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慕属灵恩赐就当多求什么样的恩赐?蒙神圣灵破碎者所赐各人有那九样不同的恩赐

伍、救主的再来
21 圣灵与说方言之二
「岂都是说方言的吗?」(林前十二30)
读经:林前十四1-33
受圣灵洗的证据
大多数五旬节派信徒都持有一个观点,就是说方言是受圣灵洗和领受圣灵必要的证据。他们认为若缺少了这个表现,就没有经历圣灵的洗,也没有完全领受圣灵,只是经历一小部分他的同在和能力。这信念的基础,是因五旬节那天的耶路撒冷、该撒利亚城哥尼流的家、和以弗所的教会聚会中的圣灵的洗,都有说方言做证据(徒二4,十46,十九6)。这是很有趣的发现,因为使徒行传记录中上述的这些例子,毫无疑问的都伴有这种表现。
对上面提到的三次事件加以研究,会看出每一次赐下说方言的恩赐,都有其意义深远的理由。
五旬节的理由是:时机的迫切和紧急。五旬节宴席聚集了大量从邻近国家来的犹太人,许多正准备起程返家。此时基督的钉十字架、复活、升天都已成过去,福音的基本事业经已完成。圣灵降临再加上此表现,引起了整个城市的注意。若要向广大群众传福音,向他们解释所发生事件的意义,这正是时候。若没有说方言的恩赐,他们就会因语言的障碍,无法向来自十五个国家的人作见证。为了实现神最高的旨意,圣灵赐下这个恩赐,达成了神最初向这些国家传福音的目的。其后的任何场合,再也没有同样情形发生的记录。
该撒利亚的理由又不相同。针对着彼得不情愿顺从主的命令,将福音带给外邦人哥尼流,于是赐下了说方言的恩赐。彼得的态度,十足代表了耶路撒冷教会的态度。神为了使彼得和教会明白,他赐给外邦人的恩赐也和犹太人一样,便慈悲地使发生在耶路撒冷的事重现。但这回并没有出现多国的语言,也不牵涉传福音的事。
在以弗所的犹太信徒们,对施洗约翰首创之运动后来的历史发展毫不知情,虽然他们正投身其中。他们也不明白有关救赎的事和圣灵的恩赐。但透过保罗的教训,他们的经验因着同样说方言的恩赐,和耶路撒冷的教会,以及该撒利亚初信的外邦人互相联结了。这次也没有五旬节的传福音性质。
显然这些例子中,赐下说方言恩赐的目的,不是圣灵恩赐或圣灵充满的证据,乃是要证明每一个场合中,神所赐的福份都是一样的。另有一点值得注意,在耶路撒冷、该撒利亚和以弗所,这恩赐都是未经寻求、期待而赐下的,每一回都是在一次、且同样的聚会中出现。没有五旬节派教会特有的「追求圣灵充满聚会」之先例。这恩赐在上述三处每次都在聚集的全会众中赐下,而不是只在经过选择,特别预备的个人身上出现。
基于上述各项理由,我们无法支持将说方言视为受圣灵洗和浇灌惟一证据的说法。若这说法是对的,那么说方言的实际效力会使它成为所有属灵恩赐中最重要的,最值得人们追求。然而保罗所强调的却正相反。譬如在各处经文中,先知讲道的恩赐都先于说方言的恩赐。他将说方言的恩赐列为最不重要的一项。他勉励哥林多的信徒「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赐」,即在暗示,还有其它更大、更多的属灵恩赐值得我们求。他积极鼓励哥林多人,切慕作先知讲道。提到方言,他只谓不要加以禁止。他从未对别的恩赐,这么清楚地指出其有被误用的可能。也没有任何恩赐,象说方言这般,受到各样禁忌、规章的约束。「在教会中,」他说:「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万句方言。」(林前十四19)
说方言的目的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这项恩赐需要如此严格的限制,又容易流于滥用和伪造,它是否有真正的价值呢?其实既是圣灵所赐,就足以证明若保持它原来的纯洁,并在神准许的规定下使用,它既非多余,亦不是无益的。若这样,我们就毋需为翻译的恩赐多作解释或辩护了。
说方言的恩赐,证明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它同时具有一重要的功能,就是证明并坚固人领受神启示所说的那些话,因为当时新约圣经尚未写成。神「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来二4),使他的传道人为他作见证。它也可能是真正崇敬、礼拜的表现,所以它有一个有益处的目的。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不要过份强调它劣于其它恩赐,因为这样做等于是在责难圣灵赐下它是不智之举。
管理这恩赐的规则
