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的cf永久武器器大抽奖是要下士2吗?

永远的经典----老毛子经典轻武器大全
AK-74原产国
苏联使用枪弹
5.45×39.5mm弹容药量
30rds最大杀伤力射程
1350m理论射速
600rds/min这是最早一型的AK-74,是为机械化步兵研制的,在1974年定型。AK-74是以AKM为基础,两者的原理、闭锁机构、供弹方式、击发发射机构等完全一样。但为了发射小口径的5.45mm M74弹,对机枪、枪机、导气箍等都作了相应的改进。其中枪管膛线缠距缩短,使弹头转速高,飞行稳定。另外枪机体的直径相应减小,使枪机框与枪的重量比上升到6:1(AK-47为5:1),这种比例变化的优点是使步枪自动机射击时更为可靠,但缺点是对拉壳组件强度要求更高,因此又对枪机、拉壳钩等强度要求高的零件进行了重新设计。此外,AK-74还对枪膛进行镀铬,另外就是增加了一个高效的枪口装置,这个枪口装置是AK-74与AKM在外形上的最大的区别。新的枪口装置外表为圆柱形,完全是整体机加工出来的,长81mm,直径25.8mm,内部为双室结构;前室的两侧各铣有一个大的方形开口,开口的后断面切割出锯齿形槽;后室开有3个直径2.5mm的泄气孔,分布于上面和右侧面。根据气体动力学原理,从膛口喷出的火药燃气在这个枪口装置中进行两次冲击、两次膨胀。气体在通过后室时,有部分气体从后室的3个泄气孔喷出,以达到制退和减震的综合作用;在通过前室时,大开口后端面的槽会使气体偏流25度,让足够多的气体反冲在开口的前端面,进一步降低后座力。另外向右上方喷出气体可以减轻枪口射击时的上跳,也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由于小口径弹药后座力低,加上这个枪口装置的效果,AK-74的连发散布精度大大提高了。不过这种制退器虽然制退效果明显,但却有另一个缺点,枪口焰会比较明显,尤其在黑暗中射击。这种枪口制退器的效率有多高呢?我们看一下这个对比数据:AK-74射击时枪托所受的后座力为1.42m/kg,而M16A2为2.97m/kg,AKM则为4.31m/kg。效果非常明显,即使是未经过训练的人都能很轻松地进行全自动射击,而且散布精度比其他同类枪械要高,而经过训练的士兵都提高了杀敌能力。不过要注意的是,AK-74的单发精度仍然是比较低,这与AK系统的先天性不足有关。弹匣材料为模压成型的玻璃纤维塑料,重量轻,生产简单,成本低也低。这种弹匣强度高,坚固耐用,曲度减小,侧面无突筋和凹槽,外表平滑,但质量不小。最初的弹匣是橙色的,后来又生产了黑色和深棕色的弹匣。AK-74的枪托为木制固定枪托,底板上有黑色橡胶垫,使抵肩射击时更稳定,而且有缓冲作用的效果,木托两侧加工有长约100mm、宽19mm的槽,以作为识别标志。AKS-74的枪托是骨架形折叠枪托,由钢板冲压点焊而成,向左折叠。AK-74的小握把用模塑制成,护木用层压木板制成。AK-74的照门仍为缺口式,卡拉斯尼柯夫认为缺口式照门的优点是瞄准速度快,不过比较起西方流行的觇孔式照门射击精度还是差了点,而且枪机撞击机匣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射击精度仍然是低于西方枪械。但与AK-47和AKM相比,AK-74的精度已经是大大提高了。根据前东德的试验,在300米距离上,AK-47和AKM的命中率为29%,而AK-74为40%。一个在阿富汗战争中获得红星勋章的俄罗斯老兵说,他经常在450米甚至600米距离上使用AK-74,看来实用射击精度是显著增加了。武器分解、擦拭的工具装在一个管形金属附品盒内,对AK-74和RPK-74,附品盒通常放在枪托内,但AKS-74、AKS-74U则只能单独放的。盒内装有一个刷子,一个带环杆,一个冲子,一个准星调整器/螺丝起子(同管形盒相配合)。除AKS-74U外,所有枪的枪管下方都挂有通条,AKS-74U的通条只能另外携带。小口径的优势之一是在不增加士兵战斗携重情况下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120发M43弹重4.35磅,而120发M74弹重仅2.79磅,在重量一点不变的情况下,士兵可额外多带67发弹。身背10磅重的弹药对M43弹是274发,而对M74弹是430发。
AK-47原产国
苏联使用枪弹
7.62×39mm弹容药量
30rds最大杀伤力射程
1500m理论射速
600rds/minAK-47突击步枪,在我国曾被称为冲锋枪(仿制的1956年式突击步枪也曾长时间被称为56式冲锋枪)。于1947年定型,1949年装备部队。前苏军摩托化步兵部队、空军和海军的警卫、勤务人员使用木制或塑料制固定枪托型,伞兵、坦克乘员和特种分队使用。AK-47的动作可靠,勤务性好;坚实耐用,故障率低,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射击性能都很好,尤其在风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分解容易。但是连发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影响精度,而且重量比较大。AK-47是装备范围相当广泛的步枪,除前苏军外,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有的还进行了仿制或特许生产。苏军所装备的AK-47于50年代末由其改进型AKM所取代。目前流行着一种说法,认为AK-47是抄袭了而设计出来的,证据就是两者外形相似,而且“Stg44一出现马上就有了AK-47的最终设计方案”,何况卡拉斯尼柯夫本人也声称是Stg44启发了他设计AK-47的。但事实上Stg44和AK-47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都有着极大的不同;AK-47的最终方案是经过大量试验的验证而改进出来的,并不是突然就成型,就算是AK-46和AK-47之间都有很大的区别;至于所谓的外形相似,其实也只是轮廓投影的相似而矣,就外形而言,就算是刚接触军事的菜鸟都不可能把两者外形搞混。Stg44和AK-47最相似的地方就是设计概念,但同一时期许多前苏联著名枪械专家所设计的新型突击步枪的设计概念都与Stg44相似。与AK-47一同竞争的样枪,尽管结构、原理都不尽相同,但设计概念和基本的性能指标都很接近——都是与Stg44相近,不过在那个年代,也只有Stg44是唯一技术成熟且有大量实战经验的参照物(其他一些突击步枪产量极小,有些甚至只有试验品)。但当你拆开一把AK-47时,你可能会觉得它很像拼装的美国M1伽兰德步枪和M14步枪。AK-47与它的最大对手——斯通纳的AR-15一样,既揉合了前人的精髓而又带有设计者自己技术性质的创新设计的步枪,设计AK-47时参考的并不仅是Stg44。名称PK通用机枪原产国苏联使用枪弹7.62×54R弹容药量随机有效射程1000 m理论射速690-720 rds/minPK系列通用机枪(Pulemyot Kalashnikova,俄文为ПК)是卡拉斯尼柯夫于1950年代根据AK-47突击步枪工作原理设计的通用机枪,1959年先是少量装备苏军的机械化步兵连,1966年后,苏军正式用PK代替RP-46连用机枪及SGM营属机枪,其后原华沙条约国家也相继装备PK系列。PK系列有多种型号,可以完成不同的功能。用两脚架作轻机枪状态的称为PK,配轻型三脚架作重机枪状态的称为PKS,在坦克上作并列机枪的称为PKT,在装甲输送车上的机枪称PKB。卡拉斯尼柯夫在1969年对PK系列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PK称为PKM(Pulemyot Kalashnikova Modernizirovanniy,俄文为ПКМ),其他的型号相应为装在三脚架上的PKMS(ПКМС)、装在步兵战车上的PKMB和坦克同轴机枪PKMT。要区分PK与PKM,枪管和枪托底板是比较明显的识别方法。
