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经典的活动让许多网络游戏痴迷者懂得了许多种幼儿教师成长感悟的道理感悟了人生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悟其可以纵横而行之无忌,道之极也。」 ――庄子
字号:大 中 小
国 培 计 划
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
历史学科研修简报
2010年 第6期
◆ 主  编: 朱汉国 赵亚夫
◆ 执行主编: 聂幼犁& 任鹏杰& 王& 雄
◆ 编  委: 朱汉国 赵亚夫 聂幼犁 任鹏杰
      李惠军& 单怀俊&& 黄牧航& 陈& 辉
      王& 雄& 张汉林 张斌平&秦& 阳 苏争艳
◆ 本期责编:任鹏杰 王& 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博客同时发布]
[“中学历史课程网”同时发布]
重 要 公 告
2010年8月3日在线视频研讨安排
一、研讨主题: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研讨
二、研讨时间:号15:30~17:30
三、研讨主持:教育部历史课程远程研修团队
四、为了让讨论更集中一些,本次视频在线研讨集中在三个方面:
1.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
2.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
3.历史教学的评价探索
期待各位老师们的积极参加!
◆刊首寄语
人类文明的结晶,历史教学的高峰 &&&团队专家& 张斌平
◆热点聚焦
高中历史选修课不是陪衬课& &团队专家& 陈 &辉
漫谈选修一改革模块的教学&& 团队专家& 张汉林
◆作业点评
作业1:重庆大足历史班学员&& 熊治刚
作业2:重庆垫江历史一班& 余伟成
作业3:甘肃定西历史二班& 文玉梅
作业4:贵州安顺历史一班& 韦明炬
◆简报精粹
甘肃省历史(1)班学习简报 (第五期)
四川泸州历史(1)班班级简报(第五期)
◆研修感言
有感于“很难、很累、很烦、很苦”&& 团队专家& 苏争艳
历史课程国培研修学习体会& 贵州铜仁沿河历史一班& 董娟
感受中学历史新课程的新理念&& 四川仪陇县教研员& 李仕选
由苦变淡、余味微带甜:研修感言& 甘肃陇南历史一班& 许巧香
◆历史团队温馨提示
●刊首寄语☆☆☆
人类文明的结晶,历史教学的高峰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随想
团队专家& 张斌平
有人说历史是最无情的,信哉斯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往昔的政治风云无影无踪。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希腊城邦罗马帝国今安在!无论多么惊天动地的政治风云都消失在岁月的烟尘中。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即使那些在历史长期存在的制度也遗踪难觅。周王朝想长治久安的分封宗法制没有了,秦帝国要传之万世的皇权专制没有了,即使使登上长城也难以理解它当年的军事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足今人衣食住行的都是现代经济。今日面对美食依然感觉乏味的学生很难想像几十年前因饥饿而死的事情,今天的人们在使用高科技从事生产的人们似乎也没有必要去惦记当年的手工耕织工具技术。甚至是站在都江堰面前也难以体会这项2000年前水利工程造福民生的经济价值……
有人说历史是最有情的,诚哉斯言!
且不说《周易》这等带有神秘色彩的古典,历代总有痴迷者。就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至今还在与今人对话,他们的思想至今还在滋润着中国人的心田;古代希腊哲学的旗帜迄今还在人类的头脑中高高飘扬!拿破仑的帝国早跨了,但拿破仑的奇迹却在不断流传;三国争战如东逝的江水永不回头,三国演义却如人生的欢歌反复吟唱!往昔的政治经济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进步而逐渐被覆盖,被埋没!只有思想文化会长存于世!有人说,历史就是今人与古人无休止的对话!对话者,文明的对话,思想的对话!对历史上政治、经济的研究说到底也是思想文化研究,也只有思想和文化的对话才永无休止的对话!
总而言之,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历史教学的高峰!这就是必修三的教学地位!
然而,拿起必修三的教材往往有感到困惑:儒墨道法孰是孰非?理学心学真是费解!希腊先哲如此深奥,启蒙思想何其难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异曲同声,启蒙运动与理性主义俨然一体!先哲的思想如何解读才能让学生明白?吾辈难免学力不够! 四大发明的科技地位?天、农、衣、算的成就辉煌。从伽利略到达尔文,从牛顿力学到量子理论,学生如何才能不感觉枯燥乏味,我们感到力不从心!多彩的文学艺术让人眼热,从书法绘画到电光影视,既非常专业又引人入胜。但时间不够,担心会考,我们难免忍痛割爱!怎么办?
