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郭云瑞奇取暖桌是干什么的

[转载]郭云深遗著《能说形意拳经》
&&&&据《车君毅斋纪念碑记》、《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著者高降衡先生。此书成书于民国二十四年)、《戴良栋墨本拳谱》序言以及《保定中学形意拳讲义》(著者刘维祥乃郭云深先生之弟子)记载,李洛能师承戴龙邦,李洛能和戴二闾、郭威翰、王长乐、吕洛齐、刘四等是师兄弟。
&&&&据1&《车君毅斋纪念碑记》载:拳术,中国绝技也。有少林内外家之别。吾郡则自咸同间此术独盛。一曰王长乐弟子,一曰戴文雄弟子。长乐,交人。戴氏小字二闾,则祁人也。戴氏祖传心意拳,少林外家支派,外传李老农。老农为吾世丈孟孛如先生座上客,再传车毅斋。时,予家客有燕人冯四者,亦精拳术,且能只马入乱贼中夺妇归。若论拳术,自愧不如老农甚。而毅斋得老农之术特精。
&&&&从《车君毅斋纪念碑记》可知:李洛能并不是戴文雄的弟子,而应该是戴龙邦的传人。祖传弟子戴文雄,外传弟子李洛能。
&&&&据2《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著者高降衡先生。此书成书于民国二十四年。从文中可知:明末清初,薄州姬隆风访师终南,得武拳谱,归而依法精练,斯拳乃得重兴,后传继武。继武苦学十二载,功方成。....后告归籍,传河南马学礼。学礼与戴龙邦交索笃。邦祁县小韩村人,善技击,广交游,时开广盛店(河南十家店),故以武拳谱授之,时乾隆末年也()。
&&&&据3《戴良栋墨本拳谱》序言:形意拳源于宋岳武穆练兵破金兵的武术。它是采取十二种动物形象的特别技能融会理解其意习应用之。当武穆死后由善此拳之个别人保存下来,现在考者有两个来源:&
&&&&1、清初康熙间有蒲州人姬隆风在终南山得武穆拳谱依法苦练学得其术,传之曹继武,继武传之河&南马学礼,乾隆末年,祁县小韩村戴龙邦善技击,广交友,在河南十家店开广盛店,因识马学礼,学礼逐将武穆拳谱授之,龙邦有子二人,长名文量,次名文熏,乳名大吕,二吕,又妻侄郭威汗"
Q4,D0 a三人于道光一八年同在河南十家店做营业,从此三人亦学此拳术。
&&&&2、第二个传此拳者为陕西牛希贤,此人在道光二十二年闻龙邦好友尚义,专道来访,龙邦见其举动异常,因相诘问逐以实告,乃牛皋之后裔,亦精通斯拳。大吕二吕威汗等以师礼事之,留住店中尽得其传。于是武穆所创之形意拳由这两方面都传于祁县戴氏父子。而广盛店实际成了拳场。其后冀,&鲁人李洛能闻而来访,则希贤已死,但亦留店共学。光绪初年,二吕以老归,戴五昌,戴良栋,温老六等得其传。后良栋传于戴逵,逵于一九五零去世。
&&&&此墨本拳谱,是自写教与学本用的,仅属一部分枪剑箭等法但亦足珍贵了.原本藏戴鸿慈先生家,于一九五六年献文化馆.
&&&&从《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和《戴良栋墨本拳谱》序言中可知:马学礼于乾隆末年将武穆拳谱授之戴龙邦,而不是乾隆十五年。戴龙邦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还健在。并不是某些人所讲戴龙邦生于1713年;据祁县一些老拳师讲,戴龙邦大约生于1763年--1852年去世。
&&&&据4《保定中学形意拳讲义》序言(民国二十三年)形意拳的起源说:&按现在的史料记载,形意拳的历史,已有三百多年。形意拳的创始人为明末清初山西永济县尊村人姬际可,有的拳谱称姬隆凤。姬生于一六零二年即明万历三十年,卒于一六八三年即清康熙二十二年。姬氏曾南游河南少林寺、洛阳、安徽丘埔等地,传艺给曹继武。
&&&&曹继武系安徽人氏,据拳谱记载,曹曾于“清康熙癸酉年间(即公元一六九三年)武试科举中联捷三元,后供职于陕西远总镇大都督”。曹继武致仕归里,后曹继武传于姬寿及河南马学礼等。姬寿传于山西太谷戴龙邦,戴龙邦传其子戴文英、戴文雄及郭维汉、李能然等人。
&&&&从《保定中学形意拳讲义》序言可知:李洛能学拳于戴龙邦。戴文英、戴文雄及郭维汉、李能然等人是师兄弟,无可异义。
&&&&据5《形意拳学》著者孙禄堂,成书于民国四年(1915年)自序所叙:余习艺四十余年,不揣固陋,因本闻之吾师所口授暨所得旧谱加以诠释,盖亦述而不作之意也。余尝闻吾师云:“形意拳创自达摩祖师,名为内经,经至宋岳武穆王发明,后元明二代,因无书籍几乎失传。当明末清初之际,有蒲东诸冯人姬公,先生讳际可,字隆风,武艺高超。经历有年,适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数编,融会其精微奥妙,后传授曹继武先生。曹先生即康熙癸西科武试联捷三元,供职陕西靖远总镇者是也。先生致仕后,别无所好,惟以平生工夫授人而娱余年,以技传戴龙邦先生(山西人)。戴龙邦先生传李洛能先生(直隶人)。李洛能先生相传郭云深(直隶人)、刘奇兰(直隶人)、刘元亨(直隶人)宋世荣(直隶人)、车毅斋(山西人)、白西园(江苏人)诸先生。诸先生各收门徒。郭云深先生传李魁元、许占鳌诸先生。刘元亨传杨德胜,杨德胜传侯树林。刘奇兰先生传李存义、耿继善、周明泰诸先生”。余侍李魁元先生为师从学数载,曾在北京白西园先生处,得见岳武穆王拳谱。......
