些新兴的社交工具在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商业模式,甚至是还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时候,许多风投机构就愿意给予这些创业者数千万甚至是数亿美元的资金来用于企业发展,泡沫就此开始慢慢形成;而他们的产品也不孚众望的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3、以年轻用户起家的facebook感受到了新兴社交工具的威胁, “巨头的焦虑”促使一场疯狂的并购“盛宴”就此展开,;而facebook在IPO时,募资额高达160亿美元,拥有充足的“弹药”来进行并购;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30亿美元邀约收购Snapchat被拒,20亿美元收购oculus。4、硅谷所有的风投机构都被facebook的大手笔“震惊”了,这些成立还不到1、2年的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创业企业竟然能够以如此不可思议的高价被卖出,而其背后的风投机构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获得了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收益率,远高于之前投资案例中成熟的企业通过IPO所获得的收益率。这也促使风投机构以更加疯狂的姿态去投资创业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泡沫就此扩大。5、身在中国的外资风险投资机构迅速被这股疯狂所感染,在新的美元基金募集资金到位后,资金疯狂的涌向移动互联网创业企业,大量的创业企业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估值都以亿美元为单位计算;代表企业就是号称“女性三杰”的“美柚(2亿美金)、大姨妈(2亿美金)、辣妈帮(这个没有公布估值,估计不会低于其他两家)”,而今日头条的估值更是高达6亿美金;要知道在2013年上半年,衡量一个创业企业上市后的价值的指标还是“十亿美元俱乐部”。可以拿来对比的是,像大众点评这种创立了十多年、在行业中拥有深厚积累、做到细分行业第一、商业变现能力已经完善并且建立起强大“护城河”的企业在去年公认的价值不过是20亿美元(现在肯定不止这个价了);UC这个最早布局移动互联网,用户量数以亿计,拥有变现能力,被称为“半个移动互联网入口”的企业在去年的估值也就是20亿美金(今年就涨到50亿美金被卖了)。这样一对比,泡沫有多么严重就可见一斑了。其实对于风投机构来说,要指望这些新兴企业很快找到自己的商业变现模式,具有自身造血功能也不现实;但是风投机构之所以还一窝蜂的去投资,一方面是为了“卡位”,布局移动互联网;另一方面还是对BAT等互联网巨头抱有很大的期待,寄希望于在产品用户突破一定规模后,BAT能够像facebook一样去高溢价的并购这些企业。泡沫就这样从美国传到中国,并且越吹越大;而本土的风险投资机构却没有参与到这一“盛宴”当中。6、BAT会并购这些高估值的企业吗?关于BAT的并购案例,上面的答案中都已经列的很详细了,我就不在累述。但是大家都只看到了BAT花了近千亿人民币去收购,却没有注意到BAT所收购的标的的性质。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猎豹移动、乐居、58同城)、阿里(UC、高德地图、新浪微博、华数传媒、优酷土豆、恒生电子)、百度(PPS、去哪儿、91助手、糯米网)并购的标的大都是已经成熟了企业,企业已经过了创业期,都有自己的商业变现模式,企业拥有现金流,并不是没有任何收入的,即使不被并购也可以独立上市的。这是与facebook完全不同的并购风格;facebook是拥有理想主义情怀的,我认可你的东西就愿意花高价去买,不管你能不能给我带来收入;而BAT则是非常精明的商人,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角色,你的商业模式如果没有被市场所验证,不能给我带来收入,我就不会去当那个“冤大头”做“接盘侠”。如此看来,风投机构如果寄希望于BAT来收购这些初创企业,恐怕要落空了。泡沫到底有多大?仅仅在女性社区这一领域就已经有“女性移动三杰”三个直接竞争对手,再把美丽说、蘑菇街这两个也是瞄准年轻女性用户的互联网社区也算进来,那么就有5个估值过亿美金的创业企业了。对年轻女性用户的争夺激烈程度无以复加,谁能够成为最后的突围者,泡沫什么时候会破?回头看看之前在名品折扣领域的竞争,“聚尚网、俏物悄语、唯品会、走秀网 ”现如今除了唯品会突围而出,其他的还有多少人能够记起来?在他们背后的风投机构内心的苦楚更与何人说?