SVD狙击步枪原产国
苏联使用枪弹
7.62×54R/7N1弹容药量
10rds最大杀伤力射程
3800m理论射速
rds/min前苏联军队在1963年选中了由德拉贡诺夫设计的狙击步枪代替莫辛-纳甘狙击步枪,称为CBД(Снайперская Винтовка Драгунова)狙击步枪,英文为SVD(Snayperskaya Vinyovka Dragunov),通过进一步的改进后,在1967年开始装备部队。除前苏/俄外,埃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军队也采用和生产SVD。中国仿制的SVD为1979年定型的79式狙击步枪及改进型85式。SVD实际上是AK47突击步枪的放大版本,但发射机构更简单。由于SVD发射的7.62×54mm弹是突缘弹,而且威力比AK47配用的7.62×39mm M43弹威力大得多,因此枪机机头要重新设计,并强化以承受高压。不过由于只能单发射击,所以击发和发射机构比较简单,主要零件是击锤、单发杠杆以及靠机框控制的保险阻铁,有单独的击锤簧和扳机簧。&&& 为了提高精度,SVD的导气活塞与AK47的不同,AK47的活塞与枪机框成一整体,而SVD采用短行程活塞的设计,导气活塞单独地位于活塞筒中,在火药燃气压力下向后运动,撞击机框使其后坐,这样可以降低活塞和活塞连杆运动时引起的重心偏移,从而提高射击精度。机框后坐时的开锁原理与AK相同,开锁后的一切抛壳、复进、装填动作也与AK基本相同。枪管前端有瓣形消焰器,长70mm,有5个开槽,其中3个位于上部,2个位于底部。这样,从消焰器上部排出的气体比从底部排出的多,实际效果是将枪口下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枪口上跳。另外消焰器的前端呈锥状,构成一个斜面,将一部分火药气体挡住并使之向后,以减弱枪的后坐。在准星座下方有一个刺刀座,可安装刺刀这一点与目前绝大多数的狙击步枪都不一样。导气活塞在导气管前端的气室有一个气体调节器,用来调整火药燃气的压力。在平常环境及保养良好的情况下,调节器设在的位置上,但当使用环境恶劣或战争上无法正常保养,造成导气管积碳过多影响正常操作时,可以将调节器设在的位置上,增加推动活塞的压力。7.62×54mm R弹其实从帝俄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现在通常只作为机枪弹使用,不过SVD所配用的却是同规格但专门开发的狙击弹,精度更高,威力更大,在1000m距离上仍有很强的杀伤力,另外还有专用的曳光穿甲燃烧弹。当然,SVD也可以发射普通的7.62×54mm R机枪弹。事实上,SVD早期设计的缠距为320mm,后来才缩短到240mm,这样的改变使发射普通弹时精度很差,并使枪口初速从830m/S降低到810m/s。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配合新开发的专用狙击弹、曳光穿甲燃烧弹所需要的最大自转速度,以提高发射这些专用弹药时的弹道性能,所以SVD发射7N1弹时初速仍为830m/s。SVD的枪托设计是把一般的木质枪托握把的后方及枪托的大部份都镂空,既减重量,又能自然形成直形握把,枪托抵肩的质心也比较接近枪管轴心线,能更好地控制枪口上跳。在枪托上有一个可拆卸的贴腮,枪托长度不可调。后来生产的SVD改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枪托。SVD的扳机护圈较大,士兵戴棉、皮手套也可射击。&&& SVD标配的瞄准镜是4×24mm的PSO-1(Pritsel Snaipersky,Optichesky)型瞄准镜,瞄准镜全长375mm,视场6°。虽然PSO-1瞄准镜的放大倍率只有4倍,但射程调节螺帽可以将弹道修正到1000m(误差±1m),加上瞄准镜的分划板上还有三个距离分划,每个分划100m,所以SVD的最大射程可达1300m。瞄准镜上有光源和电池,夜间可以照亮分划板,另外还有一种可以旋转安装上瞄准镜的红外滤光器,用于在夜间射击时过滤外部红外光源,但瞄准镜本身没有夜视能力。由于SVD的机匣就是AK式的,因此瞄准镜的安装座只能装在机匣左侧。
PPSH-41(波波沙-41)原产国
苏联使用枪弹
7.62mm×25托卡列夫手枪弹弹容药量
71rds(弹鼓);35rds(弹夹)有效射程
100-200M理论射速
900rds/min看过二战电影和玩过二战游戏的人都应该见过这枪。苏联军械设计师沙普金有一句名言:“将一件武器设计得很复杂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设计得很简单却是极其复杂的事情。” 他设计的波波沙冲锋枪(PPSh 41)正是贯彻了这个理念。可惜的事就是,无论电影还是游戏(尤其是游戏),看似加装了71发装的弹鼓,ppsh的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射击精度低、偏重。苏军步兵战术原则有一条:“以坚定不移的决心逼近敌人,在近战中将其歼灭。” 波波沙冲锋枪是贯彻这个战术的理想武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装备波波沙和手榴弹的苏军士兵几人一组,从下水道迂回渗透到德军战线后面突然杀出,打光一个弹鼓,扔几颗手榴弹,然后钻回下水道消失。这种游击战术给德军造成极大伤亡。二战苏军最著名的战术当属“坦克骑兵”(Tankvye Desant) ,五、六个装备波波沙冲锋枪和手榴弹的苏军士兵搭乘一辆坦克,而数百辆搭乘步兵的坦克会向德军防线发动高速冲击。这些搭乘的步兵暴露在各种各样的火力之下,通常伤亡惨重,一旦坦克突破敌阵,幸存的步兵会跳下车来四处扫射,大量杀伤近旁的德军士兵。有统计数据显示,每次攻势坦克骑兵的平均寿命只有5天,这种自杀式的进攻却非常有效,不断粉碎德军的防守。二战中苏军是冲锋枪装备最普遍的军队,有时整连整营的步兵清一色地配备波波沙使用71发弹鼓的苏联波波沙冲锋枪,注意左上角枪口的特写...