&&&&从《形意拳学》自序可知:李洛能学拳于戴龙邦,而不是戴文雄。
&二、分析:由《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和《戴良栋墨本拳谱》以及《保定中学形意拳讲义》中可知:姬隆风传南山郑氏(曹继武),曹继武传河南马学礼(),并没有传戴龙邦,戴龙邦学拳于李政(《心意六合拳谱》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河南府李某某(李政)作序之人、马学礼的师兄弟)。乾隆末年(),二十几岁戴龙邦学成后,遵师嘱,戴龙邦和马学礼(师叔)见面,马学礼逐将武穆拳谱授之。碰面时间应该在马学礼去世前(可能是乾隆五十年1785年)。而并不是某些考证人所传的乾隆十五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戴龙邦还没有出生。山西某些考证人所传,戴龙邦生于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卒于1802年(清嘉庆七年),戴文雄生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那就是说戴文雄是在戴龙邦65岁时出生的,那是不现实的;“光绪初年,二吕以老归,戴五昌,戴良栋,温老六等得其传”。如果戴文雄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光绪初年(1875年)戴文雄又如何传戴五昌、戴良栋、温老六、贾大俊等。说明光绪年间戴文雄还健在。
&&&&戴龙邦(),13岁从师李政(治和)学心意六合拳,乾隆五十年(1785),72岁的马学礼()与22岁的戴龙邦交素笃,……故以武穆拳谱授之(马学礼是戴龙邦的师叔)。戴龙邦()祁县小韩村人,时开广盛店(河南十家店)包括广盛镖局()。戴龙邦39岁后到河南省阳县赊旗镇开设广盛镖局(),声名大震(开创戴家心意拳)。道光三年(1823年)戴龙邦60岁引退回山西家乡祁县,由25岁的儿子戴二闾()继续执掌广盛镖局至1830年歇业结束。
&&&&道光五年(1825),李洛能()37岁时在山西太谷经商期间,慕祁县戴家心意拳之名,遂往拜学于祁县戴龙邦为师学习戴氏心意拳,时值戴龙邦62岁,戴母八十岁(与《拳意述真》孙禄堂所叙相合);李洛能精心苦练十年大成。戴龙邦年期间在家乡山西祁县,李洛能就在那段期间在山西祁县拜师戴龙邦学戴氏心意拳。
&&&&高文的《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溯源”章记载:“道光十八年,龙邦子文量(大闾)、文薰(二闾)及妻侄郭威汉皆至十家店帮龙邦执旅店业,兼讲学武艺。道光二十一年间,有陕西牛希贤者来店就食,……文量、文薰、威汉等三人自此遂以师礼之。……文量等达龙邦之同意,暗差店伙携款入陕,代贤大兴土木,历一载有半,厦方成。隔数年,贤思归,龙邦父子留之不听……”高文中未提到戴隆邦去世的具体时间,但其生活年代大体交代清楚。其中所说“一载有半”后又有“隔数年”,两者相加至少应有四年,则说明至少在1845年前后,戴隆邦尚健在。
&&&&道光十八年(1838),龙邦子文量(大闾)、文薰(二闾)及妻侄郭威汉皆至十家店帮戴龙邦执旅店业,兼讲学武艺。其时戴龙邦也回广盛店。厥后李洛能慕技往访……文量等以其远道访师(据戴良栋墨本拳谱序言和高绛衡《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所叙,戴龙邦道光二十五年还健在),行端情诚,虽与之相友善,于是四人(李洛能和戴二闾、戴大闾、郭威翰)日究斯技,行功弗辍。尔后李洛能往来于深县、祁县与太谷之间,首传形意拳于河北深州地区。
&&&&咸丰间,捻睡眠作乱,清帝派兵征伐,随之就禽,四人皆有功焉,龙以文薰为最,故匪平之后,赦赐黄马褂以表其功。光绪初(1875年),文量等以年老归里,戴五昌、戴梁栋、朱氏、温老六、贾大俊因得其传。说明李洛能和文量、文熊等是师友、师兄弟关系,而不是师徒关系。戴五昌、戴梁栋、朱氏、温老六、贾大俊等才是文量、文熊的徒弟,是在光绪初年(1875年),文量等以年老归里后的徒弟。
&1、形意创始时间
&&&&李洛能()讳飞羽,字能然,世称老能先生,清代直隶深州窦王庄村人,生于乾隆末年。37岁时在山西太谷经商期间,慕祁县戴家心意拳之名,遂往拜学于祁县戴龙邦为师学习戴氏心意拳,时值戴龙邦62岁,戴母八十岁;李洛能精心苦练十年大成。艺成后开始悟化传授此术,并潜心于心意拳术之研究,回乡广传门徒。在心意六合拳基础上,吸收道家的养生观点和哲学思想,结合平生武术实践,取长补短,改革创新,将“心意”改为“形意”,形意之名由此开始,形成了养生与技击并行不悖的中华武术名拳--形意拳,大约1845年左右正式以形意拳为名对外传播。在当时,李先生被称为“神拳李能然”。
