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招人宣传语有没有创意的来几个谢谢

热门搜索:
帮我想个招人的广告。。家族叫(热血青年),如果说天外的雨的好会追加
星期六晚上看了电影,星期天晚上看了原著小说,终于充分理解了作家麦家的那句话——如果小说是我的儿子,电影就是我的孙子。  那言下之意就是说,我能管得住我生出个什么样的儿子,我可管不住将来我的孙子什么样啊!  从商业片的角度来说,《风声》算一部成功的电影了。气氛、演技,都算它出彩的地方,可是SB的地方也十分明显,那就是一直以来广受广大人民群众诟病的剧情。  我在看电影之前想,有小说珠玉在前,电影的逻辑推理,怎么说也应该过得去,可我还是大大的失望了。  让大家伙都说烂了的那个莫名其妙的两个我党人员死撑受虐就算了,看完了原著,我才知道,电影里的漏洞是何其之多,何其之广,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里就对比原著,和大家说说《风声》的硬伤漏洞吧,只谈剧情,不谈演员,掐架粉丝别进;严重剧透,没看过电影,还想看的,马上关闭浏览窗口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刚刚忘了说,我电影和原著看得相隔不到一天,主要情节都记住了个大概,但是由于手边没有资料,所以有说错的地方,还请大家及时指正,或者有疑问的地方,也欢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  咱从头说,慢慢捋。看看电影里演成了什么样子,原著里又究竟是什么样的。  影片一开始,段奕宏扮演的汉奸在劝说朱旭扮演的大家加入汪伪政府,在被包场,导致冷清的大饭店中,身穿白衣的服务员端着重庆的粉蒸鸡上前,风云突变之间,服务员从鸡底下掏出了枪,砰砰两枪把段奕宏射死了,溅了朱旭老人家一脸血,在老人家错愕的表情中,一边一边后退,最终因腿部受伤而被俘,在不堪忍受王志文扮演的王田香特务处处长和吴刚扮演的六爷的刑罚下,招供,并且提供了一个非比寻常的东西——密码簿母本,从而拉开了黄晓明扮演的武田长设计假情报,套出埋伏的老鬼的“杀人游戏”序幕。    首先,这一段完全是电影自行创作的,原著中丝毫没有这些相关情节。  虽然我对于女服务员是如何端着一盘有枪的粉蒸鸡穿越层层关卡,送到汉奸面前十分怀疑,(虽说有人在检查的时候,窗外有了动静,吸引了他的注意。可是段奕宏扮演的那样的要员,干的又是这样的事,自然不会少有保护吧,怎么可能只有一道关卡?其他的呢?持枪的女服务员如何在戒备森严,包场的情况下把枪带在身上?)我对女服务员作为枪手,在受伤难逃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觉悟自尽也产生怀疑,以及作为最底层的杀手,家里怎么会有只有高级译电人员才有的密码簿等等,再有,既然女服务员受命于老鬼,那她肯定是我党人员,可她竟然招供?这岂不是抹杀了我们地下工作者的英勇形象……这些我觉得都有些漏洞,但是这是原创情节,相信编剧自然能自圆其说,我也无法通过原著对比,暂且咱们就当这段算正常吧。  
  有点道理
  接下来,武田长开始当导演,编剧本,他捏造了一个假电报,说挂尾中将要去百草堂开会,等着老鬼上套。  果然,过不多久,老鬼的下线——倒泔水的瘸子,郑重其事地将情报刷到了布告栏上,采用正大光明,却又十分复杂的密码电报。  而这份情报,则被日军拿到了。经过破译之后,果然是老鬼发出的召集同志暗杀挂尾的号召。  这里说句题外话,不得不说在电影中,我党人员的发送情报能力被高度神化了,简直就像特异功能,彩票广告有密码,唱戏有密码,衣服里有密码……我党人员作为地下工作者,也几乎无处不在,分布在收死尸的,倒泔水的,医护人员,各色人群中,而且都能恰到好处的出现……实在是佩服佩服。  扯远了,我们拉回来。  电影中,周迅扮演的顾小梦记录了摩斯码,李冰冰扮演的李宁玉破译了电文,又由顾小梦交给军机处处长金生火(英达饰),在金生火办公室,剿匪大队长吴志国也在那里,而最后,张司令的副官,秘书白小年,将这份电文送到了张司令的抽屉里。  于是,和电文有关的这5个人于当夜都被请到了裘庄。  ---------------------  我们来看看在这一段情节中,电影产生了多少漏洞。  首先,武田长制作的假电文,挂尾中将去开会,老鬼发出情报,要同志们去暗杀挂尾。  首先,情报就有问题,要同志们去暗杀,要谁杀?怎么杀?都没有说。如果只是单纯地发布消息,又何必在底下又来一句“请同志们前去暗杀”,这哪像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我党地下工作者的情报,这简直是像热血青年的倡议书,对着一群没有指挥的乌合之众。  同志们去暗杀,他们就都去了?不事先踩点,不布置?不接应?暗杀日本高官是大事,怎么可能发出一个情报,事后就没事了?  就算这是领导者老鬼发出的情报,可是老鬼发出之后,也不做解释,也不现身去布置,这如何个暗杀法?如果同志们确实接到了这样的情报,在等待老鬼现身,为他们布置暗杀任务,可后来老鬼被囚禁,无法进一步指示,这本身就能引起同志们的警觉,何必让老鬼和老枪在裘庄,为了送出行动取消的情报而煞费苦心?  所以说,电影的这个情节,武田设计的假情报,从一开始,在大前提上,就假,就不真实,就不靠谱。    很多网友也说了,就算真的有人行动,也是类似像片头那样的女服务员的枪手去刺杀,说白了,都是类似敢死队一样的壮士,深知自己会一去不复返的。为了这样的底层杀手,老鬼和老枪陷入险境,值得还是不值得?  当然,电影编剧可以说这是我党地下工作者出于保护同志的考虑,云云,但对于特工来说,组织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干了特工,就知道自己的生死已经不由自己做主,为了救这些已有觉悟的同志,而险些暴露好不容易埋伏在汪伪政府中的特工,值还是不值?
