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民族学研究具有社区管理的重大意义义

西夏研究对增进中华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民族风情】大连民族学院|中国大学生在线()
西夏研究对增进中华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来源:北京生活网& 关键字:& 西夏研究 民族团结
&&& 台北“故宫博物院”博士胡进杉10日说,西夏在历史上同西藏、蒙古有过密切的文化交流。这一方面兴旺了藏传佛教,另一方面使西藏
渐渐融入“大元帝国”版图,经过数世纪的历史传承,藏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在此间举行的第三届西夏学国际& 学术研讨会上,胡进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对西夏学研究的重视反映了我们对于55个
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平等友善对待的态度。”他表示,西夏学研究对于增进中华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揣振宇说,西夏研究除了继承、弘扬和发展了中华学术传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
“用历史事实回击海外‘藏独’势力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歪曲”。他说,在13世纪西藏和元朝交往之前,正是西夏充当了桥梁。所以,对西夏
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无论是学术意义、文化意义,还是历史意义、现实意义,都是重大而深远的。 &&& 谈到西夏研究的历史学意义时,胡进杉表示,西夏与两宋、辽、金鼎足而立,如果只注重汉文宋代历史资料的研究,并不能全面地了解宋
代历史的全部状况。西夏文研究资料可以补足很多汉文资料不全之处,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当时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 &&&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1038年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疆域横跨现在的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内蒙古等省区
。1227年为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队所灭,延续近20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十二五”科研项目总体规划
(2011年――2015年)
为进一步明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全国蒙古学研究领域高水平学术平台的优势,通过项目组织学术队伍,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根据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做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教社科司函〔2010〕93号)有关要求,特制定蒙古学研究中心“十二五”科研项目总体规划。
一、总体目标
在已经确定的“蒙古语族语言与文学”、“蒙古历史与文化”、“蒙古社会与经济”三个方向上坚持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同时,紧密围绕学术前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大问题,以产出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的标志性成果为总体目标,对蒙古学研究中心未来五年项目研究作出总体设计、统筹安排,力争通过若干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在科研主攻方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十二五”期间的主攻方向
为达到“十二五”期间“产出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的标志性成果”的总体目标,围绕蒙古学学术前沿和国家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蒙古学学科优势,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领域,确定“当代蒙古民族发展问题研究”和“中蒙关系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研究”为两大主攻方向,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项目制定与实施原则
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在广泛征求基地内外的高水平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和深入研讨,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产生,最后通过基地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重大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不局限于本基地研究人员,要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邀请和动员本领域国内外优秀人才参加课题研究,开展联合攻关。
四、“十二五”科研总体项目规划
(一)在基础研究领域,围绕基地三个研究方向拟重点开展以下五个课题,通过科学安排、合理调配,集中人力物力,在蒙古学学术前沿取得一系列标志性重大成果。
1.《新译红楼梦》翻译与研究
蒙古族文人哈斯宝早在清末便将120回《红楼梦》节译成40回蒙古文《新译红楼梦》,并撰写了回后批语。哈斯宝的《新译红楼梦回批》于20世纪末被亦邻真先生翻译成汉文后在红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红学界高度评价了《新译红楼梦回批》的评点成就,已公认哈斯宝为旧红学“评点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然而,哈斯宝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除了他所撰写的回批之外,更重要的是哈斯宝把《红楼梦》节译成蒙古文《新译红楼梦》,以及由此对《红楼梦》在蒙古地区的翻译和传播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但是,因为一直没有人将《新译红楼梦》重新翻译和复原成汉文,所以红学界几乎完全不了解哈斯宝翻译《红楼梦》时的具体做法和取舍。而如果想研究《红楼梦》在蒙古地区的传播、流传和影响,则必须对《新译红楼梦》和《红楼梦》原本之间进行逐字逐句的跨语言比较研究,特别是要把《新译红楼梦》重新回译成汉文,提供给红学界的专家学者进行比较研究。因此,本课题对《红楼梦》研究来讲,不仅可以提供完整的蒙古文译本的全新资料,而且能够通过跨语言文本详细比较,探讨《红楼梦》在蒙古族文学界的影响。