&&&&李洛能向戴龙邦学戴氏心意拳时间大约年(李37岁学拳时戴62岁戴母80岁)。学成后,年期间来往于河北、河南、山西等地,访师交友并传授弟子,收徒授艺刘晓兰()、郭云深(),刘奇兰()、白西园()、张树德、刘元亨()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老农受太谷富绅孟綍如之聘,来到太谷为孟护院,孟綍如()从其学。咸丰六年(1856年)李洛能收车二(车永宏)为徒;咸丰十一年(1861年))收徒李广亨()、贺运亨();同治四年(1865年)李洛能收宋世荣()、宋世德为徒;同治六年(1867年)李洛能回转河北深县,宋世荣也随师迁入河北易州;年期间李洛能奔走南北(主要在河北易州),光绪初年(1875)回家乡河北深县窦王庄,光绪二年(1876年)李洛能去世。&
&2、形意传艺弟子
&&&&刘晓兰()直隶河间府南里店村(今河北省任丘市南里店村)人,自幼喜好拳术,学过多种拳法,尤喜实战,八极拳最为精纯,其根底最为深厚,当时名闻遐迩。1840年,经商至山西遇李老能先生,李老能系直隶深县人氏近乡人也,二人一谈非常投机投缘。经试技,刘晓兰觉得形意拳灵动多变、神妙莫测,遂拜李洛能先生为师习形意拳,经十几年研炼得以大成,为李老能先生“八大弟子”之一。
&&&&&郭云深()直隶深县马庄人,家不富足,力食四方,兼访名师,闻刘晓兰先生名气,便访至易州西陵,也拜孙亭立先生为师练八极拳,住在刘晓兰先生处,这样刘晓兰先生与郭云深先生成了八极拳门中的“谱兄弟”。孙亭立先生见郭云深学拳已成,便让他也去山西李老能那里学形意拳。1842年郭云深到山西太谷以同乡之关系拜见李老能先生,说明来意,并将八极拳中的刚猛猴拳和梨花大枪演示给李老能先生看。李先生见郭云深所练手法灵速、气势严整而神气活妙,遂收为弟子。当时李老能以租种菜园为生计,郭云深帮助灌田、耕耘,一应事情非常勤快,深得老能先生的喜爱,便倾囊相授,郭十二年后(34岁)艺成。咸丰年间(),郭云深在京师任清宗室载纯、载廉的武师。咸丰六年(1856年)三十六岁的郭云深遇八卦掌名家五十九岁的董海川(),二人比武三日不分胜负。光绪二年(1876年)李洛能去世后,郭云深即到山西拜访师弟车毅斋切磋交流。
&&&&刘奇兰()河北深县人,是当时城内著名绅士,其祖上乃书香门弟,颇有家财,刘自幼方读诗书,通文墨,亦酷爱武术,精通多种拳术,1845年拜师李洛能学形意拳。后将李飞羽师请入家中任教,深感武学精奥,又刻苦研习数年,功臻大成,且造诣颇深。
&&&&白西园()直隶饶阳县人,自幼以行医为业、1841年行医至山西太谷得遇李老能先生,拜于门下学形意拳。其拳法奸滑抽撤,杳无踪迹,三摇二旋不可捉摸,后为清宫御医。
&&&&车毅斋()系山西省太谷县桃园堡村人,后移居太谷县贾家堡。早年,在太谷富户武福蛮家当车夫,先生一生除务农外,也曾保镖护院,约1856年,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先生(世称李老农)在太谷一绅士孟綍如家保镖护院。车先生知李洛能精形意拳,咸丰六年(1856年)经友人介绍,拜李洛能先生为师。自得名师指教后,车先生便昼夜发奋苦练,二十余年,终于在形意拳的造诣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每次与人相较无不随心所欲、手到成功,为李洛能先生最得意的门徒之一,为武林同辈中之佼佼者。
从《车君毅斋纪念碑记》和有关车的资料看:车毅斋的老师有王长乐、李洛能、戴文雄;若论拳术,老农甚。车毅斋拜师李洛能之前,从王长乐学拳,1856年开始车毅斋跟李洛能拜师学形意拳,期间,因为李洛能忙于走镖,托师兄戴文雄带教三年,尔后李洛能再亲授车毅斋,毅斋得老农之术特精。(车毅斋形意有戴家心意之风味。)
&&&&宋世荣()京兆宛平人(今北京大兴县),祖籍金陵(今南京)。宋世荣赋性慷慨,急公好义,有古侠士之风,自幼好学,喜读书,为人多才多艺,对于诸子百家无不涉猎。同治四年(1865年)他随父迁居山西省太谷县,在山西太谷开设钟表铺。其时,武林尊宿、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先生受晋商巨户孟家之聘居于太谷,闻李能然先生拳术高超,名冠当时,托人引见,拜为门下,从学形意拳术。自受教后,昼夜勤苦习练,迄不间断。宋世荣随李洛能先生奔走南北,十年艺成,尽得其传。宋世荣二十四岁时(1873年随师李洛能在河北),结识了燕都刘晓棠先生,得到武学秘籍《内功四经》。由于他刻苦练功,精心研究,反复揣摩,因此他对形意拳术之精义,造诣很深,终于掌握了形意拳术之真谛。特别是对于内劲功夫的研究,更为突出。&&&&&