苏联使用枪弹
7.62×61mm弹容药量
47/49rds有效射程
1000m理论射速
700rds/min名称
苏联使用枪弹
7.62×39mm弹容药量
100rds有效射程
1000m理论射速
700rds/min随着苏联红军机械化建设的稳步推进,过去只适合静态阵地战的重机枪在运动作战和进攻时使用不方便,红军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的轻便机枪。托卡列夫·马克沁轻机枪仍让苏联步兵的携行感到非常吃力,同样在1926年,苏联工兵中将瓦西里·捷格加廖夫也设计出一种结构独特的轻机枪,1927年定型并开始制造,1928年正式装备苏联红军,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装备的主要轻机枪,军队称号为DP机枪,国际轻武器界一般通称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结构简单,全枪只有65个零件,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即便是学徒工也能把它造出来,适合大量生产,而且枪的机构动作可靠。该枪全长1270毫米,枪管长605毫米,枪管内有4条右旋膛线,火线高276毫米,全枪质量(不含弹盘)为9.1公斤,质量仍嫌太大。该枪为前冲击发模式的导气式工作原理,闭锁机构为中间零件型闭锁卡铁撑开式(欲称鱼鳃撑板式),闭锁时靠枪机框复进将左右两块卡铁撑开,锁住枪机;采用弹盘供弹,弹盘由上下两盘合拢构成,上盘靠弹簧使其回转,不断将弹送至进弹口,该弹盘可容弹47发,平放在枪身的上方。发射机构只能进行连发射击,有经常性的手动保险。枪管与机匣采用固定式联接,不能随时更换。枪管外有护筒,下方有活塞筒,内装活塞和复进簧。枪身的前下方装有两脚架。该枪瞄准装置由柱形准星和带V形缺口照门的弧形表尺组成。准星上下左右均能调整,两侧有护翼。表尺也有护翼,该护翼兼作弹盘卡笋的拉手。枪的表面宽大而平滑,不管弄得多脏,对射击性能也不会有多大影响。DP机枪是一挺操作极其简单,动作十分可靠的机枪,该枪发射M1908 R型7.62毫米带底缘枪弹,枪口初速840米/秒,最大射程3000米,表尺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800米,理论射速600发/分,战斗射速80~90发/分。在年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伴随苏联红军参加了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得到士兵们的赞誉,号称是德国MG42机枪的“克星”。德国人将缴获的大量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改称MGl20(r)型轻机枪,转给仆从国军队和“俄罗斯解放军”使用。不过与战场上缴获的ZB-26、MG34/42等西欧先进机枪比起来,捷格加廖夫轻机枪连续射击后会因枪管发热致使枪管下方的复进簧受热而改变性能,影响武器的正常工作,且前重后轻,所以不太适用于腰际射击或运动中射击。1944年苏联又开发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的改进型,称DPM机枪,但仍采用弹盘供弹,但是在机匣后端配用弹簧缓冲器,加装厚管壁重型枪管,并采用可长时间射击的金属弹链。捷格加廖夫系列轻机枪的其他变型枪还有DA航空机枪、DA-2双管航空机枪、DT坦克机枪、DTM改进型坦克机枪等。整个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家族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淘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相继三次对华提供军火贷款,在双方日签订的第二笔合同中,国民党政府向苏联采购了500挺托卡列夫·马克沁和1100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前者单价180美元,后者单价为225美元,均远低于当时国际市场价格,它们及时补充了在1937年淞沪抗战期间损失惨重的中国军队,在持续整个1938年的武汉大会战中沉重打击了日寇,据日本随军记者事后回忆,中国军队的苏制机枪威力明显盖过日军使用的老式机枪。1943年,苏联受德军装备7.92毫米口径短弹的刺激,发展出M-43式7.62×39毫米中间型枪弹,作为新形势的适应,捷格加廖夫开发出RPD轻机枪,二次大战后正式装备苏军,以代替DP轻机枪,该枪有多种改进型,但改动都不太大。RPD轻机枪结构简单紧凑,质量较小,使用和携带较为方便,全枪质量(不含弹链盒)7.1公斤,枪架质量0.52公斤,全枪长1037毫米,枪管长521毫米,内有4条右旋膛线,火线高330毫米。&伊拉克的街道上,一小队美军士兵开着悍马防弹车进行例行巡逻。这些装备美军士兵的神经高度紧张,因为他们知道现在人来人往的喧闹街头随时可能成为战场。和美军士兵预料的几乎一致,他们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巷中突然遭到周围建筑上枪手的狙击。几名恐怖分子用AK47猛烈扫射悍马,全车多处中弹。但是车里的美军士兵并不惊慌,因为悍马有装甲防护,可以低于轻武器的攻击,车上的美军士兵很安全。他们一面用悍马上的重机枪还击,一面和总部获得联系。一阵短促的交火以后,火力更强大的美军士兵用重机枪击伤了二名恐怖分子,其他几名见势不好也逃走了。这个小小的伏击战,美军似乎轻松获胜了。就在这时,一个美军士兵突然惊恐的大叫:RPG!RPG! 其他人看过去,一个长长的弹头从一个小楼的窗户中伸出。美军士兵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一股浓烟喷过,一条火龙飞出,准确的集中了悍马车。一阵巨大的爆炸声后,悍马车被撕裂,钢铁部件,枪支,混着美军士兵肢体乱飞。车上美军士兵1人当场死亡,3人受重伤。这个并不是电影或者电视剧,而是每天在伊拉克街口发生的真实事件。美军在伊拉克阵亡的3000多人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直接或者间接死于RPG火箭筒之手。RPG火箭筒和AK47自动步枪,萨姆7肩扛式飞弹一样,被恐怖分子成为步兵的三大法宝,现在就听老萨来说一下RPG。RPG的前身RPG火箭筒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打击坦克、装甲车辆和摧毁工事等目标。RPG火箭筒的全名叫做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它是步兵反坦克的重要武器。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坦克这类装甲目标的出现,开始颠覆了传统的步兵作战方式。普通步兵在缺乏足够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一二辆坦克就可以击溃数甚至上百的普通步兵。