本课题由《新译红楼梦》回译(从蒙古语回译成汉语)和《新译红楼梦》与《红楼梦》跨语言比较研究两个部分组成。首先,把40回蒙古文《新译红楼梦》逐字逐句回译成《红楼梦》风格的汉文文本;其次,《新译红楼梦》的翻译和比较,为此还需要重新校勘国内外收藏的《新译红楼梦》各种手抄本,并与各评点本进行对照;再次,《新译红楼梦》的回译不仅需要蒙古文功底,还需要国学功底,译文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两者的高度结合。项目预计成果为《蒙译汉&新译红楼梦&》(40回),包括译文、校勘、注释等。
本课题由内蒙古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组织研究团队来实施。
2.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经济发展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至今,对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经济发展史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尚未产生。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经济发展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问题进行分时间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回顾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牧业经济和牧区经济发展历程,同时也有必要总结在畜牧业经济建设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而评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多年的牧区经济工作和牧区政策。因而此项研究具有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实践意义。
内蒙古牧区是全国最大的牧区,占全国牧区面积的27.34%;其草地植被类型、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及游牧文化传统在全国牧区中既突出又典型。14个边境纯牧业旗以3370km的国境线同蒙、俄等邻国相接壤的事实,使牧区建设问题具有了重要的国际影响。牧区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区域,也是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首先,由于牧区多属自然条件恶劣,脱贫致富的难度极大,内蒙古8%的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其次,内蒙古牧区地处我国上风地带,对下风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决策失误,将会出现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后果。最后,人们的科技素质差,思想观念滞后,市场意识淡薄。鉴于其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生计方式的特殊性,牧区建设不能照搬农村建设的现有模式,必须走具有牧区特色的建设道路。
本课题拟以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形成系列论文和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经济发展史专著,为发展滞后的牧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蒙古语族语言比较研究
阿尔泰语系由蒙古语族、突厥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等三个语族组成。其中蒙古语族包括:蒙古语、达斡尔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东部裕固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莫戈勒语等九种语言。我国是世界上蒙古语族语言最多的国家。在上述九种语言中,达斡尔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和东部裕固语等六种语言唯我国独有。布里亚特语和卡尔梅克语虽在俄罗斯境内,但国内也有与此语言特点相近的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和卫拉特方言。
在蒙古语族语言研究领域,中国、俄罗斯、蒙古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土耳其等许多国家的学者都在开展研究。我国和蒙古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较为全面,其它国家学者主要利用我国学者出版的语言材料对其进行研究。近几年来,许多国家的学者们更加重视该领域的研究,加强了田野调查与合作研究,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趋势。
蒙古语族语言比较研究将对蒙古语研究、蒙古语言史研究、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比较研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历史关系及文化传承研究有重要意义;为整个蒙古学的继续发展奠定更加厚实的基础;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有力的语言实例等方面均很较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拟开展如下研究:对蒙古语族诸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词汇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在对蒙古语族诸语言的语音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之间对应规律的基础上,把握蒙古语族语言语音的演变与发展规律;对比研究蒙古语族诸语言的词法成分及其所表语法意义、句子形式,找出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和演变规律;在区分蒙古语族语言固有词和借用词的前提上,探讨蒙古语族语言固有词所具备的共性及差异性;在对蒙古语族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词汇进行全面深入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索蒙古语族诸语言之间的远近关系、变化规律,从而全面了解蒙古语族语言形成和发展过程。项目预期成果为著作《蒙古语族语言学导论》。