&&&&李太和(),河北省深州市窦王庄村人。先生在幼年时(3岁)即随父母家人来到山西省晋中一带寄居,其父李老能先生,开始往来于河北与山西之间,做经销布商的生意,后来,李老能先生在三十七岁时带艺向祁县戴龙邦先生学习心意六合拳术,并在祁县城边附近的谷村以种菜园谋以生计。李太和先生幼年时即向其父李老能先生学习家传孙膑拳术和在心意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风格的形意拳术。弱冠之时,太和先生即以武功技击响誉于武林界,并以拳术之长受聘于晋中当地富户豪绅的深宅大院之中保镖护院。
&&&&李广亨(),山西省榆次东赵乡上戈村人。李广亨先生在十五岁(1860年)时,因家境贫寒,经亲友介绍独自一人离家到太谷县城谋生做事,先在一家商号内担任小伙计。广亨先生自幼聪慧,闲余时喜欢拳术,后经商号柜上的老板介绍,咸丰十一年(1861年),随太谷城内孟綍如绅士家中护院的形意拳一代宗师李洛能先生学习形意拳术。拜李洛能先生为师后,他练功刻苦,不久即以武功引起武林界的注意,他常伴李洛能先生出外进行交流技艺,以武会友,以武功精深,闻名形意拳界。艺成后,太谷的商贾富户争相聘请他担任镖师。广亨先生是清末民初中国形意拳界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武术界称之为“试金石”。
&&&&贺运亨(),形意拳名师,李洛能门下八大弟子之一。贺运亨早年学过公议拳,后与李广亨同拜神拳李洛能为师,艺成后曾为晋商曹家的护院拳师,贺运亨腿功出众,人称「铁腿」。传人不多,据说晋中太谷、太原一带仍有少量传人。
&&&&刘元亨(),河北深县人,先生幼年随家父学谭腿,向族叔学习迷宗拳术,后随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先生学习形意拳,成为洛能先生入室弟子之一,先生精形意拳术,善大枪杆子,翼德枪法,人称“大杆子刘”。与光绪年间往来晋冀两地,以保镖护院为生计。曾在河北深县和山西太谷,榆次等地做传徒授艺之事,所授弟子之多冠于他师。刘元亨先生,曾受聘在榆次四大富室之一的聂店王家护院多年,以保财主家的安全。曾在北田富户侯姓财主“恒升庄”宅院中护院多年。曾受聘太谷县任村贾家巨富护院多年,并传授富户子弟拳术。先生在榆次北田富户侯姓财主“恒升庄”护院期间,与侯姓财主家请来共同护院的李太和(形意拳宗师李洛能之子)同室居住,共同操练技艺。与在十余里地的榆次北要村要家富室护院的王福元先生(刘奇兰先生的弟子)也常来“恒升庄”看望师叔,小住几日,共同磋商技艺,当时在榆次,由于刘元亨,李太和,王福元是形意拳在榆次城乡最早的传播推广者,所以一时间向三人拜师学艺的弟子无数,习武之人,均以向三人中任何一位拜师学艺为荣事。刘元亨先生著名的弟子有:杨德胜,张虎臣,雷明亮,荣满宏,王天寿,郝大林,乔武毅,李文元,武九元,冀补云,乔三杷,张五蛮,王树森,郭国祯,李玉山等。刘元亨先生于一九零九年逝世,享年七十三岁,他是一位被同门称为清末武林中的“奇侠”,其生平轶事,多为人们所称道,富有传奇色彩。由他传播的形意拳术人才济济,遍布各地,称为心《形意》六合拳术中的一支劲旅和重要流派。在诸多心《形意》六合拳术中独树一帜,风格特点别具一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3、形意再传弟子学艺时间
&&&&石振发1861年随师刘晓兰到西陵习拳,学成后在北京做护院兼教授弟子。
&&&&刘维山1866年拜刘晓兰先生为师,随师到西陵学拳,并得到李老能宗师的亲授(李洛能此时应该在河北),随师在易州学艺二十四年。
&&&&杨扶山()河北白洋淀杨家庄人,1869年拜刘晓兰先生为师在易州西陵习拳。功成后随师兄刘维山到南里店村定居。
&&&&齐德元()、齐德林()二兄弟,光绪初年(1875年)拜师白西园学形意拳。
&&&&刘维祥()河北省任丘市南里店村人。十三岁时(1875年)拜本村人刘晓兰先生为师学武术,并随师到易州《西陵》学拳。1877年又拜师郭云深、宋世荣习拳于西陵(宋世荣此时还在易州《西陵》)。后从师白西园尽得其妙诀。
&&&&&李存义()二十岁时(1867年)拜师刘奇兰、郭云深。
&&&&&李奎垣()25岁(1863年)拜师郭云深。
&&&&&申万林()同治年间(1868年)拜师郭云深,郭云深那时(咸丰、同治年间)在京师任清宗室载纯、载廉的武师。申万林是郭云深在朝廷里面接受的弟子,也是董公海川之弟子。
&&&&&刘德宽()31岁(1857年)带艺拜师刘奇兰、郭云深学形意拳,而后又拜师董公海川学习八卦掌。
三、综述推论
&&&&根据以上推断:李洛能的河北弟子们最早学形意拳时间在1850年之前。即期间。那么李洛能跟戴龙邦学心意拳时间可能在期间,李洛能37岁学拳(1825年),那么李洛能出生时间就是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
&&&&据河北一些老拳师说,李洛能出生于乾隆末年,而不是山西某些考证人所说的1808年,整整推迟20年。我们不妨再看看,如果是某些考证人所说的1808年,李洛能学拳时间1845年-1856年(1849年在孟家护院如何解释),1856年李洛能在孟家收车二为徒,年李洛能收宋世荣、宋世德、贺运亨、李广亨等为徒,1875年回河北家乡。那么河北弟子就没有时间授拳了。