不过一战期间坦克还只是雏形,数量也很少,构成不了决定性的威胁。步兵反坦克武器基本还是集束手榴弹,反坦克地雷之内的简易低技术武器。到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技术突飞猛进,也开始以团旅甚至军的形势大量出现。以库尔斯克会战为例,曾经出现15平方公里内,苏德共出动1500辆坦克和重装甲车辆的会战场面。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坦克以外,各国还装备了大量的轻型装甲车辆,机械化部队,摩托化部队。这些部队的轻装甲防御,机枪和机关炮都很难对付敌军的坦克装甲部队,但是对付步兵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些都成为各国步兵无穷无尽的恶梦。在实战中,步兵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一般都是各种口径的反坦克平射火炮。但是,平射炮属于重装备,一是数量有限,无法大量装备部队。二是重量较大,搬运不方面,也很难跟随步兵在各种地形下机动作战。而步兵传统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基本还是反坦克手榴弹或者反坦克枪之类。这些武器威力弱,很难对对方主力坦克造成什么威胁。而且它们多是在极近的距离使用,手榴弹还要步兵冲到坦克边几米初才能使用。这些都对使用他的步兵危害很大。到了二战时期,研究出一种步兵单兵携带,可以摧毁200米距离内的反坦克武器的课题,就摆到了各国军工设计大师的面前。作为轴心国主要力量的德国,他们军工大师面临的情况更为严峻。德军在1941年发动侵苏战争以后,很快遭遇了苏联强大的装甲洪流。苏联具有年生产一万辆以上T34主战坦克的能力,这让德国军方叫苦连天。要知道,T34在当时相当先进,其优秀的倾斜装甲防御性极佳。德军装甲部队哪怕是最先进的四型坦克的75毫米短管火炮,击毁一辆T34也相当的困难。至于没有装甲武器和重火炮的德国陆军士兵,如果在100米以外的遭遇T34,KV之内的坦克,其连一级装备的37毫米反坦克炮对其没有任何威胁。除了靠众多步兵不怕死的冲上去扔集束手榴弹以外,就几乎没有办法对付。但是,德国士兵如果在开阔地手持手榴弹冒着苏联坦克机枪的密集扫射冲锋,从根本上来说和自杀也没有大的区别。苏联坦克手非常勇敢(反正投降也是进死亡集中营),他们在被德军包围以后,往往也死战不退。甚至苏联坦克履带被击毁以后,坦克手就把坦克作为炮台使用,阻挡住一个排连的德国步兵。实战中,由于坦克部队多被编组起来作为拳头部队使用,德军步兵师多装备数量很少的自行火炮和反坦克炮。更多的时候,德国步兵在没有任何重武器的情况下遭遇强大的苏联坦克部队,伤亡累累。德国军方强烈需要能够由步兵携带的轻型反坦克武器。在军方的迫切要求下,德国的兰格韦勒博士在1942年生产出了RPG的祖先,铁拳100式30毫米火箭筒,1943年投入德军使用,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实战火箭筒。铁拳的原理非常简单,它本质上就是一门超轻型无坐力炮。它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钢制火药管提供反坦克榴弹的出膛动力;插在火药管前的是反坦克榴弹枪。发射的时候,步兵扣下火药管外的发火针,启动冲击帽点燃管内的推进火药,使反坦克榴弹离开发射筒,弹簧尾翼随之展开,使其稳定飞向目标爆炸。凹型的爆破部内含高爆炸药,其能贯穿150mm的装甲。由于火药管是中空的,因此推进火药的气流可以从火药管后部冲出,使它完全没有后坐力。铁拳的发射姿势比较特别。一般而言,比较有经验的发射者将其夹在右腋下,左手固定方向,弹头向上,射出后利用抛物线攻击坦克顶部。由于坦克顶部装甲最为薄弱,一旦被击中,就算是防御力超强的重型坦克也会立即报废。这种类似于迫击炮的弹道方式非常有效,铁拳的扬名更多的还是因为其独特的攻击方法。另外,铁拳当然也可以放在右肩上水平发射。早期型号的铁拳的优点在于重量轻,使用方便,威力大(近距离可以击毁当时世界上大部分坦克),而且造价非常低廉,方便大量制造。它的缺点主要是射程较近,一般不超过100米,只能在相对较近的距离使用。不过相比靠步兵上去扔集束手榴弹,还是要安全的多。铁拳的操作非常简单,普通士兵只要看看说明书,练习几次以后就可以熟练使用。他的长度很小,非常适合步兵隐蔽携带和偷袭作战。盟军坦克手回忆:我们很难发现使用铁拳的德军士兵,他们可以在小树丛,楼房,散兵坑,甚至下水道等任何地方发射。我们一般只有在被击中以后,才能知道他们的存在,那时候已经太晚了。铁拳在德军中使用以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大大提高了德国步兵反坦克能力。一时间东线和西线无数盟军和苏军的坦克被这种简单廉价的武器击毁。原本苏军坦克可以不带步兵长驱直入的冲锋和突击,因为德军步兵的反坦克手雷很难对他们造成威胁。但是现在苏军坦克对付城镇中哪怕只有一个排的德国步兵,也不敢擅自进入。因为德军士兵在近距离有可以摧毁他们的铁拳。后期苏联坦克只得开始大量搭载步兵作战(苏联没有装甲运兵车),但是苏联步兵在坦克上非常容易遭到对方火力的杀伤,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西线的1945年,英军一个坦克连曾经被一个装备铁拳和st44突击步枪的德军三人小分队阻挡了4个多小时。几辆英军坦克面对复杂地形不敢贸然前进,必须等待英军步兵赶上来才可以。因为只要有哪怕一枚铁拳可以使用,就可以击毁他们。在法国和荷兰比利时复杂的地形中,德军士兵依靠隐藏和突袭,用坦克击毁了盟军数百辆防御能力平平的谢尔曼坦克。盟军的指挥官抱怨,一个几美元的铁拳就可以击毁我们几万美元的坦克,我们的损失太大了。初期的铁拳30型号火箭筒的威力不大,实际射程也只有50米左右(较远距离打不准)。由于初期榴弹设计比较原始,在击中苏联T-34之内的倾斜装甲,往往会被弹开。在年初,德军又对铁拳进行改造,先后发明出更为成熟的铁拳60式火箭筒,还有最终完结版本的铁拳150式44毫米口径火箭筒。150式有效射程达到了150米,破甲能力也大幅度提高到150至200毫米垂直厚度(当时T34正面装甲不过45毫米,虎式也不过102毫米),造价能为低廉,使用也非常简单,成为非常有效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可以说,除了破甲能力强以外,造价低廉和容易制造是铁拳最大的特征。单单以容易制造来说,1943年8月铁拳30式刚刚投产的第一个月就生产10万枚,而铁拳在二战中主要使用的60型号仅仅在1944年12月,一个月时间就生产了130万枚,足以让人叹为观止,铁拳的三种型号在二战结束前共生产了超过670万枚,比盟军坦克总数高出几百倍,真是廉价有效的好武器。铁拳的广泛装备和简单操作,大大改变当时德国步兵面对对方装甲武器的态度。德国步兵在工事,复杂地形和城镇里面开始对敌人的坦克具有相当强大的杀伤力。盟军的装甲部队攻打这些地方往往损失极为惨重。以最后的柏林战役为例,苏联红军在柏林城防战虽然占有绝对的优势,仍然损失了2156辆坦克和30万士兵。由于德军防守的坦克很少(仅有1000多辆)和苏联火炮射击特别强大等原因,柏林战役中德军大部分战斗都是由步兵完成。