  技术贴。。马克
  再来说说这段剧情的第二个让人不信服的地方——发送情报的方式。  刚刚也说了,电影中,我党人员神通广大,几乎从上到下,无论何种工种,都拥有不同本领,跟007似的,无一人不知晓摩斯码,并且能够破译复杂的译电。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前提,瘸子才能正大光明地将情报刷到布告栏上,还能十分从容地离开。  这里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瘸子的情报,是给老枪的。然后由老枪根据老鬼的情报,统一布置行动。  这样一来,情报如此复杂,倒也说得通。老枪是个神人,知道摩斯码,能破译,对组织忠贞不二,绝对不会变节,倒也可能。  如果不是这样,随随便便就把情报贴在布告栏上,让几乎所有的我党人员都能看见,其中不乏那些变节者,这岂不是一件万分危险的事!  地下工作都是单线联系,这样才能确保,万一有人变节投敌,也供不出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才能得以保全组织。  但如果发送情报都像瘸子这样,大喇喇一个刷,一个贴,这怎么能保证隐密呢?  更何况,在电影的处理中,老枪就是和老鬼一起潜伏在汪伪政府的吴志国!  如果像我分析的,瘸子是刷给老鬼的上线,老枪看的,有这个必要吗?  就算老鬼不认识老枪,老枪总认得自己的下线(可是后来电影里,老鬼老枪,作为上下线关系,竟然毫不认识!这根本就是太离谱了。除非他们不是上下线,是隔线的,否则不可能两人在之前都互不认识!但是如果是隔线的话,那个人又是谁呢?这又是一个解释不清的地方,当然这个又扯远了,咱们还是拉回来),老枪想让下线老鬼顾小梦发情报给他,至于用这样众目睽睽,十分危险的方式吗?  如果像我分析的第二种,瘸子是刷给那些同志看的,是刷给一堆人看的,那就更离谱了。  如果彩票广告没被同志看见,被覆盖了怎么办?瘸子刷完了,还特意在那等着?瘸子怎么确认同志们都知道了这个情报?难道是见了的人就好运气,就在那天杀鬼子,没看见的人就算了?  那这算什么地下组织?哪有这么无组织,无记录的暗杀的?  所以说,瘸子发送情报的这个方式——贴彩票广告,虽然充满了噱头,感觉很神,但是仔细想想,也是漏洞百出。
  这段情节里最有漏洞的是我要马上分析的第三点——剿匪大队长吴志国,为什么会成为那5个人之一?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电影一开始的那三个长镜头,出现了5个人,有谁是可能不会在那出现的,但是又出现在那里的呢?  吴志国。  顾小梦,第一个接触电报的人,也是将电报交到军机处的人,她知道了电报内容,有老鬼的嫌疑。  李宁玉,翻译了电报,看到了电报内容,有老鬼的嫌疑。  军机处处长金生火,通管军务机密,他有权知道电报内容,所以他也有老鬼的嫌疑。  司令副官、秘书、想好白小年,亲自将电报送到了司令办公室。注意,电报,是在一个文件夹里的,电影里,并没有演白小年看了电报内容,他只是负责将电报送到司令办公室,他看了电报吗?他知道电报内容吗?只能说,有可能。他并不像上面三个人那样,是肯定知道电报内容的(职务所在,不可避免),他只是可能利用职务之便,偷看电报,当然,作为副官,他应该很清楚,越权偷看是什么样的罪行。所以白小年的作为老鬼的嫌疑,应该比其他人小。但是在电影中,这些全都一笔带过了,影片把他处理成和上面三个人一样,板上钉钉地会知道电报内容的老鬼嫌疑犯。  白小年的问题,等我通过原著时会详细分析,这里我们说说比白小年还无辜的剿匪大队长吴志国。  剿匪大队长,这个职务有权利得知电报内容吗?  很明显没有。  他就是个干活的,执行的,有什么资格得知高层的决策?  没有。他是这五个人里,最不可能知道电报内容的人,既然不可能知道电报内容,也就不可能当老鬼。  可是他也被当做老鬼嫌疑人,和那四个人在一起被送进了裘庄。  为什么?  就因为那天下午,他在金生火的办公室?  可他看了没?  别忘了,事后顾小梦说他看当天在金生火办公室,并且看了电报内容,那是吴志国已经身处裘庄之后!  而在这之前,武田长和王田香,究竟是凭什么怀疑,吴志国就是老鬼嫌疑犯?  如果待在金生火的办公室就被怀疑,那译电科的那几个译电员,都有机会接触那封电报,是不是更有怀疑?  最关键的是,武田长和王田香,是怎么知道吴志国那天下午在金生火办公室的?  没说。  电影什么也没说,也没有交代任何,理所当然地就把吴大队长和那四个人一起,当做老鬼嫌疑人,关进裘庄了。
  针对这三个漏洞,我们来看看,原著中,作家麦家是如何紧密、滴水不漏地处理这些情节吧。  1.发送情报。  在原著中,老鬼的下线是个老头,代号老鳖,和电影中瘸子倒泔水的身份类似,他是个收垃圾的清洁工,专门负责收取汪伪政府职工宿舍附近的垃圾桶,每天下午5点,他都会准时出现,收垃圾。而老鬼的情报,就是隐藏在带有特殊标记的垃圾中,被老鳖收取,并且发送出去的。  看过原著的三部:东风、西风、静风,大家就会明白,老鬼发送情报的方式,虽然没有电影中的那么传神,唱戏,缝衣服,但是十分实际可用,不会被观众或读者找出漏洞。  老鬼发送情报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刚刚我说过的,特殊标记的垃圾,第二种是加急的情报,等不得老鳖下午5点收垃圾,就需要立刻传出去。这样的情报被放在塑料壳做的药壳子中,我想女性朋友应该能很容易明白是一种什么样的药壳子,以前同仁堂的乌鸡白凤丸,就是用那样的有蜡蜜蜂的塑料壳子装的。老鬼在路上丢一只塑料壳子,如果老鳖看到了,那代表着一个意思:有货,快去取!  货在哪儿呢?也在药壳子里,不过不在路中央,而是在附近的垃圾桶旁边,也是一模一样的黑色药壳子。在那里面,有手写的情报,要求老鳖立刻传递出去。  麦家在小说中严谨到什么程度呢?老鳖是个收破烂的老头,喜欢溜达,到处捡垃圾,这个细节在故事一开始,就有了交代,这也能很好的说明,老鳖为什么能够及时看到那些药壳子代号,并且拿到情报。  而在小说中,情报最后也是靠药壳子和老鳖送走的,并不是什么运尸体,这个也是后话。(话说我真是太爱扯远了,对不住。)  老鳖拿到了老鬼的情报,如何发出去呢?  并非那样招人耳目地贴广告,而是卖烟,他的下线,代号老汉的妓女,会去找他买烟,烟盒中的一根里面没有烟丝,有的是卷好的情报。  老汉得到情报后,再传给他的下线——老虎(电影中是老枪)。  在原著中,老鬼-老鳖-老汉-老虎,这是一条非常清晰的线,老鬼和老鳖互相认识,老鳖和老汉互相认识,老汉和老虎互相认识,可是老鬼不认识老虎,也不认识老汉。这才是真正的地下工作的模式。而不是到了裘庄,才发现两人竟然是上下线!如果发现都是同志,那很能说得过去,抗战时期,遮人耳目,隐瞒身份,同志之间都不认识,很正常,可如果上下线的关系都不认识,那可真是太离谱了!  小说中,故事一开始,就是王田香知道了老鳖的身份(似乎是某个叛徒招供的,具体忘了),然后顺着老鳖摸到了老汉,在老汉买烟(收情报)的时候,抓捕了老汉,从而得知了那个情报的内容。  “201特使的行踪暴露,群英会务必取消,老鬼。”
  2.真正的电报  小说中,并没有日本人捏造,将抗日志士一网打尽的电报,有的是被日本人截获的我党的一段电报。  201特使将赴杭州,各地下组织领导近日内在凤凰客栈(地名可能有出入,我真记不住了)聚会,共商抗日大计。  201是指周恩来,周恩来从延安派出的使者要来杭州,带来延安的一些精神,而杭州的地下抗日组织的领导人,有老K、老虎等,会聚集在那家客栈,开一个会。  这样的情报被敌人截获了,老鬼又知道了这份情报内容,自然很着急。他特别给老鳖发送了一个情报,内容就是上面的,行动暴露,取消会议。  而正是王田香抓捕了老汉,得知了情报内容,潜伏在汪伪政府里的老鬼在浮出了水面,而嫌疑,自然就锁定了电影中所演的那几个人!    写到这里忽然意识到有个地方不够严谨。电影里演的是南京,而小说中说的是杭州。老鬼供职的是日伪政府司令部,最高长官是张司令。我前面都说是汪伪政府,错了,应该是日伪。  反正就是汉奸政府啦。领会精神,这个地方别挑刺吧。
  风声感人的是情 懂?