抓住古今思想演变的主线是关键。思想家基本观点要解读,思想主张的变迁更是不可少。观点解读是教学基本要求,理解思想变迁是历史学科特色。
以中国传统思想演变为例。中国传统思想凡三变,汉儒董生以吸收多家思想成新儒学,使先秦孔孟仁义之儒而为西汉君臣尊卑之儒,不仅使儒学由江湖而庙堂,而且正式结束春秋以来诸子百家争鸣,此为一变!宋儒迎战佛道,改造儒学而为理学,使儒学去神秘化而哲学化,在政治化基础上进一步世俗化,此为二变!明清易代之际,从李贽到顾、黄、王面对江南经济繁华和身世家国惨变而发出儒学的批判!随着清朝的巩固和文化专制,这些异端声音终成空谷绝响,未能形成儒学之改造,更没有为中国开辟一条新路,令人感慨至今!近代鸦片战争前后,靠经世致用的儒学传统部分士大夫走上师夷长技的道路。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儒学逐渐嬗变;随着清朝统治的结束,儒学由庙堂而入乡野;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代表,大力引进西学,儒学屡遭批判,甚至被抛入历史故纸堆,此为三变!近代以来,救亡压倒启蒙的形势下,思想的价值首先体现能否挽救政治危机!从康梁维新思想到孙文三民主义,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中国的思想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中不断发展,中国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民族复兴道路上不断创新!
西方思想演变以人文主义精神发展为主线。希腊哲学为人文主义起源,人在自然万物中“发现人”!人的主体意识第一次觉醒,要追求美德、知识、智慧!与雅典民主制交相辉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为人文主义精神发展,人在宗教世界中“发现人”!人性得到充分展现,要追求现实的财富、成功、幸福!启蒙运动为人文精神的升华,人在人类社会中“发现人”!人的权利得到充分阐发,要追求自由、平等、民主!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进步为“人的发现”贡献甚大,开阔了人对自然宇宙的认识也开阔了人对自身的认识,大大增强启蒙思想家用人的理性审视现实一切,设计理想社会制度的信心和勇气!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彼此关照,互为动力,工业文明就在这样的氛围中酝酿发育!
文学艺术成就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无不展现人的艺术创造,无不具有鲜明的时代需求,无不留下地域的社会风貌!凡此种种,无须面面俱到,只要解剖麻雀,激发审美需求,理解历史即可。鉴赏之美只好留给学生课后体悟了!
思想文化既然是人类文明结晶,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故还应努力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的嬗变中体会人的创造,人的情感,人性的高度,人类的希望!且莫只见难懂的思想理论、深奥的科学成就,而目中无“人”,这样就是对人文主义的讽刺,对理性主义的蔑视!
面对人类文明之结晶,欲成历史教学的高峰,还靠教师之的历史学养!莫将历史课上成哲学课、艺术课、科学课,更需大家共同的努力!
●热点聚焦☆☆☆
高中历史选修课不是陪衬课
团队专家& 陈 辉
老师们学习了专题六 ,对有关新课程高中历史选修课的特点及教学策略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有的老师在在线研讨和互动问答中提出疑问,认为新课程历史选修是必修课的陪衬,历史必修内容多,只要能上好必修课就行了。其实,这是老师们的误区。此次高中历史新课改最大的特点在于选择性,突出体现在历史选修课的教学上。因此,深入研究高中历史选修课的实施,对推进高中历史新课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历史必修课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3个专门史模块,历史选修课是主题突出的6个模块,即历史上重大的历史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历史选修课内容与必修课内容有密切联系,选修课是建立在必修课内容的基础之上,是对必修课有关重点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并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如关于社会改革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关于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关于文化传承的“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应当说,历史选修课的每1个模块,基本上都可以在历史必修课3个模块的内容中找到其知识内容的基础。历史必修课和选修课内容丰富,各部分内容围绕某个专题展开并自成体系。历史必修课与选修课内容相互渗透,把巩固知识与启发思考有机结合起来。
高中设置历史选修课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从高中历史必修课内容与选修课内容的关系来看,历史选修课程内容是知识的螺旋上升,两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从知识内容特点来看,历史必修课内容重内容的全面性,重基础,历史选修课内容重内容的重点性,重内容的深化。换言之,历史选修课内容必修课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加深,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主要载体。从知识内容与发展关系看,历史必修课面对全体学生,重在全体高中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养成,而历史选修课侧面向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学生,重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从学习方式转变来看,历史选修课内容更有利于实施探究式教学和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由此看来,高中历史选修课不是必修课的陪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高中历史选修课与必修课具有同等的课程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讲,高中历史选修课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老师们在实施高中历史选修课中,应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并结合高中专题史教学特点,突出专题教学内容的重点。同时, 应对历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重新建构高中历史专题教学体系。