保罗一方面指出,这种狂喜的言谈不必加以鼓励,也不应该禁止,一方面他又用严格的规定为它设界限。他并不怀疑这恩赐的真实性,但他洞悉它的危险性。因为人很难区别心往神驰、歇斯底里和自我催眠的不同。如果承认今日仍有真正的说方言,那么一定要在符合圣经的要求、证实其为真的情形下才能为人接受。它必须「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林前十四40),才可以被允许采用。根据保罗的教导,显示下列事实:
所有属灵的恩赐,都是随圣灵的意思分给各人的(林前十二11)。因此没有一项恩赐是人可以凭己意要求的。我们不能指挥他,说我们想要哪一种属灵恩赐。
我们应该切慕更大的恩赐,也就是最能造就教会的恩赐(林前十四12)。哥林多教会置此教训不顾,却追求特殊的恩赐,结果引起内部的混乱和损失。
任何恩赐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造就教会(林前十四12)。如果任何自称的恩赐作不到这一点,它不是伪造的,就是被妄用了。
若有人想在公众面前说「方言」,他先要确定有人翻译才行。(林前十四28)
在教会中,若两个人或三个人一组说方言,就当轮流说。不可以一齐说,否则就当闭口。(林前十四27)使用这个恩赐时,若产生混乱而不是和谐,那就是最明显的证据,证明它是虚假的。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的。(林前十四33)
当心的理由
我们可以看出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也是我们的肢体,是信徒,许多还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但我们必须以它的结果和危险性,来评价这个运动。它最大的危险之一是,企图将主要、必须的,降级为附带、次要的。它故作惊人之举,想把基督教的伟大中心真理,贬为附带的属灵表现和它所产生的经验之后。这样的教导,一眼就能看出它可疑之处。
这种教导有几点危险:
属灵的伪善
当然在别的基督徒圈子中,也有此可能,但这个运动更容易引起此方面的危机。因为它声称拥有特殊、显目的真理。它主张说方言的恩赐,是受圣灵洗和被圣灵充满的主要证据,而此恩赐在五旬节教派的聚会中出现的次数远比其它教会多,这样很容易招致优越的态度。他们中间的一份子曾对笔者说:「当然啦,我们生活在一个比你们高的水平上。」此话或许不假,但应该由别人的嘴说出来才对。持平而论,他们中间较属灵的信徒,真该象我们一样,对此种态度深感遗憾。
对虚伪大开门户
在各样属灵的恩赐中,这一项恩赐最容易流于滥用和伪造,此乃不争之事实。异端和敌基督的运动,也经历同样的现象,明白显示出这种表现可能来自天堂,也可能来自地狱。撒但喜欢败坏、仿造一切美好、圣洁的事物,然后卑鄙地加以盗用。肉体和属灵的领域密切相关,很容易令人混淆。我们极易将肉体的热忱、兴奋,误认为是属灵的火热。
分裂的倾向
对熟悉五旬节运动历史的人来说,此点不必多费口舌。他们对外宣教的工场,以及国内的据点,都不断有分裂的事发生。不管是发生在运动本身,或无数的会众中间。这实在很可悲,它认为自己和圣灵的运动同样卓越,却不但未显出圣灵合一的特性,反而以易流于分裂而着称。保罗看到这一点,他对罗马信徒提出适当的劝戒:「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罗十六17)。并非所有的五旬节派团体都会引起分裂,我们也不应该用以偏概全的态度来解释此节经文,或用它来抵制那些信徒。
过度的感性
如果我们传统的宗教,有过份压抑情感成份的倾向,这个运动的危机却恰恰相反。罗伯生(F. M. Robertson)评论:「圣灵可能用三种方式与人交流──渗入他的身体,就形成了所谓的神迹;渗入他的灵里,产生崇高的感觉,藉着所谓的『方言』发泄出来;或渗入他的知识中,就成了说预言。在『方言』的例子中,人有一种感觉,却无法将它合理地表达出来……清楚的理解力逐渐消退,沈没在意乱神迷中。除非他加以控制,否则说话的人完全被自己的感觉迷住。」
这种狂喜的状态如此愉悦,能激起别人的羡慕和模仿,以致于哥林多教会耽迷于这种现象,把它当作首要的追求目标。今日五旬节派的会众亦复如此。他们不稳定于持续他们行善的事,却把时间花在展示激烈的情感上。这种不加控制的宗教情绪压倒了理性和知性,将自然、动物性的感觉,搪塞作属灵的火热。五旬节派今天也有相同的倾向,结果常常造成痛苦。
已去世的皮尔生博士(Dr. Arthur T. Pierson)针对此运动的发展和特性,主持过一项彻底、全球性的调查。他将考察结果摘要记下,可以作为接触这个题目的门径:
此争论的最终仲裁者,应该是无误的圣经,而不是人类的经验。
最值得追求的恩赐,应该是最能造就人的。
所有真的属灵恩赐,都能增进平静和和谐。
所有圣灵的真资质,都能引致谦卑和柔和。