  分析的很对。我也觉得电影剧情太狗血,纯粹瞎编
  3.嫌疑人的确定  顾小梦、李宁玉、金生火三个人的嫌疑和电影中的一样,都是职务所在,所以不可避免地得知了电报内容,成为老鬼的嫌疑人。  而在小说中,白小年是作为助手,进入裘庄的,在小说初期,他并不是老鬼嫌疑人,而是配合王田香、肥原(就是电影中的武田),照顾顾李金吴四位军官的起居的。  吴志国被确认为嫌疑人,是因为在情报被截获之后,张司令打电话问老鬼,电报内容除了他,还有没有别的人看过,老鬼第一时间意识到出事了,所以出于对自己身份的保护,他第一时间陷害了吴志国,说吴志国看过,就这样,吴志国才作为嫌疑人进入裘庄的。  如果不是老鬼让他做替死鬼,一个剿匪大队长,怎么会引起日军和张司令的怀疑?  ------------------------------  先写到这里,干会活……
  作者:Nacrimosa 回复日期: 14:55:01 
    风声感人的是情 懂?  -------------------------  当然,如果说这部电影的道义、情感、家国情怀,倒也演绎得很好,实话说,我看电影的时候,因为顾小梦的遗言而感动的眼眶湿润。  但我也在一开始说了,我这个贴,是纯粹讨论剧情的,讨论细节的,讨论解释不清楚的地方的。  就算风声有多么感人,也不能忽视这个故事没有讲好,讲满的事实。  这个同学,偷换概念了。  另外,你问我的,我自然是懂,我感动得都哭了,我可不是懂了。
  lz很严谨,呵呵。  还好我比lz幸运,是先看电影,再看小说的,有惊喜的感觉。  还想请教lz,对原著里顾小梦的秘密,看法是什么。贴吧里都快吵翻天了。
  作者:手炉的马甲 回复日期: 15:17:11 
    lz很严谨,呵呵。    还好我比lz幸运,是先看电影,再看小说的,有惊喜的感觉。    还想请教lz,对原著里顾小梦的秘密,看法是什么。贴吧里都快吵翻天了。    -----------------  我也是先看电影,感觉对情节很失望,对麦家有点怀疑,因为我04年就开始看麦家的作品了,解密。所以不相信根据麦家小说改编的《风声》,会是这样的。就去找了原著看,果然如此。  去影视评论贴,发现很多人骂麦家……我挺为作家感到不公平的,所以我就分析一下。  至于你说的那个秘密,由于我也是草草看了一遍原著,所以也没仔细研究原著。当然,借助原著研究电影是绰绰有余了,但是研究原著就……  只是通过电影里,王田香对顾小梦本能的那种怜惜,让我不由得有了一点那方面的联想。我想顾小梦在政府里天不怕地不怕,除了她父亲的缘故,和王田香也有点关系吧。  另外就是在上海,为什么只有她和王田香回来了呢?  这也是值得人深思的,也许在从上海回杭州的路上,她和王田香,发生了什么吧。  这也是顾小梦不愿意将这段史实发扬出去的原因吧,毕竟,王田香是个汉奸.  这只是我的一面之词,就当你随便听听吧。  我接下来继续分析电影。
  我只想说,我党人员潜伏在任何剧情需要的地方!
  LZ继续啊 ~~没有看过原著,不过准备去买来看了!!!
  本来我是想根据情节的发展,逐一分析,可是想了想,试着写了些,有点力不从心。我干脆就先分析分析这几个主要演员吧,有些精彩的戏,原著和小说都有的,我再重点分析。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精彩之处都是从5个人进了裘庄开始的。  其实严格地说,应该是4个人。  顾小梦、李宁玉、金生火、吴志国。  而白小年在一开始,我说过了,是负责扮演肥原(武田)和王田香的棋子,来照顾那四个人的起居,同时也控制那四个人的行动的。  自始至终,白小年没有被光明正大地怀疑过,也没有像电影中那样早早地就被不明不白地杀了。(这里真的要拐一下,可惜了苏有朋啊!我真是没看够,我老是想他和英达在餐桌上的对手戏,还有王田香询问他的时候,他说的那句:你们谁的黑底我都知道,包括你的。那个媚眼抛的,带着狡黠和威胁,真好啊。哎哎!这咋这么快就死了呢!不扯了不扯了,这个扯得就更远了,我拉回来。)  在小说中,白小年是后来被怀疑的,同时被怀疑的还有张司令。  没错。  也就是说,在肥原(武田,小说叫肥原,电影叫武田,这里统一叫鬼子)一开始的自信满满,认为老鬼马上就能露陷,到最后有点抓狂,怎么也无法分析出老鬼的真实面目之后,鬼子将怀疑人扩大了范围,白小年也许是老鬼,因为他的确有机会偷看电报。张司令可能也是老鬼,因为他肯定看过电报!  这样一来,在原著中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秘书白小年也会去裘庄,为什么他代替王田香行使询问那四个人的时候,桌子下会有窃听器。  但是在电影中,白小年一上去就被提到了和那四个人共同的地位——老鬼嫌疑犯,可是他本身的行为和身份,却撑不起来这样大的分量,你不能让白小年去直接演他看了电报,那样他的嫌疑太严重了,而就算他自己看了电报,我们观众知道,鬼子和王田香却不会知道,照样没理由让他做嫌疑犯,如果让白小年当着别人的面看……你给他点胆子试试,他的角色是个小白脸,并不是吴志国那样的武夫,他就算是老鬼,也不可能那样明目张胆。  所以,就像我说的,白小年这个角色,本身的行为和职位,不能让他处于位于顾李金吴四个人的位置,除非他有别的。  别的什么呢?这个我也不知道,这是编剧的事。如果编剧成天看柯南,金田一,也许会像那些优秀的推理动画片似的,成功地给白小年一个和他的角色、职位不符的动作或者表情,让我们这些观众误认为这个白小年就算不是老鬼,也可能知道点什么。  可是编剧干了些什么呢?  编辑不遗余力地把白小年塑造成了一个戏子,还是唱青衣的戏子。这个原著可没有说过,原著只是说白小年和司令关系匪浅,至于白小年当副官之前干过什么,没说。  白小年的声音,动作,尖细的嗓音,拿着指甲锉娘们一样锉指甲,早上起来亮一个相,翘一个兰花指,仔细地拔掉白头发,无一不向观众们表示,他曾经是一个戏子。  虽然观众看得很过瘾,颠覆啊,包括我在内,都为苏有朋感到惊叹。可是除了让我们对苏有朋的演技和有了改观,白小年的戏子身份,没有起到任何推动情节发展,让他拔高,使他成为能和那四个人在同一地位的作用。  如果白小年早上起来唱戏,唱的居然也是“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又会怎么样?或者说那天下午的长镜头中,白小年在将那封电报放入抽屉时,停顿了那么一秒,然后又闪出白小年复杂的一个表情,那又会怎么样?  事实不会有什么改变,但情节会严谨很多,最起码不会让我在这里挑这么长时间的刺。  在原著中,白小年一直坚持到了最后,深刻而忠实地做着一个日伪的狗腿子,他最后也的确不明不白的死了,但不是作为老鬼的替死鬼死的,而是作为鬼子计划失败后杀人灭口的一颗棋子。
  楼主,继续,继续。
楼主,有一点不明白,既然老鬼-老鳖-老汉-老虎,直接上下级互相认识,那捉住老鳖不就扯出老鬼?捉住老汉不就拉出老虎?还费心找老鬼干吗啊?(请原谅,因为没有看过原作)