如何上好高中历史选修课?笔者认为,一要求新,即体现新课程专题史教学的特点,重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二要求稳,即立足现实,稳步前进,平稳过渡,不要过于激进,重历史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自然衔接和整合。三要求实,即重专题史知识的落实,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重专题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说来:
(1)高中历史选修课教学要按“模块十专题”的要求,做好选修课专题知识的整合,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时空框架。
(2)要认真梳理选修课专题知识结构,打牢知识基础,实现知识的螺旋上升。
例如,从高中历史选修一和选修四这两部分内容来看,形成了知识面扩大、知识点加深、知识重难点发生变化与数量增多、知识掌握层次要求提高等特点,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重点和难点,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生从“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的转变。在6个选修模块中,尽管在模块主题立意及具体内容选择上互不相同,但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目标要求方面,有着相同的在一致性与融合性。 老师们在历史选修课的教学中,要注意采用多种形式与方法,克服“满堂灌”的“一讲到底”。培养学生学会积累历史材料,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或者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情景模拟和解释现实问题等方法来学习历史选修课。
历史选修课程教学离不开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支撑,这是上好历史选修课的前提和基础。高中历史选修课的开设,不仅为高中生的成长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而且对于老师们的专业发展来讲,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在于:许多老师原来所熟悉的“统一性”、“确定性”的课程内容,被“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所取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机遇在于:历史选修课的开设,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空间。为此,要上好历史选修课,建议老师们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开展持续性专业研修和保持不断学习进取的心态,使自己由“教学型”向“研究型”人才转化。
(2)在教师角色转换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增强创新性,积极开展个性化、多样化的历史选修课实践教学。
(3)积极整合历史选修课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加强校际合作、开放式备课模式的探索,这是保证历史选修课正常教学和提高历史选修课质量的重要途径。
漫谈选修一改革模块的教学
团队专家& 张汉林
动物吃饱喝足之后,不再寻求新的花样。人类却不一样,不大安分,现有欲望得以满足,新的欲望悄然而生。人类总是渴求改变,或者革命,或者改革,或者烈火熊熊,或者润雨无声。正因为如此,人类才会与动物渐行渐远,社会才可车轮往前。课程标准如是说: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诚哉斯言!
可是,我们也曾迷失视线,抗拒改革。还忆否?我们视洋务派为买办,以洋务运动为反动,李鸿章成为卖国贼的代名词。现在看来,洋务运动何曾不是“改革”?何曾不是“开放”?不过主持不同、动机迥异、效果悬殊而已。
观念差异如此之大,是因为我们过去愚笨,现在聪明吗?不然。世易时移,变亦宜矣。身处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更能“同情”地理解历史。因此,要懂得历史,必然要懂得现实。
教师生活在现实中,而历史指向过去。
生活在现实中,不一定懂得现实。现实充满骚动、琐碎、苦闷,有时会蒙蔽你我的心智。这时我们就要静下心来,借助历史,才会懂得现实。在阶级矛盾尖锐的当头,梭伦“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这才为雅典黄金时期的到来奠定厚实的地基。千载以后,我们呼唤“改革成果由全民共享”,是心同此理,不谋而合?还是知古鉴今,智慧共享?也许,历史与现实,不过是手心与手背的关系。作为历史教师,要读书以了解过去,要阅世以了解现实,要互为关照以懂得彼此。
教师生活在现实中,历史指向过去,而教育则指向未来。
未来本不可预测,过去和现实只能发出些微烛光,这就需要教师目光长远,并耐得住寂寞。过去的英雄已然逝去,现实的喧嚣不绝于耳,未来的道路依稀难辨。但我们绝不应放弃为未来负责的信念。未来的人类,应该独立思考,应该懂得宽容,应该心怀善念。
作为历史教师,常常会出示王充、朱熹、王安石、梁启超等人对商鞅的评论,得出一个相对固定的结论。但是,我们知道,关于商鞅的争议千古不绝,以后也不会停息,当今时代对商鞅的评价绝非定论。如果让学生分析历朝历代为何如此评价商鞅,理解人们认识历史的不同角度与方法,从而获得解读历史的钥匙,当他们在未来面临人生难题之时,他们是不是就能够摈弃人云亦云,大胆运用自己的理性进行独立思考?
闫艳华老师“蛰伏三载终破土”,把诗歌融入日常教学。关于梭伦:“谁扶贵族大厦之将倾?锦囊何妙令水火相容?雅典的太阳啊,功成不为功名累,留下史话后人评。”关于商鞅:“悠悠乱世一枭雄,杜鹃泣血辅孝公。南门立木行新法,谁教良臣哭东风?”意识何其强烈!文辞何其优美!教师才华尽显,学生兴致盎然,课堂气氛热烈。教师表达历史认识的方式极具个性化,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的套话、废话会越来越少,他们的思考会富有个性,他们的表达会丰富多彩。但是,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问几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评价?还可以怎样评价?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的评价?长此以往,学生的未来是否也会像教师一样,个性张扬,卓尔不群?