若为了自己的缘故,或为了荣耀自己而追求某种恩赐,无啻是一种欺哄或陷阱。所有来自人类的过度影响力,都与神之灵的超然性相抵触。
任何容易产生分裂和离心力的事物,都要最严格的加以怀疑。
我们应该时时警惕,以发觉撒但的诡计和假面具。
关于圣灵的正面教导
还有一个问题待解答。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那些受此教导缠绕的人?并且防止其它人重踏覆辙?
我们既然对每一个基督徒都负有互助的责任,就该尽早给予他们有关圣灵的工作、五旬节的意义等充分而正确的教导,并教他们如何亲自领受圣灵的充满。一有灵魂归向主,我们就该趁早引领他们进入这种经验中。不该把教导中的重要部分,延迟到他们更成熟之后才教导。一个被信主的年轻人,其吸收属灵真理的能力是惊人的。我们确信如果将此放入我们教会的例行程序中,一定可以大大减低信心退步的情形,并使教会在圣洁中迅速增长。
若有信徒被引入五旬节运动,或被它吸引,就需要用属灵的态度,特别照顾他。不能用属世的武器,正面的攻击不但不能救他脱离,反而驱使他投入。有一次本书作者被邀请,到一所教会作一系列的演讲。这教会正因此问题濒于分裂。一连串的演讲中,他既不提五旬节主义,也没有对这个运动做任何间接的攻击。只是提供有关圣灵的清晰而正面的教导,以及他如何满足人的需要,给人圣洁的生活和有效力的服事。圣灵为神的话语作了见证,结果没有一个会众加入五旬节派教会。
当别人对经历狂喜忘我、大能的应许感到心动时,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藉着圣经的话和个人的经验,向他显示:当圣灵控制了生命时,自然会有圣洁、喜乐和能力为他作见证。如果我们自己尚未享有圣灵的充满,当务之急就在领受圣灵的充满,然后我们才能实际证明保罗所谓的「最妙的道。」(林前十二31)
保罗把那篇伟大之爱的诗歌,放在哥林多书信中不是出之偶然。它有一个预定的目标来介绍它崇高的主题,并且清楚地先揭示出来:「你们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赐,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基督徒的爱,比可观的属灵恩赐更美妙。但这最高的恩赐,若不是出于纯洁爱心的灵,并藉之实践的话,也是枉然的。「你们要追求爱」,保罗又加上,「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单独存在,这才是「最妙的道」。圣经经文分类汇总-神与圣灵 属灵恩赐-研经注释-基督教书库
神与圣灵 属灵恩赐
&&&&[罗11:29]
&&&&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
&&&&[罗12:3]
&&&&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罗12:4]
&&&&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
&&&&[罗12:5]
&&&&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
&&&&[罗12:6]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
&&&&[罗12:7]
&&&&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
&&&&[罗12:8]
&&&&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
&&&&[林前12:1]
&&&&弟兄们,论到属灵的恩赐,我不愿意你们不明白。
&&&&[林前12:2]
&&&&你们作外邦人的时候,随事被牵引,受迷惑,去服事那哑巴偶像,这是你们知道的。
&&&&[林前12:3]
&&&&所以我告诉你们,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
&&&&[林前12:4]
&&&&恩赐原有分别,圣灵却是一位。
&&&&[林前12:5]
&&&&职事也有分别,主却是一位。
&&&&[林前12:6]
&&&&功用也有分别,神却是一位,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
&&&&[林前12:7]
&&&&圣灵显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处。
&&&&[林前12:8]
