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山传奇为什么要有验证码有验证码

红塔山:强势回归
软包红塔山经典1956”续写经典传奇
烟草在线红塔消息  11月17日,红塔集团在昆明红塔体育中心望湖宾馆召开“软包红塔山经典1956”新品上市发布会,有来自省、市烟草商业企业、重点经销商代表、媒体记者近百余人共同见证了新产品的诞生。
   在新品发布会上,红塔集团副总裁李穗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向在座的嘉宾通报了红塔集团的发展状况及推出“软包红塔山经典1956”目的和意义,在谈到该新品牌命名为“红塔山经典1956”的原因时,他表示:“‘1956’对红塔集团而言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符号,1956年在玉溪这样一个边陲小镇成立了一个卷烟复烤厂――玉溪复烤厂,它就是现在红塔集团的核心企业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而‘红塔山’品牌的发展成就了红塔集团的核心事业,也成为云南烟草乃至中国烟草的代表性品牌之一。‘经典1956’也是对‘红塔山’这一经典传奇品牌的传承”。最后,李副总裁向长期给予红塔支持与厚爱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了诚挚的谢意。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款红塔山在外包装上基本沿袭了白盒红塔山的设计风格,在烟包上部左侧有明显的烫金“经典1956”字样,整个包装设计大气、稳重,主体烟包色调以白色为主,烟包质朴的外表彰显出不凡内蕴。
   据介绍,此次红塔集团推出的新品“软包红塔山经典1956”,以其清雅醇和的经典口味、更显档次和品位的包装,不变的价格延续了白盒“红塔山”的经典。该款产品精选口感细腻、香气丰满、自然醇化三年以上的云南和巴西优质烟叶;采用具有广谱抑菌功效的水松纸及红塔独创的HT-2特殊过滤嘴棒,有效避免了拿取烟支过程中的细菌传播,增强了抽吸的安全性,并大大提高烟气柔和度,增强口腔湿润感,使口感更加柔顺、舒适。红塔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品质升级后的“软包红塔山经典1956”一定会给长期支持厚爱“红塔山”品牌的广大消费者朋友们带来超值享受和惊喜体验。
   据悉,“软包红塔山经典1956”还将陆续在云南省内其它重点城市进行上市宣传。
& TobaccoChina Online LLC.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本网站的内容作者:向云霞  烟草在线据玉溪网报道
全球五大黄金烟叶产区之一――“云烟之乡”玉溪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要远至千里,或是想要汇流成海,靠的是日积月累。“传奇”延续了“红塔山”品牌一如既往的优良品质,它是时光的积累、是岁月的沉淀,更是一种甘于平凡的坚守。“红塔山”所坚持的、所走过的坚实的每一步,都在“传奇”上得到了直接的体现。
  配方前移:传奇之味的本源
  卷烟配方,就好比炒菜的时候配作料。传统的卷烟配方,更多的是在一堆原料面前,加入各种香精香料,通过多种配方烟支的品吸、揣摩,最终将一支烟的风格口味定性,随后卷烟加工厂按照标准配方比例开始批量生产卷烟。这样的卷烟配方方式遵循的是标准、是原则,讲究的是一丝不苟的职业操守,按照此种配方模式生产出来的卷烟,绝对稳妥,却欠缺了自己的风格与气度。而红塔集团生产的卷烟则不同,“红塔山”之所以为“红塔山”,妙就妙在它的卷烟配方上。那么红塔的卷烟配方有些什么奥秘,这样的卷烟配方又给卷烟生产带来了哪些益处呢?我们不妨来追根溯源。
自动化烟叶解包、输送机械手