过去、现实、未来,历史、教师、教育,在暑期火热的培训中,我们在思考。哲人云:思考也是行动。
● 作业点评 ☆☆☆
作业1:重庆大足历史班学员&& 熊治刚
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政治的目标是制定政策,也就是处理公共事务。政治行为是人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人们介入社会的政治生活时,他们的所作所为便是政治行为, 政治本身是“众人之事”,政治文明的内涵还应当包括:法治、人权、公平、正义、和平、自由等。新课程教材的编写分别选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给人的直观的印象是中国专制、欧洲民主,进而造成了中国的落后、挨打。
那么,我们在教材的处理,给学生的讲课过程中,怎样去生成资源,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历史团队专家赵亚夫:“落后就要挨打!”长期以来被我们作为真理来接受。然而,这是阶级斗争哲学的一种主观推论。在历史教学中,这条“真理”掩盖了历史反思,它只能培养头脑简单的民族主义者。至于它在公民心里埋下的仇恨种子,更不利于学生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新课程选择的内容,大大淡化了“屈辱史”“革命史”的比重,让学生更全面、客观地看到他们理应接受的“探索史”和“文明史”。所以,很难说,根据现在标准的内容,就得出“落后、挨打”的结论。新课程给了教师还原历史的机会和可能,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落后而挨打”。所以,让我教新课程的话,我会让学生思考到:“落后不是挨打的理由”(我们为什么落后;为什么挨打)。
更重要的是,当代的中国人不能把自己“落后”、“挨打”的帐都算在列强身上,而自己不承担任何责任。传统历史教学处理到这一点,也最多把责任算在了“腐败的清政府”头上――等于反动阶级。
一个民族没有反思,凡是错误都与自己无关;每个公民没有觉悟,凡是罪过都与自己无涉。结果怎样呢?一旦你掌握了公权力,就会重蹈覆辙!!逃不出“历史规律”的。(即他们都反对专制,但憋着做皇帝。有了权力,自然找皇帝的感觉。)
公民社会需要有历史自觉的公民,新历史课程于此有它的使命。不能再用老眼光看问题。仅供您参考。最后强调一句,要“研究”课标,而不是看看而已,更不要从考试的角度看它。
作业2:重庆垫江历史一班& 余伟成
如何解决新课堂内时间与内容的冲突
我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三十多年,以前学的知识、用的教材都是通史结构。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头脑里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用起来可以说是浑洒自如,绰有余裕。而今要大刀阔斧地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这对于我来说无异于一次思想解放、脱胎换骨。通过学习反思,使我对这次新课改有了深刻的认识: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已经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但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堂内存在着教学时间短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冲突。这是因为,教学时间是固定的(每1课40分钟),而教学内容是可变的。就教学方面来找原因,我认为有这样一些:一是新课程教材涉及的新概念多,知识结构不系统,跳跃性大,需要补充的知识多,教材提供的图片、资料多,设问多,要弄清这些问题,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二是教师的正常讲解该用多少时间?三是学生该讨论多少个问题为宜?学生的活动又会用多少时间?四是其它课程资源的引用又会占去多少时间?以上几方面的内容都要在课堂时间内完成。因此,占用时间孰多孰少,这就产生了一些矛盾。而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又着重强调过程和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课堂活动不能少,这使我感到十分棘手,令人头疼,难以操作。因此,鉴于我县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差,多媒体设施又不完善的实际情况,为了尽可能的化解课堂内的矛盾冲突,特提出以下几点初浅的建议:
第一,课堂内教学资源以教材为主,重要的概念,知识点必须让学生掌握。
第二,教师的讲课时间不能固定,得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来决定,但一定要考虑留有学生活动的时间。
第三,课堂上学生讨论的问题不宜过多,我认为3―5个为宜(指层次较高的),讨论的问题多了,直接影响教学基本任务的完成;少了,又无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主张对学生课堂上讨论的问题,(新生成的问题和边缘问题除外),无论是由老师还是由学生代表都应该当堂解决问题,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放学,带着问题回家,以后还会带着问题参加考试。
第四,对其它课程资源的引用应适当适量,如对史料的选取应以通俗易懂,文字简短的为好,这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解决问题。学生学习又不是专家学者做学问,没有必要去引用大段大段的古文史资料,老师也不要成为“乾嘉学派”的继承人。
第五,对于借用别人现成课件上课也得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内容应有所取舍,不能原封不动地套用。
总之,对于新课改,理论学了不少,观念也在转变,但实践还没有起步,我这里只是抛砖引玉。
&团队专家陈辉:本次课改不仅对年轻老师来说是挑战,而且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而言,同样是一种挑战。诚如余老师感言:“以前在大学所学的知识是通史结构。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头脑里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用起来可以说是浑洒自如,绰有余裕。而今要大刀阔斧地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这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次思想解放、脱胎换骨。”在新课改的挑战面前,是固步自封,还是迎难而上?余老师选择了后者。他凭借自己30多年的从教经验,潜心思考新课改,在分析县情和学情的基础上,就“如何解决新课堂内时间与内容的冲突”这对矛盾提出了真知灼见,供年轻老师借鉴。真是难能可贵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新课改需要更多的象余老师这样的教学名师,在新课改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引领青年老师的专业成长,使他们在新课改中脱颖而出。