&&&&这人蒙圣灵赐他智能的言语,那人也蒙这位圣灵赐他知识的言语,
&&&&[林前12:9]
&&&&又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信心,还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医病的恩赐,
&&&&[林前12:10]
&&&&又叫一人能行异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别诸灵,又叫一人能说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
&&&&[林前12:11]
&&&&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
&&&&[林前12:12]
&&&&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
&&&&[林前12:13]
&&&&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
&&&&[林前12:14]
&&&&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
&&&&[林前12:15]
&&&&设若脚说:「我不是手,所以不属乎身子;」他不能因此就不属乎身子。
&&&&[林前12:16]
&&&&设若耳说:「我不是眼,所以不属乎身子;」他也不能因此就不属乎身子。
&&&&[林前12:17]
&&&&若全身是眼,从那里听声呢?若全身是耳,从那里闻味呢?
&&&&[林前12:18]
&&&&但如今,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林前12:19]
&&&&若都是一个肢体,身子在那里呢?
&&&&[林前12:20]
&&&&但如今肢体是多的,身子却是一个。
&&&&[林前12:21]
&&&&眼不能对手说:「我用不着你;」头也不能对脚说:「我用不着你。」
&&&&[林前12:22]
&&&&不但如此,身上肢体人以为软弱的,更是不可少的。
&&&&[林前12:23]
&&&&身上肢体,我们看为不体面的,越发给他加上体面;不俊美的,越发得着俊美。
&&&&[林前12:24]
&&&&我们俊美的肢体,自然用不着装饰;但神配搭这身子,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
&&&&[林前12:25]
&&&&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
&&&&[林前12:26]
&&&&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
&&&&[林前12:27]
&&&&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
&&&&[林前12:28]
&&&&神在教会所设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师,其次是行异能的,再次是得恩赐医病的,帮助人的,治理事的,说方言的。
&&&&[林前12:29]
&&&&岂都是使徒吗?岂都是先知吗?岂都是教师吗?岂都是行异能的吗?
&&&&[林前12:30]
&&&&岂都是得恩赐医病的吗?岂都是说方言的吗?岂都是翻方言的吗?
&&&&[林前12:31]
&&&&你们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赐。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
&&&&[林前14:1]
&&&&你们要追求爱,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原文作:是说预言;下同)
&&&&[林前14:12]
&&&&你们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属灵的恩赐,就当求多得造就教会的恩赐。
&&&&[弗4:7]
&&&&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
&&&&[弗4:8]
&&&&所以经上说: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
&&&&[弗4:9]
&&&&(既说升上,岂不是先降在地下吗?
