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耸万仞圣光剑的后一句是什么

周铭简介及其山水画、书法作品欣赏-著名书画家
您现在的位置: >>
周铭简介及其山水画、书法作品欣赏
时间: 11:23:44
&&& 周铭,字德麓,号椟山堂。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李宝林工作室画家、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画家、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家协会美术研究院副院长、武陵画院执行院长、《新时代艺术名家》杂志社艺术总监、《周遍天下》杂志社艺术总监、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画家、北京燕谷书画院副院长、北京瀚初书画院副院长。&&& 曾先后就读于中国文联山水画创研班、研修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高研班、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山水画硕士研究生班。正式拜师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河山画会会长李宝林先生门下,成为“李派山水”再传弟子。还得到文化部侨联中国徐悲鸿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国韵文华书画院山水画艺委会秘书长衣惠春老师的指导。&&& 近年来多次参加全国各种书画大展赛并获奖: 2006年1月《中国书画报》创刊二十周年、国画优秀奖;参加中国书画网上精英赛中,获铜奖;《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书画艺术大展》优秀作品奖;2007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参加“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获得金奖;被邀请参加2008和谐中华迎奥运倒计时一周年创作活动,参与绘制巨幅国画任务,荣获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2008和谐中华迎奥运组织委员会颁发的“特殊贡献奖”;2008年1月 被中国文体明星北京奥运宣传助威团聘请为《神州圣火传递图》活动组委会、组委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作品“开封卷”入选《神州圣火传递图》,被中国集邮总公司出版邮票并发行;09年1月 “中国画画中国――走进山西作品展”《太行秋高》入选并在北京政协礼堂展出; “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全国美术作品展”《暖日芳林》入选并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中华翰墨情.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全国书画邀请展”《溪间岂能留得住》在北京展出并入编作品集;“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河南展区《峻谷清音》入选并在河南美术馆展出。2010年作品《天路》参加了世博会美术作品展;作品《幽壑流清泉》参加“爱我中华―资助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捐赠优秀作品展;2011年3月作品《谱写彝乡新诗篇》入选“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其作品在《中国彩墨艺术》、《走遍世界》、《中国书画报》、《周遍天下》、《神州诗书画报》、《新时代艺术名家》等报纸杂志上发表。&&& 网站:&&& 博客:&&& 地址:(102433)北京市房山窦店水墨林溪三区11-3-1103室&&& 邮箱:E-mail:&&&&&&&& &&& 手机:
峡谷清泉 180cm x 96cm
春露韵幽泉 189cm x 96cm
寒泉月照138cm x 68cm
绝壁耸万仞 180cm x 96cm
源泉 180cm x 96cm
山高溪成瀑 189cm x 96cm
高原春曲 138cm x 68cm
黄金沙丘渡 138cm x 68cm
梨花飘香 138cm x 68cm
变迁180cm x 93cm
穿越 215cm x 132cm
清流云壑间 68cm x 68cm