&&&&山西有些人说,刘晓兰、郭云深、刘奇兰等河北弟子是李洛能1875年回家乡后才收的徒弟,这肯定是错误的。1875年郭云深已经55岁了,难道郭云深学形意12年(55岁学到67岁)可能吗?郭云深的弟子们(李奎垣、刘维祥、许占鳖等)又是什么时候学形意拳的呢?难道是郭云深67岁后(1886年)再传授给他的弟子们?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李洛能37岁学戴家心意拳(1825年),十年艺成。年李洛能往来于河北深县、河南、山西祁县与太谷之间,访师交友并传授弟子,首传形意拳(大约1845年自晋归乡,在所学心意六合拳的基础上,结合平生武术实践,创立了形意拳,正式以形意拳广传)于河北深州地区,传授弟子刘晓兰、郭云深、刘奇兰、白西园、张树德、刘元亨等;其中刘晓兰、郭云深、白西园于1845年前在山西传授的弟子。1849年李老农受太谷富绅孟綍如之聘,来到太谷为孟护院,孟綍如()从其学。年李洛能在山西太谷,传授弟子孟綍如、车永宏、宋世荣、宋世德、贺运亨、李广亨等为徒。年期间李洛能奔走南北,回家乡河北广传门徒。宋世荣也随师河北易州西陵学拳。刘晓兰的弟子刘维山就是在那时得到李洛能宗师指点。1876年李洛能去世。1877年郭云深去山西太谷访师弟车毅斋切磋交流。1878年孙禄堂先生随师爷郭云深,迁往西陵,结识刘晓兰、宋世荣等(宋世荣此时在河北易州西陵)。1880年,孙禄堂先生随郭云深往白西园处,得白西园传赠形意拳拳谱,并得白西园传授武医之道。同年,孙禄堂先生随郭赴晋访车毅斋、宋世荣等(宋世荣迁回山西太谷与车毅斋共称山西形意)。
&传承脉络:
姬隆风传(心意六合拳)--南山郑氏(曹继武)传--马学礼、李政
&&&&&&&&&&&&&&&&&&&&&&&&&&&&&&
李政传--戴龙邦(心意拳)传--戴文雄、李洛能、郭威翰等。
李洛能(形意拳)传--刘晓兰、郭云深、刘奇兰、刘元亨,白西园、张树德&&&&&&&&&&&&&&&&&&&&&&&&&&&
车永宏、宋世荣、宋世德、贺运亨、李太和,李广亨等。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界首市人民医院十月份医疗质量安全检查通报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界首市人民医院十月份医疗质量安全检查通报
&&&热&&&&&
【字体: 】
界首市人民医院十月份医疗质量安全检查通报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735&&&&更新时间:&&&&
界首市人民医院十月份医疗质量安全检查通报  
各科室:   
十月中下旬,我院组织相关人员分组对全院医疗质量安全进行了检查。现将十月份临床医疗、护理、院感质量等检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医疗质量  
(一)现病历检查结果存在问题:  
骨三科  
 罚款  
检查项目  
缺入院记录实习医师代写无执业医师签字视为缺)  
魏世军(姜峰)朱秀英(姜峰)巴凤英(姜峰)  
张建文(姜峰)均是张维龙书写,执业医师未签名  
缺入院诊断  
王永宽(高伟)王源杰(姜峰)  
危重病历缺上级医师查房  
刘庆喜(姜峰)  
缺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刘庆喜(姜峰)  
病重未告知  
刘庆喜(姜峰)  
1、 首程有非执业医师书写,执业医师签名或代签名;  
2、 医嘱不规范,有出格;  
3、 病程记录日期有涂改;  
4、 入院记录陈述者未签名;  
5、 上级医师签名不及时;  
6、 住院医师使用抗生素。  
 罚款  
检查项目  
缺首次病程记录  
王翠兰(肖岳)宋歌书写  
缺入院诊断  
李学亮(段文超)10.10入内三科,10.16转入ICU  
缺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王志才(王洪桥) 陈影(张毅)  
1、 抗生素越级使用。  
外一科  
 罚款  
检查项目  
缺首次病程记录  
周素英(荣振)殷忠民(荣振)首程均是任虎书写  
1、入院记录陈述者未签名  
外二科  
 罚款  
缺入院记录(实习医师代写无执业医师签字视为缺)  
& 高士彬(徐立)病历空白  
缺入院诊断  
刘桂芝(黄琨)温海龙(黄琨)陈桂英(徐如彬)  
余绍松(黄琨)田瑞(郑元飞)  
缺首次病程记录  
范素云(郑元飞)  
缺上级医师查房  
徐天英(高琦)于素梅(高琦)王惠(黄琨)  
田瑞(郑元飞)谢海棠(郑元飞)  
