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商在广州永福路却没有高速公路

漳平市永福台商联谊会
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当前位置:
欢迎光临本网站,祝2015年新年快乐!
主营业务:为台资企业服务
欢迎扫描保存单位的二维码信息
手机站URL:m.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永福镇三角
联系人:李志鸿
漳平市永福台商联谊会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永福镇三角,交通便利,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工作卓有成效。各类行业数据仅向行业内部成员公开,欢迎电话咨询。主营项目:为台资企业服务注册资本或投资:无需验资职员人数:30人以上法人或负责人:李志鸿设立时间:2001年6月联系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永福镇三角
商铺诚信内容:
会员类型:(普通注册会员,未实名认证)
加入时间:
资质荣誉:未发布
发布产品:未发布
站内商誉:&2223次商誉积累
单位印象标签
个人晋升空间大
铺主承诺:
提示:铺主还未发布产品信息,请进入会员中心发布,你也可以进入看看,发布后供应信息展示页面示例如下。
漳平市永福台商联谊会暂未发布商铺资讯,您可以通过商铺介绍等栏目了解该单位的最新动态,是主人请进入会员中心发布单位最新资讯。
很遗憾!漳平市永福台商联谊会还没有发布任何资质证书,是铺主请进入会员中心发布。
漳平市永福台商联谊会暂未发布采购清单,如你是供应商可与我们接洽联系。
所属类目:
温馨提示:电子商务有风险,采用
信息请认真甄别 &
商铺信息真实性未经认证,信息归发布人所有 & 企领网仅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完整度:东南网 - 永福,缘何成为台商投资的“宝地”
 您的位置: >>>>
永福,缘何成为台商投资的“宝地”
 福建东南新闻网  |  时间:
|  文章来源:
&  碧绿的茶园连绵几个山头,层层叠叠;制茶场内,工人们在机器前不停地忙碌着……这是日前笔者在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里看到的景象。
  “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位于永福镇,一个4.7万人口的镇,聚集了27家台资企业,台资股东近300人,投资总额2亿元,发展高山茶、高优水果和花卉等产业,
仅高山茶面积就有1.4万亩,是祖国大陆最大的高山茶种植基地。永福镇何以成为台商投资兴业的一块“宝地”?
“五缘”优势台商认同
  永福镇素有“高山花园”的美称,是福建最大的高山盆地。特殊的地貌、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明显的高山立体气候,为花果苗木、蔬菜以及茶叶等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这里与台湾的人缘、文缘相同,说得也是闽南,所以在这里生活,我们觉得很习惯也很自在。”李庄村一家茶场的台商乐呵呵地说道。不仅如此,永福当地的妈祖文化、民俗文化同样深受台商认同。在园区投资的台商中,有90%的人来自台湾的南投、彰化,有的祖籍是漳州的南靖,有的祖籍就在漳平市永福镇。台商李先生的祖籍就在永福。2005年时,李先生回到永福,了解到漳平出台的一系列惠台政策,感受到许多台商在永福投资兴业的热情,原先的顾虑很快就打消了,很快就回永福投资了1000多万元,开发山地2400亩,种植台湾高山茶900亩,如今他的茶山已成为园区面积较大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
贴心服务实实在在
  “我们这里每一家台资企业,都有1名镇领导和1名镇干部挂钩,生产、经营、管理上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可以找他们解决。”台商陈先生说,各部门的服务着实让他省了不少心。
  在永福后盂宝山种茶的台商张先生,去年向永福镇党委、政府反映,通往茶山的道路急需建设一座桥梁。该镇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请专家到实地勘察设计,并筹集一笔建设资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建好了桥,上茶山的路变得好走了,再也不用绕个大弯了。这件事,让张先生对当地政府的办事作风和服务效率心服口服。
  前几年,境内电压不稳,特别是茶叶加工季节,由于突然断电造成大量的茶青倒掉,损失惨重。为此,去年底永福镇积极协调供电部门架设11万伏的输变线路,更换老化线路,增加部分变压设施,今年2月份完成了35千伏变电站的增容改造,保障了企业的生产生活用电。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行行都是招商主体”,这一观念,在该镇深入人心。2005年10月,漳平市在永福镇成立了台商联谊会,让台商“一家人”聚在了一起;永福工商所在联谊会设立“涉外(台)行政服务指导站”,向台商解答对台优惠政策、工商服务咨询、上门无偿办理营业执照;派出所向台商发放警民联系卡,主动在台资企业建立治安特别保护区,加强警力配备;今年4月16日,永福法庭为台商成立了我国首家台商维权审判合议庭,为台商案件的审理开辟了“绿色通道”,并为台商举办法律讲座。
“以台引台”纷至沓来
  真情的服务,让台商真正感受到了永福镇良好的投资环境,许多台商现身说法,成了义务宣传员、招商员,纷纷介绍亲戚朋友前来考察投资。
  已在后盂宝山建立茶厂的张先生就是听了他的表哥林先生的介绍来的,他说:“当初只是想来看看,不一定要投资的。没想到一到这里走走看看,就被这块‘风水宝地’给迷住了。”现在,张先生的茶山已发展到了300多亩,还在园区建立了茶厂。台商陈氏两兄弟慕名来永福落户后,先后介绍了3位台湾茶农也到永福发展:杨先生通过陈先生的推介,在后盂投资种植了1000亩的茶树;曾是台湾农会理事的陈先生到永福实地考察后,从台湾引进矮化日本甜柿种苗进行推广;制茶专家苏先生在陈先生的带动下,种了1000亩高山茶。