其中相当一部分苏联坦克都是被狂热的德国步兵和希特勒青年团在城市的废墟中击毁的,他们使用的主要武器就是简单有效的铁拳。RPG的早期型号铁拳的巨大成功震动了世界其他国家,作为对手的苏联人也深受刺激。他们的陆军也同样面对着精良强大且高素质的德军装甲主力部队,苏联传统的单兵反坦克武器主要是反坦克枪。早期苏式捷格加廖夫设计的PTRD和西蒙诺夫设计的PTRS反坦克枪,可以有效对付德军装甲比较薄弱的1,2型坦克,也可以勉强对付德军3型坦克。但是随着德国坦克制造技术的发展,德军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大幅度提升,作战主力也以4型和豹式坦克为主力。苏联反坦克枪对德军4型和虎豹式坦克基本够不成任何威胁。深感头疼的苏联人在见识到铁拳的威力以后,在1945年开始仿制德国的铁拳100式44毫米火箭筒,并且发明了自己的型号РПГ-1型(RPG-1)火箭筒。РПГ-1是大名鼎鼎的RPG-7的早期型号,从本质上说,РПГ-1和铁拳100式的主要性能没有什么不同,是几乎一样的仿制品。它的作战距离大约100米之内,垂直破甲能力不超过200毫米。二战很快结束,冷战随即开始。各国军事科技的进步飞快,超过了任何一个时代。其中美军二战后仍然参加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其主战坦克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升级。此时的RPG-1型火箭筒对面升级后的苏联坦克已经明显过时,不能满足实战需要。苏联在50年代初期在RPG-1的基础上研究出来РПГ-2型(RPG-2)。2型和1型有很大的不同,苏联工程师作出大幅度的先进技术改进,很大程度上提到了其战斗力。他的破甲能力更强,打的更准,使用也更为方便。РПГ-2射程大约100米,发射超口径空心装药破甲弹,在近距离可以有效的摧毁当时西方世界主要的装甲目标。РПГ-2从50年代初期开始大量苏军装备部队,直到60年代都是苏联班用制式反坦克武器。苏联РПГ-2生产数量非常大,曾经大量出口到华约国家和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吃了美军坦克大亏的中国,也从1956年开始仿制RPG-2型火箭筒,命名为1956式40火箭筒,并且大量装备部队。中国的编制和苏联基本相同,每个步兵连都有火箭筒班。这个型号的火箭筒在中国参加了援越抗美和中印战争。在中印战争中,解放军士兵对56式40火箭筒反映相当不错。40火箭筒体积小,重量轻,非常适合中印边境的山地作战。而当时中国装备的57mm和75mm无后坐力炮,虽然射程远,精度高,但是炮和弹药重量都很大。在中印边界的高原高山缺氧地带,造成士兵负重过大。在这些缺氧地带,人的体能仅相当于平地的一半左右,行军速度和负重能力要低一半。所以当时印军普通步兵只被要求带一把步枪和130发子弹。但是实战中身体较中国士兵还要强壮的印军士兵仍然不堪负重,只背一条50发的空投子弹袋。而中国无坐力炮排每个士兵负重都高达到35公斤,造成这些士兵极为疲劳。这是这样,每个排也不过能携带20发炮弹。56式40火箭筒在无风情况下射击非常准确,有经验的射手100米内可以大中胸靶大小的目标,曾经有9发火箭弹消灭印军10个地堡的战例。40火箭筒发射超口径弹,地堡被击中后,往往被炸得碎石、残肢、机枪零件满天飞。由于火箭筒比无后坐力炮机动性好,野战中能跟上步兵猛打猛冲,及时进行火力支援。如某连火箭筒班班长黄绪林,冲击时在50米距离上击毁拦阻我步兵的机枪一挺,后又击毁正准备逃跑的106.7mm迫击炮一门,牵引车一辆。但是56式40火箭筒的后喷火的缺点,在中印战斗中暴露的特别明显。它在复杂地形上使用影响受限制。由于40火箭筒后喷火焰较长,一般要求射手四周一米距离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同时射手身体于火箭筒的夹角也不能小于40度。不然高温火焰有可能被障碍物或者地面反射回来,烧伤射手本人。但是,实战中这种需要有时候无法满足。解放军战士为了消灭敌人,射手有时宁可自己腿部被烧伤,也坚持向敌人开火。同时,除了中印战争以外,RPG-2在之后越南战争,中苏珍宝岛等少量实战中体现出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四点:一是射击距离太近,一般在150米之内使用。这么近的距离敌人很容易发现火箭筒手和高亮的发射尾焰,对射手的威胁较大。二是弹体威力较小,采用3号小粒黑药,加上采用机械式引信,弹头的灵敏度很低,即使击中了也往往对敌人坦克造成不了致命的威胁。中国仿制的RPG-2的56式40火箭筒,在珍宝岛战役中,击中苏联T-62坦克以后只能打出一个小坑,根本无法伤筋动骨。而且对付倾斜装甲时,很容易发生跳弹(不能对付超过法线角55度以上的装甲)。三是瞄准设备太简单,是采用简易折叠式机械瞄准具,由准星和表尺组成。表尺上只有3个观测用方形框槽,可瞄测50米、100米和150米处的目标。这样粗糙的瞄准设备造成射击精度差。即使很近的距离,也不容易打中敌运动目标。四是尾焰大,容易烧伤射手,也容易暴露目标。苏联方面决定对РПГ-2进行改造,同时要解决其射程近,后喷火焰大等老问题。创造奇迹的RPG-71958年苏联成立了国家专业设计局,专门研究反坦克火箭筒。50年代末,苏联国家专业设计局在РПГ-2的基础上,经过复杂和严格的测试,终于研究成功一款划时代的武器,РПГ-7型(RPG-7)火箭筒,这也是我们现在一般说的RPG火箭筒。PRG-7型和2型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7型进行的相当的改造。和RPG-2相比,RPG-7从新射击了发射筒身结构(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火箭筒总重更轻,易于步兵携带),增加了测距光学瞄准镜(可以有效测定目标距离,可以修正目标速度和风对弹道影响)和火箭增程发动机(可以增加榴弹的射程),又改进了单体的战斗部。同时,还可以使用微光瞄准镜和红外夜视瞄准具,以便在星光下或其他微光条件下使用,增强了其夜战能力。RPG-7弹药主要是普通破甲弹、串联战斗部破甲弹和杀伤榴弹。RPG-7火箭弹的引信一般是触发引信,但大部分都装有定时装置。火箭弹脱离目标后自爆,这个时间被控制在4.5秒钟,同时也把RPG-7火箭弹的最大飞行距离限制在1000米,防止造成误伤。RPG-7破甲弹的破甲能力非常不错,它对轧制均质装甲穿透厚度达到350毫米到400米,直射距离超过400米。同时还增加了杀伤榴弹(杀伤半径有15米,可以有效杀伤敌人士兵),可以攻击步兵等有生目标。性能大大优于RPG-2的该武器投入苏联部队使用以后,RPG-7深受士兵们的欢迎。RPG-7火箭筒从1961年开始大量生产,到1966年淘汰了苏军装备全部的RPG-2型号,成为步兵班的制式反坦克武器。RPG-7型火箭筒的重量更轻,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后喷火焰小(避免射手被烧伤,也不容易被敌人发现),左右肩膀都可以射击。