  一些需要补充的:  还是电影中的漏洞。  一个司令的相好,一个戏子,能当副官吗?  1942年,戏子还是属于三教九流,他能跟司令好到什么程度,担当司令的助手,副官?  为什么电影中要把白小年安上戏子的身份?  当然是噱头。  虽然很好看,噱头我也认了,可是就不能严谨点吗?  既然在原著中白小年一直坚持到最后,我说的最后,是指鬼子去凤凰客栈等着抓捕201特使老K、老虎这些人,却扑了个空,就是情报已经被送出之后,那个时侯,白小年还活着,后来,他被鬼子的人暗杀了,还是死在上海的。  和他一起的,还有金生火、张参谋(王田香的副手,电影中也有演,一个黑着脸,一句台词也没有的大汉)、负责窃听的士兵。  没说怎么死,一句话就带过了。  而在电影中……  嗯嗯,不得不说,酷刑也是片方玩的噱头之一,不过对于我这种连真正的SM调教都看过、《豚鼠》系列也看过的人来说,真是没什么意思。也是,能上大屏幕的,一定都是和谐的,你想看很黄很暴力的,对不起,自己对着那些若隐若离的画面意淫吧。  电影中的白小年,被模仿了笔迹,成了老鬼的第一个替死鬼,在被受了残忍的宫刑之后(话说这个我还真是看不出来,行刑的时候,我看那个铁板上全是铁刺,又说要脱裤子,我以为要扎他屁股……汗,说到这里,感觉自己很纯情,摊手),还没死,这时,他等到了张司令。  张司令,居然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把白小年打死了!  这是我一个很不得解的地方,为什么要打死他?  看电影的时候,一度我甚至怀疑张司令是老鬼。  张司令愤恨鬼子私自用刑,对付他的人,气冲冲地去了,应该是去找鬼子讨个公道的。可是鬼子只是说,白小年和老鬼的笔迹很像,咱们先不说就这么个一点也不能成为确凿证据的证据,就值得白小年去死,就算这是个证据,张司令也能有着他的副官,白小年,惨死在根本不属于监狱的裘庄?  用句冯小刚的话说,还有王法了吗?  就算是日伪,是不是也要有个制度啊?  就这样随便打我的人吗?  就算白小年是老鬼,是不是提回去押着,或者告诉我一声,让我也合计合计,有点权威感,最后再杀死啊?  无论张司令怎样,痛斥制度不合理也好,让手下把白小年押下去也好,都还符合这个日伪政府最高司令官的身份,可是他居然亲自把白小年给杀了?  这是为什么?这究竟是为毛啊?  你是在掩饰?是在杀人灭口?还是生气白小年被阉了,没有用了,不如趁早死了省心,送他上路?  我真是搞不懂。    这里再说说原著中的张司令吧。  原著中的张司令,是杭州日伪司令部的最高长官,应该是汉奸里的一把手了,他是从副手提上来的,因为原来的一把手被暗杀了。  他挺有点踌躇满志的抱负的,想干一把。  所以情报截获后,他才叫来了鬼子,也同意了裘庄这个捉鬼计划,并坐镇司令部,不时亲自来看看。  哦对了,张司令最后也应该是被鬼子暗杀了,在上海。  因为鬼子最后崩溃了,把所有看过电报内容的人都给秘密处理了。  当然,他虽然崩溃了,这样做也是经过授权的,要知道,张司令毕竟是个大官,胡乱杀不得的。  所以严谨的麦家,在小说中,鬼子的背后还有一个大鬼子,松井将军,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松井石根。这个松井将军,给了鬼子一封密信,到了一定时间,就可以打开看。  鬼子正是凭着这封信件,才把张司令也处理了的。    小说的严谨,从这里也可见一斑。原著中的鬼子也并不是电影中所说的一个背负了一点家族情怀的,有点理想,他是个什么样的,这个到后面再说。
  作者:故人舒眉 回复日期: 16:49:08 
     楼主,有一点不明白,既然老鬼-老鳖-老汉-老虎,直接上下级互相认识,那捉住老鳖不就扯出老鬼?捉住老汉不就拉出老虎?还费心找老鬼干吗啊?(请原谅,因为没有看过原作)  =================================  这个原著中也说了,而且费了重墨,我忽视了,幸亏你问起来,我就和你详细道来。    王田香向肥原报告,说拦截了一个情报,政府里有一个叫老鬼的间谍。  当肥原得知是如何抓获的时候,非常生气。  他质问王田香,你为什么要抓住那个买烟的妓女,为什么不跟踪她?如果你不抓她,我们就可以抓到老虎,甚至老K!    你明白了吧,小说里说的很明白,老鬼已经锁定在那4个人之中(看了电报),所以鬼子并不需要去抓他,实在不行,到时候宁可错杀一千,不可遗漏一个,统统干掉就是了。  鬼子之所以要囚禁这些人,一方面是出于抓住老鬼的这种成就感,原著中的鬼子很装逼,自认为智商超高,所以想揪出老鬼。但另一方面则是不允许让任何消息透露。  他们要钓大鱼,抓住那些抗日志士的领导。    这里你也许又要问了,那么如果老鬼也是领导,如果他不现身,同志们岂不是有所警觉?  麦家的心思像水桶一样,密不透风,他通过鬼子和王田香,向我们读者,解释了一切。  鬼子对王田香说:“如果共匪知道老鬼失踪,肯定会打草惊蛇,取消会议,那么我们就抓不到这些大鱼了。我们必须要让所有人知道,他们几个在这里,是在执行一向严重而光荣的任务,并不是在受审!同时,那个妓女(代号老汉)的被捕,也要把她是共党分子的事实弥补好,要让那些共匪麻痹大意,认为一切平安,并不知道,天罗地网已经布下。”  鬼子是这样对王田香吩咐的,王田香是怎么做的呢?  他首先在鬼子的授意下,邀请了那四个人的家属,顾小梦的爸爸,李宁玉的丈夫,金生火和吴志国的太太。  除了顾小梦的爸爸没去,只派了个管家婆子,其他人都去了。  这些家属远远地看见了自己的亲人,坐在灯火通明的裘庄二楼办公室中,严肃而认真地在开会。  这些亲人都知道了,家属是在执行高尚的任务!  鬼子认为,老鬼的亲属里,很有可能也有地下党,所以他借着这张牌,不仅是向外传出消息,也希望能够直接麻痹地下党。  另外,王田香也惊奇地查到,老汉竟然是前任司令员的二太太!  前任司令员不是被暗杀了吗?一家九口死得很惨,为什么二太太能死里逃生呢?原因是二太太被大老婆排挤,住不到裘庄中。(关押四个人的裘庄,除了前身是裘姓富翁的别墅,前任司令员用它做了府邸,后来被暗杀在两栋楼中)。  王田香就对外说找到了一年前暗杀前任司令的凶手。  这样一来,老鬼的下落,地下党被鬼子麻痹,认为是在执行公务,不能开会是正常的。  而老汉的被捕,又被敌人说成了是暗杀前任司令的凶手,跟这一次的群英会也没有关系,所以地下党就可以放心地开会了。  殊不知,这些都是鬼子的圈套,他的目的就是稳住这些地下党,让他们正常开会,从而将他们一网打尽!  所以知道了这个情况的老鬼,非常着急。  小说中有很多老鬼的心理描写,那是真的为自己的同志和组织着急,如果他不想想办法,组织会蒙受巨大损失的!那种眼睁睁看着同志牺牲的痛苦,不是我们这辈人能想象的出来的。  而不是电影中那种生硬的联想。老鬼发了错误的情报,要把这个局势逆转。如果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最有效的办法并不是让老枪吴志国顶缸,而是在瘸子出现的时候,干脆地自杀!  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醒瘸子,有情况!  反正横竖是要死,这样岂不是更好?何必要费那么多劲。  一个领导就那样死了,还用得着再发送什么行动撤销的情报吗?这不是一件很离奇的事吗?这本身就宣告着行动应该取消的警告,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地下党,瘸子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  要说到后面的一些情节,那真是不用看原著都知道电影编剧在胡咧咧,我们还是按部就班,讲完了白小年,我们讲讲吴志国。
  记号,回家研究
  分析的很好啊,我也是在周日下午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看了原著小说,很精彩!