&&&&[弗4:10]
&&&&那降下的,就是远升诸天之上要充满万有的。)
&&&&[弗4:11]
&&&&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
&&&&[弗4:12]
&&&&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
&&&&[弗4:13]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彼前4:10]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彼前4:11]
&&&&若有讲道的,要按着神的圣言讲;若有服事人的,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原来荣耀、权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罗十二4~8;弗四7、8、11~13;林前十二7~11,27~31)
属灵的恩赐中,那些专属男人所有?那些专属女人所有?这个问题经过研究,显示并没有任何恩赐是专为某一种性别而设计。当我们检视这些恩赐时,请记住,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是你所拥有的。
属灵的恩赐,是神为了教导、规劝、安慰祂的子民,而赏赐信徒的一种明显的能力。在新的圣经中,恩赐用的是「charisma」这个字,是从希腊文charis(意指恩典)而来。换言之,这些恩赐不是从人来的,而是神将恩典随己意分给各人。「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的身体」(弗四11~12)。也就是说,赏赐这些恩赐的目的,是为了「服事」,而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
圣经中提到恩赐的经文,主要有三处。其中指出三位一体中的每一位都是恩赐的源头。罗马书十二3节——「……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以弗所书四章7节——「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哥林多前书十二章1~11节——「……论到属灵的恩赐……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
请仔细阅读以下经文,将你所读到的恩赐一一列出。罗马书十二章4~8节。哥林多前书十二章7~11节,27~31节。以弗所书四章7~8节,11~13节。
除去重复的部分,将这些恩赐分组,一个简便的方法,是分为话语的恩赐、服务的恩赐、行神迹的恩赐。如以下表所列:
知识的言语
智慧的言语
一. 话语的恩赐
1.使徒——「使徒」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按照着字面解释是「被委派的人」,也就是「掮负使命的人」。广义地说,每一位基督徒都是「掮负使命的人」,因为我们肩负传福音的使命。但是狭义地说,做使徒的恩赐仅限于当年主耶稣亲自呼召,跟随祂一同传道,并做祂复活见证人的这十二名使徒。他们做了教会的根基(弗二20),拥有特别的权柄,和行神迹奇事的异能。这些特别的恩赐,只有在初期教会时代是必须的。
2.先知——这
个字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它的字面意思是指预先传讲的人。而传教士是预先传讲神国讯息的人,因此也能算是先知。但是狭义的先知,则是指向世人宣告从神
得到特别启示,有这种特殊恩赐的人。在新的圣经写作时期,需要这样的先知,而当圣经完成后,则不再需要了。因为此时神全部的信息已经用文字形式来表达,没
有新的启示能再加添上去。
3.传福音——这项恩赐是一种特别的能力,能够清楚地介绍福音给未信者,并且最后使他们归向基督。这包括个人传道以及公开布道。而很明显地,即使我们没有这项恩赐,我们一样可以做传福音的工作。请看提摩太后书四章5节。
4.牧师——这项恩赐有看顾信徒的特别能力——带领、喂养、保护他们免于撒但的攻击。就像牧羊人看顾他的羊群一般。
5.教师——这项恩赐有清楚解释圣经,并有效地应用圣经真理的特殊能力——不只是传达内容而已,而且能带领他人实行圣经的教训。
6.劝化——作为劝化者,要督促信徒实践所听讲的道理,而当信徒遭遇失败、落入试探时,则给予他们鼓励。不论是弟兄或姊妹,劝化者都是一位属灵的忠告者。
7.知识的言语——这项恩赐是指信徒能够研究圣经的教训并摘出其要点,更深领悟属神的真理,并能够与他人分享。
8.智慧的言语——这项恩赐是能将圣经真理应用在生活的难题和需要上,并且将圣经知识实践在每天的经历里。
二. 服务的恩赐
1.帮助——这项恩赐是指忠诚地在幕后服务,以实际的作为来帮助神的工作,或在精神上鼓励别人、为他人打气。它包括祷告这项很重要的服事;以及新约圣经中非常看重的——接待工作。
2.施舍——这是神所赐的一种能力,将自己和自己的财物奉献给神的工作和祂的子民——是牺牲,但也是一种智慧和喜乐!
3.治理——有这项恩赐的人,能设立目标,鼓舞他人,执行计划,以推动圣工的进行,和提升信徒的福祉。
4.怜悯——这是圣灵赐下的能力,向受苦的肢体表达真挚的同情和关爱——不是只用言语,而是以实际的行动和付出。
5.信心——当然,这是指超逾「救赎」的信心;是一种能力,能看见神将要成就何事。即使在人看来是不可能的时候,依然相信神必定要成就。有这样恩赐的人「心怀大志,为神做大事」!
