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航空战士无限导弹cf军衔修改器器,麻烦有的发给我,谢谢!

我首支海军岸导团打移动靶:顷刻间消灭敌舰-岸防兵 海军航空兵部队 移动靶 目标参数 导弹突防-东方军事-东方网
我首支海军岸导团打移动靶:顷刻间消灭敌舰
日 10:18来源:中国海军网 选稿:黄骏
  安装爆炸螺栓 沈华月 摄
  核心阅读
  ◆我国首支海军岸舰导弹部队组建7年来,圆满完成20多次重大演练演习任务,成功实射导弹数十枚;连续5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续3年被海军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被誉为“海岸霹雳第一团”。
  ◆面对现代战争中电磁对抗激烈,空地协同复杂,实战性、对抗性强的新特征,该团及时转变思路、更新观念,从固定阵地中走出来,紧紧围绕信息化条件下的突击作战,以战斗力为标准,狠抓实战化、科学化、正规化训练,摸索形成了多种抗干扰战法,使得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导弹突防能力大大增强。
  东海某海域,一场海陆空多维实战演练正在上演:海上有舰艇编队、陆上有特战分队、空中还盘旋着重型歼击轰炸机……
  狭窄海域里3个固定靶加1个移动靶的多目标组合模式,这是一次有“相当难度”的任务。
  怎么办?海岸丛林中的战车指挥控制舱内,训练有素的号手飞快操作着各种设备,电子海图和目标参数不停地变幻闪烁。各发射单元迅速展开,在我方预警机的配合下,建立信息链接,接收目标参数。“发射――”随着一声指令,导弹从岸舰中呼啸“出鞘”,像一柄利剑直插“敌”要害,顷刻间“敌舰”灰飞烟灭!
  准确无误攻克这一“难题”的就是东海舰队某岸导团,我国首支海军岸舰导弹部队。组建7年来,岸导团圆满完成20多次重大演练演习任务,成功实射导弹数十枚,全部直接命中目标;连续5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续3年被海军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被誉为“海岸霹雳第一团”。
  那么,“霹雳神剑”是如何锻造的?
  雷霆出击
  肩负首突使命
  “岸防利剑”始终绷在实战的弓弦
  “这个团从成立之日起就处在实战的弓弦上,始终不忘肩负首突主突的使命。”岸导团政委张建程向记者介绍到。作为海军首支岸舰导弹部队,组建第一年,创下新组建部队“当年接装,当年实射导弹,当年形成战斗力”的先例。
  这年盛夏,渤海湾畔,某新型导弹定型试验正在进行。然而,就在实弹发射前三天,担负该型导弹研制任务的某研究所却提出,请岸导团来完成实射任务,理由是部队实操经验丰富,试验成功率会高些。
  “由作战部队完成试验任务?”带队参加此次定型试验相关配合工作的该团发射二营营长急忙电话请示团领导。“打!”团长张国宝很快下定决心。经过各级机关审定同意后,该团走上了试验发射场。
  试验当天,海面大浪滔天,汹涌澎湃;海岸边丛林中,静得能听到心跳和数据传输的声音,岸导团官兵屏住呼吸,等待良机。突然,发射如惊雷震海天,导弹如霹雳贯长空,两束亮光呼啸而过。
  演习现场,该团不仅实射导弹2发2中,而且实现首次攻击组合目标、首次租用民用场地、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首发命中等“六个首次”。这次成绩,受到海军通令嘉奖。
  在这里采访,记者发现,不仅在试验现场,实战理念在该团无处不在。“一切都是为战斗而生,一切工作都要从实战出发。”官兵们都有一个理念:哪里不符合实战化,哪里就改。凡是影响战斗力提升的都要革新、修正、破除或者摒弃,不论装备、后勤,也不管平时、战时,所有的一切都要在提升战斗力这个前提下建章立制。
  在副团长马祖胜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几大摞打印成册的各种制度、操作规定和统计表格等。据介绍,该团在条令条例和上级有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了165种人员职责和351种战备、训练、管理规章制度。如今,为了实战的铁律意识已经深入到每一名官兵心中,外化为官兵的自觉行动。
  争做探路先锋
  “自我加压”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如果目标混杂在民用船舶中怎么准确辨识?如果特征类似的群目标集中出现如何有效攻击?如果要攻击超出雷达识别能力的隐身目标怎么办……”
  每一个问题都恨不得让人抓耳挠腮。在该团每周例行业务研讨会上,这样的情景时常出现。
  “说实话,这些问题都超出了我们现阶段的装备特点和训练水平,但我们就是要自我加压,争做新装备部队的探路者。”团长张国宝对记者说。
  ――为练就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攻击能力,他们自设难题,演练在各种干扰下的打击方案。2008年,该团在一次演练任务中,首次进行“末端对抗验证性”射击,取得某型遥测弹3发3中的成绩。
  ――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求,他们自找麻烦,主动参加多兵种体系作战演练。2011年,该团首次与航空兵部队协同作战,实现了某新型导弹在不同兵种体系配合下首发命中。
  ――为增强复杂港岸背景下精确打击本领,他们自我加压,让“靶心”越来越小。同样是2011年,该团在某型导弹批检试验任务中,打穿靶船的外覆网网孔而不毁坏靶船,实现了“钻空当”指哪打哪的目标,令科研单位连连称奇……