  红塔的卷烟配方,不走寻常路。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红塔的配方小组人员。当传统的烟草配方技术无法满足他们挑剔的配方要求时,他们开始苦思冥想,打算在配方领域独辟蹊径,走出红塔的特色配方之路。经过配方小组成员之间多次的辩论,他们一致认为,在精细化配方环节难有突破的情形下,又要做出特色配方,只能把配方移至田间。配方小组大胆地认为:“第一车间”在田间,不单单表明原料的第一车间在田间,配方车间也可以在田间。因为生态环境确定了烟叶的风格特色,烟叶品种又确定了风格特征体现的强度,而栽培技术保证了风格质量的完善,使用不同产区的品种、不同产区风格特征的原料,就能达到所谓的传统原料配方的前移。配方前移,从这一步开始,红塔的卷烟配方就已经带足了自身的风格特色,这也正是红塔特色配方的奥秘所在!配方小组成员说:“我们常说卷烟产品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拿着各种香精香料抓耳挠腮,怎么可能创新产品的风格特色呢?我们做配方的人应该更加大胆创新嘛,从烟叶原料上着手,生产种植我们想要的烟叶原料,这样的烟叶本身就带有配方性。”
  配方前移,从根源上确保了红塔的卷烟配方具有强烈的风格特色,这是初级配方;打叶复烤环节的模块配方,把一株烟从上到下所有烟叶的性能最优化地发挥出来,保证了整个烟叶系统的一致性,是第二级配方;到了精细化配方,也就是第三级配方,自然是玩转各种新的香糖料的选用。一个基地科研人员,一个分级工,一个配方师,将红塔的三级配方体系完美地诠释出来,三级配方的红塔特色配方模式,为红塔高品质卷烟生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实,早在2003年,红塔配方小组就启动了“品牌导向与基地建设”的项目。十年的岁月流逝,十年的坚守,不仅为红塔卷烟的配方研发打牢了基础,也拉开了“配方前移”的序幕。红塔配方小组,他们聪明睿智,他们果敢创新,他们把配方做到了田间地头,“红塔山(传奇)”正是依靠红塔特有的三级配方模式,保证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稳定了其比肩高档烟的吸味感受。
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班组
  83级工业分级:传奇之道的坚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干好一件事往往需要多年的积累,于是,红塔集团就出现了许多在一个岗位上潜心钻研、持之以恒的行家。李建荣,玉溪分级作业区作业长,他是83级工业分级的元老级人物之一,从事分级业务已有8个春秋。
83级工业分级,严苛的分级标准
  83级工业分级――红塔集团针对烟叶原料所采用的分级程序,这项分级方式在行业内赫赫有名。“红塔集团采用83级工业分级始于2005年,当时仅有江川分级作业区一个试点。经过两年的经验积累与总结,集团决定在玉溪也建立一个分级作业区,当时我们复烤一车间连同我在内的12名工作人员,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虽然时间已经飞逝了8年,但当年玉溪组建分级作业区的场景李建荣依旧历历在目。2007年,接到建立玉溪分级作业区的任务之后,李建荣和他的团队不畏艰难,凭借着良好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当年的烟叶分级中依靠83级工业分级的思路,取得了良好的烟叶分级效果。就是这样,不畏风雨,没有怨言,一年又一年,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改进,83级分级标准越干越顺,最终,2012年,集团所有烟叶均采用83级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站在分级作业区,人们可以看到这里不同于办公室的优雅安逸,甚至不能和整洁明亮的车间相比。复烤一车间烟尘飞扬,这里是卷烟生产的第一线。环境虽然恶劣,但是烟叶分级这项工作又是如此重要。李建荣说:“烟叶原料来自千家万户,烟叶种植环境不一样,各个地区、各个烟站的烤烟收购水平不一样,烟叶收购前中后期的收购水平也不一样,千差万别的烟叶原料,只能依靠83级工业分级来统一所有原料的等级一致性。”烟叶分级仅仅只是83级工业分级的功能之一,分级完成之后,分级人员通过采集烟叶化学成分得到烟叶内部质量信息,然后打包并标识,随后返回仓储,当烟的收购量达到当年收购总量的70%时,复烤车间再从仓储分料70%,按照技术中心的配方比例组成模块投料复烤。