6.分辨诸灵——虽然每一位基督徒都有责任去分辨诸灵(约壹四1),然而某些人具有特别的能力——能分辨哪一位是真理的圣灵,哪一位是邪灵;何者是从神而来,何者不是。这项恩赐在新约圣经完成以前特别需要。
三. 行神迹的恩赐
1.行异能——这项恩赐是指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行神迹奇事。目的是为了要证实、鉴定传福音的人和他的信息皆是从神而来。在使徒时代,非常需要这项恩赐。
2.医病——这是指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治愈一切疾病的能力。这似乎是初期教会时代,一种短暂的、为了坚固人信心的恩赐。
3.说方言和翻方言——这项恩赐是指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说一种别人懂得而自己未曾学习过的语言。同样地,这也是使徒时代的一个特征,这项恩赐的目的也是为传福音的人和他的信息作见证。
这三项恩赐与先前所提的几项不同,因为没有一处经文命令我们、劝导我们去行神迹、医病、说方言。但是却有经文期望我们去传福音(可十六15)、作牧者(加六2、10)、教师(西三16)、施舍(林前十六2),……等等,即使我们在这几项并没有特别的恩赐。
我如何知道自己有什么恩赐呢?最好的方法是去尝试。尽你的努力,而且为此祷告。然后以下列几项原则来做评估:
1. 做这件事时,我是否能从其中领略乐趣?如果神给你这项恩赐,你会从发挥这项恩赐中感到快乐的。
2. 别人是否也肯定我有此恩赐呢?第三者的评估总是比较客观准确的,因为自我评估难免会流于主观的偏颇。
3. 这项恩赐是否被神使用来荣耀祂的名,和建造基督的身体?
尽管必须靠毅力、勤奋、认真,才能操练好一项恩赐,并且找到使用它的机会。然而我们被期望凭着信心使用我们的恩赐。「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前四10)。「你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提前四14)。「为此我题醒你,使你将神藉我按手所给你的恩赐,再如火挑旺起来」(提后一6)。
所有主所给予的恩赐,都是为了建造基督的身体和发挥身体的功能。如同在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中,一支不显眼的小短笛也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若是少了它的声音,是会被发觉的。所有的基督徒,不分男人或女人,都有责任去操练他们的恩赐,使彼此更加蒙福、生命更得丰盛。使徒保罗曾写道「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他指出,爱的重要更胜于恩赐的拥有。(林前十二31~十三13)。如果没有爱,所有恩赐的使用不会带来祝福,然而,一个爱神、爱弟兄姊妹的人,则能使周遭的人都藉他得恩福。
对神而言,信徒的生命里拥有圣灵所结的果子(加五22、23),要比能行最神奇的恩赐更具价值。因此,当我们寻求自己有何恩赐和操练这些恩赐时,应当谨慎,不要走偏了路——忽略最重要的事,就是那「最妙的道」——爱。
在本书的序言里,我们曾提到,成为神所要我们成为的人,是至高的荣耀。借着研读圣经,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道理,但是,完成神为我们订下的目标——也就是如何取悦祂,最简单、也最完全的一样方法是:我们应当「效法祂儿子的模样」(罗八29)。惟有我们的心被基督所占满,并且让神的话语住在我们里面,我们身上才能有基督的模样。这不是靠人的努力而得到,而是借着让自己一天一天地顺服于神,而真理的圣灵,在我们顺服的生命里工作,因而使我们身上显露出与神相像的模样。我们于是能成为蒙神喜悦的妇女。
请研读《属灵恩赐的力量》(The Dynamics of Spiritual Gifts)(可参考本书末的书目提要)
??????????????????
第十二课 个人默想
请写出你的回答,若是你愿意,可以请指导人为你评阅
1. 我已经鉴别出自己有何属灵恩赐了吗?
2. 我使用这些恩赐,是为了神国子民的福祉吗?
3. 我是不是怀着爱心来使用这些恩赐呢?
请祷告神,求祂帮助你发掘、发展自己的属灵恩赐,以使他人得福。并且帮助你,怀着爱心来使用这些恩赐,让神的名得荣耀。
我的个人祈祷:
本课程的设计,是希望从正面探讨蒙神喜悦妇女的特性,并且帮助每一位学生朝着这样的目标努力。是不是我们之中每一位都可能在生活上、性情上成为真正蒙神喜悦的妇女呢?