  先讲到这吧。  晚上回家再接着继续讲,那时手边就有原著了,能分析得更透彻些,也不会有很多疏漏。
  昨天刚看完,回家还说了半天有漏洞    看楼主分析的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分析的丝丝入扣啊!
  持续关注。    不过在瘸子出现的时候自杀在电影中不现实,因为电影里面瘸子已经被盯上了。如果她自杀了,他们认为找到人了。瘸子也跑不了了。情报更没人送了。    不过原著里面安稳地下党的情节的确是应该有的,不然在电影里瘸子都看见这种大家全被控制的场面了,还能不传情报啊。他起码知道五个人里有一个是老鬼吧。    再不济,吴也应该唱个戏!反正李不也一直在叫嘛。这时候顾也折腾折腾,她也知道吴是同事了。也知道戏是暗号了。这个时候掩护一下不正好还利用了李。跟进来的时候全被怀疑的情况没差嘛。
  敢问楼主看了几遍啊  太有分析能力了
  技术贴马克…看得我好累
  楼主写得非常好 是该揭掉 风声 这部电影所谓高智商的虎皮了
  先MARK一个,一觉起来看。。。当时电影看了下来总体觉得不错,也没细细回味是否有硬伤,不过一开始就猜出有两个了,囧  还是要说,张涵予实在是太MAN太帅了,泪。。。
  这小说好看吗?周日一个下午就能看完啊。。那我去找来看  
  技术性好高,果然不是我等凡人能考虑到的问题,楼主不错。
  嗯,看电影的时候觉得有些疑惑,现在再看楼主的解说,真觉得电影在胡扯啊很有些地方,抽空还是弄原著来看!
  重点是,还是值得一看。
  广告杀,勿复制广告内容勿发外网链接以免误杀谢谢——如花-- swim26-- 操作时间: 14:52:02 --
  mark  当时司令一枪打死小白脸的时候,我也以为司令才是老鬼。。。。  想看看原著了
  这是怎么回事了。。。  发不了贴?
  昨天晚上同学聚会竟然一直闹到了凌晨1点……又错过了一个在家里一边看原著一边写帖子的时机,我只好在单位继续靠记忆和大家讲了。  昨天回家,趁着睡觉前,又翻了翻原著,回忆了一下电影情节,发现前面我写的还是有疏漏的地方。  首先,电影里发生的地方不是南京,而是天津。这也怪我,实在不知道汪伪政府那段时期的历史。  其次,电影中张司令为什么把白小年打死了,我只能发出疑问,也算不得有漏洞的地方。因为一开始我也说过了,原创的地方,编剧应该能够自圆其说吧。  接下来的讲述尽可能地也做到严谨客观,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欢迎大家和我讨论。话说这贴是不是发错了地方……    ===================  吴志国。  前面也分析了,电影中的吴志国,是理所当然地,当然也是莫名其妙地,被当成了老鬼嫌疑犯,送到了裘庄,在小说中,吴志国则是结结实实的,被老鬼一直利用、陷害的替罪羊。  从一开始,老鬼就瞄上了他,并且练习他的字迹,长达一年之久,也可想而知,那些手写的情报,都是老鬼模仿吴志国的笔迹写的。  为什么找上吴志国呢?  这也很好理解,因为他的职务是剿匪大队长(小说中,比电影中的官职更高一点,具体是什么,对不起,我给忘了……反正也是从事剿匪工作的),是手刃抗日志士、杀害我党和国民党的刽子手。  老鬼能瞄上他,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所以说,老鬼早就锁定了这个吴志国当自己的替罪羊,并且当事情一有蹊跷——情报上午发送,下午张司令就打电话问看过电报内容的三个人,还有谁看过,老鬼就本能地将这个替罪羊拉了进来。  这样一来,吴志国进入裘庄,在小说中,表现得合情合理,而在电影中,则十分莫名了。  当然,电影中的吴志国一直很莫名,他的种种行动都让人猜不着头脑,比如说最后,受到残酷刑罚的吴大队居然还能标准地唱出带有密码的戏文,将情报送出去,比如说到后期,吴大队就那么对顾小梦说“我就是老枪”,从而终于获得了顾小梦的信任。我先不说,这俩上下线合作了这么久,还就真的不认识的离谱,五个字,就能让老鬼相信,眼前的吴志国,是老枪吗?  这就好比我们去网恋,我看到一帅哥,我直接对他说:你好,我就是果冻。  然后那个帅哥就信了?  总也得有点什么暗号吧?  也许非常时期,顾不得那么多,也说不准。怎么说这也都是编剧原创,就让他们自个较劲吧。摊手。  电影中的吴志国就不说了,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奇怪的所在,包括最后莫名地去刺杀罪犯武田,这是为了给顾小梦报仇吗?这个老枪行事还真是够任性,够随便的……这样的为了个人情感而做出这种不合情理的事,也真是难为他成为地下工作者的领袖……  我还是说说小说中的吴志国,这个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如何反应出他的合理与真实。
  刚刚也说了,吴志国被老鬼拉进了裘庄。  进了裘庄的第一个下午,张司令就让四个人坐在一起,说说电报内容。  当然,顾小梦、李宁玉、金生火这三个人是供认不讳的,他们一定会知道电报内容的。  然后——老鬼在会议上对张司令说:“吴部长也看了。”哦对对,小说里的吴志国,是个部长,和金生火平级。  吴部长是怎么看的呢?并不是随机性地出现在金生火的办公室,并且随机性地被顾小梦看到,从而莫名地被鬼子和王田香知道,在小说中的老鬼口中,吴部长非常明确地走近了老鬼的办公室,要求知道电报内容,老鬼认为吴部长负责剿匪,电报内容早晚也会知道,耐不住,于是就将电报内容告知。  这段话,是明明白白,在进入裘庄,张司令电话询问之前,老鬼就说过了的,在裘庄后的会议上,老鬼又说了一遍。  吴志国大怒,他对张司令和鬼子说,根本没有这件事,那人在撒谎!而且他也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老鬼是谁。  就是诬陷他的人!