中世纪蒙古语词典
13世纪在蒙古高原上形成并崛起的蒙古民族的一系列历史活动不仅对中国的历史、亚洲的历史,乃至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影响仍在继续。蒙古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文化,而且留下了多种用不同文字撰成的文献。13―15世纪的蒙古语文献主要是以传统的蒙古文、八思巴文、阿拉伯文、汉文撰成的。
蒙古民族最早的文献是1225年用传统蒙古文字―回鹘体蒙古文字写成的《叶松格碑》(也称成吉思汗碑)。《蒙古秘史》(也称元朝秘史)是以蒙古传统文字写成的最主要的文献,但它的回鹘体蒙古文原文早已佚失。以回鹘蒙古文写成的早期蒙古语文献还有:《释迦院碑记》(1257年)、《阿八哈赐教皇使节书卷》(1267年或1279年)、《阿鲁浑致法国国王书》(1289年)、《阿鲁浑致教皇书》(1290年)、《合赞致教皇书》(1302年)、《完者都算端致美男子腓力脯书》(1305年)、《入菩提行径疏》、《张应瑞先茔碑》(1335年)、《竹温台神道碑》(1338年)、《云南王藏经碑》(1340年)、《兴元阁碑》(1346年)、《兴都神道碑》(1362年)等。
元朝时期,蒙古人创制八思巴文,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八思巴文文献中以碑石刻为多,还有图书残页、牌符、印章和钱币等。至今已发现的八思巴文蒙古语文文献有50余件,主要包括皇帝圣旨、皇太后懿旨、王子令旨、帝师法旨、禁约榜等官厅文书,还有宗教功德碑、金银铜铁牌符、图书残页、墨书、题记等。主要文献有:《薛禅皇帝牛年(1277或1289)圣旨》、《薛禅皇帝龙年(1280)圣旨》、《完者都皇帝马年(1294)圣旨》、《完者都皇帝狗年(1298)圣旨》、《曲律皇帝鸡年(1309)圣旨》、《普颜都皇帝鼠年(1312)圣旨》、《普颜都皇帝牛年(1313)圣旨》、《普颜都皇帝虎年(1314)圣旨》、《普颜都皇帝南华寺圣旨(1312―1317)》、《普颜都皇帝马年(1318)圣旨》、《格坚皇帝猪年(1323)圣旨》、《妥欢帖睦尔皇帝猪年(1335)圣旨》、《妥欢帖睦尔皇帝猪年(1336)圣旨》、《妥欢帖睦尔皇帝马年(1342)圣旨》、《妥欢帖睦尔皇帝羊年(1343)圣旨》、《妥欢帖睦尔皇帝兔年(1351)圣旨》、《答吉皇太后鸡年(1321)懿旨》、《安西王忙哥剌鼠年(1276)令旨》、《阿难答秦王马年(1282)令旨》、《居庸关石刻》等。
明朝时期,把汉字作为一种特殊转写音标音写过蒙古语。这种以汉字作为一种特殊转写音标音写成的蒙古语文献较丰富,传世者也较多。蒙古民族文学史上享有蒙古族古代文学作品的巅峰作品之一的《蒙古秘史》虽然是以传统蒙古文字写成的,但它的回鹘体蒙古文原文早佚。今见《蒙古秘史》是以汉字作为一种特殊转写音标音写的蒙古语史籍《元朝秘史》。以汉字作为一种特殊转写音标音写的蒙古语文献还有《华夷译语》等词汇集。
蒙古帝国的崛起很自然地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被蒙古征服或邻近蒙古征服地区的中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蒙古族及其历史、语言、文化也随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用阿拉伯字记录当时蒙古语的一些文献也流传到了今天。主要有:《莱登词典》、《穆卡迪玛特?阿勒―阿达布词典》、《伊本―木罕纳词汇蒙古语词表》、《伊斯坦布尔蒙古语词典》、《努扎图?库鲁勃动物学术语》以及14世纪也门国王阿拔斯编纂的收录1200余常用词和流行词语,并包括蒙古语在内的六种文字对照的阿拉伯语词典――《和克塞格洛特》等。
13―15世纪,以传统的蒙古文、八思巴文、阿拉伯文、汉文撰写的蒙古文献对研究蒙古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军事、外交、语言文学都有极其珍贵的价值。但由于这些文献年代久远,且以各种文字记录下来的,学术界还不能完全利用这些文献进行科学研究。所以,急需有关专家组成课题组编写一部《中世纪蒙古语辞典》。该项目的预期成果《中世纪蒙古语辞典》,不仅可以填补该领域研究的空白,而且还为专家学者提供可靠的工具书以便更好、更准确地解读13―15世纪以蒙古文、八思巴文、阿拉伯文、汉文撰成的蒙古文文献,并成为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历史时期农耕与游牧经济交流逆顺差比较研究
中国历史上中原农耕区域与北方游牧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绵延几千年。双方的经济交流对彼此的社会、经济、军事、文化均产生过重要影响。以往有一种观点是压倒性的、根深蒂固的,即单一的游牧经济无法满足游牧者的生产生活需要,因而必然要与中原农耕地区进行交易,交易不成便生抢豪夺。此类观点已成为解释游牧与农耕之间冲突的理论基础。学者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无疑是受到了中国传统史书之影响。然而,仔细阅读这些史书,并对双方经济交流的种类、数量、需求、流向等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上述观点稍显偏颇。
中国历史上,中原农耕地区与北方游牧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不外乎三种资源,即土地、人员、物资。不论哪一种资源、不论在哪一历史时期,北方游牧经济区向中原农耕经济区输入的资源总量远远大过由南向北输入的总量,即资源的流向是向南,而非向北。游牧地区在与农耕地区的经济交流中长期保持着巨大的顺差。可以说,在南北经济交流中受益者往往是中原农耕区。中国历史上,游牧与农耕的交错地带一直呈向北移的趋势,这就说明更多的游牧民族的土地成为耕地;从北方地区进入中原地区的物资种类繁多、数量甚巨,然而最重要的是大型牲畜,从北方地区流向中原地区的大型牲畜不仅让中原王朝拥有了大量的骑兵,更重要的是为农耕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因此,与游牧帝国接触越多、经济交流越频繁的中原王朝越强大、农业经济也越发达;对比南北方之间的人员来往时会发现,中原人进入游牧地区之后几乎都石沉大海,毫无信息可追踪,而进入中原地区的北方人往往能够建功立业,不是建立王朝就是成为功臣名相而名垂青史。
本课题便以各个历史时期南北方经济交流的逆顺差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依据汉文传世史料、出土文物资料,对土地、人员、物资三种资源在汉朝与匈奴、南朝与北魏、唐朝与突厥、宋朝与辽金元、明朝与蒙古之间的流向、差额进行比较研究,并对造成差额的原因、差额造成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得出全面、准确、令学界信服的结论,并对曾经误读的历史问题进行重新解读、对曾经有偏差的历史观点进行纠正。
