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求助,iphone5现在多少钱马琴和倪琴多少钱了

[转载]【原创】各名家琴特点(倪琴)
转眼又过去一年,回顾2010年,谈的最多的是古琴,弹得却不多,真是惭愧,琴技退步了不少。一直想写一些关于各名家古琴的感受,也未有时间,只得分几篇分别来写,这次主要写一下倪诗韵古琴、裴金宝古琴和李明忠古琴的几个特点,为琴友选琴、买琴作一些参考。如果想看张琴、马琴、曾琴、王琴、何琴、郑琴……的感受,估计得要过段时间了,眼下实在是太忙,无法整理成文,还望见谅。
&&&&&&&&倪琴
&&&&&&&&本人一开始弹琴,用的便就是倪琴,对倪琴的脾性特点可谓了如指掌,而且随着和倪诗韵老师的深入合作,对倪琴的做工、用料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倪琴从造型上说,面板的弧度比较小,看着有些扁,所谓“唐圆宋扁”因而“宋”的成分偏多,不过我也看过一些宋的老琴,真正宋琴的扁与倪琴又是有差别的,故也可以说倪琴的造型是独成一家的。虽然扁,但不显得木讷,整体面板偏薄,出音方面音较大,声韵绵长,古琴的味道上演绎的还是不错,适合指力偏小者,也非常符合演出、教学的使用。
接触过的倪琴主要分几类:高级杉木琴、顶级杉木琴、演奏琴。特别说一下,倪诗韵还有监制的和桐木琴,但今天这个话题中不涉及监制,至于桐木本人一向不喜欢,也不谈及。
先说一下用料,倪诗韵的用料上没有并没有加入太多的创新(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有些斫琴师会加入一些新材料、工艺做一些探索,但倪诗韵不会),底板面板的用料、大漆、灰胎、鹿角霜毫不含糊,而且用料很足。我和倪诗韵先生接触颇多,他本人也是给人一种很严谨、谨慎的感觉,所以在斫琴方面是遵循古法,不会为追求一时的音色效果或节省时间而改用一些新的材料,这方面是非常放心的。
在演奏曲目上,倪琴适合演奏文曲,或慢曲,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是和倪琴纳音腔的特点有关,倪琴的设计能做到音色上的苍古、出音亮、韵长,但问题是“清”不够,当多个快节奏的音符叠加在一起时,音容易混,也就是每个音如果独立的听都没有问题都很饱满、完美,但当重叠在一起形成混响时,独立感却不强,如弹奏《流水》,大面积使用滚弗后音会混到一起,而理论上每个音需要有各自的轨迹。(不知道这么说能不能解释清楚,可能要听了才能感受到,有些抽象,未能很清晰的说明)
倪琴的用指很舒服,一直是我津津乐道的,走手、一指管多弦、跪指都非常方便,丝毫不会有抗旨、打滑的问题。一张好的琴是可以弥补人的不足的,我常用一个比喻就是好的衣服可以修饰身材,倪琴就是这样。当演奏难度比较高的曲目时,一张好琴是尤为重要的,好琴不仅是说音色好,用指方便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好的琴让人愿意弹、弹之容易发挥好,甚至超水平发挥,那才能够上“芳”。像一些老琴,弦路比较紧或者琴比较硬,弹着就会很费力,纵使音色再好,要想弹奏好也是非常难的事。这也难怪现在很多人表演时为何喜欢选择倪琴了。
刚才说到了三种倪诗韵亲斫的琴:高级杉木琴、顶级杉木琴、演奏琴,按档次和数量分其价值各不相同。总是有很多朋友会问差别,从本人接触下来看,同一档次的琴差别不大,经过这些年来倪诗韵同一批次的琴的水平发挥都比较稳定。若是相互间比较,高级杉木琴新琴时钢丝味比顶级杉木的大一些,也就是平时说的燥,会略有燥味,一般弹上一年半载会达到新出的顶级杉木琴的水平。而顶级杉木琴,用料都是老料,做工也比高级杉木琴更久,用时主要集中在后期无数次的校音方面,所以即使是新琴,一出来就已经醒的差不多了,听着和老琴差不多。顶级杉木琴都是含唯一编号的收藏证的,这是除音色上与高级杉木琴的一个区别。因为有证书,也就非常稀少和珍贵啦!
演奏用的倪琴,就可谓是一琴难求,基本都属于私藏,从斫琴的角度上,几年都出不了一张,可谓可遇不可求。而收藏者也基本是琴界有很高知名度的琴家或专业的收藏家,比如龚一、吴钊、汪铎等都有私藏,这个琴若是有缘遇到,价就不用说了,那就是缘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太极张常青的贴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5s现在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