仙游 68cm x 68cm
清流云壑间 68cm x 68cm
醉春 96cm x 90cm
清韵秋声 68cm x 68cm
团扇& 68cm x 68cm
团扇& &68cm x 68cm
四条屏&& 180cm x 48cm x 4
四条屏138cm x 34cm x 4
渔舟逐水爱春山 70cm x 160cm
仙居云霞冠秋顶 96cm x 180cm
灵山秀水彩云归 180cm x340cm
平湖帆影 68cm x 138cm
驼铃声声 68cm x 68cm
水墨林溪& 40x40
周铭山水画的精神世界
&&& 选择了做一名艺术家,就是选择了要经历常人无法理解的艰难旅程。于山水画家而言,对山水的体味即是对灵魂的净化,也是对宇宙心灵的追寻。“峰高无坦途”、“废画三千”、“学不辍”、“白发学童”……李可染先生的这些印语正表明了艺术追求道路之艰难。周铭正是在可染先生的“苦学精神”感召下,对山水画艺术刻苦研习、不懈追求的。周铭是一个实在人,憨厚本分、勤奋踏实。画如其人,他的作品也实实在在,充满生活气息。山水是周铭画作中执着的主题。他将千奇百变的山川大地、溪江湖海之美展现在作品中,述说着他对祖国山河的真挚情感。&&& 要画好山水画,可染先生教导我们要读好两本书:首先要取法传统。这也是周铭画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他曾努力研习中国传统画理和画风,并临摹古代名家经典之作。在他的画作中,构图取势,笔墨皴染,无不透露出其深厚的摹古功力。&&& 其次要师法自然。“道法自然”,人在自然中生存,画家也当与自然对话,以山水为师,以山水为友。周铭相信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坚持写生,到自然中寻找山水的表现技巧。为此,他曾六上太行。太行山以它的雄险奇绝和荡然气魄启迪了周铭,推动他迈入了从写实到写意的新境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对山水画艺术的理解逐渐走向深入:山水画不是简单的再现自然,更是人生的感悟与激情的流露。这种激情的意蕴,大大超过了物象本身的意义而构成了画家心中的精神世界。&&& 山水“得意而忘象”。由自然境界到人生体悟,这正是中国山水画所追求的审美理想。周铭的画作以一种取景入画的态度,在释放纯粹的笔墨间畅游,用身心感受自然山川的大美。“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正是在于其中渗透的画家的慧性心灵和深切情感。天道酬勤,我对周铭的画作充满期待!&&&&&&&&&&&&&&&&&&&&&&&&&&&&&&&&&&&&& 2012年2月&&&&&&&&&&&&&&&&&&&&&&&&&&&&&&&&&&&&&&& 李宝林
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象有真魂
――周铭山水画浅议
&&& 神州大地,物华天宝。千山耸立,万水横流,江山如画,画里江山。古往今来,多少仁者,智者徜徉其间,乐而忘返;多少山水画家搜妙创真,在古韵今情中一代一代的求索,以生命和才艺铸起一座彪炳世界的艺术殿堂。这里有巨匠、大师们的辉煌,有经典、名作的璀璨,更有无数有志者的心血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永不干涸的流淌。周铭,一个憨厚的中年汉子,带着儿时的梦幻,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带着对艺术的渴望,一意孤行地走在这条没有尽头的路上。他以自己的山水画作品,诠释着他对生命的理解、倾诉着对祖国河山的赤子之情。&&& 周铭从小就酷爱书画艺术,数十年来,不管生活上有过怎么样的磨难,不管艺术上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他依然初衷不改,从容而坚定地追求山水画艺术,执着而顽强地去构建他心目中雄浑、博大的山水画理想王国。他的山水画作品所表现出的艺术取向、艺术品味是十分明确的。高山巍峨,直入天际,瀑布飞流,闻之有声,碧树白云,一派生机。浩然之气,磅礴之势,不期而至。中国山水画的大山、大水,全景式的传统程式,在周铭的笔下得到传承和富于个性的表现。坦言地讲,这种程式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华与经典,传承其神,不负今人,何其艰难。况且,多少大师的身影、功绩、智慧洒在这条路上;多少志者、智者挤身在这条路上,要使自己的山水画作品有时代精神和自己的风格更是难上加难。但这条路是勇敢者的路,是充满阳光的路,是有前途的路。可以断言,不管时代如何进展,不管技法如何变幻,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精神内涵,艺术取向不会改变。