缺手术同意书或患者(委托人)签名  
田瑞(郑元飞)  
缺院感表  
徐天英(高琦)任炳华(徐立)  
病程记录不及时  
刘桂芝(黄琨)缺1次& 王建中(黄琨)缺1次  
王自平(付金源)缺4次 田瑞(郑元飞)缺1次  
谢海棠(郑元飞)缺1次 李继德(徐立)缺4次  
1、 入院记录陈述者未签名;  
2、 医嘱不封底签名;  
3、 抗生素越级使用。  
脑外科  
 罚款  
缺入院诊断  
曹淑丽(郭智勇)李龙(蔡迎春)桑友林(闫魁)  
马朝义(郭智勇)邢氏(闫魁)王玉英(蔡迎春)  
孟召俊(蔡迎春)李长友(蔡迎春)张志峰(郭智勇)  
黄洪彬(闫魁)郭卫明(闫魁)刘扶朕(闫魁)  
王其荣(闫魁)张布生(蔡迎春)  
缺初步诊断  
王其荣(闫魁)  
危重病例缺上级医师查房  
桑友林(闫魁)邢氏(闫魁)  
缺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桑友林(闫魁)邢氏(闫魁)  
缺病重告知  
王其荣(闫魁)  
缺院感表  
王玉英(蔡迎春)连进中(闫魁)郭卫明(闫魁)  
刘扶朕(闫魁)  
病程记录不及时  
桑友林(闫魁)缺1次&&&& 邢氏(闫魁)缺1次  
孟召俊(蔡迎春)缺4次& 张志峰(郭智勇)缺2次  
孙文里(蔡迎春)缺4次& 朱振海(蔡迎春)缺6次  
郭卫明(闫魁)缺1次&&&& 刘扶朕(闫魁)缺1次  
王其荣(闫魁)缺2次&&& 许王氏(蔡迎春)缺4次  
1、 抗生素越级使用;  
2、 入院记录陈述者未签名。  
 罚款  
缺入院诊断  
李恒山(周晓东)  
缺危重讨论记录  
郭玉祥(王来斌)  
缺病程记录  
郭玉祥(王来斌)缺1次  
缺手术安全核查表医师签名  
曹永显(李财政)相高举(李财政)李恒山(周晓东)  
张新琴(李财政)  
1、 入院记录陈述者未签名;  
2、 手安全核查表项或输血同意书目填写不全;  
3、 上级医师签字不及时。  
肛肠科  
 罚款  
缺手术安全核查表医师签名  
李加利(纪达)  
病程记录不及时  
范玉侠(王馥秋)缺1次 赵华锋(王馥秋)缺1次  
张艳灵(纪达)缺1次&& 王占利(纪达)缺1次  
史明永(王馥秋)缺1次 李凤英(王馥秋)缺1次  
五官科  
缺手术安全核查表医师签名  
刘延刚(路庆旺)  
缺院感表  
张兰银(张云鹏)王永刚(张云鹏)  
急诊科  
检查内容  
实习医师代写无执业医师签字视为缺)  
王丙荣(符丽丽)、张朝礼(符丽丽)、  
缺入院诊断  
刘倩(张毅)、刘桂云(张毅)、王俊友(张毅)、  
卢怀莲(章功庆)、刘艳(符丽丽)、姜素芳(张毅)、  
李猛(徐帮夫)、张磊(符丽丽)、任秀兰(张毅)、李庆华(陈付磊)、李桂田(陈付磊)、王光英(张毅)  
病程记录不及时  
姜素芳(张毅)缺1次,无阶段小结,曹东(刘亚伟)缺1次、谢树新(陈付磊)缺1次,赵胜宇(陈付磊)缺1次,王秀兰(陈付磊)缺1次,孟玲(陈付磊)缺1次,赵影(刘亚伟)缺1次,王宁(刘亚伟)缺1次,刘用真(刘亚伟)缺1次,  
上级医师查房签字不及时  
司光进(符丽丽)、张朝礼(符丽丽)、  
院感监控表未填写  
康秀真(刘亚伟)院感表填写不全,易感因素未填,  
姜素芳(张毅)10.18日腹部B超检查无医嘱、申兰英(刘亚伟)腰椎CT检查未下医嘱  
内三科  
缺入院记录实习医师代写无执业医师签字视为缺)  
聂洪兰(段文超)  
缺初步诊断  
聂洪兰(段文超)  
检查内容  
缺入院诊断  
应玉文(应辉)、乔海霞(应辉)、李子忠(张东步)、刘桂荣(应辉)、苗真真(应辉)、杨振华(张东步)、王梦迪(张东步)、张连春(张东步)、于殿华(张东步)、张增运(应辉)、张佑民(张东步)、聂洪兰(段文超)、贺洪林(应辉)、曹兰英(张东步)、王韩龙(应辉)、张芳(应辉)、焦殿山(张东步)、饶华彬(段文超)、应玉芝(应辉)、应国勤(应辉)、李倩林(张东步)、  
缺上级医师查房  
张佑民(张东步)、曹子京(赵春红)、  
院感监控表未填写  
杨学平(应辉)、于殿华(张东步)、刘磊(应辉)  
郭连起(赵春红)、何永敬(尚志英)、聂洪兰(段文超)、&& 杨兴芝 (段文超)、贺洪林(应辉)、应玉芝(应辉)、&&&&&&&&&&&&&&&&&&&&&&&&&&&   
病程记录不及时  
李兆彬(张东步)缺2次、饶素真(黄浩)缺1次、王永亮(黄浩)缺2次、郭翠萍(黄浩)缺3次、  
马义刚(段文超)缺11次、王占邦(张东步)9.21日后无病程、曹子京(赵春红)记至6.29日、沈玉修(黄浩)缺1次、应国勤(应辉)缺2次、李倩林(张东步)缺2次、陈文义(段香杰)缺1次、李德全(应辉)缺2次,缺阶段小结、  
上级医师查房签字不及时  
应玉文(应辉)、乔海霞(应辉)、范会民(张东步)、李子忠(张东步)、  
缺首次病程记录  
郭连起(赵春红)、何永敬(尚志英)  
重要医嘱调整无分析记录  