美军评价,RPG-7型号比2型战斗力强了3倍左右,对美军的装甲武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当时美军最先进的M60主战坦克在近距离也不足以抵抗RPG-7的攻击(M60火炮防盾装甲厚度为170毫米,炮塔和车体正面装甲厚度均为110毫米),至于美军大量装备的M1步兵战车(装甲厚度152毫米)和M113装甲运兵车(装甲厚度厚度仅仅38毫米)更是没法挡住其一击。RPG-7在苏联曾经大量生产,输出到包括华约国在内的世界很多国家。另外一些国家,比如保加利亚,埃及,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国都被特许生产RPG-7型。由于价格低廉,各国生产RPG-7的数量都非常惊人。美国统计,到了2007年的今天共110个国家拥有500万个RPG火箭筒(官方记录数据就是500万,还有大量没有记录的黑RPG),至于火箭弹药数量更是不计其数。数量极多的RPG-7在世界上销售,从60年代开始,几乎每一次军事作战都有RPG的身影。实战中,RPG-7表现也相当不错。在越南战争中,由于越南丛林战的特点,双方只有很少辆的轻型坦克或者两栖坦克参战,火箭筒主要用来攻击碉堡和其他固定工事。当时美军大量利用直升机进行机动作战,越军士兵使用的AK47冲锋枪很难对机动灵活的直升机构成大的威胁。越军开始利用RPG-7型火箭筒设伏,攻击即将着陆或者准备起飞的美军直升机,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一时间很多美国直升机被北越击落,美军被迫调整了直升机战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由于阿以双方都大量使用坦克和其他装甲武器,RPG-7有了用武之地。在坦克战中,由于以军保持坦克质量上的绝对优势,阿拉伯军队的坦克往往不是以军的对手。在双方最大一次坦克作战中,埃及军队参战的1000辆坦克有200多辆被击毁,而以军参战的800多辆坦克只损失了50多辆。但是,以军对于阿拉伯步兵组成的反坦克小组非常头疼,因为他们目标小,数量多,善于隐藏,威胁极大。在战争初期,以军精锐190坦克旅的120辆坦克,被埃及第2步兵师伏击,大部分坦克被埃及步兵凭借优势地形,用反坦克导弹和RPG-7型火箭筒摧毁。以军在战争前三天,在西奈半岛损失了300辆坦克,其中百分之九十都被反坦克导弹和GPR-7火箭筒摧毁。曾经有一个叙利亚反坦克2人小组一天用RPG-7摧毁6辆以军坦克的记录。整个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双方损失的坦克,只有百分之三十是被对方坦克摧毁,百分之二十被空军摧毁,还有高达百分之五十的坦克都是被反坦克导弹和RPG-7火箭筒摧毁的。中国则在1969年仿制了GPR-7型火箭筒,制造出了1969式40火箭筒。这种型号的火箭筒和RPG-7的性能非常接近。中国在1970年投入生产,很快装备部队,淘汰了老的56式40火箭筒。它的射程达到了300米,威力也更大,深受部队的欢迎。在中越战争中,越军基本没有使用什么坦克,解放军初期以攻坚为主。越军在边境修建数量相当多的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工事,一些工事非常巧妙,解放军火炮无法摧毁。解放军士兵主要使用69式40火箭筒摧毁越军的碉堡,大大减少步兵的伤亡。解放军战士曾有发射4弹,从碉堡射孔进入碉堡摧毁之的战例,摧毁4个碉堡,毙越军21人。老将不老RPG火箭筒从投产到现在已经有40年了,算是旧技术的产物。随着新技术的诞生,它逐步被射程更远(可以达到数千米),威力更大(破甲能力达到800毫米以上),命中率更高(有先进制导技术,无干绕情况下命中率超过百分之九十)反坦克导弹所取代。目前的各国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已经超过600毫米均质钢板厚度,而且多采用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的新技术,RPG-7型很难在正面对他们造成威胁。不过,如果使用得法,RPG-7仍然可以从侧后方攻击对方主战坦克,同时也可以打击诸如美军M1步兵战车之内的轻型装甲车辆和杀伤没有掩护的士兵。老将不老,俄罗斯人确实可以为他自己的发明所自豪。不过在30年后的90年代第一次车臣战争中,RPG-7让俄罗斯人自己吃了大亏。俄军由于轻敌和错误的战术,他们的主力部队在车臣的城市战和遭遇战中受到重创。车臣军队使用落后的RPG-7火箭筒在城市战中伏击俄军精锐的T-72和T-80坦克部队,取得相当不错的战绩。俄罗斯军方承认,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最先攻入格罗兹尼的第131独立摩托化旅和第81摩托化步兵团遭遇车臣人的伏击,一二天内就全军覆没,共损失坦克20辆和步兵战车102辆。俄军宣布,在1995年第一次车臣战争刚开始一个多月,参与战斗的俄军2200辆装甲车辆中,就有225辆被彻底摧毁,还有数百辆受伤。格洛兹尼战役中,俄军坦克在街道上经常遭遇RPG从各个方向的同时袭击,尤其是侧面,舱盖后部和炮塔顶部。车臣原教义主义的军人根本不惧怕生死,他们往往冒着俄军密集火力携带RPG火箭筒冲锋射击。几个人只要有一个在俄军拦阻火力中幸存,就可以击毁或者击伤俄军坦克。一个战例是第131迈科普旅独立坦克营第529号T-72B坦克,同时遭到几枚RPG-7火箭弹的袭击,坦克紧急机动,使用所有武器,向武装分子开火反击,车长齐姆巴柳克中尉、机械师兼司机弗拉德金列兵、瞄准手普扎诺夫下士齐心协力,最终消灭了下凶猛攻击的车臣人,成功摆脱战斗。这辆坦克车体、炮塔上共遭受了7枚RPG火箭弹的攻击。但由于坦克机动及时,打击的都是坦克装甲厚部,都未能穿透装甲。但是其他的俄军坦克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了。如该团第436号T-72B坦克侧面被隐藏在房屋中的车臣人的RPG火箭弹击中,穿透了顶部装甲,引爆了坦克内部的弹药,坦克几乎被炸成碎片,乘员也被当场炸死。车臣人灵活使用RPG-7,在复杂地形情况下,还是可以对俄罗斯的主战坦克造成很大威胁的。事实上,不仅仅是俄罗斯人在RPG-7上吃了大苦头,美国人也不能幸免。在1991年美军索马里摩加迪沙的战斗中,美军精锐的游骑兵和三角洲特种部队对面素质装备都极为低下的黑人民兵,仍然非常狼狈。混战中美军精锐部队除了伤亡近百人以外,二架黑鹰直升机被索马里民兵用RPG-7击落,还有二架直升机被击伤。索马里民兵学习30年前的北越士兵,用RPG-7攻击黑鹰直升机的脆弱尾翼,获得了不错的战果。黑人民兵用火箭筒击落了二架黑鹰直升机,重伤另外二架。虽然索马里战斗中,美军伤亡只是对手的五六分之一。但是面对黑人民兵这种对手,近百人的伤亡显然无法让美国大众接受。在战斗中,由于索马里民兵的战斗素质太差,很多还是业余客串(当地老百姓,随便拿把枪就赶赴火线)。他们往往使用AK47胡乱乱扫一通,很难击中美军士兵。于是很多有经验的索马里人发射RPG-7火箭弹来补充火力,很多美军士兵和悍马车都被击伤。最近的伊拉克冲突中,萨德尔的穆斯林民兵和意大利部队在纳西里耶发动了二次激战。萨德尔的救世主军数百人在纳西里耶第一次战斗中,至少运用400具RPG-7火箭筒发动袭击。意大利参战的600多人和60辆各种类型的装甲车和8辆坦克歼击车中,有3辆装甲车被火箭筒击伤,还有数辆装甲车被RPG击中,但是火箭弹没有爆炸。