那笔墨间所展现出来恢宏幽深的意境,那层峦叠嶂、大江东去的气势,依然是中国山水画脊梁。中国传统,中国功夫,中国精神,已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必将传承下去,继往开来。周铭深谙此理,并认准方向,知难而上,这和他人生经历,人生理念,精神品格是相通的。&&& 周铭写生六上太行,这座横亘在祖国北方的名山,自古以来就以雄险奇绝而著称,并成为中国北派山水画的摇篮。太行山无疑是周铭心目中的英雄和天开图画的恩师。太行山巍巍气魄,荡荡大美,潜移默化地溶于他的脑海心际,常常使他闲目如在碗底,笔所未到气已吞。看到周铭近期创作的《峰高岭翠春来醉》、《崖上人家》、《暖日芳林》、《苍崖岚气升》等太行山系列作品,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同样的题材、同样程式,却给人不雷同的新鲜感。他采用对景物的细致刻画和气氛的烘托,来表现不同的立意,张扬作品的风格。近年来,他将感悟到的太行神韵,得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再现,标志着他在山水画创作中已进入到一个“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象有真魂”的境界之中,从写实到写意,从写景到寄情的飞跃,让人们看到他内心精神世界的充实和艺术品味的升华。&&& 拥抱生活,魂系自然,与人民共命运,同时代共呼吸,是一个画家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画家的良知。周铭躬行此道,不急不燥,潜心执着,不仅表现在他对传统的虚心和对前辈的敬重,更为可贵的是他对大自然的真诚。他常年不辞辛苦地写生、采风,每临景观总是认真观察,从山川物理、物态、物情中丰富自己的情感,拓展自己的胸怀,并以此为根基,来继承和发展中国山水画的笔墨程式,不断完善自己独到的艺术语言,做到纳浩然之气于胸臆,采山川之神于笔端。每每临池而作,取象不惑,倾情放怀,自然天成,山石树木,林泉烟霞,皆可随意而安,迁想妙得,可谓:气势真情两相合,广大源于精微中。&&& 生活、修养,技艺是一个画家成长,成功的三大要素,三者缺一不可,画家要毕一生之力,在成功与失败中去探索,在渐修与顿悟中追求。周铭,正值壮年,他走过的路是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时至今日,他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画硕士课程高研班,按照中国传统礼仪拜山水大师李可染先生的弟子李宝林为师,人们有理由相信他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一定会播撒丰收的种子,为弘扬李派山水精神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迎来金色的秋天,因为他太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太热爱他所钟情的中国山水画。
&&&&&&&&&&&&&&&&&&&&&&&&&&&&&&&&&&二零零九年三月二十日于北京紫草堂书屋&&&&&&&&&&&&&&&&&&&&(作者系:著名山水画家,中国徐悲鸿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真情真爱写山水
――记画家周铭
&&&&&& 在京城的山水画家圈里,早有耳闻周铭老师的大名,也经常会见到其他的媒体上刊登周老师的作品,也有幸欣赏、品读其作品中的内涵。与周老师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位朋友的聚会中有幸相识。&&& 周铭老师,是一位憨厚、纯朴的中年汉子,与周老师接触,您会发现他有着北方人那种豪迈不羁、豁达的性格,无论是对初次结识的友人,还是对多年的老友,他总是以最真诚的情感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周老师自幼年时期就非常酷爱绘画艺术,在数十年来追求艺术的旅程中,曾经历过“酸甜苦辣”的人生洗礼,有过更多的是艰辛、坎坷,但始终没有改变周老师对山水画艺术毅然决然地追求,执着而顽强地去构建他心中雄浑、博大的山水画王国。&&& 近读周老师的山水画,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他的山水画作品所表现出的艺术取向、艺术品味是十分明确的。高山巍峨,奇峰险峻;瀑布飞流,闻之有声;碧树白云,一派生机;霞光相映;浩然之气,磅礴之势不期而至,耐心品读宛然身临其境之感触。这一幅幅作品多以大气的构图取胜,看后能让人震撼,他挖掘山水之气势与神韵,摄取丘壑之精神与力量。