  8年的时间,李建荣以83级工业分级为起点,一路坚守、一路前进。83级工业分级,是比常规烟叶分级更精细化的分级方式,使原料的可控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按照配方要求进行组模投料复烤,则提高了原料的使用价值,缓解了严峻的原料形势。从2012年开始,红塔集团的每一包香烟均出自分级更精细、配方更合理的83级工业分级之下,自然,“红塔山(传奇)”也不例外。红塔集团以及每一个红塔人所坚守的,就是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卷烟。
配方前移至田间,为卷烟配方研发打牢基础
  守护设备:传奇之路的护航
  红塔特色的三级配方理念稳定了“红塔山(传奇)”的风格特征,83级工业分级升华了“红塔山(传奇)”的口味,一切都已妥当,但为了“传奇”到达消费者手中时能达到完美,红塔人仍在努力和坚守。
现代化车间激光物流运送设备
  玉溪卷烟厂卷包二车间是“红塔山(传奇)”卷包生产的重要阵地,接到生产任务后,车间领导立即在中速机上组织“传奇”小样的试生产,经过机组人员的多番论证,决定将“传奇”投放至PROTOS2―2卷烟机、GDH1000包装机超高速卷包机组上生产,为以后大批量生产做好技术上的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卷包二车间领导提前一周组织骨干维修工维护和保养设备,每一个细节都追求完美,这是红塔人制烟的态度。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新品质量,只要是生产“传奇”的相关人员,车间都对其进行了相关的技术培训。“传奇”从一根烟到一包烟到一条烟,绝不允许出现任何的瑕疵,这是整个机组成员对“传奇”品质的终极誓言。
维护和保养卷烟生产设备
  8月21日上午10点,生产“传奇”的辅料全部到齐,伴随着卷包机组启动的轰鸣声,“传奇”正式投入生产,机组上下一派欢欣鼓舞。
  生产没进行多久,质检人员就对生产完成的“传奇”进行抽检,却发现了卷烟出现水松纸长短不一的现象。质量无小事,没有丝毫耽误,质检人员立即将情况上报给领导。
  卷包车间最大的压力就是每生产一个新品,对相应的辅料没有运行的经验,很明显,玉溪卷烟厂卷包二车间在生产“传奇”的过程中正是遇到了这一常见的问题。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领导当即派出有近13年机械修理经验的修理工李晓毅查明情况并将问题妥善解决。
  接到任务的李晓毅不敢怠慢,火速赶往生产现场,经过仔细检查,他发现因为此次生产“传奇”的水松纸为方格压纹水松纸,水松纸拉力不平衡,导致水松纸在整个运行过程中跑偏,烟支的水松纸自然出现长短不一的现象。问题了然于胸,接下来就是把这个难题消灭掉,迅速恢复生产。仅仅在4小时之后,李晓毅自主研发了一个水松纸的导向装置,挂靠在卷烟机上,成功解决了烟支水松纸长短不一的问题。13年的机械维修经验,任什么难题都不能让李晓毅就范,在他的努力之下,卷包机组又老老实实地运行起来。
生产专线操作工人一丝不苟
  红塔配方小组用10年换来了红塔卷烟的一口清香,李建荣用8年执着于精细化分级,李晓毅则用13年守护着卷烟生产设备。平凡的他们,用坚守换来了“红塔山”品牌恒稳的高品质,而“传奇”又是如此幸运,一脉相承“红塔山”的各项优秀基因。
  “红塔山”,是一名勇者,一直走在勇往直前的路上,从不气馁,从不退缩,低谷亦是,巅峰依然,风雨兼程,不懈坚持,一路高歌,一路奋进,一路向前。
  而你,与“传奇”携手共进,续写一名小人物自我坚守的故事,它给你指明方向,赐予你内心的坚定力量,你一路甘于平凡,但在这平凡之路上,你绝不放慢前进的步伐,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开启属于自己的传奇。(图片由红塔集团提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热门文章推荐>> 红塔山(传奇)_价格元
红塔山(传奇)
编号:se,
品种:烟标/烟盒-烟标/烟盒
属性:卡标,条码标,正常流通标,单标,其他长度,直式,建筑/风景,云南,,20支,立体/3D标,纸质
简介:品好
您好,欢迎您对本店商品进行点评、提问!如果您需进一步了解商品,请在此向店主询问!