  每一次训练都无限趋向实战。正是在这种近似残酷的磨练下,该团这柄海上“利剑”愈磨愈亮。“作为新装备部队,没有传统观念和习惯的束缚,从起步那一刻就立志走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最前沿。”张国宝说。
  面对现代战争中电磁对抗激烈,空地协同复杂,实战性、对抗性强的新特征,该团及时转变思路、更新观念,从固定阵地中走出来,紧紧围绕信息化条件下的突击作战,以战斗力为标准,狠抓实战化、科学化、正规化训练,摸索形成了多种抗干扰战法,使得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导弹突防能力大大增强。
  狠抓队伍建设
  “岸导铁军”锻造一流精英列阵
  在该团营区,记者看到这样一条“荣誉路”:路旁灯箱上,展示着建团以来获得全军、海军和舰队等表彰的先进典型,“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桂美林、“全军优秀指挥军官”万中伟、“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王振国、“钢铁战士”王震、“海峡尖兵”陈玉东……
  政委张建程介绍,岸舰导弹部队作为高科技兵种,人才是突破思想观念,推动训练转型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培养人才就是培养战斗力”。团党委研究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相继出台了《加强科技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划》、《尖子人才培养计划》和包括素质升级、责任帮带等在内的《人才培养和考评机制》。与此同时,团党委每年专门设立10万元技术革新科研经费和奖励基金,鼓励官兵立足岗位奋发成才,把基层官兵推向战法训法创新的第一线。
  团政治处主任龚冬民告诉记者,每个官兵到了团里,我们都会专门给他量身定制一份成长路线图。在路线图的指引下,高素质人才不断涌现:高级工程师方世忠等技术骨干参与审定9本新装备原理教材工作,提出修改意见260多条;总工陈玉东改进了“燃油加注枪”,大大缩短了导弹技术准备时间;发射连连长侯一峰在新装备训练实践中边摸索边总结,编写出《战斗操作教令》等教程……
  据了解,全团指挥干部80%都是优秀教练员,军政兼通、指技合一;士官都懂2到3个专业,会3至5个岗位操作;2012年度兵100%精通本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该团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导弹通”,18人被上级树为训练标兵,96人受到基地以上表彰,为兄弟单位输送各类技术骨干60多名。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岸导团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提升部队战斗力上。作为前沿一线部队,紧紧抓住高举旗帜、听党指挥这个根本,强化官兵旗帜意识、军魂意识和首位意识,大力培育战斗精神,不断提高部队实战能力。”政委张建程说。
  海军主要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海军陆战队和岸防兵部队五大兵种组成。其中岸防兵部队包括海岸导弹部队和海岸炮兵部队。岸导部队可突击敌方舰船,保卫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地段,扼守海峡、水道,掩护近岸交通线和己方舰船,支援岸导和要塞守备部队作战等。您的位置:
中国岸导部队租用民用场地发射导弹命中目标(图)
发贴人:219.159.159.*发贴时间:【】[]
&& ()&& ()
 雷霆出击   
& & & &核心阅读
  ◆我国首支海军岸舰导弹部队组建7年来,圆满完成20多次重大演练演习任务,成功实射导弹数十枚;连续5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续3年被海军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被誉为“海岸霹雳第一团”。&& ()&& ()&& ()&& ()&& ()&& ()&& ()&& ()
  ◆面对现代战争中电磁对抗激烈,空地协同复杂,性、对抗性强的新特征,该团及时转变思路、更新观念,从固定阵地中走出来,紧紧围绕信息化条件下的突击作战,以为标准,狠抓化、科学化、正规化训练,摸索形成了多种抗干扰战法,使得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导弹突防能力大大增强
  东海某海域,一场海陆空多维演练正在上演:海上有舰艇编队、陆上有特战分队、空中还盘旋着重型歼击轰炸机……
  狭窄海域里3个固定靶加1个移动靶的多目标组合模式,这是一次有“相当难度”的任务
  怎么办?海岸丛林中的战车指挥控制舱内,训练有素的号手飞快操作着各种设备,电子海图和目标参数不停地变幻闪烁各发射单元迅速展开,在我方预警机的配合下,建立信息链接,接收目标参数“发射――”随着一声指令,导弹从岸舰中呼啸“出鞘”,像一柄利剑直插“敌”要害,顷刻间“敌舰”灰飞烟灭!
  准确无误攻克这一“难题”的就是东海舰队某岸导团,我国首支海军岸舰导弹部队组建7年来,岸导团圆满完成20多次重大演练演习任务,成功实射导弹数十枚,全部直接命中目标;连续5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续3年被海军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被誉为“海岸霹雳第一团”
  那么,“霹雳神剑”是如何锻造的?