  这就像我家乡的一种扑克牌玩法——保皇。  五个人玩,皇帝和保镖是一伙,其他三个是一伙。皇帝是明的,首先出牌,保镖是暗的,潜伏在玩牌的其他四个人之中。  玩牌的乐趣就在于其他三个把这个潜伏的保镖找出来,然后将皇帝和保镖打败,当然,皇帝和保镖也可以把那三个“造反派”打败。  如果保镖牌面很强,可能很快就跳出来,和皇帝并肩作战;但如果保镖牌面不强,可能就会搅浑水,以希望其他三个人互相怀疑,自相残杀。  这就很像老鬼的处境,他不能让鬼子和王田香知道自己,他必须要嫁祸他人。  比如说,有一个从来没有压过皇帝的牌的人,出了一套牌,这里就假定是三张K,然后保镖出了三张A,压了他。  这个时侯,出三张K的人,很明显就知道了压他的人是保镖。因为他不是,而那个人有打他,那他不是保镖是谁?  可是其他三个人,包括皇帝,都不知道。他们只能确定,保镖,不是出三张K的人,就是出三张A的人。  但是也有可能,这两个人都不是保镖,保镖仍旧在别的地方,出三张A压三张K,可能会出于别的原因。  所以,小说中,老鬼诬陷了吴志国之后,鬼子初步将老鬼锁定了这两人的身份上。    紧接着就是对照笔迹了。
  奇了怪了,很关键的一段怎么也发不上去,仔细看了看,也没有敏感的字眼啊。。。。    重新写好了。    如果有人能证明吴志国没有去老鬼办公室,那这件事就很好解决了,但是老鬼是工作多年的地下工作者,怎么可能会被人抓住把柄?  没有人能证明吴志国在那天下午没去过老鬼办公室,所以,吴志国无法洗脱老鬼的嫌疑。
  电影中,对照笔迹是通过写简历进行的。自然是自然,但是有一个疑问,老鬼的笔迹只能从那十二个字的情报中看到,让那五个人写简历,如果没有写那十二个字怎么办?岂不是更加为寻找老鬼增加难度?  小说中,王田香让白小年写了一封信,是代替那四个人给家人写的,大体内容是在外执行公务,一切顺利,不要挂念。白小年将老鬼写的那十二个字,很聪明地嵌在了不足100字的家信中,然后又让四个人去照着抄写,又让四个人一连抄了两遍老鬼的手写情报。  这个目的不言而喻,对笔迹。  吴志国中招了。  鬼子和王田香都认为他是老鬼,吴志国为此遭到了毒打。  不得不说,电影完全改了小说的重墨,残酷的刑罚,小说中没写,甚至没有描述,打人也仅仅只是拿皮带抽。  到了电影……啧啧,吴志国受针形的时候,我被张涵予那充血的眼睛吓得手心直出汗,同时给张涵予单方面倾注了女人的那种带母性的同情,又同时对张涵予如此MAN的表现深深感动……等等等等。  但是在小说中,这个成天剿匪,杀了很多抗日战士的吴志国,则带老鬼受过,被打了个半死。  吴志国做出了抗争。  他利用短暂的松绑时间,又写了几个字,并且对鬼子说:“如果我真的是老鬼,遇到这种笔迹鉴定,我一定会刻意写得不像情报上的字,而不可能就这样写,你看,这也是我写的字,你觉得和情报上的像吗?”  看惯了柯南和金田一的我们,很容易就能想明白,越像犯人的反而越不是犯人。  鬼子和王田香觉得吴志国说得也有道理,但是并没有洗脱他不是老鬼的嫌疑。  
  笔迹行不通,鬼子又想了一招,他让王田香把老汉提出来,让她和这四个人见面,并且当着这四个人的面,毒打她。  我前面说了,老汉是老鳖的下线,所以老鬼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老鬼。  但是老汉被带到四个人之前,老鬼就在那一刻,得知了,眼前的这个二太太,就是老汉!  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感人,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希望想看原著的大家,到这里好好看看。  老汉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只是用一双闪闪发亮的眼睛望着前方,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抗日的信念。  所以,为了民族大义,老鬼纹丝不动地坐在那里,任由老汉被毒打,这也是老汉希望老鬼做的,她希望自己没有白死。  然后,老汉被带到了吴志国那里,鬼子说,想证明自己不是老鬼,就杀了她。  吴志国很干脆,拿起枪,砰砰砰三声,把老汉打死了。  到了这里,吴志国应该能洗脱嫌疑了吧?他都把老汉打死了!  可是鬼子还是没有绝对相信,因为在那样的条件下,牺牲老汉,保全自己,拯救组织,老鬼是做得出来的。  这一张牌,鬼子也没有找出谁是老鬼。  鬼子又想出一招,他让吴志国“自杀”。  就是假装吴志国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死了。写了一封血书(血用的是二太太的),以此,来诈出诬告吴志国的老鬼来。  老鬼非常厉害,他成功地又把对自己不利的局面扭转了!  那里有一段大段的分析,丝丝入扣,合情合理,请大家自己看原著吧。  老鬼对鬼子说:“吴志国的死,不能证明他不是老鬼,他反而证明的是,他就是老鬼!他很可能要利用尸体运送情报,千万不能把他的尸体送出去!如果他不是老鬼,他没有必要通过自杀来诬陷我,如果他是老鬼,自杀是他目前能想到的唯一方法!”  所以,鬼子抓狂了。  在抛出了血书之后,他原本以为老鬼会坐不住,沉不住气,跳出来,可是没有想到,还是一无所获!  恼羞成怒的鬼子严刑拷打吴志国,最后把他打死了。    这就是小说中,吴志国的下场,他就是一个单纯的替罪羊,一个杀害很多抗日战士的刽子手,和地下党,没有任何关系,也可以说,吴志国是个倒霉蛋,可谁让你当汉奸,杀中国人呢?  活该!    接下来就是顾小梦和李宁玉了,和电影中的一样,这两个女人是小说中的主角,我打算把她们放在一起写。  也希望对照着原著分析,所以今天先到这吧,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交流。  话说电影里,关于吴志国这个人物的漏洞和不合情理处,真是大车也拉不完。
  真是技术贴啊 看的我眼冒金星的 还好有些残存的记忆  一直怕小说中有那些刑罚的暴力镜头不敢看 这下放心了  对于我这样不敢看恐怖片的人来说电影很挑战心理  我另外一个女同学居然给看吐了。。。  唉
  LZ太厉害了,分析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啊,关注中
  电影完全是演技撑起来的,剧情嘛。。就是一摆设    LZ分析得灰常严谨  期待李宁玉顾晓梦部分    
  我觉得最大的硬伤就是把“发送情报能力被高度神化了,简直就像特异功能”,那个确实太玄乎了,基本不可信。  其他的还好吧。  至于电影里,老鬼与老枪互不相识,电影里老鬼被审讯时有交代了,基本上还是说的过去的。  小说我不知道,电影里并没有明确指出那些“地下工作者”一定是“我党”的,也可以是“他党”的啊。就算是“我党”的,难道就一定不能有被捕招供的?这个是不是吹毛求疵了?
  最大的硬伤就是“发送情报能力被高度神化了,简直就像特异功能”,那个确实太玄乎了,基本上不可信。  至于老鬼老枪互不相识,电影里阿鬼被审讯时有交代,基本上还说的过去,不能算硬伤。  小说我不知道,电影里的“地下工作者”有指明一定是“我党”的吗,难道不能是“他党”的。  还有你的这一句:“女服务员受命于老鬼,那她肯定是我党人员,可她竟然招供?这岂不是抹杀了我们地下工作者的英勇形象……”  你是不是太天真了些。
  楼主分析的很好~    我是因为先看了电视剧风声,然后去买的麦家原著小说,然后再看的电影。电视剧跟电影改编的都很多。    先不说楼主说的这些具体的情节。单是说整电影,里面的刑罚过多,感觉不是智力上的斗争,而是肉体的折磨了。原著我记得好像没有这些的。    然后就是李冰冰的表现,她总是演的貌似她才是老鬼的样子,这个也挺说不通的。    不过上面这2处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让电影更有看头。    总是听周围的很多人一遍遍的说风声有多好看,个人觉得挺悲哀的。貌似大家很久没有看到一个真正故事情节很好的电影了。也多亏原作者的功底好,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底子好,再怎么改编也不会差到太远了    
  好看!