由于救世主军抵抗很凶狠,意大利只得和他们达成停火协议。一个月后的第二次战斗中,数百救世主军主动进攻意大利军队,双方随即激战。意大利人这次使用了包括美国AC-130武装炮艇飞机等先进武器,最终获胜。战斗中,意大利1辆轮式坦克歼击车和2辆M113装甲车被击伤,另外同样还有数辆被击中,但是火箭弹没有爆炸。为什么很多火箭弹没有爆炸,主要还是这些RPG-7储存时间过长,很多火箭弹已经老化。加上救世主军民兵对武器维护很差,相当一部分火箭弹和火箭筒的电路损坏非常严重,很多电路短路或者短路,导致引信的瞎火率相当高。一件武器能够使用超过40年,足可以说明其是相当称职的武器。RPG的盛行不是偶然老萨分析RPG-7盛行的原因,主要还是三点:1.价格便宜。由于RPG-7结构简单,生产容易,俄罗斯官方价格也不过1600美元。其实由于RPG-7火箭筒在很多国家已经淘汰,大量淘汰掉的火箭筒充斥这世界武器黑市,它在黑市价格仅仅为200美元,和一把AK47步枪相差不大。2.使用和操作简单。RPG-7使用比较简单,易于训练,很适合非正规军,游击队,恐怖分子之类。实战中,甚至有过巴解16岁少年在贝鲁特街头击毁以军3辆坦克和装甲车的战例。没有受到过训练的恐怖分子也多次使用它进行暗杀,80年代德国恐怖分子用火箭筒暗杀美国陆军驻欧洲司令官克罗伊森将军,90年代,格鲁吉亚恐怖分子用火箭筒暗杀该国总统施瓦尔德纳兹。它算是相当平民化的武器。虽然容易训练,但是实战中能射中目标,其实也并不很容易。有一种情况对RPG影响比较大,这就是有大风,尤其是有横风的情况。火箭筒飞行中可能受到风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是比较大的风力,可能造成RPG-7在300米内超过1米的偏差。这个需要射手在射击时候对风向和风速有一定的判断,然后进行调整。这需要一定的经验,新兵很难做到。不过好在有这样大风的时候毕竟不多。3.还不错的威力RPG-7虽然已经很难对各国主力坦克造成大的威胁,但是对轻型装甲车,普通军用车辆,敌军步兵和中小型工事还有相当有效的。如果没有RPG-7,缺乏重武器的武装分子面对敌人正规军上面的装备只能束手无策,没有还击的余地和能力。RPG的谢幕由于军事科技和战术的变化,反坦克火箭筒的地位已经逐步让位给各项性能都强的多的反坦克导弹。对于正规军来说,火箭筒更多时候只是步兵自卫的一种武器,而非进攻武器。而RPG-7这类需要二个人操纵的武器,不但占用步兵排的编制,而且又无法对现代坦克造成大的威胁,只能对付轻装甲,所以自然逐步由单兵火箭筒取代。美国在1964年研究出可以由单兵携带,一次性使用,仅有2公斤多的M72火箭筒。美军每个士兵都可以额外携带一个,人人都具备对轻型装甲目标的自卫能力。单人一次性火箭筒很轻,每个士兵除了自己的枪械以外,都可以额外背负一个。比需要二个人操作的RPG火箭筒实用的多。车臣人也大量使用这类火箭筒。当时的苏联也接受这个概念,基本停止了对RPG-7型的继续深入研究,而是转而仿制美国的M72,生产出几乎一样的RPG-22。后来,又在RPG-22的基础上,开发出性能更为优越的单人一次性使用RPG-26和RPG-27。目前俄军外销的火箭筒仍然占世界火箭筒销售量的七成,其中RPG-26和RPG-27占俄军销售总量的六成,而落后的RPG-7销售只占俄军销售量的不到一成。进入80年代末期后,RPG-7逐步退出了各国正规军的现役。RPG的反坦克地位逐步让给下面的短号,混血儿等反坦克导弹。在最近几年的战斗中,美军和以军最先进的M1A1主战坦克,梅卡瓦主战坦克都被它们击毁。中国方面在80年代中期停止RPG-7的生产,由更先进和轻便的PF89式80毫米单兵一次性火箭筒取代。现在中国的RPG-7还有少量在二线部队服役,绝大部分已经库存或者由民兵预备役部队使用。俄军现役部队也淘汰了全部的RPG-7,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对数量庞大的RPG-7升级,主要是希望它能够对付现役的各国主战坦克。1993年,RPG-7的升级版本RPG-29装备俄军。它可以重复使用,有效射程500米,重量也大的多(仅仅发射筒就有11公斤)。RPG-29使用先进的空心装药战斗部破甲弹,可以有效对付现代坦克的爆炸式反应装甲和复合装甲。RPG-29可以引爆爆炸式反应装甲后,在破甲650毫米。目前最新的RPG-29使用串联战斗部,可以在穿透反应装甲后再射穿750毫米的装甲。RPG-29虽然比RPG-7要强的多,但是客观来说,除了不会遭受干扰以外,它的各方面性能仍然大大落后同时代的反坦克导弹(俄军90年代投入部队的短号反坦克导弹射程可以达到5500米,穿透反应装甲以后可穿透1200毫米的轧制均质装甲,命中率超过9成,操作极为简单,价格也非常低廉)。随着科技的发展,RPG这个老将看来也要解甲归田了。装88挺波波沙41冲锋枪的俄国TU-2轰炸机“中国人叫它水连珠”——纳甘步枪在华小传M1891 型莫辛纳甘步枪是世界最著名和使用最广泛使用时间最长的步枪之一,主要由俄国陆军大尉莫辛设计,比利时人纳甘(此人还设计了6发左轮手枪,也是俄国的制式装备,直到1930年托卡列夫设计的TT-30装备苏军前,俄军苏军大量采用)设计了枪机,1891年成为俄国的制式步枪。中国人一般称呼其为水连珠,这种步枪中国的时间很早,最早可以延伸到1900年的义和团时期,当时俄国派出20万大军占领了中国东北,中国国内外志士纷纷抗俄,在日本的留学生也组织了抗俄义勇军,东北的响马土匪有的投靠日本人,来抵抗俄国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时只有日本人能依靠),比如说张作霖雨帅就是那时候投靠的日军,充当侦察俄军的间谍。然后1904年在中国东北爆发的日俄战争,是中国人大范围接触这种步枪的开始。这场战争的规模很大,俄军出动了近百万人,不管是旅顺口,沙河还是规模最大的奉天会战,都有大量的枪支遗失在战场上,中国人捡到的水连珠不能少了。然后到了1917年到1924年,俄国发生革命,大量的白俄跑到中国,数量极大,张宗昌都组建了1万多人的白俄骑兵军,这些人带来了两件重要武器,一个是毛瑟手枪(之前中国很少用这种手枪)也就是盒子炮,一个就是水连珠马步枪。这些白俄少数在中国留下来,大多数都转往欧美,而且美国居多。从俄国跑出来人(不一定是先跑到中国来的,包括大量跑到其他国家的)很多都是贵族跟精英知识分子,其中不乏以后的诺贝尔奖得主和世界直升机之父西科斯基等,这是俄国人才的一次很重要的流失。1924 年广东的孙中山跟苏俄代表越飞签订了《孙越协定》,苏俄支持广东政府,随即海运来大量枪支弹药,包括黄埔军校的全部武器都是苏联运来的,水连珠步枪当然也是大宗。同时,在中国北方,退出北京的冯玉祥到苏联考察,斯大林决定也大力援助冯的国民军,随后苏联军火(可以装备10万人)从蒙古运到五原,经过苏械装备的冯国民军重新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这些苏械中,水连珠也是不少。以后的水连珠大批进入是抗战前期,1939年根据中苏军火订货,中国订购了5万支步枪,国民党军连同其他定购的苏联装备,装备了20个苏械师,其中就有第74军。所以说抗战前中,中国各种原因存留的水连珠,数量不少,范围也很广,从东北到西南中南,华北,西北,几乎哪个地方都有,新疆的盛世才更是全部苏联装备,青宁的马家军跟盛世才激战多次,缴获的水连珠也不能少了。