(二)在主攻方向“当代蒙古民族发展问题”研究上,围绕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开展具有现实意义的应用性研究,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及咨询报告,为自治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1.内蒙古草原地区工矿开发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应评估研究
内蒙古草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铜铁、石油、天然气以及稀土等矿藏。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能源资源和其它矿产的需求越来越大。内蒙古草原地区的旗县、市区,也有强烈的发展经济,提高GDP和财政收入的愿望。在巨大的需求与丰厚利益的驱动下,内蒙古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的能源供应基地、矿产开采和冶炼基地。随着工矿业的兴盛,内蒙古地区的牧业旗县也在纷纷招商引资,开发草原上的煤矿、铁矿以及其它矿产资源,并且利用极其有限的水资源,建设以煤炭作为燃料的火电厂,以此来促进当地的工业化、提高GDP水平。由此造成的草原生态平衡的进一步受损,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民族文化加速消失的趋势愈发明显;特别是其所带来的草原牧民的贫困化、无业化等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
对内蒙古草原地区工矿开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出详尽的调查和准确的评估,进而对其草原地区社会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所造成的变化情况以及对草原生态造成的影响作出多视角的调查与研究,提出合理地开发资源、保护和发展草原文化,保证草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的对策建议,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要务。这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面临的新问题。自治区各级政府以及民众对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和发展草原文化,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强烈的愿望。因此,结合内蒙古草原面临的发展新问题,开展多学科和多视角的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必然。在新一轮经济建设高潮中,内蒙古草原地区工矿开发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会给牧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带来何种问题;对生态与环境究竟造成多大的影响等方面,至今尚未进行深入、系统和科学的研究,尤其多学科的调查研究和评估,更未能展开。所以该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对内蒙古草原地区工矿开发的现状与趋势进行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由工矿开发造成的正反两方面的效应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作出科学的判断与结论,是具有前瞻性的创新之举,可对国家和自治区制订牧区工业化规划提供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可行的对策建议。
本项目的研究对象为内蒙古草原地区的牧区旗县。第一期研究将主要视线聚焦于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第二期研究集中在内蒙古中西部草原地区。
对这些地区正在进行的工业化过程中引发的水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草场被破坏问题以及国有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国家、集体与牧民之间分配的不公问题是必须关注的问题。上述地区是内蒙古典型的草原地带和具有代表性的牧区,是草原畜牧业基地,又是草原文化的保有地和草原生态的保持带。开展上述调查与研究,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文化的健康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该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还可以为蒙古国等邻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项目与自治区相关部门合作,在获取官方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田野调查,以核实数据资料,进一步核实数据的可靠性;文献研究结合田野调查,真实地再现工矿开发对牧区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造成的影响和对生态与环境带来的影响;多学科、多层面、多视角地进行分析研究,使研究成果达到有所突破和创新。项目分三个阶段施行。第一阶段对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工矿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和评估,这是后续研究的基础。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基础上将目标集中在典型草原地区――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结合深入调研,开展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的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个案报告与所调查旗县的调研报告;第三阶段,对调研报告以及数据库进行评估,然后再作补充调查,完善调研报告,提出一系列合理开发资源、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项目的第一期研究在福特基金的资助下将于2010年10月完成。经过认真的总结,作出下一阶段规划后,2011年启动第二期研究项目。项目预期成果为系列论文(含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调研报告、研究报告、咨询报告及系列著作。