  作者:绝对低迷 回复日期: 11:44:58 
    我觉得最大的硬伤就是把“发送情报能力被高度神化了,简直就像特异功能”,那个确实太玄乎了,基本不可信。    其他的还好吧。  ----------------------------------------------------------  同感,我也觉得电影在短短的两个半小时内不可能完全展现所有的细节,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非常不错了    我个人认为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你说的,他们应该不是我党领导的,而是属于另外一个party领导的---军统。  在电影结尾处李的工厂背景里挂的横幅是“慰劳国军”,这个完全不是我们的用语吧。而且电影里并没有清楚交代过这个问题,完全是大家附会上去的。  而且参照史料来看,当时裁决汪伪汉奸的主力就是国民党领导的军统组织
  另外LZ指出的很多硬伤之处主要是小说和电影的逻辑轨道完全不同所致的    首先要认识到的是电影剧本经过改编,情节大幅度的删改,这完全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你不能再以小说的情节逻辑来进行参照,这其实是无意义的,针对电影的硬伤只能以电影展现的情节逻辑来进行推敲。
  技术贴,马克
  作者:绝对低迷 回复日期: 11:44:58 
   小说我不知道,电影里并没有明确指出那些“地下工作者”一定是“我党”的,也可以是“他党”的啊。就算是“我党”的,难道就一定不能有被捕招供的?这个是不是吹毛求疵了?  ----------------------  作者:等着被镭劈 回复日期: 14:03:11 
    另外LZ指出的很多硬伤之处主要是小说和电影的逻辑轨道完全不同所致的        首先要认识到的是电影剧本经过改编,情节大幅度的删改,这完全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你不能再以小说的情节逻辑来进行参照,这其实是无意义的,针对电影的硬伤只能以电影展现的情节逻辑来进行推敲。  ------------------------------    电影上,从被捕的女服务员家里,搜出了密码簿母本,供出了瘸子,这就说明,她和瘸子-老鬼-老枪也是一条线的,是一条线的,应该就是统一我党的吧。不过这也的确有点吹毛求疵,所以我也只是怀疑。    电影和小说的逻辑轨道确实是不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电影出现了那么多漏洞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就算是以电影展现的情节来看,我在帖子里分析的很多情节,都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解释不清的。  就比如吴志国,他究竟因为什么,被鬼子和王田香送到裘庄?  没有说,没有交代。  至于吴志国和顾小梦最后的争相送死,受虐的行为,很多网友都早已质疑了,这个也是根本解释不清的地方。  我为什么通过原著分析,之前我也说过了。  很多网友质疑电影的情节,从而质疑原著也是这样逻辑不清的,这对于我喜爱的麦家,无疑是一个伤害。  所以我就在此立贴,希望那些看了电影,又不愿意花钱买原著小说看书的人,能够了解,原著本身,是十分严谨和逻辑分明的。  至于这部电影本身,我从来没有否认它是一部好电影,就像楼上有朋友说,国内太缺乏讲故事讲得好的电影了,有这样一部电影,能把故事讲成这样,就不错了。  确实不错,不过除了不错,找找电影的漏洞和硬伤,不也是很有趣。
  我个人很爱看金田一,先看了几集动画片,后来不过瘾,就又去看漫画。  和风声很像,金田一动画片,受容量所致,很多交代不清的地方,看了漫画,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哪怕每一个小细节,都会交代。  不过金田一的动画是完全忠实于原著漫画的,所以看漫画,释疑的过程很痛快。  风声嘛,儿子和孙子虽然一脉相承,但就算通过原著释疑,还是会有无法解释的地方,那个也不是我能做得了的了,还是让编剧以后,拍个外传,写个后记之类的,再解释去吧。
  技术贴...M
  楼主,请尽快分析情节吧。不要打断思路。
  我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吴志国会在这5人当中,根据顾晓梦的说法,他是没资格看电文的,而在顾晓梦还没有检举他之前,他就已经在5人当中了,当时就觉得硬伤阿,不过还是很感人啊, 想看看原著
  LZ快点更新啊,技术帖mark
  其次,电影中张司令为什么把白小年打死了,我只能发出疑问,也算不得有漏洞的地方。因为一开始我也说过了,原创的地方,编剧应该能够自圆其说吧。  ——————————————————————————————  电影里面张司令很威风得来救相好小白的时候,武田拿出证据咄咄逼人的,言下之意是司令也有嫌疑,要他必须“自清”,洗清自己的嫌疑,张司令只好打死小白以示清白了。真狠啊……小白等到最后还等来一顿要命的胖揍%&_&%  在看原著中……
  我就是觉得李宁玉的那件旗袍是有多大,能缝下那么多话。。。
  小广告,苦sir喊你去小黑屋喝茶。-- xfen1160-- 操作时间: 22:44:12 -- 2070958
  吴志国对李宁玉说,可以根据曲调的变化送出情报——看电影的时候我特好奇:万一遇上唱歌跑调的怎么办?
  我当时看了这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情节太扯了!但周迅的表演依然让我非常感动。可悲的是,这样一部漏洞百出,卖弄血腥,有点谄媚(很显然戏里的老鬼老枪应该是国军的人)的电影,也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可见我们的国产商业片积弱至什么程度。相信对于任何一个稍微挑剔的观众来说,如果没有周迅,这部片子就算得上是一部烂片,是顾晓梦这个人物的背景,选择以及周迅本身具有的一种特别的牺牲自我的气质才让这部电影有了精气神。
  “风声”原著的精华在于,国共两党情报人员联手合作,九死一生终于将情报送出,而顾、李两人合作的基础是共同抵抗外辱的民族大义和微妙的百合之情,这才是原著的精髓,电影直接飞掉了GMD,事实是使汪伪汉奸们闻风丧胆的“锄奸队”恰恰是军统戴笠的手下,历史终究是历史,一味把功劳算在自己头上是对历史不负责任!    电影中的百合也很莫名,一个受过特殊训练立场坚定的我D情报人员和汪伪机关情报破译人员也就是汉奸搞百合,三观首先就不正,顾小梦一口一个我把你当姐姐,只会让人觉得是在做戏!    另外赞一句,电影里演员非常好,但我相信如果照着原著拍,演员会发挥的更好!
  说得好,今天刚看完风声,虽然很感动,但是从技术层面来说,真的很扯    
  写得太深刻了,解了我很多的迷惑
  LZ大部分分析的精准,两个小地方提出来和你讨论下:  1、你用了很大篇幅来说明白小年不应该成为和4个人同等的怀疑对象,并列举影片中白小年接电文后无任何迟疑直接放进张司令抽屉里的片段。但逻辑上作为司令秘书,白小年有足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来偷看司令的任何机要文件,这个时间点不一定要在交接过程中,也不一定要在电影中直接展现出来(不展现出来往往更能够混淆观众的注意力),所以只要张司令有嫌疑,白小年就必定有连带嫌疑。  2、“而不是电影中那种生硬的联想。老鬼发了错误的情报,要把这个局势逆转。如果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最有效的办法并不是让老枪吴志国顶缸,而是在瘸子出现的时候,干脆地自杀!    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醒瘸子,有情况!    反正横竖是要死,这样岂不是更好?何必要费那么多劲。”    如果是这样的方式来传递情报,鬼子可以直接把瘸子控制起来,瘸子只是个信息员,我党不一定会因为他的突然消失改变行动计划。
  马克......