14年上半年就觉得泡沫挺大,虽然估值和融资额在不断翻新,新的投资公司也在成立,新募资到位的基金也在增加,往往是某一个外因就成为骆驼上最后一根稻草。但是没有泡沫,任何一次经济大潮或者技术革命就无法真正推进。所以,泡沫没问题,内核足够好的创业公司,能辨识真正好公司的投资人才能在大潮退去的时候依然闪光。不经历过完整的经济周期,无论创业公司还是投资机构都无法真正成熟:)
这个判断其实已经在行业内从13年底就开始逐步形成了。这次张颖出来汇总一下,大概意思就是说:1.屌丝创业者们,时代快不好了,快融钱快融钱,来找我大经纬吧2.我大经纬投的创业者们,你们别担心时代不好啦,哥们我们有的是钱,一定陪你们过冬。总而言之一句话,创业融资,找我大经纬。
不幸的是,泡沫灭掉前轻松融到大笔钱的企业度过寒冬的少,泡沫灭掉后辛苦融到小钱的企业更容易成为伟大企业。
是不是张颖说的不是重点,有没有泡沫,泡沫在哪,才重要。这方面貌似也要让数据说说话:以收录的公开投资信息来看,今年到9月份$2000万以上的投资大案要案如下:2013年收录了这些:12年的11年在我收录的十二年表单里,2007年到2010年也是类似2011年这么长长一串,投资结构也跟11年很类似,就不全展开占空间了。泡沫破裂,说白了主要是两点:1.市场上能投的钱已不够多;2.投出去以后回报已不够高。这两方面的数据,列了就相当于有定性结论引导,就不列了。结论还是让大家自己下吧。
前段时间一直在问同事现在的泡沫到了几级警戒线?大多数同事在承认泡沫的同时也认为这是一个正好符合二八定律的临界点,也就是说有80%的大泡沫。看楼上说在赶上这波浪潮之后会有一些好的公司被沉淀下来,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对于VC和创业者都不是坏事儿。不过,好多idea在很容易的情况下就拿到一大笔钱,后面的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团队建设等务必要把控好节奏,风口再大,你也要是头猪才行啊,是个气球,岂不是一下子就飘了。
从上半年就开始关注国内互联网创投圈的泡沫问题,也一直跟创业和投资圈的朋友论证,无法得到很靠谱的答案,就简单讨论几点。1、市场上钱多。钱从哪儿来?如果按2000年进入小康社会来判断,国民财富已经积累了十几年了,一直缺乏好的投资出口,不然为什么余额宝一出就打造了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再加上政府打压房产,又一大笔资金流了出来。风险投资在国内大额资金理财的占比现在不过才日趋正常而已,比美国还有差距(手头无数据,若有数据请告知)。2、历史上的寒冬论,泡沫论,危机论。国内企业最早提醒危机的应该是华为,09年任正非喊出了“华为距离破产只有18个月”,但是华为活的非常好。还有阿里巴巴,马云的危机论名言是,“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但是后天很美好”,今天的阿里巴巴确实很美好。还有腾讯,前两年马化腾也大谈“船票论”,害怕巨头在转向移动互联网的时候被浪打浪,现在微信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我这么说的用意是,企业家能意识到危机,并不意味着危机真的来临,但是对该企业来说,肯定是保持斗志激情的一种标志。3、我对泡沫的看法。泡沫是否存在?泡沫一直都存在。如果仅凭着不靠谱的商业计划书就可以拿几百万美金,这肯定是会被踩碎的泡沫。那当前中国创投圈整体是否处于一个大泡沫呢,我的回答是否。一直会有小的泡沫和不靠谱被踩碎,目前中国的产业升级和互联网全球化浪潮也必定会有大的进阶。
我认为最好的答案应该从传播和公关的角度去考虑。2014年末的恐慌情绪源于:1. 宏观层面:判断2015年是货币政策趋紧的一年2. 微观层面:高科技泡沫的堆积造成估值过高但是实际情况是:1. 欧洲国家又开始发行货币了,其他国家将承担铸币税,因此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更为明智的选择2. 高科技公司的估值在媒体上的报道通常是吹大的,投资人没有那么笨,创业公司融资一直都挺难的。私募市场的崛起其实是应该的,一个大公司的c轮融资大过一个小公司的ipo,是可以接受的,为什么非要认为是泡沫呢?世界上没有一个公众领袖的话可以完全相信,尤其是在商业的环境里,好不容易抓住一次攻关的机会,一个好的商人不会就此放过。创业者、政治家和投资人,都有自己公关和宣传的目的:给自己动力,给对手压力,给竞争者烟幕弹。
实在人啊,全球经济都是双开,大伙看看过去的股市指数,也可以反应出很多问题
所有人都觉得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泡沫才会幻灭。如果还有人在唱反调,那就不用担心,趁现在大胆创业。况且国内的PE/VC应该都刚拿到了一大笔钱。
不否认泡沫的存在,但是从技术革命的层面来说,这一切并非不可能的。(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人类在几百年内创造人类历史财富的总和。(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人类在100年内再次创造人类历史财富的总和。(3)如果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么人类肯定会在几十年,再次创造人类历史财富的总和。基于这个观点,时代发展会进入加速时代,我们所遇见的东西将远超我们的想象。互联网的发展很依赖于计算技术,而计算机的技术发展速度基本符合摩尔定律(每18个月性能翻一倍),指数增长一旦进入下半场效应,就由量变引起质变。来一个粮食生产的例子:(1)中国1个普通农民,一个年的耕种粮食,可以养活10多人。(2)美国1个机械化农民,一个年的耕种粮食,可以养活上千人。(3)用1个人类农民,管理100个机器人机械化生产,理论上养活10万人。(夸张比喻,大家别深究哈)技术变更越快,会产生很多不可思议的趋势:(1)3D打印和机器人工业,可以十倍百倍提升生产率。(2)人工智能,相当于将1个科研人员的研究速度提升万/亿倍,人的工作年限是有限的,又有多少个30年,但是人工智能却不会。(3)能源革命,核电(可控核裂变等),想象一下,你的手机电池可以用几百年,你的电动汽车一辈子都不用充电。等等... ...我相信技术发展速度是越来越快的,从历史上看,也确实如此。我是科技乐观派,我觉得上述的一切会在这几十年内来临,因为科技发展是指数递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豪是什么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