2.蒙古族民间传统音乐资源的调查及开发利用
音乐是蒙古族草原文化中最丰富且最为绚烂生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萨满歌舞、英雄史诗、呼麦、潮尔、潮尔合唱、长调民歌、马头琴、短调民歌和长篇叙事民歌、说唱艺术等多种体裁。蒙古族音乐与蒙古族民族特有的语言、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地交融、维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草原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和人文价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多数基础资源并不为人所知,也未能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从而对它们的发现、挖掘、抢救、保护以及开发等工作尚还滞后。因此,在广泛深入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化研究,从而充分了解其内部结构样态和外部原型生态及其结构规则、运作规律,进一步对其文化艺术价值和生存状况、未来走势等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和预见,规划出抢救、保护的相关策略方案,并不断开发利用,尤其将其转化到教学课程资源当中。
在“十二五”期间,将启动蒙古族传统音乐资源的调查研究及开发利用相关课题。本课题将通过广泛深入的田野调查和精密细致的理论研究,一方面揭示蒙古族传统音乐若干重要体裁的本质、特征和价值、意义,特别是重点探讨它在民族音乐学意义上的诸般特征,加深人们对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探讨其历史嬗变过程,来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规律,特别是认识和评估当下社会转型中的生存状况及面临的问题,分析未来的演变走势,进而带动和促进对整个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和保护、重建工作,尤其将优秀的民族音乐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科研资源,达到民族音乐资源保护开发与蒙古族音乐学学科建设发展双赢的目的。
本课题以发现、发掘、研究、应用为工作目标,以保护、传承、弘扬为使命,以探索真理、开拓进取的科学态度,一方面建构关于蒙古族传统音乐基础资源的认识体系,进行相应的资料建设,另一方面则对其本质特征、规律规则等进行音乐学理论总结,并将其转化成科研基础资料、教学资源。
3.内蒙古蒙古族人口问题研究
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口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75%以上,占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的82%。经过30多年的努力,蒙古族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蒙古族的人口态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显进入了低生育率时期,人口布局与结构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前人口问题的研究仅局限于人口数量的研究,从而对蒙古族人口的生育水平、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老龄化及蒙古族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等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在目前很少的关于蒙古族人口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大多仅限于一般的人口数量分析,忽视了人口的民族属性,人口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以及社会变动等的分析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蒙古族人口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生育率下降、人口结构问题、牧区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蒙古族劳动力的转移和城乡区域流动问题、游牧文化的传承问题、人口素质问题、青年人的生育观念问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及对草原的重新认识等等。所以,贯彻国家提出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在民族地区的重要体现就是统筹解决蒙古族的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等等。因此,在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内蒙古蒙古族人口的发展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涉及主要范围:人口数量变动因素中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社会变动(主要指更改民族成份等)、蒙古族婚姻、家庭以及通婚家庭构成;蒙古族人口再生产类型;民族人口政策问题;蒙古族人口素质;蒙古族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的相互关系问题;蒙古族人口与民族繁荣的关系问题等。所以说,蒙古族人口的研究范围、问题和难度,不亚于内蒙古的总人口研究。
研究方法:坚持以人口学和民族人口学的研究方法为主,并融入经济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有关研究方法。除经常运用一些数学方法、比较法、分析与综合方法外,特别强调运用人口学的问卷调查与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实地调查)相互结合的调查方法。
本课题旨在系统、全面分析内蒙古蒙古族人口问题,一是利用现有的相关部门统计数据,了解内蒙古蒙古族人口的现状及人口构成变化情况;二是通过典型盟市和牧区旗县的实地调查,了解分析内蒙古蒙古族人口的演进情况;三是分析内蒙古蒙古族人口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四是把握内蒙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条件下,蒙古族人口的发展趋势。由此所产生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以及专著,将会成为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参考依据,同时向学界提供高水平的蒙古族人口研究成果。