1943年暴动的新疆三区武装更是苏联支持的,也是全部苏联武器装备。以前看小说《烈火金刚》,里面就有民兵使用水连珠的,那还是抗战时期的冀中。国民党的兵工厂一直都生产俄式7.62x54R子弹,以便供应数量庞大的俄式马步枪和机枪的需要。不过这个时候,中国国内的水连珠恐怕都是1930年以前的型号,也就是六棱机匣的。即便是俄国的水连珠在1917年以前,由于俄国的产能太低,还委托法国美国等国家生产,这些国家的产品质量远远高于俄国本土生产的,一战期间美国也大量仿制1891型莫甘纳辛步枪。1930年苏联的托卡列夫革新了水连珠,最大的特点就是枪管短了(从803毫米缩短到729毫米),采用了简化工艺的圆形机匣等。如果抗战中购买的5万支步枪是新货,那么很可能是1930型,另外还研制了1930型狙击步枪,采用美国猎枪式光学瞄准镜,在苏芬战争和苏德战争中大量使用,芬兰军和德军也大量采用这种著名的狙击步枪。苏联1938年又改革了水连珠的卡宾型,也就是1938型卡宾枪,这种枪枪管跟M1910型卡宾枪一样长(508毫米,不能安装刺刀),样子胖胖的,十分可爱,这个枪在国内不常见。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装备步枪失误,不管是把西蒙诺夫还是托卡列夫半自动步枪列装,都是重大失误,所以战时生产最多的还是1930型步枪, 1938型卡宾枪,和最终产品-1944型骑枪(枪管长518毫米,可安装刺刀),这些战时生产的步骑枪,高达1000多万支,连同战前生产的旧枪 1000多万支,构成了苏联步兵的主要武器(虽然苏联大量采用冲锋枪,但是装备生产步枪的数量是冲锋枪的4-5倍,步兵还是以步枪骑枪为主)。苏联1945年8月对日本宣战,150多万苏军进入中国东北,虽然苏军完胜,但是战场遗失轻武器也不能少了,中国民众捡获大量的苏联武器,除了步枪骑枪,还有转盘冲锋枪。东北共军剿匪的时候,缴获了不少苏联的转盘冲锋枪,而不是电视剧上小分队使用的美国M3冲锋枪,总不能说土匪为苏联支持吧。实际上南满的国民党军根本没有给北满的收编土匪运送过武器弹药,只有空头的委任状,所以电视剧上的我军和土匪的美国武器服装甚至吉普都是中国大陆瘪三导演想当然的产物(详见拙著-谈谈电视剧-林海雪原的剧情和剧中的武器道具)。大约1947年,由于美械日械和国械的大量使用,国民党兵工厂终于将俄式30子弹停产了。接下来,迎来了水连珠在中国最广泛的使用-韩战。1949年中共建政后,解放军仅仅枪械装备的种类就几十种,制式化非常迫切。但是当时由于兵工政策失误,本来合并了国共双方主要兵工力量的新中国兵工事业应当是近百年来最强大完善的。但是兵工厂却大量缩减合并,10万人的兵工队伍,居然有9万人将近一年半到两年,处于停产发生活费(小米)状态,从1949年到1951年中,中国的兵工事业衰退到自1860年以来的最低点,当时掌管军委和军工的周恩来和聂荣臻应该负很大的责任,明明是以计划经济标榜,却偏偏毫无计划性,这一点官方公开的资料文章回忆录等,都讳莫如深。朝鲜战争爆发后,发现参战的部队的武器五花八门,每个军光步枪就将近10种,机枪种类也差不多,于是在部队入朝的前后,紧急跟苏联签订了购买36个步兵师轻武器的协定(8000万卢布),这笔合同是急用,所以是全价现汇支付。这些轻武器主要是四种,为步骑枪,冲锋枪,机枪(轻重机枪),高射机枪,总数20多万支,连同随后的进口,到1953年韩战结束,共进口苏联枪械50多万支。这些苏联的枪械总体性能并不如美国轻武器和国产的捷克式等,但是弹药有保障,所以制式化实际上是标准化,先进性并不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这批进口的苏联枪械中步枪为1930型,这一点在后来中苏翻脸后,中国还多次提及,苏联用战场回收的落后旧枪械来卖给中国。不过我的分析,很难说是苏联政府所为,更大的可能是苏联远东驻军给掉了包,因为不管是步枪,还有324挺 1910年的马克辛机枪呢,还有中国定购的米格-15,结果成了米格-9,购买的新的IS-2重型坦克,给远东苏军更换成旧货,T-34/85成了T- 34/76,等等,我把这些归为俄国人贪小便宜的民族性问题。从1951年初,苏联轻武器到货,到年中,共成建制换装了35个师(主要是第二,第三番参战部队,另外两个军部分换装),由于进口的数量少,除了步枪重机枪高射机枪属于完全编制外,轻机枪只是编制了三分之二,还是大量使用7.92毫米捷克式轻机枪,一直到停战都是这样。除了进口苏联轻武器,这时候,国内兵工厂才缓过神来,除了生产捷克式轻机枪,马克辛重机枪,7.92步枪外,1950年开始仿制苏联枪械,首先仿制的是工艺简单的冲锋枪和手枪,这些冲锋枪和手枪大量仿制用于装备志愿军。由于苏联进口的步枪价格较高,国内也从苏联买来模具和技术资料仿制,苏联这个时候将使用60多年的莫辛纳甘步枪骑枪从陆军步兵部队中撤装,逐步更换为战后使用 7.62x39弹的AK系列步枪机枪,所以就将以前的莫辛纳甘的模具和技术资料卖给了中国,实际上1953型(也就是苏联1944型莫辛纳甘马枪仿制型)是1954年才开始装备我军,不过价格只有进口苏联的一半。朝鲜战争期间除了第一次购买的36个师的轻武器外,还陆续进口了一些苏联轻武器,比如1944型马枪(这个进口数量比1930型步枪要大的多,因为中国也将这种枪作为第一种制式步枪了)。前线阵地战,使用步枪不很多,这个从前线弹药消耗变化上就能看得出,前线主要使用机枪和冲锋枪为多,而且前线步兵班的配备冲锋枪数量有时候比步枪还多一点,平均接近一半对一半。苏联提供了 1930型狙击步枪,中国和朝鲜用于阵地战狙击作战,这种枪不愧是狙击步枪中的经典之作,历经40多年战争洗礼,韩战后用于越战,即使是苏军1963装备了新的半自动德拉古诺夫式狙击步枪,也没有将莫辛纳甘1930型撤装,而是跟1944型马枪一起作为制式装备用到了70年代,东欧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从1950年到1955年,中国进口苏联枪械89万多支,自己仿制了几百万支,所以战后的1954年,按照国防军步兵师编制的新陆军彻底淘汰了各种旧杂枪械,全部苏械化,实际上是1944年标准的苏械化。仅仅一年后中国跟苏联签订进口第二代轻武器技术的合同,也就是中国的1956式系列枪械,第一个 1956式武器改装师1957年换装,60年代初期广州军委装备编制会议后,从1962年开始中国陆军师全面更换1956式装备,一直到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部队仍然还是56式装备,80年代中期才更换81式轻武器和67式重机枪、77式高射机枪等。60年代陆军更换下来的苏械(大部分都是国产仿制的)开始装备民兵,到1971年民兵装备的旧制式枪械达到将近370万支,成为当时民兵主要的武器来源,从1971年后,民兵开始装备56式枪械,到1981年56式枪械成为民兵的主要武器,以水连珠转盘机枪冲锋枪为主的旧制式枪械开始大规模回收销毁和出口欧美,从此水连珠除了在博物馆能看到外,在中国其他地方很少看到了。我以前的一个同事,曾经60年代在威海的守备部队服役,他回忆,当时还是苏联步枪为步兵装备,可能是守备部队换装比较晚的缘故吧。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逆战蛇年武器永久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