作品中他对山石结构肌理的表现,笔法抽象的墨法处理、色彩墨韵的虚实统调,不难看出画家对生活的严谨态度以及对未来充满的信心,同时也能发现周老师是一个很擅于在平凡的山水中发现生命美的画家。在这种感觉美的过程中,他使自己的心灵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创作出大量“万物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语)的真画,从而提示出他所追求的山水画的本真境界。在中国艺术中,山水画向来以抒写胸襟、情怀见长,因此自古便有“写我胸中丘壑”之说,这是因为山水画的水墨表现特性与点、线、面技法都关系着画家的性情、修养,故山水画必然是画家心灵的写照与精神的折射。然而这种精神,这种置身探索传统山水画的精华,使其传承和富有个性的表现之路,又何其艰难。自古至今,有多少大师的身影、功绩、智慧洒在这条路上;多少志者、智者挤身在这条路上,要使自己的山水画作品有时代精神和自己的风格更是难上加难。但这条路是勇敢者的路,是充满阳光的路,是有前途的路。可以断言,不管时代如何进展,不管技法如何变幻,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精神内涵,艺术取向不会改变。周老师笔下的山水画,其富有对传统的继承并彰显着时代的个性,那笔墨间所展现出来恢宏幽深的意境,那层峦叠嶂、大江东去的气势,依然是对中国山水画最好的诠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体现在做为华夏儿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与时俱进,周老师深谙此理,并认准方向,这和他的人生经历,人生理念,精神品格是分不开的。&&& 周老师的山水画,体现的便是身在山中、心在山外的特点,他的情思无一例外的融入笔墨之间、融于意象符号之间、融于虚实浓淡之间,因此在画面中画家“自我”情思处处可见,又处处若隐若现,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气息。&&& 为了使作品在传统基础上有更高的提升,要想创作更多的艺术精品,当年已有50岁的他相继拜中国山水名家李宝林、衣惠春为师,更加深入的投入对山水画创作的学习与研究,他认为对于山水画的创作仅有笔墨功夫还是远远是不够的,也深深的知道绘画离不开生活真谛的道理。 他带着真情实感去研究自然,涉猎名山大川。他也曾多次写生于太行,太行的巍峨耸立、浩荡雄魂,潜移默化地溶于他的脑海心际,常常使他闲目如在碗底,笔所未到气已吞。因此他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得益于名师的悉心点拨与教诲,更源于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深情向往,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他的画以“水墨淋漓,气韵生动”与墨的无限色彩相合构奏出和谐乐章,在这里焦浓枯淡、点线面勾勒、点染、虚实纵横长短的不同墨法、技法、笔法、章法。并能在意境和气韵上着力,是画面和谐为统一的佳构。观其作品,仿佛自己整个身心被融入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之中,心灵深处产生了一种回归大自然的的冲动。其实,这种感觉正是体现在一种心理和哲学背景下的寻根历程。用“田园诗”尚不能完全表现出其中的奥妙,应贯以哲学,方能做以诠释。&&& 中国绘画由于以儒、释、道三家混合体作为思想基础,注重个性与情感的表现。鄙弃对客观精雕细刻的真实模仿,更对注重作者本身的理想、愿望、感情、学识去代替,补足其欠缺之处。也就是说作者的胸襟、品格、修养、学识的高下、直接决定这作品本体层次的高下。&&& 周老师的作品技法、形式、意境、思想中所传递出的文化精神,足见其绘画作品是具有层次,品位和格调的。作品的线体感觉是恬淡、空灵、寂静的,体现了一种高境界的美学美感。&&& 周老师的作品有工、有写,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形成异彩纷呈的多样局面。他远临荆浩、范宽、杜琼等古人的笔墨,近学陆俨少、李可染、宋文治等绘画大师的风骨。其作品的完美和意境内涵的深邃隽永,艺术格调的高洁高远,把传统艺术的精华切实继承过来,并赋以时代的精神,贯注其饱满的真情实感,在艺术上又能有所突破,如此境界,就是今天我们所欣赏周铭老师作品的最真实的感受。&&& 周老师近年来书法与绘画并进,力求在书法及山水画的形式意味中言表自我心声,山水创作对周老师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心灵折射,因此画如其人------平实、朴素、感人。在这里我们期待着周老师在以后的艺术生涯中将不断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佳作,以供世人雅赏,我们也相信周老师的艺术人生定会更加绚丽多彩。