(三)在主攻方向“中蒙关系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研究上,组织区内外以及国外学者集体攻关,在中蒙关系史、中蒙经济交流、蒙古国政局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开展研究,产出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咨询报告和信息快报,为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提供可靠的研究成果和及时的信息服务。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近现代中蒙关系史研究
――俄蒙档案政治专题文献(含翻译)整理研究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中国和蒙古两国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两国人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和革命政党的成立及发展。中蒙两国政党的关系与当时的国际革命运动形势密切相连。因此,20世纪蒙古地区的许多历史问题均涉及蒙古人民革命党与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内蒙古人民革命党、苏联共产党等政党的双边或者多边关系。在各种政党关系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下,蒙古革命的策略不断发生变化。如果从双边关系的角度来看,20世纪中蒙关系的真正起点正是从中国共产党与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关系开始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问题,也不能不考虑中蒙两国政党、两国关系的演变过程及蒙古的“内蒙古政策”的变迁轨迹。
在国内有关中国共产党与蒙古人民革命党、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关系的研究相当薄弱,还没有人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从资料角度来看,专题资料的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远远落后于实际研究工作的需要。这种文献史料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严重妨碍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全面发展。目前学界还没有对俄蒙现存的有关蒙古党史和早期中蒙关系史档案史料及研究文献充分认识,收集整理工作更谈不上,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几乎空白。在有关共产国际的史事详实程度上俄蒙解密档案具有其它资料无法比拟的突出优点。而在国内至今尚无以此为中心的专题文献的整理和出版。这对我国历史文献研究、蒙古学领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因此,下大力气开展俄蒙档案政治专题文献调查发掘及整理研究工作,为学术界提供可靠的史料迫在眉睫。同时有必要利用这些档案文献对当时远东国际局势和蒙古地区所处的内外政治环境、社会变迁及近代蒙古民族运动等诸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
本课题注重多文种文献资料的挖掘、利用对比研究,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近代蒙古政党发展”为主题,将这一重大史事置于清末以来的社会动荡的历史环境、中蒙两国政党的关系中,详实引证、准确阐明相关重大问题,梳理其中的许多复杂关系,从而进一步揭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后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与详情。
1.整理、编辑、校勘、翻译、专题研究。首先对蒙古国立中央档案馆、蒙古人民革命党档案馆、蒙古科学院手抄本藏书馆、俄罗斯外交档案馆、国立历史档案馆、国立海军档案馆等处存藏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源进行整理。其次是对过去已成书(含书稿)的档案文献集、资料性文件汇编等基本史籍,包括单行本、抄本、油印本和稀见已刊版本以及乔巴山、德米德、劳斯勒等党首的著作和较珍稀的地方文献的整理。最后是对俄蒙学者已编辑整理的专题文献史料进行整理与利用。
2.在资料掌握充分的基础上,除撰写有关文献考录论文外,拟进行如下专题研究:
早期蒙古革命家与中国共产主义者在莫斯科的接触
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
苏俄、共产国际与蒙古共产主义运动
蒙古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
二战中的蒙古国战略地位与中蒙关系
(7) 20世纪前半期内外蒙古关系演变研究
社会主义与近现代蒙古社会研究
中苏两党关系与蒙古政治
市场经济冲击下中国内蒙古与蒙古国草原畜牧业比较研究
在现代世界经济中,农牧民处在边缘的位置上。他们一只脚站在市场内,另一只脚留在维生经济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牧民只能部分参与市场,而且他们参与的市场一般是不完善的市场。对农牧民来说市场既是机会也是压力,市场给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于面临社会经济突然转型的中国和蒙古国牧民来说更是这样。