  肩负首突使命
  “岸防利剑”始终绷在的弓弦
  “这个团从成立之日起就处在的弓弦上,始终不忘肩负首突主突的使命”岸导团政委张建程向记者介绍到作为海军首支岸舰导弹部队,组建第一年,创下新组建部队“当年接装,当年实射导弹,当年形成”的先例
  这年盛夏,渤海湾畔,某新型导弹定型试验正在进行然而,就在实弹发射前三天,担负该型导弹研制任务的某研究所却提出,请岸导团来完成实射任务,理由是部队实操经验丰富,试验成功率会高些
  “由作战部队完成试验任务?”带队参加此次定型试验相关配合工作的该团发射二营营长急忙电话请示团领导“打!”团长张国宝很快下定决心经过各级机关审定同意后,该团走上了试验发射场
  试验当天,海面大浪滔天,汹涌澎湃;海岸边丛林中,静得能听到心跳和数据传输的声音,岸导团官兵屏住呼吸,等待良机突然,发射如惊雷震海天,导弹如霹雳贯长空,两束亮光呼啸而过
  演习现场,该团不仅实射导弹2发2中,而且实现首次攻击组合目标、首次租用民用场地、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首发命中等“六个首次”这次成绩,受到海军通令嘉奖
  在这里采访,记者发现,不仅在试验现场,理念在该团无处不在“一切都是为战斗而生,一切工作都要从出发”官兵们都有一个理念:哪里不符合化,哪里就改凡是影响提升的都要革新、修正、破除或者摒弃,不论装备、后勤,也不管平时、战时,所有的一切都要在提升这个前提下建章立制
  在副团长马祖胜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几大摞打印成册的各种制度、操作规定和统计表格等据介绍,该团在条令条例和上级有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了165种人员职责和351种战备、训练、管理规章制度如今,为了的铁律意识已经深入到每一名官兵心中,外化为官兵的自觉行动
  争做探路先锋
  “自我加压”转变生成模式
  “如果目标混杂在民用船舶中怎么准确辨识?如果特征类似的群目标集中出现如何有效攻击?如果要攻击超出雷达识别能力的隐身目标怎么办……”
  每一个问题都恨不得让人抓耳挠腮在该团每周例行业务研讨会上,这样的情景时常出现
  “说实话,这些问题都超出了我们现阶段的装备特点和训练水平,但我们就是要自我加压,争做新装备部队的探路者”团长张国宝对记者说
  ――为练就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攻击能力,他们自设难题,演练在各种干扰下的打击方案2008年,该团在一次演练任务中,首次进行“末端对抗验证性”射击,取得某型遥测弹3发3中的成绩
  ――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求,他们自找麻烦,主动参加多兵种体系作战演练2011年,该团首次与航空兵部队协同作战,实现了某新型导弹在不同兵种体系配合下首发命中
  ――为增强复杂港岸背景下精确打击本领,他们自我加压,让“靶心”越来越小同样是2011年,该团在某型导弹批检试验任务中,打穿靶船的外覆网网孔而不毁坏靶船,实现了“钻空当”指哪打哪的目标,令科研单位连连称奇……
  每一次训练都无限趋向正是在这种近似残酷的磨练下,该团这柄海上“利剑”愈磨愈亮“作为新装备部队,没有传统观念和习惯的束缚,从起步那一刻就立志走在生成模式转变的最前沿”张国宝说
  面对现代战争中电磁对抗激烈,空地协同复杂,性、对抗性强的新特征,该团及时转变思路、更新观念,从固定阵地中走出来,紧紧围绕信息化条件下的突击作战,以为标准,狠抓化、科学化、正规化训练,摸索形成了多种抗干扰战法,使得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导弹突防能力大大增强
& &导弹发射 
& & & & 狠抓队伍建设
  “岸导铁军”锻造一流精英列阵
  在该团营区,记者看到这样一条“荣誉路”:路旁灯箱上,展示着建团以来获得全军、海军和舰队等表彰的先进典型,“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桂美林、“全军优秀指挥军官”万中伟、“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王振国、“钢铁战士”王震、“海峡尖兵”陈玉东……
  政委张建程介绍,岸舰导弹部队作为高科技兵种,人才是突破思想观念,推动训练转型和生成模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培养人才就是培养”团党委研究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相继出台了《加强科技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划》、《尖子人才培养计划》和包括素质升级、责任帮带等在内的《人才培养和考评机制》与此同时,团党委每年专门设立10万元技术革新科研经费和奖励基金,鼓励官兵立足岗位奋发成才,把基层官兵推向战法训法创新的第一线
  团政治处主任龚冬民告诉记者,每个官兵到了团里,我们都会专门给他量身定制一份成长路线图在路线图的指引下,高素质人才不断涌现:高级工程师方世忠等技术骨干参与审定9本新装备原理教材工作,提出修改意见260多条;总工陈玉东改进了“燃油加注枪”,大大缩短了导弹技术准备时间;发射连连长侯一峰在新装备训练实践中边摸索边总结,编写出《战斗操作教令》等教程……
  据了解,全团指挥干部80%都是优秀教练员,军政兼通、指技合一;士官都懂2到3个专业,会3至5个岗位操作;2012年度兵100%精通本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该团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导弹通”,18人被上级树为训练标兵,96人受到基地以上表彰,为兄弟单位输送各类技术骨干60多名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岸导团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提升部队上作为前沿一线部队,紧紧抓住高举旗帜、听党指挥这个根本,强化官兵旗帜意识、军魂意识和首位意识,大力培育战斗精神,不断提高部队能力”政委张建程说
  海军主要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海军陆战队和岸防兵部队五大兵种组成其中岸防兵部队包括海岸导弹部队和海岸炮兵部队岸导部队可突击敌方舰船,保卫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地段,扼守海峡、水道,掩护近岸交通线和己方舰船,支援岸导和要塞守备部队作战等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中国岸导部队租用民用场地发射导弹命中目标(图)》&&&& 地址: .cn/Article/201211/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本文原是网友