作业3:甘肃定西历史二班文玉梅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hspace=12 alt="文本框: 非多余的几句话:拜读了甘肃定西历史二班文玉梅老师的作业,想到了几句话――
●作业要独立思考,触类旁通
●但是他山之石,亦可攻玉
●借鉴的要诀是汲取精华所在
●借鉴的关键是为我所运用
●借鉴的目的是传承中再创作
●借鉴的成果是有效的操作
历史团队专家爱李惠军
" src=".cn:83/lishi/jianbao/lishijianbao06/index_clip_image001.gif" width=560 height=188>
通过今天的视频学习我认为课堂提问、历史小课题、历史资料袋的运用是值得推广的。课堂提问是以往常用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建立课堂提问追踪表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跟踪,期末时对学生所得的分值予以统计,再折算到总评当中去。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把课堂提问中学生的表现纳入考核评价,不仅有利于常态教学中,通过评价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利于评价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同时也提升了日常课堂教学的活力。――李惠军
历史小课题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针对某一主题,独立完成任务,并以小报、研究报告等方式来提交作业,教师课前布置制作内容,学生分组合作,他们在制作过程和完成后相互交流,相互评比,不仅对历史知识进行了预习和巩固,而且锻炼了合作能力。学生的才艺也得到展现,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有的学生还利用电脑软件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制作成课件或游戏。然后我们对这些小报、课件和游戏进行评价,分成等级并赋予分值,纳入到过程考核当中去,成为学生历史学习成绩的一个依据。
在历史小课题的探究、形成和呈现的全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交流合作、彼此互动、论辩争鸣的机会,而且在团队合作中,在项目驱动下,学生体验了历史探究的过程,认识了探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另外,在展示呈现成果的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创意能力和竞争意识。这种特体探究形式可操作、可调控、可测量,是一种值得总结辐射的好办法――李惠军
历史资料袋的运用。在单元教学或课题教学前,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主题。学生根据该主题广泛收集相关内容,如文字材料、图片、视频、录音等。收集这些材料后进行整理,建立档案,并按要求填写报告单。资料袋的评价也赋予分值,纳入到期末总评价当中去。资料袋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多种多样的,如课堂表现评价p个人成长的自我记录等。
资料袋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对于“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孤证不立”、“多重互证”科学严谨治学精神的理解。也有助于在评价中教师在定性评价的同时,进行比较定量分析。――李惠军
作业4:贵州安顺历史一班 韦明炬
通过专题六的学习,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教学特点及问题解决的一些方法策略。
新的选修课程设计为六个学习模块,这六个学习模块从时空地域来看,贯通古今中外;从选材上来看,分别涉及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和文明成果等。
选修课与必修课相比更加突出了以下特点:一是课程呈现的专题性;二是课程学习的选择性;三是教学内容的拓展性;四是更多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选修课程的教学面临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选修需求得不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第二,教师的知识储备难以适应选修课程的教学。第三,教学组织的形式缺少灵活的必要变化。第四,教学过程的实施带有明显的单纯“应试”倾向。
我非常赞同本专题专家们的观点,尤其是海南中学的选课流程值得我们借鉴。今年9月我省即将实施高中新课改,毋庸置疑,选修课的教学必将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我们乡镇中学,问题矛盾将更加突出。我校是一所农村高完中,师资不足,条件有限,我想新课改开始后,在学生选课的过程中,即便我们遵循“选课基于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师对学生选课进行充分指导”的原则,教师应始终参与,适时给予适当的引导,也很难化解或减少学生自主选课与有限教学资源之间矛盾。
时代在发展,社会再进步,我省的高中新课改即将推行,正如专家们所说:“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办法总比比问题多。这些问题最终可以通过这样那样的办法得到解决。选修课程的教学也需要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中提升它的课程价值和学习意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团队专家苏争艳:韦老师对选修课程的认识基于研修和独立思考。在选修课开设以后,教师们就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要求老师们对整个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有全盘的了解,并参考各地经验进行全面设计,否则,等到课程开设前在备课就来不及了。
● 简报选粹 ☆☆☆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src=".cn:83/lishi/jianbao/lishijianbao06/index_clip_image003.jpg" width=680 height=314>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src=".cn:83/lishi/jianbao/lishijianbao06/index_clip_image005.jpg" width=677 height=442>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hspace=12 align=left src=".cn:83/lishi/jianbao/lishijianbao06/index_clip_image007.jpg" width=240 height=94>今天主要学习专题五《历史必修(Ⅲ)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各位学员在学习中深刻认识了本册教材主要反映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 科学技术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伴随着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程,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 不断演进,创造出了深邃的思想、多元的文学艺术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仅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整体向前发展。