店主 || 还未回复
商店【嵩城藏苑】“烟标/烟盒”目录下其他商品: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烟标/烟盒 >> 红塔山(传奇)_价格元
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辨率最好为,IE5.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中国收藏热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客服电话:8, (白天接听:9:00--17:00)  烟草在线据《红塔时报》报道  玉溪是烟叶种植的天成之地,这里拥有近乎完美的烟叶种植条件。不再为原料发愁是红塔人打造“第一车间”的初衷,用顶级原料打造传奇好烟则是红塔人今天的职业理想,也是为了不辱没专属于红土地的烟叶传奇。
  和大理、丽江等名胜景区相比,处于滇中腹地的玉溪景色似乎显得平淡了些,没有那么多举世闻名的去处令游人心神向往。然而,正如汪曾祺诗句中所说“玉溪好风日,兹土偏宜烟。宁减十年寿,不忘红塔山。”简单几句描述,不仅表达了汪老对“红塔山”的偏爱之情,玉溪的美丽山河、物产资源也被凸显得淋漓尽致。在这个地理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的地方,造就了中国优质烟叶核心价值区的坐标原点,在这个誉满天下的“云烟之乡”,成就了“红塔山”传奇之源。
  传奇烟区,开启华夏烟源
  从昆明驱车南下,穿越盘旋在山谷之间的高速公路,眼前呈现出一片绿油油的迷人盆地,这就是玉溪坝子。玉溪地处滇中腹地,鸟瞰玉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山地、峡谷、高原、盆地交错分布。由于玉溪独特的地形、地貌,北边的寒流经过层层山峦的重重阻隔,除了高山地区承受一点外,坝子地区基本进不来;而东南低又正好可以让南边的暖气流长驱直入,这样就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立体气候。玉溪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烟草更不例外。
  1914年,云南从英美烟草公司获得美国和土耳其烟种以及栽培技术资料,当时的都督唐继尧责成云南省行政公署实业司组织试种。实业司随即安排在玉溪、通海和省农事试验场进行试验,试种了72亩,成为我国引种烤烟最早的地区。随后,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云南省主席龙云和中国留美归来的农艺学博士蔡希陶的努力推动,加上美国空军“飞虎队”的帮助,一颗种子得以漂洋过海,落籍云南。这种名叫“红花大金元”,故乡本是美国弗吉尼亚州的神奇烟种,在玉溪引种后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枝叶茂盛,茎干健壮,烟叶的色泽、香味、厚薄度都恰到好处,似乎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当时的人们都感到奇怪,“红花大金元”怎么如此厚爱玉溪大地,这里仿佛对它有一种天生的吸引力,它的种子一进入这块土地,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生长。原来,玉溪的地理位置成就了适宜烟草种植四季如春的肥田沃土。全球五大黄金烟叶产区(古巴、巴西、津巴布韦、希腊、玉溪)位于南北回归线黄金纬度带,总面积916.41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1.80%;黄金纬度带上气候条件最优的是北纬24°左右,玉溪就在这个原点,位于北纬24°42″、东经102°53″,面积1.53平方公里。这里有着烟草植物偏爱的温暖和湿润气候,无霜期超过300天,4―8月平均气温19―22摄氏度;雨量适中,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日照充足,年日照数小时;这里有偏酸性且疏松的土质,土地肥沃,多为红(黄)壤土,pH值5.5―5.6。在玉溪,所有对烟叶品质至关重要的外因均为最佳组合,这样的产区再无他处。
  正如波尔多之于红酒一样,在卷烟的世界里,产地同样是产品的灵魂。玉溪如此得天独厚、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生态环境,为卷烟的生产提供高品质的原料保障,高质量卷烟的传奇在这里开启实为必然。
  传奇“车间”,烟香满天下