在主帖第66楼的回复,因发言内容真实精彩,由
设为独立主帖。
这篇帖文本来是我的一篇回复。被小编作为主帖放在这里我非常荣幸。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的一点小小的看法得到了这么多铁血同志的关心。这充分说明大家还是关心建设,关心人民军的成长壮大。作为一名现役,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好了客套话不罗嗦了,咱讲正题——大学生士兵的文化优势在基层连队有没有直接价值?能否将自身的转变为基层连队实实在在的力?首先申明两点。第一,有规定现役军人不得在网上暴露军人身份。所以我希望各位铁血的战友不要去猜测我究竟是哪个的,甚至去猜测我的具体身份,这个跟本帖主题无关。如果你很熟悉我身边的环境,甚至可能曾经是我身边的战友,请你会心一笑即可。第二,现役军人是不能私自上网的(关于这一点已经有人在怀疑我的身份了)。我现在之所以可以在这里发帖,是因为我正在休假。呵呵,我老婆刚刚给生了个小。先看看我原来的帖文:“我01年毕业一直在基层连队带兵,到现在也当了六年多了。说实话,PLA中士兵的岗位我想99%是不需要大学的。特别是在基层连队,大学生士兵的文化优势根本没有什么直接的价值。但是请楼主不要误会,我这么说不是要否定大学生参军的重要意义,更不是要给踊跃参军的大学在校学生的积极性泼冷水!我想强调的是:大学生参军更多的是对本人有好处,是自己一段重要的人生历练。但对于军队本身的战斗力水平,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促进。所以,别高估自己。无论大学生,还是文盲,在部队都是普通一兵,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文化程度更低的战士一样可以非常优异的完成好本职工作。而自视甚高的大学生士兵却往往眼高手低,因为动手能力,跟不上部队需要而并不被基层连队接受。也许有人会反驳我,既然招收大学生士兵入伍并没有给部队战斗力带来直接的提高,那总部还出台这么多政策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不是多此一举吗?对此我想说:虽然大学生入伍,对部队本身没有直接的意义。但是这些参军入伍的大学生,他们人生中的从军经历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财富,并且这些人将来就是军队潜在的支持者。因为军队中战士的流动性是最大的,而军官们不仅数量较少,且更新很慢。大量的大学生入伍的话,这些人退出现役之后的发展是比低学历的战士要大的多的。这样的话将来在社会的高层,就会有许多军队建设潜在的支持者。同时,大学生士兵中的优秀份子很容易培养为军官,这点相对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士兵是个明显的优势。现在的高科技军队更多的不是体现在具体岗位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上(小学生也可以熟练的使用windows,虽然他不可能去开发windows)。但作为指挥员,却是必须拥有更丰富的知识积累才能理解复杂的现代战争,才能更有主动性的执行命令,完成任务,才能让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放心。总之一句话,如果你志愿从军,就不要再考虑自己的文化水平,从普通一兵开始,踏实走好军旅人生每一步!”以上是我当初在徐瑞泽同志的《对当下大学生参军入伍的一点小看法》一文中的回帖,就是这篇回帖被小编编辑为了现在的主帖。原先的题目也是小编加的,所以我看到好多回复好像都没有明白我的本意。特此将帖文重新编辑,以更加清楚的表达一下本人对“大学生士兵的文化优势在基层连队有没有直接价值?能否将自身的文化素质转变为基层连队实实在在的战斗力?”这一问题一点个人的浅见。非常欢迎有兴趣的朋友畅所欲言。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需要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从军经历,这样大家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我看问题的视角。本人1978年出生,现已年满34周岁。1997年我从湖北参加高考(我是理科生),当年湖北的重点本科线是561分(参加过高考的同志都知道湖北的分数线意味着什么)我高考分数583。考入***初级指挥院校。四年本科毕业后,2001年分配到**师侦察营当排长。排长位置上我干了四年,有过从军经历的应该都知道本科生干四年排长的不多。2005年我调司令部任作训参谋。2006年3月我到**团任警卫侦察连连长至今。看过我的经历应该知道了,我在军队干部的出身类型里属于——青年学员出身。也就是说我没有当过一天兵,是从高中直接考入军队院校。同时,我又不像4+1的地方生干部,因为我有扎扎实实的四年指挥院校生活磨练的军事基本技能。另外,我的从军经历基本都在部队基层,而且是很小的兵种分队——侦察分队,所以我的观点只能是从基层官兵的视角出发。了解了我的从军经历就应该能猜到,我绝对不是反对征召大学生士兵入伍的。相反,我在帖文中说的很明白了,我非常鼓励和欢迎广大在校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军,履行公民的神圣义务,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于国于家,于人于己都这都是好事。我自己就是读书出生,怎么会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呢?有人在回复中说我以偏概全,嫌弃大学生士兵的身体素质不行。客观上讲,我所处的专业确实需要比较强悍的身体素质,我也看不起一阵风都能出倒的“白面书生”。没办法啊,谁让我是军事主官,连队的训练成绩上不去,考核名次靠后,挨批被骂的是我啊!我要是当指导员,也喜欢能写会画的,管他五公里跑几分钟。但这都平时发发牢骚而已。没有哪个有心抓连队建设的主官希望自己连队都一帮子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我自己也是从校园走进军营,穿上军装之前除了喜欢踢球,没事也不会去锻炼肌肉(都忙着高考呢,踢个球还跟做贼似的)。可是现在我34岁了,还能在团里的足球队混上正印前锋(呵呵,这也是我铁血网名的由来)。徒手五公里19分半可以跑完。海上游泳10公里,150分钟可以完成。