曹子京(赵春红)、  
重要阳性检查结果无分析记录  
曹子京(赵春红)、  
存在跨专业收治、无执业证医师书写病程录无上级医师签字  
肿介科  
缺陷项目  
缺入院记录实习医师代写无执业医师签字视为缺)  
范青莲(温海华)吕艳峰(温海华)王桂玲(温海华)  
李东(王进伟)史素芝(王进伟)于翠芝(温海华)  
史秀兰(温海华)程刚(刘敬峰)  
缺初步诊断  
李东(王进伟)史素芝(王进伟)于翠芝(温海华)史秀兰(温海华)程刚(刘敬峰)  
缺入院诊断  
范青莲(温海华)王家运(吴海辰)宋淑函(王进伟)  
肖好贤(王进伟)王桂玲(温海华)肖超杰(韩冰)  
李东(王进伟)史素芝(王进伟)邱桂真(王进伟)  
吕全匡(王进伟)李荣英(韩冰)杨明要(刘敬峰)  
段永京(温海华)于翠芝(温海华)史秀兰(温海华)程刚(刘敬峰)  
缺首次病程记录  
段永京(温海华)卜菊(温海华)首程均郭震书写于翠芝(温海华)史秀兰(温海华)程刚(刘敬峰)  
缺上级医师查房  
李东(王进伟)史素芝(王进伟)  
院感监控表未填写  
秦李氏(刘敬峰)范青莲(温海华)吕艳峰(温海华)宋淑函(王进伟)王桂玲(温海华)肖超杰(韩冰)李东(王进伟)史素芝(王进伟)程学永(刘敬峰)  
苑夫林(刘敬峰)杨明要(刘敬峰)卜菊(温海华)于翠芝(温海华)史秀兰(温海华)程刚(刘敬峰)  
病程记录不及时  
谢走报(刘敬峰)缺2次、李东(王进伟)缺1次  
史素芝(王进伟)缺2次、程学永(刘敬峰)缺1次  
王连祥(刘敬峰)缺2次 王献曾(刘敬峰)缺1次  
李兆仲(刘敬峰)缺1次 刘庆亮(刘敬峰)缺1次  
缺有创检查(治疗)同意书或缺患者(委托人)签名  
谢走报(刘敬峰)输血同意书无患者签字、  
会诊单填写  
宋贤文(温海华)申请科室所填项目空白、  
存在非执业医师书写首程、非执业医师书写入院录上  
级医师未及时签字、  
内一科  
缺陷项目  
缺入院记录实习医师代写无执业医师签字视为缺)  
&姜田氏(张秋霞)、白桂玲(张秋霞)、李向峰(张秋霞)、王遂荣(于伟涛)、李中华(郝锐)程桂兰(张秋霞)、进修生书写无上级医师签字、  
缺初步诊断  
夏金忠(刘勇)  
缺入院诊断  
张玉忠(张秋霞)   
缺对诊断、治疗起决定性作用的辅助检查报告单  
&智会堂(王可可)无辅助检查、  
院感监控表未填写  
姜田氏(张秋霞)、周明华(赵金营)  
病程记录不及时  
柳怀起(王可可)缺1次、邓养峰(赵金营)缺2次、荣桂兰(赵金营)缺2次、贾凤荣(王可可)缺1次、刘薇兰(王可可)记至9月12日、杨修品(王可可)记至9月11日、李玉美(王可可)缺1次、梁献永(王可可)缺1次、于秀英(赵金营)缺1次、姜从贺(赵金营)10、15入院仅有首程缺2次,汪明亮(赵金营)10、15入院仅有首程缺2次,  
上级医师查房  
赵霞(童强)代签字、杨桂真(郝锐)、吕素真(于伟涛)、刘翠英(于伟涛)、宋桂美(于伟涛)、王遂荣(于伟涛)进修书写无上级医师签字、  
突出问题:护理记录病人多日外出医生病程记录病人在院治疗相矛盾  
内二科  
缺陷项目  
缺入院记录实习医师代写无执业医师签字视为缺)  
&周树彬(刘俊荣)、夏自德(陈玉敬)、田效仁(刘俊荣)、段曼曼(刘俊荣)、张景田(陈玉敬)、  
缺初步诊断  
缺入院诊断  
姜炳贺(贾军峰)、刘广芹(贾军峰)、张景田(陈玉敬)、赵美霞(刘春颖)、吴成献(刘春颖)、荣朝奎(贾军峰)、张存仁(丁立)、王槐云(贾军峰)  
缺危重病历讨论记录  
王秀英(徐锦)病程危重病例讨论格式不规范  
病重未告知  
院感监控表未填写  
李素兰(李林)、张景田(陈玉敬)、闫月荣(李林)、孙秀荣(李凤)、荣朝奎(贾军峰)、张桂兰(李林)  
病程记录不及时  
肖殿彦(石俊松)10月14日入院首程无病程缺2次、刘玉芝(石俊松)10月16日入院首程后无病程缺2次、黄庆华(石俊松)缺3次、荣学痛(石俊松)10月13日入院首程无病程缺3次、徐汝明(李凤)缺1次、杨翠兰(石俊松)缺2次、赵新(石俊松)缺3次、王华震(石俊松)缺3次  
上级医师查房签字不及时  
荣玉灵(李玉坤)进修生书写上级医师无签字、徐汝明(李凤)、张景田(陈玉敬)、陈友信(李凤)、孙明儒(贾军峰)、张先田(李林)赵美荣(李林)代签字、于炳会、金瑞奇、张桂德、彭振华、郭云、王学谦  
(二)各项讨论记录本存在缺陷  
1、术前讨论记录:记录简单、不规范,无上级医师具体发言及总结性意见;有个别科室无发言摘要,只有诊疗经过  
2、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有抢救登记表无讨论记录;  
3、医疗质量控制记录本:科室未开展质控小组活动,未记录活动内容;  
4、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较简单;  