在聆听专家的谈论中深刻领会了历史必修(Ⅲ)三维目标的深刻内涵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各位专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给予即将进入新课程的教师们以极大地指导和鼓励。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hspace=12 align=left src=".cn:83/lishi/jianbao/lishijianbao06/index_clip_image009.jpg" width=88 height=182>如何上好历史讨论课
杨贵贤(学员)
讨论课是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重要问题(如历史基本概念,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等)进行探讨,辨明真伪,以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有裨益。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hspace=12 align=left src=".cn:83/lishi/jianbao/lishijianbao06/index_clip_image011.jpg" width=198 height=142>以学生发展为本
邓国珍(辅导员)
& 通过培训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了编写体例,由原来的章节式变为了专题式,高中历史新课程采用专题式课程结构,取代了以往的通史式课程结构,其设计思想与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和学习观有关。建构主义的课程观是与基于案例和问题的学习密切相关的一种课程设计理念。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每位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在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这实际上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提出,是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是基础教育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的统一。因此,新课程从知识的相互联系的角度看,在专题式的教学之下特别注重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形成以纵为主,纵中有横的体系。以纵为主是指新教材的每一个模块都体现了对某一历史领域的认识,并且古今中外贯通,形成了一个以纵向为主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横向上,各个模块专题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纵中有横是指专题式教材在各个模块专题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可以看出在新的专题式教学之下,不仅同一模块内部和各专题之间的内容体现了像通史一样的时序性,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相互的联系,综合的看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貌。
&新教材的专题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很容易形成系统的历史发展线索,可以诱导、启发、刺激学生循着历史的轨迹,探寻历史的来龙去脉,探求历史的前因后果,认识历史的前朝今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求知欲,从而实现增长识见,开启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启迪思维,体现历史学科的鉴世之功能。从深入性的角度说,专题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对某一专题提出较为具体的目标要求,加深学生对历史某一领域的认识。很显然这种编排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确实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hspace=12 align=left src=".cn:83/lishi/jianbao/lishijianbao06/index_clip_image013.jpg" width=242 height=169>
不可忽视的导言课
臧新军 &(学员)
2001年甘肃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而后历史纳入中考,这对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甘肃社会文化相对落后,境内各地发展不平衡,义务阶段的历史新课程实施不尽人意,课程目标的达成与课程标准有较大的差距,这为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初高中历史的衔接是甘肃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高中导言课”为解决初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的衔接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高一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时空概念模糊,历史观念和历史概念淡薄,因此有必要对高一新生进行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线索梳理和讲授。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手段停留的识记层面,“不会阅读课本、不会思考、不会提出问题、不会讨论”,对他们传授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思考、质疑、讨论”。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基本上是为了中考,缺乏人文意识、个人素养的教育,因此要加强高一新生对学习历史价值的认识。在学习方法上可以采取“生活中的历史――历史方法――历史价值”,让他们感受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不是遥不可及的;历史是丰富多彩的赋予感情的,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考生工具。这样就可以为高中新课程实验夯实基础,为落实课程标准创造必要的条件。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hspace=12 align=left src=".cn:83/lishi/jianbao/lishijianbao06/index_clip_image015.jpg" width=288 height=87>