我不是肌肉男(身高才170cm,体重才60kg,当初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把我分到侦察营的,呵呵),这些军事素也就多年的基层生活,特别是的日常训练给予我的。所以我相信,任何一个身体不残疾,符合征兵条件的合格士兵,只要肯刻苦训练,都能达到《军事训练考核大纲》的合格以上标准。大学生士兵只要不偷奸耍滑,完全可以完成服役期间的基本训练课目。还有几个回帖说我是思想观念out,跟不上时代发展了才看不起有文化的学生兵,嫌他们想法多,问题多。毋庸讳言,基层连队的主官确实有时候是反感有些战士整日胡思乱想不肯脚踏实地干工作。你说你一个义务兵,叫你捅个厕所你嫌脏,草草了事,打扫不干净,完了你还整天跟我讲“该怎么打”?!信息化战争关你鸟事啊?军科一帮将军在花纳税人的钱研究呢!你厕所打扫不干净,团里讲评又要上纲上线批评连队的正规化建设标准不高。连长、大会小会又是被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换了你是一连之长,敢问各位看官你对这些“有思想”的是何看法?不要跟我讲,有思想的战士也有能动手的。废话,又红又专的战士谁不喜欢啊。可是现实是,所谓“有思想的”往往都是眼高手低的。有个难听的话讲,这叫“会叫的狗不咬人”。但我这样说,并不是我就讨厌有想法的兵。我老婆就在浙江大学里工作,每年休假在家的时候,我基本天天去她学校和学生踢球,没事就泡图书馆看看闲书。我自己没有地方大学活泼开放的生活经历(初级指挥院校的生活是非常刻板严厉的,呆过都知道),所以我很喜欢和学生们交流,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经常给我很多启发。我在连队也爱跟战士聊天、吹牛,战士的想法也经常是连队建设的星星之火。所以,我喜欢战士有想法的前提是——完成好本职工作。交代给你的工作做好了,你的想法再多都没问题,我作为连长,甚至鼓励你争当连队主人翁,多为连队想问题。说了这么些无非就是一句话——大学生当兵,我举双手赞成。问题是我赞成的是大学生来当兵,并不是说我也赞成招收大学生入伍能大幅提升军队战斗力水平。这完全是两个问题,很多参与这个帖子讨论的铁血战友却弄混淆了。有人肯定会说,如果你一面欢迎大学生来当兵,一面又在鼓吹大学生当兵不能提搞军队战斗力水平,那你身为现役军人,对军队战斗力水平没有提高的花架子你还“举双手赞成”你什么居心啊?我的居心其实一点也不叵测。我们一直讲人民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军队是党的军队,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军队的建设当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关于大学生当兵的社会效益,我在上面的回帖里讲的很明白,这里不重复了。这里我想着重论述的是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招收大学生入伍不能大幅提升军队战斗力水平。很多人都在回帖中强调高学历的战士将来作为军官的培养潜力如何大,以此证明大量招收可以提高我军战斗力水平。这些人显然没有搞清楚我军目前的干部培养选拔模式,也不太清楚我军目前基层军官队伍的学历现状。关于这一点,我在给战友的回复中回答的很清楚了——“根据现行的《军官服役法》的要求,和平时期我军军官的主要来源是——军队院校培养。因此从优秀士兵中直接提拔军官只能是极少数,不可能成为军官培养的主要模式。纵观世界各国的军队,军官基本都是以院校培养为主。因此大量招收大学生战士入伍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军现行的军官培养选拔模式。虽然我军战士中大学生士兵还是少数。但是我军的军官,特别是团职以下的基层军官早就95%以上第一学历在大学专科以上了。不要说什么高科技部队,就是我们这样的野战部队,别说本科生,科班出生的硕士也不少见,博士生军官也不是没有。清华、北大毕业的国防生干部也在我身边当过连长、指导员。而且现在的4+1模式招收地方大学毕业生进入军官队伍都已经很成熟,地方大学毕业生有很畅通的渠道进入PLA的军官队伍啊,还用得着从大学生士兵中选拔这样“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至于您说到的“任何一个高级军官(权势熏天者的子女除外),都是从基层干起的”这个“基层”是指部队的基层连队吧?并非是指军官要从战士干起。呵呵,绝大部分军官(除了我军战争年代的老一辈)都是从排长干起,尔非从战士起步的。 ”因此,招收大学生当兵从作为军官的培养前途来说根本没有必要!有些同志回帖说“文化程度越高的士兵掌握作战技能,特别是高新装备的操作使用就快,水平就高。”对此我实在不敢苟同。基层连队的绝大部分岗位是用不了什么知识的,这点只要是有切身当兵体会的人都很清楚。作为侦察分队,我们也随着军队装备水平的进步,列装和试装了一些数字化的侦察情报装备。实话实说,我经常跟连队班长开玩笑,有一天连长不在了,连队的新装备一大半就没人用了。因为除了我这个本科生连长,这帮班长士官没人愿意摆弄这些“娇气”的高科技装备。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并不影响他们完成训练任务,包括要用到这些先进仪器的训练课目。因为装备是保密的我不想举装备的例子,就举一个很多当兵的应该接触过的训练课目,也是我们基础技能——军事地形学为例。这么多年,从我当排长开始,连队的军事地形课都是我来上。你要想让一个初中文化程度的战士明白墨卡托投影和高斯投影的区别,那绝对是难于登天。这么多我手下的班长,我从来就没有就没发现哪个真的听懂过制图投影的原理。照有些同志的看法,这些连地图是怎么制作出来的都不知道的战士肯定是一出门就迷路。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在集团军的侦察兵集训中在军事地形学课目考核拿名次的都是这些没什么文化的战士。道理很简单,就是《卖油翁》里的那句话——“无他,唯手熟尔”。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但是并不影响我座在这里打开电脑发帖子。我也看见有人回帖说把windows玩精通是多么困难,以此嘲讽我们这些无知的粗人以为能开关机就自以为掌握了windows的精髓。我想问的是,让我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把windows都玩精通了,对我能上网发这篇帖文有多大的帮助?同理,大学生士兵也许在我这里一下就听明白了我讲的军事地形学理论课,很清楚地图是怎么从大地测量开经过制图综合制作成手中的军用地图。但是这跟要他能在野外迅速判定站立点,测量目标点的直角坐标,估测距离,测量磁方位角等等实际技能并没必然的关联。而大学生士兵是的文化素质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要消耗他本人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消耗社会的物质财富来培养的。