也许有一些妇女会说,不。她们认为自己不够好——自觉低人一等——有一些失败——不能和别人的成就相比。若是有妇女在教会中,误以为「为首」与「顺服」的分别,乃是视妇女为第二等公民,可能自卑的感觉会更加深。她们心怀羞赧,害怕失败而不敢做任何事,因为失败可能带来困窘和羞辱,所以她们扮演安全、但一事不做的角色。
这种自信心的丧失,是项严重的问题。亨利福特(Henry Ford)曾说:「一个人脑中的自我形象,要比任何其他的因素,影响他的成就更深。」缺乏自信心也会使人焦虑、不安、无效率,以及在许多场合感到不自在。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要认识、建立生命中属灵的层面。妳觉得自己不如人、没有价值、不受重视吗?请记住,神爱妳──没有条件、依照妳的本相爱妳——妳在祂面前是极贵重的(约三16;约壹四9~10)。祂甚爱妳,以致赐下祂的儿子为妳而死,使妳的罪得蒙赦免,也使妳得能成为祂的儿女。如果妳曾经求告耶稣作妳的救主,那么妳就是神的孩子了(约一12)。神已经接纳妳——妳也属于神(弗一6)。这样的认知,不是可以提高妳的自我评价吗?再者,请记住,现在妳已经是神的儿女了,祂正在妳的生命中作工,使妳能够成为蒙祂喜悦的妇女(腓二13)。而祂岂会失败?(腓一6)。妳仍然觉得自己无力应付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吗?别忘了,主随时与妳同在,祂要装备妳,使妳能「行各样善事」(林后九8)。妳不是孤单地面对生活——而是有神的灵住在妳里面(约十四16~17)。祂的能力不足以处理任何情况吗?只要体认祂的同在,并且顺服祂,妳也会有足够的能力。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再声明,倘若妳还没有接受耶稣基督,妳就不是神的孩子,妳还没有出生在神的家庭;因为重生是在基督里借着信而来(加三26)。并且,如果妳还没有接受神所赐下的救主耶稣,妳无法成为神所喜悦的妇女,也不能寄望神的帮助和同在——妳得独自面对生活,完全倚靠自己。
有人将「平安」定义为「自觉拥有足够的资源」。而我们在基督里所拥有的丰富资源,是难以计量、超乎想象的(弗一19、20;三20),它为我们带来内心的平安,使我们的眼目不单看自己,并且能除去别人先入为主的偏见所带给我们的阴影。因着内在的平静、安全,在主里得着安息,我们会发现自己不再害怕别人了——我们并没有那么脆弱——而且开始对他人的幸福与福祉有一种真心的关切。我们能够付出爱,乃因为知道我们被神所爱(约壹四19)。我们对别人兴趣与关怀,能够帮助他们肯定自己。歌德说,「请以他应该得到的方式对待他,并且帮助他成为他可能成为的人」。这就是神待我们的方式。祂看待我们,不当我们是那起初犯罪、软弱的人,而是透过祂的爱子基督——看我们的未来,未来我们将有祂爱子的形象(约壹三2)。
这样说也很对,不过……(我不够吸引人,我不知道如何对人开口,我各方面都不够好,我的教育程度不高,我的身体残障……等等)。妳的问题是不愿意接受神,神为妳安排的道路和环境。祂已经为妳预备,将妳放置于那里——必然有祂美好的旨意。别让妳自己的软弱和短处淹没妳——神
知道这些的,但是在妳的生命中,祂仍然有祂的计划和目的。妳应当了解妳在神眼中的无价,要看待自己如同神看待妳一样!接受祂的评价。不是妳的标准,也不是
社会的。神已经拣选妳、爱妳、用重价赎妳,乃是因为妳在祂眼里是重要、有价值的。仰望祂、寻求祂的旨意和权能,然后当妳看见神在妳身上、或经由妳成就何等
的事时,妳心中将会充满赞美!「至于神,祂的道是完全的……使我行为完全的,祂是神」(诗十八30~32)。
想做测验,
提交评论/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灵破碎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