让教育更像教育
曹争强 (学员)
教育的原点是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快乐的学习生活,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可目前的教育有些让人担忧,教育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给产业化了,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一批一批的从学校给生产出来,好学生成了学校招生的招牌,甚至成为商家的广告牌,无怪乎今年有的省开始不公布高考前一百名。
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现状依然很难,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的增大,教育承载着明天的发展,也是好多家庭改变命运的希望,为此,学校必须对人民负责,但教育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当人们把过多希望寄托在教育身上时,教育必然很难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
于是,好的生源和师资力量开始流向了名校,名校集中了被认为是最好的学生和最好的名师,学生都怀着大学梦;相反,一部分学校可以说举步艰难,招不到学生,大量的教学设备闲置,名校为了更名,无限度的延长学习时间,认为时间就是分数,分数决定命运;好像好学生都是补出来的,老师累,学生累。
新课程的推行,是对教育下的一剂猛药,通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教育回归到原点,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对教育中出现的矛盾进行一次变革,也希望,借此机会,我们的教育能将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培养出更多的像钱学森一样的科学家来。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hspace=12 align=left src=".cn:83/lishi/jianbao/lishijianbao06/index_clip_image017.jpg" width=205 height=173>
天下雄关――嘉峪关
范玲(学员)
你像一支古老的羌笛
从秦时明月
到洪武皇帝的不朽基业
以千年的寂寞与坚韧
演绎着西部的苍凉
祁连的风雪
和剽悍的贪婪
你是一个忠诚的守护者
任烽火狼烟和
裸露着肌肤的粗糙和刚强
把头颅高扬
让梦流淌成
丝绸之路不朽的驼铃
一路唱响&&&&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src=".cn:83/lishi/jianbao/lishijianbao06/index_clip_image019.jpg" width=574 height=269>
国教计划: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远程培训
四川泸州历史一班班级简报
班主任:钟德芳、刘洪;辅导教师:陈如君、潘步友
1、国培历史第五天了,随着网络的畅通,老师们的学习热情更高了,不但能保质按量完成规定的课程作业,而且学习进度加快了,作业也能提前完成了,真是可喜可贺!从你们上交的作业来看,质量较高。
2、老师们不但积极发表文章,参与在线研讨、互动交流,而且基本上都能不做与学习和培训无关的事情,我们班的学员真是好样的。
3、历史一班的学员,过去的日子,大家表现得很好,但还有五天的学习,希望大家坚持,让我们共同圆满完成国培任务!
链接地址:
● 研修感言☆☆☆
有感于“很难、很累、很烦、很苦”
团队专家& 苏争艳
昨天批改历史作业,贵州一位学员在作业中诉说自己“很难、很累、很烦、很苦”。我在诧异的同时也感受到这位学员的真实,还体会到他对于新课改的期望与自我提升的困惑。
我从事过十年的中学历史教学,和这位教师感同身受。老师们的抱怨往往归结于以下四个原因:一是重复体力、脑力劳动,身心疲惫;二是低成就感;三是去个性化;四是陷入僵化的评价体系之中。教师好似一只只生活在透明鱼缸的金鱼,被围观的领导、学生、家长等群体评头论足,众多的热情关注与不切实际的期待给一线教师很大的心理压力。新课改对教师原有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变革”甚至“革命”式的要求,教师在专业上需要反思和改进众多问题。此时的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压力,甚至自我否定失去信心。
当前课程改革呼吁“以人为本”,大家普遍认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关注课改下中学教师的生存状况和心理压力。新课程改革必须妥善解决好教师心理压力与专业发展的问题,既不能因为倦怠的产生就轻易否定教师,进而放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也不能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搞大跃进,无视教师的生存现状。至于教师本人,应该善待自我,正视现实,努力学习,完善自我。王阳明说:“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我辈虽不欲成为圣人,但也要做个内心和谐的人。让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一念向善,心存良知”,勇敢地抛弃怀疑之心、怀旧之心、倦怠之心、观望之心、畏惧之心,“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历史课程国培研修学习体会
贵州铜仁沿河历史一班& 董娟
今年秋季,按照教育部要求,新教材的教学工作即将展开。于是,在炎炎盛夏中,我们贵州、四川、重庆、甘肃、西藏等多个省区的一线教师等来了国家级中小学教师远程网络培训。
看视频、读专题、记笔记、交作业、写评论,发感慨,开博客,每天都是那么忙碌,但却是如此的充实!累并快乐着!课程专家的经典点评,更不辞辛劳的陪伴我们时时推进新课改的学习。精彩的案例分析,讲述的是实践课堂教学可能遭遇的问题,使我们能积极主动地把握教材结构特点,减少、避免了以后自己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这些,对我们一线高中教师,意义极大!我们收获良多!知道新课改下实践课堂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初高中的学习衔接问题,专题教材编写体例的多样性问题,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的深度、难度问题,应试高考方案问题等等。由此感叹,课改,任重而道远!课改,落实在行动上!
“一个课例,一份智慧,一种启迪,一次成长。”在课程专家的深入剖析下,我们得出真实的学习体验。新课程伴我成长,我与新课程同行!