而这些支出和他们的文化素质能为部队战斗力作的贡献是不相衬的。最后,我在回帖里看见有人说到公司要提高竞争力就要雇用高素质员工。我在这里也想拿公司来打个通俗的比方。一家公司当然希望自己的员工都是高素质的人才,这样公司才有竞争力。但是有没有哪家公司会聘请大学生来当保洁员(故意炒作的除外)?按理说保洁员也是公司员工,保洁员的文化素养高当然从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整体竞争力有提高。但是保洁员的岗位职责决定了,在这个岗位上太高的文化素质并不能发挥出相应的能力。而公司雇用高素质的员工都有成本支出的。当支出大于收益的时候,高素质的员工不但不是提高公司竞争力的基础,还会变成公司的负担。所以我想就是微软、苹果这样以员工素质立身的高技术公司里,如果是聘请保洁员,公司也不会对应聘者文化素养感兴趣。军队当然不是公司,但是诸位千万不要以为军队吸纳高素质人才的过程都是没有成本的。我并非贬低战士的价值,但是士兵在军队中的岗位职责其实是和流水线上的工人对于工厂的价值是差不多。真正需要判断力和头脑的岗位其实都由来担任的。那么大家可以自己判断一下,把一家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工人全换成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公司的支出和收益能否相符?!同样的,军队里的战士都是大学生是否军队战斗力水平能有和付出的社会成本想符合的飞跃?总结陈述——我支持在校大学生踊跃参军报国,因为这样很大的社会效益。但是我并不盲目的认为大学生士兵充斥军营,我们PLA的战斗力水平就有质的飞跃!在帖子的最后,我想说几句题外话。熟悉部队军官转业晋升规矩的同志们应该都看出来了,当兵15年我的军旅生涯也快走到尽头。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就脱下军装和论坛里的大部分铁友一样成为普通的人民群众。但是无论在身在何方,我和大家一样对军队的感情不会变,和所有曾经穿过军装的战友一样永远会为自己曾经是“人民子弟兵”而自豪。我这篇帖子的观点也仅是一家之言。无论大家支持的也好,反对的也罢。甚至是骂娘、拍砖的帖子我都发自内心的欢迎。因为每一个关注的同志都是用自己的思索在支持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正是有这些默默支持着人民军队的普通人,才有我们军人的荣誉和自豪。1950年我爷爷“小米加步枪”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67年我爸爸“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默默跨出友谊关,抗美援越。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是男人最大的担当。当我写这篇帖文的时候,刚出生不到半个月的儿子正在旁边喝奶。我们家下个军人已在襁褓之中,哈哈。本文内容于
16:16:21 被永远的9号编辑
大字不识的几个的兵更好用,绝对服从,体力充沛,内战和抗美援朝都是他们打得,但是总不能让以后的战争也这么打吧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能力,但是如何把高学历转化为能力,这就看基层军官的引导了。部队里也不能说一个败类没有,大学里也不能说学生全是败类,一个人放弃了自己专长的专业领域,进入了另一个陌生领域,自然在此专业的能力不足,但是一个国家的军队,不是都要拿枪的军队,军队里多元化,大学兵就是再没用,也比某些个文工团吃空饷的干部子弟要有用得多还有个让人值得注意的现象我毕业时,班里有几个同学入伍了,都是女孩子,无一例外,家里都是有关系的,她们在基层走个过场而已,将来都是办公室的花瓶试想在大学里,真正因为热爱军队去入伍参军的有多少个?可能是为了将来保研,可能是为了把学费换上,可能是有亲属在部队是高官,以后晋升方便,每个人动机各种各样,或许真正热爱军队的大学生,还报国无门,被挡在队伍外面呢。思想上不过硬的人进来了,训练你能指望这些人过硬么?本文内容于
11:15:13 被icefeather0603编辑
我坚持,废除义务兵役,实行职业化,优中选优。。。大而杂,已落伍,小而精是趋势。。不然也不会有此类,小朋友冒天下大不韪,口出狂言。。。。。你所谓的东西,就是没有法制,打个架,非学生狠,太狠了,别忘了,得住都判刑。。文化和知识是人的底线,与时俱进,现代军队,需要现代军人。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当兵很能锻炼人,当兵后回来敢穿着小背心在大街上秀肌肉,这就是优势。当兵后考公务员有特定岗位,这也是优势。虽然刚退伍那会会迷茫,但上天会眷顾我们的,因为我们吃过苦。
当兵很能锻炼人,当兵后回来敢穿着小背心在大街上秀肌肉,这就是优势。当兵后考公务员有特定岗位,这也是优势。虽然刚退伍那会会迷茫,但上天会眷顾我们的,因为我们吃过苦。
不能多说了,说多了有删我帖子了
工资要养一家人,北方省份的战友,攒一年的工资,春节全家回老家探亲一次就全部花光。在基层任职,没有领导赏识你,很可能三十出头还是个连职干部。在机关任职晋职晋衔较平稳,象我这样,就算没有任何职务也可以干到中校,其间会有多次到基层单位挂职的要求,一、两年调回来,三年调不回来你就很可能被遗忘了,得在这个位置上等转业。别的单位情况我不了解,我们单位每年下基层挂职时都要到最偏远、最艰苦的基层单位任职。领导和同事轮换很快,刚熟悉领导的工作风格,就又要准备适应新上任的领导。论资排辈现象较严重,新调来的干部、年轻的干部要承担大部分的工作。加班是常事,周未大都没有固定休息,不能正常休假,我三十岁之前,总共休了14天的假。春节要优先安排老同志和回老家探亲的同事休假,春节后就是条令月,条令月结束就准备开始训练,年底又要汇报总结、上级各种检查。我分管了二十多个下属单位的业务工作,按规定每季度要下基层检查一次,走一遍要半个月。我一向反对在校大学生当兵,两年义务兵实际上学不到什么东西,浪费了青春年华,又担搁了学业。真想当兵,大一和毕业的那一年比较适合,大一破釜沉舟,到部队重新开始;毕业那一年当兵,入伍可以算实习,不影响文凭。不过如果想在部队发展,大学毕业后就得直接提干,部队每晋一职留给你的时间极有限,一跟不上就被淘汰。本科毕业后当兵,再从部队里直接提干,先不说提干的机率不会太高,至少三、四十人选一的比例,就算提了干,也会比战友慢了一年半。干部晋职时,差上一年都有可能要了老命。