&&&&&&&&&&&&&&&&&&&&&&&&&&& 于京华辉苑&&&&&&&&&&&&&&&&&&&&&& 日
摄取丘壑写真情
&&& 青年画家周铭的艺术是他求师、探索、埋头实践和艺术磨励的产物,是他人生、个性、艺术观念和长期奋斗的结晶。&&& 我是在2000年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举办的“山水画创研班”上认识周铭的,应该说他是个业余画家,他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交给了书法与绘画,大部分金钱都花在购买专业书籍、颜料纸笔、拜师学艺、体验生活上。他沉醉在浩瀚的艺术海洋,涉猎着书画宝库的精华,研究理论技法,临摩名帖名画,为他打下坚实的基本功,游历山川、观察自然,赋予他无穷的创作灵感。周依靠自已长期不懈的勤奋精神,那种一刻都不敢懈怠的虔诚执著,还有着滴水穿石、秉烛奋笔的毅力。今日所取得的成果,被有些相熟者称之谓“自学成才”的画家。&&& 业余画家周铭,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七十年代末他参加工作,凭着个人的一技之长,一直从事着宣传设计这一行当,在纺织厂他搞花纹图案设计,进剧团他搞舞台美术设计,到印刷厂他搞书籍装帧、商标图样,来建设局他搞城市规划景观设计,那一条都离不开艺术。这对一个画家来说是难得的知识积累、艺术铺垫,也为他成长的道路、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画艺术在悠久的发展史上,形成许多艺术流派,有着各自的丰姿特色。周铭的作品有工、有写,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形成异彩纷呈的多样局面。他远临荆浩、范宽、杜琼等古人的笔墨,近学陆俨少、李可染、宋文治等绘画大师的风骨。要看艺术的完美和意境内涵的深邃隽永,艺术格调的高洁高远,把传统艺术的精华切实继承过来,赋以时代的精神,贯注艺术家饱满的真情实感,在艺术上又能有所突破,这样才能称得起佳构,我期待着周铭能很快进入此番境界。&&& 周铭近年来书法与绘画并进,尤以山水画见长,他感悟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深刻内涵,认识到要想创作艺术精品,仅有笔墨功夫是不够的,也知道绘画离不开生活真谛的道理。他带着真情实感去研究自然,涉猎名山大川。师法造化之后,是画家得自心源的所感、所见、所悟。他以饱满的激情,流泻笔底,溶筹出精品力作,凝聚在每一幅山水画之中。《浮岚叠翠雨后山》是严谨壮美之作,《遥瞻高峰入秋时》在雄伟中透着秀丽的温馨,《青云得路》富有情趣且气势恢弘,《秋思无垠》中和温润的基调,却有咫尺千里之势。再如《春潮》、《风声雨声读书声》等这些我们并不陌生的地方,他却处理得曲径通幽、层峦叠嶂、有情有境、有声有色、耐人寻味。《蓊郁》在基本调子中又有微妙变化,笔墨不多而意境顿生,颇有韵味。周铭的作品多以大气的构图取胜,看后能让人震撼,他挖掘山水之气势与神韵,摄取丘壑之精神与力量。作品中他对山石结构肌理的表现,笔法抽象的墨法处理、色彩墨韵的虚实统调,不难看出画家对生活的严谨态度以及对未来充满的信心与希望。业内人士称之为“老实”。他的山水画浓墨笔法的处理,石块质感的运用显示其画面的厚重,积墨晕染的叠加,白云溪水的轻快反映出景致的清秀,给人的质朴典雅、凝重雄浑。作品中刻画精致、蔬处飘逸洒脱、密处雄健浑厚,远看整体很有气势,近观笔墨多变颇具可读性。&&& 欣闻“周铭山水画展”将来北京举行,相信会受到北京观众的欢迎,同行之间也当会有真诚的切磋交流,对画家来说也是广泛听取反映和意见,进一步推进创作的契机。我殷切地期望着。&&&&&&&&&&&&&&&&&&&&&&&&&&&&&&&&& 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党委书记雷正民&& 2003年10月于北京
上一篇:下一篇:
书画真迹展览网() & 2009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邮箱:
Powered by laoy8!第25课《三峡》同步练习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25课《三峡》同步练习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游记加载中...62622