5、疑难病例讨论:讨论只有治疗经过,无发言摘要;有科室发言顺序颠倒,无三级人员参加,缺初级医生参加;  
6、交接班记录:眉栏缺项、夜班无交班内容,个别未签字、时间未写,白班交班、夜班无交接内容。  
(三)迟交病历  
内三科:罚款550元;内二科:罚款:500元;内一科:400元;肿介科:300元;外二科:350元;外一科:350元;急诊科:260元;妇产科:110元。  
(四)要求  
(1) 各科室加强核心制度学习并落实到位。  
(2)按照新版《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规范书写病历以提高病历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3)病例讨论记录要规范,发言人应由初级到高级,最后主持人发表总结性意见,记录者将以上内容记录与记录本中。  
(4)外科系统手术安全核查表内容要填写完整。  
(5)对于以上问题给予全院通报批评及罚款,责令限期整改。  
二、护理质量  
(一)护理文书:较好的科室有:ICU各项护理记录及时、全面、整洁、认真,奖励20元。  
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未正确签署医嘱执行时间和执行者的科室有:妇产科:张某、吕某(临时医嘱);骨科:杨某(临时医嘱、长期医嘱未核对);五官科:朱某、田某、柴某(临时医嘱);中西医科:柴某(临时医嘱);儿科:程某(临时医嘱)、王某(长期医嘱未核对);感染科:任某、张某(临时医嘱);肿介科:于某(临时医嘱);内三科:丁某(临时医嘱);榷疲赫拍场⒀钅场⑿夏场⒄阅常偈币街觯还侨疲毫跄常偈币街觯荒酝饪疲核锬常ǔて谝街龊宋炊裕煌庖豢疲盒炷常偈币街觯纫豢疲禾锬场⒑啬场⒊棠常偈币街觯⑷文常偈币街觥⒊て谝街龊硕裕患闭锟疲豪钅常偈币街觯⒊履常偈币街觥⒊て谝街鑫春硕裕  
2、护理记录楣栏项目缺项的科室有:骨科:应某;五官科:朱某;眼科:纪某;肿介科:韩某;外二科:陈某;外一科:徐某;纫豢疲禾锬场⒑啬场⒊棠常患闭锟疲豪钅常  
3、药物过敏未转抄在体温单及病历夹上的科室有:肛肠科:陈某;  
4、体温图绘制不规范的科室有:骨科:杨某;中西医:张某;  
5、护理记录不完善的科室有:五官科:董某(术后交接未签字);内三科:丁某、范某;骨三科:赵某(术后交接未签字)。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每例罚款10元。  
(二)护士交接班:较好的科室有:妇产科:王翠芹;急诊科:李彦,ICU:夏娟娟,病情掌握详细、护理措施全面各奖励30元。  
(三) 抢救药械:本月管理的比较好,大部分科室完好率达到100,给于通报表杨,药品有过期的科室:小儿科罚款10元。  
(四)护理技术操作:较好的科室有:耳鼻喉科、ICU。各奖励30元。  
(五)基础护理:较好的科室有:肿介科、耳鼻喉科、眼科病房整洁、床单元整齐,每科奖励30元。  
(六)危重病人护理:抽查均合格。  
三、院感质量  
1、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不健全的科室:内一科、内二科、外二科、外一(泌)科、脑外科、骨三科。各罚款50元。  
2、消毒灭菌管理:中医科血透室气切包无名称,消毒指示胶带过短。妇产科换药室、外二科敷料桶底盖未关闭。眼科、肛肠科棉签无开包日期。五官科棉球过期使用。小儿科肝素钠液未注明开瓶时间。口腔科扩大针无消毒时间及指示胶带,牙挺子用戊二醛浸泡。中医科、肿介科、眼科、五官科、外一(泌)、内三科、肛肠科、脑外科,泡扎条的消毒液过期。小儿科护士操作未戴口罩,用手直接拿消毒后的酒精棉球。肛肠科换药室用后器械未及时处置。各罚款50元。  
3、医院感染及传染病报告与控制:内二科患者张某,死亡漏报。外一科患者王某,死亡迟报。肿介科、外二科、内三科、骨三科、肛肠科、脑外科,院感调查表填写不及时。各罚款50元。  
4、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医疗废物管理:外一科、泌尿科医疗废物桶不清洁,妇产科医疗废物桶未套黄袋,小儿科、口腔科注射器毁形不及时。各罚款50元。  
5、各临床科室手卫生依从性欠佳,给予通报批评。  
&界首市人民医院  
2011年11月15日  
文章录入:曹玉娟&&&&责任编辑:曹玉娟&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界首市人民医院
地址:界首市健康路100号
技术支持:院工程科 站长: 皖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瑞奇电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