……………………………………………………………………………………………………………………………………………………再对楼下的这位网友说几句。玩转高科技装备,并不完全看你的文凭。部队一些设备让大学生义务兵来操作,有可能不会操作,而换一个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兵来操作,来维护,反而比那些大学生义务兵还强。如果是文科生或是在大学里混日子的学生,他们在部队里对高中毕业生并没有突出的优势。象我挂职的某旅,旅修理所(厂)有位修理柴油机的六级士官,跟柴油发动机打交道二十多年,听声音就懂得发动机出现的问题,短时间内修好。换个工程师去修理,几天都不一定能修好。这就是工程师和技师的区别。部队的很多装备只需要会操作、会简单维修,大修不是基层分队能干的工作,本科文凭和大专、高中文凭区别并不大。文凭高一些只能说他上手的会快一些,前提是他能放下身段,跟其它战友一样勤学苦练。
我节选了你说的一个知识点,是我能回忆记得的一个范围。先说战例选编,现在估计是“机密”刊物,当时我部队并不是作为机密内部刊物,可能是部队刚从越南战场返回不长的时间,是属于下发的刊物,在部队阅览室都可以看见。 也可能是我们是军直属部队,条件优越,所以我能看见。另军事通讯距离,这个数据好像已经过时,我离开部队时,通讯有效保障,这个距离范围已经不在话下。而且,也不都是使用鞭状天线。有线电话是在你说的通讯范围因为有衰减,无线通讯已经超过这个范围。如果有线配合接力机,通讯距离更长。
炮兵分为队属炮兵和随伴炮兵,预备炮兵己合并入队属炮兵。在山地通信,平原地区30公里通信距离,在山地地形可能就只剩下不到10公里,正确架设鞭状天线可以提高通信距离。战例选编是‘机密’的内部刊物,要进保密室,列入移交范围,资料室估计看不到。对越还击战时,很多连、排干部不会识图用图,不懂步兵指挥,所以才拿了地图不会用。八十年代初期,军委邓主席要求干部必须经过军校教育,提干的士兵也要保送上军校,包括还击战的那批提干的功臣。我这批兵时,干部多是越南战场下来的功臣,老兵中也有老山轮战过的士兵,要求人人会识图用图,依图行进训练一次都是四十公里以上,在山里找4个点。
军事演练时,下达命令也是这个口令。所以还能模糊记得,“指北针”方向刻度的称呼。因为我们是军直属,是对师一级的单位,对于步兵分队指挥作战细节不是很了解,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必须与时间赛跑,才能取得战场的主动。如果步兵分队能快速投入主攻战场,就不会呼叫后方支援。正因为在多变的战场环境下,无法快速投入主攻战场,才会动脑筋请求后方。后方指挥在很大程度是依赖前方步兵分队的行动,才能决策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在某个时间点上,后方指挥是滞后的,它只能说是提前预设,随战场变化而变化。如果主攻分队指挥员,完全依赖后方决策,遇见突发山林大雾,或者迷路,他们可能就会跑错方向。在打越南时,穿插,突击跑错地方的部队不在少数。我在资料室里看到的,这些部队都没有说用曳光弹指示方向。难道说这些指战员是忘记了曳光弹?肯定不是,而是越南那边地形太复杂,而且地图也过时,后方指挥和主攻分队可能都隔几座山。通常在战场上,炮弹如雨,用炮火指示方向,违反常理。但是步兵分队进攻敌方阵地时,炮火是停滞的,敌方炮火是压制的。这里好像有个步兵进攻理论,我记得不是很清楚,炮火覆盖后数分钟里人的反应是0,有个具体数据。所以,在复杂的越南地形上,某个时间点上用炮弹指示方向也是可行的。同时,我也相信这个事例中实习排长写的战报是真实的。
为什么我说用曳光弹,不仅是我在课堂上学习过。我同事参战,后来介绍战场经验时,我还问他了几个问题。如敌人伏击,指示攻击方向等等,他用亲身经历做了回答。指示方向不仅仅曳光弹一种方式,但在战场上曳光弹是比较实用的一种方式。炮弹为什么不适用?进攻发起后,阵地上敌我双方炮击不断,很难分辩出那发炮弹是自己人打的,那发是敌人的。如果是偷袭,单独的两发炮弹会打草惊蛇。而且人的耳朵听音辨别方位的能力有限,会有较大的误差,在山中受山谷回音的干扰,误差会更大。其次人的体力有限,步兵排山地进攻作战,进攻集结地域和进攻发起地域都有较明确的距离规定,就那一点距离,炮击很容易造成误伤。曳光弹指示方位的方法有不少,时间长了,不去查资料肯定写的丢三落四。有很多谣言,传的人多了,信的人也多。对越还击战的战例选编,我认真看过,不仅是还击战,其它几次战争的战例也都认真看过。到保密室借阅过资料的同志可能有机会看到这套战例选编。上次还有人把这套战例选编拍下来放到铁血论坛上,泄密事件。
时间久远,学习东西已经生疏。记忆也模糊,不过事例是可以查的。指南针指示方位,军事俗语是什么,你可以纠正一下,我向你学习。曳光弹是否能在大雾山林里给主攻部队引导,我想我是没资格猜测的,没有身临其境,是不好乱评价的。我说的实例中,打越南,部队主攻准备应该有高射机枪、曳光弹等,但是担任主攻的人没有请示曳光弹,而是请示的单发炮声,朝2个不同定点射击,利用炮声算出进攻方位,是此次实例战报中的经典指挥战例。这和你学习的常规作战指挥似乎并不矛盾,而是活学活用。毛泽东讲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我们部队似乎也一直是贯彻这样的教导,没有死搬书本知识。通常在一场战斗后都有战评,好的战例会以通报形式下发给各个作战部队。边打边学习。这个战例你在部队里应该找得到。可以把这个实例完整的写上来,我们也就不用纠结了。
炮兵进入阵地后,急促射击,要求3分钟内就必须撤出阵地并转移到预备阵地。所以炮兵在战区要服从指挥,不能轻易暴露阵地,更不能用暴露阵地的方式来引导步兵攻击。进攻作战,敌我两方的炮弹随时落在作战区域,你所讲的方法,不正确、不可靠、不现实。正确的方法是,高射机枪或轻重两用机枪(通用机枪)向目标超越射击,用曳光弹给步兵指明进攻方向。
从你的帖文来看,你是希望成为军官长期在部队发展的,但是对部队的具体情况又有些疑虑。呵呵,其实部队并不神秘,部队也是社会,军人也是公民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军营是封闭的,但军队里的人都是社会的人。不要认为部队是没有污染的世外桃源,以此来逃避你以为“残酷”的社会现实。同样的,我们从来都不是这个社会唯一的“受气包”。无论在哪里——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呵呵,只要自己肯努力拼搏,又有什么好前怕狼后怕虎的呢?认准的路,就一往无前,别被那么多结果给吓坏了。毕竟人一辈子只能年轻一次,能把把青春和热血留在军营,本身就是一种美好。记住,付出了并不一定有收获,但是害怕付出,那就只有饿死。&以下是引用忆光辉岁月
在第135楼的发言:刚刚看完这份帖子,我有许多感触。我是一名在校本科生,但我觉得这样的大学并不和我想象中的一样,我觉得现在的我如果在大学里度过4年的话,那就是浪费了4年的时光。我在高中的时候时常在想我的将来,我是抱有很大的热情走向军校,走向部队,但是第一年高考失利,所以梦想破灭。又来了一年,我考上了大学,但我现在感觉到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荒废了这4年(至少是我目前所见的)我现在在这个大学里感觉非常的迷茫,没有一点目标,所以我很想去部队去磨练一下自我,虽然我打听得到现在的部队非常黑暗,但我还是想体验一下,毕竟我还年轻......