分享游记175图西陵沿溯行第1天很遗憾去年冀鲁游时,没摄下旅途所经过的火车站。那些车站,有的可能我永远不再途经,有的可能不久后旧貌换新。总之,彼时我在彼处的一丝证明与回忆,都没有收藏下来。这次起,我打算把到过的每一处火车站都记录下来,应该会别有一番情趣吧~北京北京站23元的晚餐,庆丰包子铺。第一次坐软卧,愿一夜安恬~Z3第2天12 ~ 26°宜昌弃荆州!没能挤出时间观看荆州古城和张居正故居,甚为遗憾。直达车纪念宜昌东站宜昌是一座很令人喜欢的城市,既有大城的雍容气度,也有小城闲适翠美。在宜昌的两天,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三峡人家Sanxia Family Scenic Resort三峡人家是长江西陵峡段、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有人家聚集生活的地方。旁观他们的生活,不禁羡慕,青山绿水、鸟鸣蝶飞,生长于斯、埋葬于斯,乐逍遥的人生。摇曳楚云行?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胜迹溯源长三峡人家的龙进溪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解船。浮舟望安极?真的是太美了!竹中窥舟影,岸上踏笛行。我和一片竹林波影浮光竹叶散了一水面小水鸟水车,小舟我在一个小码头上竹喧归浣女土家族的青年男女猕猴,完全散养清澈见底放鹰泉?小茶肆美丽的小瀑布其实也是很壮阔的泉声哗哗拍得很成功的一张照片~不肯爬沙桂树边,朵颐千古向岩前。一簇茂竹逶迤巴山尽两只小黑猫据说这里人称小张家界,确实有点儿像。她在微笑着向我们挥手灯影峡。远看形似唐僧师徒四人,照片貌似被我不小心删掉了,有点小遗憾。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春水月峡来。此乃长江明月湾,似一轮明月。巴王寨,秦风楚韵皮影戏,古老的唱腔。虽然四位大叔唱的啥我们一句都听不懂,但是这纯粹淳朴的唱腔深深吸引了我。寨子里拾阶而上女书苑,一群女孩子居然自动扶梯上山,太雷人了!宜昌YiChang住处窗外,壮阔江景在宜昌万达广场,第一次吃剁椒鱼头,有红椒和麻椒两种。可能不是很正宗,但辣味刚好,很美味~夜色中的游客中心,我们出发的地方。第3天12 ~ 23°三峡大坝Three Gorges Dam Project此行我对三峡大坝期待最多,可能由于专业的关系。中国第一座水电站1912年建于云南;1949年全国水电年发电量是12亿千瓦时,这主要还是日本侵略者为掠夺我国资源在东北修建的水电站作出的贡献。可是截至2013年底,全国水电年发电量8963亿千瓦时,世界第一!开发水电,全国联网,优化资源配置…想到这些,我很激动,也很期待这次水电站之行~长江7号内景葛洲坝三号船闸在下游,后闸门还没关呢后闸门关了,马上就要水涨船高。涨高了,后闸门已然不再雄伟!葛洲坝…略小啊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景色壮美,人也高兴三峡天下壮,诸君乘船游。西陵甲三峡,忘返兴犹稠。我说的可是陈老总题在石壁上的诗~船舷留影同位置留影近景船头留影,动作僵硬。船头留影还是船头船头合影,可怕的头发彰显江风的肆虐。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远观三峡人家龙进溪,又见面了。我强烈要求跟船尾国旗合照一张,虽然是逆光。两山架一桥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毛公山,据说神似毛主席卧像。三峡水电站模型我跟寒五级船闸!三峡水电站里的樱花大坝后面峡进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纵然千万居民搬迁、西陵峡水改道、近来贪腐败露、争议从未停歇。不过作为学电气的学生,不禁还是为这世界第一水电站震撼、骄傲。电送远方去,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看这连绵不绝的高压电塔,不禁热血沸腾。每年有986.87亿千瓦时的电从这里向华中华东地区输送。大坝正面!三斗坪前今日过,他年水坝起高墙。这是几十年前的诗句,如今我们来到三斗坪、高墙下,不禁感叹五十年来天地改,浑如一梦下荆州。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电流互感器我跟电流互感器们武汉WuHan终于在夜色中来到武汉,江城入楚乡。汉口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地铁站中内景,好高端大气!但是人也多的可怕!第4天13 ~ 25°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tiy武汉大学老宿舍门牌号按《千字文》排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貌似是学生会驻地宿舍楼顶上远眺珞珈山老图书馆,里面有古籍珍本,还有武大历任逝去校长的遗像。