  其实,我们看的是电影,何必那么认真?  真的较起真来,恐怕这世界上没什么是对的
  其实楼上的也挺较真的!    你如果不较真何必来唠叨楼主较不较真?    
  看电影是一种娱乐,解构电影更是一种娱乐和智慧。    电影《风声》漏洞颇多,但小说出色,编剧还算用心,值得分析一番。    讲逻辑是商业电影的根,但国产电影大多不讲逻辑,当观众弱智。    楼主继续。
  mark  
  好贴,不得不马克
  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楼主为毛不写了啊
  楼主啊,我觉得小说也是有漏洞d,    最大一个漏洞是那个顾小梦发觉李宁玉模仿她的字写情报一回到房间不是对她大骂特骂,李宁玉不是连忙解释安抚她的情绪吗?这个时候李宁玉没有去拔开窃听器哦,那样肥原他们不是听光光了吗?    还有一个漏洞是肥原后来既然知道李宁玉就是老鬼,她给丈夫(哥哥)画小草报信,那么他丈夫老潘也肯定是地下党了,为什么围剿任务失败后不马上去抓老潘呢,如果说老潘他们知道敌人已经知悉他们是地下党而转移了,那为什么老鳖不走留下给鬼子抓呢?    其实小说一开始就说老K和老鳖已经暴露了,然后抓了老汉,后来老鬼也知道是谁了,其实最终只有老虎还未暴露而已啊对吗?    期待楼主答疑
  我还要成长,不管前面是阳光还是狂风暴雨,我会一直成长。
  LS各位不要想得太简单了。  你们想得到的,人家早就想到了,别忘了这部戏是麦家自己改编的。人家的难处你不知道而已。  《风声》要打开香港、台湾的市场,不能出一点的问题,国共两党情报员合作的问题容易引起争议,谁知道到时会出什么岔子?这部戏要在华谊上市前推出,一定要万无一失。  至于酷刑,我相信主要是为了迎合香港的观众。内地观众看了说怕怕,香港观众啥镜头没见过?没这些镜头,真不知道怎么让他们进电影院。
  《风声》宣传的是谍战悬疑大片,实际上卖的是“情”:姐妹情、战友情、爱国情。  现在很多观众都想再看一遍《风声》,想揣摩周当初是怎么“骗人”的?这不能不说是编剧的一种成功。  如果按《暗算》那么改,就没这个效果——谜底一掀开,大家都感动去了,回味的东西少了,没《风声》那么余味无穷。  
  我看完电影出来觉得太好看了,腿都软了~~~  但是冷静下来想想,剧情很不靠谱    最让人想不通的就是,如果老鬼早存死志,那么她在阳台上听到老枪唱那段空城计时,就该干脆的自杀。  不过这样也不能保证情报能传出去,因为鬼子不会在群英会前冒险放他们出去。这时老鬼就可以把情报缝在内衣里,作为尸体被抬出去。这样的效果岂不是跟主动受虐搞死搞活最后才被抬出去一样?    我下午刚看了电影,还没看原著哈。一定要把原著找来看看,电影这个剧情太让人呕血了。
  还有LZ姐姐说的电影里“吴志国莫名其妙的进了裘庄”,我倒觉得能理解哈,因为在电影的情节里吴志国是老枪,在金生火办公室里看到有情报,凑上去瞄一眼是可以理解的。然后就像小说里给老鬼打电话一样,鬼子可能会打电话给金生火问还有没有别人看过情报,金生火就说了还有吴志国……也能说通吧?虽然有些牵强哈~    然后进了裘庄老鬼认出老枪是自己人,然后二人咬来咬去企图保另一人出去的情节,就太扯了……    我觉得李冰冰裸戏那段也很莫名其妙诶,鬼子把她脱了她就崩溃了?然后鬼子认为她崩溃了就清白了?理解不了
  PS:LZ姐姐我追过你的帖子,我特喜欢你。
  记号。  那些刑罚的场面还好吧。  不过一怀孕的姐姐她父母去看了以后告诉她孕妇不适合看那么血腥的场面、、、
  楼主。。。我有个疑问,,,你一定要帮我解答啊~~~。。。    最大的不解就是:小说里老鳖得到了要取消聚会的信息,而且从药壳里把信息拿出来卷在抽掉烟丝的烟里交给了老汉。。那证明老憋是绝对知道信息内容的,在已被监视但并未失去行动自由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把信息直接传达给老虎和老K啊!   说老憋不知道老虎老K是谁,不知如何传达信息,但西风结尾时,顾老说她把消息给了老憋,老憋是直接通知老虎老K的!    另外小说我只看到东风和西风,静风还没找到,麻烦你把静风网址发给我好不啦。。。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楼主。。。我有个疑问,,,你一定要帮我解答啊~~~。。。    最大的不解就是:小说里老鳖得到了要取消聚会的信息,而且从药壳里把信息拿出来卷在抽掉烟丝的烟里交给了老汉。。那证明老憋是绝对知道信息内容的,在已被监视但并未失去行动自由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把信息直接传达给老虎和老K啊!   说老憋不知道老虎老K是谁,不知如何传达信息,但西风结尾时,顾老说她把消息给了老憋,老憋是直接通知老虎老K的!    另外小说我只看到东风和西风,静风还没找到,麻烦你把静风网址发给我好不啦。。。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分析的很好  我特别不满意电影把李宁玉这样天人一般的人物改成了路人  而且故事还没编好  电影里两个GCD都不及一个李宁玉在原著里给人的震撼力
  楼主开过长帖子,我看过,楼主最近还好吗?  我打算下单买书了,看完了再跟你来讨论啊。天啊我都积攒了十来本书要看了
  分析的很好  
  楼主分析得很到位,有理有据
  小说里的逻辑还算严密    但也有一些硬伤,前面有TX说了,顾小梦向肥原揭发李宁玉的那幅画是情报,从而得以指认出李宁玉是老鬼,但这就间接说明了老潘也是共党,李宁玉用这招的时候不可能不想到这个问题    但这小说写得最好的也是这个地方,情节峰回路转,匪夷所思而又合情合理(除了牵出老潘这个地方要改一下外),让人不得不对李宁玉生出强烈的敬仰之情,小说里李宁玉很感人,聪明,冷静,为了信仰不惜生命,但又决不是铁石心肠,高大全一类的人物,比如她在顾小梦面前暴露之后的那十几个小时,采取了各种手段,威胁,恐吓,用民族大义感化等,来说服顾不要揭发她,并帮她把情报送出去,这些手段也可以说在平时都显得稍稍卑劣,但在那种情况下就显得非常可信,而且使得李宁玉的形象更加血肉丰满    
电影里把军统情报人员这条线改了是个败笔,国共情报人员在抗战中合作是有史实作支撑的,并非想象出来的事,这样写正突显了当时情报工作的残酷,复杂,为了政治正确改成电影里那个样子实为不智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3244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族招人宣传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