(作者简介:董娟,女,中共党员,历史学硕士,来自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沿河民族中学,是一名工作认真负责的高中历史教师)
感受中学历史新课程的新理念
四川仪陇县教研员& 李仕选
我作为仪陇县教科室一名中学历史学科的“老”教研员和本次远程培训南充历史三班班主任,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随着“研”龄的增长,自己却越来越感觉到知识与能力储备的山穷水尽。此次,能有机会参加教育部和四川省举办的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历史学科培训,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因此,我充分利用工作之余,上网在线学习,聆听了朱汉国、赵亚夫、陈辉、李惠军、张斌平等专家学者的精彩视频报告,学习了专题1至4的“拓展资源”中的相关文章,使我有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受。
教研员要有求真意识、创新意识、批判意识、主体意识。求真意识使我更加接近真知;创新意识使我深刻体会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道理;批判意识使我意识到“知识是宽泛的,永远都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主体意识使我充满自信地把握创造的源泉。
对教师的专业指导,平凡的教研员是讲解;称职的教研员是对话;优秀的教研员是示范;专家型的教研员是启发。新课程对教研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常常让教研舞台上的“主持人”不知所措。教研员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做怎样的知识与能力储备?这样的问题在专家学者的报告中可以找到答案。新课程呼唤新理念:
(1)教研员要有课程意识。作为教研员,不仅要从同行和教师身上学,从学生身上学,而且要以教材为载体,基于教材再生教材。教研员扮演的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导者,还是学习者、反思者、研究者。
(2)教研员要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者。教研过程是与教师对话、合作、共建的过程;是与教师共同分享教材的过程;是教材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3)教研员应帮助教师建构专业知识。以教研员的能力带动教师能力的开掘和展示。
(4)教研员要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艺术。教师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还学生平等的参与权、思考权、想象权、反驳权、人格平等权,教师怎样学会等待和倾听、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等,教研员有义务点拨。
培训由苦变淡、余味微带甜
――历史研修感言
甘肃陇南历史一班& 许巧香
2010年暑假,我先后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普通高中新课改学科培训、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远程培训。感触很多。
首先我感到荣幸和欣慰。作为普通历史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我真的觉得中学历史教育令人堪忧。历史课不被重视是普遍的,学生的厌学,社会的不理解不承认,教学评价中的弱势群体,我们历史老师、历史教育承担了多少无法承受之痛!我们心中历史课的魅力荡然无存。既然国家、省上组织我们学科进行培训,这必然传递出一个信息:历史课仍是基础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学科,仍然有明天有出路。我很欣慰。
当然我也感到过程的辛苦。在35℃左右的酷热天里,生活上的艰苦可想而知。省上培训时,住在六人一间的学生宿舍里,风扇都没有;国家远程培训,条件同样简陋,在拥挤、陈旧的学校微机房里,停止的热气无处宣泄;网络不稳定时,那份焦灼令人坐立难安,如此等等,不可数计。开始时,难免抱怨。
但是,渐渐的,淡然了。聆听专家的新理念、思维、教学设计,不由想到它可以何种具体方式实现于我的课堂教学;发表一篇文章或写一份作业,得到同行们关注;交流学习体会、观摩同仁大作时感到那份感同身受的亲切,让我感到只有历史同仁才能感受的乐趣。不知不觉,培训由苦变淡、余味微带甜了。
也许,就因为我是老师。旁人看来,很傻,但,就是傻成惯性,所以才有是感。
历史团队温馨提示
一、历史研修学习任务已顺利完成半程,教育部高中历史研修团队向工作敬业的班主任、指导教师团队、向认真学习的学员老师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希望我们继续发扬刻苦勤奋的战斗精神,高质量地完成后续的学习任务;
&二、相较其他学科的全国研修简报,全国历史研修简报呈现出了内容丰富、价值突出的显著特点,让我们欣慰的是,广大的班主任、指导教师和学员老师们,对全国历史研修简报给予了极高的肯定,我们将继续和大家一起,努力将全国历史研修简报高质量地办下去;
&三、本次历史研修任务重、时间紧、学习忙,全国历史研修简报许多内容老师们反映来不及详细阅读,我们建议大家在有限时间里重点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待以后空闲时再细细阅读;
&四、希望班主任、指导教师团队和学员老师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做到劳逸结合,希望大家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五、为对本次高中历史新课程远程研修工作进行全面、细致、认真地总结,以梳理经验、发现问题,为教育部今后组织全国历史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提供有益的资鉴,特请各历史研修班班主任、指导教师及学员们,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各历史研修班班主任、指导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和途径,帮助督促学员完成规定的作业;
&2. 各历史研修班班主任、指导教师,在充分了解本班学员学习的基础上,简要撰写一份本班历史研修工作总结报告(附图片尤为欢迎),实事求是、全面地反映本班研修工作。撰写好的工作总结报告,在8月6日晚12点前,发至信箱,将收录进《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完成作业的学员老师,也可以撰写自己的研修心得、学习感悟,发到信箱。&
&教育部高中历史远程研修团队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大 名:&&[]&&[注册成为和讯用户]
(不填写则显示为匿名者)
(您的网址,可以不填)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成长感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