20世纪后半叶,蒙古高原的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也在这段时期,蒙古国和内蒙古的传统草原畜牧业都经历了合作化和市场化两次大变动。20世纪九十年代的市场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牧区经济结构。牧民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之下调整了畜群结构,增加了家畜头数,改变了生产方式。牧民内部也出现了成功者和失败者两个群体。同样是市场经济,如今的蒙古国与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社会背景、政策制度迥异,草原退化程度和退化特点也不一样。内蒙古草原全面退化,而蒙古国的草原主要在大城市和水源地附近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这些特征主要与两国的草原所有制度有关,蒙古国的传统游牧制度没有明确的游牧使用范围和界限,而中国实行的是草场承包到户的政策,只允许牧民在自家承包草场上放牧。除了土地制度,两国有很多制度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牧民生计。因此该项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研究首先在宏观上探讨市场经济对两地畜牧业经济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微观角度讨论市场经济对牧户生产与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对两国的情况进行对比。通过研究,阐明在不同的制度制约下市场经济对牧户、草原畜牧业、甚至对整个农牧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考察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利弊,寻找两个国家可以互相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两国在不同制度条件下持续提高牧民收入、保护草原环境的有效途径。
蒙古国政局变化及中蒙关系发展趋势研究
蒙古国是我国重要的北方邻国。20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及东欧剧变,蒙古国开始了民主改革。政治上实行多党制,政体上实行设有总统的议会制,经济上向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外交上放弃了多年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不结盟、等距离”的多边外交政策,被西方国家视为“民主化”的典范。近年来,蒙古国国内政局虽没有剧烈变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各项国内外政策措施的出台,党派斗争愈演愈烈,街头政治活动此起彼伏,国内各阶层的利益冲突加剧,宗教发展迅速。从外部环境来看,蒙古国虽然处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但采取灵活的多支点外交政策,甚至提出“第三邻国”政策,与大国之间的关系开展得有声有色,军事外交亦迅速发展。中国作为蒙古国的近邻,非常关注蒙古国局势的发展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蒙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尤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贸合作呈快速增长趋势。但由于双方意识形态、经济利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摩擦和问题也时有发生。蒙古国的政局及社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重大,尤其对于我国建立安定和平的外部环境,贯彻党中央“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意义重大。所以,开展蒙古国政局及政策动向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与蒙古国各领域的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提升两国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进一步促进我国与东北亚地区合作交流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丰富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理论,探讨大国与小国之间开展合作的模式等问题均有较高的理论和学术意义。
该课题的研究是在及时掌握蒙古国政治局势、内外政策动向的基础上,对中蒙关系的发展态势进行跟踪研究,力图探寻蒙古国政局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对中蒙关系的影响,分析影响两国关系的诸多因素和两国关系发展的规律,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制定,尤其是对蒙古国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为中蒙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北部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服务。
该课题的研究涉及以下内容:蒙古国政局变化,政党关系,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及其影响,蒙古国内外政策走向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蒙古国外交政策动向及其与中、俄、美、日等大国的关系及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蒙古国国家安全战略及其影响,蒙古国政治体制,政党体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蒙古国军事外交动向,军队建设及边境管控措施
蒙古国宗教发展态势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蒙古国内的民族问题及民族主义思潮对我国的影响等。
该课题以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通过蒙古国报刊、网络和国际媒体搜集有关资料,通过专家学者的互访和学术交流活动对相关案例进行探讨,必要时通过实地考察、权威人士访谈、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求证,在掌握系统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归纳演绎,提出观点、结论及对策建议。
该课题的成果形式为论文、研究报告或专著。学术性的内容可以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上。研究报告主要用于向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或在重要的内部刊物上发表。在此基础上,按照学术专著的要求整理内容和形式,用于公开出版。
&内蒙古大学蒙古研究中心 &&&&&&&
地址: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路235号&&&& 电话/传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意义重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