我的姨夫,来自农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子弟,靠着自己的努力,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家乡还有几位共和国的将军也基本来自农家。我们这里有一个乡,相邻的两个村出了两位将军,他们一同参军,在一个部队服役,一位中将军衔,一位少将军衔。身边的同事也有不少来自农村。农村子弟能吃苦,比我们更有上进心,所以能走上领导岗位的多是农村子弟。人不能靠理想生活,这些年看了很多地方入伍的同事,成材的并不多。很多人入伍时雄心壮志,遇到挫折后就不能承受,然后开始闹转业。单位里地方大学特招入伍的同事中,最高职务是副团职。我们同年提干,我正排,他副连,比我年龄稍大一点,在干部科任干事。提副团职时只能到三、四百公里外的山沟里任职,远离家人。我们领导调北方任职后,他被扔在山沟里干了六年调不回来,后转业到市工会。我们提正营、提副团多要到偏远的单位,干两三年后才有机会调回来,大部分人一去就回不来。本文内容于
1:25:54 被战火天空编辑
单纯地从发挥人的能力和才智上来看,现在的用人机制不论是在军队还是企业(国企)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但是有问题并不代表现在的用人机制不符合实际。对于 永远的9号 的观点还是比较赞同的
中国已经开始由技术性官僚治国向软专家的转换你老可以查查现在省各级官吏的学历
换句话怎么打战,是工科生的任务。坦克怎么开,炮弹用什么头等等但这战要不要打,就只能文科生考虑。
也就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激情换做现代的词汇叫'公民意识"
目前世界军事发展已经进入到全信息化时代,由现代工业化技术作基本支撑,战争的胜负(不论局部战争还是全面战争),都由国家的科技综合实力来决定,不存在着太多不可预知的变数.象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类的东西,弄进文化课学学就行了,如果在老衲面前唱什么"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之类的咒语,一管钳砸倒!
&以下是引用潇湘逝水
在第1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永远的9号
在第1楼的发言:我01年军校毕业一直在基层连队带兵,到现在连长也当了六年多了。说实话,PLA中士兵的岗位我想99%是不需要大学文化程度的。特别是在基层连队,大学生士兵的文化优势根本没有什么直接的价值。但是请楼主不要误会,我这么说不是要否定大学生参军的重要意义,更不是要给踊跃参军的大学在校学生的积极性泼冷水!我想强调的是:大学生参军更多的是对本人有好处,是自己一段重要的人生历练。但对于军队本身的战斗力水平,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促进。所以,别高估自己。无论大学生,还是文盲,在部队都是普通一兵,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文化程......
楼主懂的一句话:"书生意气"吗?
区区一个江阴,1645年,金戈铁马的清军,已占领了大半个中国,,“自京口(今镇江)以南,一月间下名城大县以百计”。那些守城之将和守土之吏,则或降或走,正所谓兵败如山倒,降将如云集,就连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相当于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史可法领导的扬州军民实际上也只战斗了一天(史可法以身殉国)。“古城扬州的尸山血海,不是由于惨烈的两军战斗,而是由于八旗将士野蛮的杀人表演“。
  
  然而这支战无不胜的铁骑在江阴城下却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这是何等的惊心动魄,气壮山河!而领导这次抵抗的,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前任江阴县典史(正科级公安局长)阎应元。
  
  阎应元是被俘之后英勇就义的。而且,因为不肯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扑”,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
恰恰就是个书生。
曾文正公组建湘军的时候,一要书生,是军官,二要朴素的农民,是士兵。
大学生是什么,是书生。书生义气,才有书卷气,才有浩然正气。因为大学生,才是最意气风发的群体。
不过现在的大学生,缺了些书生气。
其次,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是部队要考虑的。专业不对口,大材小用本身是极大浪费(短时间历练除外),也不利于吸引人才。
然而这支战无不胜的铁骑在江阴城下却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这是何等的惊心动魄,气壮山河!而领导这次抵抗的,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前任江阴县典史(正科级公安局长)阎应元。阎应元是被俘之后英勇就义的。而且,因为不肯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扑”,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恰恰就是个书生。曾文正公组建湘军的时候,一要书生,是军官,二要朴素的农民,是士兵。大学生是什么,是书生。书生义气,才有书卷气,才有浩然正气。因为大学生,才是最意气风发的群体。不过现在的大学生,缺了些书生气。
点击加载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海军反潜导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