  在永福娶妻成家的台商林先生动情地说:“我选中永福,一方面是因为这里地好人好、投资环境好,一方面我觉得‘永福’这个名字特别好,永福,永福,永远幸福!”林先生还将他的企业字号取为“勇福”,以示自己和永福结下的这份不解之缘。
(通讯员 陈晓霞)
匿名发表&&您在以匿名发表时可以输入昵称&如果您是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在下面输入有效的用户名密码。
&&&热帖推荐
  便民服务
  热点推荐
新 闻 搜 索
酒 店 预 订
Anhui-安徽
Aomen-澳门
Fujian-福建
&&&&武夷山
Gansu-甘肃
Guangdong-广东
Guangxi-广西
Guizhou-贵州
Hainan-海南
Hebei-河北
&&&&石家庄
&&&&秦皇岛
Heilongjian-黑龙江
&&&&哈尔滨
&&&&牡丹江
&&&&齐齐哈尔
Henan--河南
Hubei-湖北
Hunan-湖南
&&&&张家界
Jiangsu-江苏
&&&&连云港
&&&&张家港
Jiangxi-江西
Jilin-吉林
Liaoning-辽宁
Neimenggu-内蒙古
&&&&呼和浩特
Ningxia-宁夏
Qinghai-青海
Shandong-山东
Shanxi-山西
&&&&太原市
Shanxi-陕西
Sichuan-四川
&&&&都江堰
&&&&峨眉山
&&&&九寨沟
Taiwan-台湾
Xianggang-香港
Xinjiang-新疆
&&&&乌鲁木齐
&&&&克拉玛依
Xizang-西藏
Yunnan-云南
&&&&丽江县
Zhejiang-浙江
&&&&普陀山
&&&&千岛湖
-----------------
Malaysia-马来西亚
&&&&吉隆坡
Singapore-新加坡
&&&&新加坡
Thailand-泰国
<option value="元以上
<option value="-1500元
<option value="-1200元
800-1000元
天 气 预 报
  福建体彩开奖公告台商先行故事:台湾农民永福创业忙
台商先行故事:台湾农民永福创业忙
&&&&&&&&华夏经纬网
  兆年&&配图  12月10日,记者走进国家级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只见碧绿的茶园层层叠叠,生机盎然;制茶场内飘出的茶香伴着乡土气息,沁人心脾。目前,在创业园核心区永福镇落户的台资农业企业有35家,总投资3.9亿元,其中高山茶企业33家,是大陆地区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地。   漳平台商联谊会会长李志鸿告诉记者,永福平均海拔780米,四周高山环峙,形成了冬暖夏凉的独特小气候,十分适合台湾软枝乌龙茶树的生长。早在10年前,就有台胞来此投资办茶场。李志鸿在台湾彰化的茶园主要种植软枝乌龙茶。但那里的茶园面积小,想扩大却没地,而且人工费用高,缺乏发展空间。因此,他“转战”永福镇投资高山茶园,很快建成了千亩茶园。   台商陈添洲、陈锦洲兄弟对永福投资环境深感满意。他们说:“我们在台湾祖祖辈辈都种茶,经营茶叶也有20多年了。今年6月,卖茶到广州时喝到了漳平永福出的高山茶,感觉很好,便慕名而来。”兄弟俩一到永福,镇政府就立即安排人员带他们看山选地,兄弟俩当场拍板,之后,开发了880亩茶园。   2006年5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级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正式成立;2007年,漳平市又抓住海西写入中央文件的机遇,加快推进创业园建设,积极推动升格。今年2月27日,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被农业部、国台办批准为新设立的四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   “国家这么重视,我们要继续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创业园内300多名台农个体选出的联谊会会长李志鸿言语中透着兴奋。   李志鸿对创业园的发展壮大思路十分清晰。他认为,创业园是台湾茶农在台湾岛外投资最集中、最大的一个生产基地,在两岸农业合作上将更加凸显优势。   记者在漳平市进入永福镇的三重岭脚下看到,伴随着一阵阵机器轰鸣,一台台大型机械正加紧作业。创业园的出入大通道桂月线改建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这标志着制约创业园基础设施的最大瓶颈开始破解。   桂月线漳平境内段总长约59公里,预算总投资8741万元。省政府和龙岩市及各级交通部门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漳平市先投入200万元用于征地拆迁等启动工作。同时,龙岩市还专门指定一名副市长推进工程进度,协调各部门力量,随时解决碰到的难题。工程预计将在明年6月底全线完成。   李志鸿谈起桂月线改造工程时十分激动。他说,这是令在此投资的台商振奋的大事,该路的截弯取直,将为创业园发展带来新契机,他们有信心开创新的天地,台湾高山茶一定会越种越多,香飘久远。(本报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陈长帮)&&&&来源:福建日报&
【】【&】【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用户留言&&设为首页&&法律顾问&&建站服务
Copyright&&2007&By&&&&
版权所有&华夏经纬网&京ICP证0106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永福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