樱花树下黎元洪体育馆武大正门夜景新图书馆,真的好大!湖北省博物馆Hubei Provincial Museum湖北省博物馆,貌似是省级博物馆中相当重量级的。恰好有邓丽君特展,我很喜欢她的歌,这次看到了她的很多遗物。曾侯乙编钟!!震撼到我了!好大气!它所奏出的音乐,气势一定更撼人吧!锦瑟无弦曾侯乙墓外棺特别大越王勾践剑!太激动了!吴王夫差矛,与越王勾践剑在博物馆里依旧针锋相对地摆放。黄鹤楼Yellow Crane Tower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的游客太多了!江山入画黄鹤楼维修,很遗憾。黄鹤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尽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丹姐抓拍得好楚水荆山一挥翰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曾在黄鹤楼留下诗篇的先人们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户部巷Hubu Alley太乱太挤太脏的户部巷。不过吃了豆皮、炕土豆、孝感米糊酒等小吃,还是不错的。未饮长沙水,便食武昌鱼。味道还是不错的~武汉长江大桥Wuhan Yangtze River Bridge莽莾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桥墩下望,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晴川阁Qingchuan Cabinet晴川阁外武汉街景大门畅和丹姐。谢谢她两人的陪伴~沾些荆楚之雄风。一直对汉中楚文化倍感推崇。七里晴川染蔚蓝,洗马长街望君还。古筑城楼当敌寇,汉江中游挂满帆。林荫伫立拦江路,风吹江畔柳叶弯。莲花湖水一池碧,微波粼粼夕阳残。晴川阁正景古晴川阁合影留念第5天13 ~ 18°三国赤壁古战场Chibi Scenic Resort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出租车师傅说是亚洲第一大火车站的武汉站我们都有一种航站楼的感觉赤壁北站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想当时,崔郎年少,气吞区宇。据传庞统手栽,真的是千年古树。千年古藤,下面的藤条可以坐人,悠荡。庞统手栽千年银杏树,两根。凤雏庵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欲吊英雄千古憾,渔歌声里又斜阳。赤壁之山上摩空,三江之波浩无穷。江南江北昼阴阴,指点前朝感慨深。江山如日还英雄。往事已随寒浪灭,遗踪唯有暮山长。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岳阳楼Yueyang Pavilion Yueyang Lou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明代岳阳楼小模型~范仲淹与滕子京,两公祠。巴陵城西湖上楼,楼前波影涵清秋。数点征帆天际落,不知谁是五湖舟。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乾坤潜力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很艺术地拍到了牌匾!陈殿出空明,吴城连苍莽。小乔毕竟与周侯,遗爱倾城泪始休。井水至今胭脂色,问谁痴断水枯流。洞庭湖是怎么跟八仙牵扯到一起的?岳阳门。门外就是洞庭湖水。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杰阁出城墉,惊涛日夜舂。地吞八百里,云浸两三峰。吃到了三大炮、蛋米酒、糍粑、臭豆腐等小吃~岳阳东站,没照全,其实很有特色,修建得像古代的文案。第6天13 ~ 19°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tiy武汉大学某大路早樱已然落下经过一天的小雨,晚樱也只剩这些了。嫣然欲笑媚东墙,绰约终疑胜海棠。颜色不辞污脂粉,风神偏带绮罗香。园林尽日开图画,丝管含情趁艳阳。怪底近来浑自醉,一尊难发少年狂。武汉长江大桥Wuhan Yangtze River Bridge高铁疾驰而过大桥,武汉,再见!湘鄂文化行,再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仞宫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