  自1914年开启玉溪现代烟草种植纪元以来,玉溪烟叶的传奇就与百年近代史并行发展。关于玉溪烟叶质量上乘一说,并不是玉溪人自卖自夸,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就能作为玉溪烟叶质量在全国独领风骚不争事实的佐证。
  自引进美引品种以来,玉溪人将明代以来积累的烟草种植经验延续到现代烟草上,兢兢业业四十余载。1953年初,国家烟草主管部门在河南省许昌市召开的一次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我国烟草行业的精英与应邀出席会议的苏联、西德、日本、法国的烟草专家,对全国各地送来的烟草进行品鉴后打分。有的地方烟叶质量较好,得了100分。玉溪的“大金元”由5位代表经历人背马驮、车行沙场,一路奔波、几经辗转奔赴许昌,到会时评比已经结束,专家们开特例补评,玉溪代表团带去的烟叶竟然评得了108分的超高分。“108分的传奇”由此开启了“云烟之乡”的盛名,108分的超满分烟叶传奇让玉溪烟叶香满天下。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车间开拓式的种植模式,更是奠定了玉溪这片本来就受自然眷顾的土地从原产上的传奇。1985年,玉溪卷烟厂顶住一切压力,以超前的战略目光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审时度势,果敢决策,在全国烟草行业率先提出“第一车间”的战略理念,即在农村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把工厂的第一个车间建到农村。通过“第一车间”确保卷烟顺利生产;同时又以工补农,投入大量资金扶持烟农发展优质烟叶原料生产,形成两烟生产互相支持、良性发展的势头,成就了后来著名的“公司+农户”模式。“第一车间”一经提出,玉溪卷烟厂便在玉溪通海县建立了“优质烟叶科学试验基地”,揭开了打造“第一车间”的序幕。试验第一年,烟叶生产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395.4斤,产量比一般烟田高出一倍;上等烟比例占42.12%,中等烟比例占49.25%,中上等烟比例合计占到91.37%,这一比例达到了美国优质烟田的水平。
  如今,经过近百年与玉溪优质土壤、完美气候的结合,经过几代烟农和专家的潜心培育,根植于玉溪这块沃土的烟草代系不断优化,清香基因在最适宜的环境里得到催生和衍发。对于几代红塔人来说,是“第一车间”从根源上稳固了红塔集团的原料基础,“第一车间”与先进设备的完美组合使得每一支“红塔山”的诞生都不断地达到技术与艺术的融通与超越,使得“红塔山”传奇在这里不断延伸。
  传奇之源延续流长
  怀揣着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赐予传奇烟种的感恩之情,怀揣着对传奇车间(“第一车间”)的满满敬意,近年来,红塔集团大兴烟草基地建设,把原料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来抓,不断充实和丰富“第一车间”的理念和内涵。几代红塔人都深刻地认识到:烟叶质量水平和保障能力直接关系到卷烟上水平的成效。如今,当年的“烟田是第一车间”的理念被不断传承和优化,并在新的时期提出新的原料保障战略,那就是积极推进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围绕品牌做原料,挖掘潜力降消耗”的观念和围绕“打造世界领先品牌”的奋斗目标,为红塔集团品牌取得更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再为原料而发愁是红塔人打造“第一车间”的初衷,用顶级原料打造传奇好烟则是红塔人今天的职业理想,也是为了不辱没属于红土地烟叶的传奇。
  玉溪是烟叶种植的天成之地,这里拥有近乎完美的烟叶种植条件。红塔人用他们的智慧,使这份原产的传奇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年4至8月,当你驻足烟田观望,大田似图画,有种美的享受。用这样的诗句描述正合适不过:当年造物有偏心,藏得滇南玉一盆。天下烟草在云南,云南烟草在玉溪。云南得天之独厚,好山好水出好烟。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热门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塔山传奇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